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4日 星期二

物體恆存概念 培育高EQ寶寶

物體恆存遊戲好好玩

4個多月大的小廷好想睡覺,爸爸抱著哄,可是小廷哭一哭就轉頭看門口,似乎期待媽媽出現。看不到媽媽的小廷,又埋首在爸爸懷裡繼續哭 媽媽雖然不在眼前,但小廷卻知道媽媽沒有消失,表示他已經有「物體恆存」的概念。物體恆存概念的發展和記憶力、因果關係、動作發展息息相關,從寶寶6個月起,爸媽就可以跟他玩許多有趣的遊戲。


4
個月 寶寶知道物體恆存 物體恆存概念最早由皮亞傑提出,他觀察到如果把一塊布遮在正伸手準備拿玩具的67個月小寶寶眼前,寶寶就會停止伸手的動作,彷彿那個玩具根本不存在;但是滿8個月的寶寶就懂得尋找;皮亞傑主張︰物體恆存概念是8個月以後的寶寶才具備的能力。 但後來的研究發現︰4個月(甚至3個半月)的寶寶其實就懂得物體不在眼前並非消失不見,只是礙於記憶力不夠好忘了找,以及看不到東西不知道該怎麼行動才能拿到東西,所以才沒有找尋的動作。


5
8個月 掌握簡單物理原則 此時寶寶開始懂得一些物理原則和因果關係,比方拿球撞積木,積木會動,如果相撞之前積木就先動,或者撞上幾秒之後才動,寶寶會露出驚訝的表情。同時寶寶也知道東西的大小、質材、形狀的不同,及其相對的運作規則,譬如小球掉到地上會繼續滾動,但是衣服卻不會。 這時寶寶的視動協調能力逐漸進步,爸媽會發現︰擋住電視時,剛好被聲光效果吸引的寶寶會歪頭找電視看;車車前進時,寶寶的視線不僅會沿著運行的軌跡移轉,看著東西掉落後,他也會探頭探腦試著尋找;而躲貓貓之類的找尋遊戲,則最容易逗得寶寶呵呵笑。


9
12個月 寶寶愛找媽媽 把玩具藏在手帕下,9個月的寶寶懂得掀開手帕找出玩具,可是一旦成功會一直在同個地方尋找,即使當著他的面把東西移到別處,寶寶仍堅持在原處找,皮亞傑稱為「A-not-B error」。並非表示寶寶沒有物體恆存概念,根據後人研究,寶寶會犯這項錯誤,是因為太專注在自己的動作,以為重複同一動作就會找到玩具,卻忽略東西的位置已經改變。滿周歲後,這種情況會逐漸減少,2歲前的寶寶就很少再犯了。

9
10個月的寶寶,開始靈活運用手膝爬行,對家中環境也逐漸熟悉,加上「分離焦慮」作祟,一旦媽媽消失眼前,寶寶可能化被動為主動到處找媽媽。如果沒聲音線索引導,寶寶一樣犯了前述的「A-not-B error」」,當媽媽發現寶寶對著空無一人的廁所哭泣,可別太訝異,因為上次就是在這裡找到媽媽呀!
物體恆存4遊戲 親子鬥陣玩 ‧掀手帕 找玩具 寶寶6個月左右,可拿條手帕蓋住他正在玩的玩具,看他會不會掀開手帕?之後,再拿出另一條手帕,將玩具放到其中一條下面,看寶寶能否找到玩具?爸媽可加個答對或答錯的聲效,讓寶寶覺得更有趣。 如果手邊沒手帕,也可以直接把東西握在掌心,伸出兩個拳頭讓寶寶猜,倘若他猜對了,兩手交叉看他會猜哪一手?猜對了,兩手再互繞圈圈,然後停下伸出兩個拳頭讓寶寶猜。1歲前的寶寶,要完全答對並不容易,爸媽可別因為寶寶猜錯而擔心呦! ‧躲貓貓 猜猜我還在不在 爸媽可以用手遮住自己的臉,假裝自己不見了,接著移開手掌露出大大的笑臉,寶寶會回你燦爛的笑;你也可以真的躲起來,然後再出現寶寶面前。9個月後的寶寶模仿和行動力較強,還會自己悄悄躲在門後或桌面下,又笑嘻嘻地探出頭來喔! ‧發聲或滾動玩具 了解因果 從寶寶會翻身趴著以後,球就是很好玩的玩具,隨便一碰就會滾動,寶寶可以練習眼睛追蹤移動物品;會爬之後,有些寶寶懂得自己找樂子,拿著球先往前滾再去追;快滿周歲的寶寶,稍微具備輪流的概念,爸媽可以和他輪流滾球。讓寶寶玩發聲或滾動的玩具,不但有助於操作能力發展,也可以進一步瞭解因果關係,只要我的手動一動(因),小斑馬就會發出唱歌(果)哦! ‧我丟你撿 這是9個月以後的寶寶最愛玩的遊戲,他不但喜歡把東西統統往地上丟,沒東西可丟時,還會試著把爸媽推下沙發。爸媽除了認命幫忙撿,也可提供各種材質、大小、形狀的物品,讓寶寶充分感受不同東西掉落的聲音、運動方式的不同,慢慢歸納出這世界的物理原則。 ※本文選自《學前教育雜誌》2007年一月號。

