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1日 星期二

有模有樣的小數學家~三 四 五歲孩子的數概念

不懂數字的數學家~三歲孩子的數概念

小琪正欣喜若狂地數著手上的巧克力糖:「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哇!數得好準確!)一旁的媽媽聽了好高興,忍不住問小琪:「你手中有幾顆巧克力糖呀?」小琪回答說:「五顆。」媽媽好緊張地接著說:「你剛剛數不是有八顆嗎?怎麼變成五顆了呢?」小琪一臉納悶地說:「我-不-知-道。」 的確,孩子會數算並不表示他具有數概念,只有在幼兒瞭解「基數」概念以後(即以數算時的最後一個數名代表集合的個數),才能正確地回答「幾個」(how many)的問題。 數概念的形成及學習方法 依自然數的順序數出「一二三四五...」,就是唱數。唱數是幼兒發展「穩定數名順序」的唯一途徑,也是幼兒學習數算的基礎。平時讓孩子唸一些可愛的歌謠,如:「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一枝筷子輕輕敲,兩枝筷子裡外扒...」;或者是透過玩遊戲,如:捉迷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躲好了沒有?」等,都是趣味化學習唱數的好方法。 其次,從一開始一個一個數算,學習數名與實物之「一對一的對應」是合理性數算的開始。透過正確的數名唱數,並與實物進行「一對一的對應」,幼兒逐漸瞭解每個實物只能有一個數名,漸而發展出「數量與數名的聯結」。另外,一些童謠用實物來數算,也可幫助幼兒「基數」概念的發展,例如:父母可用綠色橢圓形的雪花片代表冬瓜,藉由「冬瓜冬瓜兩頭開花,一個冬瓜、兩個冬瓜...總共十個大冬瓜」,教導幼兒邊念邊排。 不需要認識數字的數算練習 在數量、數名與數字三角模式的數概念學習過程中,「數量與數名的聯結」是學習數概念的首要步驟,其次是「數字與數名的聯結」,最後是「數字與數量的聯結」。 三歲幼兒尚不需要認識數字,只要多練習「數量與數名的聯結」,就可成為偉大的數算家了。藉由以下的具體操作實物,可幫助幼兒學習「數量與數名的聯結」:

1.
十個手指頭   我們的十個手指頭是最方便操作的教具,教師或父母可任意組合,舉出幾個手指頭讓幼兒數算,如:伸出左手的大拇哥與小妞妞,右手的二拇弟、四小弟與小妞妞,問孩子:「總共有幾個手指頭?」或是要求幼兒用各種組合方式,依指定的數目舉出等量的手指頭。   
2.
可套接與拆卸的教具/玩具   如接接小方塊(Unifix cubes)、接龍小方塊(Interlocking cubes)、雪花片、串珠等,讓幼兒一邊套接一邊數算,而數算的最後一個數名,就是集合的總數(基數);然後再讓幼兒一個一個拆開,一邊拆一邊數,也可以對數算的結果加以驗算。 以不同的排列型式強化幼兒的數算能力 當幼兒的「基數」概念建立以後,幼兒就會用「手指點算」的方法,一個一個的來數算分離量實物;但要特別注意,幼兒常會發生跳過某物未數算或重複數算的錯誤情形。 幼兒數算分離量實物的排列型式,始於「一列式」的排列(與套接相似),其次可採用「成對式」排列,或骰子、撲克牌的點數排列,幫助幼兒發展「速認」能力(即不需數算,就可以一眼看出集合的個數);另外,提供幼兒數算相同個數的各種排列型式,也可間接發展幼兒的「數的保留概念」。 數算能力的發展先於數字的辨識 父母應於日常生活情境中盡量提供幼兒數算的機會,以奠定幼兒穩固的數算能力。因為數量與數名的聯結,是幼兒日後學習數字意義的先決條件。父母切勿急於讓幼兒辨識數字,以免干擾幼兒數概念的形成,埋沒了這群天生的數算家。

