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2日 星期六

培養孩子正確金錢觀


富媽媽與小孩的金錢難題
金錢是拉攏親子關係的最佳工具?還是造成小孩無法獨立自主的羈絆?

歐洲女首富、法國萊雅集團(L'Oreal)繼承人莉莉安貝登寇(Liliane Bettencourt)因為大手筆餽贈友人價值上億歐元的現金與禮物,被女兒告上法院。儘管貝登寇夫人一再表示,她擁有自由支配財產的權利,卻依舊無法獲得女兒諒解。事實上,近年來在台灣,也逐漸出現不少兒子向父母索取金錢未果,進而產生暴力行為的社會事件。
甚至有不少就業輔導員表示,許多已成年的小孩仗著父母經濟實力雄厚,既不出去工作,也不在家裡幫忙,抱著一副準備賴著讓父母養,或等待接管日後財產的心態,變成終日無所事事的「尼特族」。難道,這是造成「富不過三代」的最大原因?
 

不過在股神華倫巴菲特的字典裡,卻從來沒有出現過「富不過三代」這個名詞,因為他不曾考慮過要把財產留給自己的小孩。在他的兒子彼得巴菲特所出版的書中曾提到,彼得巴菲特在19歲那年從華倫巴菲特手中得到一筆「足夠追逐自己的夢想,卻不夠安享清福過一生」的金錢,因此後來他決定使用這筆錢,成立個人音樂工作室,憑藉自己的音樂專長,靠接案子謀生。多年以後,彼得巴菲特不僅榮獲美國電視艾美獎的肯定,更成為好萊塢知名的音樂人、作曲家和製作人。他雖然比其他年輕人幸運,擁有來自老爸的支持,卻也因為他的老爸決心日後將財產捐出去,讓他沒有後路可退,只能靠自己努力前進。

 

很多人以為「富不過三代」是子孫不爭氣所造成的結果,但是看在曾經連續13度榮獲堪稱保險業奧斯卡獎,擁有保險天后美名的李佳蓉眼中,卻認為父母的金錢教養方式才是最大的癥結所在。她指出,以歐洲女首富的財產糾紛事件為例,其實就反映出父母與小孩之間,彼此之間存在著金錢期待完全不對稱的問題。換句話說,許多父母嘴巴裡雖然會嚷嚷著要省錢、希望孩子早點學會獨立自主的話,但是卻又產生拼命買奢侈品給小孩,或是在字裡行間有意無意透露出「反正以後我的錢都是你的」種種表裡不一的言行舉止。如此一來,小孩就會下意識地產生期待,理所當然認為「父母的錢就是我的,我也有權支配」。因此她提醒所有父母,就算你什麼都沒說,但是只要你一產生矛盾心情,或是在言語間有任何閃爍模糊地帶,小孩依舊感受得出來。

為了避免同樣的情況發生,她很早就下定決心,要以鐵的紀律般的家庭財務管理原則,培養兩個兒子正確的金錢觀念,如同她的新書書名「你的價值,自己創造」,她要她的小孩找到一輩子都受用的價值觀。因為有些價值,花再多的錢都買不到。但是很多父母卻沒有意識到,栽培與給予,完全是兩碼子事。
「父母的堅定很重要,因此當你訂定原則之後,絕對不能有一分鐘的動搖。」李佳蓉表示,她的規矩其實並不多,該給小孩的食衣住行育樂……等基本開銷也從不匱乏。但是,從小孩開始認字懂事時,她就訓練他們養成記帳的習慣,上了國中之後,申請零用錢或額外開銷則必須說明用途、寫簽呈。比如說,她給兒子一千元的預算購買體育課所需要的球鞋,但是兒子卻想買當時最流行的喬丹鞋,足足超過預算的兩倍。這時候,兒子必須主動說服她,為何要花兩倍預算買下這雙鞋。她說:「我不接受趕流行,或是同學有、我也要有的說法,我希望他可以認真去思考想要和需要的差別性,同時,慢慢讓他們瞭解,花錢必須花得有道理。」後來兒子成功以這雙鞋具有保護雙腳的優良設計質感,獲得她的同意。僅管她知道,這明明是店內最貴的一雙鞋,她也付得心甘情願。她強調,父母不能因為怕浪費,省錢省過頭,省到連基本的用途都忘了,結果反而會造成小孩的自卑感。


