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3日 星期四

家庭親子遊戲

12種家庭常用親子動腦遊戲

啟發孩子智慧的遊戲有很多種,以下僅介紹幾種家庭中可常用的親子動腦活動:
  1、分類的遊戲
  這是創造力學者威爾斯提出的方法。平日可提供孩子一些具有共同特徵的不同類物品,例如小汽車、湯匙、鑰匙、錢幣、回紋針……等,讓孩子發覺其共同特徵來加以分類,並鼓勵其重複分類。也可以提供符號、顏色、食品、數位、形狀、人物、字詞……等材料,讓孩子能依其特性分類。
  2、猜謎的遊戲
  猜謎對孩子不但有興趣,而且也能激發其推理及想像力,我們可以用“千根線、萬根線,掉到水裏就不見”猜“雨”這種方式;也可以用孩子喜歡的東西給一些線索,讓孩子提出題目、推想答案。還可以用“比手劃腳”的方式要孩子作答。
  3、扮演的遊戲
  例如讓孩子玩“扮家家酒”,鼓勵孩子應用想像力自由扮演所喜歡的“角色”。父母親可以提供一些線索,如給他一架飛機,假想他在空中飛遭遇哪些;給他一部金剛,讓他跟鐵金剛對話;給他一些醫生的玩具,讓他扮演醫生看病的情形……
  4、想像的遊戲
  “想像力”可以使不可能的事變成可能。在想像的世界裏,孩子的思考更自由奔放;我們可以用“未來世界的交通工具或城市”為題,讓孩子運用想像力描繪出未來的遠景。
  5、接龍的遊戲
  許多遊戲可以用“接龍”的方式,如“文字接龍”:上班→班長→長大→……“繪畫接龍”:一個主題大家接力畫;“數字接龍”:135……“故事接龍”:從前有一個獵人……“動物接龍”:四隻腳的如獅子→老虎→大象……空中的如老鷹、鴿子……
  6、字詞的遊戲
  讓孩子說出“同韻、音、部首、聲調、筆劃的字詞”、“字頭、尾相同的字詞”、“用圖畫寫字”、“用三個字詞說()出不同的句子”,提供一些字詞,如“火”字,讓孩子自由聯想,或說出可以用哪些字詞來替代……
  7、手指的遊戲
  雙手是我們的外腦,訓練我們的雙手,有助於腦力開發;設計一些運用手指的運動,如“手語歌”、“甩手”、“捏泥巴”、“拼積木”……等活動,讓孩子能動動頭腦、動動手。也可以用兒歌配合手指的動作,一邊念兒歌一邊運作手指。
  8、躲藏的遊戲
  跟孩子玩“躲貓貓”的遊戲;把物品藏在家中一角,讓他來找;在圖案中藏著一些物品、數字……等,讓他們找出來;帶孩子到郊外,親子共玩“大地尋寶”的活動;或在報紙上找出自己需要的“形容詞”或“物品”等活動,都是藏物的遊戲。
  9、繪畫的遊戲
  從塗鴉到能畫出圖形,孩子繪畫的興趣一直很濃厚,他們以畫畫表達其未能以言語形容的感受、情緒。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畫。用各種不同的材料,畫在紙上、布上、板上……讓孩子喜愛自由創作的喜悅。
  10、組合的遊戲
  許多發明都是在原來的物品加上一些功能,如筆加指示棒,變成“指示筆”。父母可先讓孩子觀察哪些物品是“組合”的,然後再讓其思考還有那些東西加以組合,會更好用;另外用圖或字片語合成故事;其他如七巧板、積木的組合圖形,空瓶罐、石頭的組合均是。
  11、觀察的遊戲
  讓孩子觀察樹苗的成長,或甘薯發芽,以瞭解造物的奧妙;由觀察影子的變化,學習科學概念;由觀察人類的表情,而能察言觀色、善解人意;甚至參觀各種展覽、表演、戶外郊遊……等都是很好的觀察活動。
  12、知覺的遊戲
  “知覺”是一種將透過感官所獲得的資料,再經過分析與解釋的能力;知覺包括睛、子、頭、身體等感覺作用。我們可以讓孩子分辨不同形狀的物品,用觸摸猜東西、用舌嘗嘗各種調味品、玩配對遊戲、辨認方向及方位;讓孩子觀賞及指認有背景的圖片……等活動。

  除上述12種遊戲外,尚有很多的遊戲如科學、概念、音樂、黏土、雕刻……等,都可以在平時使用,以激發孩子的智慧;在輔導孩子遊戲時,宜注意個別與團體遊戲的兼顧,以培養社交及合作遵守團體規範的行為。





