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2日 星期六

嬰幼兒八大智能啟蒙


*嬰幼兒八大智能啟蒙~數學邏輯智能篇

採訪/陳姵樺
諮詢/廣宣出版社&TAT全腦開發中心創辦人  陳世文
             蒙特梭利兒童教育學會講師  楊秋仁

數學邏輯能力是一種思考能力,也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一種能力,並非只有一般人印象中的算術而已。生活中到處都是教材,只要爸媽稍用點心,培養數學邏輯智能佳的孩子,一點也不難!

在談到數學邏輯智能時,有些家長會將此智能窄化在算術能力上,事實上,根據特殊教育專家阿姆斯壯(Thomas Armstrong)在《經營多元智慧》書中,對於數學邏輯智能的描述是:有效地運用數字和推理的能力,這項智慧包括對邏輯的方式和關係、功能和其他相關的抽象概念的敏感性。

第一個提出多元智能理論、哈佛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豪爾.迦納(Howard Gardner)也在《多元智能》書中指出,數學邏輯智能的兩個基本事實,也就是這項智能優異者,遇到問題解決的過程往往相當快速,而且解決問題的方式,可在它被說出來之前就已建構完成。

數學邏輯智能發展好的優勢
蒙特梭利兒童教育學會講師楊秋仁指出,數學邏輯能力是一種思考能力,也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一種能力。數學邏輯智能發展好的孩子,學習或做事比較有條理、有秩序感,也比較精確、仔細,相對的解決問題、適應生活的能力也較高。

TAT全腦開發中心創辦人陳世文表示,數學邏輯智能是一種要求有策略解決問題的能力,除了理解度高、計算能力強、擁有學習優勢與較高的學業成就智慧外,此能力也在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因為在生活上我們對許多人事關係的理解與處理,需要有邏輯性、因果關係的推斷,這都跟數學邏輯智能密切相關。

至於此項智能發展較弱者,在求學的過程中挫折感會較多,導致對學業信心不足,日後與數學邏輯相關的科目,例如物理、化學、自然科學等學習上會比較辛苦。生活上也可能因空間感不足,對距離、方向的判斷力差,導致經常迷路;或是觀察力不足造成人際方面的障礙;或是邏輯與序列感較差,把生活與工作的時程弄得一團遭,此外,在職業的選擇上也較狹窄。
寶寶的數學邏輯發展概況
陳世文針對不同年齡寶寶數學邏輯發展概況分述如下:
3~4個月
擁有專注某樣事物的能力,能分辨事物的相異處,例如可以分辨誰是媽媽,誰不是媽媽。

6~7個月
能分辨熟悉與不熟悉事物,對於新鮮的東西感到好奇,對外界已有明顯的分辨能力。

10~18個月
這時已經可以理解最初級的數學概念,能籠統的感覺出物品的大小、輕重、多少,像是能感覺糖果的多與少。

18~22個月
已經可以掌握初級的數量概念,此時也是語言發展的重要時期,因此可將數字唱出來或說出來,多數孩子可以學會口頭數數123,有些孩子可以學會10以上的數數。

2歲半~3
已有初級計數概念,可以指著物品將數量數出。可以區分物品明顯的特徵,例如形狀、顏色、名稱,也有分類的概念,經由大人示範,可將同類型的東西放在一起。
3~4
具有明確的計數能力,能指物數數,並說出總量;有明顯的對應、分類能力,例如大人可以用說的方式,讓孩子按照顏色、形狀或性質分類;有較明顯的度量衡概念,例如能區分高矮、胖瘦、長短、輕重、粗細。

4~5
此階段是幼兒發展運算與綜合數學能力的時期;能認識數字,瞭解數與量的實際涵義;有排列組合的能力;具有半抽象的概念,例如白天晚上的變化、冷熱的概念;具有物體恆存概念,例如將物品用布蓋上,知道物品還在原處沒有消失。

5~6
能進行簡單的數學運算;能看鐘錶,辨認時間;會辨認貨幣,瞭解幣值與用途,能在大人協助下計算用錢買東西;能進行簡單的測量,例如用量杯測度水量,用繩子量距離。

各階段數學邏輯發展表


(蒙特梭利兒童教育學會講師楊秋仁  提供)
 

從生活中強化數學邏輯智能
陳世文表示,嬰幼兒階段是智能發展的重要時期,雖說智能約有60%是先天遺傳,40%是後天養成,但在大腦的研究上,後天的養成更為重要,因為經過不斷給大腦刺激和磨練,可讓大腦神經做有效的連結,智能可因此被啟發。而生活中隨時隨地都可運用周邊的東西培養孩子的數學邏輯能力,現在就各種能力的培養方式做說明:


數數與認數
數數是一個很好的活動,我們的身體就是一個很好的數數練習場,兩個眼睛、1個鼻子、5根手指頭、還有牙齒的數量等等,從本體感覺開始再延伸到家中成員人數、吃飯的碗筷盤子有多少、積木的數量,且爬樓梯也可數數,以及吃水果時也可數數有幾顆。

到了大約23歲就可以嘗試看居家的門牌號碼、進電梯要按哪個數字才能到住家的樓層、唸自家車牌號碼,甚至可以請孩子找出有3這個數字的車牌。而當孩子看喜愛的卡通時,也可以請孩子看開演的時間是幾點;讓孩子自己用遙控器的數字鍵,按出卡通節目的頻道;另外,打電話也是很好的數字遊戲,也可給孩子玩具錢幣,讓他認識錢幣的數字,進而可進行買賣東西的購物遊戲。

認識基本圖形
教孩子認識圖形時,家長的描述需要正確,而且孩子大約在1歲半就能擁有立體的概念,所以除了平面圖形,可適時加入立體圖形的概念。教孩子認識形狀時,最好以實際的東西來比喻,像是窗戶、門、桌椅等等,儘量不要使用圖片;而除了平面的三角形、四方形、圓形等概念外,也需加入圓柱體(例如杯子、奶瓶、鉛筆)、立方體(例如積木)、球體(例如人的頭、皮球)等立體圖形。
方位的理解
教孩子認識方位,可從孩子本身為定位點教起,譬如:瞭解自己的左右手、頭上、腳下、前面、後面,讓孩子試著說說他的前後左右各有什麼東西,說出家中的某個家具在他的哪個方位,進而可描述住家附近的環境,例如前面有個公園、後面有條馬路。

