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大教養迷思,挑戰超完美父母
(From 康健雜誌 更新日期:2007-10-03 記者:林玉珮)
多人感嘆,生了孩子,才知父母難為!
別急著搶當直昇機父母,隨時盤旋在孩子左右。
天下父母心,為人父母總希望孩子有能力贏得未來,卻往往因為教養思維或態度上的迷思,反而壓抑或妨害孩子發展挫折忍受力。
以下是許多父母教養子女時難以穿越的主要迷思:
教養迷思一:「我就是這樣長大的」
許多父母常抱怨孩子,「怎麼這麼浪費、不惜福?」「孩子怎麼這麼不能吃苦?」然而此一時彼一時,研究指出,當父母愈執著於過去的經驗,愈難以同理心來教養孩子,愈容易重蹈自己成長經驗的覆轍。華視總經理李遠(小野)坦承,自己考高中考的奇差無比,他父親看到成績單跪下來哭,「我被他的反應嚇到了」。他父親那套「高期待」教養方式帶給子女長期的焦慮和不安,等他有了孩子以後雖開始懷疑卻仍不免對兒子有要求。兒子在小四時曾形容李遠看他的眼神很可怕──「眼神很荒涼」。
但李遠在兒子進入青少年期後,父子關係有如「哥兒們」,這轉折緣故很多,「反省」是其中影響關鍵,就像兒子形容他「是一個會反省的父親」,「這是兒子給我的最大讚美。」不斷的反省加上不斷的自我調整,李遠終能超越上一代的「教子有方」,發展出不同的教養腳本。
教養迷思二:「不要給孩子太多的愛,會把孩子寵壞」
雷同的迷思如「不能花太多時間陪孩子,孩子會軟弱依賴」、「不要太滿足孩子的需求,孩子會需索無度」「不能太尊重孩子,孩子會目無尊長」「不要讓孩子凡事作主,孩子會自私自利」。
事實上,正好相反,當小孩自覺被愛、被尊重,才更容易接受父母的約束,發展同情心,並且願意承擔責任。「父母絕對不可能用過多的愛寵壞孩子,」美國天普大學心理學教授史坦堡博士非常肯定,因為有太多以親子關係為主題的研究發現,「那些調適最好的孩子,總是擁有最豐厚的父母之愛」。
不是愛得太多,而是缺乏有效的管教,才會寵壞孩子。
教養迷思三:「我這樣做,是為孩子好」
最常見的情況是,父母把孩子送到才藝班、送進補習班,把孩子的時間幾乎填得滿滿,理由是「為了增加孩子未來的競爭力」。父母做這些是為孩子好,還是安自己的心?曾有一位小二的孩子告訴心理醫師陳質采,「我就像籠中鳥,每天從一個籠子被換到另一個籠子。」陳質采問,這樣真的是為孩子好嗎?
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一語中的:「想學,沒環境會偷著學;不想學,請到李遠哲來教化學也沒用。」處心積慮為孩子未雨綢繆布局人生的父母,應該警覺,自己可能變成「直升機父母」,隨時盤旋在孩子的左右,過度保護和介入,就像正在雕刻一尊完美的孩子雕像而不是真正的孩子。
父母迷思四:「親子相處的時間重質不重量」
親職作家游乾桂形容品質不好的親子相處時間,就像在做「噩夢」,但不只要有品質還要有時間,時間投入愈長,愈有益建立親子親密關係,就像為親子情感帳戶增加存款。如果父母和孩子相處的時間非常有限,對於孩子在乎的場合,如生日、表演、比賽,或者孩子需要有人談一談的時候,父母因故缺席或要等到有空再回來陪孩子,對親子相處的品質一定會大打折扣。
父母的陪伴很重要,而且愈小的孩子愈是需要。日本有研究發現,青少年犯罪在幼兒3歲之前決定。這聽起來很駭人聽聞,然而根據板橋地院少年保護官盧蘇偉的研究觀察,孩子在6歲之前與父母的關係,和孩子未來會不會藥物成癮,或會不會成為一個負責的人,以及未來會不會失去人生的方向等都有相關,「安全的依附經驗,是無法等到父母有空了再回來陪伴,」他提醒。
自我測驗:你是「超完美父母」嗎?
一個3歲小孩走著走著不小心跌倒了,家長會做何反應?
情節1「啊!」尖叫一聲,快步跑過去,把他扶起。
情節2「沒事沒事,站起來就好,你好勇敢!」邊安慰小孩,邊走過去抱抱他。
情節3 裝做若無其事。
這些都是再熟悉不過的畫面,卻也透露出為人父母的各種掙扎。保護與放手的界線該畫在哪?是父母面臨的一大難題。請做以下測驗,找出自己是抓太緊或放太鬆的父母,並看看專家給你的建議。
給2~5歲小孩的父母
你和2歲的孩子在遊戲區,他想去玩比半層樓再高一點的滑梯,你會……
□ A:立刻拿玩具轉移他的注意力,畢竟他還太小……
□ B:跟著他走到滑梯,扶著他爬上去,當他滑下時接住他
□ C:面帶微笑,放手隨他去玩
5歲的孩子每次下輸棋就哭,你會……
□ A:繼續讓他玩高難度的,偶爾他得接受失敗
□ B:希望增加他的信心,因此創個玩法,儘量讓他贏
□ C:找個不憑技巧只靠機運的玩法,讓他體會有輸有贏
3歲孩子上幼稚園第一天,他又哭又黏不讓你離開,你會……
□ A:前幾天先留下來陪伴他,再漸漸縮短每天待在學園陪伴的時間
□ B:親切但堅定地向他告別後便離開
□ C:延後入學,等過一年他學會更多事再來
孩子4歲.久病的祖母剛去逝,你會……
□ A:告訴他祖母搬到很遠的地方,遠到即使他想念祖母,祖母卻再也無法來看他
□ B:向他解釋,醫生已盡力救祖母了,但她的病嚴重得無法醫好便過世了
□ C:如B做法,再加上帶孩子去參加祖母的喪禮,及之後所有的聚會
你的孩子怕狗,又正好要到養了一隻大狗的同學家參加派對,你會……
□ A:先帶他去其他養狗的朋友家,看一些小型溫馴的狗,再帶他個別拜訪這位同學
□ B:婉拒邀請,或堅持對方家人要把狗留在籠子、拴起來
□ C:告訴孩子,怕一隻溫和的狗很蠢,接著帶他去參加派對
孩子的同學邀他和同學家人(或保姆)一起外出去玩,你不認識同學家長,你會……
□ A:婉拒邀請,或堅持要玩就到自己家來
□ B:答應讓他去玩,並詢問接回兒子的時間
□ C:向其他家長或老師打聽這位同學家長,或主動聯繫同學家長,了解去哪邊?都玩些什麼?