作者:許惠欣






*******************************************************************
數字遊戲的大玩家~四歲孩子的數概念

 四歲八個月的小瑜正專注地與姊姊玩撲克牌「比大小」的遊戲。姊姊一聲不響地用黑桃6吃掉妹妹的紅心8,妹妹大叫:「我的8比你的6大!你騙人!」   
四歲是幼兒認識數字的敏感期,對數字的敏感力實在令人驚訝。誰說幼兒常搞不清楚69?如果孩子「數量」與「數名」的聯結概念已經非常的穩固,四歲幼兒也可以是數字遊戲的大玩家呢! 
聯結數字的形狀與「數名」   
在「數量、數名與數字的三角模式」的數概念學習過程中,「數量與數名的聯結」是數概念學習的第一步驟,「數字與數名的聯結」是第二步驟。
「數名」應該已經在「數量與數名的聯結」中學習過,所以對四歲幼兒而言,如果父母能激發他對數字的字形產生有意義的數名聯想,如「1是什麼1?鉛筆、棍子或甘蔗12是什麼2?鴨子或天鵝2」,幼兒往往會有「啊哈」的反應:「哦!原來這是12...!」如此一來,「數字(110)與數名的聯結」就容易得多了。 
認識生活中的數字   
四歲幼兒正處於事事好奇、喜歡探索的年紀,加上語言能力的精進,使他從早到晚到處摸、到處看,還會問出一連串的「為什麼」。當幼兒知道數字的名稱以後,父母應隨機教導幼兒觀察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數字的各種物件,如:電話、電梯、日曆、月曆、信箱、時鐘、門牌、車牌、衣服、鞋子、圖畫書、健保卡、CD選曲、收錄音機、電視機、冷氣機、烤箱、微波爐、生日蠟燭、旅館房間、醫院病房、餐廳桌子、遊覽車/火車/飛機座位、發票、物價等。把握孩子對數字的敏感期,幼兒對數字110名稱的瞭解,就能突飛猛進。 
瞭解數字的量化意義   
待幼兒熟悉了數字110的名稱後,就可進行數概念學習的最後步驟:數字與數量的聯結--即直接用數字來表達數算的結果。   
當幼兒瞭解數字的量化意義後,就會拿正確的數字卡(如數字卡7表示有七個蘋果)來表達一個集合的總數(基數)。   
父母在生活中應持續提供幼兒數算具體實物與變化其排列型式的機會,並與數字密切配合(請參閱本刊869月號,66-67頁)。多讓幼兒練習數字與數量的聯結,幼兒對數字的熱愛也會隨著數算能力的強化而日增,數概念的發展也將逐漸穩固。   
撲克牌是最方便的110數字遊戲教具,如:將同花色110依序排列、比大小、以5為起始點順數或倒數接龍;另外,沿著數字110的點連連看,或沿著數字走迷宮都是有趣好玩的數字遊戲。 奠定幼兒的數概念基礎   
在日常生活情境中,父母應盡量提供幼兒數算與配合數字呈現物品的機會,以穩固幼兒「數字與數量的聯結」,因為數字與數量的聯結是幼兒日後學習「數的合成與分解」(加減運算)的先決條件。父母應多陪孩子玩數字遊戲,奠定幼兒良好的數概念基礎,才不致錯失幼兒對數字的敏感期,而埋沒了這群數字遊戲的大玩家。

作者:許惠欣





***********************************************************************
有模有樣的小數學家~五歲孩子的數概念

  五歲六個月的小畢正專注地數算五個紅色和八個藍色小方塊合起來是多少。他並沒有從「1」開始數,而是用手指著紅色小方塊,口中往上數著「910111213」。媽媽在一旁好興奮地說:「好棒喔!把你的答案寫在紙上。」於是,小畢很有自信地寫下「31」。媽媽皺著眉頭問:「答案是多少?」小畢手指著「31」,有點兒生氣地說:「十三啊!這麼簡單!」   
的確,五歲幼兒的數算策略與數算能力已更上一層樓,可以數算大於10的較大數目,但是如何區別「13」與「31」?這是較複雜的「位值概念」問題,絕非父母的口頭說明,幼兒就可理解的。 
學習十位數的位值原則   
幼兒在具備110的良好數概念基礎以後,父母可教導幼兒應用19的唱數原則,首先學習1119的順序,其次是102030......(十個一數)的順序,最後是每個數列的順序及末尾數與下一個數字的連接,如由21數到2929接數到30。幼兒應以正確數名來唱數,如「二十一、二十二」,而非「二一、二二」,如此才能掌握十位數的位值原則。   而當幼兒會唱數1100以後,父母可自製0100的數字卡與數列板(以091019202
9......為一列,最後一列只有100),教導幼兒觀察19的順序原則,學習0100「數字與數名的聯結」,並區別各二位阿拉伯數字彼此位數互換時的不同讀法(如1221)及其先後的位置。 
練習「10」的分合與倒數   
我們的十個手指頭是最好用的教具,可以任意分成兩個集合,如此幼兒學得10的各種分與合:如1928...8291。撲克牌「撿紅點」(湊10)的遊戲,也可強化幼兒練習10的合成,有助於日後幼兒學習加減心算的策略。 另外,父母可利用有趣的遞減式手指謠讓幼兒先學習由5倒數至0543210),如「五隻小鴨在池塘,游來游去不見了,鴨媽媽叫呱呱呱,四隻小鴨游回來...」,然後漸進為由10倒數至00就是「空空」、「沒有」的意義,也透過逐一遞減的歷程而具體化。當幼兒已熟悉由10倒數至0以後,父母則可指導幼兒運用由10倒數的原則進行由20倒數至0。熟悉倒數的順序有助於幼兒學習減法運算。例如:「八個蘋果吃掉三個蘋果,還剩下幾個蘋果?」幼兒只要由8倒數三個(765),就可得到答案了。 
在日常生活中學習   
數字是人類用來溝通的重要工具。所以,父母應於日常生活情境中盡量提供幼兒依正確的位值辨讀兩位以上阿拉伯數字的機會。例如賬單、發票及物價標籤上的金額,車票上的票價,自己與家人的身高、體重、電子鐘錶上所顯示的時間,以及班級座號等。   
父母也可讓幼兒多數算和為20以內的具體實物,以觀察幼兒所運用的數算策略是符合哪個發展階段:手指一個一個點算、眼睛默數(數算時手指不接觸實物)、由較大的數目往上數算、兩個一數、手指加算、先湊成10,或是速認分集合以後再自行加法合成、加法心算。如此,父母可瞭解幼兒數概念形成之成熟度。   
讓幼兒以遊戲的方式快樂地學習數算與辨讀阿拉伯數字,少讓幼兒只做反覆練習式的紙筆練習,如此才能奠定幼兒穩固的數概念基礎,使幼兒成為自信的小數學家。

