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3日 星期四

閱讀打造幼兒黃金腦


文/王宏哲 職能治療師

A.閱讀能開拓心智及早的培養兒童閱讀能力,將奠定孩子未來基礎的學習能力。閱讀的用意不單單只是唸書,其實文字與圖畫的世界深深的與兒童語言發展、注意力、抽象思考與推理、問題解決等能力,以及情緒同理的內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往往能帶著孩子打開書本的父母,不但能幫助孩子擴大知識視野的廣度,提升子女的心智思考層次,也會建立良好的親子互動關係。因此,與書對話,就是正確的引導幼童發展,促進學習重要的第一步。

B.閱讀建構學習所需的神經網絡
1.赫伯神經定律
在學習理論上,我們常提到赫伯(Donald Hebb)定律,這是一個神經放射的原理,告訴我們知識擷取前,需要神經細胞集團的激發,而這個過程,可以經由不同系統的刺激來達成,一旦神經迴路建立了,便可以觸動較少的神經細胞來引發習得的知識。這樣的概念對瞭解孩子進行閱讀學習的過程相當重要,因為每一次不同的閱讀經驗及不同的閱讀材料,對孩子來說都是新的刺激,將促進新的神經網絡形成或提供原本無法連結的迴路有更多的溝通機會。如果可以持續不斷的累積這樣好的學習,基本上就是在做知識精簡及分餾的工作,讓學習上更穩定、熟練及有效率。

2.學習的大腦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們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如果擁有豐富的背景知識,可以讓我們有比較好的邏輯思考能力和判斷能力,行為表現也會更適宜;透過閱讀而累積的常識和知識,也可以讓我們在學習新知的過程中有足夠的思考緩衝。因此,閱讀會豐富人生,人生需豐富閱讀。
在研究大腦的發展中,許多的科學家認為大腦的發展有如演化的過程,經常使用大腦思考,會使神經網路活絡,若不使用則會漸漸退化。經歷越多環境刺激的大腦,皮質活化的程度越顯著,神經連結的越綿密,這樣的神經羅織是醫學界制定智力發展的重要指標。閱讀的過程中,隨著不同閱讀方式的進行,提供了大腦各個區域重要的滋養,其中包括了控制人類高階認知行為的大腦皮質“額葉區”、視覺學習及訊息處理的“枕葉區”、聽覺語言學習及記憶的“顳葉區”、及其他眾多連結的區域。
根據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NIMH)與加拿大馬吉爾(McGill University)大學的研究,大腦皮質的厚度與兒童的智商的確有關。研究者發現高智慧兒童的皮質較厚,而且認為這樣的孩子在大腦發育的過程中,提供了更多高功能認知的經驗,原因可能來自於“較優秀的社交模式”、“較多的語言學習機會”及“較豐富的閱讀環境”。

C.多元閱讀、開啟創造力
想像力是一切新奇事物創造的根本。沉浸於書中,除了能豐富孩子的知識背景,孩子當下的腦袋,就像上映一部精采的電影,此時孩子腦內自己靈活編劇、自己連結脈絡、自己設計人物……閱讀造成的腦部活動都提升了孩子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所以說,閱讀是創造力提升的不二法門,也是問題解決能力培養的好方法。
有效、熱情、多元化的閱讀經驗,除了加速孩子認知上的發展,更是情緒智商及同理心培養最佳的學習。親子共讀及親職引領的過程中,孩子獲得更多感情釋放及表達的機會,也獲得感受他人心理狀態的深度延伸。因此,這些認知智商以外的情緒培養,是孩子成就人格上更重要的因素。舉凡繪本、童話、科學、歷史及生活等不同的閱讀題材;聽故事、說故事、看故事、甚至表演故事不同的閱讀形式,都在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及創造思考的機會。越早積極規劃及介入孩子閱讀的家庭,將成就學齡前及學齡孩子更優秀的學習能力。

(資料來源:天才領袖全腦健康體適能培育中心 提供)
http://www.babyhome.com.tw/info/c2.php?catid=2&subid=2&cid=2766





