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5日 星期三

寶寶空間概念

幼兒空間概念 生活學習基礎
轉自自由時報電子報2012.03.26健康醫療
文/廖經平

「王小明!你的褲子前後穿反了。」
「葉小美!妳的鞋子左、右腳穿錯了。」
「舉起你的右手,就是拿筆的那隻手。」
相信這些情況對於許多學齡前孩童的家長並不陌生,認為孩子們總是學不會分辨左右,總是要一而再,再而三提醒。其實,孩童的「空間概念」發展是循序漸進的,必須隨著年齡做適當的教導,才能讓孩童有效的吸收。
一般來說,嬰幼兒從爬行,進展到行走的階段,他們的探索環境漸漸從平面擴展到垂直面,他們開始發現頭頂以上的世界,此時已逐漸建立上、下的概念,直到23歲孩童對於上、下已能清楚區辨。
大約4歲時,能區別前、後的差異,對於衣服的正、反面也較能理解。
5歲時,能辨別物體距離本身的遠、近,且此時為左、右概念的發展期,但仍無法類化到日常生活中,所以常常會出現鞋子穿錯腳的情況。
6歲孩童空間方位的辨識才較趨於成熟。
◎如何幫助各個年齡層孩童增進空間發展呢?提供以下幾個活動做參考:
02歲:
此時孩童正處於探索環境的階段,在安全的範圍內,讓他自由行動,探索的機會愈多,大腦對本身以外的空間概念愈能得到回饋。
在安全的情況下,將孩童有興趣的玩具放在高處,誘發他向上探索的動機,延伸探索環境,也可藉此訓練孩童由坐到站的動作。
34歲:
此階段孩童已具有基本上、下、前、後、裡面、外面等方位概念,利用簡單的指令讓他們能類化到生活中,例如:把鞋子放到櫃子「裡面」、積木往「上」疊、筷子放在碗「旁邊」,也可訓練孩童穿脫衣物,讓孩童理解衣物正、反面的概念。
56歲:
積木、樂高等組裝玩具不僅可訓練此階段孩童空間概念發展,同時上肢懸空的狀態下也可以訓練他們的上肢穩定度及手眼協調;一開始可先進行仿拼,大人做一塊,小孩跟著做一塊。
再來是大人做好完成品,小孩看著完成品進行仿拼,最後可進階到看著平面圖案進行組合;仿拼的難易度也可由左右對稱的形狀進階到不規則的形狀。
「空間概念」是孩童個體最早發展的一種身體知識,它不僅跟生活息息相關,更是孩童日後發展高階科學概念的基礎,哈佛大學心理學家Howard Gardne也認為空間智能是生活學習的基礎能力,也是藝術、科學、數學等領域不可或缺的能力,因此幼兒的空間認知發展一直是許多父母及教育者著重的要點之一。
學齡前的孩童對於環境事物的觀察與學習非常敏銳,是空間發展最重要的時期,對於孩童日後生活自理、學業、甚至人際關係都有極大的影響,因此把握此黃金時期,加強孩童的空間認知發展,對於孩童日後將有極大的幫助。



(作者為新北市宏仁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師)





*************************************************************
培養幼兒空間概念

空間概念發展的進程
  幼兒的空間方向感發展是由平面到立體的。
  在嬰兒時期,是用聽覺來辨認方向。到了一歲多時,孩子開始試著以動作來探索空間,所以我們常看到孩子試著將玩具放進喝水的杯子裡,或者拿一塊積木搭在另一塊積木上,雖然擺不好,他還是會一再嘗試。到了一歲半時,他對上、下、來、去等空間詞彙已有清楚認識,問他︰媽媽在那裡?他會用手指或用眼神望過去。
  兩歲半左右,是孩子空間概念進步最快的階段,他會使用許多新的空間詞彙,精準度也比以前高。如︰后面、角角、上面、樓下、外面、那裡。如果問他︰爸爸在那裡?孩子不僅會回答在辦公室,甚至可以連辦公室的位址都能說出來。
  到了三歲,孩子的方向感和空間感逐漸成熟。他知道鳥在空中飛,魚在水裡游,屋頂在大樓的頂端。在發展的階段過程上,多是先發展空間詞彙,然后才慢慢了解其概念內容。
  從生活教育中著手
  我們其實就置身在空間之中,要如何善用它來培養孩子的空間感及方向感呢?就從日常生活著手吧﹗
  一、當孩子會自己走路時,在安全的範圍內,讓他自由行走,不要因為怕他跌倒而且局限他活動的區域。探索機會越多,對自身以外的距離就越能產生正確的意識。
  二、孩子能參與家事時,給他機會放置、收拾,例如︰請他把拖鞋掛在鞋架上,把布鞋放在鐵柜裡面。在大一點時,可以請他擺放碗筷在桌上,湯匙放在旁邊,吃完飯把碗盤放在洗碗糟裡。如此的練習,不但能建立空間感,伴之而來的還有獨立自主的能力。
  三、組合積木是孩子的最愛,利用他的喜好再加入空間概念指導,孩子的立體方位要領形成后,創意空間會更大,能讓孩子更有成就感。
  四、戶外公園、遊戲場或街道,也是訓練方向感的好場所。比如︰走進公園叉路時,讓孩子決定往前、向左或向右走;溜滑梯時,告訴孩子走到后面、爬上去、溜下來等;逛街時,也可以玩一個遊戲︰約好一個地點,媽媽帶孩子一起走他決定的路線,另一個大人則繞另一條路線,另一個大人則繞另一條路線,走走看,最後會不會遇到。





