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9日 星期三

家庭教育誤區,驕縱了孩子 + 別慣出孩子的王子病、公主病!



現在的父母在孩子身上花的時間、精力和金錢無疑比過去多得多,
也比前輩們更講民主,但總的來說,孩子卻比過去嬌縱、難管了。
原因就是,如今,家庭生活方式出現了新的變化,
但父母並未及時調整教子方略,另外,各種育兒書刊充斥市場,
很多父母生搬硬抄,操作起來似是而非。
所以,家庭教育中的一個個新誤區便出現了。
誤區1:孩子應該放到首位幸福指向→ 讓孩子學會關愛他人

近些年來,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越來越高。
可悲的是,一個家庭中越是以孩子為中心,孩子就越以自我為中心。
力力的媽媽對此深有感觸,以前每次吃蝦她都是把蝦剝給兒子吃,
自己從來不吃,當她有一次隨意地把一個蝦仁塞進自己嘴裡時,
沒想到力力立刻翻了臉,又哭又鬧,還逼著她吐出來!
很顯然,像力力這樣自我中心的孩子將來是很難融入社會的。


事實上,一個家庭中最為緊要的是夫妻感情的經營。
不妨告訴孩子:媽媽最愛的人是爸爸,爸爸最愛的人是媽媽,
你雖然沒有得到最愛,但你同時擁有雙份愛。
我們還可以給孩子立下規矩,「下班後半小時內不可以打擾爸爸媽媽」。
結果你會發現,以前越關注他,他的要求越多越難纏,
現在你把他的位置放對了,他反而變得禮貌和獨立。
不要給孩子他是家裡的特權階層的印象。
好東西大家要分享,人人有份,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才懂得關愛別人。
誤區2:現在的孩子都很幸福幸福指向→ 讓孩子學會體驗快樂


很多人都認為,現在的孩子吃得好穿得好,甭提多幸福了。
但幸福不幸福,只有孩子自己知道。
據調查,在三種情況下孩子最不開心:
一是父母吵架離婚時,孩子很驚恐,不知所措,
又擔心自己沒人要。
二是沒人玩時。特別是喬遷新居後,父母給孩子很多限制,
牆上不許畫、地板上不能拍球、衛生間裡不許玩水,
更不能領著同伴來胡鬧,到最後,很多孩子都想回老房去住。
三是做不想做的事。被父母逼著哄著學畫畫、彈琴、上各種興趣班。

安全、交往、自主都是兒童期的合理需要,
這些需要沒有被滿足,那麼即使錦衣玉食、玩具豐富,
孩子也不會感到幸福,
所以,幸福的童年是讓孩子過孩子的生活。

童年的主旋律應該是快樂無憂的,但孩子也會有孩子的小小煩惱。
父母應隨時關注孩子的情緒體驗,
肯定、鼓勵他表達情緒,幫助他調整情緒。
誤區3:吃飯穿衣不要緊,大了自然會!
幸福指向——讓孩子學會生活自理


很多父母帶養孩子偏重控制,衣服穿得多但恰恰先感冒,
吃飯追著餵直到跑不動,結果是長大以後生存適應能力差,
中學生父母鋪床墊褥、大學生父母全職陪讀大有人在。

父母的包辦代替剝奪的是孩子生活自理的實踐機會。
其實像穿脫衣服、洗腳洗臉、
學具整理這些簡單的自我服務勞動完全可以讓孩子自己去做,
初期父母要容忍他的不完美,父母從示範到手把手教到只動嘴不動手,
逐步放開,只要你堅持一個月兩個月,沒有培養不出的生活能力。
在這些方面,大人要有意識的「懶」些,
小孩才可能「能」些,小時候肯放手,長大了才放心。
誤區4:盡量滿足孩子的願望
幸福指向——讓孩子學會克制需求

