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給大泰山之後最大的學習就是彼此溝通的藝術,還有一個最大的學習就是分工合作的效率,尤其有了孩子,每天需要承擔的責任又更多了。
聖經裡有一句很好的話:「一人追趕千人,二人追趕萬人」,但我和大泰山二人連自己都搞不定,連追上螞蟻都很難,只覺得每一次吵架,千頭萬緒追著我們,真是慘慘慘!不過,在中間的磨合中,我們有一些學習,就是放手交給對方。東方女性刻苦耐勞的個性,造就了許多大少爺及小少爺,我們做得太多了,以致必須一輩子收拾善後,我想孩子也很容易被我們這樣造就。
我很喜歡蒙特梭利教養法中教孩子「工作」的方式,從小訓練他的小肌肉與反應,我們常常希望孩子自動自發,但其實他的不自動及不自發也是我們養成的,小從折棉被、收拾杯盤,大至幫忙洗碗、打掃,其實孩子是可以被訓練的,也許剛開始他們做的並不好,但給他們犯錯的空間是非常重要的。
我記得有一次我請樂樂幫忙吸地板,他差點沒把整個房子給拆了,但看到那努力幫忙的認真小臉,我好開心,也樂在其中,樂樂更有無比的成就感,所以每次我需要他的幫忙,我都會尊稱他為「小幫手」,當他覺得自己是「幫手」,而不是「殺手」時,他整個榮譽心被提升,更加起勁的幫我做家事,而在完成之後我也會給他一個大大的「讚」;雖然有時候他越幫越忙,但我也學習放手讓他去做,不剝奪他練習的機會。
還記得有一次樂樂很不情願收拾自己玩完的玩具,我真的拿出垃圾袋告訴他,如果你不收,就表示你不想愛惜你的玩具,那我就把這些玩具收起來送給會珍惜它們的小朋友!他看看我手上的垃圾袋,再看看我,一動也不動,於是我真的動手把他心愛的玩具裝袋送走!
看著他哭泣可憐的小臉,我固然心疼,但仍堅持管教的界線。往後只要說到「收玩具」,即使他百般不願意,仍舊會乖乖的把玩具收好,因為他知道我是說話算話的媽咪,這招可是我向專家學來的,不過真的挺管用,讓孩子學習愛惜自己的玩具,但是媽媽可是要徹底執行喔!
孩子就像陶土,小的時候,我們必須花點智慧與心思,努力的雕塑,用心的捏、捏、捏,才能讓他成為有用的器皿。《聖經》上說:「合神心意的器皿」是必須經過磨塑的,孩子也是,我們有責任磨塑他,成為這個世界的動力,而不是阻力,所以從做家事開始,讓他懂得分工合作,知道這個世界不是繞著他轉,而是他必須是推動世界成為美好的一分子。
TIPS:
在讓孩子動手幫忙做家事之前,為他預備一個安全的環境是很重要的。像是如果要請孩子幫忙切水果時,可以準備一把安全的兒童刀具及較軟、好切的香蕉,並且示範後再請孩子實做;請孩子幫忙擦桌子時,則可以準備小條、吸水力強的乾淨抹布,這樣才不會越幫越忙,也才不容易受傷喔!
本文出自《大自然裡的教養課》新手父母
資料來源http://www.babyou.com/index.php?do=news&locid=613&id=11194
*******************************************************************
很多父母總埋怨「孩子什麼事都不自己做,老要父母幫忙」,這些父母是否想過,自己是否曾幫助孩子做了太多,已讓他養成依賴心理,反正一切都有父母做好,何必還要自己來。
常聽父母抱怨孩子「這也不做,那也不做,連個簡單的家事都不會」,但是換個角度想,孩子為何不願自己做而想依賴父母,背後最大的原因究竟是什麼?這可能需要想想,從小是否有放手讓孩子自己動手做,讓他養成好習慣。
個案一 不練習走‧自然走不好
男孩冬冬一歲多了,照理說,正是愛自己走來走去的年紀,但是總不見他想要自己走,只要外出,走個幾步,就吵著要父母抱;如果不抱,要求他自己走,冬冬就又哭又鬧的。看著別家小男孩活蹦亂跳的,愛子心切的父母不禁懷疑冬冬的腳是不是有問題,而帶他至醫院求診,經過檢查,並無任何健康問題。後來輾轉介紹至心智科就醫,經了解父母的帶養方式,原來問題出在父母的態度!