為了增廣小孩的見聞,她曾安排豪華旅遊行程,帶小孩搭頭等艙,前往香港半島酒店居住,見識最貴的飯店、享受頂級下午茶……等經驗。而在過程裡,她總是不厭其煩地跟小孩分享細節,如半島酒店為何如此有名、米其林餐廳的美食為何備受讚譽。不過,如此奢華享受僅此一回,往後的旅遊又回歸到平民路線。


「我的目標是培養小孩成為全方位的生活家,因此,他必須要有見識,全方面地去體驗不同生活的樣貌,感受不同價值的差異性。所以我只讓他們體驗一次,這樣他才能學會自己去判斷,長大之後,他要追尋的是哪一種生活方式,他會自己在心裡編織夢想的藍圖。」李佳蓉說,賦予孩子追尋夢想的動力,也是一種財富。

 

從不改變立場的李佳蓉,在執行懲罰時,也絕不寬容。她明言規定,每一筆零用錢的剩餘款項都必須繳回,否則將以雙倍懲罰。舉例來說,她曾經給大兒子五百元去買20元的零食,但是大兒子卻忘了把找回的480元全數奉還。隔天,她就向大兒子追討960元。她是個一言九鼎的母親,這麼多年以來,她的小孩也不敢心存僥倖。記得還有一回大兒子弄丟了她的手機,回家後哭得極其傷心,因為她兒子知道,必須將辛苦打工賺來的錢,拿去買兩支手機歸還給媽媽。「看他哭得那麼傷心,我也很難過。但是我不能心軟,我得讓他學會完全負責任,即使是一塊錢。因為人生只要一耍賴,就完了。」李佳蓉感慨地說,父母親一定會比小孩早死,因此父母要早點想清楚,自己不可能成為小孩子一輩子的依靠。就算留給小孩子再多的錢,他也不見得會珍惜,甚至會很快就花光。萬一當錢都沒了,你的小孩要靠什麼讓自己站起來?給小孩子負責任的能力,才是受用一輩子的本事。

有趣的是,當她的兩個兒子愈來愈大時,反而認真去找打工賺錢的機會,因為他們認為,與其跟媽媽申請零用錢,要說明各種花費用途,實在太麻煩了,尤其是交了女朋友之後。因此,身為李佳蓉的大兒子,林世德從考上大學那一天起,就憑一己之力賺取生活費,在25歲那年買下人生的第一棟房子,在30歲時成為年薪百萬的保險業務員,更自行負擔籌備婚禮、度蜜月等所有費用,但他驕傲地說:「我靠自己贏得所有人對我的尊敬。」他不僅沒有怨言,反而跟母親培養出好朋友般的關係,他並坦承,自己從沒想過未來能得到多少財產,因為他知道母親早已下定決心捐贈財產給慈善團體。


「我遇過客戶的兒子,明明都35歲了,卻整天賴在家裡不出門,因為他只要工作得感覺有點辛苦,父母就會心疼,要他辭職回家,準備當接班人,結果搞到整個人完全失去鬥志。還有人主動幫小孩買房子、買保險,卻又忍不住掛在嘴上邀功,彷彿害怕小孩不知道自己的苦心,造成孩子不願多做努力,變得意志消沉。」李佳蓉語重心長地表示,這些父母都不知道,他們正在剝奪孩子白手起家的機會。

她回想起大兒子在25歲那年買房子的痛苦與掙扎,自己也曾經差點就忍不住要出手幫忙了,但她隨即轉念一想,白手起家的機會可能一生就那麼一次,也許當下充滿挫折,但是只要能熬過去,他所獲得的自信與成就感,卻是多少錢都換不到的。因此她選擇相信兒子,鼓勵他堅持下去。
李佳蓉所抱持的觀念是,「錢不能取代父母,父母也不要妄想可以用錢陪伴小孩一輩子。許多父母會用錢去討好孩子,其實是怕小孩以後會恨他、不愛他、不願意孝順他。說穿了,到頭來還是為了自己。」李佳蓉相信,小孩是生命的延續,因此她教育小孩的目的,是為了替這個世界培養一個優秀的人才,而不是為自己,更不期望小孩來照顧她的晚年。而且,如果每一代都願意為自己負責,一代就會比一代強。當你的小孩願意為這個社會付出貢獻時,他就會心甘情願對你好。這樣的愛,才是無價。


