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3日 星期五

寶寶腹瀉 拉不停…怎麼辦?

淺談幼兒腹瀉的用藥
  寒冬遠去,冬季感冒病毒似乎已歛去了它的張狂。心疼寶寶的媽咪們原以為可以好好地鬆一口氣,迎接春的到來。殊不知春季正是造成寶寶腸炎腹瀉的輪狀病毒再度活耀的時刻。因此春天時節,小朋友患腹瀉的病例相當多。
  當然,會造成寶寶腹瀉的原因除了輪狀病毒造成的病毒性腸炎外,還包括有細菌性腸炎(如沙門氏菌)、寄生蟲腸炎 ..等,而某些藥物如紅黴素等巨環類抗生素,或者高滲透壓的飲食,如太甜的果汁或飲料,也可能造成腹瀉。
  雖然造成腹瀉的原因很多,不過對於寶寶腹瀉時,一般的處理方式及使用藥品大致可分為下列幾項:
1.
補充水分及口服電解質製劑
 
寶寶在腹瀉的急性期,常常因水瀉得很厲害,而水分又補充不足的情況下,造成脫水現象。因此,及早地補充水分及電解質是很重要的。
目前在各大醫院均有適合寶寶腹瀉時專用的電解質口服液用來作為水分及電解質的補充劑。這類藥品有直接可飲用的水劑,或是需加水泡製的發泡錠劑,發泡錠劑依照不同產品而有不同的加水稀釋量,切記不可以未加水泡製就直接吞服。
至於坊間所售的運動飲料、汽水等並不適合作為腹瀉時的口服液體,因為含糖量太高,易影響滲透壓。但若情況危急下又無電解質水溶液可以補充,媽咪可先將運動飲料加冷開水以11的比例稀釋後,再行餵食病童。
2.
調整進食內容
 
短暫的禁食(在補充液充分給予下),可讓腸胃稍作休息,但長時間的禁食(超過半天甚至一天)是不必要的。許多研究顯示,繼續進食的病兒復原較好,體重也可維持增加。因此,當急性期的脫水處理妥當後,接下來寶寶就可以開始進食一些可吸收的營養,對較小的嬰兒而言,若對口服電解質水溶液吸收沒問題時,可進一步進食不含乳糖的特殊配方奶粉、黃豆蛋白配方或母奶;較大的孩子則可少量餵食米湯、稀飯、土司麵包等食物。
3.
益生菌類製劑的使用
 
當寶寶腹瀉而又伴隨有消化不良、脹氣時,在臨床上除了可使用消脹氣的藥品(如Simethicone)來幫助寶寶排氣,有時使用含有益生菌的產品來增加腸內的益菌也是有幫助的。
這類產品中大家比較熟悉的是表飛鳴,它是含有乳酸菌及堂話峻的復方製劑。而目前較新的產品是嗜酸乳桿菌製劑。嗜酸乳桿菌製劑市面上有許多種產品,有些是活菌、有些是死菌的製劑,有些需要冷藏貯放,端賴不同產品而異。
4.
吸附性的製劑
 
這類藥品常使用於幼兒腹瀉時,因為它是利用吸附作用吸附存在於胃腸道的毒素(如病源體、細菌等)幫助毒素排出體外,是一種安全又有效的方法。這類產品常見的有白色果膠懸浮液劑 (Kaolin),或粉末劑 (Cholestyramine),前者可直接依醫囑劑量服用,後者則必須依劑量比例,加水120-180ml稀釋後服用。兩者的共通性是除了可吸附胃腸道的毒素外也會吸附同時服用的其他藥品,所以必須與其他口服藥品間隔至少一小時,以免影響其他藥品吸收。
5.
收斂劑
 
這類產品(如 Albumin Tannate)是鞣酸與白蛋白的結合物,因為鞣酸可在腸內轉變成具收斂作用的鞣酸鹼。也可在腸黏膜形成保護膜,而具有消炎及抑制分泌的作用。
6.
抗生素的使用
 
一般而言寶寶腹瀉時,抗生素的給予是不必要的。因為抗生素對於病毒並沒有任何效果,所以在治療最常引起嬰幼兒腸炎的輪狀病毒時,是不建議用抗生素治療的。至於對於在治療沙門氏細菌感染時,雖然這是細菌性腸炎,卻不一定每個患者都要使用抗生素,對於年紀較小或抵抗力較差的嬰幼兒,醫師會針對臨床判斷來決定是否給予抗生素的治療,但對於年齡較大的孩童,只要以保守性療法來治療,大部份會有改善,因此並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一般而言,寶寶腹瀉發生時,如果能立即就醫,立即給於支持性療法,避免產生脫水等併發症,通常兩週內大部份會痊癒。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家長千萬不要自行購藥或拿家中的備用藥品隨便給兒童服用,因為市面上止瀉產品琳瑯滿目,卻不見得都適用於幼兒,尤其有些止瀉劑是直接抑制腸壁環狀肌及縱肌運動,使腸道蠕動變慢,用在孩童時,反而容易造成腸阻塞等不良副作用。因此不論是如上述安全性較高的電解質口服液、嗜酸乳桿菌製劑、吸附劑或收斂劑等,都應該先經醫師診斷後依病況來使用,才是對寶寶健康的呵護。





