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7日 星期三

提高嬰兒免疫力的飲食

專家指出,人自出生后6個月開始,各種營養不良問題就開始出現了。而目前最普遍的營養缺乏集中在鐵、維生素A、維生素B2的攝取量達不到供給量標準。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人們沒有做到有目的地選食這幾個領域里營養價值高的食物。   
維生素A:維生素A的功用甚廣,主要作用是維持暗光下的視覺功能,保護上皮組織,促進骨骼與牙齒的正常發育等,對于嬰兒期尤為顯著。
  
缺乏它將會:嚴重時可發生夜盲癥、干眼病、皮膚病、呼吸道感染及腹瀉等多種疾病。
  
哪里有它:維生素A的最豐富來源是動物肝臟,其次為蛋黃、奶油等。另外,胡蘿卜素溶解在油里后可以轉化成維生素A,胡蘿卜素的最豐富來源是橙色、綠色蔬菜,比如胡蘿卜、菠菜、油菜、冬莧菜、南瓜、紅薯、香菇、柿子椒等。
  
維生素B2:又叫核黃酸,是機體最易缺乏的一種營養素。它參與組織呼吸和氧化還原過程,具有維持神經、視覺和消化器官健康以及促進小兒生長發育的功用。
  
缺乏它將會:體內維生素B2不足導致物質代謝紊亂,就會出現口角炎、舌炎、眼角炎、脂溢性皮炎和陰囊皮炎等。
哪裡有它:含量較高的有動物肝類、蛋黃、瘦肉、黃豆及豆製品、口蘑、香菇、紫菜等。
  
鐵:鐵對嬰幼兒極為重要,它是人體血紅蛋白(也稱血色素)的重要組成部分,血紅蛋白將氧輸送到全身組織。
  
缺乏它將會:發生缺鐵性貧血,嚴重者在活動后或大哭時,出現呼吸困難、心率過速等癥狀。
  
哪里有它:食物中的肝類、瘦肉、蛋黃、綠葉蔬菜及某些水果中含鐵豐富。
  
所幸的是,雖然我們嚴重缺乏這3種微量元素,但是我們卻不難在富含它們的食物表里找到重復的名字,像這樣一樣食物多種補充的,我們更是應該多做給孩子吃,比如肝。
  
五彩肝末:
1.豬肝洗凈切碎。洋蔥、油菜洗凈切碎。胡蘿卜、西紅柿洗凈去皮切碎。黑木耳泡發切碎。
2. 豬肝、洋蔥、胡蘿卜、黑木耳放入鍋中,加高湯煮熟。
  3.最后放入西紅柿、油菜、鹽,繼續煮片刻出鍋。
  Tips:適宜7個月以上的孩子食用。各種原料一定要切碎,而且不宜過咸。
 
雞肝茸:
1.雞肝洗凈,放入開水鍋中焯去血水。
  2.換水煮10分鐘。
  3.取出剝去肝外面薄皮,趁熱壓成茸。
  4.再放入鍋中加少許雞湯稍煮,放一點點鹽,調入蜂蜜即成。
  Tips:適宜5個月以上的孩子食用。焯水必須倒掉重新換水,否則腥重孩子不愛。做好后的雞肝不能太咸也不能太甜,以嘗到淡淡的甜咸為宜。嬰兒時期就開始投資營養,不僅成本低、收益高,而且至關重要,因為那是人體發育和智力發育的關鍵時期,尤其是智力發育有時限性,一旦損傷難以復原。如果說固體輔食要從4個月開始,那么流體輔食從生下來就要開始了。

芹菜水:芹菜洗凈切碎。將不銹鋼帶柄奶鍋放火上,加清水、碎菜,蓋蓋燒開後稍煮離火。
  營養:富含豐富的鐵和維生素。
  Tips:出生即可飲用(棄碎菜),菠菜、油菜、白菜盡量品種豐富地間隔著做給孩子喝。由只喝菜水漸漸過渡到撈出碎菜,壓茸取汁給孩子喝,4個月后就可以連碎菜一起吃了。
  
小米湯:小米洗凈放入鍋中加水煮成爛粥,取米湯餵食。
  營養:濃厚的米香,出生后即可飲用,含豐富的碳水化合物。
  Tips:開鍋后微火熬到米粒開花,米湯發黏。還可用大米、高粱米、苡仁等。
  
