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2日 星期三

親子公園運動去

小公園也能訓練出靈活身手
要充分發展孩子的大肢體動作,只運用家中的空間是不夠的,尤其對兩歲之後的孩子來說,能夠在戶外闊步跑、伸展攀爬、騎三輪車……不但讓動作技巧更純熟,肢體協調性更好,還能抒解情緒、增進體能與健康。 溜滑梯是孩子的最愛 溜滑梯是孩子體驗速度感的最佳遊具,還可以練習爬樓梯。兩歲之後,孩子很喜歡玩溜滑梯,在身體滑下的片刻,會體驗到「怎麼那麼快啊!」的速度感受。 當孩子年紀還小時,可以從比較不陡的溜滑梯開始;如果孩子害怕,媽媽可以等在溜滑梯下面接住孩子,減少孩子的恐懼感。 給爸媽的小叮嚀:帶著孩子心愛的玩偶一起到公園去玩吧!如果孩子有點害怕的話,就讓玩偶先試試看,孩子就會對自己有信心了。 搖搖馬,搖晃出趣味 一~兩歲的孩子,已經能坐穩搖搖馬,掌握前後出力的方式搖晃;兩歲之後,可以嘗試自己跨上搖馬或跨下搖馬。孩子騎著搖搖馬時,可以感受到適度的搖晃,有助於內耳前庭系統與肢體平衡感的發展,還能增進情緒穩定度。 公園裡的搖搖馬,通常有各種不同高度,可以依照孩子的身高選擇合適他的,並記得提醒孩子,腳要確實踏在踏板上、手握好,以確保安全。 給爸媽的小叮嚀:使用遊具前,應先看清楚使用說明,遵守使用年齡或體重限制的規定;若發現遊具已經破損、缺陷或有鬆動的情形,就不要再使用。 手腳並用的攀爬架 攀爬遊具可以促進孩子的四肢協調性與肢體平衡感。又因為攀爬遊具有金屬、塑膠或繩子各種不同的材質,孩子可以透過觀察及親身體驗(比如攀爬架的欄杆有大小不同的間隔、攀岩組的凹凸分佈區域),去試著掌控各種材質的特性(像是繩梯會隨著施力點不同,而產生不同方向的晃動),最後判斷自己能不能完成遊戲。 如果孩子想要嘗試看看,記得協助孩子、扶住他的身體,讓他先練習、體驗一下;或是請他觀察其他大孩子玩的情形,讓他可以模仿、學習。或許多試個幾次,他就能掌握到技巧了。 給爸媽的小叮嚀:在確認安全的情況下,鼓勵孩子自己試試看。如果成功了,記得大大的讚美他;如果他表示很害怕,則不需要勉強,只要耐心等待,有一天他就會願意嘗試了。 騎腳踏車,長大的最佳證明 騎腳踏車往往是孩子證明自己長大很重要的里程碑,所以有時間就和孩子一起帶著腳踏車到公園去玩吧! 兩歲之後,可以讓孩子試著騎三輪車,不過這個時候,他的腳還沒辦法踏穩踏板,所以大多時候是用腳滑行;三歲左右,腳踏踏板的技巧已經漸漸熟練,很快地他就能騎三輪車了。 給爸媽的小叮嚀:到公園玩時,孩子的穿著要方便活動,不要穿戴附有繩索的衣物,鞋帶也必須確實綁緊,避免鉤住產生危險。





*************************************************************
盪鞦韆 搖來盪去平衡好
看氣象報告說這週末會是個好天氣!!爸爸媽媽們有沒有打算帶小寶貝出去走走呢!?每次去公園看到小朋友很開心玩著鞦韆,都好想過去玩一下。印象有一次在大安森林公園看到一種專給幼兒使用的"坐式"鞦韆,抱著好奇順道觀察著幼兒們的表情,一下害怕鞦韆的速度、一下開心的看著爸爸媽媽,真是逗趣。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原來盪鞦韆有助於平衡感和情緒發展。
文章取自<律動生活No.32>  文:柯寶絢  諮詢老師:林怡君//雲門舞蹈教室老師

3歲的豪豪很愛盪鞦韆,而且每次都要求媽媽將他盪得很高很高,高到媽媽有點兒擔心:會不會太危險啦?可是豪豪不但兩手將繩索握得很緊,臉上還笑得很開心!盪鞦韆是孩子相當著迷的遊戲。尤其37歲的孩子,正值「前庭系統」蓬勃發展,更需要跑跑跳跳、盪來飛去等劇烈運動,來滿足身體所需要的刺激。


盪鞦韆有助於平衡感和情緒發展
「前庭」位於內耳,可以向大腦傳達關於重力、空間、平衡與協調的訊息。當前庭系統覺知頭部位置改變,便將訊息傳遞給中樞神經:「嘿,現在頭歪歪的喔,跟地面呈現30度傾斜!」大腦再整合視覺、本體感所傳遞而來的資料,確定身體相對於空間的位置、前進的方向和速度,形成理解:「喔,因為現在車子正在爬上坡,有時候還會轉彎,所以頭歪歪的……」,進而調整身體姿勢來維持平衡。這也就是為何開車的人比起乘客較不容易暈車的原因,因為司機多了視覺的回饋,大腦就不會受限於訊息不協調而產生暈眩。

除了平衡感,前庭也對情緒具有影響力:當身體慢速搖晃時,有助於穩定情緒;快速旋轉和俯衝,則會振奮神經並讓身體保持警覺。盪鞦韆速度可快可慢,既能享受俯衝的快速刺激,難過不安時坐上鞦韆輕輕搖擺,又能平撫心情,正所謂「輕晃重搖兩相宜」,可說是滿足前庭系統很棒的活動。

