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3日 星期日

太多的愛會寵壞孩子嗎?

如果世上的父母多擔心一點自己是否夠關心孩子,少擔心一點自己會不會寵壞孩子這個世界將會更美好。
  • 2012-10-08 天下雜誌出版    文/勞倫斯.史坦堡
◎本文摘自:搞定你小孩 - 數到三也沒用的時候

如果世上的父母多擔心一點自己是否夠關心孩子,少擔心一點自己會不會寵壞孩子,這個世界將會更美好。我可以想到許多兒童吃苦受罪的原因,是由於父母太忙、太自私或太專注於自己的事,因而無法照料他們的需求;但我從未遇見過哪個孩子,因為爸媽太愛他而墮落變壞。
父母絕對不可能用過多的愛寵壞孩子。我們經常將小孩的某些行為偏差,歸咎於父母的溺愛。然而絕不是因為父母給了孩子太多的愛。兒童出現偏差行為,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通常是因為父母用其他一些東西來取代愛——像是縱容、降低標準,或是物質享受。當父母放任小孩為所欲為、為了討好小孩而降低標準害,以及用玩具、食物或禮物代替真誠的情感與關注時,兒童便會受到傷害。
如果是真誠地表達溫暖與情感,這樣的愛,其實給孩子愈多愈好。然而,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如果你每天都告訴兒子你愛他,他不會因此受到傷害。如果你不時對女兒說,她為你帶來了無窮的幸福快樂,她不會因為你這麼說而受到傷害。如果父母經常透過肢體接觸表達情感、對子女關懷備至,並且總是真心讚美他們的良好表現,孩子也不會因此受到傷。不要以為這些關注會寵壞孩子,便隱藏自己的感情或顯得冷淡疏遠。
許多年前大家都相信,如果父母不輕易流露關愛,將有助於子女的品格發展。也許在你的生活周遭,也有某個人相信這種「老派」的育兒方式,警告你別對孩子太慈愛。
這種老派的想法,已被證實是錯的。心理學家透過數以千計的研究,觀察兩個現象間的關聯:父母對子女表達關愛的程度,以及子女的調適狀況。倘若老派的想法正確——也就是說,如果父母真的可能因為太愛小孩而寵壞他們,這些研究應該會發現:調適情況最佳的小孩,來自親子關係比較疏遠、或是父母比較不輕易表露情感的家庭。但是,我沒發現有任何研究曾得到這樣的結論。無數以親子關係為主題的研究發現,調適得最好的是擁有最豐厚父母之愛的孩子。
儘管如此,還是有些父母相信老派的育兒理念。有些人認為,兒童需要接受磨練能變得勇敢堅強;太多的愛會讓小孩弱不禁風、經不起考驗(這就是所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教養方針)。有些人以為,從父母身上得到過多關愛的孩子,長大後會軟弱無用(有時候,你會從某些父親口中聽到這種講法,他們擔心太多的愛會讓兒子缺乏男子氣概)。另一些父母相信,來自父母的喜愛、讚美或關懷,反而會導致子女過分依賴;當這些小孩長大後,將會需索無度地渴求別人的關注或照顧。這些父母深信,藉由隱藏自己的感情,可以教養出比較不需要別人關愛的孩子。
事實上,情況恰好相反。當兒童覺得自己受到真誠的關愛,會產生非常穩固的安全感,致使他們比別人更獨立自足。凡是情感需求最強烈的大人,反而經常都是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得到足夠母愛或父愛的小孩;要不然,就是父母在表達關愛時前後不一致、或不夠真摯。相對地,心理最健康、能夠對別人表達關愛的人,毫無例外地都曾經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清楚明確、無條件給與的父母之愛。
有一項著名的研究,探討嬰兒半夜啼哭時父母應否回應。研究結非常明確佐證上述結論。有些人認為,父母若去安撫啼哭的嬰兒,只會讓嬰兒更常啼哭。然而,研究者卻發現,真相正好相反。夜晚啼哭的嬰兒如果得到安撫,長期下來,啼哭的次數通常會減少、而不是增加。原因很簡單:嬰兒之所以會在半夜醒來時啼哭,是因為覺得害怕與困惑。獲得安撫讓他們感覺比較安全,這種感覺會讓他們睡得更好。
