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mombaby.com.tw/babycare.php?serialno=1202070004
*********************************************************************************
學步車是很多父母會買給小孩來學習走路的輔助工具,但若時間及使用方式不當,是會造成潛在性的危害喔!
危害一:讓寶寶走路愛依賴;學步車使嬰兒失去了獨立練習爬、站、彎腰、行走等大運動鍛煉的機會,缺乏自主鍛煉,會讓孩子變得特別依賴器械,造成能力『退化』。
危害二:致寶寶骨骼畸形;學步車的滑動速度較快,嬰兒使用時,不得不兩腿蹬地用力,這個階段孩子的骨骼柔軟,長此以往,會使腿部骨骼變形,變成羅圈腿或者X型腿,及扁平足。
危害三:寶寶會踮腳走路;過早給孩子使用學步車,孩子的雙腳可能無法完全著地,只能用腳尖點地滑行,這會讓孩子形成踮腳走路的壞習慣,一旦離開學步車,走路時會經常摔跤。
危害四:可怕的意外事故;學步車會賦予原本不擅移動、不知危險的嬰兒以快速運動的能力,這會讓孩子在無意識中處於危險境地,包括手指夾傷、擦傷、劃傷、燙傷等。
危害五:寶寶性格變古怪;如果寶寶整天呆在學步車中,會錯過1歲前的爬行學習期,這可能導致感覺系統失調症,寶寶變得任性、暴躁,不易與人溝通。
危害六:影響孩子智力發育;孩子是通過接觸、抓握、敲敲打打、扔等學習認識物體,學步車會限制孩子自由活動,影響其智力發育。
普愛醫院小兒骨科主任李凡稱,對於骨骼柔軟的嬰兒來說,學步車並不能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如果孩子過早、過長時間使用學步車,更是有害無益。
李凡介紹,『六宗罪』中的前兩項說的很有道理。俗話說,『三翻、六坐、七滾、八爬、周會走』。寶寶憑天性主動進行翻滾、彎腰、站立、爬行這些大運動,正是在此過程中,他們學會了把握平衡、增強條件反射,思考等等。如果過早的將孩子放入學步車,他們的腰、胯部均被過度保護,無需用力就能滑行,長久下來缺乏真正的自主鍛煉,能力自然減弱。
1歲之前,孩子的骨骼極軟,這樣的硬度無法支撐他們完成行走動作。此時使用學步車,人為讓寶寶『提前學習』,可能造成雙腿發育異常、骨骼變形,最終出現兩膝關節靠攏時踝關節不能並攏的X型;或雙腿立正時膝關節無法靠攏的O型。
李凡稱,他也曾接診過因學步車使用不當導致骨骼發育問題的患兒,但孩子症狀不重,只要放棄學步車,再自然矯正即可。他建議父母,最好順應孩子的成長規律,不要讓1歲前的寶寶學習走路,更不要使用學步車或學步帶等輔助設備。孩子學走路時順其自然,盡可能讓他們自主鍛煉,『讓他們自己爬、自己站,扶著東西慢慢走,只要大人陪在身邊,就算跌倒也沒關係』。
資料來源http://tw.gigacircle.com/183912-1
*********************************************************************************************************
前車之鑑:嬰兒學步車的迷思
台大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 周弘傑醫師
在門診常常被問到:「我的小孩什麼時候可以坐學步車?」我常常反問:「為什麼要坐學步車?」也常常被問到:「坐學步車會不會造成O型腿?」最近上網路上搜尋有關學步車的文章,大致上觀念還算正確,不至於像其他醫學知識在網路上有些誤導。不過也看到了一位媽媽上網詢問有關學步車的問題,她堅持要的是有科學依據的。當然,現今醫學強調的是證據基礎,因此我們就來談談有關學步車迷思的醫學證據。
學步車的組成
自從十七世紀中期學步車就已經出現。隨著時代進展,不管是國內外,學步車儼然成為許多人小時候共通之過程。學步車是指一個堅硬附著有輪子、寬寬的框架(有圓形、有X形);這框架上方有所謂的塑膠盤,在上面可以提供作為嬰幼兒餵食與遊戲之托盤;另外的部分則是懸吊著的布類是為了可以承載小嬰幼兒跨坐於上。在我們這裡有些人會稱之為「螃蟹車」,英文用語則為「infant walkers」或是「baby walkers」。
父母為什麼要讓小孩坐學步車?
