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3日 星期一

寶寶身體不適副食品


寶寶身體不適副食品
http://www.mombaby.com.tw/articles.php?serialno=1001120002









***************************************************************************
寶寶常生病,如何增強抵抗力?

寶寶生病時,常會影響到進食慾望,然而沒有足夠的營養素,就無法提供成長發育所需,因而造成抵抗力下降,生病情形也就更無法獲得痊癒。為了寶寶的健康,除哺育母乳增強抵抗力外,平時養成均衡飲食及衛生習慣,疾病就不容易近身了。 「咳!咳!咳……」「哈啾!哈啾!……」每到了季節交替時,體質敏感的小朋友總是咳嗽聲、打噴嚏聲此起彼落,而且每一次生病都可能拖了許久,仍不見得有明顯好轉的現象,相信這也讓照顧他們的家長更是憂心不已。
每個人一生中都會經歷些許病痛,尤其是在嬰幼兒時期,因身體的各個器官與生理系統仍處於發展階段,以致對抗及處理疾病的能力未盡完全,故生病後的病程恢復期間較長、次數較為頻繁及每次生病的間隔時間也較短;當孩童接觸到充滿著細菌與病毒的環境,此時若是他們身體抵抗力較差,就容易罹患疾病,尤其是發生在越小的小孩就越加明顯。
身體不適易影響食慾
當幼兒生病時,通常伴隨著病況及症狀,進而影響其飲食情形:像是感冒時,喉嚨痛會造成吞嚥疼痛及不適;鼻塞時呼吸不順、味覺及嗅覺同時變差,導致對食物的接受度降低;腹瀉會造成脫水及營養素吸收不良;或是因生病而增加睡眠時間,造成延誤進食等,這些症狀及因素,都會使得生病的寶寶進食量減少,或是無法達到正常的營養素需求。
所以當生病的次數頻繁,或是病程的時間過長時,幼兒就容易在攝食量、營養素,無法達到足夠的生長所需之情形下,又會伴隨著有發育減緩、體力差等問題;而抵抗力又再次降低、生病的情形亦無法獲得痊癒,形成了惡性循環的模式。
其實抵抗力與先天的體質有關,在出生後的前6個月,嬰兒本身具有來自於母體所給予的抗體,來對抗外來的疾病侵襲,這段期間嬰兒生病的次數較不明顯。但過了6個月以後,這抗體的量會越來越少,若再加上病菌的侵襲,孩子就容易生病。故滿6個月大時,之後的營養補充及幼兒照顧技巧,對其身體抵抗力的增加,及改善嬰幼兒的健康都有莫大的影響。
均衡足夠營養增強抵抗力
母乳是寶寶是最佳的營養選擇。母乳中所含的成分最易被幼兒腸胃道消化、吸收及利用,也較不易引起過敏現象,且可降低嬰幼兒引發過敏性體質的反應。另含有人體免疫球蛋白等免疫物質,可幫助幼兒降低被感染的機率。且已有研究指出,常喝母乳的嬰兒罹患感冒、腹瀉、便秘、皮膚病等病症,發生率及死亡率都比餵食配方奶嬰兒要低。因此,為了幼兒的健康,媽媽們應延長母乳的餵哺期間至少至幼兒滿一歲。
到了可添加副食品的時期(約5∼6個月大),除了持續餵哺母乳外,副食品的種類及量也需適度選擇與給予。在剛開始時可先添加澱粉類的食物如:嬰兒米粉或麥粉、煮爛的稀飯或麵條等,因澱粉類食物富含碳水化合物,可維持幼兒的生長所需,且使其他營養素更能在體內發揮完整的功效,維護身體的健康。
另外,蛋白質是製造體內抗體非常重要的一項成分,因此適量的蛋白質攝取也是必須的。在蛋白質的食物部分,可先選擇較易消化的豆腐、豆漿、蒸蛋、清蒸魚肉或絞肉等食材。其他的營養素如維生素A、維生素C及維生素E等,能增加人體的抵抗力。富含維生素A的深色蔬果、內臟等,維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蔬菜,以及含有天然維生素E的堅果、雜糧等,都可在攝取副食品時補充。而若是幼兒在生病時食慾差,市售的幼兒營養補充滴劑或是營養補充品,也可作為補充這些營養素的來源。
礦物質中的鋅及硒,分別為製造抗體與增強抵抗力的重要元素,鋅多含於海鮮類中,而硒則廣泛存在於雜糧、海鮮類等的食物裡,在做副食品給予時,可適量的添加使用。
改善生病症狀副食品
以下三道副食品可增加幼兒抵抗力,且有助改善生病時症狀,提供家長參考。
(一)元氣蛋黃米糊
材料:嬰兒米粉60公克、熟蛋黃1��4個
做法:1.蛋先蒸熟,待冷卻後取出蛋黃再加以壓碎。
2.嬰兒米粉先用熱開水調勻,再灑上蛋黃末即可食用。
適用年齡:7個月以上
對幼兒好處:嬰兒米糊可提供良好的碳水化合物來源,市售的米粉或麥粉,亦有強化營養素的添加,再搭配上蛋黃泥一起食用,同時也補充了米粉中含量較少的蛋白質,食用後可使幼兒恢復體力。此道副食品所使用的嬰兒米粉可改用嬰兒麥粉,或是將蛋黃泥與水果泥、蔬菜泥交替使用;米糊之濃稠度可依幼兒實際的進食量略作調整。
營養成分:
蛋白質12(公克)
脂質7.6(公克)
碳水化合物39.7(公克)
熱量274(大卡)