本文轉載自「ELLE」國際中文版雜誌八月號





*********************************************************************
零用錢怎麼給?專家:從小就應教孩子精打細算!
六歲的小小,每次跟爸媽出門,看到喜歡的玩具,總是要求爸媽賣給她,一不順著她的意,小小就臭著臉,當街大聲哭鬧,為了盡快讓事情落幕,媽媽只好趕緊拿起玩具付錢了事,不過,心裡卻充滿了無奈與挫折,「唉,都這麼大了,怎麼還是講不聽啊?」又如丁丁,他今年10歲,爸媽在他房間意外發現新玩具,而且都是之前丁丁要求爸媽買,卻被拒絕的玩具,逼問之下,才發現,丁丁早在八歲時,就有偷拿爸媽抽屜裡零錢的壞習慣
這些案例,都在在表明,養兒育女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馴服」與「說服」年紀還處於似懂非懂的孩子,希望他們培養理財觀,跟正確的消費行為,更是不容易。兒童職能治療師張旭鎧(阿鎧老師)表示,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裡,孩子其實已經從媒體、同儕與身邊大人的言行舉止中,了解該怎麼使用金錢,所以,與其讓孩子從其他管道學習,倒不如從小就建立正確的金錢價值觀,以上的狀況,也許都能避免。
問題是,該怎麼給孩子零用錢?一次給多少?需要按照年齡不同而有不同的給法嗎?阿鎧老師一一告訴你!
12.550元硬幣投撲滿,當成孩子的獎賞
只要孩子拿得動、也不會將錢放入嘴裡,其實就可以給孩子零用錢了。只是11.5歲的小孩,手部功能發展尚未完全,無法拿取較細小的物品,建議爸媽可以給他們形狀比較大的、比較好拿取的50元硬幣,當成他們的獎賞,同時準備一個撲滿,只要孩子表現良好,就帶著他們把硬幣投入撲滿,因為這個時期孩子的成就感,是來自於投入撲滿所發出的「聲音」。阿鎧老師說,這個動作是孩子認識金錢的第一步。
2.54帶著孩子「數數」及「儲蓄」
孩子漸漸了解數字的概念,手部肌肉力量也漸漸提升,這個時候的教導重點是著重於「數數」及「儲蓄」。建議家長們可以定期給孩子一塊錢,帶著孩子一一數數,比如:「一塊錢加上五塊錢為多少錢?」「五塊錢要換成幾個一塊錢?」從小建立孩子數數的概念。阿鎧老師說,利用生活化的物品教導孩子,有時反而比抽象的玩具更有效果。
此外,數完數後,一樣請孩子一一投入撲滿裡,雖然孩子不像一歲時喜愛硬幣投入撲滿的聲音,但潛移默化下,孩子只要一拿到錢,就會有想投入撲滿的舉動,自然而然就會養成儲蓄的習慣喔。

56讓孩子帶著自己的撲滿出門買東西!
孩子慢慢了解錢可以用來買東西,這個時候,爸媽可以讓孩子帶著自己的撲滿出去逛街,只要孩子提出自己想要買的東西,就問孩子:「你的錢夠買嗎?買了玩具,就沒有錢買布丁,你還要買嗎?如果玩具跟布丁都要買,還差多少錢?」讓孩子養成,只要想買東西,必須問過爸爸媽媽,而且讓他們用自己的錢買東西,如果孩子發現錢不夠買自己想買的東西,他們自然就可以意會到:「錢要花在刀口上。」
此時,孩子也開始學著寫字,可以趁機讓孩子學著紀錄「自己的撲滿有多少錢?買了布丁還剩下多少錢?」從小就養成記帳的習慣。此外,若孩子提出錢不夠了怎麼辦?這時就可以告訴孩子,只要幫忙做家事就可以有額外的零用錢,讓孩子知道:「錢是得來不易的」。
712向孩子解釋什麼是「想要」、「需要」及「必要」?
小學階段,因為孩子從小養成儲蓄的習慣,所以就不會亂花錢了。只要爸媽確定孩子不會亂花錢後,就可以開始定期給孩子零用錢,比如阿鎧老師自己的做法就是一個星期給孩子一百塊,而且設定成星期天全家一起吃中餐時的固定儀式,讓孩子分享這星期購買的東西、存到的金錢等等。
重點來了,要趁機向孩子解釋「想要」、「需要」及「必要」。什麼是「必要」?就是有立即性、迫切性的,這種東西就是非買不可;「需要」則是沒那麼具有迫切性,可分階段計畫購買;「想要」這種則是天馬行空的欲望,可以不用買就不要買。
此外,爸媽也要訂出花錢規範,比如:多少錢以下的商品就必須用自己的零用錢買,多少錢以上就是爸媽買等。只要訂出規範後,爸媽就盡量不要隨意破壞規則,否則孩子就會輕視規則,造成親子教養間的困難。
還有一個重點,孩子這時期的得失心比較重,會藉著成績的高低互相比較,所以家長千萬不要利用金錢來鼓勵孩子的成績,會讓孩子養成讀書考試是賺錢的管道,或利用金錢控制別人等金錢觀念的偏差。
引用悠活健康網-《撰文、攝影/優活健康網-陳詩婷》http://www.uho.com.tw/master/kai/kn-027.asp




