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3日 星期日

新生兒常見問題處理-便秘、吐奶、脹氣、腸絞痛


便秘的定義
  • 大便性質乾硬且很難排解出,稱之。但如果寶寶 2-3 天才解便一次,而解出的是為軟便,這樣就不叫便秘,媽媽可以放心。
寶寶便秘怎麼辦?
  • 增加食量及水分攝取或少量葡萄糖水補充。
  • 吃完牛奶一小時後,在寶寶左下腹部順時鐘按摩刺激腸蠕動。
  • 以上方法無效時,建議到醫院接受診察。





寶寶脹氣
  • 脹氣的原因有很多,尤其在初生嬰兒或早產兒消化機能不成熟時更常見。而嬰兒奶粉是乳製品也屬產氣食物的一種,特別在寶寶奶量過多、消化不良或哭鬧吸入過多空氣時,都容易導致脹氣。
脹氣處理方法
  • 奶量不宜過多。
  • 減少寶寶不必要的哭鬧。
  • 一般脹氣可使用薄荷油或脹氣藥膏擦在媽媽手掌搓熱後,在寶寶肚臍周圍輕輕按摩,幫助排氣。
  • 如果脹氣厲害,哭鬧不安、影響食慾,應建議看醫生檢查是否有生理上的問題。





吐奶的定義
  • 如果餵完奶後,有二、三口奶水返流到口腔裡而從嘴角流出,且量不是很多時稱為溢奶。初生嬰兒消化機能不成熟,食道與胃接合處的賁門不能將胃內容物封閉的很好,容易在餵奶後排氣時或姿勢改變時溢奶。
  • 吐奶則是指吐出的奶量較大,且呈噴射狀的 從嘴裡或鼻孔湧出。
處理方法
  • 新生兒及早產兒應在餵奶後注意排氣打嗝。
  • 容易溢奶的寶寶,可少量多餐或分段餵食,分段餵食排氣後再餵下半段奶,可減少胃部吸入空氣。餵奶後可將寶寶直立抱 5-10 分鐘,放回床上的動作輕緩,可防溢奶。
  • 若吐奶為噴射狀,建議應看醫生檢查是否有生理上的問題。




嬰兒腸絞痛
  • 出生 2 個月的寶寶最容易出現此現象。
  • 較常發生在下午,傍晚時刻。
  • 兩腿會因 腸絞痛而捲曲至近腹部。
  • 抱搖、安撫往往無法停止寶寶的哭鬧。
  • 情況通常在滿 3-4 個月後自然消失。
  • 有可能是過敏症狀之一,因此建議至醫院接受檢查,看看是否有潛在的過敏問題。


彰化漢銘醫院
Tel: (04)711-3456     
Fax: (04)712-1958     
e-mail: president@hanming.com.tw     
彰化縣彰化市中山路一段366號
   








*********************************************************************************

值得注意的嬰幼兒常見疾病

撰文:李藹芬   諮詢: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小兒感染科  主治醫師:陳俊仁 
出處:國際紐約人壽(俏媽咪2008/03春季號)


嬰兒玫瑰疹

成因:嬰兒玫瑰疹是由人類疱疹病毒第六型及第七型感染所造成的疾病,一般好發於3個月到4歳間的幼兒,雖然有些文獻提到好發於夏天及秋天,在台灣卻是春夏秋冬四季都可看到。

症狀:初期症狀通常不明顯,一開始會出現不明原因的高燒〈>39度〉,有些會合併不明顯的感冒症狀,例如咳嗽、流鼻水或是拉肚子等症狀,病童會呈現比較哭鬧不安或疲累的情形,醫師的理學檢查可能只會發現喉嚨有稍微紅腫的現象,發燒的時間大約維持3~5天,退燒後,全身出現細小丘疹〈主要分布在頸部及軀幹,但是臉及四之也都會發生〉,疹子大多不會癢或是有脫皮的情形,大約24~48小時就會消失,身上不會留下傷疤或後遺症。

治療:嬰兒玫瑰疹是一種良性的疾病,不需要經過治療就能自行痊癒,也不會留下什麼後遺症,只可能在某些情況下引起抽筋,如體質特殊的病童出現熱痙攣,因此,在照顧上只要注意適當的退燒及水份補充即可。
預防:一般而言只要注意個人居家衛生,保持環境通風及清潔,同時避免與人親密接觸,就能減少疾病的發生。



腸病毒感染

成因: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統稱,其實包括了很多種病毒,比較為人熟知的包括小兒麻痺病毒、克沙奇病毒、伊科病毒、腸病毒71型等等,因此,即使已得過腸病毒,下次還可能會被不同型腸病毒所感染。雖然流行季節應該在夏季,但在台灣一年四季都會發生。

症狀:腸病毒的症狀最爲一般民眾所知的,應該就是咽峽炎及手足口病,其實腸病毒引起的症狀非常多元化,有些是類似的感冒症狀,也有可能會有出血性的結膜炎、腦炎、腦膜炎、心肌炎、腸胃炎、病毒疹及肢體麻痺症候群等等。隨著不同型腸病毒的感染,症狀就可能會不同。以大家最熟知的手足口病而言,一開始,小朋友可能只出現發燒的症狀,之後嘴巴出現多處潰瘍,在手腳或屁股會出現小水泡的皮疹;而咽峽炎的症狀則是只出現發燒及口腔潰瘍而已;至於腦炎及腦膜炎的症狀,病童可能出現哭鬧不安、活力下降、嗜睡、抽筋、嘔吐等現象。

