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30日 星期四

管教,要掌握鬆緊


管教,要掌握鬆緊/校長爸爸:無止盡的付出不是愛 【文、圖/摘自《管教,要掌握鬆緊!》/黃登漢 著/新手父母 出版】
溺愛不是愛。很多父母對於教育一知半解,學習西方的教育方式,以為無盡的付出,甘心為孩子做一切,就是愛。卻不知道,沒有節制的愛,根本就是一種害。

這年頭,許多父母因為自己經濟能力不錯,所以供應孩子吃好的穿好的,買昂貴的玩具,穿名牌的服飾,上高級的餐廳,以為這就是對孩子好。在家裡,孩子當然是飯來伸手、茶來張口,什麼事都不用做,簡直個個就像公主、王子一樣。更可怕的是,孩子要什麼給什麼,連亂發脾氣使性子,父母親也順從著,說這樣叫做「愛的教育」。
學校運動會的時候,只看到有些父母來到運動場就是給孩子送飲料、擦汗、照相,卻不關心孩子在表演的時候是不是認真?賽跑的時候是不是盡力?他只在乎他的寶貝是不是被太陽曬壞了?是不是累了、餓了、渴了?完全忽略他的孩子是一個班級裡面的學生。為什麼別人經得起曬,他經不起曬?為什麼大家為榮譽而努力,他不在乎?顯然這樣充滿愛心的父母,卻是個外行的父母。
被溺愛的孩子,很難適應團體生活,沒辦法融入團體,人際關係自然有問題,將來又怎麼在社會群體裡面工作、生活?
現在有所謂的「怪獸父母」,保護孩子過度,只要孩子在學校這個團體生活裡,受了挫折,就指責是同學的不對,就指責是老師管教不當,永遠護著孩子、寵著孩子,最後的結果,卻是害了孩子。在家裡被溺愛的孩子,很難適應團體生活,沒辦法融入團體,人際關係自然有問題,將來又怎麼在社會群體裡面工作、生活?
我們做父母的固然不應該當長官,總是訓話、嚴格要求,但是也不應該當孩子的奴隸,只是努力地伺候,唯恐怠慢。
有個朋友的孩子高三要考大學,他要孩子幫忙丟垃圾。
孩子嘟著嘴說:「幹嘛叫我?」
他說:「我正忙著炒菜,能不能麻煩你幫忙。」
孩子說:「每天都是你,幹嘛要叫我?」
他一再央求孩子,最後孩子悻悻然拿起垃圾說:「如果大學考不好,不要怪我!」在說起這件事情時,他眼眶都紅了。
我說:「你平常做太多了。你聽聽你孩子說的『每天都是你』,顯然你的孩子長到十八歲了還沒丟過垃圾,這包垃圾對他彷彿有千斤重。這是你無盡付出的後果。
一分耕耘應該有一分收穫,但是父母過頭的愛和付出,就像對植物施放了過量的肥料,不但不會幫助植物生長,還會讓它適得其反。
父母要做孩子的燈塔,而不是拖船,凡事為他準備、為他代勞,會讓孩子沒有能力照顧自己,失去了動力,沒有人生目標。這樣的父母,無盡的付出愛,是對孩子的陷害。


管教,要掌握鬆緊/校長爸爸:補習不一定有用
【文、圖/摘自《管教,要掌握鬆緊!》/黃登漢 著/新手父母 出版】
隨著孩子年紀的增長,補習不能強迫,應該跟他討論,陪著他選擇。如此,除了能夠補足弱點,增強興趣之外,也讓孩子知道,要為自己的將來做打算。
補習是一種永不退流行的流行。從前學生們的話題是在討論「你有沒有補習?」,現在孩子們的話題是在討論「你補了哪些習?」,補習班的密集度,不但沒有隨著少子化以及教育改革而減少,反倒是如雨後春筍般不停增加,學校附近補習班的數量,竟然不輸給早餐店的數量,補習班就好像早餐一樣,變成學生生活的必需品。
盲目的要孩子補習,往往花了錢又花時間還沒效果。
對於補習班,身為父母的也要有這樣的觀念。常常聽人說,孩子不能輸在起跑點,可是大量的補課業、補才藝,對於孩子到底是加快前進速度的助力,或者只是增添壓力的負重沙包呢?
家長對於孩子的用心,是要調整力度的。孩子年紀還小,可以幫他作主,讓他在還懵懂無知的時候,不至於錯過太多。隨著孩子年紀的增長,補習不能強迫,應該跟他討論,陪著他選擇。如此,除了能夠補足弱點,增強興趣之外,也讓孩子知道,要為自己的將來做打算。等到孩子到了高中,要放手讓他自己盤算,只要給點意見參考就好。太多現代的父母,一心為了孩子好,叫孩子學這個補那個,安排課外學習,指導課內作業,最後孩子討厭補習班,疲憊奔波於學校和補習班之間,身上背負的學業壓力,除了學校之外還有補習班的額外功課,這樣子還能喜歡學習的孩子,會有幾個?等到再大一些,父母親不方便作決定的時候,孩子不知道怎樣面對自己的未來,這樣看似用心栽培,卻是從小一路補到大的孩子,能在社會上好好生存嗎?
真正的愛孩子,要瞭解孩子,認清人生不是只有讀書這條路,有好的態度,找到自己的興趣,就會有能力在社會上立足。
身為父母的,與其逼著孩子在強烈的讀書競爭中,拼得精疲力竭,最後還可能落在一個不理想的學校,倒不如培養孩子的能力與興趣,才會在社會中有競爭力。學科成績不好沒有關係,藉著補習班,適度加強就好,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認真的去學習,去努力,才能過得更快樂,過得更充實,過得更豐富。補習不是一件壞事,運用得宜,或許能發掘孩子的興趣,但補習絕不能變成一種盲從,變成一種不得不參與的活動。花錢事小,讓孩子陷在痛苦之中,是最悲慘的事。



