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6日 星期四

6原因7方法,幫助孩子克服害怕 + 父母怎樣帶孩子面對壓力

育兒生活 2月號 NO.261
編訪撰文/陳映潔
諮詢/台北馬偕紀念醫院臨床心理師 王加恩
參考資料/《解開孩子的心靈密碼》蒙特梭利文化公司
插畫/伊萊莎


怕黑、怕高、怕小狗…,甚至會怕紅火蟻!媽咪家中是否也有超級膽小的寶寶?孩子為什麼會害怕?不同年齡層的孩子,怕的東西有什麼不一樣?該怎麼做,才能幫助寶貝走出畏懼的陰霾、安心快樂的長大呢?

認識孩子心中的怕
案例分享1:怕雞的小敏〜
   “今年5歲的小敏,不知道為什麼特別怕雞,連剛出生不久的小雞她也害怕,爸爸媽媽為此感到非常困擾,因為小敏的關係,他們已經很久不敢去逛夜市了,只要不小心被小敏看見攤販販賣的寵物雞,她就會在夜市口放聲尖叫,甚至還會緊張到抓傷父母的手臂…”

案例分享2:紅火蟻別咬我!
  就讀中班的小亨,從來沒有看過紅火蟻,更沒有被叮咬過的經驗,但自從某次從電視上聽見紅火蟻可能致命的消息之後,他連續2個月不敢睡覺、也不敢自己去上廁所,甚至無法自己走在路面上,一定要爸爸抱著才行,最令爸爸媽媽擔心的是,小亨不肯去上學,因為他覺得學校草皮上會有紅火蟻,如果去上學他就會死掉…”

    上述這些莫名且過度的害怕,究竟是怎麼回事?在探究其原因之前,先讓我們一起了解「害怕」這種情緒的發展歷程吧!

「害怕」的發展歷程
    台北馬偕紀念醫院臨床心理師王加恩表示,害怕是一種正常的情緒反應,而且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能力,打從孩子一出生起就會存在,因為它與維繫生存有關。不過,隨著孩子的發展與認知能力的複雜化,孩子害怕的事物也會有所改變。

    一般來說,06個月的寶寶害怕突然間的強烈刺激,特別是在聽覺與觸覺方面,因為這兩種感官都是嬰兒最早發展的出來部分,所以他們特別害怕巨大的聲響,以及「換人抱」的過程中,突然失去肌膚接觸的感覺,此外,他們也怕被大人高舉而懸空、失去支撐的感受,或是被舉高又放下來的墜落感。
    6個月大以後,寶寶進一步發展出一些天生就會有、但是本質上更複雜的害怕情緒,如分離焦慮、怕黑、怕受傷、怕陌生人及陌生動物等。

    一直要到4歲以後,孩子才會漸漸發展出一些經由後天學習而來、比較帶有「文化意涵」的恐懼,如怕壞人、怕爸爸媽媽死掉、怕鬼等等,小腦袋瓜會開始想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來害怕。王加恩心理師指出,這與孩子認知能力的提升息息相關,因為認知能力的增進,他們對環境的解讀與了解也跟著變多,所以在似懂非懂的發展階段中,會開始害怕一些他們以前不知道的事物。

孩子害怕些什麼?
    在《解開孩子的心靈密碼》一書中,王加恩心理師引用發展心理學者KleinLast的研究,為父母整理出孩子最常見的害怕事物類型,從這個表格中,我們也可以很清楚的發現,不同成長階段的孩子,害怕的事物也不一樣,爸爸媽媽若能了解每個階段裡,寶貝可能產生的恐懼,在面對時就不會感到那麼慌張了!

發展年齡
害怕的事物
06個月
巨大聲響、失去身體的支持與接觸
712個月
陌生人、突然出現的東西、不可預期的事物
1
與父母分離、受傷、上廁所、陌生人           
2
巨大聲音、動物、黑暗房間、與父母分離、大型物品或機器、環境的改變
3
面具、怕黑、動物、與父母分離
4
怕黑、動物、與父母分離、不同的聲音
5
怕黑、怕壞人、動物、與父母分離、身體受傷
6
超自然事物(如巫婆、鬼怪)、身體受傷、打雷閃電、與父母分離、怕黑、怕自己獨處或自己睡覺
78
超自然事物、身體受傷、怕黑、怕獨處、媒體上的事物
912
學校考試、學校表現、身體受傷、外表長相、打雷閃電、死亡
青少年期
個人團體關係、外表長相、政治狀況、未來、動物、超自然事物、自然災害、安全


害怕與畏懼的差別
    當孩子有上述的害怕情緒時,爸爸媽媽該如何區分孩子的恐懼究竟只是無傷大雅的可愛行徑,還是需要爸爸媽媽積極介入處理的嚴重問題,亦或是只能尋求專家協助的心理疾病呢?