保證嬰兒每晚啼哭的最好辦法,便是漠視他的情感需求。同樣地,如果你想培養出在情感上極度依賴的小孩,最有效的方式莫過於隱藏你對於他的關愛。
別將「是否向孩子表達感情」與「如何表達感情」混為一談。你可以儘量透過肢體接觸,表達自己對孩子的關愛,經常讚美他,並且再三告訴他,你跟他相處時有多開心;這些都是很好的做法,而且多多益善。如果你想買昂貴的禮物送他、花一大筆錢帶他去玩、請他吃他最喜歡的餐點,或是答應讓他享有某些特殊待遇也無妨——只要做法合宜,而且不是用來代替真誠的愛(如果你這麼做,只不過是欺騙自己而已。每個孩子都明白受到真心關愛與被收買的差別)。
布朗芬布蘭諾(Urie Bronfenbrenner)是傑出的兒童心理學家,也是我的導師之一。他曾經說,每個孩童都需要至少一名成年人「毫無道理地全心全意愛著他」。正是這種情感聯繫,讓兒童能夠長大成為心理健康的人。
不要害怕對子女展現你「毫無道理的全心全意的愛」。只要是真心誠意地表達自己對於兒女的愛,再怎麼做也不嫌太多。
透過肢體動作表達關愛
孩童需要經常透過肢體接觸感受父母的愛,不僅在嬰兒時期如此,童年與青春期亦然。人類是倚重觸感的生物,天生便需要與別人有肢體接觸。
有時候,父母似乎太關心子女的智力發展,而忽略了孩子更基本的需求,像是受到撫觸的需求。父母花了許多時間,擔心自己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變得更聰明,結果卻經常忘記,良好親子關係的基礎,是建立在肢體與情緒上,而不是建立在智能上。你可能會覺得,選購一堆保證能刺激兒童學習的教育性玩具,就算善盡父母之責了。但是,長期下來,這些玩具幾乎不會對小孩的發展造成任何影響。對於蹣跚學步的幼兒來說,與其買一組設計精巧的旋轉音樂吊飾懸掛在嬰兒床上,或是用專門為學習外語或九九乘法表而設計的快速記憶卡給孩子上一節課,還不如跟他一起在地板上打滾玩樂,能讓孩子受益更多。
親子之間肢體接觸帶來的裨益,不僅限於心理層面,造成的效果也不只是讓孩子覺得被抱著很舒服而已。撫觸能夠刺激身體生長、減輕壓力,並且促使免疫系統發揮更大功效。如果你剛好一心想讓孩子變得更聰明,應該會很高興得知,近來研究顯示,父母與嬰兒之間的肢體接觸,甚至可以刺激寶寶的腦部發育。跟一歲多的幼兒玩摔角,雖然不能保證他日後一定進得了長春藤名校,卻很可能幫助他的智力發育,而且不用花一毛錢。
當父母與小孩透過肢體動作表達情感時,受益的不只是孩子。頻繁的肢體接觸還可以強化父母對於孩子的情感依附。換句話說,花點時間把寶寶抱在懷裡輕搖他入睡,對親子都有好處。做爸爸的尤其應該記住這點,因為他們通常不像媽媽,會在餵食、幫孩子穿衣服、洗澡等日常活動中,自然而然地與小孩產生身體上的接觸。工作時間很長、因而必須仰賴他人照顧小孩的父母,也必須在這方面特別留意。你必須時時提醒自己,你與小孩之間的肢體接觸,對於親子關係的健康發展極為重要。
大多數父母都覺得,當孩子還是嬰兒,透過肢體接觸表達情感相當容易;因為,這段期間的育兒工作,主要在滿足寶寶當下的需要,其中許多就包含了肢體接觸的成分。餵奶時輕撫寶寶的臉頰、放進安全椅時順便親親他、一起看圖畫書時一面摩挲他的背、洗澡時逗弄他的腳指頭,或是在幫他穿衣服時輕輕呵癢,這些都是再自然不過的動作。即使孩子已經開始蹣跚學步,父母仍然有很多機會擁抱或親吻他。
不過,當小孩開始上幼稚園,父母就必須以比較自覺而刻意的方式,透過肢體和語言表達關愛。現在,你那三、四歲的小女兒已經能夠自己穿衣、吃飯以在屋裡跑來跑去;因此,你比較少有機會在照顧她的過程中她。然而,儘管孩子的動作愈來愈靈活、講話愈來愈流利的愛。你只是必須製造機會而已。
記住,如果父母表示親暱的舉動讓孩子覺得自己好像還是個小寶寶,他便可能會抗拒。到了四、五歲的年紀,很少有小孩喜歡被叫過來親一下,或是被媽媽緊摟在懷裡,一面聽媽媽告訴他,他是她的親親小寶貝。你也許希望上幼稚園的兒子仍是個剛出生不久的小嬰孩,但他可完全不這麼想。
