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外出安全總體檢
春日天氣晴朗、氣候宜人,正是許多家長帶孩子外出遊玩的大好時機。不管是開車到戶外踏青,抑或推著手推車到公園散步,爸媽帶寶寶外出所使用的交通工具,也常是影響安全的重要關鍵,聰明的爸爸媽媽更需要多加留心,帶著寶寶快樂出門,也一定要平平安安回家!
快樂出門,平安回家!
想帶孩子開心出遊,任何關於安全的細節全都馬虎不得,你已經做好萬全的準備了嗎?本篇文章將針對爸媽帶孩子外出時,會自行操控的交通工具進行安全剖析,至於客運、飛機等大眾交通運輸工具,並未列入今天的討論範圍內唷!
外出交通工具安全總體檢
一直以來,無論居家安全或外出安全,都是大家熱烈討論的焦點,而安全措施的不足,也常成為孩子身體傷害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更是所有家有幼童的家長必修的重要課題。
汽車
汽車通常是家長帶孩子外出時,使用頻率最高的交通工具。但依據兒童福利聯盟於2012年所做的「汽車行車安全調查」報告顯示,家有0~4歲孩子的家長當中(樣本數1481人),有69.9%的家長坦承自己的安全措施不周全,有47.7%沒有讓孩子坐後座,有38.8%並未使用安全座椅,另外有30.8%有安全座椅卻未置於後座。
有時甚至因為安全座椅的使用方式不正確,或者家長貪圖一時便利的舉動,卻都可能讓孩子身陷於危險中,以下將帶您一起來了解:
有時甚至因為安全座椅的使用方式不正確,或者家長貪圖一時便利的舉動,卻都可能讓孩子身陷於危險中,以下將帶您一起來了解:
安全提醒-徹底了解現行法令對安全座椅與輔助座椅的規範
在車禍事故發生的當下,安全座椅可以發揮緩衝、避免孩子被拋出車外的保護作用。依據現行相關法令的規定,嬰兒、幼兒、兒童分別該使用何種安全座椅,必須視當下的年齡與體重而定:
*1歲或10公斤以內:使用嬰兒臥床或後向安全座椅
*1至4歲或體重在10至18公斤:幼童安全座椅
*4到12歲或體重達18至36公斤:視個人體型使用學童座椅,或增加輔助座椅
*體型足以使用安全帶者,則可直接繫上安全帶
*1歲或10公斤以內:使用嬰兒臥床或後向安全座椅
*1至4歲或體重在10至18公斤:幼童安全座椅
*4到12歲或體重達18至36公斤:視個人體型使用學童座椅,或增加輔助座椅
*體型足以使用安全帶者,則可直接繫上安全帶
市售的安全座椅種類眾多,舉例來說,1歲以內的寶寶可使用仰躺型的臥床,也有些款式僅適合1歲以上的幼童使用。臺北市兒童托育資源中心暨松山親子館教保督導蕭珉芬提醒,價格昂貴的安全座椅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除了務必選擇適齡產品,還要認明檢驗合格標章再購買,更重要的是,如何讓孩子乖乖待在座椅上而不哭鬧,都一再考驗著家長的耐心與智慧。
選擇適齡產品,還要認明檢驗合格標章再購買
安全提醒-盡量避免讓孩子獨坐後座,最好有大人從旁看顧以免發生意外
讓孩子獨自坐於後座,有時孩子會因為好奇心而揮動雙手或試圖起身,除了可能遮蔽駕車者觀看後照鏡的視線,若孩子的安全帶未扣緊,亦可能從椅子上跌落受傷。另外,有時孩子會伸手玩弄車門門把或車窗,甚至將手伸出車窗縫隙,如果沒有大人在一旁留心看顧,發生傷害的機率也會增加。
蕭珉芬督導提醒,現在新一代的兒童座椅,安全扣多為較安全的五點式設計,甚至部分款式在安全扣旁還有一個暗鎖可防止孩子自行解開,家長在選購前可以多詢問多比較。
蕭珉芬督導提醒,現在新一代的兒童座椅,安全扣多為較安全的五點式設計,甚至部分款式在安全扣旁還有一個暗鎖可防止孩子自行解開,家長在選購前可以多詢問多比較。
安全提醒-在車內,大人不應僅用雙手環抱小孩,或者讓孩子坐腿上同繫一條安全帶
有時大人自認雙臂是孩子最好的「安全帶」,可是當車子受到正面撞擊,孩子會瞬間以數十倍的力量往前衝(以行車時速40公里而言,瞬間前衝力道是孩子體重30倍,換言之,若1個體重10公斤的孩子,將承受300公斤的前衝力道),不僅可能直接撞上擋風玻璃,甚至會因此被拋出車外。
另外,汽車的安全帶適用於4歲以上、體重超過18公斤、身高滿100公分者,且單純設計給一位乘客使用。當大人抱著孩子繫上安全帶,通常安全帶高度會剛好勒住孩子的脖子,而且,此時安全帶並非緊貼身體,若真的發生事故孩子將成為大人的安全氣囊,後果的嚴重性可想而知。
孩子不明瞭在車內讓大人環抱的壞處,但大人卻有能力替孩子選擇更好的保護,下次即便孩子哭鬧或是路程距離短,也不能因為貪圖方便而輕易讓孩子離開汽座!
另外,汽車的安全帶適用於4歲以上、體重超過18公斤、身高滿100公分者,且單純設計給一位乘客使用。當大人抱著孩子繫上安全帶,通常安全帶高度會剛好勒住孩子的脖子,而且,此時安全帶並非緊貼身體,若真的發生事故孩子將成為大人的安全氣囊,後果的嚴重性可想而知。
孩子不明瞭在車內讓大人環抱的壞處,但大人卻有能力替孩子選擇更好的保護,下次即便孩子哭鬧或是路程距離短,也不能因為貪圖方便而輕易讓孩子離開汽座!