***********************************************************
"家庭遊戲"中的感統訓練
1.爬行遊戲  訓練目的:吸引寶寶注意力,引導寶寶抬頭、逐漸向前
爬行。
  訓練要求:準備幾種色彩鮮豔或者能發出聲音的玩具。
  遊戲方法:媽媽可以把寶寶放在小被子上,拉著他的兩條腿慢慢向拖,
並在寶寶眼前放上色彩鮮豔或者能發出聲音的玩具,吸引他
往前爬行。
  2.撓癢癢  訓練目的:加強肌膚的接觸刺激。
  訓練要求:在寶寶心情愉悅的情況下進行此遊戲。 
  遊戲方法:媽媽用手撓寶寶的頭頸、胳肢窩、腳底等皮膚觸覺敏感處,如
果寶寶害怕,或抗拒,先對其全身肌膚輕輕地撫摩,等寶寶習
慣以後再逐漸把時間延長。
  3.刷子刷刷  訓練目的:加強肌膚的接觸刺激,減少觸覺防禦。
  訓練要求:如果寶寶抗拒,可每次只擦一下,反復地嘗試,直至寶寶習慣
這種觸覺刺激。
  遊戲方法:家長用刷子先刷寶寶的手背、手指等觸覺防禦性較少的部位,
然後漸漸過渡到刷寶寶的手心。再刷腳的部位,先刷腳趾、腳
跟、然後漸漸過渡到刷腳底中心部位。
  4.搬運工  訓練目的:訓練寶寶對玩具的認知能力。
  訓練要求:玩具若干,裝玩具的容器一個。
  訓練方法:將玩具攤放在平面上,媽媽走開一定距離。讓寶寶拿一樣玩具
走到媽媽處交給媽媽,寶寶完成“任務”時,媽媽要給與表
揚,要注意玩具翻倒或繩子纏繞時,媽媽要及時給與幫助,以
免寶寶發生危險。
  5.鑽過小山洞  訓練目的:訓練寶寶的視覺、聽覺、平衡等全方位
感統。
  訓練要求:準備一個通透的麻袋,或用若干枕頭支起一個長約兩米的小山
洞,逗引寶寶鑽進去並且自主地爬出來。
  6.“馬路台階”上練平衡  訓練目的:練習寶寶身體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媽媽要緊盯著寶寶,離寶寶近些,以便寶寶摔倒時及時扶住。
  遊戲方法:散步時,媽媽和寶寶一起沿馬路台階走是不錯的訓練項目,寶
寶走在前面,媽媽走在後面走,看誰先掉下來。
  7.洗澡遊戲  訓練目的:鍛煉寶寶的觸覺刺激  
  訓練要求:如果寶寶抗拒,可每次只擦一下,反復地嘗試,直至寶寶習慣
這種觸覺刺激。
  遊戲方法:媽媽可以拿紗布或軟毛刷子輕輕觸摸寶寶的身體,先刷寶寶的
手背、手指,然後漸漸過渡到刷寶寶的手心;再刷腳的部位,先刷腳
趾、腳跟,然後漸漸過渡到刷腳底中心部位。
  ◎適合晚間玩的小遊戲 
 很多職業女性,白天忙於工作或學習,只有晚上才有時間和寶寶在一起。這種情況下,利用難得的睡前時光陪寶寶做一些訓練遊戲,便顯得非常必要。
8.手偶遊戲  訓練目的:不僅僅對寶寶視覺的刺激,同時也對聽覺,
平衡能力、交際能力起到了積極的提升作用。
  遊戲方法:媽媽手上戴一個色彩鮮豔的玩偶,一邊唱寶寶最喜歡的兒歌或
者講故事,一邊不斷地舞動手偶,讓寶寶的眼神隨之遊動,讓手偶和
寶寶進行交流;還可以把寶寶抱坐在腿上,給他的小手上也戴上手偶,
伴隨著兒歌,一起搖擺身體。
  9.講故事  訓練目的:訓練寶寶集中精力聽故事並辨別出差錯的能
力。
  遊戲方法:媽媽給寶寶講熟悉的故事時,可以故意講錯一些地方,看寶寶
是什麼反應。當寶寶指出媽媽講錯了的時候,要及時擁抱或輕吻寶寶
以示獎勵。
  10.辨別聲音  訓練目的:訓練寶寶辨別不同動物聲音的能力。
  遊戲方法:媽媽或爸爸在被窩裏發出不同的動物的叫聲,比如狼的叫聲、
狗叫聲、獅子的叫聲等,讓寶寶猜猜藏在被窩裏的是什麼動物。
  媽媽自測寶寶是否“感統失調”出現“感統失調”的寶寶,一般會有以下表現:前庭功能失調:左右手不分、方向感不明、鞋子穿顛倒、經常撞到牆、碰倒桌椅、兜著圈子跑、旋轉不會暈眩。怕爬樓梯、好動、愛做小動作,容易與人衝突,難與他人分享。有些還會出現語言發展遲緩、口頭表達困難等。
 視覺統合失調:無法流利地閱讀,寫字時偏旁部首顛倒,經常出現跳讀
或漏讀等。
  聽覺統合失調:對別人的話聽而不聞,丟三落四。
  觸覺統合失調:害怕陌生的環境、吮手、愛哭、緊張、孤僻、偏食或暴
飲暴食、脾氣暴躁。
  本體感失調:方向感差,容易迷路,姿勢不當,容易駝背、近視,過分
怕黑,動作協調能力差。
  寶寶如果出現以上這些症狀,媽媽要帶著寶寶去醫院或者專業的檢測機構檢測一下寶寶是不是感統失調了!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0019&prev=10026&next=10011&l=f&fid=67