管教,要掌握鬆緊/校長爸爸親授 有趣學習法
【文、圖/摘自《管教,要掌握鬆緊!》/黃登漢 著/新手父母 出版】
讓孩子從愉快的遊戲中學習遵守規範,邏輯等能力。
相信我,許多人注重教育,以為業精於勤、荒於嬉,要求孩子上學上課要努力認真學習,卻不知道遊戲也是學習。其實遊戲是有趣又神奇的,它具有魔力,只要是小孩,不管是什麼樣個性的孩子,沒有不喜歡遊戲的,它具有強大的吸引力,所以我們不必強迫孩子,而且不必花太多的金錢,甚至作為父母的本身也是快樂的參與著。
各種遊戲有各種功能,是學習的起跑點。
遊戲本身的快樂氣氛,就是最好的獎勵。父母從教導的角色搖身一變成為遊戲的玩伴,親子關係自然融洽、愉快。
孩子小時候,我們常常全家一起玩撿紅點的撲克牌遊戲,它是一個很容易從事的家庭活動,只要一副撲克牌,父母跟孩子一起玩,大家遵守著遊戲規則,在遊戲裡有數學,有技巧,有運氣,有輸贏,更重要的是很有趣,很好玩。所以,玩了一兩個小時的牌,孩子其實已經練習了數百題的算術,但是他不會厭煩,不會排斥,而我們不必準備獎品,因為遊戲本身的快樂氣氛,就是最好的獎勵。
因為遊戲的樂趣,不覺得累,更不會厭煩,孩子當然不會去排斥這樣的學習。
有些家長會出一些數學題目,要孩子好好作答,承諾孩子答對了有獎賞,孩子往往嘟著嘴巴,勉強的作答,如果都做對了,父母親可不能忘記了答應的獎勵,免得成了沒有信用的小人,如果做的不好,父母親便還要孩子加強練習,這樣對雙方都有著沉重的負擔,學習有什麼樂趣可言。
人的學習成長和小時候從事的遊戲有關。
其實我們不難發現遊戲對人學習成長的影響。在社會上,大部分的女性在語文方面的能力,明顯的超過男性,而大部分的男性在數理邏輯方面,明顯的超過女性,這不純粹是頭腦構造的問題,而與小時候學習的興趣和從事的遊戲有相當的關連。
一般女孩子在小時候喜歡扮家家酒、玩洋娃娃,她們在那裡自言自語也好,對話也好,不斷的編造劇情,所以成長中比較喜歡小說和戲劇,長大之後,語文能力自然就比較強。
通常男孩子在小時候就喜歡搏弈遊戲,玩紙牌、撲克、下棋,他們對於抽象的數字,不斷的練習,還要用腦筋如何贏過對方,這些遊戲讓他們對數理比較有興趣,也得到充分的練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這些說法不是理論,事實上,如果我們回想自己的童年,在成長過程中所從事的遊戲,再和自己後來發展的興趣和所擁有的能力做一些比較,就可以得到印證。而我們不得不承認,小時候的遊戲竟然影響了我們的一生。
孩子在遊戲中所學得和顯現的能力,往往超乎我們的預料和想像。


管教,要掌握鬆緊/校長爸爸:孩子不該是盆栽
【文、圖/摘自《管教,要掌握鬆緊!》/黃登漢 著/新手父母 出版】
別把孩子的發展與可能限制住了,唯有開放、自由的態度,才能讓孩子真正茁壯成長。

