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副食品添加之必要性 嬰兒副食品
小兒科醫師及營養學家在早年認為母乳能提供週歲以前嬰兒的營養需要,所以在公元1920前很少建議一歲前的嬰兒需要添加副食,但隨著醫學的進步,其後逐漸有添加副食品的觀念,最早添加於嬰兒的是魚肝油以預防佝僂病,還有柳橙汁以預防壞血病。
其後的50年,對於6個月左右的嬰兒開始添加米粉、麥粉、果汁和蔬菜泥,漸得到小兒科醫師及營養學家的共識。添加副食品的理由為:
其後的50年,對於6個月左右的嬰兒開始添加米粉、麥粉、果汁和蔬菜泥,漸得到小兒科醫師及營養學家的共識。添加副食品的理由為:
- 提供熱量、鐵質及維生素。
- 為幫助嬰兒適應各種不同的固體食物做準備。
- 提供缺乏之微量元素如鋅、銅、鐵。
- 最重要的是訓練嬰兒的咀嚼能力,以避免日後造成偏食。
*******************************************************************************
給寶寶添加輔食防“四過”
營養不良是嬰幼兒常見的疾病,一歲以下的嬰兒發病率尤高。除了先天因素外,絕大部分營養不良是因後天的餵養有問題,尤其是輔食添加不合理所致。如何給寶寶合理添加輔食呢,下面告訴你給寶寶添加輔食應注意4情況。
◆ 過早
媽媽都希望寶寶身體強壯,便不顧及寶寶的消化能力,盲目的添加輔食,結果造成寶寶消化不良甚至厭食。其實,剛離開母體的嬰兒,消化器官很嬌嫩,消化腺不發達,分泌功能差,許多消化尚未形成,此時還不具備消化輔食的功能。如果過早添加輔食,會增加嬰兒消化功能的負擔,消化不了的輔食不是滯留在腹中發酵,造成腹脹、便秘、厭食;就是增加腸蠕動,使大便量和次數增加,最後導致腹瀉等病症。
◆ 過晚
有的媽媽對輔食添加不夠重視,認為自己的奶水充足,添加輔食太麻煩,8~9個月的寶寶還只喂母乳,殊不知孩子已長大,對營養、能量的需要增加了,光吃母乳或牛奶、奶粉已不能滿足其生長發育的需要,此時若不及時添加輔食,孩子不僅生長髮育會受到影響,還會因缺乏抵抗力而導致多種疾病如貧血和佝僂病等,也為今後的斷奶增加了困難。
◆ 過濫
孩子雖能添加輔食了,但消化器官畢竟還很柔嫩,如果任意添加,同樣會造成孩子消化不良或肥胖。因此,應根據寶寶的消化功能情況逐漸添加。每增加一種輔食需注意觀察寶寶3~4天,如發現食欲不振、大便異常或有過敏現象,應暫停這種食品,待恢復正常後,再酌情由少量添加,不能同時增加數種輔食。同時,食物要由稀到稠、由細到粗逐漸過渡,比如應按照“米湯-薄粥-稠粥-軟飯”、“菜湯-菜泥-碎菜”這樣的順序來添加輔食;輔食的量要逐漸加大,一次過多易造成寶寶消化不良。
◆ 過細
有的媽媽只給寶寶吃米粉,不吃五穀雜糧。殊不知,輔食過細,寶寶的咀嚼功能就得不到很好的訓練,不利於其牙齒的萌生出和萌生出後牙齒的排列,面頰的發育同樣受影響。同時,還會影響寶寶味覺的産生,勾不起孩子的食欲。長期下去,孩子的生長當然不會理想,還會影響大腦智力的發育。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8963&prev=9066&next=8912&l=f&fid=28
**************************************************************************
嬰幼兒營養Topic
你該知道的副食品餵食問題 | |
林口長庚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任 周怡宏
| |
小兒科學界的副食品添加建議
長久以來,學界對給予寶寶副食品原本就有二層意義,一方面是做為斷奶食物,即使可以其他食物替代將失去的母乳;二方面是積極的補充四至六個月大寶寶在熱量、鐵、維生素及其他可能缺乏的稀有元素。至於給予副食品的時間則建議在四~六個月間給予,而不要晚於六個月。另外,學界也認定副食品不應加入奶瓶中,而應由湯匙給予,除非為了醫療上的理由(例如胃食道間逆流)。
寶寶吃的是副食品或是奶瓶添加物?
