腺病毒一秋春季強悍的感冒病毒
郭
明
裕 醫師
在嬰兒呼吸道感染中,以呼吸融合病毒最多;居於次角的首推腺病毒,常發生於每年秋天以及上半年的春、初夏為主。腺病毒於1953年才經證實為EKC(流行性角膜結膜炎)與PCF(咽結膜熱)的致病病毒。此病毒是一種70-75nm大小的DNA病毒,有41型之多,毒性較強的以3.7,這幾型為代表。另外12.18.31型的腺病毒在動物實驗中出現過致癌傾向,但人類仍少有發現。
腺病毒,顧名思義,乃是因其對腺體、淋巴組織有強力感染力得名,一般潛伏期57天左右,容易侵犯6個月至5歲小孩,佔兒童呼吸道感染5-20%。一般秋春以呼吸道感染為多,春、初夏以合併結膜炎為多。大部份由飛沫傳染,少部份由糞便接觸感染。培養病毒主要由喉嚨、結膜、糞便三處。疾病的過程約5-7天,也有進入第二星期的。感染2-3星期後產生抗體,可持續一至數年,同型病毒再感染的機率很少。
臨床上呼吸道感染最多,一般都是發燒、咽炎為主,流鼻水、咽痛也有,常合併中耳炎,以1-5型最常見。另外咽喉炎常合併濾泡性,尤其是伴隨在二歲以下的白色膿泡扁桃腺炎最典型,腺病毒引起的咽炎佔兒童咽炎15-2O%。
腺病毒3.7.21型引起的肺炎佔兒童肺炎的7-9 %,因毒性強有高達10%致死率,大部份因對氣管、肺泡造成嚴重傷害,而有阻塞型細小支氣管炎(BRONCHIOLITLS OBLITERANS),氣管擴張不全等併發症,另外也因為氣管壁傷害而有百日咳樣的咳嗽症狀。
春、初夏常會有發燒、咽炎、結膜炎等合併症狀叫做咽結膜炎熱(PCF),尤以第3型最多。另外有時在初夏會有傳染性結膜炎(EKC)流行,這時以第8.19.31型最常見,也有由游泳池傳遞流行開來的現象。
至於腸胃道的腺病毒感染,則以腹痛、嘔吐、發燒、頭痛、腹瀉症狀為主,其中以40﹒41兩型最重要。另外方可引起腸系膜淋巴炎或盲腸炎等,如果腸套疊的病例增多時亦應想到腺病毒感染,尤其走2歲以下之小嬰兒為最。有些嬰兒常合併不定型疹子。
腺病毒11,21可以造成兒童血尿、頻尿、解尿困難等症狀的出血性膀胱炎。而第7型腺病毒甚至可以形成雷氏症候群,致死率高。
*********************************************************************
春天裡感冒的主角 … 腺病毒
在嬰兒呼吸道感染中,以呼吸融合病毒最多;而居於次角的首推腺病毒,常發生於每年的上半年。在內一、二月份的冬天三、四月春天至五、六月初夏皆可看到它的存在。十九世紀末葉醫師已知有EKC(流行性角膜結膜炎),而到了二十世紀初期又有一種PCF
( (咽結膜炎熱)但真正證實它的工作卻遲至一九五三年。它是一種70 ~ 75nm大小的DNA病毒,和輪狀病毒大小相差不多;但輪狀病毒是RNA病毒,醫學上認為DNA病毒複製率高。所以疾病常較嚴重或惡性。
腺病毒目前已知至少有卅五種型。而在動物如狗、猴子、雞、牛也可發現。一般它在四°C可穩定生存七○天,四°C則十四天,卅六°C則七天,五十六°C則卅分鐘內被破壞,所以它活躍於每年的上半年,尤其春天。另外在實驗室中利用其DNA核酸(Guanine—Cytosine)含量比成三族群。型l、2、4、5、6 G-C含量比為五七% ~ 六一% 無惡性傾向。列為第一族,型3、7、8、11、14、16、2l G -C含量比為五○% ~ 五三%微惡性傾向,列為第二族,型12、18、31 G-C含量比為四八% ~,四九%高惡性傾向,這種結果在動物實驗中出現過,但人類仍少有發現。
腺病毒,顧名思義。乃是因其對腺體、淋巴組織有強力感染力,一般潛伏期五~七天左右,容易侵犯六個月至五歲小孩,佔兒童呼吸道感染五~三○%。一般冬、春以呼吸道為多,春、初夏以合併結膜炎為多。大部份由飛沫傳染,少部份由糞便接觸感染。培養病毒主要由喉嚨、結膜、糞便三處。疾病的過程約五~七天。也有進入第二星期的。免疫學上在感染三天後可測到呼吸道有特異型IgA抗體形成,另外在鼻腔分泌物有特異型IgA和IgG抗體形成,而抗體在感染二~三星期後達到最高。然後在二 ~ 三個月後下降,抗體可持續一年至數年,同樣型病毒再感染的很少。
臨床上呼吸道感染最多,例如普通感冒。一般都是發燒,咽炎為主,流鼻水、咽痛也有。另外咽炎最常發現有濃泡性。尤其是伴發在二歲以下的白色膿泡扁桃腺炎最典型,佔所有非鏈球菌扁桃炎的2/3。另外常伴有發燒、頭痛、喉痛,加上一部份有結膜炎。則可診斷為PCF(咽結膜炎熱)。有些病毒往下呼吸道侵犯。則可產生喉炎、氣管炎,而有Group(哮吼)的病例。在二歲以下小孩尤其更易小支氣管炎和病毒性肺炎。在這些病人發燒期,白血球增加。但以多形核白血球增加為主。而發燒後則轉為淋巴球為主。但大部份病人還是以自血球偏低現象為多,這意味腺病毒有抑制骨髓的正常反應。它所造成的小支氣管炎容易破壞小氣管壁,另外分泌物如痰也很濃,容易造成氣道阻塞,所以有阻塞性小支氣管炎(Obliterant bronchiolitis)或單側性肺擴張症候群(Unilateral
hyperulencent lung symdrome)的特殊症狀,因 DNA 的腺病毒進入氣管或咽喉皆可造成淋巴、腺樣體肥厚,故可有厲害的咳嗽如百日咳樣。甚至可造成氣喘的形成。