愛乾淨的父母不想孩子把自己弄得髒髒的,加上怕他累,總習慣從小把冬冬抱在身上,明明是該練習走路的時候,冬冬卻像小無尾熊一樣掛在父母身上。一直抱著冬冬的父母,也有累的時候,希望冬冬自己下來走幾步時,他卻走不了幾步就喊累,而吵著要抱抱,稍有不順,哭鬧戲碼立刻登場,讓父母煩心不已。
提供機會‧能力自然出現
由於冬冬缺少練習走路的機會,下肢的張力與耐力明顯不足,熟練度也不夠,所以,只要走幾步就會累,而希望父母抱他,當父母不抱,自然鬧起脾氣。其實以一歲多的年紀來說,不僅會自己走路,也會扶著上樓梯,還會脫衣服、拉下褲子、甚至可以幫忙收拾自己的小玩具……,很多事都可在其能力範圍內,但前提是,父母有從小提供機會讓他自己做,如果父母事事代勞,那麼,即使是正常應有能力,一切也會變得「好難」而無法自己做了。 所謂「自理能力」就是只靠自己即能完成的事項,如果不能靠一己之力完成,就不要奢望孩子以後能夠獨立自主。就像走路一樣,愈多練習,愈能走得穩、走得快,耐力、肌力、平衡感與協調性都從中反覆練習而來。有的孩子到了三、四歲,走不好,走不久,多源於學步期的的練習不夠,愈不熟練,愈不想自己走;不想自己走,跟著少了探索的學習機會;進而影響了認知能力與經驗發展;經驗的缺乏就沒有足夠的語彙奠定語言發展基礎;語言能力不足,即無法做好溝通……一路影響下來,恐怕不是當初因為怕孩子累,而一直抱著的父母,所能想像的結果吧。
個案二 經驗不足‧哭鬧逃避
寧寧兩歲半了,卻彷彿什麼都不會,在家要她收拾玩具,她不做,父母念了幾句,沒想到她用哭鬧不休回應。當她進幼兒園後,老師屢屢向父母反應,寧寧的表現跟其他孩子明顯不同,東西拿不牢、走路走不穩、對老師說的話好像有聽沒有懂,因而懷疑她是否發展遲緩,建議家長帶至心智科評估。
經過評估,寧寧並無病理性的發展遲緩問題,一切都是經驗不足所致!為何經驗不足,跟冬冬一樣,寧寧的問題也是因父母過度代勞而造成。父母幾乎不讓寧寧自己動手做事,長久缺乏經驗的結果,讓寧寧的能力明顯落後,各個軸向都無法得到正常的發展,她根本不知道什麼是自己的責任,演變成只知道用哭鬧逃避父母的要求。
幫太多‧害了孩子
的確,父母若不能意識到幫孩子做太多,其實是害了孩子的道理,那麼,孩子將是父母一生的負擔。自理能力不足的孩子,通常其他心智發展也不會太好,因為這是環環相扣的發展循環。
很多孩子在兩歲多時,被父母埋怨「愈來愈不好帶」,主要原因即在於自主行為能力不多,沒辦法面對父母的要求時,即易出現哭鬧行為。其實一歲多的孩子就有能力做不少的事情,兩歲多的孩子則能在品質上有更好的表現,就在不斷練習中,磨出了精細度與熟練度、培養了問題解決能力、能力慢慢內化成習慣、認知能力隨之增強、責任感亦在無形中養成,就更具行為規範的能力,這樣的孩子,在家不需父母動輒叨叨念念,在外面則可順利融入團體生活並遵守生活規範,基本上,無需師長過分擔心!
