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無意間給了你一記重擊,你暈眩了嗎?」
*小紅三歲了,爸媽發現在教小紅時,小紅頭也不回的說「不要」,爸媽怎麼過了甜蜜的兩年後,小孩似乎不像自己生的?到底怎麼了?
*小豆二十一歲了,媽媽叨唸他大學要怎麼念書時,小豆狠狠地說「不要再管我了,我都幾歲了~知不知道妳簡直煩死了」媽媽瞬間心碎一地,眼眶打滾的是傷心和憤怒的淚水…
「孩子因為爭寵拒絕吃飯」「孩子為了不去保母家而大吼大叫」「孩子永遠在拒絕刷牙」從什麼時候變成每天上演的劇碼?爸媽看著眼前的寶貝,心裡卻感覺非常遙遠,好似孩子發了脾氣就好像不是我生的?
這種被拒絕、莫名傷心的心情夾帶狂風暴雨而來,因擔心而怒不可遏、害怕孩子從此不把自己放在眼裡,這樣的孩子長大又該怎麼辦,焦慮瞬間淹沒傷心的您~
現在的爸媽非常重視孩子的教養的品質,對於孩子,總是當責不讓。
當孩子說「不要」時,常搞的家長們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無所適從,想搞定小野獸時頭很大。當你耐性耗盡、壓力過大時,你容易用力過猛,造成反作用力了嗎?
從我在心理諮商和家庭一起工作的經驗中,常會接觸「孩子說不要,家長狂跳腳」的情形。我發現,如果你開始跳腳,其實您的心裡已經非常疲累摟~
一、窮追猛打型:那你告訴我~你到底要怎樣?快點啦~你是什麼毛病阿~
二、自怨自艾型:天呐,我怎麼教出這種小孩、是不是上輩子我欠他的
三、徹底絕望型: 你當別人家的小孩好了,我們家的小孩不會這樣、我要把妳送感化教育,讓你給別人教看看
四、被動攻擊型:你給我試試看,我都不理你,看你會變怎樣?
如果有以上狀況,就是你必須停下腳步愛自己摟!
求好心切表示你愛他, 重點是~你用對方法了嗎?「孩子上學說不要」「不要去看醫生」「不想上安親班」「不想去洗澡」總是有很多理由向爸媽推託,以下提供兩個觀點給聰明的您:
一、 生理健康(身體和環境):
孩子有時候會因為健康、睡眠和情緒問題,像是沒吃飽、沒睡飽而心情不好,做什麼都提不起勁。或因環境溫度和光線,讓孩子感到不舒服~所以,環境的舒適與否,也會影響孩子情緒低落或過度亢奮,而不想聽從任何指導!
二、心理健康:
如果不是生理上的不舒服,當孩子說「我不要」的時候,聰明的爸媽一定要聯想到,其實背後有孩子「堅持」的原因。
我們不一定要順著孩子什麼都給,但你和他的想法都很重要,都需要被充分理解。
當孩子脫口說出「我不要」的同時,孩子在表達的可能是:我真的不想要、不要逼我~不要控制我、不要限制我、離我遠一點、不要管我 、不要阻礙我、不要干擾我…。
看起來是否很熟悉呢?
也許您會生氣:「你這麼小就敢說出這種話,那以後怎麼辦?」「你怎麼可以這種態度跟我說話?」「我這麼做都是為你好,你到底懂不懂?」
更深一層您是否擔心的是:你把我推的好遠、你是不是不要我再接近你了、你不要我了、你怎麼變成這樣、你很無情、再怎麼說我也是你爸媽阿~
教養就是「一手滋潤、一手設限」,說得容易卻做得難啊~究竟,要怎麼借力使力,才能與孩子靠近呢?
其實,從孩子開始說「我不要」的同時,以孩童發展的角度上來看,往往是孩子自主的展現!根據兒童中心遊戲治療的觀點,「讓孩子獲得自主性和有能力的感覺」對於兒童發展有舉足輕重的重要性!另外,有些孩子說不要,但其實是「要」,讓孩子使用雙重訊息對孩子其實是不利的。
因為他無法學會正確表達自己想要什麼。那麼,如果孩子確定不要,就要讓孩子確定選擇的後果,練習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當孩子期待能夠「自己來」的時候,這份「我可以自己決定」「我可以自己試試看」「我知道該怎麼做」成就感和有能感~能夠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和掌握感。我們可以透過讓孩子「畫畫」,讓孩子畫出自己的心情,並和孩子討論他在乎的想法和感受,理解他的決定。即可借力使力,讓你運用他的這句「我不要」,與孩子感情更加溫!