山楂水:干山楂片洗凈去浮灰,放杯中沏入開水,蓋蓋悶至水溫降到微溫。去山楂片,調入白糖即可飲用。
  營養:酸甜適口、消食健胃、生津止渴、對增添嬰兒食欲大有益處,出生后即可飲用。
  Tips:果水還可用蘋果、梨、葡萄、橙子等等。因為剛出生的嬰兒對直接購買的果汁腸胃不耐受。最好用水果切碎丁稍煮的水喂他們。
  
輔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碎到整,循序漸進地讓孩子的“吃”從母乳過渡到正常飲食。最晚到1歲左右,孩子成功地完全斷奶時,輔食圓滿完成它的任務,退出孩子成長的歷史舞臺。
  
但是,斷奶后是孩子健康最容易出問題的時候,營養不良多發生在1歲到上幼兒園前的3歲孩子身上。所以,健康還需要繼續……

芝麻肝:
  1.將豬肝切成食指大小的長條,用鹽、蔥末、姜末喂約10分鐘。
  2.雞蛋打好,與面粉一起調成稀糊。
3.去掉豬肝表面的蔥薑末,掛上蛋糊,滾勻芝麻。
  4.鍋中油燒熱,放入豬肝炸至浮起,撈出瀝油裝盤。
  Tips:適宜1歲以上的孩子食用。豬肝滑軟易跑,切時盡量將長條切均勻。炸時油溫不能太高,以免將芝麻炸糊。
  
南瓜泥:南瓜洗凈、去皮、切小塊,上鍋蒸熟,壓茸成泥即可。
  營養:豐富的維生素A,適宜5個月以上的嬰兒食用。
Tips:菜泥還可用土豆、紅薯、胡蘿蔔等製作。也可搗泥後放鍋中加油鹽炒一下再吃。
  
紅小豆泥:紅小豆洗凈放入鍋中,加水大火燒開,轉小火燜爛,用勺壓成茸。炒鍋倒入少許油小火將紅糖炒化,倒入豆茸改中火與糖炒勻即可。
  營養:香甜軟爛,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及鐵質,適宜10個月以上的嬰兒食用。
  Tips:燜豆必須涼水下鍋,旺火燒開,小火燜爛,否則容易將豆煮僵,不易起沙。炒豆泥時要不停地擦著鍋底攪炒,并隨著豆沙趨于熟爛時,將火改小,以免炒焦出苦味。還可用黃豆、蕓豆、黑豆、腰豆等。
  
果菜泥:紅薯、蘋果洗凈去皮,切成小碎丁。放入鍋中加少許水蓋蓋小火慢煮至將熟時,開蓋不停地順時針攪拌,熟爛后調入蜂蜜煮勻即成。
  營養:香甜鮮美,既補充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豐富的果膠對孩子的皮膚也有好處。適宜7個月以上的嬰兒食用。
  Tips:可以將蔬菜與水果多樣組合,水果(尤其是蘋果、橙、檸檬)中富含的果膠經過煮時的充分攪拌,會與蔬菜融合出孩子很喜歡的滋味。

水汁類(菜水和果汁)
  用量:1個月30毫升/每天;2個月60毫升/每天;3個月120毫升/每天;5個月150毫升/每天;7個月210毫升/每天;9個月以上240毫升/每天。
  喂哺時間:每天2次:上午10點,下午4點。
  
湯類(米湯)
用量:每次2湯匙,以後逐漸增加到4湯匙。
  喂哺時間:每天1次,上午10點。

泥類(菜泥、果泥、豆泥)
  5個月開始,起初一天2湯匙,過渡到7個月時4湯匙。豆泥要到10個月才能開始喂食。
  
在1~7歲孩子的健康檢查中,以營養性貧血最為常見,而缺鐵就會發生貧血。所以,專家一再呼吁,母乳喂養的孩子4個月就應該開始補充含鐵的食物,“吃”鐵,就由蛋黃開始……
  
半只蛋黃:雞蛋洗凈放入鍋中煮熟,取蛋黃用湯匙壓茸即可。
  Tips:適宜4個月以上的孩子食用。要選新鮮的土雞蛋,煮時涼水下鍋,煮好后涼水浸泡好剝殼。也可將蛋黃用牛奶、蜂蜜、米湯、菜水調成糊食用。
  