很多孩子在兩歲多時,被父母埋怨「愈來愈不好帶」,主要原因即在於自主行為能力不多,沒辦法面對父母的要求時,即易出現哭鬧行為。其實一歲多的孩子就有能力做不少的事情,兩歲多的孩子則能在品質上有更好的表現,就在不斷練習中,磨出了精細度與熟練度、培養了問題解決能力、能力慢慢內化成習慣、認知能力隨之增強、責任感亦在無形中養成,就更具行為規範的能力,這樣的孩子,在家不需父母動輒叨叨念念,在外面則可順利融入團體生活並遵守生活規範,基本上,無需師長過分擔心!
趕時間‧無暇等待
只可惜現在的生活型態對孩子自理能力養成形成莫大的阻礙!其一,父母沒有太多時間等孩子慢慢發展能力,每當孩子想練習時,父母一聲「快一點」,給孩子帶來壓力,根本沒辦法慢慢做完,少了練習,少了鼓勵,孩子原本熱切想要學習的欲望,常常會被一聲「快一點」壓抑,就變得愈來愈不想做了。 延長等待的時間,看孩子如何用他的方式做,才是父母應有的態度!因此,父母要學的是「提早做準備」,能力不是在要用時才來練習,練習需要時間,所以,平常就要練習以累積經驗。如果真的趕時間,也只是站在協助立場,主力仍是孩子。以收玩具為例,父母可主動提醒孩子「把玩具收一收」,當孩子有收拾的動作時,父母再藉「我們來比賽」,順勢「幫忙」,既可加快速度,仍能訓練孩子自己收玩具。
怕哭鬧‧盡力滿足
其二,則是隔代教養的祖父母或外傭、保母做了太多,為了讓孩子不哭鬧,因此,竭盡所能的做,一旦孩子的需求被滿足了,就不懂什麼是「要求」,又該要求什麼,當然,每每面對父母或老師的要求時,也不會知道那是什麼意思,更不必說會照做了,這樣自會被貼上「不遵守行為規範」的標籤。團體生活中,最重紀律規範,不能遵守的孩子又如何能適應團體生活呢? 對於兩歲多的孩子,若是家庭無法提供足夠練習機會,不妨送去幼兒園,藉由同儕力量加速學習速度,但家庭最好能與園所同步配合教養方式,避免發生「在學校是天使,在家是霸王」的雙面人表現。
一歲多的孩子一天所做的事情,就是學習處理自己的事,這些日常生活經驗的累積,就是點點滴滴增加孩子的基本能力,但父母往往輕忽基本能力養成的重要,只會要求孩子有好的學業成績,卻忘了萬一成了「生活上的低能兒」,只怕父母這輩子永遠也卸不下照顧孩子的重擔!
一歲多的孩子一天所做的事情,就是學習處理自己的事,這些日常生活經驗的累積,就是點點滴滴增加孩子的基本能力,但父母往往輕忽基本能力養成的重要,只會要求孩子有好的學業成績,卻忘了萬一成了「生活上的低能兒」,只怕父母這輩子永遠也卸不下照顧孩子的重擔!