在許多父母的眼中,總覺得自己的孩子永遠長不大。
即使孩子年紀日益增長,父母親還是無微不至的照顧,在經濟上給予最大的支援,買得起的東西就買,替他安排補習班,安排課業的進度,準備考試的目標與科系,接送上下學以便保護他的安危。更細節的部分,為孩子準備每一天的餐點,就怕他餓著,勞勞碌碌洗衣服,怕孩子沒有乾淨的衣物可以換洗,替孩子辦手機繳電話費,幫孩子採購學校要用的文具,當他遇到報告或課業上的困難,還親自替孩子查資料甚至動手代工,幫孩子做作業。
對,這是文明社會演進的必然結果,有太多資訊與知識要學習,所以對於小孩的保護照顧時間變得比以前要增加許多,如果不是如此,好像就會在起跑點上落後,將來變成社會中較低下的階層。於是許多父母心甘情願的做牛做馬,就怕為孩子做的不夠多,不夠久。
但,好不容易才度過求學階段,父母親又開始替孩子找工作鋪路,踏入社會的第一份工作格外重要,格外小心,既然還沒成家,那就住在家裡省點房租水電錢,如果他運氣差一點,工作總是不順,又跟以往一樣,住在家裡靠父母親提供經濟來源,靠父母親替他做家務,有的人甚至到了要結婚了,卻連存款也沒有,也是靠父母親拿出老本來舉行婚禮,最後,這些人變成了寄生家中的啃老族。
不要害怕孩子受到挫折,有時候挫折反而是一種邁向成就的助力。
協助孩子找到自己的路,走向自己的未來,而不是鋪一條康莊大道,讓他直直地往前進,無論怎麼樣,孩子都是個獨立的個體,而不是一個玩具、一個寵物。
能夠擁有自己的想法,這才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可貴。
如果有機會,應該讓孩子去打工接觸社會,瞭解社會的形形色色,知道有這麼多不同種類的人,為了生活努力打拼,更可以培養他的人際關係,增廣他對世界的瞭解。
不要害怕孩子受到挫折,風吹雨打之中,或許這棵努力茁壯的樹不若溫室盆栽中栽培的好看,但是他努力的靠自己向下紮根、累積實力,等到適當的時機來臨,他就會快速的發展起來,到時候再跟盆栽中的樹木相比,所受的挫折反而是一種邁向成就的助力。而父母親照顧無微不至的孩子,永遠只有依賴的個性,因為被困在花盆之中,沒有機會紮根在大地中,一旦失去養分的供給,最後不是萎靡不振,就是枯萎凋零。





******************************************************************************

教養兒女的七個金科玉律

已有愈來愈多的跡象顯示,強調尊重孩子、鼓勵孩子的新觀念橫掃台灣,卻被有些人解釋為「少管」或「不管」,以至教出不少「小霸王」、「蠟筆小新」,和自殘或傷人甚至動輒殺人取人性命的青少年。

美國的情況類似台灣,被寵壞的孩子類似惡霸,使得愈來愈多心理及教育專家發展出更新的教育理論「合理管教」。父母應該以愛為基礎教兒女「紀律」的觀念。
心理學教授史坦伯格指出,教養最常犯的錯誤就是「參與不足」以及誤解了「把孩子當朋友對待」的真義,以為是放他完全自由,以致無法掌握孩子的行為與行蹤。
「以孩子為中心」的理念已成為縱容惡行的藉口,《對孩子期許更高》一書的作者戴門教授指出。

其實,教育要兼顧敏感度與嚴格,如果父母有引導、有規範,可以避免孩子身心出狀況。家庭心理專家蘿絲蒙指出,孩子性格發展期,教養需要適量維他命N。也就是說,父母要能勇於對孩子說「NO」,孩子才能學會分辨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可以」。

綜合專家意見,合理管教,父母有7項金科玉律:


1.當父母,不是當朋友

當父母第一要事就是不要只想當孩子的朋友,因為「父母」的意義就是給孩子立下規矩,讓他明白「底線」在哪兒,美國心理學家霍恩指出,孩子需要的是教導他如何解決問題的「領袖」,而不是只聽他訴苦哭泣卻束手無策的「朋友」。
澳洲親子專家畢德福也說,孩子需要知道「規矩」是什麼,家裡誰「作主」,這樣孩子才能有所依循,在「安全」的感覺中成長。
所謂「尊重孩子」並非放任孩子為所欲為,「把孩子當朋友對待」也不是不教他規矩禮貌,否則孩子很容易依人性傾向主張「只要喜歡有什麼不可以」,不懂尊重父母、也不會尊重其他人,教育學者魏世台說,她對「現代父母太常向兒女說抱歉,」很不以為然,常見職業婦女7點趕回家向兒女說「抱歉,還沒煮晚飯」,而那些抱怨媽媽沒早點回家煮飯的孩子都已十幾歲,還在看電視不懂做家事。


2.及早規範

孩子從小就要管教,如果小時候不給他訂下規矩,長大要管就會遭遇抗拒,管不動也管不住。
管教態度要前後一致,尤其要避免和孩子討價還價,否則會讓孩子誤以為規矩與原則都有商量餘地,一旦他們有過這樣「談判」經驗,反而吃定父母,教養當然也成了空談。


3.花時間與孩子相處

愛孩子、教養孩子是要和孩子相處。很多父母過份強調親子相處重「質」就夠了,與兒女相處只是蜻蜓點水打個照面,但當孩子碰到問題需要有人和他談談時卻不見父母蹤影。
切記問題不等人,相處有品質不能做為藉口,取代孩子希望與父母相處的時間。心理學教授史坦伯格指出,「較常與父母在一起的孩子一般表現都比較好。」