學齡前孩子問你:嬰兒是怎麼來的?你會……
□ A:不厭其煩地告訴他所有人類生育的細節
□ B:簡單回答,他問多少回答多少
□ C:避開這些問題,你認為學習性知識他還太小
◎看看你的得分
Q1– A3;B2;C1
Q2– A1;B3;C2
Q3– A2;B1;C3
Q4– A3;B2;C1
Q5– A2;B3;C1
Q6– A3;B1;C2
Q7– A1;B2;C3
給6~10歲小孩的父母
你兒子把數學習題攤在桌上,你看了一下,發現答案幾乎都錯了,你會……
□ A:和他一起坐下來,再把每題做一遍
□ B:告訴他必須再把數學作業看一次,遇到不會的,你可以幫他
□ C:不動聲色,你認為他需要從錯誤中記取教訓
你的孩子想加入足球隊,但他個頭小、運動神經又不發達,你會……
□ A:告訴他放膽去踢,並祝福他一切順利
□ B:為他安排其他活動
□ C:鼓勵他,並在週末幫他練習
9歲的孩子想要自己走路上學,而你不確定他沒問題,你會……
□ A:告訴他,至少到10歲以前都不可以
□ B:跟他解釋,若他能和你一起預習幾次,證明他能負起責任的話,你會讓他跟朋友一起走路上學
□ C:答應讓他獨自上學,並告訴他,他能主動提出這個想法,你以他為榮
10歲女兒最要好的朋友突然與她絕裂,還在背地裡說些殘忍的閒話,你會……
□ A:打電話給對方的母親問個明白
□ B:告訴女兒,她和她的朋友兩個人要靠自己解決問題
□ C:悉心傾聽,鼓助她去找其他的朋友,你只當最後的避風港
你的小孩和朋友在隔壁房間玩,突然你聽到他們厲聲吵架,你會……
□ A:不管,小孩間總會有爭執
□ B:先給幾分鐘,讓他們自行解決,若是繼續吵,就走過去調解
□ C:快步走過去,警告他們:再吵就不准玩
10歲的孩子想看一部嚴肅的影片,內容含有暴力與性,你會……
□ A:告訴他,還沒到青少年的年紀前,無論在什麼狀況下,都不可看
□ B:同意他去看,你知道他的朋友當中已有人看過了
□ C:告訴,他你會先看一次,若內容得當就讓他去看
你兒子不喜歡他的老師,出很多作業又很嚴格,他想大家的感覺都一樣,你會……
□ A:打電話給校長,要求把兒子換到別的班級
□ B:安排親師會評估狀況
□ C:告訴他,每個人偶爾都遇到困難,要盡最大的努力克服
◎看看你的得分
Q1– A3 ; B2 ; C1
Q2– A1 ; B3 ; C2
Q3– A3 ; B2 ; C1
Q4– A3 ; B1 ; C2
Q5– A1 ; B2 ; C3
Q6– A3 ; B1 ; C2
Q7– A3 ; B2 ; C1
解答
7~10分:培養小孩獨立,你可能很在行,但繩子或許得勒緊一點。
「小孩必須冒險,但他跌倒時你得在一旁抓住他,」兒童心理學家、《用品格教養小孩》作者柏格醫生說,就好像你站在滑梯旁確保學齡孩子不會跌下,或是在孩子情緒波動、社交受挫時支持他。而且還是得牢記,在情況可能危害身體、難以捉摸時,你最好選擇安全,美國佛羅里達情緒與行為健康中心兒童部門主管林格醫生提醒。
11~16分:你已畫定好範圍,在其內你的孩子可以盡情奔跑,哪怕跌倒了也還可依賴你。
柏格醫生說,保持這種平衡的關鍵在於控制情況,而不是小孩的行為。你願意讓他冒些風險,但你會先舖路,例如幫你學齡的小孩適應分離,或者趕在你10歲小孩看限制級的電影時,自己先看一遍。
「最好的狀況是家長成了打氣專家,」柏格醫生解釋,「因而當小孩要自己做選擇時,可以父母做榜樣,做出聰明的抉擇。」
17~21分:你把小孩的幸福列為優先,但可能擔心太多了。
要是他很害羞或恐懼,你可能會認為避開一些狀況,或許會讓他較有安全感,但事實上正好相反。假如你本身容易杞人憂天,很可能又把這種特質傳給下一代。「孩子會察覺父母的焦慮,」美國費城大學心理學授史坦柏格說。「這讓小孩更恐懼,因而父母又更加保護。如此形成一個循環後更難再打破。」此外,林格醫生說,你的小孩若曾有些練習和鼓勵,成年後比較能解決困難和阻礙。
因此,別擔心你的小孩輸掉一局棋,或者和數學問題交戰,沒有什麼比正面迎擊挑戰更能建立信心。(顧景怡編譯)資料來源:《Parents》
*******************************************************************************
美國有線電視MSNBC引用心理學家最新研究,「對孩子吼叫,可以讓他們學會如何面對負面情緒。」這樣的結果,讓多數的父母鬆了一口氣,也願意承認:「是的,我也會對孩子大吼。」
美國達拉斯州南方衛理公會大學心理學教授霍頓(George Holden),針對達拉斯州三十六個志願參加研究的美國家庭進行長期觀察研究。參與被觀察的家庭,必須在家中裝置迷你攝影機,進行為期一整周的家庭生活錄影紀錄觀察。霍頓的研究團隊則在事後針對三十六個家庭生活所有錄影紀錄和分析。
霍頓長期關注父母管教議題,這次研究最重要的發現就是,其實父母在情緒失控的狀況下對孩子大吼,反而可以讓小孩學息如何面對人際中的負面情緒。
霍頓在之前的研究中得出的結論是,約有九成以上的父母都會對孩子大吼。但是最重要的是不能用言語汙衊孩子。同時還是要讓孩子知道自己是愛他們,只是情緒爆發是人之常情。
身為父母,面對孩子層出不窮的狀況時,都有抓狂的經驗,也往往在事後後悔不已。
到底,發怒的最適界線在哪裡?美國《職業婦女》雜誌則提供一個具體小測驗。
1.你是否曾有完全失控,不能掌握自己怒氣的經驗?
2.你在最近有兩次以上,在深夜時須靠著喝酒才能冷靜心情?
3.你是否曾在半夜瘋狂無目的上網數小時?
4.是否常常晚上突然醒來就再也睡不著?
5.是否常在發怒時,不經思考就對小孩或是先生怒吼?
6.是不是總是看另外一半很不順眼,常常吵架?
《職業婦女》雜誌建議,若以上六個問題中,有三個你的答案是肯定,那麼可能要考慮尋求心理的諮詢,解決憤怒的根源。 (陳雅慧編譯)
********************************************************************************
他們總是把家裡弄得亂七八糟,而且從來不主動整理,一定要我恐嚇威脅、大發脾氣,才心不甘情不願的去整理。」(媽媽,兩個兒子)
「我要出差的前一天,忙得不得了,女兒卻跑來問東問西,還頂嘴,我就給了她一巴掌,那是有生以來我第一次打她……」(媽媽,一個女兒)
每天,很多家庭裡上演著類似的親子衝突戲碼。不論孩子大小、不論為功課、成績或生活常規,父母發現自己總是在生氣,事後卻又懊惱不已:為什麼要為芝麻小事發那麼大的脾氣?而且,換一個悠閒的時刻,孩子同樣的行為可能被允許。
只是下次,到同一個節骨眼,同一件事又讓你氣到爆。你發現,「教」養變成了「叫」養,親子關係變成惡性循環算舊帳。你自認一向愛孩子,根本不想當噴火龍,但就是沒辦法控制。你問自己,到底怎麼了?
