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日 星期二

培養孩子自主性的十種方法


我們注意到,生活中有不少孩子對本該是自己處理的事毫無主張,事事都依靠家長;也有些孩子年齡雖然不大,卻很自覺。早上 自己按時起床;自己上學;放學回家,自己抓緊時間做作業……向這些家長求教,我們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做法,就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注意培養他們的自主 意識和能力。我們把這些家長的成功經驗概括為——
  自主性:指人在活動當中的獨立性和主動性,它表現為個體自由地、獨立地支配自己言行的一種狀態。孩子的自主性最主要體現為他有能力為自己的行為進行自由的選擇。
一、給孩子空間,讓他自己往前走
  嬰兒當然喜歡生活在母親的懷抱裏,但是他不能永遠這樣生活。有這樣一位母親,孩子已經上小學二年級了,送他上學還要費力地背著他走,直到離 學校幾十米遠的地方,因為怕老師看見,才不情願地把孩子放下來……如此被母親呵護長大的孩子,他的自主性從何談起呢?作家長的,應根據孩子自身的特點和能 力,擴大孩子自由活動的空間,如鼓勵他自己找朋友玩,讓他在這個空間裏自己當主人。
二、給孩子時間,讓他自己去安排
  不少家長以為,孩子還小,不懂得安排自己的活動。但如果成人完全包辦了孩子的時間安排,孩子只是去執行,那麼孩子的自主性就永遠培養不出來了。
  有一位父親,他在孩子3歲多的時候,就每天給孩子一段他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只要不出危險,孩子可以自己安排做他願意做的事:玩,看電視, 畫畫,拼圖,或者什麼也不幹……無聊了,他最終還是會主動來找父母,父母就給孩子一些指導性的建議。長此以往,孩子便逐漸懂得了珍惜時間,學會了安排時 間。
三、給孩子條件,讓他自己去鍛煉
  培養孩子用揠苗助長這種違反客觀規律的做法,肯定是要失敗的,但採取消極地完全順其自然的態度,也不利於孩子的成長。遵照客觀規律,積極創造條件,讓孩子去鍛煉,這才是我們應該採取的正確做法。
  有一位母親看到5歲的孩子對洗碗感興趣,就為孩子準備了一個小板凳,對孩子說:我知道你特別愛幹活,想自己洗碗,可是水龍頭太高,你夠不到,媽媽給你準備了小板凳……”孩子興奮地喊著:謝謝媽媽!馬上就登上小板凳高興地學著大人的樣子去洗碗了。
四、給孩子問題,讓他自己找答案
  孩子提出問題,成人通常的做法是立刻告訴他答案。這樣看起來簡單又省事,但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就不會想問題,總希望別人能提供現成答案。這直接妨礙了孩子在智力勞動上的自主性。
  有一位家長的成功經驗是:孩子問我字,雖然我認識,但我不告訴他,而是讓他去查字典。以後,再有不認識的字,他也不來問我了,而是自己去查字典。
五、給孩子困難,讓他自己去解決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生活在窮困家庭的孩子,惡劣的生存環境自然就為他準備了艱苦鍛煉的條件;現在生活水準普遍提高了,家長應多想辦法給孩子設置一些困難,讓孩子去解決;孩子在生活中碰到困難,也要求他自己去解決,從而培養孩子應對未來的能力和意志。
六、給孩子機遇,讓他自己去抓住
  人的一生會遇到不少機遇,但如果不善於把握,機遇就會和你擦肩而過。家長的任務應該是提供或指出各種機遇,啟發孩子自己去抓住,培養孩子善於抓住機遇、參與公平競爭的能力。
  一位小學生偶然同媽媽講起學校要進行英語選拔賽的事情,媽媽就鼓勵英語成績不錯的孩子爭取參加,並告訴她,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把握住一個 機會就意味著在成功的道路上邁進了一步。在小學升初中時,這次比賽的成績被作為一個重要的參考因素。孩子非常感激媽媽的提醒,以後很主動地在各種機會中表 現自己。
七、給孩子衝突,讓他自己去解決
  和成年人一樣,孩子在一起也難免有衝突。解決衝突的過程,正是孩子健康成長、走向成熟的過程。當孩子向家長訴說自己遇到的諸如人際交往之間的矛盾時,家長應鼓勵孩子去面對它,指導孩子自己去解決,而不是回避它,更不宜動轆由家長代替孩子解決問題。
八、給孩子對手,讓他自己去競爭
  為了讓孩子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必須讓孩子從小既學會合作,又學會競爭。有效的辦法,就是經常在他的身邊樹立一個友好的競爭對手。
  有一個學生學習差,某階段在班上竟成了倒數第一名。父母一再鼓勵孩子不要灰心,要敢於和別人競爭,首先是和比自己稍好一點的孩子比,只要努力,趕上他沒問題。在孩子取得勝利之後,父母又啟發他尋找新的競爭對手,開始新一輪暗中的較量……
九、給孩子權利,讓他自己去選擇
  孩子的自主性在他的自主選擇上表現得最為明顯。但不少家長怕孩子選擇錯誤,從來不給孩子選擇的權利。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就不可能適應競爭激烈的社會生活。家長應主動給孩子選擇的權利,並告訴孩子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有一位家長帶孩子去少年宮報名,家長本來的意願是讓孩子學鋼琴,可是卻發現她在舞蹈組門口看得出了神,於是,家長尊重了孩子的選擇,同時也提出要求:她對自己的選擇要負責,一定要堅持一個階段,把舞蹈學好。
十、給孩子題目,讓他自己去創造
  創造是自主性的最高層次的表現。孩子的創造性不是自然而然產生的,同樣需要家長的積極引導和巧妙激發。有一個孩子特別愛玩泥,而且能捏出一些花 樣來。於是家長主動給孩子買了各種各樣的泥塑和橡皮泥,對孩子說:你要玩就好好學、好好捏、好好練,要有新點子。在家長的鼓勵下,孩子充分發揮自己的 才智,初中畢業時,已經能輕鬆捏出栩栩如生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並以此特長考上了工藝美術學校。  
  上述這些條件的創造,只是有利於發展孩子的自主性,在具體實踐的過程中,家長還要不斷和孩子進行良好有益的交流,鼓勵孩子,評價他的成果,提出新任務,使他的進步永不停止。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hlele3109/article?mid=78194&prev=79899&next=78177&l=f&fid=78







*******************************************************************************
美國人帶孩子的17個絕招
【絕招一:如何讓小寶寶不哭】

愛哭的BABY都是爸媽教出來的。才出生的小BABY聽不懂話,他們靠條件反射來做判斷。中國的家長一聽到孩子哭就抱起來。JANE GU醫生反復告誡我:孩子一哭就放下來,不哭才抱起來,正好反過來。這樣一來,再小的孩子都能明白,不哭的時候才有得抱,這招極靈。放下愛哭的孩子開始訓練,看著時鐘,不要抱讓她哭,準備等10分鐘再抱。第一次可以設定5分鐘,以後一次比一次時間拉長,我的妞妞第一次就沒有熬⋯⋯
到5分鐘,大約3分半的時候就停了,我已經心疼得肝腸寸斷自己都快哭了,一定要忍住了。讓孩子知道哭聲是叫不來媽媽的。

訓練“不哭的孩子”要排除4個哭的其他原因:尿了、病了、餓了,困了。上帝保佑,我家兩個孩子都不會無理由哭,偶爾哭一下當作運動也是極少數,妞妞和妙妙100%是快樂的寶寶,躺在床上都咯咯笑出聲的孩子。

【絕招二:如何讓剛出生的小寶寶一覺睡到天亮】

美國醫生再三批評我:你不是好媽媽,隔壁的孩子一睡到天亮,隔壁的媽媽是好媽媽,你不是!每次去看家庭醫生我都挨批評,原因是我晚上要餵奶1-2次,抱怨養孩子很累很辛苦。醫生告訴我一個觀念:人類晚上不需要進食!我傻乎乎問,為什麼呢?醫生沒辦法,只好大聲說:因為我們是人類!我印象極深,妞爸早就笑彎腰了。

