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3日 星期六

0~3歲寶寶的語文遊戲


03歲寶寶的語文遊戲
  以下是03歲寶寶平均的語文發展情形,或許你的寶寶發展得較快或較慢,只要不相差太遠,父母或照顧者不需擔心。當然每個寶寶語文發展的情形有個別差異,身為父母親或照顧者,你一定比其他人更瞭解你的寶寶。除了本文所建議的語文遊戲外,你也可以在評估寶寶的興趣和能力之後,將遊戲調整或延伸,相信寶寶必會樂在其中。

0
3個月   這時的寶寶是一位傾聽者。你的聲音對他來說如同心跳,能讓他感到安心。寶寶的聽力在出生時幾乎已經發展完全了,人的聲音,特別是媽媽的聲音能夠讓他保持鎮靜。溫柔、有節奏的聲音,例如滴答的鐘錶聲、音樂盒的旋律,他也喜歡。 建議的遊戲   1.和寶寶談天    告訴寶寶你正在做什麼、天氣如何,例如「媽媽正在幫你換尿布」。雖然這些對寶寶來說有些深度,但你正在建立一種和他談天的習慣,和表達出你對他的珍視與尊重。   2.唱兒歌給寶寶聽    配合著歌詞的兒歌,或是能與寶寶產生互動的兒歌都是很好的選擇。

3
6個月   說一些無意識的話是語言發展的要素。這時的寶寶是一位觀察者,他會藉著看別人如何交流而對語言有所理解,也感覺到語言是一種有力的工具。當他聽到、看到你用舌頭、嘴唇和上顎製造聲音時,學習到語言是如何開始的。當你和寶寶說話與朗誦韻文時,則學習到語言的韻律和節奏性。 建議的遊戲   1.模仿寶寶發出的聲音    仔細聆聽和重複寶寶發出來的聲音,將他發出的聲立刻轉換成字,然後變成習慣。例如「ㄅㄚ」變成「爸爸」。   2.錄下寶寶的聲音    將寶寶的聲音錄下然後放給他聽,不僅是為他的語言發展做一記錄,也會發現寶寶對自己的聲音感到非常有趣。

6
9個月   這時的寶寶是一位健談者,會不停地對玩具、人和魚缸裡的魚說一些無意識的話,之後這些無意識的話會改變,但這種發展得視聽眾的反應來決定。他漸漸地知道玩具不會對他所說的話做出任何的反應,而人會。原先無意識的話也開始出現了類似語言的形式。另外,在他的發聲中也會聽到問句和命令句的音調。 建議的遊戲   1.閱讀書本    可從每頁只有一個字,圖畫簡單、鮮豔的書開始閱讀。然後逐漸增加一些圖片複雜的書,讓他在同一頁中辨認許多不同的事物。另外也可在寶寶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裡,讀一些較長的故事給他聽。

9
12個月   這時的寶寶對於字的理解和興趣成長快速,他能夠瞭解和聽從簡單的指令,對他的名字會有所回應。他會注視叫他名字的人,揮手說「bye-bye」,和應要求做一個飛吻的動作。此時照顧者持續地朗誦無意義的詩和韻文,能夠讓寶寶聽到語言中豐富的一面。 建議的遊戲   1.請你跟我這樣說    當你說一個字,例如「花」,讓寶寶複述這個字。如果他的發音不標準,還是對他說「很好」,抱抱他,然後再發出正確的音。這個遊戲能增加你寶寶口語的字彙能力。

12
15個月   寶寶在學說話之前,會透過語言的聲音去學著溝通。這時候父母應該持續地回應他發出的聲音,但是不要用兒語和他說話。試著和他談論周遭的每一件事物,例如:他正在玩的遊戲,你每天的例行公事,和你將去哪裡等...... 建議的遊戲   1.詩歌朗欉頌
   藉由朗誦和押韻的兒歌,讓他體會語言的奇妙及趣味性。另外也可以使用寶寶的玩具表演兒歌的內容。   2.聽說外國語    讓他聽聽母語以外的語言,並且告訴他其他國家的人和我們說的語言不同,也可以用不同的語言和寶寶道早安,例如:早安、Good morningHelloHiBonjour

15
18個月   這個時期的寶寶或許還不能用文字表達自己,但是文字理解的能力與日俱增。將他周遭發生的每一件事情提出來和他談,變得更為重要。他會模仿聽到的任何聲音,就算你無法分辨出他說的意思;寶寶此時也正在發展屬於他自己的溝通型態。 建議的遊戲   1.忽快忽慢的文字    將寶寶最熟悉的一些字,先快速地唸出來,然後再慢慢地,把每一個音節拉長。你也可以用一些字去創造令寶寶感到驚奇的聲音,例如:突然和意料之外地唸出某個字。   2.動物狂想曲    寶寶對動物變得非常感興趣,會指認出電視、書中的動物。你可以選擇有各種動物圖片和描述動物聲音的書與寶寶一起閱讀

18
24個月   寶寶逐漸長大時,閱讀變得越來越重要。雖然他仍然喜愛他的舊書,但這時最好能慢慢地介紹一些程度較深、大尺寸和字多於圖片的書給他。雖然你的寶寶還不太會說話,但是他的理解力每天都在增長,透過書本他可以學到更多。   一些和寶寶日常生活相關的書很適合他,書中會反應出這時寶寶所擔心的一些事物。另外富有韻腳的書對於寶寶的語言發展來說也是不可或缺的。 建議的遊戲   1.符號遊戲    熟悉的標誌和符號開始變得有意義,可以隨時指出文字符號給寶寶看,例如:速食店的標誌、寫著「停」的交通號誌。這個遊戲不是要教寶寶去讀,而是要讓他認定符號代表的意義。   2.寶寶的故事    學步兒喜歡以他自己作為主角的故事。這時可以和寶寶一起寫一個關於他日常生活的故事。你可以先起一個頭,例如:「(寶寶的名字)到公園玩,看到了□□□□。」在空格處填上寶寶的回答。寫玩之後,一起用圖畫、照片或雜誌上的圖片做插圖,寶寶可以幫忙塗膠水、選圖片......等。

