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女孩隔月換“夫”
5歲的琳琳最近瘋狂地愛上了班裏的小男生俊俊。她告訴媽媽,她已經跟俊俊舉行了婚禮,俊俊現在已經是她的丈夫,所以她每天早上都要帶一份禮物送給俊俊。同樣,俊俊也會每天送她一份禮物。他們的禮物有時是一粒糖,有時是一張貼紙,也有可能是一片樹葉。琳琳的媽媽一點也不覺得奇怪,因為琳琳上了大班後,每隔一兩個月都會結一次“婚”,每次她都會回來告訴媽媽,現在誰誰誰變成她的丈夫了。
4歲男孩嫉妒爸媽
剛剛4歲的小傑是媽媽一手帶大的,因此特別黏他的媽媽,他總是說等他長大了,要娶媽媽做妻子。讓他的媽媽極為尷尬的是,小傑經常想模仿電視裏成人親熱的方式來親媽媽的嘴巴。而且每次一見到爸爸擁抱媽媽時,他就會很嫉妒,打斷爸爸媽媽的擁抱,要求媽媽擁抱他。他甚至不許爸爸和媽媽睡在一起,要求爸爸搬到別的房間去睡。
5歲男孩“愛”上小姨
天天今年5歲,他很喜歡玩結婚的遊戲。他在幼兒園裏有幾個“妻子”。不過,他說他最喜歡的是他的小姨,長大了幼兒園裏的“妻子”都不要了,就只跟他的小姨結婚。他甚至連結婚時他和小姨要穿什麼衣服都想好了。問他為什麼要跟小姨結婚,天天說,因為小姨總給他買糖和玩具。他希望小姨每天都給她買糖吃。
幼兒園:“新郎和新娘”遊戲很受歡迎
在某省級幼兒園帶大班的鄧老師告訴記者,很多學齡前的孩子喜歡玩“新郎和新娘”的遊戲,應該也算是婚姻敏感期。她經常會聽到小朋友來告訴她,今天誰和誰結婚了。小朋友在自由活動時間,經常會分別由一些男孩和女孩扮新郎和新娘,甚至還會要求老師也來參加。還有的小朋友要跟老師結婚呢。有個小朋友最有意思,他每次都要生活老師做他的新娘,問他為什麼,他說,因為生活老師經常給他洗衣服。顯然,孩子們並不知道“結婚”的含義。
鄧老師說,因為老師們知道,這是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的特點,而且他們做這些遊戲時的樣子特別可愛。所以,老師一般都不會制止他們。
專家:這是正常反應
南方醫科大學幼兒園范文堅園長告訴記者,對“結婚”有一種朦朧的向往是學齡前兒童的一種正常心理和生理反應。父母不必過分緊張,不能粗暴地制止,也不能心不在焉地一笑了之,而是應該把這個時機當作一個有利的可教時刻。
可以跟孩子討論有關男人和女人的角色,對於處於婚姻敏感期的孩子,家長和老師都可以試著跟孩子討論有關男人和女人的角色,比如男孩都可以當爸爸,女孩都可以當媽媽。當然,同時也可以告訴孩子,男孩和女孩的不同。女孩長大以後,可以生寶寶,可以當媽媽。當男孩和女孩當大了的時候,都會跟相愛的人結婚,男的就成了丈夫,如果有了孩子,就是爸爸;女的就成了妻子,如果有了孩子,就是媽媽。
還可以告訴已經“結婚”的兩個小朋友:“你們現在還小,不可能像大人那樣結婚,不過,如果等你們長大了,還很相愛,那當然就可以真正地結婚啦。”
父母:要作出積極的回應
據范園長介紹,學齡前的兒童通常都會強烈地愛他們的父母。但他們很多時候不知道該如何表達這種愛。因此,有的孩子可能會模仿他們的父母或在電視、電影裏看到的成年人,來親吻自己的異性父母。這個時候,家長應該告訴孩子,孩子跟孩子之間或者孩子與大人之間不適合這種親吻方式,這是大人們親吻的方式,孩子親吻大人,親臉頰就可以了。
對那些想跟異性父母結婚的孩子,家長應該對孩子的愛表示積極的回應,可以試著這樣對孩子說:“我知道你很愛我,我也很愛你。等你長大了,你就不會想著跟媽媽結婚了。你會愛上一個女孩子,那種愛跟你對媽媽的愛會有所不同。然後,你會跟那個你很愛的女孩子結婚。”不過,對於那些過分迷戀異性父母的孩子,家長也要注意平時跟孩子親近時的方式。