序列的概念
家人依照高矮排序或是依照年齡大小排序,數字卡片的排序,鞋子由小到大的排序,或是用撲克牌玩排序的遊戲。

時間的概念
讓孩子常常看時鐘,剛開始只需要認識整點的短針即可,孩子沒辦法一次就學會同時看時針分針秒針,看電子鐘也可以,因為電子鐘有數字顯示;也可常看日曆、月曆,平時在跟孩子敘述事情時加上時間概念,像是再過5分鐘就要吃飯了,請先收玩具;你早上吃了麵、中午吃了飯;星期一要上畫畫課、星期二要上游泳課等等。
量的分解合成
大約3歲的孩子就有分解合成的概念,慶生時,可以讓他數人數,然後將1個大蛋糕切成同等量的小蛋糕,並將5顆糖果裝一袋;也可用數手指頭的方式教孩子量的分解合成,譬如:5根手指頭加5根手指頭,共有10根手指頭。

比較概念
像是爸爸手比寶寶的手大;蘋果哪個大、哪個小;玩遊戲時比比看誰的娃娃多;哪輛玩具車跑得最快;路上的車子哪種顏色最多等等,都是很好的比較概念建立方法。也可以讓孩子一手拿水果、一手拿麵包,讓孩子用手當秤,看看哪樣東西比較重。

分類概念
分類是邏輯發展的重要基本要素,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碰到分類概念,例如,衣服可按顏色、大小或男女分類,還有玩具的分類、書籍的分類等。剛開始成人可以引導孩子分類的類別,進階版就是請孩子先描述某堆物品有什麼類別?他要怎麼分?為什麼要這樣分?陳世文表示,通常分類分得愈細,孩子的對分類的概念會愈清楚,例如看著狗的圖片分類,家長在解釋時,不要把所有狗的圖片都稱呼為狗,應該把每隻狗的品種詳細說明,例如「西班牙長身獵犬」、「德國牧羊犬」、「西藏金絲毛獒犬」,這樣可以讓孩子知道原來狗分成這麼多類。而高階版的分類,就是給兩個概念讓孩子去分類,例如圓形加紅色的分一類。

對應配對
3歲前就可讓孩子練習鞋子、襪子、筷子的成雙配對;玩扮家家酒遊戲,多少個娃娃要配多少帽子、衣服、鞋子;或是紅色卡片擺在紅蘋果前面、綠色卡片擺在芭樂前面。

計算
3歲以上的孩子可以教他們用手指頭或實物來計算,數一數、加一加買回來的水果數量;或也可問諸如此類的問題,如爸爸給你2元、媽媽給你3元,你總共有幾元?或和孩子一起玩樸克牌撿紅點遊戲,將二張合起來是10的牌併在一起,剛開始孩子可能無法馬上說出正確的答案,但家長要鼓勵孩子不斷的進行練習,這是一種建立大腦迴路的過程,經由這樣的訓練,增加孩子對數字數量產生敏感性。
記錄
平時家長可以每天給孩子一個課題培養他做記錄的習慣,像是出門散步會走過幾個紅綠燈、人行道上什麼季節會出現哪種花。之後還可做較複雜的記錄,像是將植物的生長過程藉由照片或文字記錄下來,家長可以幫忙拍照,然後請孩子用口述的方式說出他的觀察,並幫他將資料記錄下來,這對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時間變化、因果關係、序列等概念有很大的幫助。

推理
翹翹板是很好的推理實驗遊戲,可以讓孩子觀察重量的變化,也可問孩子如果要保持翹翹板平衡該怎麼辦?多玩益智遊戲如跳棋、圍棋、五子棋、大富翁、走迷宮等,因這些遊戲規則本身即具有邏輯性,可以幫助孩子思考。

其他
給孩子一個可以盡情塗鴉的空間,增加孩子對視覺空間及色彩的敏感度。騰出一個空間當孩子的數學邏輯角,在這裡放入數學邏輯相關書籍、教具、玩具、圖片,讓孩子每天都有機會實際動手做、動動腦。

另外,有研究報告指出,吃早餐有助於兒童數學成績的提高,這是因為大腦活動仰賴大量的葡萄糖,早餐是供給大腦的第一份能量,因此要啟發孩子的數學邏輯智能,營養豐富的早餐不可或缺。
影響數學邏輯發展的原因
環境因素
楊秋仁指出,影響數學邏輯智能發展的第一因素是環境,適宜的環境可以激發孩子的潛能。所以在家庭生活的設施、活動,可多安排具有啟發性的、有助於孩子數理能力學習發展操作參與的環境。陳世文則認為,若孩子的生活經驗不足,多少會影響數學邏輯發展,因為現代爸媽都把孩子照顧得太好,幫他穿襪穿鞋,讓孩子少了很多配對的練習;有的怕孩子受傷限制孩子行動,導致孩子戶外活動過少,對空間的層次感敏感性不夠。

而孩子的感覺統合能力也與數學邏輯密切相關。陳世文表示,感覺統合中的前庭平衡系統,與人體處理空間變化與方位的能力有關,嬰兒時期的爬行、家長抱嬰兒搖動、幼兒在戶外攀爬(這屬於三度空間的遊戲)、盪鞦韆,都可以刺激前庭平衡系統,但現在很多嬰幼兒缺少這樣的刺激。此外,觸覺也與邏輯推理有關,應該多和大自然接觸,多玩沙、泥巴會有正向的影響。

學習動機
楊秋仁認為,影響數學邏輯發展的第二因素是孩子的學習動機,孩子的學習動力來自快樂、好奇。透過有趣的實物、教具、玩具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利用遊戲讓孩子運用腦力思索,幫助他自我學習、自我完成,利用成就感促進學習。