很顯然,我擔心BABY晚上會餓根本是多餘的,10-12小時的連續睡眠,對孩子來說比吃奶重要100倍!我們被老大妞妞折磨很慘,晚上吃一頓奶的壞習慣一直延續到快2歲。養老二的時候按照醫生說的,徹底讓我和老公解脫出來,從剛出生到一個禮拜我家妙妙被訓練距離5個小時才吃奶,2個禮拜之後,孩子就能睡天亮了。晚上不需要吃奶!!!(三個感嘆號是請媽媽們切記的意思)
【絕招三:讓寶寶自己靜靜入睡,不要搖晃】

醫生說,一個快樂的BABY會睡在床上唱歌的(不是真唱,是嬰兒咿咿呀呀)!嬰兒的大部分時光都需要在床上度過,這裡請爸爸媽媽們記住,床是不會動的!所以,抱起嬰兒的時候不要搖晃,不要來回走動,更不要這樣哄孩子睡覺,輕輕放在床上讓他自己睡就好。再說一次,床是不會動的。爸爸媽媽你們沒有權利剝奪孩子躺在床上享受快樂的權利。

還有一點一定要注意的就是,興奮的家長不要用力和孩子“瘋鬧”,孩子的大腦在嬰兒時期還是膠狀的果凍狀態,很容易受傷。
【絕招四:趴著睡養美女】

個人經驗,孩子趴著睡覺比仰著睡得安穩,才出生的孩子心臟朝下,幾乎不會一驚一驚的狀態,模仿子宮被包裹的狀態。另一個最大的好處是改變亞洲人的大餅臉,5天之內的嬰兒需要1個小時幫忙翻臉,5天之後,我家妞就會自己左右轉向自如了。妞是標準的小臉,和生出來的時候大方臉好像變了一個孩子,呵呵,得意。

老二妙妙的臉沒有刻意這樣做,那時候妞妞需要人照顧,沒有精力1個小時翻頭的精力了,很可惜。這個機會只有在出生到3個月之內有效,大了就沒用了。
【絕招五:寶寶的抵抗力比你強十倍】

爸爸媽媽穿2件,寶寶絕不能穿2件半,只能比你穿的少,不能比你穿的多。我家兩個孩子都十分強壯,冷熱其實很好控制,偶爾看到兒童醫院發燒的孩子被花被子棉襖裹著一層一層的,可憐啊,孩子不會說話,都是家長害的。

【絕招六:拒絕抗生素!】

感冒發燒是孩子成長的過程,是增強抵抗力的過程。我家寶寶發燒了最常用的就是用冰敷,用有拉鍊的保鮮袋裝冰塊,用乾淨毛巾裹了冰敷在全身,30分鐘一定退燒。燒厲害了配點美林或泰諾。如果是著涼了感冒沒有發燒,就讓孩子吊著鼻涕沒有事,幾天就好。不要相信任何藥能治療感冒。到目前為止,除了去年的手足口被醫院騙進去那一次之外,我家2個孩子從來沒有掛過鹽水和注射過抗生素。

在美國,是那種要死的病才注射抗生素的,在中國注射室的景觀,嚇壞了妞妞的爸爸,那個景象讓人發毛他說。一排一排的吊針,打手打頭打腳的小孩子們在媽媽爸爸爺爺奶奶的陪護下掛鹽水。集中營莫過如此,很恐怖。花錢不說,更可怕的是體內的細菌大戰存留的各種毒越來越多,週期性的需要掛鹽水來壓下去,常常聽到媽媽們說,有一點症狀馬上掛水壓下去,十分得意。我為她們的無知十分惋惜。我的孩子越來越健壯,從不生病,病了也幾天自己好,基本不治療。鄰居的孩子半夜跑醫院,累的人仰馬翻樂此不疲,從這點看我是好媽媽。
【絕招七:天天洗澡,用清水,少用沐浴露】

我的2個寶寶健康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天天洗澡,天天洗澡是必要的。記得我生完孩子出來,準備聽我媽媽的教誨躺著不動,打算熬到第二天才洗澡,護士驚訝地拉我起來洗澡“不管你什麼傳統,把汗水和細菌都洗掉才會健康”。我被誤會成個髒媽媽被拖去洗澡,當然要說明的是我生兩個都是順產。產婦如此,何況小孩子?

孩子每天運動量大,臭汗奶腥味便便尿尿什麼味道都有,一定要洗澡,不能隔天才洗。這也是健康不生病的重要原因,他們不會著涼的,抵抗力比成人強十倍。醫生交代:寶寶洗澡儘量用清水,再名牌的嬰兒產品都不如清水好,不要用任何沐浴露、洗髮水,清水最最好!醫生說儘量不用,一定要用的話一個星期用一次沐浴露就好,我家是三天用一次(我覺得一周太長了,心理作用)。
【絕招八:沒有奶不夠吃的媽媽,只有不想餵奶的媽媽】

能吃到2歲半是天下最幸福的寶寶。JANE GU醫生說,沒有奶不夠吃的媽媽,只有不想餵奶的媽媽,孩子的食量多大,媽媽的奶就有多少,生雙胞胎的媽媽的奶同樣夠兩個孩子吃。這一點我很失敗,儘管GU醫生用筆劃了一個圓圈,她告訴我,你的孩子吃多少,你就能生產多少,你覺得奶不夠,加奶粉進去,奶就會真的不夠,最後就沒了,事實證明我後來真的越來越少直到沒了。孩子不會說話,她吃飽沒有很難知道,媽媽覺得奶少了就放棄母奶,就補奶粉,其實是告訴自己的身體,我只能生產這麼多了。

要相信自己能當頭稱職的奶牛。如果再生一個,一定要證明一下。生完小孩第三天就去醫院參加“餵奶班”,幾個媽媽帶嬰兒圍成一圈,有黑媽媽白媽媽和亞洲媽媽,餵奶課用的是那種很舒服的沙發,腳下有墊腳的專用凳子。醫生們將孩子脫光,包括尿布,然後稱BABY的重量精確到小數點後面2位數。然後讓我們抱孩子餵奶,不准穿衣服只穿尿布。醫生一對一教媽媽們如何讓孩子一口就咬准乳頭,如何保護乳頭,一次一次訓練,期間有別的媽媽來用免費提供的吸奶機下奶,用塑膠袋裝回家。我剛開始的害羞和尷尬慢慢沒有了,呵呵,我在家完全不知道妞妞吃了多少,這下好了,一堂課下來,馬上稱孩子份量,我妞妞吃了不少,好像是那天的第二名,前後資料證明,我有奶。
【絕招九:寶寶吃奶睡著怎麼辦?】

BABY被媽媽抱著舒服又安全,沒吃飽就睡著了,醒了又吃兩口,折磨媽媽,寶寶也吃不飽睡不好,害人害己。訓練班裡學到最有用的一招,如何弄醒孩子讓他們專心吃奶,就是脫衣服!脫得就剩尿布,醫生告訴我,放心吧,你抱著她有媽媽的體溫,這體溫能保證嬰兒不會著涼,溫度剛剛好,BABY有一點涼意,他們會用心進餐(她說的真是進餐,呵呵)。

放心吧,這些看起來弱不禁風的小東西,從媽媽母體帶出來的抵抗力比成人強10倍,餵奶的產婦也不容易病,這就是繁殖的力量。(當然室內的溫度是有一定溫暖的,國內無空調寒冷地區的人不要對照模仿誤會)
【絕招十:母奶是最好的“抗生素”】

妞妞大概10來天的時候,一隻眼睛發炎化膿了,我和妞爸嚇得抱到醫院,還是急診,兒科的男醫生問,你餵奶還是奶粉,我說母奶。他說擠點出來放進孩子眼睛,BABY就會好。What? 我排隊等急診老半天就這麼打發我回家了。於是如法炮製,母奶當藥,幾天後妞妞果然見好,是否母奶的原因還是不清不楚,美國醫生忽悠得或許有點道理吧。總之母奶是好東西。
【絕招十一:你會換尿布嗎?】