據調查,不同地區少則55%,多則高達92%的介於5到15月齡的小朋友有使用過學步車。學步車為什麼會廣受父母喜愛,針對父母做的問卷調查,主要原因不外是學步車讓父母覺得小寶貝坐在裡面很快樂、也有父母認為學步車將寶寶框住所以很安全、也不乏認為坐學步車可以讓小寶貝學習走路,就如同其名「學步」車一樣。但是學步車真的安全嗎?真的可以幫助嬰幼兒走路嗎?值得我們探就一番。至於小寶貝坐在裡面快不快樂,就不得而知了。
學步車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問題」
有一句話來形容學步車造成傷害的原因很貼切:「學步車所增加的可移動性遠遠超出小嬰兒此時擁有的自然能力。」自1987年起,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已經建議:「為了您小朋友的安全,…,丟棄您們的學步車吧!」直至今年二月,美國小兒科醫學會仍認為這建議是有效的,不用修正。
學步車會造成的傷害如下
一、摔落樓梯,造成骨折、尤其是頭部傷害、甚至死亡。據統計這佔所有學步車會造成傷害種類的四分之三以上。筆者在住院醫師期間,就曾經處理一個11個月大的小孩坐著學步車自二樓摔到一樓,造成嚴重腦出血的個案。
二、燙傷與中毒:因為小孩雖坐著學步車,其實多是站著,如此就可以搆到高處,如桌子邊緣之茶壺或藥物,而遭致意外。據統計,所有學步車造成的傷害中,這類意外佔約2~5%。
三、溺水、窒息:跌入戶外水塘、水池;或是如去年國內有一起因為學步車翻車導致嬰兒頭部栽進廚餘桶中窒息死亡的案例一般。發生率雖然不高,但是一發生常常引起嚴重之後果。美國登錄系統中發現,1989年到1993年間,因為學步車造成之死亡有11起,其中有4起就是因為溺水、窒息而死。
四、其他如手指夾傷、托盤小東西脫落而被吞入、支撐架不穩造成的下肢夾傷等。
據估計,美國每年一歲以下小孩發生學步車相關傷害之發生率約為千分之八點九;而嚴重傷害的發生率則為千分之一點七。官方登錄系統會把發生率低估,因為發生學步車相關之傷害,不見得嚴重到送醫院;因此有人做問卷,問有讓小還坐學步車的父母,發現40%左右發生過學步車相關之傷害。這樣的發生率到底顯著不顯著?有一份在多倫多做的研究,在1984年一年間因摔落樓梯後送到醫院急診的嬰幼兒中共124例,其中123例全是坐在學步車上摔落。後來有另一統計,摔落樓梯的嬰幼兒中約有百分之四十是從學步車上摔落。
一個小嬰兒坐在學步車其起始移動速率可以高達每秒1公尺,如果加上衝力,動能其實是很大的。這樣的速度,即使大人在場,也常常會反應不及,可謂是生死一瞬間。另外想看看,一個小嬰兒坐在學步車上,暴露在外最多的部分就是頭部,頭部幾乎無保護裝置,這也可以解釋為何學步車相關之頭部傷害如此的多。
既然觀察到如此後果,便開始對學步車的製造做一些規範。這可以分成早期與近期的措施。早期建議的預防措施有:1. 在學步車上增加警示標語與民眾教育、2.要求大人要在場看護、3.樓梯口要有阻擋物,如門等、4.改善學步車防跌落裝置與5.明文禁止使用。對於民眾教育上,有一研究指出,有32%的父母即使小孩曾經發生過學步車相關之傷害,仍然會讓他們繼續使用學步車。另外,有人統計約四分之三的意外發生時,是至少有一個大人在場,原因已如前述,其速度可達每秒1公尺。另外,發生摔落樓梯事件時發現至少有一半以上,門是沒有被安全地關好的。而明文禁止使用在商業利益下則是不可能做到。由此可見,早期的預防措施成效不大。
近期的措施:自1994年起自願性的規範開始之後,成效很好。便在1997年6月以後,學步車的製造規定須符合至少下列兩項的其中一項。第一,學步車的寬度至少要大於36英吋(大於一般門的寬度);第二,改善學步車的煞車系統,也就是當一輪懸空時,煞車系統就會啟動以免墜落。此外,研發人員也生產出一種靜態活動中心的產品,讓嬰幼兒在其中可以跳、可以旋轉,但是沒有輪子可以移動,想要來取代學步車的角色。2006年根據新規範做出一篇文章,發現1994年以後,這樣的建議讓美國每年因為學步車相關的傷害顯著地降低百分之七十六,尤其以頭部傷害減少最多。當然,他們自己有提到這研究本身的限制主要來自是不同時期之比較,這成效是否真的來自規範與建議的改變,當然是不能當作直接的因果關係。但如同趴睡與嬰兒猝死症的研究模式般,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堅持他們的看法與建議。
學步車與嬰兒步行的研究
前面提過,有些父母認為坐學步車可以讓小寶貝學習走路!但是最近的研究指出,學步車非但無法有效的幫助嬰幼兒走路,更有可能讓嬰幼兒走路的時間晚上幾個星期。主要發現,坐學步車的小孩在剛開始走路時期會有不正常的步態,所幸這不正常的步態對於正常發展的小孩似乎是暫時的。比較確定的是,腦性麻痺的小孩坐學步車會影響其學步。至於坐學步車會不會造成O型腿?目前則未有證據顯示有其相關性。倒是坐在上面,的確需要調整高度,讓小朋友的足部可以平放在地面上。
其實,門診中問到父母讓小寶貝坐學步車的理由,還有一項就是讓父母可以放下小寶貝,空出手來做其他事情。但是請記得學步車的安全重要性是首要的考量!使用前請三思。
**************************************************************
Baby坐學步車 恐影響身體發展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
新生兒學走路,許多媽媽都會買學步車幫助寶寶跨出第一步,但其實學步車不但對學走路沒有實質幫助,甚至會對寶寶的骨骼肌肉、動作發展等造成不良影響;彰化基督教醫院物理治療師張蘋之指出,若是能讓寶寶多爬行,反而有助於訓練軀幹力量,且也能刺激學習能力。
寶寶出生後,身體肌肉就會逐漸發展,成長過程中,也必須仰賴關節支撐重量,進而蹲、跪姿、爬行,直到雙腳站起等,張蘋之表示,但若透過學步車讓寶寶提早學走路,就會誘使孩子出現O型腿等來承重身體重量,也可能會因腳踩不到地,導致未來行走恐會常常墊腳尖。
根據目前已有研究顯示,學步車的確會影響幼兒的動作發展,主要是因過早使用而缺乏爬行,導致粗動作以及像是雙手握筆等細動作都可能造成影響;張蘋之說,尤其若過早使用雙腳力量的寶寶,會因缺乏爬行經驗,造成日後的感覺統合失調。
但若能讓寶寶學習爬行,不但能讓孩子擁有感覺資訊的整合,也有助於增加整體的平衡發展,甚至可幫助孩子未來的學習能力;張蘋之提醒,多讓孩子爬行,或坐著動手玩等,讓寶寶自己探索這世界,都有助於孩子未來的學習和身體的發展。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
原文網址: Baby坐學步車 恐影響身體發展 | ETtoday健康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40112/314557.htm#ixzz32DSDcmKw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
《資訊》寶寶到底要不要坐學步車?
聽說不要讓寶寶太早坐學步車? 可是我們以前不都是坐學步車長大的呀?!
很矛盾,以前坐過學步車的我們,現在不也沒事...
很矛盾,以前坐過學步車的我們,現在不也沒事...