(二)奇異果優酪乳

材料:原味優酪乳100㏄、奇異果30公克、果糖15公克
做法:1.奇異果去皮切塊備用。
2.優酪乳及奇異果倒入果汁機中,攪打成汁(但勿攪打太久),再加入果糖調味即可。
適用年齡:10個月以上
對幼兒好處:優酪乳可提供幼兒之肌肉及骨骼生長所需的蛋白質及鈣質,且其中乳酸菌亦可改善人體之免疫力;酸甜的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並同時促進食慾。加上果糖亦能增加熱量攝取,補充體力。
營養成分:
蛋白質3.11.4(公克)
脂質30.8(公克)
碳水化合物148(公克)
熱量(大卡)

(三)鮮蚵麵線

材料:鮮蚵20公克、蝦仁10公克、麵線30公克、小白菜30公克、胡蘿蔔10公克
做法:1.鮮蚵及蝦仁用水清洗乾淨,放入煮沸的水燙熟(若體積太大可先切小一點)備用。
2.小白菜及胡蘿蔔洗淨後,切成細絲備用。
3.麵線加適量的水煮熟後,加入白菜絲及紅蘿蔔絲煮至熟透,最後放上鮮蚵及蝦仁即可。
適用年齡:1歲以上
對幼兒好處:此道副食品以海鮮作為蛋白質的來源,同時可以補充所需要的礦物質—鋅,再加上蔬菜類食物,可提供較為完整的營養成分,若寶寶不好吞嚥時,可將海鮮以蛋汁、豆腐、去骨魚肉取代。
營養成分:
蛋白質10.1(公克)
脂質3(公克)
碳水化合物22.5(公克)
熱量153(大卡)

保持均衡飲食及衛生習慣
對於生病的幼兒來說,身體的病痛已經很辛苦了,若是再因飲食的問題,而影響其發育或是對抗疾病的能力,後續的問題也更不易解決。在此要提醒各位照顧者要注意下列情形:
  1. 儘量餵哺母乳,讓幼兒可獲得天然的抗體。
  2. 進食前餵食者或幼兒都要先將雙手洗淨,以免病菌污染食物或食具。
  3. 注意孩子的進食狀況,不強迫餵食,但需改採少量多餐的進食方式。
  4. 腹瀉時可暫停一至兩餐不餵食,但嚴重時要記得補充水分及電解質(可使用市售的幼兒專用電解水)。
  5. 吞嚥困難時應以湯汁較多的方式如:羹湯或濃湯供應,食物也應儘量切碎,溫度亦不要太高,減少咀嚼、吞嚥的負擔。或是以布丁、果凍、豆花當作點心來補充。
    若進食量少可改用濃度較高的配方奶、或添加能增加熱量攝取的粉飴(可詢問各醫院營養師或醫療器材行),來改善進食不佳的狀況。
  6. 在疾病流行期間,減少出入公共場合或是通風不良的場所,平時養成孩子良好的運動與睡眠習慣,定期接種預防注射,相信孩子們也能疾病不近身喔!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2499&prev=12500&next=12498&l=f&fid=28