    王加恩心理師認為,害怕的情緒並非全然不好,適度的害怕是孩子發展過程中的必須要件,它能幫助孩子認識環境、辨識危險、與人建立關係,甚至還能提升自己的表現。

    多數的害怕與擔心都能隨著年齡的增長與足夠的學習經驗而自然減輕或消失,然而,當爸爸媽媽發現孩子的恐懼感已經嚴重到影響他的日常生活作息、學習及社交行為,或是造成全家人主觀上的痛苦,而且情況已經持續6個月以上都未見好轉,就不能只用害怕或膽小來解釋孩子的問題。

    王加恩心理師指出,過去對於孩子恐懼程度的判斷只有「二分法」,一種是不需要到醫院治療的害怕情緒(會自行好轉,且不影響生活),另一種是需要到醫院治療的兒童畏懼症或焦慮症(情況持續6個月以上,且嚴重影響生活)。

    不過,近年來的研究及臨床診斷發現,在二分法的中間,有一群孩子處於灰色地帶,王加恩心理師稱他們為「邊緣的孩子」,他們的情況還沒有嚴重到疾病的程度,但說實在也沒有那麼好處理,如分離焦慮太嚴重、或是很難與同儕玩在一塊的孩子,他們通常先天上都具有著「高焦慮」、「神經質」的氣質特色,關鍵在於,如果父母提供他們適切的引導及健康成長的環境,帶他們度過這一關,他們就沒事了,相反的,如果處理不當,他們很可能朝向疾病的方向發展。

孩子為何變成膽小鬼?
    當孩子為了莫名的原因而怕東怕西時,想必爸爸媽媽一定感到很無力也很困惑,一方面不懂那些東西到底有什麼好怕的,另一方面也想知道,孩子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才變成這樣!

容易畏懼的原因
孩子天生的氣質
    容易畏懼和先天的氣質有關,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可以看得出來,最明顯的是,這些孩子的分離焦慮通常都很高,對環境也比較敏感,需要花較長時間才能適應,舉例來說,換個地方睡覺就難以入眠。

    王加恩心理師表示,天生氣質退縮、敏感、情緒負面且適應力差的孩子,是容易產生畏懼心理的高危險群,這些孩子需要爸爸媽媽更多的接納和足夠的教養技巧,才能快樂長大。

來自父母的因素
    王加恩心理師認為,有高焦慮特質的孩子,通常他們的父母也具有高焦慮的傾向(因為氣質是由基因遺傳而來),經常採取一種高情感涉入(High EE)的教養方式,簡單來說,就是什麼都要管,從孩子學走路就開始了:「小心啊寶寶!不要跌倒啊!走太快了」,等孩子發展到23歲以後,往往也會因為父母的過度保護而缺乏接觸新事物的機會(如較少帶他出門、限制他和同儕間的互動等),新刺激一旦少,孩子在封閉的環境下成長,自然也就變得容易畏懼了。

    事實上,幼兒的發展必須透過對周遭事物的探索、觸摸、觀察與互動,來獲得成功、愉悅的經驗,以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心和對他人的信任。因此,父母若是經常將每件事都視為是危險、困難的,事事都幫孩子出主意或代勞,容易讓孩子缺乏信心,同時也認為環境中的大小事物都是危險的,自然容易有適應不良、畏懼的心理產生。

    高焦慮特質父母對生活的憂慮、擔心,經常不自覺的感染給孩子,讓孩子也跟著莫名的擔憂起來,有些爸爸媽甚至會直接跟孩子吐苦水,將自己的煩惱、害怕與不如意一股腦的向孩子傾訴,忽略孩子幼小的心智是否足以承受,無形中也不斷將這種容易焦慮的特質傳遞到孩子身上。

旁人的渲染與誇大
    孩子為什麼會怕黑、怕鬼?雖然根據心理學的說法,人類的視覺若失去作用,就會對環境中不可預知的危險產生恐懼。然而,在黑暗的環境裡,孩子如果有爸爸媽媽在旁陪伴,給予擁抱及安慰,讓他有足夠的安全感,他們是不至於太過恐懼的。反之,如果媽媽本身也很怕黑,一停電就大聲尖叫,孩子見到大人如此激烈的反應,就會做出負面模仿,加深對黑暗的畏懼感。就如同怕水的父母,其孩子多半也不會游泳一般,孩子對事物的畏懼感與周遭人的態度息息相關!

