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5日 星期二

寶寶食慾不佳該如何較好.

寶寶吃不下怎麼辦?
增進寶寶食慾有妙招!
採訪/張采妮
諮詢/臺安醫院小兒胃腸科主任 方旭彬
   三軍總醫院小兒科部主治醫師 李春銘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 李青蓉
參考書目/寶寶吃飽了嗎?(婦幼家庭出版社)
     完美寶貝健康蔬(柿子文化出版社) 寶寶奶量變少,會不會影響發育?是寶寶的健康出現警訊嗎?家長又該如何對症下藥,增進寶寶食慾?讓本篇一次告訴你!
【要吃多少才足夠?】
了解寶寶食慾不佳之前,得先了解寶寶一天中的熱量需求量多大?吃多少才能滿足寶寶的成長發育所需?很多媽咪擔心寶寶喝的奶量不夠,希望醫生能告知哺餵的次數或餵哺時間的長短。事實上,只要寶寶餓了,媽咪就可以開始哺餵母乳,直到寶寶吃飽了,自然就會把頭轉離開,或鬆開嘴巴。而喝嬰兒配方奶的寶寶(四個月以內),奶量每天每公斤(寶寶的體重)約150㏄,譬如4公斤的寶寶,一天總奶量約為150㏄ × 4600㏄。一歲以後,母奶、配方奶以外的食物變成寶寶的主要食物,奶量減為早晚一杯或是一瓶即可。
有些媽咪會擔心假使寶寶有時吃的多,有時又吃的少,是否會影響寶寶成長的營養所需?臺安醫院小兒胃腸科主任方旭彬醫師表示,六個月到週歲的寶寶,總奶量通常不會再大量增加,甚至逐漸減少。家長應先看看寶寶的生長發育是否正常。「生長」指的是體重身長頭圍,可參考寶寶的健保手冊中的生長百分位是否已低於第三百分位或在短時間內急速下降。「發育」指的是寶寶到了該年齡的功能是否已經成熟,如四個月抬頭,五至六個月翻身,七個月會坐,八個月會爬等等。
此外,方旭彬醫師表示,媽咪也能藉由寶寶吸吮時間長短、寶寶臉部表情、小便次數來判斷寶寶有沒有吃飽。
出生1~3天:大便顏色呈墨綠色,粘稠,也就是胎便。
出生4~7天:大便受到食物的影響,顏色變淡,漸漸轉為黃褐色,尿量也變多。
出生1個月左右:寶寶吸吮的時間一次約20~30分鐘,寶寶臉上有滿足感;一天小便次數6次以上,喝母奶者大便通常3次以上。
出生1~2個月:寶寶喝奶的次數和時間逐漸固定,且寶寶腸胃發育較為成熟,喝母奶者大便次數減少。
【如何增進寶寶食慾】
減少外界刺激-
寶寶喝ㄋㄟㄋㄟ的時候,盡量讓寶寶專心,週遭環境避免太過吵雜、看電視、玩具、或是光線刺激。
洗個澡,食慾會更好-
陪寶寶玩耍後,媽咪不妨試著先幫寶寶洗個澡,會發現寶寶的食慾變好囉!因為寶寶玩耍、消耗熱量後,情緒仍處在興奮狀態,假使先幫寶寶洗個舒舒服服的澡,舒緩寶寶的情緒,就像大人泡完溫泉、全身放鬆後,自然就會胃口大開的情緒一樣哦!
準備寶寶專用餐具-
幫寶寶準備可愛造型的碗盤和湯匙,讓他們擁有自己專屬的食具,會讓寶寶吃的更好,更有參與感!
運用時令蔬果-
由於夏季悶熱難耐,不僅大人食慾受影響,寶寶食慾好壞表現更明顯!媽咪不妨變化烹調方式。營養師李青蓉建議,媽咪可以做些涼拌菜,或是在副食品中添加時令水果泥,譬如鳳梨、芒果等素材,讓寶寶開胃,吃的更開心!
餵食副食品須注意
添加副食品得把握漸進原則。第一次添加副食品時,方旭彬醫師建議,先從液體食品開始。媽咪可以先讓寶寶嘗試稀釋的果汁,時間可選擇在兩餐之間開始嘗試。待寶寶適應後,再慢慢增加副食品的量,約一至二個禮拜後,再試著增加第二種新的副食品,千萬不要隔一兩天就更換一種新副食品哦。
有家族過敏史(父、母、兄、姐有氣喘、過敏性鼻炎或結膜炎、異位性皮膚炎)的寶寶,可將副食品添加時間延緩到六個月,方旭彬醫師建議先從添加米粉開始。至於容易誘發過敏的食物,如甲殼類海鮮(蝦、螃蟹)、堅果(花生、核桃)、柑橘、柳橙、芒果、奇異果、草莓、豌豆、花生及蛋白等,最好延到一歲以後再給寶寶吃囉!
選購嬰兒食具請注意!
面對市面上琳瑯滿目的幼兒餐具,家長要把握合格廠牌以及通過衛生署合格正字標誌為選購原則,碗盤內的設計盡量不要有圖案或過於鮮豔的色彩款式為佳。
【結語】
期待寶寶健康長大,是父母們最大的心願!與其擔憂寶寶吃的少,會不會長的不好,不如試著去了解寶寶的習性,均衡營養攝取;畢竟寶寶不會說話,還是得靠爸媽細心的觀察照顧呀!

http://www.enfamama.com.tw/stage1/mamabox/s1sbaby02_40.asp
網站
參考資料 http://www.baby-life.com.tw/baby-mother.com.tw/2005/07/link-3.htmhttp://www.dadupo.com.tw/m-u/2004-9/link-5.htmhttp://www.vghtpe.gov.tw/~peds/care/appetite.htmhttp://www.bbclub.com.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861http://www.bbclub.com.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861
  • 2007-05-19 09:17:39 補充




---------------------------------------------------------------------------------------------------------
寶寶吃不下怎麼辦?
增進寶寶食慾有妙招!
採訪/張采妮
諮詢/臺安醫院小兒胃腸科主任 方旭彬
   三軍總醫院小兒科部主治醫師 李春銘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 李青蓉
參考書目/寶寶吃飽了嗎?(婦幼家庭出版社)
     完美寶貝健康蔬(柿子文化出版社)
寶寶奶量變少,會不會影響發育?是寶寶的健康出現警訊嗎?家長又該如何對症下藥,增進寶寶食慾?
讓本篇一次告訴你!