安全提醒-絕對不可讓孩子坐前座,既不安全且容易干擾駕駛
單獨帶孩子外出的家長,絕對不可貪圖一時便利而把安全座椅置於前座,或者直接讓孩子坐在前座,一方面因為孩子的行為難以預期,如果嚴重干擾駕駛有可能引起行車危險;再者,事故發生時前座乘客往往首當其衝,且前座雖受安全氣囊保護,但對身軀幼小的孩子來講,即使有使用安全座椅或安全帶,但安全氣囊啟動時的衝擊力就足以造成重傷或死亡。
另外即便前座沒有安全氣囊,但是當車禍發生時,前座兒童被拋出車外造成重傷的機率也較高。
不可貪圖一時便利而把安全座椅置於前座
安全提醒-不隨意降下車窗,避免孩子任意把頭、手伸出窗外
對年幼的孩子來說,車窗就像一臺小電視,窗外的任何事物都是流動的,看起來也格外新奇有趣,此時如果車窗有或大或小的縫隙,孩子就可能因為好奇心使然而隨意將頭手伸出窗外。
安全提醒-絕不讓孩子單獨留在車內
或許有時大人心想:「我只是離開一下買個東西,應該沒有關係吧!」可是即便已有許多先例,每隔一段時間,家長將孩子獨留車內發生意外的事件仍會反覆上演。蕭珉芬督導提醒:「孩子的安全不怕一萬只怕萬一,家長絕對不能心存僥倖,下次就算只是下車1分鐘,也一定要把孩子帶在身邊。」
安全提醒-車內放置玩具或小點心,防止孩子哭鬧
如果擔心孩子在車上哭鬧,或是長途車程會感到無聊,家長可以在車上準備一些玩具、布偶、音樂CD等,還有一些可以充飢的小點心,並放條小毯子入睡時可保暖。如果小孩哭鬧不止,這時也不妨將車停下來,帶孩子到車外面走走、透透氣,轉換一下心情。
機車
一提到騎乘機車,大家總不免有「肉包鐵」的印象,機車雖然具有體積小、活動靈巧、速度快、方便等特性,可是一旦發生交通事故,相較於被汽車承載,機車駕駛與乘客的傷亡也往往比較嚴重。對於家有嬰幼兒的你來說,這樣的交通工具真的合適嗎?
安全提醒-「三貼」、「四貼」乘載,包夾孩子一點也不安全!
平時我們在路上不難發現,身旁有「三貼」、「四貼」的機車呼嘯而過,有時坐在最後面的大人,甚至半個屁股坐在後端的鐵把手上,真讓旁人替他們捏一把冷汗。其實不光是三貼四貼的承載方式,常見還有讓孩子站立在前踏板、未戴安全帽等行為,其實都潛藏著許多危險。舉例來說,如果讓孩子站立在前腳踏板,若行經路況不平的路段,孩子無法站穩極可能發生危險。而年紀稍大的孩子,容易在乘車過程中因好奇而東張西望轉動身軀,駕駛也很可能因此受到干擾。
另外機車座椅的設計,本來就設定為1至2個人乘坐的坐墊長度,即便寶寶的體型瘦小,但被包夾在中間或是站立在前踏板上,如果發生交通事故,體型瘦小嬌弱、反應不敏捷的幼童,傾倒摔落車外而受嚴重傷害的機會仍比成人高。
另外機車座椅的設計,本來就設定為1至2個人乘坐的坐墊長度,即便寶寶的體型瘦小,但被包夾在中間或是站立在前踏板上,如果發生交通事故,體型瘦小嬌弱、反應不敏捷的幼童,傾倒摔落車外而受嚴重傷害的機會仍比成人高。
安全提醒-讓年幼的孩子獨坐後座,孩子容易鬆懈而放手
蕭督導舉真實的案例和我們分享──她曾目睹一位年輕媽媽騎著機車,胸前用揹巾揹著嬰兒、後方載著約4歲的小朋友,結果後座的孩子玩心一起,想像自己坐飛機而鬆手將兩臂平舉,結果行經一段有許多窟窿的道路,孩子便從坐墊上摔落下來。
讓孩子獨坐機車後座,因為孩子的手不夠長無法抓握後方扶手,往往僅能抓著大人的口袋或衣角,當乘坐時間一長,孩子可能因為疲累而睡著,甚至因為手痠而鬆懈放手,稍一不注意就向兩旁傾倒而發生意外。
讓孩子獨坐機車後座,因為孩子的手不夠長無法抓握後方扶手,往往僅能抓著大人的口袋或衣角,當乘坐時間一長,孩子可能因為疲累而睡著,甚至因為手痠而鬆懈放手,稍一不注意就向兩旁傾倒而發生意外。
安全提醒-安全帽並不符合幼童頭型
兒童安全帽的最小頭圍為50公分,對3、4歲的孩子而言仍嫌偏大,勉強戴著有滑落的可能,且市售的安全帽品質良莠不齊,即便大小合適,仍難以確認是否是以良好的材質製成、能否發揮保護的功效。
安全提醒-開車或搭乘大眾運輸交通工具,是更安全的選擇
由上述的提醒可知,從安全面考量,年幼的孩子並不適合乘坐機車,因為危險性比大人還要高出許多,建議倘若照顧者不會開車,也應優先選擇帶孩子乘坐公車、捷運等大眾交通運輸工具。蕭珉芬督導提醒,任何的原因都不能凌駕於孩子的安全上,無論如何,優先考量孩子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選項。
從安全面考量,年幼的孩子並不適合乘坐機車
腳踏車
近幾年提倡節能減碳的環保概念,所以假日常常可見全家大小每人一臺腳踏車出遊的景況。依據現行法令規定,騎乘自行車(腳踏車)不可載人,所以我們並不提倡爸媽以腳踏車承載孩子。但畢竟與機車相較,腳踏車的速度慢了許多,且爸媽通常僅用於載孩子上下學、到巷口買個東西等短程距離,所以與機車相較,危險性的確降低了一些。
安全提醒-選擇安全、合適、檢驗合格的娃娃座椅
如果想完全禁止家長以腳踏車載小孩,依現階段狀況仍有好一段路必須努力,但其實爸媽在腳踏車上加裝娃娃座椅,這樣的做法不管在國內外皆已行之有年,重點在於慎選合適的娃娃座椅。蕭督導建議,家長在挑選娃娃座椅前,可以多比較多了解,舉例來說,娃娃座椅有安裝在前方龍頭與後方貨架兩類款式,前者雖然僅適用體重較輕的孩子,但優點是便於家長隨時掌握孩子的狀況。