作者:許惠欣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6448&prev=16450&next=16437&l=f&fid=67







*********************************************************************************

♪ 兒童數學能力培養方案(2-3歲) ♪

一、 走幾步跳幾步 練習「走三步跳兩下」或「走兩步跳一下」先從23之內變化,熟練後作4以內的變化。 音樂律動,如放4拍音樂時走三步跳一下,一來練習數腳步,二來練習合節拍。如果幾個孩子一起玩可以拉大圈,大人和孩子一起一面數一面向右邊跳,到樂曲的一段終結時大家一面數一面向左邊跳。
二、 記電話號碼 可以先背熟前4位數,再加後面4位數
三、 排數字 可把掛歷上的數字單個剪下來,或數字卡,讓寶寶一面按順序慢慢背數,一面逐個把數字擺成一列。擺錯了要反覆取下錯的,補上對的,反覆擺。大人可記時記分,開始可能要十幾分鐘,後來變成幾分鐘。
四、 分左右 如從左邊數起,1放左邊,21的右邊,32的右邊,或相反。學會分左右是學最基本的方位感覺,為以後學習位數提供方便。
五、 看鍾
2
歲孩子會看兩個指針的位置與自己的生活聯繫起來。關健是家庭生活要有規律。
六、 串珠數數 可要求按數串珠,如穿一個紅的,再穿兩個白的,間隔著穿。或穿一個紅,一個黑再穿兩個白,等等。
七、 十位數 先擺10,在零處拿掉0,擺上111,拿掉1,擺上212……擺到20。一直擺到50。大人隨便拿起兩上數字擺在一起如47,請寶寶讀出來,多練習。一直擺到100
八、 比較哪一盒積木多 一塊對一塊地比一比,不見得大盒子裝的就多,如果它每塊都很大,反而裝得少哩。
九、 比誰個子 高
十、 學寫數字
2
歲時會寫1和畫個圈,能寫出3個數字,即0-1-8 ,兩歲半會畫拐彎,先拐純彎,如32,多練習後學會拐尖角,學會寫74,也想寫5,但寫不像。寶寶寫字常在畫畫時偶然出現,如寫3常在畫鳥兒飛時被大人發現了告訴他寫豎一點就成3了,有時畫畫時畫出個小尖角,大人馬上鼓勵說「這不是7嗎」寶寶 高 興就會多寫幾個,就學會了。要在偶然中抓住時機。第二天要複習。
十一、贏大小 寶寶難以理解為什麼21大,32大,因為卡片上的字都有是一樣大的。最直觀的方法是用套碗玩贏大小的遊戲。誰拿的大就把對方的扣住,因為碗底有數字,寶寶看清楚是53,被扣的一對就不能再玩。寶寶逐漸看出9887……碗的大小和底面的數漸漸被記住了。玩熟後可用卡片代替,甚至用撲克。 十二、能拿幾個
3
歲前後寶寶最多雙手一次拿6個,可作加減法遊戲。可隨意拿走幾個問剩幾個,又隨意放進1-2個,數共幾個,5以內的加減基本沒問題。拿的多的能做8以內的加減。
十三、組合 (紅片,藍片、圓的、方的)的,聽指揮拿取。
十四、聽數按鍵 除按電話外,可畫大圈當鍵,讓寶寶用腳來練習,圈的排列要同電話鍵排法相同。
十五、切分一半 練習裁紙:將方形紙兩邊對折,邊對齊,把紙邊壓直後用小刀伸入紙縫裁開,成兩個長方形。再把長方形紙的短邊對折,切分成小正方形。 用另一張方形紙,將兩個對角對齊,紙邊壓好,裁成兩個三角形。再把兩個銳角對齊,裁成兩個小三角形。 一張圓,裁成兩張半圓,再裁,成四分之一個圓。 一張方形紙,先對邊折裁開成長方形。大人把兩個上長邊對折,用尺子畫好長邊中點到短邊中點的四條連線,剪成菱形。請寶寶把菱形銳角合攏對齊,裁開,切分成兩個正三角形。也可將三角形的兩個底邊對折裁開成兩個三角形。寶寶學會將紙分開一半的最好辦法是將對邊或對角對齊,壓好紙邊,用小刀裁開就可分為兩邊一樣的一半。