網站
  • 2007-05-19 09:18:06 補充
【要吃多少才足夠?】
了解寶寶食慾不佳之前,得先了解寶寶一天中的熱量需求量多大?吃多少才能滿足寶寶的成長發育所需?很多媽咪擔心寶寶喝的奶量不夠,希望醫生能告知哺餵的次數或餵哺時間的長短。事實上,只要寶寶餓了,媽咪就可以開始哺餵母乳,直到寶寶吃飽了,自然就會把頭轉離開,或鬆開嘴巴。而喝嬰兒配方奶的寶寶(四個月以內),奶量每天每公斤(寶寶的體重)約150㏄,譬如4公斤的寶寶,一天總奶量約為150㏄ × 4600㏄。一歲以後,母奶、配方奶以外的食物變成寶寶的主要食物,奶量減為早晚一杯或是一瓶即可。
網站
  • 2007-05-19 09:18:32 補充
有些媽咪會擔心假使寶寶有時吃的多,有時又吃的少,是否會影響寶寶成長的營養所需?臺安醫院小兒胃腸科主任方旭彬醫師表示,六個月到週歲的寶寶,總奶量通常不會再大量增加,甚至逐漸減少。家長應先看看寶寶的生長發育是否正常。「生長」指的是體重身長頭圍,可參考寶寶的健保手冊中的生長百分位是否已低於第三百分位或在短時間內急速下降。「發育」指的是寶寶到了該年齡的功能是否已經成熟,如四個月抬頭,五至六個月翻身,七個月會坐,八個月會爬等等。
網站
  • 2007-05-19 09:19:05 補充
此外,方旭彬醫師表示,媽咪也能藉由寶寶吸吮時間長短、寶寶臉部表情、小便次數來判斷寶寶有沒有吃飽。
出生1~3天:大便顏色呈墨綠色,粘稠,也就是胎便。
出生4~7天:大便受到食物的影響,顏色變淡,漸漸轉為黃褐色,尿量也變多。
出生1個月左右:寶寶吸吮的時間一次約20~30分鐘,寶寶臉上有滿足感;一天小便次數6次以上,喝母奶者大便通常3次以上。
出生1~2個月:寶寶喝奶的次數和時間逐漸固定,且寶寶腸胃發育較為成熟,喝母奶者大便次數減少。
網站
  • 2007-05-19 09:19:17 補充
【食慾不好的原因】
哺餵器具改變-不少媽咪反應,原本喝ㄋㄟㄋㄟ都很順利的寶寶,從醫院回來後,奶量卻變少。原來,寶寶在家中使用的奶瓶奶嘴和醫院使用的都不一樣,造成寶寶無法適應,相對的造成寶寶在吸吮上的困難。在此也提醒各位家長,寶寶從醫院帶回家後的過渡時期,最好先使用和醫院同款式的奶瓶奶嘴,讓寶寶適應後,日後再針對寶寶喝奶的順暢度,變換不同孔徑的奶嘴。
網站
  • 2007-05-19 09:19:55 補充
◎進入厭奶期-
寶寶成長到四個月之後,開始進入厭奶期,也就是所謂的「副食品」期。這時候的寶寶會表現出一些動作,譬如當奶瓶靠近嘴巴的時候,會明顯的把頭轉開,或是嘴巴閉的緊緊的,甚至用手推開。這表示,寶寶已經開始想吃不一樣的東西囉!方旭彬醫師建議,以每禮拜增加一種新副食品為基準,等寶寶適應第一種副食品後,再換第二種副食品...etc
等寶寶習慣稀飯、肉泥、菜泥後,再慢慢添加到稀飯裡面,變成肉泥粥或是菜泥粥,增加飲食變化以及趣味。
網站
  • 2007-05-19 09:20:10 補充
◎刺激性的菜餚-
進入副食品階段後,有些寶寶食慾很好,但是吃下去又會立刻吐出來,家長要注意是否讓寶寶吃到太刺激性的食物,譬如辣、酸、鹹等刺激性調味食物或是食物太大塊、纖維太粗,讓寶寶不好消化。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李青蓉表示,因為嬰幼兒的腸胃功能發育尚未成熟,家長應避免讓孩子在嬰幼兒時期養成重口味的飲食習慣。媽咪也可以在副食品內添加柑橘類的水果代替檸檬、食用醋,增進寶寶的食慾!
網站
  • 2007-05-19 09:21:00 補充
◎寶寶身體不適-
假使寶寶有嘔吐,便秘或是拉肚子的狀況,家長應趕緊將寶寶交給醫生診治。 方旭彬醫師表示,寶寶有時會因為心情、環境因素而大小餐,爸媽不用太擔心,不用刻意非得一餐固定餵多少量才滿意。假使寶寶的生長曲線在合理範圍內,精神很好,也沒有肚子脹、便秘、拉肚子等不舒服的症狀,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強迫他吃東西! ◎太過悶熱/衣服包太緊-
三軍總醫院小兒科部主治醫師李春銘表示,寶寶在醫院嬰兒室裡,空調設備皆有控制,寶寶食慾正常;寶寶回家後,家長擔心寶寶會受涼,將孩子包的密不通風,假使家中又有人抽煙,煙味加上悶熱,使寶寶的感覺不舒適,食慾當然變差囉!
網站
  • 2007-05-19 09:21:40 補充
◎家中氣氛不好-
寶寶的感覺相當敏感,假使家中的氣氛不好,或是受到責罵,也會影響寶寶的情緒反應。李春銘醫師建議,等寶寶到達7~8個月時,也可以讓寶寶學著自己吃,假使食物灑得滿地,也不要急著大聲斥責,應讓孩子有自我學習的空間。
◎吃藥影響食慾-
李春銘醫師表示,像支氣管擴張劑、交感神經興奮劑這方面的藥物,或是某些感冒藥,可能會造成影響,假使家長仍無法放心,可拜託醫師處方給予較好服用的感冒藥,或是選擇感冒糖漿。
【生長曲線表】
家長可以依據生長曲線圖,判斷寶寶的生長狀況。
網站
  • 2007-05-19 09:22:05 補充
【如何增進寶寶食慾】
#減少外界刺激-
寶寶喝ㄋㄟㄋㄟ的時候,盡量讓寶寶專心,週遭環境避免太過吵雜、看電視、玩具、或是光線刺激。
#洗個澡,食慾會更好-
陪寶寶玩耍後,媽咪不妨試著先幫寶寶洗個澡,會發現寶寶的食慾變好囉!因為寶寶玩耍、消耗熱量後,情緒仍處在興奮狀態,假使先幫寶寶洗個舒舒服服的澡,舒緩寶寶的情緒,就像大人泡完溫泉、全身放鬆後,自然就會胃口大開的情緒一樣哦!