資料來源http://www.176happy.com/news_1876.html
***********************************************************************
扮演遊戲 讓孩子學著過生活
孩子多半從最親近的人、最熟悉的事物開始模仿學習,嘗試扮演不同的角色。小小孩玩扮演遊戲,不但能練習對話、熟悉動作技巧、體會不同的情緒,同時也擴展了他的想像力。
【文/柯寶絢(學前教育特約撰文)】
扮演遊戲,是孩子遊走真實與想像的中介。透過扮演,孩子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演練、適應真實世界,就像他們拿著扮家家酒的平底鍋和鍋鏟假裝自己在炒菜一樣,既可以依靠想像展現好廚藝的威風,又不必害怕被熱火燙傷。尤其煮好之後端到爸媽面前,看到爸媽配合演出還一臉滿足地說著:「好好吃喔!」孩子的得意更是形之於色。
孩子透過扮演遊戲進入真實生活
發展心理學家幾乎都認同,扮演遊戲是孩子重要的成長機制。扮演遊戲可以幫助孩子練習日後的重要活動,如同胎兒在媽媽肚子裡,雖然哪裡都去不了,但他們仍會持續運動,為將來的動作發展奠定基礎。所以當孩子拿著玩具杯子假裝倒水時,正也同時為將來真正倒水的動作做手眼協調練習。
隨手拿個玩具就能假裝是電話,扮演遊戲讓孩子的生活經驗豐富起來。
|
發展心理學家維高斯基強調,扮演遊戲提供孩子發展的心理支持;藉由想像,原本做不到的炒菜、開火車、照顧小寶寶等事件,孩子也可以做得很棒,並滿足他們的成長需求。
另一個頗被接受的觀點,就是假扮遊戲允許孩子盡情探索,但卻不會得到現實世界的「負向結果」,比方說,寶貝可以藉著洋娃娃練習照顧別人,即使哪個步驟出了差錯,也不會有人真的受傷。還有一個假設是,扮演遊戲可以促進孩子發展認知思考。因為孩子在遊戲中,得以運用自己的方式與真實世界互動,有助於理解知識。
從扮演中得到知識、發展同理心
有時候孩子並不懂大人在做什麼,所以他們藉著角色扮演,試圖找到答案。比方孩子拿著玩具聽診器假扮醫生,當他把聽診器掛在耳朵時,爸媽在旁也適時地發出噗通噗通的聲音,孩子就比較能聯想:原來當醫生把那個圓圓涼涼的東西放在我身上時,會聽到聲音啊!
孩子嘗試角色扮演時,也有助於同理心的發展。寶貝平常看媽媽煮飯,未必感覺到媽媽的忙碌與用心,吃飯時也不一定能認真地吃;但當他在遊戲中扮演媽媽時,學著媽媽做家事、體會著做事的細節和心情時,例如:煮好了飯菜,希望別人很捧場,開心地吃。相對地,也就比較能將心比心,知道家人開心吃飯,把菜餚吃光光,會讓媽媽覺得安慰與高興。
角色扮演,表達感受派上用場
扮演遊戲也能幫助孩子較輕鬆地表達內在真正的感受。比如不想吃飯的孩子,一旦發現媽媽正在他專屬的碗裡盛飯,他可能會抓著心愛的玩偶對媽媽說:「可可吃不下。」其實他真正想說的是自己不想吃。日後孩子與友伴發生衝突,或者情緒難解卻又問不出前因後果時,也可以運用角色扮演,慢慢引導,讓孩子說出事由和內心真正感受,如果孩子的表達能力夠好,甚至可以讓他分飾兩角,說著說著,孩子也比較能瞭解對方立場,打開心中的結。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2268&prev=2318&next=2267&l=f&fid=67
****************************************************************
【在日常生活中,利用角色扮演遊戲反覆訓練孩子】