半碗蛋黃粥:大米淘凈,放入鍋中大火燒開,小火熬成爛粥。雞蛋煮熟,取出蛋黃用湯匙捻碎,加入粥中煮幾分鐘即可。
  Tips:適宜6個月以上的孩子食用。剛開始吃時粥一定要煮得稠爛,再隨孩子長大漸漸趨向正常。還可在粥中加葡萄干、杏仁、核桃等干果(但一定要切得盡量細碎)或肉松。
加葡萄乾、​​杏仁、核桃等乾果(但一定要切得盡量細碎)或肉鬆。
  
1只整蛋羹:雞蛋打好,放入洗凈切碎的口蘑和蝦皮,加涼白開、鹽調勻。鍋內加水在旺火上燒開,再放入雞蛋,蒸成凝固狀出鍋滴香油。
  Tips:適宜8個月以上的孩子食用。雞蛋要充分打勻再加水,否則蛋羹易沉底粘鍋。還要注意加涼白開或溫開水,加冷水蒸熟的蛋羹易起蜂窩。

資料來源  http://mid.lt263.com/huaiyun/yuer/yinger/yingyang/200710/13583_2.shtml.html






*******************************************************************************

到底一歲大的幼兒飲食中需要多少蛋白質量?


文/育兒生活雜誌
到底一歲大的幼兒飲食中需要多少蛋白質量?是不是真的因為他們正在生長發育,所以需要的很多?蛋白質是第一重要的營養素嗎?

正常攝取量
一歲小朋友的蛋白質需求量是多少?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的「每日營養素建議攝取量」的建議:對於在正常發育的幼兒每天的熱量需要為一千二百五十大卡,蛋白質二十五公克。以食物的建議攝取量為:

二杯牛奶
一個蛋
1/3 塊豆腐等豆類製品(一塊豆腐為四個方格)
1/3 兩魚
1/3 兩肉
1~1.5碗飯
1湯匙油
1兩深色蔬菜
1兩淺色蔬菜
1/3 ~1個水果

如果平均分配在三正餐、二點心而言,每正餐其實祇要半碗飯加1/3兩魚或1/3兩肉、1/3塊豆腐和半個蛋加上一兩青菜就足夠了。所以,肉量並沒有很多。如果是給肉鬆也祇要2/3湯匙就可以。

早餐如果是習慣給幼兒喝牛奶,應該再給一片烤土司;給麥糊粥的,可以在牛奶裡加入二到三湯匙麥粉調成糊狀,讓小朋友用小湯匙吃。最不適當的是加入奶瓶內讓幼兒直接吸吮,如此減少了唾液ㄇㄟˊ的接觸機會。點心的給予可以考慮些碳水化合物的餅乾類食品及另一杯的牛奶。但如果正餐不喝牛奶則可以把二杯的牛奶全放在點心裡。如此早餐可以給麥糊用溫水調開後加熱至滾後放入雞蛋花。

午、晚餐餵食稀飯或麵條者,稀飯半碗或麵條半碗,麵條最好切成小段。蛋白質的食物來源最好是動植物性食品都考慮。給 1/3 兩的絞赤肉、稀飯或麵條也都很適合。但記得都一定要再給青菜。青菜洗淨切碎、煮到稀飯或麵條時不用煨太久,選擇性以深色為佳。一兩青菜的量剁細了後約在二湯匙左右。千萬不要怕麻煩或討厭粥品麵點加入青菜後的顏色不美觀而不加了。因為從小不養成吃青菜的習慣,待進入到學童期後更容易偏食。

就算是蒸蛋,傳統的作法會以蛋為主再加蝦仁或絞肉,其實如果可以加些碎胡蘿蔔也挺好的。

蛋、牛奶是很好的食品之外,其實豬肝裡的營養素也很豐富。尤其是鐵質、維生素A、維生素B群的含量相當豐富,一星期讓幼兒吃一次,一次吃1/2兩是很好的選擇。作法可以考慮用豬肝湯或煮到粥品、麵點裡去也很好。

許多父母親會偏好蝦仁,蝦仁爽脆不會塞牙齒,雖然很適合幼兒。但需注意的是假仁的膽固醇可是很高,一隻又一隻的不忌量,可能就會增加了太多的膽固醇及蛋白質,而增加了肝、腎負擔。1/3兩的蝦仁大概祇有劍蝦三到四隻左右,所以餵食時千萬別大意了!蛋也是父母親的餵養聖品,一天也祇能一顆蛋(尤其是蛋黃),千萬別多給,造成身體的傷害可就不妙了!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6123&prev=16124&l=f&fid=28