*************************************************************************
Q:寶寶上下左右不分怎麼辦?

A:孩子的空間發展
0
6歲兒在空間概念的發展特徵如下: 4-6個月的嬰兒:已能覺察高度深淺的空間關係。 7個月~未滿1歲:可以分辨近處與遠方的物體;喜歡將物品放進、拿出罐子,來探求進出及內外的關係。 1~未滿2歲:喜愛在遊戲過程中不斷用動作來探索空間(如堆高積木、玩套套杯、爬上爬下)。 2~未滿3歲:會使用許多的空間詞彙,如:那邊、外面、樓上。喜愛探索家中每個角落,也因此逐漸知道家中物品的擺放位置。 3~未滿4歲:方向感與距離的概念已逐漸成熟,能按照簡單地圖找到室內某物的位置。 4~未滿5歲:對空間開始有明確的概念,並能以他人為中心理解空間位置。 5~未滿6歲:5歲半左右能清楚辨識自己的左、右邊,但無法推論到其他的事物,常會出現左右轉容易混亂、或將9寫成6,方位知覺尚未發展良好。 6歲以上:空間概念逐步發展,會學習辨識熟悉方位、地點。空間概念已從家、鄰近延伸到整個社區,並且有興趣知道別的地方、國家發生的事情。 具有空間感的遊戲經驗 孩子的空間概念可以透過各種不同的遊戲中獲得,例如:孩子從小就愛玩躲貓貓、尋寶遊戲;中班的孩子會捏陶、拼圖、堆積木;大班迷上下棋、造形活動等;乃至長大後會看複雜的地圖、星座,精通天文、地理學科等,這些解決空間問題的能力,在卡德納(Howard Gardner)「多元智能論」(他認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包括語文、音樂、人際等等)中歸為空間智能,是多元智能中重要的一環。 父母平常可藉由教具、圖書擴充幼兒的學習領域,走迷宮可幫助孩子依圖示尋找目標,拼圖、象棋、撲克牌等遊戲可訓練孩子多項思考、判斷的能力,積木也能擴展孩子的空間思維,這些都是很簡單且可取用的教具;圖書方面像信誼出版的《燈塔》、《小黑捉迷藏》、《阿虎開竅了》、《樹真好》(A Tree Is Nice)等與空間相關的書籍,也是父母參考的依據。 孩子的空間觀念隨經驗與外在環境刺激不斷擴展,旅行亦有助孩子從不同的角度看事物,有空可多帶孩子出去參觀、走走,不但能增進親子關係,也是啟發孩子智能的重要泉源。






********************************************************************

早期療育--空間概念的培養--牛津家族教具--形狀色彩運筆遊戲

圖片來源: 牛津家族教具http://www.newwis.com.tw
在去年(100年)夏秋交接之際, 有一次上台大醫院物理治療師林盈蕙老師的諮商課時, 老師跟我提到可以開始教小芳芳簡單的迷宮遊戲.  一直以來我都是一個很乖的學生, 只要老師說的出口, 我大部份都會認真地找資料並試著引導小芳芳.

找了一些簡單的迷宮教小芳芳如何玩, 小芳芳一直没有辦法理解為何紙上的迷宮需要彎彎曲曲的走... 想了很久...該如何引導她呢?  後來看到了牛津家族教具中的形狀色彩運筆遊戲發覺這就是我在尋找的立體迷宮.  對認知好一點的小孩, 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哪裡没有路了是個死胡同, 應該往另外一個方向走.   而對小芳芳來說, 可藉由實際的操作讓小芳芳了解到没有路了過不去.



小芳芳手的肌力及穩定度都需要加強, 這組教具剛好可以讓小芳芳練習握筆, 讓她控制手和筆的動作, 在遊戲過程中用磁筆把珠子送回該回去的位置時, 除了可以訓練手的穩定度外, 還必須要有簡單的推理能力來思考如何讓珠子回到該回去的位置.  這過程中也訓練了手眼的協調.

