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糖果粽
端午節縫工DIY:粽子香包、小熊小貓香包(7.10ys)
洞香包DIY端午節
畫龍舟包粽子
端午香包DIY
五彩線粽
五彩粽子香包(端午节手工)
牛奶盒手工制作粽子香包挂件
不织布粽子娃娃香包制作教程
*********************************************************************************
儿童手工制作牛奶盒龙舟
儿童端午节手工制作:牛奶盒龙舟
手工材料:牛奶盒、彩色纸、卡纸、双面胶、活动眼睛、剪刀、花边剪、硬纸板
制作步骤:
1-2、把牛奶盒裁成两半,包上橙色纸。
3-4、用橙色卡纸剪一个如图的龙头,把龙头粘到牛奶盒上。
5-6、用橙色卡纸剪一个如图的尾巴,把插口插入牛奶盒上。
7、龙船的基本样子就做好了,下面来装饰做好的龙船。
8、把彩色纸对折剪出龙角、龙腮和尾巴(比刚才做的尾巴小一点)。用花边剪剪出5厘米长的波浪条。没有花边剪的小朋友可以随意的剪成波浪形就好了。
9-10、粘好眼睛、角、腮和尾巴。
11-13、粘贴龙鳞片。剪去尾巴和脖子上多余的纸条。
14-15、龙船就做好了。最后用硬纸板剪一些木桨。
本文未经明确授权,谢绝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資料來源http://www.61diy.com/huanbao/box/8875.html
*********************************************************************************
鸡蛋盒制作龙舟
硬纸板制作龙船
*******************************************************************************
幼儿园端午节手工:龙舟(图解)
幼儿园端午节手工:龙舟
幼儿园端午节手工:龙舟
幼儿园端午节手工:龙舟
幼儿园端午节手工:龙舟
幼儿园端午节手工:龙舟
幼儿园端午节手工:龙舟
幼儿园端午节手工:龙舟
幼儿园端午节手工:龙舟
幼儿园端午节手工:龙舟
幼儿园端午节手工:龙舟
幼儿园端午节手工:龙舟
幼儿园端午节手工:龙舟
幼儿园端午节手工:龙舟
幼儿园端午节手工:龙舟
幼儿园端午节手工:龙舟
幼儿园端午节手工:龙舟
幼儿园端午节手工:龙舟
幼儿园端午节手工:龙舟
幼儿园端午节手工:龙舟
資料來源http://www.61diy.com/other/2135.html
********************************************************************************
端午节手工——粽子折纸
粽子折纸的制作过程
1:准备小长条纸,如图折三角
2:对折,再重复1-2步,直到纸折完
3:打开,得到下图折痕
4:按照折痕围起来,尾端插入缝里。完成!
資料來源http://www.61diy.com/zhezhi/2132.html
************************************************************************
端午節習俗
************************************************************************
端午節的習俗