4.控制電子媒體

研究發現美國22∼34%的年輕受刑人有意識的模仿從電視看來的犯罪技巧。
事實上,孩子長期受到來自卡通、電視影集、綜藝節目以至新聞報導等,各種色情、暴力訊息制約,模仿媒體兩性親密行為,青少年學電視主持人低俗用語,殺人而無悔意的實例屢見不鮮。
另一項追蹤12年的研究也發現,大量收視暴力電視節目的人後來犯罪、攻擊性及對子女嚴懲的傾向較高。
「在提供性教育方面,流行文化代替了父母、宗教與學校的功能,是現代青少年的一大不幸,」史坦伯格慨道。
美國心理學家卡倫主張,父母應該規定孩子看電視的時間和內容,才能避免孩子受影響。美國醫學會建議父母除了監督孩子觀看的電視節目內容,也要將每天觀看的時間限制在2小時內。


5.了解孩子在做什麼

孩子在家無人監護是非常嚴重的問題。大人不在,孩子確實容易有偏差行為,例如在鄰里街坊間打破窗戶或順手牽羊。而即使大人在家,卻不知道孩子在做什麼,一樣非常危險,有小學生打色情電話,青少年上網下載色情圖片,網上交友被誘離家等等,都是家人在家關起門來做的。
但是,如果能先安排好孩子的課後活動,並且善用家人、鄰居、朋友等後援力量支持,即使雙薪家庭一樣可以放心。


6.不要誤解「維護孩子自尊心」的真義。

真正的「肯定個人自尊」,應來自他真的達成某些挑戰,而不是凡事必讚美。
少棒隊員未盡外野職守,即使隊伍拿名次,他仍不能共享光榮。戴門教授認為很多父母動輒把孩子當星星捧上天,使得「維護孩子自尊」一詞失去真正的意義。
美國父親協會宏恩指出,太受保護的孩子無法自己解決問題。有些父母為了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以致過份呵護孩子,即使孩子沒特別努力也大聲讚賞,反而使得孩子缺乏從錯誤與挫折中學習如何處理困難與自己情緒的機會。
許多專家認為,孩子需要的是適當的自尊,否則,一旦承受不住挫折,輕則頹喪憂鬱,重則自傷傷人。憂鬱症年齡層逐漸往青少年移動,自殺成為風潮,是全球父母都應注意的警訊。


7.不離婚。

完整的家庭對孩子成長有正面的幫助。父母親努力維繫婚姻是協助兒女成長調適最重要的一件事。
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學教授麥克蕾荷發現,出身單親家庭的孩子中輟學業的機率是其他孩子的2倍,而其中女生成為未婚媽媽的機率也是一般家庭孩子的2.5倍。
  這些孩子較易觸犯法律,長大成人後也較易中輟學業,較不善於與人建立穩定關係。
研究者指出,並非所有單親家庭都會有問題,不過比起良好的婚姻關係,仍有遺憾。父母關係良好,不但給孩子安全感,兩個人一起管教,也絕對比單親管教容易得多。
資料來源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18459&page=4








*******************************************************************************
哪一種管教法 對孩子最有用?
波爾頓美語執行長 郭瑤萍
父母雙方對家中的規則和期待要有一致的看法,該給孩子什麼鼓勵、如何處罰,雙方要持相同的意見;若有意見不同時,最好等到孩子不在身邊時再討論,以免孩子學到偏差的想法和行為。父母樹立良好榜樣,孩子會從中獲得更多學習。

自從孩子呱呱落地時,父母親的責任就開始了

要成為一位現代父母絕非易事,除了要照顧日常的食衣住行之外,還要避免小孩生病,還要積極的對小孩的情緒及心理健康下工夫。每個父母都期待孩子過得快樂、行為端正、適應環境,最後還希望他能功成名就。就好像挑蘋果一樣,會將蘋果高高舉起、面對光源,檢查光線照射下的樣子,再輕輕壓壓蘋果看是否結實?每位父母都企圖找出一顆最完美的蘋果。

經常聽到有些人大嘆管教子女,不像二、三十年前那麼有效?為何當父母是一份讓人感到困惑的工作呢?現代為人父母比以前更難,原因是現代孩子所承受的壓力來自同儕、來自學校、來自媒體,以及來自父母的婚姻狀況,小孩將感受到的壓力,轉化為父母遭遇的教養問題。隨著社會結構的改變,以及社會價值觀的變遷,也影響了父母管教子女的方式。

只給孩子「愛」是不夠的

如果有一天你需要拔牙,當你坐上冰冷的治療台時,醫生蒙著口罩對你說:「其實我不是牙醫,也沒有幫病人拔牙的經驗,不過請您放心,我拔牙的動作會很溫柔,我會非常愛護我的病人,您只要放輕鬆就好。」你還會乖乖坐著讓他拔牙嗎?有些父母認為只要給孩子無限的愛,那麼他的偏差行為一定能改善,的確,摯愛與溫情是最基礎的感情,但除此之外還需要判斷力和知識。

父母為了讓孩子快樂的成長,以致常常過度的保護,即使孩子沒有特別的努力,也大聲讚賞,一旦子女承受挫折時,就難以處理自己的困難;有些父母因為對於管教方式沒有自信,擔心子女不喜歡自己,或擔心傷害親子的感情,因而害怕糾正或處罰子女,放任孩子不守規矩;也有些父母為了要保護子女,怕他們做出錯誤的選擇,而幫忙子女做太多決定,這樣會讓孩子以為自己無能決定,顯得較無自信。

