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30日 星期一

從懷孕期避免生出虛寒型過敏體質的寶寶

過敏兒反覆感冒、活動力差,如何對治?

每年此時氣候忽寒忽涼,過敏兒很容易因溫差適應不良而反覆感冒,頻頻求診。

如果只是針對感冒或過敏的其中一種給予治療,例如只用抗組織胺的藥物抑制過敏的不適,並無法處理根植於體內的感冒病毒,因為感冒的病理作用仍在,且容易增加不適,感冒或過敏的餘威都會讓病程延長。

 
對症調養必須雙管齊下,才能解除這種惡性循環。中醫維護健康的概念就是讓體質達到「動態平衡」,也就是體內的機能調節可以維持恆定,自然能讓過敏兒擁有自動排除體內廢棄物的代謝免疫力。一旦過敏兒能夠適應外在環境溫差的變化,過敏現象自然緩解;調理體質而創造出細菌、病毒不喜歡寄宿的體內環境,感冒的機會當然減低許多。

 
根據我的臨床觀察,台灣兒童過敏體質的形成,可分三種──虛寒型過敏、濕熱型過敏和混合型過敏。針對時序,我先討論虛寒型過敏體質,並給予調理概念與方法。

 
從懷孕期避免生出虛寒型過敏體質的寶寶

虛寒型兒童過敏的原因之一跟母親懷孕時的休養以及飲食狀況有關。現代職業婦女多半忙於職場工作又兼顧家務、侍奉公婆、輔佐丈夫、照顧小孩,蠟燭多頭燒的情形下必定體勞加心勞!

 
過勞的母親也會是心肺功能不足的母親,「上耗心神,下吸腎精」,上焦心肺能量不足就逐層向下抽取中焦脾胃的能量,中焦不足就再向下抽取下焦肝腎先天老本的能量。如果懷孕的過勞媽媽如此逐層消耗自己,就會影響胎兒攝取成長的能量與營養,關係到胎兒能否健全發育。

 
結果形成惡性循環:過勞的媽媽生出過敏的小孩,媽媽為了避免小孩過敏發作,又投注大量心力預防,結果原本就過勞的媽媽是累上加累,繼續著過勞的輪迴。

 
過勞不僅影響胎兒,甚至還會影響受孕。有位西醫院的女醫師找我治療她的不孕症,她曾兩次懷孕,但都是「空包彈」,受精卵成功在子宮內膜著床,但胚胎並未正常發展出心跳,因而流產。她還透露,高中同班同學裡,已有18位被診斷為不孕。

 
她會這樣跟她的母親過勞以及飲食習慣偏生冷寒涼,包括懷孕期不忌口有關。尤其懷孕後期(約第七個月起)是胎兒生成完整肺呼吸系統的時期,若母親在第七個月起至分娩前的黃金期仍然得不到足夠的休養與放鬆,又沒加上正確而均衡的溫食習慣(並非單指吃補品),容易影響孩子的心肺功能發育。接下來在懷孕第八個月就是胎兒腸胃消化系統發育完成階段,在懷孕後期過勞,或喜喝冷飲、吃冰品等不良飲食習慣,直接影響胎兒的心肺與腸胃功能發育。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康健》158期;訂閱天下雜誌電子版
資料來源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78&f_SUB_ID=241&f_ART_ID=364707







********************************************************************

避免生出過敏兒,從娘胎做起

過敏問題日益嚴重!如何避免生出過敏兒,是所有孕媽咪的期盼,尤其是本身就有過敏體質的孕婦更要注意。那麼要如何避免生出過敏兒呢?必須從一懷孕時就開始做起!

懷孕期間母體荷爾蒙的改變,會影響到身體的免疫系統及過敏反應,這些荷爾蒙有類似類固醇的作用,會削弱身體的過敏反應,以便減少對胎兒的排斥(因為對正常的身體而言,胎兒是多出來的東西,身體會把它當作異物看待而排斥它)。奇妙的是,對於其他體外來的真正異物,母體的免疫機制反而是提高的。

有過敏體質的孕媽咪

◎氣喘
原本有氣喘的女性一旦懷孕,氣喘發生的頻率會提高,甚至有的人會在懷孕時初次發作氣喘。所幸,氣喘的嚴重度會變輕,而且很容易被藥物控制。
氣喘發作會降低供應給胎兒的氧量,若沒有好好控制,比較容易發生早產及胎兒體重過輕的現象。大部分氣喘藥物對孕婦及胎兒是安全的,但還是建議劑量盡可能放低。


◎過敏性鼻炎
不少婦女常常在懷孕時才初次發作過敏性鼻炎,孕媽咪會有鼻塞、鼻癢及鼻涕多的症狀,是孕期荷爾蒙激發所造成的。


◎濕疹
這是過敏體質特有的皮膚症狀,或許是因體內荷爾蒙具有類似類固醇作用的緣故,濕疹的狀況反而改善了。


◎蕁麻疹
懷孕期間皮膚有蕁麻疹及類似過敏紅疹的情形相當普遍,搔癢、丘疹、斑點就是它的特徵,尤其是下腹部及大腿上端會奇癢無比。懷孕後期會稍緩解,一生下寶寶後,紅疹很快就消失。

未出生,先過敏?