可是總是聽說~聽說~學步車不好~~
到底怎麼個不好? 上網去找了一些資訊,哇~~~真的講它不好的居多耶,
那好處呢....好像只有...ㄟ...讓媽媽比較好照顧寶寶....
【該不該坐學步車?】 呂適存醫師
學步車雖然有可支撐部份身體重量及練習走路的功能,但是因為現代家長時常把學步車做為「減少照顧寶寶的幫手」來使用,而時常疏忽了對寶寶的照顧,尤其在由媬姆照顧的時候最常見,而延生很多小寶寶的意外受傷,其角色值得探討。
世界趨勢,在醫學界漸傾向不用學步車,其原因是:
學走路是一個自然發展的過程,寶寶長到一定年齡(十個月左右),肌肉、骨骼的力量的發育及神經的協調感夠了的時候,他自然能站起來,再逐漸學走路。如果寶寶的腿能站三秒,他自然能自己扶著東西站三秒,當下星期能站五秒時,他自己就站五秒。但是是否有必要在寶寶能站五秒的時候。要他用學步車多站到十秒?醫學上認為是不必要的,因為他的肌肉骨骼還沒有發育到那個程度,太早、太久的勉強要他在學步車中一直站著,或用「蹬」的方或學走路,這種「揠苗助長」的方式對發有沒有任何好處,反而因為小寶寶的控制力不夠,或學步車的誤計不良、或家中的安全不夠而不斷的「翻倒」或「夾到」出各種的意外。如果仍要試著坐學步車,基本上一定要有以下條件配合
(1)年齡至少八個月以上,且發育正常。
(2)保持安全距離,使寶寶不能接近其他危險物品。
(3)剛開始時只要坐短時間即可,然後再逐步的延長。
【寶寶太早坐學步車 如揠苗助長】民生報記者詹建富
加拿大宣布即日起全面禁售嬰兒學步車,小兒科醫師指出,站在嬰幼兒發育及預防事故傷害立場,家長太早讓孩子坐學步車,弊多於利;偶爾坐一下無妨,最好還是讓孩子自然地感覺統合、學習踏出人生第一步。
嬰兒學步車大多是針對孩子8個月大到1歲5個月學步輔助工具,早先還有專為嬰幼兒設計的學步小推車,目的在協助嬰兒用腳的力量支撐,推行前進。不過,也許設計失當或大人疏忽,嬰兒在乘坐學步車意外翻覆、跌落意外時有所聞。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副院長沈淵瑤指出,嬰幼兒學步車導致的意外包括車輪外緣和底盤間隙太小,意外傷害頻傳,夾住嬰兒的腳趾或托盤上玩具反而成為嬰兒異物梗塞來源,也有座墊太緊而夾傷嬰兒的生殖器等意外;但較大的傷害則是過去曾發生多起小孩從樓梯上連人帶車摔下來,後果非常嚴重。
為避免孩子坐學步車出現滑落樓梯意外,家長切勿放任小朋友橫衝直撞,應注意其行走動線。而且,孩子一旦坐上學步車,其活動範圍增加,更要全面檢查家中物品,最好將小朋友高度所可能觸碰到的危險物品,如熱水器、電器用品清空,以免發生危險。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坐學步車可加快獨立行走,但台大醫學院小兒骨科教授黃世傑則認為,學步車不過是滑動椅功能,而且此時嬰幼兒的肌肉、神經、骨骼協調、控制能力都還不夠,坐在學步車內,腳的力量不足以支撐、平衡,甚至還不一定能踩到地上,若偃苗助長,反而可能影響未來孩子走路的姿勢,例如O型腿或墊腳尖等後遺症。
小兒科醫師認為,太早讓孩子乘坐學步車,可能會減緩嬰幼兒身心發展,既看不到自己的腳,也不了解如何掌握身體平衡,反而不如讓其順其自然地學走路。
加拿大宣布即日起全面禁售嬰兒學步車,小兒科醫師指出,站在嬰幼兒發育及預防事故傷害立場,家長太早讓孩子坐學步車,弊多於利;偶爾坐一下無妨,最好還是讓孩子自然地感覺統合、學習踏出人生第一步。
嬰兒學步車大多是針對孩子8個月大到1歲5個月學步輔助工具,早先還有專為嬰幼兒設計的學步小推車,目的在協助嬰兒用腳的力量支撐,推行前進。不過,也許設計失當或大人疏忽,嬰兒在乘坐學步車意外翻覆、跌落意外時有所聞。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副院長沈淵瑤指出,嬰幼兒學步車導致的意外包括車輪外緣和底盤間隙太小,意外傷害頻傳,夾住嬰兒的腳趾或托盤上玩具反而成為嬰兒異物梗塞來源,也有座墊太緊而夾傷嬰兒的生殖器等意外;但較大的傷害則是過去曾發生多起小孩從樓梯上連人帶車摔下來,後果非常嚴重。
為避免孩子坐學步車出現滑落樓梯意外,家長切勿放任小朋友橫衝直撞,應注意其行走動線。而且,孩子一旦坐上學步車,其活動範圍增加,更要全面檢查家中物品,最好將小朋友高度所可能觸碰到的危險物品,如熱水器、電器用品清空,以免發生危險。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坐學步車可加快獨立行走,但台大醫學院小兒骨科教授黃世傑則認為,學步車不過是滑動椅功能,而且此時嬰幼兒的肌肉、神經、骨骼協調、控制能力都還不夠,坐在學步車內,腳的力量不足以支撐、平衡,甚至還不一定能踩到地上,若偃苗助長,反而可能影響未來孩子走路的姿勢,例如O型腿或墊腳尖等後遺症。
小兒科醫師認為,太早讓孩子乘坐學步車,可能會減緩嬰幼兒身心發展,既看不到自己的腳,也不了解如何掌握身體平衡,反而不如讓其順其自然地學走路。
【美小兒科醫生籲家長禁用幼兒學步車】大紀元週報 中央社記者江瀛舊金山專電
幼兒學步車幾乎是每個家庭教導小孩學走路的必備工具,但由於幼兒學步車每年造成美國和加拿大數千名兒童受傷,甚至死亡,因此加拿大正式宣佈禁止販賣學步車。美國許多小兒科醫生也呼籲家長,絕對不要讓孩子使用學步車。
針對加拿大衛生部在昨天宣佈,全面禁止販賣新的和二手學步車的消息,美國許多小兒科醫生表示贊成。因為這種一度被視為是每個家庭,五至十四個月大幼兒必備的學步工具,多年來已經造成太多兒童受傷,而且一直引來兒童安全專家呼籲禁用。