很多父母對孩子有求必應,生怕拒絕會挫傷了他們的心靈。
其實生活中的挫折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我們把自己嚮往的東西列一張表,
然後,在今後三年內可能滿足的願望上打勾,
其中打勾的能佔20%,我們多半就很滿足了。
而現實是多數孩子75%以上的願望都能如願以償。
許多父母善於克制自己的物慾,卻無節制地滿足孩子的要求,
可是,太容易獲得的東西人往往不珍惜,
而且從中獲得的樂趣也了了,這一點孩子和大人是一樣的。
更糟糕的是,孩子從中學會的是不勞而獲,
高消費不是靠努力與犧牲得來,而是靠抱怨、要挾、強求得來。

所以,父母應善於對孩子說不,要他學會克制與承受。
一項實驗表明,幼年時面對桌上精美的巧克力
能克制自己攫取慾望的孩子長大後的成就要遠遠高於不能克制的孩子。

問題是很多父母缺乏臨場說不的處理技巧。
典型的過程是這樣的:上街前說好今天不買東西,
但到了街上,面對誘惑,孩子先逗留再明示後撒潑,
大人覺得很丟面子就屈服了,當然嘴上還是要惡狠狠地說,
下不為例否則就收拾你之類,顯然這種空洞的威脅永遠都不會兌現。
另有一對夫妻是這樣處理的:孩子撒嬌,夫妻倆一商量,
決定由媽媽出面說,你願意賴在這兒就待這兒,我們先回去了,
說完掉頭就走,孩子見勢不對,拔腿就追。
回去後吃完晚飯,父母鄭重地和孩子交談,
讓他自己反省今天的行為,並主動作出行為承諾。
誤區5:家務活父母做就行了
幸福指向——讓孩子承擔勞動的義務

我們小時候都被家長安排著承擔一定的家務,
但輪到自己做父母時幾乎沒人指望孩子能幫家裡做事。
調查顯示,各國兒童平均每日勞動時間分別是
美國1.2小時、韓國0.7小時、法國0.6小時、英國0.5小時、
日本0.4小時、中國0.2小時,
德國甚至將6歲以後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寫進法律。

家庭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孩子脫離父母走向獨立,
成功地構築自己的生活,而家務活正是增強他們能力與自信的途徑。
比如3歲可以端板凳、遞用具,4~5歲可以疊衣服、理床鋪,
6歲可以收拾桌子、整理房間,
10歲的孩子就該固定地承擔家裡的某項勞動了,
如收飯桌、倒垃圾。
總之,孩子是家庭成員,就應該讓他對家庭盡義務。
誤區6:板凳絆倒了你,我打它!
幸福指向——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


板凳絆倒了孩子,不同的國度有不同的對待方式,
而不同的對待方式又造就了孩子不同的人格特徵:
中國的家長是打板凳,安撫孩子,孩子學會的是推卸責任,
抱怨他人;美國的家長是「沒看見」,
不去干預,孩子學會的是爬起來走,獨立性強;
日本的家長是批評指責,孩子學會的是承擔責任,尋找原因。

其實很多事情大人是不必急著擋在前面的,自己的事情讓他自己做,
自己的責任讓他自己承受,比如玩具弄丟了,
不要急著給他買,讓他承受丟三落四的後果。
把小夥伴的東西弄壞了,不必掏錢給他賠,讓他自己出零花錢。
只有承受了他才會從錯誤中汲取教訓,
這遠比家長過後反覆嘮叨效果要好得多
誤區7:完全講民主
幸福指向——民主要慎用

從前的家長容易簡單粗暴,而現在的家長容易太講民主。
父母作了一個決定,孩子尖叫為什麼,你解釋,
他再問為什麼,你再解釋。
其實他並不真的想尋求答案,而只是引誘你進行一場辯論,
而無論你表達得多麼清楚,孩子總會有自己的理由。

其實民主是為了瞭解孩子的想法,並鼓勵他發表自己的意見,
但並不意味著可以討價還價,甚至遷就退讓。
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只要不帶歉意與威脅地說明,
「因為我是父母,所以做決定是我的責任」。
大人想成熟的意見應該要求他做而不是希望他做,
當你以懇求、交易、賄賂、威脅、講理的方式
去對待他的不合理要求時,其實就是在鼓勵他不講理。
誤區8:你唱紅臉我唱白臉
幸福指向——家教要求一致連貫