教學模式
而第三因素則是教學模式,陳世文指出,錯誤的教學模式,如:有很多孩子過早學心算,或是一直在學計算,這會導致量的處理能力變差,也會讓大腦不再思考,反而影響數學邏輯智能發展。

0~3歲各階段數學邏輯遊戲
0~12個月
陳世文建議可以唱數字歌曲來灌輸0歲寶寶數量的概念;寶寶5個月大時,就可讓他看百科圖卡來認識分類,例如動植物的分類、交通工具的分類、家居用品的分類,顏色與形狀的分類,家長需注意此時期要用同樣的形狀教寶寶顏色,用同樣的顏色教形狀,否則寶寶容易搞混;至10個月大就可做親子律動,藉由音樂節奏來數數,也可在律動過程中了解兩個人的相對應關係。

楊秋仁建議,9個月後的寶寶,爸媽可跟他進行數數與觸摸的遊戲,利用家中任何可讓孩子接觸的物品,例如茶杯、糖果、小石子等,讓孩子一面摸(感受物品的形狀及大小),一面數(若孩子還不會講話,則由父母邊數邊拿給孩子看),一面唸出來,這樣可以將抽象的數字具體化。 

1歲
數點卡是此時期很好的工具,陳世文表示,1歲以後的孩子,家長可在白色的紙卡上以不規則的方式貼上紅色圓點,準備120的數點卡閃給寶寶看,並在閃的同時告訴寶寶閃出的數量,讓寶寶利用視覺來判讀點數的變化。

到了1歲半就可加入數字歌謠,像是「一隻蛤蟆一張嘴,兩個眼睛四條腿…」或「星期一猴子穿新衣,星期二猴子肚子餓…」,也可以唸有數字內容的唐詩,例如「逢老人:路逢一老人,兩鬢白如雪;一里二里行,四回五回歇。」

2歲
.找形狀遊戲:拿一個圖型例如長方形,要孩子去找家中同樣形狀的東西。
.拼圖:從兩片單純形狀,開始逐漸擴展多數量與多形狀的拼圖。
.穿線穿繩遊戲:可培養空間與順序概念。
.走迷宮:可從簡單的一條線路迷宮,進階到複雜甚至立體的迷宮遊戲。
.建構積木:可玩疊疊樂,培養平面、二度空間與三度空間的感知力。
.照鏡子:多照鏡子了解自己的身體構造,也可藉此觀察鏡中影像的變化,進而建構出鏡映原理。

3歲
.拓樸遊戲:陳世文表示,根據皮亞傑的發現,兒童在能解決歐氏幾何問題之前,就已能解決拓樸問題。例如:兒童能分辨出圓形與方形之前,就能從封閉圖形中找出開放圖形。因此,在教幼兒歐氏幾何學之前,應先教拓樸學(又稱橡皮幾何學、位置形象學)。
遊戲方式:
1.大人將一條繩子收在手掌中,只露出一點讓孩子摸,請孩子拉拉看(從點拉成線),孩子會愈拉愈長,也讓他將繩子縮短(從線縮成點)。可以教孩子用力拉直(繩子成直線),放鬆繩子(繩子成曲線),將繩子兩端連接圍成封閉圖形,兩端分開成為開放圖形,之後可用繩子圍成不同形狀,也可圍成螺旋形當作迷宮來玩。
2.讓孩子拿手電筒從不同角度、遠近來照家長的頭,觀察影子的變化。
3.給孩子相同數量的火柴棒,要他做出不同的組合變化。

.圍棋數理:陳世文指出,圍棋是很好的數學教具,可發展出多元的數學邏輯智能。給孩子一副圍棋,用棋子玩數量的直觀量(多少)、分解合成(加減)、矩陣(乘法)、分堆(除法)、正負數(白子是正量,黑子是負量)、偶奇數、周期;用棋盤教對應、空間方位、坐標、面積。

.測量遊戲:從冰箱拿出冰塊,給孩子手錶,請他測量冰塊多久會融化;給孩子一個小天秤,讓他測量多少糖果與一塊蛋糕等重。

.推理小偵探:父母常和小孩玩猜猜看遊戲、常問小孩為什麼,能啟發孩子的思考與判斷能力。例如:觀察地上的腳印判斷誰先來、誰後到;地上為什麼溼了;有5支燃燒的蠟燭,有1支被風吹熄了,最後剩下幾支(答案:1支);樹上有10隻鳥,被獵人打下1隻,還剩幾隻(答案:0隻)。

.小小規劃家:家長可讓孩子參予旅行的規劃,內容包含時間的串聯以及路程的規劃,是很好的時間與空間的訓練。在規劃的過程,讓孩子認識時鐘、日曆、週曆、月曆的整合,並懂得看地圖的方位與路線。

數學邏輯智能發展好,以後適合哪些職業?
楊秋仁指出,數學邏輯智能發展好的孩子,則計算、思考、量化、理解能力都很好,並且能進行複雜的運算能力,以後適合的職業像科學家、數學家、會計師、電腦程式設計師、工程師等。此外,陳世文認為,像是醫生、法醫、律師、法官、理財顧問、推理小說家、偵探等也需要很強的邏輯推理能力,也很適合。

如何引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1.生活即數學
學習的興趣是可以被引發的,楊秋仁建議家長,平常在生活中可盡量把握讓孩子使用數學的機會,例如指導孩子撥打電話;上超市買東西時,請小朋友計算價錢,甚至協助付錢.