廢話,養孩子的誰不會換尿布呢?不一定哦。你是否有被孩子噴到尿或臭便便的時候呢?一天洗5次床單是我的最高記錄。換尿布的時候,每次來的新阿姨都要重新教一遍,竅門就是把乾淨尿布放在臭尿布下麵,再打開尿布,擦乾淨抽出來,這樣即使孩子正好那時候又便又尿,你的床單保住了。習慣這麼做以後,永遠沒有意外發生。
【絕招十二:你會拍嗝嗎?】

姿勢1:趴在肩膀上輕拍孩子後背,這種是傳統姿勢,很多時候不太容易拍出來嗝。

姿勢2:讓孩子側坐在腿上,左手托著孩子的脖子,撐起下巴,右手拍後背,這樣效率極高,通常十幾下就拍出嗝了。

臨睡的最後一頓奶,一定要喂飽足了,拍完嗝繼續喂,我家妙妙2禮拜就睡整晚就是用這招,拍完嗝還可以再喂2-3次,直到她真的不吃了,小嘴巴往外推奶瓶的狀態,妙妙就能睡到天亮。
【絕招十三:早點吃五穀雜糧】

4個月吃米粉再大點跟大人一起吃東西,孩子長大不太會偏食,早點吃和成人一樣的食物對孩子有好處。6顆牙的時候,JANE GU醫生說,她已經可以用這幾顆牙齒吃很多東西了,什麼都可以喂,沒有不能吃的。
【絕招十四:別破壞寶寶的專注力】

再小的寶寶玩玩具或看電視或看圖畫書的時候,請家裡的阿姨或者任何人都別打斷她們。即使是吃飯的時間到了,晚一點也沒有關系。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就等於培養她們長大了能注意力集中做任何事情。我家妞妞專注力很好,她喜歡的事,比如拼圖,一個下午幾個鐘頭不抬頭,沒有人叫她,除了尿尿之外。最怕那種大呼小叫逗孩子的長輩們,自以為聰明,邊看電視邊問問題。閉嘴,請安靜。給孩子一個專注的環境吧。
【絕招十五:慢慢走路,小聲說話】

身體力行很重要,大人怎樣的孩子都會學。難得遇到上海一位陸老師,教孩子慢慢走路,輕聲說話,人家聽得到就好了,別那麼大聲。回了家鄉,社區的幼稚園老師教孩子們扯起嗓門唱歌,我在一旁看,心想完了,培養了半天的小淑女被漢派文化同化了,哈哈,如今的妞妞熱乾麵一樣的個性十足,整個兒一辣妹。大環境很厲害,幾乎沒有不被同化的可能。
【絕招十六:只要沒有生命危險,鼓勵寶寶試試看,摸摸看】

中國父母禮節有餘,膽子太小。“別動,危險,站起來地上髒,別摸,會刺到。。。。不許這樣,不許那樣”美國父母最常說的卻是“Try it! ”試試看,摸摸看。鼓勵寶寶,只要沒有生命危險,不要阻止孩子用他們的小手嘗試和認識世界。大不了衣服弄髒,地上滾來滾去的寶寶時光很短,飯粒菜湯翻了一地,大不了掃一下。他們會早學會吃飯甚至用筷子,玩水大不了感冒,玩沙子大不了進鞋子難受難清潔。總之有很多阻礙孩子快樂的條條框框,促使我們的小天使們越來越快地變成成人,變成聽話和懂事的孩子。

快樂第一重要,衣服髒了不重要,只要沒有生命危險,不要阻止你的孩子。
【絕招十七:也是最重要的一招,一天只能批評兩次!】

父母也不可以隨便批評寶寶,一天只能批評兩次,兩次用完了就等明天的配額吧。美國老師這麼慎重交代的。於是,寶寶外婆說:“你的孩子一天10次都不夠,2次的話我10分鐘就用完了,這太難了。我大笑。在嬰兒的時期,批評有用嗎?當拉個便便也被阿姨批評“寶寶又幹壞事了”時,我會反問阿姨,你有哪天不拉屎嗎?

~轉載
http://facebook.com/onsale365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abcmay99/article?mid=1382&prev=1436&next=704&l=f&fid=17






******************************************************************************

教育孩子十個最佳時機
一、新學期開始的時候。新的一年、新的學期開始或孩子進入新的學習環境時,會有一種新的意識、新的能力,此時家長因勢利導,當會旗開得勝。

    
二、孩子享受成功喜悅的時候。家長若能在祝賀鼓勵的基礎上,對孩子提出明確具體的要求,將會收到滿意的效果。

    
三、孩子感受委屈的時候。家長若能主動地以冷靜、寬容和同情的態度去幫助孩子解釋,孩子會產生感激之情,也就易於接受家長的告誡了。

    
四、老師來訪的時候。家長應把孩子的長處告訴老師,同時以希望的口氣指出孩子的缺點,不宜單純地告狀

    
五、孩子有困難或遭遇失敗的時候。家長不應訓斥,而應肯定成績,對不足之處給於點撥,幫其走出困境

    
六、孩子有較大過失的時候。這時家長的理解、同情、體諒是孩子最需要的,很多時候,循循善誘能收到振聾發聵的效果。

    
七、孩子對某些事物懷有濃厚興趣的時候。家長應積極支持、鼓勵,用興趣推動孩子去尋求知識,激勵孩子深入鑽研。

    
八、有較大集體活動的時候。這是教育孩子遵守紀律,為集體爭光,培養集體觀念的極好時機。

    
九、他人取得成績的時候。孩子往往會暗下決心我也要做出成績,家長要抓住這一時機,對孩子提出適當目標要求,使其一時熱情變為持久的行動。

    
十、外出作客或有客人來訪的時候。一般的孩子都喜歡聽好話,不願在別人面前現醜,所以這時應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不在客人面前揭短,多談孩子的優點和長處,恰當提出希望。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hlele3109/article?mid=60286&prev=60287&next=60003&l=f&fid=78






*****************************************************************************

鼓勵孩子的話

促使孩子學習更優秀的7句話
1、凡事都要有個計畫,學習也一樣——讓孩子學會制定學習計畫。
2、珍惜時間,就是珍惜生命——讓孩子學會珍惜每一寸光陰。
3、你再好好思考思考——讓孩子學會勤于思考。
4、提出一個問題,我就獎勵你——引導孩子敢於提問、善於提問。
5、你就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吧——給孩子學習上的自由。
6、做完作業再玩,不是玩得更開心嗎——積極引導貪玩的孩子學習上用功?
7、只要努力,下次就一定能考好——正確對待成績不好的孩子。

促進孩子品行高尚的8句話
1、品德比分數更重要——讓孩子明白人品比任何都重要。
2、誠實是做人的第一美德——培養孩子高尚的品行。
3、競爭中的公平最可貴——讓孩子養成公正無私的品格。
4、凡事都要問一問自己的良心——教孩子做事一定要講良心。
5、要學會說一聲:謝謝——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
6、你知道關心父母,這讓我很開心——讓孩子在體驗中學會尊敬父母。
7、我很高興你有一顆同情心——培養孩子對他人的同情之心!
8、我希望你是一個懂禮貌的孩子——讓孩子學會禮貌待人。

鼓勵孩子自立自強的11句話
1、你想做的事情由你自已決定——對孩子進行自主自立教育。
2、自已去做吧,不要依賴別人——培養孩子的自立自強的品行。
3、你可以鍛煉一下自己的嘛——鼓勵孩子對自己的事情做出決定。
4、路是自己選的,就要對自己負責——讓孩子學會對自己負責。
5、你大膽去鍛煉一下不是很好嗎——積極培養孩子的勇敢精神?
6、拿出男子漢的勇氣,闖過來——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意志力。
7、你自己解決這個問題——讓孩子學會直面挫折和困境。
8、能夠管理自己是你將來成功的保障——讓孩子從小學會自律。
9、跌倒了,要自己爬起來——不要讓孩子過度依賴父母。
10、你一定要自己走路去上學——不要過分地溺愛孩子。
11、由你去交錢,好嗎——從購物中鍛煉孩子的獨立能力?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hlele3109/article?mid=58787&prev=58820&next=58173&l=f&fid=78






