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5日 星期一

不讓孩子挑食 家長有責任

【聯合報╱江椿彬/馬偕醫院小兒腸胃科主治醫師】
【聯合報╱江椿彬/馬偕醫院小兒腸胃科主治醫師】
孩子挑食,絕非單一因素造成,照顧者也須負部分責任。台灣兒童挑食、偏食的最大原因是「不覺得餓」與「家長逼食」,惡性循環下導致的結果。
部分父母及照顧者憑既有認知及飲食習慣,以孩童對食物喜愛程度及進食量,斷定孩子是否偏食或挑食。遇到小孩不喜歡吃主食,怕小孩會肚子餓且營養不夠,很快就拿出第二種或第三種食物,一直少量進食的結果,就是孩子不覺得肚子餓,等到吃正餐時,就吃的更少。
嘗試幾次後,小孩仍然挑嘴,有些家長會遷就小孩,給他喜歡的食物。孩子也很聰明,發現若是拒吃某些食物,等一會兒就可以吃到他喜歡吃的東西,偏、挑食就慢慢被養成。有些家長發現孩子偏、挑食時,以強迫性手段導正,反而造成小孩對某些食物觀感不佳,排斥拒吃,甚至影響親子關係。
偏挑食孩童有較高比率會出現身高、體重比同年齡落後的情況,身材較瘦小,部分喜歡高糖、高油脂、高熱量食物的兒童,會發展成肥胖。不均衡的營養攝取成抵抗力下降,導致生病,長期偏食造成微量元素如鐵、鋅等缺乏,造成缺血性貧血及躁動。求學階段兒童,更容易因為營養不均衡使腦力發展及注意力不集中,影響學習。
臨床上,兒童偏挑食有六大類型,孩童偏挑食時,家長可先在家中做一些努力(見表)。如有必要,透過小兒科醫師協助,瞭解小孩進食狀況,評估生長發育及心理情形,找出原因,進一步協助家長及孩子認識健康均衡飲食,修正進食行為,這是讓孩子受益一輩子的健康投資。
兒童偏、挑食六大類型:
父母過度擔心型:父母親常覺得小孩胃口小,吃不多,這些小孩通常較瘦小,事實上孩子的營養需求已經足夠,而對應父母身高,已達理想成長,但因父母擔心,強迫餵食,反而造成負面影響。
胃口有限型:孩子活潑又好奇,對玩耍和與人互動比吃東西有興趣,常常只吃一、兩口就說飽了,很難讓孩子坐在餐桌吃飯。
感官選擇性挑食:孩子感官知覺敏銳,對特定食物口味、溫度和外觀敏感而挑食,他們也常同時出現其他感官敏感狀況,如對強光、噪音或手上髒汙等敏感。
畏懼進食型:孩子可能因為經歷過不愉快的進食經驗,如噎到,對食物產生了刻板印象而排斥進食,可能一看到食物或奶瓶就哭鬧或拒絕張開嘴巴來拒食。
有潛在疾病型:因孩子有潛在性疾病造成食欲差。
被忽視型:照顧者忽視或漠不關心,造成情緒孤僻憂鬱,導致食欲偏差。
如何拒絕偏、挑食:
1.每次正餐進食約30分鐘,不要超過40分鐘,東西沒吃完也要開始收拾,勿一再拖延,吃太久下一餐時間就要到了,小孩沒有餓的感覺。
2.不要逼孩子把食物全部吃光。
3.正餐後不要馬上準備食物給小孩吃,正餐提供適量且不同種類食物,盡可能變換菜色以增加新鮮感。
4.吃飯時不可看電視,這樣會轉移孩子注意力。
5.盡量不要用糖果或零食作為吃飯的獎勵。
6.家長要接受孩子用餐會把餐桌、地板及衣服弄髒。
7.正餐間的點心可考慮以鮮奶、水果代替。
製表╱江椿彬醫師 █聯合報






*****************************************************************************

讓寶寶吃飯專心的10 個妙招

來源/網路作者不詳
編輯/勳寶寶部落格

1、為孩子準備專用餐具
大人的碗筷、叉子不適合孩子使用。用又大又重的杯、碗盛滿果汁或牛奶,孩子會有壓迫感而影響食欲。尖銳的叉子以及易破的餐具,也不宜讓孩子使用,以免發生意外。兒童食具比較適合孩子,可以帶孩子一起去購買,讓他自己選擇喜歡的食具,以促進吃飯的興趣。

2、教會孩子自己用餐
不少吃飯坐不住的孩子都是由父母餵飯的,父母就可以教他學用湯匙筷子,學會自己吃飯,也容易坐得住。若他能自行吃光,就會有成功感,慢慢就能增加他對吃飯的興趣。雖然開始弄得滿桌飯粒,臉上身上都一塌糊塗,但是這是必須有的一個開始。