******************************************************************************

9大營養素 吃出滿點免疫力(上)

【採訪撰文/翁昭鈺;諮詢/彰化基督教醫院兒科部小兒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 蔡易晉、臺安醫院預防醫學事業部營養師 劉怡里】
免疫力 消滅不正常細胞
季節流感肆虐,每個父母無不希望自己的小孩能 夠遠離疾病的威脅,事實上人體本身具有抵抗外來病毒感染源的保護機制,也就是所謂的「免疫力」。我們時常聽到要增強免疫力,那麼究竟什麼是免疫力呢?彰化基督教醫院兒科部小兒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蔡易晉表示,免疫力是人體非常重要的防禦系統,主要作用就是對抗細菌、病毒,特別是監視、消滅不正常的細胞,因此一個免疫系統佳的人,自然就不容易生病感冒。而免疫系統的運作機制,蔡易晉醫師主要可分為先天免疫與後天免疫兩種系統:
1. 先天性免疫系統:所謂的自然免疫力,包括了吞噬細胞、顆粒細胞(像是白血球)、殺手細胞(遇到病原體時將之消滅),這些細胞與補體系統之間會互相作用。當人體遇到病原體時便會立即產生免疫反應,並消滅病原體。此外像是胃酸、皮膚、口水和眼淚等有排除細菌的人體功能,就稱為先天免疫機制。
2. 後天性免疫系統:後天免疫力是屬於適應性的,像是體液免疫系統(B型淋巴細胞所產生的抗體),與細胞免疫系統(T型輔助淋巴細胞所產生的細胞激素與T型殺手淋巴細胞所產生的毒殺作用)。後天性免疫系統與先天性免疫系統不同之處,除了對外來病原體之抗原產生專一性特異性免疫抗體反應外,還有「免疫記憶」能力,可由抗原再次引發強而快速抗體反應。
事實上人體的免疫系統運作是非常複雜的,但爸媽們必須了解,良好的免疫系統就像堅固城牆一樣,主要功用就是抵抗外來的敵人,一個免疫力好的人,自然就能時常戰勝病原體。
免疫功能 隨年紀逐漸成熟
了解免疫系統的基本機轉與作用後,爸媽們也會擔心,假使寶寶時常感冒發燒,是否就意味著寶寶的免疫力不佳,才會讓這些病原體有機可趁?對此蔡易晉醫師認為,寶寶在3個月大之前,因為有媽咪留下來的抗體保護,但等到4個月之後,從母體接受到的抗體會逐漸消失,且自己本身的免疫系統尚未發育成熟,如果這時候又常接觸人群,或者外界較為不潔的環境,那麼病原體自然會接近,容易感冒發燒。那麼怎麼樣才算時常生病,怎麼樣又稱為免疫力不佳,是否有其評斷的標準呢?蔡易晉醫師指出根據統計,一般正常的2~3歲小孩,每年生病約10次以內,隨著年紀增加,疾病一再刺激,體內抗體逐漸增加,免疫力逐漸增強,長到5~6歲時,每年大約生病約1~2次。
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大一點的小孩排除家庭人口眾多,還有上托兒所的因素後,仍時常有流鼻水、咳嗽等症狀,則可懷疑為過敏因素造成,因此是否為真的感冒,都可請兒童過敏專科醫師協助評估。至於有一說認為,住在鄉間的小孩比較起都市的小孩,因為時常接觸大自然,因此免疫系統較佳,過敏疾病也自然比較少發生,其實是有其道理的,蔡易晉醫師表示這叫做清潔理論,如果讓小孩合理的接觸大自然,多接觸泥土玩沙,對於自我防禦力的增強確實有其作用,不過基本的清潔工作像是多洗手遠離病菌,還是必須留意的。
引起免疫力不佳的5種主要因素
如果寶寶一年的感冒次數遠遠多於正常的平均值,且每次感染都十分嚴重的話,則考慮免疫力缺損。蔡易晉醫師指出導致免疫力變差的原因,還必須要考慮以下因素而引起的:
1. 基因缺損造成先天性免疫不全症,特別容易受到反覆的嚴重細菌感染,甚至會引起肺炎、腦膜炎等等,還必須住院接受治療。
2. 遭受人類後天免疫不全的病毒破壞免疫系統,亦俗稱之「愛滋病」。
3. 體內產生自體免疫抗體,引起免疫系統功能不佳,像是紅斑性狼瘡等。
