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7日 星期三

誰說男生不能玩辦家家酒?別讓玩具決定孩子的人生


誰說男生不能玩辦家家酒?別讓玩具決定孩子的人生









**********************************************************
小男生也玩扮家家酒!?

 你或許會發現,二、三歲以後的孩子開始為自己選擇玩具時,對自己的性別角色概念越來越穩固,傾向選擇一般人所認為合乎性別印象的活動,甚至也會選擇與自己同性的玩伴。這時,玩遊戲,便成為我們觀察孩子表現他對性別的認識以及偏好的一項指標。而當你看見你的小男孩玩著辦家家酒,選擇抱洋娃娃、或是小女孩騎著馬扮警察時,會不會擔心他往後出現性別混淆的困擾呢?

從模仿學習社會運作
  事實上,這個時期,「遊戲」是孩子生活的重心,透過模仿、練習、嘗試探索、體驗的過程,孩子學習到了這個社會運作的方式。他會主動觀察周遭人的一舉一動,並有模有樣地依樣畫起葫蘆來。而扮演遊戲便提供了最好的機會,能夠讓孩子在不同處境、不同生活場景下,實習各種角色技能、經驗不同角色之間的任務和關係。此時,孩子的腦海中,或許並沒有明確地性別取向,他並無意識到性別和遊戲選擇的關聯,而只是跟著大人,一起掃地、打電腦、看書還是清廚房,然後在自己的遊戲內容與規則裡,扮演出來。

提供多元的遊戲空間
  了解了孩子的學習模式後,爸媽必須注意所提供的遊戲空間、情境、玩具以及指導的方法,因為您的言行都有可能會「擴展」也可能「侷限」孩子對性別的認識與認同。爸媽必須提醒自己,不論孩子選擇的是哄娃娃睡覺、騎馬打仗、辦公塗鴉或是當醫生護士,各種面向的參與和嘗試,其實都是他培養完整人格、發覺自我潛能的途徑,不應因為孩子是男生或女生而被禁止。孩子的任何興趣、嘗試,都表示這項活動內容是吸引他的,沒有男女之別。

引導孩子發現與接納
  至於孩子是否會因此混淆自己的性別,爸爸媽媽也無須多慮。在孩子的生活環境中,已有足夠的機會線索,讓他發覺男女的不同,不論是外表、行為,或是種種特質和價值。而另一方面,許多專家也指出,其實同性之間個別差異是大過於異性之間的不同,我們應該引導孩子發現自己的特點、接納別人的不同,而不是用刻板印象強調性別行為、限制了孩子能力的開展和遊戲的樂趣。 

作者:奇蜜親子網專業編輯







**********************************************************************

美國第一夫人穿上他的作品吳季剛 玩娃娃的男孩夢想成真

天下雜誌2009年2月11日

「我真心希望所有父母,當你的孩子有特殊才藝與興趣時,能鼓勵、尊重他們。」在今天的國際服裝設計舞台大放異彩,吳季剛感謝家庭的支持與包容才成就了這一切,《天下》特別專訪這位新銳設計師的母親(陳美雲-第11期Mini-EMBA學員),回顧他與眾不同的童年……
作者:馬岳琳 出處:天下雜誌

蜜雪兒歐巴馬的一個迴旋,就把吳季剛轉上了世界的舞台。
美國新任第一夫人蜜雪兒歐巴馬,在上個月的總統就職晚宴上,選擇了一襲象牙白色雪紡紗露肩晚禮服,她穿著這套有著銀色手工刺繡並綴滿了水晶的優雅華服,與歐巴馬翩翩起舞,鎂光燈此起彼落,全球時尚界都在問,「設計這件禮服的Jason Wu是誰?」
那一刻,二十六歲的吳季剛自己也是從電視轉播上才知道,他和同事們不眠不休趕工了一百多個小時的精心作品,竟然真的被第一夫人挑中,他立刻拿起電話打回台灣。
「第一通電話裡,他竟然一直哭,他爸爸安慰他,叫他別那麼激動,先平靜一下情緒,我們過一會兒再打電話跟他聊,」知子莫若母,吳季剛的媽媽陳美雲回想起來,心中明瞭為什麼兒子的反應會這麼激烈,那不單純是一種驕傲、欣慰和夢想成真,還有一種終於證明自己的百感交集。
吳季剛在電話裡說,「媽媽,我幫你爭回面子了,再也不用擔心別人會笑我們了。」
愛玩娃娃、看婚紗的小男孩
今天光芒耀眼的服裝設計界新星,除了幸運,成功其實是來自真誠面對自己的堅持,和母親一路相伴的支持。
吳季剛從小就是個特別的孩子,小男生心愛玩娃娃、看婚紗,也喜歡京劇。京劇名伶郭小莊在國父紀念館盛大公演時,尚唸幼稚園的吳季剛就因為喜愛她的扮相,央求家人帶他去看戲,小小年紀不但不吵鬧,散戲後還直說主角好美,真想向郭小莊握手致意。
從五歲開始,吳季剛就對新娘禮服百看不厭,陳美雲每個星期都會依著他的要求,帶他到台北市各個婚紗禮服店的櫥窗前,讓他細細的看,並且畫下禮服的樣子。他喜歡玩娃娃,陳美雲和吳季剛的阿姨就到處去幫他買,結帳的時候還要想辦法避免店員用奇怪的口氣說,「怎麼是小男生要買的呀?」
吳季剛的父親吳昆民從事動物用維他命礦物質代理,是一位白手起家的中小企業家。母親陳美雲則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教育兩個兒子身上。國小四年級時,吳季剛的父母就決定,為了讓這個特別的孩子有更適合發展的環境,由陳美雲陪伴他和長三歲的哥哥,前往溫哥華,吳昆民留在台灣打拚事業,一家人分隔兩地。
在溫哥華的那段日子,吳季剛依然拿起紙來就開始畫娃娃,家裡也到處擺著他自己動手做的娃娃。正因如此,親朋好友來到家中不免會驚訝,為什麼一個小男孩對娃娃這麼感興趣。為了減少異樣眼光的干擾,陳美雲還特別把家中地下室空出來,幫吳季剛布置成一個工作室,讓他可以盡情發揮。
當然,吳季剛的特殊天份也很快受到注意。經由介紹,陳美雲帶著吳季剛和他畫的圖、做的娃娃,前往溫哥華Granville Island Design School找服裝設計系的系主任,請對方當家教。原本系主任不願教一個只有六年級的小學生,但覺得小季剛實在有天份,決定破例授課。
大學教授破例調教小學生
其後,系主任又介紹了自己的學生、一位年輕設計師Tyra Zeildler給吳季剛,不到十五歲,吳季剛就從Zeildler那兒,學會了與服裝設計相關的畫設計圖、剪裁、認識布料和縫紉等各種技巧。
回想當年在溫哥華的茫茫雪夜裡,媽媽總是提起膽子、帶著吳季剛在晚上開車去學服裝設計;娃娃的衣服那麼小、那麼細緻,他卻要耐著性子用做大人衣服的縫紉機,去練習縫製特小號的娃娃衣,每當失去耐性不願做裁縫時,媽媽就會提醒,「老師說,如果你只會畫圖、不懂縫紉,你就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讓人服氣的服裝設計師!」難怪吳季剛會說,父母對他的選擇無怨無悔的支持,是幫助他成就夢想的最重要動力。
「我其實是一路想改變他的,但卻也一路看著他愈來愈愛設計、愈來愈堅持,」陳美雲坦承,自己雖然會尊重孩子、盡力滿足孩子的需求,但卻也不免對孩子有著傳統的期望。
未滿十八即當上設計總監
她知道有藝術天份的孩子,多半不喜歡唸書,因此她和吳季剛約法三章:一定要唸到大學畢業、除了英文之外,還要學會一種歐洲語言、而且,行為要端正。
青少年時期的吳季剛,被送往美國麻州的寄宿學校唸中學,他依照和媽媽的約定,努力學法文,高三時取得前往巴黎做一年交換學生的機會。
事實上,在前往巴黎唸高三之前,吳季剛就已在娃娃設計界闖出名號,他參加首屆於歐洲舉辦的芭比娃娃國際設計比賽,擊敗各國高手拿下晚禮服和新娘禮服項目的雙料冠軍,他設計的娃娃並且在隨後舉行的巴黎娃娃大展中得到亞軍;不到十八歲,已是美國Integrity Toys旗下的精品洋娃娃品牌Fashion Royalty的創意總監,設計的洋娃娃被擺在紐約第五大道上最著名的貴族玩具店F.A.O. Schwarz販售。
三年前,某一款吳季剛設計的限量娃娃在F.A.O. Schwarz開賣,陳美雲特別前往紐約參加開賣晚會,她不敢相信在雪夜裡前往排隊的長長人龍,竟都是為了希望搶下一只吳季剛所設計的娃娃。
 F.A.O. Schwarz的老闆握著她的手謝謝她生了這麼一個有才華的好兒子,「我那時感動莫名,心想弟弟終於玩娃娃玩出頭了!」陳美雲腦海裡浮現吳季剛小時候流連在玩具店裡捨不得離去的模樣,「我還記得他說,他將來長大,一定也要設計一個娃娃放進F.A.O. Schwarz的店裡。」
從設計娃娃到設計服裝,吳季剛很有計劃地一步步朝自己的目標前進。高中畢業後他申請進入美國最佳服裝設計學院Parsons School of Design就讀,全球時裝界知名設計師包括Calvin Klein、Donna Karan、Marc Jacobs等都是該校校友。不過,吳季剛並沒有真正從Parsons畢業,因為大四那一年,他捉住機會開始在設計大師Rodriguez身邊實習,並且忙著創立自己的設計品牌。二○○六年二月,吳季剛就在紐約時裝周舉辦了自己的首場服裝秀。
得到美國第一夫人二次青睞
在紐約設計界的人常說,有兩種人在紐約初入行時最辛苦、薪水最低,一是建築業,另一個就是服裝業。想在紐約成名的年輕設計師何其多,更何況紐約時裝界是僅次於巴黎、米蘭,全球競爭最激烈的戰場。
「亞裔要出頭並不容易,再加上像吳季剛這樣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紐約真是到處都是,因此吳季剛除了才氣,也很有運氣。」同樣是小留學生、Parsons畢業,自創品牌的童裝Poesia也成功打進美國精品店、高級百貨公司的華裔設計師張文軒分析,吳季剛去年入圍CFDA(Council of Fashion Designers of America)新人獎,等於設計實力已經被認可,再經過特別受到美國第一夫人的二次青睞(蜜雪兒去年十一月即曾穿著吳季剛設計的黑白相間洋裝,接受美國ABC電視台主播芭芭拉.華特斯專訪),又加上他十分年輕,未來可謂潛力無窮。
《紐約時報》形容吳季剛的設計風格偏女性化、帶有復古味道,他擅長運用花的圖騰和有明顯腰身、蓬裙來突顯女性的優雅。而為蜜雪兒歐巴馬設計的晚禮服,吳季剛則解釋,除了閃亮、端莊,他希望能展現蜜雪兒內在的堅強個性。這件禮服也將依照慣例被送到史密森尼博物館珍藏,成為歷史的一部份。
此刻的吳季剛,正忙著籌備自己將於二月十三日紐約時裝周第一天登場的服裝秀。這個有禮貌、很誠懇、有一些害羞靦腆、並不是很會說話的年輕人,在接受過包括CNN等美國各大媒體採訪、講述自己為蜜雪兒歐巴馬設計禮服的經過與概念後,卻在面對家鄉媒體時有另一番真誠分享,「我真心希望所有的父母,當你發現你的孩子有特殊的才藝與興趣時,能夠多鼓勵他們、尊重他們,並儘可能的給他們空間和學習機會!」
原來,這位年紀輕輕、新出爐的「台灣之光」,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不是他的設計、他的才華,而是他真誠面對自己、永不放棄追尋的勇氣。
資料來源http://dora123.pixnet.net/blog/post/779751-%E5%88%86%E4%BA%AB%E5%A5%BD%E6%96%87%E7%AB%A0%EF%BD%9E%E5%90%B3%E5%AD%A3%E5%89%9B%E7%9A%84%E6%95%85%E4%BA%8B







