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1日 星期四

繪本導讀


【露露的襪子】繪本導讀—讓孩子學習物歸原位
瀨名惠子文、圖
沈晨音譯
臺灣麥克出版
2005[民94]
林佩蓉導讀


★日本圖書館協會選定圖書



除了讓孩子建立自己動手收拾的好習慣、方便下次需要時能取用之外,「物歸原位」其實也提供了孩子培養分類和配對能力的機會。



玩具是孩子學習的媒介,但玩具一多,整理起來卻很麻煩,玩具應如何整理,較方便幼兒取用及收拾呢?嬰幼兒玩具大致可分為:咬合性玩具、操作性玩具、建構性玩具、益智性玩具、扮演性玩具、創作性玩具…、等,最好是能以玩具的功能分類放置,並根據孩子的年齡層或喜好度,把最經常會使用的玩具放在較低矮、顯眼的位置。

至於該如何培養孩子物歸原位呢?這是許多父母頭痛的問題,以下是一些建議:



1.依據孩子年齡層大小、能力設定目標

應採漸進方式,協助孩子養成物歸原位的習慣,如果是年齡層較小的孩子,因缺乏分類能力,可以只要求他把玩具放在固定的位置或大籃子裡;隨著年齡增長,可請孩子歸類整理。



2.收拾前需先預警,讓孩子有心理準備

當孩子正專心玩遊戲時,最好不要突然要求他收玩具,不然會引起孩子憤怒、反抗的情緒,除非大人打算有這樣的結局:跟孩子大戰一場,即使孩子哭鬧、抗拒,還是要迫使他不甘不願的收拾,甚至最後仍然是大人屈服,因為捨不得或不能忍受孩子哭鬧。如果在收拾前能先預告,讓孩子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及時間,把遊戲告一段落,孩子會比較願意接受。



3.讓收拾變成一件好玩的遊戲,讓孩子樂於收拾

在孩子尚未養成主動自願收拾玩具之前,可以運用遊戲的方式進行,讓孩子很自然地把收拾變成玩的一部分,甚至覺得收拾是件好玩而有趣的事,非常樂意去做。以「送玩具回家」的策略為例,可跟孩子說:「玩具累了,要回家休息!」、「玩具好想回家喔!我們把玩具送回家吧!」、「車子要停在停車場了!」然後陪孩子把玩具歸位;也可跟孩子比賽「收拾玩具」,看誰收得快或收得多。採用這種方式的長期效果比較好,孩子不僅樂於接受,且較能內化成為自己的做事準則,不會要大人盯著才收拾。



4.運用增強物引發孩子收拾的動機

如果孩子不肯收拾,可找一件孩子會有興趣的東西或喜歡作的事情,引發孩子收拾的動機:「等一下收好玩具,我有一樣很特別的東西要給你看!」或「你把玩具收好,我會講一個故事給你聽!」。採用這種方式也許有效果,但可能產生的副作用是孩子變成較為「外控」取向--要不要把玩具歸位,會視大人所提供的增強物而定,如果增強物是孩子需要或想要的東西,他才會去收拾玩具。



5.取消玩的權利,讓孩子嚐到自作自受的滋味

如果前面的策略都用過了,孩子還是不肯收拾,可以提醒他,不把玩具收拾好,會造成他下次不能玩的後果,例如:「你不送玩具回家,下次它就不陪你玩了!」、「有收玩具的人,下次才能玩!」。萬一孩子還是不肯收玩具,切忌不要生氣、嚴厲責罵孩子,因為這樣會使孩子把收拾與不好的感受經驗相連結,下次會更不想收拾,最好是耐心等待下一次孩子想要玩玩具的時刻到來,那時大人就有談判籌碼了。
等到下一次孩子要求玩玩具時,大人千萬不可太快答應,可跟孩子說:「你上次沒陪玩具回家,這次玩具不跟你玩了!」通常此時孩子會懇求父母讓他玩,父母便可藉機約法三章,「好吧!你玩好會送玩具回家,玩具才要跟你玩。」