最初的副食品應給予什麼呢?一般建議可使用的食物有以下數種:1.嬰兒穀類食品以補充熱量及鐵質,可以1:6重量比與母乳、配方奶粉混合(熱量約108cal/l),或與水混合(熱量約52cal/l);通常單一穀類(預煮過,已部分水解),尤其米(即一般的嬰兒米粉)的接受性相當良好。 2.較稀的泥狀蔬菜、水果及肉類均可,至於其使用順序並不重要。 媽媽們看到這裡,應可以很清楚了解,副食品與奶瓶添加物是完全不相同的,而嬰兒麥粉也並不是首選的副食品。
多樣化副食品可平衡營養素吸收
由於副食品中通常含有多量醣類,因此可以將配方奶粉為單一食物的熱量來源的缺點予以平衡。至於較高蛋白質含量的副食品,例如肉品,也可以與較低蛋白質含量(如水果及果汁),兩者間做一平衡。從熱量角度考量,起初副食品可能因份量少,只佔全日熱量1/10不到;但是一至二個月後,多半已可佔約1/4至1/5的比例。我們要提醒的是,每日應給寶寶1~2次的副食品餵食(四~六個月大時),而種類則應多變化,才能在多樣化中提供各類營養素的補充。
應給予嬰兒副食品的五大理由
(1)因應寶寶必然發生的厭奶期(2)及早練習寶寶咀嚼的能力 (3)只由母乳或奶粉供給寶寶營養並不夠 (4)副食品餵食與語言發展有關 (5)適時提供並促進正常味覺發展
寶寶可以開始餵食副食品的時機
1.頭頸部挺直且可與軀幹成一直線,可以抱著坐。2.會注視家人進食,有時會伸出手靠近食物。 3.較以前唾液分泌增多,有時會閉著嘴做咀嚼狀。 4.對可以吃的食物表現出興趣,且有伸手拿取的動作。 5.餵奶時不如以前專心,並且時間較為拉長。
促進寶寶副食品餵食的四大招數
(1)尊重寶寶個別差異(2)配合寶寶副食品餵食的時機 (3)首先使寶寶適應湯匙餵食 (4)寶寶的初期咀嚼需要多次反覆練習
醫師的建議與叮嚀
相信仔細看過以上說明,媽媽們必定可以充分明瞭給予寶寶副食品的種種重要觀念與實際做法。身為兒科醫師,我們堅持應給予寶寶吃的權利(除非有特殊的身體疾病,在經醫師詳細檢查後,認為不適合給予副食品);而且應該使用正確的餵食方法,不要受廠商或左右親友不當的影響,反而給了寶寶錯誤的示範,其實反而剝奪了寶寶咀嚼的初期訓練;另外,也要仔細評估,並且均衡奶品及副食品的使用次數及份量,千萬不要勉強,而要順勢利導。最後,希望有心的媽媽們都可以最大的耐心與信心,樂觀的期待寶寶最愉快的副食品餵食經驗。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8841&next=8839&l=f&fid=28 ***********************************************************************
嬰幼兒的營養需求
「嬰兒的活動量大,熱能消耗多」,再加上嬰兒「在短短一年中,體重增為三倍」的事實來看,我們就不難了解:在第一年的人生中,要有好的成長,其營養及能量的需要量,將是大人的2~3倍以上。舉例來說,大人每天每公斤體重約只需35~45大卡,而4個月以前的嬰兒,則每天每公斤體重需110~120大卡;4個月至1周歲則每天每公斤體重約需100~110大卡。什麼是能量?我的寶寶每天只喝4次牛奶,會不會能量不夠?