父母捍衛子女,不讓子女們受到痛苦,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過度的保護,反而會讓孩子缺乏從錯誤中學習的機會。

愛很重要,但卻無法保證孩子會出現良好的行為。孩子不但需要有愛心的父母,他們更需要接受過訓練的父母。

管教不等於處罰

每當問及家長如何管教孩子?大部分都會回答是如何處罰孩子、如何威脅恐嚇,但終不能改善孩子的偏差行為,不但使自己筋疲力盡、心力交瘁,覺得自己好像只會處罰孩子而已,最後責怪自己,認為自己是個可悲、又不適任的父母。

管教當然不等於處罰,管教的目的是要讓孩子學會如何和你合作,而不是被你控制,也就是說讓子女學會選擇守規矩的行為來和你合作,因為他們知道守規矩的感覺很好。當你在管教孩子時,必須要思考:「我要怎麼做?才能讓他有所學習?不會再出現不好的行為?」

尤其當孩子愈來愈大,你就愈需要他的合作,因為你將會愈來愈無法控制他。你必須要相信孩子是有和你合作的意願,當孩子還小就必須要教導他決定自己的行為,然後為自己的行為後果負責。如果你要強行控制他,他不但不會發展出自制的能力,還會使他的行為容易失去控制。
 

(取材自育兒生活雜誌)
資料來源http://www.enfamama.com.tw/stage4/mamabox/s4baby02_76.asp








*******************************************************************************
如何讓孩子的行為合乎規範?
採訪諮詢/智寶園學前教育園地創辦人 陳鳳卿
採訪撰文/卓文惠
孩子脫序的行為讓人感到頭痛,定下的規範他永遠都做不好,您家的寶寶也是這類型的孩子嗎?
不遵守規矩=不乖?
「寶寶,你可不可以乖乖的吃飯?」、「不要再吵了,拜託你好不好,」即將滿3歲的小寶讓疼愛他的父母感到相當的煩惱,小寶好像永遠都做不好大人所訂定的規矩,「孩子不聽話,到底要怎麼教啊?」用過不同的方法來教小寶,但是成效並不好,讓小寶的媽媽心上不時的浮上一股無力感。
不遵守規矩=不乖、不聽話?不認為孩子不遵守大人口中所謂的規範,就一定表示寶寶不聽話,智寶園學前教育園地創辦人陳鳳卿老師提出她教學多年的經驗跟看法來供大家做參考,「有時後大人給予錯誤的教導方式,或是當孩子出現錯誤的行為時,家長不但沒有施以正確的教導還以玩笑、不在意的態度去面對這些行為,日後就有可能因為孩子不知道怎麼做才是對的,而在行為上出現父母眼中的不合常規的行為,」陳老師語重心長的表示。當你因為寶寶長的很可愛,一個無心的捏臉頰的動作,若是在一旁的大人沒有糾正這種行為,寶寶就有可能覺得這樣是好玩、無害的,如果將同樣的動作去對待他的同儕,看在大人的眼裡就可能演變成寶寶不合常規,但是對於孩子來說,他甚至都覺得被責罵的相當莫名。
先訂定主要的規範
要小朋友遵守規範,除了施以正確的指導之外,還有一些方法可以試著教導。「先訂下家長自己所希望孩子做到的所有規範,再依據這些準則中,討論出哪些屬於有彈性可商議的部分,而那些是寶寶一定要遵守的,」每個孩子的行為模式都不同,無法使用固定的規則來限制他,陳老師建議家長應該視不同的狀況來教導孩子正確的行為方式,才不會當孩子做出不合乎規定的事情時,眼中就只看到他違規的部分,而無法探究到真正的原因。
舉例來說,外出時,為了避免孩子發生危險,以規定孩子一定要牽著你的手為前提,若孩子選擇不牽手,告知寶寶可能造成的結果就是無法達成外出的目的,讓孩子清楚的了解,在一定得牽著手原則之下,這個原則是無法違規的。至於所謂的彈性選擇空間,無論小朋友想要選擇何種牽手方式,不管是勾住大人的手指頭或是選擇拉住衣服都是可以容許的。
「釐清自己最希望孩子做到的部分,至於剩下的部分就是可供孩子自由選擇跟可商議的空間,當大體的原則已經底定,自然會減少孩子不遵守規範的機會,」陳老師再加以補充說明。
事先預告也很重要
除了訂定主要的規範之外,事先的預告也是相當重要。最常讓家長感到頭痛的狀況就是當帶孩子外出逛街購物時,孩子對於新奇的玩具怎麼樣都無法放手,甚至出現大吵大鬧的情形,讓父母得一邊安撫孩子還得遭受來自外界的異樣眼光。「有時候事前先告知孩子,應該遵守的規範,在大原則的範圍之下,減少孩子出現耍賴或是吵鬧的情形,」有很多的家長都不知道怎麼應付這種情況,陳老師笑著建議。不要擔心孩子一出家們就會把原有的規矩丟出腦海,事先預告孩子在哪種原則之下,他所擁有的自由選擇的空間範圍為何,小朋友了解自己需要一定要遵守的部分是什麼,當然也不會出現不合理的情形。
另外,「事先的預告」也可以用在孩子若一直吵鬧不休非常迫切的索求物品的情況下。將孩子想要的東西當成未來重要節日的禮物,延長他獲得滿足的時間,當然,家長的誠信也是相當重要,寶寶知道就算當時無法達到他的要求,但是未來總有一天可以讓他得到這樣的物品,也可以有效減少哭鬧的機會。

