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寶寶的語言發育過程中,有一個階段會發出"噠、噠、噠"類似"打"的發音,並且手上有"敲打"的動作,這是寶寶語言發育必經的一個過程。此時如果家長錯誤的引導和強化了這個動作,就會造成寶寶喜歡打人。
2.家長在與寶寶嬉戲的時候,有時寶寶會無意識地拍打家長的臉,而且發出快樂的笑聲。此時如果家長錯誤地引導和強化這個動作,就會造成寶寶喜歡打人。
3.爸爸媽媽在寶寶面前互相拍打,並且伴隨愉快的表情。寶寶對表達自己的感情方式並不知曉,他是在不斷的觀察和模仿中學習,如果此時給予寶寶錯誤的資訊,例如一邊拍打一邊嬉笑,這樣寶寶可能會誤認為"拍打"就是表達"高興"和"喜歡"情感的方式。寶寶越小,這種情感的表達模式就越容易固定,而且不容易糾正。我們不僅僅要教寶寶基本的生活技巧和知識,更重要的是,要交給寶寶正確的情感模式,這樣,以後寶寶才能順利地進入幼稚園、學校和社會。
4.給寶寶看暴力,有打鬥場面的電視節目,寶寶會模仿電視節目中的暴力場面。
5.家長有不良的習慣(愛打人、動作粗魯等),或者有家庭暴力的現象。
6.家長很少陪寶寶,很少跟寶寶溝通,寶寶內心孤獨,以此來宣洩。
7.鉛中毒或其他重金屬中毒,導致寶寶煩躁,脾氣暴躁和愛打人,這個原因也越來越顯得重要。
摘自http://blog.ci123.com/molly/entry/29296
http://babytree1.pixnet.net/blog/post/19568592
如何預防和糾正寶寶"愛打人"的壞習慣
瞭解了造成寶寶"愛打人"的原因,我們就不能找出方法來預防和糾正寶寶"愛打人"的壞習慣。那就是忽視寶寶"愛打人"的懷習慣,並且主動幫助和引導寶寶建立正確的、適當的情感表達模式,並不斷的強化。這是每個家長必須要做的功課。這種模式的建立如果出現問題,後果也是十分嚴重的。
1.主動傳遞正確的資訊。跟寶寶玩布娃娃,讓寶寶拍布娃娃睡覺,給布娃娃蓋被、喂布娃娃吃奶等。經常帶寶寶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學習互相遊戲,團結協作。養小金魚等小動物,種花,培養寶寶的愛心和對大自然的興趣。
2.要經常跟寶寶互相溝通,陪寶寶一起遊戲,不要讓寶寶一人獨自遊戲。經常逗寶寶笑,培養寶寶樂觀開朗的性格。經常帶寶寶參加一些社交活動(親子活動),讓寶寶學習與人交往的技巧。
3.當寶寶打人時,家長當時的態度和做法相當重要。家長應該以"平和"的態度來對待寶寶,既不要表示高興,也不要嚴厲批評,更不能粗暴制止。可以轉移寶寶的注意力,等寶寶平靜以後再跟寶寶講道理。
4.家長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寶寶的眼中,父母親的是永遠都是寶寶學習的楷模,父母親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寶寶的行為模式造成很大的影響。父母親應該用良好的行為規範來影響寶寶,不要讓不良的行為習慣傳給寶寶。例如粗魯的言行、打情罵俏等。
5.讓寶寶看內容健康的電視,陪寶寶一起看電視,一邊看一邊講道理。
6.預防和治療鉛中毒,以及各種微量元素的失衡。
資料來源http://babytree1.pixnet.net/blog/post/19568592
*********************************************************************************
媽媽八個堅持 - 別讓孩子成小霸王
專家認為,無論你的管教有多「寬鬆」,又或採用哪種教子方法,某些原則媽媽必須對孩子有所堅持,絕不能退讓。以下網羅了八種日常生活常見的情景,大家平日又做到多少?
堅持1﹕入屋要叫人,食飯要叫人。
所謂「入屋叫人,入廟拜神」,以前隨父母探訪親友,入屋時例必要和長輩逐個打招呼,以表尊敬,不過現在很多人都不拘泥這習俗....家長雖不至要求子女按長幼次序逐個「叫人」,但入門一聲招呼或吃飯前一聲:「吃飯喇!」還是必須.....看到誰先便叫誰,一大班親友時,一句:『Hello,大家好!』已足夠。
堅持2﹕讓座給公公婆婆。
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例如地鐵或巴士時,遇到長者或有需要人士,父母要教導子女主動讓座給他們。「本來這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可能受到大氣氛影響,以前會這樣做的人反而變了少數,做起來總覺得尷尷尬尬,大人自己也會內心掙扎一輪,更加不會教導自己小朋友。」
堅持3﹕勿讓孩子做「大帝」。
現在很多家庭都有聘請家庭傭工,照顧小朋友的責任亦落在他們身上,不過父母要留心,勿讓子女隨意差使傭人。「有時拿一件東西、掉一件垃圾,小朋友也要姐姐幫他們,家長應要求子女懂得自我照顧,而非養成:『屋企奉旨有個人畀我使。』的心態,形成依賴性格。此外,亦要讓子女明白,家中傭人是到來「幫」屋企,因此吩咐傭人做事,要記緊說一聲:『唔該!』」
堅持4﹕孩子牙擦擦,要罵!