***************************************************************
Dehydration 脫水/缺水
脫水即是身體缺乏足夠的水分去維持正常的運作。脫水5%屬於輕微,10%為中度,而15%是嚴重脫水。若出現嚴重脫水而不盡快醫治,就可能會導致心血管衰竭、腦部受損以及死亡。
成因
1. 由於嘔吐、腹瀉、多尿、發熱或過度出汗,令身體失去大量水分。
2. 噁心、口腔炎、咽炎、急性疾病導致食慾不振,都可能會令患者不想飲水,出現水分吸收不足的情況。
病徵
1. 眼睛凹陷
2. 嬰兒囟門明顯凹陷
3. 口乾
4. 皮膚缺乏彈性
5. 少尿
6. 淚水減少
治療方法
若只是輕微脫水,只要飲水補充水分就可以。但假如脫水的情況嚴重,就可能需要留院以及進行靜脈滴注。
預防方法
生病時要補充足夠的水分

嬰兒或幼童即使只是流一點血有可能有危險,同樣地,脫水也會危及生命。
這就是為什麼小孩腹瀉或嘔吐不停時不能大意,而且你應該立刻向小兒科醫師請教!(過度曝曬在陽光下,也會使嬰兒脫水。)
家裡應該隨時準備運動飲料(小兒科醫師可以為你推薦一種比較好的),萬一你臨時找不到孩子的醫師,你可以讓孩子喝這種飲料保持電解質的平衡。(電解質礦物質,例如鉀和鈉,對生命非常重要,而小寶寶很容易因為腹瀉或是嘔吐而失去這些礦物質。)





********************************************************************
認識寶寶的腹瀉
每年一到季節變換時,就可看到各醫院診所內擠滿了哭鬧不安的小朋友和滿臉疲憊焦慮的父母,這當中有很多是因為受到細菌或病毒的感染而發生腹瀉的病童。衛生署的統計資料顯示,每年九月,腹瀉人數即開始大量攀升,一直到隔年農曆年間,都是腹瀉發生的高峰期,其中又以2-3歲以下幼童的腹瀉發生率最高;而每到這個時候,家長們不免要為如何照顧好自己的寶貝煞費苦心,一旦孩子也受到感染而發生腹瀉的狀況,如何讓孩子儘快恢復健康,就成了為人父母者最關心的議題。
怎樣才叫拉肚子?
1.
排便次數明顯增加。
2.
糞便成糊狀或水狀。
3.
糞便顏色變成綠色、氣味酸臭。
哺餵母奶或擬母奶之配方奶的小寶寶,糞便往往稀稀水水,而且略帶酸味,顏色大都呈漂亮的黃色,排便次數一天少則三、五次,多則達十次以上。只要寶寶能吃、能玩、能睡,臉色紅潤、表情正常,體重又能穩定增加,那麼這樣的排便形式對寶寶而言便屬正常。且在滿月之前,不管食用何種奶水的寶寶,由於消化功能尚未發展成熟,尤其對於脂肪及乳糖的消化能力尚差,因此糞便幾乎都是糊水狀,一直要過幾個星期之後,排出的糞便才會逐漸成型,此即所謂的「收屎」。所謂的「腹瀉」必須是和寶寶原本相當固定的排便型式、次數來做比較。如果大便所含水分比平常多,排便次數也較平常增加,可能帶有粘液,或顏色不同於往常時,就是腹瀉的徵狀。 由此我們可以了解,對寶寶有害的腹瀉是相對於平常的排便狀況來決定的,年齡大小、是否哺餵母奶及個別差異等因素,都應一併列入考量。
腹瀉時的症狀
1. 輕度腹瀉:每天排便五至八次,可能輕微發燒或嘔吐。
2.
中度腹瀉:每天排便八至十五次。稀水便、氣味酸且臭、可能中度發燒。
3.
重度腹瀉:每天排便十五次以上。血絲黏液便、前囪門凹陷、煩躁不安、皮膚及嘴唇乾燥。
如果寶寶出現嚴重的腹瀉現象,則應盡速就醫。
寶寶拉肚子怎麼辦? 引起腹瀉的原因很多,家中的幼兒一旦發生中度以上的腹瀉應儘速就醫,以免延誤病情。同時,腹瀉常會造成寶寶產生脫水的現象,甚至因脫水,導致更多嚴重的併發症狀。為預防脫水,寶寶一旦有腹瀉徵狀,家長應盡速為他補充水分及電解質,此外,如果寶寶是因乳糖不耐症導致的腹瀉,則建議家長在孩子的腹瀉期間,受損的腸道尚未完全康復前,需降低乳糖的攝取,可選用無乳糖的食物或是沖泡較稀的一般配方奶,但稀釋的一般配方奶最好在3-4天內泡回正常濃度,否則長期飲用經稀釋而熱量較低的配方奶,會使得寶寶的小腸黏膜因營養不良而無法修復,進而造成慢性腹瀉及營養不良症候群。若4天內腹瀉情況未改善,則可換成無乳糖的特殊配方奶,嬰幼兒腹瀉的情形應較易進步。而餵哺母乳的嬰幼兒可繼續餵哺母乳,不需再更換乳品。