◎過敏與遺傳有關
若孕媽咪有過敏體質,則寶寶有30%的機率會有過敏體質;如果父母雙方都有過敏體質,則寶寶有過敏體質的機率會提升到60%;如果父母雙方都有氣喘,則寶寶有過敏體質的機率更可達到80%。
◎過敏與孕媽咪所處環境及飲食有關


抽菸
孕媽咪在懷孕期間(尤其是懷孕初期)抽菸,會使寶寶將來較可能有過敏體質;如果寶寶被生下後又處在二手菸的環境下,那麼過敏的機率更會增加。


初生季節
如果父母都有過敏的寶寶,出生季節剛好是花粉傳播的季節(台灣通常為春、秋季節),那麼寶寶罹患鼻子過敏及氣喘的機率會提高。


飲食
懷孕末期若吃了會激發過敏反應的食品,均可能使寶寶有過敏性疾病。因此有過敏傾向的孕媽咪應多留意以下事項:
* 避免過量喝酒。
* 避免食用會激發過敏的食物。
* 避免過度暴露在狗、貓等寵物及家塵中。
* 在孕期中仍可常規繼續服用氣喘藥。
* 避免非處方藥及含色素或填充劑之維他命;另外,阿斯匹靈(解熱鎮痛劑)、可待因(止咳劑)、貝塔阻斷劑(治高血壓藥)等可能啟動過敏機制,亦應特別小心。

★容易引發過敏的食物:

蛋白質類:包括蛋白、有殼的海鮮類(如蝦子、螃蟹、蛤、牡蠣、干貝等),以及不新鮮的魚貝類等。
蔬果類:荔枝、芒果、草莓、柑桔類等。
核果類:核桃、腰果、乾果、等。
豆類:花生、黃豆、豌豆等。

避免寶寶過敏的7大方法

1. 全母乳餵哺至少6個月,哺餵母乳期間,媽咪應嚴格避免食用會激發引起過敏反應的食物。
2. 避免哺餵牛奶或其他配方奶,如果母奶不夠,可餵哺低過敏配方奶。
3. 除非絕對必要,否則儘可能不用抗生素治療病毒感染。
4. 常規施打預防針。
5. 避免食用含核果油、香料及添加物的奶油。
6. 副食品的選擇盡量用生鮮食材製備,避免加工的嬰兒食品。
7. 避免暴露在菸霧中。

出自下面網頁
http://www.jindi.org/bbs/redirect.ph...oto=nextnewset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a26567485/article?mid=48&prev=49&next=47&l=f&fid=12






*******************************************************************************

這樣做,改善過敏體質
嬰兒與母親 5月號 NO.439
採訪撰文/章菱
諮詢/台大醫學院免疫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江伯倫
過敏已成為現代人的常見的疾病之一,這與文明及工業化的進步,還有飲食習慣的改變都有關。本文將探討過敏病患增加的原因,以及如何著手改善過敏體質,不要將過敏傳給下一代,讓全家人都能揮別過敏的困擾。

 小兒過敏防治
過敏現在是愈來愈普遍的症狀之一,且發生率年年升高,尤其在愈文明的地方,過敏的機率就愈高。現為台大醫學院免疫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也是台大醫院小兒部過敏免疫風溼科主治醫師的江伯倫指出,過敏是一種身體慢性、持續性的發炎,發炎發生在身體的某個局部組織,就會造成那個地方的過敏反應。例如發炎出現在鼻腔,就會造成過敏性鼻炎的症狀;若在皮膚,則會引起異位性皮膚炎。

目前過敏疾病中所佔的比例最高的三者為:過敏性氣喘、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剛出生的寶寶容易產生異位性皮膚炎;到了1歲半之後,因為飲食及接觸的環境有所改變,漸漸會出現鼻過敏及氣喘等疾病。全台灣,約每10位小學生就有1人是氣喘兒。而在台北市,氣喘的國中小學生的比例則高達20.5%,約五分之一;而鼻子過敏的比例更是佔了47%,將近五成。