剛剛懂得說話的孩子,每當表現得「牙尖嘴利」,甚至乎會罵大人時,很多父母都會用「精靈得意」、「口齒伶俐」來形容,一副甚為欣賞的樣子。譚博士:「但從小朋友成長角度來看,這可能是沒禮貌的表現,父母切記勿得意忘形,要立刻制止他們。」相反,假如小朋友看到大人很開心、拍手掌的話,變相鼓勵了他們,日後要糾正這行為就很難了。
堅持5﹕自己的事自己做
很多父母都明白「自己的事自己做」的道理,但每次吩咐子女要自己執拾鋪又執拾玩具時,對方總會諸多藉口,又或遲遲未有行動,這時很多父母都按捺不住,最終替孩子完成....** 提醒家長這做法要戒:「父母同時亦要思考是否自己用錯方法,何解子女會這樣。」
堅持6﹕小朋友扭計,勿退讓。
當小朋友「扭計」要媽媽答允做某些事情,例如買玩具、到遊樂場玩等等,若然對方不肯,就喜歡出動「發難」一招,在現場大吵大鬧,這種場面屢見不鮮。媽媽遇到這情況,不應輕易就範,否則會對孩子造成縱容。
「父母亦要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感覺,例如孩子不聽話,媽媽會不開心,另外亦要解釋自己為何不能答允要求,凡事講道理。」
堅持7﹕喜歡吃的,不能盡吃。
不少小朋友都有偏食習慣,特別遇到自己喜愛的食物,當然希望把它全送入口中。出席一些飲宴場面時,不難發覺有些父母會容許孩子把愛吃的食物,全夾到自己的碗中,心態上認為:「細路仔喜歡吃,讓他們多吃一點亦無妨。」
「父母眼中,這是小朋友的真情流露,但在其他人眼中,卻可能認為小朋友不懂禮貌、S有和他人分享之心。家長應要求子女有所節制。」
堅持8﹕勿讓孩子過分率性而行
在講求「個性」的今天,很多父母都贊成讓孩子率性行事。例如媽媽吩咐孩子和其他人打招呼,孩子總是不理睬,這時媽媽就會補上一句:「她性格就是這樣。」....「媽媽雖不能強迫孩子做些甚麼,但亦要避免讓孩子以為這情況可以接受,令他們變得更自我中心,最理想是回家後向他們了解原因。同時亦要留意孩子在德、智、體、群、美這幾方面的成長需要是否有不足。」。
(* 資料摘自"成報")
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php?op=d&sID=168972&bid=11
******************************************************************************
| |||
(取材自BabyLife育兒生活雜誌)
資料來源http://www.enfamama.com.tw/stage4/mamabox/s4baby02_99.asp
***************************************************************************** 兒童攻擊行為
小孩出現攻擊行為怎麼辦?
小孩攻擊處理與因應: 1.提供較不具攻擊性的玩具與娛樂節目(在家庭和學校)。 2.盡可能有足夠的資源與空間(活動空間、器具、材料等)。 3.減少彼此間的競爭性活動,提供合作性的活動。 4.降低可能造成衝突摩擦的機會。
兒童攻擊行為的簡略認識
一、攻擊行為分類:
1.敵意性攻擊 /反應性攻擊:攻擊是敵意、報復的反擊行為,以傷害受害者為
目的。
2.工具性攻擊 /主動性攻擊:攻擊可獲得實質利益,以傷害他人獲得需求為目
的。(包括獲得關注、實質物品)
二、處理與因應策略:
1. 創造一個能將衝突降至最低程度的情境
(1)提供較不具攻擊性的玩具與娛樂節目(在家庭和學校)
(2)盡可能有足夠的資源與空間(活動空間、器具、材料等)
(3)減少彼此間的競爭性活動,提供合作性的活動。
(4)降低可能造成衝突摩擦的機會
2.消除攻擊的酬賞機會
(1)具主動性攻擊傾向學童:明白告知「攻擊是沒有用的」,同時帶領
他們學習與經驗,合作和分享是達成其目標
的較佳行為。
(2)不相容反應技術:只注意最嚴重的攻擊行為,而忽略其他攻擊行為
(3)暫停法:帶離增強其攻擊的情境
3.社會認知介入法:
(1)具反應性攻擊傾向學童:教導.(a)怒氣控制(b)修正其敵意偏差
歸因(c)產生非衝突的解決方法
(2)發展同理及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
4. 發展利他行為以取代或降低其攻擊行為
兒童攻擊行為的輔導: 1.幫助兒童宣洩情緒並請聽兒童的想法。 2.培養溝通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3.增進應付挫折的能力,鼓勵符合要求的行為。 4.善用媒體,使兒童學習非攻擊行為。 5.培養同理心,使兒童能站在別人的立場反思。 6.提供和諧舒適的環境,並尊重兒童身心發展。 7.預先安排分配玩具或遊戲器材,以減少兒童間的爭執。