有些孩子,是真的擔心自己長大了,爸媽仍然會堅決的介入他的人生。
殊不知,爸媽在反覆確認的過程,其實打從心底正殷殷期盼著「你自己真的可以了,就讓我們守護著你,陪你闖你的人生!」
資料來源http://www.babyou.com/index.php?do=news&locid=613&id=11642
********************************************************************
了解,是尊重的開始
寶寶~趕快來洗澡囉! 「我不要!」
弟弟~晚餐要吃完噢! 「我不要!」
妹妹~要過馬路囉!牽媽咪的手喔! 「我不要!」
寶貝~去把你的玩具收好喔! 「我不要!」
Baby~外面很冷去穿外套喔! 「我不要!」
當孩子把「我不要」這三個字,當作口頭禪,有時候聰明的寶貝孩子說上癮了,還把「我不要」這三個字編成歌,唱出不成調的旋律,當你一天到晚聽到「我不要」的次數開始比聽到江南style的次數還多的時候 ,你會怎麼做呢?
你可能不懂,為什麼之前那麼乖巧的小孩,你請他去拿衛生紙,他就會喜滋滋的踩著趴趴趴的小步伐去幫你找衛生紙,然後以一副小狗撿到球那般惹人憐愛要你誇獎的模樣回來...
怎麼突然間,孩子有時候好似被咒怨裡的俊雄附身,一點都不得人疼?
有時候甚至還像是在街上抗議的革命份子,激進的反對我們這些當局政府?
當然,高壓政策是不行的!我們都知道武力威權控制之下的政權是沒有辦法長久的!我想,我們做父母的當然也沒有要血腥鎮壓孩子的打算!
那要怎麼辦呢?
首先!重點在於我們做父母的要知道「孩子每一個行為表達的背後,都有一個『需求』需要被滿足!」。
「了解,是尊重的開始」,所以首先我們必須要去瞭解孩子,為什麼會開始這樣做?
畢竟,很多的誤解、排斥的心態,都是因為面對未知、不了解的事物所產生的!在知道孩子為什麼會開始這樣做,我們就可以就原因來提出解決的方案!
*「嬰兒→兒童:人生的第一個轉變期」
英文用trouble two、terrible three來形容這個階段,在台灣我們則是有「三歲豬狗嫌」的俗語,到底是怎麼回事,會讓小孩連可愛的狗狗都會嫌棄呢?因為孩子在3~5歲的這個轉變階段,他從小嬰兒慢慢地長大變成兒童,他發現自己可以靠雙腳自由的行動、可以靠嘴把表達想法、可以靠小腦袋思考!
這樣的長大對孩子而言完全是未知的領域,他開始發現自己可以藉由獨立不依靠父母,也是這個時期,孩子慢慢地建立起自信心、自我概念!
「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孩子就像躍躍欲試擁有新技能的小魔法師,探索著自己言語、想法、行為的可能信,而「說不要」,就是第一個表達自己想法的句子!
對於某些西方國家而言,這一句「我不要」!是批判性思考的開始,因為孩子開始反駁他人的意見、並且開始有自己的想法了!所以當孩子懂得開始說不要的時候,反而是值得歡慶的時刻!!
當然還是魔法師學徒的小孩,並不是每一個都是哈利波特裡面的天才妙麗,是很有可能把他們的初級魔咒用錯地方:來去睡覺了,「不要!」,來穿鞋子,「不要!」,大人就算皺了多少次的眉頭,可能都不懂這到底有什麼好「不要」的,就會直覺的聯想,認為自己的孩子怎麼那麼難搞!
更令人擔心的事是,有些父母並不了解這只是孩子的過渡期,反而否認孩子的表達,忽略孩子的意見!
孩子一聲聲的「我不要!」,背後都代表了「有所需求的意義」,希望自己被聽到、希望自己意見被尊重、告訴大人我已經是獨立思考的人了!
當然我也不能就因為孩子說了「我不要」,就對他的意見、想法百依百順,那我們到底要怎麼做呢?
下面幾個做法,給大家參考看看喔!
*怎麼做
1.「爸媽停看聽」在小孩說出「我不要」的時刻,一定是我們做大人的對於孩子有所要求、希望他去做什麼,所以當我們的要求被孩子拒絕了,我們該怎麼辦?
「停」:先把自己直覺性的反應停下來!
沒有人規定當我們父母接收到孩子訊息的時候,一定要馬上瞬間反應,而且與孩子對話的時候,並沒有人在旁邊倒數計時我們的反應時間、等著搶答!