3、提早十分鐘通知孩子吃飯
若孩子玩得正高興時,突然被打斷,難免會有生氣、反抗和拒絕的心態,所以即使面對一個1-3歲大的孩子,也應該事先告訴他即將要做的事,然後給予他緩衝時間,將玩具收拾乾淨,準備用餐。

4、讓寶寶少吃零食
少量多餐是最有利於孩子的飲食方式,但是正餐之外點心的份量不可太多,以免孩子到了正餐時卻吃不下。而且要選擇營養價值高的食品當點心,不要吃“垃圾”食物。

5、讓孩子一起幫忙
為了滿足孩子的學習欲望,吃飯前媽媽可以叫孩子一起來幫忙,如整理餐桌、擺碗筷等,這樣,孩子會充滿對用餐的期待,乖乖坐下吃飯的可能性也就提高。

6、換換烹調方法
孩子吃飯坐不住的理由,不一定在於菜的味道不好,有時是因為烹調的方式讓孩子無法接受。所以不妨經常換換烹調方式,清蒸啊、紅燒啊,讓寶寶有新鮮感。另外,大多數的孩子都喜歡色彩鮮豔的食物,若燒成灰灰的,恐怕就難吸引孩子乖乖坐著吃飯了。此外,溫度太冷或太熱的食物孩子也不會喜歡。

7、餐中多加孩子喜歡吃的東西
雖然均衡攝取各類食物,才可幫助孩子健康地發育成長,但也不可強迫孩子進食。可先以孩子喜歡吃的食物為主,再由少至多,漸漸加入其他的或新的食物,讓孩子接受各類食物,這樣可以發掘更多孩子喜歡吃的食物,只要飲食更富變化,孩子自然樂意安安穩穩坐下吃飯。比如孩子很喜歡吃豆腐和豆子,在嘗試新菜的時候就可以經常放點豆腐或豆子進去,這樣比較容易接受點。

8、飯桌上別罵孩子
吃飯時氣氛要輕鬆點,令孩子自在。媽媽千萬別為了讓他多吃一口而想方設法,甚至大動干戈。不要總是急著問:“你還想再吃嗎?”如果寶寶說:“吃飽了。”父母就別再強求他吃了。這樣,他才能慢慢體會出吃飽了是個什麼概念。不會剛吃幾口飯就往外跑。

9、讓孩子有饑餓感
孩子之所以不肯乖乖坐下吃飯,有時是因為他不餓。所以,要想辦法讓他有饑餓感。父母可以在孩子吃了幾口就跑開的時候,心平氣和地說“好了,孩子吃飽了”,然後把碗收掉,不要在乎他剩下多少。幾次下來,孩子就會知道不乖乖坐下吃飯就會包餓肚子。這個方法聽著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因為父母首先要硬下心來,不能總擔心孩子餓,給他零食吃,那就適得其反了。

10、吃完飯多表揚
當孩子能夠很安穩坐住吃飯時,不要忘了表揚他。或是飯後爸爸媽媽可以陪他玩一會兒作為獎賞,讓他產生關於吃飯的快樂記憶,以後對吃飯就不會排斥了。爸爸媽媽平時也要有意識地多給孩子灌輸"好好吃飯,長得更快,變得更聰明"之類的觀點。






********************************************************************************

25種讓寶寶愛吃飯的方法

對媽咪、爸比而言,從寶寶會站、會跑開始,要讓寶寶好好吃飯,成了每天最頭大的問題。每到吃飯時刻,就像進入戰場一樣,不但追著寶貝滿屋子跑,也弄得人仰馬翻,覺得「吃飯好恐怖阿」!使用本文的25種方法,立刻讓「吃飯」變成每天「最好的時光」。