4. 兒童癌症雖然比起大人較少見,癌症病人接受化療之後,也會使免疫力大幅降低。
5. 營養不良:特別是建構身體組織需要的蛋白質若缺乏,而造成免疫抗體不足更容易引起疾病。
至於需不需要做詳盡的檢查來確認孩子的免疫系統狀況,蔡易晉醫師指出,一般身體狀況正常的小孩子其實是不需要的,如果在合理的範圍內生病,且情況都可因藥物獲得良好的改善和控制,那麼爸媽都不要過於擔心,像是發燒本身是一種正常身體免疫功能的防衛機轉。當體溫大於38℃時,可以提升免疫系統之效能幫助身體對抗外界病毒或細菌的感染。因此是否需要接受免疫系統的檢查,需詳細評估其病史、臨床症狀,最好前往醫學中心接受免疫專科醫師檢查。蔡易晉醫師表示,檢察的項目主要是針對T細胞、B細胞之淋巴球,吞噬細胞與補體系統的功能和數量,如果發現有問題的話,則代表其先天免疫系統不全,可輔助基因診斷,知道哪個基因缺損,也可協助父母做為日後下一胎產前診斷的依據。
9大類營養素 持續增強免疫力
提升免疫力最佳的方式,其實可從飲食做起,隨著時代改變,精緻化飲食的今日,現代人應該不只是追求吃飽,更需懂得吃得健康、營養。好的飲食習慣,其實是可以從小被「教育」起的,讓好的飲食習慣跟隨一輩子,培養不挑食的好寶寶。爸媽們千萬別小看飲食的力量,多項研究顯示現今小孩嗜吃高熱量、高糖分的食物,除了造成肥胖問題外,更可能造成孩子日後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的狀況,日後更可能提早成為三高族群的患者。因此,臺安醫院預防醫學事業部營養師劉怡里特別提出以下九大類的營養素,多攝取含有高營養價值的食物,就能幫助小孩提升免疫力,遠離病毒與細菌的侵擾。
1. 維生素A:屬於脂溶性維生素,具有保護表皮黏膜細胞的作用,可從紅色的蔬果中獲取,像是胡蘿蔔、蘋果,還有菠菜、蛋黃、肝臟、芒果、木瓜、地瓜等等。
2. 維生素E:一樣屬於脂溶性維生素,可幫助維持細胞完整性,不會受到侵擾,並幫助紅血球生成,具有抗氧化的效果,增強抵抗力。如果維生素E不足,可能造成溶血性貧血。食物中可從綠色蔬菜、堅果、黃豆、植物油、小麥胚芽中獲得。
3. 維生素C:屬於水溶性維生素,可幫助傷口癒合,是構成細胞間物質的重要元素,還能幫助對抗傳染病。食物可從芭樂、柑橘、奇異果中獲得,其中又以芭樂的含量最高,此外還有天然深綠色的蔬菜,像是青椒、芥菜。
4. 蛋白質:是構成身體組織最需要的營養,具有建造修補組織的功能,1克蛋白質可提供4大卡。如果不足會導致生長遲緩、體重不足、免疫力下降。可多補充優質蛋白質,像是蛋、奶、大豆等等。
5. 鋅:幫助生長、性器官的發育,可從牛肉、豆類、乳製品、葵花油等獲取。
6. 硒:具有抗氧化的攻效,是必須微量礦物質,與維生素E有相輔相成的作用,可活化免疫系統,預防疾病感染。主要存在於全穀類、堅果,一天需要的量也不用太多,因此現代人很少缺乏。
7. 鎂:具有三大優點,第一對牙齒、骨骼、肌肉收縮、神經調節良好,第二可參與蛋白質合成,製造DNA所需的物質,第三可參與血糖反應。如果缺乏的話會導致食慾不振,精神不佳。食物中可多攝取堅果、五穀、紅豆、綠豆。
8. 鐵:幫助組成血紅素,可吃牛肉、葡萄乾、紅棗等等。
9. 脂肪:每一公克脂肪可以產生九大卡熱量,是人體儲存能量最主要的方式。脂肪也可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A、D、E、K)吸收,缺乏可能導致脂溶性維生素缺乏。用油原則方面,如果是三歲以前的小孩,每次使用1~2茶匙。還有可適量攝取必須脂肪酸,像是魚油(DHA),含有豐富的OMEGA3,促進寶寶腦部發育,改善過動、精神不集中的狀況。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4179&prev=14272&next=14178&l=f&fid=28