一般的家庭通常是:祖輩寬容父母嚴格,
爸爸性急媽媽心軟或者爸爸豁達媽媽較真,
因此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常有分歧,
於是就出現媽媽懲罰孩子爸爸替他放哨或者爸爸對孩子發火,
媽媽為孩子辯護。更有甚者媽媽重罰過後,
爸爸悄悄帶孩子去飯店美食以示慰勞。
長此以往,孩子產生投機心理,知道要吃找奶奶,
要玩找爸爸,要上街找媽媽,教育功效相互抵消。
所以家庭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要預先協商,達成一致,
萬不可當著孩子的面相互指責,彼此都要主動維護對方的尊嚴。


還有的家長教育孩子是看心情,高興時孩子犯再大的錯也能原諒,
不高興時孩子一點小錯也能無限上綱,揪住不放;
或者一段時間放任自流、不聞不問,
一段時間又事無鉅細、棍棒相加,弄得孩子不去關注教育的內容,
而是小心地揣摩家長的情緒。
須知一暴十寒是不可能養成好的態度習慣的,
它需要親子雙方共同的意志努力。

網路分享文章








****************************************************************
如何疼孩子不會寵過頭? 您家孩子有「王子病」、「公主病」嗎?
臺安醫院表達性藝術治療中心臨床心理師暨戲劇治療師朱靜怡表示,現今獨生子女多,尤其2歲以下的寶寶,這麼可愛,家人都很寵,但寵到34歲上幼兒園時,就有不少孩子會出現這些狀況:很難跟其他人建立人際關係、挫折容忍度低、容易生氣、不知道如何與人分享、互動能力差、禮貌性不夠、玩遊戲一定要贏、輸了就會大哭或打人、大人都要讓他!
這些行為,相信不少爸媽不陌生吧?原因都是由於爸媽(或爺爺奶奶)太寵了,也剝奪孩子的學習機會,例如明明可以自己練習拿東西吃喝、穿鞋子,卻幫他做好、服侍好;要不到玩具就哭鬧,只好順著他、讓著他!於是這些孩子一個個出現了所謂的「王子病」、「公主病」!
給孩子適當的訓練是必要的 朱靜怡說,孩子在02歲的變化其實是很快的,從出生、到坐、到爬、到學走路,這段過程父母從完全照顧,到必須慢慢放手讓他學習!如果太過保護,會剝奪寶寶訓練的機會,例如爬的不夠,大動作、小動作、大肌肉、小肌肉的訓練不夠多,肌肉的發展會不夠健全,就會導致孩子的挫折容忍度變低,因而出現以上一堆狀況!所以必須在孩子的教養過程中給予挫折與訓練,對孩子來說是比較好的!

爸媽的頭痛問題!
孩子愛尖叫
這些備受寵愛的寶貝,常會出現尖叫的行為,讓爸媽深感困擾!尖叫的原因可能是寶寶太過興奮,或語言能力還沒發展完整,不會表達,便以尖叫表示;或者是每次一尖叫、哭鬧,就能得到他想要的,於是就會繼續這樣的行為。
這時爸媽應試著幫他說:「你是不是想要什麼?」協助他用語言或肢體來表達,而不是用尖叫或哭鬧來表達。所以若爸媽能體察孩子的需求,就會知道如何安撫他;反之,若孩子一直未能得到滿足,就會用比較激烈的行為(如尖叫)來表達。


不給孩子買玩具就大哭大鬧!
可能是家裡已經有這類玩具了或太貴了,但小王子或小公主就是想要擁有,這時在公眾場合千萬不要對孩子大聲叫或兇他,這樣只會讓他越哭越大聲,爸媽則會越來越尷尬或火大!朱靜怡建議可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例如抱他離開這場合,出去散步,帶他去看童書、看車、看貓狗,12歲年紀的孩子很容易被轉移注意力,這年紀孩子的注意力大約只有315分鐘!