#準備寶寶專用餐具-
幫寶寶準備可愛造型的碗盤和湯匙,讓他們擁有自己專屬的食具,會讓寶寶吃的更好,更有參與感!
網站
  • 2007-05-19 09:22:41 補充
#運用時令蔬果-
由於夏季悶熱難耐,不僅大人食慾受影響,寶寶食慾好壞表現更明顯!媽咪不妨變化烹調方式。營養師李青蓉建議,媽咪可以做些涼拌菜,或是在副食品中添加時令水果泥,譬如鳳梨、芒果等素材,讓寶寶開胃,吃的更開心!
【結語】
期待寶寶健康長大,是父母們最大的心願!與其擔憂寶寶吃的少,會不會長的不好,不如試著去了解寶寶的習性,均衡營養攝取;畢竟寶寶不會說話,還是得靠爸媽細心的觀察照顧呀! 網站
  • 2007-05-19 09:23:47 補充
全方位促進寶寶食慾 長庚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任 周怡宏醫師
幼兒食慾通常仍處在易波動而不穩定的狀態,常有不想吃飯、沒胃口的情形。這種食慾不振的情形是正常的,但父母仍應適時作一些改變,快速了解寶寶有否生病的可能。
食慾不振的定義
缺乏食慾或不想進食,稱為食慾不振。以往所吃的食物量減少或不感興趣,稱為食慾減退。食慾是身體自動調節作用的一環,受到腦中樞的控制,是無法掩飾的。食慾是健康的指標,當出現食慾不振或食慾減退的症狀時,不但是腸胃疾病,也可能代表身體的異常;通常腸胃的疾病是從食慾不振或食慾減退的症狀開始,為人父母者應多加注意。
網站
  • 2007-05-19 09:24:16 補充
食慾不振的病因
任何疾病都可能使患者失去胃口,由最常見的感冒到嚴重的發炎症狀,都會出現這種現象。如果罹患的疾病已經治癒,胃口也就會自然的恢復。除了疾病外,治療用的處方藥物也會使幼兒失去胃口,如所有的抗生素、止痛劑,甚至是阿斯匹靈,抑制的不只是不舒服的症狀,也同時抑制了自己的食慾。
情緒上的因素如煩惱,也會減低食慾,像緊張得吃不下飯,難過得忘記吃晚餐等就是,其他如寂寞、無聊厭倦、壓力焦慮也會如此。可控制的因子例如酒精、煙及藥物的使用,也能導致食慾不振。其他如不易或未被察覺的疾病、重金屬中毒及缺乏營養等,也能造成不良的食慾。
網站
  • 2007-05-19 09:24:55 補充
要刺激食慾,飲食必須個人化,以符合嬰兒的需求。在門診中,媽媽們常會報怨營養不良的嬰幼兒,一見到過多的食物便失去胃口,因此少量多餐可能比較易被接受,而且可以逐漸增加食物的量。當你嘗試刺激食慾,除了考慮環境是否有助於進食,還要考慮食物是否色香味俱全。
首先要了解孩子食慾不佳的原因,然後除去這些原因,配以相對的措施,以及合理的膳食。這樣才能打開孩子的胃口,提高他們的食慾。產生厭食原因有以下幾種:
飯前的劇烈運動,抑制了視丘下的食慾中樞,胃口自然不開,多見於好玩兒童。
網站
  • 2007-05-19 09:25:26 補充
孩子飲食無定時,給吃零食過多,使食慾中樞長期受到剌激,而後轉入抑制狀態。
因偏食造成某些稀有元素(如鋅、銅、鐵、鈣)缺乏,致使參與機體組織代謝的酵素失去活性,食慾自然不好。
家長對孩子活動限制過度。因運動量太少,機體能量消耗量過少,缺乏飢餓感而不想吃。
父母對進食量較小的孩子,強迫進食,甚至採取打罵等過激手段,造成心理壓抑,食慾反而下降。
有些孩子患有各種慢性疾病或腸寄生蟲病,而未加以適當治療處理。
網站
  • 2007-05-19 09:25:54 補充
運動會增加還是減少食慾?
可以改善幼兒食慾的蔬果與療方
瞭解食慾不振原因與對策
幼兒食慾通常仍處在易波動而不穩定的狀態,常有不想吃飯、沒胃口的情形。此種食慾不振的情形是正常的,但父母仍應依以下原則,快速了解有否生病的可能。
身體不適
用餐時間不固定
生活沒有規律
情緒不佳
點心甜食過多
吃了不當食物
食物外觀不吸引嬰兒
網站
  • 2007-05-19 09:26:24 補充
為提振孩子食慾,可以從人事物等三方面來著手。
人的方面:
可在孩子們開始學習吃飯時,養成全家定時用餐的習慣,並且不讓孩子在餐前吃零食,以免影響正餐食慾。
事的方面:
可加強菜色上的口味及變化,由於夏季懊熱,多少會影響大人小孩的食慾,因此烹調方式可以涼拌代替,使口感清爽;或在菜餚中添加水果,例如番茄、鳳梨、芒果等食材,亦有開胃的作用。
物的方面:
可使用較可愛,或是孩子喜歡、自己挑選的餐具,將會增進孩子們用餐的興趣。要培養孩子們正確的飲食習慣,須以循序漸進的方式,糾正孩子愛吃零食、喝冰涼飲料的壞習慣,並以身作則,盡量讓全家一起享受用餐的樂趣
網站
  • 2007-05-19 09:27:31 補充
幼兒胃口不佳--厭食
  人體的成長發育分成數個階段,一般而言體重增加較快的時期,其飲食量也較大。在出生後的前半年的嬰幼兒期及青春期,這兩個階段是身高體重增加最快速的時期,身體對營養的需求量很大,食量也最大。過了半歲以後,體重增加變慢,尤其在壹歲左右的寶寶,每天蹦蹦跳跳精神好的很,但是就是不吃,讓父母十分擔心,強行給寶寶餵食,最後弄的兩敗俱傷。其實大部份的幼兒厭食是正常的生理現象,父母要能了解不必過份擔心及干涉。
網站
  • 2007-05-19 09:27:49 補充
其次嬰幼兒就像成人一般,食慾的好壞因個人體質不一,如果硬性要求每餐定時定量,並不容易。如果寶寶只是單純的吃得少一點,而身高、體重及活動力一切都正常,則可能代表他身體需求的較少,父母無需為此而擔心。
  如果我們設身於寶寶的立場想一想:你們大人每天吃的雖不至於是山珍海味,但至少也可以隨意的吃酸喝辣自行改變飲食種類,而我呢?從出生到現在每天每餐都不外乎是牛奶,平淡無味,要是換成你們大人早就受不了,所以希望多點理性態度來處理我們的飲食吧!不要像汽車加油般的定時定量地強迫硬灌。