安全提醒-讓孩子坐在娃娃座椅上,要防範雙腳捲入輪中
娃娃座椅有無扶手、兩側有無讓孩子擱腳的踏板等細節,都是家長在選購時一定要格外注意的地方。另外,騎乘腳踏車在左右轉前,應以手勢(如果要往右轉,就應將右手伸出示意)告知後方車輛,雖然以手勢示意目前並非十分盛行,有的駕駛或許也對手勢的意義不太明瞭,但只要大家都養成騎車的交通安全好習慣,就可以有效減少碰撞發生。
完整內容請翻閱《媽咪寶貝》102.4月號
完整內容請翻閱《媽咪寶貝》102.4月號
蕭珉芬
學歷: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幼教系畢
經歷:私立信誼基金會附設實驗托兒所所長
私立陽光寶貝幼稚園園長
臺北市公設民營葫蘆托兒所所長
現任:臺北市兒童托育資源中心暨松山親子館教保督導
【更多精采內文,請看
〔媽咪寶貝〕2013年4月號 ;更多活動訊息歡迎來
〔嬰兒與母親facebook粉絲團〕看看唷!】
資料來源http://mag.chinatimes.com/mag-cnt.aspx?artid=19165
經歷:私立信誼基金會附設實驗托兒所所長
私立陽光寶貝幼稚園園長
臺北市公設民營葫蘆托兒所所長
現任:臺北市兒童托育資源中心暨松山親子館教保督導
【更多精采內文,請看
〔媽咪寶貝〕2013年4月號 ;更多活動訊息歡迎來
〔嬰兒與母親facebook粉絲團〕看看唷!】
資料來源http://mag.chinatimes.com/mag-cnt.aspx?artid=19165
******************************************************************
帶寶寶出遠門是許令許多父母手忙腳亂,其實多帶寶寶出門好處很多,有助於刺激寶寶發展,與不同人事物交流也可刺激小孩認知發展。只要規劃好行程備妥旅遊物品,大手牽小手踏遍世界各地絕非難事。 筑筑還小的時候我們就經常帶她出門,喝母奶的小筑,只要老媽子我在身旁就不需帶瓶瓶罐罐,也能餐餐飽了,所以出門絕非難事。一歲半時我們要去遊香港三天二夜,第一次帶寶寶搭飛機其實還是有點擔心,而且我們還要自由行,所以在決定出國就安排行程較短也沒語言問題的香港。
自由行的行程準備:
☆護照:幫筑筑辦理護照,帶她去拍大頭照嚴肅的樣子很好笑,未滿二歲可買嬰兒票,需備妥父母身分證及彩色照片二張戶籍謄本,可親自到外交部辦理或透過旅由業者辦理,可先幫寶寶取好英文名字。
☆機票:未滿二歲可買嬰兒票,是一照成人票價十分之ㄧ計算,一般旅行業者不會主動告知,可直接向航空公司購買,還可詢問是否提供嬰兒餐及嬰兒床等服務。
☆必備品:可準備一些寶寶熟悉物品、玩具及零食等,出國時間長一定要準備足夠的生活必需品。
☆機上狀況:隨時繫好安全帶,空服員會提供好孩童專用安全帶,父母必須讓孩子坐在自己身前隨時繫上安全帶。
☆起飛與降落:起飛與降落的艙壓變化大容易耳鳴,孩子不舒服可藉由喝水或吸奶嘴降低不適,父母可緊緊抱住孩子給予充分安全感。
大部份父母會覺得孩子還小等長大一點再去玩,現在去玩以後也記不得浪費錢,其實多待孩子體驗不同的經驗在成長過程是有幫助的,只要經常與孩子一起看照片回憶相信他會記得,筑筑現在三歲有時談到香港,雖然大部份她忘記了,但是也可以經由相簿回憶,尤其帶著孩子出門也會拉近人與人間的距離,香港與韓國兩趟旅遊經驗發現不管是哪一國人都會主動逗小孩,這也是難得的經驗。
自由行的行程準備:
☆護照:幫筑筑辦理護照,帶她去拍大頭照嚴肅的樣子很好笑,未滿二歲可買嬰兒票,需備妥父母身分證及彩色照片二張戶籍謄本,可親自到外交部辦理或透過旅由業者辦理,可先幫寶寶取好英文名字。
☆機票:未滿二歲可買嬰兒票,是一照成人票價十分之ㄧ計算,一般旅行業者不會主動告知,可直接向航空公司購買,還可詢問是否提供嬰兒餐及嬰兒床等服務。
☆必備品:可準備一些寶寶熟悉物品、玩具及零食等,出國時間長一定要準備足夠的生活必需品。
☆機上狀況:隨時繫好安全帶,空服員會提供好孩童專用安全帶,父母必須讓孩子坐在自己身前隨時繫上安全帶。
☆起飛與降落:起飛與降落的艙壓變化大容易耳鳴,孩子不舒服可藉由喝水或吸奶嘴降低不適,父母可緊緊抱住孩子給予充分安全感。
大部份父母會覺得孩子還小等長大一點再去玩,現在去玩以後也記不得浪費錢,其實多待孩子體驗不同的經驗在成長過程是有幫助的,只要經常與孩子一起看照片回憶相信他會記得,筑筑現在三歲有時談到香港,雖然大部份她忘記了,但是也可以經由相簿回憶,尤其帶著孩子出門也會拉近人與人間的距離,香港與韓國兩趟旅遊經驗發現不管是哪一國人都會主動逗小孩,這也是難得的經驗。
********************************************************
| |||
(取材自嬰兒與母親雜誌)
|
****************************************************************
帶著寶寶幸福出遊七大錦囊
一說到親子遊,家有寶寶的家長們可就頭痛了。如何照顧出遊在外的寶寶呢?針對寶寶出遊的諸多事項,我們特意奉上七大錦囊,為寶寶出遊排憂解難,家長們快來預習一下功課吧。