**********************************************************

  • 會「說故事」才有創造力


  •   作者:洪   出處:天下雜誌 428 2009/08 
    只重視事實的灌輸與記憶,不注重橫向的連接與思考,是學校教育的通病。
    培養說故事的能力,才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天地一沙鷗》的作者李察巴哈(Richard Bach)有個非常叛逆的兒子詹姆士,他念到九年級就跟父親說,學校教育不能滿足他的求知慾要中輟。他十六歲設計電玩遊戲賣給公司,二十四歲做到蘋果電腦公司軟體測試部的經理,是自我教育成功的好例子。 
    他曾經一針見血地指出學校教育的通病:只重視事實的灌輸與記憶,不注重橫向的連接與思考。他說找出任何兩件事的關係就是創意的來源。他訓練員工的方式是給他們一堆事實,請他們講個故事出來。當講得出故事時,他們就了解這些事實背後的關係了。 
    故事是把事情合理化,我們會把重點包含進故事中,忽略我們認為不重要的部份,從講的故事中,他知道員工有沒有抓到重點。所以他說科學是個故事,歷史尤其是個故事。 
    他曾經請大學教授來教他歷史,但是他要知道的不是年代,而是什麼樣的錯誤是人類一再發生的?偉大的理念怎麼傳播的?文明怎麼發展出來,又怎麼衰微的?他說讀歷史唯一的目的是以古鑑今,永不再犯。 
    他的話使我想起我們幾十年來的教學方式,真是很感慨。改變歐洲歷史十大事件的年代,我高中畢業四十四年了還會背,但是我卻不知道它們彼此的關係與相互的影響。我們的知識確實缺少橫向的連接,因此影響我們思想網路的綿密。在美國念書時,老師考我們文藝復興和黑死病的關係,我知道文藝復興是什麼,我也知道黑死病是什麼,但我不知道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註)
     

    用故事來評估學習成效很對,人的大腦有把事情合理化的傾向,所謂「自圓其說」。古人對大自然的變化不是很了解,看到月蝕、地震時就會編出「天狗吃月」或「地牛翻身」來解釋,因為一個現象不能被合理的解釋會造成心裡的不安,會不停在心中翻騰。這時,大腦會盡力搜尋跟這事有關的資訊把它組合在一起,左腦前額葉區就從中找出理由把這件事合理化。許多鄉下老人家繪聲繪影的民間傳奇就是這樣編出來的。 
    那麼,故事是什麼呢?它就是事實的連接,是個重新建構的別人心智,一個故事在被我們解釋之前,什麼都不是,當我們把它的前因後果找出來,成為一個完整的故事時,我們也就了解這個現象了,故事幫助我們記憶。 
    橫向連接,從神經機制上來看,就是觸類旁通、舉一反三,難怪詹姆士認為說故事跟創造力有關了。 
                                                       (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註:黑死病使得歐洲人口大減,人死,財富重新分配,同樣的土地養比較少的人,人先吃飽了才能管肚皮以外的事,蒙古西征帶來黑死病也帶來印刷術,東羅馬帝國滅亡,學者往西逃,帶來了書和東方的文明,黑死病死者的衣服變成做紙的原料……。 
    資料來源http://kp6355.pixnet.net/blog/category/1373304






    *******************************************************************************
    看見孩子、省思教學、發展創意有趣的課程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系        林佩蓉  副教授
    《開往夢想花園的九班列車-構築幼兒學習的課程故事》一書中,一共呈現了九個由現場老師們所撰寫的課程故事,並以「課程教學」為主軸,涵蓋多樣性的主題,分屬不同的教學型態(角落、主題、方案、蒙特梭利),也涵蓋不同的學習領域(益智、語文、美勞、數量形、社會文化、自然科學),包括:棋藝規則(象棋)、摺紙的科學(紙飛機)、繪畫書寫的表徵(兔子和鯨魚)、串珠(漂亮珠寶店)、型式(pattern)的概念、植物與昆蟲(我們的校園)、廟宇的建構、環保教育(直達夢想花園的131號公車)、蒙特梭利教育下特殊需求孩子的發展......。

    雖然這些故事發生在台灣各地不同的幼兒園教室裡,由不同的老師與幼兒共同編織而成,當然有其獨特性與不可取代性,但細細閱讀過程中,仍會發現這些故事背後有幾項重要的共通之處,值得提出來討論與分享:

    在教學過程中看見孩子
    目前幼兒園的現場,最普遍的課程與教學樣貌是由老師主導,依據預先設計好之單元活動,進行單向式的團體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關注的是活動的設計、預設活動能否順利進行,師生及同儕間很少互動,很少觀察、注意孩子的表現與回應,也不太會根據孩子的興趣和能力,調整接下去的課程內容。

    但是,本書的九篇故事,均強調課程的發展以幼兒為本位,在教學過程中,師生及同儕間經常會互動,老師會高度關注、觀察孩子的興趣與能力表現的變化,充分提供孩子分享及表達的機會,並依據幼兒的構想調整下一步的課程方向與內容。

    課程有在地性、深入性及創意性
    目前幼兒園的現場,多半採用的是坊間幼教社出版的現成教材,而非配合社區孩子的發展需求及人文風土民情,經由師生互動發展出的課程與教學,且單元活動內容是以教導主題相關之知識概念與技能訓練為主,很多活動往往不夠生動有趣,也未讓孩子有感官探索、親身體驗的機會。

    但是,本書的九篇故事,教學主題能依據幼兒的興趣而訂定,有創意,能結合在地文化、順著孩子的生活事件,發展出「園所本位」的課程,課程的發展較符合孩子探索的邏輯性及深入性,或多或少會帶領孩子走出教室,進行戶外實地探索校園、社區的活動。教學活動與主題銜接性高、生動有趣,也有其多樣性,能讓孩子有感官探索、親身體驗的機會,且強調統整課程與師生互動、共同學習,真正能讓孩子體會到「快樂學習」的真諦。