********************************************************************************
30個幼兒飲食與健康
(1)小寶寶要喝多少水? 一般以母乳喂哺的寶寶﹐都不需要另外飲水﹐直到開始學習進食固體食物。用奶粉喂哺的寶寶﹐在炎熱天氣之下﹐可於每餐之間給予適量的水份﹐以減低因水份不足而引起身體不適的機會。另外﹐以奶粉喂哺的寶寶在生病時需要額外的水份﹐尤其是發燒期間﹐以幫助降低體溫。
(2)如何讓寶寶吃得好﹖ 最初開始進食其他流質食物的第一個月﹐每次宜試食一款食物﹐以測試食物敏感及喜好﹐接受後才轉換另一款(大約3-4日一款)。期間家長不要強迫進食﹐若寶寶拒絕進食某一種食物﹐可等待數天後再嘗試喂食。初期可在寶寶飲奶後不太肚餓的時候喂食﹐當適應用匙羹後﹐可調轉次序(這可令飲奶量自動減少)。可用不傳熱得膠匙羹及碗碟喂食。在安靜的環境下喂食。
(3)維他命A有助眼睛健康 紅蘿蔔含有豐富的維他命A﹐而且顏色鮮艷吸引﹐是給小朋友最好的食物。維他命A是促進生長和健康﹐維持正常視力的重要營養素﹐更有助體內的細胞組織健康地成長﹐增強對傳染病的抵抗力﹐又可促進牙齒及骨骼正常生長。所以含有豐富維他命A的食物﹐對成長中德兒童非常重要。除了紅蘿蔔之外﹐很多綠色蔬菜及水果都有豐富的維他命A﹐如白菜﹐菠菜﹐番茄﹐番薯﹐木瓜及芒果等。
(4)胡蘿蔔素易令皮膚變黃 根據醫生的意見﹐胡蘿蔔素是會令皮膚變黃﹐不過除此外並沒有什麼不好。而我們為寶寶揀選食物時﹐多數不會只吃同一種食物﹐因為寶寶要從不同的食物去學習適應不同味道和不同營養﹐故只要不是天天也吃胡蘿蔔﹐便不會帶來這個問題。其實有很多種類的瓜菜﹐都含有維他命A﹐適合製成蔬果泥再給寶寶吃﹐對於4-6個月大的嬰兒來說﹐以木瓜﹐煮熟的番薯和南瓜去做泥﹐亦是一個可吸收豐富維他命A的選擇。
(5)為寶寶小心揀選果汁
果汁是給寶寶最方便的食物﹐尤其對於初接觸其他食物的嬰兒。家長一定要記著﹐製造果汁過程需要乾淨﹐注意衛生﹐也要注意避免過於刺激小胃腸的水果。最好先試蘋果汁﹐梨子汁﹐然後慢慢試其他果類﹐不要一開始便喂橙汁。而每次喂的份量也不宜太多。嬰兒需要的是從新鮮蔬果中獲得營養﹐不是要得到過多糖份﹐否則容易造成喜愛吃甜食﹐日後不願意飲清水。所以在飲果汁的時候﹐一定要將其加水稀釋﹐同時可給腸胃慢慢適應。除了飲果汁外﹐也可考慮蔬菜湯。
(6)米糊--最適合寶寶腸胃 開始給寶寶其他食物時應先選擇米糊﹐由於初生寶寶的腸胃都比較敏感﹐而米糊是一種較少令寶寶敏感的食物。市面上所買到的米粉都經過柔細粉末化的處理﹐一般不會引起過敏﹐是寶寶初次吃副食品的最好選擇﹐可跟牛奶一起沖泡﹐調成糊狀當一餐喂食。而喂食的原則是從少量開始﹐逐漸增加﹐食物要從稀到稠﹐開始時可喂米糊﹐跟著可於6-8個月大後喂燕麥﹐最後才喂小麥糊。
(7)寶寶的湯水不要太油膩 對中國人來說﹐湯水擁有很多的益處。對寶寶來說﹐湯水是令他們易於接受及吸收的食物之一﹐因為初學吃東西的年幼寶寶﹐未必懂得吞下食物﹐給予他們湯水﹐就可以令他們更易吸收不同的營養。由於寶寶的腸胃未完全發育﹐所以給予寶寶飲用的湯水﹐一定不可以太油膩﹐亦不需要加任何的調味。我們可揀選沒有太多脂肪的瘦肉﹐雞肉﹐牛肉﹐而蔬菜更是寶寶湯水的好材料。
