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5日 星期三

寶寶溢奶、吐奶別驚慌

寶寶喝完奶後,嘴角有少許(大約1湯匙)的奶溢出就是所謂的溢奶,若因某些原因造成腹部肌肉收縮,使奶水由胃中吐出且量較多時稱為吐奶。當吐奶量較大或吐奶呈噴射狀時,應先請教醫師確定是否為先天性腸道缺陷或其他病理性因素造成。
其他非病理性因素的溢奶或吐奶的原因及處理方法:
可能原因
處理方法
喝母奶時,寶寶的嘴與乳房沒有緊 貼 ,造成過多的空氣吸入。
寶寶喝完奶後幫寶寶打嗝,吐出胃中多餘的空氣。
以奶瓶餵食時,奶嘴的洞口過大,造成奶汁流出過快,來不及吞嚥。
更換奶嘴。 寶寶喝完奶後幫寶寶打嗝,吐出胃中多餘 的空氣。
奶量過多或兩餐間隔時間太短。少量多餐。
剛喝完奶後哭、咳嗽、動得太厲害。
剛喝完奶,不要讓寶寶過度嬉戲或運動
剛喝完奶就馬上躺下餵完奶,寶寶躺下時稍微抬高寶寶的頭部 約30~40度角左右,維持約三十分鐘。

資料來源http://www.enfamama.com.tw/stage1/s1sbaby03_2.htm






******************************************************************************
寶寶吐奶與溢奶的分別
諮詢醫師:台北長庚紀念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顏大欽

Topic:吐奶與溢奶有何不同?
吐奶與溢奶的最大差別在於吐奶是有很明顯的嘔吐動作,是屬於病態性的,通常會持續且次數逐漸增加,甚致會引起體重降低或電解質不平衡(如胃幽門狹窄或十二指腸阻塞等),而溢奶則是因生理性的胃食道括約肌關閉不良引起,出生一個月內大部份小朋友或多或少均有輕微的溢奶,隨著時間在三個月過後會逐漸好轉,若表現太頻繁或太久則宜由醫師診治。

Topic:寶寶常常會吐奶(溢奶),怎麼辦?
  首先須先區分是「吐奶」還是「溢奶」,如果是溢奶,多為良性胃食道流所引起,處理方式是:
1)增加排氣時間及改變排氣姿勢。
2)餵奶時可中間先排氣再餵。
3)排氣完抱30分鐘,且置於床上宜上半身抬高且右側躺。
4)最後則是換低溢奶粉,或使用藥物。
5)若嚴重才考慮開刀矯正胃食道處的括約肌。
當您無法分辨小寶寶是一般吐奶或是因腸胃問題所起的病理性吐奶時,別忘了有專業的小兒科醫師可幫您診斷及處置。

Topic:小寶寶感冒也會引起吐奶嗎?
   感冒時有時會引起吐奶,但原因可能有數種,最好能由小兒科醫師診治。舉例來說,咳嗽厲害時會引起吐奶,喉嚨發炎或有痰也會刺激引起嘔吐,若是合併胃炎的感冒也會引起嘔吐,故宜解決根本問題,才能改善吐奶。

Topic:小寶寶由鼻孔溢奶,是正常現象嗎?
由鼻孔溢出牛奶的原因大概與一般的溢奶原因類似,若不嚴重則依前述原則處理,如沒改善或更嚴重時,宜儘速就醫。
資料來源:懷孕生子Q&A/ 婦幼家庭出版社