【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早期療育評估中心主治醫師吳貞瑩 】
~原文刊載於2009年1月號《bobo小天才雜誌》
~原文刊載於2009年1月號《bobo小天才雜誌》
資料來源http://kp6355.pixnet.net/blog/category/1362884
*******************************************************************************
現在很多家長擔心孩子長大後找不到工作?專家說要增加孩子競爭力,父母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參與做家事,美國哈佛大學就發現,童年時家事做得多,長大後不但人際關係比較好,就連獲得高薪工作機會的可能性,也高出四倍,來看今天的主播周記。
什麼,都小六了,還真有同學沒做過家事,沒關係,只要肯學就會做,先來挑戰一下最入門的摺衣服。同樣年紀同個班級,卻有同學超專業,可比百貨公司專櫃人員,摺得又快又好。摺衣服、洗碗掃地早就會了,還想挑戰高難度學做菜,家長放手讓孩子做家長,真的很重要。美國哈佛大學更研究發現,童年經常做家事,長大後人際關係比較好,獲得高薪工作機會會高出四倍,失業機會則大大減少了十五倍。
真是萬萬不得,過度保護,捨不得讓孩子做家事,會剝奪學習機會,因為就連拖地、掃地、擦桌子、擦窗戶這些小小的家事,也能養成勤勞習慣,還能培養孩子分析判斷、選擇做決定以及負責任的能力與態度,家長要想得開,不要讓孩子變成考試一百分的生活白痴。(完整影音新聞請見:http://news.cts.com.tw/cts/life/200911/200911150344969.html)
兒子們別怪老媽對你不好
叫你做家事可是為了你的將來
這可是有科學根據的
是該多為我分擔一點了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a26567485/article?mid=2457&prev=2463&l=f&fid=9
********************************************************************************
********************************************************************************
培養孩子的基本能力
孩子是不成熟的個體,不成熟所蘊含的意義就是一種「未定」和「可塑」,所以此一階段的發展最為重要。因此,為人父母者必須把握這段可塑期,培養孩子一些基本的能力。 一、培養孩子正確的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對於以後的學習發展有很大的幫助。如果父母能以身作則,孩子耳濡目染,自然能夠主動學習。
二、培養孩子良好的人際關係:人際關係的好壞,影響層面相當廣泛。孩子的人際關係不好,不但影響課業學習,導致學習生活的不愉快,甚至會有不良行為的產生。因此,培養他自尊、尊人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
三、培養孩子獨力自主的能力:現代家庭子女少,父母常常把孩子照顧的無微不至,無形中養程孩子凡事依賴的習性,事實上孩子也渴望能擁有獨立自主的空間。因此,我們必須給予機會,讓他運用自己的能力來解決自己的問題,安排自己的生活。
四、培養孩子自我約束的能力:能夠自我約束就能夠自我控制欲求,不易被外力所引誘,將來才不致「迷失」於社會的「五光十色」之中。
五、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可以減少親子間衝突的機會,並且獲得別人的尊重,增進人際關係的良性發展,對於日後的為人處事與人格發展助益甚大。
六、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有自信心的人總是樂觀進取、積極主動、勇於面對挑戰。因此,我門應該給予孩子成功的機會,尊重他、鼓勵他,從小建立他的自信心。
七、培養孩子的挫折容忍力:現代的孩子常常被保護的太周到,生活上遇到一點點的不如意,就會呼爹喊娘的,完全沒有能力去面對。因此,挫折容忍力的培養,對現代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
八、培養孩子的判斷能力:現代自由開放的社會,是非分明、價值混淆,每天必須面對形形色色的人、事、物的慫恿或誘惑,如果沒有一份自我思考和價值判斷的能力,將很難通過社會嚴格的考驗。
黎巴嫩大詩人紀伯倫曾說:「孩子們來自你的身體,但是並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予他們愛,但不能塑造他們的思想。」所以我們必須尊重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需要培養它一些基本能力,然後順著他的性向、興趣和能力去發展,千萬不要因為大人的「補償心理」而扭曲了孩子的正常成長。
******************************************************************************
資料來源http://s2.hwces.tnc.edu.tw/~principal/ss1.htm
**************************************************************************
******************************************************************************
*******************************************************************************
童年做家事 將來工作才高薪