    同樣的,年幼的孩子怕鬼也是受到成人世界的渲染所致,當電視媒體或身邊的大人談論到鬼怪時,其嚴肅、驚恐的表情和動作,及當時詭異的氣氛,這些畫面都會深深烙印在孩子的腦海裡,所以很多人到了成年都還會怕鬼,由此可見幼兒時期的知覺經驗影響有多大。

害怕環境失控
    幼兒無法像成人一樣區分幻想與現實的不同,當他們看見某種自己無法解釋的現象時,可能會聯想到另一件可怕的事情上,並且確信自己的聯想為真,例如:第一次接觸電梯的孩子,看見進電梯的人和出來的人不一樣,就會認為電梯會把自己變不見,因而不敢搭乘。

    王加恩心理師解釋,當孩子的能力不足以因應環境的需要,就會因為害怕失去掌控感而感到畏懼,因為他們沒有接觸過電梯,不知道那是什麼、該如何使用,又見到了奇怪的現象,可是受限於語言表達及理解能力的不足,無法把整件事情弄清楚,就會因此而感到害怕。

為了引起注意
    很多特別聰明的孩子會發覺,當自己表明心中的害怕時,往往會倍受成人的關愛和呵護,甚至可以藉機逃避他們不想做的事情。王加恩心理師認為,如果類似的經驗一再發生,很可能無形中增強孩子的畏懼表現,他們會因為感受到害怕的好處而一直這樣下去。

過去創傷經驗導致
    若孩子的身體曾經承受過痛苦,或是精神上有過明顯的負面情緒經驗,其自我保護機制就會不斷提醒他,這個東西不能碰、最好馬上躲開它,畏懼感就會因此產生,例如:原本很喜歡狗狗的孩子,一旦被狗咬了,從此看見狗就會躲得遠遠的,不敢靠近。

    這時,爸爸媽媽若沒有做適當的處理,反而以威脅(如:不乖一點下次再叫狗狗咬你!)、忽視(如:膽小鬼,狗有什麼好怕的?)或是不當的過度保護方式(如:看吧,以後不要跟狗玩!)來加深孩子的畏懼感,在相同的負面情緒不斷累積下,孩子就可能越來越退縮、膽小且缺乏自信。

聰明處理,寶貝不怕!
    王加恩心理師表示,孩子會有害怕的事情是很正常的情緒反應,但是否一定會衍伸出更強烈的恐懼或是焦慮呢?並不見得,如果在害怕的當下,孩子能夠懂得自我安撫,或是得到爸爸媽媽的安慰和適當協助,這種害怕的感覺是會過去的。

    對於不善於表達的幼兒來說,開口說出心中的怕或許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爸爸媽媽可以從哪些地方瞧出端倪呢?

掌握孩子的情緒
    孩子心中的畏懼不論多麼微小,都是有跡可循的,爸爸媽媽若能及早發覺,就能第一時間尋求解決之道,避免情況惡化。害怕時,孩子會有哪些行為出現?王加恩心理師和小編一同整理出幾個幼兒常見的反應,提供爸爸媽媽作為參考!

1.      生理作息發生大變化
特別是對很小的孩子來說,其害怕的反應最常表現在飲食、睡眠情況的變化上,如食慾不振、失眠,甚至是尿床。

2.      逃避
躲避是孩子害怕時最直接的反應,孩子碰到害怕的人、事、物時,可能會馬上躲起來、臉上露出害怕的表情,或肢體有閃避的動作。

3.      哭鬧
當孩子面對躲避不了的情況,又無法用語言來說明心中的害怕時,就會以哭鬧的方式來表達。

4.      不安的小動作
反應強度較低的孩子,害怕時可能出現一些不易察覺的小動作,如咬手指甲、不停眨眼、坐立不安、手掌緊握、絞手、緊抓著某個人或某樣東西、全身僵

5.      退化行為
當孩子不能對外宣洩自己的感覺時,負面情緒就會漸漸沉澱為心理上的問題,可能出現一些退化的行為,如突然又開始尿床、吃奶嘴、吵著要人抱或要媽咪陪他睡覺,好像回到小BABY的身分一樣。

6.      不聽話
平常乖巧的孩子如果突然變得不聽話、無理取鬧,甚至有攻擊或破壞的行為出現,亦有可能是心裡感到害怕的一種訊號。

化解孩子的畏懼
    當爸爸媽媽發現家中寶貝正為了某件事情而感到害怕、焦慮時,該如何處理才能幫助孩子克服畏懼,變得更勇敢?