****************************************************************
食物療法阻擊秋季腹瀉
引起秋季腹瀉的主要禍首是輪狀病毒,目前尚無針對輪狀病毒的特效藥。臨床證明,應用食物療法和注意忌口是防治秋季腹瀉的有效方法。
每個寶寶的體質不同,在感染病毒後的表現也因人而異。因此,根據不同的類型採用不同的食物療法治療秋季腹瀉,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腹瀉的4種類型與食療方

A
傷食型
症狀:寶寶有腹脹、腹痛,腹瀉前哭鬧不安的表現,大便酸臭且有不消化奶塊,食慾減退伴有口臭。此型多見於秋季腹瀉伴有消化不良的寶寶。
食療方:
蘋果湯:取蘋果一只洗淨,連皮切碎,加250毫升水,加食鹽少許,煎湯代茶飲。若寶寶超過1歲,可以吃蘋果泥。
焦山楂麥芽飲:取山楂30克,炒麥芽30克,紅糖15克。先用小火將山楂及麥芽炒至略焦,離火,加少許酒攪拌,再置火爐上炒至幹,然後加200毫升水,煎煮15分鐘,去渣後加入紅糖再熬至沸,待溫后分幾次服用。

B
風寒型
症狀:寶寶大便稀薄多泡沫,色淡,臭味少,有腹鳴腹痛,或伴有發熱。此型多見於秋季腹瀉的早期。
食療方:
姜茶飲:取生薑10克,茶葉3克,加水煮沸後加少許紅糖,代茶飲。
糯米蒼白術粥:取糯米30克,白朮12克,蒼朮6克。先將糯米略炒一下;白朮及蒼朮放水煮15分鐘去渣取汁,加入糯米煮粥食用。

C
濕熱型
症狀:大便呈蛋花湯樣,伴有少許黏液,發熱伴舌苔厚膩。秋季腹瀉以此型最多見。
食療方:
烏梅葛根湯:取烏梅10只,葛根10克,加250毫升水,大火煮沸後改小火燒20分鐘,去渣加紅糖少許,分次飲用。
陳皮紅棗湯:鐵鍋內放12只幹紅棗,炒成微焦,取洗淨的陳皮(晒乾的橘皮)10克,加入紅棗和水煎15分鐘,代茶飲。

D
脾虛型
症狀:腹瀉久瀉不愈,寶寶面色萎黃,食慾減少,大便稀薄伴不消化塊物。多見於秋季腹瀉後期不愈的寶寶。
食療方:
胡蘿蔔湯:取新鮮胡蘿蔔250克,洗淨,連皮切成小塊,放入鍋中加水煮熟後,喝湯、吃胡蘿蔔。
扁豆薏米仁山藥粥:取扁豆50克,山藥60克,薏米仁30克,粳米50克。將扁豆炒熟,與薏米仁、山藥、粳米、少許鹽同煮成粥食用。
菱粉粥:取粳米50克,加水煨粥,待粳米熟時,調入菱粉30克和少許紅糖,煮熟即可食用。