更新日期:
更新日期:
2009/11/15 22:17
什麼,都小六了,還真有同學沒做過家事,沒關係,只要肯學就會做,先來挑戰一下最入門的摺衣服。同樣年紀同個班級,卻有同學超專業,可比百貨公司專櫃人員,摺得又快又好。摺衣服、洗碗掃地早就會了,還想挑戰高難度學做菜,家長放手讓孩子做家長,真的很重要。美國哈佛大學更研究發現,童年經常做家事,長大後人際關係比較好,獲得高薪工作機會會高出四倍,失業機會則大大減少了十五倍。
真是萬萬不得,過度保護,捨不得讓孩子做家事,會剝奪學習機會,因為就連拖地、掃地、擦桌子、擦窗戶這些小小的家事,也能養成勤勞習慣,還能培養孩子分析判斷、選擇做決定以及負責任的能力與態度,家長要想得開,不要讓孩子變成考試一百分的生活白痴。(完整影音新聞請見:http://news.cts.com.tw/cts/life/200911/200911150344969.html)
兒子們別怪老媽對你不好
叫你做家事可是為了你的將來
這可是有科學根據的
是該多為我分擔一點了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a26567485/article?mid=2457&prev=2463&l=f&fid=9
********************************************************************************
********************************************************************************
培養孩子的基本能力
孩子是不成熟的個體,不成熟所蘊含的意義就是一種「未定」和「可塑」,所以此一階段的發展最為重要。因此,為人父母者必須把握這段可塑期,培養孩子一些基本的能力。 一、培養孩子正確的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對於以後的學習發展有很大的幫助。如果父母能以身作則,孩子耳濡目染,自然能夠主動學習。
二、培養孩子良好的人際關係:人際關係的好壞,影響層面相當廣泛。孩子的人際關係不好,不但影響課業學習,導致學習生活的不愉快,甚至會有不良行為的產生。因此,培養他自尊、尊人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
三、培養孩子獨力自主的能力:現代家庭子女少,父母常常把孩子照顧的無微不至,無形中養程孩子凡事依賴的習性,事實上孩子也渴望能擁有獨立自主的空間。因此,我們必須給予機會,讓他運用自己的能力來解決自己的問題,安排自己的生活。
四、培養孩子自我約束的能力:能夠自我約束就能夠自我控制欲求,不易被外力所引誘,將來才不致「迷失」於社會的「五光十色」之中。
五、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可以減少親子間衝突的機會,並且獲得別人的尊重,增進人際關係的良性發展,對於日後的為人處事與人格發展助益甚大。
六、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有自信心的人總是樂觀進取、積極主動、勇於面對挑戰。因此,我門應該給予孩子成功的機會,尊重他、鼓勵他,從小建立他的自信心。
七、培養孩子的挫折容忍力:現代的孩子常常被保護的太周到,生活上遇到一點點的不如意,就會呼爹喊娘的,完全沒有能力去面對。因此,挫折容忍力的培養,對現代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
八、培養孩子的判斷能力:現代自由開放的社會,是非分明、價值混淆,每天必須面對形形色色的人、事、物的慫恿或誘惑,如果沒有一份自我思考和價值判斷的能力,將很難通過社會嚴格的考驗。
黎巴嫩大詩人紀伯倫曾說:「孩子們來自你的身體,但是並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予他們愛,但不能塑造他們的思想。」所以我們必須尊重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需要培養它一些基本能力,然後順著他的性向、興趣和能力去發展,千萬不要因為大人的「補償心理」而扭曲了孩子的正常成長。
******************************************************************************
資料來源http://s2.hwces.tnc.edu.tw/~principal/ss1.htm
**************************************************************************
怎樣調教性格軟弱的孩子
一、讓孩子學會生活,把握自己。家長的包辦代替是孩子形成性格軟弱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家長對孩子百依百順,不讓孩子做任何事情。這等於剝奪了孩子自我表現的機會,導致了孩子獨立生活能力的萎縮。
二、讓孩子接觸同伴,鍛煉 自己。心理學家指出,孩子的性格在遊戲和日常生活中表現得最為明顯,這也是糾正不良性格的最佳途徑。愛模仿是孩子的一大特點,父母要讓性格軟弱的孩子經常和膽大勇敢的小夥伴在一起,跟著做出一些平時不敢做的事,耳濡目染,慢慢地得到鍛煉。
三、尊重孩子,不當眾揭孩子的短。相對來說,性格軟弱的孩子比較內向,感情較脆弱,父母尤其要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如果當眾揭孩子的短,會損傷孩子的尊嚴,無形中的不良刺激可強化孩子的弱點。