啟程篇:萬事俱備
錦囊一:寶寶出遊的年齡
1歲以內的寶寶不適合遠遊,因為他們還不會走路,父母抱著他們長途跋涉可不容易。而且寶寶還小,抵抗力也弱,萬一得了病也是很傷腦筋的。
一般情況下,1-3歲的孩子應選比較近的遊線,可以選擇在乘車4小時就能到達的景點;而3-6歲的孩子可以遠遊了,不過也不宜長時間乘車。
錦囊二:出遊前的準備工作
帶寶寶出遊,想輕裝簡行是辦不到的。出門前,寶寶的日用品一定要備齊,以防不時之需:圍兜、手帕、濕紙巾、紙尿褲等,一個也不能少。建議混合餵養的媽媽們除帶足奶粉外,還至少要帶兩個奶瓶,以便在不能及時清洗消毒時替換使用。
行李中還要為寶寶帶上一兩件他心愛的玩具、一本故事書、一點兒零食以打發在路上的無聊時光。每次出遊,小枕頭也是一大關鍵,因為賓館提供的枕頭普遍較高,不太適合小寶寶使用。如果是自駕出遊,那麼帶上折疊手推車會使媽媽們輕鬆很多。當然,嬰兒抱帶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最後,千萬不要忘記為寶寶帶上他們的常用藥品,如感冒藥、止瀉藥、止咳藥等,最好還能帶上寶寶的病歷,以便在外就醫。
帶寶寶乘坐飛機,要盡可能地預訂靠近機頭的座位,因為飛機前艙的空氣迴圈比後艙稍好,而且上下飛機也方便。
錦囊三:目的地的選擇
帶寶寶出遊,不同於成人旅遊,而要根據自家寶寶的特點,選擇適合他、並讓他感興趣的旅遊點,如動物園、植物園、海濱等。對寶寶來說,行程也不宜過於緊密,要儘量輕鬆,太勞累的行程會使孩子身體不適、甚至生病。旅途中應儘量安排孩子在一些較空曠的地方,如公園、廣場等,跑跳活動,以舒展筋骨。
錦囊四:出遊形式的選擇
帶寶寶出遊最好選擇自助形式。雖然跟團旅遊可免去許多諸如訂機票、找旅店的麻煩,但旅行團的行程普遍安排較緊,不太適合太小的寶寶,而自助遊就相對輕鬆多了。家長可以機動地根據寶寶的情況調整行程,更便於全家享受出遊的過程。
旅途篇:事事小心
雖已做足萬全準備,但寶寶在旅途之中難免仍有一些突發事件。這時指點旅途迷津的錦囊便發揮“救命稻草”的作用了。
錦囊五:寶寶乘機要點
帶寶寶乘坐飛機時要盡可能地預訂靠近機頭的座位,因為飛機前艙的空氣迴圈比後艙稍好,而且上下飛機更方便,所以家長應該在訂機票時告知航空公司,以便安排。2周歲以下寶寶的機票價格是成人全票價的10%,不單獨佔座;2周歲到不滿12周歲兒童的票價是成人全票價的50%,單獨佔座;每位成人只能帶一個兒童享受這種票價,購票時需出示可證明寶寶年齡的出生證明或戶口簿。
父母要提前到達機場,預留出充足時間。在機場候機時,要注意看管好自己的寶寶,以防人多走失。行李可以儘量選擇托運,但寶寶在路上用的東西需隨身攜帶。登機前,要記得給寶寶換一次紙尿褲。飛機起飛或降落時,讓寶寶吮吸安撫奶嘴或用奶瓶喝水,可讓他的耳朵舒服一些。
在飛機上一定要為寶寶係好安全帶;低齡寶寶要抱在懷裏,不要讓寶寶隨便走動,防止顛簸時引起碰撞而受傷。飛機起降時,兒童會感到耳朵痛,讓他們喝奶、咬奶嘴、嚼糖果有助減輕症狀。
旅途篇:事事小心
雖已做足萬全準備,但寶寶在旅途之中難免仍有一些突發事件。這時指點旅途迷津的錦囊便發揮“救命稻草”的作用了。
錦囊五:寶寶乘機要點
帶寶寶乘坐飛機時要盡可能地預訂靠近機頭的座位,因為飛機前艙的空氣迴圈比後艙稍好,而且上下飛機更方便,所以家長應該在訂機票時告知航空公司,以便安排。2周歲以下寶寶的機票價格是成人全票價的10%,不單獨佔座;2周歲到不滿12周歲兒童的票價是成人全票價的50%,單獨佔座;每位成人只能帶一個兒童享受這種票價,購票時需出示可證明寶寶年齡的出生證明或戶口簿。
父母要提前到達機場,預留出充足時間。在機場候機時,要注意看管好自己的寶寶,以防人多走失。行李可以儘量選擇托運,但寶寶在路上用的東西需隨身攜帶。登機前,要記得給寶寶換一次紙尿褲。飛機起飛或降落時,讓寶寶吮吸安撫奶嘴或用奶瓶喝水,可讓他的耳朵舒服一些。
在飛機上一定要為寶寶係好安全帶;低齡寶寶要抱在懷裏,不要讓寶寶隨便走動,防止顛簸時引起碰撞而受傷。飛機起降時,兒童會感到耳朵痛,讓他們喝奶、咬奶嘴、嚼糖果有助減輕症狀。
轉自:新華網
**************************************************************
帶寶寶外出5階段4情境全對策
攝影/黃大川 梳化/蔡琇惠
採訪撰文/陳韻如
諮詢/國泰綜合醫院新竹分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盧英仁
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醫師 張凱琳
採訪撰文/陳韻如
諮詢/國泰綜合醫院新竹分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盧英仁
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醫師 張凱琳
嗷嗷待哺了好久,親愛的小寶貝越長越大、發展也越來越健全囉!