******************************************************************
10個親子運動遊戲,在家做!
育兒生活 12月號 NO.247
採訪整理/黃名瑄
諮詢/國立體育大學體育推廣學系 黃永寬副教授
天氣轉冷,帶寶貝出門怕著涼,如果再遇上下雨,可能好多天都沒辦法出去玩!現在讓我們來告訴你,父母和寶貝在家也可以做的運動,一點都不難喔!
寶寶運動遊戲Part1:理論篇
寶寶也要運動嗎?
一般大人所認識的「運動」,可能包括了伸展運動、有氧運動、肌肉訓練等等,而這些運動聽起來和幼小的孩子關係似乎相差甚遠…既然不能做大人的運動,孩子還需要特別做「運動」嗎?國立體育大學體育推廣學系黃永寬副教授表示,幼兒的運動並不像成人一樣需要特別的練習與訓練,更不是大人運動的縮版,通常幼兒的運動被稱為「運動遊戲」,因為孩子需要以遊戲的方式進行,也就是以邊運動邊遊戲為主軸;在孩子的生活中,常常會運用肢體探索這個世界,因此他們的生活都是遊戲,並運用他們的大肢體來活動,若單純用「運動」這個名詞套用在孩子身上,對他們來說是有壓力的。
幼兒的運動遊戲,最重要的是要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對他們來說,探索這個世界、看到好玩的東西就去摸摸弄弄,雖然沒有特定的目的(為了訓練腿部肌肉而往前爬)卻非常好玩。對幼小的孩子,爬行就是一種運動,當他們爬向好玩的目標或是往上攀爬為了拿到想要的東西,同時也訓練了他們的前庭平衡以及協調性,這些都屬於從生活中探索及體驗的技能,而這一些動作都要慢慢培養才會進步。

運動時間別限制
黃永寬副教授說,嬰幼兒的運動遊戲並不是像大人的運動一樣,一直重覆做什麼動作,應以孩子的興趣為主,且一次也不要給他們太多的動作指令,免得他們混淆,很快就失去興趣、或感覺到有壓力!
孩子最好的玩伴
黃永寬副教授表示,孩子最好的玩伴其實不是隨手可得、冷冰冰的玩具,而是「家長的身體」;相對於玩具,家長的身體有溫度且可以互動,孩子在遊戲的過程中,可藉由爸比媽咪的身體來探索自己的身體,因此家長在遊戲中,可多使用身體的部位當作運動的媒介,既安全方便又能讓孩子玩得盡興!家長的態度是造就遊戲好玩非常重要的因素,善於設定情境及角色的家長會使得遊戲更加刺激且能玩得久。
除了家長的身體,與孩子進行運動遊戲時另一個可以使用的媒介及誘因就是唾手可得的小道具,黃永寬副教授提醒,給孩子使用的小道具最重要的是「安全」,他最推薦的道具──氣球就有不易造成意外等優點;氣球因為外表材質薄軟,使用起來不容易讓孩子撞傷或是因為踩到滑倒而發生意外,加上重量較輕,孩子很輕易就可以把球往上丟的高高,能讓他們非常有成就感。另一個孩子愛不釋手的原因,是氣球多變的顏色及可以製造出聲音的特性。「紙張」也是孩子在遊戲中非常好用的道具之一,對於較小的孩子,面紙輕柔的觸感及飄動速度慢是最大的優點,互動遊戲時不怕會受傷且能得到成就感;大一點的孩子就可以使用紙張或是報紙玩運動遊戲,除了平面,紙張還有可捲可折的特性,將報紙捲成棒子,一樣可以與大孩子玩「拉」的遊戲。
運動遊戲時,服裝很重要
在家中做運動遊戲時,家長會讓孩子穿什麼呢?冬天是需要注重保暖的季節,家長很習慣將孩子包得緊緊以免感冒,但黃永寬副教授認為,孩子不應該包的太緊,如此將會讓孩子缺少活動的機會,包得像毛毛蟲的孩子,更會減低了許多他們使用手部探索生活的時間。若是正在活動時,建議只需穿12件衣服即可,當衣服濕了就應即時換掉,衣服上的配件及線條切記勿留在身上,尤其是小孩子身上常見的安全別針,是造成遊戲中隱藏危機的重要條件。
一個很重要的觀念是:「穿越少活動量越大」,試想一位包得圓滾滾的幼兒,活動起來一定相當綁手綁腳,於是也減低了他們大肢體活動的欲望;相對穿得輕便的孩子,一定有更多的精力來進行運動遊戲。
除了遊戲,還要注意的是…
遊戲中難免會因為玩得太過盡興而發生危險,黃永寬副教授提供了幾點注意事項,家長在進行活動前,一定要牢記這些事項喔!
唯一不能做的事──外力:求好心切的家長,有時可能會因為心急而想幫孩子達成自己心目中「應該可以」做到的事,但外力非常有可能會對幼兒造成傷害,除了謹記「順勢」幫忙,家長勿輕易的使用力氣要寶貝做做不到的動作。
不能感到劇烈疼痛:與上述相似,遊戲中受傷、或遇到孩子無法做到某些動作時可能會感到劇烈疼痛,家長一定要小心注意。
任何遊戲器材不能造成傷害:運動遊戲的輔助器材,家長在選擇前要先思考與判斷是否有危險;小巧的遊戲器材可能會被幼兒放進嘴裡造成傷害,球類的器材也可能會因為孩子踩到或在上面滾動而受傷。
搖晃及旋轉的動作都要注意:孩子在運動遊戲時,會非常喜歡家長做舉高、搖晃及旋轉等等動作,家長在與孩子作這類互動時,千萬要慎重,例如拉孩子的手舉高或旋轉時,拉的部位應是腋下而不是手掌以免脫臼,抱或將孩子舉高時,也要注意力道。
黃永寬副教授表示,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個體,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應給他們許多探索及活動的機會,不該過度保護。運動遊戲除了能夠讓孩子的身體發展外,更能夠幫助他們生活概念的建立,與孩子一起在家裡動一動不難,從現在開始都還不晚喔!
寶寶運動遊戲Part2:實際操作篇
理論部分講完,我們也請黃永寬副教授為我們設計幾項運動遊戲動作,還不知道該如何開始運動遊戲的爸比媽咪,可以先參考這些動作,再延伸設計屬於你們更好玩的遊戲喔~
不分年齡,一起動一動!
黃永寬副教授表示,其實鼓勵一般的孩子出生後就可以開始作運動遊戲,且以「少量多餐」的方式為佳。還不會主動進行某些動作的孩子,可以由家長幫忙運動,但要注意施力才不會讓孩子受傷;家長應為幼兒增加活動的誘因,以孩子會好奇又不會受傷的物品如面紙、氣球等等的物品和孩子遊玩,並注意遊戲中要與孩子有互動讓幼兒從遊戲中得到成就感,增加遊戲品質、全心全力的陪伴。