盪鞦韆是安全的前庭刺激
前庭刺激可依運動方向分為三類:水平、垂直和旋轉。所謂水平,指的是運動方向與地面平行的活動動,譬如跑步、騎車、盪鞦韆、搖搖馬和溜滑梯,安全度較高也最被廣為推薦。垂直刺激則包括跳彈簧、蹺蹺板等以身體垂直上下的運動,爸媽可以發現:4歲以上的孩子時常蹦蹦跳跳的,這是他們自我滿足前庭刺激的本能。旋轉則是當中最劇烈的刺激,轉圈圈、咖啡杯、旋轉飛椅皆屬此類,由於旋轉對於曾有癲癇病史或者心血管相關疾病的孩子具備潛在危險性,比較不建議在孩子「被動」的情況下實施,譬如抱著他們或者坐在旋轉椅上,拚命地快速幫他們轉圈圈。

盪高盪低 由孩子自己決定
年幼的孩子,玩盪鞦韆通常需要爸媽協助推動。1歲半的孩子,爸媽可以選擇座椅型的鞦韆,並繫上安全帶,以免孩子雙手力氣不足,意外墜落;3歲以上,即可嘗試一般在公園最常見的軟膠片椅座。推動的力氣由小漸大,爸媽可以先站在鞦韆前方側邊輕推孩子的膝蓋,並藉機觀察孩子的表情:害怕,便減小幅度甚至立即停止;開心,就再試著推高一點。在孩子迎面盪來之際,頑皮的爸媽可以偷偷伸出魔掌假裝抓他,孩子不但覺得更有趣,鞦韆遠離時更有「抓不到,抓不到」的得意。

等孩子逐漸熟悉盪鞦韆之後,爸媽改站在孩子後方,輕推孩子脊背。這種推法對大人和小孩而言都比較安全,而且能推得較高。約莫6歲左右,孩子可以開始運用全身的平衡感、肌肉和本體知覺,自行將鞦韆盪高。不過這還是需要多次練習,畢竟即使是大人,也不一定能盪得好呢。



<4個搖來盪去的居家小遊戲>
除了到公園盪鞦韆,爸媽的雙臂也能為孩子創造和盪鞦韆同樣的樂趣和前庭刺激效果。趕緊關上電視,站起來一起玩吧!

烤乳豬:
爸媽兩人都有空閒時,可以一個抓住孩子的胳肢窩、一個抓住雙腳,讓孩子像烤乳豬一樣左右搖或者前後搖。剛開始不要搖太高,觀察孩子的表情再逐漸加快速度。雲門舞集舞蹈教室老師林怡君建議,爸媽口裡若是跟著節奏再伴唱著「搖啊搖,船兒搖到外婆橋」,將會更有樂趣。

海盜船:
遊戲方式和「烤乳豬」差不多,只是改成將孩子放在一條又大又厚的浴巾上,由爸媽穩穩地拉著浴巾的四角,前後左右搖。速度一樣由慢漸快,依照孩子的表情適當增減。

人力盪鞦韆:
倘若只有一個大人有空,孩子同樣以享受盪鞦韆的樂趣。請爸媽站在孩子後方,用手撐住孩子的胳肢窩(力氣大的直接用手掌,力氣小的則雙手環抱孩子,以前臂支撐孩子重量),舉起孩子左右搖晃。如果家中有大鏡子,林怡君建議站在鏡子前面玩,爸媽便可從鏡中清楚看見孩子的表情,孩子也增添視覺上的樂趣。待左右搖過癮了,爸媽接著打開雙腳,改成前後搖晃,孩一定愛死這個專屬於他的「人力盪鞦韆」!

前俯後仰:
平時孩子賴在大腿撒嬌時,爸媽除了給他深情擁抱,也可以屁股為支點,和孩子一起像個鐘擺,前後、左右搖晃。如果想加大搖擺幅度,請爸媽和孩子面對面坐著,手牽手,像拔河一樣,先朝後拉讓孩子自然往前傾,然後起身前俯趴下、讓孩子變化成仰姿。待孩子玩上手後,再慢慢加快速度。由於這個活動需要善用腰部巧勁,請爸媽量力而為;引導孩子前俯後仰時,也請注意孩子安全,不要太用力拉扯。

http://cgdsblog.pixnet.net/blog/post/5997027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5331&next=15299&l=f&fid=67






**********************************************************************
〈親子happy time〉小遊戲大道理 親子來玩
文/柯寶絢

盪鞦韆、跳格子、躲貓貓是孩子從小愛玩的遊戲。這些看似簡單的小遊戲,其實對孩子的認知、動作和前庭發展相當有幫助。
有空多陪孩子玩、多讓他們動動身體、跑跑跳跳,不但增進親子關係,也有利於孩子身心發展唷!