兒 童 攻 擊 行 為 的 輔 導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鄭麗月
一、前言
許多兒童或青少年的攻擊行為是從情緒障礙而來。一般兒童和青少年在發展過程中,偶而會出現各種不當行為,如:亂發脾氣、和兄弟姊妹打架、說謊、對動物或其他人做出傷害、不服從父母、破壞物品等。然而,這些行為會隨著兒童社會認知的成長而減少,但是某些兒童或青少年其攻擊行為卻持續到成人,且在家中或學校不斷的製造嚴重的破壞問題行為。這樣的兒童或青少年其實心理上是有障礙的。如果我們忽略這些孩子的心理障礙缺乏輔導,未來整個國家社會就要承擔更大的風險與代價。
二、攻擊行為的定義
1. 兒童攻擊行為包括過動、衝動、易怒、固執、需索、頂嘴、諷刺他人、不良的人際關係、大聲喧鬧、威脅、打架、打人、殘酷虐待他人、愛表現、吹牛、咒罵、指責他人、無禮、不服從。
2. 青少年的社會性侵略,其特徵有明顯的反社會行為,如消極的反抗、說謊、破壞、縱火、壞的友伴集結、幫派、逃家、遊蕩、酗酒、吸毒等。
3. 根據DSM-IV的診斷標準,青少年在十八歲以下,於過去的十二個月中,至少出現下列四項行為項目中的3至15種行為,且持續六個月以上者。
(1)攻擊他人和動物:殘暴、威脅、性侵犯、衝動、易怒、諷刺、威脅、咒罵。
(2)破壞財物:縱火或破壞他人財物。
(3)詐欺或偷竊:闖入偷竊,順手牽羊。
(4)嚴重的違規:消極的反抗、翹家、逃學、夜間遊蕩、幫派、酗酒、吸毒等。
三、兒童攻擊行為的盛行率
1.青少年在18歲以下,男孩約占學齡總人數的6~16%;女孩約佔2~9%﹙美國精神醫學會,1994﹚。
2.男孩的行為大多為打架、偷竊、塗鴉、衝動、干擾行為。
3.女孩的行為大多為說謊、逃學、翹家、吸毒、妓娼、自虐等行為。
四、攻擊行為發生的因素
(一)生物學因素﹙Biological factors﹚
1. 侵略是由於人類發展過程中, 基因遺傳形成的。
2. 侵略是由於個人荷爾蒙或其他生物化學反應的結果。
3. 侵略是由於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的缺損而導致的結果。
4. 研究結果:
(1)在雙胞胎、領養子女、犯罪、攻擊性方面,有明顯的遺傳現象。
(2)不能以基因單獨因素來解釋一個人的行為問題。
(3)目前傾向於個人社會環境和社會,學習可能是決定攻擊行為的要件。
(二)社會學習因素(Social Learning Factors)
1. 環境
(1)兒童從觀察的模式中學習到侵略行為,此模式可能是家庭成員、兒童周圍接觸者,如朋友、同伴、社區中的成人,媒體中的事物,包括真實的、虛構的、人類或非人類等。
(2)兒童喜歡模仿侵略的模式,此模式具有高的社會地位,或侵略得到增強,或其侵略行為沒有受到懲罰。
2. 行為本身因素
(1)兒童有機會去做侵略性行為,其行為不受阻止,相反的,成功且順利的傷害到被傷害者。
(2)兒童有不良的刺激,可引發侵略行為,不良刺激如身體攻擊、語言衝突、打架、計畫被阻止,缺乏正面增強等。
(3)個人的認知侵略行為包括三種型式的增強:
a.外在的增強:利用除去厭惡的狀態,使受害者受傷而獲得社會地位的增強。
b.替身的增強:觀察別人的攻擊行為而得到自我滿足。
c.自我的增強:利用成功的攻擊他人而自我慶祝或增加自尊心。
3.個人的認知因素
(1)侵略可能由於判斷敵對行動的認知過程,如感受到自己處於不利的地位,保護自己或他人,是別人使我動手,使用非人類比擬的話羞辱他人,如叫別人垃圾、豬、蠢貨。
(2)懲罰可能使人產生侵略性,當他因懲罰而感到痛苦時,會產生攻擊他人的行為。
4.研究結果:
(1)觀看電視上暴力影片,將增加暴力行為,特別是男性和兒童曾遭暴力攻擊者(Eron & Huesmann, 1986) 。
(2)少年犯罪、街頭幫派,其暴力攻擊行為在幫派中形成模式,可增強侵略的行為。
(3)有侵略性兒童的家庭,其他成員亦有高比例的侵略性,兒童與家庭成員間有強迫性互相學習,父母沒有一致的懲罰原則。
(4)侵略性產生侵略性行為,當一個人對他人產生厭惡而採取攻擊,則別人也將對這個攻擊者採侵略報復。
5. 攻擊行為的危險因素(Risk factors)
(1) 愛發脾氣。 (2)早期的反社會性行為。 (3)學業低落或違規問題。
(4)父母精神病或犯罪者。 (5)疏於管教或管教不一致。
(6)虐待。 (7)破碎家庭或婚姻不和諧。 (8)低社會階層。
(9)不良的管教、不當的教學環境、擁擠、懲罰不當。
五、攻擊行為的輔導方法