作者:學前教育雜誌編輯部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6225&prev=16284&next=16224&l=f&fid=67






******************************************************************
物體恆存概念 培育高EQ寶寶
採訪/陳雯琪
諮詢/光仁文教基金會助理執行長 林怡君


「物體恆存概念係啥米?」簡單說就是物品離開視線範圍之後,依舊存在的概念。看似容易,但對寶寶而言卻是不易理解的,因此,父母應替寶寶預備一個豐富的環境,才能讓寶寶的物體恆存概念有適切的發展,那麼對孩子的安全感及EQIQ都會有助益喔!


咦!東西被遮住就是不見了嗎?把寶寶眼前的玩具用布蓋起來,看看寶寶會有什麼反應?他可能會以為東西不見了,而哇哇大哭呢!

這是什麼原因呢?喔!原來是小寶貝還沒有發展出”物體恆存”的概念,所以當您將物品蓋住後,他並不會主動尋找,反而會以為東西不見了,而出現哇哇大哭的反應。

瞧到這兒,您曉得物體恆存概念指的是什麼了嗎?它指的是,物體雖然沒有出現在眼前,但並不表示物體不存在,只是看不見而已,與孩子的安全感及信任感的建立有相當的關係。

東西蓋住了,就是不見?
東西不見了,只是蓋住;某人離開了,還會回來,不是消失,等物體恆存概念是十分抽象的,難以理解的。

光仁文教基金會助理執行長林怡君解釋,皮亞傑理論中的「物體恆存」概念指的是,當孩子處於「感覺動作期」時,如果在視覺上注意到的物體,如:玩具或人,突然從他的視野中移走或離開,他完全不會去尋找該物體,因為在他的認知裡,該物體已經不存在了。

「若東西不存在於視線內時,卻依舊存在,即並非消失不見。」雖然這個概念對於成人來說,是理所當然的,但對小嬰兒而言,卻是十分難以理解的。需待各種感覺統合協調成熟後,寶寶才會懂得去尋找不見的物體,並且進一步了解到,物體不會因被遮住了,就消失的恆存概念。

物體恆存 情感依附不可缺
在了解了何謂物體恆存概念之後,家長還得對物體恆存概念的重要性有所理解,如此才不會誤以為不重要而忽略寶寶的需求。

*養育貼心寶貝, EQIQ雙高!
當孩子對人或物有恆存概念時,他會了解到,「喔!原來除了我自己之外,還有別人的存在。」如此就會比較顧慮別人的感受,比較不會成為小霸王。
除此之外,當孩子的物體恆存概念發展的較佳時,他對事物的因果關係會有比較好的理解力,對記憶力、空間概念及邏輯思考等也都有很好助益。

*物體恆存給寶寶滿滿安全感!
物體恆存概念是寶寶情感依附不可或缺的喔!舉例來說,8個月以前的孩子,物體恆存概念尚未發展完全,因此,當父母離開時,他會哭鬧,因為,他會以為父母離開就不見了,不會再回來接他,較沒有安全感。
相反的,當孩子的物體恆存概念發展的較完善時,他就會了解父母離開只是暫時的,晚點依舊會來接他,那麼一來,他比較不會有分離焦慮,對人也比較有信賴感、EQ也會較高,當然也比較不易顯得煩躁,可提高其安定性及穩定性。