讀者如果不是營養、醫護人員,可能會對上面所說的專用術語產生迷惑。我們以生活上實際例子來解釋好了:如以「嬰兒配方奶粉」哺育嬰兒時,照正確方法沖泡,則與母乳一樣,每100 c.c.約含67大卡的能量(意即每30 c.c.約含20大卡能量)。所以,要計算嬰兒的喝奶量是否足夠應付其成長,4個月以前的嬰兒,只要把嬰兒體重乘以110~120,再乘以3/2(因為每30 c.c.約含20大卡能量)就是每日的奶量(即嬰兒體重乘以165~180 c.c.);譬如,4公斤大的嬰兒,一天的喝奶量需約660~720 c.c.,如果以3小時餵一次計,則一天總量除以8次,每次約85~90 c.c.,也就是說,4公斤重的嬰兒,如果3小時餵奶一次,則每次需喝85~90 c.c.才能應付成長所需;如果是4小時餵奶一次,則每次的餵奶量為(660~720)÷ 6(一天喝6次),即110~120 c.c.。4個月大之後,由於多少添加了一些副食品,所以這些能量必須另外加算。在這裡以「嬰兒配方」為例解釋,是因為比較容易知道嬰兒吃的奶量,實際的營養價值還是以母乳為佳。
話又說回來,有些家長曾這樣問我:「醫師,我知道孩子的營養很重要,但我家寶寶卻無法吃到你所建議的量!該怎麼辦?」其實,上面所談的「建議量」,真的就只是「建議」!固然絕大部分的嬰兒必須吃到這樣的量,才能長得好,但卻並非絕對如此。如果嬰兒的體重成長在正常範圍之內,一般不需要算得那麼嚴謹。事實上,我們曾針對台北地區之嬰兒做調查(1989~1990年期間),發覺很多3~12個月大的嬰兒,居然每天每公斤約只攝取70~100大卡,卻有正常的成長。營養的要素要談營養,就須先談到營養的要素。除了水分不可缺少之外,營養尚有五大要素:醣、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前三者可供給能量,後二者則否。
我都給寶寶喝高蛋白奶粉,這樣是不是會長得比較壯?
很多人認為,嬰兒成長快速,因此嬰兒(尤其是6個月以上的嬰兒)格外需要「高蛋白」的供給。其實,這個觀念是不對的;醣、蛋白質、脂肪三者的供給,必須有適當的比例,才能讓嬰幼兒得到最好的成長。
學理上,嬰兒每天每公斤體重的蛋白質需要量,是大人的2~3倍,但這個比值隨年齡增加而遞減。如:大人,除了孕婦之外,一般每天每公斤體重僅需0.8公克的蛋白質;而6個月以前的嬰兒,約需2.2公克;6個月到1周歲約需1.5公克;以後逐年遞減至每天每公斤約需1~1.2公克蛋白質。讓我們試算一下,每天奶量(以出生型嬰兒配方每100
c.c.含1.5公克蛋白質為例)達1000
c.c.時,約可供給蛋白質15公克,約是1歲大嬰兒每天的需要量。因此,較大嬰兒添加副食品時,並不特別需要「高蛋白」的食物。據我們所知,6個月以上的較大嬰兒,除了奶水以外,父母通常會餵以蛋、肉泥、小魚……等蛋白質食物,如果又同時哺以含較高蛋白的「較大嬰兒奶粉」,則蛋白質供給量勢必超過需要量,由於醣、蛋白質、脂肪三者供給之不平衡,反而可能造成嬰兒體重不能增加。
寶寶太胖了,是不是要改喝低脂奶粉?
