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3日 星期四

280天 胎教孕育


胎教孕育法
小寶寶被孕育後,最期待的就是被接納及在愛的環境中長大,所以進行胎教的首要關鍵就是「愛」;愛是從上天而來,所以不管父母的學歷背景如何,對孩子都有一份愛。然而,建議準父母對胎兒的性別卻不要過於期待,能以平常心接納。
胎教原則
萬芳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方鴻明建議,胎教的方法與步驟,最好把握以下原則:
照顧好自己,才有能力照顧好胎兒。
準備懷孕前先要做好身心的評估,工作、生活環境調整,排除遺傳及環境的危險性。
注意營養,胎兒才會長得健壯。
減輕壓力,可以用音樂、遊戲、休閒活動等方式,促進腦內芬(endorphin)。
愛自己也愛胎兒,因為胎教是一種孕育生命的過程,所以多愛自己也多愛胎兒。
PART1心情胎教

西醫觀點
方鴻明醫師表示,準媽媽最好在無壓力的情形下進行胎教,因為壓力會促使CRH(皮質促進素釋放因子)的分泌,會引起早產,也會使流向子宮胎盤的血液減少,胎兒發育受到影響,甚至發生早產、出血等。
張君堯醫師建議,任何胎教方式的主要目的是要使孕婦心情平靜,所以日常生活中任何時候(含食、衣、住、行、育樂)都可以進行胎教。張君堯醫師也建議可以看畫展、聽音樂、禱告等方式進行胎教,因為可讓心情穩定,並且間接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但目的並不是要寶寶因此變成天才畫家或是音樂家)。讓肚子裡的小寶寶感受到母親的愛與關懷及心情平靜。

若是準媽媽本身營養不良就會影響胎兒的發育,嚴重者導致胎兒成長遲緩等問題。或是準媽媽吃得太鹹容易引發高血壓,吃得太胖容易引發糖尿病等。

若準媽媽穿的衣服太緊,會影響骨盆的血流,胎盤灌流不佳,胎兒的成長就會受影響,所以建議準媽媽要穿寬鬆的衣服。再者如果穿著無法保暖,母體的情緒都會受到影響,腹中的胎兒也會感受的到。

居住的環境惡劣會影響心情,如,吵雜、髒亂等環境,長期下來也會影響胎盤功能。

例如每天須走很遠的路無法坐車、做很多的工作、穿的鞋子不好,也會造成腰痠背痛影響情緒。
育樂
每天悶悶不樂也會影響胎兒。
所以張君堯醫師表示,可以透過調整食、衣、住、行、育樂等各方面的作息、習慣來改變情緒,或是透過禱告、唱詩歌等方式來調整心情,讓心情穩定進行胎教。此外,根據如何「為未生的寶寶禱告一書」建議,若準媽媽有沮喪或是情緒不穩定時,可以向肚子裡的小寶寶道歉或是禱告。

中醫師徐慧茵則表示,懷孕期間用什麼心情孕育胎化,就是胎教的重點,中國古代很久之前就有有關胎教方面的教導,主要是以「外象內感」作為理論基礎,母親所看到、聽到的都會影響到胎兒,所以徐慧茵醫師建議懷孕期間,不聽惡言、不看惡書、不看不好的、不爭名奪利等為肚子裡的胎兒孕育一個好的心靈環境。
徐慧茵醫師表示現在的父母懷孕前會先考慮經濟、身體等外在因素,而且目前主觀意識強,生的孩子也少,所以對於考慮的事情比較多,但是對於懷孕前的準備較少;所以徐慧茵醫師建議,懷孕前或是懷孕期間對於情緒方面應該多加注意,重要是不爭得失,就不會影響胎兒的情緒,但是若是母親的工作場合是較容易緊張的地方,就較難避免。

此外,懷孕期間的飲食也會影響心情,如懷孕期間媽媽吃甜食覺得很快樂,也會間接影響到將來胎兒吃甜食也會覺得很快樂。而且若準媽媽懷孕前喜歡吃此種食物,寶寶出生之後,也會記得該種食物的味道。
結論
張君堯醫師表示,胎教是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不必為了進行胎教而進行胎教。
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的進行,所以食、衣、住、行、育、樂,都是胎教,對於坊間有部份的學說,表示可以聽音樂等,張君堯醫師表示,胎兒五個月大就會發展聽覺,所以可以聽到聲音,八、九個月大左右視覺開始發展,但是,看不到外界的東西,但是母親可以讀給寶寶聽、描述給寶寶。
目前太多的胎教是強調教養出天才寶寶,方鴻明醫師表示,胎教的主要目的是要愛孩子,若強調太多的技巧,可能會有刺激過度的情形發生,也會有揠苗助長的情形發生,所以重要的是母親的關愛。







*********************************************************************
280天胎教計畫 母愛不停歇
Part 1 理論篇

媽咪ready 踏出胎教第一步
胎教真的有用嗎?一直是眾多孕媽咪的疑問,當胎兒在媽咪的肚子裡時,感覺器官不斷發展,逐漸可以感受到外界的變化,台北榮民總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陳志堯表示,胎教並非單方面的,媽咪主觀的感受也會影響寶寶,是一種心境上的感受。因此媽咪與胎兒的第一次親密互動,其實從孕期就展開,若將時間往前推,為了胎兒的健康與發展,當您將自我身心狀態調整至完美狀態,並且計畫受孕就是胎教的開始。曾有研究指出,如果能提供胎兒良好的孕育環境,那麼寶寶的智能發展也會相對提升,而且情緒會較為穩定,無論您是否相信胎教,無論這樣的研究是否真有其依據,孕媽咪替自己營造規律且健康的孕期生活,爸媽一起用愛關心肚內的小寶貝,夫妻感情融洽,其實您已踏出胎教的第一步。

胎教的科學依據 Is it true?
所謂的胎教科學依據,並無真正的定論,陳志堯醫師說明:「目前並無針對胎教進行大規模的實驗,但是零星的國家有些許小規模的研究,除非能夠精確的測量胎兒在受到外界刺激時的心跳、腦波是否有變化,以及受到正向胎教後寶寶長大後的表現,才能算是一完整的實證研究」,但事實上,影響寶寶成長的變動因子實在太多,又胎兒在肚內的表現與出生後的行為其實不一定有連續性,因此無法從單一的胎教便能判斷寶寶未來長大的表現,但可以確定的是,爸媽一起給予寶寶良好的胎教,共同感受新生命的歷程,對胎兒的健康以及親情之間的密合度會更有所助益。另一方面來說,當孕媽咪感覺生氣、情緒激動,都會讓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可能引發嚴重子宮收縮,抑或飲食不正常可能讓胎兒體重過輕,甚至引發早產,孕媽咪的荷爾蒙變化會影響胎兒成長,而這樣的情緒起伏胎兒也會感受到,卻是不爭的事實,因此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婦產部產科主任仇思源認為,胎教應以孕媽咪的主觀感受為主,讓孕媽咪感覺舒適開心才是最重要的,而非強加執行一些坊間認為有用的胎教法,這樣對孕媽咪來說可能會構成心理上的負擔。

胎教的目的贏在起跑點?
胎教最主要是希望讓孕媽咪擁有良好且開心的孕期生活,並安定孕媽咪的情緒,減少子宮收縮情形。但也有一部分的孕媽咪希望讓胎兒贏在起跑點,期盼寶寶能夠變得更優秀聰明,像是從孕期開始看可愛寶寶的照片,希望寶寶也一樣討人喜愛,因此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賴宗炫從另一個角度認為:『胎教是孕媽咪在孕期內讓胎兒做一些「學習」,算是一種產前教育活動,廣義的來說是孕媽咪和胎兒的產期情緒管理,透過一些活動,讓產前的身心狀況平順。因此孕媽咪可針對280天器官形成的過程,依序設計一些活動,給予適當的刺激,有助於胎兒感覺神經系統發育,也讓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更好』。不過所謂的產前教育訓練活動,並非真正讓胎兒進行學習,只是依照不同的器官發展時期進行溫柔的刺激,陳志堯醫師並進一步說明,營造良好的孕育環境,讓胎兒平安快樂的成長,出生後健康可愛,並且沒有疾病,就已經贏在起跑點上,因此父母千萬別讓您的焦慮提前開始。