*****************************************************************************

自我價值感 孩子最好的禮物  
【聯合報/韓青蓉/韓青蓉社工師事務所負責人】
現代人孩子生得少,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寶貝,但也有不少父母感慨,現在的小孩真難教!回想自己的成長過程,生活環境比現在差很多,一家人卻有著強烈的凝聚力,孩子們自然而然乖乖長大,而現代社會多了很多選擇和誘惑,兒童反而容易迷失方向。 家庭之於孩子,就如同土壤之於花木,幼苗成長所需主要來自根部從土壤中吸收養分,基礎穩固,順利茁壯長大的機會大很多。家庭是兒童獲得妥善照顧最主要的地方,具有對兒童生命中最有分量的影響力。 自我價值指自己對自己的想法或評價為何,可能是正向或負向。自我價值感高的人對自己持有正向情感,滿意自己的性格、能力,肯定本身的價值。這樣的人情緒穩定,人際關係較佳,做事容易成功,生活比較快樂。 學者指出,家長可使用一些方法,增加孩子的自我價值感,讓孩子終身受益,不妨參考:
一、利用適當的身體接觸,表達關愛:適當的身體語言勝過千言萬語,受挫時有父母的擁抱,孩子會感覺不再那麼難過,有好表現時,父母讚許的眼神加上拍肩、拉手的動作,比獎金禮物還受用,身體的接觸可以表達更多的安慰、支持、鼓勵和肯定。
二、保持良好的夫妻關係:夫妻之間一定有意見不同的時候,即使對一件事有不同看法,兩人也可以互相尊重,和樂相處,孩子會學習到每個人有個別差異,同樣可貴。另一方面,夫妻若是關係不良,影響到家庭氣氛,小孩在此缺乏安全感的環境下,較難自我肯定。
三、充分傾聽小孩意見:父母與孩子交談時,儘可能做到人到、心到、耳到,給予適時的安撫、關懷和瞭解,孩子覺得受到重視,自然肯定自己的價值。父母充分傾聽也較能適時的瞭解子女的感覺和需要,作出適當的回應。
四、改變「怕出事」、「防出事」的態度:小孩不會蓄意變成壞孩子,如果他們做錯事,正是需要父母給予指引和鼓勵,所以「做錯」是「成長」的墊腳石。子女從做錯的經驗中,仍然知道自己是個有價值的人,感覺到了自尊,那麼他不會做出糟蹋自己的事來。 這是一個變動的社會,生活是不斷克服問題的過程,孩子在成長,父母也要跟著改變,子女們每個階段都帶來不同的需要,成人必須不斷成長和改變,才能有適切的回應。 家人之間若有機會敞開心、坦然聊聊:「你覺得我們的家庭生活如何?」、「你喜歡家人嗎?」、或是「和家人生活在一起,你覺得有趣嗎?」多聽聽孩子的聲音,父母或許可以找到可努力或該調整的方向。 【2008/09/27 聯合報】


全文網址: 自我價值感 孩子最好的禮物 - 孩子的成長 - 親子寶貝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151036#ixzz2G7s84YOo
Power By udn.com







********************************************************************************


幫助孩子訂定生活作息表

孩子上國中以後,不論生理、心理或學業各方面的壓力倍增。為了幫助他們安然度過這段時期,下面是一張時間與營業、運作之規劃表,此表經許多家庭修正實行過,成效斐然。
一、6:00-7:00起床及進早餐如能同時兼聽英文廣播更好。400cc鮮奶、2~3片土司夾蛋和火腿,一個蘋果或高纖水果,再加一顆善存及500單位維他命。
二、10002000cc開水,含糖飲料破壞胃口及健康,請戒掉。
三、午睡必睡。亞熱帶天氣,不午休,下午四節課怎受得了?
四、下午5:30回家後,在樓下放條跳繩,能循序漸進由100下跳至500下,國中三年之長期抗戰才有體力,跳繩後再洗澡。
五、6:00-6:30,如果可能,在沖涼後小睡30分鐘再進晚餐,因為晚上至少還得奮鬥3個小時。
六、6:40-7:30晚餐----用傾聽、接納與幽默,化解他一天的疲憊;用支持,鼓勵與溫暖的態度,補給他面對高度競爭時所需的能量。如果他發飆,家長要高興:因為這正表示,這個家讓他感到安全。
七、7:40-10:40,2個半小時的複習功課,半個小時的空白時間(空白時間內隨他去)。
八、10:40-11:00就寢,睡前400cc鮮奶和心靈交集時間----告訴他,他這一天的表現,讓身為家長的你多自豪,給他信心,給他肯定,才能讓他有愈挫愈奮的勇氣!
九、然後打開音響,讓他在優美動人的音樂聲中恬然入夢。
學習是習慣,不學也是習慣;同理,規律是習慣,不規律也是習慣,既然國中三年是一場長期抗戰,從今天起,先從建立他規律的習慣著手罷!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6iCm4TORExSCE__7u24-/article?mid=337&prev=338&next=336&l=f&fid=10





**************************************************************************

如何讓孩子自立長大

【轉載】從生活小事學會成功條件

【文╱洪蘭 (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在報上看到有個國二生,父親每天給他們4個孩子200元吃飯,3天前父親出門做工,沒有回家,他餓了兩天後,不得已去超市倉庫偷東西吃,不幸被逮,超商老闆頗有同情心,不願追究,但是警員堅持「依法行事」,將孩子以「竊盜未遂」罪移送法辦,上了報紙。
 
我看了很難過,因為飢寒起盜心,為了一點情有可憫的小事,讓這孩子一輩子貼上小偷的標籤,它所造成的傷害遠大於社會正義;另一方面,我也很好奇他們為何不會自己煮?父親一天給200元,一週就是1,400元,米、麵條、雞蛋都不算貴,蛋炒飯,醬油拌麵也可以混過一餐,何至於去市場偷食?為什麼一個已經唸到國二的學生沒有自己照顧自己的生活能力?
 
孩子有應變能力,懂得用手邊資源整合出自己想要的東西,就是成功的條件。
 
先教生活技能和做人道理
 
1960年代有個好電影「吾愛吾師」(To Sir With Love),影帝薛尼鮑迪演一個黑人老師去到倫敦貧民窟的高中教書,學生上課都不聽講,因為三餐都不繼,哪管得到什麼三角幾何、物理化學?有的還把剛出生的弟妹抱來學校,不這樣做,她就得留在家中照顧弟妹 
老師挫折之餘,想到與其不好好上課,不如教他們生活中可以用到的知識,他們馬上出社會就是大人了,一點生活知識都還不懂,怎麼去外面謀生?於是他請隔壁 班女 老師來教衣著、打扮、面試時的談吐,他自己教孩子如何用最少的錢養活自己。在教生活技能時,同時教他們做人道理,反正讀書是隨時想讀都可以讀,做人道理卻是有人教才會的。
 
這部電影的結局非常感人,使我在看過40年之後都沒有忘掉。如果我們在學校裡教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或許這個孩子不必逼著去偷竊。
 
生活智慧比課本知識管用
 
外食不但貴而且不衛生,越是經濟不好的學生,越是要教他如何節儉的過日子。我去美國留學時,沒有錢,一個月伙食費只有50元美金,我學會了買時令的蔬菜,買最大包的米和麵條,而且如果有植物知識,大自然中有許多可以吃的東西。有一次我在跟一個山地老阿嬤吃飯時,電視報說某人因無錢買菜去自殺,阿嬤就很驚訝地說,「菜怎麼要去買?不是去外面採就好了嗎?」我曾吃過野茼蒿,味道比種的還香。
 
一個國二生應該知道大包比小包便宜,大賣場比零售商便宜,時令的水果比溫室的水果便宜。台灣的育種老前輩,西瓜大 王陳文郁 先生小時候沒有錢吃冰棒,因為冰棒是買一打送一枝,他就跟阿嬤借5毛錢買了一打,把冰棒轉賣給同學後,錢還給阿嬤,自己也解了嘴饞。這種所謂的「街頭智慧」(street smart)有時比課本知識還管用,緊急時,救人一命的其實是這種智慧。看到這個孩子被貼上了小偷標籤,心中萬般不捨,但是也讓我們看到目前教育是和生活脫節的,政府要趕快亡羊補牢了!

