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4日 星期二

家庭中的感覺統合訓練 幫助寶寶潛能開發

90年代初興起的感覺統合訓練,是解決各類兒童行為問題的
一種切實有效的新方法。它使許多孩子的行為問題在快樂的遊戲中
不知不覺得到了改善,這種方法也很受家長們的歡迎,並悄然改變
著許多家長的育兒觀。但由於各種原因和條件的限制,目前,正規
的感覺統合訓練只是集中在相當有限的範圍之內,不能滿足大多數
家長的需要。而且,感覺統合失調的問題關鍵在於預防,越早訓練
效果越好。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這裡介紹幾種由家長配合可直接在
家裏進行的遊戲訓練方法,既簡單有效又能促進親子關係,希望能
給家長們一點幫助或啟示。


前庭功能失調

        問題主要表現:好動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專心、愛做
小動作,聽而不見、久轉不暈,平衡能力差,雖看到了仍常碰撞桌
椅、門墻。

遊戲方法:

充分爬行


        要訓練寶寶爬行,出生後
28天內寶寶就具有爬行反射,每天讓
寶寶俯臥幾秒鐘,先鍛鍊頸部肌肉,使他慢慢能抬頭,用手抵住他
的雙腳,寶寶可趁勢向前爬,會爬後(約初生八個月後)再充分爬
行三
個月以上,儘量不使用學步車。可以專門準備一塊地毯鋪在地
上,讓孩子在上面爬,既保證了安全又使孩子有足夠大的活動區域。
爬行不足的孩子走路容易摔跤、磕磕碰碰。


平衡遊戲


        嬰兒期家長要多搖抱,也可以讓寶寶多坐搖籃,強化孩子對自
身重力感刺激的輸入。大一點的孩子要讓他們玩盪鞦千、走平衡木
等遊戲。

飛機遊戲
        由家長仰面平躺,向上伸出胳臂,雙手頂住孩子的前肩,並彎
曲雙腿用腳托住孩子的腹部,孩子則頸部抬高,雙臂張開,雙腿並
攏伸平,做成飛機模樣。這時,可做前後左右的搖動。

搖擺毛巾遊戲
        用毛巾將孩子包在其中,由父母各拉一頭,左右或上下搖動,
也可在擺動時指示孩子向固定目標投球。

觸覺過分敏感

        問題主要表現:偏食、挑食,不愛吃菜;吃手或咬指甲;情緒
不穩定,愛發脾氣;陌生環境膽小、怕黑、粘人或緊張、退縮,不
敢表現;對小傷小痛特別敏感;不合群或不會和別人玩,愛惹人。

遊戲方法:

洗澡遊戲


        1.
冷熱水刺激:在安全範圍內,讓孩子感受不同的水溫帶來的
                                   刺激,可以主要由手來感受,家長也可先做示
                                   範,並觀察孩子的表現。

        2.
梳頭遊戲:用梳子的尖端刺激孩子的頭皮,並順其勢梳頭,
                               也可以讓孩子自己來,對手指的精細運動和了解
                               自身形象都有幫助。
 


        3.
麻布刷身遊戲:用麻布以中等力度刷孩子的手臂、前胸、後
                                       背、足部,可以邊講故事或唱歌,保持輕鬆
                                       氛圍,以免孩子緊張。也可用毛巾、海綿、
                                       軟刷子等替代。

抓癢遊戲

        讓孩子躺在床或沙發上,抓撓他的腋下、胸口,依孩子的反應
來控制用力的大小和刺激的強度。如果連一些常需接觸他人的部位
也有強烈的反應,則需加強此遊戲。


毛巾捲遊戲


        找一條略微粗糙的大毛巾,將孩子整個捲起來,再輕輕滾動或
下壓,也可用雙手輕輕抱緊孩子身體的各部位,強化各部位的觸覺
感受。


沙土遊戲


        將淘洗乾淨的細沙放在大盆裏,讓孩子在裏面玩耍,尤其要適
當增加沙土與孩子身體的接觸面。沙土可由紙、樹葉、米、豆等代
替,此種遊戲更適合在沙灘上進行,鼓勵孩子在沙土中建立自己理
想中的世界。


