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0日 星期日

嬰幼兒潛能開發

採訪撰文/莊惠旭
採訪諮詢/勁寶兒嬰幼兒潛能開發教室板橋分園園長 林翠櫻

幼兒時期若能掌握潛能開發的關鍵,開啟學習的大門,可奠定孩子將來學習的基礎,對其日後各項發展也具有相當的培育作用。為啟發孩子的無限能力,潛能開發勢在必行,本單元將告訴您如何引導孩子,開發其潛能,讓孩子的學習贏在起跑點!

PartⅠ:潛能開發定義及關鍵

什麼是潛能開發?
  根據神經科學研究發現,嬰兒誕生時,大腦就已發育完成。如果在這個時期,能即時給予豐富的環境刺激,讓孩子在感官接觸、肢體活動、語言互動交流上獲得各種刺激,就能刺激「大腦樹狀軸突」的發展,強化大腦心智功能,並發展為具有能不斷學習思考、系統化建構知識網絡的大腦。所謂「潛能開發」就是指提供嬰幼兒大腦豐富而充足的刺激,誘發腦部啟動各項功能,使其隨著大腦發展的進程而更為完整。一般來說,人類大腦可區分成前庭平衡、語言、視覺、聽覺、觸覺運動等智能區塊、每個智能區塊都有不同的任務,所掌控的功能及特性也不相同,而「潛能開發」即是利用這些智能區塊互動的過程,去啟動及促成孩子的各種智能上的潛能發展。

如何發掘孩子潛能
  了解孩子具備的天賦後,在現實生活中應如何針對其天賦,開發他們的潛在能力呢?林翠櫻指出,「遊戲」是孩子的天性,也是發掘孩子潛能最主要的方式。透過遊戲過程中簡單的肢體運用、互動,就可建立與孩子之間的互信、安全感及增加孩子對各種潛能的探索及認知,且經由簡單的遊戲互動,不僅能增加親子間的情感,還可增加孩子愉快的體驗及感官認知,是最好的潛能發覺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為給予孩子充分的刺激,在安全情況的許可下,您可讓孩子有獨自探索外在環境、發掘新事物及容忍挫折的機會;「向環境學習」永遠是最適切的遊戲觀念,因為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又能讓孩子在自我中感受及表現的能力被發掘,這是為人父母設計遊戲應把握住的原則喲!   
 
PartⅡ:掌握0~3歲寶寶潛能開發重點

0~1歲
開發重點key points
  0~1歲寶寶處於感覺運動期,他們透過感官功能和動作協調,一方面認識自己的身體,一方面累積自己對外在環境的認知經驗,因此在此階段應著重在感官方面的刺激,以加強他對自我的認知及感官運用能力的成熟與成長。
視覺
  線條明顯、簡單、顏色(黑白)對比明顯的東西,可讓視覺的刺激更敏銳,同時促進大腦軸突的成長與連結。
聽覺
  避免給寶寶聽音波太強或太過刺激的音樂,應以音律穩定、節奏明確的音樂刺激為主,如古典音樂或演奏曲,如此可建立寶寶音感、緩和寶寶的情緒。 味覺 給寶寶的食物應以原味、清淡為原則,避免口味太重的食物。
觸覺
  多給予寶寶觸摸及按摩,加強其感覺訓練,增加大腦的神經連結及訊息傳導,如此可讓寶寶學習能力增強、反應速度增快;此外「爬行」對寶寶感覺統合、肢體平衡及語言發展相當重要,要盡量讓他多爬。

  
1~2歲
開發重點key points
動作
  1~2歲階段的寶寶,已學會走、跑與基本的跳躍動作,所以可為他安排運動量較重的遊戲,一方面可訓練其運動協調能力,另一方面可加強訓練肌肉。
語言
  滿周歲的寶寶進入語言模仿學習的階段,除了聽辨聲音的能力大增,對於語詞運用的理解力也大增,同時慢慢藉由不同遊戲提升其語言成長與發育。
模仿與學習
  此時寶寶對週遭人與事的注意力漸增,不僅會察言觀色,也會模仿大人的言行,尤其喜歡模仿照顧者的言行,這時照顧者要注意本身言行,盡量要說話有禮、態度和悅,並可在遊戲中教他學會關心及照顧別人。
精細動作&邏輯觀
  此階段是精細動作及數學邏輯概念開始發展的階段,所以應多利用此階段的特性來變化親子遊戲的類別。
 