**************************************************************
夏韻芬:給孩子零用錢有技巧
我兒子對金錢管理相當有概念。講起自己兒子的金錢觀與理財態度,夏韻芬頗有「名師出高徒」的得意,
被譽為理財達人的她,從孩子小時候開始,就在日常生活中將金錢概念一點一滴灌輸到孩子腦裡,如今兒子
已上大學,對待金錢的態度與觀念,讓夏韻芬直說相當放心。


逛超商 分析「必要、需要、想要」
該如何教孩子理財?是困擾許多父母的難題。夏韻芬告訴所有爸媽們,不需要把金錢教育想得太困難,因為
金錢教育其實一點兒也不生硬艱澀,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做到。她以自己為例,不僅從小就跟孩子一起玩
大富翁的遊戲,更在帶小孩逛超市時,藉機做金錢理財的機會教育。 「超商是個教孩子認識金錢教育的好地
方。」
夏韻芬說,她常帶著兒子在超商裡玩遊戲,她同時建議爸媽們,金錢教育愈早開始愈好,只要孩子知道錢是
可以用來買東西時,就可以開始帶著他們一起進行了。 超商的金錢教育,首先夏韻芬指出,絕對不要跟小孩
說出「拿ㄎㄡ ㄎㄡ去買東西」這種話,而是要帶著他們認識錢幣的種類,知道一塊錢和五十元硬幣的不同。
認識錢幣後,重點來了,要教孩子分析什麼是「必要」「需要」「想要」。什麼是「必要」?就是有立即性
、迫切性的,這種東西就是非買不可;「需要」則是沒那麼具有迫切性,可分階段計畫購買;「想要」這種
則是太天馬行空,完全不用考慮下手購買。

帶著兒子逛超商,夏韻芬常指著某個東西問兒子:「這是必要、需要或想要?」藉此訓練他如何從眾多商品
中做取捨,達到省錢的目的,並理解到價格與價值的不同。「其實小孩的金錢教育和數學無關,在讓他們知
道金錢的重要性之餘,就是要他們了解金錢的責任。」夏韻芬表示,很多爸媽講到金錢教育就很恐慌,其實
並不必要,只要本身對金錢的觀念正確,小孩自然也能學習到正確的金錢觀。

買東西 帶孩子貨比三家學精算
對於許多爸媽總是感嘆孩子「吃米不知米價」,不斷像無底洞般跟他們索取金錢,夏韻芬建議爸媽們,一定
要讓孩子知道爸媽是怎麼辛苦賺錢的,之後再讓他們了解賺錢當然重要,但工作與熱情其實是相結合的。她
說,有一回兒子放學回家告訴她,老師說她賺錢好輕鬆,只要上電視講幾句話就好,夏韻芬於是帶著兒子前
往錄影,讓他看媽媽工作的過程,後來兒子總是告訴別人:「我媽媽賺錢好辛苦,因為每個人都可以吼她耶
!」