<來玩玩1>盪鞦韆搖來盪去平衡好
盪鞦韆是孩子相當著迷的遊戲器材。尤其37歲的孩子正值前庭系統蓬勃發展,更需要跑跑跳跳、盪來飛去等運動來滿足身體所需要的刺激。
前庭位於內耳,可以向大腦傳達關於重力、空間、平衡與動作協調的訊息,對情緒也具有影響力。當身體慢速搖晃時,有助於穩定情緒;快速旋轉和俯衝,則會興奮神經並讓身體保持警覺。盪鞦韆速度可快可慢,既能享受俯衝的快速刺激,難過不安時坐上鞦韆輕輕搖擺,又能平撫心情,是滿足前庭系統很棒的活動。前庭刺激可依運動方向分為三類:水平、垂直和旋轉。所謂水平,指的是運動方向與地面平行的活動,譬如跑步、騎車和盪鞦韆,安全度較高也最被廣為推薦。年幼的孩子,需要爸媽站在鞦韆前方輕推膝蓋協助,一方面觀察孩子的表情,調整推動的幅度,另一方面也可以伸出手假裝抓他,孩子將覺得更有趣。等孩子逐漸熟悉之後,改站在後方輕推脊背,這對大人和小孩而言都比較安全,而且推得較高。
滿6歲的孩子逐漸掌握身體,知道怎麼動最適宜、怎樣讓身體建立最佳平衡,便能運用全身的平衡感、肌肉和本體知覺,自行將鞦韆盪高。

<也可這樣玩>人力盪鞦韆
爸媽兩人可以一個抓住孩子的胳肢窩、一個抓住雙腳(或者將孩子放在大浴巾上,各拉著浴巾兩角),讓孩子像烤乳豬一樣前後左右搖。最好跟著節奏伴唱「搖啊搖,船兒搖到外婆橋」,雲門舞蹈教室老師林怡君說這將會更有樂趣。
倘若只有一個大人,可從後方用手撐住孩子的胳肢窩,舉起左右搖晃,然後打開雙腳改成前後搖。寶貝都很喜歡這專屬於他的「人力盪鞦韆」喔!

<來玩玩2>跳房子蹦蹦跳跳耐力強
跳房子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就是跳躍,除了包括單腳、雙腳輪流跳,還得具備單腳站立數秒、向前跳躍的本事。若想將鐵盒子踢得恰到好處、不超線,身體力氣的控制和視覺協調更是不可或缺。
孩子的跳躍能力,和身體大動作發展關連較強,當肌耐力和平衡感進步到某個程度,他就能讓自己「離開地球表面」。一般而言,要強化孩子的肌力並不難,平常下樓梯走到最後一格,牽著他的雙手,鼓勵:跳!家裡彈簧床和沙發也是孩子學習跳躍的最佳夥伴。
跳躍同時屬於垂直的前庭刺激,爸媽可以觀察到:滿3歲的孩子幾乎成天蹦蹦跳跳!這是他們想滿足前庭發展的本能。只要讓孩子維持運動習慣,大腦即能獲得充足、豐富的刺激,這對於學齡前孩子的知覺動作發展相當重要。

<也可這樣玩>跳五線譜
林怡君表示,結合音樂和跳房子遊戲,也能玩出許多樂趣。
爸媽可以先在家裡地上黏5條線,做為DoSo五個音,然後大家一起歡唱孩子最喜歡的兒歌,並跟著旋律自由變化單腳、雙腳跳躍,跳到相對應的線上。就算孩子不會看譜,光是在線上邊唱邊跳,也會很開心。可依照孩子的跳躍能力和歌譜的音域範圍調整線寬,增加挑戰性喔!

<來玩玩3>躲貓貓東躲西藏找自己
玩躲貓貓最重要的能力,就是「物體恆存」的概念:當物體不在眼前時,孩子知道它還存在於某處。令人驚訝的是,4個月的小嬰兒就擁有這番能力!真正要玩起「你躲我找」的躲貓貓,要3歲左右才會玩。
3歲孩子還相當自我中心,雖然他們知道要將自己藏起來,卻無法站在別人的角度,揣測到底躲在哪兒別人才看不見,而且就算躲得好好地,也可能吃吃發笑露馬腳。4歲以後,他們慢慢成為躲貓貓高手,找人的功力同時大有長進,容不下人的角落,孩子不會浪費時間,有時甚至故意出聲嚇人,企圖讓躲著的人洩漏形跡。

遊戲過程中,孩子認識了身體與空間大小的關係,也開始懂得發揮身體的創意,運用各種身體姿勢、肢體造形,躲藏起來。有時候躲在讓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孩子還會很有成就感呢!

<也可這樣玩>尋寶物
除了找人,找東西也很好玩。林怡君建議爸媽將孩子的生日禮物藏起來,告知孩子禮物的特徵,譬如顏色、形狀、大小等,限制時間讓他尋找,要找到才有喔!或者畫張藏寶圖,會比直接將禮物交到孩子手上更有趣。

<教養筆記本>動一動 發展好
原來簡單的「小遊戲」,可是蘊含著孩子身心發展的「大道理」。事實上,孩子成長發展中的困擾或問題,都是可以「預防」的,都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的遊戲中,被處理好的。
透過孩子喜歡的小遊戲,要主動為孩子提供「動」可能性,建立孩子每天動身體的習慣,確保孩子有足量、穩定的刺激來源,基本上,孩子的發展就不會偏離太遠。

(圖片提供/雲門舞集舞蹈教室 諮詢/雲門舞集舞蹈教室林怡君老師)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3360&prev=3361&next=3359&l=f&fid=67






******************************************************************************

讓孩子親近大自然的10

您有多久沒帶孩子走出戶外,仔細傾聽大自然的聲音了呢?沒有時間不是藉口,天氣不好也不是理由。親近大自然其實不用太多的外在條件,只要父母多加引導,孩子就可以輕鬆地和大自然當起好朋友。