所以我們可以慢慢反應,先給予孩子肯定「喔!恩!我聽到了!」的回應,告訴孩子「我聽到你說的意見了」!
「看」:觀看自己的感受!
在接收到孩子的意見後,請看看自己的感覺,是生氣??是覺得被冒犯到?覺得自己的權威被挑戰了?還是覺得沒什麼感覺、不在乎、或是算了(不要拉倒)的感受?
如果你是哪種覺得有負面的情緒即將浮現的話,最好先做些其他事情來舒緩一下自己的情緒!深呼吸、拍拍手、去洗把臉、跳幾下、唱首歌...
有時候,讓孩子看到做父母的有時候也會有情緒、也會因為某些話而感到不舒服,是沒有關係的!重點是要讓孩子看到你怎麼樣處理這樣的情緒,怎麼樣消化這樣的情緒然後恢復正常!
情緒管理在人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學習項目,問題是學校教育裡面很少提到,所以大部份的孩子都是從父母、老師的「行為」上來學情緒控制,這時候父母的身教是很重要的!
「聽」:聽見孩子話語背後的意義!
我們有時候做父母的常常會忘記,自己面對的是尚未成熟發展的孩子,雖然他可能會聽懂你的話了、可以跟你對話,可能其實在很多想法、問題解決方法的選擇上,孩子的能力還是不足!
即使在7、8歲更大一點的孩子身上都有可能發生在自己的緊張、情緒之下,無法表達自己的想法了,更何況是小一點的孩子?
孩子因為正在成長,所以在有些情況下沒有辦法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要求,或是不夠瞭解自己的情緒,導致會有像是大哭、生氣等等的強烈表達方式!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大人能夠用同理心,跳脫自己的直覺反應情緒,利用觀察來聽出孩子「我不要!」背後的含義,並且試著用同理心去理解孩子的需求!
是「為了反對而反對」?
是因為「卡通正演到精彩的地方」?
是因為「覺得外面不冷不需要穿外套」?
還是因為「我已經長大了,不需要牽媽咪的手了」?
當我們把孩子的需求放進考量,不只是用權威來命令,和孩子一起討論, 一定可以找出雙方都能夠接受的「雙贏局面」!
記得有一天傍晚,那一次晚餐我的先生-海馬正好有事,所以晚餐輪我做,加班了好幾個小時的我匆匆忙忙從學校趕回家,一回家就披上戰袍,戴上手套,開始洗碗、做晚餐,在忙了將近一個多小時之後才終於端出晚餐,當時我已經是蓬頭垢面、滿身油煙味、臉上也開始帶著菜色,非常疲憊了!
但是....沒想到那天我做的菜(好像是什麼蔬菜湯麵吧!),小小魚們過了十分鐘之後,居然還只是吃了一兩口,大部份時間都是坐在餐桌上聊天...
我就很快地說:「趕快吃完!不要只顧聊天!」
小小魚看了一下桌上的湯麵,結果居然冒出:「我不要吃!」
一剎那間,那一天所有上班的辛勞、努力做菜的疲憊,加上孩子拒絕吃晚餐的話語,讓我整個人接近火山爆發,「不吃就算了!」、「不吃就下去!晚上餓肚子!」、「不行,這是晚餐,你給我吃完!」、「我煮的很辛苦耶!要吃完!」這些句子就像是樂透搖獎機裡面的數字球一樣在我腦海裡面翻轉,等著爆發的時刻來臨!
在我臉色一變的時候,海馬剛好從工作室裡面出來,看了看我,他作出「吸氣、吐氣」的手勢,跟我一起走到客廳冷靜下來,他問我心裡有什麼感覺..
小魚:「我覺得很生氣啊!我那麼辛苦煮的晚餐耶!不要吃就算了!就跟以前愛挑食那樣,不要吃就讓他們餓肚子!下次他們就知道晚餐要吃了!」說完眼淚都要飆出來了!
海馬:「你覺得他們說不想吃是為什麼?」
小魚:「當然是挑食啊!」
海馬:「可是你想想,小小魚們上一次挑食不想吃晚餐已經是兩年前的事了?」
小魚:「恩......」
海馬:「小魚齊上一次說不想吃,他後來也沒有吃,那一天晚上他就吐了!還記得嗎?」
小魚:「恩.....」
海馬:「要不要跟孩子溝通一下?」
在放下自己“受到冒犯”的情緒之後,在跟小小魚的溝通中,我才知道,原來小小魚沒有吃過香菜,覺得撒滿的整碗的香菜碎片很辣!