了解賺錢的辛苦後,要教孩子如何「計畫支出」。夏韻芬強調,這是對孩子金錢概念的建立,因此相當重要
,買東西以及旅遊的計畫,都不妨帶著孩子一起準備,還要告訴孩子什麼時候買東西最物超所值,像是百貨
公司周年慶,也不妨帶著孩子貨比三家,孩子學到了精打細算後,對花錢的態度自然也就建立了。計畫支出
後,當然要懂得「計畫儲蓄」。夏韻芬說,當年她媽媽曾告訴她:「你賺十元就要記得存五元下來。」這句
話一直深深影響她,也養成她固定儲蓄的習慣。她以自身的經驗建議爸媽們,不妨在孩子小學三年級以前,
給他透明撲滿,孩子會為了裝滿撲滿努力存錢;小學五年級以後,就可帶著孩子到銀行開戶,讓孩子知道錢
可以生利息;國高中之後,再進一步接觸到投資理財的規畫。

引用聯合報-《食尚小玩家》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378&f_SUB_ID=4477&f_ART_ID=416072

資料來源http://www.tacd.com.tw/news_show.php?id=150






******************************************************************************

從小建立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有一天,班上一位小女孩哭得很傷心,問她為什麼哭,她卻哭得更傷心,後來她告訴我:「老師!只要妳給我10元,我就不哭了!」我驚訝的問:「為什麼要給妳 10元,妳才不哭呢?」「因為我爸爸每次都說如果我不哭,他就會給我10元,所以我每次哭,爸爸都會給我10元,我現在已經有好多錢了呢!」

聽完孩子的回答,心中有無限的感慨,這位小女孩的爸爸還是某知名大學內的教授,為麼會讓這麼小的孩子有這樣的價值觀,讓我百思不解,也讓我憂心,孩子的金錢觀,正因父母錯誤的使用金錢觀念而扭曲了。

常聽到或看到報章媒體報導,許多青少年孩子們拿著父母的附卡或自己辦了信用卡猛刷,卻無法支付帳單的錢,如果家中的經濟狀況富裕,父母還可以幫忙解決,但一般小康家庭或是經濟能力差的家庭可就經不起孩子的任意揮霍了。

因此在現代充足富裕的社會裡,孩子的金錢觀是否正確,也足以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若能從小培養孩子正確金錢觀,定也能讓孩子培養出客觀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父母的金錢觀直接影響孩子

隨著社會的變遷,台灣社會裡出現了許多有錢人家,有人因土地價格暴漲,一夕間成了財主,有人因股票獲利,,一天內就賺進了千萬、甚至億萬錢財,孩子們也因父母的生活富裕,而享受了富足的物質生活,但孩子卻無形中養成浪費的習慣。

在學校裡常會撿到孩子們的用品及衣物,但孩子們卻一點也不在意自己的衣物或物品掉了,因為家長給他的觀念是「再買過新的就好了」。

當然如果東西壞到無法修理,或是努力尋找遺失的衣物還是無法找到,就只得買過新的,但連修都沒修,找都沒找,就說要買過新的,這對似懂非懂的孩子而言,他 的價值觀就會認為:反正不用我擔心,也不用對自己的用品負責任,反正壞了或掉了,爸媽又會幫我買過新的,久而久之,孩子不懂得保管自己的物品,養成浪費的 習慣,即使有萬貫家產,也經不起這樣無限的浪費。

孩子從保管自己的物品做起

即使是有錢人家,也不能讓孩子勿以為錢財是很容易取得,必須透過辛勤的工作換取而來。因此讓孩子學習從保管自己的物品做起。再孩子的每一項物品都寫上名字 或貼上標記,並教孩子如何收那保存,如果孩子真的不小心將自己的物品弄丟了,父母不要馬上幫孩子買過新的,應讓孩子感受到不方便。

例如:制服、外套、鉛筆盒、水壺等日常必需品,孩子經歷這些不方便的日子,會有所警惕,慢慢地會學會謹慎小心地保管自己的物品,即使不小心弄丟東西,也會 積極的找尋,如果真的找不到也沒關係,畢竟孩子盡力了,而且孩子積極的態度,也顯示了他愛惜物品、不浪費的美德正逐漸在孩子身上建立起來。