 
2~3歲
開發重點key points
  此時期寶寶會的詞彙漸漸增加,能順利和週遭的人溝通,且自我意識開始萌芽,不開心時會發脾氣;對他人說的話會以「不要」加以反駁;會試著表達意見,有自己的主張。建議您,當寶寶急著要說話、表達自己時,要盡量耐心處理,讓孩子盡可能完整表達心中的想法,不要打斷他的話!多一些愛心和幽默感就可讓孩子安然度過這個時期,而得到應有的成長。此外,此時期的寶寶開始會用腦筋想事情,活動力也變得比較旺盛,可以多進行一些稍有挑戰性的遊戲,並可教導他多與朋友交往,來完成合作性的遊戲;提醒您,要多尊重寶寶的自尊心及想法,培養他獨立自主的態度,在潛能開發的同時培養健全的人格。





*******************************************************************************
小嬰兒自我意識的形成

自我覺察的歷程
  嬰兒剛出生時,並不瞭解自己與他人的分際在哪裡,要到發現如何控制自己的身體後,才開始自我覺察的歷程。大約從兩個月大開始,他會花很多時間玩自己的手、抓自己的腳,著迷於自己手腳的長相以及嚐起來的感覺和動起來的樣子。當父母不在身邊時,這些身體部位就是最佳的娛樂工具,也能幫助他發現皮膚摸起來、聞起來和嚐起來的感覺。慢慢的,藉由感官探索,他會發現更多不同的身體部位及這些部位的感覺、味道和功能。就在這一點一滴的新發現中,在他腦海裡就逐漸形成一張身體的感覺構圖。而在認識自己身體後,嬰兒又會逐漸學會控制自己的動作,這有助他知道自己是誰,區分出自己和其他人,從而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專家利用嬰兒照鏡子時的反應來觀察嬰兒自我察覺的過程:
一、出生~三個月
  此時嬰兒對鏡中的影像並沒有多大興趣,對他而言,這就像一幅圖像,和掛在牆上的海報並無差別。

二、四個月
  開始會對鏡子裡的影像感到好奇,並會對著影像伸手,但尚不能區分鏡子裡的影像和實體的不同。

三、五~八個月
  對鏡子裡看到的東西很感興趣,如果你抱著他照鏡子,他會和鏡子裡的那張臉玩很開心,不過他並不知道這張有趣的臉就是他自己。

四、十~十一個月:嬰兒已經知道所看到的只是鏡子裡的影像而已,如果你拿一個玩具從他的身後靠近,他已經會轉過頭來看這個玩具了。

有助自我發展的小遊戲
  以下提供幾個有趣的小遊戲,幫助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測試並促進孩子的自我發展:
  1.在孩子約四個月大時,可和他玩抓癢的遊戲。用手指在他的手臂、大腿或胳肢窩等部位輕輕搔癢,如果孩子立刻有癢的感覺,就表示他的本體意識已經成熟,能夠意識自己的身體,知道自己是個獨立個體了。
  2.抱四個月大的寶寶照鏡子,讓他清楚看見你拿一個玩具過來,然後問他:   「玩具在哪裡呀?」此時寶寶多半會對著鏡子裡的影像伸手,你可以試著把玩具弄出聲音,讓寶寶轉過頭去看玩具,然後再把玩具藏起來,讓他的注意力回到鏡子上,反覆為之,寶寶不但會玩的很開心,你也可以藉機觀察他的發展。
  3.四到八個月大時,可和他一起對著鏡子玩遮臉遊戲,讓他看著鏡子裡的你和他說話,或只是讓他靜靜看著自己的臉。
  4.一歲時,可以玩點紅點的遊戲。偷偷趁他睡著時,用口紅輕輕在他額頭或鼻尖塗上紅點。等他醒了之後,再帶他去照鏡子,看他會指著鏡子裡的紅點或想抹掉臉上的紅點。另外,也可以趁他不注意時在自己的臉上貼一張貼紙,看寶寶會不會發現鏡子裡的你臉上有東西,然後轉頭查看你的臉。