1. 不要在飯桌上斥責他,讓寶寶覺得吃飯是一件苦差事。
2. 關掉電視、收拾起玩具等等一切會讓他分心的事物。
3. 為他買一個固定的寶寶吃飯座椅。
4. 讓他每次坐在固定的位置,在固定的時間吃飯。
5. 若要讓寶寶專心吃飯,大人也得要專心吃飯,在吃飯的時候,不做其他的事情,並且全家人都要養成一個習慣,就是只在餐桌上吃飯。
6. 如果寶寶不肯好好坐著吃飯,四處亂跑,不要在後面追著餵他。一定要態度堅決的要求他,只有在固定位置才有飯吃。
7. 營造一個愉快的吃飯環境,屬於全家人,將吃飯當成是交流感情,而不是對生活作一個交代。
8. 盡量不要讓幼兒在吃飯時間還玩得太high,在興頭上硬拉他去吃飯,他當然不想吃。
9. 有時候寶寶不想吃飯,是因為運動量不足,體力消耗少,所以使得進食的量也少。平日可以多帶寶寶外出或去公園玩,等到快要到吃飯的時間之前,就帶他回家吃飯。
10. 父母一樣使用湯匙或叉子吃飯,讓幼兒可以模仿大人的方式用餐。
11. 在幼兒的座椅下的地上舖上報紙,以方便收拾幼兒掉落的食物。
12. 寶寶喜歡用手抓食物,家長可以順著他的喜好,做飯團或將菜串在竹籤上,以方便他拿握,不要給他容易散落的食物。
13. 在遊戲中學習用餐的方式,效果最好,所以可以在如辦家家酒時,讓洋娃娃一樣用湯匙或叉子吃飯,運用玩具讓幼兒學習使用餐具的方法。
14. 偶爾邀請有較大小孩的朋友來家中用餐,讓幼兒可以模仿其他幼兒的用餐的方式。
15. 為幼兒選擇適合他手的大小且好握的餐具。
16. 選用有可愛圖案的湯匙或餐具,引起幼兒使用的興趣。
17. 平常不要讓幼兒養成吃零食不吃正餐的習慣,尤其快到用餐時間前,不要給幼兒吃過多零食。
18. 要給小孩吃的點心,盡量挑選糖分不高的,以免他攝取過多的熱量。
19. 平時將零食收在幼兒看不到或找不到的地方。
20. 若是寶寶不小心將碗裡或盤裡的食物灑出來,就當成是他正在練習使用餐具,不要立刻清理在桌上或地上的食物,或對他說「你看你......」,以免他對吃飯感到畏懼。
21. 給寶寶穿上圍兜兜,以防止他將食物灑在身上。如果幼兒真的吃得衣服上都是,就抱著大不了換一件衣服的心態,不要立刻幫他清理衣服上的菜渣,讓他覺得自己好像做了父母不喜歡的事。
22. 幼兒將食物吐出,很可能是因為顆粒太大或太硬,使他不容易咀嚼。找出他不想吃的原因,並設法改變它,而不要先認定是幼兒任性的將食物吐出。
23. 爸比媽咪可故意表現出搶吃菜的情境,尤其是對幼兒不愛吃的菜,並且邊吃邊說「好好吃,好香喔」,讓他也產生想要嘗試的欲望。
24. 將青菜或他不喜歡吃的菜,切得碎一點,放進他愛吃或不排斥的食物中,讓他吃下去,例如將波菜加入漢堡或比薩裡。
25. 將青菜或食物用模型作成可愛的圖案,提高寶寶吃飯的興趣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nanny-diary/article?mid=3831&prev=3832&next=2979&l=f&fid=12






*********************************************************************************

瞭解孩子不想吃飯的原因
  兩歲孩子的食慾,通常仍處在不太穩定的階段,所以常會有不想吃飯、沒什麼胃口的情形發生。雖然說這種食慾不振的情形對一個2歲大的孩子來說是很正常的,但是做父母的對於這種情況依然不可掉以輕心,最好能夠注意看看是否與下列幾點可能導致孩子不想吃飯的原因有關:
一、 身體不舒服
   由於缺乏食慾往往是孩子生病的前兆,所以當孩子突然有胃口不好、不想吃飯的情況時,父母最好應該持續觀察一下,如果孩子連續幾餐都沒什麼食慾的話,就可能要問問孩子身體有沒有什麼地方不舒服,或是帶孩子去看看小兒科醫生了。
二、 生活不規律
   有時候,生活習慣的突然改變,或是生活作息不正常,也會對孩子的食慾造成不良的影響,所以父母應該要對孩子的生活作息多多注意,看看孩子的活動量是不是足夠;睡眠是不是充足或太多;孩子的精神體力好不好;會不會太累……等,這些都和孩子的食慾有關係。
三、 心情不好
   雖然對於這麼小的孩子來說,似乎沒有所謂的「煩心的事」需要煩惱,但是孩子的食慾和吃飯時的情緒卻有著很大的關係。如果父母總是在孩子吃飯的時候在旁邊唸唸有詞,嫌孩子吃的太少、太慢,沒有乖乖的吃……等囉裡囉唆的話,則會影響到孩子吃飯時的情緒,那麼孩子吃飯時就會吃得很不快樂,當然也就更不可能吃的多了。而且有些比較敏感的孩子甚至還會受到家中氣氛的影響,如果在吃飯的時候有其他的家人在爭吵,或是家裡的氣氛很緊張,也都會讓小孩子不想吃飯。因此父母不能因為孩子還小就不尊重孩子的情緒,一定要關心、注意孩子的感受。
四、 點心吃太多
   大多數的小孩子都喜歡吃零食,特別是在兩歲這個年紀的時候,通常作父母的一定或多或少會給孩子吃一些零食。但是如果孩子吃了太多的點心而導致吃不下正餐時,就容易讓孩子習慣點心越吃越多,飯則越吃越少,造成這種惡性循環。所以當父母給孩子吃點心的時候,千萬不能給太多,才不會讓孩子的正餐的食慾一直減退。
五、 吃了不適合的食物
   有些食物是不太適合小孩子吃的,像是太刺激的食物,例如:咖啡、茶;太甜的食物,例如:糖果、巧克力;或是糖份過多的飲料等,都是會影響孩子食慾的食物。所以父母最好不要給孩子吃太多這一類的食物,否則也會容易造成孩子失去食慾而不想吃飯的情形。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9132&prev=9133&next=9066&l=f&fid=28