教導孩子如何管理運用金錢,並養成儲蓄的好習慣

當孩子有了物質的慾望,就會想要擁有金錢,可以買自己想要的東西,因此給孩子「適當」的零用錢,是一個不錯的辦法。對年紀大一點的孩子,可以運用獎勵制度。

例如:鼓勵或規定孩子做家事,每週就發給多少錢的零用錢,而對年紀較小的孩子,遇到生日、兒童節、聖誕節等特殊節日,可以允許孩子自己選購玩具時,讓孩子自己決定是要買玩具,還是將買玩具的錢存起來。

舉個例子:筆者會為兒子準備個撲滿,當兒子選擇將買玩具的錢存起來時,他就會把筆者給他的錢投進他的撲滿中,等到撲滿滿了,就把錢拿出來,帶他到銀行開戶 把錢存起來,日積月累下來,也存了一筆為數不小的存款,而且兒子清楚的知道,這錢是以後長大讀書要用的,不可以隨便動用,因為爸媽等他長大後,已經老了, 沒辦法出去工作賺錢,所以要趁現在把錢存起來。

漸漸地,兒子到玩具店,會「欣賞」玩具,不再吵著要買玩具,而且還會用成熟的口吻告訴我:「媽咪!我用看的就好了,我要把買玩具的錢存起來以後讀書用!」聽了,真讓人欣慰呢!

給孩子富裕的物質生活還不如給孩子充實的精神生活

當您買玩具給孩子時,孩子高興的不是得到那個無生命的玩具,而是您帶他選 購玩具的親子時光,或是孩子與您一起玩玩具的樂趣,孩子內心的喜悅是任何物質無法取代的,因此陪孩子多到戶外走走,甚至只是說故事給孩子聽,跟孩子到書局 逛逛等都勝過您買個精緻昂貴的玩具給孩子。在現代富裕充足的物質生活中,是否要更重視如何充實孩子的精神生活呢!而不是以金錢來衡量一切喔!

本文引自父母天地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lisa_liu0626/article?mid=405&prev=406&l=f&fid=20








*******************************************************************************
家庭造就孩子的金錢觀
資深幼教工作者 羅華珍
現代的父母越來越懂得規劃未來,不但在結婚前存一筆結婚基金,甚至孩子的奶粉錢,也在結婚之初,便開始計畫。
事實上,家庭的經濟與家庭生活品質息息相關,然而,在這個不確定的年代,我們除了盡力供給我們的孩子一個健康的生活外,更應建立一個良好的金錢觀念,並隨時調整我們的思維,使我們的觀念想法更加實用,並給予孩子一個好的行為典範。
何謂金錢觀?
甚麼是金錢觀?簡而言之,就是對金錢的認識、分配與使用方法的思考與行為模式。現在,有很多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認識這個神奇的物品,但是,如果我們能多給予孩子一些正面的教育與示範,就能幫助孩子在未來處理金錢事物上,奠定一個良好的習慣。
金錢觀分成兩個部份,一個是使用的時機與方法,一個是對金錢處理的看法態度。常言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正是一般人忽略對金錢觀的認知所造成的影響,因此,我們常說富不過三代,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我們應更有方法讓我們不但在財務規劃上立穩步伐,更應有計劃的為我們的下一代,建立一個好的金錢觀,使孩子不但懂得吃魚,更知道如何釣魚!
家庭影響金錢觀的養成
對孩子來說,家庭的影響往往是最最直接的場所,孩子因為擅於模仿,所以大人的一舉一動,無不深深影響孩子一生。舉例來說,由於現今婚生子女數的減少,許多的獨生子女在家庭與家族間備受寵愛,因此,大人們常常有求必應,造成子女對金錢觀與物慾的混亂;父母親往往認為能給孩子就多給孩子,卻忽略孩子是不是適合或真正的需求!
再者,隨著電傳媒體的刺激,當今日捷運街頭電視廣告強力的放送——借錢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預借現金或種種商品的包裝誘惑,孩子的潛意識中,也埋下深刻的印象。前陣子彩券瘋狂的下注,幾乎人手一券的買個希望的同時,孩子究竟在這中間學到了甚麼?都是我們值得深思的地方。
此外,學校的同儕團體也是影響孩子金錢觀的一個重要場所。在這個多元的社會,有的家庭經濟狀況較為優渥,不但孩子所使用的用品多所講究,出入更有傭人協助,對於每一個家庭的差異,我們應教導孩子不比較或過度的宣傳,對於環境較差的孩子也要一視同仁的對待,不應用金錢來衡量一個人事物的價值或參與活動的權利。如果我們不能在孩子幼年時期,給其一個好的建議與協助,孩子便不能有所分判,甚至於有些青少年時期的孩子,為了買一個手機或新穎的物品,從事非法的行為,都是我們很遺憾的事!
除此之外,還有那些方法可以讓孩子學習金錢觀?
1.教孩子記簡單的生活支出,利用一本簡單的本子把生活的支出記錄下來,使孩子了解支出的時機與不浪費的好習慣。
2.教導孩子有關各行各業的工作與小故事,讓他知道每一個崗位都需要辛勤的工作者努力的付出,他們所領取的酬勞就是賺錢。
父母是孩子的模仿標竿
孩子的觀念與習慣養成,家庭有很重要的影響力。孩子往往經由一個觀念、想法、做法的引導變成習慣。當孩子賴在玩具店耍賴非買不走的時候,您不妨想一想,是買玩具的時候嗎?您真的有需要買這樣的玩具嗎?
過度寵愛孩子,對孩子是一種沉重的負擔,與其讓孩子因為錯誤的金錢觀誤導生活的方式,不如讓孩子懂得節制、懂得取所當得,在付出與穫得的努力中,領略金錢所帶來美果,而不是因為利用金錢所戴上的面具。新時代的父母不再只是孩子經濟需求的供應者,而是孩子一個模仿的標竿。父母親除了要教導孩子如何建立觀念與想法外,更應運用經驗,教導孩子在金錢觀上,破除傳統為利是圖的迷思,才能在財富聚全的同時,共同營造一個富而好禮的社會。