(8)何時可讓寶寶學吞嚥﹖ 初生寶寶的舌頭有一種特別的反射作用﹐會自動地把固體的東西推出口外﹐這本能可令他們免因誤放異物入口而窒息的危險﹐不過當腸胃發展至可消化及吸收固體食物時﹐這種機能反應便會消失。當寶寶4-5個月大時﹐舌頭就開始可以向後捲起﹐喉嚨肌肉亦發展成熟﹐可以帶動食物落肚子﹐亦即有能力去學習吞嚥。寶寶最先學吞嚥的食物﹐最好是白粥及米糊﹐而且要很稀﹐記著要用匙喂食﹐不要將粥或米糊放入奶瓶吸允﹐否則就失去學習吞嚥的意義。
(9)令肉類變得更軟滑 很多媽媽都會想哪一種肉給寶寶吃最好﹐其實大部份肉類都可以﹐只要確保沒有骨﹐沒有筋及脂肪都適合寶寶﹐一般以瘦肉﹐牛肉﹐雞胸肉及任何魚肉都可。除了魚肉之外﹐大部份肉類纖維較粗﹐想令肉類變得軟滑﹐可與牛奶及香蕉一起放入絞肉機絞碎﹐那麼就可使肉質更細滑可口﹐易被寶寶吞嚥。
(10)從肉類中吸收鐵質 對於日漸成長的寶寶﹐對鐵質的需求亦增加﹐鐵質是製造血紅球必需的材料﹐缺乏鐵質除了會引起貧血之外﹐營養學家更發現嬰兒缺乏鐵質可影響智力﹐以及‘手眼協調’等的發展。初生嬰兒擁有自母體而來的鐵質﹐但成長至4個月大的時候﹐這些鐵質開始流失。肉類中含有豐富鐵質﹐一般適合寶寶的肉類包括豬肉﹐牛肉及雞肉﹐而且以少脂肪的部位為佳。
(11)讓寶寶學習嘴嚼 當寶寶到了5-6個月大﹐便開始懂得自己將東西放入口﹐我們除了可給他們已攪成泥的食物﹐也可嘗試給他們一些切成條狀的食物﹐讓他們學習嘴嚼﹐這亦可助牙齒生長。你可將水果或蔬菜削皮﹐去籽去筋﹐合適的蔬果包括蘋果﹐梨﹐紅蘿蔔﹐西芹等﹐此外﹐芝士﹐麵包或條狀的餅亦是寶寶的理想食品﹐但謹記不要揀太甜﹐太濃味的食物。
(12)香蕉有助腸胃暢通 寶寶開始吃固體食物之後﹐會比較容易出現便秘問題﹐香蕉含有豐富維他命C﹐纖維素及不同的礦物質﹐而且容易被消化及吸收﹐所以適合寶寶食用﹐亦有幫助他們滋潤腸道﹐有助寶寶排便。除了香蕉之外﹐木瓜也是一種有助寶寶排便的食物。
(13)蔬菜之寶---南瓜 對於嬰兒來說﹐過份油膩或粗纖維的難消化食物﹐很易產生便秘﹐引起肚子痛及不適﹐而南瓜正好有消炎止痛的作用。因為南瓜含有維生素A﹐B1﹐B2﹐C﹐E胡蘿蔔素及蛋白質有助加強抵抗力。而當中的維生素E﹐更可幫助各種腦下垂體荷爾蒙分泌正常﹐令小朋友的生長及發育都維持正常。而在製作食物時候﹐南瓜亦是一種容易製成糊狀的蔬菜﹐加上顏色鮮艷﹐味道比較濃郁﹐可引起寶寶的食慾。由於南瓜與紅蘿蔔一樣含有非常豐富的胡蘿蔔素﹐故不要給寶寶吃太多﹐免得引至皮膚泛黃。
(14)每日一蘋果 健康常伴我 蘋果是我們最常吃得生果之一﹐再眾多生果中﹐它的鉀質最為豐富﹐而且所含果膠能控制膽固醇水平﹐此外﹐一個未削皮的蘋果含有3.5g的可溶性纖維﹐吃一個已經高于每天所建議攝取量。因為蘋果的果膠大部份藏于果皮之中﹐因此吃新鮮的蘋果儘量避免削去果皮。
(15)如何去除菠菜的澀味 菠菜是一種對大人及小孩都很有益的蔬菜﹐菠菜含有大量葉酸﹐有助防止胎兒先天缺陷﹐癌症和心臟病﹐並含鉀質﹐可幫助維持細胞內的電解質平衡。此外﹐菠菜更有豐富鐵質﹐可預防貧血﹐能增加血色素﹐活血及潤燥。不過菠菜含較多草酸﹐弄不好便會出現澀味。解放方法是煮菠菜前用沸水輕灼2分鐘﹐先讓草酸溶于水中﹐去掉澀味﹐同時﹐要瀝乾水份才烹調﹐不論炒﹐煮或滾湯均可。另外菠菜汁亦可配合果汁一起飲用﹐如蘋果菠菜汁﹐菠菜檸檬汁等﹐一樣能吸收當中的營養素﹐口味清新。