24
30個月   這時的寶寶正學習如何分辨和模仿聲音。他可以比較和描述出他所聽到的聲音。他開始瞭解字如何影響人們,如何用字去表達有關快樂、危險、悲傷,和高興的訊息。   數字、幾何形狀,中文字形或英文字母就像寶寶生活中的一部分。你可以提供一些簡單、有顏色的數字,中文或英文字母的書,讓他認識字是由字形或字母所組成的,而這些字和數都是日常生活中所需的。此外最好也能持續地朗誦詩和韻文給寶寶聽。 建議的遊戲   1.絨布板    裁一塊30×45公分大的硬紙板,表面用絨布包起來,再剪下一些對比色、不同尺寸的形狀,注音符號,英文字母和數字,用子母帶黏附在板子上。 告訴寶寶這些形狀,符號,字母和數字的名稱,讓寶寶自己去排列。也可要求寶寶拿起你唸出來的字,或讓寶寶依尺寸、形狀的大小做序列、配對   的遊戲。例如:把黃色的正方形從大到小排成一列。   2.形狀王國    將寶寶生活周遭的物體形狀指出來,例如:滿月像一個圓圈,桌面像一個長方形。

30
36個月   這時期的寶寶很喜歡笑話、謎語、數數、注音符號、英文字母和繞口令。 建議的遊戲   1.謎語    簡單、有趣,和日常生活相關的謎語會讓寶寶感到非常有趣。出題時注意不要太難,以免讓寶寶產生挫折感,降低參與的意願;但也不要出得太簡單而讓寶寶覺得沒有興趣。例如:「奇怪,奇怪,真奇怪,拿著鼻子當馬   騎。」猜一個物品。答案是:眼鏡。   2.數數    押韻、如同兒歌般,或和生活相關聯的數數遊戲,深深地吸引寶寶。遊戲的目的不是教寶寶數的計算,而是讓他輕鬆自然地玩唱。例如:一姆哥,二姆弟,三中娘,四小弟,五小妞妞來看戲,手心手背,心肝寶貝。

作者:葉嘉青






*************************************************************
如何提升孩子的語言能力
恩恩:「媽媽,下星期班上要輪流做小組匯報,我和幾位同學正加緊彩排。不過,我們其中一位組員康康,經常出錯,即使是描述他自己寫作的段落也無法順利完成,說話時結結巴巴,有時甚至說不出話來。我們很想幫他克服困難,但又不知如何是好,是否應該告訴老師呢?」

   就恩恩所描述,她的同學康康可能有流暢的問題,即俗稱「口吃」的情況。有流暢問題的學童在說話時會多次重複某些字或音,將字音無故拉長,說話時節奏太快或過慢,張開嘴巴卻遲遲說不出話來等。其實,流暢問題是其中一種學童常見的言語障礙。可能是心理、生理、遺傳等因素所造成,亦有屬於成長過程中的過渡期的表現。
認識言語障礙
除了上述的流暢問題,學童常見的言語障礙還有以下幾種:
l 發音問題:
學童發音不正確而引致說話混淆不清,例如:把「公公」說成「東東」;「兔子」說成「到子」;「跳繩」說成「吊頂」。先天性的生理缺陷,如失聰,裂唇、裂顎或大腦痙攣等,都可能引致發音問題的原因。其他因素亦包括發展遲緩或受到不正確的語音影響。
l 語言障礙:
有理解困難的學童,往往在接收較長或結構比較複雜的句子時,只能夠掌握句子的部份意思,引起誤解。而有表達困難的學童所掌握的詞彙通常較少、組織句子能力亦較弱,或應用詞彙不恰當,以致表達困難,令旁人難以理解。語言障礙的成因包括語言發展遲緩、學習障礙、智力障礙、缺乏語言環境的刺激或自閉傾向等。
l 聲線問題:
常見的原因是過度使用或錯誤運用聲帶引致聲音沙啞甚至失聲。學童往往在小息或嬉戲時大叫大嚷,聲帶因而受損,甚至長出「瘜肉」,以致聲音沙啞。 此外,神經性疾病或情緒困擾都是引致聲線問題的原因。長期的呼吸器官毛病、發音器官結構有缺陷(如兔唇裂顎),都會導致鼻音過重或音調異常的問題。