*******************************************************************************

为什么男孩玩汽车,女孩玩娃娃?

    梅丽莎辛内斯和格丽安娜亚历山大在和一群吵闹的淘气鬼打交道的过程中,肯定没有区别对待男孩子和女孩子。

但是他们确信:男孩子喜欢玩球类和车,而女孩子们则喜欢抱着娃娃。妈妈们肯定不会对这个消息感到惊讶。

但是这两位心理学家没有观察孩子,而是研究一种猴子类型。

如果男孩子希望自己的生日礼物是一个远程遥控小汽车,而女孩子则希望是娃娃的话,那么这不仅仅是一个跟教育有关的问题。

研究得出结论,这种喜好是天生的。他们给猴宝宝很多不同的玩具以供选择。

然而,两种性别的猴宝宝只对中性的玩具如图画书等表现出同样的兴趣。

这种不同的喜好似乎是受到进化条件限制的。

研究家们猜测,男孩子喜欢的经典玩具的共同点是,玩耍它们时,男孩子们会在整个房间里运动并且会激发出一些更加粗糙的游戏。

而且还需要他们具备从远古时代狩猎时就具有优势作用的导航能力或者方位感。相反,女孩子的玩具则与传统的女性角色有关,如爱护和照顾等。
    
尽管男孩和女孩有着符合发展趋势的喜好,但是仍然需要为他们全面地提供一些富于变化的研究材料。

他们玩耍什么样的玩具,并非一定与性别有关,最重要的是受到天性、教育、玩伴和性格的影响。玩耍的孩子们通过幻想而进入到不同的角色中去,从而培养出一种令每个男孩、女孩独一无二的个性。