******************************************************************************
如何防止或減少吐溢奶
1.  適量的餵食,切勿過多。

2.  少量多餐,以減少胃內所承受的壓力。

3.  每次餵奶中及餵奶後,讓寶寶抱直在大人的肩上,並輕拍寶寶背部,這個動作可將吞吃入胃中的空氣排出,以減少胃的壓力。

4.  餵奶時勿讓寶寶吸食太急,中間應暫停片刻,好讓寶寶呼吸順暢一點。

5.  奶瓶嘴孔適中,孔洞太小則吸吮費力,空氣容易由嘴角處吸入口腔再吞入胃中;太大則奶水淹住咽喉,易阻礙呼吸氣管的通路。

6.  奶水中添加米粉或麥粉(目前市面上有販售低溢奶的奶粉,可值得一試),以增加其稠性,在胃中不易反逆而出。

7.  餵食完畢後,勿使馬上平躺,上半身應抱直並輕拍背部。若欲躺下時,也應將寶寶上半身放高些,或再加上右側臥,如此胃中物不易流出。

8.  餵食後,勿使寶寶激動或任意搖動。

9.  改善咳嗽或呼吸困難(可能要藉醫藥的幫助)。

溢奶與吐奶
喝下的奶水由胃倒流到口,如量不多的話,一般稱為「溢奶」﹔如量多或速度快,甚至噴射而出,這就是「吐奶」。又因為口腔與鼻腔是相通的,所以當嘔吐時奶水亦常會由鼻孔噴出。

幼兒容易吐奶(溢奶)的原因約有下列幾點:

1.  食量大,但胃容量小:相對成人而言,幼兒食量是幾乎是成人的兩倍,一旦吃得太多,就容易吐出來

2.  胃較淺:嬰幼兒的胃在結構上較淺,當容滿食物時很容易因身體的扭動使腹壓增加而溢出來。

3.  胃與食道交界較鬆弛:成人的食道與胃交界處(賁門)有一括約肌,大部份時間它都應是閉鎖的,只有在食道中有食物要進入胃中時才會打開,括約肌的功能在於防止胃內容物反向流入食道內。可是嬰幼兒這部位的肌肉發育並不完全,所以只要胃內的食物稍多或壓力太大,很容易反流,當流速或速度太大時,就會到達口腔而吐溢出來。

4.  食物多為流質:流質食物在胃中較固體食物容易反流出來。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nanny-diary/article?mid=318&prev=319&next=317&l=f&fid=12







***********************************************************************

【溢奶處理3步驟】

吐奶與溢奶是新生兒常見的狀況,爸爸媽媽只要學好正確的處理方式,在發生時有做正確的處理,就可以幫助寶寶改善不舒服的感覺。

溢奶時,該怎麼處理呢?

【溢奶處理3步驟】

正常狀況下,寶寶因溢奶而危及性命的可能性不高,通常是家長未謹慎在旁督促,才會不慎發生憾事。若不小心處理,可能會讓溢出的奶水流入氣管,造成吸入性肺炎,會使狀況變得非常危險。

建議應冷靜依下列3步驟處理:
1.轉變姿勢:當父母發現幼兒出現溢奶現象時,若正處於平躺狀態,必須立刻將嬰兒翻身成「側躺」,以免溢出的奶水嗆入氣管,造成吸入性肺炎。

2.快速清潔:家長可用手指包覆乾淨的小毛巾,幫孩子擦去流出嘴唇外的奶水,以免嬰兒產生噎食的危險。

3.拍出奶水:若發現嬰兒溢奶時,膚色已經變暗,此時須讓嬰兒趴在家長腿上,父母輕拍其背部,讓他咳出口腔內的奶水。

當父母確實執行以上步驟,之後,幼兒開始會哭鬧,且未持續溢奶,父母即可安心。倘若情況未見改善,嬰兒不哭鬧、臉色變暗、唇色變深,甚至出現不呼吸症狀時,必須立即送醫治療。
雖說溢奶是嬰兒期常見現象,但約等到孩子4~6個月大時,肌肉發展逐漸成熟,情況就會慢慢減緩,父母只要謹慎注意平常餵奶狀況,無須過度擔心。

(資料來源: 麗嬰房)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9888&prev=19890&next=19885&l=f&fid=6