  美國野生動物協會提倡親子走出戶外運動,提供了十大秘訣讓孩子每天接觸大自然,不僅能使孩子身心受益,在性情的陶冶上也有很大的助益。

  小遊戲大樂趣 有時候最簡單的戶外活動,往往是最令人回味無窮的。記得您自己當初是如何在石頭上蹦蹦跳跳、采下小花做成花環、用樹葉吹出聲響的嗎?這些簡單的遊戲同樣也 能取悅您的孩子。康乃爾大學環境心理學教授威爾斯的研究顯示,孩子與大自然有更多接觸,壓力程度越小,注意力集中時間更長。

   和小鳥當哥們兒:不論是城市或鄉間,小鳥可能都是每天最常見、最熟悉的野生動物。在自家附近綠地做個鳥類餵食器,邀請小鳥們來家中做客。或者,只是單純地欣賞它們的歌唱鳴叫,看看您與孩子能不能借由它們的聲音,分辨出是哪一種鳥類的叫聲。
   蟲蟲,再靠近一點:雖然遇到有刺或咬人的昆蟲總是得小心為上,但大多數的昆蟲都是無害的,不僅如此,它們還十分的平易近人,對孩子有股神奇的吸引力,直想走近它們研究一番。

  在後院、公園及草地上都有昆蟲的蹤跡,只要注意安全,您就可與孩子們一起追逐它們美麗的身影。

  我的秘密城堡:還記得您小時候的秘密城堡嗎?不用電池,不需要特別建造,只要有叢林、樹或是厚紙板、舊毛毯,就可以把它弄成一個專屬自己的秘密基地,從中得到無窮的樂趣與巨大的滿足。

  千萬別讓您的孩子錯過了這麼好玩的東西,幫助他們建立一個自己的秘密城堡,讓他們豐富的想像力能在其中恣意馳騁。

   就愛髒兮兮:孩子們就愛玩得渾身髒兮兮!給他們一把湯匙或小鏟子,他們就可以一路挖到天邊去,或者做出一堆泥巴派來!越來越多的研究相信,玩泥巴這種祖母級的老遊戲讓孩子接觸到許多細菌、病毒與微生物,有助強化他們的免疫系統。

  既然如此,快在後院辟個小角落,當做孩子們的沙坑吧!沒有後院?沒關係,大型容器或花盆也可以讓孩子們享受挖掘泥土的樂趣。

  當個綠手指:讓孩子當個小園丁是個很棒的家庭活動,孩子可以從中學習到許許多多東西,如生命的週期迴圈、授粉、營養與對生命的關懷等等。不論是自家後院或是社區內的花園,您都可以與孩子共同種植花草或蔬菜,造福人們與小動物們。

  研究顯示,讓孩子學著種植蔬菜,長大後他們會做出更健康的營養選擇。

  後院露營:戶外度假正當紅!美國運動用品製造協會表示,2007年與2008年的露營過夜用品成長了18.5%;今年4月美國戶外用品最大品牌帳篷銷售量,比去年同期增長14%

  如果您對野外露營尚未有萬全準備,沒關係!在自家後院露營也是個好方法。每年627的全美後院大露營總是令所有孩子期待與興奮不已。準備些露營活動,如故事接龍、戶外野炊、尋寶等,讓孩子的露營經驗更有趣。

  野外攝影:不必親臨非洲大草原,就可來場精彩的野外之旅。只要通過照相機的鏡頭,孩子就能由一個全新的角度去認識周遭的世界。

  您可參考一些很棒的戶外攝影作品,從中獲取靈感,然後直奔後院或附近的公園,和孩子有模有樣地當起大攝影師,將自然界的一舉一動盡收鏡頭底下。

  手牽手散步去: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建議孩子每天應有一小時的體能活動。把散步列入與孩子每日例行的活動中。您可以與孩子一起來個大自然拾荒之行,添加路途中的樂趣。

  豐富孩子的感官:近來調查發現,孩子每日平均花在電子媒體上的時間超過六小時。想轉移埋首於電腦或電視的孩子注意力,秘訣就在家門外。街坊附近的自然景象就可豐富孩子的視覺、聽覺,甚至是嗅覺,讓孩子的感官得到充分的滿足。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hlele3109/article?mid=39359&prev=39364&next=39354&l=f&fid=78






********************************************************************************

春季出遊‧照護寶寶行的安全
育兒生活 4月號 NO.275
採訪撰文/陳萱蘋
諮詢/財團法人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林月琴
攝影/潘朵拉兒童攝影
梳化/筱喬
演出/漂亮媽咪:Vivian、帥氣爸比:Dolphin、可愛寶寶:Vivi
汽座提供/Aprica
手推車提供/Combi
終於擺脫寒冷的冬季,來到溫暖的春季囉!爸比媽咪是否正準備帶著寶寶一同外出享受陽光的親吻呢?為了維護兒童乘車安全,12歲以下兒童乘坐小型車後座必須 繫安全帶;4歲以下、18公斤以內的兒童要坐安全座椅,若未規定,一般道路開罰1,500元,高、快速道路可處罰3,000~6,000元。
除了汽座之外,手推車也要外出必備的工具,但是新手爸媽對於這些汽座與手推車的種類與功能是否都瞭解呢?本期育兒生活雜誌將從選購篇、出遊篇、保養篇切入,讓爸媽一次瞭解寶寶行的安全!