辛苦養育好久的爸比媽咪,開始有想帶寶寶出門的念頭,
但外頭的環境充滿髒污和灰塵,會不會讓反而讓小寶貝生病了呢?
其實,帶寶寶出遊不僅刺激全面性的感官發展,
也有助於體驗新事物、開拓新視野唷!
本期透過4項常見出遊情境:靜態、動態、國內、國外的介紹,
教導爸比媽咪在這些情境中處理各式狀況,
一起大手牽小手~快快樂樂出門、平平安安回家!
辛苦養育好久的爸比媽咪,開始有想帶寶寶出門的念頭,
但外頭的環境充滿髒污和灰塵,會不會讓反而讓小寶貝生病了呢?
其實,帶寶寶出遊不僅刺激全面性的感官發展,
也有助於體驗新事物、開拓新視野唷!
本期透過4項常見出遊情境:靜態、動態、國內、國外的介紹,
教導爸比媽咪在這些情境中處理各式狀況,
一起大手牽小手~快快樂樂出門、平平安安回家!
Part1 寶寶也想出門!
為什麼老一輩的大人,總告誡媽咪們不要帶6個月前的寶寶出門呢?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醫師張凱琳解釋,因為6個月前的寶寶對環境的適應能力還在發展階段,此時期對病菌的抵抗力也較低,加上所需的睡眠時間長,並不適較長時間的出遊。
國泰綜合醫院新竹分院小兒科主治醫師盧英仁也認為,外在環境的溫度、溼度、空氣、細菌、灰塵等因素都可能會造成寶寶的不適感;若是待在家裡,則事物都較容易掌握。
5階段寶寶~認識美麗世界
盧英仁醫師表示,不帶寶寶出門的確可以省去爸比媽咪的麻煩,但卻減少寶寶學習、適應外在環境的機會,間接地也減少父母本身和社會、朋友的互動。
張凱琳醫師建議,帶寶寶出門可以由近而遠,玩的方式可以循序漸進;配合寶寶的不同年齡,以下提供詳細的資訊:
滿月期
發展特徵
寶寶已經會抓著放到手中的物體,且雙手經常呈握拳姿勢;當有東西掃過臉部時,寶寶會反射性地眨眼睛。
THIS MOMENT:
1.此期寶寶因免疫系統尚未完臻,盡量還是待在家裡避免外出。
2.新生baby需要充足睡眠,吃飽睡、睡飽吃才可以正常發育。
3.此期baby的抵抗力弱,外在環境的髒污病菌容易造成感染。
1~2個月
發展特徵
放東西在寶寶的手掌時,會出現強烈抓握的反射動作,且已能稍稍控制手腳動作;頸部支撐頭部的控制能力增加,當受驚時會弓起背且揮動手腳。
THIS MOMENT:
1.寶寶已經可以被帶出門囉;但最好從簡單的外出散步、做日光浴、接觸外界的空氣等靜態活動開始踏出第一步。
2.爸比媽咪帶寶寶活動的範圍應以住家附近為主,不宜過遠。
3.慢慢帶著寶寶接觸外界,也正助其打開寬闊的視野呢!
3~6個月
發展特徵
此期寶寶的頭部控制力增強,喜歡直立的姿勢;頭與頸的動作更多變化,踢腿顯得更有力氣。抱著寶寶不必再擔心沒有支撐力的頭部會下墜,且頭部也漸漸地可朝各種方向轉動。
THIS MOMENT:
1.帶寶寶外出不要超過3~4個小時。
2.此期寶寶容易疲倦,爸比媽咪不要帶著長時間外出。
2.由於公共場所易傳染各種疾病且空氣污染嚴重,故應避免出入公共場所。
7~12個月
發展特徵
從爬行到穩坐,寶寶已經可以扶著椅背撐住身體;喜歡以直立姿勢與外界互動,爬行能力強且能到處移動。12個月寶寶有站立、蹲下等更好的肢體控制,或牽著大人、推著小車行走。
THIS MOMENT:
1.帶寶寶外出時間可以拉長,但乘車時間以1小時以內為佳。
2.爸比媽咪若帶寶寶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則應選擇有背式的座椅。
3.寶寶已可搭乘汽座到遠處;但時間仍不宜太長,以免寶寶疲累。
4.因寶寶的肌膚細緻柔嫩,避免長時間照射太陽。
1歲以後
發展特徵
寶寶1歲後的感官反應很直接,只要接觸喜歡的人事物會感覺開心;爸比媽咪可依照此原則安排旅行,適度地讓寶寶與外界產生良好互動,全家人沉浸在愉悅的氛圍中。
THIS MOMENT:
1.此期寶寶可出遠門及外宿活動,適合安排全家外宿出遊的活動。
2.雖然可帶寶寶出遠門,但勿過於長途且交通工具以時間性短、換車少的選擇較佳。
3.若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如火車、飛機),應先劃好位避免寶寶等待。
4.出門外宿的就寢與在家就寢時間要一致,以免寶寶睡眠不足。
帶寶寶出門4好處
張凱琳醫師表示,旅遊中許多嬰幼兒用品(如奶粉、紙尿布、濕紙巾)的需求皆可在便利商店購得,且公共場合也多設有育嬰室或親子廁所,並沒有爸比媽咪想像中的麻煩。而且戶外活動可以刺激寶寶多處發展,更有下列好處:
1.培養獨立個性
現代媽咪容易過度保護孩子,避免寶寶遭受環境刺激就成天不出門。當寶寶對其他事物的接觸過少,會有嚴重的分離焦慮;一旦看不到媽咪就容易哭鬧不休、怕生。