嬰兒篇
在床上動一動。寶貝躺在床上時,爸比媽咪可以輕輕幫幼兒動動身體或是搖晃身體。
抓氣球。氣球綁在嬰兒床上方,或是由爸比媽咪用手拿著,距離約寶貝往上手抓可以碰到的地方,讓寶貝嚐試著用手摸摸氣球、拍拍氣球。
坐小船。將寶貝放在爸比媽咪的腳上後,腳輕輕的左右晃動;如果力氣夠的話,也可以嚐試將腳上下抬動。做的時候可以配合好聽的兒歌,就像在坐小船一樣。
舉高高。將寶貝抱起來,握住腋下輕輕的前後左右晃動…邊晃動時一邊告訴寶貝:「我們現在要往前囉」、「我們現在要往後囉」。
拍氣球。讓寶貝坐在一個穩定的椅子上,並在他前方放一顆氣球,可由爸比媽咪示範如何拍球,或讓寶寶自己嚐試怎麼玩球。
嬰兒的運動遊戲
3歲以下的嬰兒發育尚未完成,需要父母幫忙做一些運動,被動的活動包括輕輕搖晃躺在床上的寶貝,或將寶貝抱起來輕輕搖晃,父母坐地板將寶貝放在腳上上下舉動等等都是不錯的方式,但千萬要注意施力及不要將寶貝往上拋;另外由於嬰幼兒多是躺在床上,所以手動的遊戲相對來說會比較多一點,家長可在床上準備速度慢容易掌控、有聲音及顏色豔麗的輔助物品讓寶貝玩。
嬰兒一開始的遊戲屬於被動,由家長引誘帶領遊戲,但是當孩子慢慢習慣此種互動運動遊戲後,就可以轉變為讓孩子主動遊戲。此外家長在協助孩子時,必須注意「順勢」,無論是推或拉都要與孩子的方向相同;舉例來說,當孩子嚐試跳高時,家長可以輕輕在孩子往上跳的同時將他抱高,如此一來孩子獲得了較多的成就感,也就更願意繼續努力。
不只是家長設定好的遊戲,某些現成的物品也會讓孩子自然而然的開始運動遊戲,嬰兒床上常見的吊掛式玩具,對孩子來說就是最好的引誘,當他們的小手往上揮動,試圖去取得或是玩弄這些玩具時,就是一種無形的活動了!