1.     讓害怕、喜歡的事物一起出現
    根據古典制約法則,倘若每次看見狗狗,孩子就想起狗狗咬人的痛而跑掉,爸爸媽媽就應該設法打破這樣的制約反應,也就是讓狗狗的出現同時伴隨一件愉快的事情發生。
    舉例來說,在狗狗出現時,媽咪可以用很開心的語氣對孩子說:「好可愛的狗狗喔!我們去買冰淇淋和狗狗一起吃好不好?」,進而重新制約孩子對狗狗的反應,讓孩子看見狗狗就想起愉快的經驗。

2.     循序漸進的親近害怕事物
    有系統的逐漸遞減孩子對事物的恐懼,最後達到完全不怕的程度,例如:孩子原本很怕蛇,害怕到不敢睡覺,甚至做惡夢驚醒,爸爸媽媽可以先提供小張的、卡通化的可愛蛇貼紙給孩子玩,並且以蛇為主角為孩子說一些有趣的故事,等孩子接受了,再提供大張一點的貼紙,然後是蛇的圖片、照片、影片,最後帶孩子到動物園看真實的蛇,這就是所謂的系統減敏感法。

3.     觀察模仿勇敢的孩子
    班都拉的社會學習理論認為,人的行為是經由觀察、模仿別人的行為而學來的,所以孩子對事物的畏懼也是因觀察到其他人的畏懼所致,所以,我們若能讓他重新觀察到其他孩子的勇敢行為,他也就不會再感到害怕了。

4.     分享類似的恐懼經驗
    爸爸媽媽一方面可以鼓勵孩子把害怕的事情表達出來,並在旁耐心傾聽、為他解釋,另一方面也可以對孩子坦承自己也曾有過類似的恐懼經驗,讓孩子感覺自己是被爸媽所了解的,而且並不是只有自己會感到害怕,如此一來他就不會覺得自己很沒用,能夠開始建立起自信心。
    不過,王加恩心理師提醒爸爸媽媽,在與孩子分享恐懼經驗時,還是要考量孩子的心智發展來決定說法,盡量說得簡單一些,對於不適當的內容也要有所保留,不要說得太誇張,否則孩子原本沒知道那麼多時還不怎麼怕,知道了反而增強他的畏懼感。

5.     為孩子說明一切細節
    當孩子因為不了解狀況而感到害怕時,爸爸媽媽可以為他解釋一切細節,並具體告訴孩子事情發生時,他可以怎麼做。例如:當孩子害怕媽媽離開他的身邊時,媽媽可以告訴他:「媽咪現在要去買菜,回來才能煮飯給你吃,你乖乖跟奶奶待在家裡,看你最喜歡的巧虎卡通,等巧虎演完以後媽咪就會回來囉,到時候你可以陪媽咪一起煮飯!」。
    當孩子可以預期接下來會發生哪些事,也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比較不會那麼害怕了。

6.     賦予勇氣的儀式化行為
    王加恩心理師表示,像收驚、禱告等宗教行為都是一種儀式,能夠帶給人們安全感,讓我們心裡有個訊息:「有東西在保護我,所以我一定可以克服困難!」。
    不過,能夠帶給孩子勇氣的儀式並不限於上述宗教行為,爸爸媽媽自己也可以創造一種「魔法噴霧」,當孩子覺得害怕時,就輕輕噴一點在他的身上,並且告訴他,魔法噴霧會帶給他力量,讓痛痛都飛走,也會把壞東西給趕跑,同時也別忘了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發出同情的聲音,讓他知道爸爸媽媽有感覺到他有多痛、多害怕,這對孩子來說會有很大的治癒效果。

    王加恩心理師提醒,魔法噴霧之所以有效,重點並非在於魔法噴霧本身,而是爸爸媽媽在噴的時後散發出來的那種「很厲害」的感覺,其中當然也包含了對孩子滿滿的關愛、支持和相信。要是爸爸媽媽在給孩子噴魔法噴霧時心情很差、隨便應付,甚至正眼也沒有瞧孩子一下,魔法噴霧恐怕就失去其魔法效力了!

7.     繪本力量大無窮
    只要是孩子,一定都喜歡聽故事,建議爸爸媽媽平常可以為孩子說一些關於恐懼議題的故事,讓孩子從中獲得一些經驗值,了解、接納自己害怕的事物,並學會自我安撫,未來在面對類似情況時,就不會感到那麼無助了!