6.一旦孩子做到,要持續給予肯定

一旦孩子把玩具收好,可給他一點口頭上的鼓勵,增強他下次收拾的動機,例如:「好棒!玩具很高興你送它回家!」、「你愈來愈棒了!會送玩具回家!」,而且必須持續,才能使習慣持久。
資料來源  http://blog.roodo.com/peggyedu/archives/7307965.html







*********************************************************************************

神明繪本-榮穫全國教師會好書推荐
http://kidsbook.e-stores.com.tw/newhtm4/godraw.htm



推薦閱讀
http://www.baby-library.com/ee2.htm






********************************************************************************

【流浪狗】繪本推薦
作者:馬克‧西蒙
繪者:馬克‧西蒙
譯者:余治瑩
臺灣麥克出版
林佩蓉導讀


★美國凱迪克金牌獎
★美國凱迪克榮譽銀牌獎
★2001 NAPPA Gold Award 得主
★台北市立圖書館、國語日報、聯合報、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聯合主辦「好書大家讀」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主辦之第三屆小綠芽獎,本文為評審推薦文




飼養寵物是許多孩子的夢想,在一些父母的眼中,卻可能是夢魘,因為孩子還小,只想要寵物作伴,跟寵物玩,卻還沒有能力獨立負責照顧寵物,養寵物可能會變成工作忙碌父母的額外負擔。所以書中的全家福,在第一次出外郊遊烤肉遇見流浪狗威利時,爸媽態度堅定而一致-絕不可以帶威利回家。第二次舊地重遊,看到威利被捕狗大隊捕獲要帶走,兩個孩子挺身而出表示威利是他們的狗,不是流浪狗時,爸媽的態度在那一刻完全軟化了。



以流浪狗為題材的繪本不少,但是像這本繪本一樣,故事情境貼近孩子的生活經驗,鋪陳方式能引發孩子對流浪狗同情之心油然而生的卻不多。讀完這本繪本,孩子自然會提出一連串問題,例如:威利是從哪裡來的?牠的主人呢?為什麼主人不要牠了?他的家人呢?...如果父母、老師想要與孩子討論流浪狗的話題,這本繪本是絕佳的切入點。

資料來源  http://blog.roodo.com/peggyedu/archives/8937999.html







********************************************************************************

【不見了不見了】繪本導讀—躲貓貓是嬰幼兒認知發展的重要指標
作者:松谷美代子
繪者:瀨川康男
臺灣麥克出版
2005[民94]
林佩蓉導讀


★中央兒童福祉審議會推薦圖書
★中國時報開卷版好書推薦



喵喵站在原處,用手摀住自己的眼睛,大叫:「不見了,不見了!」「你看!喵喵不見了,不見了!」喵喵以為牠看不到別人,別人也就看不到牠;過一會兒,又突然「ㄏㄨㄚ」一聲,得意洋洋的,好像是在說,「你看,我要是躲起來,你就找不到我、也看不到我了,現在謎底揭曉,知道我躲在哪裡了吧?」喵喵如此、熊熊如此、狐狸也是如此。再不然就是像小老鼠一樣,只是轉個身,就自以為躲在籃子裡沒人會看見,其實牠沒有躲好,還露出個大頭在外面,類似這樣的劇碼,我想很多媽媽都看過。



這本書充分反映出孩子的的經驗及認知發展的特質,書中的幾位主角,可說是三歲以下孩子的化身。玩這類躲貓貓遊戲時,一、兩歲孩子喜歡像書中的喵喵、熊熊、和狐狸,用手把臉遮起來,說他不見了;兩、三的歲孩子則喜歡像小老鼠,跑去躲起來,但往往是躲的技術不大好,大人明明知道他躲在哪裡,卻仍要假裝沒看見,這樣孩子才覺得開心。

心理學家發現,玩躲貓貓遊戲是兩歲以下嬰兒在認知發展上很重要的一項突破,因為要會玩躲貓貓遊戲,必須具備「物體恆存」概念,簡單的說,就是嬰兒開始了解到某物品或某人雖然看不到,但還是存在,並不會從這個世界消失了。由於此種了解,使得孩子允許母親走出他的視線範圍,因為他知道媽媽還是存在,還會他回來身邊。