到了高中以上的年紀,氣喘比例就降低至8.9%。這表示有些過敏兒如果控制良好,到了青春期之後就會有好轉的現象。「這些都與體內的荷爾蒙、內分泌及神經系統及免疫系統的變化及成熟有關,而身體改變了對過敏原的免疫反應,」江伯倫所長解釋。


過敏比例上升的影響因素
人體內有負責對大多數病毒和細菌反應的第一型T輔助細胞,也有負責對過敏原、寄生蟲反應的第二型T輔助細胞。這兩類細胞產生的化學物質會互相拮抗,猶如蹺蹺板的兩端,一邊高另一邊就低。過敏是一種體內免疫反應的失調,若第一型與第二型之間維持平衡,身體就不會產生過敏反應;而兩者之間失去平衡,就會引起過敏。

江教授表示,第二型T輔助細胞特別活躍,才會造成過敏。過敏患者由第二型主導的過敏免疫反應會較為突顯,由第一型主導的正常免疫反應則受到抑制,造成患者除了有免疫症狀,平時也容易感染細菌、病毒,且症狀會較嚴重。

現代人愈來愈容易傾向第二型T輔助細胞較為活躍的體質,致使過敏疾病患者的人數年年升高,其原因來自於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

1.接觸感染源機會減少
有一種「清潔理論」認為,在幼年時期接觸過感染源,會使得身體的免疫系統對會致病的病毒、細菌和寄生蟲等的抵抗力也能隨之變高。然而愈來愈好的衛生條件,卻剝奪了身體自幼對免疫系統的訓練。因為人體從小接觸病毒的機會減少,使得各式各樣的感染機率就會降低,讓體內的第一型T輔助細胞也相對較少,抵抗力亦變差。

江所長認為,家長若要增強小朋友的免疫力,不應該過度保護他們,例如有些家長發現幼兒園裡有人感冒,就不讓家裡的小朋友去上學,其實這樣正好剝奪了幼兒訓練自體免疫力的機會。若幼年時期接觸了細菌和病毒,會導致與感染相關的第一型T輔助細胞變得更活耀,同時抑制了與過敏有關的第二型T輔助細胞的活動。如果沒有經過這種交互作用,第二型後來會反應過度,而引起長期的過敏連鎖反應。

2.抗生素使用太過頻繁
現代的醫療普遍以抗生素作為治療病毒所引起之疾病的有效方式,但抗生素使用得太過頻繁,也同時讓身體減少對病原體的接觸機會,無法從第二型T輔助細胞較活躍的免疫反應,轉到較為正常的第一型。吃多了抗生素之後,也會將身體裏的病菌和好菌(也就是益生菌),全部殺光。這樣的結果,會使體內菌叢的生態平衡受到破壞,造成身體機能大亂、抵抗力降低,亦容易產生發炎過敏的症狀。

3.飲食偏愛高油脂及油炸
現代人飲食漸漸西化,愈來愈多的高熱量、高油脂及油炸食物充斥在生活中,「吃多了這類的食物,會讓體內的發炎物質變多,發炎體質會讓體內第二型T輔助細胞的發展更為活躍」江所長說。另外,現在飲食朝向精緻化或多以塑膠製品裝置熟食,也使得黑心商品及不明添加物有機可乘,常讓人會不知不覺中吃進許多對人體有害的塑化劑,這些添加物也會讓身體較容易偏向第二型較活躍的體質,而易生過敏反應

4.空污嚴重增環境過敏原
愈 文明的地方,空氣污染也會相對較嚴重,使得人體接觸空氣中過敏原的頻率也隨之增高,造成身體出現過敏症狀。且現代人無論工作或居家的環境,長期處於較為密 閉的空間內,也容易使身體受到環境相關物的刺激,例如大樓的中央空調、灰塵、油漆揮發刺激物等、塵螨等,而產生過敏的現象。


遺傳也影響過敏體質
過敏不僅與環境及食物有關,也跟遺傳有明顯的關係。江所長表示,若父母之中有一人是過敏體質,生下來的小朋友就可能有1/4的機會是過敏體質;如果父母皆是過敏體質,則寶寶有1/21/3的機會成為過敏體質。

在懷孕時,胚胎的荷爾蒙就決定寶寶未來的體質會朝那個方向走。由於胚胎有1/2的基因是從父親那裡來的,所以寶寶胚胎中有一半的蛋白質是媽媽身體所不認識的,會形成母體的免疫反應。懷孕的女性體內的荷爾蒙會讓體質傾向於第二型T輔助細胞較活躍,亦會製造較多過敏抗體,抑制第一型T輔助細胞的免疫反應。江教授說:「這是自然演化的結果,目的是為了保護胎兒。」