經前症候群則讓媽媽們的情緒隨女性荷爾蒙擺盪。在女性生理期間,荷爾蒙讓人變得敏感、情緒起伏劇烈。儘管研究顯示,只有三~八%的女性有嚴重經前症候群,然而,媽媽經常性的情緒波動,卻會影響家庭。長庚醫院婦女身心科醫師蕭美君有一個個案,父母都是竹科高階主管,念小學的兒子卻在某幾天特別容易無緣無故被媽媽打,他偷偷把日子記下來。半年下來,清楚發現媽媽就是在經期那幾天,反應特別激烈、沒有耐性。
回到日常生活,面對自己經常性的生氣,爸媽總覺得很罪惡、愧疚。
「好爸爸好媽媽不是聖人,也有情緒,爸媽不是不能生氣,但要知道自己為什麼生氣?」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系教授高淑貞分析。
很多教養衝突表面看來是孩子行為的問題,其實背後反應的是父母本身的壓力和焦慮。
當父母自己累了、著急、趕的時候,耐性就會降低,口氣就不好,就容易對孩子任何一個小動作、小行為發脾氣。
長庚醫院醫師蕭美君觀察,愈來愈多媽媽因情緒困擾,前來求助。面對企業要求一個人做兩個人的工作,面對完美主義的自我要求,許多女性要求自己扮演好生命中的每個角色,卻完全不給自己時間和空間,沒有一分鐘休息。無法、無處紓解的壓力讓好脾氣、好耐性都不見了。教育程度愈高、一路優秀的媽媽,最希望在人前維持完美的形象。「剛開始的情緒失控還可以清理,但後來就亂成一團。
為了面子都在家中解決,孩子被打被罵成為代罪羔羊,」蕭美君觀察。
壓力也影響女性荷爾蒙分泌,擾亂了女性正常的經期。蕭美君分析,更年期的平均年齡提早到四十九歲,四十歲停經算正常,憂鬱症發作高峰期提早為三十八歲,很多女性更是整個亂經,連情緒波動的規律性都找不出來。很多嚴重的個案,都是看到孩子無助惶恐的眼神、聽到童言童語,人際、職業、家庭功能都不對了,才意識到嚴重性。
整個環境給爸爸們的壓力也不小。但是「台灣的男性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學習到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和壓力,很多人連自己的感覺都抓不到,更不用說去面對了,」馬偕醫院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曹淑華表示。很多爸爸覺得男性的情緒要收起來,不能輕易吐露。有問題不能靠別人,要靠自己。不願尋求幫助、自己又無法紓解,壓力鍋效應只能在家裡爆發。
人在成長過程中形塑出來的價值觀、理想、自我期待,都會影響自己當父母的角色。一般台灣父母最難拋開成績的魔咒。高淑貞分析,如果是重視功課的父母,就無法忍受看到孩子成績不好、或不努力爭取好成績,「因為那是你不熟悉的人生,你期望孩子走的是一個圓滿順利的人生,就是功課好、考上好學校、找到好工作。但如果孩子的人生不照世俗社會或你的方向,你就會有很多災難式的思考,你就不放心、焦慮。那個焦慮會影響親子互動。」高淑貞點出很多親子衝突背後的一個迷思。
許多父母也不能切割自己與孩子成敗間的關係。「已經給他們最好的,為什麼還這麼不長進?」的抱怨裡,往往反映出父母自己的野心。「很多父母不自覺的想『透過孩子活出一個完美的自己』,當年不敢承受的挑戰,或已享有的榮耀,都希望在孩子身上重生,因為,『培養孩子』比『面對自己』容易多了。」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所長柯志恩在《哪個媽媽不抓狂?》中誠懇反省並提醒。
所以,孩子的問題其實是父母自己的問題。但如果反向思考,把親子關係當成彼此學習成長的歷程,孩子功課低落、不專心、掛在網上、晚歸等都不再是問題,只要處理得好,都是一個互相學習的機會。因為是學習,容許彼此有犯錯空間,親子互動品質就會改善。
要能真正享受美好、健康的親子關係,父母需要從三個面向,調整自己的心態和認知。
了解並接納自己的個性、極限、能力、缺憾及不滿足,調整自己的生命優先順序,想清楚自己人生選擇的後果。爸媽要先照顧好自己,才有能量去給予、照顧別人。身心俱疲的狀態決不可能有好心情。每天給自己一點安靜的時間、空間去察覺自己的身體和情緒。「情緒是一種訊號,背後有一層更深的語言,去了解那語言,去接納、理解自己的憤怒和焦慮,」馬偕醫院諧談中心諮商心理師曹淑華建議。
如果可以,讓自己帶著笑容出門,帶著笑容回家。回家前,父母要以高度警覺覺知自己的情緒指數(從○到十),如果在五、六以下,就先不要處理任何事,不要去管另一半、孩子,先處理自己。累了就先去泡澡、喝杯花茶,或血糖低,吃點巧克力,讓自己的能量恢復。
用感恩的心情去看自己扮演爸媽的角色。因為這個角色,讓你得以享受給予愛、單純做爸媽的快樂和愉悅,因此你是心甘情願、是為自己做的。抱著感恩的心,孩子也因此受惠。
在盧蘇偉家裡,任何服務都是一種榮幸、一種福分,都值得特別感恩和珍惜。做任何家事的那個人,都一定謝謝家人讓他有這個榮幸替他們服務。有一次他演講到很晚,回到家中已經很累,發現太太也已經累得睡著了,但洗衣機裡的衣服還沒有晾上。他難免抱怨的上陽台去晾衣服。晚風襲來,他突然想到,「能夠為親愛的家人服務,實在是很大的榮幸和福氣,這樣的機會也不會太多了,總有一天會是最後一次,就像孩子從小到大接送也不過到高中,大學就不需要了,」他的眼淚就流了下來。盧蘇偉不是教徒,但是他身體力行,用珍惜感恩的心來服侍自己的家人,就會簡單得多、情緒就不容易波動
最後,高淑貞提醒,除非處理的行為很表面,否則改善親子關係,沒有速成做法。任何專家給的建議,不能期待試一兩次就立即有效,要多給新做法一些時間,給自己多一些耐性。「如果你讓孩子在三年內對你失望,起碼也要給他一年時間重新認識你。你關懷他一次,因他沒有回應,就失望;但你打他十次巴掌,為何一次就要他立刻改呢?」高淑貞反問。
「親子關係是一種難得的緣分,是一輩子對彼此的祝福,是人生挫折時滋養的來源,」高淑貞說,「任何衝突都不要以付出親子關係為代價。」
要當孩子生命中的貴人?還是要當壓力的來源?父母的選擇應該很清楚。但是要堅持這個選擇,就是父母一輩子的功課。
********************************************************************************
多人感嘆,生了孩子,才知父母難為!