墊上遊戲


        讓孩子在地毯上雙手抱頭,向左右兩個方向滾動,對運動企
劃、觸覺、自我形象都有益。另外,還可練習前滾翻和後滾翻,對
觸覺、動作平衡、協調都有幫助。


小刺球遊戲


        用帶突起的小刺球在孩子身上滾動或輕壓,四肢和前胸可以由
孩子自己來完成,後背則由家長輔助進行。

本體感失調

        問題主要表現:動作協調能力差,笨手笨腳,做事拖拉、磨
蹭,語言表達能力差,缺乏自信、消極退縮、不敢表現。


遊戲方法


從小抓起,多多活動


        要注意手指小肌肉的精細運動訓練,可根據孩子年齡、能力等
特點,自行設計抓、握、捏、扔等遊戲,如擺積木、投球、捏橡皮
泥等。尤其應注重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上幼兒園之前要學會洗
手、擦臉、剪紙以及自己擦屁股。之後要練習拿筆、拿筷子、繫扣
子、繫鞋帶等。

球類運動

        球類運動對小肌肉、大肌肉協調以及反應速度、靈活性都很有
幫助。三
歲左右的孩子要訓練他們拍皮球,要求他們左右手交替
拍。大一點的孩子可以訓練他們打乒乓球和羽毛球,由簡單的分解
動作開始,堅持下去,對注意力、手眼協調以及將來學習能力很有
好處。


多多表達


        為孩子提供適宜的語言環境,多和孩子交談、講故事,鼓勵孩
子表達自身的需要和感受,逐漸學會準確描述身邊的事物,善於發
表自己的看法,家長要尊重孩子的想法,用欣賞的眼光去發現孩子
的細小進步,進行表揚,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學做家務


        適當地讓孩子參加家務勞動是培養意志力、責任心、自信心,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有效途徑。四
歲左右的孩子有積極參與家務的
要求,家長要抓住這個時機,不
能因為覺得孩子小或做得不夠好就
剝奪了他們練習的有利時機,包辦代替只會導致孩子笨拙、懶惰、
意志力差、缺乏自信以及沒有責任心。家長應耐心地教會孩子逐漸
從事各種家務,並在一定程度上讓孩子長期承擔某項任務。

        總之,兒童早期要多撫摸、多搖抱,儘量母乳餵養,多和孩子
說話,多逗笑,增加語言資訊刺激,四
歲之前不要限制孩子吮手、
噘嘴、咬毛巾被,只要保持清潔,唇部運動有利於語言的發展。四
歲之後,隨著注意力開始逐漸指向外界,上述問題會自行緩解。要
讓孩子有機會哭,練習聲帶發音。這些無疑都對語言的發育有利。

        家長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問題,參考上面的方法,自行制定一
套重點明確、循序漸進的訓練計劃,然後進行訓練。統合訓練一般
都要經過二至三
個月的時間堅持 去做,才會取得較為滿意的效果。
當然,我們更希望感覺統合成為一種觀念,滲透在每個人的生活裏
面,因為它會給喜愛它的人們帶來成長和希望、健康和快樂。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Nx24odSBGAVij1t2NpRtgUVm/article?mid=61




*****************************************************************
居家就能幫助寶寶潛能開發
採訪撰文/黃薇潔
諮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職能治療師 謝佳芝
             陽昇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詹明娟

「你家的寶寶有沒有上潛能開發的課程?」彷彿成了這幾年許多爸比媽咪見面時的問候語。究竟寶寶有沒有必要上潛能開發課程?開發了右腦,寶寶的人生真的會有什麼不同嗎?有沒有辦法居家也能幫助寶寶早日「長智慧」呢?讓我們來聽聽專家的說法吧!

右腦開發 EQ、創意滿分
左腦主要是發展語言、分析以及邏輯的部份,右腦則是空間、與情緒控制有關。一開始會提出全腦開發的論點是因為普遍認為學習歷程中左腦佔了較大比例,例如語文、數理、思考能力,提出右腦開發是希望能夠將左右腦均衡發展。陽昇教育基金會執行長詹明娟表示,右腦較發達的人想像力、創造力以及對於藝術、美學的直覺會較左腦發達的人來得好。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職能治療師謝佳芝指出,2歲以前的寶寶右腦的發展會比較好,2歲之後因為後天環境的關係,寶寶開始運用語言、邏輯的機會越來越多,左腦的發展狀況也將慢慢地追過右腦。

左腦是掌管與人溝通的語言部份,但是右腦發展狀況卻是聽出話中語氣的重要關鍵。假如用諷刺或是較兇的語氣說「你好棒!」,右腦受傷的人是聽不出來其實話中有話的,他能理解說者的語意,卻無法感受語氣的含意。謝佳芝職能治療師並指出,有一項測驗將綠色的字印在粉紅色的紙上,右腦發育良好的人能夠看出綠色的字,但右腦受傷的人則無法辨識出綠色的字。