嬰兒「物體恆存」概念的發展過程究竟是如何呢?根據研究結果,3、4個月大嬰兒就已經有「看不見並不代表不存在」的概念,到了7個月大,嬰兒不但可以在心中保留東西的印象(不管東西在不在眼前),也能根據東西的大小、材質、形狀或顏色特性,推想出當看不見的時候,東西會如何運作。例如:如果一粒彈珠滾到沙發下不見了,嬰兒會預期它從沙發下再滾出來,但如果滾到沙發下的是體積比較大、有彈性的橡皮球,他會有不同的預期。



如果父母想知道孩子是否已有「物體恆存」概念,可以觀察他對玩具或其他東西消失時的反應,如果他會試著尋找,表示已具備此一概念。嬰兒大約9個月大時,會把布掀起來,尋找剛剛被毛巾完全蓋住的玩具,但是一旦成功地在某個位置找到玩具,孩子就會一直到前一次所發現的藏匿地點尋找,即使在他看到玩具已被移到另外一隻手藏匿的情況下;12個月大時,會追蹤玩具一系列移位的過程,但是他們不會在未被看到的藏匿地點尋找玩具,直到18至24個月大,此時物體恆存概念才完全發展。



以下是一些有助於嬰幼兒「物體恆存」概念發展的活動:



●「媽媽在哪裡?」:用雙手掩蓋住自己的臉,一邊說:「媽媽在哪裡?」,然後雙手張開,一邊說:「在這裡!」。


●「車車過山洞」:將紙巾或保潔膜用畢後的長紙軸留下來,放在地板上,教小孩將火柴盒小汽車放進紙軸中,小汽車會從另一頭的洞口滑出來。


●「藏起來--找到了」:當著孩子的面,把玩具藏在容器或玩具桶裡,叫孩子把玩具找出來;或拿一個會發出聲音的玩具,把它藏在毛巾或小毯子下面,再把玩具弄出聲音,並幫助孩子循著聲音找玩具。如果一開始玩時,孩子並沒有嘗試尋找,可以只把玩具的一部分蓋住,引發嬰兒玩的興趣。


●「那一隻手?」:拿一個小玩具放在自己的任何一隻手的手心中,兩隻手皆握成拳頭狀,問孩子玩具在那一隻手,孩子猜錯或還不會玩時,可以自動打開握有玩具的那隻手,一邊說:「這隻手」。


●「捉迷藏」:躲在一個孩子容易看得到或找到的地方,例如:門後面、房間等,但是不要藏得太好,可露出身體的一部分給孩子當線索,以免孩子因為找不到而失去玩的興趣。
資料來源  http://blog.roodo.com/peggyedu/archives/7437043.html







******************************************************************************

【我要坐我要坐】繪本導讀—嬰幼兒也需要友誼
作者:松谷美代子
繪者:東光寺啟
臺灣麥克出版
2005[民94]
林佩蓉導讀


★中國時報開卷版好書推薦


同樣是上幼兒園,孩子就可能會經歷非常不同的交友經驗,有些孩子很快就能和其他孩子建立友好關係,很順利地就能邀請同伴參與他所提議的活動,或被同伴接受加入遊戲團體,另外有些孩子雖然也喜歡交朋友,卻可能遭遇許多困難和挫折。或許是因為發展特質不同,有些孩子也許比較不重視朋友間的互動關係,而對畫畫、閱讀、甚至幻想更有興趣,但對大多數孩子來說,從3歲(或更早)開始到青少年時期,與朋友的關係是他們的重心之一,友誼經常是孩子快樂或痛苦的泉源。



根據心理學家長期觀察兒童的研究發現,「友誼」關係早在兩歲以前就奠定了基礎,對於幫助兒童正常發展方面,至少有三項非常重要的功能:

1.培養社交能力、學習社會化技巧


父母常使得孩子嘗試溝通的過程太容易成功,當孩子還沒有完全說出他的想法時,父母已代為表達,且很快地就會滿足孩子的需求,很少給孩子明確說出自己真正需求的機會;與同伴相處則不可能有如此優厚待遇,所以友誼對孩子的社會發展有獨特的貢獻,有助於孩子培養一些社交能力與技巧,包括:順利參與其他孩子活動的技巧、與人充分溝通的能力、以及處理衝突的能力。