別急著搶當直昇機父母,隨時盤旋在孩子左右。
天下父母心,為人父母總希望孩子有能力贏得未來,卻往往因為教養思維或態度上的迷思,反而壓抑或妨害孩子發展挫折忍受力。
以下是許多父母教養子女時難以穿越的主要迷思:
教養迷思一:「我就是這樣長大的」
許多父母常抱怨孩子,「怎麼這麼浪費、不惜福?」「孩子怎麼這麼不能吃苦?」然而此一時彼一時,研究指出,當父母愈執著於過去的經驗,愈難以同理心來教養孩子,愈容易重蹈自己成長經驗的覆轍。華視總經理李遠(小野)坦承,自己考高中考的奇差無比,他父親看到成績單跪下來哭,「我被他的反應嚇到了」。他父親那套「高期待」教養方式帶給子女長期的焦慮和不安,等他有了孩子以後雖開始懷疑卻仍不免對兒子有要求。兒子在小四時曾形容李遠看他的眼神很可怕──「眼神很荒涼」。
但李遠在兒子進入青少年期後,父子關係有如「哥兒們」,這轉折緣故很多,「反省」是其中影響關鍵,就像兒子形容他「是一個會反省的父親」,「這是兒子給我的最大讚美。」不斷的反省加上不斷的自我調整,李遠終能超越上一代的「教子有方」,發展出不同的教養腳本。
教養迷思二:「不要給孩子太多的愛,會把孩子寵壞」
雷同的迷思如「不能花太多時間陪孩子,孩子會軟弱依賴」、「不要太滿足孩子的需求,孩子會需索無度」「不能太尊重孩子,孩子會目無尊長」「不要讓孩子凡事作主,孩子會自私自利」。
事實上,正好相反,當小孩自覺被愛、被尊重,才更容易接受父母的約束,發展同情心,並且願意承擔責任。「父母絕對不可能用過多的愛寵壞孩子,」美國天普大學心理學教授史坦堡博士非常肯定,因為有太多以親子關係為主題的研究發現,「那些調適最好的孩子,總是擁有最豐厚的父母之愛」。
不是愛得太多,而是缺乏有效的管教,才會寵壞孩子。
教養迷思三:「我這樣做,是為孩子好」
最常見的情況是,父母把孩子送到才藝班、送進補習班,把孩子的時間幾乎填得滿滿,理由是「為了增加孩子未來的競爭力」。父母做這些是為孩子好,還是安自己的心?曾有一位小二的孩子告訴心理醫師陳質采,「我就像籠中鳥,每天從一個籠子被換到另一個籠子。」陳質采問,這樣真的是為孩子好嗎?
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一語中的:「想學,沒環境會偷著學;不想學,請到李遠哲來教化學也沒用。」處心積慮為孩子未雨綢繆布局人生的父母,應該警覺,自己可能變成「直升機父母」,隨時盤旋在孩子的左右,過度保護和介入,就像正在雕刻一尊完美的孩子雕像而不是真正的孩子。
父母迷思四:「親子相處的時間重質不重量」
親職作家游乾桂形容品質不好的親子相處時間,就像在做「噩夢」,但不只要有品質還要有時間,時間投入愈長,愈有益建立親子親密關係,就像為親子情感帳戶增加存款。如果父母和孩子相處的時間非常有限,對於孩子在乎的場合,如生日、表演、比賽,或者孩子需要有人談一談的時候,父母因故缺席或要等到有空再回來陪孩子,對親子相處的品質一定會大打折扣。
父母的陪伴很重要,而且愈小的孩子愈是需要。日本有研究發現,青少年犯罪在幼兒3歲之前決定。這聽起來很駭人聽聞,然而根據板橋地院少年保護官盧蘇偉的研究觀察,孩子在6歲之前與父母的關係,和孩子未來會不會藥物成癮,或會不會成為一個負責的人,以及未來會不會失去人生的方向等都有相關,「安全的依附經驗,是無法等到父母有空了再回來陪伴,」他提醒。
自我測驗:你是「超完美父母」嗎?
一個3歲小孩走著走著不小心跌倒了,家長會做何反應?
情節1「啊!」尖叫一聲,快步跑過去,把他扶起。
情節2「沒事沒事,站起來就好,你好勇敢!」邊安慰小孩,邊走過去抱抱他。
情節3 裝做若無其事。
這些都是再熟悉不過的畫面,卻也透露出為人父母的各種掙扎。保護與放手的界線該畫在哪?是父母面臨的一大難題。請做以下測驗,找出自己是抓太緊或放太鬆的父母,並看看專家給你的建議。
給2~5歲小孩的父母
你和2歲的孩子在遊戲區,他想去玩比半層樓再高一點的滑梯,你會……
□ A:立刻拿玩具轉移他的注意力,畢竟他還太小……
□ B:跟著他走到滑梯,扶著他爬上去,當他滑下時接住他
□ C:面帶微笑,放手隨他去玩
5歲的孩子每次下輸棋就哭,你會……
□ A:繼續讓他玩高難度的,偶爾他得接受失敗
□ B:希望增加他的信心,因此創個玩法,儘量讓他贏
□ C:找個不憑技巧只靠機運的玩法,讓他體會有輸有贏
3歲孩子上幼稚園第一天,他又哭又黏不讓你離開,你會……
□ A:前幾天先留下來陪伴他,再漸漸縮短每天待在學園陪伴的時間
□ B:親切但堅定地向他告別後便離開
□ C:延後入學,等過一年他學會更多事再來
孩子4歲.久病的祖母剛去逝,你會……
□ A:告訴他祖母搬到很遠的地方,遠到即使他想念祖母,祖母卻再也無法來看他
□ B:向他解釋,醫生已盡力救祖母了,但她的病嚴重得無法醫好便過世了
□ C:如B做法,再加上帶孩子去參加祖母的喪禮,及之後所有的聚會
你的孩子怕狗,又正好要到養了一隻大狗的同學家參加派對,你會……
□ A:先帶他去其他養狗的朋友家,看一些小型溫馴的狗,再帶他個別拜訪這位同學
□ B:婉拒邀請,或堅持對方家人要把狗留在籠子、拴起來
□ C:告訴孩子,怕一隻溫和的狗很蠢,接著帶他去參加派對
孩子的同學邀他和同學家人(或保姆)一起外出去玩,你不認識同學家長,你會……
□ A:婉拒邀請,或堅持要玩就到自己家來
□ B:答應讓他去玩,並詢問接回兒子的時間
□ C:向其他家長或老師打聽這位同學家長,或主動聯繫同學家長,了解去哪邊?都玩些什麼?