5
類忌食食物
導致腹脹的食物 黃豆、豆腐、豆漿、綠豆、赤豆等會使腸內脹氣,使腹瀉加重,需忌食。過多的牛奶也會使腸脹氣,應予以適當限制。而酸牛奶含有乳酸桿菌,能抑制腸內有害細菌,可以食用。
含有長纖維的食物 西瓜、生梨、青菜、芹菜、菠菜、柚子、廣柑等含有纖維素較多,能加速腸蠕動,加重腹瀉,需忌食。
多糖食物 糖果、巧克力、甜點等含糖量較高,糖在腸內會引起發酵而加重脹氣,故應少吃糖。
高蛋白食物
雞蛋、鴨蛋、肉末等含有較高的蛋白質,這些食物在腸功能己紊亂的腸道內易發酵腐敗,加重腹瀉,故少食。
高脂食物 肉類、奶油、動物內臟等含有較高的脂肪,導致滑腸,久瀉不止,應忌食。即使用植物油燒菜,也要注意用量別太多。
相關連結:
慢性腹瀉的原因與對策
當寶寶腹瀉超過兩個月以上就可以稱為慢性腹瀉。由於腹瀉遷延不愈,常伴有消化吸收障礙、營養不良、反覆感染和生長發育落後等症狀。
糖不耐受症
原發性雙糖不耐受在出生後不久,寶寶便腹瀉,原因是缺少雙糖 ,使大量糖不能吸收,在腸道內形成滲透壓增高,使大量水分吸收到腸腔中,形成腹瀉。
繼發性雙糖不耐受更多見,是由於胃腸炎後腸黏膜受損,致使雙糖 缺乏。這種腹瀉可持續數月。
對策:從食物中去除不耐受的糖。對原發性不耐受糖的寶寶,需長期限制糖,但隨年齡增長對碳水化合物不耐受會有所改善,此時可適當添加一些牛奶、澱粉和糖。對繼發性不耐受糖的寶寶,限制糖僅是暫時的,經過數周或數月後,可以逐步恢復正常飲食。
牛奶過敏
牛奶是一種異性蛋白,其中一種乳球蛋白會損害小腸黏膜,是主要的過敏原。有些小寶寶對致敏的牛奶蛋白清除及處理功能較差,就會發生腹瀉和腹痛。此時不停牛奶,腹瀉就遷延不愈。
對策:從寶寶的食物中去除牛奶。由於羊奶和馬奶也有交叉過敏反應,所以也不宜服用。如無母奶,可用豆奶、肉湯和酪蛋白水解物代替牛奶。也可改用代乳粉餵養,同時加輔食品,如蛋黃泥、菜泥、胡蘿蔔汁等,以後逐漸增加固體食品即可。
對牛奶過敏也會隨著年齡增大而減少,一般到了2歲後牛奶過敏巳很少見。在寶寶6個月後可給予少許牛奶以了解是否過敏,若無過敏症狀可逐漸增加牛奶量。
菌群失調
當寶寶患了嚴重的感染性疾病或手術後抵抗力明顯下降,若在此時應用大量廣譜抗菌素或皮質激素治療,使免疫功能低下,對抗菌素敏感的腸道內正常細菌受到抑制,而不敏感的致病菌就會大量繁殖引起長久的腹瀉。
對策:停用所有的抗菌素及皮質激素,然後補充腸道正常菌種,以恢復腸道內微生態平衡,使正常菌種佔據絕對優勢。常用的有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糞鏈球菌等。
對麥類過敏
寶寶對大麥、小麥和黑麥中麩質(麥粉中的蛋白質)的抗原部分過敏,引起局部腸道過敏反應。當脂肪進入小腸後不易被腸壁吸收,遂從糞便中排出,造成持久的脂肪瀉。
對策:停用所有含麥類的食品。初期應給予含果糖與葡萄糖的食物及脫脂牛奶。待病情好轉逐漸增加蛋白質食品,如豆漿、瘦牛肉、魚、雞肉等。以後酌情增加澱粉及脂肪食品。如再次發生消化不良症狀及腹瀉,立即恢復初期食品。
營養不良
容易使腹瀉遷延不愈,持久的腹瀉又促進營養不良,這樣互為因果,形成惡性循環,多見於人工餵養的寶寶。
對策:在醫生的指導下,逐步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針對性地進行營養補充,防止寶寶的飲食品種單一,增加蛋白質、脂肪的攝入量,適量補充含維生素類豐富的食物。
愛心提示無論是秋季腹瀉還是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腹瀉,都容易使寶寶體內失水,出現電解質紊亂。因此當食療效果不明顯時,一定要及時帶寶寶去醫院檢查,進行必要的藥物治療。




**************************************************
這幾天寶寶拉肚子,焦急之餘,在網上搜了一些文章,整理一下,也給別的媽媽借鑒.夏天小孩容易拉肚子,各位媽媽們,要引起注意了.
夏秋季小孩子最易拉肚子,多由於食用了不潔的食物或水、腹部受涼等引起。病原為細菌、病毒、或其它的病原體。
    
如孩子拉肚子次數不多,精神好,可以在家觀察一下。並給予以下的處理。1. 暫禁飲食一頓,讓胃腸休息一下。2. 補充水分:給予淡淡的茶水
​​中少加一點鹽和糖、頻頻餵服。3. 飲食給予脫脂牛奶、粥及少量醬菜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需注意:不要自行給予抗菌素,以免影響病原體的檢出。也不要隨便給予止瀉藥,以阻止病原體及毒素的排出。
    