2.利用數學相關教具
利用教具與玩具,像有些積木、圖卡、玩具有很具體的數學概念設計,可以讓孩子操作,用玩玩具來玩數學的遊戲。

3.電腦教學
電腦的輔助教學系統有很多好玩的數學遊戲,利用孩子愛打電動玩具的動機,讓他們接觸電腦學習數學。

4.玩中學的益智遊戲
透過益智遊戲如樸克牌、大富翁,及各種棋藝的玩法,都與數學邏輯有關,拿它們來當橋樑,教導孩子數學以及邏輯概念。

5.蒐集數字相關表格
利用表格說明,例如時刻表、價目表、日曆、月曆、時鐘等學習生活數學。

6.團體遊戲
透過團體遊戲,在孩子與別人互動中,也有很多與數學有關的概念學習,例如比賽、輪流、程序等。
  
促進數學邏輯發展的教材
在教材方面,陳世文推薦的好書有世茂出版,由致力於兒童潛能開發研究與教育工作的杜曼博士所寫的《如何教寶寶數學》、信誼出版的《進入數學世界的圖畫書》、學研館出版的《數學教室》、特洛國際出版的《歐洲幼兒邏輯圖書》等;教具方面則推薦形形色色的小方塊、七巧板、拼圖、迷宮、圍棋、建構積木、工程智慧片。楊秋仁則推薦熊桂芬老師寫的《親子數學DIY》,以及蒙特梭利的數學教具。
為孩子準備一個數學百寶箱 陳世文建議家長應給孩子一個數學百寶箱,裡面放入數字卡、一條繩子、尺、量杯、小天秤、指南針、小算盤、計算機、小時鐘、數字手錶、鏡子、手電筒、撲克牌、玩具錢幣,讓孩子隨時有數學邏輯工具可玩。

此外,孩子的感覺統合能力與數學邏輯的發展密不可分,孩子是經由感官來認識時間與空間的概念,家長應多帶孩子從事前庭平衡覺、本體覺與觸覺的活動。

Mami Home媽咪窩》.
2011
年/3月號

(資料來源:BabyHome 編輯 提供)
http://www.babyhome.com.tw/info/c2.php?catid=4&subid=1&cid=4516







*********************************************************************************
*嬰幼兒八大智能啟蒙~語文智能篇


採訪/陳姵樺
諮詢/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副教授、輔幼中心主任 涂妙如
            台中市娃得福托兒所負責人 開詩婷
            
光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江國樑
攝影/Kiwi

啟發語文智能從寶寶還不會說話前就開始!寶寶早期聽的經驗,將影響未來的語言發展,所以爸媽如果可以讓孩子聽的愈多愈豐富,未來學習語言將會更順遂。
啟發語文智能從一出生就開始
語文是和這個世界溝通的重要工具,而目前我們所處的社會也是非常重視語文優勢的人,所以家長對於家中寶貝的語文發展關注力都很高。就語文來說,是「聆聽」與「發言」輪流交互產生的互動,所以從寶寶還不會說話開始,就經常與寶寶說話,是啟發語文的重要方式,多聽多吸收才能在使用語文時有好的表現。

 
語文智能發展好的優勢
所謂語文智能,指的是可以運用語言或文字來表達想法、和人溝通,和進行閱讀寫作的能力。這類孩子因為善於運用語言與人溝通,且對文字的敏銳度高,很容易成為團體中的領導者。

而在成長過程中,多數成人對於表達能力強、語文流暢的孩子,會有較多的正向關注,讓這類型的孩子不論在與人溝通或是社會化的過程中都較為順利;反之,語文發展較弱的孩子,被關注度就較低,在人際關係的發展方面會遇到較多的挫折感。但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副教授涂妙如表示,雖說我們社會重視語文優勢的孩子,但除了語文外,每個個體都會有自己的優勢,只要了解自己的優勢進而專注發展這項優勢,依然還是會有優異表現;所以目前在幼稚園都會採多元評量的方式,來找出每個孩子的優勢,語文並不是唯一的評量點。
寶寶語言發展概況
寶寶的語文發展概況大概可以分為5個階段,涂妙如副教授分述如下:
2個月 咕咕學語期
寶寶生下來沒幾天,當爸媽對著他說話時他就會有反應;到2個月大左右,寶寶還會從喉嚨發出咕咕的聲音,這就是他開始想要回應爸媽的表現。

46個月 牙牙學語期
此時寶寶已經能發出一些簡單的聲音,也可以捉住大人說話的最後一個字的音調以及聲音,雖然發出來的聲音還不是很準確,但已經有想要模仿大人的舉動,這就是牙牙學語期。

618個月 單字、疊字期
寶寶說話所需的理解能力在此時期快速增進,他們已漸漸可以說出有意義的幾個單字,或是使用疊字的方式表達;1歲多之後,也常會用自己的聲調和創造的語言喃喃自語。
1824個月 語言爆發期
這個時期為語言爆發期,又稱為電報式語言期,因為孩子還不能說出完整的句子,就像是打電報必須將字句精簡一般,像是:「媽媽,水」,這種不完整的簡單句,就是想表示「媽媽我要喝水」。此時期使用的辭彙會變得很多,但前提是在此之前有聽夠多的辭彙,才能在此時運用出來,若之前語言刺激不夠,就無法在此時期展現。

23歲 簡單完整的句子
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可以說出簡單但是完整的句子,雖然有的孩子發音不是那麼的清晰,但說話的流利程度加強了,而且喜歡學新的字彙,也喜歡聽情結複雜的故事。
影響語言發展的原因
語言發展受到天生的能力與後天的環境兩種因素影響。在後天的環境上,需要一個喜歡與寶寶說話的照顧者,涂妙如副教授指出,若是照顧寶寶的人不愛說話,當然會影響寶寶語言的發展,照顧者跟寳寶說話與唱歌的次數愈多,寶寳聽覺的發展會更好,且藉由多聽,寶寳會逐漸明瞭所謂的說話是怎麼進行的,之後便會嘗試想要發出聲音與人溝通。

「不要低估你的孩子」的作者,也是英國知名的嬰幼兒專家史德普博士(Dr. Miriam Stoppard)在書中指出,語言與情緒有密切關聯,得到全然的愛與常被摟抱的孩子,和那些沒有得到充分愛的孩子,在語言學習方面,前者有較優越的表現。

聽力障礙當然也是影響語言發展的重要原因,光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江國樑指出,若是嬰兒有聽力的問題,愈早確診可愈早治療,對日後語言的發展影響會愈小,所以建議家長應仔細觀察寶寶聽力是否出現問題,例如在1個月大時對於像是關門、拍手這種聲音是否有反應;2個月大時就應該會將頭轉向有聲音的方向。寶寶若有聽障,最好能在出生2個月內就檢查出來,4個月內確診,就可以開始治療了。除了聽力會影響語言發展,還有腦部發展異常也會影響,這需要做進一步檢查,才能篩檢出真正的問題。