詹明娟執行長認為,不論是以哪種形式來作潛能開發的動作,都應將全腦活動視為,是學習如何在理性當中培養柔軟的能力,以及如何在感性當中培養精準。

閃卡、字卡與潛能遊戲 想像力、創造力滿分
所謂閃卡是將字與圖像結合,經由重複再重複的預習方式,訓練小朋友對該字體與圖像產生連結,進而增進孩子的想像力、記憶力等多種用途。著名嬰幼兒研究專家Robert C. Titzer博士便曾研發出一套教材,讓寶寶每天收看約20分鐘的光碟,光碟內容則是文字與圖像穿插播放,在他的孩子親身體驗後,表示他1.5歲的寶寶已經能認得許多單字(單字而非字母),而且他同時認為孩子認得單字的意思。

字卡是運用圖像、字體將文字的黑白空間比例分辨清楚,也能夠訓練到孩子的觀察力以及分辨能力,也就是給予寶寶一個抽象的符號,但卻能夠讓寶寶連想到許多圖案,但最好要選擇寶寶已經認識的具體物。例如文字的「杯子」被記憶之後,寶寶便能自然而然地想像到爺爺、奶奶、媽媽、爸爸各自使用的不同的杯子,開啟了寶寶的聯想力。但如果是一邊圖片一邊文字,寶寶很容易會依賴圖片,看了圖後將文字記憶起來,對寶寶而言只是在玩對應遊戲,較難訓練到其他能力。

但是媽咪必須先知道您的寶寶正在發展的階段是屬於哪一類,適合哪一種遊戲!3歲以下的寶寶首重的是動作、探索、動機的發展,培養寶寶的冒險、探索的精神,往後也比較能夠激起孩子學習新事物的興趣。當寶寶的刺激不夠,也許未來就會比較內向或是安於現狀。因此比起單純的字卡,若能再結合圖像、顏色、觸覺的設計,或是讓文字、圖像與生活中的物品相結合,多面向地給予孩子刺激,對於寶寶的發展而言也未嘗不是好事一件。

潛能提升道具 自己DIY
3歲以前的寶寶可以先以建立基礎的空間、形狀等視覺觀念以及手眼協調為主,或是訓練他們的肌肉、粗大或精細動作等,認識字形可以等到寶寶年齡稍大一些後再進行。

詹明娟執行長認為3歲以下的寶寶,應該以生活化的教導方式為主,不需要特意買教材、買產品,一開始可以讓她嘗試握、摸一些家中軟的物品,譬如衛生紙、小抱枕、布偶,然後進階到材質較硬的如遙控器、口紅等物品,或是會發出聲音的塑膠袋、手機,一開始讓寶寶觸覺感受每種才值得不同感覺,等到稍大之後便可以和他玩聲音記憶,看看他是否能分辨不同材質物品所發出的不同聲音。

謝佳芝職能治療師並建議媽咪,在寶寶12歲之間,可以多念一些故事書給他們聽,一方面念故事書可以訓練掌管語言的左腦,另一方面,故事書內的圖畫也同樣能夠令他們的小小腦袋將圖片與整個故事產生連結。而2歲之後的寶寶也可以開始讓他們玩一些簡單的拼圖遊戲,或是一個可以將各種形狀的立體圖形丟入桶子的玩具,或是當寶寶邁入3歲時,媽咪也可以設定某種圖案,然後請寶寶找出在10張左右的圖片中,找到一模一樣的圖片,都可以訓練寶寶的手眼協調、視覺觀念、空間觀念。

或者,媽咪可以在圖畫紙上畫一個蘋果(或其他形狀簡單)的圖案,在圖案上面貼上雙面膠,接著交給寶寶一些碎紙片,請寶寶將碎紙片貼在圖案裡頭,也可訓練寶寶手眼協調的能力。

學鋼琴也能刺激右腦發展
謝佳芝職能治療師表示,最近有研究指出,4歲左右的孩子若學習鋼琴,也能幫助右腦的開發。原因在於學習鋼琴必須認識符號的空間、琴鍵位置的記憶,對於訓練孩子空間觀念都有很大的幫助。

因此,媽咪可以以此觀點出發,發明許多屬於妳與寶寶潛能開發遊戲及互動,誰說訓練寶寶右腦開發一定得花大錢呢?