    老師能作深度的專業省思
    目前幼兒園的現場,許多老師在教學日誌中關注的是教學技術層面的問題,很少記錄及討論孩子的構想、表現與關鍵學習的改變過程,也未進一步思考如何落實以幼兒為主體的理念、如何從孩子的作品或表現中分析出先備的能力與概念、如何為孩子搭鷹架、什麼是老師合宜介入的時機與方式,或找出衝突性議題、嘗試自我澄清等,因此專業的成長步調緩慢,層次也難以突破。

    但是,本書的九篇故事,多能看到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的省思,重視孩子的表現評量,不斷的挑戰孩子、也挑戰自我,追求課程與教學上的突破。老師身上那種永不放棄、追求教育理想能充分實踐的熱情與動力,是這些精采故事成功的關鍵因素,同時也是令人動容的部份。

    本書適合關心學前教育的父母閱讀,也適合幼教職前培育學生在職老師閱讀,更適合作為幼教、幼保科系在學學生修習課程設計、教材教法、教育實習等課程用書,相信這些故事是能觸動所有父母及幼教工作者一窺究竟的興趣。在這些故事中,看得見孩子的不可思議,看得見老師的專業功力,也看得見幼教的價值,希望此故事的出版,能喚起更多父母的關注與支持,以及更多幼教實務工作者的深思與努力,一起加入為孩子發展的在地性、深入性、創意有趣之課程的行列。
    註:本文修改自《開往夢想花園的九班列車-構築幼兒學習的課程故事》推薦序
    資料來源 http://blog.roodo.com/peggyedu/archives/8480057.html





    ****************************************************************

  • 故事加遊戲親子互動百分百


  • 年幼的孩子幾乎都喜歡聽故事,也很容易被遊戲的快樂氣氛感染,如果把故事和遊戲結合起來,注入每日生活的家庭故事時間,可以預期這會是愉快的睡前暖身,讓笑聲伴隨進入夢裡。

    在很偶然的一個機會,當時居住在美國北加州的我,帶著四歲的大兒子參加一次特別的「故事時間」。特別之處在於所有的小朋友都是讀者也是演員,他們得上場把繪本故事的內容「即興表演」出來。當天閱讀的繪本是「會打字的牛(Click Clack Moo Cows The Type) 

    故事內容是這樣,農場的牛有一天發現了一台打字機,牠們整天打字發出「喀哩,喀啦,眸」的聲音,農場主人布朗先生簡直不敢相信他的耳朵。不久,牛貼出一張信,「農場晚上很冷,我們需要電毯。」布朗先生更不敢相信他的眼睛。布朗先生一開始採取不理會的態度,牛因此發出第一張罷工通知:「今天不生產牛奶」。爆笑的故事一路發展,可想而知布朗先生一步步退讓,會打字的牛還幫農場的母雞也爭取了權益,最後連鴨子都學會打字。

    小朋友當中有幾位飾演牛,有些人演農夫布朗先生,有幾位演母雞和鴨子。說故事的時間中,老師翻書逐字逐句閱讀繪本,當她唸到牛的情節,牛必須做出像牛的動作,表演牛打字的樣子,並且配合老師一起重複「喀哩,喀啦,哞,喀哩,喀啦,吽........」因為沒有道具,孩子都必須運用想像力,每一個孩子想像牛的樣子都不一樣,做出來的表情動作和聲音也不盡然相同,這正是樂趣和挑戰所在。有些孩子誇張、有些孩子害羞,但是在觀察和模仿的過程中,孩子們彼此感染,放開身體去動作,看得大人哈哈大笑。

    故事加入遊戲表演的成分,孩子必須透過大腦的想像力、耳朵聽、眼睛看、身體動來參與,這刺激了他們的不同心智領域。在我們家,一開始哥哥因為年紀的優勢,玩得比較開心,弟弟處於慢半拍的模仿狀態,但是隨著他的年齡增加,日有進步,等我們又回頭重新閱讀以前唸過的書,就發現弟弟的語言表達能力進步非常多。

    我也注意到,三到六歲的孩子經常處於「動」的狀態,他們在動作中學習得比較好,這是遊戲故事的黃金年紀。親子遊戲可貴在於即興創作,呂秋燕老師介紹的遊戲有助於增加親子遊戲的點子,把「芝麻閉門」和「烤乳豬」遊戲放入故事時間,會帶來更多「笑」果。

    我喜歡故事加上身體遊戲,希望分享給正在享受這段親子之樂的朋友。如果孩子因此睡覺說夢話,建議調整時間表,因為,孩子太興奮了呢。

    本文摘自雲門律動生活33期

    資料來源http://kp6355.pixnet.net/blog/category/137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