這就是為什麼你的孩子會一面看卡通、一面心不在焉地握著你的手在公共場所牽你的手時,他卻不肯聽話。這並不是因為他不喜歡你碰他——他確實喜歡;他只是不願意你用這種方式碰觸他示,因為這破壞了他認為自己已經長大的感覺(這並不表即使在安全考量下,你也不該要求孩子牽你的手——譬如過馬路、或是穿過人潮擁擠的百貨公司時。在這些情況下,牽手並不是為了表露情感)。
父母並不太明白,即使當孩子長到某個階段感,似乎不再願意以明顯的動作當眾表露情感,他們仍然需要透過肢體接觸感受親情。有時候,父母只是必須在表達的方式與時機上,稍微含蓄一點。無論如何,你都不該特意強調、小題大作;事實上,如果父母能讓經由肢體動作表達的關愛變成親子關係中自然而然的一部分,孩子大概會更樂於接受。換句話說,父母應該學習在表達關愛時,避免刻意而為,也應該避免在眾目睽睽之下,做出誇張的舉動。你可以在女兒早晨出門上學前很快地親她一下、放學到家時給她一個擁抱、伏在餐桌前寫功課時捏捏她的肩膀,或是在晚上幫她蓋好被子時揉揉她的背。無論這些肢體接觸多麼含蓄低調,都能使你們彼此的情感聯繫更深厚穩固。許多家長覺得這麼做很困難,但你必須努力嘗試。經過一段時間,你會愈來愈駕輕就熟。
從幼稚園到低年級這段期間,孩童正努力發展獨立感,通常不願跟父母在公開場合表現出親密的舉動。你那明明只有五歲、卻覺得自己已經十六歲的兒子,才不想讓全世界知道,他仍然是爸媽心目中的小男孩。所以,在透過肢體動作表達情感時,父母必須注意到私下單獨相處(或只有最親的家人在場)與公共場合之間的差別。而且,如果孩子不喜歡在別人面前表現出跟你很要好的樣子,也別為此傷心。舉例來說,如果每當你為後座的兒子扣上安全帶時,就順便摟摟他、親他一下,要是當時只有你和他在車子裡,他可能會欣然接受;如果他最好的朋友也坐在旁邊,同樣的行為大概會讓他覺得受到侵犯,而且很難為情。這並不表示孩子希望你別再擁抱或親吻他,他只是希望你別在他朋友面前做(當然,即使有朋友坐在你孩子身旁,你還是可以給他一個會心的微笑候,偷偷握一下他的手)。
孩子對於父母在公開場合表露關愛的舉止所感受到的尷尬程度時達到最高點。但是,這種感受不該被當做是孩子在情感上開始與父母疏遠。許多父母發現,十三、四歲的孩子不許爸媽在別人面前擁抱自己,而且,這個「別人」還不一定只限於同學或朋友;不過,這種反應與孩子對你的感覺(不管是對於你這個人父母的你)毫無關係。你的青春期女兒正忙著讓全世界知道,她已經是個大人了(至少她希望在人前是個大人的模樣)。如果可能,她甚至希望沒人發現她竟然還有父母。
當你去學校接小孩時,他可能只准許你給他一個短短的擁抱——甚至連這樣都不行;然而,當你們單獨在家,同一個青少年卻可能完全不介意你做出更親密的動作。我知道有不少青少年在公共場所會避免與父母發生肢體接觸,在家裡卻很喜歡這麼做。對於這部分的親子關係,你的青春期孩子希望能保持私密,而你沒有理由不尊重他階段是如此。只要你順其自然,等孩子長到十六、七歲,這種情況幾乎都會逐漸緩和。一旦建立了足夠的信心,相信外界已把自己當做年輕的成人看待,青少年通常都會放鬆戒備,容許父母像從前一樣,在公開場合以動作表露情感。
有些父母在子女進入青春期後,便不再透過肢體接觸表達關愛,是因為子女在性方面的發育令他們不自在。對於有女兒的父親、或是有兒子的母親來說,這個問題通常特別困擾。然而,這種顧慮其實完全沒有必要。有些肢體上的親密接觸帶有性意味,有些則否,你知道其間的差別,孩子也知道。如果父母以不含性意味的方式擁抱或親吻青春期的子女,這種做法不僅無害,而且還有益子女的成長發展。在這個時期,青少年的身體正歷經戲劇化而不可預測的轉變,如果能感覺到來自某個人的擁抱,而這個人的碰觸又是自己熟悉、而且感到舒服的,將會覺得很安心。青春期小孩不會把這種感受告訴你,不過他很可能確實這樣覺得。
對於子女,父母表露的慈愛永遠不嫌多。只不過,你必須細心體會孩子希望你表達情感的方式。