耐心聆聽 鼓勵進步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免會遇到困難和障礙,而父母的支持和愛護是子女戰勝問題的關鍵。所以要協助子女面對語言困難,家長可先由家庭開始,為孩子營造一個輕鬆、合適的語言環境。例如:家長在平日可多描述孩子身邊的人和事,鼓勵孩子表達,耐心聆聽,保持眼神接觸,注意他們的身體語言,盡量理解孩子的意思,並即時回應孩子的說話,對他們多加讚賞,如有需要亦可作出適當的示範,稍微誇張口形,清楚重複較易混淆的字音。家長要接納孩子有言語困難,不要急於糾正或在別人面前指出孩子的錯處,更應避免把孩子跟兄弟姊妹或其他小朋友比較,造成壓力。
提升理解、表達和敘事能力
與子女說話時,家長宜用淺白易明的詞彙和簡短的句子,內容需簡潔直接,說話速度也要適中,並有效地運用停頓,給予孩子空間去理解。避免同一時間提供過多資料。有需要時,技巧地測試孩子是否理解你說話的內容,並對較複雜的概念加以解釋。
在提升表達能力方面,家長應與子女建立良好的溝通的習慣,多在日常生活中製造交談機會,讓孩子參與日常閒談,表達自己的意見。增加孩子對詞彙的認識,引導他們擴充所說句子的意思,協助孩子加強和組織表達的內容。
此外,家長可以透過簡單的活動,如聽故事,說故事,創作故事等來指導孩子根據事情發生的先後次序敘述事件,亦可利用引導性問題,例如:「何時?」、「那兒?」、「甚麼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等引導他們較完整地描述事情。同時,讓孩子多敘述日常發生的事情、學校的生活、電視的內容、電影的情節、新聞的內容等,亦有助他們提升敘事能力。
話題有趣 指導正面
為了提高學習動機,家長可發掘一些子女感興趣的話題,談談他們喜歡的事物。有時,孩子說的話,家長可能未必會全部贊同,但回應時應多給予具體、正面及有建議性的指引,避免負面的批評打擊學童的信心。對子女不當的行為,家長教導時,應針對「行為」而非批評「個人」,而在他們建立良好的行為過程中,家長亦應該多稱讚學童曾付出過的努力。
護理聲線 避免濫用
   持續錯用及濫用聲線會導致沙聲、聲帶受損、甚至生結節、瘜肉。故此,家長可多提醒子女不要長時間說話或講電話,讓聲帶有足夠的休息。說話時運用適當的音量與音調,避免不必要的叫喊、大喊、大笑、喝采和扮怪聲,使聲帶受到過度的壓力。在飲食方面也是不容忽略,家長可叮囑子女定時喝水,以保持聲帶濕潤。少吃刺激性食品,煎炸、過辣、過酸、太甜、太鹹的食物都會影響聲帶。如沙聲持久不愈,便須向耳鼻喉科醫生求診。
了解問題 對症下藥
若發現子女說話有困難,家長請不要過度擔心,反之應調整心理,減低壓力,加上理性分析,細心觀察,多加留意子女說話的情況,了解他們問題所在,才能對症下藥,予以適當的協助和及早尋求專業的言語治療及訓練。如有需要,家長可以放心與學校老師聯絡商量,經學校轉介至校本言語治療師或教育局言語及聽覺服務組跟進。

要進一步了解有關言語障礙的資訊及獲得相關的連結,請瀏覽教育局言語治療服務網頁:http://www.edb.gov.hk/index.aspx?nodeid=2538&langno=2








*********************************************************************

兒童語言發展
高醫復健科 王國慧 語言治療師(882)
「醫生,我的孩子兩足歲了,都還不會講話,怎麼辦﹖」「都已經三歲了,還只會叫爸爸、媽媽」「我的孩子都聽得懂,就是不開口講話」這些都是在語言治療門診 裡,常聽到小朋友爸媽焦急的詢問。到底兒童要幾歲開口說話﹖三歲的小孩該會使用多少的語言,才算正常﹖是什麼原因造成兒童語言發展遲緩﹖如果孩子真的語言 遲緩,家長又該如何教育呢﹖

<!--[if !vml]-->一般的兒童語言發展
根據以往的研究與觀察,我們發現一般的兒童語言發展有其一定的順序,首先是

()哭聲和愉悅聲:幾乎每一個新生兒都有發聲的能力,而父母對嬰兒不舒服時的 哭聲及快樂時的愉悅聲有適當的反應,是鼓勵幼兒語言發展的第一步。

() 牙牙學語:約在二至四個月左右開始出現,嬰幼兒會發出一些簡單但無意義的聲音。因 此有時候父母親會回憶說「他很小的時候曾經會叫爸爸、媽媽,但是後來就不叫了」但此時只是嬰兒自我玩弄不預期且無意涵的發聲。失聽的嬰兒也有此一階段,但 因聽不到自己的聲音回饋而日益減少發聲。

()社交性發聲:約五、六個月大,開始會利用不規則的聲音與外界溝通。

()語調練習:到了八個大,雖然聽不懂 小傢伙的用詞,但已有頗似大人講話的語調。

()第一個字:通常是出現在十至十八個月大時,並且先有一般的理解能力後,才開始說出有意義的話。

()呢喃 兒語:十八個月大後,隨著肢體動作的成熟,幼兒可以配合著手腳功能一起玩聲音的遊戲,如:一面玩車、一面發叭!叭!。此時大概可利用十至二十個有意義的字 來進行多方面的溝通。

()鸚鵡式學語:兩歲的幼兒開始重覆大人說的話,直至約兩歲半時逐漸消失。

() 語言交談:鸚鵡式學語後減少後,幼兒開始與大人真 正的對話,並隨著年齡的增加與經驗的累積,語言能力也急速增加,但由於字彙的缺乏,卻急於表達自己的意見,有時幼兒便出現發展性的口吃,但只要父母有耐 心,同時使用簡短易懂的字眼和不疾不徐的說話速度,以輕鬆的態度面對,給予幼兒一個好的典範,一般來說,七歲以前講話不流利仍算是正常的範圍。


<!--[if !vml]-->語言發展遲緩的重要界標

每個孩子語言發展的速度略有不同,雖然如此,但仍有一些重要的參考界標,來訂定是否有可能語言發展遲緩:
()至兩歲仍無任何語彙出現。
()至三歲仍無 任何句子出現。
()三歲以後說話模糊不清難以理解。
()五歲以後,句子仍常有錯誤。
()越長大越不說話。
遇到這些狀況時,最好早日尋找專家協助診斷 和訂定教育計畫。