 
(取材自育兒生活雜誌)
資料來源http://www.enfamama.com.tw/stage4/mamabox/s4baby02_45.asp







********************************************************************************

想要與需要

在陳安儀的blog總是能看到很多有用跟有趣的育兒文章跟其他媽咪一起分享
文章內容如下:

上星期四晚上,我下了課,順便彎去文具行,買點小禮物給我作文班上的小朋友。女兒看到了一個宮崎駿電影「崖上的波妞」的絨毛玩偶「波妞」,很喜歡,百般端詳、不忍釋手。

「媽媽,我好喜歡這個波妞。可是要220元。」

「妳喜歡可以自己存錢買。」

八歲的孩子,開始對「買」這件事有具體慾望。自從上次義賣會時,她把爺爺給的一百多元零用錢都花光了之後,她就開始要求我給她零用錢。我想想也好,讓她有一些自己支配的錢財,可以教導她對於金錢的概念。因此,從上星期開始,我答應每星期給她50元的零用錢。不過,因為才剛施行第一週,所以目前她身上只有50元,不夠買「波妞」。

於是,她看了半天,把「波妞」放回去了。

可是,她對「波妞」念念不忘。

昨天下午,我跟小樺在教室忙,我聽到她悄悄聲跟晴晴不知道說些什麼。過了一會兒,女兒興 高 采烈的過來跟我說:「媽,晴晴喜歡我的貼紙,要用220元向我買,那我就有220元可以去買波妞了!」

小樺在旁邊聽到,氣得差點翻臉,把晴晴叫過來,訓了她一頓:「媽媽賺錢很辛苦,妳不知道東西的價值,怎麼可以隨便答應用錢去換?媽媽要辛苦的工作一個小時,才能賺一百元喔!220元要工作兩小時,妳覺得媽媽兩個小時辛苦的工作,只換一張貼紙,這樣公平嗎?」

我也立刻對女兒說:「不可以。因為妳的貼紙並沒有220元的價值。這一張貼紙頂多20元,晴晴如果自己去買,220元可以買10張喔!妳這樣賣給她,她就吃虧了!我們怎麼可以讓好朋友吃虧呢?」我把同樣的話反過來,也對晴晴說了一遍,於是兩個孩子似懂非懂的點點頭。

交易不成,兩個孩子都有一點失望。

女兒問:「媽媽,那這樣好不好,妳先給我以後的零用錢,那我就有220元可以買波妞了。」

我笑了:「這個辦法是可以。可是,這是一種『預支』的方式,那麼接下來你就有五個星期沒有零用錢,萬一,在這五個星期中,你看到更想買的東西了,怎麼辦?而且,我要跟妳算利息喔!」

