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0日 星期日

五撇步打造無毒家庭

五撇步打造無毒家庭

作者:陳珮雯  出處:親子天下16期

含鉛玩具導致孩子學習落後?牙膏含三氯沙會致癌?《親子天下》提供五撇步、實用資源,並教你認識無毒標章,輕鬆為孩子構築健康無虞的安全空間。

消基會抽檢市售玩具發現,「重金屬」超標兩倍、「可塑劑」超標一百二十六倍。

市面上標榜抗菌的洗手乳其實含有「三氯沙」(Triclosan)。

美國疾管局研究,高達九三%的美國人尿液含有「雙酚A」。

別以為這些報告只是個數據,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提醒爸媽,如果你的孩子常感冒,或有過敏、氣喘、異位性皮膚炎,就要小心是否受到環境中的有毒物質影響。


隱藏在玩具、家用品、清潔與保養品中的環境毒素,正以你不容易發現的速度累積、緩慢的侵蝕你的身體。孩子整天接觸的玩具,如果含有鉛、鎘等重金屬,經由皮膚、嘴巴接觸吸收,有可能殘留在體內。二○○○年,高雄市衛生局與高醫職業病科、職衛所合作,針對三一二所國小、九三五名三年級學生所做的調查發現,有一成的孩子血鉛濃度超過10ug/dl的危險標準。研究也發現,血鉛每升高3ug/dl,學業成績就落後一名,對語文學習影響最大。而二○○六年一月至二○○九年六月,林口長庚醫院的調查更發現,台灣兒童血鉛濃度有升高的趨勢。

三氯沙則是一種環境荷爾蒙,有可能存在於牙膏、洗碗精、沐浴乳、洗手乳……等家用品中。瑞典及英國的部分連鎖商店及超市,早在五年多前就開始禁止含有三氯沙的家用品上架。

不要小看三氯沙,它對人體雖沒有立即的危害,但對環境的負作用,足以讓這項化合物再度被我們「吃」下肚。



三氯沙在美國的環保署(US EPA)登記為殺蟲劑,不易從身體排出,而且有致癌的風險。《無毒保健康》一書提到三氯沙會產生戴奧辛,干擾生物的內分泌,而且你我都有可能間接的吃下三氯沙。這個無法被分解的化合物,一旦透過洗劑的型態被沖到廢水處理廠或河川,有可能被帶到農田當做堆肥,使農作物受到污染。它在水中和氯作用可能變成戴奧辛,透過食物鏈又回到我們的餐桌上,在歐洲,已經發現母乳和魚類居然都含有三氯沙。

更麻煩的是,三氯沙標榜抗菌,殺掉了細菌,造成生態不平衡,有些細菌可能因而突變而具有抗藥性。這表示,當孩子受到有抗藥性的細菌感染,投以抗生素也不見得有效果。

至於雙酚A則常見於保鮮盒及兒童餐具中,以含有雙酚A的容器裝「有溫度」的食物,很容易就把雙酚A吃下肚,它也是一種環境荷爾蒙,除了致癌的風險,雙酚A會影響男性精子的品質及數量,女性則易引發性早熟。

常用於兒童餐具的毒物還有美耐皿,它其實是由對腎臟有害的「三聚氰胺」及會致癌的「甲醛」(俗稱福馬林)聚合而成。


《無毒保健康》作者陳修玲說,化學毒素其實無所不在。每一個化學物質可能有上百種的用途,光是美國人身上至少就有四百種測得到的化學物質。所以面對毒害,不必恐慌,但要有「識毒」的能力,能避就避,真的躲不掉,也不用擔心,身體其實很奧妙,會分泌解毒酵素。

有心想營造無毒家庭的父母,可以參考專家們提供的避毒小撇步:

1.選擇有「商品檢驗標示」的產品
常見的標章,玩具有台灣的ST標章、歐盟的EN71認證,用品類則有SGS檢驗或CE認證,兒童藝術用品也有專屬的AP-Nontoxic認證。(詳見下表「認識常見的無毒標章」)

2.天然產品永遠是最佳選擇
如果不嫌麻煩,很多清潔劑其實可以DIY,洗碗想去油膩或消毒玩具,可以使用熱水來替代洗碗精或漂白水。真的沒時間DIY,儘量選用以天然成分製造的產品。



3.善用品牌通路的產品把關消費意識抬頭,現在有的品牌通路開始幫消費者進行商品品質的把關,例如想在HOLA上架的餐具廠商,必須出示SGS檢驗合格的證明。HOLA採購部專案經理李佩勳說,他們今年更把上架商品的審核拉高到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的標準 。里仁更發展出自己的一套把關標準及流程。由於對商品品質的要求,里仁公司經理韓敬白指出, 里仁上架的商品,多是按自己的標準請廠商研發。而網路通路PCHome Online的有機館也會要求進駐商品一定要出示有機認證。

