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0日 星期三

別犯了父母的十大迷思


1、過度照顧︰
現在許多小孩一生下來,就被照顧的無微不至,其結果可能剝奪了孩子學習、成長的機會。從小被餵食到了兩三歲甚至更大,孩子的小手缺乏拿湯匙、筷子的練習,會導致手部肌肉的發展問題,上了小學可能連寫字都會很困難。一直餵食孩子柔軟的食物怕他噎到,會讓孩子沒辦法發展咀嚼能力,甚至沒辦法正確發音。怕孩子冷、怕孩子熱、怕孩子受傷、怕孩子在外面被欺負,處處保護的結果,反而是在傷害孩子。

2、過度安排︰
相信你的周遭,一定有許多行程排得比你還滿的孩子。但許多研究都發現,被過度安排的小孩,最後都容易喪失對生活的熱情、也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美國兒童教育學者湯姆斯.阿姆斯壯特別提醒父母,所有的孩子都需要一些無所事事、隨性玩耍的時間,尤其是學齡前的孩子,唯有這樣才能讓他們的想像力充分的發揮。
每天至少空出一段時間,什麼都不要安排,讓生活有點不可預期的樂趣。

3、說教太多、身教太少︰
許多父母要求孩子去看書,自己卻在看電視。要求小孩要有禮貌,自己卻一天到晚對孩子破口大罵。當父母言行不一的時候,會失去孩子對父母的尊敬,甚至引起對父母的反感。
如果希望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就該盡量陪著他讀書,你可以看你自己喜歡的書,也可以與孩子共讀。如果你希望孩子有禮貌,表現出你對孩子的尊重是最有效的方法。

4、只關心學業,忽視其他生活能力的培養︰
「現代父母的悲哀是把對孩子的投資全都放在功課成績上,」台北市家長協會理事長包崇敏指出現代家長最大的迷思。游乾桂提醒父母,學校只能給畢業證書,卻不能給就職保證書,拿到高學歷好成績,不是競賽的結束,離開學校才是競爭的開始。父母除了在乎外在的分數、學歷、學校之外,對於孩子內在的智慧、美德、快不快樂、健不健康等等,更需要關心。

5、用【買】來滿足孩子︰
自從社會走向極度消費之後,父母想要滿足孩子,只要掏出口袋裡的錢,就能買到各式各樣的東西,從買玩具、買課程、買故事書到買一個個廣告中許諾給孩子的美好未來,父母買給孩子的東西不斷增加,卻不見得能增加孩子的快樂。黃春明在【九彎十八拐】雜誌裡,便以「吞噬動詞的怪獸」一詞來形容「買」這個字,現代人只有消費,除了買,還是買,孩子除了得到那買來的東西之外,卻失落了許多學習和成長。

6、完美主義︰
曾經在醫院負責輔導工作的教育學者游乾桂發現,許多被送進精神病院的孩子,往往是父母造成的,他們被父母的要求與渴望逼的喘不過氣,最後只好宣佈放棄。
游乾桂認為父母應該給孩子一條活路,也給孩子一條退路,如果孩子沒有辦法考上第一志願,他也還有一條退路,退一步海闊天空也不一定。

7、害怕輸在起跑點︰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點」是許多父母的信念。為了及早作好準備,很多孩子被迫提早結束無憂無慮的童年,這其實是一種競爭力的迷思。孩子的成長有他的節律,就像大自然的四季變化,當孩子的身心還沒有發展到可以吸收某些知識或技能的階段時,提早學習往往沒有效果,甚至傷害孩子的心智。
政大教育系教授王鍾和鼓勵父母與其整天掛念著孩子未來有沒有競爭力,不如從自我成長、自我突破的角度來引導孩子,這比強調要孩子贏過別人、打敗別人更重要。

8、 負面的言語太多︰
如果你有機會把你和孩子對話錄音下來,你可以分析一下,你會不會在言談中不斷地出現負面的語彙,例如︰「你不要…」「你不可以…」「為什麼你都不聽我的話…」「你今天在學校有沒有闖禍…」。負面的交談太多,其實很容易啟動人的防衛機制,你每次看到孩子就糾正他的缺點,他的大腦會漸漸形成一種反應,一看到你就緊張、害怕、甚至產生敵意。在心理學上有所謂的「痲痹化作用」與「明朗化作用」,負面言語加強「痲痹化的作用」壓抑了孩子的天賦,正向的言語卻能啟動「明朗化作用」,因為有人欣賞鼓勵,孩子會表現的更好。