(一)功能性行為分析
1. 觀察攻擊行為
(1)直接觀察紀錄。(2)頻率與嚴重程度。(3)行為發生之前的徵兆與介入方法。
2. 探討行為發生原因
(1)心理因素:引起注意、獲得事物、情緒發洩、逃避厭惡的事情、個人認知問題。
(2)生理因素:感官滿足、健康問題、藥物影響。
(3)環境因素:環境刺激、誘因、生活壓力、情境改變過大、教養方式不當。
(4)溝通因素:指令下達時間、方式、技巧、語言溝通分析。
(5)個人因素:人格傾向、個人氣質、社會技能問題、態度問題。
(二)社會學習的介入 - - 社會學習法的介入將重點放在早期預防攻擊行為及暴怒的擴大。Walker等人(1995)提出侵略性行為的產生歷程,共分七個階段。
1. 平靜階段 - -學生所表現出的行為是合宜且適當的,如樂於合作、順從….等。但這些合宜的行為通常被教師忽略,其實,教師的重點應放在平靜期,對學生初期好的合宜行為應讚許。
2. 導火線階段 - -由於學生很容易因導火線的觸發而被激怒。如果教師知道導火線為何,盡快替學生排除此刺激即可消除攻擊及暴怒行為。
3. 激躁階段 - -若導火線未排除,學生會進入激躁的階段。所有的行為都是無意識且難以控制的。為避免攻擊行為的產生與擴大,教師可讓學生從事其他活動,或提示學生使用自我管理及其他能幫助他免於暴怒的策略。
4. 加速期 - -教師若未能緩和學生的情緒,學生的爆發的侵略性行為將邁入第四個階段”加速期”。此時,學生不像前一階段好像心不在焉,而是存心挑釁,學生想要做的就是把身邊的人都揪進紛爭裡頭,把大家惹火,最好是吵起來。而教師最好的處理方式是不要中計,且盡力去消弭學生的行為。可針對期行為給學生更多的選擇,這種做法的及時與明確是很重要的。
5. 高峰期 - - 一旦把大家惹火或開始吵架。學生的行為將完全失控,此時可能需要請警察、父母到場,或讓學生離開教室或學校。為事先準備因應措施是必要的,這可使成人在處理學生的爆發性行為時,能盡可能的冷靜、系統化且有效率。並可盡快使學生過渡到”消弱期”。若學生時常有失控的行為發生,則教師要細查環境中的導源,並加以改變。
6. 消弱期 - - 學生會出現不知所措、迷迷糊湖的狀態。他希望
7. 平復期 - - 學生會回到平常的狀態。這時候他們會想要自己安靜地做一些事情,教師最好給他一些工作做。如果教師沒有適時地處理,學生還是有可能回到情緒很高張、亢奮的狀態。一般而言,教師通常比較注意第四和第五階段,而忽略了前面三個階段,根據相關研究指出,當學生顯現激動的先兆時,若能注意到此跡象並增強學生合宜的行為、移除導火線或早期介入,就能避免學生邁入爆發性行為的歷程。
(三)社會學習方法:
1.規則(rules)清楚
2.教師的讚美
3.正面的增強
4.口頭的回饋
5.改變刺激
6.訂立合約
7.示範與增強(Walker, 1995)
8.消弱
9.系統的社會技能訓練
10.自我指導、自我控制訓練
11.隔離
12.剝奪增強物
(四)適當且合理的懲罰
1. 懲罰必須是犯了嚴重的行為,明顯的傷害青少年社會關係,且是在正面的方法無法控制行為時。
2. 懲罰必須是在特定行為管理或指導計劃之下所定的行為準則之下進行。
3. 執行懲罰的人必須是由溫和和愛對待學生的人來執行。當學生行為表現可接受或正面時,可以提供增強者。
4. 懲罰必須是針對事件或行為,不可以憤怒、威脅或說教的方式進行。
5. 懲罰必須要公平、持久和立即執行。假如青少年能了解事情的原由,懲罰只用在明知故犯的情況下才執行。執行懲罰之前應給予警告,警告無效時,才給予懲罰。
6. 懲罰必須合理化,輕微的違規給予輕微的懲罰;嚴重的違規給予較重的懲罰。
7. 懲罰可用代價方式實施(例如剝奪特權或增強物,或是忽略他,不給予注意)。
8. 懲罰若用在於阻止不良的行為發生,應給予學生一段時間的修改,例如提供選擇適當彈性的行為以代替不良行為的產生。
9. 懲罰的效果若無法改善行為,必須立即停止。因為懲罰不像增強的行為是漸進的,它必須立刻停止不良的行為。如果懲罰的結果不佳,不如不懲罰,或改用不同的方次懲罰。
10. 使用懲罰必須訂下書面的規則和執行的過程。所有相關的人員,如學生家長、教師和學校的教育行政人員必須清楚懲罰實施的過程。在執行特殊的懲罰過程之前,所有懲罰的方式(包括隔離或令人厭惡的懲罰)均應獲得學校、家長共同的授權。
六、結語
資料來源http://babytree.pixnet.net/blog/post/35206309
******************************************************************************
孩子為何變小皇帝?搗蛋大魔王?
孩子為何變小皇帝?拒絕容忍是王道?