如果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送醫院就診:1. 大便次數每日超過7 8 次。2. 大便為大量的稀水便或量少但含有膿血及粘液。3. 伴有發熱。4. 有口渴、煩燥哭鬧、唇舌乾燥、囟門及眼窩凹陷、皮膚提起放下後緩慢展平等脫水現象。5. 如有小孩精神萎糜不振、嗜睡,儘管大便次數不多也不伴有發熱也需立即送醫院就診。 如何預防拉肚子呢?1. 因為夏秋季小孩的胃腸功能差,所以飲食要富有營養但易消化,定時定量。2. 多飲水,勿食生冷油膩食物。注意食品及飲水衛生,防止污染。3. 注意肚腹部的保暖。 觀察嬰幼兒的大便性狀可以了解其消化情況。 如果嬰兒大便的臭味明顯, 則表示蛋白消化不良,這時應適當減少奶量或將奶衝稀。如果大便中多泡沫,則表示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就必須減少甚至停止餵食澱粉類的食物。若大便外觀如奶油狀,則顯示脂肪消化不良,應減少油脂類食物的攝入。 小兒腹瀉的護理
非母乳性食品應選擇容易消化、符合孩子口味的不要選擇需很長時間才能消化的食物,選擇以米粥或菜粥等澱粉類為主的食品,並做得軟一些。但如果嬰兒不願意吃的時候也不要勉強,在一段時間內孩子不進食非母乳性食品也沒有大問題。 若母乳喂養的孩子發生腹瀉時,不要輕易斷奶。這時可縮短每次餵奶的時間,讓孩子吃前一半的乳汁。因為母乳的前半部分蛋白質含量較多,容易消化,富於營養,而後半部分脂肪含量較多,不易消化。必要時母親可在餵奶前半個小時至一個小時,先飲一大杯淡鹽開水,稀釋乳汁,然後再給孩子哺乳。 用孩子喜歡吃的飲品來補充水分 因腹瀉而失水時,補充更多的水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多找一些孩子喜歡喝的飲品,如開水、果汁、蔬菜汁等。當腹瀉嚴重,並伴有嘔吐情況時,更應頻繁地補充水分。 當腹瀉恢復正常後,也需慢慢地增加非母乳食品的量當持續嚴重腹瀉後,雖然腹瀉已經停止了,但消化機能在一段時間後才能恢復正常,不能馬上恢復吃原來的非母乳食品,應該先餵添加輔食初期的粘稠狀食物,過幾天再慢慢的恢復。同時,需持續服用合生元兒童益生菌沖劑一段時間,直到寶寶腸到完全恢復健康。 勤換尿布 腹瀉的時候,有時會引起斑疹,最好勤換尿布。 食物止瀉 以下幾種食物不僅能提供嬰兒必須的營養,而且還有一定的止瀉作用。
1
、焦米湯:將米粉或奶膏研磨成粉,炒至焦黃,再加水和適量的糖,煮沸成稀糊狀即可。焦米湯易於消化,它的碳化結構還有較好的吸附止瀉作用,是嬰兒腹瀉的首選食品。
2
、胡蘿蔔湯:胡蘿蔔是鹼性食物,所含果膠能使大便成形,吸附腸道致病細菌和毒素,是良好的止瀉制菌食物。胡蘿蔔湯製作方法如下,將胡蘿蔔洗淨,切開去莖,切成小塊,加水煮爛,再用紗布過濾去渣,然後加水成湯(按500 克胡蘿蔔加1000 毫升水的比例),最後加糖煮沸即可。每天2~3 次,每次100~150 毫升,腹瀉好轉後停用。
3
、蘋果泥:蘋果也是鹼性食物,含有果膠和鞣酸,有吸附、收斂、止瀉的作用。取一個新鮮、質地酥軟的蘋果切成兩半,用調匙刮成泥狀即可。
聲明:本人不是醫生,只是把有用的文章共享與此。所以,對於您的求助,我可能無能為力。希望看過此貼的朋友,反饋你的實驗結果。有更好的辦法,也不放共享於此,讓更多的人受益。謝謝。





***************************************************************
小孩拉不停 仔細找病因
葉慧昌
        腹瀉少於兩週的稱為急性腹瀉,若症狀已拖過兩週,即成為慢性腹瀉。慢性腹瀉的原因很多,例如微生物感染、自體免疫疾病、食物過敏、先天性腸病變、炎性腸症等等,都可能引發慢性腸炎,進而導致慢性腹瀉。其它如胰臟疾病、營養不良、內分泌疾病等也會引起慢性腹瀉。

       
有些嬰幼兒的胃-大腸反射過快,當食物吃下去後,便迅速刺激大腸蠕動,而將大腸的內容物往肛門推動。所以,他們一天要排便好幾次,第一次尚屬正常,之後就愈來愈稀了,而且常常在吃完沒多久就會解便。一些含脂肪的食物,如乳酪、冰淇淋等,具有使胃-大腸反射變慢的功效,可改善排便狀況。

       
老一輩的常認為長牙齒會伴隨腹瀉,其實主要是因在長牙期幼兒胃腸的免疫系統較差,而他們又喜歡亂咬東西或將手放人口中,在不知不覺中,吃到細菌或病毒感染的東西,因此容易得到腸炎而導致腹瀉。尤其長牙時容易有齒槽發炎,而這些引起發炎的細菌,也可能是造成腹瀉的原因。

       
小孩腹瀉的治療可分成補充水分、飲食治療及病因治療三個方面。最主要的危險是脫水及電解質不平衡,所以特別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的小便減少、乾哭沒有眼淚、口唇乾燥、皮膚乾且無彈性,那表示因因腹瀉而有明顯脫水了。

       
而水分的補充則以口服電解質水溶液最為恰當,因其能增加鈉及水分的吸收,防止病情惡化。一般的可樂、果汁、汽水或運動飲料由於所含的電解質不足,糖分又太高,所產生的高滲透壓反而會加重腹瀉,所以並不適合。但若情況緊急,又沒有電解質水溶液時,可將運動飲料加冷開水以一比一的比例稀釋後,先行餵食。

       
飲食治療方面,過去認為腹瀉時,若再進食易造成腹瀉更嚴重,故主張禁食,但現在的觀點認為禁食太久,會造成腸道絨毛更加萎縮,減慢腸道黏膜的修補。所以通常先禁食六至八小時,之後若無劇烈嘔吐、腹脹、腹痛的情形,則可以嘗試進食。由於腹瀉時會使腸道黏膜受損、消化酵素減少、吸收能力減退,因此年紀較小的嬰兒可採用米湯、母奶或將原本食用的配方奶稀釋,以利吸收。若腹瀉持續超過五到七天,可考慮換用不含乳糖的止瀉奶粉或黃豆蛋白配方。