案例分享:
仇思源醫師表示,曾有一名孕婦因為父親突然驟世,因為無法去跪拜父親,感覺自己並無善盡做子女的義務而自責不已,因為情緒狀況不穩定,因此當時進醫院甚至是坐輪椅推進來,到懷孕後期宮縮頻繁,且寶寶未足月便早產出生,幸好最後寶寶十分平安健康出生,由此可見,當孕媽咪處於身心狀況不良的狀態下,就可能無法提供胎兒良好的孕育環境,而良好胎教的意義就在於給胎兒健康的成長環境,對胎兒和媽咪都有利。
中國胎教的起源 
從幾千年前,中國便有胎教的觀念,五帝時帝妃子姜源氏妊娠期間性情清靜,喜好稼檣,經常隨夫郊祭。觀察植物生長,所以她的兒子后稷能種五穀,成為我國農業的第二始祖。這裡即寓有見物而變的涵義。古人見物而變胎教理論的提出,當然受當時文化背景的影響,有時代的局限性,但是對我們現代仍有許多啟發與提醒。婦女懷孕3個月時,胚胎已漸次發育成胎兒,這時雖然已有初步形體。但是還?有定型,即所?“未有定儀,其可塑性很大,當孕婦見到帶有什麼特徵的東西,她所懷胎兒的形象,包括胎兒的形体和精神,也就會隨之產生變化,這就是見物而變的本意。故此給那些想生一個長相漂亮、體力過人、才華出眾孩子的孕婦重要建議,在孕期內要多想好事,多多行善,多看美好的事物,以期感化腹內的胎兒。通過母親美與善的良好見物刺激,而使胎兒向更加聰明、善良、健康、漂亮的方面變化

Part 2
胎兒的成長

依照胎兒發展 給予胎教刺激
在胎兒感官系統尚未發育時,胎兒在肚子內是透過臍帶、血液以及和媽咪的聯結來感受胎教,等到胎兒逐漸發展感官後,會利用聽覺、觸覺、視覺來接收,而刺激的中介就是羊水,因此胎教的執行也需依照胎兒的感官發展週數決定。由下圖中可發現,胎兒在5~10週時是重要器官形成的關鍵期,等到10週之後就是發育期,像是耳朵聽覺在14週發育成熟,在20週照超音波時,音波的刻意刺激會讓胎兒感覺到並產生一些動作變化,因此賴宗炫醫師說明,依據前面所提的觀點,如果輔以一些外在刺激做好胎教,像是給予音樂方面的刺激,透過羊水震動的頻率,也可幫助胎兒週邊感覺神經系統有更精緻的發展,增加感覺單元的敏感度,而這樣的刺激與回饋系統,可增加大腦突觸連結增生,讓胎兒變得更聰明,最重要的是可提升親子互動的感情。

胎兒的五感發展  
在不同階段執行胎教之前,孕媽咪可先對胎兒的五感發展有些初步的認識,陳志堯醫師個別提出以下說明。
聽覺
大約在14週時聽覺發育完全,在約20週的時候透過高層次超音波可看出寶寶的外耳形狀,在26週的時候,耳內的小骨變硬,確定胎兒可聽到外界聲音的變化。而聲音傳遞的方式主要透過兩種方式,第一為聲波傳遞,透過肚子、脂肪、肌肉還有羊水,可產生震動,另一種則是共振,媽咪自己講話或是唱歌,讓聲帶震動,傳到自己的骨骼以及軟組織,接著進入子宮,讓胎兒也感受到這樣的震動。因此胎兒在肚內所聽到的聲音和我們在外界聽到的不一樣,多了一層羊水的介質會讓聲音改變。
視覺
由胎兒發展圖可發現,寶寶的眼睛成長不斷持續到出生之後,到了大約一歲視力才會趨近於成人,到3歲才會接近1.0,且剛出生時因為眼球小、前後距離短,因此形成遠視,更遑論胎兒的視力,其實看得更不清楚。
觸覺
目前並無確切的研究說明胎兒在子宮內的觸覺發展,但是曾經在產檢的經驗中發現,進行抽羊水的檢驗時,當針穿進子宮時,胎兒的手會試圖過來觸碰,但是又迅速收回,甚至可出現伸手抓的動作,可證明寶寶有觸覺。
味覺
媽咪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味道,其實胎兒並沒有辦法感受酸甜苦辣,只是食物的營養可以透過胎盤讓寶寶吸收,因此相較起味覺的刺激,孕媽咪吃得食物是否營養充足才是胎兒成長發育的關鍵。
嗅覺
胎兒在子宮內並非像成人一樣用鼻子自由的呼吸,而是透過臍帶獲取媽咪的養分及氧氣,大約等到32週懷孕後期時,肺部才會逐漸發育成熟,接著出現類似呼吸吐氣的動作,不過是否真能聞道味道,目前仍無研究顯示。
Part 3 胎教孕育法

初期
媽咪變化:
懷孕初期應該以媽咪的照護為主要任務,由於此時胎兒的各方面器官都還在發展,因此媽咪應先把自己照顧好,就是最好的胎教。此時媽咪由於荷爾蒙的變化,因此可能會出現孕吐、食慾不振、疲倦等狀況,如孕吐嚴重需適時補充電解質,最重要的是,如平時有抽菸喝酒習慣的孕媽咪,需即刻停止。
胎兒變化:
胎兒則從1公分胚胎大小開始逐漸發育,4~7週是重要器官的發展時期,各器官逐漸形成,到第7週時甚至可辨識出頭、身體和四肢,到8週後腦細胞會爆炸性的發育。 

情緒管理胎教法  
做好自身身心管理就是胎教最重要的目的,賴宗炫醫師表示,懷孕初期可能會因為過度擔心寶寶的健康問題、流產的可能性,以及自己的角色突然轉變,還有生產可能面臨的問題,都會讓孕媽咪出現焦慮、情緒不穩定,甚至是嚴重低潮的狀況,因此孕媽咪務必控管情緒,盡量讓自己感覺快樂。如果孕媽咪時常情緒起伏過大,荷爾蒙會顯得更為不穩定,陳志堯醫師提醒,這樣的波動可能也會影響胎兒,嚴重會導致體重不足、子宮收縮劇烈引發早產危機。

可以這樣做:
心念一轉,就不焦慮囉!
家人的支持最重要,需要隨時給予孕媽咪最大的精神支柱,時常陪伴與傾聽和關心,這樣身體的不舒服都能馬上忘光光。
多和朋友聊天,不要每天悶在家裡,可以的話找到自己的興趣,並把這些興趣視為生活的重心,讓自己有成就感和信心。
多閱讀相關懷孕專業知識的書籍,並找到可信賴的婦產科醫師,都能降低心中的焦慮感。
保持心情愉悅,不要過分的謹慎小心,完全不敢踏入人群,哪都不敢去,反而會憂鬱,並避免負面想法的出現,想著孕育寶寶是多麼幸福的事情。
若是上班族孕媽咪,可與同事協調降低自己的工作壓力,並及早規劃後續的交接工作,記得找一個會議室讓自己午休,如原本從是高危險的工作像是空姐,仇思源醫師則建議可考慮轉為地勤,或者辭掉工作專心養胎。
飲食營養胎教法
仇思源醫師提醒,雖然說一人吃三人補,但為了媽咪與胎兒的健康,孕期內的體重增加需約控制在10~15公斤,前三個月最多只能增加2~3公斤,並記得少攝取澱粉類的食物,否則可能只胖媽媽喔!如果孕吐嚴重的媽咪,可補充B群減緩孕吐,並記得少量多餐,飲食清淡,以免刺激性的食物更可能引起孕吐。

可以這樣做:
高熱量而無營養的食物 切勿多吃
葉酸
賴宗炫醫師提醒,懷孕前三個月開始吃葉酸,可減少腦神經病變,而懷孕後也需繼續補充,因為懷孕初期胎兒的器官正在形成,孕媽咪如果缺乏葉酸,可能導致胎兒神經管缺損、生長遲緩、早產、流產等。
DHA
攝取各類的營養素是孕期飲食的原則,如果想讓寶寶的腦部發展較好,孕媽咪可補充DHA,深海魚油所含的DHADecosahexanoid acid),對於嬰幼兒的腦部發育極為重要,陳志堯醫師表示胎兒的腦部發展皮質在28週之後便迅速地發展,如果透過胎教早一點刺激,熟悉的感覺會儲存於腦神經網路中,出生後也許某些方面的能力會特別強,而孕媽咪如想吃深海魚,盡量選擇小型深海魚,比如:秋刀魚、四破魚、或鯖魚,因為大型深海魚,比如:鮪魚、旗魚、鮭魚,可能有重金屬殘留的疑慮,一個禮拜不要吃超過2次。
鐵質
胎兒在媽咪肚內成長發育時會開始造血,因此會開始從媽咪提供的養分中吸取鐵離子,為了避免媽咪缺血,所以必須不斷補充鐵質。食物中最佳的鐵質來源是肝臟,其次則有牡蠣、豬血、紅肉等;植物性食物尤以乾豆及蔬菜富含鐵質,其次如葡萄乾、紅棗、黑棗、全穀類等。
鈣質
當胎兒開始需要長骨頭的時候,會吸取媽咪大量的鈣質,因此媽媽在懷孕期間必須攝取鈣質,以免鈣質不足,造成牙齒損害、骨質疏鬆。而維生素D可促進鈣質的吸收,其實只要每天飲食均衡搭配適當的曬太陽就可以囉!
中期
媽咪變化:
此時媽咪的子宮會變更大,20週時子宮底大約在肚臍,下腹開始凸出,因此會頻尿,皮膚方面色素沉澱狀況出現,而且會時常感覺腰痠背痛,下肢水腫,不過孕吐的狀況會減少,胃口逐漸變好,體重持續增加,甚至乳房腫脹,乳頭會有像水一樣的分泌物出現,此時流產的危機會稍微解除。
胎兒變化:
重要器官在15週幾乎已經完成,五官發展接近人的樣子,肌肉和骨骼已經發育,聽覺更是發展完全,而且羊水的量會增加,可以讓胎兒活動自如,仇思源醫師表示,羊水量在26~32週時剛好可以照3D4D超音波,因為那時羊水量比較多, 可以照到漂亮的照片,高層次超音波可在20-24週時器官成熟照,如有先天心臟病、手腳異常等狀況都可發現,而且此時胎兒的腦部會對外界的刺激產生反應,因此中期後的胎教可由媽咪為主體轉為與胎兒互動為目的。
音樂胎教 
耳朵在14週時發育成熟,可逐漸聽到外界的聲波變化,因此媽咪可透過一些和諧的旋律增加胎兒的聽覺刺激。