<!--[if !vml]-->語言發展遲緩的原因
原因相當的複雜,主要有下列幾項:
()聽覺障礙。
()神經或大腦傷害。
()情緒障礙,如自閉症兒童。
()環境剝奪,如父母無暇與幼兒互動或過分溺愛,沒有讓幼兒學習用語言表達需求的機會。
()智能不足所表現的語言發展遲緩。



<!--[if !vml]-->教育的原則與方法
語言發展遲緩的小朋友需要的不只是幾節課的訓練,而是教育,是一個經年累月的培育態度,並且重要的是要有愉快且具刺激誘發的學習氣氛,才能有效的增進幼兒語言發展。加強教育的方法可以有下列幾個方向:

()建立聽覺學習:鼓勵幼兒注意聲音刺激,尤其是聽能損傷的幼兒。

()發展語言能力(理解認知)認知理解能力永遠早於語言表達,因此利用每一時機多跟小朋友「說」「說」事物,並可自然的改變姿勢與幼兒面對面互動,但不要勉強孩子站在你面前聽你說話,因為這對他來說是無趣而且難以控制的事。

()鼓勵發聲:當幼兒有能力模仿發聲時,要求他必須適當的模仿出聲,才滿足他的需求,使其瞭解語言工具對他意願滿足的重要性。而當幼兒開始模仿發聲時,不管對錯,只要其願意嘗試,我們都要鼓勵,即使只是口頭讚美,都是使其願意繼續學習的動機。

()模仿動作與發音:最有效的是「玩」聲音,例如:玩火車遊戲,一邊擺動雙手,一邊發出鳴……七恰七恰;或是模仿動物叫聲。重點是要用「玩」的態度,才能吸引幼兒學習模仿。

()口腔動作:這是針對一些在生理上有特殊障礙的小朋友,分別對其呼吸(如:練習吹氣)、唇(如閉唇親親)、舌(上下左右外內動)、下顎(大口咀嚼餅乾)等做動作練習,以加強說話所需的口腔功能。

雖然我們期待每一個幼兒都能與我們好好的進行語言溝通,但是,有一些小天使因為不可抗拒的原因,如智力嚴重不足或口腔動作限制,不能用一般語言與我們溝 通,這個時候,基本的非口語溝通技巧,如手勢。以及輔助性工具,變成了另一項選擇。總而言之,語言的最終目的是溝通,因此只要能達到此目的,使用的方法, 就要靠我們的智慧與包容。


參考:高醫醫訊月刊第十八卷第九期





*****************************************************************************
專家推薦7種遊戲~刺激寶寶語言發展
0~3歲是寶寶好奇且學習力旺盛的階段,媽咪若在此時注意寶寶的聽力發展,運用有趣益智的遊戲與道具,將幫助寶寶的口腔肌肉發育更健全,把握寶寶的學習黃金期,學語過程更加事半功倍!

0~1歲寶寶的語言發展歷程
寶寶學語 生理與認知皆需正常發展
台北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臨床心理師謝明慧表示,語言是一種溝通系統,也是人類共通的溝通方式,用以幫助每個人更完善明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在學習階段幫助寶寶穩健建立「語言」這個重要的溝通管道,將可幫助寶寶未來的溝通能力以及人際關係發展。然而在尚未發展出溝通使用的「語言」之前,寶寶其實已經開始與外界溝通,但最先使用的卻是「非語文」方式,例如眼神、姿勢等,因此爸比媽咪從寶寶很小的時候,就可以多增加和寶寶互動的機會。
寶寶學語,生理狀況與認知發展都相當重要,生理因素包括接收器官(聽覺、視覺)、發音器官(口腔構造、聲帶等)以及大腦神經中樞(掌管分析與組織語言系統)的發育是否正常,這三項因素對於語言發展而言可是缺一不可!而認知發展則由大腦中樞掌管,例如語言理解、因果關係的概念、學習記憶等。事實上,寶寶在從出生開始便已從非語文溝通系統中開始了學習,經由觀察、聆聽到建立概念,都是語言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即使寶寶幼時並不理解話中含意,家長也可透過眼神、動作以及語氣,與寶寶建立良好的溝通互動模式,讓寶寶早期便能獲得良好的溝通經驗,未來也將有助其語言學習。