(取材自媽咪寶貝雜誌)
資料來源http://www.enfamama.com.tw/stage4/mamabox/s4baby02_74.asp







*****************************************************************************

不問功課,只問每天經歷的事

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教授兼所長柯志恩說起教養來,幽默開朗,笑聲連連。但她和一兒一女,也曾是親子問題的苦主。

她曾自作主張,在萬聖節把女兒壯妹打扮成圓圓的小漢堡。最後雖如她這個母親所願,奪得造型大獎,卻也惹得想要當小公主的壯妹,委屈哭泣。

她也曾為兒子的大提琴比賽緊張焦慮,緊盯練習,彷彿自己才是參賽者,後來才醒悟「你自己玩,老娘再也不奉陪了!」

貴為大學教授,過去求學也是意氣風發、一路過關斬將。柯志恩原以為一雙兒女達成同樣的豐功偉業,是天經地義。

老么壯妹天生想得第一,不用人說,自己就逼得緊。

可憐的是老大洪輔,明明被檢測為資優生,考試成績卻老與智商不符。他不識成績為何物,過著柯志恩口中「遊戲人生」的日子。

甚至,被老師罰坐到第一排他還覺得很好啊,夏天可沾老師電風扇的光,吹吹涼風消暑。紐約市vs.懷俄明州


親子戰爭就從這裡爆發,野火燎原,一路從國小二年級延燒到六年級,終達高峰。
日常家庭畫面出現的是,為母的氣得尖聲咆哮,而兒子也就四處逃竄。

柯志恩編織的成功圖像是,長大後的兒子穿著光鮮亮麗,出入紐約的辦公大樓。但洪輔喜好的是,生活在如美國中北部的懷俄明州,有大片寂靜的曠野,任他沉浸其中、獨自思考。

認清兩人的落差後,柯志恩意識到,自己再不改變,兒子縱使有朝一日會到紐約,卻也會找她的同業諮商專家,抱怨母親所有的不是。

此外,她也反省,自己事事介入,反而讓兒子都不用動腦筋,無異自廢武功。

於是她決定「放縱」兒子整整一年,不過問他的功課,轉而關心他每天經歷的事。

「我極力地忍耐、忍耐到都快抓狂了!」要她放手不管兒子的成績,其實還真難。找到學習的意義


另外她帶他們去日本、美國旅行,竟對洪輔奏效。

異文化的刺激,讓洪輔體會念書的樂趣。例如別人問他一堆關於台灣的事而他一問三不知時,回國後便趕緊找資料充實。

或者到了美國,發現自己英文竟說不出口,這才知道得好好加強英文實力。

「這比我直接告訴他英文有多重要、該念英文了,有用多了,」柯志恩因著這段經歷,深深體會幫小孩找出「學習意義」的重要。

「放縱」除了挽救兒子漫不經心的學習,也讓母子間繃緊的弦,逐漸鬆馳。

現在洪輔國二了,課業再也不是他的困擾。柯志恩也會刻意接他放學,倒不是因安全考量或想盯緊兒子的行動,而是利用短短十幾分鐘的車程,與洪輔聊天,談什麼都可以。

柯志恩說,幸好壯妹、洪輔都不是生來順服的小孩,要不然她會「一路囂張下去」,成了跋扈的媽媽。

她也提醒父母要保持暢通的溝通管道。與孩子的對話,千萬不要只是繞著考試、成績打轉,久而久之,孩子便會閉嘴什麼都不說。


近來柯志恩與洪輔聊到吵得沸沸揚揚的「十二年國教」話題,有些父母希望小孩將來擠進師大附中,不惜砸500萬元,買下校園附近的小套房讓小孩遷住。

但洪輔說,「拜託妳不要,我有能耐就自己考上,不要給我這種壓力。」
嬉笑言談透露想法,很是親密

資料來源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16232&page=3






******************************************************************************

揭開資優生金頭腦的秘密
你曾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資優生嗎?你擔心過沒教好孩子,埋沒他的天分嗎?
怎麼樣讓孩子打好腦力基礎,讓他盡情發揮潛能?
《康健》特別採訪建國中學數理資優班和人文社會資優班,
帶讀者走進資優生的世界,了解他們的學習方法和資優生父母的教養觀,
並從大腦發展的角度提供專家建議,讓你家孩子靈光閃閃、學力不斷電。 學得開心也玩得開心,建國中學的14個資優生卻說,這和聰明沒關係,爸媽也不太「管」他們。


揭開資優生金頭腦的祕密
學得開心也玩得開心,建國中學的14個資優生卻說,這和聰明沒關係,爸媽也不太「管」他們。


想像中,資優生是令人豔羨的天之驕子,一般人得絞盡腦汁伏案苦讀,才能得到好成績,他們卻可以靠著聰明天賦,輕鬆過關斬將。

但資優生真的只靠與生俱來的金頭腦,就能一帆風順?他們是否有哪些學習方法,可以讓其他孩子參考?資優生的父母又怎麼教養他們?