       
至於針對病因的治療,則必須請醫師診治為宜。但值得注意的是,一般的感染性腸炎多半不需服用抗生素,就能自然痊癒,有些父母捨不得孩子一直拉肚子,趕緊給他吃止瀉藥,這種見瀉止瀉的做法,可能會使遺留在體內的細菌,繼續繁殖而後患無窮,此即中醫最為反對的「閉門留寇」治標之法。
                        (
作者為中國醫藥大學副教授、台中市葉慧昌中醫診所院長)




***************************************************************
小朋友拉肚子 禍首是便秘
署立嘉義醫院最近常有小朋友深夜肚子痛,拉糞水掛急診,小兒科醫師吳姿瑢說,小朋友拉肚子不一定是腸胃炎,經檢查竟是便秘,呼籲家長不要給孩子亂吃止瀉藥。
  吳姿瑢表示,送孩子就醫的家長焦急萬分,幾乎都說孩子不斷拉糞水,應該是腸胃炎,先到藥局買止瀉藥,服用後肚痛加劇,經過X光檢查,發現小朋友滿腹大便,累積肚內排不出來,查出肚痛的禍首是便秘,立刻通便,小朋友症狀才好轉。
  吳姿瑢指出,小朋友無法清楚表達便秘的病情,假如是肚子大便積太多,就會刺激腸子一直拉糞水,腸內的糞腸愈來愈硬,愈造成肚子疼痛,家長不明就裡當成拉肚子,讓孩子服止瀉藥,卻更加重病情。
  營養師洪于娟表示,小孩如果常便秘,她建議每天喝240cc優酪乳,午、晚餐都要吃青菜,攝取充足水分,就能改善便秘。




*********************************************************
小兒腹瀉 勿食油膩
小孩感染輪狀病毒,往往拉肚子拉不停,有家長看到寶寶一直拉肚子,便以雞湯加奶粉餵食小孩,或增加奶粉濃度,希望多補充營養。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主任宋文舉提醒,這樣做會增加腸胃負擔,反加重腹瀉,導致小孩脫水更加嚴重。建議此時不要餵食太油、太甜食物,以免適得其反。
台北榮總兒童胃腸科主任吳子聰指出,不少家長看到小孩腹瀉,不敢讓小孩吃東西,這也是一種迷思。小孩補充水分八小時後即可進食,如果不吃東西,絨毛就無法修復,絨毛一旦萎縮,就可能造成慢性腹瀉、慢性營養不良。
醫師建議,還在喝母奶的小嬰兒應繼續喝母奶,六個月到一歲孩子可以喝不含乳糖配方奶,較大的孩子則可以吃些小魚、肉鬆、豆腐、白飯、麵條等食物,雖然還是會拉出來,但身體多少可以吸收到一點營養。小孩腹瀉最好別吃含乳糖食物,避免乳糖不耐症攪局。
吳子聰主任說,小孩腹瀉,家長另一常見迷思是以稀釋運動飲料代替兒童專用電解質液。運動飲料主要功用為補充汗水流失水分,對腹瀉的孩子來說,鈉含量太少,糖份過多,經過稀釋,鈉濃度更低,糖份還是太多,不利小孩腸胃吸收,且會造成電解質更加失衡。
吳子聰主任過去曾進行一項研究,以六十例急性腸炎嬰幼兒為觀察對象,發現若以口服電解質醣液補充水分,病童復原狀況較好。建議家長在小孩腹瀉期間就應及早讓小孩攝取口服電解質醣液,千萬不要等出現小便變少、眼淚變少、皮膚失去彈性、頭部囪門凹陷等脫水症狀再做治療。




*****************************************************************
小兒狂拉肚先別慌 記得補水
入冬又是小兒輪狀病毒感染季節。嚴重嘔吐、止不住的嚴重腹瀉,往往嚇得爸媽手足無措,忙著送小孩急診住院。小兒科醫師提醒父母不要驚慌,要記得規律為孩子「補水」,並盡量進食,以免身體太虛、脫水,病反而好得慢。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立民表示,輪狀病毒是造成小兒拉肚子的重要腸胃病毒,全年都有,但以冬季最多,一、二月進入高峰。口糞、非飛沫都會傳染,五歲以下小兒幾乎難以倖免。
    他指出,輪狀病毒讓人害怕主因為,症狀看起來很嚇人。小朋友感染後二、三天內開始大嘔吐,之後便開始嚴重拉肚子、發燒,嚴重的一天拉上十幾回,可以拉上一個禮拜不停,便便很稀被形容像是「蛋花湯」,媽媽們通常二天就急忙帶孩子看病。
    醫師提醒,輪狀病毒造成的脫水症狀對抵抗力、營養不好的第三世界國家的小孩,是很大的威脅,該區域每年有四十四萬小兒因而喪命;所幸在先進一點國家,致死率相對低很多。提醒家長們,心疼幼兒之餘,不要恐慌,更忌諱因為看到小孩吐、拉肚子?就不敢讓他們喝水、吃東西,應盡量維持正常飲食,以免脫水加重病情。





