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7日 星期四

漫談小兒腹股溝疝氣

小兒外科 林釗佑 主治醫師 陳少勳 主任(88年2月)

「我的小孩有疝氣,吃藥會好嗎?」、「要不要開刀,麻醉會有危險嗎?」、「小孩那麼小,開刀適合嗎?要不要等小孩大些再開刀?」、「開刀會導致生殖能力喪失嗎?」焦急的父母總是憂心忡忡地問著,這是在小兒外科門診經常碰到的情形,以下就對小兒疝氣做一簡單的介紹。
小孩腹股溝疝氣和陰囊積水,是小兒外科最常見的毛病,佔開刀總數的五六成以上。台灣地區,根據學齡兒童調查的結果,疝氣發生率約百分之三,男生比女生多,約四比一。小孩腹股溝疝氣絕大多數是間接型,是先天性的毛病,因腹膜鞘狀突退化不全或異常所致,鞘狀突開口很小時,只有腹水可以通過,就是陰囊積水,若開口較大,腸子可以進入,則是疝氣。
疝氣發生時,腸子進入鞘狀突(俗稱的疝氣袋),即可在腹股溝看見鼓出的腫塊,不能言語的新生兒或嬰幼兒常伴隨有哭鬧或吐奶,稍大會說話的小孩則會說肚子痛。檢查時患者平躺或稍用力向腹股溝外上方推擠,腫塊則消失不見(腸子退回腹腔中),即可確認是腹股溝疝氣。最可怕的是腸子推不回去,發生箝閉性疝氣,時間一久,箝閉的腸子可能發生壞死,甚至可導致敗血症而死亡。
由於有以上所言之併發症,因此診斷有腹股溝疝氣時,宜儘快開刀治療,做選擇性疝氣修補術,以免隨時可能發生的疝氣箝閉。除非合併有下列的情形,如急性感染(例如上呼吸道感染)、體重過輕的早產兒、血液疾病、末期惡性腫瘤或大量腹水時,須先評估麻醉和手術對病人負面的影響,等病人狀況獲得改善後,再做疝氣修補術。
小孩疝氣的麻醉方式為全身麻醉,六歲以下用面罩全身麻醉法,六歲以上採用靜脈注射麻醉法,一般而言由麻醉專科醫師施行麻醉,是相當安全的,不過早產兒或新生兒開完疝氣後,可能會發生突然不呼吸的情形,因此須住院觀察一天,以確保安全。
絕大多數小孩腹股溝疝氣手術,開完刀後,稍事休息即可出院,但是新生兒及患有心臟、呼吸道或其他器質性疾病的小孩,術後須住院觀察。
小兒疝氣修補術是一種單純但不簡單的手術,因小兒腹股溝結構複雜而且組織纖細,手術常見的併發症有術後陰囊腫脹發紫,輸精管的損傷,睪丸動脈損傷,睪丸吊高及腹股溝一帶疼痛或麻木,傷口感染及疝氣復發等。但這些併發症隨著麻醉、手術器材和技術的進步,時至今日,在訓練有素的小兒外科專科醫師手術下,這些併發症已很少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