資料來源http://jiguang.ci123.com/blog/ytiuojy890/entry/9781









*******************************************************************************

男孩玩娃娃,女孩爱汽车

  孩子性别不同,在教育上就有各自不同的规则吗?专家认为:在孩子身心发育的早期,要避免性别标示,给孩子同等的发展空间。
  国外专家认为,在孩子身心发育的早期,要避免性别标示,因为孩子的情绪及内心感受是中性的,当孩子出现某些性格行为时,要避免戴上性别角色眼镜。也就是说,孩子幼小的时候,应该给予孩子同等发展的空间,不应该过多地干涉孩子的选择。
  偏要买娃娃的宁宁
  3岁半的宁宁来到商场自选玩具柜台,别提多高兴了,他一会儿看看这儿,一会儿看看那儿,最后停留在一个漂亮的芭比娃娃面前,他看了那个娃娃许久,而后说道:“妈妈,我想要这个娃娃。”妈妈一听,赶快把宁宁拉到一边说道:“这是女孩子的玩具,你挑一个别的玩具好吗?”宁宁说:“妈妈不是让我自己挑吗?我就想要那个娃娃。”妈妈想,儿子要是抱个芭比娃娃多难看呀,别人会怎么想呀。她继续引导宁宁:“宁宁,你看这里有那么多汽车,还有你喜欢的冲锋枪,不如妈妈给你买这个赛车吧……”
  玩打仗的萱萱
  前段时间,萱萱非常爱玩冲锋枪,那是因为她看了黑猫警长的光盘,总爱模仿黑猫警长去抓坏蛋。她和另外一个小女孩在家中跑来跑去,一会儿躲在沙发后面,一会儿又在桌子下面钻来钻去,还不时地说:“前面发现敌人,我去消灭他。”“你当白猫侦探……”两个人玩得不亦乐乎。又有一阵,看了哪吒的电视后,便把冲锋枪扔到了一边,天天装扮成哪吒,手中的玩具又都成了“乾坤圈”和“混天凌”,到处“打抱不平”,有时就连家里的小椅子她也不放过,踢上一脚说:“去你的吧……”又后来,她看了白雪公主和睡美人的故事就总是沉浸在美丽的公主的童话之中……手中的道具也就自然而然地换了。
  点评
  人们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想法:娃娃是女孩子们的怀抱之物,枪炮则是男孩子们拥有力量的象征,所以当女孩要买枪,男孩要买娃娃的时候,父母一般都会皱着眉头不会答应。其实,对玩具的选择只是反映了孩子这一段时间的喜好和某一年龄段的特点。试想一下,如果当时萱萱妈不让萱萱买枪、玩乾坤圈,孩子会失去多少快乐呀!在幼儿园,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有些男孩子也常会跑到娃娃家,参与过家家的游戏。他们也喜欢抱娃娃、喂娃娃吃饭,给小娃娃穿衣服,这些都非常自然地发生,他们玩着,十分快乐。这样才不失为一个快乐自由的童年。所以,父母大可不必为孩子一时的玩具选择而伤脑筋。
  其实,当孩子选择一种玩具的时候,父母可以问问孩子:“宁宁,你为什么要那个娃娃呀?”了解一下孩子心里所想,孩子的回答也可能让你茅塞顿开。即使出于对孩子的礼貌,也应该让孩子自由选择玩具,而不应该简单、粗暴地剥夺孩子的权利,经常和孩子沟通一下,你会发现孩子的世界是如此美妙。
  哭与不哭
  壮壮和菲菲是表兄妹,他们在一起跑的时候,撞到了头,两个人同时大哭起来。菲菲的妈妈赶快安慰菲菲:“宝贝,来!妈妈给你吹吹……”而壮壮的妈妈看了一下儿子说道:“人家女孩哭,你男孩子也哭!动不动就哭,真是没出息。”
  点评
  菲菲哭了得到的是父母的体贴和安慰,而壮壮哭了得到的却是父母的责备,以至于哥哥还要无条件地把自行车让给妹妹。为什么父母对待男孩、女孩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那就是因为父母的一些观点在作怪。通常,人们总是认为哭是女孩子的专利,男孩子哭则是没出息的表现,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其实男儿也是肉身,他们也有伤心、疼痛的时候,在他们疼痛、伤心的时候为何不能大哭一场,释放自己内心的焦虑与紧张,宣泄一下自己的情绪呢?再说,哭是人最原始的一种反应,男孩也同样需要宣泄,父母的安慰丝毫也不会影响男孩日后形成阳刚之气和坚强的性格。
  其实,男孩哭的时候,父母没有必要说男孩子哭是没有出息这类的话,而应该引导孩子说一说哭的原因及感受,否则男孩会产生过大的心理压力;反之,女孩在父母面前撒娇,就能够得到本不属于她的东西,父母一味地迁就,会使女孩更加依恋父母,难以培养起独立自主的性格。
  兴趣班,何去何从
  幼儿园开办兴趣班,父母都非常高兴。婷婷妈妈说:“一个女孩子学学跳舞、画画、唱歌就可以了。”辰辰的妈妈也振振有词:“今年我就给辰辰报一个戏剧表演,不给她报象棋了,去年给她报了一个象棋班,我一看学棋的孩子几乎都是男孩子,女孩子这方面的思维就是不如男孩子……”
  点评
  父母们认为,女孩就应该参加一些表演类的活动,女孩的抽象思维就是不如男孩……在日常生活中不难听到父母们的这些议论,什么男孩淘气,小学时候学习不好没关系,到了中学男孩的学习就会超过女孩等等。的确,男孩和女孩天生有各自的优缺点,这种性别角色定型教育会使他们各自的优点得到某种程度的强化,这无疑会对孩子的成长有所帮助;但同时,性别角色定型也强化了孩子的缺点。如男孩普遍要粗心一点,所以,男孩子调皮、坐不住,会得到谅解。而女孩普遍爱哭、依赖性强,这一点也会因被大人看成理所当然而不加节制。其实,坚强、细心、独立是男女都该具备的品质,不应该有性别差异。
  父母为孩子选择兴趣班的时候,而不应该想当然,应该先问问孩子喜欢什么,征求一下他的意见。或者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一下孩子到底对什么感兴趣,再给孩子报兴趣班,以便更好地引导孩子的发展。
資料來源http://baby.sina.com.cn/edu/11/1011/2011-11-10/0944194900.shtml






*********************************************************************
扮家家酒囉!-初探娃娃家的扮演







*****************************************************************************

來源:聰明寶寶

寶寶一出生,爸爸媽媽所獲得的關於寶寶的第一個信息,便是他的性別,當欣喜而自豪的爸爸媽媽打電話把孩子降生的喜訊告訴親友時,親友們的第一個問題也總是:「男孩兒還是女孩兒?」緊接著,父母因孩子性別的不同自然而然地延伸著不同的反應,他們稱呼小男孩「小老虎」或者「小牛犢」,表示樂見其勇武有力,稱呼小女孩則是「小甜甜」、「小豆豆」,希望女兒可愛、討人喜歡。
  從乳名、玩具、衣服到親子遊戲,人們從一開始就男女有別,如果有人問起:「性別教育從什麼時候開始?」答案是:「從出生時開始。」也就是說,性別差異並不僅僅只是不同的生物遺傳,事實上,幾乎所有的社會文化都賦予不同性別以不同的期待,男孩與女孩,他們從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必然地帶著性別的標籤按照其性別角色慢慢長大。
  什麼是性別角色?即一個人所具有的為社會所認可的、更適宜於某一性別的價值觀、動機及行為方式等。寶寶的性別意識又包含些什麼要素呢?寶寶所需要學習的關於性別的知識、對自身性別的認同以及性別角色的逐漸形成都可歸結於性別意識的範疇。
  寶寶性別意識發展軌跡
  4-12個月:學會了根據聲音、髮型簡單地區分男性與女性。
  14-22個月:男孩已表現出對卡車、汽車的偏愛;女孩則喜歡洋娃娃和其他柔軟的玩具。
  2-3歲:幾乎所有的孩子都能正確地說出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不過,讓他們相信性別不能改變這一事實恐怕還需要一些時間。這一年齡段的寶寶對性別差異充滿興趣,但他們更喜歡與同性接近和玩耍,也會注意到異性與自己的不同之處。
  3-7歲:性別差異進一步顯現,如在語言能力方面女孩優於男孩,在數學領域的問題解決方面男孩佔優;男孩表現出更多的攻擊行為,女孩更善於表達情感。他們越來越穩定地選擇同性作為玩伴,對待異性常常不像對待同性那麼友善。尤為有趣的是,這一年齡段的孩子對性別角色的遵守近乎刻板,認為逾越性別角色的行為不能容忍,他們認為「男孩只能玩男孩的東西,不可以玩洋娃娃,否則就不受歡迎。」這與他們的性別認同有關,當他們把自己歸為男孩或女孩,便以一種誇大的刻板來獲得認知上的清晰和自我形象上的一致感。
  8歲至青春期,孩子們對性別角色的認識開始變得靈活。男孩依然更偏好於男性特徵的遊戲和玩具,女孩則開始顯現對男性化活動的興趣。
  如何看待和理解自己的性別和性別角色,如何對待異性,這些是孩子們自我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健康的性別意識可以提升孩子的自尊感,相反,如果性別意識出了問題,又會倒過來降低孩子的自尊。總的來說,男孩子應該為自己是男孩而高興,女孩子也應該為自己是女孩而自豪。父母則應該讓孩子知道,他們對他/她的性別很滿意。
  4要素培養健康的性別意識
  1. 身體是令人快樂的
  嬰兒從出生起,就對父母的撫摸與擁抱感到快樂和滿足,愛撫孩子的小臉,輕撫他的皮膚,專注地與他進行相互的目光交流,將寶寶抱在懷裡,所有這些都向寶寶幼小的心靈灌輸了這樣的態度:身體是令人感到愜意的,撫摸別人以及被別人撫摸都將帶來快樂。這是孩子學會認同自己性別的第一步。
  2. 兩性是平等的
  當孩子們注意到異性夥伴和他們不一樣,比如穿著、髮型、小便的方式等,要引導他們平等地接納這種差異,消除「誰的更好」這一疑問,使孩子對自己的性別感到滿意。要幫助孩子樹立兩性平等的觀念,比如女孩喜歡運動,就鼓勵她運動,使孩子懂得:喜歡就可以去做,並不因為他是男孩或女孩。
  3. 健康的性別榜樣
  如果家裡擁有健康的性別榜樣,孩子就能培養起健康的性別認同。這與父母如何對待孩子有關,也與父母之間如何相處有關。現代社會雖然性別差異正在被縮小,母親卻依然是孩子的主要照顧者,如果父親每天來去匆匆,很少照顧家庭,而母親感到委屈和氣惱,那麼孩子很有可能也會有相同的感受。如果父母不僅對工作滿意,且認為家庭比工作更重要,孩子就會從中受益。父母之間愛的表達對孩子來說也影響深遠,當父母相互尊重、體貼,並坦然地表達愛意,孩子將來也會自然地向他所愛的人表達愛意。
  4. 不同性別,不同遊戲
  男孩子喜歡更具攻擊性、更粗野的遊戲,對肢體運動有著比人際交流更大的興趣;女孩子則喜歡扮家家、做手工。父母要注意孩子的日常生活,當你發現兒子過多地待在家裡,缺少更活躍的運動,或者和小朋友玩耍時,其語言表達、情緒反應如女孩子般瑣碎、纖弱,或許,是父親有些「失職」了,常和母親在一起、父親「失位」的男孩,其性別特徵常常發展遲緩、不夠鮮明。男孩需要在父親帶領下遊戲和活動,父親的理性、權威、粗獷及競爭性,是男孩子最需要學習的性別角色要素。女孩子倒並不缺乏性別學習的榜樣,母親、女老師(在幼兒園、小學、中學,女老師數量遠勝男老師)常在身邊。不過,女孩子經常跟父親交流,也是相當有益的。
  孩子對一切都充滿好奇,對自己的身體也是如此,孩子們還會做一些令人始料不及的事情,父母該如何看待和處理呢?這裡要強調的是,對於孩子的任何問題,要用孩子的眼光來看待,避免大驚小怪和過度反應。