四、讓孩子大膽地說話。要做到這一點,功夫還是在父母身上。首先,父母應該戒急戒躁,不能當面打罵、責備,逼迫孩子說話;其次,可以邀請一些同齡小孩和性格軟弱者一起參與集體活動,這時父母在一旁引導或乾脆回避,讓他們有一個自由的無拘束的語言 空間。如果條件允許,父母還可以經常帶孩子到一些視野、空間開曠的地帶,鼓勵孩子放聲宣洩。
|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hlele3109/article?mid=62548&prev=62549&next=62430&l=f&fid=78
*********************************************************************************
家事好好玩,養出孩子競爭力
*********************************************************************************
家事好好玩,養出孩子競爭力
家事變「佳事」
培養孩子技能與美德
親子專家吳娟瑜、蔡菁菁、陳映如表示,做家事除了幫忙分擔家務外,還可訓練小孩以下能力:
1.訓練時間管理能力:很多家長以為做家事太浪費時間,應該讓孩子專心念書。事實上,若讓孩子把家事當成和念書一樣的例行工作,他自然會更懂得如何安排調配時間。
2.養成勤勞態度:很多成功的人從小就會幫忙做家事,小時候懂得幫忙做家事,從中養成勤勞認真的做事態度,日後自然容易有所成就。
3.學習協調和團隊合作能力:藉由和兄弟姊妹分配家事,學習如何與他人溝通協調,進行團隊合作。
4.培養責任感:讓孩子從小瞭解家事是全家每個人的共同責任,從中培養責任感。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9JqeSt.cERmoSKqGh4m1jFJM/article?mid=4612&prev=4627&l=f&fid=53******************************************************************************
跟孩子一起來做家事
|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Hnjs_zKGAxofVZ1I.B3hikw-/article?mid=49793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9JqeSt.cERmoSKqGh4m1jFJM/article?mid=2587&prev=2590&next=2583&l=f&fid=53
**************************************************************************
過新年,讓小搗蛋變成小幫手!
雖然寶貝個頭小小,除了玩似乎什麼都不會,還常常闖禍惹得爸媽七竅生煙,但仔細想想,寶貝會做的事還真不少,尤其1歲以後模仿能力大增,愛抽面紙的他們,有時也會順手擦擦桌子。這時爸媽如果順水推舟,教導寶貝擦桌子的簡單要領,過年大掃除,頑皮寶貝也可以搖身一變,成為貼心小幫手。
做家事能促進身心發展
在做家事的過程,寶貝必須觀察、模仿爸媽的行動,理解並執行任務的內容,不但訓練著他的手眼協調和問題解決能力,也精進了手部肌肉的靈巧度,對身心發展有很大幫助。打掃、煮年夜飯等工作看似繁複,但絕對有寶貝能勝任的任務,爸媽可以順著他的身心發展,分派給他做得來的家事。不過,每個孩子發展速度不一樣,請依據寶貝能力再適當分派工作。
小幫手從跟班學技巧
爸媽做家事時爬上爬下、在廚房裡忙進忙出,手上工具一種換過一種,看在寶貝眼裡,可是「好玩得不得了」,完全感受不到體力付出辛苦,還一直吵著要幫忙。這時請寶貝幫忙最省力,爸媽可以挑選安全的工具遞給寶貝,讓他一起做家事,寶貝自然會模仿。比方擦書櫃,只要順手將一塊乾淨的布給在一旁跟前跟後的寶貝,他便會有模有樣地學爸媽東擦西擦;黏家具保護墊時,也可以在寶貝面前示範撕貼紙然後黏上椅角,寶貝看過幾次,便知道要幫忙把椅子放倒,然後黏上保護墊。但是有些動作需要訣竅。譬如摺衣服,寶貝即使動機滿滿,但他或許只觀察到疊衣服的動作,並沒注意到要對齊、摺完要平整。這時爸媽可以先讓寶貝從只需要對摺一兩次、不怕縐的小褲子或襪子開始練習,告訴他如何對齊,必要時稍微提點,進步時候給他充分的口頭獎勵,寶貝會做得欲罷不能。這時爸媽就可以放心地在旁邊摺其他衣服,或做別的事情。等他小褲子摺好了,再進一步教他摺有袖子的衣服。
合理期待寶貝表現
雖然爸媽已經儘量按照寶貝的能力發展,分派適當的任務給他,但孩子卻不一定能達到完美,譬如幫忙擦地時,他們雖然能夠模仿大人跪在地板擦呀擦,卻不保證能擦乾淨。爸媽最好先期待放在「減少搗蛋機會」,以及培養他們共同參與家事的「責任感」。
寶貝做完交付工作以後,爸媽再檢查一遍,一方面將家事確實完成,另一方面也能更清楚寶貝現在的能力到底如何,還需要哪方面的協助。如果寶貝一次比一次進步,甚至真的幫上忙,請多多鼓勵,因為爸媽的肯定與完成任務的成就感,會讓自我意識發展中的寶貝,添加不少自信心。
◎1-3孩子可以嘗試的家事
本文出自學前教育數位雜誌
資料來源http://parent.kimy.com.tw/new/keyArticle.aspx?art_id=233&g_id=2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9JqeSt.cERmoSKqGh4m1jFJM/article?mid=2587&prev=2590&next=2583&l=f&fid=53
**************************************************************************
過新年,讓小搗蛋變成小幫手!