談到脂肪,大家就會想到肥胖。現代的成年人,怕胖也怕肥胖的併發症,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因此在飲食上對低熱量、低脂、低膽固醇的食品都已開始注意。但是如果因為這樣,讓嬰兒很早就開始吃低脂、脫脂奶粉,則是不對的。很多專家都注意到,在2歲以內的幼兒,腦部的成長、荷爾蒙的製造,均需要脂肪和膽固醇,所以不建議特別限制。以最適合嬰兒吃的母奶而言,在正常狀況下,每100
c.c.含脂肪約3~4公克,所含的膽固醇,也比牛奶或嬰兒配方高出許多。一般2%低脂鮮奶,則每100 c.c.只含2公克,對2歲以內的幼兒來說,是不夠的。
至於維生素和礦物質雖不能供給能量,但也是成長之必需品。一般而言,如果一個嬰兒每天的奶量正常,則維生素和礦物質之供給量是足夠的;如果奶量不足,可考慮加上水果、果汁等副食品。但若寶寶嚴重厭食,則適量添加「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滴劑是必需的。
副食品的添加
到底要什麼時候開始給寶寶添加副食品才適當?
嬰兒前4個月以母乳或嬰兒配方為主要營養來源,如果奶量足夠,一般不須添加副食品。4個月以上,則須考慮開始添加副食品。須特別注意的是,太早添加副食品,有時反而易引發消化、吸收不良。至於副食品究竟什麼時候添加最理想,應視嬰兒每天喝奶量、胃腸生理機能的成熟度而定。添加副食品的時機,筆者在許多場合都做以下的建議: 1.嬰兒出生4~6個月以上。 2.嬰兒體重為出生體重的2倍時。 3.嬰兒每天喝奶量超過32盎司(960 c.c.,以整數算則約1000 c.c.)以上時。
有養過小孩的父母應有經驗,通常4~6個月時的奶量,常是1歲以內最高者(每天約為1000
c.c.),這時的體重也大約為出生時之2倍;因此對正常嬰兒來說,這3個條件常是一致的。從生理學的觀點而言,負責消化工作最重要的腺體(胰臟),一般在4~6個月大才慢慢成熟,因此含澱粉、蛋白質、脂肪較多的食物,以4~6個月之後再逐漸加入為宜。要給寶寶吃什麼樣的副食品才營養?可以一次給很多種嗎?
到底要幫嬰兒添加什麼副食品才好?一般以能提供「能量」的澱粉為最先考量(並非「蛋白質」,這在前面已解釋過)。澱粉中,一般建議以米食或其他穀類為優先,尤其是稻米(因為穀類食品以稻米最不會引起過敏)。一般常用的蛋類,因「蛋黃」較少過敏原,可先少量給予;至於「蛋白」則對有過敏體質的孩子,不宜太早餵食。很多人在嬰兒2~4個月時餵予果汁,必須提醒的是,根據研究顯示,柑橘類是較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因此對有「過敏體質」的嬰兒,建議延後給予,甚至有人主張延到兩歲以後。須注意,無論給予任何副食品,都建議每次只加一種,因為同時添加多種新的食物,有時較易產生不適應症。我的寶寶很愛吃稀飯,是不是可以斷奶了?