資料來源http://m.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3996








*******************************************************************************

親子關係的建立

各位親愛的家長,您是否有下列這種感覺:孩子愈來愈不像話,爬到我們頭上,說話比父母還兇,脾氣特別暴躁,不像我們以前當孩子時的聽話與乖巧,連說他們一句話都嫌煩,甚至把耳朵摀起來不聽。有人感嘆這一代的青少年:「對己不負責,對人不感激,對物不珍惜,對事不盡力。」以下列幾個主題來探討親子關係。
一.    父母平時是否關心孩子內心需求?
(一)   能留給孩子自己的一片天空與個人隱私
(二)   夫妻互相信愛,讓孩子心中有安全感
(三)   能用言語和行動,讓孩子知道父母愛他們
(四)   孩子失意、挫折時,能以支持態度協助他們度過難關
(五)   營造和樂家庭氣氛,讓孩子有溫暖與歸屬感
(六)   尊重孩子意見,能作理性的討論與溝通
(七)   孩子選擇朋友,是父母或孩子作選擇
(八)   允許孩子依自己能力、興趣決定該走的方向
(九)   顧及孩子的自尊,不在別人面前批評孩子
二.    父母能夠滿足孩子需求?
(一)   為讓孩子記住父母要求或教導,常反覆叮嚀而略顯囉唆與嘮叨。
(二)   平時均要求孩子事事乖乖聽話。
(三)   您是否認為孩子書讀不好,將來會沒出息?
(四)   因為工作繁忙沒時間陪孩子,所以給予較多零用錢作補償。
(五)   孩子犯錯,我經常責罵、打孩子。
(六)   一直要孩子做功課,很少陪孩子聊天。
三.    對孩子是否合理?
(一)   父母不會勉強孩子不喜歡的事。
(二)   父母能因孩子個性上的不同,而不作比較。
(三)   當孩子沒法達到目標時,父母能從不同角度去思考。
(四)   父母能根據孩子的能力,給予適當的期望。
(五)   當孩子書讀的不好,父母會支持他們去學一技之長。
四.    父母跟孩子說話的態度?
(一)   父母跟孩子說話時,是不是一邊做事,一邊回答。而對談時,父母眼睛是否看孩子。
(二)   當孩子有事跟父母說時,父母是否會以爸媽很忙,而等有空再說,甚至用話岔開。
(三)   跟孩子講話時,是不是父母一直講。
(四)   跟孩子說話時,不要急。因為父母的傾聽、專注的完整示範,亦是將來孩子長大後與人良好溝通的方式。
(五)   期待孩子接納父母,父母要先懂得接納孩子不同想法。
五.    多花點時間陪孩子,穩賺不陪?
(一)   當父母忙於工作,即使賺了天下,而失去孩子,值得嗎?因為孩子、青少年的童年只有一次,而父母卻有N次。
(二)   父母應該多陪陪孩子,隨時注意孩子的生活教育,否則等孩子不良習慣養成,將扞格而不入,悔之晚矣。
(三)   多陪孩子閱讀、聊天、關心時事、國事,能增加孩子的深度、廣度,孩子未來的人生一定會是多采多姿,絕不會讓父母後悔。
   六. 父母如何陪伴孩子成長?
(一)   不同年齡層有不同教導方式。
(二)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的談吐、舉止在在影響孩子未來人格的形成至深且鉅。
(三)   父母宜以豁達、體諒、包容的口吻對待孩子。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 惡語傷人六月寒。」父母一句無心的話,可能會在孩子心田上烙上一個終生無法磨滅的傷痕。
(四)   讓孩子參與家事與負責自我空間整潔的習慣。
(五)   孩子的學習像馬拉松賽一般,不要看在書桌前坐多少,而是講求效率與效能。
(六)   當父母誤會孩子時,要能勇於道歉。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6iCm4TORExSCE__7u24-/article?mid=321&prev=322&next=320&l=f&fid=10







**********************************************************************

溺愛綜合症的六種徵兆

文/小兒科醫院教授時毓民      

只有獨生子女的家庭,如果爸媽採取溺愛和高度保護的教育方式,會使寶寶產生負面的性格發展,稱為「溺愛綜合症」。

有的爸媽對獨生子女很溺愛,祖父母更是倍加保護和放縱,全家像眾星捧月般地把寶寶當作「小太陽」圍繞,可是一味遷就、過度保護,卻導致寶寶發生心理問題和多種不好的性格發展。

溺愛綜合症的六種徵兆

1.自私心理
家中一切以寶寶為主,家裡的甜點、水果等美食,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捨不得吃,盡量讓寶寶吃個夠。長久下來,寶寶便認為好的東西都應屬於自己的,獨佔玩具、獨享美食,自私的不得了。

2.膽小怕事
對寶寶的限制過多,爸媽因怕寶寶出事,不許他們獨自到外面玩,不許摸這個,不許碰那個,結果造成寶寶遇事不敢決定,膽小怕事。

3.性格孤僻
由於寶寶對外接觸少,家中又沒有小夥伴,因而只能與玩具、電視、電腦做伴,形成了不合群、孤僻的性格。

4.小霸王
寶寶只要哭鬧,爸媽就會滿足他們的需要。到了商店,寶寶要買什麼,爸媽就買什麼。稍不如意就大發脾氣,最後成了家中小霸王,蠻橫粗野,不講道理。

5.偏食
爸媽愛子心切,只根據寶寶的愛好為他挑選食物,結果造成寶寶挑食。不願吃蔬菜、水果的寶寶大有人在。這樣勢必使寶寶攝取的營養不平衡,經常感冒生病,體弱多病。

6.自理能力差
爸媽對子女過分溺愛,唯恐寶寶太累,一切事情都由爸媽包辦,如洗臉、刷牙、餵飯,甚至寶寶的作業也由爸媽幫忙做。結果寶寶的自主生活能力極差,許多五、六歲的寶寶要媽媽餵飯,也等於造成寶寶日後克服困難的能力差,經不起打擊和挫折。

如何化解溺愛綜合症

爸媽要充分認識溺愛、放縱的教養方式的危害性,應樹立正確的愛子女觀念,採取理性的教育方法。平時對寶寶的愛要藏而不露,變保護為指導,堅持正面教育,當寶寶有優點時要及時表揚,有了缺點也要及時糾正。

對於寶寶合理的行為要強化,對不合理的行為不予理睬。培養寶寶獨立生活的能力,適當給他吃苦和克服困難的機會,當寶寶跌倒了,讓他自己爬起來。

此外,爸媽教育寶寶時不能一個唱黑臉,另一個唱白臉。全家教育寶寶的態度和方式要一致,共同採用民主的方式,有事和寶寶平等討論,使寶寶在正常的心理環境中健康成長。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tina-jang/article?mid=2159&prev=2190&next=2050&l=f&fid=57






*************************************************************************

不可用玩具寵小孩
莊婷萍出妙招 讓寶貝自己存錢買玩具...