學齡前孩子問你:嬰兒是怎麼來的?你會……
□ A:不厭其煩地告訴他所有人類生育的細節
□ B:簡單回答,他問多少回答多少
□ C:避開這些問題,你認為學習性知識他還太小
◎看看你的得分
Q1– A3;B2;C1
Q2– A1;B3;C2
Q3– A2;B1;C3
Q4– A3;B2;C1
Q5– A2;B3;C1
Q6– A3;B1;C2
Q7– A1;B2;C3
給6~10歲小孩的父母
你兒子把數學習題攤在桌上,你看了一下,發現答案幾乎都錯了,你會……
□ A:和他一起坐下來,再把每題做一遍
□ B:告訴他必須再把數學作業看一次,遇到不會的,你可以幫他
□ C:不動聲色,你認為他需要從錯誤中記取教訓
你的孩子想加入足球隊,但他個頭小、運動神經又不發達,你會……
□ A:告訴他放膽去踢,並祝福他一切順利
□ B:為他安排其他活動
□ C:鼓勵他,並在週末幫他練習
9歲的孩子想要自己走路上學,而你不確定他沒問題,你會……
□ A:告訴他,至少到10歲以前都不可以
□ B:跟他解釋,若他能和你一起預習幾次,證明他能負起責任的話,你會讓他跟朋友一起走路上學
□ C:答應讓他獨自上學,並告訴他,他能主動提出這個想法,你以他為榮
10歲女兒最要好的朋友突然與她絕裂,還在背地裡說些殘忍的閒話,你會……
□ A:打電話給對方的母親問個明白
□ B:告訴女兒,她和她的朋友兩個人要靠自己解決問題
□ C:悉心傾聽,鼓助她去找其他的朋友,你只當最後的避風港
你的小孩和朋友在隔壁房間玩,突然你聽到他們厲聲吵架,你會……
□ A:不管,小孩間總會有爭執
□ B:先給幾分鐘,讓他們自行解決,若是繼續吵,就走過去調解
□ C:快步走過去,警告他們:再吵就不准玩
10歲的孩子想看一部嚴肅的影片,內容含有暴力與性,你會……
□ A:告訴他,還沒到青少年的年紀前,無論在什麼狀況下,都不可看
□ B:同意他去看,你知道他的朋友當中已有人看過了
□ C:告訴,他你會先看一次,若內容得當就讓他去看
你兒子不喜歡他的老師,出很多作業又很嚴格,他想大家的感覺都一樣,你會……
□ A:打電話給校長,要求把兒子換到別的班級
□ B:安排親師會評估狀況
□ C:告訴他,每個人偶爾都遇到困難,要盡最大的努力克服
◎看看你的得分
Q1– A3 ; B2 ; C1
Q2– A1 ; B3 ; C2
Q3– A3 ; B2 ; C1
Q4– A3 ; B1 ; C2
Q5– A1 ; B2 ; C3
Q6– A3 ; B1 ; C2
Q7– A3 ; B2 ; C1
解答
7~10分:培養小孩獨立,你可能很在行,但繩子或許得勒緊一點。
「小孩必須冒險,但他跌倒時你得在一旁抓住他,」兒童心理學家、《用品格教養小孩》作者柏格醫生說,就好像你站在滑梯旁確保學齡孩子不會跌下,或是在孩子情緒波動、社交受挫時支持他。而且還是得牢記,在情況可能危害身體、難以捉摸時,你最好選擇安全,美國佛羅里達情緒與行為健康中心兒童部門主管林格醫生提醒。
11~16分:你已畫定好範圍,在其內你的孩子可以盡情奔跑,哪怕跌倒了也還可依賴你。
柏格醫生說,保持這種平衡的關鍵在於控制情況,而不是小孩的行為。你願意讓他冒些風險,但你會先舖路,例如幫你學齡的小孩適應分離,或者趕在你10歲小孩看限制級的電影時,自己先看一遍。
「最好的狀況是家長成了打氣專家,」柏格醫生解釋,「因而當小孩要自己做選擇時,可以父母做榜樣,做出聰明的抉擇。」
17~21分:你把小孩的幸福列為優先,但可能擔心太多了。
要是他很害羞或恐懼,你可能會認為避開一些狀況,或許會讓他較有安全感,但事實上正好相反。假如你本身容易杞人憂天,很可能又把這種特質傳給下一代。「孩子會察覺父母的焦慮,」美國費城大學心理學授史坦柏格說。「這讓小孩更恐懼,因而父母又更加保護。如此形成一個循環後更難再打破。」此外,林格醫生說,你的小孩若曾有些練習和鼓勵,成年後比較能解決困難和阻礙。
因此,別擔心你的小孩輸掉一局棋,或者和數學問題交戰,沒有什麼比正面迎擊挑戰更能建立信心。(顧景怡編譯)資料來源:《Parents》
*******************************************************************************
大吼不是壞媽咪!
作者:陳雅慧編譯 出處:親子天下Web Only
你會情緒失控對小孩吼叫嗎?其實九成以上的父母都如此。有一項最新研究讓人感到安慰:你不但不孤單,還可能在吼叫的過程中,讓孩子也學會情緒管理。美國有線電視MSNBC引用心理學家最新研究,「對孩子吼叫,可以讓他們學會如何面對負面情緒。」這樣的結果,讓多數的父母鬆了一口氣,也願意承認:「是的,我也會對孩子大吼。」
美國達拉斯州南方衛理公會大學心理學教授霍頓(George Holden),針對達拉斯州三十六個志願參加研究的美國家庭進行長期觀察研究。參與被觀察的家庭,必須在家中裝置迷你攝影機,進行為期一整周的家庭生活錄影紀錄觀察。霍頓的研究團隊則在事後針對三十六個家庭生活所有錄影紀錄和分析。
霍頓長期關注父母管教議題,這次研究最重要的發現就是,其實父母在情緒失控的狀況下對孩子大吼,反而可以讓小孩學息如何面對人際中的負面情緒。
霍頓在之前的研究中得出的結論是,約有九成以上的父母都會對孩子大吼。但是最重要的是不能用言語汙衊孩子。同時還是要讓孩子知道自己是愛他們,只是情緒爆發是人之常情。
身為父母,面對孩子層出不窮的狀況時,都有抓狂的經驗,也往往在事後後悔不已。
到底,發怒的最適界線在哪裡?美國《職業婦女》雜誌則提供一個具體小測驗。
1.你是否曾有完全失控,不能掌握自己怒氣的經驗?
2.你在最近有兩次以上,在深夜時須靠著喝酒才能冷靜心情?
3.你是否曾在半夜瘋狂無目的上網數小時?
4.是否常常晚上突然醒來就再也睡不著?
5.是否常在發怒時,不經思考就對小孩或是先生怒吼?
6.是不是總是看另外一半很不順眼,常常吵架?
《職業婦女》雜誌建議,若以上六個問題中,有三個你的答案是肯定,那麼可能要考慮尋求心理的諮詢,解決憤怒的根源。 (陳雅慧編譯)
********************************************************************************
媽媽,你為什麼生氣?
作者:賓靜蓀 出處:親子天下
孩子動作慢、愛頂嘴、功課不好……煩不完的事。你搞不清楚為什麼老有一把無名火?總是把小事變大事,親子關係愈來愈差,整個家像壓力鍋。為什麼會這樣?
