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4日 星期日

寶寶閱讀,從零歲開始

洪蘭推薦的情緒教養繪本─《我想念你》

出處:天下雜誌

孩子對喜歡的客體(例如爸爸或媽媽或是具體的東西)有穩定明確的親密關係,才能獲得安全感,並以此為基礎,漸漸向外探索,建立獨立感。孩子也會在記憶中珍藏這段親密的關係,久而久之,即使客體不在,孩子能發揮想像力,重新體驗與客體在一起的時光…

問題與討論

1.你能夠用簡單幾句話或合適的方式來表達「想念」的感覺嗎?

2.為什麼爸媽或好朋友不能夠一直陪伴著你?

3.沒有人陪伴的時候,你可以做哪些事情來讓自己覺得比較快樂?

4.跟親人短暫的分離對你有什麼好處?(例如:可以比較獨立、可以讓自己有機會發揮想像力,沒有人打擾等)

延伸活動

1.話筒傳心意: 用兩個養樂多空罐及一條細繩線,在兩個空罐子的底部各鑽出一個小洞,將繩線兩端分別穿過兩個空罐的小洞。然後將繩線兩端末端分別打結(或是在末端用膠帶固定住)。


將小朋友分成2人一組,一人對著罐口說話,另一人則對著罐口聽話,兩端就可以像是講電話一樣的通話。讓孩子體會雖然親人不在身邊,也有別的方式可以聯繫。


2.我的秘密基地: 在家中找一處安全溫暖的空間,用一些不常使用的小被子或被單,讓孩子將這個空間佈置成覺得舒服的環境,其間置放一些孩子自己喜歡的玩偶、書籍和小玩意兒。當孩子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躲到這個空間中讓自己抒發一下情緒。


3.卡片傳情: 請小朋友想出一位不在身邊、無法隨時見到面的親人或是朋友,設計一張小卡片,表達自己對於他的想念和祝福,然後寄給對方。這樣可以學習如何去抒發想念的情緒,同時也可以讓別人感受到我們的真心誠意,一舉兩得。



【洪蘭推薦】

  我要向各位推薦「我的感覺」這套書,內容有深度,不因是兒童書而流於膚淺、失去內涵,它用兒童可以懂的語言把道理講了出來。孩子有嫉妒、恐懼、憤怒這些情緒是正常的,不必否認它,更不必覺得羞恥;但是要懂得怎麼去排解。本書列出的排解方法簡易可行,孩子都做得到,父母可以念給子女聽,讓他想像情境,然後實際體驗這些情緒的排解。
  這套書最好的地方,在於它把情緒的症狀清楚的描寫出來,然後告訴孩子,該怎麼回復情緒的平靜。這是一套父母、老師都應該讀的書,它不但可以應用到孩子身上,對大人也是一個絕佳的反省。
          ~更多推薦內容,請看序言。

【內容簡介】

  孩子對喜歡的客體(例如爸爸或媽媽或是具體的東西)有穩定明確的親密關係,才能漸漸獲得安全感,並以此為基礎,漸漸向外探索,建立獨立感。同時,孩子也會在記憶中珍藏這一段親密的關係,久而久之,即使客體不在,孩子能發揮想像力,重新體驗與客體在一起的時光,因而能夠產生保護的力量來渡過這一段特別的經驗。

  《我想念你》書中的主角小天竺鼠以第一人稱的方式,分享她的思念。即便是短短的分離,也讓她感到不安。不論是媽媽離開她去工作、爸爸出差遠行,當她一個人留在學校或是保母家時,思念的感覺多麼令人難受!