所以原本就有過敏症狀的人在懷孕之後,因受到女性荷爾蒙上升的影響,使得第二型T輔助細胞的發展較為過度,而容易使原本的過敏症狀更嚴重,也會影響胎兒在出生後變成過敏體質。

雖然父母各佔1/2的 影響,但是實際上母親對寶寶體質的影響性較父親大,所以江所長建議,懷孕的婦女應盡量避免接觸過敏原,且減少過敏疾病發作的機率,否則「身體的過敏發炎物 質會透過胎盤,影響寶寶的體質轉變成為過敏體質。」且氣喘嚴重的媽媽,到了懷孕末期若沒有加以控制,也會造成缺氧,影響胎兒的健康。


改善過敏體質需多管齊下
若大人或寶寶有過敏症狀,想要改善過敏體質,避免讓過敏影響生活,必須有長期而全面性的作戰準備,過敏除了以適當的藥物控制,還必須得減少接觸過敏原,並配合環境整潔、良好的飲食營養,加上固定的運動習慣等多管齊下,才能達到有效改善的效果。

1.減少接觸過敏原
想要知道自己的過敏原為何,可以先抽血做IgE過敏抗體檢查,這是屬於健保給付,檢測身體對30幾種生活中最常見的過敏原會不會產生反應。若要知道更細項,就必須再自費檢查。例如檢測出身體對海鮮過敏,但想知道對哪一種海鮮過敏,或對花生過敏,想進一步了解自己的身體對其他的堅果類過敏,也可進一步再做細項檢查,但是這部份是屬於健保不給付的項目。

不過,也有一些過敏病患是檢測不出過敏原的,稱為內因性過敏,江所長說明,這種過敏並非對外在的塵蟎或貓狗毛髮過敏,大多是因為受到溫濕度的改變所影響,約佔過敏比例的10~15%,只要天氣一變化、進出冷氣房或是濕度增加時,過敏症狀就容易出現。

2.良好的飲食營養
根據研究指出,飲食不均衡,常吃油炸、加工食物及含糖飲料的學童,吃太少的蔬菜、水果,比較容易發生過敏症狀。江所長表示,多吃益生菌、深海魚或魚油,以及新鮮蔬果等膳食纖維食物,能改善過敏的症狀。「因為這些食物中富含的β-胡蘿蔔素、維生素C、E等營養素,是抗氧化劑、抗發炎物質,能幫助改善過敏體質。」

若要買相關的營養補充品也可以,但最好選擇有小綠人標誌的產品,即經衛生署認證過的健康食品,較有保障。現在食物的添加劑多,盡量以原食物做烹調,不吃人工食品,餐具使用瓷器或玻璃器皿較好,而避免以塑膠製品裝置熟食,降低接觸塑化劑的機會。

3.乾淨整潔的環境
過 敏疾病主要是因為與過敏原的接觸所引起,如果能在環境中減少與過敏原的接觸,便能夠降低過敏疾病發作的機會及嚴重度。家中最好時常清潔,保持乾淨、空氣通 暢,並且經常利用吸塵器來清潔灰塵及塵螨特別容易生長的地方,包括床墊、地毯、窗簾等。不使用厚重的布製用品、裝潢或是飼養寵物。室內的溫度最好維持在26~27℃,濕度在60~65%,以減少黴菌的滋生。

4.固定的運動習慣
現在3C產品流行,成為主要的休閒娛樂,使得一般人喜歡坐在電腦前,運動量漸少。小學生除了上課,下課也要補習,運動量更是不足。江教授指出,運動可促進第一型T輔助細胞的免疫反應,所以應該盡量維持一週三次、每次30分鐘至1小時的運動習慣。游泳是最能達到改善過敏的效果,因為游泳可以使肺活量上升,能使身體適應不同的溫濕度。

5.適當的藥物控制
有過敏症狀的人就診,醫生多會開立抗組織胺或含有類固醇的藥物,作為治療或保養預防的用藥,但許多人一聽到類固醇,就產生心理的排拒。江教授強調,類固醇是目前讓發炎細胞凋亡死去的最有效藥物,不要害怕使用含有類固醇的藥物。只要不長期使用或是濫用,基本上副作用不大,且經過醫師診斷開立,按照醫囑使用,並不會對身體產生危害。

孕媽咪本身若是有過敏疾病,可以請醫師開立較為安全的藥物控制,如局部使用之口鼻噴劑或吸劑等,並且盡量讓體質調整到有利於第一型T輔助細胞的發展,使得身體的第一型與第二型T輔助細胞維持平衡,就能避免過敏症狀的一再發生。最重要的是,讓腹中的寶寶不要遺傳過敏體質,出生後也能不受過敏的困擾,而享有健康愉快的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20127&prev=20130&next=20126&l=f&fid=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