媽媽關心的熱點問題
  Q兒子喜歡玩女孩子的洋娃娃,可以讓他玩嗎?
  A 男孩玩汽車,女孩玩娃娃,這是一種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這種刻板儘管有助於孩子更好地融入同性遊戲,但也有其局限性。當代心理學家對單維的男性化或者女性化提出了挑戰,認為任何一個個體都可以用雙性別的特徵來描述,一個兼具男孩子的堅定有力與女孩子的善解人意的人,能夠更加靈活地適應社會。因此,兒子可以玩洋娃娃嗎?答案是,可以。父母大可不必干涉,當然也不必鼓勵。如果擔心兒子過度女性化,可以有意識地引導他玩「男性化」的遊戲,比如警察抓小偷、雄偉的場景拼搭等。
  Q 奶奶總喜歡把兒子打扮成女孩子,會對寶寶有影響嗎?
  A 把男孩當女孩養,或者相反,都有可能造成孩子性別認同方面的問題。幼兒對性別的認識是從自己的外形、裝扮、玩具開始的,身為男孩的寶寶經常被打扮成女孩,他的性別認同會如何呢?他是否會迷惑:「我到底是女孩還是男孩?」奶奶「重女輕男」的態度,會不會使寶寶對自己的性別不滿意?變性專家陳煥然博士指出,父母把女孩當男孩或者把男孩當女孩來養,會人為地造成孩子心理性別上的混亂甚至扭曲,他所接觸的要求變性的案例中,30%由此原因造成。
  Q 寶寶最近開始玩自己的小雞雞了,怎麼辦?
  A 孩子有時會沉溺於觸摸生殖器所帶來的愉悅中,這是他探索身體、進行性實驗的一部分,再自然不過。孩子通過這一行為在孤獨時找到安慰,在無聊時自我消遣。當然,寶寶玩弄小雞雞,不同於幼兒自慰。說得遠一些,幼兒的自慰行為大多數情況也是由於太無聊或環境太單調的緣故。如果發現孩子自慰,切勿驚慌,更不要責備孩子,以免過度的反應使孩子受到驚嚇,產生負罪感,也避免使用「好色」、「髒死了」等字眼,要知道成人此時的態度會影響到孩子對自己的評價。可以平靜地告訴孩子:「手髒髒的,不要摸小雞雞,要不然會有細菌感染。」
  孩子的自慰行為不同於成人,要瞭解其行為背後的動機,倘若孩子因無聊而自慰,要試著引導孩子投入令他感興趣的活動中,轉移他的注意力,比如,媽媽做家務時請孩子幫忙,或拿一本畫冊給孩子看,盡量不要讓孩子感到無聊和寂寞。
  Q 三四歲的寶寶玩檢查身體或打針的遊戲,怎麼處理?
  A 檢查身體或打針的遊戲,屬於孩子們正常的身體探索類遊戲,他們不僅對自己的身體感到好奇,也對別人的身體興趣盎然。扮演醫生檢查身體,或者商量著「把你的給我看,我就給你看我的」,有時父母會撞到兩個孩子赤裸著下身,互相窺視甚至觸摸。此時可以適時對寶寶進行性別教育。不要生氣,不要過於憂慮,平靜地告訴寶寶:「對別人的身體感到好奇是很正常的,但是,撫摸別人的隱私部分,或者讓別人撫摸你的隱私部分,都是不對的。」告訴寶寶什麼是身體的隱私部分:「游泳衣遮住的那些部位。」和寶寶談論這些問題時,要坦然自在。寶寶瞭解身體的隱私是美好而不可「侵犯」的,可使其性別意識更多一份莊重和自我護衛的成分。
  Q 寶寶看到了父母的裸體,怎麼辦?
  A 有時父母正在換衣或洗澡,寶寶突然闖了進來,有的父母會感到尷尬,急忙遮掩自己的身體,其實大可不必。寶寶要學會的健康的性別意識之一,是認為身體的每一個部分都是美好的,包括隱私部分,有的育兒專家甚至建議父母和寶寶一起洗澡,以打破關於身體的神秘感。
  不過,在父母需要隱私的空間時,寶寶的「私闖」行為不應受到鼓勵。那麼,在什麼年齡段,父母要注意及時遮掩自己的身體呢?留意寶寶給你的信息,他什麼時候開始變得羞怯?當寶寶開始在父母面前遮掩自己的身體時,那就到了父母也應該遮掩自己身體的時候了。差不多5歲時,大多數寶寶會把自己的身體遮掩起來,不再讓別人看了。
資料來源http://blog.yam.com/Chocolatedi/article/30994770









******************************************************************
扮家家酒遊戲啟蒙
採訪/陳惠玲
諮詢/台北兒童福利中心秘書吳心蘭

扮家家酒是非常豐富而細膩的遊戲,不僅能增強孩子觀察與模仿的能力,也可讓孩子在遊戲中盡情地發揮想像力,對人際互動的學習也很有幫助呦!想要與孩子一起共享歡樂開心的童年嗎?只要找到訣竅,父母也可以參與孩子的遊戲,陪伴、見證孩子的成長。本篇告訴您如何加入孩子的遊戲,並提供專家嚴選的親子共樂遊戲喔!