******************************************************************************

你老是覺得孩子吃太少嗎?


  學者指出嬰幼兒先天就會依自身的飽飢感及食物熱量,自行調整攝取量,父母若採「填鴨式」的飲食方式,不但破壞孩子總熱量的平衡,養成錯誤的飲食習慣,常因此種下孩子日後肥胖的因子。

  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學系教授林薇在「兒童正向健康研討會」中報告指出,人類的行為是漸進的,二至五歲是飲食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將影響未來生活。

  有研究發現,胖小孩的父母通常對於飲食控制較為嚴格,常強制小孩進食的時間、份量,較瘦的小朋友則通常依自己內在的生理需求決定是否進食。多吃不等於健康,如何均衡攝食,才是大學問。

  國外研究發現,五歲以下的嬰幼兒會依食物的濃度、熱量,自行調整攝食量,以維持一定的總熱量,例如餐前先給小朋友吃一塊高熱量的蛋糕,則小朋友便會自行減少食物種類、份量,但嬰、幼兒並不具有均衡飲食的觀念及能力,往往選擇喜歡的高糖、高鹽食物,使攝食熱量足夠,但品質不佳。

  有些小孩有偏食習慣或排斥新食物,父母要有耐心,讓他多接觸、嘗試,便能改變其對食物的偏好。建議父母以身作則,多提供孩子健康的食物,並讓孩子參與買菜、烹煮過程,讓孩子產生參與感,進而喜歡各種食物。

資料來源:榮總兒童醫學網

作者:宋文舉醫師 http://parent.kimy.com.tw/new/arTicle.aspx?g_id=2&id=342






*********************************************************************************

給孩子吃點心,會影響正餐嗎?
  
當孩子一直吵著要吃糖果餅乾,爸媽一定很腦筋,到底是給還是不給呢?明知吃零食對孩子的健康沒好處,又會讓他吃不下飯,但實在又不忍心看到孩子苦苦哀求的樣子,可怎麼辦才好呢?

  其實您知道嗎?吃零食也不一定是不好的。就像幼稚園都會有上下午的點心時間一樣,不屬於正餐的零食也可以有正面的功能。孩子的胃容量小,吃一餐可能不足以維持到下一餐,而在正餐外吃一、兩次點心,可以補充不足的熱量和營養素,保持身體活動所需的能量。所以,只要爸媽多用點心思,孩子也可以吃零食吃得很健康喔!

定時限量地供給零食
  爸媽得避免將零食擺著讓孩子自由取用,因為沒有自制力的孩子,常會不知不覺吃下大量零食,甚至邊玩邊吃嘴巴動不停,不但損害牙齒健康,也會因此而吃不下正餐。讓孩子養成在固定時間吃零食的習慣,孩子反而更會快樂期待點心時間的來臨呢!點心時間最好設在正餐前二至三小時,而且供給份量不要太多,以免影響正餐的食慾。

選擇營養又好吃的零食
  市面上販售的零食,大部份都含有大量的油脂、糖、鹽、香料和其他添加劑,香味濃郁,卻對健康不利。爸媽可以多準備牛奶、麵包、豆漿、豆花、水果、核桃、葡萄乾等較為營養的食物作為孩子零食的選擇,從這些食物中,孩子可以吃到想吃的甜味,而且也能攝取到維生素、纖維素、鈣質等營養素,是較為理想的零食。

從小養成健康的飲食觀念
  孩子如果已經吃慣了糖果、餅乾、巧克力、冰淇淋、洋芋片等重口味的零食,即使爸媽有心以清淡的營養點心代替,只怕孩子會抵死不從。對學前幼兒而言,爸媽仍為主要的食物供應者,所以要養成孩子良好的吃零食習慣,就要趁此時。吃東西的口味是會習慣的,爸媽要讓孩子從小就少吃口味重的垃圾食物,否則等孩子大一點才來禁止,孩子也會自己拿零用錢去買來吃,那爸媽就更難管制了。