小芳芳一開始無法同時兼顧那麼多種顏色的珠子及形狀顏色的家(即珠子該回去的位置), 為了避免干擾一開始只讓小芳芳練習一小區塊, 由於小芳芳最喜歡粉紅色, 所以我們一開始選定的範圍鎖定在粉紅色珠珠及淺藍色珠珠.  一閞始是告訴小芳芳帶小珠珠回家, 但在玩的過程中感覺小芳芳只有中度的興趣, 所以改用另外一個方式...告訴小芳芳淺藍色是企鵝組的小朋友, 粉紅色是白兔組的小朋友, 小芳芳是老師, 上課了小朋友該回教室了, 用磁筆帶小珠珠時會說:"小朋友, 上課了要回教室了喔!", 帶入假扮遊戲來提昇小芳芳的遊戲動機.

小芳芳手的穩定度需加強, 所以有時拿磁筆時, 由於握筆的方向偏差導致無法移動小珠珠時, 媽媽會幫忙稍加調整握筆方向的角度, 媽媽會用手輕輕的牽引小芳芳的手肘的地方引導小芳芳移動, 重點是要讓小芳芳感覺這個遊戲的主導權還是在她手上.  才不致降低其遊戲意願及動機.

而姐姐芳芳和妹妹小芳芳一起玩時, 則是要求姐姐使用左手(其慣用手是右手), 訓練一下平常比較使用不到的左手(非慣用手).  如果是姐姐自己玩時, 則要求姐姐使用二手各拿一隻磁筆來練習雙側的協調.   對小芳芳而言, 這套教具可以陪伴小芳芳走過一段早療努力的歲月來提昇她不足的能力.  是個好玩具.

迷宮遊戲與運筆連一連主要在提供父母們一個好玩而又實用的方式來教育小孩, 學習遊戲化、遊戲學習化是我在陪伴小芳芳成長過程中努力追求的方向, 落實在遊戲中的學習可提供孩子一個既可以遊戲,  又可以練習的最佳遊戲方式, 當孩子可以走出正確的路線,就表示小孩手的穩定度是足以移動小珠珠並藉由腦部的分析、判斷及小肌肉的運動來達到手眼協調的練習, 這是訓練判斷力及協調能力的好方法.


由於媽媽對運用迷宮於教養之中有興趣, 所以研究了「迷宮」對提升幼兒空間概念的培養及好處:
1.觀察力及專注力的訓練: 可以訓練寶寶的觀察力, 無論是運用食指來尋找通道的小年齡寶寶,還是用筆來畫出路線的大年齡寶寶,走迷宮都能提高寶寶們的專注力


2.空間概念的培養: 迷宮可提升寶寶對圖形的方位知覺,也就是在遊戲中認識上下、左右、前後等方位。


3.耐心的養成: 走迷宮還能培養寶寶的耐心,因為只有心理穩定之下,寶寶才能全神貫注地去完成遊戲。


4.問題解決能力: 在迷宮遊戲中,能讓寶寶學會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以上是媽媽找到合適教具的心得分享供有需要的朋友參考.

牛津家族教具童書網對此教具也有其理念及遊戲玩法分享, 是很好的參考資料 http://www.newwis.com.tw/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A142130&Category=18289
資料來源http://babysmile999.blogspot.tw/2012/02/blog-post_06.html






*********************************************************************************

幼兒  概念   的發展

開始有模糊的抽象概念 成年人習以為常的顏色、形狀和上下位置空間等抽象概念,對1歲以前的寶寶來說,還沒有能力充分了解,建議家長先從日常生活中實際的事物,慢慢帶入抽象的概念。
物體恆存概念
對於7個月大的寶寶來說,可以開始教導他「物體恆存」的概念,月齡較小的孩子,只要媽咪離開視線就大哭,因為寶寶覺得媽咪消失就不會再回來了,這時家長可以和寶寶玩「找球遊戲」。先拿一個顏色鮮豔的球,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再把布蓋在球上,引導寶寶自己掀開布把球找出來,了解「看不到的東西,不代表已經消失」的概念。
9個月大的孩子很容易怕生,陌生人靠近就會有排斥和害怕的反應,也不讓不熟的人抱他,陳慧如醫師認為,大約到1歲都會有這種情形,看寶寶個性和家裡的環境,如果常常接觸不同的人,就會比較快度過這個時期。「怕生」是寶寶正常的社會化反應,家長不需要太傷腦筋,如果寶寶完全不怕生,媽咪反而要有警覺性,因為表示寶寶無法分辨目前身處的環境安全或不安全。
模仿、取代性遊戲
10個月大的孩子喜歡玩放手、丟東西的遊戲,常常讓家長撿得一肚子火,陳慧如醫師表示,這是寶寶手指肌肉發展的正常過程,不需要罵寶寶為什麼老是要把東西丟地上,但如果過了1歲還有這種情形,就需要態度堅定的告訴寶寶「不可以」!
在教導寶寶學習新事物時,必須先觀察寶寶的能力到哪裡,這就是家長必須瞭解發展里程碑的重要性,不必揠苗助長,但是也不能完全不刺激孩子的能力。9個月以後已經能聽懂簡單的指令,可以自己翻書看繪本,最喜歡模仿和取代性的玩法,能接受比較抽象的遊戲,像是學媽咪假裝講電話,這時家長必須特別注意自己的日常習慣。
資料來源http://mobile.mombaby.com.tw/op/channel_2?id=1982