腺病毒引起的肺炎和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的不同是,病毒引起的常是兩側性。另外和黴漿菌引起的肺炎不同的是,病毒引起的常在二歲以下。而黴漿菌引起的常在秋天和五歲以上,稍作區別。總之引起呼吸道感染以第一型至第七型為最多。且日後形成慢性的氣管炎,肺氣腫亦不少,尤其免疫體差的病人、如早產兒。癌症病人或移植器官病人。
在眼睛的部份可看到濾泡性的結膜炎。常是單側,會有流淚、燒灼感:結膜充血。耳前淋巴腫,大約十至廿天消失。另外在臨床上伴隨發燒、咽炎,尤其咽部有濾泡性的淋巴腫的咽炎則,可以被診斷為PCF(咽結膜炎熱)而其以第三第七型較常見。至於成人則可發生EKC(流行性角膜結膜炎)但以在接近夏天或游泳季節出游泳池傳染為主,以第八型較多。
至於胃腸道,則以腹痛、嘔吐、發燒、頭痛、腹瀉的胃腸炎為主,但比輪狀病毒的咽吐:水瀉症狀輕。並常併呼吸道症狀,其常見亦以第三第十型為多,另外亦可引起腸系膜淋巴腺炎或盲腸炎等,如果腸套疊的病例增多時亦應想到腺病毒,尤以併有呼吸道感染小於二歲的嬰兒為最,因腺病毒容易侵犯迥腸上的淋巴組織,造成迴腸上腸蠕動障礙而形成大腸吃小腸的腸套疊。
在皮膚的症狀以出現疹子為主,常像麻疹或德國麻疹,筆看過二個類似病例。皆為結膜炎併有融合之紅疹,咽炎,但無發燒,沒有Koplik Spots。另外也有最後以玫瑰疹表現的,總之在春天小嬰兒出疹一定要和麻疹、德國麻疹、腸病毒疹鑑別,像去年夏天則出現大量類似德國麻疹的腸病毒疹,因腸病毒常在熱天且最常出現疹子等。故可資判別,而麻疹雖是春天最多,但一定高燒。併三C(結膜炎,咳嗽、流鼻水),德國麻疹也常是春天出現,但少有發燒,結膜炎,且疹子比較分散,看起來乾淨。且和麻疹皆由上往下出疹子。皆可作為判別。
在泌尿系統可以看到一種不常見的急性出血性膀胱炎,最主要的症狀有:解尿困難、頻尿,和血尿,而此血尿常出現會帶血塊狀,表示血尿中有血小板的流失和凝血因子存在。故為新近失血,而失血地方在膀胱壁,和一般的腎絲球腎炎,因紅血球流失的血球不同。因其不會造成凝固血塊。有人培養出腺病毒11型可有此現象。但勿忘在使用Endoxan抗癌藥也會引起同樣急性出血性膀胱炎。另外也可以在尿中發現紅血球血尿的腎炎,故可和鏈球菌腎炎分別,因後者常發生三 ~ 五歲以後,並以秋天為多。
其他在心臟方面可造成心肌炎、心包膜炎,但不多。在腦神經方面可造成無菌性腦膜炎。但也不如腸病毒多,另外關節炎、中耳炎。甲狀腺炎、有報告,但不大多。
在治療上只藉症狀治療,如退燒藥的使用和化痰藥、鼻塞藥的予以減輕症狀痛苦,結膜炎少使用含類固醇的眼藥水。至於預防上目前也只有第四、第七型活疫苗使用,但因型別太多,很難全面防治。
總之,在春天如果發現感冒增多時即須注意腺病毒的存在,尤其低於十五°C的天氣。特別在二歲以下的嬰兒發現有點狀的扁桃炎、結膜炎、發燒,或大一點小孩有濾泡性咽炎和不定型出疹,且類似麻疹或德國麻疹,加上輕微的腸炎或腸套疊、出血性膀胱炎等出現皆應察覺腺病毒的存在。
在治療上只藉症狀治療,如退燒藥的使用和化痰藥、鼻塞藥的予以減輕症狀痛苦,結膜炎少使用含類固醇的眼藥水。至於預防上目前也只有第四、第七型活疫苗使用,但因型別太多,很難全面防治。
總之,在春天如果發現感冒增多時即須注意腺病毒的存在,尤其低於十五°C的天氣。特別在二歲以下的嬰兒發現有點狀的扁桃炎、結膜炎、發燒,或大一點小孩有濾泡性咽炎和不定型出疹,且類似麻疹或德國麻疹,加上輕微的腸炎或腸套疊、出血性膀胱炎等出現皆應察覺腺病毒的存在。
臨床上應防其造成厲害的呼吸道炎或慢性氣管炎,尤其第三、第七型的感染。在愈小的嬰兒可造成阻塞性小支氣管炎,應注意其危險性甚至死亡,在有肋骨凹陷、呼吸困難,有不安的症狀,應考慮呼吸治療。
甚至呼吸器、氣管內管的輔助加護治療。國外和國內皆有呼吸衰竭死亡的病例報告,應切記!有部份嬰兒猝死症也有此病毒的培養出現,因其容易在每年一至三月,一至三月大嬰兒,每天的清晨造成的。故春天的腺病毒,不可謂不毒。
******************************************************************
也不可忽視的嬰幼兒病毒感染…腺病毒
文/宏恩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 譚健民醫師
腺病毒是一種雙股的DNA病毒,其病毒顆粒直徑在75nm左右,目前在臨床 上已被確定的腺病毒科的種類已超過四十三種之多,其亦是造成2至10% 的嬰幼兒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常見的病毒傳染病之一;此外,腸道腺病 毒也是導致幼童腹瀉的最常見元兇之一。 事實上,腺病毒感染在個體成長的早期階段便已存在,其好發於秋冬交 際的季節,尤其是通風不良以及人口眾多的環境更容易互相感染。在臨 床上,腺病毒主要感染眼結膜、呼吸道以及腸道黏膜,而可以經由其病 灶的分泌物來將病毒分離或培養出來,其培養所需的時間大約在數天至 數星期不等;亦可以利用免疫螢光分析法來偵測呼吸道分泌液的抗體來 確定診斷,但現今已可以利用簡易的酵素免疫分析法來偵測腺病毒本身 的顆粒。 