掛艾草、菖蒲 | 古時候人們在自家的門口掛上艾草、菖蒲的目的是為了驅毒避邪,因為艾草和菖蒲都是傳 統袚鬼驅邪聖物。 |
喝雄黃酒 | 雄黃是一種礦物質,亦是一種藥物,將它調合在米酒中,便成了雄黃酒。據說雄黃酒可消 除疫病,但不可多喝,至於兒童無法喝酒,則可用手沾酒在額頭上寫一「王」字,一樣有 驅毒的功能。 |
吃粽子 | 傳說是鄉民為了避免魚蝦吃食屈原的屍體,而將竹葉包著糯米飯投入江中,以保持屈原屍 體的完整,到了後來就演變成端午吃粽子的習俗了。 |
划龍舟 | 據說是屈原投江之後,鄉民想尋找屈原的屍體,於是造舟在江上打撈,後來就演變成划龍 舟的風俗了。 |
配戴香包 | 香包是一種吉祥的避邪物品,配戴香包當然是為了驅邪避兇。 |
打午時水 | 在端午節的正午時分,將井水汲取出來後封存在磁罐中,放在陰暗處,傳說這罐水不會變 壞,這就是午時水,傳說在夏日中了暑毒時,可喝午時水來退燒熱。另外一個傳說是鄭成 功佔領臺灣時,部隊來到大甲鐵砧山,卻找不到水源,鄭成功便插劍入地,希望泉水湧現 ,拔劍後果然山泉噴湧。由於當時正是端午節午時,因此後來便有數千民眾,年年在端午 節上山求取午時水。 |
端午節的由來
在春秋時代,有一個愛國詩人屈原,他是楚國人,有一次秦國的國君想要以通婚為名義來陷害楚國的大王,當時屈原極力的反對,但是楚王並沒有聽信屈原的諫言,反而造成一些大臣對楚王的
進言,於是楚王便將屈原流放到邊境,後來楚王果真被秦王在秦國殺掉了,屈原一聽到了這個消息
十分難過,便抱著石頭跳入汨羅江自殺了,當地的百姓被屈原的愛國情操所感動,於是就用竹葉包
著糯米的飯糰投進江中給魚吃,希望魚不要吃屈原的屍體,後來世人便在每年的五月五日,也就是
屈原自殺的這一天,有了包粽子的習俗,也將這天稱為端午節,因為屈原是一個愛國詩人,所以這
一天也叫做詩人節,相傳當時有人想要找尋屈原的屍體,所以就划著船在汨羅江上找,就演變成划
龍船的習俗了。
另外一種說法則是認為端午節起源於惡日,這是源於北方中原地區把五月五日稱為惡月、惡日
,所以會在這天進行驅邪避惡,才會有掛昌蒲、艾草、灑雄黃酒的習俗。因為此時正當炎炎夏日,
各種疾病極易流行,所以會形成此種習俗也是有道理的。
端午節的傳說
(一)屈原投江
|
傳說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居民為了不讓跳下汨羅江的屈原屍體被魚蝦吃掉,所
以在江裡投下許多用竹葉包裹的米食(粽子),並且競相划船(賽龍船)希望找到 屈原的屍體。 |
(二)曹娥尋父屍
|
東漢孝女曹娥,因曹父溺江而亡,年僅十四歲的她沿江豪哭,經十七日仍不見曹父
屍首,乃在五月一日投江,五日後兩屍合抱而浮起的感人事蹟, 鄉人群而祭之。 |
(三)白蛇傳
|
傳說白蛇白素貞,為了報答許仙的恩惠,與許仙結為夫妻的淒美的愛情故事,傳說
端午節當天白蛇喝了雄黃酒,差點現出蛇形,加上法海白蛇及水淹金山寺的情節, 都是膾炙人口的民間戲曲的曲目。 |
(四)伍子胥的忌日
|
傳說伍子胥助吳伐楚後,吳王闔閭逝世,皇子夫差繼位,伐越大勝,越王句踐請和
,伍子胥主戰,夫差不聽,卻聽信奸臣言,賜伍子胥自殺,並於於五月五日將屍體 投入江中,此後人們於端午節紀祀伍子胥。 |
資料來源http://ananedu.com/a/7/3/legend.htm
*******************************************************************************
端午節的由來與習俗為何?