*****************************************************************

如何防止溢奶

1.      若寶寶生病、需先治好。

2.      每次餵奶中及餵奶後,讓寶寶抱直在大人的肩上,並拍寶寶「下」背部,也就是胃的後面,拍的位置不可太高,位置太高則拍不到胃的部位,拍的力量也不可太輕,必需將力量能穿透到胃部;這個動作可將吞吃入胃中的空氣排出,以減少胃的壓力。
3.      勿餵的太多,要適量的餵食。
4.      餵食後,勿任意劇烈搖晃寶寶
5.      若有吐奶可少量多餐,以減少胃內所承受的壓力。
6.      餵奶時勿讓寶寶吸食太急,中間應暫停片刻,好讓寶寶呼吸順暢一點。
7.      奶瓶嘴孔適中,孔洞太小則吸吮費力,空氣容易由嘴角處吸入口腔再吞入胃中;太大則奶水一次吸太多,會淹住咽喉,容易阻礙呼吸。
8.      奶水中添加米粉或麥粉(目前市面上有販售低溢奶的奶粉,可值得一試),以增加其稠性,在胃中不易反逆而出。
9.      餵食完畢後,勿使馬上平躺,上半身應抱直並輕拍背部。若欲躺下時,也應將寶寶上半身放高些,或再加上右側臥,如此胃中物不易流出。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nanny-diary/article?mid=226&prev=254&next=225&l=f&fid=12