幼兒篇
推。寶貝先和爸比媽咪手黏著手,並提醒等一下手都要黏在一起才不會受傷;開始以後就可以互推,看誰先被推到走動,就要重新遊戲。
拉。寶貝坐在大毛巾上面,由家長向前拉動毛巾。要注意拉動時孩子也需要抓著毛巾,或是家長速度要放慢,否則容易向後倒而撞到頭。
碰。先從最簡單的屁股碰屁股開始,請寶貝試看看有沒有辦法碰到爸比媽咪的屁股,如果做到了,再來試試碰別的地方。
幼兒的運動遊戲
3歲以上的幼兒運動遊戲比起嬰兒多元,且孩子的互動性比較強,家長若強調情境與角色,能讓孩子更快融入到遊戲中。黃永寬副教授舉出許多好玩的例子讓家長參考,如家中都有的磁磚,可利用水性筆或是膠帶在地上作記號,畫叉叉的地方是地雷,踩到會爆炸,一定要想辦法避開這些地方!另一個在家中就可以進行的好玩遊戲是使用A4紙與孩子玩拔河遊戲,第一次用一隻手拔、第二次用雙手拔…,當A4紙與磁磚結合,又會變成另一種溜冰遊戲了!黃永寬副教授強調,所有運動遊戲中重要的是家長的引導、互動及與孩子參與的動機,只要家長用心發揮想像力,所有家中的小物品都能成為好玩的運動遊戲。
幼兒運動遊戲比起嬰兒可有較多的動作,黃永寬副教授就將幼兒運動遊戲分作:推、拉、碰、踩4種型式。
推:兩個人面對面互相站著,手掌對手掌向前推、或是隔著紙張推;另一種推法可以是家長躺著,讓孩子推看看能不能動。
拉:拔河就是一種使用「拉」這個技能的運動遊戲,無論是以拉手、拉紙張的方式都可以進行。拉的遊戲要注意的是不要用「扯」的,以免受傷。
碰:屁股碰屁股、手碰頭、腳碰膝蓋等等…,用打招呼的方式來遊戲(今天腳腳來打招呼,或者用屁屁打招呼囉~)身體部位碰部位的遊戲方式可以增加幼兒身體的意識,但大人要小心控制力氣,別一不小心就把孩子給撞倒了!
踩:家長一開始若不知道如何控制力道,可先讓孩子在自己的身上踩踏,孩子在家長指定的部位踩踏還可以有像是按摩的效果。角色替換時,可由家長用大腳往地下踩,孩子則是想辦法躲避家長的踩踏攻擊。
除了這些分類的動作,幼兒階段的孩子也可以做簡單的伸展運動例如:和孩子比賽看看,誰可以長最高!一次10秒,動作可重覆到孩子不想做為止。
:配合小螞蟻與大象的故事,爸比媽咪先扮演大象,寶貝扮演小螞蟻;大象要出去找東西吃,它看不到小小的螞蟻,螞蟻一定要小心不要被大象踩到啦!
踩。找兩張在地上能滑動的紙,寶貝站一張、爸比媽咪站另外一張,兩個人比賽往前滑冰,看誰可以滑得最快最遠~
黃永寬
現職:國立體育大學體育推廣學系副教授
經歷:中華民國幼兒體育發展協會秘書長、教育部推動幼稚園運動遊戲方案委員會委員兼執行長、台視遊戲小玩童節目企畫及主持人、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幼兒教師指導研習會講師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7862&prev=7912&next=7834&l=f&fid=67






**********************************************************************
居家感覺統合項目
1 與別人玩接球遊戲;(1-2
訓練目的:社交能力/手臂的運動能力
訓練要求:家長與孩子對面而坐,家長把球遞給兒童,鼓勵兒童把球同樣遞給家長。
難度設置:A開始時家長可把球直接放入孩子手中;B家長把球伸向孩子,鼓勵他/她伸手來接球。C當孩子主動把球給家長時,家長應該說“謝謝”。
幫助給予:如果孩子沒有接球、給球的主動性,請另外一位成人給予身體指導,直到孩子開始有主動接、給球的意識,逐漸地撤銷給予的幫助。

2
 能抓著滾動的球,
3 並把它推回去;(1-2
訓練目的:手臂的運動能力/手眼協調
訓練要求:家長與孩子面對面坐在桌子兩端,家長把球推給孩子,鼓勵他伸手把球接住並推回給家長。
難度設置:A開始時需要在一手臂的距離內進行推、接球,鼓勵孩子雙手接球。推球則用右手從右往左推。B逐漸地把距離拉大,並鼓勵孩子用雙手往外推球,用單手接球。
幫助給予:開始時需要另外一位元成人的身體協助,注意培養孩子在每一難度的獨立操作技能,然後逐漸撤銷幫助的程度。

4
 21級上樓梯;(1-2
訓練目的:訓練平衡力、協調及獨立行走能力。
訓練要求:孩子能踏出右腳上一級樓梯,然後把左腳踏在同一梯級。
難度設置:A扶著扶手或家長的手踏樓梯;B獨自踏樓梯;
幫助給予:開始時,家長可站在上一級樓梯上,伸出雙手協助孩子並同時給予口頭指令“上!”;如果孩子不合作,可把乾果放在樓梯上,等孩子踏上後給予獎勵。注意開始時可在每一梯級放乾果,逐漸地,只在幾級樓梯或最後一級樓梯上才放。不論孩子如何哭鬧,要堅持讓孩子配合才能給予獎勵物。
.
5
 能彎腰並用手觸摸腳指6 5-10次;(1-2
訓練目的:增進身體的柔軟度及體能。
訓練要求:在孩子的腳趾頭上分別貼一貼紙,讓兒童彎腰揭下。
難度設置:A開始時先讓孩子把腳放在矮凳或最後一級樓梯上嘗試並且只揭1-2張貼紙便可;B孩子掌握技巧後可要求一次性揭掉510張貼紙。
幫助給予:家長需要在孩子旁邊或身後協助,用雙手輕壓孩子的雙膝,如孩子無法同時彎腰及伸直膝蓋,可讓他扶著桌子的邊緣進行嘗試。