選購篇
    市售汽車安全座椅的種類與類型是五花八門,讓新手爸媽看了一頭霧水,不知道該如何選擇!財團法人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表示,基於孩子的階段需求不同,建議0歲、1~4歲以及4歲以上的寶寶分3階段選用合適的汽座。
 
 
汽座‧3類型
type1.後向式汽座:
    當寶寶坐上後向式的嬰兒安 全座椅後,其臉龐朝向與駕駛座相反方向,也稱為嬰兒用的臥床。林月琴執行長建議 0歲,也就是體重未達10公斤的寶寶選用此類型汽座,主要是因為此階段的寶寶頸椎尚未發育完全,脖子還是軟軟的,對於寶寶而言,平躺較舒適,且若車輛遭受 強大撞擊時,面向後方會比面向前方更為安全。
 
type 2.前向式汽座
    1~4歲或10~18公斤的孩子頸椎發育較穩定,就能夠坐前向式的汽車安全座椅。坊間也有許多0~4歲可通用的汽座,也就是具有前後轉向的功能,但是林月琴執行長認為,除非爸比媽咪確保轉向功能是無疑慮的,不過,此類機械用品最好還是分階段使用比較安全。
 
type 3.安全輔助椅:
    根據現行法規,4歲以上或體重18公斤以上的孩子毋須使用一般完整包覆的汽座,僅繫妥安全帶即可,但此階段的孩子身高還不夠高,倘若直接繫上汽車的安全帶可能會勒住脖子,因此,林月琴執行長建議爸比媽咪提供安全輔助椅讓孩子使用直到身高140公分以上。
 
    所謂的安全輔助椅,也就是坊間稱的「增高墊」,但是林月琴執行長認為「增高墊」這個名字可能會讓爸比媽咪誤解其功能僅為增高,為了省錢,就隨便拿一起家中的小抱枕、凳子或是冬天的厚大衣摺一摺放置於座位上、墊在屁股下方,將孩子墊高就可以了。
 
   倘若爸比媽咪這樣做,對於孩子的傷害將會更大!因為當汽車發生撞擊時,抱枕或大衣隨著孩子的屁股往前推移或抽離,安全帶因而緊拉,對於頸椎反而造成更大的傷害,尤其是脖子部份,建議家長千萬不要自行幫孩子增高。優質的安全輔助椅則會有環扣固定,並配合安全帶的正確使用,即使遇到撞擊也可以不動如山,穩固地保護著孩子的安全。
 
    甚 至,坊間也出現其他商品──孩子能夠照樣繫著汽車的三點式安全帶,而將髖骨以及肩膀這兩條安全帶緊拉一起,於是靠近脖子的安全帶位置就會往下降。但是,此 類未通過檢驗的商品,林月琴執行長奉勸家長不要使用,因為當第一時間發生撞擊時,這條帶子有可能會繃開,汽車安全帶還是會緊拉孩子的脖子。
 
有了涼風墊,不再汗流浹背!
炎炎夏日即將到來,爸媽是否擔心寶寶坐上汽座或手推車會汗流浹背呢?現在市面上有一種涼風墊,有別於傳統涼蓆,而是內裝通風管的椅墊,透過風扇的風在椅墊內循環,讓氣流均勻擴散,成為你家寶貝的最佳「涼」伴!
 
 
選購安全汽座要點
point1.安全,國家把關
    所有商品若有國家把關,爸比媽咪就能夠安心使用,這是最基本也是最簡單的選購方式。因此,選擇貼有安全標章的汽車安全座椅就是第一步!只有通過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的檢驗,符合規定才能夠貼上安全標章,爸比媽咪可要仔細看清楚。
 
point2.舒適,符合體型
    再來就是選擇符合孩子年齡、體重的汽座,最好能夠帶著孩子到現場試坐。因為雖然都是適合0歲寶寶的汽座,也有大小之分;試坐也能觀察孩子是否舒適。挑選汽座應該是從安全到舒適都應該兼顧。
 
 
選購汽座的迷思
Q1:加大汽座,比較好?
    許多市售汽座都強調他們的座椅是加大、加寬,感覺孩子坐在裡面就會比較舒適、不受拘束。林月琴執行長表示,除非孩子的體型有需要,才有必要選擇加大型的汽座,否則一般汽座還是有一些寬容度能夠承載孩子,也無需特別擔心不夠大,符合孩子體型即可。
 
Q2:價格愈貴,愈安全?
    有些爸比媽咪會認為價錢比較貴的汽座,其安全性就較高!林月琴執行長特別提醒家長,汽車安全座椅雖然稱為「安全」,但只是相對安全,而不是絕對安全。也就是孩子坐在安全座椅上,對於孩子的安全相對保障相對提高。
 
    可是,當小客車與大客車對撞時,假使小客車完全被壓扁,你覺得安全座椅還具有保護作用嗎?安全駕駛還是最基本的防患措施,汽座只是減少碰撞時的衝擊。而汽座的選購,廠牌與價位並非考慮唯一標準,通過檢驗才是最重要的指標!
 
 
接收二手汽座
    目前臺灣的二手汽座市場並不流通,多為親友轉送,當新手爸媽接收愛心牌汽座時,可別開心過頭而忘了仔細檢察喔!
 
