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4日 星期二

胎教有多少科學性

初為人父人母,誰也不愿意讓自己對子女的教育輸在幼兒基礎教育的起跑線上。于是,越來越多的父母選擇了胎教。可以想象他們是懷著怎樣的心情,期待著一個健康而漂亮的寶寶的降生。然而他們對胎教的正確認識有多少,胎教是否有嚴謹的科學依據?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日前走訪了中華兒童保健學會副主任委員、生理學專家丁宗一教授。 
 
  據丁教授介紹,現在從事胎教理論研究和臨床工作的人中,有人提出胎教是一種交叉科學,它跨越教育學、醫學和生理學三個門類。那就讓我們依次從這三個門類與胎教的關系來進行分析。 
 
  一、醫學中的理論、技術和藥品,要用于人類,首先必須經過動物實驗,在沒有問題的基礎上,再進行臨床的三期驗證,證明有無毒副作用 
 
  丁教授說:“一般人對胎教的字面理解就是對胎兒的教育,那么理所當然,教育學界的專家,包括其領導部門和管理部門的人士應該給出一個明確的胎教定義。其中也必然應該包括這一定義的內涵、外延,以及所涉及的參數、參數的提取和重復等科學方法。另外,從事胎教的人,不管他是哪一學科的,也應該針對這個問題給予明確的回答。而事實上,在胎教紅火的這么多年里,我們對它的理解依然處于望文生義的階段。如果我們不先把名稱和定義搞清楚,也許下面再討論的就已經不是這個問題了。” 
 
  丁教授進一步指出:“我們看到,從事胎教理論研究和實際工作的人大多是婦產科的臨床醫生。那么如果說胎教是一種醫療行為,它就必須遵守醫師法。醫師法中的有關要點有兩個,一是行醫者必須是職業醫師,二是采用的方法要經過科學論證。因此我們要考慮,這些人有沒有胎教醫師執照,如果沒有,就屬于非法行醫!更進一步說,如果是婦產科醫師,那婦產科里是否包括胎教這套技術呢?這要經過全國學術大會和學術組的論證。一般來講,醫學中的理論、技術和藥品,要用于人類,首先必須經過動物實驗,在沒有問題的基礎上,再進行臨床的三期驗證,證明有無毒副作用,最后才可能得到學術界的認可和有關部門的批準。如果沒有經過這樣一個嚴格的過程而直接用于人,也是違反醫師法則的。這其中,還涉及病人的知情權問題。事實上,一個只有好處而沒有副作用的醫療手段是不存在的。” 
 
  二、這種音樂通過母體的傳遞,被胎兒的聽覺神經感受到時已不再是原有意義上的和諧的旋律與節奏,而只是一個單純的物理聲波,是有害的噪聲 
 
  時下,胎教的內容大體有這樣幾種:聽胎教音樂、對胎兒說話、看漂亮人物的圖片,以及撫摩腹部和做胎教操。通過上述方法,從聽覺、視覺、觸覺方面對胎兒進行刺激,從而對其生長發育產生積極影響。可是,丁教授指出:“聽覺、視覺和觸覺這些都是生理學參數,并且,現在我們能看到的,包括從事胎教研究的人提供的,以及他們發表的論文,其中所采用的實驗都是生理學實驗。給胎兒聽音樂,得到的結果是胎兒的聽力閾值下降了,胎教專家因此判斷這種方法是科學的、可行的,它產生了良性效果。然而國際生理學界的共同評判是,胎兒聽力閾值下降證明,這種音樂通過母體的傳遞,被胎兒的聽覺神經感受到時已不再是原有意義上的和諧的旋律與節奏,而只是一個單純的物理聲波,是有害的噪聲,而不是音樂教育,它造成胎兒的易干擾和易激惹性。也就是說,本來給胎兒一定音量的聲音才能引起他的反應,而現在,一個比原來音量還要低的聲音就能引起他的反應,表面上看起來,胎兒變得伶俐了,但實際上,這使得胎兒神經緊張,得不到安靜的環境。而且這種傷害還不是短期內就能表現出來的。” 
 
  “看圖片就更存在一個審美觀點不一致的問題。另外,圖片在母親眼底的成像又是以什么信號、經過怎樣的通路傳達給胎兒的,而這種傳遞又如何影響胎兒哪一部分的生長,這一系列的問題都沒有人能夠回答和證明。” 
 