4.接觸玩具之後,請孩子洗手
不要讓嬰幼兒將玩具等物品放入口中或啃咬,以避免吃下「可塑劑」或「重金屬」等有害物質。接觸玩具後,要進食,務必請孩子先洗手。

5.居家環境常保通風
不得已要使用含有化學成分的產品,例如蚊香、電蚊香,一定要開窗,保持通風,避免化學物質留在室內。

認識常見的無毒標章


ST安全玩具標章
ST=Safe Toy,由財團法人台灣玩具暨兒童用品研發中心審核,按國家標準(CNS)檢驗廠商送審的玩具,經過各種儀器檢驗,沒有毒性、易燃等各方面的危險性等,才發給專用的「ST安全玩具」標誌。


EN71安全認證
歐盟針對玩具所開發的認證標準。二○○八年,歐盟又修訂玩具安全法規,針對銷往歐盟市場的玩具生產商及出口商,納入多項嚴格措施,包括禁止在玩具中使用有毒化學品。


ASTM標章
美國安全玩具標準的檢驗,視不同項目的檢測標準,在ASTM之後會標上許多序號,如ASTM F963─96A即代表產品通過無毒、無重金屬的檢測。而ASTM F963-08則代表產品通過阻燃性、噪音等檢測。


AP-Nontoxic認證
由美國藝術與創造性材料學會(The Art & Creative Materials Institute, Inc.)所發起,是針對藝術性材料,如色筆、黏土…等素材的無毒認證標章。


CE標誌認證
歐盟的產品安全標準。當商品貼上CE標誌,代表製造商宣告,該商品符合歐洲的健康、安全,與環境保護之相關法律所規定的基本要求。CE屬強制性認證,產品想在歐盟市場流通,都必須取得CE認證。


SGS檢驗
瑞士通用驗證集團(SGS Group)為全球性組織,專門提供商品檢測服務,為強調產品的安全性,不少廠商會自行將商品送檢,因此你買到的商品可能常見到這個檢驗標章。







*******************************************************************************

5對策 遠離塑化劑

作者:許芳菊  出處:親子天下25期

塑化劑事件搞得人心惶惶,家長面對無所不在的塑毒,該如何防堵?
《親子天下》歸納出五大暴露來源,並提出五項對策,幫助大家降低受到污染的風險。
如果已經吃下很多塑化劑,又該如何排毒呢?

塑化劑風暴狂掃台灣一個多月,民眾如何從食品污染的陰影中,重新展開健康新生活?尤其是對還在發育中、對各類毒素、污染承受力更弱的孩童,父母師長可以為他們做些什麼?

長期研究環境荷爾蒙的清大化學系教授凌永健指出,大部分的人平常就常暴露在塑化劑裡,父母能做的是去檢視孩子的飲食、生活習慣,看看孩子一天裡暴露在塑化劑的機會有多高,然後想辦法降低風險。

成功大學教授李俊璋指出,塑化劑存在環境中許多地方,包括:

1.塑膠製品:被加在塑膠容器、塑膠袋、保鮮膜、泡麵的油包、塑膠拼接地板或塑膠材質的醫療用品等塑膠製品中。

2.定香劑:被用來做「定香劑」,可存在於有香味的化妝品、保養品或衛浴用品中。

3. 製藥:用於藥品與保健食品的膜衣、膠囊、懸浮液……等。


五大塑化劑暴露來源與對策

整體來看,目前孩子會接觸到塑化劑的來源主要有五個:

來源一 透過環境吸入
例如,剛漆完油漆或剛裝好地板的房子,室內空氣都可能含有塑化劑DEHP。有用芳香劑的家庭要特別小心,因為國內調查發現,約一半以上的芳香劑裡都含有塑化劑。

—對策—
1.避免室內過度裝潢。
2.減少使用化學芳香劑。
3.少讓孩子在塑膠巧拼地板上吃東西、玩耍、睡覺。



來源二 來自食品
除了食品中非法添加的塑化劑,目前的食物本身多少都含有塑化劑。這是因為環境中的塑化劑早已透過食物鏈進入我們的飲食中,尤其台灣以前是塑膠王國,台灣民眾塑化劑的暴露量比許多國家都更高。

李俊璋所做的研究發現,台灣河川底泥的環境荷爾蒙濃度比其他國家都高。凌永健在新竹一帶的河川研究,也有相同發現,工廠、一般民眾塑膠用量都非常大,河裡的環境荷爾蒙都比國外高到一倍以上,魚蝦都被測出含有環境荷爾蒙。