7
 會走上、下傾斜約15度的小斜坡;(1-2
訓練目的:重心、平衡、膝蓋及小腿肌肉的控制能力。
訓練要求及幫助給予:上斜坡:開始時家長先站在斜坡上孩子跟前,拉著孩子的雙手協助;孩子的技巧純熟後可站在其身後,只在他有需要的時候推或扶持孩子前進。下斜坡:開始時家長站在孩子身後,雙手從孩子雙肩上往下放在孩子胸前,鼓勵他扶著你的手下斜坡;孩子的技巧純熟後嘗試在他雙手放置兩件小玩具,讓他在不用攙扶的情況下下斜坡。
難度設置:A走上斜坡;B雙手拿物走上斜坡;C攙扶下下斜坡;D獨自下斜坡。

8
 能倒走3-5步;(1-2
訓練目的:空間概念,協調身體協調能力。
訓練要求:孩子能沿著一條直線倒退著走路。
難度設置:A開始時只要求孩子隨意在地板上倒走, B孩子熟悉初步的要求後要求他在扶持下沿直線倒著走;C要求孩子獨立地沿直線倒著走。
幫助給予:如果孩子開始時不領會,需要給予身體指導,如:一人在前面扶著他的雙手,另外一人在他身後輪流擡起他的左右腳往後移。偶爾地給予身體協助。

9
 擦背遊戲;(1-2
訓練目的:加強肌膚的接觸刺激。
訓練要求:給孩子洗澡時,用海綿或毛巾輕擦孩子的背部,從上到下、從左到右,按順序擦,也可打圈式地擦。
難度設置:——
幫助給予:——

10
 呵癢癢;(1-2
訓練目的:加強肌膚的接觸刺激。
訓練要求:家長用手撓孩子的頭頸、胳肢窩、腳底等皮膚觸覺敏感處,手的力度一陣輕一陣重,如果孩子害怕,或抗拒,先對其全身肌膚輕輕地撫摩,等孩子習慣以後再逐漸地把時間延長。
難度設置: ——
幫助給予:——

11
 刷子脫敏;(1-2
訓練目的:加強肌膚的接觸刺激,減少觸覺防禦。
訓練要求:家長用刷子先刷孩子的手背、手指等觸覺防禦性較少的部位,然後漸漸過渡到刷孩子的手心。再刷腳的部位,先刷腳趾、腳跟、然後漸漸過渡到刷腳地中心部位。如果孩子抗拒,可每次只擦一下,反復地嘗試,直至孩子習慣這種觸覺刺激。
難度設置:——
幫助給予:——

12
 陽光隧道;(1-2
訓練目的:調節前庭感覺系統,加強肌膚的接觸刺激。
訓練要求:讓孩子俯臥著身體,從隧道中爬行通過。
難度設置:A如果孩子害怕,先讓其在隧道四周玩耍並觀察其他孩子如何做,讓孩子觸摸和搖晃隧道,培養其興趣和消除恐懼感;如果孩子不合作,可以給予食物強化,爸孩子喜歡吃的零食或水果放在隧道裏,鼓勵孩子爬進去拿取食物;讓孩子邊爬邊推一個中型球前進。
幫助給予:全程由家長身體指導完成。如果孩子出現緊張或抗拒的情況,請以鼓勵、引導方式取得其配合爲主,不要強迫配合,以免造成孩子肌肉過度緊張,效果適得其反。使用食物強化事要注意逐漸撤消。

13
 能推“趣怪球”至1米外的指14 定地方;(2-3
訓練目的:發展社交能力及手眼協調能力(目測物體的速度的能力、反應能力),發展大運動——手部肘關節和手臂的活動能力。
訓練要求:孩子和家長分別站在1米的距離內,相互推、接“趣怪球”。必要時要有另一成人協助孩子的動作。
難度設置:在一定範圍內接球;聽從口頭指令去把球撿回指定地點。
幫助給予:儘量讓孩子在一定範圍內自己接球,必要時給予口頭提示或身體指導。如果孩子對指令沒有反應,需要加以身體指導及口語提、手勢提示。

15
 能在協助下對牆推球和接球;(2-3
訓練目的:手臂的運動能力/手眼協調
訓練要求:讓孩子雙手抱著中型球,頓在地上用雙手把球往牆角推。
難度設置:A開始時離牆的距離要在一步以內;B逐漸拉大離牆的距離,並要求孩子借助牆壁的反彈力接住彈回來的球。
幫助給予:手把手的身體協助;逐步撤銷。