【摘自《我們的孩子為什麼變成小皇帝:暢銷100萬冊的教育經典》,麥可.溫特霍夫 著,王泰智、沈惠珠 譯,野人出版】
在德國,每天晚上都可以在《超級南尼》 節目上,看到一個個支離破碎的家庭生活場景:誤入歧途的孩子,和大喊大叫的父母及手足——這與和諧家庭的生活景況截然不同,卻可能成為我們未來生活中經常上演的畫面。
它傳達了清楚的訊息:只能用強硬的方法,即一種「拒絕容忍」的態度,才能使孩子走上正道。黃金時段播放如此暴力的紀錄片,常被觀眾譴責為「低級」、「陰暗」和「不堪入目」。然而它確實滿足了人們的某種情感需求,就像街頭小報上黑體大字標題的內容一樣;據說,這種小報根本沒人讀,但它們的內容卻人人知曉。這樣的電視節目之所以收視率很高,正是因為它取材於觀眾熟悉的現實生活,很容易引起共鳴。
孩子為何變小皇帝?小乖乖去哪了
【摘自《我們的孩子為什麼變成小皇帝:暢銷100萬冊的教育經典》,麥可.溫特霍夫 著,王泰智、沈惠珠 譯,野人出版】
這類節目曝露了我們生活中日益增加的小皇帝,這些看上去難以管教的孩子,已不再是父母曾期望的「小乖乖」了。但問題的關鍵是,晚間節目所表現的偽教育,或者父母的悉心照料——即期望解決這個問題的一切嘗試早已失敗。這歸咎於我們有意忽視了人最重要的部分,那就是人的心靈。
我在診所每天都會見到很多有這種或那種障礙的孩子。作為一名兒童心理醫生,我在分析心理問題時,發現不少明顯的變異,使我對未來的社會憂心忡忡。如果對這種問題缺乏正確的認識,其結果將是:具備正常工作能力和溝通能力的年輕人愈來愈少。
對於這種狀況,我認為要想正確分析其發展趨勢,並制定有效的應對策略,只有把重心放在孩子的心理發展上,才是唯一可行的方案。但迄今為止,人們並不這樣認為,因為社會教育界部分重量級人物的基本看法與我的觀點完全不同。我們可以用成人和孩子間存在的三種溝通障礙類型加以描述,即為:夥伴關係、投射關係和共生關係。
透過分析三種溝通障礙類型,我們會知道教育中的關鍵性失誤和誤解究竟在哪裡,以及如何走出這種困境。
孩子為何變小皇帝?教育關鍵在心理
【摘自《我們的孩子為什麼變成小皇帝:暢銷100萬冊的教育經典》,麥可.溫特霍夫 著,王泰智、沈惠珠 譯,野人出版】
幼稚園和學校的教育理念、教學計畫、授課形式,以及家庭的日常教育只有適合孩子的年齡,並與其心理發展水準相符時,才能有效促使孩子步入正軌。然而這個觀點卻不被現今擔負教育使命的大多數人所認同。
他們始終以為,心靈應該要順其自然或是自動發展起來的。心理上的不良發展被視為受到外界影響後的病態呈現,大多數情況下,可以透過心理分析和消除根源來恢復正常,但我們幾乎未從心理成熟的角度觀察,青少年表現出來的錯誤行為。沒有人想到,不論是小事,如拒絕做家事,甚至偷盜或暴力等行為偏差,從心理成熟的角度更容易解決,而不是單純以社會影響的模式去詮釋問題。
在現行的教育機制下,二○○六年曾發生一件舉國震驚的案件。
二○○六年十一月,明斯特蘭地區的無名小城埃姆斯德滕岀現在報刊的頭條新聞。可惜的是,這則新聞與這擁有三萬五千名居民的城鎮如何發展無關,而是令人震驚的消息:當地紹爾姊妹中學的一名學生企圖瘋狂地殺死校內師生,結果導致十一人受傷。不幸中的大幸是,唯一的死者是凶手自己——一個年僅十八歲、性格孤僻、情緒無常的電腦遊戲狂。
近年來,我們經常聽到類似報導,這只是冰山一角,其發展趨勢無人能夠做出正確估計。如果你認識教師、幼教人員或其他教育界人士,就會了解時下青少年對前途的種種失望和抱怨。
這似乎已經成為主流價值和標準答案。而且,大多數的「問題青少年」都生長在健康正常的家庭,因此不能用「失真的童年」、「破碎的家庭」或者「不良的社會環境」等老調來解釋。
愈來愈多這樣的孩子從出生起就備受父母疼愛。他們的父母接受了一切善意的教育建議,並把新式教育在他們身上付諸實踐,埃姆斯德滕的那位少年犯也不例外。據了解,他來自一個正常的家庭,是個好學生,雖然性格有些孤僻,但絕不是天生的殺人凶手。
過去,這種現象往往成為教育界爭論的主題,受到攻擊的是所謂六八後的一代。這一代人處境困難、經歷特殊,企圖在情感上掙脫教育和紀律的枷鎖,並以此作為道德標準。他們反對權威式教育政策,甚至徹底藐視權威概念,很長一段時間,這成為教育界的共識。父母也更重視「放長線」策略,以防止教育的悲劇在孩子身上重演。
孩子為何變小皇帝?有個性、自我分不清
【摘自《我們的孩子為什麼變成小皇帝:暢銷100萬冊的教育經典》,麥可.溫特霍夫 著,王泰智、沈惠珠 譯,野人出版】
家長將孩子的個性以及在這個年齡層所表現的行為,混為一談。幼兒看起來總是「意志獨立」,因為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他們還生活在幻想的世界中。他們以為這個世界上只有自己,所以可以按照自己的好惡生活。這些孩子還沒有學會把自己,與外部世界和其他人區分開來。