*上學囉!有效減少分離焦慮!
寶寶要上幼稚園囉!父母在欣喜之餘,又得傷腦筋啦!「寶寶一到幼稚園,就哭哭啼啼地,象無尾熊一般地黏在身上,不肯離開,真令人感到心疼?」其實如果在孩子上學前,就及早建立起物體恆存概念,問題可就簡單多了。
怎麼說呢?喔~原來有物體恆存概念的小朋友就會曉得,父母親不是將他扔在幼稚園就理不了,而是在約定的時間內就會來接他,那麼就可以有效減少孩子的分離焦慮,讓寶寶乖乖上幼稚園喔!

物體恆存概念 8個月大開始
寶寶的物體恆概念從什麼時候才會開始發展呢?林怡君說,依據皮亞傑理論中的「物體恆存」概念發展,孩子約在8個月左右開始慢慢地理解,東西雖從視線消失,卻還是存在的道理。

林怡君強調,孩子的物體恆存概念的發展程序大部分相同,但仍需視個別差異而定。

04個月大:
此時期的寶寶若東西從眼前消失,他並不是去尋找喔!因為他會以為不見了。家長不妨做個小實驗,將玩具放置在寶寶面前,接著用毛巾蓋住,當玩具從視線消失,寶寶就會以為玩具不見了,並不會主動去找。

48個月:
當東西不見時,寶寶會停頓一會,並感到疑惑,思考東西為什麼會不見。

812個月:
此時寶寶已經具備初步的物體恆存概念了。當眼前的人或物突然不見(如:被人用毛巾蓋住或以手遮面),小寶貝會努力嘗試翻弄尋找,如:主動把覆蓋物掀開,不會置之不理。不過,物品需從寶寶的眼前消失,他才會主動找,像是在寶寶面前將玩具蓋上毛巾。
有趣的是,您會發現,當孩子的玩具或奶嘴掉了,他能目視掉落的物品,並發出聲音示意;當旁人揀起後,他又刻意弄掉,以期東西再度被拾回。

1216個月:
除了物體恆存之外,孩子還會發展出另一個概念,即物品牽移概念。家長可以把寶寶眼前的物品從一處移往另外一處,那麼寶寶的視線就會開始跟隨物品移動的腳步轉移。

18個月:
寶寶的物體恆存概念已經發展的不錯囉!就算他沒看到物品被遮住或被拿走的過程,他也會曉得東西依舊存在,並主動去尋找被移走的物品。

18個月~2歲:
18個月之後寶寶的物體恆存概念就已經大致發展完全,已經曉得物體是被移走,可以找的到,而非從此消失。所以已經開始會和媽咪玩躲貓貓的遊戲了。

東西不見了嗎?物體恆存啟蒙
及早建立孩子的物體恆存概念好處多多唷!林怡君表示,若能提早建立孩子的物體恆存概念,可以讓寶寶有滿滿的安全感,情緒相對也會比較穩定。而且啟蒙物體恆存概念也一點都不難呢!只要運用家裡的小道具,就可以輕鬆達到目的,家長不妨在家裡多陪小朋友嚐試喔!

1.躲貓貓(0歲以上)
工具:媽咪的手或手帕、小玩具。
功用:培養物體恆存的概念,讓孩子知道,東西不是不見,只是被遮住了,所以看不見。愈早開始訓練愈好,從出生就可以著手。
玩法:
當小嬰孩出生後,媽咪就可以在床上和寶寶玩遊戲囉!媽咪可先讓寶寶看看自己的臉,接著將雙手合併、遮住自己的臉,接著再打開手掌,露出臉,並且看看寶寶的反應;或者也可以拿小手帕蓋住臉,讓寶寶試著自己伸手,撥開手帕,看到媽咪的臉。
待孩子稍微大一些時,媽咪可以拿毛巾蓋住寶寶最喜歡的小玩具,讓孩子以為不見了,然後再打開,讓孩子知道玩具沒有不見,只是被遮住了,只要打開就會再次出現,當孩子知道要伸手將毛巾撥開,去找玩具時,效果就達到了。