在臨床上,腺病毒除是造成呼吸道的主要感染病原體之外,其中腺病毒 的亞型如40型及41型亦會造成孩童的急性腹瀉的主因,除了咽喉炎的症 狀或許會伴隨著發燒、咽喉腫痛,而少數罹患者則會衍生急性扁桃腺炎 ,輕者類似感冒症候群,而嚴重者則會產生氣管炎或支氣管炎;除外, 腺病毒感染亦可引起嚴重的「病毒性肺炎」,通常罹患者都在三歲以下 ,其症狀持續在二至四星期左右,嚴重的個案不僅會引起「哮吼」,甚 至會導致永久性的肺功能障礙。 腺病毒亦會以結膜炎的表徵呈現出來,而一旦罹患結膜炎,則其恢復的 時間可能較長,甚至某些罹患者會進而衍生角膜炎;此疾病通常與咽喉 炎一併出現。此外,嚴重的結膜炎會合併流行性點狀角膜炎的發生,而 導致視力障礙;此時可以摸到外耳前的淋巴腺腫大的表徵。在早期腺病 毒感染亦會引起瀰漫性的紅班疹,有點類似麻疹、德國麻疹以及玫瑰疹 ,因此在臨床上有做好確定鑑別診斷的需要。 除了「輪狀病毒」之外,腺病毒是第二種最常見導致孩童嚴重腹瀉的病 毒感染,其主要致病的血清型是腺病毒40型以及41型;而此兩類型腺病 毒並不會像其他腺病毒一樣會引起呼吸道以及結膜的病變。腺病毒所導 致的胃腸炎每年都會發生地區性的流行,其主要感染個體是兩歲以下之 嬰幼兒,其感染途徑是糞口傳染,潛伏期在八至十天左右,罹患者會發 生腹瀉並持續五至十二天,而其中有二至三天會出現嘔吐或低度發燒; 其確定診斷可以利用酵素免疫分析法來偵測致病的腺病毒;此外,亦可 以經由電子顯微鏡來尋找出特定的腺病毒的存在。 假若腺病毒所引起的腸系膜淋巴腺炎是發生在右下腹部,則在臨床上易 被誤診為「急性闌尾炎」,此時腺病毒感染通常會伴隨著急性咽喉炎的 存在;但事實上,對於急性闌尾炎以及腸套疊而言,由腸病毒所衍生的 腸系膜淋巴腺腫大亦是其中必須要加以考慮的原因之一。 在臨床上,某些免疫功能不全的罹患者,其中包括新生兒亦會因而衍生 多重系統器官的疾病,其中最常見的有肺炎以及腸炎,而少數合併症可 能包括腦炎、肝炎、心肌炎;少數罹患個體或許匕會出現「出血性膀胱 炎」。 腺病毒的感染所引發的病症並沒有特殊的藥物治療,但必要的點滴靜脈 供應水份、葡萄糖及電解質的補充,也是很好的支持住療法;某些免疫 不全罹患者合併腺病毒肺炎的合併症,不妨嘗試接受靜脈注射免疫球蛋 白的治療,或許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
腺病毒
臺中榮民總醫院小兒部
鹿曉楓、陳伯彥
臨床表徵:
腺病毒是一種常見的病毒感染,有許多不同的臨床表徵,有時臨床症狀很獨特,可以作明確的診斷,然而大多數的病例,腺病毒引起的症狀很難跟其他病原引起的作 區分。腺病毒最常造成呼吸道及腸胃道的感染。它不常造成感冒,但卻常引起伴隨著咽炎和發燒的上呼吸道感染。腺病毒可以引起結膜炎、滲出性的扁桃體炎、喉氣 管炎(哮吼)、支氣管炎、細支氣管炎及肺炎。腺病毒會引起一種稱為喉與結膜炎(Pharyngo-Conjunctival Fever, PCR)的特殊徵候群,流行病學顯示這種徵候群最常與被污染的游泳池水有關。
除了上呼吸道的感染,腺病毒也是造成孩童腹瀉的主要病因。這種所謂的腸道腺病毒無法從例行的組織培養中培養出來,通常是從糞便的電子顯微鏡檢查中發現。被腸道腺病毒感染的孩童也可能會出現上呼吸道的症狀。
致病作用:
腺病毒是一種沒有外殼,雙股DNA病毒。在人體已經被分辨出來的有47種血清型,在其他物種身上也曾分離出其他的血清型。當腺病毒接觸到目標細胞後,病毒 的DNA會進入細胞核,接著在細胞核內複製,形成特殊的包涵體。被腺病毒感染的細胞會因病毒的快速繁殖而導致細胞溶解死亡。腺病毒也可以潛伏在細胞中,尤 其是在淋巴細胞,像是扁桃體細胞。最後腺病毒可能會造成細胞變性而誘發致癌機制,但腺病毒與細胞間最後的交互作用在人類疾病上的重要性目前仍不清楚,
流行病學:
1.微生物的來源:我們可以從被感染的個體呼吸道的分泌物、眼結膜以及糞便中,發現腺病毒的存在。
2.高危險群:腺病毒感染好發於年紀小的嬰幼兒及孩童,而且是最嚴重的,一次流行的爆發常發生在接觸密集的地方,如托兒所、學校和醫院,尤其是在軍隊新兵中常發生嚴重的流行,免疫機能低下的病人很少會被腺病毒感染,但若被感染,病情通常會很嚴重。
3.傳染方式:腺病毒是藉由飛沫傳染的,當含有病毒的微粒接觸到易受感染的人群的鼻子、喉嚨或眼結膜的黏膜時,就是感染的開始。腺病毒也可以經由口--糞傳染。
4.潛伏期:2~14天。
診斷:
在大多數的情況下,不會診斷是'腺病毒感染",通常會以一個典型的臨床症候群來作為診斷,例如:結膜炎、哮吼、細支氣管炎、肺炎、或腸胃炎等,不刻意去區 分病原的特異性。若真的要定義為腺病毒感染,則可以經由病毒培養、電子顯微鏡檢查、被感染者黏膜分泌物的抗體檢測或是在被感染者的血清中對抗腺病毒的抗體 有上升等方法。
治療:
腺病毒的感染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治療,大多數病情並不嚴重也不需要住院治療,然而年紀小幼童和免疫機能低下的病人,可能需要住院給予支持性的照顧。
具感染力的時期:
從症狀發生前2天到症狀出現後的8天,都可以從被感染者呼吸道分泌物中分離出現腺病毒來;腸道的腺病毒通常可以在腹瀉開始的8天內,從患者的糞便中找到,有些甚至可以持續2~3個月之久;腺病毒在症狀開始後2週內也可以從眼結膜的培養中長出來。
感染控制:
1.疫苗:腺病毒有些特定血清型具有疫苗,而且在新兵入伍時會例行使用,但疫苗不用在孩童身上。
2.從托兒所或幼稚園隔離:腺病毒引起的感染通常不需要隔離,應該是病童個別的情況決定是否要繼續上學,但有腸道腺病毒感染的小孩在腹瀉停止前,則應該避 免到學校或托兒所。腺病毒引起的眼結膜炎流行通常很難控制,因此如果有流行性角膜結膜炎,病童應在開始出現症狀的2週內,避免到學校或托兒所。
3.對其他孩童的建議:儘管曾經接觸過被感染者,在發現是腺病毒感染時也不需要特別處置,應該觀察小孩子有沒有出現一些嚴重的症狀、需不需要去看醫生,同時要記得免疫機能低下的孩童可能會出現更嚴重的疾症。
4.對人員的建議:對成年人而言,被感染的機會並不增加,特別注意洗手以及小心處理被感染者的排泄物,尤其是糞便,就可以預防流行繼續散佈。
5.給家長的建議:腺病毒的感染通常症狀很輕微,而且可以自癒,然而父母應該要知道可能發生的併發症像中耳炎、脫水及肺炎,則需要看家庭醫師。
腺病毒是一種常見的病毒感染,有許多不同的臨床表徵,有時臨床症狀很獨特,可以作明確的診斷,然而大多數的病例,腺病毒引起的症狀很難跟其他病原引起的作 區分。腺病毒最常造成呼吸道及腸胃道的感染。它不常造成感冒,但卻常引起伴隨著咽炎和發燒的上呼吸道感染。腺病毒可以引起結膜炎、滲出性的扁桃體炎、喉氣 管炎(哮吼)、支氣管炎、細支氣管炎及肺炎。腺病毒會引起一種稱為喉與結膜炎(Pharyngo-Conjunctival Fever, PCR)的特殊徵候群,流行病學顯示這種徵候群最常與被污染的游泳池水有關。
除了上呼吸道的感染,腺病毒也是造成孩童腹瀉的主要病因。這種所謂的腸道腺病毒無法從例行的組織培養中培養出來,通常是從糞便的電子顯微鏡檢查中發現。被腸道腺病毒感染的孩童也可能會出現上呼吸道的症狀。
致病作用:
腺病毒是一種沒有外殼,雙股DNA病毒。在人體已經被分辨出來的有47種血清型,在其他物種身上也曾分離出其他的血清型。當腺病毒接觸到目標細胞後,病毒 的DNA會進入細胞核,接著在細胞核內複製,形成特殊的包涵體。被腺病毒感染的細胞會因病毒的快速繁殖而導致細胞溶解死亡。腺病毒也可以潛伏在細胞中,尤 其是在淋巴細胞,像是扁桃體細胞。最後腺病毒可能會造成細胞變性而誘發致癌機制,但腺病毒與細胞間最後的交互作用在人類疾病上的重要性目前仍不清楚,
流行病學:
1.微生物的來源:我們可以從被感染的個體呼吸道的分泌物、眼結膜以及糞便中,發現腺病毒的存在。
2.高危險群:腺病毒感染好發於年紀小的嬰幼兒及孩童,而且是最嚴重的,一次流行的爆發常發生在接觸密集的地方,如托兒所、學校和醫院,尤其是在軍隊新兵中常發生嚴重的流行,免疫機能低下的病人很少會被腺病毒感染,但若被感染,病情通常會很嚴重。
3.傳染方式:腺病毒是藉由飛沫傳染的,當含有病毒的微粒接觸到易受感染的人群的鼻子、喉嚨或眼結膜的黏膜時,就是感染的開始。腺病毒也可以經由口--糞傳染。
4.潛伏期:2~14天。
診斷:
在大多數的情況下,不會診斷是'腺病毒感染",通常會以一個典型的臨床症候群來作為診斷,例如:結膜炎、哮吼、細支氣管炎、肺炎、或腸胃炎等,不刻意去區 分病原的特異性。若真的要定義為腺病毒感染,則可以經由病毒培養、電子顯微鏡檢查、被感染者黏膜分泌物的抗體檢測或是在被感染者的血清中對抗腺病毒的抗體 有上升等方法。
治療:
腺病毒的感染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治療,大多數病情並不嚴重也不需要住院治療,然而年紀小幼童和免疫機能低下的病人,可能需要住院給予支持性的照顧。
具感染力的時期:
從症狀發生前2天到症狀出現後的8天,都可以從被感染者呼吸道分泌物中分離出現腺病毒來;腸道的腺病毒通常可以在腹瀉開始的8天內,從患者的糞便中找到,有些甚至可以持續2~3個月之久;腺病毒在症狀開始後2週內也可以從眼結膜的培養中長出來。
感染控制:
1.疫苗:腺病毒有些特定血清型具有疫苗,而且在新兵入伍時會例行使用,但疫苗不用在孩童身上。
2.從托兒所或幼稚園隔離:腺病毒引起的感染通常不需要隔離,應該是病童個別的情況決定是否要繼續上學,但有腸道腺病毒感染的小孩在腹瀉停止前,則應該避 免到學校或托兒所。腺病毒引起的眼結膜炎流行通常很難控制,因此如果有流行性角膜結膜炎,病童應在開始出現症狀的2週內,避免到學校或托兒所。
3.對其他孩童的建議:儘管曾經接觸過被感染者,在發現是腺病毒感染時也不需要特別處置,應該觀察小孩子有沒有出現一些嚴重的症狀、需不需要去看醫生,同時要記得免疫機能低下的孩童可能會出現更嚴重的疾症。
4.對人員的建議:對成年人而言,被感染的機會並不增加,特別注意洗手以及小心處理被感染者的排泄物,尤其是糞便,就可以預防流行繼續散佈。
5.給家長的建議:腺病毒的感染通常症狀很輕微,而且可以自癒,然而父母應該要知道可能發生的併發症像中耳炎、脫水及肺炎,則需要看家庭醫師。
*******************************************************************
全身紅疹持續高燒 男嬰染腺病毒死亡