  三、通過刺激,胎兒有所反應的確是事實,但如何證明這是一種良性的,而不是惡性的反應,要給出的嚴格證明是非常復雜的,缺少了這樣的證明的科學只能是偽科學 
 
  丁教授認為:“從純生理學的角度來看,這些實驗都是不符合生理學原則的,他們根本沒有按生理學原則來設計這些實驗。” 
 
  那么,一個科學的、嚴謹的論證過程又是怎樣的呢?丁教授大概介紹了這樣三個步驟:“首先是設計實驗,其次是找出處理數據的統計學方法,最后是明確它所驗證的因果關系,稱為因果關系論證。遺憾的是,國內現在還沒有很嚴謹的這方面的實驗。有些對胎教研究了十幾年的所謂專家,甚至不懂什么叫參數、什么是因果關系論證,而只是通過臨床觀察。其實,所謂看到的效果并不足以證明那就是事物的本質,而必須經過嚴格的論證。也就是別的人再用你介紹的方法時,也同樣獲取了類似的參數。它所呈現的那些規律要經受時間、空間的考驗,這樣才能稱其為科學。” 
 
  科學研究的選題是自由的,但科學的研究方法是絕不能自由的。如果是學術問題,就必須按照研究學術問題的規律來考察它的可靠性、真實性和臨界點。“研究胎教的人所引用的國外材料大多沒有具體名稱,甚至連材料的來源都無法提供,他們的論文中僅僅用諸如‘國外有資料表明’的字樣一帶而過,而引用的實驗或數據卻往往是屬于生理學研究的。真實情況是,科學研究越細,得到的片段便越有其特定的解釋和特定的含義。”在這里,丁教授也特別為我們提出了一個需要注意的問題,就是判斷事物,民間流傳的標準不能代替科學的標準。他說:“科學的證明是有公共標準的,絕對不能任意生活化。曾經有家長咨詢胎教音樂的音量應該是多大,專家回答———適中。適中是什么含義呢?是按成年人的標準,還是按某一年齡孩子的標準,是多少分貝?說撫摸有助于胎兒的生長發育,那么撫摸的力度是多大?這些都必須有標準的參數說明,超過了界點就只會造成傷害,更不要說有什么促進作用了。”通過刺激,胎兒有所反應的確是事實,但如何證明這是一種良性的,而不是惡性的反應,要給出的嚴格證明是非常復雜的,缺少了這樣的證明的科學只能是偽科學。 
 
  四、“胎教”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朝的古書中。但事實上,那時胎教的基本含義卻是孕期婦女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 
 
  也有人提出,“胎教”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朝的古書中。但事實上,那時胎教的基本含義卻是孕期婦女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是封建禮教對婦女的壓制和束縛,而絕非今日我們理解的意思。那么,胎教到底是什么呢?它借用的是生理學術語,而起的是教育學名稱,卻運用在臨床醫療實踐中。追本溯源,它卻既沒有按照生理學規則設計實驗、提取參數、驗證規律,也沒有規范的教育學定義,更加不是有法可鑒的醫療行為,那么誰對我們還未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嬌嫩生命負責,誰對這些付出千辛萬苦的家長們負責? 
 
  作為營養學家的丁宗一教授指出,促進胎兒在宮內的生長發育,要從孕前開始準備,抽煙、喝酒、環境污染,以及孕期大量食用腌制食品都是大忌。還有就是注意加強營養,食用自然食物,均衡膳食,不吃補品,不吃營養品。上述這幾點都是經過科學證實的。

資料來源http://gohaveababy.com/Article/胎教有多少科學性.shtml







********************************************************************************

寶寶的音樂—胎教音樂 讓寶寶在子宮內「遊玩」

 
許多學者研究發現,巴洛克時代的古典音樂,最能緩和情緒及製造愉快歡愉氣氛。其中最令準媽媽在意的就是「胎教音樂」了,但只有古典音樂才能叫做胎教音樂嗎?如果我不愛聽古典樂又該怎麼辦?輕音樂、流行音樂難道不行嗎?!今天就讓我們上堂屬於寶寶的音樂課吧!
寶寶的音樂—胎教音樂
在談胎教音樂前,讓我們先從胎教先談起。這是根植在一種認知,認為母親的情緒、周遭的噪音或任何會使成長中小孩受到影響的事物,都會藉由母體的刺激影響到子宮的胚胎,這就是所謂的胎教。所以,甚麼樣的音樂對子宮中的孩子最恰當,就是「胎教音樂」。

雖然胎兒最先生長的感官是耳朵,但大部分都過於高估胎兒的聽力,經常忽略胎兒是隔個羊水聽音樂的,科學一點來說,經由液體傳導和空氣傳導聽到的音樂是兩回事!因此有一個元素很重要,如果一個聲音的頻率無法穿過羊水讓胎兒感受到,那麼再好聽的音樂都沒有胎教的作用了!