  最後有一點要提醒爸媽,別常以零食當作獎勵或賄賂孩子的工具,雖然那的確很有效。根據美國一項研究指出,如果父母較會用甜點獎勵孩子,孩子的甜食消耗量比父母不鼓勵吃甜食的孩子多了三倍。吃點心不見得不好,但爸媽在執行上也必須謹守原則,可別動不動就用零食來讓孩子聽話,否則就失去了原本限制的效果了。


作者:奇蜜親子網專業編輯







********************************************************************************


孩子偏食怎麼辦? 只挑自己喜歡的吃
  每個人對食物有不同的偏好,適應能力也不盡相同,有些孩子很願意嘗試新的食物,也能很快適應不同的口味;也有些孩子比較保守或固執,喜歡吃的食物好像就只有那幾種,其他不太合口味的東西,就堅持不吃。爸媽對於孩子挑食或者猛吃一樣東西的情況,通常會很擔憂;不過小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這些階段,父母不用太擔心。可以試著讓小孩子幫忙計劃並且準備三餐,可以增進親子間的樂趣。在孩子學習怎麼量取、調配以及安排食物的技巧時,也剛好可為親子間提供一個討論營養成份的機會。 
  小孩子比較喜歡小份量、溫度剛剛好不會太燙的食物。味道太過強烈的他們也不喜歡。為孩子準備新口味食物份量要少,而且隔一段時間才一次比較好,避免進行食物大戰。如果孩子不喜歡新口味的食品,再另外找時間試試看。研究發現,人們適應新口味的食物大約需要十二次左右的嚐試呢!因此,要多給孩子一些時間﹔但千萬不要因為孩子接受新口味的食品就犒賞他。身為父母的職責角色是嘗試提供新口味的食物,並且在愉快的用餐環境中為孩子準備各種有益健康的食物。小孩們可以自己決定要吃多少,以及是不是要吃這些東西。 


不愛吃肉!如何攝取鐵質?
  為什麼別人家的小孩都是不愛吃菜,偏偏我們家的孩子不喜歡肉的味道?雖然這樣比較不會胖,我也常鼓勵他吃魚類喝牛奶,可是醫生說營養要均衡,如果不吃紅肉,是不是會缺乏什麼營養呢? 

  坊間說法是認為紅肉提供鐵質,不吃紅肉容易貧血,但事實上並不完全正確。能夠提供鐵質的食物來源很多,動物性的來源包括肝臟、豬肉、牛肉、雞鴨、蛤蠣與蝦,其中的鐵質類型稱為「血基質」。植物性來源如豆類、核果類、葉菜類、燕麥等,其中的鐵是以「非血基質」的型態存在。血基質鐵雖然在飲食的鐵質中所佔比例不高,但是吸收率很高,容易被人體吸收,榖類、豆類和葉菜類裡面的鐵質吸收性則比較低。不過,維生素C能夠大幅度地增進非血基質鐵的吸收,因此配上一杯柳橙汁或加上草莓,就可以幫助榖類食品中的鐵質更充分被身體吸收。類似的道理,調味醬中的蕃茄也能夠促進豆類鐵質的吸收喔! 


不喝牛奶!如何補充鈣質?
  雖然牛奶製品是絕佳的鈣質來源,不過別忘了還是有很多其他的選擇喔!牛奶和牛奶製品一直被當作鈣質最佳來源產品促銷,事實上,蔬菜也是良好的鈣質攝取來源,而且內含的鈣質能被人體充分吸收,例如花椰菜、荷蘭芹、甘藍菜、芥菜、白菜、綠花椰菜以及綠色大頭菜等都是很好的鈣質來源。半杯煮食的中國芥菜有超過200 mg 的鈣質,半杯煮食的甘藍則有115 mg的含量。以鈣加工的豆腐也是很好的鈣質來源,半杯的份量中就有258 mg的鈣成分。此外添加鈣質柳橙汁的營養標準也被強化和牛奶一樣。而且,如果你擔心孩子無法從飲食中獲取符合需要的足夠鈣質,適度給孩子一些營養補充劑是不用擔心過量的!一份包含足夠綠色葉菜類和豆腐的健康飲食,可能仍然無法完全供應你一天的鈣質需要。你可以從鈣碳酸鹽或者鈣質檸檬酸鹽中取得的鈣質作補充。總之只要認識食物營養價值,就能抓到每天食物搭配的訣竅,再也不怕孩子偏食囉! 