十六、擺十
大人用硬紙裁製成6條相等長度的條,從中間分開一半標出55;另一條截取短條的2/5,分成一條為7,另一條為3。截取短條的3/5,分成一條為8,另一條為2。截取短條的1/51,另一條為9。最後一條與其他兩條合起來長度相等作為10,用紙盒裝好。讓寶寶將每兩條合走來,使它與10一樣長,碼放整齊擺入紙盒內。寶寶起初只是練習擺齊,但經過若干次之後,他就記得標上5的兩條擺在一起相當於1064可擺成10738291都能擺成10。用擺10的方法使寶寶學會10的組合。必須要在寶寶完全分清楚10個數字後玩,否則光練習擺長短而不記數字就失去練習10的組合的作用。
十七、比長短
十八、比較其他事物 另外,如果飯多了一些,讓寶寶猜剩下的多還是一碗能裝的多。先猜後再把飯盛到碗中,看寶寶說的對不對,經常猜就會越來越準確,估量也是一個數的問題,人們說「心中有數」即是估量準確的意思。
十九、畫點、線和圈 如在圈內點芝麻,不要點到外面,或線上線下等。
二十、往左轉還是往右轉 比如回家,去和回是反著的。
二十一、背數和點數 數數器和小算盤對孩子練習此有好處,上排有一個珠子的日本算盤最好用。數到5時撥動上排珠子,下排4個小珠;數到10時左邊撥上一粒退回上珠,數到20時左邊撥上兩粒,隨時可以知道自己數到幾。使用權手、腦、口並用。算盤十分形象,便於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同步。
二十二、量水和沙 用套碗中最小的1號小碗量水兩碗倒入3號碗內;再將3號量水兩碗倒入5號內都是剛剛倒滿。如果用1號要量幾碗水才能使5號裝滿?讓寶寶自己先試,然後再回答。再用1號舀沙,把碗口刮平,然後倒入3號,看看幾碗才能裝滿,刮平倒入5號內,再舀一碗刮平倒入5號看是否倒滿還是 高 出來一些。讓寶寶試用小碗自己舀沙土直接倒入5號,看要用幾碗。這個遊戲可以讓寶寶學會用碗去量水、沙等沒有固定形狀的物質,學會用容量去比多少。
二十三、拼上1/21/31/4 將硬紙製成四個圈形,四個正方形和四個三角形。將每個形狀留一個整體,其餘依次分為1/21/31/4。將碎片取出,讓寶寶自己將各個形狀拼好。寶寶拿起半圓、半個正方形和半個三角形時告訴他這是一半,那是1/2。拿起1/3圓,1/3長方形和1/3三角形時告訴他是1/3,要用三塊才能拼成整體。這些1/21/31/4的片塊會在寶寶腦中留下深刻印象,每當拿起任意的片塊都知道它是什麼形狀的幾分之一。
二十四、分類
A
.蘋果,鴨梨、桃子、桌子、柚子;b。背心、帽子、娃娃、毛衣、大衣;c。刀子、剪子、瓜子、夾子、勺子;d、火車、卡車、救護車、救火車、風車;e。雞蛋、鴨蛋、鵝蛋、鵪鶉蛋、炸蛋
歸類原屬認知範疇,但分析綜合的思維方法與算術中的應用題相似。3歲前雖然還不會做算術應用題,但學會分析綜合對解決問題極有幫助。
二十五、方位 拼圖。拼圖不屬於算術範圍,但準確的方位感對以後學習圖像思維的幾何和三角都很有幫助。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9JqeSt.cERmoSKqGh4m1jFJM/article?mid=1987&prev=1995&next=1986&l=f&fid=53