「我要出差的前一天,忙得不得了,女兒卻跑來問東問西,還頂嘴,我就給了她一巴掌,那是有生以來我第一次打她……」(媽媽,一個女兒)
每天,很多家庭裡上演著類似的親子衝突戲碼。不論孩子大小、不論為功課、成績或生活常規,父母發現自己總是在生氣,事後卻又懊惱不已:為什麼要為芝麻小事發那麼大的脾氣?而且,換一個悠閒的時刻,孩子同樣的行為可能被允許。
只是下次,到同一個節骨眼,同一件事又讓你氣到爆。你發現,「教」養變成了「叫」養,親子關係變成惡性循環算舊帳。你自認一向愛孩子,根本不想當噴火龍,但就是沒辦法控制。你問自己,到底怎麼了?
情緒衝突變調成家庭暴力
小小的、日常的衝突不好好處理面對,家裡很容易變成「受到情緒污染的垃圾場」。在某些極端個案中,這樣的壞情緒衝突戲碼會變調。家庭暴力的案件逐年增加,其中婚姻暴力比例高達六成,「而且高社經、高教育水準的男性施暴比例越來越高。許多醫生、教授不見得打太太,但會長期使用言語暴力或精神虐待,」台灣板橋地方法院少年保護調查官、同時也是親職專家的盧蘇偉憂心的觀察。經前症候群則讓媽媽們的情緒隨女性荷爾蒙擺盪。在女性生理期間,荷爾蒙讓人變得敏感、情緒起伏劇烈。儘管研究顯示,只有三~八%的女性有嚴重經前症候群,然而,媽媽經常性的情緒波動,卻會影響家庭。長庚醫院婦女身心科醫師蕭美君有一個個案,父母都是竹科高階主管,念小學的兒子卻在某幾天特別容易無緣無故被媽媽打,他偷偷把日子記下來。半年下來,清楚發現媽媽就是在經期那幾天,反應特別激烈、沒有耐性。
回到日常生活,面對自己經常性的生氣,爸媽總覺得很罪惡、愧疚。
「好爸爸好媽媽不是聖人,也有情緒,爸媽不是不能生氣,但要知道自己為什麼生氣?」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系教授高淑貞分析。
很多教養衝突表面看來是孩子行為的問題,其實背後反應的是父母本身的壓力和焦慮。
當父母自己累了、著急、趕的時候,耐性就會降低,口氣就不好,就容易對孩子任何一個小動作、小行為發脾氣。
壓力大,找不到出口
更往深層探究,有時候,父母的暴躁,其實是累積了許多日常壓力,找不到出口,而家中沒有反抗力的孩子,就成為最大的出氣筒。長庚醫院醫師蕭美君觀察,愈來愈多媽媽因情緒困擾,前來求助。面對企業要求一個人做兩個人的工作,面對完美主義的自我要求,許多女性要求自己扮演好生命中的每個角色,卻完全不給自己時間和空間,沒有一分鐘休息。無法、無處紓解的壓力讓好脾氣、好耐性都不見了。教育程度愈高、一路優秀的媽媽,最希望在人前維持完美的形象。「剛開始的情緒失控還可以清理,但後來就亂成一團。
為了面子都在家中解決,孩子被打被罵成為代罪羔羊,」蕭美君觀察。
壓力也影響女性荷爾蒙分泌,擾亂了女性正常的經期。蕭美君分析,更年期的平均年齡提早到四十九歲,四十歲停經算正常,憂鬱症發作高峰期提早為三十八歲,很多女性更是整個亂經,連情緒波動的規律性都找不出來。很多嚴重的個案,都是看到孩子無助惶恐的眼神、聽到童言童語,人際、職業、家庭功能都不對了,才意識到嚴重性。
整個環境給爸爸們的壓力也不小。但是「台灣的男性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學習到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和壓力,很多人連自己的感覺都抓不到,更不用說去面對了,」馬偕醫院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曹淑華表示。很多爸爸覺得男性的情緒要收起來,不能輕易吐露。有問題不能靠別人,要靠自己。不願尋求幫助、自己又無法紓解,壓力鍋效應只能在家裡爆發。
切割自己與孩子的成敗
家中充滿負面情緒的另一個原因,是父母認為孩子的行為、表現不如自己的預期。父母常用「一切都是為你好」當成自己對孩子惡行、責罵的合理藉口。但是這背後反映的是父母強迫孩子複製自己生命經驗的控制欲望。人在成長過程中形塑出來的價值觀、理想、自我期待,都會影響自己當父母的角色。一般台灣父母最難拋開成績的魔咒。高淑貞分析,如果是重視功課的父母,就無法忍受看到孩子成績不好、或不努力爭取好成績,「因為那是你不熟悉的人生,你期望孩子走的是一個圓滿順利的人生,就是功課好、考上好學校、找到好工作。但如果孩子的人生不照世俗社會或你的方向,你就會有很多災難式的思考,你就不放心、焦慮。那個焦慮會影響親子互動。」高淑貞點出很多親子衝突背後的一個迷思。
許多父母也不能切割自己與孩子成敗間的關係。「已經給他們最好的,為什麼還這麼不長進?」的抱怨裡,往往反映出父母自己的野心。「很多父母不自覺的想『透過孩子活出一個完美的自己』,當年不敢承受的挑戰,或已享有的榮耀,都希望在孩子身上重生,因為,『培養孩子』比『面對自己』容易多了。」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所長柯志恩在《哪個媽媽不抓狂?》中誠懇反省並提醒。
所以,孩子的問題其實是父母自己的問題。但如果反向思考,把親子關係當成彼此學習成長的歷程,孩子功課低落、不專心、掛在網上、晚歸等都不再是問題,只要處理得好,都是一個互相學習的機會。因為是學習,容許彼此有犯錯空間,親子互動品質就會改善。
要能真正享受美好、健康的親子關係,父母需要從三個面向,調整自己的心態和認知。
一、先做自己,再做好爸爸好媽媽
扮演爸媽角色的同時,永遠不要放棄做自己。當你願意為你自己的人生衝刺奮鬥時,對孩子也是一種心靈上的自由,他不用為你感到虧欠、遺憾。不要做完美的爸爸、媽媽,為孩子犧牲全部,「因為沒有人可以在委屈的關係中得到真正的幸福,」高淑貞說。了解並接納自己的個性、極限、能力、缺憾及不滿足,調整自己的生命優先順序,想清楚自己人生選擇的後果。爸媽要先照顧好自己,才有能量去給予、照顧別人。身心俱疲的狀態決不可能有好心情。每天給自己一點安靜的時間、空間去察覺自己的身體和情緒。「情緒是一種訊號,背後有一層更深的語言,去了解那語言,去接納、理解自己的憤怒和焦慮,」馬偕醫院諧談中心諮商心理師曹淑華建議。