 

 

培養不偏食的寶寶-讓寶寶吃進營養、吃出健康


幼兒的偏食比例,隨著年齡攀升   

無論是國內外的調查數據都發現,孩子的偏食比例隨著年齡增加而日益嚴重。國內指出,大約21%的一歲寶寶有偏食的狀況,到了二歲已高達五成。
&新的食物要持續10~15次才熟悉      
由於孩子對食物的反應原本就兼具「愛嚐新」和「恐新」的矛盾心理,這是人類的自我保護機制:孩子一方面喜歡新鮮感想嘗試,一方面又須要熟悉感,來加強食物的接受度。所以保母應把握多樣化的原則,從提供副食品開始,就要讓寶寶在生活反複接觸,增加他對各種食物的熟悉度,才容易成功。
國外學者在1990年的研究早已指出,孩子對於新食物大約要經過10次以上的接觸,才會有明顯的喜好,而大多數的父母都是在嘗試餵食3~5次之後就認定孩子不喜歡某個食物而放棄,因此根本還沒有建立新行為的關鍵時刻,爸媽及保母需更要有耐心,才能餵食成功。
&從嬰兒期培養味覺經驗、吃天然食物        
許多媽媽從餵母乳開始就注意自已的口味和食物種類,這是非常正確的!因為食物會透過母乳傳給嬰兒,哺乳若能吃各種食物,寶寶未來也容易接受各種食物。而一開始餵寶寶吃副食品時,更要注意盡量讓寶寶吃各種不同的食物,以及少用調味量,讓寶寶的味覺能夠體驗不同食物的天然味道。
從小建立喝開水的習慣也很重要,減少喝含糖飲料和果汁,可避免孩子熱量過多、營養不均及日後產生齲齒的問題。家中冰箱不隨意購買含糖的飲料,就能減低孩子的欲望:當孩子的味覺能夠保持敏銳,妳會發現孩子遇到加人工口味時,自然感覺到澀澀怪怪的,一但孩子排除壞食物,就形成健康的自我保護。
把握發展的特性時,善用副食品增添加  
      餵食副食品時,除了把握「多樣化」的原則,讓寶寶對各種食物多嘗試之外,別忘了提供新食物,要把握一樣一樣來,不宜混在一起;同時也要按照「持續」的原則,每種食物至當要嘗試餵食10次上以,讓寶寶增加熟悉。如果你以湯匙餵寶寶時,寶寶的舌頭會有「排出反射」,這是自我的保護的神經反射動作,並不是拒絕吃這樣的食物,通常6個月後,反射動作就會慢慢減弱。
      此外,別忘了針對孩子的年齡特性來引導進食。例如,當孩子會抓握東西時,可以握住手上的食物給孩子練習啃咬,當孩子開始想學大人使用工具,就要提供適合的湯和盤讓他練習,並且跟大人一起上餐桌用餐。
爸媽做榜樣,提供良好飲食環境     
     許多研究都指出,偏食問題的形成,往往是由於父母本身的飲食習慣及行為不恰當、缺乏正確的營養資訊、對孩子採取不當的教養態度(:強迫餵食、過度獎勵或責罵、常給零食等),或孩子本身的因素(不喜歡咀嚼、厭奶或對常物恐懼等)所造成。
      如果爸媽能提供良好的飲食環境,小小孩子也會很快樂地享受用餐的樂趣,並且學習到正確飲食行為,爸媽就不需要再為「孩子偏食」而傷腦筋了。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927&prev=1072&next=789&l=f&fid=28