1歲以後,當固體食物逐漸變成主食時,「什麼時候可以斷奶?」是很多父母所關心的問題。很多專家建議,正確的觀念應該是斷奶瓶,而非「斷奶」。一般而言,要達到每天鈣質的最低需求量,9~12個月的嬰兒每天至少須攝取500
c.c.以上之奶量。如果想要改喝味道較好的鮮奶,一般也建議在1周歲以後為宜。另外,很多不同地區的研究顯示,2歲大的嬰兒,實際上最欠缺的營養為:鐵、鈣、鋅及葉酸,可作為額外補充維生素之參考。
人的一生中,有什麼時候會在短短一年中「體重增為原來的三倍,身高增為原來的一倍半」?答案是0~1歲。即使是青春期,也沒這麼快速的成長!在第一年的人生中,要有好的成長,就必須有足夠的能量及均衡的營養供給。本文一再強調「均衡」的重要性,相信對孩子的哺育,會有很大的幫助!再度強調:添加副食品時,以「增加能量」為主,而非「增加蛋白質攝取量」。2歲以前,不須特別限制「脂肪」與「膽固醇」之攝取。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8836&prev=8839&next=8831&l=f&fid=28
**********************************************************************
你該知道的副食品餵食問題
林口長庚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任周怡宏
在健兒門診中,常見四~五個月大的寶寶已有厭奶現象,但媽媽雖心急,卻不知如何應對,反而勉強寶寶吃奶,或者錯將米麥粉加入奶瓶中而當成副食品。十之八九的媽媽,並不知道副食品餵食的定義是在提供寶寶咀嚼訓練,因此應使用湯匙哺餵才是正確的做法。
小兒科學界的副食品添加建議
長久以來,學界對給予寶寶副食品原本就有二層意義,一方面是做為斷奶食物,即使可以其他食物替代將失去的母乳;二方面是積極的補充四至六個月大寶寶在熱量、鐵、維生素及其他可能缺乏的稀有元素。
至於給予副食品的時間則建議在四~六個月間給予,而不要晚於六個月。另外,學界也認定副食品不應加入奶瓶中,而應由湯匙給予,除非為了醫療上的理由(例如胃食道間逆流)。
寶寶吃的是副食品或是奶瓶添加物?
最初的副食品應給予什麼呢?一般建議可使用的食物有以下數種:
1.嬰兒穀類食品以補充熱量及鐵質,可以1:6重量比與母乳、配方奶粉混合(熱量約108cal/l),或與水混合(熱量約52cal/l);通常單一穀類(預煮過,已部分水解),尤其米(即一般的嬰兒米粉)的接受性相當良好。
2.較稀的泥狀蔬菜、水果及肉類均可,至於其使用順序並不重要。
媽媽們看到這裡,應可以很清楚了解,副食品與奶瓶添加物是完全不相同的,而嬰兒麥粉也並不是首選的副食品。
多樣化副食品可平衡營養素吸收
由於副食品中通常含有多量醣類,因此可以將配方奶粉為單一食物的熱量來源的缺點予以平衡。至於較高蛋白質含量的副食品,例如肉品,也可以與較低蛋白質含量(如水果及果汁),兩者間做一平衡。
從熱量角度考量,起初副食品可能因份量少,只佔全日熱量1/10不到;但是一至二個月後,多半已可佔約1/4至1/5的比例。我們要提醒的是,每日應給寶寶1~2次的副食品餵食(四~六個月大時),而種類則應多變化,才能在多樣化中提供各類營養素的補充。
應給予嬰兒副食品的五大理由
(1)因應寶寶必然發生的厭奶期
(2)及早練習寶寶咀嚼的能力 (3)只由母乳或奶粉供給寶寶營養並不夠 (4)副食品餵食與語言發展有關 (5)適時提供並促進正常味覺發展
寶寶可以開始餵食副食品的時機
1.頭頸部挺直且可與軀幹成一直線,可以抱著坐。
2.會注視家人進食,有時會伸出手靠近食物。 3.較以前唾液分泌增多,有時會閉著嘴做咀嚼狀。 4.對可以吃的食物表現出興趣,且有伸手拿取的動作。 5.餵奶時不如以前專心,並且時間較為拉長。
促進寶寶副食品餵食的四大招數
(1)尊重寶寶個別差異