如果可以,讓自己帶著笑容出門,帶著笑容回家。回家前,父母要以高度警覺覺知自己的情緒指數(從○到十),如果在五、六以下,就先不要處理任何事,不要去管另一半、孩子,先處理自己。累了就先去泡澡、喝杯花茶,或血糖低,吃點巧克力,讓自己的能量恢復。
二、欣賞取代挑剔、感恩取代抱怨
提醒自己,做親子關係正向循環的起始者。去欣賞接納孩子可以有他獨立的生命經驗,不須複製你的生命經驗,才能開始欣賞孩子跟你不同的地方;而孩子也會在你的欣賞中,找到他的獨特本質。用感恩的心情去看自己扮演爸媽的角色。因為這個角色,讓你得以享受給予愛、單純做爸媽的快樂和愉悅,因此你是心甘情願、是為自己做的。抱著感恩的心,孩子也因此受惠。
在盧蘇偉家裡,任何服務都是一種榮幸、一種福分,都值得特別感恩和珍惜。做任何家事的那個人,都一定謝謝家人讓他有這個榮幸替他們服務。有一次他演講到很晚,回到家中已經很累,發現太太也已經累得睡著了,但洗衣機裡的衣服還沒有晾上。他難免抱怨的上陽台去晾衣服。晚風襲來,他突然想到,「能夠為親愛的家人服務,實在是很大的榮幸和福氣,這樣的機會也不會太多了,總有一天會是最後一次,就像孩子從小到大接送也不過到高中,大學就不需要了,」他的眼淚就流了下來。盧蘇偉不是教徒,但是他身體力行,用珍惜感恩的心來服侍自己的家人,就會簡單得多、情緒就不容易波動
三、示範衝突過後關係修補的態度,以及人際智慧的學習
在親子日常衝突裡,重要的不是父母在當下做了什麼,而是事後做了什麼。高淑貞建議,父母在情緒平穩後,可以和孩子分享,為什麼自己那樣在意、生氣?親子相處也是在學習彼此對待的人際智慧。爸媽在生活忙碌時,也可以向孩子強調此時此刻不適合討論事情。孩子在重複的過程中,學習到關照父母的狀態。最後,高淑貞提醒,除非處理的行為很表面,否則改善親子關係,沒有速成做法。任何專家給的建議,不能期待試一兩次就立即有效,要多給新做法一些時間,給自己多一些耐性。「如果你讓孩子在三年內對你失望,起碼也要給他一年時間重新認識你。你關懷他一次,因他沒有回應,就失望;但你打他十次巴掌,為何一次就要他立刻改呢?」高淑貞反問。
「親子關係是一種難得的緣分,是一輩子對彼此的祝福,是人生挫折時滋養的來源,」高淑貞說,「任何衝突都不要以付出親子關係為代價。」
要當孩子生命中的貴人?還是要當壓力的來源?父母的選擇應該很清楚。但是要堅持這個選擇,就是父母一輩子的功課。
********************************************************************************
別急著成為完美父母
作者:王浩威 出處:親子天下
其實,完美的父母是極其災難的想法,不論對小孩或對父母自己。一味求完美,就會不准自己有缺失,一切的反應也就太緊張了。當媽媽陷入這種緊張,寶寶也就感覺不到媽媽的好,只感覺到她的焦慮;而媽媽呢?當然是累垮了,也就更沒好脾氣。
朋友的女兒在國外結婚定居,最近有了小孩。懷孕時,她用skype問我,當時我說了一些話。小孩生下來後,她寫了封email給我,看來是更焦慮了。我覺得她的問題很典型,也就徵求其同意給大家看。
她是這麼寫的:「我最近在想你說的『強韌有生命力的母愛』到底是什麼呢?是表示我一定要對孩子微笑、不能露出悲傷憤怒的表情嗎?我很害怕等孩子出生了,我就二十四小時都要『扮演』一個勇敢慈祥的母親,不能有自己的情緒,但是那種事根本做不到啊(我這樣想會很自私嗎)!所謂『天下媽媽都很偉大』是在說媽媽都很盡責的壓抑自己,提供孩子自己最好的一面嗎?」
我看到這封信,擔心的同時也湧上許多莫名的感動,來自不同層面。當年那個狀況不斷、總讓我朋友頗為煩心的小女孩,現在果真長大了。另一股感動則是她真切的焦慮和自責,因為那是母愛教人最歌頌的一點,幾乎每個人(包括男性)都擁有自己沒意識過的母愛。當寶寶來臨,這股感情立即湧現,毫無條件的為新生的寶寶完全犧牲自我。
我回信告訴她這些感動,告訴她說:「放心吧,你一定是一位夠好的媽媽(good-enough mother),才可以從字裡行間感覺得到你的著急。我們急著自己的任何不足,急著想避開所有可能的缺點時,也就不知不覺的急著想成為完美的媽媽(perfect mother)。」
至於這股著急,擔心著自己不足而著急,果真如此嗎?「你的著急,一是自然而然的發自內心,不論如何都無法消失的在乎和努力;另一方面,是你向來都對自己太苛求、自己老覺得不安,這股不安可能不自覺的投射向四周親近的人,包括你先生、寶寶和你自己。所以享受你做為媽媽的成就吧,在這個角色上多一點自戀,因為做媽媽的確是不容易的事,一定會偶爾抓狂,偶爾小小崩潰。」
其實,完美的父母是極其災難的想法,不論對小孩或對父母自己。一味求完美,就會不准自己有缺失,一切的反應也就太緊張了。當媽媽陷入這種緊張,寶寶也就感覺不到媽媽的好,只感覺到她的焦慮;而媽媽呢?當然是累垮了,也就更沒好脾氣。
我繼續告訴這位新手媽媽說:「24小時的媽媽一定會累和失控,8小時的媽媽也一樣會失控,但記得這是你修煉成媽媽的必要過程。你是夠棒的母親,請務必牢記我對你的相信。」
********************************************************************************
管愈多,反彈愈大
演講完後,一群媽媽圍上來。一位媽媽說,她為了鼓勵孩子閱讀,特別在新居規劃一間閱讀室,裡面有沙發、音響、不傷眼的日光燈,但孩子還是不喜歡看書。我問她給孩子看些什麼書,她報出一長串的世界名著。這就難怪了,不喜歡,怎麼肯看呢?