採訪撰文/葉萍
莊婷萍認為,給孩子一個正確的物質觀念,可以潛移默化讓孩子從小開始慢慢學習理財。此外,對於孩子的教育觀上,莊婷萍主張尊重孩子的意願和興趣,不應該是大人認為要學什麼,孩子就得學什麼。

潛移默化,從小開始學理財
「媽媽,玩具呢」?莊婷萍,一位在知名藥廠擔任行銷主管的SMART媽咪,每天在忙錄的下班後回到家,貼心的大女兒Mia都會給她一個熱情的大擁抱,問她:「媽咪,你回來了,累不累」,沒想到,某一天,大女兒卻對說:「媽媽,玩具呢」?這才讓她驚覺,孩子是該被教導,不是寵出來,因為過去她常常會帶著玩具回家。雖然這件事情讓莊婷萍有點兒小傷心,但她還是想出了一個妙方法。

莊婷萍對著女兒Mia說:「寶貝,不是每天都有玩具喔!你有好表現,媽咪就給你十塊錢,然後你存在小豬撲滿裡頭,然後等錢存夠了,就可以用自己的錢去買玩具,好不好?」。

不諱言自己很寵小孩,只要女兒和她一撒嬌,莊婷萍很多事情都會投降的,但這次玩具事件的處理,是因為莊婷萍認為,給孩子一個正確的物質觀念,是非常重要的,不僅要讓孩子知道,賺錢很辛苦,更是要靠自己去努力,而且還可以潛移默化讓女兒從小開始慢慢學習理財。

尊重孩子的意願和興趣
而大女兒Mia則或許比較常跟著她們夫妻倆出國旅遊,所以個性較開朗、活潑。莊婷萍說,大女兒大概在2歲之前,就經常跟著她和老公一起到世界各地去旅行,現在才3歲半的幸福小Mia,就已經去過日本二次,也去過馬來西亞、夏威夷和新加坡。莊婷萍說,或許是這樣的關係,老大Mia總是落落大方,勇於和人群接觸,也很有主見,許多事情也都有自己的想法。
此外,在對於孩子們的教育觀上,莊婷萍也是主張尊重孩子們的意願和興趣,不應該是大人們認為要學什麼,孩子就得學什麼。莊婷萍說,雖然Mia已經3歲半了,但她卻不會急著把她送進幼稚園,或者擔心輸在起跑點,而一定要她開始唸雙語學校,莊婷萍反倒是認為,此時應該從生活中觀察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多接觸音樂、藝術,唱唱跳跳,不僅孩子們會很開心,用玩樂的心情在學習,才不會有壓力。

內容摘自嬰兒與母親雜誌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lisa_liu0626/article?mid=240&prev=257&next=232&l=f&fid=20






**********************************************************************

是愛 還是礙? + 教養的迷思--腦、認知與教育

父母若真愛孩子,就該給他一個可以面對人生大風大浪考驗的生命態度;握在手中的線放得愈長,孩子遨遊天際的空間就會愈大。


    麗蓉是個全職的家庭主婦,一心照顧三個成長中的孩子;孩子也很爭氣,成績都相當優秀,尤其就讀國三的大女兒,一路走來,幾乎都是全班第一。但這樣的光彩,最近蒙上了一層令麗蓉十分憂心的陰影。


    一個下午,是該到補習班接大女兒回家的時間,麗蓉因臨時有事而耽擱了近二十分鐘,只見女兒臭著一張臉,沒好氣地對媽媽說:「我還以為妳發生車禍呢!」這句刻薄的話,深深刺傷了麗蓉的心。第一次面對這樣的問題,麗蓉不知如何處理,到處詢問好友:「如果是你,會怎麼做?」而她又如何面對女兒呢?她選擇冷戰,一個星期不和女兒說話。


   每個月有一個星期的早上,我會到孩子已畢業的小學當導護媽媽,幫忙維持校門口的行車秩序;也藉這段時間,近距離感受親子間的互動情形。我發現,現在已經很少有孩子會自行走路上學了,大都由父母或爺爺奶奶載送,即使離家只有五分鐘路程,父母也捨不得讓孩子走路。有些孩子到校門口,下車後便直挺挺站著,由父母為他取下安全帽、口罩或外套,再把書包掛到孩子身上,孩子幾乎不必動手,這一貫作業便由父母全自動完成。


    有一次,一個三年級的男生下車後,發現便當盒沒帶,竟大聲地對媽媽吼著:「每次都是妳沒準備好,害我忘了帶!」媽媽只笑笑地對他說:「你先進教室,我回家幫你拿。」孩子一轉身便走進教室。