(2)配合寶寶副食品餵食的時機 (3)首先使寶寶適應湯匙餵食 (4)寶寶的初期咀嚼需要多次反覆練習
醫師的建議與叮嚀
相信仔細看過以上說明,媽媽們必定可以充分明瞭給予寶寶副食品的種種重要觀念與實際做法。身為兒科醫師,我們堅持應給予寶寶吃的權利(除非有特殊的身體疾病,在經醫師詳細檢查後,認為不適合給予副食品);而且應該使用正確的餵食方法,不要受廠商或左右親友不當的影響,反而給了寶寶錯誤的示範,其實反而剝奪了寶寶咀嚼的初期訓練;另外,也要仔細評估,並且均衡奶品及副食品的使用次數及份量,千萬不要勉強,而要順勢利導。最後,希望有心的媽媽們都可以最大的耐心與信心,樂觀的期待寶寶最愉快的副食品餵食經驗。
(取材自育兒生活雜誌)
資料來源http://www.enfamama.com.tw/stage1/s1sbaby02_8.htm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8743&prev=8790&next=8742&l=f&fid=28
**************************************************************************** 嬰兒副食品飲食衛教 寶寶副食品 食譜
1.添加副食品的理由
a.積極補充4-6個月大嬰兒熱量、鐵質及其他維生素。
b.幫助嬰兒適應各種不同的固體食物作準備。
c.訓練嬰兒的咀嚼能力,以避免日後造成偏食。
d.副食品餵食與語言發展有關,適時提供促進正常味覺發展。
2.添加副食品的原則
每個嬰兒都有自己的生長模式,副食品的添加需依嬰兒本身的需要逐漸進展至滿週歲時能適應成人飲食為止。
副食品添加順序:液狀→糊狀→泥狀→碎丁→塊狀。
3.寶寶副食品的製作:
(一)蔬菜類
菜湯(汁):將新鮮蔬菜洗淨切碎,投入鍋內加水煮沸;煮開約三分鐘後,再取出菜湯(汁)冷卻即可。
菜泥:將纖維少或嫩葉的蔬菜洗淨去皮切片,加少量水蒸煮。煮熟後用湯匙壓碎呈泥狀。
剁碎蔬菜:將葉菜類蔬菜洗淨切碎,加少量水蒸煮,待菜蒸爛後盛出。
(二)水果類
果汁(以新鮮、多汁的時令水果為主,切記果汁不需額外再加糖)。
柳丁、橘子類:
將其切片後,用湯匙壓成汁。
蕃茄、葡萄類:
先將其置於碗內以熱水浸泡兩分鐘再取出、去皮,用乾淨的紗布包起來後,再用湯匙壓出汁。
西瓜、香瓜類:
將瓜肉挖出、至於碗內後,再用湯匙壓出汁。
果泥
(1)選擇熟軟、纖維少、肉多的水果,如:哈密瓜、木瓜、香蕉、蘋果等。
(2)將水果洗淨後去皮。
(3)用湯匙刮取,壓成泥。
(三)五穀根莖類-部分嬰兒易導致過敏,需由醫師評估添加。
米糊、麥糊:
取適量米粉或麥粉,至於碗內,加適量奶水或開水調糊狀餵食,初次使用,請試原味之米(麥)粉。
餅乾、土司麵包、饅頭:
吃法1:將土司麵包或饅頭烤過,讓寶寶自己拿著吃。
吃法2:將土司麵包或饅頭的硬皮去掉,撕碎後泡入奶水內,以小湯匙餵食。
稀飯:
1.米湯:將米熬煮成粥,取湯汁。
2.薄粥:將一碗飯煮成三碗粥之濃度。
3.濃粥:將一碗飯煮成兩碗粥之濃度。
(四)蛋豆魚肉類
肉泥、肝泥:
選擇筋少之瘦豬肉,牛肉或雞肉,絞碎後蒸熟;將豬肝或雞肝蒸熟後,切成小塊搗成泥。
魚:
選擇刺少、肉質細之魚、洗淨,蒸熟後搗碎。
豆腐:
將豆腐用開水或蒸熟後,用湯匙直接挖食即可。
蛋:
部分嬰兒易導致過敏,需由醫師評估添加。
1.將蛋置於清水中蒸(煮)熟,取出蛋黃以湯匙壓碎,加入少許開水餵食。
2.將蛋打入碗內,加湯汁到八分滿,攪勻,置鍋中蒸熟。
4.寶寶飲食建議表(1個月~12個月)
文章轉載:
http://www.chimei.org.tw/left/left02/leaflet/1024-web-h&einformation/DP_others/5600_24.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