03歲各階段語言遊戲
語言發展狀況,互動是很重要的,從寶寶出生開始,家長就可以和寶寶玩各種語言遊戲,在不斷快樂的互動過程中,自然增加寶寶的語言能力。
02個月語言遊戲
.爸媽平時可經常用類似唱歌的聲調和寶寶說話。
.分別對寶寶的左右兩耳說話,讓他感覺聲音從不同方向傳來。
.寶寶都喜愛有押韻與節奏感的兒歌加動作,所以爸媽可以經常跟孩子玩。涂妙如副教授就舉自己與孩子玩的「打電話」兒歌遊戲為例:先拉起寶寶的小腳唱「打電話、打電話」,之後搔搔寶寶的肚子說「喂!喂!喂!」,最後唱著「請到我家吃草莓」,然後親一下寶寶。這個遊戲在她寶寶小時候可是很喜歡的呢!

26個月語言遊戲
.可以跟這個階段的孩子玩介紹各個手指名稱的大拇哥、二拇弟遊戲。
.玩指物命名遊戲。家長經常帶寶寶出門散步,指著看到的植物、昆蟲、建築、水果等,將其正確的名稱說一次給寶寶聽。對於一些形容詞,則可用動作與表情來加強孩子的印象,像是很冰,就可讓寶寶觸摸冰的東西,實際感受冰的感覺。
7個月~1歲語言遊戲
像是王老先生有塊地等童謠,或是head shoulder knees and toes等可拍頭、拍肩、有動作的唱遊,都是不錯的遊戲。

12歲語言遊戲
在遊戲與歌曲中加入動作,像是倫敦鐵橋垮下來;打電話或是傳聲筒的遊戲,都可讓孩子邊玩邊練習說出正確完整的句子。

23歲語言遊戲
.自編童謠或兒歌。台中市娃得福托兒所負責人開詩婷表示,此時期孩子們需要充滿想像的語言,孩子也喜歡以自己為中心編的故事,她曾為女兒作了一首吃東西的童謠:「小牙齒在發芽,牙齒癢癢呀。小牙齒快長大,食物等著我。前面牙齒會切斷,後面會磨碎。前面牙齒會切斷,後面會磨碎。小牙齒快長大,食物等著我。」這在每次吃飯時都很受用。
.自編故事。透過故事可幫助孩子學習語言,像是可一邊說一邊做的「手的故事:這裡有一張床,這裡有一個小枕頭,這裡有一個小孩,他躺在床上,把被子蓋起來,搖搖搖,他睡著了。」孩子看著媽媽的手,就好像可以看到故事。

.自製文字尋寶遊戲。大約3歲左右的孩子,就可以玩用文字構成的尋寶遊戲,家長可以製作不同的文字線索,讓孩子藉由文字線索找出寶物。

語文智能較弱勢,爸媽如何引發興趣?
提供好的語言環境對寶寶的語言發展絕對是重要的,開詩婷表示,爸媽可從每天使用的語言以及故事兩方面來著手。年紀越小的孩子,大人給的語言除了要簡單清楚,更需要直接以行動來引導,尤其當我們說某件事不可以做的時候,同時要導引出另外一件可以做的事,否則孩子接收過多的不可以、不能,他的意志力發展反而會受損。

另外,「詩」算是古老語言的代表,極簡的語詞卻呈現豐富的畫面,爸媽應該和孩子一起多唸詩,可以選擇唸押韻的詩、快樂的詩、圖像豐富的詩;也可多唸繪本給孩子聽,或是讓孩子看圖說故事給爸媽聽。

不使用故事書的口述故事,可訓練孩子聽覺的專注以及內在的圖像思考,像是大家熟悉的拔蘿蔔故事,用口述的方式講給孩子聽,孩子一定能感受到內在圖像的運作;此外,也可加入布偶戲,布偶戲有場景、有人偶,可成為孩子發展想像力的開始。
促進語言發展的教材
現在到稍具規模的書店,就可以發現有03歲的寶寶童書專區,涂妙如副教授表示,在這個專區中就有很多樣的書籍和玩具可選,像是有押韻的兒歌童謠,較小寶寶喜愛的觸摸書、洗澡書、可發出聲響的玩具書等等,都可以吸引寶寶的興趣。
英國知名的嬰幼兒專家史德普博士(Dr. Miriam Stoppard)在「不要低估你的孩子」書中指出,1歲左右的孩子對於動物媽媽與動物寶寶的故事特別感興趣,若這類書還可發出動物的聲音更好,有助於寶寶認識動物叫聲;而1歲半到2歲時會喜愛電話玩具,可滿足孩子在交談和做其他語言遊戲時的需要。而音樂性玩具,則可讓孩子自彈自唱;大塊的拼圖以及去圖書館看簡單故事和大幅插圖的繪本,則很適合2歲到3歲的孩子。

爸媽除了可以購買現成的書籍或教材外,也可利用家裡的玩具,為孩子說一些簡單、溫暖的故事,來促進孩子的語言發展。開詩婷表示,例如她自家中準備的小湯匙、松果與貝殼,就可為孩子演一齣想像力豐富的戲。譬如:她將小湯匙當小花,松果當刺蝟,貝殼當乳牛,再拿出積木圍出小孩的家,就可以開始講故事了,像她女兒就很喜愛這種故事,在家中隨意拿幾樣東西,你說它是什麼就是什麼,在遊戲中便會自然的發揮語言創意。

語文智能發展好,以後適合哪些職業?
語言智能發展好,則以後適合的職業相當多元,因為多數工作其實都與溝通及語言能力有關,例如:主持人、新聞播報採訪、主持廣播節目、作家、編劇、各種教學教師、心理諮商、律師等等,端看個人的興趣為何,能找到與個性及興趣相符的職業,是最幸福的。

MamiHome媽咪窩》.
2011
1月號

(
資料來源:BabyHome 編輯 提供)
http://www.babyhome.com.tw/info/c2.php?catid=4&subid=1&cid=4271







********************************************************************************

31個兒童敏感期:如果家長抓好了,就能讓孩子脫胎換骨!