*********************************************************************************

♪ 30種數學遊戲 (Part 1) 金錢的運用 ♪

文 / 章嘉凌+曾愛  專家 / 張珠綺(地球村幼稚園資深幼教老師)林淑美(私立國防醫學院附設愛德幼稚園資深老師)
學習意義:「錢」對孩子來說,剛開始可能只是能用來買東西的意義,不過,家長可以透過生活中的經驗,慢慢讓孩子了解錢不是憑空而來的,而建議正確的金錢觀,年紀再大之後,可以進一步教導他試著學會存錢以及愛惜物品的觀念。
我們生活中經常運用到數學的觀念,只是,家長往往沒有查覺也不了解該用什麼方法可以輕鬆有趣的讓孩子建立完整的數學概念,其實,只要能讓數學融入生活,並利用遊戲的方式來進行,培養數學腦你也做得到。
數學可不是只有1+1=2,數學應該是非常廣面,本期規劃了六大數學範疇從「金錢的運用、時間、形狀與顏色、量的比較、空間方位、邏輯」加以設計了三十種玩數學的遊戲。最重要的是,這些內容全是生活中家長與孩子可能會碰上的生活經驗,只要玩出興趣,相信你也能培養出數學小天才。
1【遊戲名稱:跳蚤市場】
遊戲方法:
1.家長先準備一些要賣的物品,例如娃娃、玩具、鉛筆。
2.然後準備一些零錢(也可以用假錢)給孩子。
3.由家長來扮演老闆,孩子演客人,請孩子來買東西。
4.年紀小的時候,家長可以把每個東西都定一樣的價格,例如全部一個5元,等大一點可分為5元、10元、20元增加難度。
遊戲目的:透過買賣可讓孩子建立買東西要使用錢的常識,也讓他知道錢用完了就不能再買東西,同時,建立簡單的物品價值觀念。
訓練:溝通、計算、數字。
2【遊戲名稱:一起去買東西】
遊戲方法:
1.家長出門買東西通常會帶著孩子一起出門。
2.可以拿起物品,告訴他上面貼的是價錢,要有足夠的錢才能買東西。
3.接著讓孩子看媽媽和店員交易,之後再告訴孩子,如果剛好就不用找錢,不然就要等店員找錢。
4.大一點的孩子可以給他剛好的錢,訓練他自己去買其中一個小額商品,例如一條糖果等。
遊戲目的:透過看標價,實際拿錢購買,慢慢讓孩子理解錢的用途以及找錢的觀念。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9JqeSt.cERmoSKqGh4m1jFJM/article?mid=1981&prev=1982&next=1971&l=f&fid=53









*********************************************************************************

♪ 30種數學遊戲 (Part 2) 時間 ♪

文 / 章嘉凌+曾愛  專家 / 張珠綺(地球村幼稚園資深幼教老師)林淑美(私立國防醫學院附設愛德幼稚園資深老師)
學習意義:時間對孩子來說是蠻抽象的概念,比較不容易理解,因此,可利用一些想法或道具把時間找出來,讓孩子漸漸認識時間的存在。所以,時間不單只是侷限看時鐘,而是全面讓孩子建立時間的概念。
6【遊戲名稱:白天或晚上】
遊戲方法:
1.告訴孩子天亮時有太陽就是白天,白天可以玩、吃飯、出門。
2.告訴孩子天黑時有月亮就是晚上,晚上要休息、睡覺。
3.等年紀大一點可以再加入中午及下午或清晨的時間觀。
遊戲目的:讓孩子隨著天色的轉變而有白天及夜晚的分別,慢慢又可以增加不同時段的天候變化觀察,例如太陽下山、太陽昇起。
訓練:觀察、認知。

7【遊戲名稱:時間配對】
遊戲方法:
1.把每天及每週固定的行為或活動加以強調。
2.利用白天上幼稚園時就告訴孩子現在是早上八點你要去上學,我要去上班,下午五點爸爸會去接你。
3.下午接孩子時可以告訴他,已經下午五點,所以,來接你。久了,就會有時間與行為的聯結。
4.例如每個假日都固定讓他看卡通錄影帶,可以對他說,星期六白天你就可以在家看錄影帶。以後看見媽媽準備放卡通錄影帶就會了解今天又到星期六了。
遊戲目的:把生活中的固定活動轉變為時間的概念,隨著年紀增加,就會更清楚什麼時間會發生什麼事情。
訓練:整點時間、一星期七天、認知。

8【遊戲名稱:現在該做什麼】
遊戲方法:
1.先準備一個大時鐘或家長利用紙板自行製作一個可以轉動的時鐘也可以。
2.然後在不同時間旁邊,貼上相關的圖片,例如早上八點旁貼上牙刷及毛巾(表示刷牙洗臉)、12點貼上食物(代表吃飯)、3點貼上玩具(代表遊戲)…以此類推。
3.讓孩子依照生活起居,查覺時間的進前。家長平常可以問他,中午12點我們應該做什麼事呢?或是孩子想吃飯時,要他去看看時鐘走到食物的位置了嗎?
遊戲目的:讓孩子更有時間觀念,也能了解自己一整天的作息,同時能加強他養成固定的生活習慣。提醒家長只要先讓孩子注意短針的變化,還不需要加入長針概念。
訓練:自我管理、整點時間、看時鐘。

9【遊戲名稱:一星期有七天】
遊戲方法:
1.家長可以準備一張畫好七個格子的紙張。
2.並編上星期一~日的文字。年紀小時,星期六、日可用星星表示。
3.從星期一醒來就給孩子一張貼紙貼在第一格,並提醒他今天星期一先貼第一張。
4.星期二貼第二張、星期三貼上第三張,以此類推,讓孩子有時間累加的感覺。
5.到了假日就可以給予不同顏色或造型的貼紙,讓他感覺假日這兩天不太一樣。
遊戲目的:時間變化也是數學觀念之一,透過一星期有七天的認識,能讓孩子有時間前進的感覺,並可理解星期一~五父母要上班,假日才能放假。
訓練:數數能力、操作。