 

實用知識從模仿爸媽而來
 
話說回來,在責怪學校教育不實用之餘,最大責任還是父母身上。這個孩子父母雙全,只是媽媽在醫院陪伴生病的外公。有父有母,怎麼一點家事都沒有教孩子做?小學三年級就可以教洗米煮飯了。
 
這裡帶出一個更嚴重的問題,台灣經濟起飛後,很多父母開始覺得沒有請個菲傭是沒有面子的事,既然有了傭人,孩子就不必做,因此就出現了小三學生,上完音樂課不會自己穿鞋子,坐在地板上哭的現象了。
 
另外,模仿是最原始的學習,父母親不做家事,孩子沒有模仿的對象,自然也不會了。那麼,為什麼不去模仿菲傭呢?因為模仿是只向上模仿我們所看得起的人,所謂「上行下效」,孩子會模仿父母(不論父母職業)、老師、崇拜的偶像或政治人物,但是不會去模仿路邊的乞丐或他看不起的人,即使偶爾模仿,也是嘲笑之意。 
從小別疏忽學習生活小事
 
許多小學老師感嘆,過去父母所負的教養責任,現在落到老師的肩頭了,很多孩子到了高中都還不知道待人接物的禮儀,有個高三學生寫電子郵件來問我什麼是認知心理學,信尾沒有簽名,變成匿名信,真是非常的不禮貌。
 
生活事是小事,但是小事可以壞大事,教育孩子成材是父母責無旁貸之事。從小教他運用家中現有的資源,不仰賴超商或他人過日子是重要的事。一個自給自足的孩子,長大後會有創造力、應變能力,他會從手邊資源中去整合出他想要的東西來,這不就是成功的條件嗎?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6iCm4TORExSCE__7u24-/article?mid=398&prev=399&next=397&l=f&fid=10






*********************************************************************************


培養孩子自立的十個方法

1.給孩子一個空間,讓他自己往前走 
  嬰兒最初喜歡生活在母親的懷抱裏,但是他不能永遠這樣生活。隨著孩子的慢慢長大,家長應該離職地逐漸擴大孩子的生活空間,才能有利於他的健康成長。 
   2.給孩子一段時間,讓他自由支配 
  有一位聰明的家長,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每天給孩子一段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孩子有時是玩,有時去讀自己喜愛的一本書,有時是畫畫,當然,有時忙來忙去什麼也沒幹成,但是孩子逐漸懂得了珍惜時間,學會了做計畫。
  3.給孩子一個條件,讓他自己去鍛煉 
  一年紀的小學生要不要自己洗碗?不少家長是拿不定主意的。有位家長卻特意為 孩子準備了一個小板凳,對孩子說:我知道你特別愛幹活,想自己刷碗,可是水龍頭太高,你夠不到,媽媽給你準備了小板凳…..孩子興奮地喊著:謝謝媽媽! 上就登上小板凳高興地學著大人的樣子去洗碗了。 
       4.
給孩子一個問題,讓他自己找答案 
  每個孩子都會無休止地提出一個又一個問題,但是問題的答案如何去得到呢?經驗告訴我們:孩子愛不愛提問題,是關係到孩子成長的一個重要因素,而孩子如何去得到答案,則是關係孩子成材的重要因素。 
  5.給孩子一個困難,讓他自己去解決 
  困難家庭的生存環境,為孩子創造了艱苦鍛煉的條件。但是現在生活水準普遍提高了,在順境下如何成功的教育孩子,的確是當前急需探討的問題。 
  有經驗的家長多是想辦法給孩子設置一些困難,而且不限於生活方面的困難,讓孩子去解決,從而培養孩子的能力和優秀品質。 

  
     6.
給孩子一個機遇,讓他自己去抓住 
  生活中常常充滿著各種各樣的機遇,問題是往往是成人替孩子去捕捉,這樣孩子永遠學不會走向成功,所以家長的任務應該是只提供或指出各種機遇,啟發孩子自己去抓住。 
 
  7.給孩子一個衝突,讓他自己去討論 
  孩子在一起難免有矛盾,這個解決矛盾的過程,正式孩子健康成長,走向成熟的過程。如在排黑板報、排練節目時,自然會有一些不可避免的爭論,在孩子平等的爭論和探索當中,得出的最後的正確結論,必然是十分寶貴的。 
  
     8.
給孩子一個對手,讓他自己去競爭 
  有一個學生學習差,有一個階段在班上竟成了倒數第一名,但是他的家長悄悄地告訴他,要把失敗作為成功之母,要敢於和別人競爭,首先是和比自己稍好一點的孩子比,在孩子進取勝利之後,家長又啟發他尋找新的競爭對手,開始新一輪競爭。 

  
  9.
給孩子一個權利,讓他自己去選擇 
  把有些選擇的權利交給孩子,但是要在事前為他提供有關情況,幫他分析各種可能,並且還要教育他,如果是自己選擇了,自己就要負責任。 
  如果家長帶孩子去少年宮報名,可先讓她看看小組活動,本來家長的意願是讓孩子學鋼琴,可是發現她在舞蹈組門口看得出了神再也不走了。此時,家長可尊重孩子的選擇,但要求她對自己的選擇要負責,一定要堅持一個階段,把舞蹈學好。 

      10.給孩子一個題目,讓他自己去創造 
  創造是自主性最高層次的表現。孩子的創造性需要成人的積極引導和巧妙激發。有一位家長是這樣做的:他的孩子特別愛玩泥,開始家長覺得孩子沒出息,可後來發現孩子捏泥人捏的活靈活現……於是對孩子說:“你要玩就好好捏,這叫泥塑,好好練,出點自己的新點子。” 
  孩子在家長的鼓勵下,充分發揮自己的才智,在初中畢業時,捏出栩栩如生各有特色的《水滸傳》中的108將,並以此成績考上了工藝美術學校。 
  給孩子創造一個條件,只是有利於發展他的自主性,在孩子做的過程中,家長還要不斷和孩子進行良好有益的交流,鼓勵孩子,評價他的成果,提出新任務,使他的進步永不停歇。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hlele3109/article?mid=69315&prev=69339&next=69000&l=f&fid=78





****************************************************************************

培養孩子自立的十個方法 
01 給孩子一個空間,讓他自己往前走嬰兒最初喜歡生活在母親的懷抱裏,但是他不能永遠這樣生活。隨著孩子的慢慢長大,家長應該離職地逐漸擴大孩子的生活空間,才能有利於他的健康成長。





02 給孩子一段時間,讓他自由支配有一位聰明的家長,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每天給孩子一段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孩子有時是玩,有時去讀自己喜愛的一本書,有時是畫畫,當然,有時忙來忙去什麼也沒幹成,但是孩子逐漸懂得了珍惜時間,學會了做計畫。


03 給孩子一個條件,讓他自己去鍛煉一年紀的小學生要不要自己洗碗?
不少家長是拿不定主意的。有位家長卻特意為孩子準備了一個小板凳,對孩子說:我知道你特別愛幹活,想自己刷碗,可是水龍頭太高,你搆不到,媽媽給你準備了小板凳…..孩子興奮地喊著:謝謝媽媽!馬上就登上小板凳高興地學著大人的樣子去洗碗了。


04 給孩子一個問題,讓他自己找答案每個孩子都會無休止地提出一個又一個問題,但是問題的答案如何去得到呢?
經驗告訴我們:孩子愛不愛提問題,是關係到孩子成長的一個重要因素,而孩子如何去得到答案,則是關係孩子成材的重要因素。