美加地區許多大型兒童量販店也早就停賣此產品,加拿大政府開全球首例禁賣學步車,更突顯此用品的危險性。
【選用學步車 6大注意事項 】記者許昌平
基於安全的疑慮,加拿大已宣布禁止銷售嬰兒學步車;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強調,學步車使用不當的確可能引發危害,消費者選購及使用時要特別小心。
檢驗局提醒,使用嬰兒學步車應注意六點:
一、切勿讓嬰兒置於無人注意狀態下使用。
二、嬰兒使用學步車,應注意嬰兒雙腳須著地。
三、嬰兒學步車限於無危險障礙的平地使用。
四、搬動嬰兒學步車時,須將嬰兒抱離。
五、嬰兒使用學步車時,須遠離樓梯、門檻。
六、嬰兒使用學步車時須遠離火爐、電熱器等熱源。
檢驗局說,嬰兒學步車是法定「應施檢驗」品目,即進口或國產嬰兒學步車均須經該局檢驗合格,才能在市面銷售。因此,認明並選購經檢驗合格、貼有檢驗合格標識的產品,注意標示應包括商標、製造廠商名稱、地址、型號、製造日期、使用說明、警告標示等;這樣消費者即使發現問題,也可據以連絡廠商解決,且得以自行做正確的裝配與保養,並提醒使用者須注意事項,避免不當使用引發危害。
其次,應詳細檢查嬰兒可觸及部分不可有未修銳邊或尖突物,輪外緣至底盤間隙空間應大於12mm,以避免嬰兒手腳被該間隙夾住,座墊伸腿開口處應小於嬰兒頭圍;此外,消費者可將座椅調至各種使用高度,再上下左右搖擺,檢查座椅在各種高度是否牢靠、車輪滑行是否順暢。
基於安全的疑慮,加拿大已宣布禁止銷售嬰兒學步車;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強調,學步車使用不當的確可能引發危害,消費者選購及使用時要特別小心。
檢驗局提醒,使用嬰兒學步車應注意六點:
一、切勿讓嬰兒置於無人注意狀態下使用。
二、嬰兒使用學步車,應注意嬰兒雙腳須著地。
三、嬰兒學步車限於無危險障礙的平地使用。
四、搬動嬰兒學步車時,須將嬰兒抱離。
五、嬰兒使用學步車時,須遠離樓梯、門檻。
六、嬰兒使用學步車時須遠離火爐、電熱器等熱源。
檢驗局說,嬰兒學步車是法定「應施檢驗」品目,即進口或國產嬰兒學步車均須經該局檢驗合格,才能在市面銷售。因此,認明並選購經檢驗合格、貼有檢驗合格標識的產品,注意標示應包括商標、製造廠商名稱、地址、型號、製造日期、使用說明、警告標示等;這樣消費者即使發現問題,也可據以連絡廠商解決,且得以自行做正確的裝配與保養,並提醒使用者須注意事項,避免不當使用引發危害。
其次,應詳細檢查嬰兒可觸及部分不可有未修銳邊或尖突物,輪外緣至底盤間隙空間應大於12mm,以避免嬰兒手腳被該間隙夾住,座墊伸腿開口處應小於嬰兒頭圍;此外,消費者可將座椅調至各種使用高度,再上下左右搖擺,檢查座椅在各種高度是否牢靠、車輪滑行是否順暢。
兒童學步車之所以危險,是因為他能夠讓一個不會走路的小孩,在短短幾秒鐘之內,就快速滑行一段距離。有兒童因此從樓梯上跌成重傷,也有兒童的學步車,因為拉扯到熱水器,而遭到滾燙熱水毀容。
美國每年有高達七千名幼兒因學步車受傷,過去三十年共有二十三條寶貴生命喪生,因此,學步車的危險性值得家長高度重視。
感統問題/螃蟹車橫著走? 小心成感覺統合失調元兇
記者蔣文宜/專題報導
許多三代同堂,或是父母雙薪家庭,由於白日無法照顧小孩,因此多半會交由阿嬤等長輩照顧,一來為自己親人、二來又比較放心,不過卻時有所聞,老一輩阿嬤常會將孫仔放在螃蟹車,任其四處横走,也許只為圖個照顧方便,然而,小兒復健科醫師卻指出,在提早利用雙腳力量、缺少爬行的訓練之下,恐為造成日後感覺統合失調的元兇之一。
先來看看,為什麼螃蟹車壞處多多?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主治醫師楊佩瑜說,雖然醫學上並沒有真正做過醫學實驗對照組研究,但是,不難想像當幾個月的小孩正興高采烈的進入探索期,如果卻受限於只能動手敲敲、用腳滑行的小空間裡,對小孩的發展絕對沒有好處可言。她並指出,有5成以上感覺統合異常的小孩多半是爬得少的結果。
不過,職能治療師張旭鎧則指出,坐螃蟹車未必百分百的壞處,不過,要看家長動機正確與否,比如許多長輩動機在於讓幼兒提早學走路,可能會使得幼小身軀過早承受身體重量,加上雙腳骨骼尚未發育健全,則容易導致O型腿。
所以,張旭鎧提出若以「七坐八爬」作為成長判斷標準,那麼8個半月到9個月大,才比較適合坐螃蟹車,甚至也有骨科醫師認為,10個月之後再坐螃蟹車更好。張旭鎧提出一個簡單的判斷方法,就是若寶寶雙腳碰觸地面時,有反抗力出現時,就表示已有足夠力氣,再坐螃蟹車會比較適當。
但是要坐螃蟹車也有前提喔!他說,對於已經在學走路的小孩,1次最好坐不超過半小時,也就是螃蟹車只是輔助學走路的工具,其他時間,則必須讓小孩多爬行或坐著自己動手玩訓練其爬高爬低等,至於,若是將小孩成天放置於螃蟹車或嬰兒床內,常常在狹窄空間活動,則會對其感覺統合發展造成扼殺可能。
愈來愈多人知道,爬行對於寶寶感統發展的重要性。張旭鎧說,醫學界也普遍肯定爬行的好處,他舉例而言,爬行是所有學習的基礎,手撐地的觸覺刺激,能夠建立手的肌耐力,有助於將來拿筆寫字的穩定度、不致容易喊手痠。
此外,爬高爬低也是種與環境互動的學習,爬行過程中視覺開始進行空間觀察,能提升未來學習上的專注力;匍匐前進的動作,鍛鍊到腹肌力量足夠,長大也較能坐得住椅子,不會出現有些媽媽常說自己的小孩好動、扭來扭去坐不住的情況。
