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6日 星期三

學會做計畫並表達

/柯華葳(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教授)
媽媽最常對小莉發脾氣的一件事,就是她總是丟東忘西。即使媽媽生氣,把小莉罵到都哭了,還是沒有辦法改變她的「壞習慣」。媽媽甚至曾經語帶威脅的說:「有一天媽媽不在了,看你怎麼辦?」挨罵的小莉其實並沒有因此而學到自己要負責,更沒學到「記好、不要忘」。到底要怎麼做才會改善呢?

讓孩子練習管理自己的記憶
幫助記憶有一個很重要的訓練是「學到監督記憶」。就是讓自己知道怎麼記得。例如,全家出遊,回程快到家門時---
媽媽說:「等一下回到家裡,你們要做什麼?」
「喝水、喝水,口好渴。」「我要吃冰淇淋。」姊妹兩人搶著說。
「喝水、吃冰淇淋之前呢?」媽媽繼續問。
「洗手」姊姊說。
妹妹突然插嘴:「要看Poki (家中的狗)一下。」
媽媽再問: 「要先看Poki 還是先吃冰淇淋呢?」「看Poki。」

究竟「先看狗,還是先洗手?」姊妹兩人就此認真討論起來。最後,結論很清楚,摸過Poki還要洗手,因此決定先看Poki,去洗手,再吃冰淇淋。

媽媽確認結論,再問:「好,回家我們要做幾件事的順序是什麼?」
「先看Poki,去洗手,再吃冰淇淋。」姊妹倆異口同聲地回答。
車子到了車庫,媽媽很確定姊妹倆都知道等一下一進家門要先做哪些事了。

有計畫並先演練,就記得牢
研究指出,把要做的事以「語言」先演練一次,將不能見的思考,化成語言表達出來,可以聽到,可以複習。其實,這是學習監督思考與記憶的好方法。
想要「記得牢」是需要演練的。包括對事情的事先盤算與計畫。許多時候,容易忘記事情是因為事先沒有計畫。當許多事情擠在一起,例如,到公園玩要準備回家時,一面跟小朋友說再見,一面想著回家要吃什麼,可能就會漏掉自己帶去公園玩的小玩具。
如果家中常常有類似上述例子的對話,孩子就能學到如何事先規劃,並學到以自己與自己對話的方或,幫助自己記得需要記住的事。
從小鍛鍊把思考說出來
有些孩子似乎比案例中的小莉謹慎得多。像小文就是媽媽的好幫手,出門時會幫媽媽看著皮包,提醒媽媽忘了帶什麼或是要帶什麼。媽媽常說小文是她的「自動PDA」,因為使用PDA還要先輸入登錄,也要打開察看才會有提醒,而小文卻是自動的提示。
不過聽起來,像小文這樣的孩子不算多。古人結繩記事,而今大人用記事簿或PDA,孩子也需要慢慢學習對所要記憶的事有所規劃,並學著監督自己的思考與行為。
如果你家也有一個像小莉這樣忘東忘西的孩子,建議爸媽當孩子回家發現忘記什麼、丟了什麼時,先請他「回溯」(也就是回想一下),不要先「開罵」。平常,幫助他將所要執行的事以「語言」做練習。因為將不能見的思考,化成語言表達出來,就可以「聽到」、有複習效果;若是以文字記錄下來,就可以「看到」自己做的提醒記號,還能修改並一再練習。

Tips:如果孩子容易忘東忘西,爸媽別急著罵人。請帶領他把想要做的事先說出來,讓思考化成語言表達,產生演練的效果,孩子就容易學會監督自己的記憶。

請你這樣做
當孩子出門忘記把隨身攜帶的小玩具帶回家,和孩子討論「把玩具忘在哪裡了?怎麼找回來?
u      問孩子選「依去過的地方,一個個回頭找(就是有系統的回溯) 或是選「四處找找看」?
u      不論孩子選哪一個答案,先讓他說說選擇那個答案的理由。
u      引導他考慮,若每一個地方都去找,缺乏有系統的回溯,可能會有漏掉的疑慮。
親子一起討論後會發現,採取有系統的回溯(例如:幼兒園、朋友家裡、還是爸爸的車上),甚至記錄已經去找過的地方,會是比較理想的方法。
當孩子有了這樣的練習與思考,下回就比較不會掉東忘西,而且就算遺漏東西也比較能起來是放在哪裡。