10【遊戲名稱:看照片想一想】
遊戲方法:
1.家長先找出以前出遊的照片。
2.指出某些照片,讓孩子自己回想當時的狀況、出遊內容。
3.再告訴孩子這些都是以前發生的經驗,讓孩子理解過去的意義。
4.再問孩子現在他在做什麼,現在做的事情就是今天。
5.再問孩子以後想去哪裡玩,還不能馬上做的,就是明天(未來)。
遊戲目的:孩子通常會把過去的經驗都稱為昨天(即使是一個月前),不過,透過回憶、思考,可以讓孩子慢慢建立今天、昨天、明天的概念。 
訓練:表達、記憶、思考。

http://tw.myblog.yahoo.com/jw!Hnjs_zKGAxofVZ1I.B3hikw-/article?mid=40575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9JqeSt.cERmoSKqGh4m1jFJM/article?mid=1982&prev=1983&next=1981&l=f&fid=53










********************************************************************************

♪ 30種數學遊戲 (Part 3) 形狀與顏色 ♪

/ 章嘉凌+曾愛  專家 / 張珠綺(地球村幼稚園資深幼教老師)林淑美(私立國防醫學院附設愛德幼稚園資深老師) 學習意義:形狀與顏色是生活中必要的基本概念,而且未來許多的數學學習中,都會應用到形狀及顏色與數學的對應關係,例如數數看書中有幾個圓形、三角形中有幾隻小鳥等。因此,學會分辨形狀及顏色是相當重要的喔!
11【遊戲名稱:什麼東西會滾動?】 遊戲方法:
1.
家長找來一些圓形以及其他形狀的物品。

2.
讓孩子實際滾滾看,再分出滾得動和滾不動的物品。

3.
讓孩子理解只有圓形及沒有角的東西才易滾動。

4.
同時也能教孩子為什麼車輪都是圓形,而不是三角形或正方形。
遊戲目的:讓孩子了解沒有角的圓形才是可以滾動的物品。不是圓形的物品,不是滾不動就是一下子就倒掉了,讓孩子建立圓形的概念。 訓練:操作、觀察、分類。
12【遊戲名稱:衣服顏色都一樣】 遊戲方法:
1.
家長可以利用自己及孩子身上所穿的衣服來玩顏色配對。

2.
請孩子找出兩人身上都有的顏色並說出是什麼顏色。

3.
或拿出一整套衣服的上衣,請他找出顏色一樣的下半身。

4.
年紀大一點的孩子,除了可以多教他各種顏色外,也能加入顏色深淺的比較。
遊戲目的:年紀小的孩子可先學紅、黃、藍三原色,並練習分辨此三顏色,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增加顏色的種類。 訓練:配對、觀察、比較。
13【遊戲名稱:比賽說形狀】 遊戲方法:
1.
當孩子已經有基本形狀概念時,家長可以和孩子輪流比賽說出家中物品的形狀。

2.
可先設定某一種形狀,例如說出圓形的物品。圓形的時鍾、圓形的球、圓形的帽子...。

3.
接著再說其他形狀並能同時加入顏色的表達,例如黃色三角形的盒子。
遊戲目的:讓孩子透過實際眼睛觀察及手的碰觸,更明確了解物品的外形以及顏色,同時,也借由觀察增加孩子的想像力。 訓練:觀察、反應、思考。
14【遊戲名稱:看誰有創意】 遊戲方法:
1.
準備幾張白紙及蠟筆或彩色筆。

2.
家長先幫自己及孩子各畫出一個正方形。此時,教孩子想像正方形可以變化出什麼東西。例如家長用正方形畫出一台電視。

3.
小一點的孩子家長可以給他畫畫的建議,例如教他畫成一本書;大一點的孩子則能讓他自行發揮。

4.
陸續增加圓形、三角形、長方形等。比賽看看誰畫得最有創意。
遊戲目的:小一點的孩子畫出來的物品可能不是很像,不過,家長只要著重創意的鼓勵,不用在意是否畫得漂亮。幾張白紙及形狀就能訓練孩子豐富的想像力。 訓練:創意、握筆、想像力。
15【遊戲名稱:摸摸看】 遊戲方法:
1.
通常孩子會先從平面的形狀概念進階到立體的概念。

2.
家長可以透過實際的觸摸,教孩子感受物品的立體感。

3.
例如:摸球,告訴他這是球體;摸鐵罐飲料,告訴他這是圓柱體等。
遊戲目的:56歲以上的孩子比較能夠表達及理解立體的概念,家長可以在遇上相關立體物品時,先主動告訴孩子這是什麼,不需要強迫孩子立即理解,等立體經驗累積足夠時,自然就會豁然開朗。 訓練:觸摸、觀察、認知。
http://tw.myblog.yahoo.com/jw!Hnjs_zKGAxofVZ1I.B3hikw-/article?mid=40575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9JqeSt.cERmoSKqGh4m1jFJM/article?mid=1983&prev=1984&next=1982&l=f&fid=53