網站
  • 2007-05-19 09:28:30 補充
許多父母想出了另一種很不正確的餵食方法:即趁寶寶在昏昏入睡的狀態下,半強迫式地猛灌奶水,寶寶在睡時糊裡糊塗的被灌飽了,所以清醒時缺少饑餓感,所以對吃沒有興趣,養成清醒時不吃奶習慣。
  以下一些情況,寶寶食慾差不吃,可能是正常的:
網站
  • 2007-05-19 09:28:37 補充
剛出生的頭幾天。 在接受照光治療的嬰兒,會因光度太強及溫度較高,而影響到寶寶胃腸的功能及食慾減低。 環境變遷使食慾降低:譬如原來在醫院嬰兒室中每次餵食可吃到八十西西,但回家後頭一兩天則只能吃五、六十西西而已。 接近斷奶期(約六個月以上)的寶寶,因味覺開始發育,希望嘗試新的口味,對奶水會產生厭惡感。此時父母可以選擇適宜的幼兒食品,一方面滿足寶寶的口味需求,另一方面可補充奶水不足的其他營養。 網站
  • 2007-05-19 09:29:06 補充
雖然市面上銷售的奶粉,在口味上各有不同,也許某些寶寶特別鍾愛某種口味的奶粉,這是很正常的現象,這需要父母細心的觀察才能得知,也許原本厭奶的寶寶,父母只要稍微添加或改變一下奶水的味道,就吃得很好了。
  人的高矮胖瘦雖然與後天飲食營養的攝取有關,但最重要的還是先天遺傳,所以只要寶寶健健康康的,而且活動力良好,就算長期比別的娃娃食量少也無所謂。但是如果原來食量很好,最近明顯的減少了,又無特殊原因,如喉頭發炎、長口瘡、感冒...等存在,則還是必要請教醫生仔細檢查一下,看是否有其他問題存在。 網站
  • 2007-05-19 09:31:35 補充
Why Baby Loss Appetite
/張家儀 大多數家長對於寶寶進食的觀念多是「能吃就是福」,最好是媽媽準備任何一種食物寶寶都能賞臉的吃/喝光光。媽媽的用心,寶寶有時可不願領情,食慾不佳的寶寶令人傷透腦筋,有何解決良方嗎?先針對寶寶食慾不佳的症狀追本溯源,才能尋求最佳治療良方。
網站
  • 2007-05-19 09:32:14 補充
◆寶寶攝食的過程 寶寶出生開始就是食用母乳或是配方乳,一般會從第六個月開始接觸副食品,從精細的穀類食品開始。隨著寶寶的成長,寶寶可以食用經過蒸煮、剁成碎泥的蔬菜,水果,肉泥。到了八個月,寶寶一天需要的熱量增加到700~950卡,這當中只有一半來自母乳或配方乳;學步期的寶寶(一歲左右)一天需要的熱量會增加到1000卡。
細心的媽媽可能會發現寶寶從八個月開始食量似乎變小!無須擔心,這只是因為寶寶的生長速度已經減緩,而且他對進食以外的事情更有興趣。若寶寶食慾不佳還伴隨某種病症,家長可要當心了!
網站
  • 2007-05-19 09:33:15 補充
★食慾不佳的元凶--口腔的病痛 鵝口瘡 是喝奶的寶寶常見的口腔黴菌感染。造成鵝口瘡是因為奶水殘留在口中,最初是舌頭及兩頰內側產生一層白色的薄膜,引來白色念珠菌的滋生繁殖,白膜會越積越厚,口腔底部的原有保護黏膜受到侵蝕而破皮流血,寶寶喝奶會疼痛,食慾自然降低。鵝口瘡的治療方法是藥物或塗抹治療。有些寶寶因為體質的關係,鵝口瘡會不斷復發,最好的預防方法是每次喝奶完後讓寶寶喝一點開水漱口。
網站
  • 2007-05-19 09:33:54 補充
鼻咽炎 常伴隨感冒發生,以腺病毒、冠狀病毒、鼻病毒引起的最多,觀察口腔時,可以發現鼻腔黏膜充血腫脹,這會直接影響食慾。鼻咽炎的治療並無特效藥,只能針對流鼻涕或咳嗽、鼻塞給予藥物治療,待感冒一好,食慾就能恢復正常。
咽峽炎 是咽部發生紅斑、水泡,間接破皮潰瘍的特殊疾病,常見的病因是腸病毒中的A型科沙奇病毒(A10A16)感染。寶寶會因為咽部破皮發炎而發燒,脾氣變得暴躁,吞噬食物會產生疼痛,抗拒食物的情況就會比較激烈。經過專業醫師追蹤,如果沒有併發症,咽喉炎在七至十天內會痊癒。如果水痘擴展到手掌、腳掌(手足口病),就需要進一步追蹤治療。
網站
  • 2007-05-19 09:34:48 補充
口腔齒齦炎 是泡疹病毒造成口腔黏膜產生水泡、齒齦出血的感染症,通常經由飛沫傳染。泡疹病毒在口腔內繁殖,寶寶會因而發高燒,口內產生多處潰瘍,口水流不停,吞嚥疼痛兒不願意進食。如果不能安全進食,為了寶寶身體著想,醫生可能會建議住院打點滴補充水分及營養。
黏膜受傷 泡奶的水溫太高,寶寶吸吮時,在奶嘴出口位置的黏膜會因為燙傷而變紅或破皮。你若發現寶寶邊喝奶邊哭,應該趕緊檢查是不是奶水太燙。根本之道是餵奶前先在手腕內側滴兩滴奶水,確定不燙才餵寶寶。六個月後的寶寶喜歡把玩具放入口中啃咬,這也可能造成割傷或刺傷口腔黏膜造成疼痛,家長要當心。
網站
  • 2007-05-19 09:35:48 補充
長牙 一般寶寶大約從六個月就會開始長牙,長牙期間常見的症狀包括輕度發燒、腹瀉及食慾不佳,寶寶的情緒可能會比平時煩躁一些,也無法安穩的睡覺。但是牙齒冒出前三天至冒出後四天這些狀況就會逐漸消失。
★食慾不佳的元凶--腸胃的不適 腸胃炎 發生在寶寶身上的腸胃炎類型通常是輪狀病毒腸胃炎,最明顯的症狀就是上吐下瀉,寶寶禁不起這樣的折磨,食慾自然會降低。治療患病中的寶寶應該聽取醫生的建議,配合藥物的治療。
腸阻塞 這是因為腸道扭轉或阻塞不通,例如腸套疊或腸疝氣。寶寶除了食慾降低之外,還會腹痛、嘔吐或腹漲。這類狀況需要專業醫師處理,必要時得施行手術治療。
網站
  • 2007-05-19 09:36:25 補充
★食慾不佳的元凶--身體的不適 病毒感染 造成的症狀並不限於某一器官,但最常見的就是感冒,感冒時寶寶會沒精打采,食慾以及玩樂的意願都會降低。若發現寶寶有流鼻涕、咳嗽狀況,請及早就醫。