為了防止孩子遭人誘拐,孩子出門時,一定要確定他是跟誰在一起 、去什麼地方、做什麼事情。以我的孩子為例,每次他們要出去玩的時 候,我一定會確認他們跟誰去、對方的電話幾號、大約什麼時候會與朋 友碰面,我還會把他們所有一起玩的朋友的電話記下來 。如果孩子是跟長輩出去,我一定會事先撥個電話跟對方打聲招呼 ,請他幫忙隨時注意孩子的安全;尤其當孩子和長輩約在一個不熟悉的 地方時,我更不會忘記要撥通電話給對方。這樣做雖然不能確保孩子是 百分之百安全的,但至少可以讓那個長輩感受到我對孩子的關心 ,相對地也就能夠讓對方更注意孩子,好好照顧他。
通常,我們都以為家裡是最安全的,不過,孩子在家裡還是有被誘拐的 可能性。我們無法時時刻刻陪伴在孩子身邊,難免會擔心獨自在家的孩 子會不會因為一時大意,開門讓陌生人進到家裡來,做出傷害他們的事 。我的做法是,孩子們獨自在家的時候,我會特別告誡他們 ,有陌生人打電話來,要找大人聽電話時,絕不能回答:「媽媽 /爸爸不在家」,而是要回答:「媽媽/爸爸現在正在洗澡 (如果是晚上),請您留言,我再請媽媽/�赤邪繸z聯絡。」或是 :「媽媽/爸爸現在正在忙,不方便接電話,請您留言,我再請媽媽 /爸爸跟您聯絡。」還有,不懷好意的陌生人經常是以試探性或詢問的 方式來套出孩子父母的姓名及家裡的地址,像是:「你們那裡是○ ○大樓嗎?」、「你們那裡是○○棟○○,對吧?」、「你爸爸叫× ××,對吧?」大人一定要告訴孩子,沒有必要回答陌生人進一步詢問 的任何問題。
在現代社會,孩子所面對的危險也更多,很容易成為有意犯 行的人所覬 覦的對象。父母一定要隨時提醒孩子注意周遭的情形,例如拿著鑰匙 、自己開門時,要看一下旁邊是否有可疑的人;不要在搭電梯時 ,就把鑰匙拿出來;還沒走到家的大門前,絕對不能把鑰匙拿出來 。還有,也要提醒孩子,等電梯時,如果發現某個人的眼神一直往自己 身上瞟,或是一副神色詭異的模樣,千萬不能跟這個人搭同一部電梯 。近來,有不少可怕的案件發生的場所就是電梯,因此 ,為了維護自身的安全,不只是小孩子,連女性也應該這麼做。
孩子所面臨的危險無所不在,重要的是,我們應該怎麼樣教孩子保護自 己。每當我問來接受輔導的孩子:「你在路上遇到看起來很和善的阿姨 說要載你回家時,你會怎麼回答呢?」幾乎每個孩子都告訴 �琤L會跟那位阿姨說:「謝謝!」孩子們總以為「善良的人絕對不會 做壞事」,他們還不懂得「知人知面不知心」的道理 。以這個例子來說,最好的方法就是透過角色扮演的遊戲來告訴孩子 ,無論外表長得多好看、多和善,都有可能是向你伸出魔爪的大壞蛋。
誘拐 孩子的人最常使用的手法就是向孩子問路,然後要孩子為他帶路 。對於這個情形,灌輸孩子陌生人向你問路,不要幫助他的想法 ,或是教導孩子隨時秉持善心、一定要幫助前來求助的人 ,都不是完全正確的做法。雖然並不是每個問路的人都是壞人 ,但是為了孩子的安全,媽媽們一定要教導孩子一個最安全的回答─ ─「我不知道該怎麼走耶!不好意思。」不管如何,絕對不能為陌生人 帶路。
「你 媽媽在那邊等你,我帶你過去吧!」很多誘拐犯都用這個招數成 ?#92;騙走小孩子。如果要讓孩子不被這類的謊言所騙 ,爸爸媽媽必須時時刻刻提醒孩子:「萬一媽媽/爸爸真的抽不出時間 去接你,一定會事先告訴你,如果媽媽/爸爸沒有交代會請其他人來帶 你,卻有人說要來帶你回家,千萬不要傻傻地跟著那個人走! 」父母如果不能去接孩子,也一定要先告知幼稚園或托兒所老師 ,讓老師知道去帶孩子的人是誰和姓名,免得孩子被別人給帶走了。至於老師,若沒有接到家長的通知,或者家長已經事先聯絡 、但來帶孩子的人卻與家長說的人不符,老師一定要再跟家長確定一次 ,絕對不能輕易把孩子交給別人。