*********************************************************************
幼兒數概念相關發展
數概念教育的重點在於讓幼兒喜歡數學,覺得數學真有趣好玩,而非要幼兒 強記憶或機械式地練習透過日常生活中的素材,讓幼兒從具體的方式中操作、思 考,了解其中的邏輯關係。
  如果能在幼兒期,給予幼兒們一個快樂的數概念學習經驗,相信在未來的數學學習過程中,會有不錯的成效。在數概念教育中,教保人員應運用幼兒數概念發展情形,設計安排適合幼兒學習的課程。
幼兒數概念相關發展
年齡
相關發展
1.          吸吮拇指或尋找奶嘴慰藉自己。
2.          眼光會追隨緩慢移動的物體。
3.          會伸手抓拿玩具。
4.          會尋找掉落的玩具。
5.          會從各角度辨認物體,如果看見東西被藏到毯子底下,會去把它來。
1.          會嘗試堆積木。
2.          當著孩子的面把玩具藏在三塊布其中之一的下方,他會找到玩具的正確位置。
3.          渴望玩某個玩具的話,會到處去找。
4.          當球滾進沙發下方,並由另一方滾出來時,孩子會懂得繞到另一方去撿。
1.          在袋子內放入三樣物體,其中之一是孩子十分熟悉的。孩子只要用手觸摸
2.          就可以找出該樣熟悉的物體。
3.          會使用昨天、明天等時間性的語詞。
4.          在場的孩子中若少了一人,他會知道是誰不見了。
5.          常說:我自己來,以證明自己可以獨立自主。
1.          幼兒的認知能力還在繼續發展。他們逐漸能夠將具體的物體、行動及事件
2.          以抽象的方式表達但是,思考方式,仍受到自我中心的影響,常有見樹不
3.          見林的情形。
4.          此階段的幼兒很容易只注意到事物摸得著、看得到的部分。
5.          在推理方面,幼兒仍存在擬人化的特質,以為沒有生命的物體也具有生命
6.          的特質。推理能力方面會隨著時間而愈具有邏輯概念。


幼兒數概念的教學內容,依不同年齡幼兒的能力,提供不同的學習內容。
年齡
圖形
空間
邏輯推理
*數數:1.比較2個
   2.比較3個
*唱數、數目與數字
*經驗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的數字
*對應觀念:3以內的對應
*2以內的比較
*順唱、倒唱、雙重數數辨認
*比較量:大小、 快慢、多少、高矮
*時間概念:分辨上午、中午、下午,觀察時鐘與指針的移動情形
*一半的概念
*○□△
*名稱認識觀察實物基本形狀
*裏外
*上下
*分類
*配對異大的相同物品圖片
*部分與全部

*1~10集合的指認:
1.依數量將東西放入容器
2.數字與數量的聯合
*金錢:1元5元的認識
*對應:5以內
*1~5的比較
*分類:分成三類
*序列:單純序列比較
*比較量:快慢、粗細、寬窄
*時間概念:三、 六、九、十二 點鐘
*○□△□形狀認識
* 立方體
* 長方體
* 圓柱
* 正五角形
*正六角形
*前後*配對
*相加分類
*相減分類
*金錢:一元、五元、十元的認識。
*10以內數的分解合成
*對應:10以內
*1~30的數數:唱數、點數
*數字0與零的概念
* 序列
* 辨識日常生活的單位量
* 比較量:浮沉
* 時間概念:小時
* 四等分的概念
*部分與全部
*○□△分解及組成
*遠近
*上下
*部分與全部

 http://content.edu.tw/vocation/child_care/ks_sd/Media/Chap1/frame1.htm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hPybS6qFBQVotwHoYeZpgkD5mpM-/article?mid=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