胎教音樂的好處:
台灣藝術大學音樂系教授李明蒨表示,聲波是一種震動的能量,而心情的起伏變化也是一種波動,包含了思考、語言都是,聲波共振是全身性的。而胎教音樂對於胎兒的影響可分為兩個層面:
生理方面:因為胎兒的腦神經不斷增生成長,和諧的頻率可讓腦細胞快速生長。曾有研究發現,在媽咪肚內有聆聽音樂的小白鼠,出生後在迷宮的實驗中一下子就能找到出口,顯示音樂具有活絡大腦細胞的作用。
心理方面:國外針對自閉症兒童的治療顯示,如果媽咪焦慮,也可能讓肚中的胎兒產生分離焦慮,出生後甚至出現語言障礙,都是源自於胎兒期的不安全感,而和諧的音樂頻率屬於α波,可增加寶寶的安全感,並且穩定情緒,讓寶寶感受愛與關懷。
由此可見優美的音樂對於寶寶的智能發展以及性格會產生良好的影響,相對情緒也會較為穩定,另一方面來說,聽音樂對孕媽咪本身也具有好處,可放鬆心情感覺愉悅。
可以這樣做:
聽音樂的胎兒 出生後乖乖 
孕媽咪在進行音樂胎教之前,務必先調整好自己的情緒,並盡量在白天聆聽,李明蒨教授說明:「每天給自己20分鐘的時間放空,感受、掌控自己的身體,讓和諧的頻率帶領你降低焦慮和壓力,並記得搭配呼吸,跟著音樂節拍慢慢的吐氣、吸氣」,透過媽咪的肚皮傳導給寶寶,也可讓寶寶放鬆下來。選擇音樂方面,可挑選莫札特、巴哈、韓德爾等古典音樂,最重要的是避免吵雜旋律不規則的音樂,不過大自然的鳥鳴和水潺流的聲音其實也很棒,而且自然的音樂聽多也不會感覺厭倦,去戶外走走可讓心情更為平靜,如果孕媽咪不知道該如何挑選的話,可購買市面上現有的胎教音樂。但聆聽音樂也有一些原則,李明蒨教授提出以下6大注意事項:
聲量避免過大,最重要的是不能產生壓迫感。
專心的聆聽一次以20分鐘為限,作為背景音樂則不限時間。
勿過度功能取向地聆聽音樂,最重要的是達到放鬆的效果,不能急迫的心想聽音樂就可讓寶寶更聰明,反而造成自己的壓力。
身心需要放鬆時避免聆聽聲樂、交響樂、搖滾樂這種頻率不穩定的音樂,可能會讓子宮收縮強烈。
不要刻意聆聽不喜歡的音樂,否則也無法享受美妙音樂。
觸摸胎教 
許多孕媽咪平時應該就有習慣會摸著肚子,好像自己正在保護著寶寶的安全,因此觸摸胎教其實並沒有特別的限制做的時間與地點,只要想到都可以摸一下肚皮。賴宗炫醫師表示,觸摸的時候經由羊水震動可誘發胎兒的觸覺,並產生低頻的聲音,可刺激胎兒的大腦發育。

可以這樣做:
輕撫肚皮 寶寶不亂踢  
媽咪可以有節奏性的拍一拍肚子,在拍之前可以先用聲音對寶寶說話,喚起他的聽覺,提升注意力,接著輕輕拍打。
一邊拍打時可以輔以輕柔的說話:「寶寶在肚子裡面要乖乖,不要亂踢媽咪喔!」,這樣也有安撫寶寶的作用。
大概五個月時會出現胎動,可以輕微的摸著肚子晃動,如果發現胎兒有胎動,或是肚皮有某個地方凸出,就可以去觸摸他,這時胎兒說不定會回應胎動,增進親子互動。
仇思源醫師特別提醒,如果當時子宮收縮劇烈,千萬不可強力按摩肚子,並注意拍打切勿用力。
對話(唱歌)胎教
對話也是一種聲波的傳遞,溫暖的語調,可讓寶寶感覺愛、正面、鼓勵與互動。陳志堯醫師表示,與音樂胎教最大的不同就在於音樂是由外界傳來,而對話胎教則是由媽咪主動發聲產生的聲波共振,而這種更為親密的傳遞,會讓胎兒感覺具有更大的穩定力量。因為當我們唱歌或者說話的時候,聲帶的震動會帶往全身,並透過羊水使胎兒感覺到,因此對於親子互動的提升具有正面意義,讓寶寶出生後的語言學習也有助益。
可以這樣做:
將每天的小祕密與寶寶分享吧!
媽咪可以唱旋律輕柔的歌,隨自己心情開心哼哼唱唱及可,不需要為了唱歌而跑去KTV等聲光場合劇烈的環境練唱,或者試圖飆高音,否則情緒波動太大並不好。陳志堯醫師建議可多唱一些兒歌,讓寶寶在肚子裡就熟悉這些音樂旋律。
把手輕柔的放在肚子上,每天固定花5分鐘與寶寶對話,可說一些日常生活中親密的語言,或是講一些今天發生了哪些正面的事情,像是:「寶寶有沒有吃飽呢?」、「媽咪今天去替你買了小衣服好開心喔!」,或者念有押韻的童書,讓他從肚子裡就開始熟悉您的聲音,陳志堯醫師說明,這種對話方式就代表著對寶寶的重視,無形中可建立親密感,臨床上觀察當寶寶一出生哭鬧不停時,只要抱到媽咪的懷裡就會立刻停止哭鬧,或許是因為聽到媽咪的心跳、聞到體味,或者聽到聲音,這都是從胎教即開始累積的愛。目前市面上有許多模擬在肚子裡聽到媽咪聲音的玩具,讓寶寶出生後聽到更容易睡著,其實不用花大錢,從胎教做起就很棒囉!
多稱呼胎兒的姓名,許多爸媽會在寶寶還沒出生時就取小名,可時常的叫他,讓寶寶知道爸比媽咪有多麼的關心他,並直接的表達喜悅與愛。
爸比的加入很重要,當您與寶寶對話時,爸比可一起參與,並時常靠近聽聽媽咪的肚子,也對著肚子講話,賴宗炫醫師表示,男性的低沉聲音容易傳進子宮,而且有些胎兒出生後就會認爸比的聲音,讓讓爸比抱著就特別安穩。









*****************************************************************
教你如何與胎兒溝通    
解讀「X密碼」

文╱臺北市立婦幼綜合醫院優生保健科 林陳立主任

「魚在游動」、「腸子在翻滾」、「肚皮突然被電到」…“胎動是寶寶「無言」的表達方式,媽咪可從寶寶所發出的「X密碼」,來了解寶寶的現況及代表的意義,藉由胎動也能知道寶寶對外界的刺激是如何回應的,這不但幫助溝通,更能及早訓練和教育。
在懷孕的這段時間,可以利用觀察寶寶的「胎動」與提供各項「胎教」,來與寶寶建立互動的關係,並學習提供寶寶一個充滿親情和感覺的胎內環境,讓準爸比與媽咪們一同跟寶寶成長,並且相互了解。
「胎動」─無言的感覺

胎動是胎兒在子宮內活動的證據,是媽咪與寶寶直接接觸的第一次經驗,更是讓媽咪了解寶寶健康的最佳工具,透過這種無言的感覺,媽咪可以從其發生的時間、頻率、動作範圍及強弱來了解寶寶的現況及代表的意義,更有趣的是,藉由胎動可以知道寶寶對外界的刺激是如何回應的,這不但幫助溝通,更能及早訓練和教育。
胎動的感覺因人而異,媽咪們各有巧妙的詮釋:「魚在游動」、「腸子在翻滾」、「肚皮突然被電到」。到底寶寶第一次出現胎動是何時呢?其實在胎兒形成時,胎動就存在了,只是那時胎兒還太小,再加上受到羊水阻礙,媽咪感覺不出來。
一般來說,大部分懷孕第一胎的媽咪最早能感覺到胎動是在懷孕20週前後,但是每個人的感覺程度不同,有些人在16週就會感覺到寶寶在腹中的動作,但最遲也要在24週內就能感覺到。