05 給孩子一個困難,讓他自己去解決困難家庭的生存環境,為孩子創造了艱苦鍛煉的條件。
但是現在生活水準普遍提高了,在順境下如何成功的教育孩子,的確是當前急需探討的問題。
有經驗的家長多是想辦法給孩子設置一些困難,而且不限於生活方面的困難,讓孩子去解決,從而培養孩子的能力和優秀品質。


06 給孩子一個機遇,讓他自己去抓住生活中常常充滿著各種各樣的機遇,問題是往往是成人替孩子去捕捉,這樣孩子永遠學不會邁向成功,所以家長的任務應該是只提供或指出各種機遇,啟發孩子自己去抓住。


07給孩子一個衝突,讓他自己去討論孩子在一起難免有矛盾,這個解決矛盾的過程,正式孩子健康成長,走向成熟的過程。
如在排黑板報、排練節目時,自然會有一些不可避免的爭論,在孩子平等的爭論和探索當中,得出的最後的正確結論,必然是十分寶貴的。


08 給孩子一個對手,讓他自己去競爭有一個學生學習差,有一個階段在班上竟成了倒數第一名,但是他的家長悄悄地告訴他,要把失敗作為成功之母,要敢於和別人競爭,首先是和比自己稍好一點的孩子比,在孩子進取勝利之後,家長又啟發他尋找新的競爭對手,開始新一輪競爭。


09 給孩子一個權利,讓他自己去選擇把有些選擇的權利交給孩子,但是要在事前為他提供有關情況,幫他分析各種可能,並且還要教育他,如果是自己選擇了,自己就要負責任。如果家長帶孩子去少年宮報名,可先讓她看看小組活動,本來家長的意願是讓孩子學鋼琴,可是發現她在舞蹈組門口看得出了神再也不走了。此時,家長可尊重孩子的選擇,但要求她對自己的選擇要負責,一定要堅持一個階段,把舞蹈學好。


10 給孩子一個題目,讓他自己去創造創造是自主性最高層次的表現。孩子的創造性需要成人的積極引導和巧妙激發。有一位家長是這樣做的:他的孩子特別愛玩泥,開始家長覺得孩子沒出息,可後來發現孩子捏泥人捏的活靈活現……於是對孩子說:“你要玩就好好捏,這叫泥塑,好好練,出點自己的新點子。” 孩子在家長的鼓勵下,充分發揮自己的才智,在初中畢業時,捏出栩栩如生各有特色的《水滸傳》中的108將,並以此成績考上了工藝美術學校。

給孩子創造一個條件,只是有利於發展他的自主性,在孩子做的過程中,家長還要不斷和孩子進行良好有益的交流,鼓勵孩子,評價他的成果,提出新任務,使他的進步永不停歇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9JqeSt.cERmoSKqGh4m1jFJM/article?mid=4913&next=4908&l=f&fid=53






********************************************************************************

生活中學本事

2009/03/17
孩子三歲前,最好的學習教室就是「日常生活」!只要父母願意讓bobo親身感受,很多事都會讓他覺得新鮮有趣,甚至在與父母頻繁的互動中,激發出令人驚豔的火花!
【文╱李藹芬】 從孩子最有興趣的開始
孩子三歲前,最好的學習教室就是「日常生活」!只要父母願意讓bobo親身感受,很多事都會讓他覺得新鮮有趣,甚至在與父母頻繁的互動中,激發出令人驚豔的火花!教養專家游乾桂曾說過,「父母陪著孩子玩,宛如讓自己再過一次童年生活」,此刻就好好享受第二次童年吧!
究竟要讓幼兒學什麼?父母大概各有不同的想法,實際上,生活就是幼兒最佳的學習殿堂,日常生活的大小事,不管家裡或戶外,都有值得他學習的「本事」,而他也充滿高度學習興趣。不過,提醒愛子心切的父母,幼兒學習本來是件快樂的事,千萬不要因為操之過急,而澆熄了孩子的熱情!
  配音‧過與不及間的拿捏
雖然在引導孩子學習的過程中,除了具體的動作之外,適時加上語言說明亦是不可或缺的,但王加恩心理師分享了一個臨床案例,說明在過與不及間,需要謹慎拿捏。
波波的父母都是博士,阿嬤也是老師,對孩子的教養自然不會掉以輕心。媽媽會把握每個機會進行教育,如看到房子,媽媽就會對波波說:「你要說『房子』」;可是一歲八個月的波波卻看也不看一眼,更不會跟著說「房子」,甚至只要聽到媽媽一開口說話就跑掉。老師退休的阿嬤也讓波波充滿壓力,常常對他說「你要跟╳╳╳一樣努力」。波波年紀雖小,卻已備感壓力,一不如意,就朝牆壁大力撞頭,幾次下來,心疼孩子的媽媽覺得不妥,主動帶著波波求助心智科醫師。
負責評估的王加恩心理師進行評估時,先讓波波自己玩積木房子,她則坐在一旁靜靜觀察,她看到波波東摸摸、西瞧瞧,手沿著積木塊摸到尖尖的屋頂,摸了一下,又摸了第二下,王加恩心理師察覺波波對尖尖的屋頂頗感興趣,於是問了一句「尖尖的在哪裡?」讓他指認位置,波波爽快的指出正確位置,就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打開了波波的心防,就在你來我往的問答中,完成了評估。末了,波波跟王加恩心理師說了一句「我們家的玩具都好難!」
 過度給予造成壓力
波波沒問題,問題在媽媽「過度給予」的教養態度,給了太多的「配音」、給了不是波波感到有趣的玩具、給了太多期待,這些都讓波波覺得很煩而以「不予理會」的態度面對。
王加恩心理師說,令孩子充滿興趣的事物,他學起來才有意思,但什麼才是孩子要的呢?她說,這就需要父母費心「觀察」,讓他從有興趣的事物開始,由他主導,等到玩出興致時,再適時把你想給孩子的慢慢加進去。
親子互動,需要鋪陳,避免單刀直入,這樣才不會讓孩子拒絕你,而你也贏得孩子的心!
《教養好好玩》作者彭菊仙原是忙碌的職業婦女,在老二兩歲半時決定離開職場,回家做專職媽媽,然後又生了老三,她戲稱三個兒子(翔翔、凱凱、鈞鈞)是「三隻小豬」。在與三隻小豬互動的過程中,她體驗到孩子的個性差異、喜好不同,所以,父母應適性而教,「每個孩子應有如形狀互有差異的手工餅乾,而非一模一樣的機器餅乾。」她說,父母有如導遊,孩子則有如客人,只不過是來自外星球的客人,需要耐心對待,並認真的走進他的世界,這就是「教養」。彭菊仙覺得孩子完全新奇的想法,不僅讓她大開眼界,也為自己找到重新學習的力量。她說,「不論孩子的長項是什麼,只要給時間,給空間,給素材,就能醞釀出火花。」本文將分享她在不同情境中與孩子的互動點滴,只要爸媽願意,也能體會到教養的樂趣。
 家中篇 日常物品就是好素材
素素一直深信「家中即教室」,於是買了很多有益智玩具回家給兒子柏霖玩,可是她總覺得柏霖好像不捧場,每樣玩具玩不了多久,就擱到一邊。先生只要一埋怨她買太多了,素素就會回他「小妤媽媽說這個玩具很棒,對孩子的╳╳很有幫助,你要了解的話就不會這樣說……」幾次以後,先生不再提此話題,但柏霖依舊對琳瑯滿目的玩具感到意興闌珊。
當柏霖一歲多正努力學說話時,素素積極的買各式認知卡帶著柏霖認識物品,剛開始,柏霖還很喜歡坐在媽媽的腿上,用不清楚的聲調跟著素素念,但幾次後,素素發現柏霖的興趣愈來愈低,坐不了多久就開始扭動身軀,一副急著想離開的樣子。本來素素會強迫柏霖「乖乖坐好」,繼續玩認知卡,只是才認兩張,柏霖就放聲大哭,先生不忍孩子哭太久,就從書房出來一把抱走柏霖,哄了哄他,帶他進書房玩,隨手拿了很久不用的鍵盤讓柏霖坐在地上玩,自己則繼續上網。
大概十來分鐘後,素素因為聽不到柏霖的聲音,就去書房一探究竟,先生依舊在上網,不過,柏霖正聚精會神的用兩隻小手在鍵盤上面敲呀敲,有時候用這個指頭,有時候又用另一個指頭,因為鍵盤老舊,有的鍵按下去不會立刻彈起來,柏霖就一直按到鍵跳起來為止,她估算柏霖這麼玩約十來分鐘了,立刻驚覺家中那麼多玩具,竟然沒有一樣能像這個老鍵盤讓柏霖玩這麼久,素素意識到柏霖有興趣的應該不是那些她認為極富教育意義的玩具。
之後,素素盡量利用家中即有的物品進行「教學」,不光是告訴他名稱,也告訴他可以怎麼用,如「冰箱放很多吃的東西」、「要吃東西,先打開冰箱門」……
至於不具危險性的物品則成了柏霖現成的玩具,很快地,素素驚訝兒子的表現,光在語彙上的數量,增加的速度好像比之前用認知卡來得有效果;而常玩那個老鍵盤最大的成果,就是柏霖已經能依照素素念的數字指出正確位置,也可指認幾個他常按的字母鍵;請他幫忙拿衛生紙、水果、餅乾,都能正確從擺放的位置拿給素素;素素摺衣服時,柏霖還能幫忙把自己的小衣、小褲、小襪從衣服堆挑出來分開擺好,然後學起媽媽摺衣服的樣子……
素素充滿成就感地跟先生說起柏霖的表現,先生笑她「柏霖替我們省錢,早知道就不用買那麼多玩具了。」
  