但問題是,很多家長、教師和幼教人員都失去了相應的感知能力,他們沒有將個人與世界的界限告訴孩子。他們接受孩子生活在幻想世界中的個性,並用幻想的特徵來予以印證。這樣一來,與孩子年齡相符的心理發展受到阻礙,只停留在早期兒童心理階段,因此在隨時要求劃分界限的現實生活中,就會舉步維艱。
這類孩子在現實生活中的表現如何,我們可以從七歲女孩薩拉的身上看到。
‧ 警訊!孩子太有「個性」、以自我為中心
薩拉是法肯
因此,薩拉的自主性從小就得到維護。從上幼稚園起,她就自己決定穿什麼衣服,什麼時間吃飯和吃什麼。同樣地,她的遊戲夥伴也總是由她自己選擇,只要看不順眼的人,薩拉就不會邀他一起玩。
在家裡,薩拉應該遵守的生活規則都要經由細部制定出來,與她一起詳細討論。
在學校,薩拉的表現同樣十分自立,但後來發生的情況卻難以讓法肯
法肯
這個案例清楚表明,如果父母不從小規範孩子的言行,孩子很難如父母所期望的自主獨立。
孩子為何變小皇帝?健康孩子的三個階段
【摘自《我們的孩子為什麼變成小皇帝:暢銷100萬冊的教育經典》,麥可.溫特霍夫著,王泰智、沈惠珠 譯,野人出版】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家長,包括那些顯然為了孩子竭盡全力的人,都沒有意識到:孩子需要經歷正常的發展階段,這包括從語言功能到運動功能等所有領域,例如十至十二個月的嬰兒可以說單音詞,十二至十四個月的幼兒應該開始站立行走等。
孩子到了三歲,在語言功能正常發展的情況下,可以講三至四個字的句子;生活常規方面,孩子已經可以在白天控制大小便,保持身體清潔。最主要的是,當他學會父母不在時,能接受外界權威人員引導,在一個較大的兒童群體裡活動,就意味著孩子已經到了能上幼稚園的年齡。孩子的語言功能和人際交往功能將繼續發展,到了六歲,就該上學了。
除了這些發展之外,孩子還要經歷各種心理發展階段,達到不同的成熟度。這一切都顯示出,一個孩子如何體驗周遭的世界,我們也把這些發展階段稱為「世界觀」形成時期。
我們再思考一下,一個孩子今後最理想的心理狀態應該是怎樣,那我們的目標就應該是:一個健康成人應該具備與其年齡對應的心理成熟度。
身為每天都在研究各種心理問題的心理工作者,對於遺傳造成的心理特徵,原則上可以忽略不予理會,對我的工作具有意義的核心問題是:心靈中哪些可塑部分,對一個成人獨立生活是重要的?人應該如何培養自己的心靈,才能在生活中與他人良性溝通、成功工作,正確評價和控制自己的感情?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人的心靈成長需要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心理功能,如挫折容忍度、良知判斷力、工作態度,以及成就欲望。這些功能只能逐步形成,才能保證心靈最大的完善。另一部分就是世界觀,即如何感受和詮釋我們身處的世界,和如何確定我們在其中的位置。
要形成這種成人的世界觀,一個健康發展的孩子需經歷三個階段:口腔期、肛門期和性器期,而每個階段的世界觀都會有所改變。
孩子為何變小皇帝?缺乏挫折容忍度、反應過激是警訊
【摘自《我們的孩子為什麼變成小皇帝:暢銷100萬冊的教育經典》,麥可.溫特霍夫 著,王泰智、沈惠珠 譯,野人出版】
克勞迪婭五歲,她岀生在一個正常家庭,兩年前到附近的一家幼稚園就讀。媽媽通常早上送她到市立幼稚園,中午再去接她回家。
有一天,克勞迪婭的媽媽中午到幼稚園接女兒回家,由於克勞迪婭已經向幼稚園抱怨過兩次,說媽媽來得太晚,所以她先去了幼教人員那裡,想知道自己是否準時。幼教人員安慰她,克勞迪婭正在集體活動室,她這次沒有來晚。
門打開了。克勞迪婭率先從活動室裡衝了出來,一看見媽媽便歡天喜地的跑過去,立即上演了一場遊戲:她跑到媽媽面前,伸開雙臂,並獻上自己特地為她烘烤的假想小餅乾。
媽媽配合著女兒做這個遊戲,便蹲下身感謝女兒送給她好看又好吃的小餅乾,然後……咬了一口,但這個動作卻引發了意想不到的後果。克勞迪婭大吃一驚,因為吃餅乾不在她遊戲的計畫當中。她本來想把餅乾給媽媽,讓媽媽帶回家吃。克勞迪婭的反應十分激烈:她躺在地上哭叫,說媽媽不應該在這裡就把餅乾吃掉。
克勞迪婭鬧了十五分鐘,她高聲哭泣,不停揮舞手腳,不讓任何人碰她,也不聽任何人的勸告。後來,媽媽想出一個解決辦法:她讓克勞迪婭相信,她只不過咬了一小口餅乾,剩餘的還在手上,她會把餅乾帶回家,等克勞迪婭指定的時間到了再吃。
孩子雖然接受了這個建議,但向媽媽指出,這種事情以後不許再發生。媽媽和女兒離開了幼稚園,媽媽背著女兒的書包和衣服,當然還有那塊假想餅乾!