作者﹕曉芸
【大紀元6月17日訊】農曆五月五日端午節與春節、中秋節在中國民間傳統習俗裏,是一年的三大節日之一。端午節又叫「端五節」、「重五節」、「端陽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古人稱初一為端一,初五則為端五,五月初五有兩個五重疊,所以又叫做重五。農曆是以天干紀年,正月為寅月,二月為卯月,五月則為午月,古人又把初五稱為午日,所以五月初五又叫端午。
唐代以後,朝廷下令紀念屈原,賽龍舟活動在民間更為普遍地發展起來,千年以來常盛不衷。(中央社)
吃粽子是漢代端午的重要習俗。(中央社)
紀念屈原
端午節的相關風俗習慣不少,關於它的由來傳說也不止一個,人們認為端午節起源於紀念屈原而被廣為流傳,相傳戰國時期,楚懷王不接受屈原的聯齊抗秦的主張,而被張儀騙到秦國,逼他割地獻城。楚懷王又羞又悔,憂慮成疾不久便死於秦國。
忠臣的屈原又上書即位的頃襄王,希望他能遠離奸臣,可頃襄王不但不採納屈原的忠言,將屈原流放。
秦國看到時機已經成熟立即出兵,在很短的時間內楚國便失去了大片領土,百姓慘遭屠殺。忠貞的屈原看到這一切,心如刀割,在極度的傷心痛苦中,於西元二七八年農曆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自盡。漁夫們聞訊乘舟趕來打撈,可始終打撈不到屈大夫的屍體,於是就紛紛將食物倒入江中,說是讓漁龍蝦蟹吃飽了不在傷害屈大夫的屍體。這個傳說巧妙的把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等習俗跟屈原投江聯繫起來。南朝吳均所著的《續齊諧記》有這樣的記載:「楚大夫屈原遭讒不用,是投汨羅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由此可見民間傳說也是有一些根據的。
秦國看到時機已經成熟立即出兵,在很短的時間內楚國便失去了大片領土,百姓慘遭屠殺。忠貞的屈原看到這一切,心如刀割,在極度的傷心痛苦中,於西元二七八年農曆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自盡。漁夫們聞訊乘舟趕來打撈,可始終打撈不到屈大夫的屍體,於是就紛紛將食物倒入江中,說是讓漁龍蝦蟹吃飽了不在傷害屈大夫的屍體。這個傳說巧妙的把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等習俗跟屈原投江聯繫起來。南朝吳均所著的《續齊諧記》有這樣的記載:「楚大夫屈原遭讒不用,是投汨羅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由此可見民間傳說也是有一些根據的。
龍的節日
著名的愛國學者,聞一多先生在《端午考》論文中考證認為:古代的越民族是以龍做為「圖騰」的,當時人們因為受到自然勢力的威脅,認為某種生物或無生物具有不可思議的超自然力量,所以認定那些東西是他們全族人的祖先和保護神,也就現在人們所說的「龍圖騰」。
於是她們就在自己身上和日常用的器具上刻上龍的形狀,以便得到龍圖騰的保護,為表示他們是「龍子」的身份,藉以鞏固本身的被保護權。他們不僅有斷髮紋身的習俗,而且在每年五月五日這一天,舉行一次盛大的龍圖騰祭。其中便有類似今日競賽的遊戲,這便是競賽習俗的由來。但是,龍舟競賽不僅是越人的習俗,而且其他民族也有此習俗,在戰國時代古文物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龍舟競賽的時間也不盡相同。
到了唐代以後,朝廷下令紀念屈原,賽龍舟活動在民間更為普遍地發展起來,千年以來常盛不衷。清乾隆二十九年,台灣開始有龍舟競渡,演變成現在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固定舉行龍舟競賽。
