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0日 星期三

聰明寶寶學認字

專家 / 肖燕萍 幼兒教育研究員

小融融,今年4歲了。從2歲起,小融融就在當過大學教授的爺爺的指導下,開始識字,現在已經認識2000多個中文字。她和爸爸媽媽逛超市,能認識商品標簽和價錢;在捷運站裏,能看著指示牌帶領大家走出捷運站。父母帶她去做智力測驗,竟然高達140多分。主試告訴小融融的父母,這個孩子是個小小的天才。識字多,讓小融融早慧。與同年齡的兒童相比,小融融有著廣泛的閱讀量,對事物的理解也超出尋常孩子。在羡慕不已的時候,人們也有疑惑—那麼小就開始學習認識中文字,是不是太早了?怎樣才能做好孩子的識字教育?

識字的最佳年齡
幾歲開始教孩子識字是最適合?—相信這是每個家庭都關心的問題。從生理學上講,兒童時期是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也是記憶力特別強的時期。 一些教學研究和實驗證明,3歲是自然記憶能力和整體模式識別能力的最高峰,孩子能像認識其他物品一樣自然接觸和認識國字;4-5歲的孩子普遍可以學認字,而且識字速度不比6-7歲的孩子慢。研究還顯示,5歲多的孩子能學會漢字的大部分筆畫,並且能運用筆劃分析字形和書寫。也有一些專家認為,從孩子有圖案識別能力開始,就可以教他們識字了。也就是說,識字教育,在寶寶1歲左右的時候就可以開始了。

及早識字,利多?弊多?
有些父母會擔心,這麼早就讓孩子識字讀書,會不會影響孩子的發育?會不會讓孩子小小年紀就負擔過重? 事實上,4歲左右是孩子求知慾最強烈的時期,在這段時間為兒童提供知識資訊,促使他們主動學習,滿足他們的求知慾望,能促進孩子求知興趣的發展。其次,從出生到6歲是兒童大腦發育的最佳時期。科學實驗證明,在幼兒時期進行學習會促進孩子大腦皮層的發育,培養出腦細胞質量高、頭腦聰明的人來。因此,3歲左右開始讀書識字並不會影響孩子的正常發育。學習識字的關鍵在於應該引導得法,量力而行,不要過分強求,操之過急。強迫孩子學習或是學的過多、時間過長,都不利於他的身心健康和智力的發育。

學漢字有利於提高孩子智慧
漢字大多是從象形文字演化而來的,很多字與實物之間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形似或神似,有利於孩子辨別、認記。同時漢字具有神奇的組詞能力。將漢字的辭彙拆開來看,很多字本身就是詞。這樣,孩子們雖然只認識一些有限的「熟字」,但卻可以發現許多變化無窮的新詞來。由於每個漢字都是音、形、義有機聯繫的符號刺激物,孩子學習了有利於右腦開發,而右腦的開發對兒童智力的發展具有決定性意義日本的石井勳教授在《幼兒智力開發法》一書中說:他多次反覆測試的結果是,日本孩子如果從5歲開始學漢字,到入學前一年,智商能達到110;要是從4歲開始學起,學兩年,智商能達120;若從3歲開始學習三年,智商能達到125至130。

識字方法有多少?
當孩子有認字需要的時候,爸爸媽媽要儘量滿足。孩子是好奇的。他看見了環境中的字,想知道是什麼意思。這時,他需要認識這些字。在孩子有自己的需要時,他心情舒暢,學習效果也比較好。所以,父母一定要抓住孩子想要識字的時機「趁機而教」。

教法多種多樣,以下一些辦法,供爸爸媽媽們參考:
◎為孩子創造一個識字的環境
環境對於孩子識字快慢非常重要。在我們的生活中,每天都會接觸到大量的書面文字:電視裏的廣告文字、食品包裝袋上的彩色文字、速食店的店招、路邊的路牌……這些,都構成了孩子識字現成而良好的環境。
爸爸媽媽完全可以看到什麼就讓孩子學什麼,如看到來來往往的汽車就學「車」(汽車、火車、卡車、警車……);看到樹就學「樹」(楊樹、柳樹、松樹、大樹……)。這樣,一方面可以利用這些漢字的環境效應,通過身臨其境的感受來加深對漢字的理解;一方面,還能培養孩子愛觀察、愛提問的好習慣。
此外,父母也可以自己在創造出適合孩子認字的環境,如在冰箱上、電視上貼上寫著「冰箱」、「電視」這些漢語和拼音的紙片等。這些有意識的動作會讓孩子對每天接觸到的東西?生字面的理解,從而加深了印象。