    每 個安全汽車座椅的使用方式不太相同,仔細閱讀操作手冊的具體說明就非常重要,該有的配件也應該清點是否都完好無缺,尤其是保護寶寶的安全帶,爸比媽咪應該 先用手拉一拉、是否扭曲。再用雙手觸摸所有坐墊部份,確認是否平順;若是使用時間很久,有時候座椅的填充物愈來愈薄、紮實,吸震效果就會降低,也會影響到 寶寶的舒適度。
 
勿超過8年
    林月琴執行長指出,汽座這類塑膠類用品通常建議使用5~6年、勉強7~8年還可以使用,不要為了省錢而使用超過8年!所以,每個寶寶的0歲汽座,使用效能較久,像是執行長家的0歲汽座使用之後,還轉了好幾手;但是1~4歲使用的汽座,頂多再轉手一次就差不多使用了8年。
 
只要曾遭遇撞擊的汽座就必須淘汰,雖然汽座的外觀仍完整無缺,但已無法確保是否能夠發揮原有的功能,為了安全起見,避免繼續使用,
 
 
出遊篇
     趁著春暖花開的好日子,爸比媽咪開心開著車、帶著寶寶要出遊囉!如何讓寶寶不排斥獨自一人乘坐汽座呢?汽座安裝完成且確實了嗎?行車時,遇到寶寶哭鬧,媽咪可以將寶寶抱起來安撫嗎?
 
 
行前,多接觸
    一開始要讓孩子乘坐汽座,最常遇到的回應就是寶寶哭鬧不休,這時候為了安撫寶寶,媽咪就將寶寶抱起來。林月琴執行長建議爸媽最好從孩子還是小嬰兒時,就開始讓孩子乘坐汽座,養成習慣,當然就不會抗拒了。
 
    如果已經是2、3歲的孩子,突然逼他自己一個人坐著,或許會有些抗拒,建議在出遊前,先在家裡試坐汽座,試著讓孩子熟悉;倘若親友的小孩子恰好也要坐汽座出門,可以帶著孩子前往,讓孩子與他互動,對於汽座較能不排斥。
 
 
出門前,確實安裝汽座
    汽座的安裝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林月琴執行長看了銷售人員示範之後,自己還要花個半小時實際操作練習,才順利安裝完成,因此提醒爸媽在購買汽座時,就要耐心學習安裝。而且,根據美國統計數據顯示,正確安裝汽座與否會有8倍安全性之差,爸媽不得不注意!
 
    按照正確安裝步驟之後,爸比媽咪可以用力搖晃座椅檢查是否會移動,正常情況應該是平穩、不會滑落,如果有移動可能就是操作錯誤。因為汽座應該要與車輛不分離,才能保障孩子的安全。
 
間距僅容一指
    確定汽座不搖晃之後,讓孩子坐上汽座,安全座椅的安全帶應該是不扭曲的。另外,安全帶與身體的間距應該僅容一指左右,才能剛好保護孩子安全,否則太緊會讓孩子不舒服、太鬆又沒有保護性。
 
 
行車中,適時下車休息
    即便爸比媽咪預先做足功課,但到了車上,仍可有突發狀況。在車上,最常見的錯誤是爸媽一聽到孩子的哭聲,便是心疼,急於抱起來安撫。林月琴執行長提醒,千萬不能放棄,否則孩子就很難再回到汽座上了!
 
    面對坐不住的孩子,在路程之中,找地方停下來休息,讓孩子動一動、走一走。最重要的是確定孩子睡飽、吃飽再上車,或是選擇一個孩子入睡時間點,讓孩子在車上睡覺,不過有些寶寶有下床氣或上床氣,爸媽應該依據孩子狀況來處理。
 
    若是爸比媽咪同行,建議其中一人於後座陪伴,再準備些孩子喜歡的小玩具,應該就能減緩不安的心情了。但有時候是單獨一人帶著寶寶開車,此時建議將汽座安置於副駕駛座的後方,讓孩子看得到大人,大人也能夠看到孩子。



 
帶寶寶出門的戶外安全問題
育兒生活 4月號 NO.275 
採訪撰文/陳姵樺
諮詢/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林月琴
演出/mommy:曉嵐、baby:叡叡
帶寶寶出門活動是件開心的事,但是寶寶年紀還小,無論是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或是到人多的夜市、百貨公司都有潛在的危險,一不注意就可能會發生意外,要預防這些意外,家長需要具備安全意識以及密切的看護才行。

6歲以下搭乘大眾交通工具需注意
先看兩個例子:
 
 
案例一
一個媽媽一手推著一輛嬰兒推車,另一手牽著一個3歲小孩等捷運進站,推車中的娃娃大哭,媽媽蹲下身去查看,3歲的孩子在此時馬上就跑出黃線,好險的是其他乘客大叫,小心你的小孩,捷運又剛好尚未進站,媽媽才有時間趕緊把三歲小孩拉回來。 
 
 
 案例二
在公車上看到兩夫妻帶小嬰兒出門,還不會走的小孩,放在推車上,結果公車行駛中,忽然有其他車輛違規,馬上緊急煞車,小孩從推車中掉出來,哇哇大哭,嚇壞全車的人,司機還說要不要現在開往醫院,看小孩有沒有事情,明明兩夫妻都在孩子身邊可是意外還是發生了。
 
4歲前的孩子用腳思考
     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表示,4歲以前的孩子是用腳思考的年齡,容易被外界新奇的東西吸引得奔來走去,家長如果沒有好好牽著,經常是一轉身孩子已經不知走到哪兒去了,所以4歲以下的孩子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有其潛藏的危險,家長應具備相觀的照顧知能,如果有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的需求,以下分不同的交通工具提供家長注意事項:
 
 
乘坐公車
        寶寶如果還需要坐嬰兒手推車,能不搭公車就不要搭,如果非得要搭,最好夫妻二人同行的時候搭,嬰兒手推車在上公車時要先上,下公車時要後下,以免下公車時剛好有機車經過而發生危險。
 