   一直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但我們到底帶給孩子怎樣的教育,竟將他們善良、純真的本性磨滅殆盡?我們一味地溺愛孩子,來滿足自己身為父母的需求,以為這樣對孩子就是好的;當有一天,孩子投入社會競爭的漩渦,將何以立足呢?為什麼現代年輕人的抗壓性如此薄弱?不是父母太多盲目的愛造成的嗎?只一味要求孩子成績出類拔萃,全不管人格的養成,難怪現代父母老是怨嘆「養兒難以防老」了。


    有位高三的孩子,父母因病雙亡,只和讀大學的姊姊相依為命。平常姊弟倆都住校,每逢假日回到家,就得面對一屋子的孤寂。他告訴我:有時想念父母,就會跑進他們生前的房間,回憶父母在世時的身影,感受爸媽留下的愛。」他沉痛地說:「有時看到同學對父母親那種不耐煩的態度,動不動就大小聲的和父母親說話,就替他們覺得難過。


人為什麼總要等到失去了,才會珍惜曾經擁有的呢?」父母若真愛孩子,應該給他一個可以面對未來人生大風大浪考驗的生命態度;握在手中的線放 得愈長,孩子遨遊天際的空間就會愈大,不是嗎?








***********************************************************************
教養的迷思--腦、認知與教育

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主講
拚命逼孩子補習、學才藝、熬夜念書,對孩子好嗎?最新的腦科學研究發現,引導孩子主動學習才有效果,白天把孩子腦袋塞太滿,晚上又熬夜,學習效果會很差 ,反而得不償失。
由國科會與聯合報、公共電視、科學人雜誌、中廣公司、News98合辦、中央大學理學院科學教育中心承辦的「2006展望演講春季系列-觀察與認知:心靈‧生物‧地球‧宇宙」 ,第二場由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主講「教養的迷思— —腦、認知與教育」,不但座無虛席,連走道都站滿聽眾。
讓孩子多接觸 可別過頭
洪蘭指出,小孩在母親肚子裡,每分鐘長25萬個神經細胞,出生時,大腦裡有1兆個神經細胞;出生後大腦會修剪神經細胞,沒跟其他神經細胞連結的 ,就會被修剪掉,常用的神經連結變得比較粗,這種「長神經連結 」的過程,與後天經驗有關。
要使神經緊密連結,就要讓孩子多接觸各種事物,洪蘭表示 ,和同年齡玩伴一起遊戲,是最好的學習方式,因為什麼都可以玩 ,可發展想像力;而且會培養人際關係與領袖魅力。
可是「多接觸」也不能做過頭,洪蘭說,有個媽媽嚴格規定孩子玩這個 遊戲幾分鐘,時間到就必須玩不同遊戲,這樣孩子當然不肯;她強調 「孩子不能照書養」,要讓孩子快樂,才是對的方式。
有種晶片會不斷給嬰兒放音樂、看走馬燈,一直轉不停 ,藉以安撫小孩,但孩子聽久了會哭,因為受不了;洪蘭指出,不能讓孩子一直接受東西,要有空白,才能思考,「青春一定要留白 」。
引發學習動機 事半功倍
洪蘭表示,孩子學習一定要「主動學習」才有用,有個實驗是讓猴子用手指頭撥動輪盤,就會掉下食物 ,結果發現猴子大腦中控制手指運動的部位變大;但若是聽到聲音要用 指頭按鍵,猴子只是被動表示「我聽到什麼」,而非主動要做 ,大腦就沒變化。
老鼠實驗也得到類似結果,洪蘭強調,許多孩子上學都是被動 ,會很痛苦,家長應設法把學習動機引出來,孩子自己會去做很多事 ,「想學,沒環境都會偷著學;不想學,李遠哲來教化學都沒用」。
睡飽飽精神好 表現也好
睡眠也是學習的重要步驟,洪蘭指出,睡眠時腦中會分泌重要神經傳導物質,包括:生長激素 、血清張素、正腎上腺素等,血清張素濃度與記憶有很大關係 ,生長激素除會讓小孩子長大外,也會修補大人的身體細胞損傷 ,因此「該睡就要睡」。