Do it:
適時帶寶寶出去走動並接觸人群,有其必要性;當寶寶接觸更多新事物,自然能培養獨立的個性減少依賴。
2.發展健全身心
許多爸比媽咪嫌外在環境髒亂,不讓寶寶到處趴趴走,只能在幾個塑膠墊所構成的小面積上爬行;或是以書籍、電視等媒介來充當保母。沒有充足地刺激發展,寶寶的肌力發展弱也就不喜歡走路,甚至影響到手部的精細動作。
Do it:
從事戶外活動可以刺激寶寶的視覺、聽覺、嗅覺、觸覺,並運用各種感官功能認識更寬廣的環境;在戶外玩耍的過程中,讓寶寶能盡情的跑跳、舒展筋骨,對關節、肌肉的鍛鍊很有幫助。戶外活動會讓寶寶盡情放鬆、維持愉快情緒,適度的體能活動使得胃口變好、易入睡,身體自然健康。
小叮嚀
爸比媽咪若帶大寶寶出遊,可鼓勵其將小腳碰觸草地、沙地、石子地等各種環境;透過腳底的觸覺刺激,對腦部及神經發育很有幫助;若是擔心有寄生蟲或小生物就穿鞋子走,不必勉強打赤腳。
3.增進認知、區辨能力
寶寶對「味道」不是香臭之分,而是熟悉與不熟悉的區別;寶寶會將安全感和氣味連結,故聞到媽咪或自己熟悉的味道,就會湧現安全感。此外,當寶寶長到2~3個月就能聽聲辨位,藉著頭部轉動追蹤聲音的來源。
Do it:
爸比媽咪帶寶寶出遊,可接觸到更多不同的氣味,並熟悉各種不同環境所帶來的認知概念;藉由蟬鳴鳥叫、車子的喇叭聲等不同的聽覺刺激,強化不同聲音的區辨能力,尋找出聲源。
4.促進學習動機
現代小家庭的孩子少,寶寶通常沒有玩伴一起遊戲和學習互動。而且每天待在家中,一成不變的環境也讓寶寶少了更多的學習機會。
Do it:
帶著寶寶出遊就能增加與其他寶寶接觸的機會,透過模仿和互動對成長發展會有不錯的幫助。而旅程中寶寶面對各種不同情境,也能增加其學習的興趣和機會。
寶寶,請記得這些回憶
盧英仁醫師解釋,寶寶的情緒記憶約於出生6個月左右開始,但真正要將記憶內容保留在頭腦中,一般要3歲以後較有可能;3歲前的寶寶記憶帶有很大的隨意性並無任何的目的和意圖,凡是感興趣、印象鮮明的事物就容易記住。
當然,寶寶腦中的記憶內容保存時間長短是受到4種因素影響:
1.記憶物件的特點:引起寶寶興趣且形象生動鮮明的物件,在腦中保存較長。
2.對記憶物件的感知程度:對物件了解的越清楚、越仔細、越完整,在腦中保存較長
3.對事物的理解程度:出遊帶寶寶到一些形象鮮明、主題式的樂園,因理解較深就可加長記憶。
4.積極的情緒狀態:積極的情緒狀態會引起寶寶積極體驗事物,藉由觸覺來加深記憶。
Part2出門前的準備
張凱琳醫師建議爸比媽咪準備出門用品時,可以攜帶幾件寶寶平時喜歡的東西,如故事書、小點心或小玩具等;一旦孩子在外鬧情緒,這些祕密武器可就派上用場囉!
出遊考量2重點
1歲以下寶寶的年紀較小,無法負荷長時間的遊玩;倘若時間過長,將導致寶寶因疲累產生哭鬧情形,讓原本快樂的全家出遊轉變成不愉快的收場。
1掌控時間長短
爸比媽咪要考量到孩子的體力,尤其3歲以下的寶寶年紀較小,無法負荷長時間玩耍,會因疲累而產生哭鬧。若是長距離遊玩(如動物園或兒童育樂中心),待在這些場所的時間約1~2小時即可。
2出遊時間計畫
爸比媽咪擬定出遊計畫時,可選擇早上8~10點、下午3~5點兩時段帶寶寶到公園、海邊等空曠的戶外出遊地;此時段的氣溫較舒適,並可減少寶寶體力過度透支、過度曝曬的情形。
遊玩場地2類型
張凱琳醫師建議,出門時最好爸比媽咪一起帶寶寶出去,不僅可以互相照料且讓寶寶體驗家庭溫情。帶寶寶出門非常累人,特別是好動或是愛人抱的寶寶,多人同行可分擔出門的裝備及照顧責任。
此外,出遊必須注意安全,以下兩地點提供給爸比媽咪參考:
1開放式空間
帶著6個月的寶寶出遊,可選擇開放式的公園、遊樂區等。因為人群較不會聚集,可減少病菌傳染;室內型的活動場所因空氣無法流通,人群聚集易導致病毒交叉傳染。
2安全場所
選擇合格、安全的場所,可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注意公園裡鬆脫的螺絲釘、地上是否舖上安全海棉等細節,寶寶才能在安全無虞的前提下盡情玩耍。
必備物品報你知
帶寶寶出遊的事前準備工作一定要做好,爸比媽咪應先計算整體行程的時間(包括車程與遊玩時間),並確認必備物(如尿布、奶粉、熱水)該準備多少份量,避免外出後手忙腳亂破壞興致。以下盧英仁醫師提供6項必備外出物品,爸比媽咪可酌量攜帶:
1.保溫瓶:讓寶寶有熱水喝或泡牛奶用。
2.毛巾:當寶寶玩耍玩出一身汗,可以用來擦汗。
3.薄被或大件外套:寶寶玩累即可隨時隨地入睡,可用來保暖。
4.遊戲墊:遇上戶外郊遊的草地可鋪上遊戲墊,讓寶寶在墊子上玩耍或大人休息。
5.衣服若干:寶寶玩得太髒或出汗,可即時替換;夏天就多帶兩套衣褲,冬天帶內衣、內外褲即可。