敗血症 致病的細菌進入血液中,會造成可能致命的感染。由於寶寶無法完整表達,尤其是嬰兒,家長也許只覺得孩子活動力降低,吸奶量減少,卻忽略這些症狀的嚴重性。所以,凡是兩歲以下的嬰兒,偏離「能吃、能睡、能玩」的常軌,請盡快就醫尋找病因。
網站
  • 2007-05-19 09:36:37 補充
★食慾不佳的元凶--慢性疾病及器官疾病 貧血 任何原因都會導致貧血,包括骨髓造血機能發生障礙、紅血球異常被破壞,遺傳性地中海貧血和營養失衡的缺鐵、缺葉酸貧血。貧血使寶寶缺乏活力,食慾變差;進食量少,營養不足,又加重貧血,形成惡性循環。貧血寶寶的家長應該遵從醫師的診斷與治療,寶寶才能恢復健康。
慢性腎衰竭 體內諸多毒素難以排除,血液中尿素氮就會增高,造成食慾不佳,骨鈣流失,發育不良。
網站
  • 2007-05-19 09:37:10 補充
心臟病 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寶寶,尤其是會造成血色暗紫的發疳性心臟病,由於血中含氧不足,周邊組織缺氧,往往活動力較低,食慾不良。任何型態的先天性或後天性心臟病,若發展到有心臟衰竭的危險性,治療時都必須限制水分的攝取以減輕心臟的負擔,食量和熱量自然也受限。
網站
  • 2007-05-19 09:37:21 補充
胃食道逆流 食道和胃交接處稱為賁門,藉由賁門括約肌和橫隔膜的肌肉可以束緊賁門使胃內食物不會返回到食道。剛出生的寶寶由於此肌肉束不發達,很容易溢奶和回奶,六個月後情況就會改善。少數寶寶賁門結構異常,無法阻止胃液逆流到食道,胃酸長期侵蝕食道內壁,就造成逆流性食道炎,漸漸的食慾越來越差。若孩童超過一歲仍常常嘔吐,應積極檢查是否有此問題,治療方式視情況而定,採用藥物或手術矯正才能避免併發症。
網站
  • 2007-05-19 09:38:05 補充
★食慾不佳的元凶--情緒及生活習慣影響 缺乏關愛 被忽視或受虐的兒童,情緒上表現出冷漠、不安全感或退縮反應,生理方面也落後同齡兒童,呈現身材矮小,體重低於同年紀的小孩,時常生病,食慾和運動活力也不佳。
進食習慣不佳 幼兒食慾不振或食量不足最常見的原因其實是進食習慣不良。吸吮能力較弱的寶寶,吃奶很慢,還沒吃飽就睡著,養成少量多餐,不穩定食量的餵哺習慣,往往日後食慾較差。進食不專心,咀嚼很慢的孩子,也有食慾不振的問題。偏食或愛吃零嘴的寶寶正餐會沒有胃口,這些問題都值得家長注意,及早矯正以免積習難改。
網站
  • 2007-05-19 09:38:42 補充
寶寶的任何行為都是有跡可循的,不論是生理的還是心理的,都需要家長的觀察與關心。食慾不振是會影響長久的事情,能在寶寶一發生狀況的初期就積極尋求克服的方法,家長會省力許多,寶寶也能快樂的成長!
 資料來源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607051900383







*********************************************************************************

5種幼兒常見偏食形態(上)

 
如何定義偏食行為?
每個人多多少少會有幾樣不愛吃的食物,不只是孩子,就連成人也是如此。爸比媽咪該如何判斷家中寶貝是否有偏食行為呢?
天主教耕莘醫院營養師陳雨音表示,孩子選擇性的攝取某些食物、排斥某些食物的情況,可依其嚴重程度區分為:輕微型的「挑食」與嚴重型的「偏食」。
輕微型-挑食
顧名思義,挑食,就是只挑掉少數幾樣東西不吃,這對人類來說,是很普遍的現象。
爸比媽咪可以試想,在這個世界上,應該沒有人是什麼都肯吃的吧!?因此,當孩子不吃某種食物時,不見得都是很嚴重的事情,要視孩子不吃的食物種類多寡,以及該種食物是否非常重要(如:奶、蛋…等)、很難用其他食物替代而定。
陳雨音營養師指出,如果孩子不吃的東西用10隻手指頭就可以數得完,而且平均分散在6大類食物中,每1大類食物裡,只有少數1、2種不吃,如蔬菜類中,只有芥菜和苦瓜討厭,其他種類的青菜都肯吃,那麼這只算是挑食而已,還不能算是較嚴重的偏食行為。
挑食當然是不好的飲食習慣,但還不至於造成某些營養素的嚴重缺乏,也不會影響孩子的成長發育,爸比媽咪可以不需過於擔心,只要用較為輕鬆的態度慢慢矯正即可。
暫時性的挑食
陳雨音營養師認為,小朋友有時會有暫時性的挑食現象,在某段時間內特別不想吃某些東西,但也許過幾天、幾個月、1〜2年或是等長大一點之後,突然又願意吃了也說不一定,像這種暫時性的挑食只要不太嚴重,爸比媽咪也不必煩惱,只要每隔一段時間勸孩子嘗試看看他不敢吃的食物,也許某天他就自己願意接受了。
天主教耕莘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高佩琪也表示,小朋友的飲食習慣是會不斷改變的,因此,在他堅決不肯嘗試某種食物的當下,大人們不要太過堅持,可以過幾天、幾個星期再讓他吃吃看,千萬不要用逼迫的方式,否則只會加深孩子對該種食物的反感,或許從此再也不吃了也說不定。
嚴重型-偏食
如果挑食挑得太多了,甚至某1大類食物完全不吃,造成營養的不均衡,就變成了所謂的偏食行為,這是較為嚴重的情況,會對孩子的健康造成影響,爸比媽咪必須謹慎且立即性的去處理。
以五穀根莖類為例,如果孩子不愛吃飯,可以給他吃麵、蘿蔔糕,如果這些都不愛吃,還可以讓他吃饅頭、玉米、地瓜、馬鈴薯和麵包…等來彌補,但如果連這些也不吃,那就算是嚴重偏食了。
高佩琪醫師表示,父母在判斷是否該介入孩子的偏食行為時,主要應該觀察這樣的偏食行為有沒有影響到孩子的生長發育情形,如長不高、體重過輕…等,要是沒有把握,可以定期帶孩子到健兒門診,請醫師為孩子做些檢查、評估,就能了解孩子目前的成長發育狀況。
寶寶為什麼會偏、挑食?