蒙台梭利最偉大的貢獻之一發現了:“人”的發展也存在敏感期。她通過對幼兒自然行為的細緻、耐心、系統地觀察後指出:兒童在每一個特定的時期都有一種特殊的感受能力,這種感受能力促使他對環境中的某些事物很敏感,對有關事物的注意力很集中,很耐心,而對其他事物則置若罔聞。這種能力與印刻現象十分相似,蒙氏將其稱為敏感期。
什麼是敏感期?
兒童敏感期是指兒童在連續相接短暫的時間裡,會有某種強烈的自然行為。在這期間內,對某一種知識或技巧有着非常感覺。敏感期的出現使孩子對環境中的某個層面有強烈的興趣,幾乎掩蓋了其它層面,並且在這期間的孩子會出現大量的、有意識性的活動。在敏感期內施教,事半功倍,迅速提高孩子心智的發展!
敏感期很短暫,並且在這特定的敏感期中,只對一種特定的知識或技能感興趣,然後經過這個時期就會消失,不會再出現在同一個時期對相同的興趣點有同樣強烈的興趣感。
敏感期來臨時,要有相應的活動來搭配或培養他們,使得這種能力真正的發展起來。例如:繪畫。如果繪畫敏感期到來時,孩子喜歡用鉛筆塗塗抹抹,但大多數大人會從潔淨的角度出發,不讓他們亂塗抹,阻止他們。但如果過了這個時期,讓他畫也沒什麼興趣了.
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某些時間範圍內,他會只對環境中的某一項特質專心,而拒絶接受其他特徵的事物;他還會不需要特定的理由而對某種行為產生強烈的興趣,不厭其煩地重複,直到突然爆發出來某種新的動機為止。

下面,我們就細數一下孩子成長過程中有哪些主要的敏感期。(備註說明:每個孩子的發育狀況不同,敏感期時間會有所差異,但是如果家庭環境比較寬鬆,沒有壓抑或者特殊經歷的孩子通常會在這個年齡階段內。)

1
、光感的敏感期 0-3個月
特點:剛出生的寶寶對光感非常敏感,這時寶寶需要適應白天和晚上的光線差異,所以白天要拉開窗簾,晚上要關燈睡覺,讓寶寶適應自然的光線變化。
建議:可以給寶寶多看黑白圖。

2
、味覺發育的敏感期 4-7個月
特點:寶寶自己的口腔可以感覺到甜、咸、酸等味覺。
建議:添加輔食的開始,一定要注意飲食的清單,保護好寶寶味覺的敏感程度。

3
、口腔的敏感期 4-12個月
特點:這時寶寶喜歡吃手,他在用口進行嘗試、感覺,甚至一些抽象的概念,
建議:請媽媽們給寶寶口腔發育的機會,讓寶寶吃個夠,不要無情的把寶寶的手從他嘴裡拿開。

4
、手臂發育的敏感期 6-12個月

特點:這個時候孩子喜歡扔東西,這時最早的手眼協調發育的標準。
建議:請看護者不要管制寶寶這個行為,讓他仍個夠。


5
、大肌肉發育的敏感期1~2 小肌肉1.5~3
特點:喜歡扶、站、努力行走。
建議:兩歲的孩子已經會走路,是活潑好動的時期,此時給予他充分的空間,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讓他熟悉更多的肢體動作,和他一起作許多遊戲運動,使各種肌肉得到訓練,增進親子關係,並且還能使左右腦均衡發展。在動作敏感期,精細動作的訓練不僅有助於養成良好的動作習慣,還可以增長智力。



6
、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 1.54

特點:忙碌的大人常會忽略周圍環境中的微小事物,但是孩子卻常能捕捉到個中的奧秘。他常常會做出一些我們不理解的細小動作,比如捏起一片掉落的葉子不停地往花盆裡插,或是擺弄着花手絹怎麼看也不煩,我們不明白的他們卻能從中看到更多的奧秘。
建議:此時期正是我們培養孩子對事物學會觀察入微的好時機,帶著疑問和想法去認知世界,再好不過。


7
、語言敏感期 1.5-2.5

特點:語言的啟蒙始終伴隨着嬰幼兒,甚至是胎兒期。對著胎兒說話,嬰兒的咿咿呀呀學語就開始了語言敏感期。
建議:大自然賦予了孩子這種能力,從觀看爸爸媽媽說話的口型直到突然開口說話,這個過程就是語言敏感期積攢的力量。有些孩子說話晚,如果不是病症,那麼就有可能是環境的影響所至,不管他會不會說話,我們都要不斷給他注入“養分”,多和他說話、講故事,當他需要表達自我感受時,自然就開口說話了。同樣,良好的語言教育會使幼兒的表達能力增強,學會與人交往。

8
、自我意識的敏感期 16個月-3

特點:區分我的和你的、我和你的界限。主要表現:從開始說“我的”到開始說“不”到開始打人、咬人、再到模仿他人,漸漸地孩子們有了自我意識,這時的孩子出現的最多的現象是劃分我的,以便清除你的,同時通過說“不”使用自我的意志的感覺,我說了算是最重要的,如果發生不符合他心思的事情就會大哭大鬧,孩子們的表現是完全以自我為中心,出現的年齡2-3歲。

建議:當孩子打人咬人的時候,我們只需制止孩子的行為,對孩子來說,“打S你”只是排除的意思,不要去譴責,也不要去說教,因為那和粗野的行為是不同的,我們就讓孩子不違反規則的情況下使用他的自我吧。(注意事項:不要和孩子較勁,這是一個孩子形成自我地過程.
自我意識是所有敏感期中最重要的一個敏感期,因為我們將來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未來是不是很強大,是否具備一個強大的能力,首先就來自自我意識的形成的敏感期。所以保護這個自我意識形成的敏感期,就等於保證了這個孩子未來人格的強大、人格的和諧和未來在社會上立足的這樣一個能力。