6.防曬用品:避免紫外線的傷害,出遊前務必幫寶寶做好防曬(如:擦防曬用品、戴帽子、補充水分),且避免在陽光下超過1小時;否則寶寶的皮膚、眼睛組織較脆弱,過度曝曬會導致受傷。
爸比媽咪的出遊心態…
1歲以後的寶寶對於能動手和跑跳的地方特感興趣,若具備遊樂場的出遊地點較為理想。不過,張凱琳醫師提醒爸比媽咪,出門前有4件事要先想好:
考量腳力,由近而遠
出門的地點可由近到遠、時間由短到長、場所由方便的地區漸至偏遠,逐步累積孩子出門的經驗和腳力。爸比媽咪平日帶寶寶到附近的大賣場、親子館、百貨公司等地方也是累積經驗,並藉由用餐、如廁、玩耍等活動觀察出門的需求及容易出現的狀況。
時間寬鬆,替代方案
寶寶一同出遊的行程不要排太緊,以免寶寶過於勞累容易哭鬧或生病,而爸比媽咪也能有足夠的時間和力氣應變,爸比媽咪腦袋裡最好存備案以免掃興;出門後中途下雨、寶寶身體不適、沒帶推車卻吵著人抱等臨時狀況多,必須隨時彈性應變。
預告事項,心理準備
爸比媽咪規畫好行程,就與孩子再做「討論」。此階段寶寶無法完整表達意見,甚至連到底要玩什麼都搞不清楚,但至少先做行前心理建設;一方面建立寶寶對出門玩的期待,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其合作意願。
面對哭鬧,冷靜教導
寶寶出遊可能因為太累、吵著買東西卻被拒絕、或玩到不肯回家而哭鬧不休,爸比媽咪可用抱抱來安撫寶寶鬧情緒,或拿出事先準備好寶寶喜歡的小玩具來轉移其注意力;出遊前可先與寶寶訂下規矩降低買玩具的慾望,轉移彆扭情緒並給予情緒上的緩衝。
有了事前的準備和靈機應變的安撫法則,加上一次次經驗累積,相信爸比媽咪帶孩子出門就可以越來越輕鬆自在。
製作旅遊企劃書
帶著寶寶出門的程序比較複雜,爸比媽咪事先規劃行程才能減少行程中的不確定性;盧英仁醫師提醒除了帶齊夫妻兩人的旅遊用具,更需細心準備寶寶的用品。根據旅遊地點打包內容:若出遊至都市地區物品方便補充則不必帶太多,若至鄉間旅遊則物品最好準備齊全。
爸比媽咪在出遊前要先簡單擬定一份計畫書,將旅遊重點列進去並將簡單的景點記錄下來。可從旅遊指南或旅遊書籍、雜誌中,找到想要參觀、玩樂、購物、用餐的地點,再逐一按圖索驥;此外,按照旅程需要及天數,酌量增減屬於自己家庭旅遊清單。
大部分寶寶的適應能力很強,所以不用太過設限或保護;多接近大自然或相異文化可增加寶寶的好奇心,藉以開拓視野和豐富生活經驗。張凱琳醫師根據相關的旅遊經驗,提醒爸比媽咪:
地點 destination
◎出遊地區的衛生條件要佳。
◎無障礙設施完備的國家或地點較好。
食 food
◎避免讓寶寶吃生食;選擇當地新鮮衛生的食物。
◎考量衛生和重量,副食品只需帶2~3天份的量,其餘可至當地購買。
◎喝配方奶的寶寶要多攜帶奶瓶並每晚到飯店用熱水消毒乾淨,切記要帶熱水瓶。
◎餵母奶的媽咪可省卻需要攜帶大量奶粉的困擾,但遮蔽餵奶時的布巾要隨身攜帶。
衣 clothes
◎飯店、飛機、車上的溫度會冷,可準備小毯子或大圍巾幫寶寶保暖。
◎目的地若為都市,尿布量準備2天份;若到較鄉村的地方則準備足量。
◎可多準備2~3套衣物,以備旅途中若弄髒衣服有足夠衣服更換。
◎準備小外套以應付當地的溫差變化。
◎到較寒冷的地區,需準備帽子、圍巾、手套、厚襪等禦寒用品。
住 live
◎選擇好一點的飯店,並確定整體衛生環境;出國旅遊要先預定離大眾交通工具近的飯店。
◎帶著寶寶不適合自助旅行,一定要事先預定好住宿地點和交通工具;並建議定點旅遊,省去每天換旅館的麻煩。
行 traffic
◎國內短程適合開車進行,長途則以飛機、火車和汽車接駁較佳。
◎帶寶寶出國旅遊,最好善用當地的大眾捷運系統、火車等大眾運輸工具。
◎行程保持彈性,以寶寶為中心並適時關心。
◎若旅遊當地需要較長時間的步行,可考量寶寶的體力攜帶輕便的手推車。
育樂 entertainment
◎選擇適合寶寶遊憩的玩樂地點。
◎寶寶在旅程中睡覺,爸比媽咪最好輪流休息。
◎出國旅遊會有時差問題,若寶寶遊玩時不耐煩或疲累,應隨時結束行程以休息為主。
********************************************************************************
帶寶寶旅遊完全指南
寶寶出生後,全家人好久好久都沒有一塊兒出去走走了,想規劃一個旅遊,親朋好友都說千萬不要啊!帶寶寶出門很麻煩,要準備的東西就像要搬家一樣,而且帶寶寶去玩,大人根本沒辦法好好玩,面對這樣的狀況,你該怎麼辦?有沒有適合寶寶出遊的行程?該如何打包旅程中需要帶的東西?出門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國內國外的行程該如何選擇?