16
 能推著物體向前走2-3米;(2-3
訓練目的:發展大運動——手臂推的能力;因果關係的概念;手、眼和腿的動作協調能力。
訓練要求:把會發聲的“鴨子杆”或類似的玩具放在孩子的手裏,讓他向前推行。
難度設置:繞大圓桌子; B2張距離1米左右的凳子; C3-5張不同距離的凳子(注意凳子擺放的距離要足夠孩子和“鴨子杆”通過)。
幫助給予:身體指導(即手把手地教)並不斷地用口頭提示和身體接觸來提示孩子看前面的玩具的運動軌迹,給孩子模仿玩具發出的聲音;轉彎時告訴孩子正在轉彎並用手糾正、幫助他轉彎的方向。

17
 拉物走2-3米;(2-3
專案要求:在一會發聲玩具車上系一條約50公分長的繩子,在繩子上纏一個圈套在孩子的手腕上,讓孩子拉著往前走。
難度設置:繞大圓桌子; B2張距離1米左右的凳子; C3-5張不同距離的凳子(注意凳子擺放的距離要足夠孩子和車子通過)。
幫助的給予:
手把手,並不斷用語言提示看身後的車子的運動軌迹及前方要走的方向;

18
 單手投中型球;(2-3
訓練目的:手眼協調能力。
訓練要求:讓孩子站在一定的距離外把球單手投入球籃中。
難度設置:A只在半步的距離外嘗試;B1米左右的距離外把球投入球籃;C5次有3次中爲通過。
幫助給予:開始時給予足夠的身體協助並鼓勵孩子獨立嘗試;只在孩子犯規時給予口頭提示。

19
 能把靜止的球踢向前方1米遠的距離;(2-3
訓練目的:發展大運動——腿的伸展能力,發展眼、腿的協調能力;
訓練要求:把一直徑10公分左右的軟球放置在孩子跟前,讓孩子踢球。
難度設置:踢向前方1米遠的距離;踢向前方1米遠距離的物體。
幫助給予:口頭提示+身體指導+語言提示;身體指導;偶爾的身體指導+語言提示。

20
 單手扶欄上、下樓梯,21 兩步一級;(2-3
訓練目的:
訓練要求:DS BOOK難度設置:
幫助給予:

22
 能彎腰左右腿交替鑽過呼啦圈;(2-3
訓練目的:肢體運動及平衡能力的控制。
訓練要求:給孩子一個大號的呼啦圈,示範給他/她看如何雙手分別握著呼啦圈兩邊並把它放在正前方的位置。彎下腰,然後把一隻腳跨入呼啦圈,接著跨入另外一隻腳。
難度設置:開始時把呼啦圈放低一點,並且幫助孩子握著呼啦圈;高度稍微調高,要求孩子自己拿呼啦圈,必要時給予幫助;要求孩子雙腳跨入後轉動雙手把呼啦圈由後往前翻轉到跨入前的位置(在身體的正前方)。
幫助給予:如果孩子拒絕遊戲,可以多做幾次練習,並且邀請孩子一同參與遊戲;注意確保孩子的安全,在每一需要的環節給予適當的身體和口頭幫助。 3 及時鼓勵和表揚孩子。

23
 坐在童車上被推,24 能保持雙腳在腳塔上(2-3);
訓練目的:發展大運動——腿的控制能力、雙腿運動時的協調能力、雙腿肌肉的控制能力。
訓練要求:把孩子放置在童車上(童車的選擇要以孩子坐下後,臀部、膝蓋及腳踏三點的角度約爲45度的車子爲宜),家長在後面推動車子。輔助用品:改良的魔術帶。
難度設置:——
幫助給予:1身體指導並控制好車頭轉彎的位置;儘量讓孩子自己嘗試。

25
 會走S型的線段;(2-3
訓練目的:空間概念,肢體的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在地上用不粘膠粘出一條S型線段,讓孩子從一端走到另外一端。
難度設置:——
幫助給予:開始時可站在孩子的前面拉著他/她的雙手引導他/她往前走;也可以站在孩子的後邊,讓他/她推著一個手推玩具沿著線段向前走;鼓勵孩子自己往前走,並在另外一端放一個玩具或小食品來獎勵孩子的成功嘗試。如果孩子因爲見到獎勵物而不配合訓練,則可以等孩子完成了路線後拿出神秘獎勵物獎勵給他/她。

21
、坐上大龍球
訓練目的:改善身體協調不良,增強重力感的控制能力,建立和刺激前庭機能對多動和身體協調不佳的孩子有較大的幫助。
訓練要求:協助孩子坐在大龍球上,指導者可以放手,只要協助保持大龍球的穩定即可,鼓勵孩子用屁股力量作上下躍動。孩子要作前後、左右搖晃時,指導者可以用手握住孩子雙手,以協助孩子保持身體的平衡。

22
.治療球—坐姿動作;(2-3
訓練目的:平衡調整力、保護反應、肌力、協調、速度等。 訓練要求:讓孩子坐于治療球上雙腳分開自然垂下,雙手扶於球上或腿上, (1)保持放鬆做動作(絕不可在肌肉僵直狀態下操作)。 (2)控制─力量、速度、角度、和扶持的大小。 難度設置: (1)移動治療球;(2)彈動身體並移動治療球;(3)主動移動或彈動; (4)平衡及保護反應之誘發;(5)用兩手交互拍球;(6)用兩腳的腳跟交互踢球。 幫助給予:全程由家長身體指導完成。如果孩子出現緊張或抗拒的情況,請以鼓勵、引導方式取得其配合爲主,不要強迫配合,以免造成孩子肌肉過度緊張,效果適得其反。