在這個案例中,媽媽被五歲的女兒變成了工具。克勞迪婭並不是一個低能兒,假想餅乾的遊戲所展示的想像力和玩耍興趣,顯示這個五歲的孩子完全正常。
問題出在克勞迪婭對媽媽意外行為的反應。這個行為超出了克勞迪婭的想像,從而引發了一次挫折經歷:她希望媽媽讚揚她,而不是吃掉假想餅乾。
如果克勞迪婭的心理發展正常,應該有能力及時控制自己的憤怒,並意識到如此激烈的反應有些過分了。但能夠做出正常反應的條件是,克勞迪婭接受並承認媽媽的權威性,放棄用放肆的姿態控制媽媽,並向她道歉。重要的是,孩子應該把母親看成是自我的界限,從而了解今後除了父母外,也承認其他權威來決定自己命運的心理功能。
****************************************************************
你家有搗蛋大魔王?小孩總是不聽話?
有些時候,做爸媽的會有類似這樣的感觸:「小孩為什麼這麼難溝通,都好像沒聽進去!」獲得杏壇新星獎、全國創新教學設計獎的國小老師姜小魚,建議各位父母,其實,只要用對方法,教養可以很輕鬆!以 下是小魚給家長的建議。 ◎馴兒首部曲:劃線 很多時候,父母沒有將孩子玩樂、生活的場域「劃線」得很好,讓孩子在面對事情、提出要求時,不懂得 拿捏分寸!父母沒有將區域「劃線」好,一開始給予孩子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空間,慢慢地,父母發現 孩子做了不當的行為,於是開始限制他、給予口頭警告、威脅、處罰,最後換來的,是自己的怒氣和孩子 的不諒解。如果我們一開始,就「劃線」清楚;劃出一個父母、小孩都可以接受的區域,並在區域內制定 規範,讓孩子知道可以在這樣的區域裡自在地玩耍,只要遵照之前一起訂定的規範,就可以很安全、很快 樂地玩耍,當然,也不會惹來爸爸媽媽生氣! ◎馴兒二部曲:溝通 親子溝通是一門學問,需要很多技巧,並經過反覆練習。因此,我所說的,是特別針對與孩子溝通「劃線 」這件事!當我們劃出區域界線,接著,就必須告訴孩子,界線在哪裡、界線之內的規定、有沒有需要溝 通的地方、是否覺得不合理、有沒有無法配合的地方,並提醒孩子,不遵守界線規定的後果。 我們首要溝通的,是這個領域的劃線處在哪裡。比方說,帶孩子去百貨公司,我們要告訴孩子目前活動的 區域只限於這家店,或只限於兒童遊戲區。以越清楚的詞彙說明界線越好,畢竟「不要跑太遠」、「留在 媽媽可以看到的地方」是很模糊且因人而異的界定,我們必須明確地溝通其中的規定,講出「精簡、扼要 、須遵守和執行」的規定。 說明規定時,要跟孩子溝通,親子雙方一同提出意見來討論,例如針對時間長短的要求。當全部說明完畢 之後,請孩子確認並同意遵守之後,再重複一次規定,這樣可以確保沒有誤會,或不了解規定。最後,必 須清楚地說出不遵守規定的後果。 ◎馴兒三部曲:讓「後果」教小孩 十七世紀法國思想家、教育家盧梭提出「自然後果法」,所謂的「自然後果法」,意思是當孩子犯錯、有 過失時,與其給予人為的懲罰,不如讓孩子在錯誤所造成的直接後果中,去體驗不快、痛苦;讓孩子體會 自己所造成的自然後果,從後果中學習,然後改進。 「比如我們先跟孩子訂下規範:告訴孩子珍惜玩具的方法、哪些行為可能會造成玩具的損害,以及如果不 珍惜玩具,導致玩具壞掉的『自然後果』──沒有玩具可以玩!因為爸爸媽媽不會買新的!這就是小魚家 的規定。」姜小魚笑著說。 ◎因應孩子的迂迴戰術 「當小孩企圖開始挖父母立足點的牆腳時,我們要就此倒下?還是站得更穩?」姜小魚告訴父母:如前述 當玩具壞掉時,孩子帶著「無辜」的表情看著你,再用極其裝可愛的語調說:「媽咪!我可以買新的嗎? 」「不要啦∼我不是故意的!下次我一定會小心的!」這時父母一定要堅決平和「講道理」給孩子聽:「 我已經提醒過你了,你也告訴我,你聽到了,而且你很清楚我們家的規定!」「哇∼∼∼」小孩開始耍 賴…..這時家長不能屈服,但可安慰孩子,我發現,孩子對於自己的玩具,以及我們的建議,都會慎重地 思考、評估。在使用玩具時,也比較小心愛護了! ◎總結:用對方法,教養真的可以很輕鬆! 最後,讓我們改變思維,重複前述帶孩子去百貨公司的場景:「媽咪,我想進去裡面看玩具!」小孩拉著 媽媽,想走進玩具店。進去之前,我們先訂下規範: 1.今天我們不買玩具,不管是什麼原因,都不會買,你可以在明年生日快到的時候告訴媽咪。如果你哭鬧 的話,我們今天的玩樂行程就到此結束。 2.進去裡面可以摸玩具,但要小心遵守店家的規則,不可以吵鬧;如果弄壞了,我要賠錢,下次就不會再 帶你進去;如果吵鬧,店員可是會請你出去。 3.我們會在這裡停留十五分鐘,我會用手機設鬧鐘,時間到了,就必須走。如果沒有做到,延誤了時間, 等一下的冰淇淋時間被你耽誤了,就會取消它。 