治療:大多數病童可自行恢復,不需要特別治療,一般只需要適度養分及水分補充即可,照顧上必須注意有無併發重症腸病毒的情形,如有意識不清、昏睡、抽筋、呼吸急促及心跳加快的情形,則必須儘速通知小兒專科醫師做評估。
預防:通常只要注意個人居家衛生,勤洗手,同時避免與人親密接觸,或在流行期進出公共場所,即可減少被傳染的機率。



呼吸道感染

成因:呼吸道感染分為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鼻炎等等〉下呼吸道感染〈如肺炎及支氣管炎等等〉。一般引起的原因大部分為病毒感染,如鼻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副流感病毒等等,少部分則是細菌〈如肺炎鏈球菌、B型流行性嗜血桿菌、披衣菌等等〉,往往在冬天流行的機會較高,實際上一年四季都會發生。

症狀:呼吸道感染的症狀非常多樣化,除常見的咳嗽、流鼻水發燒外,隨著不同的病原菌感染,同時會合併一些相關症狀,例如結膜炎、聲音沙啞、嘔吐、腹瀉、腹痛、頭痛、肌肉痠痛等症狀。

治療:以大部分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不需要特別的抗病毒藥物治療就會痊癒,醫師所給予的藥物都是症狀緩解藥物,對於疾病的病程長短並沒有太大幫助。至於細菌引起的肺炎、中耳炎及鼻竇炎等等及相關疾病,則根據疾病的不同給予適當的抗生素,服用抗生素必須根據醫師的醫囑,切勿自行給藥或是停藥,以免影響病童的健康。

預防:因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除流感外,台灣並沒有疫苗可施打,但一些在幼童身上常見的病菌〈如肺炎鏈球菌、B型流行性嗜血桿菌〉則有疫苗可施打,父母可依照醫師的建議接種合適的疫苗。在流行期間避免出入公共場所,避免與人親密接觸,戴口罩、勤洗手,維持幼童及照顧者的個人衛生,以減少罹病機會。




急性腸胃炎

成因:急性腸胃炎也分為病毒及細菌感染,大部分感染的原因都是糞口傳染,也就是吃了被病毒或是細菌所污染的食物,或是碰觸到病原菌後,手未洗乾淨就進食所引起,當然,如近距離接觸到病人的口沫也可能被傳染。

症狀:主要症狀以腸胃到的症狀為主,除了可能會發燒之外,還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便秘等症狀,不過,病童可能會只出現嘔吐或是腹瀉的症狀,而不一定全都出現。

治療:大部分的腸胃炎並不需要特別的藥物治療,醫師一般多是給予症狀緩解藥物,生病期必須注意養分及水分攝取,此時不妨考慮以口服電解水做補充,如果無法進食合併脫水的情況,才需要點滴注射或住院。至於某些細菌引起的腸胃炎,需要抗生素治療,這一定要由醫師審慎評估,切勿自行給予,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副作用。

預防:在台灣,對於腸胃炎的預防,目前有自費的口服輪狀病毒疫苗可以選擇,父母可依醫師建議選擇施打。除疫苗外,照顧者勤洗手〈尤其在接觸幼童之前或是處理食物之前〉,避免與病患親密的接觸,即可減少被傳染的機會。




泌尿道感染

成因:泌尿道感染通常無季節之分,卻是嬰幼兒常見的一種感染症,發生的原因是細菌感染,只是為何會得到泌尿道感染的原因並不明確,有些是因為先天尿路結構異常,也可能是因尿道口被糞便所污染,或可能和包皮有關。

症狀:主要症狀可能只有發燒而無其他症狀,在小嬰兒可能會以黃膽、食慾不振或活動力下降做表現,一般成人泌尿道感染的頻尿、解尿疼痛、後背痛等症狀在兒童身上則很難判定。

治療:泌尿道感染一般都需要以抗生素治療,只是對於某些病童,如反覆性罹病,需要安排超音波、尿路攝影及核子醫學檢查來排除尿液逆流及先天結構異常的問題。

預防:雖然沒有特別的預防方法,不過,勤換尿布,或擦拭屁股時應由前往後的方向擦拭,就能減少糞便污染尿道的機會。另外,也要注意尿道口的清潔,避免讓泌尿道有感染的機會。



◎小提醒◎
因為出疹狀況各有不同
會出疹的疾病有很多種,除嬰兒玫瑰疹外,還有腸病毒、麻疹、川崎症、蕁麻疹、水痘等等,陳俊仁醫師表示,通常醫師在診斷時,除了看疹子外觀以外,還會配合「前驅」及合併症狀來綜合判斷,他提醒父母,不要自行判定而誤用民間偏方,延誤就醫時機。

過敏疾病多注意
對過敏兒來說,乍暖還寒的春天依舊是要注意的季節!因為氣溫變化大,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異位性皮膚與氣喘都容易發作,增加父母在照顧上的辛苦。陳俊仁醫師提醒,除避免接觸過敏原、保持居家環境的清潔與適當的溫度〈25~28度〉、溼度〈55 % 〉外 ,也須配合醫囑服藥,以減少發作機會!