9、透過孩子活出自己︰
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諮商研究所所長柯志恩發現,許多親子間的緊張關係,來自於父母把孩子當作自己願望的投射,每天把全副心血都投注在孩子身上,把孩子當作自己的事業來「經營」像是「透過孩子活出自己」。柯志恩提醒,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別把他當作是自己的「事業」來經營,父母自己也應該活出自己獨立的生活,否則一旦子女不領情,父母就會產生很多怨憎。

10、忘了享受做父母的樂趣︰
孩子快不快樂,其實是評量父母最好的指標。孩子快樂,才是最重要的,做父母除了要盡責,也別忘了享受孩子帶給你點點滴滴的幸福與滿足,要能經營親子間的快樂時光,做父母其實很快樂。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_ly7VjWFHB5aoc0Ftede/article?mid=80&prev=104&next=79&l=f&fid=10






******************************************************************************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媽媽!

媽媽的素質有多高  孩子就能飛多高


        NO. 1  
媽媽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媽媽的素質有多高,孩子就能飛多高;用理性的母愛幫助孩子健康成長;提高自身素質是教育孩子的關鍵;正確導航是媽媽的第一要責;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的人 生負責;每個問題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問題媽媽; 媽媽也應該向孩子學習;別忘培養孩子合群意識;給孩子種下一粒理想的種子。
  NO. 2  孩子99%成功采自媽媽1%的改變
            改變孩子從改變媽媽開始;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媽媽;媽媽教出孩子;重視培養孩子的愛好和特長; 給批評穿上表揚的外衣; 別把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孩子的標準;  做一個糊塗的媽媽; 媽媽要學會給孩子留面子。
   NO. 3  媽媽一定要懂的家教心理掌
     
擁有積極的心態才能有個好未來;樂觀,讓孩子的未來充滿陽光;獨立,讓孩子選擇自己的人生; 自信,為孩子找到生活的指向標;化解嫉妒,為孩子心理上的毒瘤做化療;信心來自于媽媽的信任;打敗自私,為孩子糾正唯我獨尊意識。
  NO. 4  媽媽必須給孩子的10種品質
          感恩,也是一種修養;寬容,教孩子學會心理換位 樂觀,開啟孩子光明未來之門;自信,構建孩子動力的金三角; 誠信,孩子人生的通行證; 勤勞,培 養孩子勤勞的蜜蜂精神;禮儀,孩子社交的名片 責任,將責任感植入孩子的心靈花園; 堅強,讓稚嫩的肩膀不畏懼困難;主見,讓成長的空間更自 由。
 NO. 5  做孩子的理財顧問
        教孩子學會理性消費;不讓孩子向看;給孩子零花錢的學問。
 NO. 6  好習慣決定孩子大未來
          培養孩子的合作精神;惜時如金,時間安排有訣竅;培養孩子愛勞動的習慣;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節約,讓生活更富有; 培養孩子愛學習的習慣;好衛生,好身體; 培養孩子良好的思維習慣; 培養良好的文明禮貌習慣。
  NO. 7  媽媽素質教育
          發掘創造力,給孩子善於發現的眼睛;  提升理解力,讓孩子從閱讀開始;集中注意力,養成專心致志的習慣;增強記憶力,送給孩子黃金效率;  發揮想像力,讓孩子擁有五彩的天空;鍛煉觀察力,激發孩子的求知欲。
   NO. 8     11不要
         不要讓母愛失去理性;不要讓孩子總圍著你的思想轉;不要總拿媽媽的權威限制孩子; 不要以自己的標準判斷孩子;不要把自己的興趣強加給孩子;  不要為孩子的錯誤買單;不要用分數衡量孩子;不要一直強調孩子的弱點;不要為孩子規劃人生,讓他自己去開拓;不要和叛逆的孩子硬碰 硬,重在引導;不要助長孩子的虛榮心。
 NO. 9  最傷害孩子的7句話
            “你真笨給我滾出去這麼多年,真是白養活你了沒見我正忙嗎,以後再說看我怎麼收拾你你看隔壁家的××,比你強多了別以為你長大了,我就管不了你
   NO.10  媽媽教育孩子的6個細節
       愛心,比金錢更重要;守時,就是守住你的誠信根基;別讓孩子囿于自己的天地;將挫折變為孩子成長的契機;再富也要孩子;不要可憐,為自己負責。
  NO 11  提高孩子競爭力的“13個法寶
        專注——讓孩子集中注意力;承受——學會承受外部壓力; 挑戰——鼓起勇氣攀上勝利的高峰; 分辨——是非觀是立足社會的根本;合作——培養團隊作戰的能 力;口才——舌燦蓮花,成就美好人生; 反思——讓孩子不犯相同的錯誤;  輸贏——正確面對勝利和失敗;溝通——猜疑與對抗的溶解劑;親和——做一個受 歡迎的人;責任——勝於能力的競爭力; 應變——讓思想衝破牢籠。
 NO.12  讓孩子愛上學習
         不做高壓媽媽;找到俘虜了孩子學習的興趣;不給孩子貼標籤;適時採用牧羊式教育;巧設陷阱,激發孩子的求知欲;化劣勢為優勢:地低成海,人低成王。
 NO. 13  給時間讓孩子好好娛樂
         給孩子一個好環境,讓他玩個痛快; 因勢利導,寓教於樂; 讓孩子不再一網情深;點燃孩子的想像力;做孩子的學習榜樣;及時用後果來督促他;及時表揚孩子的愛學習;培養自我管理是根本。
 NO. 14  培養孩子的特長
         做孩子的慧眼伯樂;維護孩子的進取興趣;順水推舟,做有效地偏科;不讓孩子的熱情酣睡 未雨綢繆,從長處抓起。
 NO.15  改變孩子一生的七堂課
        身教課:合格媽媽,優秀孩子的開始;溝通課:更好地溝通,更好地瞭解;責任課:媽媽是水,孩子才是前進的舵
        批評課:引導孩子進入正確的航道; 表揚課:不要吝嗇讚美的話語; 幸福課:栽植一顆向日葵,收穫積極的人;愛心課: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成功課:種下優良的種子,長出豐碩的果實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hlele3109/article?mid=80672&prev=81426&next=80552&l=f&fid=78