爸媽不知道怎麼跟孩子相處、跟孩子玩?
有不少孩子平時都不是爸媽帶,而是由爺爺奶奶、保母或外傭帶,被寵成小公主、小王子,爸媽也不知道如何跟孩子相處,只好用物質去滿足他們,例如買玩具,卻又不知道怎麼跟小孩玩,小孩也不理爸媽,怎麼辦呢?
朱靜怡鼓勵爸媽不要失去信心,不是每個人天生就會當爸媽的,這需要學習,可跟長輩、親友、保母多請教;也別忘了當爸媽是本能,休假時把握跟孩子相處的機會,靜下心跟小孩互動,一定可以摸索出跟孩子的相處之道的!

教養要注意「一致性」
這是很重要的,尤其現在的孩子都很「精」,雖然可能聽不懂,但有情緒的察覺能力,若知道爺爺奶奶疼他,就會找他們;若爸媽說不行,但爺爺奶奶會給,於是孩子就知道要「選邊站」,而且跟總是管他的爸媽的情感會更衝突!或者是爸媽的教養方式不一致,孩子也會選擇疼他的那一位。所以大人自己要先溝通好,包括父母、爺爺奶奶、保母等,教養必須有一致性!
讓孩子跟其他小朋友互動,有助發展
朱靜怡表示,爸媽會來該中心求助的原因,大多是擔心孩子是否有自閉或過動傾向?例如懷疑是自閉的孩子,不跟別人接觸與互動,追究原因大多是因為大人幫他做好所有的事,孩子根本沒有機會去訓練自己、表現自己、自己動手。但來了中心之後,因為有很多玩具,也會帶他們玩球跟玩角色扮演、說故事,擴張了他的生活經驗,引導他跟其他小朋友互動、遊玩,各項發展很快就會被引導出來,也願意跟別人接觸,並願意嘗試新的事情。
接著會協助他把情緒說出來,而不是用哭叫來表達,於是情緒會開始比較穩定,便會讓他開始學習各種事物,例如要遵守治療室的規則,就是不能打人、不能哭鬧,孩子會學習到不是靠這些方法就可以得到他們想要的;並且用溫和包容的態度讓他學習,讓他好好的玩,也學習到該有的社交技巧。這些方法,爸媽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運用。

怎樣才不會寵過頭?
情感可以寵溺,物質不要寵溺
朱靜怡表示,不能寵過頭,簡單的說就是不能什麼都給他、什麼都滿足他、偏食也隨他,而是東西要給的剛剛好!然而情感上可以寵溺,因為小孩很快就長大,讓他知道爸媽很愛他;但物質上就不需要寵溺,以免孩子太過驕縱。

建立規律性
也不要太過保護,在安全的前提下,讓孩子多跑、多跳,不然孩子無法有良好的發展!但仍舊要記得建立規律性,否則爸媽會太累喔!

知道孩子的需求
爸媽要知道孩子的需求,若是生理上的需求就應該先滿足,例如晚上哭鬧可能是白天玩太多,應該先安撫他,這樣並不會寵過頭;但若是孩子想要的都買給他,才會寵過頭。

說「不可以」時要堅定而溫和
其實跟孩子說「不可以」,他是可以了解的,態度要堅定而溫和,不要兇他,因為孩子會察覺到大人的情緒!

虎媽式教養好嗎?
然而相反的,虎媽式的嚴厲教養,朱靜怡也不是很推崇,因為對孩子的要求跟規矩很多,其實反而剝奪了孩子的學習機會,讓他的潛能發揮受阻。建議應該讓孩子多玩、多嘗試,而不是限制住他的發展方向;更要讓寶寶的肢體多律動,才不會剝奪了孩子的學習能力!

當個good enough的媽咪!
一直以來都有兩派教養,一派主張嚴格鍛鍊,另一派主張快樂學習;而在嬰兒時期最常見的狀況就是「孩子哭了要不要馬上抱」?也是有兩派說法。朱靜怡認為,其實當個good enougn的媽咪比較恰當,也就是夠好、剛剛好就可以了,不用到完美的地步!