所以,一、不買玩具;二、進去要小心,並且守規則;三、限時十五分鐘。「可以做到嗎?請你重複一次 。」「我可以!一、今天不買玩具。二、不可以弄壞玩具、不可以吵鬧。三、只有十五分鐘。」孩子聽完 之後,用他自己的話表達出今天必須遵守的規定。如果孩子都遵守規定,之後大人和小孩都可以繼續接下 來的玩樂行程。如果孩子沒遵守規定,他也經歷了沒遵守規定的「自然後果」,從中學習到生命中寶貴的 一課,父母也更站得住教養的立足點。 另外,如果父母說出那些不太可能執行的威脅,如前述帶孩子去百貨公司的例子,像是:「回家被打、永 遠不可以再來、等一下就知道慘了!」諸如此類威脅的話,長久下來,孩子也會去觀察,類似的威脅執行 度有多高,以及真正實行的可能。此外,父母也須「避免用不相關的處罰」來當成後果。像是:等一下不 帶你回家、等一下不可以吃午餐等。邏輯思考要從小培養起,事情的發生、後果的關聯一定要清楚且符合 邏輯推論,如此,孩子才真正嚐到後果,從挫折經驗中學習、改進。這麼做需要時間,也需要充分的耐心 ,但如此孩子才能真正的了解規範,只要用對方法,教養真的可以很輕鬆! 引用《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sex.asp?aid=19088
**********************************************************************
處理孩子的外在表現
在圖書室裡遇到了安迪(2歲,男孩子),他正在聽一個叔叔給一個孩子講故事,故事講的很生動。故事剛一講完,安迪一把就把書從那個聽故事孩子的手中搶了過來,那個孩子看自己的書被別人拿走,就追了過去。。。。。。
我們先分析一下2歲的安迪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行為呢?
首先父母要認識到,孩子這個年齡出現這種‘搶奪’行為是非常正常的。出現這種行為的本質因為是:
人類的本性具備天生的攻擊性和掠奪性;又由於孩子這個階段外在表現方式肢體前置於語言,社會和道德規範還沒有建立,因此‘搶奪’行為就會在這個年齡階段普遍出現。
另外,孩子雖然在為成長積極的攝取著資訊,但是對資訊的採集過程又充滿的“恐懼感”,因此孩子的‘搶奪’行為往往是在得到充足感安全(例如:身邊有媽媽陪伴),以及獲取到父母對這種行為的提示、不制止、啟發的情況下,才有可能頻繁出現,形成習慣性行為表現的。
那麼,我們建議媽媽應該如何做呢?
首先,媽媽隨身攜帶一個孩子非常心愛的玩具或其他物品。最好事先能夠設定類似環境,並和對方當事的孩子家長進行溝通。媽媽可以根據事情的發展情況,在保證雙方安全的情況下,可以觀望一會兒,然後再將兩個孩子拉開,然後詢問,
媽媽:發生什麼事情了?哦,大家都想看這本書是嗎?讓我看看。
然後,媽媽從口袋裡拿出了那個安迪非常喜歡的玩具, 媽媽對那個孩子和孩子的爸爸一起說:這本書很有意思,不過我這個玩具更有意思,你看它可以發出聲音,還可以行走呢,這個玩具送給你吧!
那個孩子的爸爸接過了玩具,高興的給自己的孩子演示起來。
通常這個情況下,安迪會立即放下書,“搶回”自己的玩具,在這個時候父母一定要制止孩子把自己的玩具搶回來。孩子此時一定會大哭起來。
這時候媽媽不要做任何安慰,耐心的等孩子情緒穩定之後,也就是停止哭鬧之後,在把孩子領到一旁把剛才發生的事情給孩子進行梳理一編,告訴他剛才發生了什麼事情,媽媽希望他使用的語言和行為等等。
當天晚上,在睡覺前,媽媽還要在跟孩子單獨在一起的時候,將白天發生的事情敘述一次,並提出遇到這種情況媽媽希望安迪使用的語言和行為。
我們將這類事件處理流程總結如下:
父母應該使用的培育方式
第一步 觀望與干與
在保證雙方安全的情況下,根據事情發展情況進行干與。
第二步 用給與讓孩子獲得對方同等的感受
用自己心愛的玩具作為自己行為的交換,會給孩子非常大的觸動,這種觸動是孩子認識自己行為,調整自己行為的根本。也就是在這種觸動下才能獲得解決問題的最初實現。
第三步 問題只有在情緒平靜的情況下進行,才有效
我們說在父母和孩子“有情緒”的時候,其關注力是不會在問題本身上的,對解決問題是沒有任何效果的,只有在孩子情緒完全平靜下來,能夠傾聽你說話的時候,才可能開始起作用。
第四步 梳理要點
媽媽是愛寶貝的;今天發生了什麼事情,讓媽媽不高興;和孩子討論:別人拿走自己的玩具,心裡難受嗎?提出下次遇到這種情況孩子解決的方式建議
第五步 純潔性資訊採集環境下進行梳理
“睡前梳理”是非常好的幫助孩子梳理邏輯思維的時段,因為在這種環境下採集資訊快而準確,何況又是和自己非常非常喜愛的媽媽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