◎利用圖畫故事書來教寶寶識字
不放過每一個給孩子讀故事書、看圖畫書的機會。媽媽可以邊指著書邊唸給寶寶聽;也可以把圖畫上、書本上的故事情節講給孩子聽,同時出示字卡,讓他們在理解情節的同時記住漢字。
有時,也可以採取先背書後認字的方法。先給孩子反覆說他喜歡聽的故事,直到寶寶能夠獨立覆述出來。這時再一起來看書,對號入座,找到字音所對應的字形。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按照文字的順序,手指指準那個字,眼睛就要看那個字,並且此時孩子的注意力一定要集中。
當孩子有了一定的識字量後,爸爸媽媽也可以用提字的方法。如,故事書中說到了小牛,就把「牛」拿出來,問寶寶「牛吃什麼呀?」寶寶說:「吃草!」那就再讓寶寶認識「草」這個字。

◎識字卡片很重要
有心的父母可以自己製作許多圖文並茂的識字卡片,或收集一些教孩子識字的圖片。在日常生活中,時不時地通過卡片,以遊戲的方法來教孩子認識漢字。孩子學得輕鬆,父母教得也輕鬆,更重要的是,能加深孩子對漢字的印象。

◎動作法
父母可以透過做動作來讓孩子認識字。父母給孩子穿衣服的時候,就可以拿出寫著「穿」字的卡片,然後做「穿」的動作,並讓孩子也來做做「穿」的動作,達到讓孩子既動手又動腦的效果。

◎兒歌學漢字
朗朗上口的兒歌、詩歌,是孩子喜歡並容易接受的。父母可以先教孩子念兒歌,讓孩子把他喜歡的兒歌背出來,再慢慢地一個一個把兒歌裏的漢字教給寶寶。比如,兒歌「一隻小豬去市場,一隻小豬在家裏……」,父母可以先教孩子認識「豬」,再認識「家」,直到教孩子認得整首兒歌。

◎「找朋友」法
這是個利用認識的字來認識字的辦法,適合於已經認識不少漢字的孩子。如果孩子認識了「青草」的「青」,再遇到「清水」的「清」,也許就能很容易讀出來了。在此基礎上,父母接著讓他理解「清」是什麼意思,是用在哪裡的等等,就比較容易了。

科學學漢字,三要三不要
三要
1.要靈活機動,充滿趣味。孩子有好奇、好動、好問、好強的心理特點。因此,教孩子識字最好寓教於樂,做一些識字遊戲,讓孩子在最興奮時自然識字,這可是識字教育的關鍵所在。
2.要注意手法的花樣變化。孩子學漢字的形式和途徑多種多樣,有看圖識字、講故事識字、字卡識字。爸爸媽媽不要墨守某一種方式不變,否則會引起孩子的厭學情緒。
3.要重視復習鞏固。孩子的年齡小,遺忘性大。所以,即使是學過的字,爸爸媽媽也要不斷地加深孩子的印象。當路過商店招牌、超市標價或者電視廣告中有孩子認識的字的時候,不要放過,問問孩子,這是什麼字,有些什麼相關詞語等。一個漢字,必須反覆出現、經常接觸、多次認讀,孩子才能認得準、記得牢。

三不要
1.不要急於求成、過於嚴肅。爸爸媽媽不能要求孩子認識多少字以後才能吃飯或睡覺,否則會對孩子形成壓力,挫傷他的積極性。孩子不喜歡嚴肅、規範的教學方式,父母以遊戲的輕鬆方式來教孩子,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不要相互比較。父母可別對孩子說這樣的話:「怎麼亮亮可以認識500個字,你就記不住呢?」孩子的自信心會在這樣的話中逐漸消失。
3.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有時父母會對孩子的漢字教育時斷時續,工作閒了,情緒好了,就教孩子識兩個字,工作忙了,又長時間不聞不問。這樣不利於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遊戲幫助寶寶學漢字
◎謎語遊戲
給孩子猜個謎語:「小小年齡鬍子翹,看見小魚咪咪叫,愛洗臉、愛理毛、老鼠見它嚇得逃。」孩子回答是「貓」以後,再拿出字卡「貓」,那麼貓最愛吃什麼呢?接著拿出寫著「魚」的卡片。依此類推,但注意不要一次讓孩子認識太多的字。

◎超市卡片遊戲
平時收集一些超市和百貨公司的宣傳單,把單樣物品剪下來,在背後貼上白紙寫上該物品的名稱,做成卡片。請孩子對著卡片一一說出每一個物品的名稱和用途,再看看這樣物品的漢字。逛超市的時候,請孩子來認認看,哪些物品的漢字是他學過的。

◎太陽、月亮
準備一些白紙,寫上「太陽」、「月亮」等字,後面畫上表現該字的圖畫。讓孩子看著圖畫,學習文字。看熟了以後,再給孩子看漢字,讓他以肢體語言來告訴媽媽,他看到的是什麼字。

文 / 曾煒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_ly7VjWFHB5aoc0Ftede/article?mid=182&prev=183&next=181&l=f&fid=10






**************************************************************

國字變變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