就醫時,主要照顧者最好隨行
陳俊仁醫師表示,無論何種疾病都需要正確的判斷,才能對症下藥,但對語言表達能力不足的嬰幼兒來說,看診難度的確偏高,這時就需要主要這顧者的細心觀察,提供愈詳細的病史,愈有幫助醫師的判斷。

如果父母不是主要照顧者時,面對醫師的問診往往一問三不知,再加上病童因為不舒服而哭鬧而影響理學檢查的品質,這時,想要醫師正確判斷,確實不易!他建議,如果父母不是主要照顧者,就診時,最好請其同行,讓醫師的問診有更詳細的參考依據。







*******************************************************************************

談新生兒腸胃問題

吃了腹脹、腹部咕嚕作響、吃了就排便等是新生兒常見的消化問題。本文提供各種症狀的處理方法及建議,讓新生兒父母可不再驚慌失措。
 
常見的消化吸收方面症狀包含吃了腹脹、腸絞痛、嗝氣過多、腹部咕作響以及吃了就排便等五種。而排便方面則包含二天以上未解便、大便乾硬、排便時用力哭鬧、異常大便性狀或次數等四項常見症狀。
 
一. 病因分析及病理機轉
  1. 吃了腹脹
    「吃了腹脹」的嬰兒,常因腹部圓突鼓起或因併有食慾下降、嘔吐等症狀而帶來求診,此類病嬰通常有以下特點之一:
    a. 吸力過猛而吃入過多空氣
    b.奶嘴洞口不當,致空氣吸入
    c.腸胃蠕動較慢,致空氣累積在腸腔內
    d.因奶粉沖泡過濃,致無法完全消化養分而產生過多發酵氣體
    e.因對乳糖消化之類缺乏(原發或次發),而造成乳糖不耐受症之表現。

    真正的疾病指的是第五項及部分的第三項(異常蠕動dhsmotility),至於其他項目,則為餵食方式不恰當造成空氣之聚積於腸腔中,若愈積愈多,則將進一步影響食慾,甚至造成嘔吐現象。依此分析,第124項及暫時性蠕動失調(transientileus)均為自限性症狀表現,會自行緩解;至於乳糖梅之減少若為原發性,則需長期以低乳糖或無乳糖配方奶粉方能解決;而若為次發性則可給予一段短期的上述配方以靜候緩解。而神經機能失調導致之蠕動異常則較難控制,有時可以促進或調整蠕動藥物加以減緩症狀。
     
  2. 腸絞痛
    「腸絞痛」的嬰兒常因主訴夜間啼哭而就醫,主要病理機轉乃因三至四個月內嬰兒之胃內自主神經系統不夠穩定而發生脫序,造成蠕動紊亂,超過其正常閥閾,因此引發絞痛感覺而來,它也常因蠕動上下失調,引發脹氣及排氣過多現象,並且引發躁動不安而極難安撫。根據國外報告,在臨床上約有10-50%病患曾受此症困擾。除了情緒因素、親子關係不當之外,由配方奶粉引起的乳糖不耐及蛋白質過敏也在考慮原因之列。因此,本症除了需對病程之演變加以了解而可不必過份擔憂外,也應積極尋找可能的外來介入因素。
     
  3. 嗝氣過多
    「嗝氣過多」的嬰兒乃因吸入空氣後,引發不自主性橫膈肌肉持續收縮,造成打嗝現象,並非病理變化,因此不必予以處理。其收縮可維持11-20分鐘之久,只有在當影響進食或啼哭不止時,才需要考慮介入性治療。此一收縮現象之引發因素,可以是外因性(如由於多量食物進入胃部內,引發迷走神經傳導加速,或某些刺激性食物造成),但也可以是內因性(在正常餵食狀態下,因個人體質引發迷走徑路傳導之閥閾較低而致收縮增加)引起,常可見有家族遺傳向之影響。
     
  4. 腹部咕嚕作響
    「腹部咕嚕作響」乃是因腸胃蠕動節律較快所造成的,由腸腔蠕動加上其中空氣的聯合壓縮作用形成響聲。當食物進入後(尤其是高脂高醣食物),也會加速此一節律之增加以進行消化作用。不同的物類別(如母乳餵食者之腸蠕動常較快)也會有所影響,而出生後月齡或有無早產與否,均會影響其快慢。當然,環境因素(如腹部之溫度、食物之溫度)也會使腸胃蠕動發生變化。綜言之,此一變化並非病態,只是受食物、溫度等外因,以及受年齡影響的內因,共同決定個體腸胃蠕動之節律調節而已。
     
  5. 吃了就排便
    「吃了就排便」的嬰兒則是因嬰兒時期的胃及大腸反射較為活躍造成,當食物一進入胃部時,便造成反射性地將大腸內容物排出的動作。此一反射在某些成年人也是存在較高的。除了較小年齡之外,食物種類及環境因素也常會影響其強弱。因此必須先了解個體的基本狀態為一日幾次排便,方能判斷是否其次數為異常。
     
  6. 便秘
    「排便時用力哭鬧」的現象,常在較低體重嬰兒或因大便性狀較硬者較常發生,當然,三個月以內小嬰兒並不懂得(尚未學會)如何使力將末段腸腔中大便排出,因此,當其大便性狀已較之前因水份減少而顯乾硬時,也會有此現象。食量過少致渣質過少或蠕動較慢者,均會影響其大便性狀較乾硬,從而使其用力推擠大便時形成困難。
     
  7. 排便時用力哭
    「排便時用力哭鬧」的現象,常在較低體重嬰兒或因大便性狀較硬者較常發生,當然,三個月以內小嬰兒並不懂得(尚未學會)如何使力將末段腸腔中大便排出,因此,當其大便性狀已較之前因水份減少而顯乾硬時,也會有此現象。食量過少致渣質過少或蠕動較慢者,均會影響其大便性狀較乾硬,從而使其用力推擠大便時形成困難。
     