推薦繪本:
1.      書名:《拉奇和小獅子》
作者、繪者:馬瑞克.薇若妮卡
譯者:蘇懿禎
出版社:阿布拉教育文化
簡介:拉奇是世界上最膽小的膽小鬼。他想當飛行員,但有誰聽說過膽小的飛行員呢?拉奇一看到狗,就會嚇得逃走;黑黑的房間,他也不敢進去。甚至連其他小孩都怕,難怪沒有人想跟他一起玩。有一天,小獅子出現了,好像只要跟小獅子在一起,拉奇就充滿了勇氣。拉奇變得越來越厲害、越來越聰明。直到有一天,他才發現原來就算沒有小獅子,他也可以勇敢又強壯

2.      書名:《安娜害怕的時候》
作者:海恩茲.亞尼許
繪者:芭芭拉.容格
譯者:李紫蓉
出版社:阿布拉教育文化
簡介:安娜是一個很聰明的小女孩,當她害怕的時候,她會召喚她的巨人朋友、三十三個騎士、綠龍、羽毛仙子、磁鐵山……,還會召喚自己,大聲的說:「安娜一點都不怕!」然後安娜就安心的睡著了,只有巨人還醒著,守護著大家。

3. 書名:《吃掉黑暗的怪獸》
作者:喬依絲.唐
繪者:幾米
譯者:彭倩文
出版社:大塊文化
簡介:小男孩在夜裡睡不著。他覺得,黑漆漆的床底下,躲了一隻怪獸.…哇,仔細一看,床底下真的有一隻小怪獸耶。這隻怪獸老是覺得肚子餓,餓得不得了!小怪獸到處找東西吃。你猜,他吃的是什麼?他在吃「黑暗」!他到處吃呀吃,越吃,身體就變得越大。假如他把全世界的黑暗都吃光了,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呢?


王加恩
現職:台北馬偕紀念醫院兒童青少年心理諮詢臨床心理師
學歷:國立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臨床心理組畢業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博士班
經歷:宜蘭聖母醫院暨早療中心臨床心理師與精神治療組組長
      蒙特梭利幼兒雙月刊「心理診療室」專欄作者
     
元智大學幼保系兼任心理學講師
資料來源http://www.mababy.com.tw/knowledge/article.aspx?aid=929206A039B94AE0