記者林和謙/採訪報導
一個五個月大的男嬰由於持續高燒三天到四十度不退,合併全身紅疹以及咳嗽流鼻水來住院,住院後仍然持續高燒,而且肝腎功能都被影響,後來小朋友開始出現呼吸很喘的情形,予以插管之後仍然沒有改善,最後仍死亡;新竹國泰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盧英仁表示,經病毒培養證實小朋友是死於腺病毒重症引起的阻塞性支氣管炎,所以小朋友如果持續高燒超過三天合併明顯咳嗽,最好還是帶到大醫院檢查,因為腺病毒還是可能引起重症致死,不可掉以輕心。
盧英仁醫師說,腺病毒乃是因其對身體內的腺體或淋巴組織有強烈感染力,腺病毒屬於DNA病毒,約有41型。在幼兒呼吸道感染(俗稱感冒)中,腺病毒排名第二(僅次於呼吸道融合病毒)。腺病毒大部分經由飛沫傳染,少部分由糞便接觸感染。
腺病毒一般潛伏期5~7天左右,容易侵犯六個月至五歲小孩,佔兒童呼吸道感染10~30%。在冬、春的冷季節中以「呼吸道」為多;春、初夏的「熱季節」則以合併結膜炎為多。人體感染腺病毒會在各個不同的部位或器官引發各類症狀,包括:上呼吸道和眼睛的急性黏膜感染,局部淋巴結亦常波及。
盧英仁醫師指出,感染腺病毒後的病狀頗似「普通感冒」,以高燒、咳嗽、流鼻水、咽炎、咽痛為主。尤其是二歲以下的幼兒易有「化膿性扁桃腺炎」最典型,疾病的過程約5~7天。
腺病毒侵犯下呼吸道
產生喉炎、氣管炎,或是哮吼病。通常在二歲以下小孩尤其更易有細支氣管炎和病毒性肺炎,嚴重者會「繼發細菌性肺炎」。它所造成的細支氣管炎容易破壞小氣管壁,另外,也會出現濃痰分泌物,因此容易造成氣管阻塞或氣管擴張症的特殊症狀,當腺病毒進入「氣管」或「咽喉」可造成淋巴、腺樣體肥厚,故可有厲害的如百日咳樣咳嗽,甚至可造成日後的氣喘。
產生喉炎、氣管炎,或是哮吼病。通常在二歲以下小孩尤其更易有細支氣管炎和病毒性肺炎,嚴重者會「繼發細菌性肺炎」。它所造成的細支氣管炎容易破壞小氣管壁,另外,也會出現濃痰分泌物,因此容易造成氣管阻塞或氣管擴張症的特殊症狀,當腺病毒進入「氣管」或「咽喉」可造成淋巴、腺樣體肥厚,故可有厲害的如百日咳樣咳嗽,甚至可造成日後的氣喘。
流行性角結膜炎(俗稱紅眼症)
亦可由「腺病毒」引起。在眼睛的部分可看到濾泡性的結膜炎。常是單側,會流淚、燒灼感、結膜充血。另外可伴隨發燒、咽炎,則可以被診斷為「咽結膜炎熱」。流行性角結膜炎之傳染途徑是「接觸傳染」,如游泳池之污水,污染之公用物品,如毛巾、面盆等,皆可傳染流行性角結膜炎。倘若你遇到紅眼人,尤其有感冒症狀者,那麼應互相保持距離,以策安全。
亦可由「腺病毒」引起。在眼睛的部分可看到濾泡性的結膜炎。常是單側,會流淚、燒灼感、結膜充血。另外可伴隨發燒、咽炎,則可以被診斷為「咽結膜炎熱」。流行性角結膜炎之傳染途徑是「接觸傳染」,如游泳池之污水,污染之公用物品,如毛巾、面盆等,皆可傳染流行性角結膜炎。倘若你遇到紅眼人,尤其有感冒症狀者,那麼應互相保持距離,以策安全。
盧英仁醫師說,感染腺病毒後也恐致胃腸道不適,以腹痛、嘔吐、發燒、頭痛、腹瀉的胃腸炎為主,亦可引起腸系膜淋巴腺炎,若腸套疊的病例增多時亦應考慮到腺病毒,尤以併有呼吸道感染又小於二歲的嬰兒為最,因腺病毒容易侵犯小腸上的淋巴組織,造成腸套疊。皮膚在皮膚的症狀以出現疹子為主,外觀常像麻疹或德國麻疹。
症狀治療
目前並無有效的抗病毒藥物,也少有專屬腺病毒的疫苗可使用。因此,臨床治療多屬於「症狀治療」,如使用退燒藥、化痰藥、鼻塞藥等予以減輕症狀痛苦,結膜炎可使用含類固醇的眼藥水,患者大多會自然痊癒。
目前並無有效的抗病毒藥物,也少有專屬腺病毒的疫苗可使用。因此,臨床治療多屬於「症狀治療」,如使用退燒藥、化痰藥、鼻塞藥等予以減輕症狀痛苦,結膜炎可使用含類固醇的眼藥水,患者大多會自然痊癒。
不過,國內外偶爾有少數嚴重者會引起呼吸衰竭或重要器官出血而死亡的案例。就醫時注意的事項,一旦罹患腺病毒感染時應防其造成厲害的阻塞性細氣管炎,尤其在愈小的嬰兒,應注意其危險性甚至死亡。家長應觀察寶寶活動力,病童在發燒期間,家屬還是要多注意其活動力、精神,若有異樣趕快送醫。
呼吸治療
由於國外和國內皆有呼吸衰竭死亡的病例報告,因此,幼兒若有肋骨凹陷、呼吸困難、煩躁不安等狀況,應及早就醫給予呼吸治療—如使用氧氣、機械式呼吸器、氣管內管的輔助加護治療。
杜絕「腺病毒」
1.目前沒有疫苗可供預防。
2.請儘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不要與疑似病患接觸。
3.家中如有病患,症狀輕微者,可在家隔離休息,以免擴散傳染,並適當補充水分。
4.加強個人衛生,請常洗手。
5.加強居家環境衛生及通風。
6.如有學童罹病,應予以請假暫勿上課,以免傳染其他學童。
由於國外和國內皆有呼吸衰竭死亡的病例報告,因此,幼兒若有肋骨凹陷、呼吸困難、煩躁不安等狀況,應及早就醫給予呼吸治療—如使用氧氣、機械式呼吸器、氣管內管的輔助加護治療。
杜絕「腺病毒」
1.目前沒有疫苗可供預防。
2.請儘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不要與疑似病患接觸。