  隨著小天竺鼠孩童般簡單直接的語言,我們彷彿也跟著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直接感受小老鼠敏感細膩的情緒起伏。內文和圖畫充分表達了小主角從一開始面對分離的沮喪,到後來摸索學習到自處的方式,因而感到自給自足的愉悅,到最後能快樂地期待「可預期的」重逢。

  簡單的文字,色彩豐富溫潤的圖畫,清楚地表達了「分離」與「思念」這個孩子最普遍遭遇的情緒主題。讓孩子透過圖畫書認知到自己的情緒,感同身受的態度和語言,提供給孩子貼心的解決方式。正如作者所說,讓孩子在「歷經反覆、成功的分離經驗後,能夠說出︰「當我想念你,我知道你會回來!」

  本書除了親切溫暖的文字與可愛的圖像,讓親子共同閱讀分享之外,也提供由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助理教授施玉麗所提供的延伸討論引導,及親子延伸活動,如:神奇袋、吉祥物等。讓小朋友與家長一起在閱讀分享與遊戲中共同學習與成長。

【書評】

  「在承認生氣和傷心的感覺後,故事從小天竺鼠最初的依賴,漸漸進展到她學著用玩耍、歡笑和快樂時光(重回父母懷抱的快樂感受)取代原本的焦慮。很少有圖畫書能這麼有效地處理這項童年時期常見的大考驗。生動的插圖以流動的線條,配合溫暖發光的色彩,並且以銳利的眼睛透視孩子的世界。對父母而言,本書為幫助孩子的絕佳素材﹔對孩子而言,他們會發現本書精確地反映出他們的感受,因此很自然地成為他們尋找慰藉的選擇。」──《書單》雜誌,卡洛琳.斐玲

【繪圖風格】

  本書插畫將兒童最常接觸到的生活環境,像是家裡、托兒所、學校、遊戲室等等,以流動的線條和溫暖鮮明的色彩,營造出安全明亮的氣氛,讓兒童讀者自然融入其中。色鉛筆和水彩所描繪的擬人化動物角色,有著渾圓可愛的外型,和生動傳神的動作與表情,更能贏得孩子們的認同和喜愛。









******************************************************************************

在芬蘭養小孩(7) 寶寶閱讀,從零歲開始

我的孩子快三歲半了,非常喜歡聽故事、也很喜歡看書,常常自己搬了十幾本書要求媽媽講,或是乾脆自己看一小時的書。

他與書的第一次接觸,從零歲就開始,第一本書還是政府送的呢! 那是芬蘭每個寶寶都會擁有的寶寶韻文本。原來芬蘭人愛看書的習慣,真的是從零歲開始!

孩子的第一本書: 政府送的寶寶韻文本

在芬蘭,每位媽媽都可以在生產前,免費領到一份社會福利局(KELA)給的媽媽盒,裡頭有很多寶寶的衣物和用品,還有這本芬蘭瑞典雙語的寶寶韻文本(因為芬蘭的官方語言有兩個:瑞典和芬蘭文)。

芬蘭人相信,常念韻文或詩歌童謠給寶寶聽,不僅寶寶喜歡,也有助於增長孩子的語言能力。打從孩子還是小嬰兒時,每次帶去給媽媽寶寶健康中心的護士檢查,她都會提醒我們: 「要多念韻文給寶寶聽喔!」 這本韻文本,應該正是許多芬蘭小嬰兒與書的第一次接觸,0歲起,就可以不斷地從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口中聽到。

有些字詞不一定有特別的意思,但念起來有音感節奏的趣味,讓寶寶在語言的節奏韻律中自然的成長,同時也是爸媽和寶寶之間的趣味遊戲。雖然初生寶寶還不會「讀」,但念謠本上鮮艷的色彩和美麗的圖樣,就可以吸引寶寶的注意了。

寶寶閱讀俱樂部,從懷孕期就可加入

芬蘭也有很多給孩子的閱讀俱樂部(bookclub),成為會員完全免費,之後每月都會定期收到寄到家中的書。有的俱樂部是給年紀大一點的孩子,有的則是嬰兒一出生就適合加入。

我在小孩還沒出生時就加入一個0歲開始的寶寶閱讀俱樂部,每個月都會通知下個月將寄來的圖書,不喜歡的話可以取消寄送,很多書都是根據寶寶月齡來寄送,一來我喜歡適齡玩書的想法,二來也省了我出門搜刮圖書的麻煩,所以我家小孩一歲前的書,大都來自這個俱樂部。