*********************************************************************
父母怎樣帶孩子面對壓力
當孩子說,「體罰、考試對我有壓力」許多父母或許很疑惑:「我怎麼都不知道?是孩子不願意跟我說,還是,說了我也不知道怎麼辦?」「我不是專家,能幫他解決問題嗎?」本期特別專訪了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秘書謝淑美,請她談談,在面對孩子的壓力時,父母,可以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先別把壓力當敵人
當我們要談論「父母如何幫助孩子面對壓力」時,有個很重要的前提是:我們不能去否定壓力、或認為人的生命裡不應該有壓力。事實上,有種說法認為,人從生下來的那刻起,至少會面對到兩種壓力,一是生存的壓力,一是尋求自我突破的壓力。生存的壓力指的是,當人必須在一個資源有限的群體裡生存時,他就必須去面對資源可能匱乏、或群體裡自我與他人意見不同時的壓力;此外,人本身也會對自己有所期待,內在的趨動力常會讓我們無法滿足於從此就是這樣的狀態。所以,父母想幫忙孩子面對壓力時,先不要把壓力當敵人,也不要希冀人會沒有壓力,當你這麼希冀時,往往就會成為一種壓力了。
壓力是存在的,但有個重點需要去釐清:那壓力是不是你願意去扛的?我們可以看到,有些人最後無法承受壓力而呈現崩潰狀態,往往是因為那壓力不是他所能夠選擇的,也因此想不出解決的辦法,只能照著別人掌控的狀況往前走。但如果人是自己的主體,可以選擇要做的事,並了解會付出相對的代價和承受的壓力,而不是只能被動地接受時,他才可能仔細思考怎麼去面對壓力、解決壓力。
讓孩子練習感受、貼近自己
要怎麼覺察到孩子有壓力?建立在兩個基礎上,第一,是對孩子有一定的敏感度和親近,如果一個父母能認真地去感受、而非用自己的價值觀去想「孩子究竟有沒有壓力」,從孩子一些外表的徵狀是可以查覺的;此外,如果父母與孩子平常就夠親近,習慣溝通,孩子也比較能夠主動地向爸媽訴說。 第二,要讓孩子覺察他自己的壓力,過程裡一定要帶著孩子去貼近他自己的感覺。如果在孩子的成長中充滿了命令,他會不太容易相信自己的感覺,或是覺得認為「這件事帶給我壓力」的感覺是對的。而對自我的了解既然是透過大大小小的事情累積而成的話,一個對自己有較清楚意識的孩子,才會比較了解自己的狀況,了解了也才會處理。一些被壓力壓垮的孩子,往往是因為急著想完成一些事情,把做那些事情放在自我感受之前,卻搞不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因為,也沒有人問過他。
主動關切、傾聽孩子
無論父母過去是否有與孩子談壓力的經驗,從現在開始,如果你察覺到孩子有些自己無法解決的壓力,或外表看起來不太快樂時,都可以去問問看:你怎麼了?你想要怎麼樣?「主動關切」是很重要的,在幫孩子面對壓力時,父母首先要能提供他情感上的支持,讓他相信.即使世界上的人都怪他、誤解他,你都願意聽他、了解他,這是一種疼惜,更是一種幫他超越「孤立」的感覺。許多時候,事情有沒有解決往往不是最重要的,孤立、不被了解、沒有被照顧的感覺,往往才是使孩子真正無法承受的。因此無論如何,先讓孩子知道,你願意聽他說。  
在聽的過程裡,無論孩子說什麼,都不要用自己的主觀價值去判斷,認為:你怎麼可以這樣想,人家不是這個意思啦,或緊張小孩這樣說是不是就代表要去打人了。到頭來,孩子會變成只對你說你能接受的話,以求趕快脫離你的嘮叨。父母甚至就當鸚鵡,孩子說好委屈就說「嗯,真的很委屈」等,或是認真地點頭,對孩子來說,這就夠了,足以讓他在說的過程裡,肯定自己的感覺,了解你的支持,也才有力量去想後面的事。
情感的支持後面,就是要協助孩子去發展理性的思考,請他自己說說他認為事情為什麼會是這樣,怎麼辦?為什麼說是「協助」孩子,因為我們必須相信孩子會有自己發展方法的能力,他不是那麼地無能,而是需要不同的思考角度和方向.父母的角色就是協助他把問題想清楚,而非希冀自己像個可以丟出「法寶」一樣的專家,直接替他想辦法或替他出面解決,反而扼殺了他的發展。