語言發展對寶寶的重要性 三種能力幫助寶寶的語言學習
謝明慧臨床心理師表示,寶寶的語言發展需要三項重要的能力來支持:
1.模仿能力
當寶寶在2個月時,便開始會發出一些自發性的音,同時所發出的聲音種類也會越來越多,對於人聲也漸漸有明顯注意及注視的興趣,媽咪可以發出音節簡短且口型清晰的字,讓寶寶產生興趣,進而試著學習模仿妳所發出的聲音,媽咪要適時給予良好的回饋反應,鼓勵寶寶學習。
2.發聲能力
寶寶2~5個月時,媽咪可以豐富聲音的多樣性,以發出母音aiueo為主;4個月之後寶寶已會開始發出更多不同的聲音,例如:a-guamuh、咕嚕咕嚕玩口水聲音等等,別以為寶寶是調皮,寶寶都是在藉著嘗試使用自己的發聲器官,認識自己運用各個部位所發出的多種聲音;當寶寶6個月大之後,其模仿的現象會越來越明顯,媽咪必須給予寶寶豐富且多元的視覺、聲音等刺激,幫助寶寶對語言產生更多興趣並鼓勵他作各種嘗試及學習。
3.專注能力
觀察寶寶分辨聲音的能力
6~12個月的寶寶,除了會注意人的聲音外,他們用來觀察聲音來源與人的表情的時間也變長了,因此建議媽咪在照顧寶寶時,也可以一面跟寶寶對話,且盡量將文字精簡、速度放慢、嘴型明確清楚,讓寶寶觀察表情與嘴型,對於語言的學習很有幫助。而藉由觀察寶寶是否對於已經出現一段時間的刺激顯得缺乏興趣,而對新出現的聲音或玩具會重新專注,表現出興趣,則表示其具備基本的記憶能力,能夠分辨新出現的聲音。
寶寶成長過程不可少 「探索、要求、做反應」
詹庭芳語言治療師提到,探索、要求、針對事情做出反應,是寶寶在成長過程中必經也必備的,擁有上述的成長經驗,寶寶才能學習到語言的各個層面且不停練習。例如會在不斷嘗試之後發現,「這種哭聲」媽咪就會拿奶瓶來;「那種哭聲」媽咪就會來幫我換尿布等,並學習到語言語溝通的過程是何種面貌。若寶寶從小就缺乏聲音的環境、刺激,除了可能影響寶寶所散發出的氣質,也可能對其未來的溝通能力造成一定影響。
和寶寶說話 可安撫其情緒
賴怡如語言治療師表示,若哭的時候都被家長抱起學習理解是發展重要的一環,媽咪應適時適量的給予寶寶刺激,當寶寶哭的時候不應為求止住哭聲而顧著哄他,和寶寶說說話、吸引他的注意力也是安撫寶寶情緒的方式之一。

寶寶學語 聽力很重要
觀察寶寶聽力是否正常
學習語言,除了口腔發育、發聲系統皆正常外,另一個重要前提便是聽力,正常的聽力可以幫助寶寶更正確的學習、模仿各種發音。詹庭芳語言治療師指出,其實寶寶對於聲音的敏感度相當高,若媽咪發現寶寶有出現下文提及的警訊,可藉由聽力檢測來確定寶寶的聽力是否正常。
運用各種聲音觀察寶寶辨識音源的能力
一般人對話的音量約在20~40分貝之間,在家中測試寶寶對聲音的反應時不需刻意大或小聲,依照正常說話的音量即可,正常情況下寶寶聽到聲音便會轉頭尋找音源。若寶寶對說話聲音的反應正常,家長亦可進一步試著用會發出聲音的玩具球,依舊秉持著不要製造過大聲響的前提,在不同方向、地方發出聲音,試探寶寶是否能夠尋找或辨識音源,假如必須製造很大的聲響,寶寶才出現反應,甚至從頭到尾毫無反應,則家長便需特別留意,建議到醫院進行專業檢測。
善用道具 提升寶寶對詞彙的瞭解
謝明慧臨床心理師建議媽咪,當寶寶9~10個月大時,開始學習理解一些生活詞彙,但仍對於平時經常使用的物件詞彙較為敏感,因此建議媽媽可以在不同情境下都讓他試著找尋所指定的慣用物品的名稱,例如:指著寶寶的玩偶或奶瓶問:「娃娃(或ㄋㄟ ㄋㄟ)在哪裡」?讓寶寶來注意。等到寶寶11個月以上時,則可以將物品的範圍擴大,不用完全使用寶寶慣用的物品,例如指著廣告上的奶瓶圖片,問寶寶:「ㄋㄟ ㄋㄟ在哪裡?」讓孩子指認或注意,目的是引導孩子對於詞彙的瞭解更加正確!
觀察寶寶對各種聲音的反應
詹庭芳語言治療師指出,寶寶平時在玩自己的聲音或是模仿時,家長便可藉由互動的過程中發現異常。例如:寶寶過度安靜或是聲音的種類很少等現象,就是聽說能力異常的警訊。提醒媽咪應在生活中時常與寶寶互動、溝通、鼓勵寶寶發音,便可及早發現異常並及早診治。例如:大概67個月的寶寶會開始模仿大人發出自己原本就會發出的音,例如寶寶已經會發出bu bu的音,當大人發出bu bu時,寶寶也可能會接下去模仿,而到了12個月以後,才會比較有能力模仿新的詞彙。
保護寶寶的聽力
賴怡如語言治療師表示,中耳炎是造成寶寶聽力受損的原因之一,中耳炎若未治癒,則可能會致使發音障礙或模糊、異常。謝明慧臨床心理師建議,應隨時保持寶寶耳道的乾燥、勿讓耳朵浸水,平時也應注意勿讓異物侵入寶寶的耳朵。平時音量勿過大,尤其要避免在寶寶耳朵邊製造大聲響,有些長輩會喜歡在寶寶附近拍手或大叫吸引其注意力,但這樣的動作卻可能對寶寶的耳膜造成傷害,不可大意!
詹明芳語言治療師表示,媽咪應盡量避免對寶寶的耳朵做頻繁的侵入性動作,因為耳垢其實具備了保護作用,太常清理或是清理不當都有可能對耳朵造成傷害,假如若有需要,也建議應到有專業器具的耳鼻喉科,請醫師協助檢查、清除。
寶寶聽力有障礙的警訊
1. 不論大小聲,寶寶皆對聲音反應不大甚至無反應。
2.
寶寶長期對人聲無反應、沒興趣。
3.
對某種音頻沒有反應。
4.
構音異常。
謝明慧臨床心理師與賴怡如語言治療師皆表示,若媽咪發現寶寶對於聲音的反應遲鈍就必須要先有警覺,假如上述現象明顯且持續一陣子,建議應找專科醫師檢查、治療。寶寶對聲音沒有反應除了與聽力有關外,也有可能是發展遲緩或是人際互動的相關問題,若家長有疑慮,則建議可以帶寶寶至早期療育的機構接受評估。
此外,有時寶寶聽得到並不代表聽得好,詹庭芳語言治療師表示,有些孩子於整體或某些頻率上有聽力困難,若未及早發現,則可能致使其學語過程困難、構音異常以及說話清晰度不佳等困擾。詹庭芳語言治療師進一步指出,有些孩子無法發出ㄓ、ㄔ、ㄕ、ㄐ、ㄑ、ㄒ等音,其實是因為他們聽不清楚這些高頻音,以致他們無法正確構音,若未及早診治,寶寶長大後可能會採取省略、替代的方式,影響發音的清晰度。