原以為資優生已習慣獨領風騷,沒想到聯繫建國中學時,負責特教組的沈容伊老師竟表示,同學都不認為自己能為資優生代言,也不想凸顯個人,只願意以團體方式受訪。

而特別的是,建中除了數理資優班,還有全國唯一的人文社會資優班,第一屆學生這個月即將畢業。

到底會見到怎樣的資優生?孤僻的書呆子?難搞的科學怪人?……出乎意料,接受採訪的同學們都活力十足,擁有「春風少年兄」的自信神采,應對進退十分得體,不見驕氣。

數理組同學中有國際奧林匹亞競賽金牌得主,有人學測滿級分,還有人已經保送台大,雖然課業上競爭,卻感情融洽,不時相互解嘲、搞笑演出。例如填寫個人檔案時,洪子喬和黃子誠都一本正經寫下得意事蹟是「建中資優班第一屆笑話比賽笑話天神獎」,令人不覺莞爾,讀資優班居然能培養耍寶的第二專長。

至於人文社會組的同學,則流露出比同齡學生沈穩深思的氣質,十分珍惜豐沛學習資源,關懷社會現象、有使命感。有人選擇政治系、有人選社會系,也有同學將來要致力於拉近城鄉差距,儼然劃分好了改革的責任範圍,聽完他們的志願,真會欣慰下一代並不都是草莓族或飼料雞。

能動能靜的同學們,個個興趣廣泛,閱讀、音樂、運動、創作等,多采多姿,代表學校參加比賽也屢獲佳績。例如被「尊稱」為「盧導」的盧信諺,就榮獲小金鐘最佳少年自製節目獎。

令人驚訝的是,這些資優生的父母幾乎都無為而治,還有同學形容是「放牛吃草」,就算有期望也尊重孩子的選擇,比起成績更看重品格、健康。相較於時下一些焦慮的家長,顯然十分的「非主流」,也許就如陳柏安同學說的:「父母和孩子彼此信任,孩子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就能教出有責任感、有想法的孩子。」

擁有無敵的青春能量,喜歡上學、開心走自己的路,這群快樂資優生分享自己的心得和學習歷程:Q:一般人對資優生有很多想像,你們自己的看法是什麼?上了資優班是否有什麼改變?


一問之下,同學們大部份都是上高中才唸資優班的。原以為他們的父母應該更望子成龍,結果反而是出自老師的建議,或自己想讀資優班的比較多,很少是因應父母期望。

同學都認為讀資優班會被貼標籤,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是資優生。他們表示,上了資優班,才發現人外有人而挫折,但也因每個人各有厲害之處,可以互相激勵,學習變得很開心:

黃子誠:我從國小就常被說既然是資優生,表現就應該怎樣特別。其實成果是靠努力,不是理所當然。資優生各種人都有,不一定都是書呆子。

洪子喬:很多人以為資優生輕鬆唸就會成績很好,其實我們班上只有第一名是天才,他上課認真,回家很早就睡覺,不必很用功也可以考高分,其他人是努力型。

賴才達:應該說幾乎都是努力型,我們班最強的人就是「變態努力」型。

陳泓任:國中的時候自以為很強,上高中數學被其他同學電炸,還被說你不是數理資優班嗎,為什麼數學這麼差?其實我理解力不太好,是用功型。所以我都叫媽媽不要告訴別人我唸資優班,資優班不代表聰明,是接受更多人幫忙,努力更重要。

詹益瑋:我覺得自己表現平平,是因為其他人成績不好,才會第一名,國三參加數學競賽,意外得一等獎,老師就建議考數理資優班。(說到這裡,馬上被其他同學吐槽,說他現在都讀原文的數學教科書,是兩班數學最強的,專門帶給大家挫折。)
很多人會對我媽媽稱讚我,以為建中很不同,其實資優班只是比別人多學一些,努力的方向不同,不是輕鬆唸三年,有眼光和壓力,也可能更辛苦。

卜浩展:唸人文社會資優班不是因為數學自然差,或想穿這套制服炫耀自己,而是一個學習者,老師也用更大的視野教我們。

盧信諺:不用讀資優班,光是上建中就有壓力,各方面都會對自己有期待。我個人定位是對人文社會有興趣的研究者,不是資優生,而是接受相關資源的培養。

劉世群:別人以為資優生什麼都要懂,穿著建中制服去補數學,還會有人來問問題。其實我只是更早發現對語文有興趣,所以讀這個班也不會驕傲,希望自己能更好。Q:在大家心中,你們是「會玩又會讀書」的一群,對學習的建議是什麼?