—對策—
1.少吃脂肪、內臟︰凌永健指出,塑化劑跟戴奧辛這些環境荷爾蒙一樣,主要會儲存在脂肪比較多的部位。建議含脂肪比較高的部位和內臟都少吃。

2.少吃含有大量添加物的食品︰例如加工的果汁、果凍、零食;各種含人工餡料的蛋糕、點心、餅乾等。清大生醫所教授李寬容提醒父母在挑選食品時,口感愈Q、愈香;顏色愈鮮豔、愈白;保存期限愈長的東西都要特別小心,「因為這可能添加了明礬、甲醛、硼砂、色素、防腐劑這些都是致癌物質。」
李寬容以自己的飲食為例,早餐就是饅頭、土司夾些自己煮的青菜、肉片、蛋、海苔等,以喝水或吃水果代替喝飲料,這樣就可以避免吃進許多添加物。如果孩子不愛喝白開水,可以用蜂蜜、水果片為開水加味。


來源三 食材的包裝、容器
許多忙碌的父母沒空為孩子準備三餐,便利商店往往成了這些孩子每天報到用餐的地方。令人擔憂的是,便利商店裡微波加熱的食品,往往暗藏許多健康危機。

師大化學系教授吳家誠指出,不論是裝食物的塑膠盒、保鮮膜或泡麵的碗,一旦加溫跟食物接觸,都會釋放出毒素。

即使標榜檢驗合格可以放入微波的塑膠容器,大部分的專家也都不建議使用。因為一般法規規定的溶出實驗大多是用攝氏四十幾度C的水來做,法規標準不是很高。而便當類的紙盒通常會做一層防油的膜,如果在合成的過程沒有完全聚合在一起,就會有毒性跑出來。

—對策—
1.少用塑膠袋、塑膠容器、塑膠膜盛裝熱食或微波加熱;超商購買的便當若包裝有塑膠盒或薄膜,要避免高溫微波,或另以瓷器或玻璃器皿盛裝後再加熱。

凌永健教授提供一個簡單判斷原則:水或食物放在塑膠容器裡,如果摸起來會熱熱的,就要小心了。

2.少喝市售塑膠杯裝的飲料,儘量使用不鏽鋼杯或馬克杯。吳家誠教授更提醒爸媽,不要讓孩子用吸管喝飲料,因為吸管大都含有色素、重金屬,小孩要避免。

來源四 從皮膚接觸
如果孩子或媽媽使用到有毒的化妝品、清潔用品,或孕婦使用含有塑化劑的化妝品或保養品,很可能透過皮膚讓孩子或肚裡的胎兒也受到塑化劑的污染。

—對策—
減少使用含香料的化妝品、保養品、個人衛生用品等;例如香水、香味較強的口紅、乳霜、指甲油、妊娠霜、洗髮精、香皂、洗衣劑、廚房衛浴的清潔用品等。



來源五 透過飲食或母乳直接傳給胎兒
台北醫學大學公衛系教授韓伯檉指出,在胎兒時期,母親的日常生活、飲食、接觸的用品都可能接觸到毒物,並將有毒物質傳給胎兒。母親暴露於環境毒素的程度,都會直接且顯著的影響到胎兒。

—對策—
1.孕婦、哺乳中的婦女,飲食要避免含有環境荷爾蒙,如︰重金屬、戴奧辛、含塑化劑的食物,儘量少吃加工食品。

2.提醒準備要懷孕的女性,要特別注意飲食,並做健康檢查。


已經吃下很多塑化劑,怎麼辦?

根據目前的研究,塑化劑在體內大約可以在一、兩天之內排出一大半,但長期累積對人體還是有很大傷害。如何降低身體裡已有的毒素?凌永健指出,第一,如果這些毒物是可以溶解在水裡的,一個有效排毒的方法就是多喝水、多運動、多流汗。

第二,對於一些脂溶性的毒物,則可以吃一些高纖的食物。高纖維食物可以去抓取這些脂溶性的化學物,幫助毒素排出。

第三,這些有毒化學物進入體內通常會造成氧化物或超級氧化物的出現,使身體遭受損害。如果多吃一些抗氧化物,就可以跟這些超級氧化物相對抗,減少身體的損害。

在一般的飲食中,一些有顏色的蔬果都含有天然的色素,例如︰花青素、茄紅素等,這些天然的色素都是很好的抗氧化物。在飲食上,建議可以多吃一些不同顏色的蔬果,幫助我們抗氧化。

面對這場塑化劑風暴,正是大家回歸健康生活的時候了。不論是為了自己或孩子,飲食都應儘量均衡多樣,採用天然、當地、當令食材,減少食用過度加工、含添加物的食品。尤其是對發育、成長中的孩子,父母要負起更多健康照顧的責任,別再讓孩子流連在塑膠杯、便當盒與微波食品中了!

【健康小辭典】什麼是環境荷爾蒙?
環境荷爾蒙泛指來自環境的內分泌干擾物。一些人工合成化學物質造成環境污染後,透過食物鏈再回到我們或其他生物體內,它可以模擬體內天然的荷爾蒙,干擾荷爾蒙作用,進而影響身體機能的運作,影響生物體的生殖機能與發育。塑化劑、戴奧辛等都是具有環境荷爾蒙特性的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