專家建議的語言遊戲
模仿發音真有趣
寶寶在生活中會花許多的時間在聆聽以及學習上,尤其會從時常聽見的聲音如ㄇㄚ、ㄆㄚ、ㄅㄨ等簡單組合音節開始。約在4~6個月時,因為餵食副食品的關係會讓寶寶開始接觸餵食時會發出的聲音,寶寶也將開始理解這是吃飯的聲音並且對環境音產生辨識甚至熟識。
建議媽咪可以多和寶寶說一些簡單的單字,緩慢且反覆的提醒他,甚至可以結合物品,讓他對語音與物品產生連結與記憶。
兒童歌曲帶動唱
媽咪可以幫寶寶選擇旋律輕快、簡單的兒童歌曲,有時也可以自編帶動唱,增加和寶寶互動的機會,甚至是幫歌詞做一些代換,例如生日快樂歌的歌詞,關鍵字可改成寶寶的名字,並且在唱到他名字時指他自己。
音效豐富的玩具吸引寶寶注意力
目前市面上有許多上面有開關、按鈕的玩具,不同的按鈕會有不同的聲音,聲音種類越多,寶寶對他的好奇心以及興趣就會越多,同時提醒媽咪,玩具沒有固定的玩法,寶寶可以有他自己的一套玩法,不需要硬性規定他該如何使用玩具,而是以引導與配合的角度去觀察寶寶玩玩具的過程。
隨時來首搖籃曲
相當喜歡韻律感以及音調起伏的寶寶,非常喜歡唱歌遊戲,媽咪可以三不五時就哼哼唱唱,讓寶寶隨時都能浸淫在音樂的薰陶中。
學動物叫聲 認識音節組合
對聲音很好奇的寶寶,建議媽咪可以製造各種聲響(自製或是有聲書等),提升寶寶對不同聲音的認知。一開始媽咪可以先從汪、喵、呱、咕等母音加子音開始,並且帶寶寶去認識每一個發出這種聲音的動物,實體或書本上的都可以。接著可在進階到生活中的環境音,例如喇叭聲、救護車、公園中的交談聲,都是可供寶寶學習的絕佳來源。
介紹生活事件與物品
在為寶寶介紹生活中的各個細節時,帶動作很重要喔!媽咪可以在做動作的時候順便講解給他聽,例如換尿布、丟垃圾、吃飯、洗手等每天都會遇到的生活細節,都可以邊做邊解釋,反覆聆聽也將加深寶寶的印象。
拍手、點頭
當手放在中線時媽咪可開始動作,當寶寶到9個月左右時,便可連結動作及語言的意義(例如說再見會揮手);11個月左右,媽咪更可和寶寶玩「交換遊戲」,例如拿AB,一開始帶著寶寶做,等到將來他自己做卻做錯時,家長再適時的予以糾正。

遊戲中的注意事項
近距離聽到100分貝聲音 將對聽力造成影響
詹庭芳語言治療師表示,一般說話的語音是在30~40分貝左右,美國聽語學會上面的衛教單張有指出有一些能擠壓發出聲音的玩具都接近90分貝,如果直接在嬰兒耳朵旁邊擠壓更是會發出超過100分貝的聲音,長期下來很容易影響聽力。所以建議家長不要選擇聲音太大的玩具,或是不要讓嬰兒接受太大的噪音。
遊戲過程中 家長應陪伴在側
另外,寶寶學語最重要的一點是家長的陪伴。過程中家長可以發掘寶寶喜歡甚麼東西、喜歡發出哪種聲音,提供寶寶模仿的對象;假如寶寶不喜歡發音或是玩遊戲,家長也可以先想看看該怎麼讓寶寶喜歡,例如改變遊戲型態、內容,在雙方互動的情況下,寶寶也較不容易對遊戲感到厭倦。
保持愉悅的學習環境
賴怡如語言治療師表示,學語過程中應保持愉快的學習環境,讓寶寶的學習力與吸收能力都上升。但應避免在進食中玩耍、並且在生活中多給寶寶語言刺激的來源,幫助學習。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2119&prev=12178&next=12108&l=f&fid=67





***************************************************************
**************************************************************
教你幾招越玩越聰明的親子遊戲!
越玩越聰明
0-3歲是人的一生中最爲關鍵的時期。
一個人的智力、性格、語言能力、協調能力、創造能力等等都是在這一時期形成的。而這些能力的形成與發展恰恰是通過父母與寶寶之間的親密遊戲來實現的。
0-3歲的寶寶不是只能吃喝拉撒睡,相反,他們一直在遊戲中學習運用自己的身體及感官領會周圍的世界,進而拓展自己的全方位能力。

 下面是育兒專家們提供的14個遊戲,讓您和寶寶可以從周一玩到周日,開開心心開發寶寶的大腦。
星期一
A、寶寶大變臉
   媽媽做出各種表情(誇張點,沒關係),寶寶來模仿:笑了、生氣了、難過了……再來指認五官,媽媽說,寶寶指(反過來也有趣)。指對了,親一下,指錯了,刮鼻子。(適合1歲半以上的寶寶)
           