小魚:「那怎麼辦?湯裡面都是香菜耶?」
小魚萱:「有其他東西可以吃嗎?」
小魚齊:「我想要吃PIZZA!」
小魚:「我沒有要出去買PIZZA!(不能無條件答應孩子)
而且媽媽上了一天的班了,很累!(說出自己的心情),
冰箱裡面有胡蘿蔔、青花菜、小黃瓜、還有昨天晚上的紅豆湯。
(把自己可以接受的條件開出來!)」
小魚萱:「我喜歡胡蘿蔔!還有紅豆湯!」
小魚齊:「我喜歡青花菜!小黃瓜也很好啊!」
小魚:「可是我們家不能挑食,這個湯至少喝半小碗好嗎?」(根據英國的科學家統計,挑食的食物通常在嘗試了五次之後,就會變得不那麼讓人難以接受。)
小小魚:「好!!」
就這樣,我花了五分鐘燙了青花菜、削好一整根的胡蘿蔔、洗完小黃瓜,小小魚就在廚房開心地啃著蔬菜,吃著紅豆湯當做晚餐的點心!
找出雙贏的局面,往往伴隨著跟孩子的溝通,親子之間的協調,需要比較多的時間和方法!
提出疑問像是:「你說『我不要』,那你要什麼?」、
利用觀察「他現在不想去洗澡,是因為看卡通正好到精彩的地放嗎?」、
讓孩子表達想法「那你覺得我們怎麼做會比較好呢?」 、
提供解決之道「你不想牽媽咪的手,但是我們要過馬路很危險,你拉著我的袖子好嗎?」
以上都是不錯的方法!
一旦父母能夠而且願意提供解決之道,並且讓孩子參與討論、讓他貢獻主意,就可以和孩子一起探索雙贏的局面,不僅僅是「尊重孩子的自我表達」,更利用「身教」教導孩子遇到兩方意見有衝突時,一定有更好解決之道!
【部落客之星】人氣計分的統計標準:
當週姊妹淘網站閱讀人氣(40%)+發佈當天臉書推文按讚人氣(30%)+總編輯陶晶瑩評分(30%)
三項分數總和最高者,將成為首屆「姊妹淘部落客之星!」正式成為我們的駐站作家,在網站上與姊妹淘一同分享心情故事與生活點滴!
資料來源http://www.babyou.com/index.php?do=news&locid=613&id=11641
********************************************************************************
When Baby say "WHY".... 好奇寶貝愛問為什麼─如何回答孩子的問題 | |
文/冠博托兒所所長、小博士托兒所所長 廖麗文
| |
孩子對事物好奇的行為代表什麼?簡單的說,代表一種求知的欲望。每個孩子都有求知的欲望,也有發展的潛能,藉著探索、操弄、發問,兒童滿足了求知的慾望,智能也因此而獲得增長,所以,探索、操弄、發問,對孩子來說,都是好事。 站在教育的觀點,我們是需要鼓勵孩子多問、多發表,因為這樣不但能增進孩子的語言能力,也能幫助他學習週遭的事物。 所以,父母面對愛發問的孩子時,應先分辨、了解,孩子發問的動機;是孩子缺乏父母的關心與注意,因此才喜歡緊跟大人亦步亦趨地問個不停;或者是孩子是出於求知欲滿足的緣故,父母在明瞭孩子的動機後,再決定處理的方式。 ※想引起父母注意的寶寶 如果孩子發問的動機是想引起父母的關心和注意,父母需給予孩子更多的關心和擁抱,同時要避免指責或禁止孩子發問,讓孩子在父母的關心和擁抱中慢慢減少這種不當的發問。 ※想知道一切新事物的寶寶 如果孩子是屬於求知欲型的,則父母可依其孩子的年齡和程度的不同來回答。如果孩子所提出的問題是父母可以立即回答的,則儘量當場答覆,如果是屬於比較簡單的問題,父母也可以藉著反問的方式去引導孩子,讓他有機會可以思考。 ※孩子問的尷尬問題 如果孩子所問的問題令您感到尷尬或者啞口無言,父母也不必覺得有失面子,畢竟人非萬能,遇到這種情形,父母不妨和孩子一起查閱書籍,尋找答案,研究討論,這種不厭其煩地和孩子共同尋找答案的整個過程,就是一個非常棒的身教表現,也是機會教育,讓孩子從小就耳濡目染學習研究的精神。 ※抽象的問題怎麼答 如果孩子年紀較大,所問的問題是屬於抽象、觀念性的問題,並無標準答案可循,這時,父母不妨鼓勵孩子到學校請教老師和同學,聽聽她們的看法、想法,這種方式可增廣孩子的聽聞,讓孩子體會事物的多面性。 