專家說
王加恩心理師表示:孩子有興趣的東西,就是最佳的學習素材,有時只是家中的鍋碗瓢盆,都能讓他玩上好久。對零到兩歲處在感覺動作期的孩子而言,必須透過動作加視覺及簡化的語言,才能讓他理解及學習。因此,實物與實際動手作的經驗中,是此階段幼兒在學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要件。
認知概念涵蓋廣泛,但都可利用家中日常物品和例行事項,王加恩心理師舉例:
1.換穿衣物時,可說「這件上衣是藍色的」、「紅紅的褲子好漂亮」,可隨機教育認識衣服上的顏色。並可藉由買不同顏色的衣服,讓他認識多一點的顏色。
2.如要喝「ㄋㄟ ㄋㄟ」時,可請他去拿「奶瓶」;要「喝水」,請他拿「杯子」;「穿上那件紅色的外套再去公園玩」,看他是否能把你講的指令與物品做正確連結。
3.買不同顏色的襪子,可依顏色不同玩分類遊戲;或把積木打散,依形狀分類。
4.吃餅乾時,可認不同形狀的餅乾;或故意折成一塊大一塊小(需有明顯差異),問孩子「哪一塊比較大?」「你要吃哪一塊?」隨著視覺能力提升,可逐漸縮短差距(相比時,要用屬性相同的物品)。
5.「聽完這個故事,你就要睡覺了」、「天亮了,要起床了」讓孩子了解因果關係,培養他計畫事情的能力。
王加恩心理師提醒,在互動過程,父母應觀察孩子會或不會,如果不會,可降低難度,協助他再練習,讓聲音變得更有趣(可學孩子喜歡的卡通人物說話聲音),能加強孩子的學習動機。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2009年3月號bobo小天才雜誌】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9JqeSt.cERmoSKqGh4m1jFJM/article?mid=3218&prev=3230&next=3214&l=f&fid=53









****************************************************************************
【9個增加"自信心"的小技巧】

1、挑前面的位子坐

2、練習正視別人

3、把你走路的速度加快25%

4、練習當眾發言

5、咧嘴大笑

6、怯場時,不妨道出真情,即能平靜下來

7、用對自己用肯定的語氣,消除自卑感

8、發現自己薄弱環節並逐步提高

9、培養興趣,做自己能做、喜歡的事


資料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ages/Luxasia-Taiwan%E5%8F%B0%E7%81%A3%E7%9B%A7%E4%BA%9E/228829503858798