***********************************************************************

小孩偏食會影響說話能力                         

 不能不看ㄛ!
每次到了吃飯時間好像在打仗,孩子是這種食物不吃,那種食物也

不吃,非常挑食。常聽到家長抱怨:「他只吃軟的東西,一點點硬

的東西都不肯吃,如果強迫放進他的嘴裡,他連咬都不咬就吞,很

擔心他會噎到。
「每次到了刷牙時間就像在打仗,他都不讓我碰他的嘴巴。」「孩

子說話時,很會流口水,感覺舌頭和嘴巴的動作很不靈敏。
您的孩子是否也有這樣的問題?偏食的孩子可能因為拒絕食物而減

少口腔動作,進而可能會影響說話的能力,導致語言發展遲緩。
首先必須先釐清孩子偏食的原因,是對特定食物的質地、氣味敏感

?或是進食習慣或氣氛不佳?也有可能是孩子為了引起大人注意而

挑食等原因,都可能影響孩子的進食情形。
部分原因可以由烹調或是營造吃飯的氣氛來改善,但如果無法藉由

前述的方法改善對特定族群食物的挑食,可能是口腔感覺異常。
   口腔感覺異常大致可分為兩種:口腔敏感或是口腔感覺遲鈍。

口腔感覺異常的孩子通常伴隨著口腔動作不佳,而影響說話及進

 
食的能力。
職能治療師針對感覺異常的部分,在臨床上,會給予口腔按摩,並

根據感覺統合理論,給予相關的感覺刺激,以達到口腔減敏感,及

口腔活化的效益。
  很多口腔敏感的孩子會排斥刷牙,家長以為他只是不喜歡刷牙,

     
卻不知道孩子有可能是口腔敏感。 
    大多數口腔敏感者伴隨全身觸覺敏感的機率很大,若孩子有觸覺敏
 
   
感的特質較喜歡獨處,不喜歡到人多之處,容易情緒激動,如此也

   
會導致孩子在社交發展上的侷限。
 
    口腔動作不佳的孩子,可以鼓勵孩子多吃不同硬度的食物,用吸管

   
吸果凍狀的食物,像是布丁、蒟蒻凍等,改變進食的方式就可以訓

    
練到孩子的口腔動作,職能治療師的角色主要是將這些進食方式調

   
整到符合孩子口腔能力,根據孩子能力來設計不同的吃法,讓孩子

   
能在愉快且沒有負擔的進食氣氛下,訓練到口腔動作技巧。
    若發現孩子有口腔感覺異常或進食問題時,應尋求職能治療師或語

   
言治療師的協助,以免錯失療育的良機,影響孩子的發展。

 
(作者為台北市永誠復健診所職能治療師)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522&prev=527&next=504&l=f&fid=28






**********************************************************************

寶寶吃不下怎麼辦?增進寶寶食慾有妙招!


寶寶奶量變少,會不會影響發育?是寶寶的健康出現警訊嗎?家長又該如何對症下藥,增進寶寶食慾?讓本篇一次告訴你!
【要吃多少才足夠?】

了解寶寶食慾不佳之前,得先了解寶寶一天中的熱量需求量多大?吃多少才能滿足寶寶的成長發育所需?很多媽咪擔心寶寶喝的奶量不夠,希望醫生能告知哺餵的次數或餵哺時間的長短。事實上,只要寶寶餓了,媽咪就可以開始哺餵母乳,直到寶寶吃飽了,自然就會把頭轉離開,或鬆開嘴巴。

而喝嬰兒配方奶的寶寶(四個月以內),奶量每天每公斤(寶寶的體重)約150㏄,譬如4公斤的寶寶,一天總奶量約為150㏄ × 4=600㏄。一歲以後,母奶、配方奶以外的食物變成寶寶的主要食物,奶量減為早晚一杯或是一瓶即可。

有些媽咪會擔心假使寶寶有時吃的多,有時又吃的少,是否會影響寶寶成長的營養所需?臺安醫院小兒胃腸科主任方旭彬醫師表示,六個月到週歲的寶寶,總奶量通常不會再大量增加,甚至逐漸減少。家長應先看看寶寶的生長發育是否正常。「生長」指的是體重身長頭圍,可參考寶寶的健保手冊中的生長百分位是否已低於第三百分位或在短時間內急速下降。「發育」指的是寶寶到了該年齡的功能是否已經成熟,如四個月抬頭,五至六個月翻身,七個月會坐,八個月會爬等等。

此外,方旭彬醫師表示,媽咪也能藉由寶寶吸吮時間長短、寶寶臉部表情、小便次數來判斷寶寶有沒有吃飽。
‧出生1~3天:大便顏色呈墨綠色,粘稠,也就是胎便。
‧出生4~7天:大便受到食物的影響,顏色變淡,漸漸轉為黃褐色,尿量也變多。
‧出生1個月左右:寶寶吸吮的時間一次約20~30分鐘,寶寶臉上有滿足感;一天小便次數6次以上,喝母奶者大便通常3次以上。
‧出生1~2個月:寶寶喝奶的次數和時間逐漸固定,且寶寶腸胃發育較為成熟,喝母奶者大便次數減少。

※喝母乳寶寶的排便
餵哺母乳的媽媽可能會發現「寶寶的便便怎麼粘粘糊糊的?」這是因為新生兒的胰臟功能尚未成熟,對脂肪和澱粉的消化能力較差,胃腸蠕動較快,母乳的成份較容易被消化吸收,所以喝母乳的新生寶寶排便次數會比喝嬰兒奶粉的寶寶來的多。大便通常呈現較稀的金黃色便,次數可達一天5、6次;等寶寶三、四週大後,大便次數開始減少,甚至好幾天才排一次便。

※喝嬰兒配方奶粉寶寶的排便
餵食嬰兒配方奶粉的寶寶,排便通常呈糊狀或條狀軟便,大便的顏色偏黃、黃棕色或墨綠色,比較臭,大便中的白色顆粒較大,次數大概一天2~3次。

※什麼是胎便?
新生嬰兒在出生後1~2天,會排出粘稠狀的黑便。胎便的成分主要含有大量的膽汁色素、胎毛、胎脂等。

【食慾不好的原因】

哺餵器具改變-不少媽咪反應,原本喝ㄋㄟㄋㄟ都很順利的寶寶,從醫院回來後,奶量卻變少。原來,寶寶在家中使用的奶瓶奶嘴和醫院使用的都不一樣,造成寶寶無法適應,相對的造成寶寶在吸吮上的困難。在此也提醒各位家長,寶寶從醫院帶回家後的過渡時期,最好先使用和醫院同款式的奶瓶奶嘴,讓寶寶適應後,日後再針對寶寶喝奶的順暢度,變換不同孔徑的奶嘴。