****************************************************************************************************

9大營養素 吃出滿點免疫力(下)

【採訪撰文/翁昭鈺;諮詢/彰化基督教醫院兒科部小兒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 蔡易晉、臺安醫院預防醫學事業部營養師 劉怡里】
Tips:增強寶寶抵抗力的飲食6大原則
吃得好,營養充足,自然就會增強抵抗力,劉怡里營養師則針對現代小孩飲食的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1. 多攝取五穀雜糧:五穀類中含有豐富的B群,維生素、礦物質,媽咪可捨棄白吐司和饅頭,盡量選擇五穀類的雜糧吐司和饅頭。
2. 天天五蔬果:每天讓小孩吃5份新鮮蔬菜水果,新鮮的蔬菜、水果含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天天攝取足夠的蔬果份量,可促進身體健康及預防慢性疾病。
3. 飲食均衡:盡可能的讓小孩攝取到多方面營養,而不只偏重某些食物。
4. 補充水分:一歲以下的寶寶,多從母奶或配方奶中獲取水分,一歲後的小孩因為腎臟功能變佳,務必讓小孩適量的攝取水分。
5. 少吃甜食:市售的飲料、可樂、乳酸飲料、優若乳,其實糖分都很高,千萬不要讓小孩養成喝飲料的習慣,水代替飲料才是上策。
6. 優質蛋白質:蛋白質可從奶、蛋、豆、魚中攝取。所謂優質蛋白質的意思就是含有高營養價值,加上不經過罐頭加工,也沒有鹽、油、色素、調味料的食材,像是茶葉蛋與水煮蛋,媽咪最好選擇水煮蛋。

良好的生活習慣 搭配分齡飲食原則
不同年齡層的寶寶,所需的食物也不盡相同,吃對食物,就可改善體質,以及促進腦部發育、幫助身體身體健康,抵抗病毒與細菌,以及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排除疾病因素後,都可簡單的替寶寶增強免疫力。至於目前很多坊間所謂的營養輔助品、維他命,許多家長都有疑惑是否真的需要替寶寶補充,才能達到增強免疫力的攻效?蔡易晉醫師則認為,爸媽其實不要對這些營養品過度依賴,對於一個有正常飲食的小孩而言,根本就不需要額外吃這些營養品,因為天然食物中能攝取到的營養素更多,除非小孩有嚴重的挑食,對於某些營養素的攝取明顯不足,那麼則可先詢問小兒專科醫師,了解小孩缺乏的營養素為何,再聽從建議購買適合、安全有保障的營養品。在飲食方面,劉怡里營養師、蔡易晉醫師則提出以下分齡飲食建議:
*0~5個月:母奶最好餵到寶寶4個月大,母奶中含有豐富營養和IgA抗體,是最適合寶寶的天然食物,可增強寶寶對疾病的抵抗力。而且初乳中含有抗體,可抑制細菌或病毒侵入腸粘膜。母乳中所含免疫物質對寶寶很好,最好持續哺餵至2歲以上,能幫助寶寶抵抗疾病。
*6~12個月:此時寶寶開始吃副食品,可從水狀到糊狀的食物開始嘗試,且千萬不要加入調味品,可多攝取天然的維生素,並避免有農藥殘留的水果。還有特別是不要讓寶寶一天吃超過三顆蛋黃泥,有過敏體質的寶寶建議蛋白一歲後再給予。
*一歲之後:可開始讓寶寶嘗試不同種類的食物,以新鮮、不用調味料的食材為主,最好多給予蔬菜水果。此時寶寶容易有缺鐵的問題,可吃些紅肉、蛋黃、綠色蔬果。並把握3正餐、2點心的原則,點心可在餐前兩個小時提供,選擇水果、豆花等等有營養價值的食物。並須留意的是,必須預防寶寶偏食,可從小做起,像是青椒、洋蔥、苦瓜等等都需給寶寶嘗試,媽咪可花一點心思製作可口又美味的蔬菜大餐,避免讓寶寶吃下的第一口,就讓他對這些食材感到厭惡。此外,爸媽千萬不要把給予零食當成獎勵寶寶的方式,吃太多糖會消耗大量的維生素B,讓寶寶顯得躁動、肥胖,且高糖的食物還與過敏疾病具有高度關係。