提高寶寶記憶力的方法
寶寶的專注力總是非常短暫,該何在有限的時間內,逐步訓練寶寶的記憶力呢?謝佳芝職能治療師建議,每次和寶寶玩字卡或圖像遊戲時,可以掌握每次遊戲時間不要超過5分鐘,一天可以反覆數次,但是若寶寶顯現不耐煩或恍神的表情,就要趕緊轉移他的注意力,讓他休息一下,等過了12個小時後再玩一次。而每一次的遊戲內容都不要和上次的遊戲內容差太多,甚至重複也沒有關係,主要是要讓孩子熟悉兩者相關連的字與圖的形狀,因此遊戲內容也不宜太複雜。

詹明娟執行長提供3種能夠提高寶寶記憶力的遊戲方式:
1.取走法
桌上擺放了5樣物品,讓寶寶看仔細之後取走其中一樣物品,看看寶寶知不知道哪一樣東西被拿走了,或是拿走了幾樣物品。
2.填充法
A桌上擺放5樣物品(擺放的圖案、位置可以自由變化,增加遊戲時的樂趣),取走其中兩樣,並請寶寶用同樣物品填補空位。
B將一張紙切成均等的8(裡頭各自有著不同圖案)8個空間中可以隨機取走某幾塊,請寶寶記憶取走的那幾塊裡面有哪些圖案。

3.
複製法
上述的均等的8塊圖案排列好順序位置後,請寶寶記憶後,由媽咪負責弄亂(甚至可以多添加幾片不在8片圖案中的其他圖片),再請寶寶複製原狀。

*遊戲難度應由淺入深,以免孩子太快遭遇挫折而不願意玩,寶寶若答對也應給予適當的鼓勵。

另外,帶著孩子一起到大賣場的時候,也可以先跟寶寶說今天會要買哪些他喜歡吃的食物,請他帶妳去拿;也可以請孩子幫妳拿連續兩樣的東西,譬如「請你幫媽咪拿拖鞋跟毛巾來好嗎?」,讓他能在生活中慢慢留心身旁的事物。或者是晚上問問孩子記不記得今天中午吃了什麼?早上吃什麼?慢慢將記憶回朔的時間拉長,同時也將難度默默提升,也不失為一個良好的訓練記憶力的方法。

3歲定終身?把握學習黃金期
長輩時常會說,寶寶的個性與發展在3歲就定型了。對此,謝佳芝職能治療師表示,3歲前的寶寶的學習過程,都是隨著刺激在發展,不是那麼地規律、有調理,體內的神經元會往旁枝不斷地發展許多通路,而人的神經細胞間會有突觸,4歲之後,這些突觸便會開始排出不被需要的神經元廢物,經過裁減後神經元會較為通暢,讓寶寶的反應更加靈敏。3歲是否真的定終身呢?事實上,人的大腦就如同電腦硬碟般會不斷地重新整理,規列更新更快的秩序,思考時也會更有效率更快。

詹明娟執行長認為,3歲之前的時間點固然很重要,但若能夠不斷地給予刺激的環境,每一個年齡層也都應該不斷學習、求新求變。2歲之前的寶寶帶進教室讓她學習課程其效果是有限的,因此寶寶3歲之前,家長扮演的角色就非常重要,替寶寶規劃一個良好的居家教育環境,並且每天騰出時間與孩子互動遊戲、陪伴,都能明顯看見良好的效果。

左腦與右腦間存在著胼胝體,約在4歲左右,左右腦與胼胝體的連結已經非常良好,所以在給予寶寶學習上的刺激時,謝佳芝物理治療師認為,應該是以均衡原則,兼顧左右腦,才是比較平衡、適當的狀態。因此學習黃金期,應該不單單只是在3歲的時候,即使到了成年,也依然能夠開發自己未知的領域,學習新知識,別將寶寶的未來侷限學習黃金期了!

營養攝取足夠 學習效率百分百!
睡眠充足(一天睡滿1012個小時)能夠提升學習效率外,現在孩子的營養問題不在於食物不足,而是營養攝取不對。謝佳芝職能治療師特別提到,維他命攝取不足的情形尤其常見,因此幫助寶寶攝取均衡的維他命也是家長們的重要功課。另外鐵質不足,血液含氧量不夠也可能會使得腦部帶氧量不夠,進一步造成寶寶的的思考能力運作緩慢。詹明娟執行長也補充表示,高糖分的飲料也會因為多醣體而使得學習時的專注力降低,建議應以自然、原味、清淡的食物為主。

如果寶寶有偏食狀況,別忘了替寶寶補充綜合維他命以及鐵質!鐵質的攝取需要從深綠色蔬菜以及肝臟類食物、紅肉中獲得,如果寶寶很抗拒吃上述食物的話,媽咪可就得多費心,想辦法也要讓孩子吃進肚裡,才能頭好壯壯喔!
《嬰兒與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