扮家家酒孩子生活的鏡子
扮家家酒遊戲,是每一個孩子與生俱來的本能和喜好。台北兒童福利中心秘書吳心蘭指出,根據認知發展理論,2~7歲的孩子進入運思預備期,已經能使用語言及符號等象徵外在事物,扮家家酒遊戲是孩子最早開始自發性的象徵性遊戲。扮家家酒遊戲,就像一面鏡子,直接反映孩子對於現實的生活環境的感受和經驗,以及對各種角色的認知。從孩子玩扮家家酒遊戲中也可窺見,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發展、形成不同的能力。

23歲:語言剛開始發展,會在獨處的時候開始自言自語,其實孩子透過這個時間在整理生活經驗,認識周遭發生的事情。這個階段的孩子比較習慣自己玩,或是和其他孩子在一起,但各自玩扮家家酒遊戲。
34歲:在這個階段孩子出門機會增加,觸角和視野都延伸了遊戲的內容,也從家庭拓展到更具社會化概念的範圍,視覺和聽覺也更成熟,可以開始與同伴互動和溝通,角色的扮演更加豐富;遊戲的方式更展現孩子組合發展的能力,由於想像能力快速的開展,也開始從「即興」進入「創作」階段,孩子不再只是單純的模仿,還會用新的眼光觀察,杜撰人物、故事、劇情,更會利用許多物件創作出需要的道具;語言和記憶在此時也更完整,可以反覆的運用、學習大人的語彙。4歲以後,則開始會出現非現實的想像人物扮演。

Play and Learn!邊玩邊學
吳心蘭表示,孩子的學習經驗大多從遊戲中而來,扮家家酒遊戲具有豐富的內涵,是孩子學習和成長的媒介,對於孩子各方面的發展和啟蒙具有相當重要的影響。很少遊戲能像扮家家酒,同時統合孩子的語言、思考和情感,滿足孩子身心的發展。
吳心蘭指出,扮家家酒遊戲有10大啟蒙功效:
‧語言和肢體的運用
孩子學習怎樣情境對話並練習,且拓展適合角色的語言、肢體動作。
‧整合生活經驗
孩子從遊戲中重複、重組、統合生活經驗,建構對環境和事物的認知,也開始瞭解生活經驗的意義。
‧生命教育
孩子在象徵性的遊戲中可以盡情發揮他的情感、愉快或不愉快都可以抒發,情感上的衝突也可以藉由遊戲得到調整,滿足表達情感的需求。
‧社會性行為
孩子藉由揣摩、模仿融入不同的角色,學習和適應社會性的行為。
‧團體參與
透過和其他孩子的互動,孩子學習在人際關係中如何溝通、表達自己的意見。
‧肯定自我
透過角色扮演,孩子定義自己的角色和別人有何不同、知道自己是誰,也從中認識自己和自我控制。甚至在角色扮演中練習危機處理,有助增強自信心。
‧拓展想像空間
從已知的角色到天馬行空的角色扮演,孩子有無限的空間可以揮灑想像力。
‧創造力
因為必須賦予想像人物個性與情節意義,也需要就地取材,讓角色扮演能更加具體呈現,孩子能從這個過程中充分發揮各種的創造力。
‧藝術欣賞
如何讓自己更像扮演的角色,考驗孩子的美感和觀察力。甚至能夠融入舞蹈、音樂、歌曲和童謠在角色當中時,同時也在發展多項藝術欣賞的能力。

Join in!創造與孩子的親密回憶
扮家家酒是學齡前的孩子最有興趣的遊戲,甚至是生活的重心,遊戲多以扮演家庭生活為主題。父母想要參與孩子的童年,藉著加入孩子的遊戲是最好的機會,透過孩子最愛的遊戲方式來教導他,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吳心蘭建議父母一定要把握這段無可取代的時間,和孩子建立感情及培養默契。

加入遊戲的七個聰明撇步
先觀察孩子怎麼玩
父母要加入孩子的遊戲前可先觀察孩子平常怎麼玩、如何想像、怎樣扮演、和同伴如何互動,並且瞭解孩子生活經驗和事件,才能夠不著痕跡的陪伴他遊戲。
適當時間加入
父母要自然的加入,不要刻意的安排。孩子玩遊戲是很自然的,如果太過刻意,孩子就沒興趣了。要掌握加入時機,如果第一次不成功,下一次就會更困難。
拋開刻板印象
父母變成孩子的玩伴,要拋開平常的忌諱和刻板印象,就算和孩子一起在地上爬也無須在意,和孩子以同樣的角度看事情,甚至要角色交換,讓孩子來扮演大人或老闆等。
遊戲的專屬空間
可以在家中佈置一個區域當作扮家家酒的「家」,可用現成的矮櫃、紙箱等變成一個房子,或者以秘密基地、隧道的形式呈現遊戲的空間也可以,讓遊戲和現實能有所區隔。
和孩子討論
父母可和孩子一起討論玩法,制定要如何玩的規矩。
轉換角色的準備
藉著道具幫助孩子轉換、接受和大人一起扮家家酒,並和現實的角色區分。例如:起初可使用布偶、絨毛玩具互動,從動物的角色模擬是很好的方式,孩子特別容易進入狀況;進階可開始人物的角色扮演但用簡易的紙面具把臉遮住,或者報紙、被單等道具加以裝扮,情節也較容易發展,之後在慢慢以面對面的方式角色扮演。
每天進行
父母一旦開始加入,建議每天都要找一些時間和孩子一起遊戲,即使是不斷重複的內容也可行,只要每天在重複中加入一些新的元素即可。

Do it!你可以這樣和孩子玩!
專家嚴選必玩的四個有趣遊戲
打電話遊戲
可用玩具電話或二手電話模擬,從鈴聲、接起電話、應答開始。打電話是必須單用語言來表達的遊戲,如果沒有說話,別人就無法瞭解,也是一對一親子溝通很好的機會。此遊戲可以訓練孩子用清楚、正確的聲音說話,這也是入學以後,孩子會被要求的基本能力。
交通工具模擬遊戲
交通工具是孩子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情境,用椅子並排營造車廂的感覺。並依據不同的交通工具(計程車、運貨車、火車等)加入不同的情節(交通規則、運貨卸貨、路上看見、遇見什麼等),可幫助孩子建立許多具體的概念。
買東西遊戲
可讓孩子當老闆,透過反覆的情境和角色扮演,可幫助孩子認識生活用品並且建立數字的概念。
請客遊戲
透過主人、客人的角色互動,孩子在烹飪、用餐的過程,可以學習待人接物、餐桌禮儀、樂於分享等社會行為。

吳心蘭強調,遊戲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不可忽略,即遊戲結束以後,要讓孩子發表遊戲的感想,讓孩子自己整理、轉化遊戲經驗。爸媽也可以和孩子討論遊戲中遇見的狀況,從中瞭解孩子真實的感受,並且適時的處理和教導。相信只要用心抓住走進孩子世界的機會,爸比媽咪不只能夠參與孩子成長的喜悅,也能和孩子一起享受扮家家酒的樂趣喔!

吳心蘭
現職:台北兒童福利中心秘書
學歷:省立台北師專幼兒教育科畢業
經歷:救總實驗托兒所所長、實踐大學教保人員訓練班講師、出版『親子共擁書香』,創作兒童文學圖書3冊及兒歌近百首
《育兒生活》
2008
6月號

(
資料來源:育兒生活 提供)








******************************************************************
假想遊戲的內涵及應用
                                                       鄭如安
    「辦家家酒」遊戲大概是人類共通的回憶,相信每個人在小的時候都玩過,而且是自發且有趣的,兒童透過這樣的遊戲過程,完成了許多在現實生活中無法滿足或完成的夢想。
    在遊戲治療的過程中,也常看到兒童獨自在一個角落玩類似家家酒的遊戲,有人稱之為假想遊戲(make-believe play(Ariel,1992,1984Singer,1973)、幻想遊戲(fantasy play(Klingr,1971)或象徵遊戲(symbolic play(Piaget,1962)。假想遊戲是兒童內在情緒世界和外在的世界、人際做溝通、協調的過程(Ariel,1992)。治療者透過對假想遊戲的觀察和反應,對兒童做診斷和治療。假想遊戲也被應用到家族治療中,它就像一部X光機把整個家庭間的關係和互動照出來(Ariel,1992)
    在筆者實際做遊療的經驗中也發現,兒童自身透過假想遊戲就可達到自我治療、自我改變的目標,這樣的轉變常給治療師一種「驚訝」的發現,因整個治療過程治療師並沒有做直接的介入,但兒童卻有了轉變。因此筆者一直很想瞭解假想遊戲是如何讓兒童產生轉變的。本文試圖從假想遊戲的意義、假想遊戲的二元性特質和假想遊戲的治療功能來分析兒童的轉變最並提出二種可應用的實例。