**************************************************************
為什麼一直拉不停---小兒慢性腹瀉
小兒腸胃科醫師最常做的事,就是在診間看小朋友的大便,很多媽媽不好意思帶來給醫生看,其實他們不知道,有看到大便對於疾病的診斷是非常有幫助的!(也就是說,醫師的診間非常歡迎寶寶的大便!!!)
回歸正題,會需要帶大便給醫生看,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寶寶拉肚子了!今天講的主題是慢性腹瀉,慢性腹瀉是指大便的型態改變已經超過2個星期通常小朋友得到急性腸胃炎,很少會拉肚子超過一個禮拜(一個禮拜內會好的病,媽媽通常不會有問題,所以急性腸胃炎並不是今天所要講的主題),但是就是有一些小朋友,本來都解條狀或是乾乾的大便,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大便變得稀稀糊糊的,或是水便,持續了很久(甚至可以超過一個月),次數可以是一天一次甚至到一天5-6次,可是食慾活動力都正常,體重似乎也沒有掉得很厲害,到底是甚麼原因呢?
原因五花八門,如果沒有經過醫師的檢查或是仔細的問診,很難直接下診斷,但是我在這裡還是列出幾項比較常見的原因

1.乳糖不耐症(Lactose intolerance)
這個名詞大家都聽過,但是也許並不了解,只知道會一喝牛奶就拉肚子牛奶(以及母奶)裡面含有非常多的乳醣,但是我們的小腸黏膜上也有乳糖脢,可以來消化分解這些乳糖,分解後的乳糖就會被身體所吸收。剛出生的小baby,體內的乳醣脢量非常的足夠(這也很合理,因為他們的主食就是母奶或配方奶)可是一過了2歲,乳糖脢的量就像坐溜滑梯一樣往下滑,到了大人的年紀,一喝牛奶就拉肚子,因為體內的乳糖脢已經不足夠分解這些乳糖了!但是對於兩歲以上的小朋友來說,並不是一件頭痛的事,因為他們的主食已經不是奶類,只要少喝牛奶以及乳製品,問題就解決了!

但是有一種暫時性的乳糖不耐症,發生在某次急性腸胃炎之後,因為腸黏膜發炎受損,造成腸黏膜上的乳糖脢大量減少,要等到腸黏膜修復完成重新長好,乳糖脢的量才會恢復在這段期間,因為乳糖脢不足,所以一喝牛奶就會拉肚子,如果是還以牛奶為主食的小寶寶,像是一歲以下的小朋友,媽媽就會很頭痛所以如果醫師懷疑是乳糖不耐症造成的慢性腹瀉,有時候就會建議家屬把一般的奶粉換成"無乳糖配方",因為無乳糖配方是用別種醣類來代替乳糖,所以不會造成腹瀉,小寶寶攝取的熱量也不會減少,但是它的缺點就是:非常難喝+貴桑桑~~~媽媽興高采烈買了一整罐,寶寶只喝了一口就再也不喝了~~~另外一種替代方案就是把牛奶泡稀一點點(大約2/3的濃度),雖然還是含有乳糖,但量比較少,造成的腹瀉也會少一點,但是要記得,這種方法並非長久之計,因為泡稀一點的牛奶熱量比較不夠,腸黏膜的修復也會比較慢如果是一歲以上的小朋友,主要是吃飯菜,一天只喝個兩到三次的牛奶,那就盡量多吃稀飯跟清淡的食物,要不要換無乳糖都可以

   喝無乳糖配方或是泡稀一點的奶粉到底需要喝多久?

一般藥局都會建議媽媽喝很久,甚至就是一直喝,(這樣奶粉才賣得出去啊...)很多媽媽以為自己的小孩永遠都無法消化乳糖了,所以一直給他喝無乳糖配方,然後每次買奶粉的時候心裡都在淌血......其實大可不必,因為這些孩子是腸胃炎之後暫時性的乳糖不耐症,要喝多久關乎到腸黏膜修復所需的時間,通常是1-2週,之後可以換回來試試看

臨床上有一些方法可以檢驗確認小寶寶是不是有乳糖不耐症,簡單一點的是驗大便(stool reducing substance),稍微複雜一點點的是一種吹氣試驗(hydrogen breath test),所以如果很想確診後再給小孩喝無乳糖配方的媽媽,可以去醫院做這些檢查

2.慢性非特異性腹瀉(又稱學步期腹瀉Toddler's diarrhea)
既然叫學步期的腹瀉,那麼顧名思義就是發生在小朋友正在學走路的那段期間,書上寫6個月-5歲是好發期,但是我在診間的觀察,大部分都是滿一歲以上的小朋友,這些小孩活動力食慾非常正常,也不會肚子痛,大部分都是白天清醒的時候才會拉肚子(相對於急性腸胃炎的寶寶,有時候半夜睡到一半也會來個一大包水便)很多媽媽會覺得她的小孩其實很正常,大便量也不多,說是拉肚子,感覺上好像也沒那麼嚴重,但是小朋友的大便型態就是跟以前不一樣!
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慢性非特異性的腹瀉呢?原因並不是很清楚,目前猜測是,這個年紀的寶寶腸胃蠕動較快,食物待在腸子裡的時間不夠長,可以被吸收的水分變少,大便含水量就會比較多另外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太常喝含糖分的飲料,食物裡糖分過高也會造成大便稀稀糊糊的
這種情形不太需要吃止瀉藥,也不需要像急性腸胃炎的寶寶一樣吃的超清淡(因為這些小朋友的腸子並沒有發炎),我們反而會建議多攝取纖維質,或是富含脂肪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會讓大便待在腸子的時間變長,多被吸收一些水分,大便就不會那麼稀了!另外如果喝太多含糖分飲料的小朋友,就別再喝了!!!