同樣地,教導孩子遇到危急狀況時的因應對策也非常重要 。如發現被跟踪、或被陌生人不斷糾纏時,要讓自己保持鎮定 、不要慌張,如果附近剛好有警察局,就趕緊跑到警察局 ,或是走到人多的商店或?#92;廳尋求協助。
通常,我們都以為家裡是最安全的,不過,孩子在家裡還是有被誘拐的 可能性。我們無法時時刻刻陪伴在孩子身邊,難免會擔心獨自在家的孩 子會不會因為一時大意,開門讓陌生人進到家裡來,做出傷害他們的事 。我的做法是,孩子們獨自在家的時候,我會特別告誡他們 ,有陌生人打電話來,要找大人聽電話時,絕不能回答:「媽媽 /爸爸不在家」,而是要回答:「媽媽/爸爸現在正在洗澡 (如果是晚上),請您留言,我再請媽媽/�赤邪繸z聯絡。」或是 :「媽媽/爸爸現在正在忙,不方便接電話,請您留言,我再請媽媽 /爸爸跟您聯絡。」還有,不懷好意的陌生人經常是以試探性或詢問的 方式來套出孩子父母的姓名及家裡的地址,像是:「你們那裡是○ ○大樓嗎?」、「你們那裡是○○棟○○,對吧?」、「你爸爸叫× ××,對吧?」大人一定要告訴孩子,沒有必要回答陌生人進一步詢問 的任何問題。
在現代社會,孩子所面對的危險也更多,很容易成為有意犯 行的人所覬 覦的對象。父母一定要隨時提醒孩子注意周遭的情形,例如拿著鑰匙 、自己開門時,要看一下旁邊是否有可疑的人;不要在搭電梯時 ,就把鑰匙拿出來;還沒走到家的大門前,絕對不能把鑰匙拿出來 。還有,也要提醒孩子,等電梯時,如果發現某個人的眼神一直往自己 身上瞟,或是一副神色詭異的模樣,千萬不能跟這個人搭同一部電梯 。近來,有不少可怕的案件發生的場所就是電梯,因此 ,為了維護自身的安全,不只是小孩子,連女性也應該這麼做。
孩子所面臨的危險無所不在,重要的是,我們應該怎麼樣教孩子保護自 己。每當我問來接受輔導的孩子:「你在路上遇到看起來很和善的阿姨 說要載你回家時,你會怎麼回答呢?」幾乎每個孩子都告訴 �琤L會跟那位阿姨說:「謝謝!」孩子們總以為「善良的人絕對不會 做壞事」,他們還不懂得「知人知面不知心」的道理 。以這個例子來說,最好的方法就是透過角色扮演的遊戲來告訴孩子 ,無論外表長得多好看、多和善,都有可能是向你伸出魔爪的大壞蛋。
誘拐 孩子的人最常使用的手法就是向孩子問路,然後要孩子為他帶路 。對於這個情形,灌輸孩子陌生人向你問路,不要幫助他的想法 ,或是教導孩子隨時秉持善心、一定要幫助前來求助的人 ,都不是完全正確的做法。雖然並不是每個問路的人都是壞人 ,但是為了孩子的安全,媽媽們一定要教導孩子一個最安全的回答─ ─「我不知道該怎麼走耶!不好意思。」不管如何,絕對不能為陌生人 帶路。
「你 媽媽在那邊等你,我帶你過去吧!」很多誘拐犯都用這個招數成 ?#92;騙走小孩子。如果要讓孩子不被這類的謊言所騙 ,爸爸媽媽必須時時刻刻提醒孩子:「萬一媽媽/爸爸真的抽不出時間 去接你,一定會事先告訴你,如果媽媽/爸爸沒有交代會請其他人來帶 你,卻有人說要來帶你回家,千萬不要傻傻地跟著那個人走! 」父母如果不能去接孩子,也一定要先告知幼稚園或托兒所老師 ,讓老師知道去帶孩子的人是誰和姓名,免得孩子被別人給帶走了。至於老師,若沒有接到家長的通知,或者家長已經事先聯絡 、但來帶孩子的人卻與家長說的人不符,老師一定要再跟家長確定一次 ,絕對不能輕易把孩子交給別人。
同樣地,教導孩子遇到危急狀況時的因應對策也非常重要 。如發現被跟踪、或被陌生人不斷糾纏時,要讓自己保持鎮定 、不要慌張,如果附近剛好有警察局,就趕緊跑到警察局 ,或是走到人多的商店或?#92;廳尋求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