不過,若是有些幼兒走得早且快,爬行時間不長,醫師則建議,還是可以從玩過山洞的遊戲當中,或是藉由安全的遊戲設備,爬行玩溜滑梯等彌補,因為這些過程皆有助於訓練前庭平衡與感覺統合協調的發展。
記者蔣文宜/專題報導
許多三代同堂,或是父母雙薪家庭,由於白日無法照顧小孩,因此多半會交由阿嬤等長輩照顧,一來為自己親人、二來又比較放心,不過卻時有所聞,老一輩阿嬤常會將孫仔放在螃蟹車,任其四處横走,也許只為圖個照顧方便,然而,小兒復健科醫師卻指出,在提早利用雙腳力量、缺少爬行的訓練之下,恐為造成日後感覺統合失調的元兇之一。
先來看看,為什麼螃蟹車壞處多多?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主治醫師楊佩瑜說,雖然醫學上並沒有真正做過醫學實驗對照組研究,但是,不難想像當幾個月的小孩正興高采烈的進入探索期,如果卻受限於只能動手敲敲、用腳滑行的小空間裡,對小孩的發展絕對沒有好處可言。她並指出,有5成以上感覺統合異常的小孩多半是爬得少的結果。
不過,職能治療師張旭鎧則指出,坐螃蟹車未必百分百的壞處,不過,要看家長動機正確與否,比如許多長輩動機在於讓幼兒提早學走路,可能會使得幼小身軀過早承受身體重量,加上雙腳骨骼尚未發育健全,則容易導致O型腿。
所以,張旭鎧提出若以「七坐八爬」作為成長判斷標準,那麼8個半月到9個月大,才比較適合坐螃蟹車,甚至也有骨科醫師認為,10個月之後再坐螃蟹車更好。張旭鎧提出一個簡單的判斷方法,就是若寶寶雙腳碰觸地面時,有反抗力出現時,就表示已有足夠力氣,再坐螃蟹車會比較適當。
但是要坐螃蟹車也有前提喔!他說,對於已經在學走路的小孩,1次最好坐不超過半小時,也就是螃蟹車只是輔助學走路的工具,其他時間,則必須讓小孩多爬行或坐著自己動手玩訓練其爬高爬低等,至於,若是將小孩成天放置於螃蟹車或嬰兒床內,常常在狹窄空間活動,則會對其感覺統合發展造成扼殺可能。
愈來愈多人知道,爬行對於寶寶感統發展的重要性。張旭鎧說,醫學界也普遍肯定爬行的好處,他舉例而言,爬行是所有學習的基礎,手撐地的觸覺刺激,能夠建立手的肌耐力,有助於將來拿筆寫字的穩定度、不致容易喊手痠。
此外,爬高爬低也是種與環境互動的學習,爬行過程中視覺開始進行空間觀察,能提升未來學習上的專注力;匍匐前進的動作,鍛鍊到腹肌力量足夠,長大也較能坐得住椅子,不會出現有些媽媽常說自己的小孩好動、扭來扭去坐不住的情況。
不過,若是有些幼兒走得早且快,爬行時間不長,醫師則建議,還是可以從玩過山洞的遊戲當中,或是藉由安全的遊戲設備,爬行玩溜滑梯等彌補,因為這些過程皆有助於訓練前庭平衡與感覺統合協調的發展。
**********************************************************************
学步车将婴儿固定在其内,使婴儿失去了大运动锻炼的机会。因为学步是需要力气的,而坐在学步车里的孩子需要活动时,可以借助车轮毫不费力地滑行,缺乏真正的自主锻炼婴儿长期用学步车,会出现发育异常:两膝盖内侧突出膨大,两小腿向外撤,两膝关节靠拢时踝关节不能并拢,看上去像“X”形;有的两条小腿向外弯曲,两踝关节关拢时(立正姿势),膝关节不能靠拢而呈“O”形,也就是所谓的“罗圈腿”。宝宝的骨骼中含胶质多、钙质少,骨骼柔软,而学步车的滑动速度过快,宝宝不得不两腿蹬地用力向前走,时间长了,容易使腿部骨骼变弯形成罗圈腿。宝宝发育有自身的规律,与神经、肌肉发育的成熟程度及视力发育密切相关。
把小宝宝过早放进学步车里,就像让未成年的孩子驾驶轿车一样,是非常危险的事。英国曾有研究数据显示,婴儿用学步车时发生的伤害事故的比率远高于用其他婴儿用品发生事故的概率。这是因为学步车让宝宝的速度过快、高度过高,危险也因此成倍增加了。
调查显示,大多数伤害事件的发生都是因为以下几大类原因:首先,学步车的倾斜翻倒会使宝宝被摔到楼梯下,或者撞上家具、加热器或灶台等。其次,由于使用学步车,宝宝可能会被过去触及不到的东西(比如蜡烛和热茶杯等)烫伤。最后,学步车还可能让宝宝够到过去放在安全位置的家庭有毒物品,如香水、漱口水或酒精。
正像不少家长自认为的那样,人们都会错误地认为宝宝在自己的小“车”里忙着的时候是安全的,短时间内不用人照看。但事实上,当你的宝宝在婴儿学步车里的时候,反而需要你特别警惕。而让宝宝待在没有危险的房间的地板上,他会更安全。并且,过多使用学步车甚至可能还会稍稍延缓他的发育。尽管统计数据令人担心,但完全禁止学步车也不现实。一些专家认为学步车应该是只为9个月以上宝宝设计的,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已经能坐和爬,并且大人要注意控制宝宝的行动速度。另外,顾客购买婴儿学步车时,必须得到明确的安全使用指南。如果有人建议你给宝宝买学步车,你应该先考虑其他的替代品,或者最好还是让宝宝用传统的好办法:在地板上锻炼吧。
调查显示,大多数伤害事件的发生都是因为以下几大类原因:首先,学步车的倾斜翻倒会使宝宝被摔到楼梯下,或者撞上家具、加热器或灶台等。其次,由于使用学步车,宝宝可能会被过去触及不到的东西(比如蜡烛和热茶杯等)烫伤。最后,学步车还可能让宝宝够到过去放在安全位置的家庭有毒物品,如香水、漱口水或酒精。