洪蘭表示,研究發現睡飽覺醒來後是心智警覺的高峰,若不睡覺,頭懸梁、錐刺股都沒用 ,因為讀的東西沒進入大腦變成長期記憶;以色列有個實驗是叫士兵分三組背生字,然後一組睡覺 、一組睡覺但不准作夢(就是從腦波發現要作夢時就給予刺激) 、一組去夜行軍不准睡,結果睡覺那組表現最好,睡覺但不准作夢那組 最差,顯示作夢是必要的。
洪蘭說,作夢是把白天發生的事情重新整理,去蕪存菁 ,有個實驗是在鳥學唱歌時,不准牠作夢,結果鳥一定學不會唱歌 ;嬰兒有時白天玩太久,晚上睡不好,會哭鬧,也是因為資訊太多 ,來不及整理。
培養閱讀習慣 知識在握
還有一項對學習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廣泛閱讀,洪蘭指出 ,要具備背景知識,學習才會輕鬆,像福爾摩斯之所以推理精準,憑藉的是豐厚的背景知識 ;又如擺一盤下一半的西洋棋,一般人看過排不出來 ,但西洋棋大師可以,因為有規則可循,也就是有背景知識做後盾。
「說話是本能,閱讀是習慣」,洪蘭表示,孩子聽別人講話 ,就會跟著講,但沒人教他閱讀,他就是文盲,因為文字發明才5000年,在人類歷史上太短,沒辦法成為基因的一部分;一定要從小培養閱 讀習慣,才能打開人類知識的大門。
學習時還要避免干擾,洪蘭指出,學習字形或字音,是先放在 「工作記憶」,等到知道意義了,才會放到「長期記憶」;工作記憶只有7±2個位置,所以若剛問到電話號碼要打,有人跟你講話,號碼就忘了 ,因為被語音擠掉了。因此小孩念書時,不要在旁看電視或聊天。
兩性天生不同 各擅勝場
坊間流傳一些「多用左手,才能開發右腦」的說法,洪蘭說這都是錯的 ,有個實驗讓猴子動不同手指,找出大腦中控制5根手指的部位;然後將中指截肢,發現原本控制中指的地方 ,會被控制食指和無名指的地方瓜分掉。這表示大腦會隨著外界而改變 ,左腦、右腦都會用到,不會成為冗員,不需要多用不習慣的手或眼來 開發。
男女生的教養方法也應該不一樣,洪蘭表示,過去以為男生玩汽車 、皮球,女生玩洋娃娃是社會制約,然而實驗發現,公猴也是玩汽車 、皮球,而母猴也愛玩洋娃娃;另外15歲的女生心情不好會跟別人說,因為控制負面情緒的杏仁核會和語言中 心連結起來,男生卻不會跟別人說,往往一個人生悶氣。她說男女天生就不一樣,兩性平等不是去做對方的工作,應該是做自己擅長 的工作,但有同樣機會和薪水。
洪蘭:每個孩子都是有用的
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雖然年過半百,仍熱情洋溢 、馬不停蹄地到處演講,  老師、家長宣導正確的教育觀念。
洪蘭從台大法律系畢業後就赴美留學,取得河濱加州大學實驗心理學博 士學位。她先生是中央研究院副院長曾志朗,兩人個性完全相反 ,洪蘭嚴謹、準時,曾志朗隨意、隨興;但彼此對教育的理念卻很接近 ,都主張孩子應廣泛閱讀,建立學習能力,而非重複練習,一味追求考試成績。
洪蘭強調「孩子進入社會時的知識還沒發明」,例如現在最流行的奈米 ,許多研究奈米的學者在大學念書時,這個名詞根本還沒出現;她說孩子需要的是「寬廣的背景知識」,長大才有學習新知識的能力 ,背太多只會造就「兩腳書櫃」,反而不會思考。
洪蘭認為家長的觀念一定要改變,就是「每個孩子都是有用的」,現在多元化社會,不一定要功課好才有成就,只要有一技之長 ,賣紅豆餅也能賺大錢;但孩子一定要能「正確表達自己意思」,所以必須多閱讀 ,讓自己肚子裡有東西,而且要多參加課外活動,學習生活的能力。
考試 方式和 老師教學是另一個重要關鍵,洪蘭說,考試引導教學 ,基測加考作文就是最好的例子,作文是重要表達能力 ,但之前大家都不好好學;老師則要宏觀,要教學生理解 ,不能只教公式,這樣學生只會「叫一下才動一下」,脫離教育本意。
洪蘭強調「知識是相通的」,她舉例說,兒子以前讀美國學校 ,有個老師叫學生把可樂罐剪開,重新設計形狀,要裝一樣多的水 ,但材料得減少;後來兒子告訴她,圓柱型不會最節省材料 ,但可節省搬運費,因為不像方形容易碰撞破損,她認為 「教學就應像這個樣子」。