      孩子若夠大已經可以坐著,可以上車後找到位置將寶寶從嬰兒推車中抱起來,坐的方向要與家長相同,如果孩子在睡覺無法抱起,要將手推車的輪子固定住讓其無法滑動,之後將推車靠近座椅扶手處,一手握扶手一手緊握推車。
 
     另外還有一種提籃式的嬰兒安全座椅可以選用,這種座椅可讓寶寶固定在提籃中,坐交通工具比較方便寶寶睡覺,但要注意如果使用這種安全座椅,座椅放置的方向要與車子的行進方向相反,類似汽車內的嬰兒安全座椅的擺放方式。
 
使用嬰兒手推車應注意的道路安全
一般汽車的高 度會讓駕駛不太看得到嬰兒手推車,也就是家長推嬰兒手推車過馬路時,駕駛有可能只看到家長並看不到嬰兒手推車,所以如果只有媽媽推嬰兒手推車過馬路,過馬 路前最好先將寶寶抱起來,過完馬路再將寶寶放回推車;若有兩個人一前一後的看顧嬰兒手推車,就不需要在過馬路前先抱起寶寶。
 
   
上公車的順序、坐向
   帶 著可自行行走的孩子搭公車,要遵守「孩子先上公車,家長後上、家長先下公車,孩子後下」的順序,如果有位置坐,家長可以坐下將孩子抱起,讓孩子以與家長同 方向的姿勢坐著,有的家長喜歡讓孩子臉面向自己抱,這種與家長不同方向的坐姿當公車突然緊急煞車時幼兒的頸椎容易受傷。
 
   有的家長會讓較大的幼兒自己坐一個位置,林月琴執行長認為當幼兒的腳尚未可以坐著踩踏到地板的高度,幼兒自己坐會有危險,一方面當幼兒的腳無法踩踏到地 板,當公車緊急煞車時容易跌落到椅子下,此外,因為腳無法踩踏,煞車時的衝擊力會全部由人體的腰椎吸收,容易造成腰椎受傷,人體最脆弱的就屬頭部、腰椎、 頸椎,需要特別保護。
 
  如果上公車後沒有座位必須站著,要讓幼兒握住適合高度的扶手,家長在孩子後方以圈住的方式包覆住孩子也握著扶手,這樣的姿勢可增加孩子在搖晃公車上的穩定度。
 
 
乘坐捷運、火車
    像 前面的例子是一個媽媽帶著嬰兒車加上3歲小孩,這是容易發生危險的狀態,如果一定要帶這樣一大一小的孩子搭乘捷運,最好是一個背著一個牽著,少了嬰兒車需 要顧著,家長比較能將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火車與月台的間隔縫隙較大,而且上下車有階梯,幼兒的腳小容易卡在較大縫隙中,這是必須格外注意的。
 
    比起公車,定軌行駛的捷運、火車相對來說穩定性較佳,但依然有其危險性,上述的案例是3歲小朋友及時被媽媽拉回,沒有造成憾事,但也曾發生5歲男童因為家長沒有緊緊牽好,在捷運即將進站的前一刻男孩跑走,列車進站吹起的強風讓男童跌落,就此喪失了一條寶貴的生命。
 
 
上下車、等車時最危險
     捷運及火車在乘車中穩定性較佳,反而是上下車、等車的時候危險性較高,建議家長在帶孩子搭捷運前可以先做行前教育,跟孩子玩個小車快衝的遊戲,拿台玩具小汽車讓孩子快速滑動,擺張紙在滑動的路徑旁,讓孩子知道車子快衝時會引起強風,藉此告訴孩子捷運進站時會颳起更強勁的風,所以一定要站在黃線(白線)內等車才不會發生危險。
 
 
先教育孩子搭車禮儀
   此外,也可以先教育孩子搭車禮儀,例如不可以在車內奔跑、嬉戲,家長可以預先準備孩子喜愛的玩具,讓孩子在搭車時有玩具可玩就不會奔來跑去了。等到真正到車站搭車時,不論是上下車,不但要注意門開啟關上的時間,也一定要緊緊握著孩子的手不能放,最好讓孩子與自己同時進出。
 
 
去公園需要注意的兒童安全
衣著要正確
既然是到戶外玩,衣服就應選擇好活動的運動服,像是T恤、長褲、有包覆性的鞋子。圍巾、附有繩子的衣服都應該避免,因為這些繩子有可能會勾住遊戲設施造成危險。包覆性的鞋子可預防孩子腳摩擦傷,涼鞋會將腳趾露出,有可能摩擦到地板或踢到硬物而受傷。
 
 
幫孩子檢查設施
公 園裡有些設施年久失修,在孩子玩耍前家長要先看清楚設施附近的說明,看設施適不適合自己孩子的年齡,再來就檢視一下設施的狀況,符合安全再讓孩子玩。現在 很多小公園內設有為成人設計的健身器具,像是兩腳可以前後擺盪的器具就吸引不少幼兒上去擺盪,事實上這些健身器具的設計都不適合幼兒的人體工學,又容易在 使用時發生危險,家長應該避免讓孩子去玩大人的器具,
 
 
 
孩子玩耍時家長需隨伴在側
有些家長帶孩子到熟悉的公園玩,一到定點就讓孩子自己去玩,家長則和其他人聊起天來,林月琴表示,孩子3歲以前家長最好都隨伴在側,像是孩子最愛玩的溜滑梯,就有不少孩子從梯頂跌落的事件。
 