  8. 異常大便
    「異常大便性狀或次」是指過稀或呈水便、過硬或呈羊屎便(見上述)的硬度變化,有血便、黏液便形成的內容變化,以及白色、淺黃色、深黑色的顏色變化,最後是排便次數小於每週二次或每日多於四至六次的次數變化。這些變化中以稀水便、血黏液便、次數過多,代表腸腔內較厲害之發炎反應。尤其當血便或綠膿黏液便出現,並持續超過三天以上,均應視為嚴重之腸炎而施予進一步之檢查,千萬勿掉以輕心。
二. 臨床診斷及實驗室檢查
  1. 吃了腹脹
    「吃了腹脹」在探查其中可能原因時,首重其餵食方式的了解、聽診時腸蠕動聲之快慢,以及腹部叩診時是否有鼓音出現;至於乳糖梅缺乏的診斷,則需由呼氣中氫氣量之增多而加以判斷。
     
  2. 腸絞痛
    「腸絞痛」主要可由典型之夜啼不止、腹脹及放屁多加以診斷。其原因之鑑別首要在判斷有無蛋白過敏(皮膚疹、腹瀉等症狀同時出現以及過敏原測試陽性)以及乳糖不耐受症(由上述呼氣中氫氣含量增加及大便中還原糖增加得到診斷)。當然,也可由更換合適之配方奶粉而減輕症狀以得進一步驗證,此後若改成原配方奶粉則症狀可能再次出現。
     
  3. 嗝氣過多
    「嗝氣過多」通常由臨床觀察即可得到診斷,但是必須先排除因胃部積氣過多而導致者。再者也應看毛與所吃配方奶粉有無關連(例如乳糖不耐受症及脂肪含量較高之奶粉,均可致脹氣而引發打嗝)。除此之外,在嚴重病患,也可以腹部超音波了解其橫膈之連續收縮情形。
     
  4. 腹部咕嚕作響
    「腹部咕嚕作響」可由父母之主訴聽見腹部咕嚕及聽診時腸音增加得到診斷。由腹部超音波也可知腸蠕動加快,也常有腸氣較多現象。再進一步可由更精密之腸胃蠕動動力學檢查,了解各段之蠕動強度及其一致性。
     
  5. 吃了就排便
    「吃了就排便」也是由臨床觀察即可了此一現象。不過要先了解其年齡及一般排便次數,才能得知是否為偏多次排便。腹部超音波之檢查結果與上述「腹部咕嚕作響」有相同發現。若無異常大便變化通常不必再做大便化驗。
     
  6. 大便乾硬
    「二天以上未解便」及「大便乾硬」的變化通常很容易自平時觀察得知,重點在父母是否細心及了解患孩平時之大便性狀。當然有時更換奶粉或攝取水份過少,沖泡方式不對(如過稀)以及偶爾在感冒之後均可呈現此一現象。腹部觸診有時可摸到大便質塊及腸音通常會增加。一般而言,超音波診斷是不必要的,其操作條件只有在疑有腸阻塞時才需做檢查,可以發現大便硬塊在腸腔內某處,且腸蠕動加速。
     
  7. 排便時用力哭
    「排便時用力哭鬧」應先了解其用力要領、腹部脹氣情況,及大便之乾硬程度。再者也應察看有無且裂(會使患孩因出力大便而拉裂,造成不敢再使力)。除非大便性狀有異,否則不必再做一般檢查。
     
  8. 異常大便
    「異常大便性狀或次數」若已符合前述定義,則應做基本大便檢查,以了解有無酸鹼度變化、膿性細胞、遇原糖存在;若出現綠黏液便或血便,可送大便培養檢體,查看有無細菌生長。同時也應查看且門四周之皮表變化是否已有尿布疹、紅腫破皮,甚至已呈黴菌斑或細菌性膿疹,至於腹部觸診常呈腹脹及腸蠕動增加之變化。
 
. 治療及處理方式
「吃了腹脹」之處理,首應去除不當餵食因素(如奶嘴過大)。予以平日三至四次之腹部按摩,加上薄荷油以強化其腸蠕動而促其消脹效果。再者,可由檢驗其大便中還原糖量及呼氣中氫氣增加之表現,而加以改換合適之奶粉(如低乳糖或無乳糖者),至於消脹藥物則在症狀較嚴重或已有一週以上者才予以添加。
 
「腸絞痛」之治療仍需先行了解親子互動關係是否異常。對其腹脹及排氣增多之處理,如同吃了腹脹者之處置,使用腹部按摩及加上薄荷油。在發作時可再重做乙次。另外,在安撫時之姿勢為直立貼身抱住(最好有肌膚接觸,效果更佳),需使用藥物止痛者極少,若需要時,可用少量Luminial或Bentyl類藥物。其中部分為乳糖不耐或蛋白過敏者,則需更換奶粉。
 
「嗝氣過多」通常不必予以處理,只需分段排氣及加強排氣姿勢之調整即可。腹脹可比照前述處理即可。若嗝氣致哭鬧不易安撫,才考慮使用鎮靜藥物或止疼藥物,但一般極少需要。
 
「腹部咕嚕聲」及「吃了就排便」之處置通常只需觀察即可,若脹氣的處置同上述。一旦大便已有異常變化,可先做檢,查再考慮更換合適奶粉。少部份亦為乳糖不耐受症者,若症狀已持續一週以上,可先改換低或無乳糖奶粉,同時再決定是否做確定性檢查。
 