B、蘋果娃娃逃不了
   一隻蘋果娃娃藏到了橘子娃娃中間,寶寶把它找出來。可是要蒙上眼睛,先來嘗一嘗,找到了嗎?再來聞一聞,還可以摸一摸,蘋果娃娃逃不了。(適合2歲以上寶寶)

星期二
C、翻翻瓶蓋
   找一堆大大小小的瓶蓋,蓋內貼上小圖案(吃的、用的、小動物都可以)。圖案向下,媽媽和寶寶
輪流翻,然後說出自己翻到的是什麽。全翻出來後,由媽媽提議,如:吃的東西,寶寶就把所有有食物
圖案的瓶蓋找出來。媽媽可以幫助寶寶一起找。(適合2歲半以上寶寶)

D、捉迷藏
   媽媽把小動物玩具分別放到床下、椅子下、紙簍裏……兇猛的大老虎來了,小動物們都躲起來了,請寶寶仔細找找,小動物都藏在哪里?比如小兔子在桌子底下、小貓在櫃子裏,讓寶寶學會運用句子:××在××下(上、裏等)(適合2歲半以上寶寶)

星期三
E、我要回家
  準備一些三角形和方形卡片,兩隻盒子(分別貼上三角形和方形,作爲圖形寶寶的家)。媽媽可以這樣說:“圖形寶寶出來玩,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寶寶來幫個忙,送它們回家吧。”如果寶寶玩得高興,你還可以讓寶寶用卡片拼幾種簡單的圖案。(適合2歲半以上寶寶)

F、小小音樂會
   搬出小鼓、小鈴、小喇叭……等玩具小樂器,來敲敲打打,聽聽發出的不同聲音(讓寶寶找找看,家裏還有什麽東西可以做樂器)。然後,媽媽背對著寶寶敲打樂器,讓寶寶辨別聲音,說出媽媽正在敲打的是哪個樂器。你還可以敲打出不同的節奏,讓寶寶模仿其節奏。(適合1~3歲寶寶)

星期四
G、玩水時節
   一個大盆裝上水,小勺、小瓢、塑膠碗、塑膠瓶、塑膠袋、小針筒、小水槍……開始玩水嘍!讓寶寶舀來舀去,抓抓水,潑潑水,塑膠袋紮上洞眼做“蓮蓬”,用針筒吸水……水裏的樂趣說不盡!(適合1歲半以上寶寶)
           
H、猜猜我是誰
   森林裏的小動物們要來做客,媽媽扮小動物,模仿動物的叫聲或動作,然後問:猜猜我是誰?我喜歡吃什麽?你知道我怎麽吃東西?寶寶答對了,客人請進門,寶寶找出小動物愛吃的食物卡片招待客人。交換角色再玩一遍,也很有趣哦!(適合1歲半以上寶寶)
           
星期五
I、手帕的故事
   花花綠綠的兒童手帕,媽媽說一個手帕上的故事,請寶寶把它找出來。挑幾塊畫面有情節的
,貼在硬紙板上,製成二三頁的手帕書。媽媽和寶寶一起看著手帕書講故事。(適合1歲半以上寶寶)
           
J、小小飼養員
   開口式紙盒兩隻,分別貼上小白兔、小貓圖片,一些青菜、蘿蔔、蘑菇、魚的卡片。小白兔和小貓肚子餓了,小飼養員給它們喂些吃的吧。請寶寶根據動物的食性用勺子喂食。鼓勵寶寶邊喂食邊說。如:小兔吃蘑菇、小貓吃魚。可以逐漸增加難度:動物盒可以先平放再豎放,開口及勺子可由大到小,動物角色也可以由兩種到三四種。(適合1歲以上寶寶)

星期六
K、影子遊戲
   輪廓特徵明顯的動物卡片,再在紙板上畫出其影子輪廓線。寶寶先來猜猜看,這是誰的影子?再用卡片擺一擺,是它的影子嗎?媽媽還可以做做手影遊戲,讓寶寶猜一猜。(適合1歲半以上的寶寶)
           
L、大大和小小
   大娃娃、小娃娃各一隻,娃娃服飾、碗、盆、皮球、汽車等大小各一套。一個娃娃叫“大大”,另一個叫“小小”,大大用的東西都是大的,小小用的東西都是小的,請寶寶幫它們分分開。(適合2歲以上寶寶)

星期日
M、打電話
   兩三歲的寶寶喜歡自說自話、自娛自樂,所以他們都喜歡打電話。媽媽扮成各種角色(媽媽、爸爸、爺爺、奶奶、小表妹或各種寶寶喜歡的小動物),和寶寶用玩具電話機聊聊天吧:喂,我是媽媽,你是誰呀?……(適合2歲以上寶寶)

N、擁抱大自然
   天天在家裏做遊戲可不行,更廣闊的學習天地在戶外!爸爸媽媽和寶寶一起去散步、郊遊吧。看看藍天、雲朵,想一想,雲朵像個啥?;認認街道旁的樹和花,審美情趣也許就在寶寶的心裏悄悄生長了;向小鳥、小狗問個好,做個愛動物的好寶寶。(適合0-3歲的寶寶)