2.妙妙箱、神秘袋(9個月以上)
工具:小袋子或小箱子、小玩具、棉被
功用:練習物體恆存的概念。除此之外,還可以藉由觸摸的過程,讓寶寶認識不同材質的物體,同時享有觸覺的啟蒙。
玩法:
拿一個小袋子,在寶寶的面前將各式小玩具置入小袋子中,再讓寶寶取出,讓寶寶知道玩具只是被放進袋子裡不是不見。最好準備形狀、大小、材質皆不同的幼兒安全玩具,如此一來可以讓寶寶經由觸摸的過程,認識物體的異同。
此外,也可以將寶寶的小玩具藏在棉被下,並鼓勵寶寶翻開棉被找出來,啟發物體恆存的概念。

3.猜玩具在哪裡?(3歲以上)
工具:小積木、碗、小球。
功用:幫助孩子理解物體恆存概念,並從而訓練其記憶力及思考能力。
玩法:
從孩子3歲左右,開始對周遭充滿好奇心,會亂翻東西、不斷地探索環境時,就可以在家製造寶物讓孩子玩囉!
一開始,媽咪可先將小積木藏在左手或右手,接著再讓寶寶試著猜測小積木在哪一手?待寶寶知道遊戲的玩法之後,可以進階拿幾個碗反扣,並在碗裡藏小球,讓孩子找,看球躲在那一個碗裡?





(取材自BabyLife育兒生活雜誌)





****************************************************************
咦,媽媽呢?~談幼兒的「物體恆存概念」
看到涵涵很專注地在客廳玩玩具,媽媽趕緊去上個廁所,想不到才一轉頭,便瞧見剛會爬的涵涵,已爬到了浴室門口,媽媽很驚訝:他怎麼知道我在這裡,還知道要來找我?   涵涵這個舉動很明顯地表示,當他發現媽媽不在眼前時,他相信媽媽一定在某個地方,因此有了「尋找」的動作。整個行為揭露涵涵的「物體恆存概念」正在萌芽中。 什麼是「物體恆存」?   「物體恆存」是瑞士著名的認知心理學家皮亞傑描述嬰幼兒時期認知發展狀態的專有名詞,是指「嬰幼兒對於一個不在眼前的東西,知道它仍然存在,而不是沒有了」,這種概念大約在寶寶六、七個月大時開始萌芽。在這之前,某個東西如果在寶寶面前消失了,寶寶的反應會像若無其事般,也不會去「找」。   「物體恆存」概念的發展包含好幾個層次。在六、七個月大之前,對於在眼前消失的物體,孩子並不會積極尋找,比如當你用搖鈴把寶寶逗得笑咯咯時,突然把搖鈴藏到背後,寶寶的目光和興趣便馬上移轉到別的地方。   慢慢地,孩子開始會在物體消失的位置尋找東西,像你用布把玩具蓋起來,他會把布掀起來找玩具。這時期的孩子會樂此不疲地重複掀開布找東西的舉動。然後,孩子會積極地尋找在他眼前先後被藏在不同地方的物體。最後,即使他沒有看到物體被移動的過程,也能夠到不同的地方去尋找標的物。到這個時候,「物體恆存」的概念可謂發展完成。   「物體恆存」概念的發展和因果關係、記憶之間亦有相關,因為,重複地把布掀起來找玩具,即是具有把布掀開(因),便可看到玩具(果)的因果概念;另外,當布把玩具蓋住時,孩子的腦海裡知道玩具就在布的下面,因而會有掀布的動作,這是一種記憶能力的展現,他「記得」有玩具在這裡。   把物體換成「人」,便發展出「人乃恆存」的概念。這階段孩子最愛玩的遊戲──躲貓貓,便是「人乃恆存」概念的最佳測試與最好練習。在一連串的重複中──人不見了,又出現了;孩子從原本以為這個人消失了,後來卻又出現的驚喜中,逐漸能預測人消失後還會出現,而瞭解到眼前不在的這個人仍然存在於某個地方。 恆存概念跟分離焦慮息息相關   另一個跟「物體恆存」概念息息相關的發展,就是「分離焦慮」的產生。 八個月左右的寶寶,當照顧者離開他時,因為他「記得」與照顧者在一起的情形,卻不十分確定照顧者離去後是否會再回來,因而出現沮喪與不安,也急急的去尋找。   如何協助孩子建立信任感,放心地讓大人離去呢?父母除了事先告知孩子你要離開,更重要的是要向他保證你將回來;而在你如期歸來的時候,讓他知道你回來了,並沒有消失。經過一次次的重複,建立了規律感及信任感後,孩子可預期你的離去與歸來,就不再害怕你的離開了。 日常生活裡的練習遊戲   雖然「物體恆存」的概念會隨著孩子的成長日漸成熟,但環境的互動與刺激還是很重要。在生活裡,有很多俯拾即是的機會可以練習:翻翻書;躲貓貓;把東西放進皮包、闔起、再打開,拿進拿出的遊戲等等,都是觀察孩子「物體恆存」概念發展的絕佳活動。 作者:陳貞旬