23
 跳起並接觸懸挂著的物件10次;(2-3
訓練目的:腿部、膝蓋運動能力及身體協調能力。
訓練要求:在空中孩子跳躍時可及的地方懸挂一個玩具(氣球或會彈跳的玩具),鼓勵孩子跳躍並伸手觸摸該玩具。
難度設置:懸挂物開始時挂得稍低一點,讓孩子容易觸到;孩子掌握了這一技能後,把懸挂物稍微挂高,鼓勵孩子利用自身的力量彈跳起來。
幫助給予:如果孩子不懂得掌握身體的力量,可先用雙手扶著他/她的腋下,幫助他/她練習彈跳;通過跳彈床和在床墊上跳躍來掌握彈跳;給予鼓勵和獎勵來促進孩子練習的興趣。
25 把豆袋或類似的玩具扔進1米距離左右遠的大盒子中;(2-3
訓練目的:手臂運動能力/手眼協調能力,學習向著目標抛擲物件。
訓練要求:能連續5此把豆袋或類似的玩具扔進1米距離外的大盒子中。
難度設置:A開始時把距離設短一點,如只要求兒童站在距離大盒子一步或兩步的距離;B逐漸地把距離拉大;C逐漸地把大盒子換成小一點的盒子。
幫助給予:A手把手地幫助孩子投擲;只是在孩子姿勢錯誤時才給予幫助。

26
 互動式投籃:(3-4
訓練目的:手臂運動能力/手眼協調能力,增進與人互動的能力。
訓練要求:家長及孩子輪流投籃;家長投完後把球撿起來給孩子投。
難度設置:——
幫助給予:——

27
 一步1級上、下樓梯;(3-4
訓練目的:增進孩子的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孩子能一步跨上一個階梯,連續上或下樓梯。
難度設置:成人站在孩子前面或後面,伸出雙臂或雙手的拇指,讓孩子抓住拉孩子上樓梯;成人將左手手臂或拇指擡高,右手手臂或拇指則在孩子右側腰間的位置,讓孩子在攙扶下自己平衡用力上下樓梯;成人伸出左手手臂或拇指攙扶孩子上、下樓梯;讓孩子獨自上、下樓梯。
幫助給予:雙手(或拇指)擡高給予協助;一手(拇指)高,一手(拇指)低給予協助;單手(拇指)給予協助;撤消所有協助。

28
 雙腳輪流跨過15釐米高的繩;(3-4
訓練目的:身體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繩子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柱子或椅子上離地15CM高,讓孩子雙腳輪流擡高跨過繩子。
難度設置:——
幫助給予:用姿勢示意孩子如何擡腿跨過繩子,必要時給予身體協助,伸手把他/她的腿擡高跨繩;要時時口頭提醒孩子注意腳下的繩子,避免絆倒;建議用有彈性的圓形橡皮繩。

29
 自己上、下小三輪車;(3-4
訓練目的:
訓練要求:DS BOOK難度設置:
幫助給予:

30
 雙腳原地跳;(3-4
訓練目的:
訓練要求:DS BOOK難度設置:
幫助給予:

31
 雙腳一齊從最後一級樓梯跳下;(3-4
訓練目的:
訓練要求:DS BOOK難度設置:
幫助給予:

32
 扶物能單腳站立5秒;(3-4
訓練目的: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孩子能扶著椅子或家長手握的棒子單腳站立約5秒。
難度設置及幫助給予:手把手地教孩子用雙手扶著椅子的靠背,提起孩子的一條腿懸空約5秒,然後放下。過程中用簡單的語言告訴孩子怎麽做,如:“擡腿!”、“放下!”讓孩子自己嘗試5秒內(可用數數提醒他/她)不要把腳放下;孩子掌握了技能後,改用棒子。家長雙手握住棒的兩端,孩子則抓住中間重復以上步驟。

33
 踏小三輪車轉彎避開障礙物;(3-4
訓練目的:
訓練要求:DS BOOK難度設置:
幫助給予:

34
 能跳過5釐米高的繩;(3-4
訓練目的:
訓練要求:DS BOOK難度設置:
幫助給予:

35
 10釐米寬2米長的地面線條上走保持身體平衡;(3-4
訓練目的:平衡能力的控制。
訓練要求:在地板上用不粘膠粘一條2米長10釐米寬的線條讓孩子在線條上走。
難度設置:開始時只走一半的距離,允許偶爾走出界外;要求孩子走完全程,儘量不要走出界外。
幫助給予:訓練者可站在孩子前方,拉著孩子的手向前走;要提醒孩子既注意腳下的線條,又要注意前方的路;訓練者在孩子的前方引導孩子走,但不給予身體協助;讓孩子自己嘗試獨自走。

36
 單腳原地跳;(3-4
訓練目的:
訓練要求:DS BOOK難度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7487&prev=7491&next=7486&l=f&fid=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