*****************************************************************************

爸媽們!千萬別用「乖」來教育你的女兒

最近我問一個男性好友:「你想跟什麼樣的女生交往?」他回答我:「什麼都不重要,只要乖就好。」
根據我對該大男人的了解,他所謂的「乖」就是聽話。他只要一位聽話的女友、聽話的老婆,聽他的話,聽他家人的話。難怪一把年紀又條件優質的男人找不到老婆,因為他要找的大概是古代的女人,或現代的女傭。
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這也是我幾年來的觀察。我發現,如果一個女生從小被教導要「乖」、要順從、要聽話,那麼長大後她會成為什麼樣的女人?我們古代的教育是「女子無才便是德」,一直教導著女人要三從四德,要嫁雞隨雞,要抱著貞節牌坊,要當男人背後的女人,要當個無聲的女人,要順從、要忍耐,要當一個乖女孩。所以我們小時候被讚美「你好乖」,會認為這是種獎賞。
但是若深究「乖」這個字,我們會發現,當一個別人眼中的「乖女孩」,事實上在一個女人的成長過程中是一種極大的壓抑。這幾年我觀察了許多讀者的留言和來信,觀察了許多身邊身陷不幸感情或婚姻中的女性,我發現她們都具有一個「受虐」的特質,就是明知道這個男人、這段關係讓她受盡折磨、失去自尊、拋棄自我,但是她卻不能也不願離開,然後不斷地自責,把別人的錯誤歸咎在自己身上,覺得一定是自己不夠好、自己不對,甚至自己不配⋯⋯
我還發現,那種家裡管得很嚴,嚴厲要求女兒要乖,不斷用言語否定、責罵女兒的家庭教育,會造就出一個很沒自信、沒主見、對人生無法作主的女人。因為服從習慣了、不敢說出自己意見,後來她找到的交往對象,也會是這樣權威式對待她的男人。家庭教育影響一個女孩的感情觀非常重大,你怎麼對待你的女兒,她將來就會遇到怎麼對待她的男人。
她們擔心自己不是好女人勝過對方是不是一個好男人。她們甘於接受這些不平等不尊重的待遇,因為從小她們所受到的教育就是不能大聲 Say No,如果她反抗了,別人會認為她叛逆。當一個好女孩,最終還是要順從於社會家庭及別人的期望。
什麼是社會和家庭的期望?就是不要和別人不一樣。不要特立獨行,不要叛逆,年紀到了就應該找個對象,還要找一個符合社會家庭環境期望的對象,過著別人認為是「正常」的人生。
這讓我回想起我成長的過程,有很多時刻面臨了「我要不要當一個乖女孩」的抉擇,而這些壓抑的乖女孩,為什麼會造成性格上和人生上的不幸?我就舉幾個例子和經驗來說明吧。
乖女孩只能忍氣吞聲,忍耐霸凌
記得我小學的時候,那時候發育中的女生常會面臨到男同學的騷擾,我還記得那時很多男生喜歡掀女生的裙子、拉女生的衣服,聽女生尖叫,甚至女生也會欺負女生,一起掀女生的裙子(在我小時候這樣的事情習以為常,不知道現在的小孩是不是更誇張了)。所有的女生都忍氣吞聲,接受著這種霸凌,所以讓霸凌的同學又更得寸進尺了。
我一直無法忍受這樣的事情一直發生,所以有天默默地跟老師遞了紙條說明這樣的事情,希望老師可以制止這樣的行為(小時候我是很有正義感的)。有一天班會時間,老師問了全班是不是有男生掀女生裙子,全班默不作聲⋯⋯沒有人敢說話。老師再問:「有人的裙子被掀請舉手!」我舉手了,結果⋯⋯全班沒有人舉手,只有我一個人。
我還記得,從此以後,大概有一整個學期沒有什麼人跟我作朋友。男生覺得我打小報告,更妙的是,女生也不敢靠近我。所以那段時間我的朋友少得可憐,當時的我不解,為什麼我明明是幫大家,還得到這樣的結果?長大後才知道,原來霸凌這一件事,大部分的人都是默默地忍耐,要當一個反抗霸凌的人,必然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從小我就知道我和別人不一樣,因為我沒有什麼好怕的。遇到不對的事情就要挺身而出,遇到別人欺負就要懂得反抗。而我不懂,為什麼那些女生明明被欺負了,還要自己責怪自己(是不是忘了穿安全褲),躲起來難過哭泣,卻沒有人要站出來反抗?
這就好像有人覺得女人遇到色狼一定是她引誘犯罪,一定是她穿得太露或行為不檢點,但是,錯的是色狼並不是你啊!你長得漂亮、你穿得少一點,但不管你做了什麼,別人就是不應該侵犯你,對錯就是這樣,你說 No 就是 No。豈有你害色狼強暴你,是你自己的錯的道理?這個迂腐又不正義的社會觀念不知道害慘了多少女人,把別人的錯誤放到自己身上,讓許多女人被性騷擾了還覺得是自己的錯,覺得自己很丟臉。拜託,該覺得丟臉的是色狼,並不是你!
你知道這樣的觀念害很多女人受到了迫害不敢挺身而出嗎?多少女人被性騷擾後只能默默忍受,縱容色狼再去騷擾別的女人?
乖女孩不敢大聲罵人,不敢大聲說 No ,她們最容易遇到色狼
說到這裡,我人生最後悔的事之一,就是高中時有一次遇到公車上的色狼,卻不敢大聲說出來。高一時的我,在公車上遇到一個色狼一直故意往我身上靠過來,那時的我嚇到了,不知如何是好。請注意,我們遇到色狼的反應居然是嚇到了,不知如何是好!在這關鍵的幾秒內,就足以讓色狼對我們更進一步。
那時候手足無措的我,只能想辦法避開他,那色狼居然還靠過來,把手放到我的大腿上,我一緊張就用書包推開他,後來他才離開。還有一次更誇張,在公車上也遇到了一個一直靠過來的變態,最後他還露出性器官給我看,我嚇傻了,連尖叫都來不及,他就拔腿跑下車了。
這兩件事每當我想起來總是很懊悔,為什麼當時的我那麼害怕,傻到不知如何反應,連反擊或尋求支援都沒有,就這樣讓這個色狼再同樣地去騷擾別的女生。讓我想起來非常地不開心。
我仔細地思考,我們的教育有教導女生面對色狼要怎麼處理嗎?我們女生難道只會害怕、驚慌失措、傻眼,不能大聲地斥責他、反擊他,甚至尋求支援,將他繩之以法?
乖女孩最大的錯誤就是,我們從小被教導要當個好學生,但是沒有人教我們遇到壞人該怎麼辦?甚至我們連大聲罵人都沒練習過,遇到壞人,你罵得出來嗎?你敢對著他大聲地罵髒話嗎?你能在當下捍衛自己的權益嗎?你能保護自己嗎?這些危機應變,不是只有紙上談兵,而是,沒有人訓練乖女孩在遇到壞人的時候也可以不乖!
如果我們連一個性騷擾都無法面對,甚至還難過是自己的錯,那麼,更別說遇到更嚴重的性侵了。有時候我看到新聞報導許多女生遇到性侵(尤其大部分的性侵加害人都是自己認識的人)時,居然不知道要怎麼反應,就默默地忍受自己覺得不平等、不對的事,甚至有些亂倫的男人還以女孩若不配合就是不乖的方式來威脅。我每次看到都很難過,我們的教育真的有教導女孩們遇到這樣的事情要怎麼保護自己、要怎麼對抗嗎?
乖女孩談戀愛處處配合、委曲求全,以為犧牲忍耐就能換到真愛
最多乖女孩遇到的問題就是感情問題。她們明知道對方對自己的方式是錯的,但她們還是會抱著阿信般的精神忍辱負重,以為忍耐接受犧牲自我可以換來男生的愛,男人會因為她自虐而給她愛的獎賞。所以我們常聽到女生會說:「為什麼我為他做了這麼多、付出犧牲了這麼多,他可以這樣對我?」
傻女孩,難道你以為真愛是這樣「換」來的嗎?你以為你對自己越差,他就會因為同情你而對你更好嗎?這個邏輯根本就是大錯特錯啊!
但是許多女孩都有 「乖女孩」或「好女人」魔咒,覺得自己要是不夠乖不夠好,就不配得到愛。加上從小受到的教育是「好女孩有糖吃」,所以不知不覺掉入了陷阱,以為要當個好女友、好老婆,就應該忍受那些自己感覺不舒服的事,然後再來說服自己:「嗯,我連這個都做得到,我真是好女人!」
所以你看那些比較沒有主見、沒有自信、沒有想法、沒有個性的女生,特別容易被壞男人所支配。這時候,我反而覺得女人不壞男人不愛,跟「乖」比起來,或許壞一點的,叛逆的、有自己想法的、有原則、有自信,會懂得說 No 的女生,在愛情中才會比較順利、比較受到男人的尊重。
因此說起來,女人要改變自己的戀愛運,要先改變自己「認命」的個性。
不要隨波逐流,不要人云亦云,不要容易被改變,更不要為了愛情去否定或犧牲自己。因為,一個男人真心喜歡你,不是因為你很會做、很犧牲或很委屈,而是,他是真心地尊重、尊敬你,不管你覺得自己多壞,在他的眼中你都是那麼好。這樣才是真愛。
我觀察許多婚姻不幸的女生(也有的是表面上看起來幸福,實際上卻是辛苦),她們在婚姻中往往居於弱勢或不平等的一方,甚至有的被剝削或欺負,還會以「好老婆就應該這麼做」來勉勵自己,對方也會用「好太太就該這麼做」來鞭策你。
如果一個男人要因為你有多「好」才愛你,那是交換,不是愛。
所以我常在想,如果我有一個女兒,我要怎麼教育她?我很感謝我的父母並不是傳統的父母,要我符合一般人的期望,他們一直很尊重我在人生中做的所有抉擇。如果我有女兒,我不會告訴她你要多乖才有糖吃,我希望她是一個很獨立、很有想法、很堅強的女孩。
如果她過得夠好,夠愛自己,她便不需要把快樂押注在愛情上,把人生押注在婚姻上。她不迷信幸福和快樂一定和另一半有關,而是是否有能力讓自己過得好、過得快樂。這樣我才能放心,當她真的遇到相愛的人,那一定是真正欣賞她的人。
如果只用「乖」來教育女兒,你很難想像未來她的人生若遇到許多不平等、不快樂的事情,她該怎麼去面對。如果她只能當一個活在別人期望下、別人讚賞下的女孩,那麼,她的人生也注定沒有辦法自己作主。
當然,你會說「乖」的定義有很多種,我在這裡指的是所謂的聽話、順從、不出錯,這些是我觀察到的某一層面的現象。而我觀察到具有這樣特質的女人,特別地不快樂,就算談了戀愛、結了婚,還是時時刻刻擔心自己不夠好、自我否定、沒有自信。甚至對方犯錯了,還認為是自己有錯。
不要用「乖」這個字去要求一個女孩,去教育一個女人。甚至,不該用「乖」來讚美一個女孩。
我很慶幸在我長大後,發現自己雖然不是一個別人都認同的「乖女孩」,但是我比起那些乖女孩幸運、快樂很多,因為我更清楚自己的價值,更認同自己。
不必當一個乖女孩等著別人給你糖吃,而是,你自己要有很多糖,那些糖來自於你的自信、想法、能力、智慧⋯⋯不需要別人幫你評分,只有你自己才能給自己成績單。
那麼,仔細想想,你想當什麼樣的女孩。你的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
資料來源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6311&pnumber=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