最後要提醒一下,如果寶寶的慢性腹瀉有合併血便,或是體重減輕,那麼就會需要考慮其他的病症,例如較特殊的感染性大腸炎,發炎性腸道疾病,或是其他腸胃道吸收不良的問題,這時候就會需要進一步的檢查並治療喔!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XeXPBA.UBRpFSbAHcCRTBFHF/article?mid=19&prev=42&next=17






********************************************************************************

腹瀉
嬰幼兒的腸胃道仍不夠成熟,有的甚至敏感脆弱,因此往往有較高的機率發生腸胃道不適症狀,而「腹瀉」就是其中的一種。當父母看到寶寶腹瀉時,焦急之餘,也要冷靜地觀察,做好照護,才能減緩寶寶症狀,讓寶寶逐漸恢復健康。

對於新手父母而言,可能對以下情況感到疑惑:「寶寶一天拉好幾次,正常嗎?」「偶爾看到寶寶便便水水的,是拉肚子嗎?」然而,有時不完全是腹瀉(拉肚子),可能只是因飲食所造成的正常排泄。因此,父母應正確了解何謂腹瀉、症狀及照護法,才能真正確保寶寶健康。
特徵認識腹瀉
腹瀉,是一種反應寶寶身體可能有狀況的症狀。林口長庚醫院兒童腸胃肝膽科主治醫師趙舜卿說明,寶寶的糞便狀況需具備以下徵兆,才算是腹瀉。

1.頻率偏多

如果寶寶一天排泄超過3次,且此狀態已持續23天以上,通常是腹瀉的可能性很高。

2.性狀改變

一般健康的寶寶,糞便的性狀是固定的,如較稀較糊的軟便、較成型的條狀或顆粒狀便便。假如性狀突然改變,如變得特別稀水、稀糊、黏度高或有血絲,通常都會是腹瀉。

3.解便量增加

腹瀉的含水量會比健康糞便還要高,並且總體的排便量會變得較多。趙舜卿醫師表示,這點是父母常忽略之處,建議可從體重變化多加留意。正常標準為每天每公斤應產生約510公克糞便,即6公斤寶寶每天解便量約為3060公克。
4.味道或顏色異常

氣味是外顯而直接的,最容易被察覺到。因此,如果發覺寶寶糞便味道變得特別重或不好聞(刺鼻的臭味等),可能也是腹瀉。

掌握小跡象覺察寶寶腹瀉

寶寶不善於表達,有時父母不一定能即時觀察到腹瀉狀況。不過,由於寶寶的表達很直接,因此只要多注意,仍可以從某些小跡象發覺到異常。

·   【跡象1】通常腹瀉都會合併脹氣發生,因此寶寶的肚子會有鼓鼓的狀況。
 ·      【跡象2】腹瀉帶給身體的感覺並不舒服,所以寶寶的情緒往往會明顯地變差.


喝母奶的除外
大寶貝班:燕子老師分享
資料來源http://www.wretch.cc/blog/jobabyjobaby/17715029




****************************************************************
奶瓶消毒避免腸炎發生
2012-03
親子天下特刊
作者:鍾碧芳 採訪整理


餵食配方奶,需特別留意適時適量。
無論沖泡方式及奶瓶的消毒過程,都是關鍵。尤其是剛出生的寶寶抵抗力弱,腸胃道容易因感染而腹瀉。
為了避免腸炎發生,每次瓶餵前後,務必以高溫消毒,起碼持續進行到寶寶約六個月大左右。

奶瓶的選擇也是一大關鍵,市售奶瓶概略分成玻璃及塑膠材質兩種。
玻璃奶瓶可耐高溫,安全度高,唯重量稍重,不耐摔;塑膠材質奶瓶材質雖輕,但需特別注意耐熱度,
尤其,PC(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已被證實在常溫中就會釋出環境荷爾蒙雙酚A,不建議使用。
而PES(聚醚碸樹脂,polyethersulfone)與PPSU(聚苯碸樹脂,polyphenylene sulfone)的奶瓶,則是除了玻璃奶瓶外可考慮的材質。
泡奶的方式則需依照配方奶公司指示的濃度沖泡,以免因濃度過高而增加寶寶身體負荷,或者濃度過低讓他喝進太多水分,少了營養。


有時,更換成配方奶後,寶寶容易出現便祕現象。
程美美表示,這時可以讓寶寶多喝一點水,若是六個月以上的寶寶,則可增加纖維量高的水果泥、蔬菜泥,以減輕症狀。

娃娃班 喵喵老師分享

資料來源http://www.wretch.cc/blog/jobabyjobaby/17707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