3.家中如有病患,症狀輕微者,可在家隔離休息,以免擴散傳染,並適當補充水分。
4.加強個人衛生,請常洗手。
5.加強居家環境衛生及通風。
6.如有學童罹病,應予以請假暫勿上課,以免傳染其他學童。
******************************************************************
腺病毒感染
|
病原體
腺病毒是一組感染人類黏膜的病毒。因應不同的類型,病毒不但可引致呼吸系統徵狀,也可導致腹瀉、眼睛發炎及紅疹。腺病毒感染可於全年發生。
病徵
不同類型的腺病毒可引致不同的病徵,例如咳嗽、流鼻水及喉嚨痛等呼吸道感染病徵
;
腹痛及腹瀉等腸道感染病徵;及眼睛發炎 ( 俗稱紅眼症 ) 。 兒童、長者及免疫力受損的人士較容易受到感染。
傳播途徑
腺病毒主要透過飛沫、直接接觸患者的口鼻分泌物或進食受污染的食物或食水傳播;及可於學校及醫院等院舍內造成急性呼吸道及眼睛感染的爆發。
潛伏期
潛伏期一般為 2 至 14 天。
治理方法
此病症並無特別的抗病毒療法,治療以輔助性及補充水份為主。
預防方法
增強抵抗力有助預防感染。應保特均衡飲食、恆常運動、充足休息、避免過度緊張和避免吸煙。
維持良好的個人、食物及環境衞生。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掩着口鼻,並妥善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
處理食物或進食前,如廁後,處理嘔吐物或糞便後,以及雙手被呼吸系統分泌物弄污後須徹底洗淨雙手。
清理嘔吐物、糞便及尿片時需戴上手套,完成後再洗手。
即時用 1:49 稀釋的家用漂白水 ( 以 1 份漂白水加 49 份水 ) 徹底清潔及消毒受污染的物品及物件表面。
避免用手觸摸眼睛。
不要與別人共用毛巾或個人衞生用品。
避免與別人共用眼藥水、眼部化粧品和其他有可能接觸眼睛的用品。
避免前往人多擠迫、空氣不流通的地方。
學童如出現感染病徵,切勿上學,並應盡早求診。
|
*****************************************************************
何謂腺病毒
腺病毒,顧名思義。乃是因其對身體內的腺體或淋巴組織有強烈感染力,腺病毒是眾多人類能致病的病毒之一,屬於DNA病毒,約有40多種類型,在動物,如:狗、猴子、雞、牛也可發現。
在幼兒呼吸道感染(俗稱感冒)中,腺病毒排名第二(僅次於呼吸道融合病毒)。醫學上一般認為DNA病毒的複製率高,疾病表現症狀也較嚴重。從健康者身上也可發現有潛伏性(無症狀)的腺病毒存在。
腺病毒的傳染途徑
腺病毒大部分經由飛沫傳染,少部分由糞便接觸感染。
好發年齡
一般潛伏期5~7天左右,容易侵犯六個月至五歲小孩,佔兒童呼吸道感染10~30%。
不同季節不同差異
在冬、春的冷季節中以「呼吸道」為多;春、初夏的「熱季節」則以合併結膜炎為多。
不同器官.不同症狀
人體感染腺病毒會在各個不同的部位或器官引發各類症狀,包括:上呼吸道和眼睛的急性黏膜感染,局部淋巴結亦常波及。
類似感冒
病狀頗似「普通感冒」,以高燒、咳嗽、流鼻水、咽炎、咽痛為主。在咽喉炎常發現有濃泡,尤其是二歲以下的幼兒易有「膿泡扁桃腺炎」最典型,疾病的過程約5~7天,但也有少數患者會進入第二星期的。
侵犯下呼吸道
產生喉炎、氣管炎,或是哮吼病。通常在二歲以下小孩尤其更易有細支氣管炎和病毒性肺炎,嚴重者會「繼發細菌性肺炎」。它所造成的細支氣管炎容易破壞小氣管壁,另外,也會出現濃痰分泌物,因此容易造成氣管阻塞或氣管擴張症的特殊症狀,當腺病毒進入「氣管」或「咽喉」可造成淋巴、腺樣體肥厚,故可有厲害的如百日咳樣咳嗽,甚至可造成日後的氣喘。
流行性角結膜炎(俗稱紅眼症)
亦可由「腺病毒」引起。在眼睛的部分可看到濾泡性的結膜炎。常是單側,會流淚、燒灼感、結膜充血。另外可伴隨發燒、咽炎,尤其有濾泡性淋巴腫的咽炎,則可以被診斷為「咽結膜炎熱」。
避免接觸傳染
流行性角結膜炎之傳染途徑是「接觸傳染」,如游泳池之污水,污染之公用物品,如毛巾、面盆等,皆可傳染流行性角結膜炎。倘若你遇到紅眼人,尤其有感冒症狀者,那麼應互相保持距離,以策安全。
胃腸道
則以腹痛、嘔吐、發燒、頭痛、腹瀉的胃腸炎為主,亦可引起腸系膜淋巴腺炎或盲腸炎等,若腸套疊的病例增多時亦應考慮到腺病毒,尤以併有呼吸道感染又小於二歲的嬰兒為最,因腺病毒容易侵犯小腸上的淋巴組織,造成腸蠕動障礙而形成大腸吃小腸的腸套疊。
皮膚
在皮膚的症狀以出現疹子為主,外觀常像麻疹或德國麻疹。因此,在春天小嬰兒出疹一定要和麻疹、德國麻疹、腸病毒疹鑑別。
泌尿系統
可以看到「急性出血性膀胱炎」,最主要的症狀有解尿困難、頻尿、血尿,而此血尿常經會帶有血塊,和一般的腎絲球腎炎不同。
心臟方面
可造成心肌炎、心包膜炎,但不常見。
腦神經方面
可造成無菌性腦膜炎,但也不如腸病毒多。
其他
關節炎、中耳炎、甲狀腺炎也有少許零星報告,但並不多見。
症狀治療
目前並無有效的抗病毒藥物,也少有專屬腺病毒的疫苗可使用。因此,臨床治療多屬於「症狀治療」,如使用退燒藥、化痰藥、鼻塞藥等予以減輕症狀痛苦,結膜炎可使用含類固醇的眼藥水,患者大多會自然痊癒。