但怎樣才叫剛剛好?也就是嬰兒跟媽咪的需求都能被顧及到,例如當寶寶哭鬧時安慰他、抱他、安撫他,以滿足寶寶的需求,但同時也要建立寶寶的規律性,例如飲食及睡眠,因為若沒有規律性,寶寶容易浮躁,媽咪也會跟著煩躁,整晚不能好好睡或兩三個小時就得起來,這是一種很大的負擔,在這種壓力下,照顧孩子的品質也會不好。因此建立寶寶的規律性非常重要!

專家的建議
最後朱靜怡提醒爸媽們,情感上可以寵溺孩子,但物質上不要太過寵溺!同時要建立生活及飲食的規律性,不要以物質來做為愛孩子的表現,教養必須有一致性!遵循這幾個方向,相信您家的孩子會是人見人愛的小可愛,而不是讓人頭痛的小霸王喔!
朱靜怡
學歷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學士
國立台灣大學臨床心理學碩士 英國倫敦大學中央演講戲劇學校戲劇與動作治療碩士 現任
臺安醫院表達性藝術治療中心臨床心理師暨戲劇治療師


引用聯合報-《嬰兒與母親雜誌》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378&f_SUB_ID=3720&f_ART_ID=440719






***************************************************************************

嬌嬌女、小霸王和後天教養有關

【聯合報╱韓青蓉/韓青蓉社工師事務所社工師】
現代人子女生得少,個個是寶,為了讓孩子在家庭中好好學習和成長,家長要格外費心,並調整態度。
獨生子女指的不一定是家中只有一個小孩,人口學家指出,家中只生一男一女,沒有同性手足可以相互學習,也算是一種「類獨生子女」。廣義來看,家中長子長女,在弟弟、妹妹尚未出生時,也處於獨生子女狀態,或父母離異,雖有手足,卻分別由爸爸、媽媽帶養,或父母雙方因工作忙碌,把孩子分散兩地給不同親友帶,手足間幾乎沒有見面機會,這些情形都使孩子具獨生子女性質。

研究發現,獨生子女個性是否霸道,和家長後天教養態度、觀念有關,與家中有無其他手足,沒有一定關連,假如父母本身教養態度正確,即使只生一胎,也能教出謙卑有禮的好孩子。

兒童心理學家建議的教養守則如下:

1.設立家庭規則:教養孩子時,強調規則的建立與執行,若家中有其他手足,規則被挑戰時,手足間會相互約束,但獨生子女可能撒嬌、耍賴以逃避家規,家長若覺得孩子還小,輕易妥協,讓家規形同具文。

2.避免親子位置倒錯:在父母對子女的倫理關係中,家長應該扮演引導、教育的角色。有些過於溺愛孩子的家庭,可能讓孩子覺得自己權力很大,到外面和其他人相處時,會很難擁有較好的人際關係,因其較自我中心,走入社會時受到挫折也會比較大。

3.避免過度期望:獨生子女是家中唯一主角,孩子一舉一動都易被放大檢視。對於孩子表現,家長會想很多,孩子稍有落後,父母便急著補救,孩子無形中承受了極大壓力,家長宜以平常心對待,才能讓孩子在無憂無慮的環境中快樂成長。

4.讓孩子與同儕互動:孩子間的玩樂,在感受和意義上與大人互動是不同的,家長宜增加孩子與其他同齡小朋友互動,多邀朋友或鄰居小孩來家一起玩,讓孩子學習社交,增加他對人際的敏感度。
獨生子女也有一些特別的優點,他們創造力普遍較好,語文能力較強,可能是家長給予資源較集中,如家長可能比較有經濟能力讓孩子學習數種才藝,父母比較可以全心栽培孩子,給他更大發揮空間。

父母適當的教養態度,加上善用資源,必能造就有自信的獨生子女,希望每位兒童,無論是否為獨生子女,都能在父母悉心照顧下,得到最好的身心發展。
【2011/09/14 聯合報】http://udn.com/


全文網址: 嬌嬌女、小霸王 和後天教養有關 | 健康天地 | 健康醫藥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6587944.shtml#ixzz1XugjPP5D
Power By 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