********************************************************************************

♪ 30種數學遊戲 (Part 4) 量的比較 ♪



/ 章嘉凌+曾愛  專家 / 張珠綺(地球村幼稚園資深幼教老師)林淑美(私立國防醫學院附設愛德幼稚園資深老師) 學習意義:「量」的概念往往是需要經過測量及估計而來,但是對孩子而言,則是需要親身的體驗。大人們常用的「公分」、「公斤」等概念,對孩子來說是無法理解,而且沒有意義的。因此以孩子能理解的方式來建立「量」的概念,才能幫助孩子學會測量及估計的意義。
16【遊戲名稱:什麼東西比較重? 】 遊戲方法:
1.
準備幾個不同的物品,如娃娃、汽車、球等等。但請注意避免大的東西就一定比較重,以免造成孩子錯誤的認知。

2.
然後請孩子分別用手拿拿看這些東西。

3.
接著問孩子哪一個比較重。

4.
較大的孩子可請他由重到輕把物品排列出來。
遊戲目的:透過真實的輕重感受,孩子比較容易建立輕和重的認知概念。另外,有些東西看起來很大,如泡棉,但是實際上卻很輕,有些東西雖小,但卻比較重,可以一併提出來跟孩子討論,幫助孩子釐清。 訓練:測量估計、排列。
17【遊戲名稱: 高 樓比一比】 遊戲方法:
1.
家長和孩子分別疊積木,並計時1分鐘。

2.
再各自拿出自己疊好的積木比比看。

3.
請孩子說出是誰的比較 高 。
遊戲目的:透過疊出不同 高 度的積木,孩子可以明確感受到「量」的變化。經過實際比較後,可以「眼見為憑」確認 高 矮的概念。 訓練:手眼協調、測量、估計。
18【遊戲名稱:創意手印畫】 遊戲方法:
1.
遊戲前請先準備好一張白紙及彩色筆。

2.
家長和孩子可以在白紙上分別描繪出自己的手掌。

3.
請孩子比比看誰的大。

4.
如果孩子有混淆或是不確定的情形時,也可以兩人手掌對手掌,實際去看兩人手掌的大小差異。

5.
最後,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發揮想像力完成手印畫。
遊戲目的:透過實際的觀察與比對,幫助孩子建立大小的概念。爸媽還可以活用身邊的物品,如杯子、碗、鞋子等,幫助孩子在生活中建立量的概念。 訓練:測量、估計、創意、認知。
19【遊戲名稱:誰的手比較長?】 遊戲方法:
1.
請家長準備好兩條長線,最好是不同顏色的線,大人一種顏色,孩子一種顏色。

2.
以長線分別量孩子和家長的手臂長度,並將測量結果剪下來。

3.
並利用剪下的線來比較誰的手較長。

4.
然後再請孩子拿著自己手長的線,比較家中的物品,如書或是桌子等,看看是自己的手長還是物品比較長。
遊戲目的:利用實際的測量及觀察,可以幫助孩子建立長短的概念,同時瞭解測量的意義。 訓練:比較、觀察、測量。
20【遊戲名稱:數數樂】 遊戲方法:
1.
先請孩子隨意撿拾小石頭,然後放在桌子上。

2.
然後再請爸媽另外拿一些,放在桌子的另一邊。

3.
請孩子目測,哪一邊的石頭比較多。

4.
等孩子說完之後,邀他一起數一數,兩邊的石頭各有幾顆,並把數字寫下來。

5.
再來印證先前目測的答案是否正確。

6.
大一點的孩子可再問他,多的那一邊多幾個?
遊戲目的:讓孩子先以目測的方式,感受量的變化,然後藉由實際的數字,確認量的多少,可以幫助孩子建立清楚的數量概念。 訓練:數數、認知、觀察。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9JqeSt.cERmoSKqGh4m1jFJM/article?mid=1984&prev=1986&next=1983&l=f&fid=53









*******************************************************************************
♪ 30種數學遊戲 (Part 6) 邏輯 ♪ 


/ 章嘉凌+曾愛   專家 / 張珠綺(地球村幼稚園資深幼教老師) 林淑美(私立國防醫學院附設愛德幼稚園資深老師 ) 學習意義:數學的邏輯如排序、分類、型式、配對等等,除了培養孩子基礎的數學能力外,同時也可以幫助孩子觀察力變得更為敏銳,並學習透過思考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26【遊戲名稱:誰是不一樣的?】 遊戲方法:
1.
在一堆相同的東西中,放置一個不同的物品,例如:一堆書籍中,放置一台車子。