有意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父母,一開始應讓孩子選他喜歡的書,不必急著要他讀世界名著;一旦他享受到閱讀的樂趣後,他有一輩子時間可以慢慢的看。父母也不必花大錢買沙發,看書什麼姿勢都沒關係,站著、坐著、躺著,趴著都可以看。閱讀是隨時隨地都可以做的事,不要讓孩子以為只有在教室或書房中才能閱讀。
另一位媽媽則說她孩子很愛看書,但不愛做功課。每天回家敷衍了事,把功課趕快做完,就去看喜歡的書,她也很煩惱。其實人生不可能事事如意,總得做些自己不喜歡的事。我父親常說:「先做你必須做的事,你會發現,突然之間,你有時間去做你喜歡做的事了。」在二十一世紀,知識已不分課內、課外,只分有用、沒用。背景知識愈廣,讀課本愈輕鬆,與其硬性規定未做完功課不准看課外書,不如把時間支配權交給孩子。
有時候父母管得愈多,孩子反彈愈大、學習效果愈差。如果什麼都替他規劃好,孩子失去了自主權,反而會認為「這是你的事,不關他的事」。我們常看到,在後頭一直催的母親,她的孩子走路反而慢吞吞;一直提醒孩子帶東西的母親,她的孩子反而忘東忘西。還不如告訴孩子,從放學回家到就寢前,這段時間都是他的,只要把功課做完,時間由他自己分配:功課做得快,多一點時間玩;做得慢,少一點時間玩。媽媽信任了他,他不可以讓媽媽失望。你會發現,孩子常因為你信任、尊重他,而更加自重自愛。
父母不能管太多,因為我們不可能照顧孩子一輩子;但訓練孩子獨立不是萬事由他去,美其名曰「自由發展」。我曾見一個七歲大的女孩,一個不高興,甩她母親的門。我大吃一驚,問怎麼可以容忍孩子如此不禮貌?母親無奈的說,她是按照英國夏山學校的方式在教孩子,讓孩子身心自由發展,結果變成這樣。這根本錯了,自由發展不是任性發展,更不能一言九「頂」:母親說一句話,孩子頂九句話。紀律非常重要,孩子需要從小學會尊重他人;一個沒有紀律的孩子,是無法學習的,因為學習需要紀律。
一場演講下來,發現父母的問題還真多,但綜合起來,都跟管教有關。柳宗元在<種樹郭橐駝傳>中說:「種樹不難,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築欲密……」樹種好了,就不必天天把樹挖起來看有沒有活。教養孩子也一樣,家中規矩定好了,就不必天天問他過得好不好,持之有恆,孩子自然成長。
【文/洪蘭】
【完整內容請見《親子天下》2011年6月號】
她是這麼寫的:「我最近在想你說的『強韌有生命力的母愛』到底是什麼呢?是表示我一定要對孩子微笑、不能露出悲傷憤怒的表情嗎?我很害怕等孩子出生了,我就二十四小時都要『扮演』一個勇敢慈祥的母親,不能有自己的情緒,但是那種事根本做不到啊(我這樣想會很自私嗎)!所謂『天下媽媽都很偉大』是在說媽媽都很盡責的壓抑自己,提供孩子自己最好的一面嗎?」
我看到這封信,擔心的同時也湧上許多莫名的感動,來自不同層面。當年那個狀況不斷、總讓我朋友頗為煩心的小女孩,現在果真長大了。另一股感動則是她真切的焦慮和自責,因為那是母愛教人最歌頌的一點,幾乎每個人(包括男性)都擁有自己沒意識過的母愛。當寶寶來臨,這股感情立即湧現,毫無條件的為新生的寶寶完全犧牲自我。
我回信告訴她這些感動,告訴她說:「放心吧,你一定是一位夠好的媽媽(good-enough mother),才可以從字裡行間感覺得到你的著急。我們急著自己的任何不足,急著想避開所有可能的缺點時,也就不知不覺的急著想成為完美的媽媽(perfect mother)。」
至於這股著急,擔心著自己不足而著急,果真如此嗎?「你的著急,一是自然而然的發自內心,不論如何都無法消失的在乎和努力;另一方面,是你向來都對自己太苛求、自己老覺得不安,這股不安可能不自覺的投射向四周親近的人,包括你先生、寶寶和你自己。所以享受你做為媽媽的成就吧,在這個角色上多一點自戀,因為做媽媽的確是不容易的事,一定會偶爾抓狂,偶爾小小崩潰。」
其實,完美的父母是極其災難的想法,不論對小孩或對父母自己。一味求完美,就會不准自己有缺失,一切的反應也就太緊張了。當媽媽陷入這種緊張,寶寶也就感覺不到媽媽的好,只感覺到她的焦慮;而媽媽呢?當然是累垮了,也就更沒好脾氣。
我繼續告訴這位新手媽媽說:「24小時的媽媽一定會累和失控,8小時的媽媽也一樣會失控,但記得這是你修煉成媽媽的必要過程。你是夠棒的母親,請務必牢記我對你的相信。」
********************************************************************************
管愈多,反彈愈大
演講完後,一群媽媽圍上來。一位媽媽說,她為了鼓勵孩子閱讀,特別在新居規劃一間閱讀室,裡面有沙發、音響、不傷眼的日光燈,但孩子還是不喜歡看書。我問她給孩子看些什麼書,她報出一長串的世界名著。這就難怪了,不喜歡,怎麼肯看呢?
有意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父母,一開始應讓孩子選他喜歡的書,不必急著要他讀世界名著;一旦他享受到閱讀的樂趣後,他有一輩子時間可以慢慢的看。父母也不必花大錢買沙發,看書什麼姿勢都沒關係,站著、坐著、躺著,趴著都可以看。閱讀是隨時隨地都可以做的事,不要讓孩子以為只有在教室或書房中才能閱讀。
另一位媽媽則說她孩子很愛看書,但不愛做功課。每天回家敷衍了事,把功課趕快做完,就去看喜歡的書,她也很煩惱。其實人生不可能事事如意,總得做些自己不喜歡的事。我父親常說:「先做你必須做的事,你會發現,突然之間,你有時間去做你喜歡做的事了。」在二十一世紀,知識已不分課內、課外,只分有用、沒用。背景知識愈廣,讀課本愈輕鬆,與其硬性規定未做完功課不准看課外書,不如把時間支配權交給孩子。
有時候父母管得愈多,孩子反彈愈大、學習效果愈差。如果什麼都替他規劃好,孩子失去了自主權,反而會認為「這是你的事,不關他的事」。我們常看到,在後頭一直催的母親,她的孩子走路反而慢吞吞;一直提醒孩子帶東西的母親,她的孩子反而忘東忘西。還不如告訴孩子,從放學回家到就寢前,這段時間都是他的,只要把功課做完,時間由他自己分配:功課做得快,多一點時間玩;做得慢,少一點時間玩。媽媽信任了他,他不可以讓媽媽失望。你會發現,孩子常因為你信任、尊重他,而更加自重自愛。
父母不能管太多,因為我們不可能照顧孩子一輩子;但訓練孩子獨立不是萬事由他去,美其名曰「自由發展」。我曾見一個七歲大的女孩,一個不高興,甩她母親的門。我大吃一驚,問怎麼可以容忍孩子如此不禮貌?母親無奈的說,她是按照英國夏山學校的方式在教孩子,讓孩子身心自由發展,結果變成這樣。這根本錯了,自由發展不是任性發展,更不能一言九「頂」:母親說一句話,孩子頂九句話。紀律非常重要,孩子需要從小學會尊重他人;一個沒有紀律的孩子,是無法學習的,因為學習需要紀律。
一場演講下來,發現父母的問題還真多,但綜合起來,都跟管教有關。柳宗元在<種樹郭橐駝傳>中說:「種樹不難,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築欲密……」樹種好了,就不必天天把樹挖起來看有沒有活。教養孩子也一樣,家中規矩定好了,就不必天天問他過得好不好,持之有恆,孩子自然成長。
【文/洪蘭】
【完整內容請見《親子天下》2011年6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