擒自2009.6學前雜誌
資料來源http://kp6355.pixnet.net/blog/category/1362885







********************************************************************
樹立臺灣走向高品質幼兒教育的里程碑
林佩蓉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
  國外研究早已證實,高品質的幼教機構確實能促進學前階段幼兒認知、語言、社會與人格各方面的發展,並且高品質的幼教機構和高品質的課程與教學密切相關。但是,什麼是高品質的課程與教學呢?這使我想起《七隻瞎老鼠摸象》的圖畫書,故事是這樣的:
  有一天,七隻瞎老鼠發現了一樣奇特的東西,「這究竟是什麼?」,他們非常想知道,於是決定親自去摸摸看。
  一隻瞎老鼠摸到的是大象腿,以為是大樓柱子;
  一隻瞎老鼠摸到的是象鼻子,以為是蛇;
  一隻瞎老鼠摸到的是大象牙,以為是矛;
  一隻瞎老鼠摸到的是大象頭,以為是懸崖;
  一隻瞎老鼠摸到的是象耳朵,以為是扇子;
  一隻瞎老鼠摸到的是象尾巴,以為是繩子。
  最後一隻瞎老鼠在大象全身上上下下左左右右來回的走了幾圈,牠感受到了其他瞎老鼠所說的:像大樓柱子一樣堅固、像蛇一樣可以彎曲、像矛一樣尖銳、像懸崖一樣寬闊、像扇子一樣有微風、像繩子一樣多纖維,但是全部整合起來,這個奇特的東西原來是大象。

  高品質的課程與教學究竟是什麼樣子,就像這七隻瞎老鼠一樣"每個人的經驗不同,摸到的部位不一樣,想像、體會到的東西當然也不會相同;即使我們像最後一隻瞎老鼠一樣,嘗試摸了每個部位一-肖楚大量幼教書籍文章中。找到一些理論、概念或原則,例如:課程注重幼兒全面的發展、課程涵蓋並統整各學科領域的活動、主題符合幼兒的興趣、內容取材自幼兒生活經驗、活動適合幼兒的年齡層和能力水準、活動方式以遊戲及實作為主,每個人所勾勒的圖畫,還是可能大不相同,有人拼出大象,有人拼出四不像。
  畢竟這些教科書上的原則太抽象,無法幫助我們看到真實教室情境下所發生的種種面貌。除非我們能像義大利瑞吉歐.埃米利亞系統的幼兒學校一樣,長期做好教學過程的記實 (documentation)工作,並持續不斷的整理、分析、檢討;嘗試從這些豐富的教學事實材料中,澄清、瞭解孩子經歷了哪些學習經驗、孩子對於某些知識概念或技能的學習建構歷程為何、孩子從這些學習經驗中有哪些深刻的體認、老師應如何支持孩子快樂且深入有效的學習等,才可能落實國內幼教的課程改革,向上提升幼教品質的理想。
  如果真能這麼做,不僅可以幫助父母、老師更能瞭解孩子,對幼師的專業發展或幼兒園的課程發展非常有利,甚至也可以作為學術界發展相關理論的參考。所以,開發並出版吏多國內幼師的教學記賣書籍,一直是我多年來的心願,很高興這個構想也得到信誼基金會幼兒教育部陳娟娟主任的認同,於是我們決定合作,出版一系列類似《鞋子與量尺》的書籍,希望能拋磚引玉,為帶動臺灣走向高品質幼兒教育盡一份力量。
  因緣際會,台中愛彌兒幼稚園的高誘蟬老師主動與信誼聯繫,打算出版該園一系列教學紀實的小書,於是這本《甘蔗有多高?》就成為我們這一系列初試啼聲的處女作。
   為了達成我們原始的出版目的,我們所規畫的這一系列教學紀實書籍,會朝以下的特色發展:

1.
以孩子所探究的問題為主軸,呈現孩子完整的學習建構歷程
  雖然目前國內陸績有幼稚園出版課程教學紀實的書籍,但編輯的方式都是以「主題」為中心,以「教學活動」為主軸,呈現整個教學的風貌,優點是能讓讀者瞭解孩子在教室中豐富而廣泛的學習經驗,但缺點是無法深入檢視孩子在其中某個部分的探索建構歷程。而我們這一系列小書則嘗試走「微觀的角度」,以 「孩子所探究的問題」為主軸,呈現孩子在探索建構歷程中的想法和行動,讓讀者能更深入、更細緻的檢視孩子的學習經驗,例如:這本《甘蔗有多高?》其實只是愛彌兒「甘蔗」課程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2.
涵蓋多樣性、能反映鄉土/本土特色的主題
  從過去國內出版的課程相關書籍雜誌中,已經可以找到許多雷同的教學主題和課程內容,今後我們將從兒童發展或各學科領域的角度,開發更多不同的主題。尤其是能反映出地域文化特色的主題,以豐富幼教課程的領域,落實開發本土化課程的理想。像這本《甘蔗有多高?》就很能反映出鄉土/本土特色,畢竟甘蔗是臺灣典型的農業經濟作物之一,並非每個國家或每個地區都生產的農作物。即使在臺灣,也只有住在中南部地區的孩子才可能看得到。

3.
加強從兒童發展及學科領域的角度詮釋孩子學習經驗的意涵
  綜合維高斯基「最近發展區」(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nent) 的觀點以及師資培育的理論研究,孩子的學習品質會與老師所具備的兒童發展、學科領域及課程與教學三方面的專業素養有關,而前兩者,正是目前國內幼教界現場老師最弱的一環,所以我們希望在我們的小書中,嘗試從這兩個角度來詮釋孩子學習經驗的意涵,幫助老師多方思索自己可以扮演的角色功能。