****************************************************************

教養可以這麼輕鬆--尋找新的親子關係

兩歲的瓜瓜因為會自己上網學英文、數學,曾接受過新聞採訪成為知名的兩歲天才兒,在這背後我們知道很多父母一看到新聞的當時,多少曾想過:「天才?一定是這孩子一生下來就很聰明了,再不然就是父母花了很多時間金錢來教養,才會有這樣厲害的表現,我的孩子天生不是這塊料,也沒有比較好的家境栽培他,看來就只能放他去自生自滅,將來不要變壞就偷笑了!」

瓜瓜曾經是到了快兩歲還只會說「爸爸媽媽」的孩子,今日他的聰明懂事絕對不是偶然,也不是出於一個物質享受的教養環境,為了讓他多講些話,我們在我懷地瓜後期還帶瓜瓜去動物園接受自然刺激,就在剛過完兩歲生日的某一天,瓜瓜突然指著英文字母唸出來:「B、J、K...。」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個字母,卻讓我們突然頓悟:這孩子的沉默是…金。

所有問題皆能從耐心引導瞬間轉變成光芒耀眼的結果,我們的育兒觀念皆在於「信心」的基礎上展開,充分相信每個孩子皆有不同的優點與才能,培養生存的抗壓性和各項能力後,放膽就由孩子自己去摸索成長。
  
「命令強迫、打罵限制、火爆處理問題」,都是讓教養失敗的重要原因,可卻是最多父母親的迷思:「我不扮黑臉誰扮黑臉?不打不成器阿!能夠好好講,我還需要發脾氣嗎?」如何稱為好好講?看了這本書後,你會發現以前所謂的好好講,其實都只是父母親在「笑裡藏刀或委曲求全」,甚至讓孩子「得寸進尺」而已,因此您將更需要這本輕鬆教養書,來協助自己找到一個親子新關係。
  
瓜家育兒的煩惱總是還來不及嘆息就已經成功解決,並非瓜瓜和地瓜兩兄弟好生好養,而是在於我們先練了幾年「父母基本功」後,才迎接這兩個小寶貝的到來。如果你剛好相反,是在擁有寶貝後才學育兒,大可不必感覺沮喪難過,本書讓每位認真偉大的爸爸媽媽通通來得及!只要你從現在開始進入閱讀,馬上就有輕鬆易用、根本解決惱人育兒問題的絕妙好招,還會讓你越來越憂鬱的心情,突然感覺快樂舒暢唷!