建立良好的親子溝通 孩子好奇、愛發問是個好現象,父母不要因為孩子一連串的問題感到厭煩或者認為那是一個傻問題、異想天開的想法,父母要學習不論在任何時候或場合,盡量避免指責或禁止孩子發問,如果父母真的很忙或很累,也要婉轉的告訴孩子 稍後再和他討論,否則孩子在受到責罵及得不到回答時,容易產生挫折感,及失去對父母的信任,日子久了,親子間的感情也會變得疏離。 因此,父母對孩子的一些傻問題,或者異想天開的問題,均要認真回答,同時要鼓勵孩子多發問,培養和孩子一起交談的習慣,在一問一答之中,親子間的話題便源源不絕,一方面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可以擴展孩子的知識領域,進而促進親子之間情感的交流。 給家長的建議 1. 給孩子一個屬於自己的天地,裡面放置各種玩具、書籍、材料等,主動提供孩子一個豐富的學習環境。 2. 每天撥出30分鐘,從小養成和孩子交談的習慣。 3. 對孩子好奇的問題,指導孩子如何找答案。 4. 藉著問題引導孩子多觀察四周圍的事物,思索更多的問題。 | |
(取材自媽咪寶貝雜誌)
資料來源http://www.enfamama.com.tw/stage4/mamabox/s4baby03_25.asp
***************************************************************************
不要“鼓勵”寶寶的任性
**你做對了嗎?** 有很多爸媽都不自覺地「鼓勵」著寶寶的任性行為,要改變這種狀況,就要用對方法。沒有人會承認自己有鼓勵寶寶任性行為的做法,但是確實有不少爸媽在無意識中給予了寶寶這種鼓勵。 例如,當寶寶表現乖巧的時,不少爸媽心裡鬆一口氣:這下好多了,不用管寶寶,可以安靜一會,於是忽略孩子的表現;而當寶寶表現十分頑劣的時候,爸媽就會臉紅脖子粗地給予呵斥。儘管呵斥不是寶寶所想要的,但是與他表現乖巧時,爸媽的沒有理睬,他會更傾向於以表現不好來獲得爸媽的呵斥,這也是爸媽給予他的一種關注,儘管這種關注並不是理想的關注。 一旦寶寶領會到他不聽話比聽話更能吸引爸媽注意時,他就會變得很難控制自己,甚至以各種任性行為來獲取主動權,吸引大人的眼光。 ※解決對策 所以,當我們面對寶寶的時候,不管多忙、多累,都應該在他表現好的時候多給予一些關注,而不要等到他表現不好了,才去呵斥他甚至懲罰他。建議爸媽每天回到家都不要忘了做下面的事情: ☆擁抱 熱情地擁抱寶寶,親親他,並且毫不吝嗇地對他說:「寶貝,看到你我真開心,快讓媽媽抱抱。」 ☆讚美 當寶寶自己安安靜靜在玩耍或者按照你的要求在做事的時候,記得時時誇誇他:「寶貝,你表現得很好,會自己一個人玩了。」如果你經常這樣對待寶寶,他就會明白你期望他有什麼樣的行為,什麼樣的行為會得到你的讚賞。 ☆面對哭鬧時 當寶寶任性的時候,訓斥只會帶給他挫敗感而且更加讓他不知所措。最好溫和地告訴他:「寶貝不要哭,你可以好好跟媽媽說。」例如媽媽在打電話,寶寶不願意媽媽因為打電話而忽視自己,那就跟他說:「媽媽現在忙,等我打完這個電話,我會跟你玩。」如果寶寶願意等待就要稱讚他。 ★平常就要定規矩 ◎媽媽事情忙不過來的時候,要求寶寶要自己玩。 ◎寶寶想要跟媽媽玩的時候,不要哭鬧,要好好跟媽媽說。 ◎給寶寶制定一個時間表,劃出一部分時間給寶寶,在寶寶的時段裡不要做別的事,全心陪伴寶寶。如果因為特殊情況需要變更時間,跟寶寶商量一下,調整一下時間。 BOX:小提醒 寶寶學會守規矩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因此,要給予他一定的適應時間,等待他慢慢地懂事。 ~本文由聰明寶寶雜誌授權提供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_ly7VjWFHB5aoc0Ftede/article?mid=171&prev=181&next=167&l=f&fid=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