4.
內容呈現方式需層次分明、結構清晰、圖文配合
  義大利瑞吉歐系統出版的《鞋子與量尺》在精心設計下,雖然比一般學術書籍容易閱讀,但是「無標題、敘說故事」的形式,仍然使得當今一些忙碌的讀者沒有意願讀完,這是很可惜的事。所以,我們希望這本小書的層次更分明、結構更清晰,配合文章的圖表能更多,以讓讀者更容易閱讀、也更容易吸收理解,所以編輯小組嘗試採取研究中資料分析的方法,依據孩子行動的目的、運用孩子的語言研擬出小標題,並嘗試從測量概念發展的角度,把孩子探索測量問題的歷程粗分為四個階段,以大標題分隔之。
  有人會說,這本《甘蔗有多高?》似乎有《鞋子與量尺》的影子。或許因為兩者出版的目的相同、編輯方式有些類似、主題又都跟測量問題有關,才會有此初步印象。但是如果仔細看完全文內容,會覺得兩本書籍的重點其實大異其趣。愛彌兒的孩子在探究測量問題的過程中,經歷了許多數學分數、除法概念的問題,而瑞吉歐的孩子則是偏重探究數學表徵的問題;並且這本小冊子的內容會更貼近我們的文化情境及經驗,編輯方式則更容易閱讀。不過如果願意從互補的角度來看,整合、歸納這兩本書籍的發現。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楚的看到學前階段孩子測量概念的發展情形及過程。而這些絕對是目前教科書上找不到的珍貴資料。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地的孩子在整個學習歷程中所展現出來的求知動機、態度與自學能力,都很驚人,可讓我們重新思索 「教給孩子他自己可以發現學習的東西」之必要性。另外,孩子探索測量問題時,可能會經歷類似以下的過程,雖然孩子測量概念的發展未必如下所述,以直線的方式進行:
孩子會探究的第一個問題是:「什麼工具可以用來測量?」。他們通常很自然的就會先想到利用自己的身體部位或身邊的東西來測量。而且會大膽嘗試利用各種不同的東西測量,例如:愛彌兒的孩子找的是樹枝、毛線、積木,而瑞吉歐的孩子用的是湯杓、書、繩子。不管教室裡有沒有放置各類「標準」測量工具,孩子一開始想到的東西通常都不是 「標準」測量工具。例如:尺、捲尺等。
  孩子會碰到的第二個關卡是:「究竟怎樣量,量出來的結果才會跟原來的東西一模一樣長?」。在隨機探索 「什麼可以用來測量」的階段中。當孩子多次經歷「用同樣的工具測量同樣的東西多次。每次量出的結果數字都不一樣或跟原來的東西不一樣長」,或「用同樣的工具測量不等長的東西,量出的結果數字卻一樣」這類與認知衝突的情境時。終於會發現不管用什麼工具,都要沿著東西的一直線上測量,從起點到終點,而且一定要在連接點之處接下去,才能把東西的長度測量出來。
  當孩子透過實際探索的行動,達到「知道哪些可以作為測量工具」的目的之後,孩子的注意力會逐漸轉移到第三個問題:「在這些隨手取得的測量工具中,哪一種最好用?」。愛彌兒的孩子發現的是「連環抓」。而瑞吉歐的孩子找到的是 「鞋子」。從表面上來看,兩邊的孩子找到的答案似乎不大相同。但是背後的意涵卻是相通的。他們都瞭解用東西比用自己的身體部位測量省力許多;他們都體認到測量單位的重要性----如果沒有使用測量單位。就無法用數據表示,例如:瑞吉歐的孩子用繩子量桌子,依據桌子長寬剪下繩子;而且好的測量工具要有合適的測量單位,才能測量許多大小不同的東西,如果測量單位太大,便無法用來測量比測量工具小的東西,所以愛彌兒的孩子會認為「連環把」是很好的測量工具,具有隨時可以加長縮短又可以數據化的特性。
  孩子會碰到的第四個關卡是:「什麼是大家通用、測量數值更加精確的測量工具?」。愛彌兒的孩子為了量出學校三層樓建築物有353個連環扣那麼高,為了解決如何告訴別人「353個連環扭是多高」的問題。最後才想到了捲尺;為了要把木板鋸成均等的一半,以製作甘蔗的柵欄。因為水板的長度剛好是奇數的連環扣,無法均分成一半,才知道「非標準測量工具」的限制;量尺可以比連環扣更精確。真正體認到標準工具的必要性及好處。而瑞吉歐的孩子則為了解決繩子無法數據化的問題而嘗試自己製作量尺,但是使用之後,才發現同一張桌子,每個人自製量尺所量出的數據都不一樣。而以鞋子為測量單位雖可行,但當事人會沒鞋穿,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最後終於想到要使用標準測量工具----捲尺。
  台中市愛彌兒系統的幼兒園,在高琇嬅老師的帶領下。汲汲追求幼教理想的踐行,從園所本身的建築與空間規畫、師資的聘任、課程規畫到行政管理層面,莫不強調「專業」標準,為台中市的幼兒提供了最高品質的教育環境。最特別的一點是園內設有全國首創的專任研究督導人員,對於研發高品質的幼兒課程一直不遺餘力。在多人、多年的播種與努力下,今天愛彌兒終於決定要有系統的把這些豐碩的成果結集出書。很高興能有幸參與這本《甘蔗有多高?》的編輯過程,這本小書的出版,不管對於愛彌兒幼稚園本身或對於整個臺灣地區的幼教界,都具有指標性的重大意義,可說是樹立了臺灣走向高品質幼兒教育的里程碑。
本文原載於2001年信誼基金出版社出版之「甘蔗有多高?--幼兒測量概念的學習」推薦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