藉「胎動紀錄」來與寶寶溝通

每天紀錄胎動,是一個最簡單但卻最有效了解胎兒特性的方法,不但可及早監測胎兒缺氧或胎盤功能不足的情形,以降低胎兒發生意外時的傷害機會,同時也可以檢測寶寶神經及運動系統的發育狀況。
在懷孕四個月前,胎兒是以全身跳躍式運動為主,全身的彎曲及伸張明顯;四個月後,胎兒則可能出現各種不同的運動方式,例如四肢的單獨運動或臉部的細微運動,於是手摸額頭、伸懶腰、打哈欠、吸吮腳趾頭、扮鬼臉,甚至抓住小弟弟的精彩動作層出不窮。
事實上,由於胎動與中樞神經的逐漸成熟有關,在懷孕前三個月,胎兒大約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動;隨著週數增加,胎動的時間及頻率卻減少,但每次胎動持續的時間則增加,並且隨著週數不同,最常有之胎動時間也不同;在六、七個月時,三更半夜劇烈運動居多;到八、九個月時,在晚飯後、上床前,不先大展身手一番,是不會肯輕易入睡的,弄得媽咪怎麼樣也睡不著。
『胎教』是媽咪與寶寶溝通的工具
藉『音樂』與寶寶溝通
藉『遊戲及撫觸』與寶寶溝通
藉『說話』與寶寶溝通
藉『3D4D超音波檢查』與寶寶溝通
別放棄了與胎兒溝通的機會

胎兒期是成長發育最迅速也是最關鍵的階段,雖然無法直接看到、觸摸到,但是運用適當的方法,仍然可以與寶寶溝通、相互了解,甚至有計劃的協助胎兒接收外界的訊息。刺激神經反射和腦部記憶中心的出生前訓練,相信有心的準爸媽們,都可以找到最適當的溝通方式,提早與寶寶互動,領會寶寶出生時那種熟悉的感覺。








********************************************************************
懷孕十個月的胎教方法,胎教的日曆重點
每個月的胎教方法,胎教的日曆重點

每個月的胎教方法,胎教的日曆重點

0-1月胎教重點:經常散步,聽舒心樂曲,調節早孕反應,避免繁重勞動和不良環境,丈夫應體貼照顧妻子主動承擔家務,常陪妻子消遣,居室環境收拾乾淨,無吵鬧現象,做到不過量飲酒,不在妻子面前抽煙,節制性生活。  

1-2月:散步、聽音樂,做孕婦體操,避免劇烈運動,不與狗貓接觸,美化淨化環境,排除噪音,情緒調節穩定,制怒節哀,無憂無慮,停止房事,以防流産,丈夫主動清理妻子的嘔吐物,關心妻子飲食狀況,及時爲其配製可口的飯菜。  

2-3月:做胎兒體操:早晚平躺在床上,腹部放鬆,手指輕按腹部後拿起,讓胎兒感覺每次5-10分鐘即可。聽歡快的音樂或兒歌,這段時間是最容易流産的時間,應停止激烈的體育運動,體力勞動,旅行等,日常生活中避免勞動過度,注意安靜。  

3-4月:做胎兒體操,聽音樂或哼唱自己喜歡的歌曲,丈夫可將報紙卷成筒狀,與胎兒輕聲說話或念一些詩文。同時,丈夫和孕婦應多看一些家庭幽默書籍,以活躍家庭氣氛,增進夫妻情趣這個時期也是孕婦心身愉快,胎內的環境安定食欲突然旺盛。胎兒進入了急速生長時期,因此需要充分的營養,要多攝取蛋白質,植物性脂肪,鈣、維生素等營養物質。  

4-5月:做胎兒體操:主動輕撫腹部,將耳機調到適度在孕婦腹上放幾分鐘左右歡快樂曲。每天早、晚與胎兒打招呼:寶寶,早上好!寶寶,晚安!如此等等。這個期間要少量多餐,多吃些含鐵多的,豬、牛、雞等的肝臟及海藻等綠色蔬菜。注意不要貧血。從這時起,做授乳準備,開始乳頭的保養。開始作一些育兒用品和産婦用品的計劃安排。  

5-6月:幫助胎兒運動:晚8時左右孕婦仰臥在床上放鬆,雙手輕輕撫摸腹部,10分鐘左右,增加和胎兒的談話次數,給胎兒講故事,念詩、唱歌、哼曲等。每次開始前,叫胎兒的乳名,時間1分鐘,這時是非常時期,孕婦要充分休息,睡眠要足,中午要睡1-2小時好。  

6-7月:幫助胎兒運動,給胎兒講畫冊,色彩及動物形象,動物運動擴性格特點。丈夫應多陪妻子散步、做操、聽音樂、看電視(不要看刺激性太強,情節太激烈的)、會朋友、看書畫展、玩輕鬆活的
遊戲等。以鬆弛壓力、增加愉快。  

7-8月:幫助胎兒運動,丈夫、孕婦多與寶寶溝通,隨時告訴寶寶一些身邊的有趣的事情,並告訴寶寶你快要出生了。你將降生在一個和諧、幸福的家庭,一個文明、昌盛的時代。  
8-9月:幫助胎兒運動和胎兒一起欣賞音樂,較前幾個月胎教時間可適當延長。胎教內容可適當增加,孕婦應少吃多餐,以多營養,高蛋白爲主,限制動物脂肪和鹽的過量攝入,多吃富含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食物,少飲水。  

9-10月:在各種胎教活動正常進行的同時,孕婦應適當瞭解一些分娩知識,消除害怕心裏,保持期盼,愉快的心態。要養精畜銳,避免勞累,早晚仰臥,練習用力,鬆馳方法,爲分娩作準備。