先天因素
味覺的天性
陳雨音營養師指出,孩子對味覺的偏好有部分導因於天性,有部分則是經由後天學習而來。像苦味和辣味,絕大部分的寶寶天生就會排斥,而甜味則幾乎是每個寶寶都會喜歡的。
孩子的氣質
偏食行為和孩子先天的氣質也有關係,舉例來說,趨近性較低的小朋友比較不愛嘗試新的食物,所以越早、越愉快的進食經驗,會讓他越容易接受一種食物,因此,在一開始接觸副食品的階段,若媽咪沒有讓他吃過某些東西,大一點之後,他可能就相對需要較長時間才能適應這些沒吃過的東西。
此外,有些孩子敏感度較高,知覺特別敏銳,對於味道的好惡也較為強烈、分明,相對就比較容易形成挑食或偏食的習慣。
身體功能異常
有些孩子先天身體功能有異常,也可能影響他的偏食行為,比方說腸胃道發育不完全的寶寶,吃了某些食物後可能引發腹痛,因此,就會害怕並避免吃這些食物,爸比媽咪必須特別注意,孩子是否因這類因素而有偏食行為。
後天因素
照顧者飲食習慣不正確
陳雨音營養師表示,孩子偏食有時是大人的錯,因為照顧者本身可能就有偏食的習慣,給孩子吃的食物自然也會有營養不均衡的傾向,舉例來說,肉食主義的爸爸媽媽,自己本身就不愛吃蔬菜,餐桌上也少有這些菜色,孩子當然也只能跟著大魚大肉。
這就如同小編的貓兒子,總是吃到起司、吻仔魚口味的鮪魚罐,很難吃到牛肝或羊肉口味的,因為小編在選購貓罐頭時,不禁意就刪除了那些自己不愛吃的口味(雖然罐頭不是自己要吃的),因此,爸比媽咪在責怪孩子偏食的同時,也要自我反省一下自己的飲食習慣喔!
食物重覆性太高
如果太常讓孩子吃同一種菜色,如每天吃、甚至每餐吃,重覆性太高也會讓他們因吃膩而排斥那種食物,因此,媽咪除了經常變換食物種類之外,針對同一種菜色最好也能有不同的烹煮方式,才能讓孩子覺得每次吃到的感覺都不太一樣。
與先前不良的經驗有關
陳雨音營養師指出,有些孩子在剛長牙的階段,如果爸爸媽媽給他們吃沒有切得很碎、纖維很粗的青菜,造成他們咀嚼時不舒服,咬很久都咬不斷,形成一些不愉快的經驗;或是曾經在吃某樣食物時卡到喉嚨(如魚刺)、烹調時沒注意好,讓孩子吃到很辣的味道…等,都會讓他們對這樣食物及其他外觀類似的食物(如都是綠色)產生害怕的感覺,可能就會比較不敢吃。針對這種情況,爸比媽咪應從少量開始,慢慢鼓勵他嘗試,並且吃給他看,讓他對這種食物漸漸放心、改觀,才有辦法接受。
父母錯誤的教養觀
有些父母因忙碌而無法經常陪伴孩子,基於補償的心態,就會用「吃」來滿足、安撫孩子,例如為了讓孩子高興,就買很多他愛吃的零食、甜食給他,並且縱容他想吃多少就吃多少,這樣的情況也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偏、挑食行為,因為光是吃這些垃圾食物,孩子就飽了。
陳雨音營養師也提醒,孩子喜歡重口味,如果太早讓他接觸重甜、重鹹的食物,味覺被刺激久了,就會習慣這種強烈的味道,對於一些較為清淡的食物,就會感覺沒味道而選擇不吃。
廣告的影響力
陳雨音營養師認為,廣告也會影響孩子對食物好不好吃的判斷,當孩子看到廣告中對某種食物的正面訊息,如:廣告裡的小朋友吃冰淇淋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他也會認為冰淇淋一定很好吃,相對的,如果他看到廣告裡的小朋友討厭吃蔬菜,他也會加以仿效,爸爸媽媽不可忽視電視廣告對孩子的影響。
父母在餐桌上和孩子對立
許多父母在餵養孩子時,看見孩子不肯吃,或邊吃邊玩,就很容易生氣,有時甚至拿著棍子逼孩子進食,孩子也因此吃得很不愉快,把食物弄得滿地都是來表達抗議,頓時餐桌彷彿變成了戰場,一片狼藉。
陳雨音營養師表示,照顧者是否提供孩子一個愉快的用餐環境是很重要的,因為過度控制和過度忽視一樣,都會強化孩子的偏食行為,臨床上曾經遇過一對嬤孫,那個5歲大的孩子非常非常瘦弱,什麼東西都不想吃,幾乎已經到了厭食的地步,阿嬤還在旁邊不斷的罵:「他不吃我都用棍子打他,可是他也打不怕,不吃就是不吃,有夠皮!」,對於這個孩子來說,吃飯已經變成了一種懲罰,而不是享受,試問他又怎麼可能喜歡吃飯?
試著回想,您是否也曾經這樣對待孩子呢?給他1個番茄,孩子說不想吃,就逼他吃下2個,請小心,這樣不但會讓孩子更畏懼、排斥這種食物,甚至還可能影響他的性格發展喔!