那麼排除疾病因素後,多吃高營養價值的食物,寶寶自然就會提升免疫力。此外,寶寶的飲食是由大人準備,因此爸媽的飲食習慣非常重要,小孩如果看到大人也不愛吃蔬菜,那麼更可能造成模仿效應喔!更重要的是,蔡易晉醫師提醒家長們,務必要帶寶寶定期的接種疫苗,預防接種具有預防感染、產生抗體、對抗病毒細菌的功能。在生活作息方面,最好養成早睡早起、保持運動的習慣,可促進淋巴循環,還有記得多洗手,避免細菌病毒沾染,或者使用酒精擦拭消毒,寶寶時常玩的玩具也記得消毒,避免病從口入。因此,父母先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的作息,一起帶著寶寶多吃健康的食物,加上運動,適度的接觸大自然,從裡到外增強抵抗力,就能讓病菌看到寶寶都會害怕!



專家小檔案
蔡易晉
學歷
陽明大學臨醫所醫學博士
經歷
中山醫學大學臨床講師
中華民國小兒科專科醫師
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及免疫學會專科指導醫師
中華民國兒童急診醫學會專科醫師
現任:彰化基督教醫院小兒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

劉怡里
學歷
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碩士班畢
現任
臺安醫院預防醫學事業部營養師

攝影/潘朵拉
梳化/蔡琇惠
模特兒/可愛妹妺庭誼、媽咪淑珍
玩具提供/樂雅
本文取自嬰兒與母親三月號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4178&prev=14179&next=14116&l=f&fid=28




**********************************************************************
提升寶寶免疫力
人體的免疫系統主要藉由胸腺產生之淋巴球細胞所主宰。在寶寶開始添加副食品時,可藉由增加保護胸腺細胞維生素的攝取,例如: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C、維生素B群等,增強寶寶身體的免疫功能

企劃‧執行/吳碧芳 攝影/詹建華 食譜設計‧營養說明‧烹飪示範/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林郁茹 

林郁茹 營養師
現任/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
證照/中華民國註冊營養師‧糖尿病合格衛教師


第一階段:4~6個月

有些寶寶在開始嘗試ㄋㄟㄋㄟ以外的食物時,會產生排斥或抗拒的情況。這時候,照顧者可以將番茄或水果打成泥加入寶寶熟悉的ㄋㄟㄋㄟ,寶寶比較不會抗拒。每次增加一點點,讓寶寶慢慢適應之後,再調整ㄋㄟㄋㄟ與食材的比例。
番茄牛奶
喝母乳的寶寶,也可以利用母乳來製作,讓寶寶嚐試不同的食物口感。
製作重點番茄牛奶(母乳亦可)材料:大番茄80公克、牛奶.20c.c.
做法:
1. 將大番茄清洗乾淨之後,略微汆燙,以果汁機連皮打成果泥狀。
2. 再加入牛奶20c.c.攪拌均勻即可。

餵食原則將番茄加入寶寶喜歡的ㄋㄟㄋㄟ之中,能夠增加寶寶的食慾和口感。可以先給寶寶嚐試一小口,如果寶寶不會排斥,則可以慢慢增加食用的量。建議可以在兩餐ㄋㄟ ㄋㄟ之間餵食,讓寶寶慢慢適應。番茄泥的量應視寶寶的接受度慢慢增加,持續吃5~7天,等寶寶適應之後,可以換成其他的食材或水果,做成果汁牛奶讓寶寶 喝。如果擔心番茄的纖維寶寶不易消化,也可以利用濾網將纖維過濾之後再給寶寶喝。
營養成分~維生素A主要存在於深色蔬菜、水果中。番茄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A能幫助人體骨骼、牙齒、頭髮、皮膚、視力的正常發展,更可增強身體免疫力。
番茄挑選‧ 清洗:為了減少農藥污染及病菌感染,最好的方式就是去皮,若是連皮一起吃的話,則應以海綿菜瓜布將表皮清洗乾淨,再以大量的清水沖洗,接著汆湯備用。
‧ 保存:為了確保新鮮,不論是牛奶或是母乳,每次應根據寶寶一餐的量來製作,並且當餐食用完畢,否則應該丟棄。所以,不論哪一階段的寶寶,奶類副食品都要現做現吃,一方面保留最新鮮的營養素,一方面減少細菌滋生,健康美味又衛生。