◎進入厭奶期-
寶寶成長到四個月之後,開始進入厭奶期,也就是所謂的「副食品」期。這時候的寶寶會表現出一些動作,譬如當奶瓶靠近嘴巴的時候,會明顯的把頭轉開,或是嘴巴閉的緊緊的,甚至用手推開。這表示,寶寶已經開始想吃不一樣的東西囉!方旭彬醫師建議,以每禮拜增加一種新副食品為基準,等寶寶適應第一種副食品後,再換第二種副食品...etc。 等寶寶習慣稀飯、肉泥、菜泥後,再慢慢添加到稀飯裡面,變成肉泥粥或是菜泥粥,增加飲食變化以及趣味。

◎刺激性的菜餚-
進入副食品階段後,有些寶寶食慾很好,但是吃下去又會立刻吐出來,家長要注意是否讓寶寶吃到太刺激性的食物,譬如辣、酸、鹹等刺激性調味食物或是食物太大塊、纖維太粗,讓寶寶不好消化。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李青蓉表示,因為嬰幼兒的腸胃功能發育尚未成熟,家長應避免讓孩子在嬰幼兒時期養成重口味的飲食習慣。媽咪也可以在副食品內添加柑橘類的水果代替檸檬、食用醋,增進寶寶的食慾!

◎寶寶身體不適-
假使寶寶有嘔吐,便秘或是拉肚子的狀況,家長應趕緊將寶寶交給醫生診治。
方旭彬醫師表示,寶寶有時會因為心情、環境因素而大小餐,爸媽不用太擔心,不用刻意非得一餐固定餵多少量才滿意。假使寶寶的生長曲線在合理範圍內,精神很好,也沒有肚子脹、便秘、拉肚子等不舒服的症狀,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強迫他吃東西!

◎太過悶熱/衣服包太緊-
三軍總醫院小兒科部主治醫師李春銘表示,寶寶在醫院嬰兒室裡,空調設備皆有控制,寶寶食慾正常;寶寶回家後,家長擔心寶寶會受涼,將孩子包的密不通風,假使家中又有人抽煙,煙味加上悶熱,使寶寶的感覺不舒適,食慾當然變差囉!

◎家中氣氛不好-
寶寶的感覺相當敏感,假使家中的氣氛不好,或是受到責罵,也會影響寶寶的情緒反應。李春銘醫師建議,等寶寶到達7~8個月時,也可以讓寶寶學著自己吃,假使食物灑得滿地,也不要急著大聲斥責,應讓孩子有自我學習的空間。

◎吃藥影響食慾-
李春銘醫師表示,像支氣管擴張劑、交感神經興奮劑這方面的藥物,或是某些感冒藥,可能會造成影響,假使家長仍無法放心,可拜託醫師處方給予較好服用的感冒藥,或是選擇感冒糖漿。

【生長曲線表】
家長可以依據生長曲線圖,判斷寶寶的生長狀況。

【如何增進寶寶食慾】

#減少外界刺激-
寶寶喝ㄋㄟㄋㄟ的時候,盡量讓寶寶專心,週遭環境避免太過吵雜、看電視、玩具、或是光線刺激。

#洗個澡,食慾會更好-
陪寶寶玩耍後,媽咪不妨試著先幫寶寶洗個澡,會發現寶寶的食慾變好囉!因為寶寶玩耍、消耗熱量後,情緒仍處在興奮狀態,假使先幫寶寶洗個舒舒服服的澡,舒緩寶寶的情緒,就像大人泡完溫泉、全身放鬆後,自然就會胃口大開的情緒一樣哦!

#準備寶寶專用餐具-
幫寶寶準備可愛造型的碗盤和湯匙,讓他們擁有自己專屬的食具,會讓寶寶吃的更好,更有參與感!

#運用時令蔬果-
由於夏季悶熱難耐,不僅大人食慾受影響,寶寶食慾好壞表現更明顯!媽咪不妨變化烹調方式。營養師李青蓉建議,媽咪可以做些涼拌菜,或是在副食品中添加時令水果泥,譬如鳳梨、芒果等素材,讓寶寶開胃,吃的更開心!

【結語】

期待寶寶健康長大,是父母們最大的心願!與其擔憂寶寶吃的少,會不會長的不好,不如試著去了解寶寶的習性,均衡營養攝取;畢竟寶寶不會說話,還是得靠爸媽細心的觀察照顧呀!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tina-jang/article?mid=3362&prev=3365&next=3275&l=f&fid=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