身為資優生,競爭壓力反而更大,就像徐靖亞說的,為了不要墊底得努力往上爬。但不同的是,同學們都很清楚自己為何而學,也有強烈的求知慾,學習對他們是開心有趣的過程,不需要威脅利誘:

陳柏安:唸書除了靠天分,也要努力,要找到適合的讀書習慣,聽別人講都不準,不如自己找。還有要先說服自己,有人覺得唸書很痛苦,就怎麼唸都苦。
我是壓力愈大玩愈兇,要讀就要讓我玩,玩到滿足,有的沒的事解決,才會認真讀下去,國三時晚上還去打籃球打到12點才回家。
但不適合讀書就不要勉強,否則就要花更多時間,甚至犧牲休閒。像我堂妹表現中等,卻一直被大人拿來跟我比,造成我們兩個人都很痛苦

劉世群:不能只看參考書、只會考試,要有課外活動、社團、營隊,多閱讀,才不會關在象牙塔。10年之內,很會考試有用,離開學校就要看能力,要有內涵,否則生存不下去。
唸書時,訂出優先順序,從重要的開始做,到時才不會緊張熬夜。做什麼要像什麼,不可以寫功課時想玩,玩時又想擔心功課沒寫。

唐浩晏:學一門學問,要自己學會推測的過程,沒思考就不會變成你的,例如做題目,看解答去學,下次碰到還是不會。也要想辦法喜歡這個科目才學得好,否則它不會給你面子。

徐靖亞:很多人是「看書」而不是「讀書」,心沒放上面,看了老半天不如認真思考10分鐘。班上強的人會利用每分每秒,不會心思飛來飛去,以免看起來整天唸其實沒唸進去。掌握核心效率就會好,就算題型變也沒關係。大量閱讀很有幫助,像英文,光背單字會不知道哪些是外國人常用的,多看相關的雜誌、書,更容易抓到重點。

黃子誠:我屬於理解型,就算歷史地理,也是先理解再背。我覺得自學能力很重要,要給自己學習的理由。像英文不能當知識,要當成工具,除了課本,我還看英文小說,剛開始讀很慢,後來逐漸進步,覺得有趣就愈來愈快。Q:爸媽對你們是否有特殊的教養方式?你們對現代的父母有什麼話想說?

沒問之前,覺得這群資優生的父母很幸運,孩子天賦優異、教養起來應該很輕鬆。但聽到答案,卻反而開始羨慕起同學,能擁有讓他們適性發展的父母,這些孩子並沒有從小被逼得七葷八素提高競爭力,自己摸索興趣,反而更能淋漓盡致發揮長才:

詹益瑋:從小我對數字比較敏感,但是我爸媽沒有特別幫我做什麼。他們更重視生活作息和人格教育,也沒要求成績,只說功課做好、多運動、早點睡就好。

徐靖亞:我媽媽是國中老師,她覺得出社會以後,學校成績就沒意義,其他的學習更重要,有管理自己的能力就夠了。爸媽認為台灣學生要贏在國際觀,培養大視野,還要我不用關心那一、兩分。

劉世群:我爸媽看重禮節和家教,我個性外向、體力又好,小時候被打都是因為太皮。他們不會阻止我做想做的事,只要求分內的功課唸完。
像我喜歡閱讀不喜歡上課,去圖書館借書,一節看一本,一天可以看七、八本,國一國二都在練球,功課還好而已,到國三才用功,爸媽也沒要求讀什麼高中,還問要不要去唸高工學技術。我爸媽覺得自己也沒有學以致用,現在的工作和大學科系無關,所以我申請台大政治系,他們雖然不贊成,也只要求我想清楚就好。

鄭天睿:我爸媽覺得我和弟弟都是上帝賜予的禮物,不屬於他們,所以沒有太要求功課,但希望我們有企圖心和責任感。一直都是鼓勵、引導,尊重支持我的選擇,很好溝通。我唸書的過程有點複雜,小時候讀森林幼稚園,國小出國,回來唸國中,中間又出國,但都很容易適應,玩盡力玩,唸書也盡力唸書。很感謝他們讓我學習掌握資訊,得到資訊的能力,受用無窮。

陳俊睿:我從小喜歡看地圖,可以看很久,家裡有一大堆地圖,對課內書沒什麼興趣,考高中的時候才認真讀書。現在爸媽也不太管,他們覺得大學不是決勝點,還有很多關卡,不管做什麼職業,快樂就好。

陳篆軒:我家裡書很多,潛移默化,在生命中產生效應。父母從小到大沒給我束縛,對人品、做事比較多指導。不看功課也不清楚我的成績,考全校前幾名還是老師打電話才知道。我上大學想推甄社會系,他們也同意,高度信任,所以我也不會做出讓他們傷心難過的事。

盧信諺:父母讓我很自由,自己決定學習的方式和面向,不要變壞就好。
 我從小學一年級就很喜歡看電影,小三的時候開始會自己想怎麼修改劇情,即使看不懂也很好奇,到現在算不出來到底看了多少電影,爸媽也會一起看。我想當導演,父母也不曾阻止。
我覺得父母不要侷限孩子,肯定孩子的能力和努力,相信孩子,就會找出自己夢想的道路。

資料來源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oid=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