(16)豆腐菠菜不應同吃 豆腐質地軟滑﹐適合寶寶吞嚥﹐加上含有豐富鈣質﹐有助嬰兒骨骼及牙齒發展﹐故此很多時都會以豆腐作材料去烹調寶寶的食物。但大家記住﹐不要將豆腐與鐵質豐富的菠菜一起烹煮﹐因這會阻礙寶寶吸收鈣質。原因是當豆腐加上菠菜之後﹐就會變成草酸鈣﹐會將鈣質排出體外﹐所以到最後﹐寶寶自然減少吸收到豆腐之中的鈣質。
(17)薯仔(馬鈴薯)維他命C豐富 新一代的媽媽都喜歡以薯泥作為寶寶的食物﹐因為它可以配合很多不同德材料﹐加上薯泥不需要加添任何的調味品﹐也擁有很香甜的味道。薯仔除了好味之外﹐當中的維他命C豐富﹐並含有豐富的維他命B6﹐礦物質﹐鋅﹐葉酸等﹐這些營養成分對於女性﹐成長中德孩童以及營養不均衡的現代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健康要素。所以當你為寶寶準備薯泥的時候﹐也可煮多一點﹐為自己做多一份。
(18)薯仔牛肉新奇組合 薯仔與牛肉是食物中的奇妙組合﹐因為兩者結合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及熱量﹐對於學習站立及走路的寶寶來說﹐能提昇他們的活力﹐應付身體機能轉變的熱量需要。薯仔除澱粉質外﹐亦含有維他命A﹐B﹐蛋白質﹐鈣﹐鐵及礦物質﹐非常適合小朋友進食﹐而牛肉的蛋白質含量非常豐富﹐轉化後能為小朋友生長所必須的氨基酸﹐8-12個月的孩子多吃有助生長。以肉類煲湯﹐很多營養素會留在湯渣之中﹐因此連渣吃最健康﹐﹐牛肉在煮湯後質地較韌﹐不太適合咀嚼能力未成熟的寶寶食用。
(19)哈蜜瓜助腸胃健康 哈蜜瓜含豐富的鉀質﹐有助維持心肌﹐腎臟及神經系統的正常操作﹐同時亦能協助消化系統功能正常。對於消化系統功能開始成熟的8-12個月寶寶來說是非常有益的食物。哈蜜瓜味道香甜多汁﹐可為寶寶補充水份﹐在正餐之間給孩子吃﹐美味又健康。若想為這味小吃多添新意﹐又想保留豐富的鉀質﹐可以以橙﹐番茄代替。
(20)白方包最好 對於1歲之前的寶寶﹐所吃得東西都應該是不加任何調味及添加劑的最好﹐我們在市面上所買的麵包﹐很多都會用牛油﹐豬油等脂肪去做﹐令其更美味﹐對寶寶來說﹐要消化這類脂肪太吃力﹐所以避免買有味道的麵包(提子包﹐餐包﹐菠蘿包及牛油麵包)給年幼的寶寶。而最簡單的白方包正是最適合寶寶的食物﹐你可將麵包切成條狀﹐讓寶寶自行放入口進食。
(21)外游宜帶礦泉水 小朋友成長到1-2歲﹐很多父母都會覺得是適合帶他們去旅行的階段。出國旅行﹐想玩得開心﹐爸爸媽媽便須謹記留心幼兒的飲食﹐因為很多時候旅行地點的飲食文化﹐水土與居住地方會有分別﹐一下子要幼兒改變飲食文化習慣﹐很容易會令他們出現腸胃不適。出外旅遊﹐想小寶寶吃很健康玩很開心﹐可帶備礦泉水供小朋友在國外沖奶及飲用﹐慎防寶寶因為水土問題出現不適。
(22)拜拜‘慢吞吞’訂明用餐時間
1-2歲好奇心特別旺盛﹐吃飯的時候總是左顧右盼﹐吃飯也自然慢吞吞﹐想改善這個問題打罵並不適合。遇到這種情況﹐教小朋友學會自律最重要。建立這種自律性﹐方法十分簡單﹐家長應限定用餐時間﹐並立刻收拾食具﹐若小朋友在指定時間內吃不完﹐亦應堅持這個原則﹐任由他們感受飢餓感﹐使用這個方法一兩次後﹐情況應有改善。