*****************************************************************
讓孩子學習獨立&獨處
文/蒙特梭利基金會講師 張庭枝


父母對子女的教養是甜蜜的負擔,當寶寶隨著年齡日益增長的時候,一心呵護著寶寶長大的你,是否也開始感覺到,寶貝愈來愈喜歡黏著父母了?尤其是每天與寶寶朝夕相處的媽咪,面對寶寶過度的依賴、是否常常感到不知所措?

PART1 空間概念啟發分離恐懼】
寶寶是憑藉真實的東西來思考的,運用自己的身體動作來解決問題的。一旦脫離可碰觸、可吸吮、可聽、可看、可嗅的環境,寶寶的思考能力發展也會顯得遲緩。寶寶的動作能力也是在安全、富探索的環境下,得到孕育和發展的。

一般而言,兩個月左右的寶寶,眼睛已經能隨著一個活動體移動,趴著時,頭能抬高30度左右的水平。三個月左右,寶寶的眼睛開始有些協調能力,喜歡四處張望,能夠追索成人照顧者的活動;更喜歡凝視自己的手,慢慢地發展出「手」和「眼」的協調。四個月左右,眼睛能注視手中撥弄的東西較長的時間,眼前若有吸引他的玩具、物品,他也會努力合攏雙臂企圖要抓取,兩腿亂踢,十分激動。豐富而充滿探索的環境,最最能幫助寶寶建立各方面的能力。

到了67月左右,寶寶能從這裡爬到那裡,他能循著媽媽的聲音爬進爬出,也可以在無阻攔的情況下,從這個空間爬到另一個空間,寶寶的「空間概念」被啟發了,他開始知道媽媽離去,有可能憑藉自己的爬動而再見面。寶寶正蘊釀著「空間」的概念,等到他爬得更好,或者,寶寶能扶著走,穩穩的跨步走時,對遠處的空間他就更有概念了。也就是在六、七個月大左右,寶寶的視覺發展,能清楚的分辨「母親」或「其他人」的不同,加上「爬」的發展,寶寶差不多也是在這階段開始,害怕和母親分離,怕接觸陌生人,開始不喜歡自己獨處了。

PART2 安定寶寶對環境的不安】
恐懼情緒的產生,一部分源於身心的成熟因素,一部分是受環境中成人照顧者的暗示,或日常生活中經驗的累積。剛開始寶寶懼怕的往往只限於日常環境中的具體事物,像是狗、雷聲、突然的巨響等。寶寶恐懼、不安的情緒大約出現在六個月大左右,對於突然的強烈刺激:如母親突然急速離開、沒有任何預告就被陌生人抱住、突如其來的聲響、莫名其妙湧現的陌生事物等。

因此,聰明的媽媽要養成孩子獨立、獨處的習慣,先要把日常生活週遭的一些可能引起恐懼、不安的因素排除掉。不要在寶寶還沒放出「我願意!」的訊號下,就讓陌生人逗弄、觸摸孩子,母親要離開寶寶視線時,最好也要放出寶寶能懂的訊息。譬如可以和寶寶說:「等一下喔!媽媽要去廚房一下下!」回來時又告訴寶寶:「喔!你看,媽媽很快就回來了!」

另外,確保育嬰環境的穩定秩序感,除了包括聲響、濕度、溫度,更要注意大型的家俱(像嬰兒床、桌椅……)儘量少移動及更換。尊重嬰幼兒生命中特有的秩序敏感期,給孩子穩定、溫婉、一致的照護,甚至,哺餵、進食、舒眠,以及警醒期間的遊戲時間,都能夠做有計劃、有節奏的安排。愈是平和有序的育兒環境,愈能孕育情緒平穩的孩子。

