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2日 星期六

六歲之前步態變變變

黃如玉◎著
寶寶從一歲左右開始學會走路,一直到三、四歲,寶寶的走路方式會經歷幾次的改變。之所以會有這些變化,是因為寶寶剛出生時,腳底的足弓還沒有發展完全,脂肪的比例與成人的腳底比較起來是相對偏高的,所以在承受重量的時候,看起來會有足弓塌陷的情形。要讓寶寶的足弓慢慢長好,自然而然成為正常腳型,訣竅就是盡量讓孩子在赤腳的情況下學習走路、跑步,會是比較好的作法。

至於寶寶什麼時候才會走路?是許多父母很關心的事。以脊骨神經醫學的角度,認為寶寶與生俱來的能力,會知道什麼時候自己的骨骼、韌帶、關節、肌肉等組織是處於準備好的狀態,一旦時機成熟,寶寶自然就會開始走路了。

寶寶從O型腿到X型腿
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全身都是縮著的,因此髖關節和膝蓋是完全彎曲,使得小腿和腳底會往內旋轉。當孩子開始學會走路之後,腿型會呈現像是有點O型腿的情況,這是正常現象不需要太過擔心。一直到三歲左右,腿型反而會呈現X型腿的樣子,以正常的發展狀態來說,到六、七歲時腿型就會自然變直。

.寶寶O型腿到X型腿示意圖

★Point
在三歲之前,寶寶的髖關節和膝蓋關節會比較彎,因此會呈現類似O型腿的樣子,三歲之後則會漸漸呈現為X型腿的腿型,六、七歲之後腿型自然變直。

寶寶學走路呈現外八步態
千萬不要以成人的標準,來看待正在學習走路的寶寶。寶寶剛學習走路時,多用腳掌前端的力量,臀部會比較翹,而且會整隻腳一起提起來踏下去,就像是唐老鴨一樣搖搖晃晃,步伐會與肩同寬或是比肩膀還要寬。有些寶寶為了支撐身體重量的平衡,會出現這個時期可以被接受的正常外八步態,這種姿勢在三歲左右就會慢慢恢復。另外,在剛學走路的這個時期,如果寶寶的手還不太會擺動,也不用太過於擔心,兩歲之後就會正常擺動了。

當寶寶兩歲多,不但會開始自然的擺動手臂,並且會使用腳跟來走路,也就是說已經能夠利用腳跟受力,讓前足做反彈,這是學習走路的正常變化。如果寶寶三歲之後,走路還像唐老鴨般出現外八步態,就要注意是否有髖關節的問題。

.寶寶學走路的外八步態示意圖

★Point
寶寶剛學習走路時,多用腳掌前端力量,而且會整隻腳一起提起來踏下去,步伐的樣子有時候會與肩同寬,或是出現比肩膀還要寬的外八步態。

寶寶學走路呈現內八步態
如果寶寶出生前胎位不正,腳底內旋的可能性會比一般寶寶高出很多,而且由於內旋的關係,走起路來會呈現較為明顯的內八步態。即使如此,有百分之九十的寶寶在過了一歲之後,會自己慢慢變為正常步態。如果過了兩歲還是有嚴重內八步態的狀況,就需要特別留意。

另外有一種內八步態的原因,是由於小腿的骨頭往內旋轉造成的,這種內八旋轉的位置大約在膝蓋的位置,在寶寶過了三歲之後應該會自然的恢復。但是,如果寶寶曾經有摔傷的紀錄,或是在按壓寶寶的膝蓋時有疼痛的反應,就需要尋求專家的協助了。

.寶寶學走路的內八步態示意圖

★Point寶寶走起路來會呈現較為明顯的內八步態,可能是因為出生前胎位不正或是小腿的骨頭往內旋轉,通常到三歲左右應該會自然的恢復。

如果三歲到六歲的小孩,有內八步態的情形,大多都是髖關節內旋造成的,這些孩子最晚在十歲左右,當步態機制發展到跟成人一樣時,會慢慢變回正常步態;不過,通常這些小孩坐在地上的時候,會很習慣的以「反盤腿」的姿勢坐著,父母一定要從旁協助糾正,因為這樣的坐姿會讓髖關節內旋的情況更嚴重。

.小女孩反腿坐示意圖

★Point千萬不要讓孩子養成「反盤腿」的坐姿,這樣只會讓髖關節內旋的情況更嚴重。

脊骨健康小百科
爬行對寶寶的好處有哪些?
一般來說,寶寶大約在九到十個月時會開始學習爬行,這個過程對於嬰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誠如大家所知,我們的左腦控制著右半邊身體的動作,而右腦控制了左半邊身體的動作,當寶寶在爬行的時候,需要左腳和右手,以及右腳和左手,做出同時間相對應的協調與平衡。對於寶寶來說,左右兩邊上下的同步動作,對於神經傳導和腦部的發展有相當大的益處。

有研究指出,爬行時間較短的嬰兒,在入學測驗時的表現,比不上爬行時間正常的嬰兒。換句話說,讓寶寶在自然的發展下爬行一段時間之後,再學習站立和走路,對腦部發展會有比較大的幫助。





新自然主義出版
《孩子的脊骨健康密碼增訂版》

(資料來源:新自然主義出版 提供)
http://www.babyhome.com.tw/info/c2.php?catid=4&subid=1&cid=2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