瓜家教育四原則

一、養孩子但不怕孩子:
生下來就要養,這是基本責任,父母不能怕孩子哭鬧、不能怕孩子生病受傷,不能怕孩子失敗!要勇敢陪他去面對每一個挑戰。

二、愛孩子但不慣孩子:
愛孩子不是處處依他、慣他、寵他,而是讓孩子能夠知道爸媽不是聖人,也會有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不願意看到的事情;所以有時後就不會順著孩子,並非不愛他。

三、教孩子但不打孩子:
只有一歲前的孩子,用打或許有效,過了一歲後,要「教」才有效!有的父母談到孩子一歲後用打還是有效,因此沾沾自喜,當你發現孩子又更大時,同樣的問題再度出現,才知道當時孩子只是壓抑住原本的壞習慣,並不是完全改過;對於之前打孩子的你,情何以堪!

四、聽孩子但不罵孩子:
了解孩子做每件事情的原因後,不用責罵收尾,而用積極引導的方式,導向我們想要的結果。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cIjmRUSZERiCDG.grmC6/article?mid=5462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9JqeSt.cERmoSKqGh4m1jFJM/article?mid=2840&prev=2843&next=2832&l=f&fid=53









************************************************************************
【父母會傳給孩子八個壞習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讓孩子生理和心理都健康,父母以身作則最關鍵。美國「醫學博士網」近日報導,刊出家長應該避免的8個壞習慣。

1:愛批評抱怨。母親如果經常抱怨自己的身材,給孩子特別是女兒傳達的信息是「自尊來自牛仔褲是否合身或體重有多輕。」這可能會使孩子討厭鏡子裡的自己,自尊下降,對自己身材不滿。這些都很容易導致青少年反復節食減肥、暴飲暴食或者厭食症等嚴重問題。

2:用食物安撫情緒。家長在傷心或失望時用食物安慰自己,也會給孩子發出錯誤信號─食物可以解決很多問題。正確的做法是,通過與朋友交談或者散步等更好的方式改善和提升情緒。

3:過多使用手機和電腦。研究發現,在螢幕前的時間太長會影響兒童睡眠問題,導致學習成績下降及體重增加等多種問題。而與家人共餐的孩子肥胖幾率更低。然而,有些家長一邊告訴孩子不要在吃飯時發短信,一邊自己卻在使用智能手機。言教不如身教,應制訂手機電腦家庭使用規則,所有家庭成員必須嚴格遵守。

4:過分注重外表和物質。家長太注重外表和物質需求,很容易給孩子造成不良影響。家長應設法培養孩子更多的健康習慣,比如散步、打球等,讓孩子明白,身強體壯比穿著打扮更重要。家長贊美孩子漂亮的同時還應表揚他們聰明和善良。

5:借酒澆愁。工作一天不順心,回家就想喝一杯。這給孩子傳達的信息是,酒是緩解壓力和找到好感覺的極佳方式。家長應該尋找更積極的解壓方式,比如鍛煉身體、冥想打坐、與家人聊天等。

6:總愛比較。有些家長凡事總愛與人比較,動輒就教育孩子「鄰居家小孩如何」、「你某某同學如何」等。此類比較往往會適得其反,不但起不到鼓勵和鞭策作用,反而容易導致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正確的做法是,當孩子有良好表現時,及時表揚。

7:愛爭吵。如果夫妻間總愛爭吵,孩子學到的是「爭吵是解決問題必要途徑」。父母吵架不但難以解決問題,還會給孩子帶來負面壓力。研究發現,這種壓力還會增加兒童發胖風險。

8:對別人說三道四。很多家長愛對別人的長相或行為說三道四。這其實是缺乏自信的一大表現。久而久之,孩子也會學習這種行為。

資料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ages/Luxasia-Taiwan%E5%8F%B0%E7%81%A3%E7%9B%A7%E4%BA%9E/228829503858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