正像不少家长自认为的那样,人们都会错误地认为宝宝在自己的小“车”里忙着的时候是安全的,短时间内不用人照看。但事实上,当你的宝宝在婴儿学步车里的时候,反而需要你特别警惕。而让宝宝待在没有危险的房间的地板上,他会更安全。并且,过多使用学步车甚至可能还会稍稍延缓他的发育。尽管统计数据令人担心,但完全禁止学步车也不现实。一些专家认为学步车应该是只为9个月以上宝宝设计的,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已经能坐和爬,并且大人要注意控制宝宝的行动速度。另外,顾客购买婴儿学步车时,必须得到明确的安全使用指南。如果有人建议你给宝宝买学步车,你应该先考虑其他的替代品,或者最好还是让宝宝用传统的好办法:在地板上锻炼吧。
眼瞅着宝宝能够稳稳当当地单独坐了,不少妈妈就着急买来学步车想让宝宝学走路,却忘了中国有句老话叫“还不会走就想跑”,意为讽刺不打好基础急于求成的人。对于性急的妈妈们,这句话大可以改成“还不会爬就想走”,虽说改动了一个字,但是其中的提示意义却是一样的。首都儿科研究所生长发育研究室的童方医生说,现在很多妈妈在宝宝八九个月的时候就给他们买来学步车,认为宝宝已经能坐了,扶着东西也能站一站了,当然可以学走路了,但至于爬,会不会都一样。这种做法对幼小的宝宝来说是有害的。要知道行走是负重运动,当关节肌肉还未达到负重的要求时,过早起步会影响孩子下肢的发育。
另外,学步车的坐垫较高,小宝宝坐在上面只能用脚尖触地滑行,所以前行时,基本是用脚尖用力,这就容易使足关节变形,形成趾外翻,甚至扁平足。另外,由于婴儿骨骼中含钙少,骨骼较软,过早过多使用学步车行走,容易出现“X”或“O”型腿,而长时间坐在学步车中,可能限制儿童许多自主的手、眼、脚的配合动作。因此,童大夫建议月龄在11个月以上的婴儿可以坐学步车,且每次时间不宜过长。“三翻六坐九爬爬”,婴儿一岁前学习爬行,对身体各部位动作的协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统计表明,3~13岁儿童中,有10%~30%的儿童不同程度地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平衡能力差、易摔倒、胆小、内向、手脚笨拙、爱哭等症状,这是儿童大脑发育过程中某些功能不协调所致,医学上称为“感觉统和失调”。感觉统和失调的儿童90%以上不会爬行或爬行时间很短,而爬行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预防感觉统和失调的最佳手段。因此,儿童保健专家呼吁,为了孩子健康成长,一定要在婴儿期及早训练爬行。爬、走路、跌倒、再站起,这是一个运动的过程,也是一个发育的过程,宝宝正是在这种自主运动中学会掌握平衡、增强条件反射、学会思考。而如果用学步车过早地将婴儿固定住,将会使婴儿失去了大肌肉群运动的机会。如果婴儿学爬期得不到爬行锻炼,而处在学站学走的阶段,又未能独站,走路可能不会提前。因为学步是需要力气的,而坐在学步车里的孩子需要活动时,可借助车轮毫不费力地滑行,缺乏真正的自主锻炼。因此,该爬的时候就让宝宝爬一爬吧。
学步车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
谁也不会想到学步车会影响孩子的智力,但研究显示:使用学步车的孩子智力发育测验方面的分数低于没有使用过学步车的孩子。
孩子是通过接触、抓握、敲敲打打、扔等学习认识物体,自由的探索有助于孩子智能的发展,学步车限制了孩子自由的活动,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影响了孩子智力的发育。
过早助走的害处:欠脚走路
宝宝发育有自身的规律,与神经、肌肉发育的成熟程度及视力发育密切相关。俗话说:“7滚8爬周会走”,而很多妈妈早早地给小宝宝准备了学步车,宝宝才能坐稳就坐上学步车,妈妈认为这样自己既可以做家务,又可以让婴儿学习走路。过早或过多或使用学步车不当,违背婴儿生长规律人为“助走”,会对婴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如才满7个月的小宝宝就坐学步车,因个子小,坐垫过高,脚不能完全着地,只能用脚尖触地滑行。久而久之,宝宝就形成前脚掌触地的欠脚走路姿势。经过一段时间,欠脚走路的姿势多可以纠正。
减缓发育速度
很多妈妈都以为学步车可以帮助宝宝进行被动锻炼,练习走路,而科学家的研究结果却与之相去甚远,学步车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发展。
跟踪调查显示:常用学步车的婴儿会坐,会爬和会走的平均时间分别是6.73个月、6.68个月和11.66个月,明显晚于不坐学步车的婴儿会坐,会爬和会走的平均时间5.39个月、5.84个月和10.82个月。
7、8个月是婴儿练习滚、爬的最佳时机,坐上学步车,行动自由被大大地限制了,练习的机会减少了;由于凭借学步车,孩子在家里可以移动自如,滚、爬对宝宝的吸引力大大降低了,由于缺乏兴趣和练习,孩子运动的发育受到一定的影响。
学习行走是需要眼、手、足协调,学步车前面的安全大托盘,挡住了孩子的视线,宝宝看不到自己走动的脚,不了解自己何以走动。学步是需要花“力气”的,但由于有车轮的滑动作用,孩子的用力就可随车滑动而“行走”,依靠学步车宝贝很容易从坐椅上站起来,缺乏真正的锻炼,自然不利于孩子学站练走。
