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0日 星期日

濾水器濾得掉病毒嗎?

作者:黃瑽寧  出處:親子天下23期

父母的第一堂微生物學 
感染?是病毒、細菌、黴菌,還是寄生蟲?這些微生物有什麼不同?黃醫師分享「濾過性病毒」的故事,告訴你哪種濾水器能有效過濾這些微生物?

身為小兒感染科醫師,我經常必須跟家長解釋有關微生物感染的病情。

所謂的微生物,就是病毒、細菌、黴菌、寄生蟲等等「小東西」。這些名詞雖然每個人都曾聽過,甚至琅琅上口;實際上許多人都是懵懵懂懂,並非十分了解。為了讓家長能更加了解微生物──小朋友生病最常見的敵人,我將在未來的專欄裡,輕鬆的跟各位介紹這些眼睛看不見的「小蟲」們。

微生物大小,超級比一比
第一堂課,我們先來給這些小蟲們排個大小:最大的當然是寄生蟲,再來是黴菌,然後是細菌,最小的是病毒。

事實上還有一個更小的物質,就是造成狂牛症的「普里昂(prion)」,它只是一個蛋白分子,這世界上應該不可能有更小的病原體了。

可以感染人類的寄生蟲當中,最大的絛蟲可長達二十公尺,根本用不著顯微鏡,肉眼就能看得到!由於台灣公共衛生的進步,大部分我們阿公阿嬤那個年代能見到的寄生蟲,都已經絕跡了。剩下學童偶爾會感染的「蟯蟲」,蟲體大約一公分;但蟯蟲卵就要用顯微鏡才看得見,大約五十微米(μm),也就是蟲體的兩百分之一。小學生檢驗寄生蟲時,早上起來要用膠帶貼屁股,就是希望能黏到蟲卵,放在顯微鏡下就可看到。當然運氣好的話,也許會不小心黏到正在產卵的蟲媽媽,不過機會不大。

會感染人類的黴菌,當然不可能像香菇一樣大。舉例來說,造成香港腳的黴菌(trichophyton),在顯微鏡下看起來像支雞毛撢子,每根「雞毛」大概就是五十微米,跟上述的蟯蟲卵差不多大小。小嬰兒口腔裡長的鵝口瘡,是另一種赫赫有名的黴菌──白色念珠菌所造成,它的大小大約五微米,就更小一點了。

人類歷史上最早被發現的微生物就是細菌,也難怪大部分的人一想到感染,直接就聯想到它。一八七七年科霍醫師發現炭疽桿菌,到今天人類已經發現上百萬種細菌,不過並不是每種細菌都會讓人生病。細菌的大小約一~五微米,這已經非常小了,用顯微鏡要放大四百倍才勉強看得到。

接下來的黴漿菌、披衣菌、立克次體更是微小,直徑比細菌還要小十倍(約○‧一~一微米),一般的光學顯微鏡已經看不見,必須用電子顯微鏡才可能觀察得到。黴漿菌、披衣菌既不是細菌,也不是病毒,它們有點像脫掉厚重外套的細菌,擁有細菌的內心,大小卻比細菌小很多。兒童常見的黴漿菌肺炎,就是這種微生物所造成的疾病。

最後介紹曾被認為是人類最小的病原體登場,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病毒」。病毒的大小約十~三百奈米(nm),也就是○‧○一~○‧三微米,直徑約為細菌的一%。



濾過性病毒的由來

有收藏瓷器的人應該都聽過「英國皇家道爾頓名瓷(Royal Doulton)」這個品牌,其創始者John Doulton除了建立這家百年老店之外,也發明了一種陶瓷的濾水器,一百五十年來,至今還有人在使用。這種陶瓷濾水器是當年應維多利亞女王要求而設計,原是為了讓皇家家族成員能飲用乾淨的水,沒想到一炮而紅。除了飲用水之外,連科學家都用它來過濾細菌,道爾頓之子也因而受封為爵士。

直到有一天,一位俄國的植物學家發現,這種陶瓷濾水器依然無法過濾某種讓植物生病的病原體,顯然這種病原體比陶瓷濾水器的孔洞還小,可穿透過去。這種物質,其實就是病毒,這也是「濾過性病毒」這個名詞的由來。現在我們知道,陶瓷濾水器的孔徑大約○‧九微米,不只病毒能穿透,連黴漿菌、披衣菌應該也可穿透,只有細菌和大於細菌的物質會被擋住。

如果病毒像是一粒花生米大小,那麼黴漿菌大概是一顆富士蘋果,細菌大概像卡車的輪胎一樣大,黴菌的大孢子則是加大型的雙人床。至於普里昂?則和一顆米粒一樣大。

這麼一來,我相信有些家長會開始擔心家裡的濾水器是否能過濾掉病毒?如果家裡使用的是RO逆滲透水,那麼答案是肯定的,因為RO逆滲透水是把水分子重新組合,只要不是水分子,統統都過不來。但如果各位像我家裡一樣,使用的是Brita濾水壺,根據官方網站的描述,過濾的孔洞大小是小於三微米,大家請往前看一下,能濾掉哪些微生物呢?答對了,連細菌都不見得過濾得乾淨,更不用說病毒了。

「父母的第一堂微生物學」就到這裡告一段落,之後會再跟各位介紹微生物的不同特質與習性,下回再見!

【濾水器能去除水中所有的微生物嗎?】
各款濾水器或濾水壺的過濾孔洞大小不一,但因為部分細菌、病毒都非常小,仍無法完全被過濾乾淨。因此,所有經過單純過濾的水,如果想去除其中的微生物,都還是要經過煮沸才能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