加入寶寶閱讀俱樂部的會員小禮物,是一本可以記錄寶寶成長與各種第一次的小冊子,翻成英文就是「Book about you」,寫完了可以給寶寶當禮物。裡面不只是記錄寶寶的成長,還要爸媽記錄他們如何相遇、懷孕過程中有什麼感受等等,這麼一來,將來寶寶長大後看,更可以感覺到「我來自哪裡、來自什麼樣的家庭、同時也了解一些爸爸媽媽的故事。」

其中一系列的書,是以一位名為Eetu的男寶寶為名,從Eetu來到這個世界開始說起,每一本的主題,都隨著Eetu的成長而有所改變,這系列的用意是讓寶寶從書中看到跟他同步成長中的Eetu,有些書的設計還蠻有意思的。 比方,其中有一本是「觸摸書: 這個東西摸起來感覺怎麼樣呢?」 書頁中很多用品,如枕頭、小孩的衣服、玩具等,都用了不同的材質,讓寶寶可以去摸摸看:

另一本叫做「抱抱與親親」,每一頁都有折頁,讓小孩跟著Eetu一起,去發現折頁後面有什麼東西: 「誰躲在樹後面? --- 是小鳥」「被子後方是誰?---是媽媽」「爸爸拿回家的禮物打開是什麼? --- 是一隻小白兔!」

俱樂部曾寄來這樣一本「寶寶」書,每一頁都是寶寶們在做不同的事情,「因為寶寶通常很有興趣,看其它寶寶在做什麼」,俱樂部的信上如是說。

寶寶在成長階段中,會對動物很有興趣,所以寶寶俱樂部也寄來好幾本跟動物有關的書: 除了聽動物叫聲的書外,還有書教你認識動物的寶寶(羊寶寶、牛寶寶、馬寶寶),因為在芬蘭文裡,動物的寶寶不像中文一樣,加個寶寶或加個「小」,而是有不同的名字。

還有猴子開火車載客的洞洞書 (原文是英文: The Busy Little Train), 和「海洋的朋友」(原文是英文: Sea Friends),都是可讀又可玩。

芬蘭人很強調爸爸媽媽自己的生活要好,寶寶才會好,所以媽媽盒裡,除了寶寶的用品外,還附上「夫妻關係手冊」,希望幫助爸媽調適新的身份;

同樣的,每次我從寶寶閱讀俱樂部訂書時,都發現他們常同時附上實用手冊給爸媽參考,也許我該稱這些為「父母書」?<如何教小孩睡得好>、<如何營造一個安全的居家環境>、<0至6歲的兒童發展>、<家庭的共同生活>、<0-2.5歲的一百種遊戲>等等,小小一冊,卻真的寫得頗實用。

書與實體玩具相互呼應

此外,他們也會寄一些書中看得到的玩具來給爸媽,比方一個紅色小貓咪的手搖鈴,是我家孩子寶寶期時很愛的玩具,而且在書中會看到一模一樣的手搖鈴,正好相互呼應。

兩三歲之後,書的故事性會變強,有讓孩子認識交通工具的書、從海盜們的經歷中體驗數字1到10的書、引導孩子體會情緒的書、讓孩子學習睡前儀式的書等等。兩三歲後,我就比較少買芬蘭寶寶俱樂部的書了,因為自己開始投資在孩子的中文繪本上,芬蘭文的童書就都直接從圖書館借。

不過回想起來,從政府送的寶寶念謠詩歌本開始,進入寶寶閱讀俱樂部,讓孩子從零歲起就自然的與書共處,跟著書中的人物一起長大,也讓我感覺到,芬蘭人的確重視閱讀、相信閱讀與念謠的力量,就該從零歲、適齡適性的開始。
* 本篇文章由【北歐四季透明筆記】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資料來源http://best.parenting.com.tw/blogger_article.php?w=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