雖然寶貝個頭小小,除了玩似乎什麼都不會,還常常闖禍惹得爸媽七竅生煙,但仔細想想,寶貝會做的事還真不少,尤其1歲以後模仿能力大增,愛抽面紙的他們,有時也會順手擦擦桌子。這時爸媽如果順水推舟,教導寶貝擦桌子的簡單要領,過年大掃除,頑皮寶貝也可以搖身一變,成為貼心小幫手。
做家事能促進身心發展
在做家事的過程,寶貝必須觀察、模仿爸媽的行動,理解並執行任務的內容,不但訓練著他的手眼協調和問題解決能力,也精進了手部肌肉的靈巧度,對身心發展有很大幫助。打掃、煮年夜飯等工作看似繁複,但絕對有寶貝能勝任的任務,爸媽可以順著他的身心發展,分派給他做得來的家事。不過,每個孩子發展速度不一樣,請依據寶貝能力再適當分派工作。
小幫手從跟班學技巧
爸媽做家事時爬上爬下、在廚房裡忙進忙出,手上工具一種換過一種,看在寶貝眼裡,可是「好玩得不得了」,完全感受不到體力付出辛苦,還一直吵著要幫忙。這時請寶貝幫忙最省力,爸媽可以挑選安全的工具遞給寶貝,讓他一起做家事,寶貝自然會模仿。比方擦書櫃,只要順手將一塊乾淨的布給在一旁跟前跟後的寶貝,他便會有模有樣地學爸媽東擦西擦;黏家具保護墊時,也可以在寶貝面前示範撕貼紙然後黏上椅角,寶貝看過幾次,便知道要幫忙把椅子放倒,然後黏上保護墊。但是有些動作需要訣竅。譬如摺衣服,寶貝即使動機滿滿,但他或許只觀察到疊衣服的動作,並沒注意到要對齊、摺完要平整。這時爸媽可以先讓寶貝從只需要對摺一兩次、不怕縐的小褲子或襪子開始練習,告訴他如何對齊,必要時稍微提點,進步時候給他充分的口頭獎勵,寶貝會做得欲罷不能。這時爸媽就可以放心地在旁邊摺其他衣服,或做別的事情。等他小褲子摺好了,再進一步教他摺有袖子的衣服。
合理期待寶貝表現
雖然爸媽已經儘量按照寶貝的能力發展,分派適當的任務給他,但孩子卻不一定能達到完美,譬如幫忙擦地時,他們雖然能夠模仿大人跪在地板擦呀擦,卻不保證能擦乾淨。爸媽最好先期待放在「減少搗蛋機會」,以及培養他們共同參與家事的「責任感」。
寶貝做完交付工作以後,爸媽再檢查一遍,一方面將家事確實完成,另一方面也能更清楚寶貝現在的能力到底如何,還需要哪方面的協助。如果寶貝一次比一次進步,甚至真的幫上忙,請多多鼓勵,因為爸媽的肯定與完成任務的成就感,會讓自我意識發展中的寶貝,添加不少自信心。
◎1-3孩子可以嘗試的家事
本文出自學前教育數位雜誌
資料來源http://parent.kimy.com.tw/new/keyArticle.aspx?art_id=233&g_i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