各項臨床症狀,看似容易,但卻因症間常彼此重疊,以及父母對其病程觀察之一夠詳盡,以致醫師處置時,常會誤認為另一種表現。此一現象,有賴新生兒科醫師慎密觀察病程,進一步實驗室檢查方式之選用,以做為證實性檢驗。所幸,這類症狀除了其中的梅類缺損、蛋白過敏及異常大便性狀外,均為自限性疾病,病程多為和緩而不會影響幼兒生長,故當以平常心待之,耐心而不必操之過急地等待醫師經一段時間後,即可做出正確的診斷。
 
四. 給爸爸媽媽的叮嚀
  1.  切勿驚慌失措:在我們的臨床經驗中,幾乎每位半歲以內嬰兒多會經歷上述症狀中的數種,但受犯時間多不致過長,也不會妨礙各種成長發展。
  2.  切勿操之過急:我們所見症狀持續過久或甚至轉為病態性變化者,常因父母親自行處置使用中藥、或聽信親右建議任意更換奶粉,反致症狀惡化,患兒生長及食慾變差,皆因愛之適以害之造成的惡性循環。
  3.  充份了解病程:仔細觀察餵食情形、腹部變化及大便性狀,如此自可明白其病程之進展,以及對幼兒的可能影響,再將觀察記錄與新生兒科醫師討論。
  4.  耐心等待診斷:介入過多對醫師或父母而言,均可能對幼兒造成更進一步傷害,應依循一定診斷流程,適度調整餵食方式及基本腹部物理性治療,適當地更換奶粉及加入必要性藥物;並等待新生兒科醫師在必需的實驗室檢查之後,做出最後的確定性診斷。


彰化漢銘醫院
Tel: (04)711-3456    
Fax: (04)712-1958    
e-mail: president@hanming.com.tw
    
彰化縣彰化市中山路一段366號  







*********************************************************************************************

嬰幼兒常見疾病-脹氣

作者:採訪/高子晶 諮詢/行政院衛生署台北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吳文秋  出處:MamiHome媽咪窩

絕多數4個月內的小寶寶都曾有過脹氣的問題,這當中雖然有少數是因疾病引起,但大多數都是屬於正常生理現象。為什麼寶寶特別容易脹氣呢?以及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消除脹氣?

小兒為什麼特別容易脹氣?

吳文秋醫師表示,出生約4個月內的小寶寶,其消化系統發育不夠成熟,腸胃蠕動能力還不是很好,所以,比較容易出現脹氣的情況,不過,多數寶寶脹氣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只要寶寶沒有不舒服的表現,通常不需要太擔心,以下是幾個寶寶常見的脹氣原因,家長可以評估一下寶寶是否也有這些問題。

1.牛奶本來就是易產氣的食物,而且不是每個寶寶都能適應配方奶粉,所以有些寶寶經常在喝完牛奶(配方奶)之後出現脹氣。

2.如果奶嘴孔開口太大,不只喝奶時容易嗆到,甚至連空氣也會跟著吸進去;反之如果孔太小,則寶寶需要費力吸奶,同時也容易吸入過多空氣,因此造成寶寶脹氣。

3.寶寶哭鬧過後,也可能會吸入空氣而導致脹氣。

4.到了6個月之後,開始添加副食品了,有的寶寶會因為吃進某些食物,而出現脹氣或是便秘,例如豆類、牛奶、蛋、玉米、高麗菜等。

觀察寶寶脹氣3大指標
雖然知道小寶寶偶爾會有脹氣的問題,但家長們還是會煩惱需不需要為了脹氣而帶寶寶去看醫生,所以,吳文秋醫師在此提供家長觀察的3個重要指標,如果寶寶脹氣情況並不是非常嚴重,而且平時「1吃得好」、「2睡得好」、「3長得好」,那麼就不用太擔心了,表示偶爾的脹氣並沒有影響寶寶的成長或是造成寶寶不舒服。

但是如果寶寶因為脹氣而經常厭奶、胃口不好、很難安撫等,那麼就需要請小兒科醫師檢查一下,必要時醫師會給予消脹氣的藥物,來改善脹氣的問題,不過,通常寶寶6個月到1歲之後,脹氣的情況就會自然減少。

小心特殊疾病引起的脹氣

大多數寶寶的脹氣都是生理性或暫時性的,只要透過飲食調整或是腹部按摩或是短期性的藥物治療就可以改善,但如果爸媽發現寶寶出現以下幾種特殊疾病的症狀,那麼就需要請醫師詳細檢查,因為,這有可能是特殊疾病所引起的脹氣反應。

巨結腸症:因為大腸缺乏了副交感神經,而導致寶寶無法正常排便,所以,如果嬰兒在出生48小時內仍未解胎便,或是即使排便後,腹部長時間仍然脹氣明顯,或是解出像水泥狀顏色及型態的便便,都要留意罹患巨結腸症的可能性。如果罹患此症,必須經過矯正手術加以治療。

幽門狹窄:因為幽門肌肉異常肥大,使得牛奶無法順利進入胃部,其症狀為寶寶出生前兩個星期,感覺喝奶情況都很正常,但兩個星期之後卻出現明顯吐奶及腹脹的情況。正常的嬰兒偶爾也可能會溢奶或吐奶,但幽門狹窄的寶寶幾乎是每喝必吐,而且是呈現「噴奶」式的吐奶,如果確定是幽門狹窄,通常只要進行幽門切開手術就能解決問題。