*************************************************************************************
5種胎教任你選
2008/06/17
【文/王紹玲;採訪諮詢/林口長庚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鄭博仁;執行/楊雅馨】
「老公,你看寶寶在踢我的肚子呢!」當準媽媽第一次感受到腹中胎兒在「踢」你的時候,心中一定是充滿著喜悅與奇妙的感受吧!因為,媽媽和胎兒一直以來的生命連結,在這一刻開始有了明顯的展現!如何透過好的胎教,讓腹中的胎兒感受到你對他的愛呢?
胎教幫助胎兒成長與發育
現代社會,由於大家生的少,再加上知識水準普遍提升,有越來越多的家長具有優生的觀念,希望胎兒還在媽媽的子宮內的時候,就進行所謂的零歲教育也就是胎教,期許胎兒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中,能夠頭好壯壯、領先群雄。
兩種荷爾蒙影響你的胎兒
林口長庚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鄭博仁表示,一般來說,人類的腦下垂體和腦視丘荷爾蒙可以分為兩種
【緊張荷爾蒙】
一種是與情緒有關的荷爾蒙,當情緒不好的時候,人體會分泌一些腎上腺素、壓力荷爾蒙,或是緊張荷爾蒙,這些荷爾蒙對胎兒以及整個子宮環境來說,容易產生一些不好的生理反應,相對也會影響到胎兒的營養吸收。
【快樂荷爾蒙】
另外一種則是良性荷爾蒙,也就是所謂的快樂荷爾蒙。快樂荷爾蒙的主要成分是腦內啡,腦內啡能夠使一個人的心情愉悅,所以當媽媽在聽一些優美的音樂,或是開心地跟腹中胎兒對話、撫摸互動時,準媽媽就會分泌腦內啡,腦內啡從媽媽的腦部開始分泌之後到達全身,透過臍帶送到胎兒身上,藉由臍帶血管的放鬆過程中,提供胎兒更多、更好的的養分和氧氣。
認識胎教
所以胎教就是利用母體內的快樂荷爾蒙分泌——腦內啡的分泌,讓準媽媽放鬆心情,腹中的胎兒也就能自然而然能接收到快樂荷爾蒙訊息,得到更多生長發育所需要的養分,從而促使胎兒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成長。此外,好的胎教還可以讓媽媽在懷孕的時候,學習如何更愛自己,也更愛胎兒,同時也能與胎兒建立良好的互動。
與胎兒做親密互動
既然胎教對於胎兒和媽媽都有幫助,什麼時候可以開始進行胎教呢?鄭博仁醫師表示,就胎教來說,其實並沒有時間上的限制,媽媽在懷孕初期,甚至在準備懷孕之前,就可以先培養一些胎教的概念。
一旦當受精卵形成,57天後在子宮內膜著床,就已經與母體開始產生最直接的接觸,成為生命的共同體。這個時候,胎兒會經由媽媽子宮內膜的血液吸收營養,除了食物方面的營養成分之外,也別忘了心靈上的營養。因為當胚胎慢慢形成時,胎盤、臍帶也會慢慢形成,母體和胎兒的共通管道也就會越來越暢通,這時進行胎教的效果也會相對加分。
即使隔著這一層肚皮,準媽媽或是準爸爸們,都可以試著與肚子裡的寶寶做個親密的互動,透過胎教互動,對於寶寶IQEQ都有良好的發展喔!以下將介紹不同的胎教包括:音樂胎教、語言胎教、撫摸胎教、光照胎教或是藝術胎教等,對於寶寶有何影響和重要,提供父母參考。
音樂胎教
音樂是孕婦與胎兒建立情感的紐帶,溫和、動聽、悅耳的輕音樂,不僅能使母親心情愉快,也可以給胎兒安全感,使胎兒心律平穩,對大腦發育是個良好的刺激。除此之外,優美和諧的健康音樂,孕婦就會分泌一些較好的荷爾蒙,且能調節孕婦血液流量和使神經細胞有興奮作用,從而改善胎盤供血狀況,促進胎兒發育成長。
然而,胎教音樂不一定要選擇古典音樂,只要是媽咪自己喜歡的音樂即可,然而太過於吵雜或是巨大聲響的音樂,最好還是應該儘量避免,才不會傷害胎兒的聽覺。
語言胎教
懷孕後期胎兒已具備了聽力和感覺能力,對父母的言行會做出一定的反應,因此,不論是準媽媽或是準爸爸,每天抽出一些時間與胎兒對話,如:起床時可以說:「早安,寶貝,爸爸媽媽愛你。」;睡覺時,可以說:「寶貝,晚安!希望你能健健康康長大,爸爸媽媽都好愛你喔。」;出外踏青時,可以說:「今天爸爸媽媽去公園散步,等你出生後,我們也會帶你去玩水、游泳、放風箏、看晚霞……。」
透過與子宮內胎兒對話方式,可以讓胎兒更有安全感,且媽媽溫柔的聲音,對胎兒有穩定的作用,也可以幫助胎兒日後的人格發展。
撫摸胎教
不論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只要妳想到肚子裡的Baby,都可以進行愛撫肚皮胎教法。用手輕輕的撫摸肚皮,讓腹中的胎兒感受到媽媽對他的愛,透過撫摸,將訊息輸入到胎兒體內,以刺激大腦,使胎兒產生記憶、智力得到開發。
無法時時刻刻做到撫摸胎教,至少每天在起床或睡前時抽出一些時間,仰臥在床上全身放鬆,用手來回在腹部撫摸胎兒,一邊撫摸、一邊和胎兒說話,這些親密的互動行為,都能讓準媽媽洋溢著快樂,寶寶出生後,對這些熟悉的聲音更會有安全感。
光照胎教
胎兒在媽媽子宮內的280天,可以說都是一個黑暗的環境,所以,當Baby出生時一開始接觸到外面的光亮世界時,總是會有些不適應。由於胎兒的視覺功能發育比較晚,因此有學者提出所謂的「光照胎教」,就是利用手電筒作為光源照射在孕婦的肚子上,然後連續開開關關手電筒電源數次,製造一閃一滅的效果,如此可以讓胎兒感受到光亮的變化,進而刺激寶寶腦部發育。但須注意的是,每次照射的時間約5分鐘左右,不能過長,且光源的照射也不能太過於強烈。
藝術胎教
藝術能陶冶心情,撫平情緒,準媽媽不妨利用一些時間,去參觀一些畫展、音樂會等,將所看到的東西、顏色、形狀等,說給胎兒聽,如此可以開發胎兒的智力發展。
倘若準媽媽沒有興趣或時間參觀一些藝術作品,也可以在家挑選幾本有意義的童話故事書或是閱讀一些文學,然後說給胎兒聽,讓腹中的胎兒也跟著媽媽說話的感覺,一起做內心的交流,也有助於大腦發展。
媽媽情緒好、寶寶也快樂
除了利用一定的胎教方法,促進胎兒發育成長外,準媽媽懷孕期間的情緒好壞,對寶寶的日後人格發展也會有影響。鄭博仁醫師指出,孕婦時時保持快樂的情緒、放鬆心情,腹中的胎兒也就自然而然能接收到快樂荷爾蒙的訊息,得到更多生長發育所需要的養分。胎兒感受到媽媽愉快的心情,出生後也會是個個性溫和、有安全感、好帶的小孩。
相反的,如果準媽媽常常心情不好、過度緊張,如發怒、恐懼、痛苦、憂鬱等負面情緒,對於胎兒也會產生不良的影響,間接使得寶寶出生後產生好動、情緒不穩定、易哭鬧等情形。
然而,準媽媽不是聖人,在懷孕的過程中,情緒難免波動起伏,但為了寶寶,努力讓自己心情感到愉快是很重要的。而醫師也建議,準爸爸也要對孕婦付出多一點的關心和愛,讓準媽媽感到幸福與溫暖,媽媽幸福、情緒好,寶寶就會幸福,也才能培育出健康快樂的Baby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20086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全文網址: 5種胎教任你選 - 孕婦媽媽經 - 親子寶貝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130499#ixzz2tCA5L3fW
Power By udn.com








*****************************************************************
胎教進行式
胎教無國界
  胎教是不分國籍的,以下列舉日本系統化的胎教課程,以及美國一對生育四名智商高達一百六十以上的天才女兒的夫婦是如何規劃、設計胎教課程與內容。
 
http://content.edu.tw/vocation/child_care/ks_sd/new/flower02.gif日本系統化胎教課程
  在日本,有人將胎教的方法加以統合,做成系統化的課程,指導孕婦來進行胎教。他們將接受胎教的準媽媽們,分為懷孕五至八個的前段班,以及懷孕八個月以後的後段班。
 
胎教課程四大要素包括:
 
()Relaxation放鬆-是指自律訓練
  它是在開始所有的課程前,所進行的一種預備動作。準媽媽在一間燈光柔和的房間裡,儘量放鬆自己。這是為了促進副交感神經系統,使身體和精神達到穩定的狀態。包括「庭園式盆景製作」和「紙黏土製作」這些具體方式。
 
()Creativity創造力-是以促進與情緒、感覺、空間感、繪畫感有關的右腦的腦開發為目的的課程。包括「庭園式盆景製作」和「紙黏土製作」這些具體方式。
 
()Conversation對話-是指對腹中的胎兒說話。
  這種稱之為「胎談」方式,可以從打招呼開始,也可以說說花和鳥的名字,教一些數字、字母等。
()Music音樂-是胎教中最常被運用的。
  所選用的曲子除了古典音樂和童謠之外,也可以配合母親的喜好,聽搖滾樂或流行音樂。
 
b.美國史生狄克式胎內教育法
  在美國,史生狄克夫婦對腹中胎兒進行「胎教」,包括讓胎兒聽一些歌曲、音樂,教導英文字母,計算方法,以及說一些   或動植物有關連的話,他們將此稱之為「子宮對話」。
  由於不斷進行「子宮對話」,史生狄克夫婦所生下的四名女兒    期,就會說一些單字;到了三個月時,就能說一些會話;六個月時,就能說一些會話;六個月時,就開始學習使用便器;甚至在九個月時,已經開始學走路了。
 
胎內教育計劃及懷孕的準備:
 
1.「史生狄克式胎內教育法」的計劃:
  先訂定懷孕期間的全部計劃,「史生狄克式胎內教育法」將懷孕十個月分為前期及後期。從受精至懷孕四個月是前期,懷孕五個月至生產是後期。
 
2.受精之前開始進行胎內教育:
  為了讓胎內教育獲得優異的成果,最重要的就是讓精子和卵子結合在一起。胎內教育最重要的第一點,就是夫妻的身、心必須健康;其次是訂定懷孕計劃,讓夫妻能共同期待懷孕。
 
3.為了胎內教育準備寶寶的房間:
  嬰兒房以淡雅、自然的顏色為宜,對胎兒教育所使用的「教學卡片」有加強集中力的作用。
 
4.懷孕之前即開始準備教材:
  找尋一些色彩鮮艷、內容有的童話故事;準備一些教導英文字母和數字的
 
受精至懷孕四個月的胎內教育法:
 1.經常用溫柔的聲音唱快樂的歌給胎兒聽。
 2.讓寧靜美妙的音樂飛揚在生活的空間。
 3.隨時隨地不忘胎兒的存在,並常和他說話。
 4.朗讀童話書或卜故事給胎兒聽。
 5.到屋外散步,可以看看、聽聽許多事物,思考更多的事情。
  
懷孕五個月至生產的胎內教育法:
 1.利用「教學卡片」進行語言及文字的學習。
 2.利用「教學卡片」來進行數字、算數及圖形的學習。
 3.將日常生所發生的一切事情都說給胎兒聽。
 4.利用散步時間,將日常生活以外的外界情形告訴腹中胎兒。
 5.選擇快樂的童話故事說給胎兒聽,以教導生活中接觸不到的事物,最好不要選 擇有可怕內容的故事。
 6.晚上騰出些時間,作為父親的胎教時間。父親將自己擅長的事物,以及感到有趣的東西對胎兒加以解說,可以刺激胎兒腦部的發展。










*****************************************************************
何謂胎教

  關於「胎教」,可說是眾說紛紜。您知道嗎?早在古代即有所謂的「胎教」說。

  中國古籍劉向《列女傳》中記載:「婦女如果懷孕則眼不見邪淫之色,耳不聽淫穢之聲,夜晚朗讀詩經,學習正義之事,如此一來,才能生出行為端正、才智過人的小孩」。其意思就是希望孕婦能在懷孕期間避免各種不良的感官刺激,保持心境平和,才能生出聰明漂亮的孩子,以收「事半功倍」的效果。