一、假想遊戲的意義
    假想遊戲基本上是一種複雜的心智活動伴隨著外顯的行為,兒童將其內在的想法和情緒,以口語或非口語的方式轉換成一種遊戲、活動,是兒童內在情緒世界和外在的世界、人際做溝通、協調的過程(Ariel,1992);在轉換過程有三種心智活動(mental claim)在運作,分別是生命化(realification)、認同(identication)和趣味化(playfulness)。茲將這三種心智活動簡述如下:
    (一)生命化:兒童將內在對某人或事件的影像或想像,投射到外在世界,使內在的影像或想像產生生命或意義。內心世界的影像和外在實體有可能是對立或荒謬的。例如在遊戲治療的過程中,兒童說「有一隻老虎在前面,它要咬我」,即表示兒童內在世界老虎的影像,在外在世界的「他」前面出現,兒童將內心世界的老虎賦予了生命和意義。
    在生命化的過程,兒童只是透過口語,並不利用外在世界的實體,口語的內容就是兒童假想遊戲的主體內容(如老虎)。
    (二)認同:這是兒童在遊戲治療過程最常出現的一種形式。兒童利用外在世界的實體或行為來賦予這外在實體另一種意義,例如兒童用一塊木板、布偶或石頭來代表一隻老虎,這個外在的實體就成了這個假想遊戲中的主體內容。
    (三)趣味性:趣味性看似一簡單的因素,但在假想遊戲中佔有重要的角色,因它具有降低緊張、去除防衛的功能,因趣味性使得兒童會喜歡透過假想遊戲來表達或處理他內心的緊張。例如兒童用布偶演出一個緊張的小男孩(個案投射)時,他可以盡情的表露這個小男孩緊張、害怕的情緒,因這個布偶不是「他」;是「布偶」在緊張,不是「他」在緊張。


二、假想遊戲的二元性(Duality)特質

    假想遊戲的二元性特質指的是親近(owning)和疏離(alienation)兩種機制,兩種機制在兒童內在的運作是很有趣也很弔詭的,因這兩種機制是矛盾和主觀的,但也就是這兩種機制使得假想遊戲能產生治療的效果,因此要瞭解遊戲治療的「驚奇」,有必要瞭解這兩種機制是如何運作的。
    兒童在遊療的過程,「他」投入在假想遊戲中的同時,「他」卻也是處在遊戲之外。也就是說當兒童在假想遊戲中說「我討厭你」時,這個「我」就是兒童本身,但當他在賦予整個遊戲「生命化」、「認同」和「愉悅」的同時,他是一位「導演」,在旁邊導這齣戲;所以他是在控制著整齣戲,也同時在觀察自己的行為。在這又是投入、又是旁觀的遊戲過程,兒童會親近或疏離遊戲中的角色,來達到治療的效果。
    兒童透過親近(owning)和疏離(alienation)兩種機制處理自己的困擾情緒是假想遊戲(也是遊戲治療)產生治療性功能的主要因素。它有兩個不同的改變方向,第一種改變過程是從從親近到疏離;第二種改變是從疏離到親近。茲將其介紹如下:
從親近到疏離:指的是將個人內在對外界情境、人、事或物的困擾情緒釋放出來。例如在假想遊戲過程,兒童演出「小白兔(兒童本身)怕老虎(權威人物)」的遊戲,此時,兒童內在害怕的情緒其實就是小白兔的情緒(擁有),但透過遊戲過程,兒童可以毫無壓力地釋放害怕情緒,因小白兔只是遊戲中的人物,不是兒童本身(疏離)。所以,兒童在從親近到疏離的過程,他透過遊戲釋放情緒,然後疏離遊戲中的角色,然後逐漸內化,而克服他害怕的情緒。
從疏離到親近:指的是兒童透過遊戲修正自己主觀認定的一些負面信念或受傷經驗。例如兒童一直認為媽媽不愛我,所以在遊戲過程中,可能會重複演出恐龍媽媽一直排斥恐龍孩子的遊戲(疏離),但在治療師的反應和遊戲本身的治療功能,兒童的遊戲內容會轉換成恐龍媽媽願意接近接受恐龍孩子(親近)。這樣的過程可能修正兒童錯誤的認知,也可能透過遊戲過程自我滋養修復受傷經驗。

三、假想遊戲的治療功能
    前面介紹了假想遊戲的意義和二元性的機制,接下來介紹假想遊戲具治療性的功能:
情緒的調節器(regulator of emotional arousal):上述提到假想遊戲具有趣味性的特質,兒童在遊戲過程中把內在的一些緊張、害怕表露出來,且表露的過程是讓兒童覺得安全的,所以它具有調節兒童內在負面情緒的功能。例如一個受虐兒童,在現實生活中面對施虐者是非常的懼怕,在假想遊戲中兒童可以對代表施虐者的布偶加以責罵、處罰甚至將他殺死。兒童將內在壓抑的負面情緒,透過假想遊戲將它表露出來,這就達到情緒調節的目標。
情緒調節的另一種過程,是兒童將自己的情緒冷卻下來。例如兒童對於妹妹的生氣,透過遊戲的情緒表露之後,將生氣的情緒狀態冷卻下來;在情緒冷卻後的兒童,有時還可能轉換成撫慰或疼惜妹妹的行為。這樣的過程其實是很具有治療效果的。
不愉快主題的引出(the prevalence of unpleasant themes):Frued
      認為人會透過夢將一些不愉快的經驗情緒釋放出來,在遊戲治療過程
      中,治療師不去解釋或分析兒童們的內在,而是透過假想遊戲將兒童不
      愉快的主題引出來;「不愉快主題引出」的治療效果基本上有下數幾點:
1.習慣(Habituation):這是從訊息處理理論的角度來分析,兒童不愉快的情緒經驗一次又一次地從長期記憶中被喚起,然後釋放出來的過程,會使得原來的情緒經驗逐漸減弱甚至麻痺(numbed)。在遊療過程中經常會有這種情形發生。例如一個受虐兒童每次進到遊療室都玩拿木棒打不倒翁的遊戲,這樣的遊戲模式一直出現在連續幾次的遊療,但其表達的內容從很用力、生氣的打不倒翁,到最後不僅不再打不倒翁,甚至會去摸或跟不倒翁玩。
2.認知重組(Cognitive Restructuring):兒童將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困境,透過假想遊戲重複演出的過程中,遊戲內容會因情緒重複又充分的表露而有所轉變,遊戲內容的轉變使得兒童產生另一種觀點或想法,而將原來的認知重組。這樣的過程就是假想遊戲二元性(duality)機制運作的結果。簡言之,就是在假想遊戲過程中,兒童投入在遊戲中的同時也置身在遊戲之外做觀察和評估,就如同一種後設(meta)。
3.去制約(De-conditioning):去制約的過程和假想遊戲中的愉悅性特質有密切關係,亦即原來的刺激反應被遊戲的愉悅性取代,如此就可修正原有的制約反應。例如對一個害怕孤單的兒童而言,一開始接受遊療可能是不舒服的經驗(因只有一個小孩),但因假想遊戲的特質(愉悅性)和治療者的真誠、專心的反應,使他從中得到樂趣和滿足,如此就修正了原有孤單和不舒服經驗的制約反應。
4.精熟(Mastery):一個人壓抑他的情緒時,他的情緒會一直累積,反之,當他能一直重複他的情緒時,則會越來越能控制他的情緒。尤其是兒童在遊療過程都是利用一些布偶或替代品(signifier),更使得兒童能安全地學會有效控制他的情緒。例如一個面對陌生人會恐懼的兒童,整個遊療過程,從躲在娃娃屋中玩,逐漸地會偶而的向外試探,到後來會推著娃娃車出來和治療師講話。這就是兒童不斷的試探冒險的過程,這個過程使他越來越能控制他的害怕。
      由上可知,假想遊戲安全、趣味的特質使得兒童能重複的表露其負面情緒,而可能產生習慣、認知重組、去制約或精熟等的轉變。就筆者實際遊戲治療經驗也發現,當兒童在不同次的遊戲治療中,重複的玩同樣的遊戲內容,是很具治療效果的。一開始治療者或許無法了解遊戲所醞含的困境意義,但兒童卻會自己走出他的困境,我想這也就是遊療常給治療者的「驚奇」。故兒童在遊療室所選取的玩具類型,遊戲的內容和情緒的強度都是有意義且有脈絡可循的。此可透過情緒強度替代品(signifier)的圖示來說明。