  自我覺察是孩子的重要發展,他必須透過對自己身體的認識,同時在與他人的互動中,區分出自己及他人和其他物體的分界。只要父母和孩子建立起親密的關係,並提供寶寶安全且自由的探索環境,就能幫助他自我覺察,進而對自己的身體和人格特質建立自信。

作者:翁秀梅
 
資料來源 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9542&prev=19566&next=19538&l=f&fid=63







******************************************************************

  • 父母別成為孩子潛能發展的絆腳石


  •        2009/07 康健雜誌 康健七月份網路專欄
      雖然在父母眼中,不管幾歲我們永遠是個孩子,但是,當自己身為父母師長時,我們會不會因為恐懼而給予孩子過度的保護?或者因為貪圖方便而阻礙了孩子自行摸索,從錯誤中成長的機會?
      小時候常聽父執輩談起,他們在十多歲就要外出工作分擔家計,媽媽也常說她們小學沒畢業就要揹著襁褓中的妹妹,一邊幫忙做農事或撿材燒飯。可是現在的孩子到了十多歲時,恐怕還不太會打理自己的書包,仍舊處在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嬰幼兒時期。
      是不是時代的因素將孩子的「成熟期」拉長了?想當年黃花七十二烈士在三月二十九日起義失敗時,每個人真的都是年輕得一糊塗!在那個時代,二十來歲就是社會的中堅,得承載許多的使命與責任。若是時間再往前推,當李世民逼著他老爸起義,由他南征北討打下史上輝煌的大唐江山時,他才十七歲;亞歷山大大帝二十歲當上皇帝,完成橫跨歐亞的帝國時不到二十九歲,拿破崙拿下第一個勝仗才26歲;在科學界,愛因斯坦二十多歲就發表完了所有改變整個宇宙觀的六篇論文,甚至在社會思想界,馬克思與恩格斯完成共產黨宣言,改變了數十億人類的生存,也還不到三十歲。
      反觀現代,二十多歲三十來歲也許還在學校裡接受教育,為了期中考及期末考的分數在煩憂著。
    因此,如何讓孩子懂得負責任,而且能夠突破想像中的限制,發揮潛能,或許是家長要重新思索的課題。我們都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天賦,相信每個人都有潛能,也常常以「你有這個潛能」來鼓勵孩子,好像潛能是一種放在口袋裏的東西,你想用就可以拿出來用的東西。

    孩子的潛能要透過練習來展現
    事實上,潛能並不是存在人體內〈像是你學會辨識動植物,你會說英語法語等學得的能力〉,潛能是存在人與人或人與環境之間的一種關係〈就像地心引力,萬有引力,是物體與物體之間的一種關係〉,因此,正確來說,並不是我們在使用潛能,而是有外在的人或物或情境,將我們的潛能「呼喚」出來。
      因此,只有不斷的行動,不斷地與周遭情境互動,才可以呈現出我們所謂的「潛能」,潛能並不能關在房裏獨自一個人修鍊或增強的,潛能要在日常生活真實的努力中,才得以浮現。
      我們的孩子不見得有特別的天賦,但是,每個人一定有他喜歡作的事,有深藏於心中的小小夢想。著名舞蹈家瑪莎葛蘭姆曾說:「一個人應該成為他這個時代的傳奇。」傳奇不是大人物才有的,每一個人都可以寫下自己的傳奇,包括我們的孩子,只要心中有夢想,依尋著這個夢想前進,就能為這個世界增添一些光彩。每個人身上都有太陽,只是要讓它發光。
                       文章摘自康健雜誌網頁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index.jsp?id=5651
    資料來源http://kp6355.pixnet.net/blog/category/1362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