胃食道逆流:由於賁門構造尚未成熟,而使牛奶從胃部逆流而上,發生胃食道逆流的寶寶很容易出現溢奶的情況,偶爾還會發生吐奶,而吐奶時間不一定是剛喝完奶後,可能是喝完幾十分鐘或下一餐要喝奶前才吐奶。此外,這樣的寶寶經常會有明顯的脹氣問題。通常6個月過後,賁門發育比較成熟,胃食道逆流的情況就會減輕。

病菌類感染:如果寶寶除了脹氣外,還有腹瀉、發燒、感冒等症狀,那麼有可能是病菌感染所造成的脹氣,例如腸胃炎、輪狀病毒感染等。不過,一般來說,6個月以內的寶寶體內還留有媽媽身上的抗體,加上飲食很單純,所以,比較不容易發生感染;而6個月以上的寶寶因為較常出門、飲食內容較多,則受到病菌感染的機會較高。

9撇步 舒緩寶寶腹部脹氣

如果寶寶只是正常生理性的脹氣,家長可以從生活中做一些調整,來改善寶寶的脹氣。

1.盡量多餵母奶:因為母奶容易消化,而且直接讓寶寶吸吮乳房可以避免因吸食奶嘴造成過多空氣進入腹部,不過,餵母奶時也要留意一下寶寶嘴巴是否有緊貼乳房,以減少空氣吸入。

2.檢查一下奶嘴洞的大小:最恰當的孔洞大小應該是將奶瓶倒過來,瓶內牛奶會一滴一滴規律性的滴下來,如果滴太快或是太慢就需要調整,尤其是開始長牙的寶寶,很容易把奶嘴洞咬得更大,如果媽媽沒有注意到,就可能讓寶寶喝奶時一併吸入過多空氣。一般3個月以內的寶寶多數都是使用圓形孔的奶嘴,3個月以上可能需要改成十字孔。

3.喝奶後要拍嗝:每次喝完奶之後,不管是喝母奶或配方奶都最好能幫寶寶拍嗝,以排出胃中的空氣。

4.適度使用安撫奶嘴:如果寶寶較容易因為哭鬧而吸入空氣,此時可以使用安撫奶嘴,只要不是一整天吸上十幾個小時,就不需擔心安撫奶嘴會影響寶寶的嘴型或牙齒排列。

5.觀察副食品進食反應:添加副食品時,要先從單一、蔬果類的食物開始慢慢添加,而且每嚐試一種新的食物都要觀察寶寶是否適應良好,如果發現某種食物吃了比較容易脹氣,可延到更大之後再提供此項食物。

6.多吃蔬果類幫助消化:6個月之後可以依月齡多給寶寶攝取一些蔬菜、水果,以增加腸胃的蠕動及消化,對於排便、消脹氣都會有幫助。

7.增加寶寶活動量:月齡較小的寶寶,媽媽可以幫寶寶做一些被動體操(例如腿部踩腳踏車運動);較大的寶寶則可以增加一些肢體遊戲,增加寶寶的活動量。

8.勿經常更換奶粉:如果寶寶是喝配方奶,原則上不須經常更換奶粉品牌或較大嬰兒奶粉,因為當寶寶喝慣了某種品牌的嬰兒奶粉,從出生一直喝到1歲營養都是足夠的,並不需要經常換奶,以免增加寶寶腸胃的負擔。

9.腹部按摩消脹氣:每天適當時間可以幫寶寶進行腹部按摩,以增加寶寶腸胃的蠕動,進而消除脹氣問題。

舒緩脹氣的按摩法

時間:建議在寶寶喝奶前30分鐘或前1小時進行腹部按摩,避免剛喝完奶時按摩腹部,以免造成寶寶吐奶。

方法:媽媽先將雙手搓熱,再依順時針的方式按摩寶寶的腹部,力道要輕柔,不要太用力,尤其是3個月內的嬰兒更要小心。另外,按摩時一般建議使用嬰兒乳液或嬰兒油,而薄荷油或消脹膏原則上也是可以使用的,但要注意成份是否天然,塗抹的量不要太多,而且應先抹在媽媽手上,雙手搓揉後再開始按摩寶寶腹部,避免直接將薄荷油或消脹膏塗抹在寶寶的肚皮,以免太過刺激。

原理:胃的下方是腸子,而大腸的生理結構是從右到左像ㄇ字型一樣位於腹腔內,然後最後從左邊向中心連接到直腸及肛門,所以,腹部按摩必須以「順時針」的方向,才能達到最好的促進腸胃蠕動及幫助排氣的效果。

小叮嚀:
.如果寶寶按摩時,表情愉快、肢體放鬆,那麼表示寶寶喜歡這樣的按摩方式。
.如果寶寶有哭鬧或不願意配合的反應,家長就不要勉強,可等寶寶情緒平復後再幫他按摩。
.另外,寶寶生病不舒服、正在睡覺時,也不要進行腹部按摩,以免干擾寶寶作息。
.按摩時間不需太長,每次大約5~10分鐘即可。