中心主題替代品的類型
情緒的強度

替代品不見了
替代品拒絕
替代品在旁邊
強烈傷心
象徵母親的替代品消失了
象徵母親的替代品拒絕餵食
象徵母親的替代品住在另一星球
中度傷心
象徵母親的替代品消失後,又出現
象徵母親的替代品被兒童利用外力強迫餵食
象徵母親的替代品住在隔壁的房子
輕度會沒有傷心
象徵母親的替代品一直出現,
象徵母親的替代品會跟他的小孩替代品互動
除了母親的替愛品外,還有其它角色

四、在遊戲治療中的應用
  在瞭解了假想遊戲的內涵之後,就筆者實際的遊戲治療經驗發現,治療者也可以在某些非假想遊戲中加以運用,在此筆者試圖透過畫人測驗(非假想遊戲)和角色扮演(假想遊戲)的實例來加以說明。
畫人測驗:在兒童治療的過程,畫人測驗是經常被應用且容易施測的工具,畫人測驗其實除了可以做為診斷評估的工具外,它也可以將假想遊戲的特質應用在畫人測驗上。
適用時機:1.兒童防衛、焦慮很大的時候。
          2.兒童不容易清楚描述某些較個人或深層的問題時。
         3.在詢問一些相關問題時,兒童一直不容易焦點在問題
          上,或出現前後表達不一致的情形。
實施方式:
當兒童畫完畫人測驗,治療師根據兒童作畫過程和畫的內容作一些基本的詢問或反應。
治療師將畫立起來或放到兒童前面,然後將畫中的人物假設成一位和兒童背景極為類似的人。
治療者開始透過畫中的人物,在詢問一些和兒童困擾相關的問題或治療者想收集的資料。
實例:一位人際極不好的四年級男童。在第一次諮商完成畫人測驗。
  CO:嗯!小明謝謝你完成了這幅畫,我看到你畫了一個小
      男生,兩隻手放在背後,穿著一件有兩個口袋的上衣….           
  CL:鞋子上還有一個蝴蝶結。
  CO:嗯!小明提醒老師,鞋子上還有一個蝴蝶結。
  CL:(很高興微笑)
  CO:如果他跟你也一樣,是一個四年級的男生,他也喜歡
      吃巧克力、不喜歡上學(和個案相同的背景),他在
      學校一個朋友都沒有。
  CL:真的喔!好在!我還有一個朋友。
  CO:他比小明還慘,小明還有一個朋友。
  CL:(注視畫中的人物)
  CO:好!小明,我想你一定很瞭解這樣的一個小男生,你
      猜他心理慢最怕的事情是什麼?(接下來就是透過這樣
      的一種假想,詢問一些治療者想知道的一些較深層或兒
      童不易回答的問題。)
     
角色扮演:應用布偶作角色的演出,先請兒童將情境中相關的人物找出來,然後演出一幕戲之後,再讓兒童和布偶對話,這樣的過程也有點像是心理劇的作法。
      適用時機:適用在兒童面對緊急危機或突發事件時,緊急介入用。
實施方式:
請兒童將事件中的人物角色找出來。
佈置當時的場景。
請兒童以自己的想法演出一幕戲。
和扮演兒童自身角色的布偶對話。
治療師引導修正兒童的信念。
             實例:一個前一天目睹母親企圖自殺的兒童,內心很擔心父母親的
                   婚姻,也擔心母親在家會不會再有意外。治療者先詢問家中
                   有哪些人住在家裡。昨天晚上有哪些人在家。並協助兒童找
                   出代表家中人物的布偶。
CO:老師知道你最近面臨一些很大的壓力,你都不知道要怎麼
     辦?
CL:(低頭)嗯!
CO:老師很高興你願意來跟老師說,老師現在想和你一起來編
     一齣戲。你把昨天家裡發生事情時,用布偶把每個人找出
     來。
CL:(選擇布偶)這是媽媽、這是姊姊
CO:事情是發生在那裡?
CL:家裡的客廳。的位置擺出來。
CO:好!我們將它們的位置擺出來。
                 CL:開始擺設。
                 CO:(一邊重複這個是爸爸、媽媽、姊姊、妹妹….等,再確認
                     一下角色。但不以這個布偶就是「你」,而是以姊姊妹妹等
                     方式稱呼,讓角色和兒童仍有一點距離。)
                CO:你先演,「他們」發生了一些爭吵,是怎麼開始的
                CL:媽媽打電話給爸爸(開始哪起一個布偶講話)
               CO引導CL演出的過程,同時注意兒童情緒。若會引起太強烈
                 情緒,可以只要簡單帶過就可以,不必太讓兒童又陷入原先的
                 情景、情緒。)
              CO:(拿起代表兒童自身的布偶)老師覺得他好聽話好乖,他為了
                   怕爸爸媽媽吵架、離婚,他每天都好自動的寫功課、讀書、
                   上學,對不對?
              CL:嗯!
              CO:現在父母又吵架,尤其是昨天的情形,他好擔心喔!小英!
                  我要你說,如果你是他的同學,你現在看到了他們家昨天的情
                  形,你覺得這是他的錯嗎?
              CL:不是!
              CO:我也同意,這都不是他的錯,可是他現在心情好擔心、好難
                  過,你跟他一樣都是一個六年級的女生,你一定很瞭解他,你
                  跟他說說話。(將布偶交給兒童,鼓勵個案抱著布偶)
             CL:我覺得你不要那麼傷心…….
             CO:你真瞭解他,你抱抱他,一邊抱他一邊愛撫他。
             CL:(一邊抱他,一邊愛撫)
             CO:你可以多說一些鼓勵和安慰他的話。

五、 結語
 Axline(1947):「幫助兒童在最愉悅的情境下經驗到成長的滋味」,也就是說,藉著遊戲把兒童內在的情緒玩出來,幫助兒童去面對自己內在的情緒,進而學習去控制他們。因此,兒童能夠開始意識到存在於他自己內在的力量,他漸漸瞭解到可以靠自己來思考、判斷、做決定。筆者從事遊戲治療的實際經驗,一直很相信上述的觀點,但一直無法瞭解個案內在轉變的機制,透過假想遊戲的意義、本質的分析,似乎能夠使筆者從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

參考書目:
Ariel S(1992).Straegic Family Play Therapy.John Wiley & Sons.
Ariel S(1984).Locutions and illocutions in make-believe play.Journal of Pragamatics, 8,221-
   240.
Axline, V.(1947).Play therapy. Boston:Houghton-Miffin.
Klinger,E.(1971).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fantancy. New York :Wiley.
Piaget.J.(1962).Play,dreamsand imaitation in childhood. New York :Norton.
Singer,J. L.(1973).The child's world of make-believe.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


男孩女孩大不同

生男孩?還是女孩?
  家中有小寶貝誕生的時候,通常週遭的人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生男孩?還是女孩?」性別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有多重要,可見一斑,而這樣的反應,也會影響孩子的發展。

  男孩還是女孩,早在受精的那一剎那就已經決定。女孩之所以是女孩,是因為她有兩個X染色體,一個來自父親,一個來自母親;而男孩之所以是男孩,是因為他有一個X染色體,遺傳自母親,還有一個Y染色體,遺傳自父親。也就是說,由爸爸來決定生男孩還是女孩。

  染色體的構成,決定了孩子的性別,父母在孩子出生時就可以很清楚知道,但孩子可需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理解什麼是男生?什麼是女生?並且學習怎麼做一個男生?怎麼做一個女生?