(23)減少四周引誘 1-2歲這個階段孩子的專注力最多只能維持20-30分鐘﹐若外界有太多引誘更會令他們的專注力減低。因此吃飯的時候應關上電視﹐不准孩子帶玩具到飯桌﹐不要讓其他孩子在旁嬉戲﹐改變用餐方式﹐多使用顏色鮮艷或是造型可愛的餐具能提高孩子的進食興趣﹐此外﹐改變用餐的地點或為飯菜添上可愛的造型亦有相同的效用。想令小朋友吃很開懷﹐父母便要花點心思了。
(24)零食是不可缺少
對小朋友來說﹐零食是不會缺少!因為這可令他們更開心﹐亦是生活上的調劑﹐只要家長懂得處理﹐就可令小朋友吃到零食之餘又不損害他們的健康。首先﹐在家中可與小朋友協議吃零食的地方或時間﹐如睡房及客廳不可吃零食﹐這便可減少小朋友邊玩邊吃的機會。例如只可在飯後一小時吃零食﹐就可減少他們吃的份量。另外﹐我們可以為小朋友預備一些健康的零食﹐如自製的布丁及水果沙律等。
(25)一級營養品--南瓜 要數營養最豐富的蔬果﹐南瓜必定是在三甲之內。南瓜含有豐富蛋白質﹐維他命A﹐C﹐胡蘿蔔素﹐糖﹐纖維素﹐鐵﹐鏻及鈣。一個新鮮的南瓜含有近90%的水份﹐而每100克的南瓜亦只有30千卡的卡路里﹐多食亦不會致肥﹐並已涵蓋食物金字塔內多種營養素﹐給幼兒食用便最適合不過。配合蛋白食用﹐能讓幼兒吸收大量蛋白質﹐對正處於生長速度極快的1-2歲之寶寶食用﹐可促進身體及各個器官的發育。
(26)注意口腔衛生 幼兒特別喜愛甜食﹐淺嘗對孩子吸收營養亦有幫助﹐雖然甜食的份量少﹐但爸媽仍要留意他們的口腔衛生﹐因為乳牙對幼兒日後學習發音及日後牙齒生長的位置有很大的影響。從長牙開始(約6個月)進食後﹐可以嬰兒專用的指頭形牙刷沾水清潔牙齒。1-2歲階段﹐小朋友多半未能掌握自行刷牙技巧﹐父母由這個時候開始便培養他們每天刷牙的習慣。替小朋友刷牙之初建議勿用牙膏﹐因會阻礙父母在刷牙時觀察牙齒情況。
(27)洗米勿太多火 洗米時﹐看到米水的色澤﹐許多人便不自覺地以為洗得不乾淨﹐多洗幾次。實際上米飯的蛋白質﹐礦物質與脂肪也存在於米的最外層﹐過份清洗﹐會把這些營養素洗掉﹐因此洗米的時候不應超過三次﹐若想更徹底地把米面的污物洗乾淨﹐於洗米前以清水浸泡米飯5分鐘即可。
(28)清淡飲食好處多 清淡飲食對小寶寶好處極多。口味清淡的食品如魚﹐豆腐﹐蔬菜所含的營養都很豐富。像這些食物含幫助腦部發展的DHA及亞麻油酸﹐對於正處於智力高速發展時期的小寶寶最為合適。及早為寶寶養成清淡飲食的習慣﹐有助減少他們日後喜愛進食濃味及脂肪重食物的習慣﹐對寶寶絕對有利而無害。
(29)讓寶寶吃魚有法 2-3歲的小朋友對食物已有很明顯的喜好﹐而魚是其中一種不受小朋友歡迎的食物之一。想小朋友吃魚﹐除了可給他們煲魚湯吸收營養﹐還可以試試以下方法﹐將魚肉起骨搗爛略略煎香。將搗爛的魚肉混在其他食物中。如薯泥﹐三文治﹐肉丸﹐蛋餅等。
(30)不同形狀的通粉 通粉飾很多小朋友都喜歡的食物﹐而且容易烹調﹐加上市面上亦有很多快熟通粉﹐更為方便。不過大家煮的時候﹐不要放太多包裝內的味精﹐因為對年幼小朋友來說﹐吃太多味精對身體不好。我們可以不同配料去增加味道﹐如肉類﹐蔬菜等。家長在煮通粉的時候﹐不妨花點心思﹐可購買不同形狀的通粉﹐如螺絲粉﹐貝殼粉﹐字母粉等﹐提起寶寶對飲食的興趣。此外﹐市面上的通粉亦有不同德顏色﹐有專家表示﹐食物的顏色可提高食慾﹐所以當寶寶不願意進食﹐不妨以通粉去吸引他們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2425&prev=12442&l=f&fid=28