   「胎教近來之所以愈形盛行,可能與超音波和胎兒監視器的發達有關」。林口長庚醫院婦產部產科主任鄭博仁表示,藉由尖端醫療儀器和科技胚胎學研究的協助,醫學界已認知:未出生胎兒在孕期十六週即有完好的觸覺和味覺;十八週的胎兒對光已經會產生反應;二十週則已發展出聽覺,此時的胎並有作夢、記憶和思考的能力。也就是說,除了生理的發展成長之外,胎兒的心靈和靈性在生產前即已開始蘊釀和培養了。由此看來,透過超音波診斷的技術,我們可以知道,胎兒是有生命的,胎教將有其具體成效的。

  總而言之,「胎教」是以科學所能了解的胎兒的能力為根基,藉此希望能有助於孩子成就豐富的創造力和感性的人格。只要能讓母親感到快樂的胎教,讓胎兒感到慈愛的胎教,都是最好的胎教。

小寶寶被孕育後,最期待的就是被接納及在愛的環境中長大,所以進行胎教的首要關鍵就是「愛」;愛是從上天而來,所以不管父母的學歷背景如何,對孩子都有一份愛。然而,建議準父母對胎兒的性別卻不要過於期待,能以平常心接納。



胎教原則

萬芳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方鴻明建議,胎教的方法與步驟,最好把握以下原則:

照顧好自己,才有能力照顧好胎兒。

準備懷孕前先要做好身心的評估,工作、生活環境調整,排除遺傳及環境的危險性。

注意營養,胎兒才會長得健壯。

減輕壓力,可以用音樂、遊戲、休閒活動等方式,促進腦內芬(endorphin)。

愛自己也愛胎兒,因為胎教是一種孕育生命的過程,所以多愛自己也多愛胎兒。

心情胎教

西醫觀點

方鴻明醫師表示,準媽媽最好在無壓力的情形下進行胎教,因為壓力會促使CRH(皮質促進素釋放因子)的分泌,會引起早產,也會使流向子宮胎盤的血液減少,胎兒發育受到影響,甚至發生早產、出血等。

張君堯醫師建議,任何胎教方式的主要目的是要使孕婦心情平靜,所以日常生活中任何時候(含食、衣、住、行、育樂)都可以進行胎教。張君堯醫師也建議可以看畫展、聽音樂、禱告等方式進行胎教,因為可讓心情穩定,並且間接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但目的並不是要寶寶因此變成天才畫家或是音樂家)。讓肚子裡的小寶寶感受到母親的愛與關懷及心情平靜。



若是準媽媽本身營養不良就會影響胎兒的發育,嚴重者導致胎兒成長遲緩等問題。或是準媽媽吃得太鹹容易引發高血壓,吃得太胖容易引發糖尿病等。



若準媽媽穿的衣服太緊,會影響骨盆的血流,胎盤灌流不佳,胎兒的成長就會受影響,所以建議準媽媽要穿寬鬆的衣服。再者如果穿著無法保暖,母體的情緒都會受到影響,腹中的胎兒也會感受的到。



居住的環境惡劣會影響心情,如,吵雜、髒亂等環境,長期下來也會影響胎盤功能。



例如每天須走很遠的路無法坐車、做很多的工作、穿的鞋子不好,也會造成腰痠背痛影響情緒。

育樂

每天悶悶不樂也會影響胎兒。

所以張君堯醫師表示,可以透過調整食、衣、住、行、育樂等各方面的作息、習慣來改變情緒,或是透過禱告、唱詩歌等方式來調整心情,讓心情穩定進行胎教。此外,根據如何「為未生的寶寶禱告一書」建議,若準媽媽有沮喪或是情緒不穩定時,可以向肚子裡的小寶寶道歉或是禱告。

中醫師徐慧茵則表示,懷孕期間用什麼心情孕育胎化,就是胎教的重點,中國古代很久之前就有有關胎教方面的教導,主要是以「外象內感」作為理論基礎,母親所看到、聽到的都會影響到胎兒,所以徐慧茵醫師建議懷孕期間,不聽惡言、不看惡書、不看不好的、不爭名奪利…等為肚子裡的胎兒孕育一個好的心靈環境。

此外,懷孕期間的飲食也會影響心情,如懷孕期間媽媽吃甜食覺得很快樂,也會間接影響到將來胎兒吃甜食也會覺得很快樂。而且若準媽媽懷孕前喜歡吃此種食物,寶寶出生之後,也會記得該種食物的味道。

為未生的孩子禱告&子宮對話

音樂胎教


結論

張君堯醫師表示,胎教是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不必為了進行胎教而進行胎教。

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的進行,所以食、衣、住、行、育、樂,都是胎教,對於坊間有部份的學說,表示可以聽音樂等,張君堯醫師表示,胎兒五個月大就會發展聽覺,所以可以聽到聲音,八、九個月大左右視覺開始發展,但是,看不到外界的東西,但是母親可以讀給寶寶聽、描述給寶寶。

目前太多的胎教是強調教養出天才寶寶,方鴻明醫師表示,胎教的主要目的是要愛孩子,若強調太多的技巧,可能會有刺激過度的情形發生,也會有揠苗助長的情形發生,所以重要的是母親的關愛
資料來源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10091602781








*********************************************************************************

胎教讓BABY高人一等    

吳亭瑤
審訂台北長庚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徐振傑
   台北市立中醫醫院婦科主任 程惠政
攝影麥叔叔兒童專業攝影 蔡輝長

「創造良好的孕育環境,建立良好的互動模式,給予充分的關愛和刺激,最後終能提昇胎兒的健康、智能與情緒管理,助他往『好的方向』發展」,這是每位準媽媽應學習的課題,也是每個胎兒享有的權益。
提到「胎教」,你想到什麼?
許多人的直覺反應是「聽輕柔的音樂」,陶冶孩子的性情。
更有人說,「隨時保持愉快的心情」,希望寶寶有副好脾氣。
也常有人說,「多看美的事物,想像孩子可愛的容顏,多喝牛奶」, 寶寶以後才會長得白皙漂亮。
重視親子關係的父母會注意「多和寶寶說話,最好再和他玩玩遊戲」。
強調語言發展的父母則可能再加上「每天講故事」。
期待孩子出世後頭好壯壯者,就更忙碌了,可能「數學課、英文課」都上場了,媽媽甚至還會額外補充DHA、多吃魚等,期望透過攝取營養的方式為肚子裡的胎兒「補腦」。
與傳統的婆婆媽媽住一起的,則可能多了「不可動到胎神」,以及「喝安胎飲」,以祈求胎兒健康、沒有畸形、平安誕生。
有宗教信仰的父母,則是每日課誦經文,或講解經文故事,期望洗去孩子前世業障,給予孩子一生的健康與幸福。
各種胎教秘方,從容貌到性情,從IQ到EQ,從健康到親子互動……,真是應有盡有,包羅萬象。只要有人懷孕,各種教導媽媽「該這樣做、不該那樣做」的說法,就傳得不亦樂乎;尤其是周遭親友的親身經驗,更成為準媽媽奉行的法則。大部分的人都是「寧可信其有」;抱持懷疑論者會徵求醫師的意見;通通都信或有「親情壓力」的人可就忙了,「每天真像是在做功課一樣,只等考試放榜的那天,一舉中壯元」。

胎教讓日後的教育事半功倍
胎教真的決定了孩子的一生嗎?那倒不盡然。影響孩子成長發展有三個要素:基因、胎教和後天的環境(教育)。基因不足,胎教可以彌補;胎教不足,出生後的環境、教育可以彌補。只是,許多擁有兩個小孩的母親,在比較老大和老二時都會發現,有用心做胎教的孩子,出生後不論在性情、健康、學習能力和語言發展上,都比較不用讓人操心,在引導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也顯得水到渠成、事半功倍。(本文摘自《O’非常胎教》,自然風出版)









*********************************************************************
音樂胎教-給孕媽咪好心情 !
作者:文/林奕如 採訪諮詢/ 馬偕紀念醫院婦產部專科護理師林俐玉 攝影/陳炳煌 化妝髮型/Amber 演出/準媽媽江盈億

為了孕育優良的下一代,在懷孕過程中,孕婦必須為自己和胎兒創造舒適的環境;近年來,有不少準媽媽開始重視胎兒教育,在胎兒出生前,會以舒服的音樂、光線、按摩等方式,給予胎兒不同層面的刺激,希望能藉此啟發胎兒五感發展。
音樂胎教很受歡迎,但音樂胎教指的並不只是輕柔的莫札特音樂,如果準媽媽身旁的人,能時常說出正面鼓勵的話語,一樣能達到良好的胎教效果!
不管是來自母親的養分或是外在環境,在胚胎發育的過程中,都會成為影響他往後是否能夠健康成長的重要關鍵,所以自古以來,便有「胎教」一說。但近年來,漸漸有研究者發現,當孕婦適當接觸一些優雅的旋律及音樂,胎兒會出現輕微胎動,似乎能間接促成良好的養胎環境,加上現代有許多相關研究證實,輕柔的音樂對於胎兒來說能達到安撫效果,因此近年來,不難發現音樂胎教逐漸蔚為風行。
心跳及腸蠕動都是音樂胎教