理性思辨、分析壓力
面對孩子被老師體罰或言語羞辱的壓力,父母可以先思考,孩子最在乎的是什麼?體罰或言語羞辱挾帶的是對孩子的眨抑,被體罰過後,孩子常會想的是:我真的有那麼糟嗎?此時,父母可以先讓他情緒發洩,問他難不難過?鼓勵他說出自己的委屈。孩子若說「很難過,可是我就是笨才會被老師打或罵」,父母可以問他說:「你覺得自己真的笨嗎?為什麼?」帶孩子 老師之外的觀點去重新建立對自己的認知,協助小孩找回自己。用具體的事實告訴他,你從哪些事情覺得,他並不笨,讓他看到一個更全面的自己。 
再來,再跟孩子討論理性的部份。和他談談就算他做錯了,大人就可以打小孩嗎?孩子常常即使說不行,也會疑惑:「老師為什麼會這樣?」,這時,可以和他 談談 老師是怎麼去處理事情和自己的情緒的;而我們了 解了 老師和他的難處,不一定就要認同他的作法。當孩子一旦理清是非後,他可以選擇自己怎麼面對,不會再有那麼大的恐懼和仇佷,即使事情沒有太多的改變,但起碼孩子不會一昧地認為自己被壓柞、無能,因為有人重視他的聲音,也肯定他有權利說出自己的聲音。
至於家長要不要出面 老師接觸,我建議應該從每個家庭自己是否願意的基礎上來思考,無論選擇出不出面,父母不要因為自己不敢面對老師,也變得不敢面對小孩。第一,即使對抗不了大環境,也要護住自己的孩子,讓他有被照顧的感覺;第二,不要太擔心孩子有了這些感覺,會不會得罪老師,小孩是在真實環境裡的人,他們通常很會察言觀色,無須太過操心他們不懂如何保護自己,重要的是,當他的想法整理過後,他才可以選擇自己要怎麼面對。
尊重孩子一時的價值選擇
課本很無聊、但考試就是要考,也是孩子的壓力之一。但考試的環境若無法改變,父母該怎麼跟孩子談、思考這事情?
舉個例來說,有個森林小學的學生上國中後也覺得課本很無聊,因此,他寧願把時間投注在其他課外書籍上,但他給自己的底限是及格,因為他不想再念一次這麼無聊的書,上課也認真地一次聽懂。他並不是放棄學習,相反地,因為他熱愛知識,所以自己發展出一套兼顧學習和應付學校的方法。我們也不必把應付當成壞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現實要面對,能夠選擇自己的標準到哪裡也是一種能耐。
因此,父母帶孩子思考考試和念書的事情也是如此,孩子重視的是什麼?若是學習,就不要被分數決定了對自己的評價,應該重視真正的學習而非外在的成績;若孩子真的重視自己的成績,如:為什麼數學就是考不好,也不必一味地告訴他分數不重要,因為孩子有時在乎的不見得是那個分數,而是:為什麼我就是無法掌握這個東西?這樣,慢慢地和孩子討論解決的方法,看看問題是出在哪裡,孩子必須有所突破,才會有真的自信。
在與孩子討論的過程裡,有一點很重要的是,父母也不必完全壓抑自己想法。
面對孩子價值觀與我們不同時,如,孩子就是支持體罰、或就是覺得考上明星高中很重要時,首先,父母應該先問這壓力是不是自己帶給孩子的?如果不是,在情感支持的部份,父母還是要堅持到底,不要一定要孩子否認自己的價值。但,在理性探討上,父母仍然可以努力地提出自己的想法與孩子激盪,而且提出的必須是道理,而不是訴諸於權力或嘮叨。真無法達成共識也不須急於一時,決定權仍然在孩子手上,若認為自己堅持的是有道理的,日後都還是可以和孩子繼續討論。畢竟,父母應該在乎孩子超過在乎事情、在乎道理。
壓力既不可免,人的成長也不能設定在一個一直很順的狀態。人的一生並不是在追求順,而是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逐漸相信自己有能力去面對困難。身為父母,我們讓孩子走出壓抑與孤立,只要相信他會有理性去發展方法,而父母,正是他走向面對壓力的一個陪伴者、討論者。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hmDjQnKFERkTTOj7Xpzi7.nJ/article?mid=25