2.藉著與他人的比較中衡量自己、認識自己


與同伴相處的經驗,可以讓孩子有意義地將自己與其他人作比較,找出自己的優缺點,才能認識真正的自己。



3.獲得團體歸屬感


孩子從很小就有強烈團體歸屬感的需求,只有同伴間的友誼關係才能充分滿足這種需求,而對團體外的孩子表現出排斥行為,例如:拒絕別人加入自己的遊戲團體,常是這種需求的另外一種表現方式。



既然友誼能提供孩子學到與父母相處完全不同的東西,孩子的友誼關係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如何形成的呢?研究發現,嬰兒從一出生就具有社交的本能。在新生兒的育嬰室中,剛出生幾天的嬰兒原本安靜地躺在自己的小床上,當聽到別的嬰兒哭時,他也會開始哭泣;而當嬰兒哭泣時,一聽到有人用溫和的聲音對他說話,就會停止哭泣、專注傾聽,並搜尋聲音的來源。出生後前幾個月,嬰兒會對其他孩子很感興趣,他會觀看其他嬰兒,對他們微笑或發出咕咕的聲音。



6個月大時,不僅會出現更多的微笑及牙牙說話的聲音,甚至會觸摸其他的嬰兒;8、9個月大時,如果讓嬰兒一起在遊戲室玩,孩子偶爾會爬向另一個小孩,碰觸對方的肢體,甚至出現一把抓住對方頭髮、拉扯對方衣服的情況,其實這種抓頭髮、拉扯衣服的粗魯行為,並沒有惡意,相反地,顯示出嬰兒有興趣探索對方,就像他在玩他喜歡的玩具一樣。



1歲以後,隨著協調動作的發展,嬰兒與同伴會有更複雜的社會行為產生--嬰兒會想盡辦法引起同伴的注意,例如:拿著玩具不斷揮動,或指著有趣的東西、或發出不同的聲音、自創的語言等,並誘使同伴做出他們所期待的反應。此時如果兩個孩子非常熟悉,互相對彼此感到興趣,且對彼此的語言或肢體動作有所回應,就形成了初步的社會性互動(友誼)關係。



2歲大的孩子會漸漸不那麼依賴大人,帶他們出門或去公園玩時,他會觀察別的小朋友在做什麼,甚至想模仿他們或加入他們;同時因為經過了1至2歲這個階段的學習,對於如何形成簡單的社會性互動關係更為熟悉,也比較能適應較複雜的互動關係,孩子知道如何引發同伴哪些特定的行為,以及自己應該以何種行為配合,例如:丟球與接球、追人以及被人追、共同探索一具玩具電話等。



父母應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友誼關係呢?應盡可能有機會讓孩子和其他小孩一起玩,如果社區有媽媽帶著孩子一起參加的活動,不妨加入他們,只要孩子跟父母有愉快的相處經驗,他會想要和他人建立友善的關係;且這種小型、非正式的活動,是孩子拓展社交圈的最好機會,也可以為之後上托兒所或幼稚園作準備。



父母不僅要想辦法為孩子找玩伴,而且要找長期的玩伴。因為幼兒持續一起玩,彼此熟悉後,相處的氣氛會比較自在、輕鬆,較可能與玩伴形成互動關係。通常1歲到1歲半之間,孩子在面對不太熟悉的同伴時,會出現焦慮、害怕,如果父母能陪在身邊,讓孩子安心,並讓兩個孩子經常接觸,尤其是在一對一的狀況下,便能逐步消除孩子的這種心理障礙。



面對新玩伴,孩子往往會嘗試幾種不同的方式加入同儕的遊戲,例如:他可能會先在團體邊緣排徊觀望(看人家玩),然後在不干擾遊戲進行的情況下,主動慢慢地加入遊戲,或被動地等待自己被邀請、被接受,也可能選擇各玩各的;大一點的孩子則可能會採取較直接的語言表達方式,例如:「我可不可以玩?」。不過這些方式都不一定會成功,而且被拒絕的方式並不好受,因此,當孩子第一次嘗試交朋友的時候,爸媽最好能在他身邊,溫柔的安慰和鼓勵會很有用的。如果孩子在玩的過程中有衝突,大人不要時時干涉,除非孩子尋求協助,因為這正是孩子學習如何和玩伴相處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