「獨立」是寶寶成長的第一步。放手讓孩子「獨處」,卻絕對需要審慎的評估,事前的籌備、計畫,給孩子和諧的情緒基礎,給孩子不畏逆境的勇氣,將是孩子一生中最深刻的禮物。最後,讓我再以艾瑞克遜的睿智名言做一個結語:「信賴可使嬰兒願意讓母親走出視線……」那麼,讓我們這些口口聲聲說著自己「愛孩子」的成人,試著放下我們的固執、放下我們的權威,真正建立一個『信賴』的環境與寶寶共享生命的真、善、美……一起品味「獨處」的甘甜,也一起領略「獨立」的芳馨。

(取材自嬰兒與母親雜誌)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5364&prev=15374&next=15363&l=f&fid=67








******************************************************************************
喜、怒、哀、樂~掌握EQ啟蒙要訣
採訪/洪憶文
諮詢/長庚兒童醫院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 黃雅芬
不同於「IQ」能夠計算、量化,EQ-情緒智能在兒童精神科來說,尚屬於模糊的概念,一般普遍將面對情緒、處理能力、認識自我歸類在EQ的範疇。亦有學者認為一個人的才智固然有助於他的表現,但真正決定一個人未來成就以及快樂的關鍵,則非EQ莫屬。 社會的高度發展,提高了各層面的便利,但不知不覺中,人們也比以往承受更大的生活壓力,如果沒有良好的情緒智能,排解負面的感受,的確很難從成長中獲得充分的自信心與愉悅的人際關係,自然就與快樂無緣囉!
現代的父母特別重視孩子的成長,對於「EQ」這個重大的人生課題,當然更不能忽略了。值得慶幸的是,EQ雖然和寶寶天生的氣質息息相關,卻也是能透過學習,從小加以培養的。觀察孩子每個階段的情緒發展,從旁提供引導及建議,相信他亦能擁有高EQ,以正面的態度面對生活的挑戰!
先天+後天=高EQ寶寶?
「別人的孩子乖巧又懂事,哪像我家的寶寶這麼難帶,真是傷腦筋呢!」這或許是許多父母共同的心聲,不過與其羨慕他人,不妨靜下心來思考一下,是什麼原因影響了寶寶的反應,使他頻頻出現情緒問題呢?扣除掉病理性因素,若是因為先天氣質即是如此,光是責怪孩子並不公平,父母可求助專業治療師的幫助,並加強生活中的教育。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指的是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力,爸爸媽媽在尋找原因的同時,往往容易忘記問題很可能就出在家庭裡喔!後天的環境中,孩子身邊大人的情緒處理能力,往往是決定寶寶EQ的關鍵!別認為孩子還小沒有關係,事實上,在耳濡目染的情況下,已深植在寶寶腦海了。
長庚兒童醫院兒童心智科黃雅芬主治醫師認為,家長們常有些似是而非的教養方式,例如:忙於其他事物而很少陪伴孩子;忽略孩子哭鬧背後的意義,以妥協來換取孩子的停止哭鬧;讓孩子獨自面對挫折而不知如何處理,卻誤以為孩子能夠自行排遣負面的感受;又或者給孩子過多的限制而完全不尊重孩子的想法,當孩子試著要表達自己心中的想法時,父母反而加以責罵。
開啟EQ啟蒙之鑰,首先要讓孩子信任父母,父母才能從事件中,展開適當的教育。最理想的狀態是接納孩子的想法,試著以「同理心」了解孩子情緒背後的意義,再想辦法增進孩子的解決能力!
EQ啟蒙教戰守則
在4歲以前,影響孩子最深的角色首推父母,我們可以說EQ啟蒙教育是親子互動的縮影,所以爸爸媽媽們,須得善用自己的影響力,將孩子的思考及行為模式導向正面、積極,培養孩子適當地控制及抒發情緒,並利用正確的方式滿足自己的需求,當他能夠達到這樣的階段,他才能變成人見人愛的小寶貝,長大後也能享有健全的人際關係!