********************************************************************************

爸爸媽媽最容易犯的十件糊塗事
1、想太多:
  對兒女有過多的擔心,例如:擔心孩子課程跟不上、擔心孩子交到壞朋友、擔心孩子晚歸等。
  ◎ 小提示
  要大膽放手地讓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的信任是他們走向成熟、走向成功的催化劑。
  2 做太多:
  替兒女承擔太多的責任,例如:無論晴天雨天接孩子上下學、替孩子拿書包、孩子忘了東西馬上替孩子送到幼稚園、替孩子寫作業等。
  ◎ 小提示
  孩子的自主性在他的自主選擇上表現得最為明顯。但不少家長怕孩子選擇錯誤,從來不給孩子選擇的權利。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就不可能適應競爭激烈的社會生活。家長應主動給孩子選擇的權利,並告訴孩子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有一位家長帶孩子去少年宮報名,家長本來的意願是讓孩子學鋼琴,可是卻發現她在舞蹈組門口看得出了神,於是,家長尊重了孩子的選擇,同時也提出要求:她對自己的選擇要負責,一定要堅持一個階段,把舞蹈學好。
  3 罵太多:
  爸爸媽媽將自己生活、工作上碰到的挫折,轉移到小孩身上,不高興或者是心情惡劣煩躁時,不管小孩做的對不對、好不好都大聲斥責,結果挫折了孩子的自尊心,也容易造成親子關係惡劣。
  ◎ 小提示
  有時候你提的很好的建議小孩不接受,一般的家長就會大發雷霆。其實,你應該考慮一下你的建議對於小孩來說是否合適。
  不妨換一個角度,從小孩的角度去想一想。一般的母親都喜歡逛商場,但小孩子不一定喜歡,為什麼?
  你蹲下去看一看,你就會發現:你看到的是琳琅滿目的商品,他(她)看到的是琳琅滿目的腿。你如果埋怨他(她)不聽話,你有道理嗎?所以,在小孩不聽話的時候,最好換一個角度去想,這樣,教育的效果可能會更好一點!
   4 給太多:
  無論是物質生活的補償,或是口頭上的讚美,有時候給了太多,反而容易造成孩子不知感恩或自我膨脹。
  ◎ 小提示
  物質生活的奢華會使得孩子產生一種貪得無厭心理,而對物質的追求往往又難以獲得自我滿足,這就是為何貪婪者大多並不快樂的根本原因。
  相反,那些過著簡單生活的孩子,往往只要得到一件玩具,就會玩得十分高興。
   5 要太多:
  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點,結果安排了過多的學習,讓孩子大感吃不消。
  ◎ 小提示
  雖然孩子入學後,其主導活動是學習,但遊戲仍然是他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
  有些父母存在著一種誤區,總認為遊戲會浪費時間,會耽誤孩子的學習,中國也有玩物喪志的古訓,其實不然。因為遊戲不僅可以給孩子帶來快樂,而且可以使他們在快樂中增強體能,增長知識,提高自尊。
  6 玩太少:
  親子之間沒有太多有趣的休閒活動,沒時間跟孩子一起玩,欠缺開懷大笑的共同回憶。
  ◎ 小提示
  對於今天的10歲孩子們來說,每天花幾個小時看電視或玩電腦似乎已經是家常便飯。但是,他們知道爬樹、建沙堡或是在草地上打滾的樂趣嗎?
  英國專家最近提出了10歲以下兒童應該做的32件事,電腦遊戲並不在列。
  英國國際遊戲協會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發現在如今孩子的生活中,很多曾經帶給他們父母童年無限美好回憶的傳統遊戲已經消失了。為此,專家們制定出一個10歲以下兒童遊戲清單,列出了他們應該做的32件事。
  7 “太少:
  爸爸媽媽與孩子之間很少有機會可以坐下來一起聊天談心,沒能養成談天、分享的習慣。
  ◎ 小提示
  孩子喜歡四處走動。父親平日忙於工作,閒時應多跟孩子遊戲、運動,或到圖書館、博物館等地方,以增廣見聞,也讓他感受您的愛護。或趁假日帶孩子到郊外,一同吸吸新鮮空氣,舒展筋骨,放眼遠眺,同時也能多學詞語。
   8 知太少:
  可能忙於工作,可能忙於家務,結果忽略現代資訊的吸收,孩子感興趣的遊戲、流行音樂,爸爸媽媽都不瞭解也搞不清楚,親子之間只能談些吃飯、穿衣的日常瑣事。
  ◎ 小提示
  如果父母與孩子過分親密,每分每秒都與他在一起,會使孩子離不開你,就很難和其他孩子交流和玩耍,成為朋友。所以,在可能的情況下,讓孩子走出家的環境,去接觸更多的人。
  隨著孩子的長大,父母對孩子的依賴會逐步增長,相反,孩子對父母的依賴則會逐步降低。如果父母發現自己需要依賴孩子來充實自己的時間,那麼就該及時調整自己的生活狀態。
   9 愛太少:
  爸爸媽媽當然關愛自己的孩子,但是在言語和行動表達上,總是還不夠具體明確,使得親子在相處上減少了互動的潤滑劑,也容易讓孩子覺得爸媽對他的關心不夠多。
  ◎ 小提示
  如果你能及時發現孩子的優點並讚美他,比如當他畫了一幅不錯的畫時,你能及時表揚他,而且表現得很具體:你畫的恐龍尾巴真的很生動。  對於孩子來說,這是一個很棒的禮物,他的臉上一定會綻放動人的光彩,幫助孩子建立自信能使他以樂觀的態度來面對未來新的挑戰。
  10、變太少:
  親子相處模式一成不變,忽略自我省察和不斷調整,以致孩子與爸媽的關係越來越疏遠。
  ◎ 小提示
  當孩子表現很好時,不要只是說:很好。讚美要具體一些,說出細節,指出有哪些地方讓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現更好,例如,你今天有主動跟警衛伯伯說早安,真的很有禮貌。  不過,讚美時也要注意,不要養成孩子錯誤的期待。有些父母會用禮物或金錢獎賞孩子,讓孩子把重點都放在可以獲得哪些報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為上。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發現,完成一件事情所帶來的滿足與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質報酬來獎賞他。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hlele3109/article?mid=66567&prev=66571&next=66316&l=f&fid=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