  嬰幼兒時期,關於性別發展可以分為三個不同,卻又彼此相關的發展課題。
  1.「性別認同」:知道自己是個男生還是女生。
  2.「性別角色」:知道男孩應該是什麼樣子,女孩應該是什麼樣子。
  3.「性別分化行為」:可以發現男孩喜歡玩騎馬打仗,女孩喜歡玩扮家家    酒。

我是男孩?還是女孩?

一、嬰兒期:沒概念
  孩子能夠回答這個問題的年齡,大約是二歲半到三歲,表示他已經知道自己的性別,也知道男生和女生不同。其實,六個月大的嬰兒,就能察覺男生和女生聲調的差異。九到十二個月時,可以由「長髮」或「短髮」,清楚區分相片中人的性別。但是,一個小男孩在回答「我是男生」時,並不知道自己嬰兒時期的性別,如果此時他有一位小妹妹,他會以為自己在嬰兒時是女生。除此之外,他也不知道自己長大以後是男生,而回答以後要當「媽媽」。

二、幼兒期:很混淆
  伴隨著自我概念的發展,孩子三到五歲的時候,他們才慢慢地了解自己是男生,而且小嬰兒時也是男生,長大之後,也不可能是「媽媽」。但是,孩子這個時候還搞不懂「外表和內在」可能不一致的事實,當他看到一隻戴著狗面具的貓,還是會被「外表」牽著走,而回答牠是狗。同樣的,當一個人穿錯衣服、換個髮型、拿不合性別的物品,孩子就會認為他變成了另外一個性別。

  這也就是為什麼學齡前的孩子,會那麼在乎外表,尤其是男孩。他會選擇穿藍色系的衣服、玩火柴盒、汽車,而且抵死不讓你幫他換上蘇格蘭裙、綁個小辮子,或是跟妹妹一起玩芭比娃娃。他們會感覺自己一不小心就會錯變成女生。

三、兒童期:有選擇
  「外表和內在」區辦的能力,在五到七歲之間逐漸形成,所以大部份的孩子在進入小學時,已經能「穩定的」認出男性或女性。同時,你也可以發現,孩子對於外表不會像學齡前這麼執著,女孩不會那麼執意喜歡洋裝、裙子,男孩偶爾也會玩扮家家酒。

  性別,是我們所意識到的性別分類,而角色,則是我們認為自己所應該扮演的戲碼。相信許多爸媽還記得,小學課本中有一段課文:「媽媽早起勤打掃,爸爸早起看書報」。在許多社會價值觀的傳遞之下,孩子會很刻板地區分爸爸和媽媽做的事情不同,甚至會認為,某些是爸爸媽媽「應該」做的事,或「只能」做的事,加上孩子的道德發展,在這時期會很二分法地去判斷事情,所以,如果他的生長過程之中,一直強調、反覆出現這樣的訊息,孩子會以為這是不變的原則,沒有什麼彈性。通常,兩歲半到三歲半的孩子,就會說女生喜歡洋娃娃、愛講話、不會打人、喜歡煮飯和打掃;相反地,這個年紀的孩子,認為男生就應該喜歡玩車子、經常說「打你喔」,或是有比較多蓋房子的遊戲。

男生玩車子,女生穿裙子

一、五六歲是盲從期
  當孩子在三到七歲之間,也就是之前談到孩子知道自己性別、但還沒有清楚性別是不能改變的時期,他會誇大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讓自己的「認知清楚」。例如,把男孩應該做的和女孩應該做的,明明白白地劃分成兩個部份;同時,他也會是一個小盲從者,將這些角色規範,看成神聖不可侵犯。一般六歲的孩子,可能就會出現這樣的例子,他認為醫生就是男生,而護士是女生。即使媽媽是一個權威的外科醫生,他還是執意回答媽媽是護士。這樣的情形,會在七到九歲時看到改變,孩子慢慢地了解性別規範只是習慣,不需完全照著做。

二、只限同性玩伴
  發展心理學上,最常用來評估孩子行為是否「合乎性別」的方法,就是觀察孩子跟誰玩?玩什麼玩具?在幼稚園裡,兩歲大幼幼班的女孩比較喜歡和女孩玩;到了四歲半,孩子和同性玩伴遊戲的時間,是異性玩伴的四倍;六歲半時,同性玩伴與異性玩伴的時間比率,增加到十一比一。除此之外,玩具偏好的性別差異,也在孩子一歲半到兩歲之中,看到「男孩喜歡卡車、刀劍,女孩喜歡洋娃和填充玩具。」

三、玩具一定要男女有別嗎?
  男孩或女孩的許多特徵可能是遣傳決定,但性別分化行為的發展,卻是性別角色社會化的結果。記得有部電影--克拉馬對克拉馬,相信看過這部影片的人,一定對劇中小孩的房間印象深刻,藍色的天空圖飾佈滿整個房間,玩具車、玩具槍、小士兵運動用品...,所有男孩房間「應該有」的佈置,都呈現在眼前。

  其實,在孩子還沒有選擇能力之前,房間的佈置所呈現的,大多是父母的偏好和期待。例如:女孩房間會有漂亮的裙擺、蕾絲、花邊的飾品,提供洋娃娃、小熊、鍋碗瓢盆等扮家家玩具;相對地,大多數男孩的房中,則以動物圖案、運動器材、玩具車、玩具槍、機械組等等為主。

  對一個還沒有完全行動能力的孩子來說,他的房間就是世界的大半,他在這裡成長、學習、遊戲。男孩有城堡和士兵,玩的時候,士兵會從城堡、車子中走出來。女孩的娃娃屋可能是學校、商店或芭比的家,她們會讓小熊或娃娃住進房子裡,待在房子裡面。男孩房間中的擺設,無形中鼓勵他走出家庭;而提供給女孩的,則是引導她走入家庭。

  父母應該注意,在這些研究中,我們發現父母提供給男孩的環境比女孩豐富,玩具較為多樣化,書及音樂性的玩具也比較多。仔細檢視自己,我們是否從小就提供兒子和女兒一個不平等的環境?如果男孩與女孩在發展的立足點就不平等,又怎麼期待這群女孩長大之後的表現,能突出於男孩之上呢?

男孩女孩一樣好
  父母首要做的,就是了解孩子性別發展的本質。過去,人們認為男性特質和女性特質是一條線的兩端,如果一個人的男性特質高,女性特質就相對地較少,而女性特質高,就代表男性特質少;這樣的觀念在八○年代被推翻。男性特質和女性特質,是兩個分開且獨立的特徵。

  研究顯示,大部份成功、有自信、有理想、幸福、生活自在的人,多同時擁有男性及女性特質。而且,一個人可能同時擁有高的男性特質和高的女性特質,就像電影《老大靠邊閃》的黑道大哥,在兄弟面前是鐵錚錚的男子漢,背地裡卻有顆柔弱的心,說不定還像《阿鴻上菜》裡的主持人般,燒得一手好菜。

  相信為人父母,都希望給兒女最好的一切,當我們受社會文化牽引,而有所自知的同時,對於子女性別的差別待遇,是否可以更有意識地正視它;並且,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用較公平的方式、較多元的角度,讓你的孩子能以自己的潛能自由發展,並在未來的社會中運作自如。 

作者:陳玉珊
資料來源http://parent.kimy.com.tw/new/article.aspx?id=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