脹氣QA篇
Q聽藥局老闆說,益生菌可以幫助消化,也能改善脹氣,補充益生菌真的有用嗎?
A:乳酸桿菌、比菲德氏菌、酪乳酸桿菌等等,都是比較常見的益生菌,而根據一些研究報告,補充益生菌對於輕度的異位性皮膚炎、急性腸胃道感染,可能是有幫助的,不過,對於消除脹氣並沒有很直接的影響,而且益生菌的種類非常多,到底應該吃哪幾種、吃多少才有用處,目前也沒有很明確的醫學數據,很多業者似乎都太過誇大益生菌的功效,所以,還是建議媽媽從上述文章提到的各方面建議來改善脹氣問題,可能會比較好。

Q寶寶小時候經常脹氣,會不會影響將來的成長發育?
A:嬰幼兒階段經常脹氣的寶寶,因為飲食情況較不穩定、睡眠品質比較差,有可能在成長曲線的表現上會位於比較低的百分位,但通常隨著年齡增長,例如1歲過後腸胃功能更加健全,慢慢地到了2歲以後就可以追上一般寶寶的生長表現,所以,只要沒有特殊異常的腸胃疾病,寶寶之後還是可以成長良好。

吳文秋醫師也建議家長,2歲之後健保仍有提供免費的健康檢查服務,家長不要放棄這項福利,尤其是小時候生長曲線表現比較差或是較常有腸胃問題的寶寶,不妨利用多次兒童健檢繼續追蹤,可幫助家長了解孩子的成長發育是否都有符合標準。

Q想要換防脹奶瓶、防脹奶嘴來使用,不知道有沒有幫助?
A:防脹奶瓶及奶嘴都是透過一些設計來減少寶寶喝奶時吸入空氣,不過,市面上品牌及款式眾多,使用過的媽媽有些認為效果不錯,可是也有家長覺得沒太大差別,所以,或許需要寶寶親自嘗試之後才知道有沒有幫助。