資料來源~育兒生活雜誌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1038&prev=11039&next=11009&l=f&fid=28





*******************************************************************************

5種幼兒常見偏食形態(下)

 
 
幼兒偏食5類型
陳雨音營養師、高佩琪醫師及小編共同為您整理出5種最常見的寶寶偏食類型,並分析可能造成的問題與爸比媽咪的因應對策:
第1類:嗜吃甜食、零食的寶寶
健康威脅
.進食後的食物殘渣及糖分會附著於牙齒上,供給口腔內細菌生長所需的養分,引起蛀牙。
.甜食進入人體腸胃裡,會被細菌發酵,產生較多氫氣,容易引發腹脹,導致幼兒胃口不佳,吃不下正餐,影響營養的均衡攝取;腹脹亦可能引起消化不良,造成便秘、噁心、嘔吐和腹瀉…等各種腸胃症狀。
.甜食與零食的熱量超高,油脂、鈉量也常過量,容易造成肥胖問題。
.有研究顯示,過量甜食可能使孩子注意力不容易專注、甚至有過動傾向,智能發展也會受到影響。
.雖然詳細原因仍不確定,但近期研究顯示,體內糖分含量過高會影響寶寶的視力發展,可能是碳水化合物含量過高會使眼內組織彈性降低,引起眼內滲透壓改變,導致近視發生,醫界建議,盡量讓孩子晚一點吃、少吃甜食為預防方式。
.愛喝碳酸飲料的孩子,骨鈣容易流失,很容易長不高。
爸比媽咪這樣做
□ 飯前別讓孩子吃甜點
陳雨音營養師表示,如果讓孩子在飯前1個小時吃甜食,會讓血糖上升,影響下一餐的食慾,「飯後甜點」一定要在飯後,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如果還沒到正餐時間,孩子就餓得受不了,想給孩子吃點東西先墊墊肚子時,可以先給他少量的水果、小麵包、小餅乾…等食物,千萬不要給他布丁、蛋糕、果汁、飲料…等很甜的零食,否則孩子絕對沒有食慾再吃正餐了!
□ 別讓孩子把飲料當開水喝
水分的攝取還是以白開水為主較佳,即使要給孩子喝飲料,也要有所節制。如同先前所言,甜食會影響食慾,若孩子經常喝含糖飲料,一天喝好幾次,甚至把飲料當成白開水在喝,除了容易發胖、蛀牙,孩子可能整天都不會感覺肚子餓,更不會乖乖吃正餐,形成必然的偏食行為。
□ 慢慢減量,只吃健康的甜食
習慣不是一天造成的,而改掉壞習慣也必須一步一步慢慢來。爸比媽咪可以慢慢降低給孩子甜食的量和次數,讓寶寶慢慢適應少糖的生活,此外,雖然都是甜食,仍有營養價值高與低之分,爸比媽咪在購買時應選購營養價值較高的甜食,如優酪乳、果汁、牛奶…等,少量作為孩子乖乖吃正餐後的獎勵。
第2類:不吃蔬菜的寶寶
健康威脅
.容易缺乏維生素(C、E…等)和礦物質,造成抵抗力降低、容易生病、傷口不易復原與貧血…等問題。
.缺乏纖維質的攝取,容易引起便秘。高佩琪醫師指出,許多2〜3歲的小朋友,正處於訓練如廁能力的階段,若他剛好不愛吃蔬菜,大便就會很硬、上不出來,上廁所時會痛,因此,他就不敢上廁所,惡性循環下,大便越來越硬,爸比媽咪在訓練孩子如廁這件事情上,就會受到很大的挫折。
.容易肥胖,甚至很小就有膽固醇過高的情況,容易受到心血管疾病的威脅。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心血管疾病不一定會在孩童期發作,但就如同種下病根,對孩子的未來影響深遠。2011年第8屆亞太高血壓學術會議中所發表的研究報告即顯示,孩童期肥胖會增加成人期罹患高血壓的風險達8倍之多。
爸比媽咪這樣做
□ 蓋過氣味+改善口感
陳雨音營養師表示,不吃蔬菜是最常見的幼兒偏食類型,蔬菜的咀嚼困難是1個原因,再加上某些蔬菜會有其獨特且強烈的氣味,如洋蔥、青椒及苦瓜…等,對於味覺比較敏感的孩子來說,較不容易適應。
建議爸比媽咪可以從烹煮方式上改善青菜的口感,或許可以煮得更軟爛些,觀察孩子的接受程度,此外,也可以透過與其他食材的搭配料理,來蓋過孩子不喜歡的蔬菜氣味。
□ 從較喜歡的蔬菜開始吃
在引導孩子吃青菜的過程裡,爸比媽咪應順應孩子的習慣,從他比較能夠接受的種類開始下手,如:有甜味的蘿蔔、高麗菜…等,不要用強迫的方式,一下子逼他吃很討厭的蔬菜。
利用機會,以半哄半騙的方式,1次只讓他嘗試1種不喜歡的青菜,或許幾次以後,他會慢慢感覺這些青菜並不像他想像的那麼難吃,就忽然可以接受了。
□ 不間斷的供應蔬菜
少子化的現代,父母都非常寵愛孩子,餐桌上菜色的設定通常也都順應著孩子的偏好,孩子喜歡吃什麼,媽咪就煮什麼。然而,這其實是錯誤的做法,陳雨音營養師呼籲,家長不要因為孩子不愛吃某些蔬菜,家裡就從來不煮這道菜,因為這樣一來,孩子永遠都不會改變挑食或偏食的情況。
孩子不喜歡的蔬菜,家裡偶而還是要煮,善用孩子喜歡模仿的天性,孩子不吃沒關係,爸爸媽媽、哥哥姊姊吃,孩子看久了,就會對這道菜感到好奇:「你們都一直在吃,這道菜真的有這麼好吃嗎?」,有天當他心理準備好,就會想嘗試看看了。
第3類:只吃白飯、白麵,不配菜的寳寶
健康威脅
.營養極度不均衡,缺乏肉類提供的大量蛋白質、鐵質和鈣質,也缺乏蔬果提供的維生素和礦物質,許多生長發育需要的原料都供應不足。
.若長久未改善,會使成長發育受限,如長得慢、長不好,免疫系統也較差,容易生病。
.只攝取澱粉類,會讓孩子的肌肉較為鬆垮、不結實。
.攝取過多澱粉也可能讓寶寶有過胖的疑慮。
爸比媽咪這樣做
□ 初期提供質地較軟的菜色
陳雨音營養師指出,這類寶寶可能是在添加副食品階段沒有做好牙齒及嘴巴肌肉的咀嚼訓練,因此他們只吃白飯、白麵…等質地較軟的澱粉類,沒有順利進展到吃蔬菜或肉類…等較難咀嚼、質地較粗食物的階段。