*******************************************************************

預防寶寶吐溢奶 看顧技巧
採訪/林怡亭
諮詢/萬芳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黃亮迪
吐奶與溢奶都是常見於新生兒的現象,有些只要透過正確的照顧方式,就可以獲得改善;但有部分寶寶的吐奶,卻可能透露出健康問題,千萬不要小看了這個警訊!
 要預防寶寶吐溢奶,首先應分辨寶寶發生的是一般的溢奶?抑或是應該要去看醫生的吐奶呢?當寶寶出現異常的吐奶情形,若能夠盡快分辨、把握第一時間就醫求診,才能充分掌握寶寶的健康。
 ★範例:
職業婦女Annie與老公結婚兩年,最近終於喜獲麟兒,雖然想爭取多一點和寶寶相處的時間,但Annie和多數職業婦女一樣,為了賺奶粉錢而將寶寶托給保母帶,做完月子之後就立即重新投入職場工作,只有每週五下班後才能將寶寶接回家自己照顧。
 然而,不知道是因為新手媽媽餵奶的方式不正確,還是寶寶哪裡不舒服,幾乎每次餵完奶,寶寶都會吐奶,甚至吐奶的頻率還隨著寶寶的成長週數增加,也逐漸變多了。
 婆婆安慰她沒有一個嬰兒不會吐奶、保母叮嚀只要在餵奶結束後拍拍寶寶,讓他打嗝就能減少吐奶次數,可是同事Selina知道了以後,卻煞有其事的警告Annie,最好每天下班之後都要打電話問問保母寶寶吐奶的情況有沒有改善,如果沒有,最好趕快帶寶寶去看醫生,因為吐奶也有可能是寶寶生病了。Annie不知道到底該聽誰的才對、怎麼做才好?
 溢奶、吐奶怎麼區分?
新手父母在開始哺育寶寶時,不但容易因為經驗不足而手忙腳亂外,當寶寶發生溢奶或吐奶情況時,常不知該如何處理,其實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黃亮迪說,當嬰兒出現吐溢奶情形時,爸媽可以依據下列的敘述,來初步分辨寶寶到底是溢奶還是吐奶:
 何謂溢奶?
溢奶大多是牛奶從嬰兒的鼻、口溢出,偶爾交替有嘔吐的感覺,但程度並不嚴重;有時如果溢奶與吐奶交替、次數不頻繁,那麼寶寶應該就屬於溢奶。
 何謂吐奶?
吐奶是從嘴巴將牛奶呈噴射狀吐出,並且次數偏多,一天當中有可能嘔吐多達45次。可怕的是,當寶寶出現的症狀都是吐奶,而非溢奶、吐奶交替,很有可能是腸胃炎或身體其他部位正在發炎。
 ★溢吐奶與過敏也有關
溢吐奶與現代人普遍都有的過敏問題也有關連。由於有過敏體質問題的寶寶越來越多,對於奶蛋白的過敏,也會造成寶寶的溢奶與吐奶。尤其在臨床上發現,餵食配方牛奶的寶寶,溢吐奶的機率普遍高於餵食母奶的寶寶,主要就是因為配方牛奶的蛋白分子比起母乳較大,容易讓過敏體質的寶寶腸胃蠕動不正常,所以當腸胃道的蠕動加劇,而賁門又無法有良好控制的情形下,溢吐奶的情形同樣很容易發生。
 從另外一方面來看,因為乳房的形狀較符合寶寶的嘴巴,寶寶吸吮時可以完全吸到奶水、較不容易吸到空氣,因此餵食母乳的寶寶也會降低溢奶的可能。
 寶寶為何常溢奶?
肌肉發育未成熟所致
是不是真如老一輩所說,每個嬰兒都會溢奶呢?實際上,寶寶會溢奶或者吐奶都是有原因,黃亮迪醫師說,造成溢奶與吐奶的主要原因,就是嬰兒的肌肉發育尚未成熟。賁門是掌管食道與胃部連接的地方,嬰兒的肌肉發育大約需要到56個月之後才會比較結實有力,而在這之前的肌肉則較為鬆弛,不論是食道的肌肉,或是賁門括約肌,都無法像成人一樣達到有效且順利的控制。
 而賁門括約肌肉是控制食道進入胃的重要閘口,一般來說,成熟的賁門括約肌具有在食物進入胃部之後就關上閘門,而不讓已經進入胃部的食物逆流的功能,但因為6個月以下的嬰兒肌肉功能尚在發育當中,所以很容易讓已經進入胃部的食物逆流回食道,就形成了溢奶,這也是有高達七成寶寶溢奶的主要原因。
 喝奶後馬上平躺造成
此外,也因為賁門括約肌的肌肉尚未發育完全,所以當寶寶做出一些讓胃部有上移的動作,食物也很容易就經由賁門括約肌逆流,同樣會造成溢奶,這種情況最常發生在餵完牛奶就馬上讓寶寶躺平的時候。
 吐奶的可能原因
在六個月之前,寶寶偶爾的溢奶算是正常情形,但吐奶則有可能是一些疾病的反應,家長不可忽視。黃亮迪醫師說,食物經由嘴巴到胃,再送往腸道,過程中不論是寶寶因為感冒造成肌肉腫脹,或是胃發炎、小腸發炎,這些都會引起寶寶吐奶。