另外,学步车的坐垫较高,小宝宝坐在上面只能用脚尖触地滑行,所以前行时,基本是用脚尖用力,这就容易使足关节变形,形成趾外翻,甚至扁平足。另外,由于婴儿骨骼中含钙少,骨骼较软,过早过多使用学步车行走,容易出现“X”或“O”型腿,而长时间坐在学步车中,可能限制儿童许多自主的手、眼、脚的配合动作。因此,童大夫建议月龄在11个月以上的婴儿可以坐学步车,且每次时间不宜过长。“三翻六坐九爬爬”,婴儿一岁前学习爬行,对身体各部位动作的协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统计表明,3~13岁儿童中,有10%~30%的儿童不同程度地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平衡能力差、易摔倒、胆小、内向、手脚笨拙、爱哭等症状,这是儿童大脑发育过程中某些功能不协调所致,医学上称为“感觉统和失调”。感觉统和失调的儿童90%以上不会爬行或爬行时间很短,而爬行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预防感觉统和失调的最佳手段。因此,儿童保健专家呼吁,为了孩子健康成长,一定要在婴儿期及早训练爬行。爬、走路、跌倒、再站起,这是一个运动的过程,也是一个发育的过程,宝宝正是在这种自主运动中学会掌握平衡、增强条件反射、学会思考。而如果用学步车过早地将婴儿固定住,将会使婴儿失去了大肌肉群运动的机会。如果婴儿学爬期得不到爬行锻炼,而处在学站学走的阶段,又未能独站,走路可能不会提前。因为学步是需要力气的,而坐在学步车里的孩子需要活动时,可借助车轮毫不费力地滑行,缺乏真正的自主锻炼。因此,该爬的时候就让宝宝爬一爬吧。
学步车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
谁也不会想到学步车会影响孩子的智力,但研究显示:使用学步车的孩子智力发育测验方面的分数低于没有使用过学步车的孩子。
孩子是通过接触、抓握、敲敲打打、扔等学习认识物体,自由的探索有助于孩子智能的发展,学步车限制了孩子自由的活动,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影响了孩子智力的发育。
过早助走的害处:欠脚走路
宝宝发育有自身的规律,与神经、肌肉发育的成熟程度及视力发育密切相关。俗话说:“7滚8爬周会走”,而很多妈妈早早地给小宝宝准备了学步车,宝宝才能坐稳就坐上学步车,妈妈认为这样自己既可以做家务,又可以让婴儿学习走路。过早或过多或使用学步车不当,违背婴儿生长规律人为“助走”,会对婴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如才满7个月的小宝宝就坐学步车,因个子小,坐垫过高,脚不能完全着地,只能用脚尖触地滑行。久而久之,宝宝就形成前脚掌触地的欠脚走路姿势。经过一段时间,欠脚走路的姿势多可以纠正。
减缓发育速度
很多妈妈都以为学步车可以帮助宝宝进行被动锻炼,练习走路,而科学家的研究结果却与之相去甚远,学步车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发展。
跟踪调查显示:常用学步车的婴儿会坐,会爬和会走的平均时间分别是6.73个月、6.68个月和11.66个月,明显晚于不坐学步车的婴儿会坐,会爬和会走的平均时间5.39个月、5.84个月和10.82个月。
7、8个月是婴儿练习滚、爬的最佳时机,坐上学步车,行动自由被大大地限制了,练习的机会减少了;由于凭借学步车,孩子在家里可以移动自如,滚、爬对宝宝的吸引力大大降低了,由于缺乏兴趣和练习,孩子运动的发育受到一定的影响。
学习行走是需要眼、手、足协调,学步车前面的安全大托盘,挡住了孩子的视线,宝宝看不到自己走动的脚,不了解自己何以走动。学步是需要花“力气”的,但由于有车轮的滑动作用,孩子的用力就可随车滑动而“行走”,依靠学步车宝贝很容易从坐椅上站起来,缺乏真正的锻炼,自然不利于孩子学站练走。
宝宝八九个月开始蹒跚学步。走路使宝宝变为一个好动、活泼、不知疲倦的人。他可以不求助别人,走进自己感兴趣的陌生之地看个究竟,获得许多经验。
市场上销售的学步车为宝宝学走路提供了便利和安全。那么,宝宝使用学步车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学步车自身要安全
1、卫生:宝宝双手能触摸到的地方必须保持干净,防止“病从口入”。
2、牢固:学步车的各部位要坚牢,以防在碰撞过程中发生车体损坏、车轮脱落等事故。
3、高度要适中。
4、车轮不要过滑。
二、环境要安全
1、要为宝宝创造一个练习走路的空间,这一空间与宝宝不应该去的地方应有一障碍物阻挡。
2、地面不要过滑,不要有坡度。因为宝宝的腿已很有劲,速度一快,学行车碰到物体上会伤着宝宝。
3、要把四周带棱的东西拿开,避免学步空间内家具凹进凸出。宝宝手能够到处的小物品要拿走,以防宝宝将异物放入嘴里。
三、家长自身注意的问题
1、不要把学步车当成宝宝的“临时保姆”,在宝宝学步期间家长切不可掉以轻心,要随时保护。宝宝学步的时间不宜过长,这是因为宝宝骨骼中含钙少,胶质多,故骨骼较软,承受力弱,易变形。此外,由于宝宝足弓的小肌肉群发育尚未完善,练步时间长易开成高平足。
2、宝宝的穿着不宜过多。
3、宝宝排尿后再练习,可撤掉尿布,减轻下身负担。
最后说明一点,佝偻病患儿、过胖儿、低体重儿不要急于学步,如果需要用学步车,时间宜适当缩短。