2.
請孩子拿出裡頭不一樣的東西。

3.
當孩子把東西拿出來的時候,請孩子試著說明為什麼要拿出這個東西。

4.
爸媽在聆聽完孩子的理由後,加以適當的引導,幫助孩子建立異同的概念。
遊戲目的:找出相同點或是相異點的觀察能力,是培養孩子熟練「分類」概念的基礎。爸媽可以多運用生活周遭的東西和孩子進行遊戲。 訓練:思考、語言表達、邏輯。
27【遊戲名稱:找伙伴】 遊戲方法:
1.
請媽媽先在白紙上塗上紅、藍、綠等幾種顏色。

2.
然後拿出相同顏色的彩色筆或蠟筆。

3.
請孩子把筆放在一樣的顏色下面。

4.
如果孩子沒有放對,可以請孩子打開筆再畫一次,觀察畫出的顏色,然後在進行一次配對。
遊戲目的:利用操作的方式,讓孩子思考顏色和筆的關係,觀察相同點,學習配對。 訓練:思考、認知、操作。
28【遊戲名稱:玩具要回家】 遊戲方法:
1.
請孩子收拾玩具的時候,也是幫助孩子學習分類的最佳時機。

2.
例如問他玩具和書可以放在一起嗎?剪刀和車子呢?

3.
請孩子把玩具、書及美勞用具分類放好。
遊戲目的:分類的概念應用的相當廣泛,如垃圾分類也是一個很好的生活示範,當然孩子往往會有我們意想不到的分類方式,爸媽和孩子進行遊戲的時候,也不妨聽聽他們的理由。 訓練:思考、收納、認知。
29【遊戲名稱:請照順序排好】 遊戲方法:
1.
準備大小不同的積木或是娃娃。

2.
請孩子依照大中小排成一列。

3.
一開始排序的物品不要太多,可以先從三個開始,請孩子先比較其中兩個並依序排好,再拿第三個和前兩個比較。可隨著孩子的能力增加排序的數量。
遊戲目的:排序是重要的數學基礎,幫助孩子發現即使是相同的東西,也有程度上的差異。剛開始孩子多半是依照物品的物理性質排序,如大小、粗細等。 訓練:觀察、思考、比較。
30【遊戲名稱:下一個輪到誰】 遊戲方法:
1.
準備幾個積木、車子等孩子生活中經常有的玩具。

2.
然後爸媽一邊唸著「車子、積木、車子、積木」並將物品依序排出。

3.
請孩子按照排好的物品順序,唸出他們所看到的物品。

4.
然後問孩子積木的下一個應該是什麼呢?再下一個呢?

5.
可以請孩子重覆多念幾次,察覺出次序感。
遊戲目的:相同型式是數學的概念之一,也是語言、聽覺甚至是動作的訓練,透過眼、耳及語言的方式,幫助孩子更清楚認識「型式」。 訓練:語言、手眼協調、邏輯。
專家答問 /楊雪飛 專家/楊健 嬰幼兒發展專家
Q問:我家寶寶能從1數到100,能不能說他具備了數學邏輯智能?
A
答:從1數到100的能力並不等於數學邏輯智能。所謂的數學邏輯智能是指能有效地運用數學、計算、推理、假設和思考的能力。在嬰幼兒階段,主要是指具備一些基本要素。一般認為嬰幼兒階段主要是開發右腦,其實不然。美國提出了全腦工程,即要全面開發大腦,左、右腦要相輔相成、互相配合。而數學邏輯智能就是以左腦功能開發為主,同時需要右腦配合,通過遊戲的形式,在大腦裏輸入資訊,以達到遠期效應。在遊戲過程中要注意形象性、具體性和操作性。
Q問:上小學之前,我們怎麼幫助寶寶建構數學邏輯智能?
A
答:這要看寶寶是否能過以下3關,若通過,就表明你已經成功幫助寶寶建構了數學邏輯智能。
1關:是否理解數與物的對應關係。比如,媽媽對寶寶說:寶寶,你今天穿了幾件衣服啊?寶寶回答道:讓我數數看,我今天穿了6件衣服。”“ 6” 是數位,衣服是。寶寶的回答就表明了他能夠把數與物對應起來。
2關:是否理解數的邏輯關係。這包括兩部分:一是簡單的數的邏輯關係;二是序列關係,如第一、第二等。有些爸媽抱怨沒有時間教寶寶,其實聰明的爸媽在日常生活中就會注意培養寶寶的數學邏輯智能,比如,去公園可以比花壇的大小,數花盆的多少等。
3關:是否理解數的分解和組合關係,這是寶寶上小學之前必須要解決的。如,“ 10” 可以分解成37284655,反過來,後者又可以組合成“ 10” 此外,爸媽也要注意培養寶寶以下一些與數學邏輯智能有關的概念:分類、序列、守恒。 總之,學齡前建構寶寶的數學邏輯智能,需要爸媽做個有心人,在日常生活的各種遊戲中來進行,這對寶寶是終身受益的。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9JqeSt.cERmoSKqGh4m1jFJM/article?mid=1986&prev=1987&next=1984&l=f&fid=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