唐代以後,朝廷下令紀念屈原,賽龍舟活動在民間更為普遍地發展起來,千年以來常盛不衷。(中央社)
起源於惡日
而北方中原地區卻是把五月五日當作「惡月」、「惡日」。晚在戰國時代,人們已把五月五日視為「惡月」、「惡日」。《大戴禮》云:「五月五日蓄蘭為沐浴」,《風俗通》記載:「俗云五月到官,至免不遷」,「五月蓋房,令人頭禿」,不但此惡月萬事不吉利,甚至連五月五日所生之子也視為不祥之兆。
從戰國到兩漢,人們一直認為五月五日是惡日。「俗說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王充《論衡.四諱》也記載當時風俗「諱舉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殺父與母,不得舉也。已舉之,父母禍死」。如戰國時以養士聞名遐邇的孟嘗君田文,就是五月五日所生,其父田嬰不讓家人養,說明那時五月初五已成為俗忌了。
端午節的習俗
懸艾草
那麼為什麼端午節懸艾草習俗有一定的科學道理,因五月初五時值初夏,而多雨潮濕,細菌繁殖快,人們易染病,艾草、菖蒲發出的氣味,可驅除邪氣,消去病毒。
南朝梁人宗懍的「荊楚歲時記」所記載:「荊楚人以五月五日並踢百草,採艾已為人(形),懸門戶上以禳毒氣。」
南朝梁人宗懍的「荊楚歲時記」所記載:「荊楚人以五月五日並踢百草,採艾已為人(形),懸門戶上以禳毒氣。」
民間有一則懸艾草的典故,在唐朝僖宗年間,黃巢造反,有一次黃巢的義軍打到河南的鄧州城下,黃巢到城邊去查看地形,只見外逃的老幼婦孺中有一個婦女手拉著一個兩、三歲的小男孩,懷中卻抱著一個五、六歲的大男孩,上前一問,那婦人答道:「縣衙今天挨門傳令說,黃巢要來血洗鄧州,大家快逃命吧﹗」再問為何手拉小的,懷抱大的,婦人答道:「抱的這個小孩,他父母都死了,只剩下這根苗。手拉的是我親生兒子 ,萬一黃巢追來,我寧肯丟掉自己的孩子,也要留下鄰居家的根苗。」黃巢聽了深為感動的對她說:「我黃巢專和官家作對。你愛鄰居的孩子,我愛天下的百姓。」
於是伸手拔了路邊的兩棵艾苗,並對她說:「有艾不殺﹗大嫂,你快快回城,暗暗傳話,讓窮人家門上都插上艾,有這個記號,保管不會有傷害。」婦人急忙回城傳話,很快傳遍全城,當天晚上窮人家的門上都插上艾,第二天正是五月端午,義軍攻下鄧州,殺了縣官,開倉分糧,萬民歡呼,從此端午節插艾的風俗便傳了下來。黃巢起義晚於「荊楚歲時記」作者宗懍幾百年,上面這一則傳說顯然是後人附會的。
驅五毒
民諺曰:「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過去民間把蛇、蠍子、吳蜙、壁虎、蛙或、蜘蛛叫「五毒」。到了端午節人們用彩色紙把「五毒」剪成圖像或貼在門、窗、炕上,或繫在兒童的臂上,以避諸毒。有的還剪成裝著五毒的葫蘆圖像,表示用葫蘆把這五毒給鎮住。有的地區把五毒串成長串,在它們上端繫上艾草、菖蒲,然後在下端穿上三辦大蒜組成藕形,菖蒲、艾草表示刀和劍將它們斬除,大蒜表示鎖,將它們鎖住殺死。還把它掛在門前顯眼的地方這叫「懸端午景」。
飲雄黃酒 百病多遠走
在我國大部份地區端午節要飲雄黃酒的習慣,雄黃,又名雞冠,是一種礦物質也是常用的中藥,對各種皮膚真菌和金色葡萄菌、變形桿菌有抑制作用。所以端午家人團聚喝雄黃酒有驅走百病,塗在小孩的鼻子、耳朵、並在額上畫一個「王」字,有健身驅邪作用的意思。諺曰:「五月一日至五日……塗耳鼻以雄黃,曰『避蟲毒』。」人們在仲夏的端午節喝上幾口雄黃酒,寄寓能驅走百病的願望,所以,俗諺曰:「飲雄黃酒,百病多遠走。」
吃粽子是漢代端午的重要習俗。(中央社)
吃粽子
據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這可算是粽子的起源。
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但是當時,吃粽子並無特別的紀念意義,只是當作一種時令食品而已。