*******************************************************************************

小毛病的營養對策

育兒生活 2月號 NO.261
採訪撰文/巫曉嵐
諮詢/台安醫院營養師 曾祺
小朋友身上經常出現一些小毛病,乍看之下似乎沒有大礙,但其實是身體缺乏某些營養的徵兆,每個家長都能成為寶貝專屬的營養師,運用天然食療方式即可杜絕小毛病的發生!

天然食補,尚好!
小毛病1、皮膚乾燥、脫皮、搔癢、指緣脫皮
很多小朋友經常發生皮膚乾燥、脫皮、搔癢,或是指甲下方指緣處出現一絲一絲的脫皮,台安醫院營養師曾祺表示,絕大多數皮膚狀況可能是缺乏維生素B群所致。
 
營養素補充:維生素B
維生素B群在體內扮演重要的代謝推手,更可維持皮膚和肌肉的健康,提供抗氧化保護,然而現代人的日常主食都已經過加工精製,因此喪失維生素B群主要攝取來源,尤其B群屬於水溶性維生素,會隨著尿液流失,需要每天不斷補充。
 
維生素B群主要的食物來源有酵母、全穀類、豆類、深綠色蔬菜及水果,有些剛進入副食品階段的小寶寶,肉類攝取量不足,也可能發生維生素B缺乏的情況,曾祺營養師建議家長可在副食品中添加糙米、豆類及綠色蔬菜,使寶寶獲得較均衡的營養。
 
生活小叮嚀:肌膚保濕也很重要!
乾燥的氣候或是過度清潔皮膚,將使皮膚表層因缺乏油份及水分而變得脆弱,嚴重時會造成角質層如落葉般層層剝落,適當增加保濕也有助於改善皮膚乾燥的問題喔。
 
小毛病2、嘴角破裂、口腔潰瘍、牙齦出血
嘴角破裂及口腔潰瘍是嬰幼兒常見的口腔小問題。口角炎俗稱「爛嘴角」,表現症狀為口角潮紅、起水泡、龜裂、糜爛、結痂、脫屑;口腔潰瘍則有口唇起泡,口腔黏膜、舌及齒齦處出現潰瘍...等不同症狀。以上兩種症狀發生原因分為病菌感染以及維生素B群缺乏。若是維生素C以及胡蘿蔔素攝取量不足,則可能引發牙齦出血,也容易增加感冒機率。
 
營養素補充:維生素B、C
曾祺營養師建議兒童平時應多吃全榖類、瘦肉、蛋、奶、豆類製品、胡蘿蔔、綠色蔬菜、新鮮水果等維生素BC含量較高的食物。不過水溶性的維生素B營養容易因大量加水烹調而流失,洗米時應快速淘洗,蔬菜需先洗再切,改用「蒸煮」的方式或加醋調理的方式保留營養。
 