市场上销售的学步车为宝宝学走路提供了便利和安全。那么,宝宝使用学步车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学步车自身要安全
1、卫生:宝宝双手能触摸到的地方必须保持干净,防止“病从口入”。
2、牢固:学步车的各部位要坚牢,以防在碰撞过程中发生车体损坏、车轮脱落等事故。
3、高度要适中。
4、车轮不要过滑。
二、环境要安全
1、要为宝宝创造一个练习走路的空间,这一空间与宝宝不应该去的地方应有一障碍物阻挡。
2、地面不要过滑,不要有坡度。因为宝宝的腿已很有劲,速度一快,学行车碰到物体上会伤着宝宝。
3、要把四周带棱的东西拿开,避免学步空间内家具凹进凸出。宝宝手能够到处的小物品要拿走,以防宝宝将异物放入嘴里。
三、家长自身注意的问题
1、不要把学步车当成宝宝的“临时保姆”,在宝宝学步期间家长切不可掉以轻心,要随时保护。宝宝学步的时间不宜过长,这是因为宝宝骨骼中含钙少,胶质多,故骨骼较软,承受力弱,易变形。此外,由于宝宝足弓的小肌肉群发育尚未完善,练步时间长易开成高平足。
2、宝宝的穿着不宜过多。
3、宝宝排尿后再练习,可撤掉尿布,减轻下身负担。
最后说明一点,佝偻病患儿、过胖儿、低体重儿不要急于学步,如果需要用学步车,时间宜适当缩短。
学步车造成的踮足更常见
专家表示,因学步车造成的孩子“X”、“O”形腿的事情较为少见,但因为依赖学步车引起孩子踮脚尖的不少。“学步车直接干预了孩子‘先爬后走’的自然发育过程,不利于孩子腿形的发育。”
有些家长工作特别忙,在孩子五六个月大时,就把孩子放到学步车里,这样很不利于孩子自身平衡感的建立,孩子坐在学步车里,往前跑常踮着脚,容易形成异常的走路姿势。
买童车先考虑孩子发育
“给孩子买童车,最好根据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来挑。”车的座位高低最好可调整,根据孩子需要调整,孩子每次骑车时间不宜过长。
家长应随时关注孩子腿形,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纠正。比如发现孩子有轻度X形腿或O形腿的,可让孩子盘膝而坐,或经常有意识地让孩子直伸双腿,每次练习20分钟,每天3次。症状严重的,应该及时到医院诊治。
专家提醒:
若让宝宝使用学步车,为了安全起见,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过早使用,会影响宝宝其他运动能力的阶段性发展,比如宝宝没有经过爬的过程,就直接过渡到了走。宝宝能独立行走后,不要再使用学步车。
2、宝宝放在学步车里的时间,每次不要超过30分钟,因为宝宝骨骼中含钙少,胶质多,故骨骼较软,承受力弱,易变形。此外,由于宝宝足弓的小肌肉群发育尚未完善,练步时间长易形成扁平足。
3、学步车最好在室内使用,远离火炉、插销和热水瓶、餐具等危险物品,忌在门槛、楼梯附近、高低不平的场所使用,以免造成意外伤害。
4、不要让学步车成为孩子的临时保姆,宝宝乘坐时,大人不得离开。
5、调节好学步车座垫的高度,以免宝宝摔出去。
6、学步车本身要卫生,要让婴儿双手能触摸到的地方保持干净,防止“病从口入”;学步车的各个部位要牢固,以防在碰撞过程中发生车体损坏、车轮脱落等事故。
专家表示,因学步车造成的孩子“X”、“O”形腿的事情较为少见,但因为依赖学步车引起孩子踮脚尖的不少。“学步车直接干预了孩子‘先爬后走’的自然发育过程,不利于孩子腿形的发育。”
有些家长工作特别忙,在孩子五六个月大时,就把孩子放到学步车里,这样很不利于孩子自身平衡感的建立,孩子坐在学步车里,往前跑常踮着脚,容易形成异常的走路姿势。
买童车先考虑孩子发育
“给孩子买童车,最好根据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来挑。”车的座位高低最好可调整,根据孩子需要调整,孩子每次骑车时间不宜过长。
家长应随时关注孩子腿形,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纠正。比如发现孩子有轻度X形腿或O形腿的,可让孩子盘膝而坐,或经常有意识地让孩子直伸双腿,每次练习20分钟,每天3次。症状严重的,应该及时到医院诊治。
专家提醒:
若让宝宝使用学步车,为了安全起见,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过早使用,会影响宝宝其他运动能力的阶段性发展,比如宝宝没有经过爬的过程,就直接过渡到了走。宝宝能独立行走后,不要再使用学步车。
2、宝宝放在学步车里的时间,每次不要超过30分钟,因为宝宝骨骼中含钙少,胶质多,故骨骼较软,承受力弱,易变形。此外,由于宝宝足弓的小肌肉群发育尚未完善,练步时间长易形成扁平足。
3、学步车最好在室内使用,远离火炉、插销和热水瓶、餐具等危险物品,忌在门槛、楼梯附近、高低不平的场所使用,以免造成意外伤害。
4、不要让学步车成为孩子的临时保姆,宝宝乘坐时,大人不得离开。
5、调节好学步车座垫的高度,以免宝宝摔出去。
6、学步车本身要卫生,要让婴儿双手能触摸到的地方保持干净,防止“病从口入”;学步车的各个部位要牢固,以防在碰撞过程中发生车体损坏、车轮脱落等事故。
資料來源http://www.yaolan.com/zhishi/xuebuc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