 另外,像是先天腸道狹窄或患有幽門狹窄症候群,也會有吐奶現象,特徵是吐奶量大、幾乎餵食之後都會全部吐光,就算之後因為寶寶餓而再次餵食,寶寶也會繼續吐奶。
 預防溢吐奶,這麼做就對了!
在正確的餵奶方式下,寶寶的溢奶、吐奶都是可以有效得到改善的喔!新手父母不妨從下面幾點留意看看自己是否做對了:
喝奶後的姿勢餵食完之後不要馬上將寶寶放回嬰兒床,最好30分鐘之後再讓寶寶躺平,或者將嬰兒床的弧度稍微調高。
 勿讓寶寶餓太久有些寶寶的個性急,肚子餓了完全不能等,所以一旦餓了喝奶的速度就會很快,如果你家寶寶的個性正是如此,醫生建議最好不要讓寶寶等。
 傳統觀念中--「讓寶寶餓久一點,他會吃得比較多、長得比較快」是完全錯誤的觀念喔!面對急性子的寶寶,照護者最好觀察寶寶肚子餓的時間,在他餓壞了之前就早點準備好牛奶,免得因為寶寶餓過頭、吃太急,反而加重溢吐奶的情形,或者有可能因為餓過頭而完全不吃。
 休息&排氣如果寶寶喝奶的速度很快,在餵奶過程中可以稍微讓寶寶休息一下,同時餵完奶之後也要記得幫寶寶拍背,讓他順利排氣。
 喝母奶或選擇適合的配方奶配方牛奶的分子較大,容易讓過敏體質的寶寶腸胃蠕動不正常,讓溢吐奶情形更加嚴重,如果父母都有過敏體質,或是擔心寶寶有過敏體質,但又不太方便餵母奶,醫生建議不妨改選擇水解蛋白奶粉或無乳糖奶粉、植物蛋白奶粉,也能稍微改善溢吐奶的狀況。
 家長的疑惑:為什麼寶寶出生時餵食配方奶皆正常,3個月大才出現過敏現象?
臨床上不少父母都會出現這樣的疑惑,明明家裡的寶寶一出生就開始喝配方牛奶,但為什麼先前都沒有過敏現象,直到兩個月以後才陸續出現過敏現象呢?
 對此,黃亮迪醫師解釋,過敏原是會持續累積的,且由於兩個月之後,寶寶喝的奶量會增多,加上先前所飲用的牛奶蛋白累積,因此有過敏體質的寶寶大多會在兩個月之後,才會出現比較明顯的過敏現象,這絕不是你家寶寶的體質從沒過敏突然變成有過敏。
 有些疾病也會引發吐奶
一般來說,寶寶溢奶的情況會在六個月大後、隨著身體肌肉發育功能慢慢健全而有改善,但吐奶則有可能反應出寶寶的身體出現異常。在餵食方式正確的前提下,若寶寶出現吐奶,且吐奶的程度與頻率持續很嚴重,就需要趕快就醫,讓專業醫師來判斷寶寶是否是因為食道逆流、腸子阻塞等原因,才造成吐奶,並且立即採取正確的治療。
 除此之外,黃亮迪醫師提醒,有些疾病也會引發寶寶吐奶症狀,如:先天代謝異常、腦膜炎、腦壓升高、尿道炎、腸道阻塞、腎臟感染與心臟疾病等。所以當寶寶出現活動力異常,或是喝奶情況明顯有改變,即便家長增加餵奶次數,但每次都還是餵食失敗時,就應該盡快帶寶寶就醫。
 醫師提醒,對於寶寶吐奶問題的處置,只要把握以下原則,即喝得越多就吐得越多,或是吐奶的頻率很高、很明顯,則不論吐奶已經持續幾天,都應該趕快帶寶寶就醫。
 呵護寶寶健康長大,需要雙親多用點心,即便是微小的改變,也可能正是寶寶不舒服在向妳求助的訊號,絕對不要忽視了。因為寶寶無法用言語或身體清楚的反應、表達出這些不舒服,身為家長與照顧者就應該更細心、密切的觀察,別忽視任何一丁點警訊,才能迅速配合醫師找出正確的原因。
 ★錯誤照顧 導致寶寶吐溢奶!
在許多以訛傳訛的說法中,都可能是造成寶寶溢奶或吐奶的元兇。這些常見的錯誤餵奶方式是否也出現在你們家?趕快一一檢視看看自己有沒有犯下這些錯誤吧!
 ‧沖泡牛奶的匙數不符合規定,總是想把牛奶泡濃一點,讓寶寶多吸收一點營養。
‧帶寶寶外出時就用市售礦泉水來泡牛奶,或者是隨便使用別人家的開飲機的水來泡牛奶,而不是使用煮沸過的水。
‧寶寶的牛奶喝完之後沒有馬上洗奶瓶。
‧泡好的牛奶寶寶沒有一次喝完,就放著等他餓了繼續喝。往往一瓶牛奶在室溫中放超過一小時以上,因此而滋生細菌。
‧父母兩人都有過敏體質,但還是選擇一般的配方牛奶來餵寶寶。
‧覺得讓寶寶餓久一點,可以讓他喝得比較多,所以每次都讓寶寶餓到大哭才餵奶。
‧餵奶過程中沒有適度排氣。
‧餵完奶之後沒有抱一下,馬上讓寶寶平躺回嬰兒床上,也沒有調高嬰兒床的弧度。

‧有吐奶現象卻沒有馬上就醫。

本文引用自《MamiHome媽咪窩》‧
2009
3月號
資料來源http://babysitter168.blogspot.tw/2014/03/blog-pos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