9、社會規範敏感期 2歲半-4
特點:開始喜歡結交朋友,喜歡參與群體活動,這就說明孩子進入了社會規範的敏感期。社會規範敏感期的教養有助於孩子學會遵守社會規則、生活規範,以及日常禮節,抓住時機教養,有利於將來遵守社會規範,擁有自律的生活,和他人輕鬆交往。
建議:和更多的孩子接觸。一般2歲半的孩子家長就可以準備入園了,幼兒園可以提供良好的交友環境。



10
、空間的敏感期 3-4

特點:喜歡壘高高、三維、鑽箱子等

建議:可以多提供類似的玩具,同時可以在這個機會學習各種幾何圖形,對日後學習幾何學奠定興趣基礎。


11
、色彩敏感期 3-4

特點:開始對色彩產生感覺和認識,開始在生活中不斷尋找不同的色彩。人類認知的發展正是從感覺訓練開始的。
建議:給孩子提供多彩的顏料,及相關書籍,如繪本《中華德育故事》,為日後繪畫興趣奠定基礎。


12
、邏輯思維敏感期 3-4

特點:不斷追問“為什麼?”“天為什麼黑了?”“為什麼會下雨?”“小朋友為什麼要上幼兒園?”等等。這些問題總是讓家長感到應接不暇,可是孩子卻不管不顧地打破沙鍋問到底。當我們一次一次地給孩子解答時,孩子開始出現了邏輯思維。孩子正是通過這樣一問一答,在認識客觀世界的同時也發展了思維能力。
建議:保護好孩子這份珍貴的好奇心,如果家長不能回答的問題,可以和孩子一起學習,這時家裡有一套百科全書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時認知的速度是事半功倍的。





13
、剪、貼、涂等等動手敏感期 3-4

特點:孩子從這時開始真正有意識地使用工具,這又是大多數孩子建構專注品格的最好機會。無論在教室裡還是家裡,只要有充分的材料,孩子們都非常樂意選擇剪、貼、涂等等這些工作。從身體發展的角度來看,這也是孩子訓練小手肌肉和手眼協調的一項重要工作。
建議:家長要做的,就是給孩子提供所需的材料,並勁量不要打擾專心工作的孩子。


14
、藏、佔有敏感期 3-4

特點:開始強烈地感覺佔有、支配自己所屬物的快樂。孩子只有在完全的擁有物質並可以自由支配時,才可能去探索物質背後的精神,才可能超越於對物質的佔有。而當這些物品的所有權完全屬於孩子自己時,交換就開始了。與此同時,也就拉開了人際關係的序幕。
建議:給孩子提供一個獨立的空間,比如一個屬於孩子自己的房間或者區域。在你進入他的房間或者區域時,一定要徵得孩子的同意,尊重孩子的空間。


15
、執拗的敏感期 3-4

同自我意識的敏感期一樣,這個敏感期對家長比較挑戰!
特點:3歲至4歲的幼兒進入執拗的敏感期,有些孩子在快3歲就提前進入這一敏感期。表現為事事得依他的想法和意圖去辦,否則情緒就會產生劇烈變化,發脾氣,哭,鬧。這時家長和老師要給孩子足夠的耐心和關照,也要學會一些安撫的技巧。
兒童執拗的敏感期,可能來源於秩序感。在建構秩序感這一特殊品質時,兒童的過分需求常常被認為是“任性”和“胡鬧”,但我們覺得,用“執拗”這一概念來得更準確一些。兒童在這一時期常常難以變通,有時會到難以理喻的地步。我們並不知道它的真正原因,但我們確切知道,兒童的心理活動一定是有秩序的,當他沒有超越這種秩序時,就會嚴格地執行它。
建議:解決兒童的執拗問題,一是要理解,二是要變通,三是要成功。
理解不是特別難,但變通需要智慧和技巧。只有變通得好,才能成功解決問題,才有隨之而來的快樂。怎樣掌握變通的技巧是我們一直研究的課題。
要注意的是,幼兒對秩序的要求起初並未達到執拗的程度,一開始他會不安、哭鬧,隨着自我的逐漸形成,他將這一秩序上升到意識層面,才開始變得執拗、不妥協。


16
、追求完美的敏感期 3.5-4.5

特點:孩子做事情要求完美,端水時灑出一滴就很痛苦;吃的蘋果上不能有斑點;廁所白色的便盆不能有任何黃漬;衣服不能少鈕子等等。接着又上升到對規則的要求:我遵守規則你也必須遵守,人人都要遵守;香蕉皮必須扔到垃圾桶裡,沒有垃圾桶就必須拿着;紅燈亮了,即使馬路上一輛車、一個人沒有也不能過馬路,已經過了必須退回來,退回來也不行,誰叫你這樣做了!
建議:依然是尊重孩子!這時不要在意孩子一定要吃一個整個的餅子是否能吃掉,是否會成為他浪費的喜歡,等等,孩子的問題不要擴大化,在什麼時間只針對什麼事。


17
、詛咒的敏感期 3-5
特點:“臭屁股蛋”、“屎巴巴”、“打死你”、“把你踢死去”,這些聽上去既不文明又有些可怕的言辭,總是出自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嘴裡。因為孩子在這時發現語言是有力量的,而最能表現力量的話語就是詛咒,而且成人反應越強烈,孩子就越喜歡說。
建議:忽略、淡化!不要在意孩子的語言,這並不是他真的想表達的,慢慢等待這個階段過去。


18
、打聽出生敏感期 4-5
特點:孩子往往在這個時期開始詢問自己從何處來,並且一遍又一遍地問。成人的回答不能有一絲的馬虎,因為這是孩子安全感最早的來源,也是人類最古老的一個哲學問題:我從哪裡來?
建議:家長們認真地拿出百科全書,將生命形成的全部過程科學地講給孩子聽。

19、人際關係敏感期 4.5-6

特點:從一對一交換玩具和食物開始,到尋找相同情趣的夥伴並開始相互依戀,從和許多小朋友玩到只和一兩個小朋友交往,孩子自己經歷了人際交往的全過程,而這種交往智能是與生俱來的。
建議:家長可以給一些人際關係相處方法的引導,不過身教大於言傳。