相信眼尖的準媽媽一定會發現,許多市售的育嬰書籍都曾談到胎教的重要性及方法。若在胎兒出生前就給予音樂的震動及聲波,或是撫摸肚皮,藉此培養其聽力、觸覺等五感,可使胎兒的神經系統發育更加完善,讓胎兒在出生後能「贏在起跑點」。某些溫和的胎教方式(例如聆聽輕音樂)的確有一試的價值,有些學者甚至更明確指出,胎兒成長至26週後,便會產生聽力,進而建議欲實行音樂胎教的準爸媽,不妨從這個時間點切入,才能把握住黃金時機。

從音樂胎教這個領域來看,目前已有越來越多學者秉持著不同論點,若僅根據研究對象來看,以往大概可分為「給予胎兒音樂」及「給予胎兒和準媽媽音樂」兩種方向,不過,馬偕紀念醫院婦產部專科護理師林俐玉則有不同的看法。她表示,「僅給予孕婦音樂」,也是達成音樂胎教的一種方式,雖然研究人員在使用監測儀器後,發現胎兒聽到音樂時會產生胎動,但比起外在環境的聲音,胎兒最先接收到的,應該是準媽媽的心跳聲、腸蠕動聲或是器官摩擦的聲音,如果準媽媽在聽完音樂之後,能夠消除疲勞且擁有愉快心情,身體機能也會隨著變好,一旦身體機能健康,也有利於胎兒成長,自然能達到胎教效果。

應以輕音樂或大地音樂為首選
林俐玉護理師表示,市面上的音樂類型千變萬化,但對於準媽媽來說,最保險的是起伏不大、節奏輕柔的輕音樂,且以色列一項研究甚至指出,讓早產兒聆聽莫札特音樂,甚至有助於早產兒增加體重,能提供一個安穩的成長環境,使他們較快脫離保溫箱,可見此類型音樂的影響力,所以應以輕柔類型的音樂為首選。不過,也有一派學者將孕婦比喻為「宇宙」,認為孕婦體內的血液或器官在運作的時候,會呈現類似風聲、水聲、鳥鳴或樹葉摩擦的聲音,所以日本也曾有唱片公司根據此理論,發行了模擬大自然聲音的胎教音樂。人在情緒緊張的狀況下,生理方面會有許多功能發生失調,準媽媽聽了這些輕柔、自然的音樂之後,若能感到放鬆,就可減少因為情緒緊張而導致腹瀉、脹氣的機率,如此一來,胎兒所面臨的「宇宙」當中,也可免去不少雜音。
流行音樂也可幫助放鬆

雖然傳統的大自然及古典音樂,皆為胎教音樂首選,但林俐玉護理師指出,準媽媽並不用侷限於輕音樂,如果在懷孕前就習慣聆聽某些時下的流行音樂,在懷孕過程時選擇其做為胎教音樂,其實也能帶來不錯的放鬆效果,只要準媽媽能感到心情愉悅,基本上都可列入選擇清單內。

不過,有些準媽媽或許會好奇:「如果懷孕前我最喜歡聽的是搖滾樂,懷孕後還可以常常聽嗎?」林俐玉護理師建議,雖然選擇音樂的前提是能使孕婦感到開心,但有理論指出,若胎兒突然聽到過於刺激或是節奏感太重的音樂,會影響到心跳及交感神經,就算準媽媽戴著耳機,避免讓胎兒直接接收到外界強烈的聲音刺激,但準媽媽在聽搖滾樂的當下,心跳還是會加快,且會刺激腎上腺素分泌,一旦孕婦過於亢奮,也會使胎兒處在一個較不穩定的環境,所以應儘量避免常聽這種類型的音樂,才是比較保險的做法。

聽音樂時間不宜太久
為達到更有效率的音樂胎教,準媽媽聆聽音樂的時間及次數不宜太過頻繁,也別花太久時間,建議一天2次,每次2030分鐘即可,且每天所聽的歌曲不要差異過大,沒有使用耳機的時候,聲音控制在約75分貝左右是最佳音量。

雖說並不會嚴格限制準媽媽聽的音樂類型,只要準媽媽能聽得開心就好,但針對胎兒的胎教音樂,儘量還是必須經過專業選擇和設計,音樂聲調不能太尖銳刺耳,最好是高、中、低音均衡,例如輕鬆活潑的小舞曲、旋律婉轉悠揚的抒情曲、較為寧靜的冥想音樂,這些都可列入參考的音樂清單中;此外,莫札特、巴哈、舒伯特等巴洛克時代的古典音樂家創作曲,也有緩和準媽媽情緒的作用。聽音樂時,準媽媽應距離音響喇叭最少1.52公尺,或是用耳機放在孕婦的肚子上。如果要把耳機直接放在肚子上,除了要選擇經過特殊處理的音樂外(正確的音樂頻響範圍應為5001500赫茲),音量也不能太大,如果要把耳機放在肚子上的話,可以先把手掌放在耳朵與耳機中間,然後調到覺得適中的音量,這時聽到的音量大小(一般約60分貝左右),就相當於胎兒在腹內聽到的聲音強度。

對孕婦說好話‧也能成為好胎教
林俐玉護理師指出,一般人對於胎教音樂的定義,通常是具有優美和旋且音域不會太廣的輕柔音樂,但胎教不僅只是音樂的流動,日常生活中的對話,其實也可以成為胎教的一部分。假使孕婦週遭的人常常對她說:「妳做事怎麼都做不好?」、「快一點!動作為什麼這麼慢?」這類充滿情緒性或人身攻擊的話語,準媽媽的情緒勢必會受到影響,若長久下來導致焦慮或緊張,孕婦的生理功能就會開始失調,不但無法達成胎教目的,嚴重者甚至會引起胎動不安。

因此,如果週遭的人常對準媽媽說好話,使準媽媽聽到正向的鼓勵,並給予尊重對待,創造一個美好又單純的生活環境,就可盡到善待孕婦的行為;雖然這種做法無法直接對胎兒造成影響,但只要準媽媽能感到快樂,對胎教都有正面的幫助。
不分晝夜‧都可實行音樂胎教

音樂胎教的實行時機,是不少準媽媽的共同疑惑,有些準媽媽甚至深信在每晚睡覺前聽音樂,才能達到安撫胎兒的作用。林俐玉護理師表示,就以往的說法來看,準媽媽在一天之內大約進行2次胎教即可,基本上沒有限定要在哪個時段進行,只要想聽音樂時,就可以隨時聆聽,不

管是在哪個時間點,只要能使準媽媽感到放鬆,都會對胎兒有好的影響。

不過,現代已有越來越多準媽媽都身為職業婦女,常常撐到產前沒幾天才開始請產假,但在工作期間累積的壓力,對身心來說或多或少都會成為負擔。因此,林俐玉護理師也建議,準媽媽在出門上班前,可以先聽一段音樂,儲備愉悅的心情;回到家後,為了消除疲勞,則可選擇輕柔的沙發音樂,有助於放鬆在外累積的緊張情緒。若公司允許,在工作中突然感到大量壓力時,準媽媽可以不影響工作進度為前提,戴起耳機聆聽具有振作力量的歌曲,除了能夠進行胎教,轉換心情之後,或許也能提升工作效率。

音樂胎教應以準媽媽需求為主
林俐玉護理師表示,有些準媽媽為了使胎兒能夠更直接地聽到音樂,會將耳機直接放在肚皮上,但離胎兒最近的聲音,終究是羊水及孕婦體內的器官運作聲,且胎位隨時隨地都有可能發生變化,便很難確定胎兒的耳朵位於哪個部位,因此才會建議音樂胎教應以準媽媽的喜好及需求為首選。

雖然進行音樂胎教後,可使母親及胎兒感到身心放鬆,但實行音樂胎教之後,除了能給予準媽媽愉快的生活環境外,還可使孕婦產生「莫札特效應」,情緒管理及壓力紓解都將獲得改善,並激發工作力與行動力。家人及朋友也別忘了發揮同理心,隨時給予準媽媽支持與鼓勵,畢竟懷胎十個月的辛苦,只有準媽媽本人才能體會,只要是一點小小的讚美,都能使她們獲得大大的勇氣,迎向嶄新的里程碑。

資料來源http://www.dadupo.com.tw/m-u/2013/9/mama-3.htm









*******************************************************************************

胎教到底有沒有效?