不過,國內外偶爾有少數嚴重者會引起呼吸衰竭或重要器官出血而死亡的案例。
就醫時注意的事項
一旦罹患腺病毒感染時應防其造成厲害的呼吸道炎或慢性氣管炎,尤其在愈小的嬰兒,應注意其危險性甚至死亡。
家長應觀察寶寶活動力
病童在發燒期間,家屬還是要多注意其活動力、精神,若有異樣趕快送醫。
呼吸治療
由於國外和國內皆有呼吸衰竭死亡的病例報告,因此,幼兒若有肋骨凹陷、呼吸困難、煩躁不安等狀況,應及早就醫給予呼吸治療—如使用氧氣、機械式呼吸器、氣管內管的輔助加護治療。
「腺病毒」、「腸病毒」、「流行性感冒」
此三類病毒的感染途徑皆類似,經由接觸病人的口鼻分泌物、糞便、飛沫等途徑傳染,多發生於十歲以下之小孩,人群密集處,易發生流行,雖有成人個案,但很少見。
隨時提高警覺
總之,如果發現感冒增多時即須注意腺病毒的存在,特別在二歲以下的嬰兒發現有點狀的扁桃炎、結膜炎、發燒,或大一點小孩有濾泡性咽炎和不定型態的出疹,類似麻疹或德國麻疹,加上輕微的腸炎或腸套疊、出血性膀胱炎等出現皆應察覺腺病毒的存在。
杜絕「腺病毒」
1.目前沒有疫苗可供預防。
2.請儘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不要與疑似病患接觸。
3.家中如有病患,症狀輕微者,可在家隔離休息,以免擴散傳染,並適當補充水分。
4.加強個人衛生,請常洗手。
5.加強居家環境衛生及通風。
6.如有學童罹病,應予以請假暫勿上課,以免傳染其他學童。
7.良好的衛生習慣能夠預防許多疾病傳播。
~原文刊載於2008年3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腺病毒,顧名思義。乃是因其對身體內的腺體或淋巴組織有強烈感染力,腺病毒是眾多人類能致病的病毒之一,屬於DNA病毒,約有40多種類型,在動物,如:狗、猴子、雞、牛也可發現。
在幼兒呼吸道感染(俗稱感冒)中,腺病毒排名第二(僅次於呼吸道融合病毒)。醫學上一般認為DNA病毒的複製率高,疾病表現症狀也較嚴重。從健康者身上也可發現有潛伏性(無症狀)的腺病毒存在。
腺病毒的傳染途徑
腺病毒大部分經由飛沫傳染,少部分由糞便接觸感染。
好發年齡
一般潛伏期5~7天左右,容易侵犯六個月至五歲小孩,佔兒童呼吸道感染10~30%。
不同季節不同差異
在冬、春的冷季節中以「呼吸道」為多;春、初夏的「熱季節」則以合併結膜炎為多。
不同器官.不同症狀
人體感染腺病毒會在各個不同的部位或器官引發各類症狀,包括:上呼吸道和眼睛的急性黏膜感染,局部淋巴結亦常波及。
類似感冒
病狀頗似「普通感冒」,以高燒、咳嗽、流鼻水、咽炎、咽痛為主。在咽喉炎常發現有濃泡,尤其是二歲以下的幼兒易有「膿泡扁桃腺炎」最典型,疾病的過程約5~7天,但也有少數患者會進入第二星期的。
侵犯下呼吸道
產生喉炎、氣管炎,或是哮吼病。通常在二歲以下小孩尤其更易有細支氣管炎和病毒性肺炎,嚴重者會「繼發細菌性肺炎」。它所造成的細支氣管炎容易破壞小氣管壁,另外,也會出現濃痰分泌物,因此容易造成氣管阻塞或氣管擴張症的特殊症狀,當腺病毒進入「氣管」或「咽喉」可造成淋巴、腺樣體肥厚,故可有厲害的如百日咳樣咳嗽,甚至可造成日後的氣喘。
流行性角結膜炎(俗稱紅眼症)
亦可由「腺病毒」引起。在眼睛的部分可看到濾泡性的結膜炎。常是單側,會流淚、燒灼感、結膜充血。另外可伴隨發燒、咽炎,尤其有濾泡性淋巴腫的咽炎,則可以被診斷為「咽結膜炎熱」。
避免接觸傳染
流行性角結膜炎之傳染途徑是「接觸傳染」,如游泳池之污水,污染之公用物品,如毛巾、面盆等,皆可傳染流行性角結膜炎。倘若你遇到紅眼人,尤其有感冒症狀者,那麼應互相保持距離,以策安全。
胃腸道
則以腹痛、嘔吐、發燒、頭痛、腹瀉的胃腸炎為主,亦可引起腸系膜淋巴腺炎或盲腸炎等,若腸套疊的病例增多時亦應考慮到腺病毒,尤以併有呼吸道感染又小於二歲的嬰兒為最,因腺病毒容易侵犯小腸上的淋巴組織,造成腸蠕動障礙而形成大腸吃小腸的腸套疊。
皮膚
在皮膚的症狀以出現疹子為主,外觀常像麻疹或德國麻疹。因此,在春天小嬰兒出疹一定要和麻疹、德國麻疹、腸病毒疹鑑別。
泌尿系統
可以看到「急性出血性膀胱炎」,最主要的症狀有解尿困難、頻尿、血尿,而此血尿常經會帶有血塊,和一般的腎絲球腎炎不同。
心臟方面
可造成心肌炎、心包膜炎,但不常見。
腦神經方面
可造成無菌性腦膜炎,但也不如腸病毒多。
其他
關節炎、中耳炎、甲狀腺炎也有少許零星報告,但並不多見。
症狀治療
目前並無有效的抗病毒藥物,也少有專屬腺病毒的疫苗可使用。因此,臨床治療多屬於「症狀治療」,如使用退燒藥、化痰藥、鼻塞藥等予以減輕症狀痛苦,結膜炎可使用含類固醇的眼藥水,患者大多會自然痊癒。
不過,國內外偶爾有少數嚴重者會引起呼吸衰竭或重要器官出血而死亡的案例。
就醫時注意的事項
一旦罹患腺病毒感染時應防其造成厲害的呼吸道炎或慢性氣管炎,尤其在愈小的嬰兒,應注意其危險性甚至死亡。
家長應觀察寶寶活動力
病童在發燒期間,家屬還是要多注意其活動力、精神,若有異樣趕快送醫。
呼吸治療