BabyHome網站媽咪經驗分享
.我本來都餵母奶,最近開始嘗試改餵配方奶,結果寶寶就開始脹氣了,看了醫師之後,醫師建議我還是繼續餵母奶。

.我都是利用幫寶寶換尿布的時候,順便幫他按摩一下肚子,經常這樣做之後,感覺寶寶真的比較不會脹氣了。

.我覺得寶寶是因為奶嘴不太合嘴型才吸入比較多的空氣,所以,後來就去買了幾個奶嘴回來試,不過,還不太確定哪一個比較有用,可能要試一陣子才知道。

.如果每次餵完奶都有拍嗝成功就比較不會脹氣,雖然有時候要拍很久,不過,為了讓寶寶舒服一點,只好認真拍下去了。

.我是餵母奶,不過寶寶偶爾也是會脹氣,後來朋友建議我要注意自己吃的食物,盡量避免牛奶、豆類、地瓜等產氣食物,調整之後我覺得好像真的有些差別。







******************************************************************************
常見的兒童胃腸疾病
兒童期常見的胃腸疾病,多屬於急性發作且為感染性的。這些疾病在嬰兒期容易引起水份及電解質失衡,若無早期診斷治療,短時間即可能後果嚴重。腸阻塞也是常見疾病,可以先天性或後天性的。此外,吸收不良如乳糖不耐也很重要。兒童期的消化性潰揚、潰傷性結腸炎等則非常見。胃腸道之腫瘤更為罕見。我們將先介紹兒童胃腸疾病常見的症狀,接著再討論各種常見的兒童胃腸疾病。
◎兒童胃腸疾病常見之疾狀
  • 急性胃腸疾病的主要症狀為嘔吐、腹瀉及腹痛;慢性胃腸疾病的主要症狀為生長發育遲滯(fail-ure to thrive)及腹瀉。
    便秘是急性腸阻塞的症狀,但慢性便秘及反覆性腹痛則通常不是胃腸道構造異常所引起。某些急性及慢性胃腸疾病可引發腹脹。   
  • 嘔吐若伴隨有體重不增或甚至減少,則有其臨床意義。
    噴射狀嘔吐常表示胃腸道的近端有阻塞。嘔吐之原因包括餵食不當、感染、機械性原因、腦壓增加、代謝異常、心理因素等,應詳加鑑別診斷。   
  • 腹瀉及便秘之判定須小心。
    嬰兒解便之次數及糞便軟硬度與食物之關係密切。餵食母奶之嬰兒其糞便較稀,常每日解三、四次,偶而可少至每週一次。餵食牛奶之嬰兒則糞便較硬。有時解便時會呈用力狀。此時除非伴有疼痛或肛門出血或解便少於每天一次,不應被稱為便秘。許多兒童常在飯後解便,每日三、四次,若大便軟硬度尚可且體重有增加,此並非異常。解便次數多則食物經消化道傳送時間短,常在進食後數小時內所解糞便中見到未消化之食物。慢性便秘可導致糞便阻塞及糞便滲出,有時被誤為腹瀉。腹瀉之原因包括餵食不當、發炎性病變、吸收不良狀態及食物不耐等。   
  • 腹痛是重要的症狀但也有可能無甚意義。
    幼兒扁桃腺炎常合併腹痛及嘔吐。
    情緒上的壓力常造成慢性腹痛。
    兩歲後之小兒能約略指出腹痛之處。
    嬰兒之腹痛有時以陣發性啼哭、躁動不安及兩膝上提來表現。年齡較大兒童若主訴為模糊之臍周圍痛,常並無意義。若腹痛且有嘔吐、排便異常或發燒,則應立即作更詳細的評估及檢查。   
  • 腹脹有時難以評估,主因在於正常範圍之變異相當大。胖小孩常較瘦小孩腹部鼓脹,幼兒常較年長小孩有較膨大之腹部。病態之腹脹常與胃腸道阻塞之位置有關,十二指腸阻塞,可能只有點上腹脹,但大腸遠端阻塞可造成嚴重腹脹。   
  • 脫水及耗弱(wasting)可因飲水不足(少見)或嘔吐、腹瀉或多尿使體液喪失而發生。嬰兒急性腸胃炎時常合併嘔吐、腹瀉及攝水不足導致體液及電解質之流失。   
  • 吐血、解黑便或血便表示消化道出血。但胃炎、食道炎或吞下鼻血可使嘔吐物有少量血樣物。大量吐血則可發生於胃、食道靜脈瘤或消化性潰瘍。十二指腸以上之出血常造成黑便,但若大量則可以血便表現。來自迴腸或結腸之血,常與糞便混合;但來自直腸及肛門之血則覆在糞便表面。若血便伴隨排便時疼痛則有可能是肛裂引起。
◎常見之兒童特殊胃腸疾病
  • 傳染性腹瀉常在家庭、病房等封閉、群居之處快速散佈,在年紀很小或營養狀況不良之幼兒有可能導致死亡。
    原因可為病毒或細菌性的,但攝食細菌外毒素亦可引起。輪狀病毒是常見的致病源。Campylobacter jejuni已是已開發國家常見之致病菌。但台灣地區沙門氏菌及赤俯桿菌感染卻較常見。
    急性胃腸炎時,腹瀉與嘔吐很快導致體液及電解質失衡。脫水引起煩躁不安、眼窩下凹、前窗門下陷、乾且缺彈性之皮膚、尿量減少、血尿素升高等。有些嬰兒體液流失快於電解質,導致不易診斷及治療的高血納性脫水(血清納大於150毫莫耳/升)。年齡很小之幼兒若同時有發燒及白血球增多,暗示感染可能散播全身,應考慮給予適當之抗生素。但年齡較大兒童有沙門氏菌或赤摘桿菌感染,使用抗生素卻會延長病菌從腸道清除之時間。治療首要在矯正並維持體液及電解質之均衡,許多病人以口服電解質液治療即可有效。可以多次、少量服用此液一兩天後,再漸恢復牛奶餵食。只有少數真的須要靜脈輸液治療。
  • 吸收不良如雙酷不耐(disaccharide intolerance),特別是乳糖不耐,最常見於因胃腸炎引起之短暫性併發症,很少數則因粥樣瀉(celiac disease)或囊性纖維化所引起。診斷有賴糞便中見還原糖、酸性便、氫氣呼氣試驗陽性及空腸黏膜測定雙酷嗨。給予無乳糖配方若病情好轉,有助證實診斷。
  • 新生兒期以後的胃腸道阻塞則以幽門狹窄、腸套疊、腸扭轉及嵌閉性腹股溝疝氣較常見。
    先天性幽門狹窄之原因不明,主要病變在於幽門環狀肌之肥厚造成漸進性之阻塞。噴射狀嘔吐、體重減輕是常見之表現。診斷靠腹部超音波及上消化道鋇劑攝影檢查。確定後應作手術治療。腸套疊最常發生於6個月到兩歲大之間的嬰兒,雖各部分腸段均可發生但最常見於迴盲段。臨床表現包括陣發性腹絞痛、嘔吐、右上腹腫塊及解血與黏液便,早期診斷十分重要,腹部超音波可在上腹部發現靶樣或在腎臟圖樣而作快速正確之診斷。治療可以鋇劑或生理食鹽水灌腸整復。有明顯之腹膜炎徵候則考慮手術治療。6歲以上之腸套疊應懷疑腸息肉或腫瘤等潛在的病因。
  • 闌尾炎(appendicitis)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兩歲以前很少見。
    腹痛、嘔吐及發燒為常見之症狀。較大年齡兒童會有臍周圍痛轉移並局限於右下腹痛之病史。年齡愈小,以非特定性症狀表現之可能性愈大,局部壓痛、白血球增加且分類左移、腹部超音波檢查、腹部X光攝影均有助於診斷之確立。非正常位置之闌尾及其他疾病且表現腹痛及嘔吐者往往造成鑑別診斷之困難。無法確定者,應將病童留置密切觀察,並常檢查是否情況有變,情況許可時應隨時以手術移除發炎之闌尾。已破裂形成腫塊則考慮先以抗生素治療,6至8週後再行切除。
  • 消化道出血視病童年齡而有較常見之原因。
    1.嬰兒期常見如急性消化性潰膚、腸絞轉及壞痘、新生兒壞死性腸炎、美克爾氏憩室、腸套疊、肛裂等。
    2.嬰兒期以後之原因包括食道靜脈瘤、消化性潰蕩、美克爾氏憩室、息肉、肛裂、潰傷性結腸炎、克隆氏症等。
    3. 另外感染性腹瀉各年齡層均可發生,常有血及黏液便。腸阻塞與便血同時出現時,常需手術治療。診斷靠上下消化道內視鏡檢查,其他如鋇劑灌腸檢查,腹部超音波,血管攝影也有助於出血原因及定位,許多輕度使血之兒童雖作了許多檢查,並未發現真正的原因。內視鏡可同時作止血或息肉切除。

資料來源:許宏遠 中華民國小兒科醫學會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