胎教音樂有用嗎?竹科廣播公司 IC之音 FM97.5 「百珊FUN音樂」節目製作、主持柳百珊說:「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對母親有用的,對胎兒就有用,能夠感動母親的任何音樂,都能透過臍帶相連,甚至心有靈犀的溝通,帶給胎兒安慰。」

至於市面上有很多號稱胎教音樂的產品,這些產品好嗎?柳百珊表示「我覺得它永遠比不上爸爸媽媽對孩子親自製作的“胎教錄音”來得有效!」她緊接著表示,「所謂的胎教錄音,它除了有精緻可愛的古典或兒童音樂外,還包含了父母親想跟孩子的對話、親密的呼喚等。」

當一位準媽媽很用心的來選擇編排自己和胎兒要聽的音樂時,腹中的小生命比其他人更早有音樂的調教和薰陶,寶寶未來擁有健康的心智也是可以預期的,而這將是來自父母親的「用心」!
胎教音樂.參考指標
1.音樂的節奏不能太快,音量不宜太大。

2.音樂的音域不宜過高。

3.音樂不要有突然的巨響。

4.不宜過長:5~10分鐘的長度是較適合的,而且要反覆聽。

5.音樂應該具有明朗的情緒,和諧的和聲。
聽了會聰明?莫札特效應!
你知道什麼是「莫札特效應」嗎?簡單來說,就是聽莫札特的音樂可以增進腦力或記憶力。這是一個來自90年代初期的實驗,證明聆聽10分鐘莫札特奏鳴曲,有增長智力的效果;這個研究於1993年在權威的《NATURE科學期刊》中發表之後,引起廣大的迴響,儘管後續的實驗也提出反例,說明所謂的“莫札特效應”並無事實基礎,但大家對這個效應仍然抱持高度興趣。

儘管古典音樂有助於腦力開發的想法非常普遍,但莫札特是唯一的選擇,結論仍有待商榷。古典音樂或莫札特音樂,是否會增進記憶力或智力,柳百珊則表示,「這仍屬懸案,不過神經科學的發展研究確實幫助我們探索音樂與記憶之間的關聯,以及了解音樂對人類各方面影響的大好機會。」
巴洛克音樂
「巴洛克」一詞原來自西班牙文Barueco,意指橢圓形但不合標準的珍珠,原來是有貶抑的意思。但如今這個名詞,代表的是歐洲音樂史上17~18世紀中期的這段時期。
低頻最好
相關研究顯示胎兒是可以聽到「低頻」的聲音,而巴洛克的音樂行版、慢版之樂章正屬於低頻的頻率,很適合寶寶聆聽。柳百珊說:「巴洛克音樂中有很大的自由空間,這在強調數字低音的演奏方式中得到發揮。尤其作曲家巴赫,他的卡農、賦格都是複音音樂中對位法創作的極致!從他的音樂中,相信你也能體會到繁簡之間的藝術,以及“動與靜的精神”!」從這個觀點來看,巴赫的作品當胎教音樂絕對不會讓莫札特專美於前。
輕音樂&流行音樂
輕音樂是用比較通俗的手法進行改編,而這些樂曲是由小型或大型樂團都可以演奏的,音樂營造出溫馨浪漫的情調,輕鬆優美的旋律也常帶有休閒性質。所以,這是相對之下產生的名詞,「輕音樂」結構簡單、節奏明快、旋律優美動聽,也有簡單容易明瞭的內涵,通常帶給人們輕鬆的享受。因此,也很適合拿來當作胎教音樂。

有些人聽到古典樂就昏昏欲睡,那麼聽流行音樂當作胎教音樂行不行呢?!柳百珊說:「如果孕婦不喜歡古典樂,我覺得硬要聽反而會有反效果。以好心情為前提,是不是古典樂都不重要了,總之,“聽”自己喜歡的就好。」

柳百珊的曲目介紹
做這樣的推薦,讓我常常覺得很像在開藥單!但是確實很多朋友希望知道這一類的資訊,因此我嘗試建議幾首音樂提供大家參考!