20
、婚姻敏感期 4-5
特點:在人際關係敏感期後,孩子便真正展開了婚姻的敏感期。最早的時候孩子會想要和爸爸、媽媽“結婚”。之後,他們就會“愛上”自己的老師或者其他的成人。一直到5歲左右,他們才會“愛上”一個小夥伴,比如只給自己喜歡的孩子分享好吃的東西,而且經常在一起玩,產生矛盾時也不願意讓其他人干預等等。總之,他們想擁有屬於自己的空間。
建議:無論孩子想結多少次婚,喜歡多少朋友,家長都一定要給孩子自由的空間。


21
、審美敏感期 5-7
特點:審美是對自己的形象有了自己的願望和審美標準,尤其女孩子對自己的衣着和服飾產生起濃厚興趣。
建議:孩子到了審美敏感期時總是喜歡化妝。當然,在成人眼裡這些“妝”化得很離譜,但是這些女孩子們總是熱情不減,並且總在所有人面前走來走去展示,直到得到你的誇獎之後,她們才會帶著滿足的神情離開,轉身又會到別的老師面前展示。除了化妝,女孩子還喜歡漂亮的裙子和鞋子,並且要按照自己的想法穿著和打扮。在這個時候,孩子需要的是成人的肯定。此時,我們無需對美做任何評判。

22
、身份確認敏感期 4-5
特點:孩子們會給自己一個又一個身份。這種現象是因為孩子開始崇拜某一偶像,希望自己就是那個偶像。在幼兒園裡,經常有穿著白雪公主服裝的小朋友,你必須叫她白雪公主她才答應你。孩子在這個身份確認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觀察到他們開始透過自己的偶像來表達自己。
建議:可以在家裡進行角色扮演遊戲,孩子會很感興趣,說不定你就培養出一個著名演藝家呢!


23
、性別敏感期 4-5

特點:大概4歲時的孩子最重視的就是誰是男孩誰是女孩。如果有人去洗手間,他們一定要跟着去,原因是想觀察到底是男孩還是女孩。

建議:孩子對身體的探索和認識來自於觀察,成人在給孩子解釋時,態度必須客觀和科學,就如同認識自己的眼睛、鼻子、嘴一樣。當然百科全書這時是最好的工具了。

24
、數學概念敏感期 4.5-7
特點:孩子到了4歲多時,總是喜歡問:這是幾個,現在是幾點,有幾個人?這是因為孩子對數名、數量、數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是這時的孩子還不能完全理解邏輯,他們只是能夠將數名、數字、數量配上對。
建議:這是孩子數學智能的最初發展,而只有三位一體地掌握,才算掌握了數的概念。這時可以讓孩子幫助家裡買一些日用品,通過花錢鍛鍊數字能力及經濟能力。

25
、認字敏感期 5-7
特點:這是孩子第一次接觸符號,我們的方法是給孩子一些文字卡片,讓孩子把動作和看到的文字配合起來去學習文字。
建議:在這個階段,孩子只能宏觀地認識文字,也就是一個整體的形象,還不能夠分解字的筆畫,也達不到書寫。孩子也會對自己熟悉的某些文字感興趣,比如他們會發現自己名字裡的字在別的地方出現。

26
、繪畫和音樂敏感期 4-7
特點:這是人生來俱有的智能。繪畫是孩子最會使用的一種語言,他們從塗鴉開始一直到可以表達自己的感受,整個的過程都是一種自然的展現。而孩子在媽媽的肚子裡就開始了聽覺的發展,一歲多的孩子就能夠跟着音樂的節奏扭動自己的身體,音樂是人類的語言,孩子天生就具有最高級的藝術欣賞能力。
建議:在這個敏感期的發展上,我們只要能夠給孩子提供一個高品質的環境就可以幫助孩子的發展了。


27
、延續婚姻敏感期 5-6
特點:5歲以後的這個敏感期是前一個婚姻敏感期的延續。
建議:這個時候的孩子選擇夥伴的傾向性非常明顯,並且知道了一些簡單的婚姻規則,比如只要相愛的人才能結婚等。


28
、社會性興趣發展的敏感期 6-7
特點:孩子0~6歲的發展是一個人宏觀發展的微觀縮影,到了6歲他們就開始積極地瞭解自己和他人的基本權利,喜歡遵守和共同建立規則,形成合作意識。比如選舉班長,實現自我管理,監督上課的時候誰沒有進教室,吃飯前誰沒有洗手,哪個孩子沒有遵守幼兒園的規則……這些都是他們十分關心的事情。
建議:可以讓孩子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包括公益性的活動,比如:撿垃圾活動、自己做手工義賣捐助活動等,培養社會責任感的良好時機。


29
、數學邏輯的敏感期 6-7
特點:數學邏輯的敏感期和數學概念的敏感期是有區別的。孩子們在完成了對數字、數名、數量的認識之後,開始對數的序列、概念以及概念間的關係產生興趣,
建議:比如通過蒙特梭利的數學教具讓孩子學習加減乘除法,這種方法學習的是數學的邏輯而不是簡單的記憶。

30、動植物、科學實驗、收集敏感期 6-7
特點:孩子開始熱烈地吸收一切來自自然界的知識。孩子們對自然的探索興趣比我們想像得要強烈的多,孩子在六歲前,總是能保持好學、好奇的品質。
建議:給孩子創造更多的機會觀察大自然。

31
、文化敏感期(69歲)
特點:幼兒對文化學習的興趣,起於3歲;而到了69歲則出現想探究事物奧秘的強烈需求。因此,這時期孩子的心智就像一塊肥沃的土地,準備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種。
建議:家長可在此時提供豐富的文化資訊,以本土文化為基礎,延展至關懷世界的大胸懷。

以上31個敏感期基本可以涵蓋孩子成長中的主要階段。
經歷敏感期的小孩,其無助身體正受到一種神聖命令的指揮,其小小心靈也受到鼓舞。敏感期不僅是幼兒學習的關鍵期,也影響其心靈、人格的發展。因此,成人應尊重自然賦予兒童的行為與動作,並提供必要的幫助,以免錯失一生僅有一次的特別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