一開始為了兼顧營養的均衡,爸比媽咪要儘量挑些質地與澱粉類同樣鬆軟的食物讓寶寶食用,如豆腐、蛋、肉泥、菜泥…等,也可以讓寶寶喝菜汁或果汁,來補充缺乏的營養素。
□ 漸進式將蔬菜、肉類藏於澱粉食物中
接著必須將孩子的咀嚼能力訓練起來,爸比媽咪可以先將青菜和肉類剁碎,少量的加入孩子所喜愛的澱粉食物中,如稀飯、蘿蔔糕、地瓜球…裡,再依據孩子的接受程度慢慢的增量,質地也從比較細的碎泥,慢慢進步為顆粒狀和塊狀、條狀。
□ 花巧思,說故事,裝點食物
到了後期,當孩子的咀嚼能力稍為進步之後,媽咪可以利用孩子喜歡色彩繽紛事物的心理,在準備食物上多花點巧思,若能利用青菜和肉類的顏色來裝點白飯、白麵…等澱粉類食物,在上面做出許多可愛的圖案,再為孩子講些故事,相信孩子一定會感覺食物裡有菜有肉是件很有趣的事。
陳雨音營養師表示,其實小朋友很單純,滿好哄的,嘗試過一兩次有趣的用餐經驗後,他甚至還會主動要求想再吃一次。
第4類:素食寶寶
健康威脅
.吃素寶寶容易缺乏蛋白質和鈣質,因牛奶和肉類往往是這類營養素的最佳來源,蛋白質是寶寶肌肉生長與骨骼發育所需要的重要成分,而鈣質亦與骨骼發展息息相關,缺乏這些營養素會影響寶寶的成長發育,可能會有體重過輕、長不高…等現象,甚至於有生長遲緩的問題。
.鐵質和維生素B群也很容易攝取不足,這些營養素都和造血功能有關,因此,素食寶寶較容易有貧血的問題。
爸比媽咪這樣做
□ 3歲前建議奶蛋素
幼兒吃素多半是受爸爸媽媽的飲食習慣所影響,陳雨音營養師建議,3歲以前的幼兒若想讓他吃素,一定要吃奶蛋素,不適合全素,寶寶才能從奶類和蛋類中攝取到足夠的鈣質與維生素B群,才不至嚴重影響其骨骼發展與造血機能。
□ 加強蛋白質、維生素B群及鐵質補充
由於素食寶寶能夠選擇的食物種類受到侷限,因此一定要更加注意營養均衡,每餐都要有蛋白質來源,而黃豆製品(豆腐、豆漿或豆皮…等)屬於較好的植物性蛋白質來源,對素食寶寶格外重要。
陳雨音營養師表示,素食寶寶要常吃海帶、紫菜、各種菇類及堅果類,補充一般蔬菜中較為缺乏的維生素B群,必要時也可以補充一些鐵劑。
□ 定期追蹤成長發育狀況
高佩琪醫師認為,如果是各類營養素都有兼顧到的素食寶寶,理論上是沒有太大的問題,但其實學齡前的孩子正處於快速成長發育的階段,需要的營養種類及營養量和大人還是不太一樣,建議每隔一段時間帶素食寶寶到醫院健兒門診追蹤其生長發育狀況,判斷是否一切正常。
陳雨音營養師也表示,如果爸比媽咪不放心,不妨將孩子每天吃的素食食物內容記錄下來(包含種類及攝取量),約記錄1〜2星期後到醫院請營養師評估,看看營養是否均衡,需不需要加以調整。
第5類:不愛喝水的寶寶
健康威脅
.人體有70%的成分是水,可見水分對人體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水分可以幫助代謝掉身體中的廢物、毒素,如果攝取不足就容易生病。
.水分是人體內所有生理及化學反應的媒介與溶劑,幫助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及運送,缺乏水分會使腸胃無法正常運作,造成消化、吸收不良及便秘…等問題。
.水分也是身體細胞、組織間的潤滑劑,缺水會使皮膚過於乾燥,缺乏彈性與光澤。
.生病時(如發燒、腹瀉)不多補充水分,會有脫水的危險。
爸比媽咪這樣做
□隨手可得,時時提醒
高佩琪醫師指出,如果孩子還在喝奶階段,喝不了太多水是沒有關係的,但如果孩子已開始吃副食品,或是1歲以上,如同成人正常飲食的寳寶,就應該慢慢養成愛喝水的好習慣,爸爸媽媽可以將寶寶的安全水杯放在他隨時可以拿得到的地方,經常提醒喝水,並給予鼓勵,相信孩子一定可以建立起良好的飲水習慣。
□適度給白開水加點味道
如果孩子一開始還不能接受白開水,可能是因為白開水無色無味,難以下嚥,可以少量的在白開水裡添加一點果汁、運動飲料…等增加味覺的元素,並且逐次減少添加量,直到寶寶可以適應白開水為止。
□ 從食物中攝取水分
水分的來源是多方面的,除了直接飲水,爸比媽咪也可以讓孩子藉由喝湯、喝新鮮果汁…等方式來攝取水分;此外,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中也含有大量水分,可以讓孩子多吃一點含水量豐富的蔬菜和水果,如西瓜、黃瓜、番茄…等。
寶貝健康飲食10大原則
.不要用甜食和零食作為獎賞。
.營造輕鬆愉快的用餐氣氛。
.矯正偏食:態度放輕鬆,原則要把持。
.帶領孩子認識食物,如介紹名稱與外觀、參觀市場或農場、欣賞或適度參與烹調過程。
.讓孩子對食物提供意見,如:問他茄子想怎麼煮、切成什麼形狀…等。
.主動提供孩子接觸新食物的機會。
.對於同一種食物,經常更換烹煮方式。
.不要在孩子面前批評食物難吃,讓孩子有先入為主的成見。
.建立孩子的飢餓與飽足感,趁孩子肚子餓時勸他嘗試較不喜歡的食物。
.不要讓孩子不吃的食物從此消失在餐桌上。
陳雨音
現職:天主教新店耕莘醫院營養組組長
台北縣營養師公會監事
學歷:海洋大學食品科學所碩士
經歷:天主教新店耕莘醫院營養師
中原食品公司營養師
高佩琪
現職:天主教永和耕莘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學歷:慈濟大學醫學系畢業
經歷:臺大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
台大醫院小兒胃腸肝膽科臨床研究醫師
台安醫院小兒科臨床研究醫師
【更多內容請見2012年1月號育兒生活雜誌
資料來源 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1039&next=11038&l=f&fid=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