很 多家長會在溜滑梯的最底部等待孩子滑下來,這是錯誤的等待點,正確的方式應該是家長看著孩子安全登上溜滑梯的平台後,迅速移位到預備溜下點的下方看顧孩 子,因為這個地點是孩子由站姿改成坐姿要溜下滑梯的位置,也是整個設施位置最高的地方,當孩子要從站姿改成坐姿很多人會因此而跌倒,家長在下方可以隨時注 意孩子是否安全。
 
此外,家長也應教育孩子正確的玩溜滑梯姿勢,只能正向坐著滑下,禁止倒著、趴著滑。
 
攀爬架也是孩子喜愛玩的設施,家長要在旁邊看著孩子爬。至於孩子愛玩的鞦韆也是容易發生危險的設施,如果3歲以下的孩子想玩鞦韆,一定要找馬鞍式可將孩子包覆住的鞦韆,以免孩子在盪時滑落摔下。4歲以上的孩子可以玩一般板子式的鞦韆,但家長也必須在孩子身旁看顧。
 
 
遊戲安全守則
遵守遊戲設施的使用說明、玩遊戲時不要吃東西,這都是遊戲時的守則,有些公園設有池塘可供民眾餵魚,但有的公園則是禁止餵食,家長要遵守遊戲場所的規定並時時陪伴在孩子身邊。
 
 
到夜市、百貨公司需要注意的事項
家 長去逛夜市、百貨公司是看商店、貨品,但跟著去的幼兒則是看眾多人群的大腿,幼兒因高度不夠,在逛這些場所時會想攀壓著攤架、壓著百貨櫥窗玻璃,就是想要 一窺到底有什麼有趣的事,夜市的攤架多半不穩固、百貨的玻璃又容易撞傷,這些地方都有可能讓孩童受傷。並不是說家長因此就不能享受逛夜市、百貨的樂趣,只 要做好安全防護,家長還是可以擁有這些娛樂。
 
 
選擇人少的時間前往
百貨周年慶或是周末假日的夜市都是人潮洶湧人擠人的時間,實在非常不適合帶幼童前往,這種時候不但帶著幼兒寸步難行,孩子也容易走失,最好選平常日人少一點的時段前往。
 
 
規劃行程
孩 子其實耐心是很低的,不可能跟著家長逛好幾個小時街,可以將逛街行程規劃在一個小時左右(五歲以下的孩子大概可逛一小時),而且抵達地點後先陪孩子玩,滿 足孩子後再去逛想逛的地點。例如這次規畫到百貨公司買童裝,抵達後先讓孩子到玩具部玩一下玩具,之後再去買童裝;或是逛夜市一開始先讓孩子玩套圈圈、打彈 珠,消耗孩子一些能量後再逛夜市其他攤位。
 
行前可以先和孩子溝通,例如逛街時會讓你先玩幾種玩具,所以之後陪媽咪逛時不可以跑來跑去,如果孩子做不到則需要當場教導,如果孩子講了兩次都不聽就要縮短行程直接回家,讓孩子知道家長說到做到。
 
 
儘量不要搭手扶梯
如 果推嬰兒車或是孩子在五歲以下儘量搭乘電梯,手扶梯有的速度快危險性高。搭電梯也有幾點需要注意,如果孩子的年齡在兩歲以下,進出電梯時家長最好抱起,以 免門夾傷孩子,另外搭乘人多時也要注意孩子不要讓其他顧客的包包或手提物撞到頭或是眼睛,六歲以下的孩子無論什麼時候都要緊牽著手不要放開。
 
 
百貨美食街安全守則
在林月琴眼裡,百貨公司美食街對幼兒來說真是處處危機,建議吃飯時間人很多時帶著幼兒儘量不要前往。如果要前往,選人少的時間,避開美食櫃檯區附近,最好是夫妻一起帶孩子,抵達現場先找好位置讓孩子坐好,媽媽陪著孩子、爸爸去買食物,孩子可以少暴露在危險狀態中。
 
美食街很多鐵板類、火鍋類有火的套餐,很多人都是手拿一大套有火的套餐一邊找位置,通常在這種狀況都不會太注意周圍的環境,幼兒不但身高矮別人看不到也一樣不太注意周圍的環境,如此很容易發生燙傷意外。
 
 
防走失
人多的地方孩子容易走失,有可能在人擠人的狀況下一轉身孩子就不見了,要預防孩子走失要做好準備,當孩子已經三歲了,可以教他記住自己、爸爸、媽媽的名字以及家中的電話號碼(或是爸媽的手機號碼),並教孩子如果走失了要在原地等,或是找穿警察制服的人求助。
 
過去曾發生過在百貨公司小孩走失,但百貨公司人員在不注意的情況下讓孩子被其他陌生人帶走找不回的事件,所以帶孩子出門不要讓孩子穿有名字的衣服或帶有名字的包包、水壺,要孩子記住家人的聯絡方式,當然最好的預防是緊緊牽著孩子,孩子就在你的身旁。
 
 
帶寶寶出門的外出人數比
顧及寶寶外出的安全性,人數比很重要,最佳的狀況就是一個大人帶一個小孩,林月琴執行長表示,如果要帶3歲以下的孩子到定點活動(中間有轎車接送),大人與小孩的比例可以1:,帶4歲以上的孩子外出則可以一比二,此外,還是建議太小的孩子不適合搭公車也不適合去逛夜市。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9725&prev=19728&next=19723&l=f&fid=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