胎兒依附在母體長達十個月,兩者的親密關係,在嬰兒呱呱落地之前是無人可以取代的,只有母親可以給腹中胎兒優質的生長環境,這是與生俱來的天職,也是獨有的權利。正因如此,親子間專屬的私密互動--胎教,值此少子化時代,方興未艾。
然而,胎教是否有用?一直是爭論不休的話題。 近期英國一份研究報告指出--胎教是無用的!負責研究的科學家以綿羊進行研究得到一個結論,就是人類及其他哺乳類動物在出生之前處於深度睡眠,推論胎兒當時並無感覺;紐西蘭的一份報告也同樣認為胎兒出生前處於沈睡階段,無法感知外界刺激,因此認為胎教發揮不了什麼作用。

醫師對胎教的看法 中華民國周產期醫學會理事長、台北長庚醫院產科主任徐振傑表示,國內醫界很少人投入胎教研究,因為做完胎教實驗後,還需要長期追蹤10~20年才會有初步結果。而目前產婦們所進行的胎教,通常只能看到胎兒短時間的生理反應,例如放音樂後觀察胎兒的心跳變化,跳得快代表急躁,跳得平緩代表安靜,但這畢竟只是間接的觀察。 雖然目前尚無明確的科學證據可以證實胎教有效,但徐振傑不反對胎教,因為,實施胎教至少可以提醒媽咪們盡到照顧、關懷胎兒的責任;且有胎教概念的媽咪,對於照顧胎兒的警覺性和認知也會比較高,有其正面意義。 徐振傑表示,胎教的成效目前雖難以評估,但從解剖學論之,可以肯定的是,母體腹中的胎兒有聽覺反應,一般而言,5個月以上的胎兒會有聽覺,7個月多半聽得到,8個月會受外在聲音刺激而有所反應。 醫學上則有實際以聲音刺激胎兒的方法,徐振傑舉例,婦產科臨床上若碰到比較不動的胎兒,或孕婦因胎動較少而擔心時,會請孕婦到產房,將會發出低頻聲音的振動器放在孕婦的肚皮上,此時羊水會產生輕微的打雷般聲響,藉以刺激胎兒反應,有反應則代表胎兒聽覺神經系統正常,也間接代表胎兒沒有處於缺氧狀態。


音樂胎教最易上手 由於聲音是最立即明顯可以得知胎兒是否感受到外在刺激的物質,因此,最常見的胎教方式就是「聽音樂」或「和寶寶胎談」。徐振傑建議孕婦不妨聽一些會令自己感到和緩、舒服、愉悅的音樂,尤其古典音樂可使腦波平穩,是不錯的選擇,西方國家認為莫札特的音樂可刺激大腦α波釋出,以促進胎兒腦部發育,或讓心情平穩、放鬆,而成胎教音樂的當紅炸子雞。 不過也不一定非古典音樂不可,只要孕婦聽了能神清氣爽、心情平穩即可,因為,如果平時不聽古典音樂的人勉強去聽,反而感到沈悶或想睡覺,就非適合的音樂了。 至於過度嘈雜的音樂和環境則較不適當,因為會使生理亢奮,出現心跳加快、血管收縮、腎上腺素上升的反應,短時間還好,但長期下來會造成生理反應疲乏,對胎兒不好。舉例來說,血管長期收縮會使得血液循環差,胎盤功能就差,因而影響胎兒發育。 辜且不論胎兒是否聽得到音樂,徐振傑認為,只要孕婦媽咪聽得心情愉悅,心裡就會覺得對胎兒好,一旦母親的心境平和,胎兒自然也處在溫和平穩的環境中,這就是一種好的胎教環境。


胎教不是萬靈丹! 胎教是一種母親與胎兒的良好互動,也是母愛的表現。但徐振傑表示,倘若無法給予充分胎教時也不必憂慮,畢竟不做也無壞處。更重要的是不要過度沈迷,徐振傑表示,如果孕婦胎教做過頭,如自訂課表:幾點要聽何種音樂、幾點要念英文、幾點要胎談……,按表操課,漏掉一堂課就懊惱不已,搞得日子過得神經兮兮;或者以塑造天才寶寶為胎教目標,結果造成生活壓力,讓生活變得拘謹,便矯枉過正了!坊間有些推廣胎教的商業行為,宣傳做好胎教,小孩出生後就能「高人一等」,如成為天才寶寶、IQ高或英文好等,徐振傑表示,這就是誇大不實。 另外,徐振傑臨床觀察發現,較為注重胎教的媽咪,有七成是屬於性格緊張型的;因此,胎教該做到何種程度,他認為,應視孕婦的個性而定,已經很重視的媽咪,不必再下太多功夫,也不要過度期望,不重視的媽咪則可以花些心思。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anny-680214/article?mid=23986&prev=23991&next=23983&l=f&fid=48








********************************************************************************

孕期該如何給寶寶做胎教呢?



 音樂胎教

音樂是孕婦與胎兒建立情感的紐帶,溫和、動聽、悅耳的輕音樂,

 不僅能使母親心情愉快,也可以給胎兒安全感,使胎兒心律平穩,

 對大腦發育是個良好的刺激。除此之外,優美和諧的健康音樂,

 孕婦就會分泌一些較好的荷爾蒙,且能調節孕婦血液流量和

 使神經細胞有興奮作用,從而改善胎盤供血狀況,

 促進胎兒發育成長。然而,胎教音樂不一定要選擇古典音樂

 只要是媽咪自己喜歡的音樂即可,然而太過於吵雜或是巨大聲響的音樂,

 最好還是應該儘量避免,才不會傷害胎兒的聽覺。



語言胎教

懷孕後期胎兒已具備了聽力和感覺能力,

 對父母的言行會做出一定的反應,因此,不論是準媽媽或是準爸爸,

 每天抽出一些時間與胎兒對話,

 如:起床時可以說:「早安,寶貝,爸爸媽媽愛你。」;

 睡覺時,可以說:「寶貝,晚安!希望你能健健康康長大,

 爸爸媽媽都好愛你喔。」;

 出外踏青時,可以說:「今天爸爸媽媽去公園散步,

 等你出生後,我們也會帶你去玩水、游泳、放風箏、看晚霞……。」



透過與子宮內胎兒對話方式,可以讓胎兒更有安全感,

 且媽媽溫柔的聲音,對胎兒有穩定的作用,

 也可以幫助胎兒日後的人格發展。



撫摸胎教

不論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只要妳想到肚子裡的Baby

 都可以進行愛撫肚皮胎教法。

 用手輕輕的撫摸肚皮,讓腹中的胎兒感受到媽媽對他的愛,

 透過撫摸,將訊息輸入到胎兒體內,以刺激大腦,

 使胎兒產生記憶、智力得到開發。



無法時時刻刻做到撫摸胎教,至少每天在起床或睡前時抽出一些時間,

 仰臥在床上全身放鬆,用手來回在腹部撫摸胎兒,一邊撫摸

 一邊和胎兒說話,這些親密的互動行為,都能讓準媽媽洋溢著快樂,

 寶寶出生後,對這些熟悉的聲音更會有安全感。





光照胎教

胎兒在媽媽子宮內的280天,可以說都是一個黑暗的環境

 所以,當Baby出生時一開始接觸到外面的光亮世界時,

 總是會有些不適應。由於胎兒的視覺功能發育比較晚,

 因此有學者提出所謂的「光照胎教」,就是利用手電筒

 作為光源照射在孕婦的肚子上,然後連續開開關關手電筒電源數次,

 製造一閃一滅的效果,如此可以讓胎兒感受到光亮的變化,

 進而刺激寶寶腦部發育。

 但須注意的是,每次照射的時間約5分鐘左右,不能過長,

 且光源的照射也不能太過於強烈。





藝術胎教

藝術能陶冶心情,撫平情緒,準媽媽不妨利用一些時間,

 去參觀一些畫展、音樂會等,將所看到的東西、顏色、形狀等,

 說給胎兒聽,如此可以開發胎兒的智力發展。

倘若準媽媽沒有興趣或時間參觀一些藝術作品,

 也可以在家挑選幾本有意義的童話故事書或是閱讀一些文學

 然後說給胎兒聽,讓腹中的胎兒也跟著媽媽說話的感覺,

 一起做內心的交流,也有助於大腦發展。





媽媽情緒好、寶寶也快樂

除了利用一定的胎教方法,促進胎兒發育成長外,

 準媽媽懷孕期間的情緒好壞,對寶寶的日後人格發展也會有影響。

 孕婦時時保持快樂的情緒、放鬆心情,

 腹中的胎兒也就自然而然能接收到快樂荷爾蒙的訊息,

 得到更多生長發育所需要的養分。胎兒感受到媽媽愉快的心情,

 出生後也會是個個性溫和、有安全感、好帶的小孩。



相反的,如果準媽媽常常心情不好、過度緊張,

 如發怒、恐懼、痛苦、憂鬱等負面情緒,

 對於胎兒也會產生不良的影響,間接使得寶寶出生後產生好動、

 情緒不穩定、易哭鬧等情形。

然而,準媽媽不是聖人,在懷孕的過程中,情緒難免波動起伏,

 但為了寶寶,努力讓自己心情感到愉快是很重要的。

 而醫師也建議,準爸爸也要對孕婦付出多一點的關心和愛,

 讓準媽媽感到幸福與溫暖,媽媽幸福、情緒好,寶寶就會幸福,

 也才能培育出健康快樂的Baby



如果孕媽咪們上班很忙回到家也很累了的話時常保持心情愉快,常常跟寶寶講話,也是一種很好的胎教喔!!



資料來源:親子寶貝udn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9868&prev=9956&next=9843&l=f&fid=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