※STEP1.了解與接納
當孩子出現預期外的情緒,別急著糾正他,先試著了解他為何會有這種行為,以及他可能希望藉此達到什麼目的?例如是因為身體不舒服,還是到了新環境不適應,認為別人都不了解他而產生挫折感,或是對於父母的要求感到力不從心,所以覺得沮喪、難過等等。
找出原因之後,不用去評斷他的好壞,像是「你怎麼會這麼想呢」、「你太膽小了」之類的回應都是不合宜的。接受他的現象,讓孩子知道父母已經接受到了自己的表達方式,他不是如想像中那樣孤立無援、不被重視。待他卸下心防,比較能夠表達內心真正的想法和感受時,父母接下來要進行的處理步驟自然就容易得多了!
「接納」固然是啟蒙的第一步,但許多家長卻一直停留在被動的接受,跟著他一起傷心,跟著他一起緊張,而沒有採取相關的協助動作。這樣寶寶非但無法從父母身上獲得正面的訊息,對日後提升問題解決的能力,反而是一點幫助都沒有呢!
※STEP2.幫助孩子分辨情緒
如同上文所提,寶寶的情緒也有其階段性,並隨著年紀發展出更細微的感受。但這並不是說孩子長到一定年紀,就能知曉每種情緒不同的涵義。如果沒有父母的引導,孩子亦不能清楚地分辨自己現在的情緒代表什麼,加上孩子此時多半表達能力尚未完善,無法清楚陳述自己的需要,父母有時難免會覺得抓不住孩子的想法,不知該給予什麼樣的幫助。
從孩子顯現在外的動作,父母可以嘗試將孩子的身心狀況與適合的形容詞連結起來,幫助他分辨每一種情緒的差異,當他知道什麼樣的反應代表「生氣」,什麼樣的反應代表「快樂」之後,下次他有相同的感受時,才能依循著用口語方式表達出來,讓他人了解他的需求,而不是在「有口難言」的情境中打轉,最後通通以哭鬧作結。
唯有先分辨情緒,孩子才能透過不同的表情、肢體動作,來告訴別人他的感受,及希望獲得的回應方式。鼓勵孩子表達情緒,告訴他們情緒沒有好壞之分,那是一種身體的本能,如果感覺害怕、不舒服,並非是自己犯錯,而是可以表現出來,找到辦法解決的。
※STEP3.協助處理及提供建議
年幼的孩子當願望無法獲得滿足,對外在的環境感到挫折的時候,最常用的方式便是「哭泣」,藉此來表達自己的不滿。父母可靜待孩子情緒趨於平穩,提醒他除了哭泣,有什麼辦法能夠解決他的問題?因為問題並不會隨著眼淚消失,它依舊存在,唯有清楚的表達,方可獲得協助。
正視孩子的感受,逐步引導他釐清問題的癥結,譬如說他之所以生氣,是因為哥哥搶了他的玩具。首先,該如何處理心中的忿怒呢?如果要把玩具拿回來,他可以找誰幫忙?與哥哥一起玩的話,是不是會更有趣?提供諸如此類的思考方向,孩子會領悟到處理事情不是只有哭鬧這個方法,而是能由多方的管道去解決問題。
黃雅芬醫師強調,放縱及打罵皆非完善的處理方式。若父母在孩子每次哭鬧時,便急著答應他所提出的要求,這樣會逐漸形成孩子的錯誤認知,以為唯有哭鬧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父母應當等到孩子情緒穩定下來的時候,才與他進行相關討論,並對孩子控制情緒的努力加以稱讚。若是父母平日較習慣以打罵方式管教孩子,孩子漸漸地會誤以為使用暴力就能夠解決問題,以後當他面對挫折的時候,可能就會習慣以這種不當的方式作反擊,或索求自己想要的東西。最理想的教養態度,應該是「愛而不溺,嚴而不厲」的方式,面對孩子時能兼顧慈愛,同時又保持紀律。最好的EQ教育,莫過於父母的以身作則,以身教配合言教。

想提高孩子的EQ,父母可先引導他從辨識情緒開始,幫助他了解自己及別人的反應,接著鼓勵他表達自身的感受。久而久之,孩子面對情緒的態度,也會更為坦然、思考更靈活了!

(取材自BabyLife育兒生活雜誌)
資料來源http://www.enfamama.com.tw/stage4/mamabox/s4baby02_108.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