生活小叮嚀:多攝取清熱降火食物
患有口腔症狀的孩子應避免食用油炸、辛辣及溫度過高的食物,一些具有清熱、解毒、降火氣功效的涼性食物,如:葫蘆、冬瓜、銀耳、西瓜、豆腐、苦瓜、芹菜、,也可改善口腔症狀。
 
小毛病3、長牙延遲、牙質不良、身高成長速度落後
曾祺營養師表示,缺乏鈣質會影響牙齒及骨骼的發育,包含牙齒生長速度延遲、牙質發育不良以及抗蛀牙能力下降,都與體內缺鈣有關;此外,體內缺鋅也會影響整體生長發育落後。
 
營養素補充:磷、鎂、鈣
體內磷和鈣以及鎂與鈣的組成比例不失衡,才能建構最完美的生長支架,少喝含糖飲料降低磷過量攝入,多食用堅果、黃豆、海鮮等鎂含量豐富的食物,可增強鈣質吸收能力。
曾祺營養師建議,平時可多為孩子補充、蛋、豆類、吻仔魚、牡蠣、蝦子、堅果...食物,並且讓孩子多接觸陽光,補充維生素D幫助鈣質吸收。
 
生活小叮嚀:飲食避免鈣質流失
有些孩子雖然廣泛攝取鈣質,仍有缺鈣的情況,很可能是飲食過程出錯,因而影響體內鈣質的吸收。高鹽、高油脂、高蛋白食物會增加鈣的排出;部分含有草酸的蔬菜,如:菠菜、莧菜、毛豆、竹筍、茭白筍、洋蔥,會與鈣結合形成草酸鈣,阻礙鈣質吸收,烹調前可稍加汆燙去除草酸。
 
小毛病4、口中氣味不佳
排除口腔衛生及特定疾病,一些喜歡吃零食、甜點、高蛋白、高脂肪...等食物的兒童,會因為消化不良或是微生物分解作用,在口腔內形成難聞的氣味,家長應帶頭做起減少偏食行為,幫助孩子建立健康、均衡的飲食習慣。
 
營養素補充:均衡飲食是重點
新鮮蔬果及高含水食物富含大量膳食纖維及水分,平時應足量攝取;大一點的寶寶可進食部分粗食,促進腸道蠕動,減少便秘發生;睡前不給予過度油膩的食物或甜食,以免增加孩子腸胃負擔以及發生蛀牙的機會。
 
生活小叮嚀:多喝水,真健康
保持口腔濕潤,就可以減少口腔疾病發生,家長務必協助寶寶從小養成多喝水的好習慣,並且盡量避免以飲料代替開水或在開水中加入糖分,以免養成寶寶嗜吃甜味的壞習慣。
 
吃多多≠營養豐富
現代人飲食攝取多元豐富,然而根據衛生署做的台灣地區兒童飲食營養調查,結果顯示,竟有七成以上的兒童嚴重缺乏某些營養素,特別是維生素B1B2B6E、葉酸及鈣質等營養素,偏食的習慣使兒童發生營養過剩、但部分營養素卻缺乏,且情況日益嚴重,值得家長多加關注!
 
三餐定時,不可省略其中一餐
三餐的重要性人人皆知,然而現代人生活作息混亂,甚至不注重營養,隨意以簡易食物果腹,長期下來一定會造成體內營養失衡。成長中特別需要廣泛攝取各種營養素,曾祺營養師建議家長千萬不可因起床太晚而忽略早餐,也不要讓孩子養成三餐延後進食的習慣。
 
健康食物取代零食
曾祺營養師表示,大部份兒童喜愛的高油、高糖食物,如:糖果、飲料、速食、甜點,不但容易造成特定營養素缺乏,也會影響食慾,對健康傷害很大,如果擔心孩子在餐與餐之間會飢餓,可以將水果、天然果乾及堅果作為點心,增加各種必須營養素攝取。
 
改變食物烹調方式
有些兒童對蔬菜、水果較為抗拒,曾祺營養師建議家長在烹調這類食物時可以稍加改變氣味,或與孩子喜愛的食材一同烹調,例如在絞肉中拌入切成細丁的紅蘿蔔、蔬菜,如此一來有助於提升孩子的進食意願,減少偏食問題。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9066&prev=9132&next=8963&l=f&fid=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