莫札特: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就是「莫札特效應」實驗中的曲例)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月光」第一樂章

布拉姆斯:搖籃曲

舒伯特:鋼琴五重奏「鱒魚」

柴可夫斯基:芭蕾舞音樂

巴哈:善牧群羊(選自清唱劇第208號)

孟德爾頌:鋼琴小品集「無言歌」

柴可夫斯基:弦樂小夜曲第二樂章

舒曼:「兒時情景」中的「夢幻曲」

豎琴家Andreas Vollenweider 的《Cosmopoly》星際天籟
寶寶的聽覺
胎兒的耳朵在懷孕4~5週時,內耳開始形成;約6~8週時分化完成;至6個月時胎兒的聽覺神經系統,便可以感受到來自母親呼吸和心跳的搖籃曲;懷孕7個月以後,胎兒對外在的聲音刺激漸有反應,此時準爸爸、準媽媽可以利用胎兒醒來時(胎動是徵兆之一)與胎兒溝通,將有助於親子關係的建立。
音樂讓寶寶遊玩
胎兒的大腦功能在14週左右就開始產生作用,這個階段如果準媽媽過於緊張、焦慮,將會影響寶寶的生長,所以在懷孕3個月開始,準媽媽就要保持愉悅的心情,不妨多利用音樂,讓寶寶在子宮內「遊玩」。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0772&prev=10773&next=10771&l=f&fid=63







*******************************************************************************

聰明媽媽的胎內育兒法

 
摘自 聰明媽媽的胎內育兒法  世茂出版社  199507出版  顏慧琪/譯
胎兒心理學家 湯瑪士.維尼/潘美拉.威瑟 合著
基隆市信義區  王美智 整理

  是針對懷孕的媽媽而設計,它具有消除媽媽內在壓力的效果,其程序是根據自然的階段性來規劃的,可以使情緒得到充分的解脫,並學習在懷孕期間平息所有的恐懼不安。
 最新的研究顯示胎兒看的見也聽的見、能夠記憶、能思想,甚至有研究人員還利用新知識發展出一系列精細有效的技巧,來幫助妳和胎兒做溝通。
  從懷孕第三個月起,完全針對不同時刻的不同需要而設計的,有的必須在懷孕期間重複進行;有的只在特定時間進行;有的只需進行一次。是以科學而有效的練習,協助準父母們在懷孕三個月一直到生產結束後的這段期間,放鬆情緒並教導他們在呵護與刺激胎兒的同時,與胎兒做良好的溝通,進而得以順利生產。
胎內育兒法的優點:
(1)能幫助媽媽增進調適情緒的能力,提升妳的自覺並強化與配偶之間的親密關係,這些練習將使家庭關係更形穩固。而擁有一個強壯、和諧的家庭觀念是胎教法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
(2)最好是配合自己實際需要與興趣,做自由而有效的選擇。
(3)可根據個人狀況與期待做適當的調整。
(4)運用談話、音樂、動作等…自然的溝通方法,使準父母對胎兒的愛與期待,充分傳達給腹內胎兒知道,並利用心理學上的想像訓練,搭起與胎兒間溝通的橋樑,使妳超越情感糾葛將溫馨的母愛傳達給胎兒,穩定胎兒心情、刺激潛能。
如妳能有效的使用,將會在精神上不斷成長,更深入瞭解自己,並將所有的母愛,用最直接的方法傳達給親愛的寶寶,而達到胎內育兒法最終目的─消除壓力、遠離焦慮、保持愉快的心情並得以順利生產。
不同於從前的胎教:
(1)從懷孕的壓力中解脫,當妳勇敢的面對情緒低潮,真正的解決問題時,這種否定情感便會漸漸發酵轉變為正面而肯定的想法。           
(2)運用談話、音樂、動作等…自然的溝通手段,使父母親對胎兒的愛與期望,充分傳達給腹中胎兒知道,並利用心理學上的想像訓練,來搭構妳與孩子間的連繫關係。
(3)沒人強迫做完全部練習,重點是胎兒精神上的健康,如果勉強消化全書內容,反而造成妳和胎兒精神上的壓力,那啟不「本末倒置」。
(4)自由選擇的彈性化訓練,可根據個人的狀況和期望做適度的調整。
(5)先生的助力不可或缺,如果妳的丈夫能確實的配合練習,將會發現他是妳懷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親密夥伴。
 現在的醫學發達,利用羊水測試來預知胎兒性別,是件毫不費力的事,但可能會發生與期望不同而造成與胎兒疏遠的遺憾。其實只要是健康活潑的寶寶,都是我們真心期望的;若無法消除自己對孩子的否定感情,而感到恐懼不安的話,就該徹底實行書上的練習。
資料來源
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0582&prev=10596&next=10539&l=f&fid=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