去吃飯的路上,女兒還在想著那隻波妞。

她說:「媽媽,我真的很想要嘛!」
我說:「我也有很多東西很想要啊!可是,不是所有很想要的東西,我們都買的起。」

「媽媽,那妳想要什麼?」
「我啊.....」
女兒突然這樣問我,我竟一時也想不出來我想要什麼。半天,我說:「我不缺什麼,只希望每個月賺到夠生活的錢就好了。」
「那爸爸呢?爸爸你想要什麼?」
女兒問完爸爸之後卻自言自語:「啊!你一定想要買很多香煙,把自己的肺弄壞。算了!......
女兒靜默了片刻,突然改變話題:「媽,為什麼富翁很有錢?要怎麼樣才能當富翁?」

我想了一下回答:「富翁有些是因為他的爸爸媽媽很有錢。也有些人是因為很會做生意、會賺錢,或是製造了很棒的東西,所以賺到了很多錢。」

她嘆了一口氣:「我要是像『小英』一樣就好了。」
因為最近我們每天都在看「阿爾卑斯山少女」----「小蓮」的故事。『小英』是她知道的少數「有錢人」。

我跟爸爸不約而同的笑說:「那妳想像她一樣坐輪椅嗎?」
「妳想要很有錢,但是媽媽死掉、爸爸在很遠的地方工作,只有羅曼亞(兇管家)陪妳嗎?」

女兒尷尬的分辯:「我只是說我想像她一樣有錢。」
「可是,有錢人不一定擁有妳所擁有的,也不一定快樂啊!你看,小英很有錢,但不快樂。」

我看她一副落落寡歡的樣子,於是對她說:「妳知道嗎?『想要』並不等於『需要』。我們『想要』的東西很多,但不一定是我們所『需要』的。」

「比如說,妳說妳很羨慕人家有露營車,裡面有廁所、床.....可是,我們買不起露營車。但,我們雖然沒有露營車,但一樣可以去露營,對不對?所以,露營車就不是我們『需要』的,而是『想要』的。」
我再舉一個例子:「可是,如果妳上學,需要鉛筆,沒有鉛筆,就不能寫字。那麼,鉛筆就是妳『需要』的,不僅只是『想要』的。」

「我們人『需要』的東西不多,但是『想要』的東西很多。妳『需要』的東西,媽媽一定會買給妳,但是『想要』的東西,妳必須要靠妳自己存錢去買。」

「而且,『想要』經常會改變。人有時候會很想要這個,但過幾天又想要另外一個東西了。像你上次要求我買彩繪指甲機當生日禮物,結果過一陣子,你又說你後悔了,比較喜歡織毛線的機器。所以,『想要』經常在改,當你有想要的東西時,可以等一等,以免看到更想要的東西時,錢花光了、沒有錢買。所以,我建議妳不用急,等你存到220元時,再做決定。」

女兒嘆了一口氣,狡辯說:「可是我覺得我是『需要』波妞,不是『想要』波妞。」

我知道她「理智上已經聽懂」,只是「情感上不能接受」,所以笑了笑不再說話。

人在世界上,「想要」總是勝過「需要」非常多。比如說,明明只有一雙腳,但卻買上幾十雙的鞋子;明明只有一個身體,卻有上百件的衣服。

於是,當「想要」的慾望,大於本身的能力時,各種悲劇就發生了!很多卡奴、卡債,不就是最好的例子?

很多有錢人,在教育小孩的時候,總是極度的滿足孩子的需求,有求必應:「我有錢,幹嘛不買給孩子?」可是,這其實並不是一件好事。一個不懂得「等待」與「失望」的孩子,將來長大,當「想要」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實現時,就會出問題。小則貪贓枉法,嚴重的則是殺掉得不到的情人.....這些都是可想而知的結果。

只有看得清自己的「想要」與「需要」的人,才能活得快樂、活得自在,而不會迷失在追求名牌物欲或是盲目的金錢遊戲中。

寶貝女兒,妳是我捧在手心的公主。但,將來有一天,妳會明白,當一個公主也有很多「想要」卻得不到的東西。到那時候,妳就會瞭解,媽媽不願為妳完成所有心願,是因為,我是真的愛妳。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9JqeSt.cERmoSKqGh4m1jFJM/article?mid=3235&prev=3258&next=3234&l=f&fid=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