由於國外和國內皆有呼吸衰竭死亡的病例報告,因此,幼兒若有肋骨凹陷、呼吸困難、煩躁不安等狀況,應及早就醫給予呼吸治療—如使用氧氣、機械式呼吸器、氣管內管的輔助加護治療。
「腺病毒」、「腸病毒」、「流行性感冒」
此三類病毒的感染途徑皆類似,經由接觸病人的口鼻分泌物、糞便、飛沫等途徑傳染,多發生於十歲以下之小孩,人群密集處,易發生流行,雖有成人個案,但很少見。
隨時提高警覺
總之,如果發現感冒增多時即須注意腺病毒的存在,特別在二歲以下的嬰兒發現有點狀的扁桃炎、結膜炎、發燒,或大一點小孩有濾泡性咽炎和不定型態的出疹,類似麻疹或德國麻疹,加上輕微的腸炎或腸套疊、出血性膀胱炎等出現皆應察覺腺病毒的存在。
杜絕「腺病毒」
1.目前沒有疫苗可供預防。
2.請儘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不要與疑似病患接觸。
3.家中如有病患,症狀輕微者,可在家隔離休息,以免擴散傳染,並適當補充水分。
4.加強個人衛生,請常洗手。
5.加強居家環境衛生及通風。
6.如有學童罹病,應予以請假暫勿上課,以免傳染其他學童。
7.良好的衛生習慣能夠預防許多疾病傳播。
~原文刊載於2008年3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
腺病毒病例增 醫師呼籲如廁後蓋馬桶蓋沖水
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主任宋文舉提醒,最近門診約有三分之一的病童遭腺病毒感染,出現發燒、腹瀉等症狀,感染途徑與衛生習慣不良有關,建議勤洗手、以及上完廁所後沖水時要「蓋上馬桶蓋」,避免吸入病菌。
醫師表示,糞便內藏有許多致病菌,包括常見的沙門桿菌、大腸桿菌,以及感染力超強的腺病毒、腸病毒、輪狀病毒、諾羅病毒等。上完大號沖水時,如果沒有蓋上馬桶蓋,沖水時激盪出水氣,糞便中致病菌就可能漂浮在空氣中,小朋友個子不高,很容易就吸入這些病菌。醫師建議,上完大號沖水時,要蓋上馬桶蓋,以減少病菌漂浮在空氣中的機會。
台大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蔡呈芳指出,病菌在環境中至少可存活30分鐘,許多人在公共廁所常以「蹲馬步」的方式上大號,臀部距離馬桶較遠,更有可能像在水桶內投石塊,被糞便落水後的水花濺到下半身。如果臀部皮膚上有小傷口,就容易被感染。
***********************************************************************
拒絕腺病毒上身 7招有效防護
拒絕腺病毒上身 7招有效防護
作者: 華人健康網 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 | 華人健康網 – 2013年1月18日 下午10:46
美國流感大爆發,國內卻是腺病毒發威,已經有不少兒童因感染腺病 …
美國流感大爆發,國內卻是腺病毒發威,已經有不少兒童因感染腺病毒,連續多日發高燒、出現咳嗽、流鼻水、喉嚨痛等症狀,由於寒假和春節假期即將到來,為避免感染情況隨著春節返鄉和旅遊擴散,小兒科醫師提供7個「限制」病毒侵襲的預防方法,讓小朋友安心放假、過好年。
▲ 腸病毒發威,黃瑽寧醫師提醒兒童隨身攜帶衛生紙,做好衛生管理,預防感染病毒。
腺病毒屬於DNA病毒,因其對身體內腺體或淋巴組織有強烈感染力而得名,感染途徑多為飛沫傳染。感染腺病毒會在不同器官引發各種症狀,患者除了表現出類似感冒的發高燒、頭痛之外,最常見的是咳嗽、流鼻水、喉嚨痛、氣管炎等呼吸道症狀;另有些人會在眼部出現結膜炎的徵兆。
腺病毒不像流感有疫苗可預防,目前還沒有專門對抗腺病毒的疫苗,但隨著漫長的寒假和農曆春節到來,國人南北往返的機會增高,可能擴散腺病毒疫情,尤其是抵抗力較差的小朋友和老人更是感染的高危險群。
為防範感染腺病毒,馬偕紀念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黃瑽寧建議採取以下7項防護守則:
1. 勤洗手:吃東西前應先洗手,以免病從口入;若年節前後到大賣場購物,記得攜帶酒精擦拭推車和雙手,減少感染的機會。
2. 隨身攜帶手帕:有呼吸道症狀者,隨身應攜帶手帕或衛生紙,遮掩咳嗽或打噴嚏時可能散播的口沫和病毒,隨後再洗手清潔;若身上沒有上述物品,也可以用衣袖遮掩。
3. 戴口罩:保護病毒從口、鼻入侵。
4. 不熬夜:抵抗力弱的人較容易感染、發病,建議民眾在放假期間仍要保持充足的睡眠,不熬夜看電視或遊戲,讓身體維持正常的機能,才能防禦病毒感染。
5. 多運動:養成平日運動的習慣以強身健體,但生病、感冒時宜暫停運動,好好休養等待體力恢復。
6. 少吃垃圾食物。
7. 多喝水。
資料來源http://tw.news.yahoo.com/%e6%8b%92%e7%b5%95%e8%85%ba%e7%97%85%e6%af%92%e4%b8%8a%e8%ba%ab-7%e6%8b%9b%e6%9c%89%e6%95%88%e9%98%b2%e8%ad%b7-081209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