第二階段:7~9個月

此階段的寶寶開始嘗試副食品一段時間之後,可以給寶寶嚐試不同的食物。先給寶寶嚐試一種蔬菜泥,接著再加入一種新的食材,一天吃1~2茶匙,持續吃5~7天,如果寶寶沒有出現腹瀉或不適現象,就可以變換其他新的食材。
銀魚莧菜羹
銀魚和莧菜必須處理成泥糊狀,方便寶寶吞嚥。
製作重點銀魚莧菜羹材料:銀魚10公克、莧菜50公克、大骨高湯50c.c.。
做法:1. 將莧菜切碎蒸熟後備用。
2. 銀魚剁碎後加入大骨高湯略煮數分鐘,起鍋前再加入莧菜泥烹煮即可。
3. 不需要放任何調味料。
point
莧菜切碎後,可視寶寶一餐食用的量酌量取用。
將銀魚剁碎成泥狀,方便寶寶吞嚥。
一次熬煮好數天份的大骨湯,依照寶寶一天食用的量分批冷凍,每次烹煮時只取一天份的量烹煮即可。
餵食原則這時期寶寶還未長牙,給寶寶吃的副食品仍需留意食物的質地,應以泥糊狀容易吞嚥為大原則。因此,蔬菜在烹煮前應剁碎再蒸煮備用,同時為了避免烹煮時間太長破壞蔬菜的營養素,只要加入高湯稍微煮滾即可。
營養成分~維生素B群維生素B群為促進能量代謝的維生素,同時也能增強免疫力,主要富含在深綠色蔬菜中。
營養成分~鈣鈣質是寶寶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營養素,主要存在於魚類、乳製品、豆類製品中。寶寶滿1歲以前應避免攝取cheese、鮮奶等乳製品,以降低過敏的機率,因此魚類、豆類製品或是ㄋㄟㄋㄟ為寶寶主要的鈣質來源。

第三階段:10~12個月

如果寶寶一餐吃的量逐漸增多,慢慢的就可以取代一餐ㄋㄟㄋㄟ的量。可以在午餐時間讓寶寶吃稀飯,稀飯的質地應由稀到稠,並且只要寶寶對單一食物(例如蛋黃、蔬菜泥、肉泥等)不會有不適反應之後,都可以混勻加入稀飯餵食,變換食物口味。
香菇鹹粥
稀飯以大骨湯熬煮後,再加入其他食材混勻給寶寶吃。
製作重點香菇鹹粥
材料:稀飯1/2碗、鮮香菇5公克、瘦肉20公克。
做法:1. 將瘦肉、鮮香菇燙熟後,分別以果汁機攪打成細末狀。
2. 瘦肉也可以直接購買細絞肉替代,加入少許胡蘿蔔泥後一起蒸熟做成肉泥亦可。
3. 將鮮香菇末、瘦肉泥加入稀飯中煮熟。或是直接將肉泥、鮮香菇末加入已經煮好的稀飯混勻亦可。
4. 稀飯的濃稠度可視寶寶的喜好調整。
point
將鮮香菇燙熟後,以果汁機攪打成細末狀。
將稀飯煮好備用,想要較濃稠的口感時,可以在稀飯煮熟之後以鍋蓋悶著15分鐘。
絞肉加入少許胡蘿蔔直接蒸熟,做成肉泥備用。
餵食原則同樣的確定寶寶對於單一食物不會過敏後,就可以給予混合的食物。因為寶寶的牙齒仍未長齊,因此仍需留意食物的質地,製作成較濃稠的稀飯,可以增加寶寶的飽 足感。如果寶寶吃得不錯,可以考慮在中午喝ㄋㄟㄋㄟ之前餵食,但應避免在寶寶太餓時餵食,以免寶寶失去慢慢進食的耐心。當寶寶的食量逐漸增加之後,就可以 考慮減少一餐ㄋㄟㄋㄟ的量。1歲之後,一般而言,寶寶一天的總奶量應該不超過960c.c.,如果寶寶的奶量需求增加或超過以上標準時,可能是食物攝取不 足,建議增加寶寶半固體食物的攝取量,培養寶寶進食的好習慣,避免寶寶過度依賴ㄋㄟㄋㄟ或液體食物,不願意咀嚼,並且造成營養不均衡。
營養成分~多醣體可刺激巨噬細胞活化,促進抗體生成,提升免疫力,主要富含在菇類食物當中。


~原文刊載於2008年12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2691&prev=12743&next=12690&l=f&fid=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