一宜要到晉朝,粽子才成為端午的應節食品。《風土記》:「五月五日,與夏至同,……先此二節一日,又以菰葉裹黏米,雜以粟,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熟」。因為附會在屈原的傳說上,千百年來,成為最受人歡迎的端午節食。
俗諺說:「食過五月粽,寒衣收入杠」,「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意思是粽子一出現,歲序便轉入夏季,不僅只是點綴節景。
在五月仲夏,酷熱季節吃這種米製涼食,用菰蘆葉包裹,用灰汁煮熟,色香味都別具特色,吃後能清熱降火,胃腸舒適,不失為時令佳品。在此時,人們全面換上夏裝,以輕薄涼爽為宜。因此《中華古今注》記載:東漢每到端午,皇帝要賜給群臣百僚鳥犀腰帶。作為皇帝的恩賜來說,固然是籠絡臣下的一種手段,但從風俗角度講,這也是端午換夏裝、避酷熱的風俗反映。從衣食習俗來看,認為端午與夏至習俗有密切關係也不無道理。@*
(http://www.dajiyuan.com)
(http://www.dajiyuan.com)
資料來源http://www.epochtimes.com/b5/7/6/17/n1746998.htm
*********************************************************************************
棕子節。來顆手工糖果棕吧!
圖片來源:selena
全文取自:親子天下 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33542
這兩天我們家都在包粽子,不過沒有香氣四溢,
倒是紙張勞作到處飛,因為我們包的是討小朋友歡欣的糖果粽。
材料:(稍厚的)紙、花膠帶、剪刀、糖果、線
作法:
1. 將紙裁成長寬約1:2比例,例如7x14。
2. 對折後,開口朝上,兩側用花膠帶黏封起來。(黏不牢的地方可用透明膠帶加強一下)
3. 裝入驚喜物或是糖果。
▲兩側內壓,粽子的形狀就會出來了
▲在完成的紙粽(上方邊緣)上打洞穿線並打結
4. 兩側內壓,成了三角粽形,再用花膠帶黏起來。
5. 第一次做糖果粽時,我們把線黏在裡頭,發現容易掉,
今年我們用打洞機在粽子上打洞,然後再穿線,這樣線繩比較不會掉。
6. 這樣一串串的糖果粽就完成囉~
資料來源http://www.wretch.cc/blog/hung0731/1066582
*********************************************************************************
廢紙變粽子
來喔~~來包不一樣的粽子
隨風說回收大師要教大家包粽子了
材料:廢紙張一張.線一段.雙面膠.
加分材料:裝飾用流蘇和香料
按照上圖的線稿裁剪 ↑
其實就是先作一個長方形的紙袋,上方的封口轉了90度啦
就像下圖↓,先黏好側邊和底邊就成了一個長型紙袋
現成的小紅包袋也可以拿來取代喔!
↓ 將廢紙揉成一糰球型塞進袋子中,此時可以加進香料或香香豆
封口黏貼處往裡折
↓ 封口黏好就形成一個粽型囉!
↓ 接下來用紅色中國結的線綁起來,下方加上流蘇又幫廢紙變粽子 加分囉
嘿嘿~~手邊沒材料,所以拿緞帶充數,不是chin色盲喔
作品緣起~~隨風這位故事媽媽想給兒子班級的節慶應景
因為是一年級,不能太難,也不需要花太多錢錢
所以這樣一邊MSN一邊動手就產生了
如果想延伸教學~~可以讓中年級孩子做個3-4顆綁成一串
嘿嘿~~應該不輸給媽媽的粽子喔
縮小一點,小巧玲瓏,給大孩子做吧
以素色紙加上彩繪,如此一來獨一無二的彩繪粽,絕不會有第二顆喔!
線稿如果調整成A5紙張大小〈即A4紙的一半〉列印下來,成品如市售肉粽般大。
A5線稿去縮小75%,成品像鹼粽
可以隨心所欲調整大小,任君選製大小粽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