**************************************************************
越玩越聰明 讓小朋友快樂學習的聰明教案


‧聰明寶寶2009/12/15
遊戲有很多種,花點巧思、加入專業,針對12~36個月大的寶貝,設計好玩有趣又聰明的遊戲學習教案,趕快一起來玩。
【文/聰明寶寶】


遊戲有很多種,花點巧思、加入專業,針對12~36個月大的寶貝,設計好玩有趣又聰明的遊戲學習教案,趕快一起來玩。

大風吹
◆所需教具:兩包不同大小的橡皮筋
◆教學對象:1~1.5
◆遊戲步驟:
1.邀請家人一同遊戲,寶寶的哥哥姊姊或爸爸等親人一同陪寶寶玩遊戲。
2.對寶寶講解大小的基本概念及大風吹遊戲規則。
3.分組坐成一圈及發大小橡皮筋,每組發放大小兩種橡皮筋各半,一人拿一個。
4.開始大風吹遊戲:如,吹到大橡皮筋時,則手拿大橡筋的人要換位子。
5.開始比賽:由媽媽說:「大風吹!」寶寶及家人說:「吹什麼?」

◆發展重點:
1.了解大小的基本概念。
2.以兩種不同大小的橡皮筋,來分辨大小觀念。
3.透過分組玩大風吹遊戲,增加樂趣,幫助學習。

◆活動分級:
1.心智能力的加強與觀察力的拓展。
2.增進體能的和思考靈活度的訓練。
3.定義大小的概念。

◆觀察重點:
1.小朋友是否能懂得大風吹的遊戲規則。
2.小朋友是否從遊戲中了解大小的概念,而達到快樂學習。


三隻小豬
◆所需教具:故事書(三隻小豬)、自製三隻小豬及家、三隻小豬的拼圖
◆教學對象:1.5~2
◆遊戲步驟:
1.媽媽敘述三隻小豬的故事後,與小朋友討論故事內容:
☆這三隻豬分別蓋了什麼房子?
☆誰的房子蓋最快和最慢?
☆誰蓋的房子吹不倒最安全?
2.媽媽向小朋友分別介紹三隻小豬的拼圖。
3.透過故事學習豬與家的配對。
4.指導小朋友組合拼圖。

◆發展重點:
1.認識不同的形狀。
2.知道角色的大小。
3.從拼圖中體驗分析判斷的能力。

◆活動分級:
1.形體拼湊的複雜度。
2.小肌肉的運用。
3.圖形大小的分辨。
4.配對能力及觀察力的拓展及加強。

◆觀察重點:
1.小朋友是否能專心聽故事。
2.小朋友能否指出角色的大和小。
3.透過遊戲孩子是否能正確配對。


三張椅子
◆所需教具:三張大小顏色不同的椅子
◆教學對象:2~2.5
◆遊戲步驟:
1.邀請小朋友的家人們一同參予遊戲。
2.媽媽先介紹三張椅子的顏色,然後詢問小朋友以下問題:
☆詢問椅子的大小?
☆椅子有什麼顏色?
☆排列椅子的位置及感覺變化﹖
3.依不同顏色的椅子乘坐小朋友及家人,叫到的人起立。
4.指導小朋友認識椅子的顏色
5.分辨椅子的大小。

◆發展重點:
1.認識顏色的名稱。
2.知道大小的不同。
3.從遊戲中認識顏色、大小及排列。

◆活動分級:
1.顏色的分辨
2.大小的分辨
3.排列的學習
4.心智反應的加強:觀察力的加強

◆觀察重點:
1.小朋友是否能分辨椅子的大小
2.小朋友是否能知道正確的顏色
3.小朋友是否能反應老師的呼叫


去逛動物園
◆活動一所需教具:動物圖片、動物園的園區說明圖
◆教學對象:2.5-3
◆活動一遊戲步驟:
1.帶小朋友到動物園去。
2.引導小朋友對動物的興趣,媽媽可以問小朋友:
☆有沒有去過動物園啊?
☆看到哪些動物?
☆他們都跟誰住在一起啊?
3.媽媽對小朋友引導說明:
☆其實他們在野外也都是相同的動物住在一起喔!
☆像人就不能跟老虎住一起,會被吃掉,而且同樣的動物也會互相幫忙。

◆發展重點:
1. 欣賞動物之美。
2. 探索動物群體生活的方式。

◆活動分級:
想像力的開發:媽媽可以引導小朋友依圖形說出日常生活觀察的事物。

◆觀察重點:
1.小朋友是否回答媽媽詢問的問題。
2.小朋友是否能觀察出平時看到事物的描述。

◆活動二所需教具:各色廣告顏料、紙張、動物圖片、畫筆、剪刀、膠水
◆活動二遊戲步驟:
1.媽媽對小朋友講解如何將照片中的動物剪下。
2.引導小朋友依照相同的動物,黏貼在畫面上。
3.引導小朋友畫出這些動物住的地方,和範圍大小,有什麼食物,有沒有水池、樹木等。
4.媽媽可以判斷,如果小朋友能力較佳,可以直接讓他觀察圖片將動物畫下來。
5.每一組動物家族數量可以不一樣,可由小朋友自行決定,並說明原因。
(為什麼他們要兩隻貼在一起、誰是爸爸、媽媽等)

◆發展重點:
1.從作品實作中學習到動物形體之美和動物身上的不同花紋。
2.孩童能嘗試說明自己繪畫的感覺、觀察及想法。

◆活動分級:
形體分組聚散的美感及關係
小肌肉及手指的運用靈活度
心智能力上的加強:知覺的訓練及觀察力的拓展

◆觀察重點:
1.小朋友是否用心看老師示範。
2.小朋友是否能聽懂老師的說明。
3.小朋友能簡單說明自己的畫作內容及原因,讓小朋友除了繪畫能力培養外,更訓練他表達自己的感覺及想法。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聰明寶寶十二月號 no.83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225976#ixzz1t4XKBh2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