******************************************************************************
寶寶必修學分~挫折忍受度
採訪/洪憶文
諮詢/檸檬樹幼稚園陳靜如老師
現代生育率低,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爸爸媽媽竭盡所有,為孩子打造一個「無障礙」的環境。然而,經專家研究顯示,越是沒有經歷過挫折的孩子,長大後,生活應變能力越低,對他的成長反倒是有害無益,可見大家有必要重新認識挫折教育。 提到「挫折」,大家腦海中一定會浮現,憤怒、哀傷、痛苦等負面情緒,認為它帶來的都是不好的感覺,其實既然挫折無法避免,如何從中獲得力量,便是我們所要深思的。父母在挫折教育中扮演的角色,則是培養孩子獨立的意識,及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
挫折並不可怕,一味的逃避只會陷入更大的困境,今日社會,孩子成長問題頻傳,和挫折忍受度的降低,可謂密不可分。父母們不妨放開緊握的雙手,讓孩子從不斷跌倒中站起來,直至茁壯堅強吧!
挫折何處來
俗話說:「三歲定終身」,幼兒階段是孩子個性的確定期,即早展開挫折教育,將使他們能夠坦然面對困難,從中學習成長。孩子的行為模式,深受經驗所影響,做了什麼事、父母的回應是什麼,都刻劃在他們腦海裡,成為以後行事的指標。因此過度的溺愛與漠視,會讓寶寶形成錯誤的認知,到了他長大時,要改變他的想法就難了!
或許大人們會感到奇怪,現代的孩子衣食不缺,真有那麼多的挫折嗎?站在成人的角度,自然會把一切視為理所當然,但重要的是,從寶寶的角度來看世界,原本我們以為很簡單的事物,他往往需要一再的摸索才能了解,而這個過程未必都是愉快的。適度的引導是挫折教育中的關鍵,父母在展開機會教育之前,需得先了解孩子受挫的來源。
Why寶貝不開心?成長篇
檸檬樹幼稚園陳靜如老師表示,寶寶從襁褓步入幼兒時期,想要「自己動手做」的意識越來越強,不管是爬行、走路、使用餐具、玩耍等,非得一試再試,直到滿意為止。爸爸媽媽一方面擔心年幼的寶寶無法保護自己,一方面為了節省時間,常常在孩子動手之前,便習慣替他做好。
雖然父母的顧慮實屬情有可原,但在一再被打斷的情況下,寶寶也變得十分焦躁,甚至開始哭鬧了起來。這是因為孩子需從自己完成的動作裡,獲得滿足感,而滿足感的累積,有助於增添他的自信心。久而久之,若父母毫無察覺的話,待寶寶學習的興頭一過,他便會習慣讓爸爸媽媽安排一切,遇到挫折只會尋求父母的協助!
Why寶貝不開心?同伴篇
兩歲左右的寶寶,開始對「同伴」感到興趣,家裡有小客人或是出外遊玩的時候,一雙滴溜溜的眼睛,總是繞著對方轉。父母看見了,多會鼓勵小朋友一起玩耍,可是每次過沒幾分鐘,兩個人就開始上演玩具爭奪戰!
由於大部分家庭都只有1~2個孩子,寶寶從小的認知中,便認為所有的東西都是他的,所有的人都應該滿足自己的需求,當對方不肯相讓,孩子就會以哭鬧、搶奪等行為,表達心中的不滿。爸爸媽媽不必急於將兩人拉開,反倒要抓緊機會,教導孩子「所有權」的觀念,或提醒他們「輪流」的方式,讓雙方都能玩到新的玩具。
Why寶貝不開心?環境篇
孩子再大一點時,就會進入幼稚園就讀。雖然短時間內認識那麼多的朋友,讓他感到非常新奇、熱鬧,但以往陪在身邊的父母,一下子失去了蹤影,加上對團體中的課程、遊戲不熟悉,挫折感馬上隨之而來。
在同儕的相處中,孩子慢慢會產生比較的心理,舉凡小偉為什麼長得比我高、玲玲學東西好快喔這一類的發現,皆會在無形中增加他的心理壓力。當孩子在學校表現失常,父母與老師應該一同努力找出原因,並依個別情況輔以不同的啟發。
例如有些小朋友在體能遊戲中,若表現不如預期,常表現哭鬧、逃避反應,老師可再以分組競賽的方式,讓小朋友看到其他挫折忍受度高的孩子,如何接受競賽結果,學習所謂的「運動家精神」。至於在家活潑,在學校卻一聲不坑的孩子,則可鼓勵他去帶領另一個小一點的孩子,慢慢展現自己的才能。
化阻力為助力
近年來,中西方學者極力倡導「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希望父母與孩子能以正面的態度看待生活的挑戰。但僅僅是讓孩子遭遇挫折還不夠,如何從中增加自己的挫折忍受度、排解挫折感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挫折教育」的終極目標。現在就讓我們一同努力,幫助家中的小寶貝化阻力為助力吧!
1. 打造溫馨的環境:
相信沒有人能否定,一個溫馨的家庭對寶寶的影響有多大,在平和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即使遇到挫折,也能很快地收拾心情,繼續往前邁進。反之,則容易出現種種偏差行為。孩子最重要的學習對象正來自於父母,如果平日父母便常交相謾罵,將責任歸咎對方,那要孩子如何朝光明面思考呢?
如同前面所提到的,孩子的行為在大人眼中,或許是可笑的、微不足道的,但若因此而忽略他的感受,他會更加沮喪。試著懷抱著「同理心」和孩子溝通,從他的角度思考問題,你就會知道他要的是什麼了。
以鼓勵取代責備,以體諒代替比較,家庭應是幸福的港灣,而不是另一個難以喘息的空間,您說是嗎?
2. 如何解決問題:
父母在面對孩子的挫折時,常常會過度保護或一同責怪他人,好像若不如此,無法表現自己有多重視他,結果導致孩子失去學習的機會,並養成依賴的性格。此外,部分父母擔心孩子太過軟弱,便改以故做冷漠,袖手旁觀,輕忽孩子的心力與智慧有限,重複的錯誤練習,只會使挫折感加深罷了!
教導孩子解決問題,著重在引導思考、自我評估。與他一同討論,該怎麼改善困境,之前的失敗原因是什麼,用另外一個角度又會如何呢?給予孩子適度的引導後,接著再讓他繼續嘗試,超越挫折之後,自信心與挑戰困境就再也不是難事了!
哭泣、逃避是很正常的紓解反應,家長無須嚴厲的糾正,提醒他哭泣不能解決問題,困難不會憑空消失,當孩子冷靜下來後,再提供些許建議就可以了!
3. 與老師攜手合作:
學校的人、事、物遠比家庭裡複雜,待孩子進入校園生活後,學校便成為他最大的挫折來源。因此家長有必要了解學校的環境與老師的教學理念,從旁協助孩子。例如與老師討論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是否與在家時不同,孩子在學校時,課業與人際關係的處理為何?老師又該如何教導孩子正確的挫折處理方法?結合雙方的力量,即時排遣他的負面情緒,轉變為成長的契機!

(取材自BabyLife育兒生活雜誌)
資料來源http://www.enfamama.com.tw/stage4/mamabox/s4baby02_101.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