| |
Part1旅遊前的準備
有孩子以前,許多夫妻每年都會安排一、兩趟國外旅遊,或者趁著假期在國內四處走走﹔但是孩子出生後,卻發現出一趟門是一件很麻煩的事,要帶著大大小小的「裝備」,才能滿足寶寶的所有需求。
今年開始擴大實施周休二日,連續假期一下子多了許多。而且現在的嬰幼兒發展理論都強調,寶寶需要常常接觸外界環境,增加生活體驗,因此對家裡有小寶寶的新手父母而言,帶寶寶出門旅遊,就像是一種需求。當有了帶寶寶出門旅行的想法後,詳細周全的行程規劃、出門前的打包和準備、旅遊中的相互配合,就是旅遊能否盡興的主要原因。
旅遊前的考量
資深領隊高慧娟指出,帶寶寶出門旅遊最好能事先做好規劃,將可能遇到的問題先考慮過,才能減輕旅遊時可能遇到的不便:
1. 視寶寶的狀況而定
2. 安排旅遊時間
3. 尋找適合帶寶寶出遊的行程
4. 出門前的注意事項
| |
帶寶寶出門的程序本來就比較複雜,新手父母最好先有心理準備,明星媽媽Irene在帶寶寶出國旅遊幾趟之後,列出了一個非常完整的旅遊清單,提醒父母在帶齊了兩人的旅遊用具後,更需細心準備寶寶的用具,才不會在需要時手忙腳亂(媽媽袋及外套,儘量放在伸手可及之處,以方便拿取)。根據旅遊之處選擇打包的內容,若在都市旅遊東西方便補充則不必帶太多,若在鄉間旅遊則最好準備齊全。
新手父母可按照自己的需要及旅遊天數,酌量增減,列出一份屬於自己家庭的旅遊清單。
|
Part2製作旅遊企劃書
尋找國內外旅遊資訊
現在國人旅遊風氣盛行,想出遊的新手父母應該都能依照自身需要找到適合的資訊,像政府單位、旅行社、旅遊網站、航空公司等,都提供不少豐富資料,民眾可自行利用電話詢問或上網查詢等服務,找尋旅遊相關訊息。
國內國外旅遊資訊網站
易遊網http://www.eztravel.com.tw易飛網http://www.ezfly.com.tw百羅旅遊網http://www.buylowtravel.com.tw台灣旅遊資訊網http://www.tourism.gov.tw台灣及全球觀光旅遊資訊站http://tourism.101vision.com中華民國觀光局http://www.tbroc.gov.tw/(可以連接各國觀光旅遊網站或各縣市政府的旅遊資訊) 旅遊企劃書
基本上,出遊前可以簡單擬定一份計畫書,將旅遊重點列進去,在規劃行程時將簡單的景點記錄下來,並且也可以從旅遊指南或旅遊書籍、雜誌中,找到想要參觀、玩樂、購物、用餐的地點,再逐一按圖索驥。不過帶寶寶出門最好事先規劃行程,以減少行程中的不確定性。
帶寶寶旅遊時的注意事項
大部分寶寶的適應能力很強,所以父母不用自我設限或過度保護,多讓孩子接近大自然或不一樣的文化,會開闊寶寶的胸襟,增加他的好奇心,豐富他的生活經驗。根據先前的旅遊經驗,明星媽咪Irene、全職媽咪劉曉萍從地點、食衣住行育樂提醒新手父母要帶孩子出門旅遊,需注意以下幾點要項:
地點
1. 衛生條件佳的國家及地區是不錯的選擇。
2. 無障礙設施完備的國家或地點較佳。
食
1. 餵母奶的媽咪可以省卻需要攜帶大量奶粉的困擾。
2. 副食品只要帶2、3天份,其餘可以當地購買,以免行李過重。
3. 避免給寶寶吃生的東西如:沙拉。
4. 喝牛奶的寶寶則要攜帶許多奶瓶,等到晚上到飯店再一次用熱水消毒乾淨,且一定切記要帶熱水瓶。
衣
1. 飯店及飛機及車上的溫度可能較冷,可準備一條小毯子或大圍巾,讓寶寶在需要時保暖。
2. 若到大都市,尿布先準備2天份;若到較鄉村的地方則請準備多一些,這些東西都是消耗品,回程時行李箱的重量自然會大大減輕。
住
1. 帶著寶寶不適合自助旅行,一定要事先預定好住宿地點和交通工具。
2. 帶寶寶出門,儘量選擇好一點的飯店,以確定整體衛生環境。
3. 帶寶寶出國旅遊,最好預定離大眾交通工具近的飯店。如:到東京最好選擇離地鐵站近的飯店,方便每天出遊。
4. 建議定點旅遊,如此才不用每天換旅館,且能玩的較輕鬆。
行
1. 帶寶寶出國旅遊最好善用當地的交通工具,如大眾捷運系統、火車(因為開車還需要自備汽車安全座椅)。
2. 行程保持彈性,一切以寶寶為中心,適時關心寶寶的反應。
3. 國內如要長途開車,最好能準備尿袋,以備不時之需。
4. 國內的短程旅遊,適合開車進行﹔長途則以飛機、火車和汽車接駁。
育樂
1. 預定出遊的行程及目的,規劃如:自然之旅、文化之旅、藝術之旅。
2. 選擇適合歡迎寶寶遊憩的地點。
3. 寶寶可能會有時差問題,如果遊玩時寶寶不耐煩或者疲累,可隨時結束行程,回飯店休息。(但是寶寶適應能力強,只要給他一些時間,他會自己調整的很好)
4. 當旅程中寶寶睡覺時,兩人最好能輪流抽空休息。
|
(詳文請見6月號嬰兒與母親雜誌)
|
*********************************************************************************
嬰幼兒出遊大作戰
· 採訪撰文/吳慧敏 諮詢/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陳永綺
防曬、防蚊、防中暑
炎炎夏日,熱浪來襲!不只艷陽高照,夏日蚊蟲蠢蠢欲動,飲水問題也是一大堪憂。而小寶貝的肌膚柔嫩與小小身軀易受外界的刺激,但又想帶著寶貝一起全家出遊,究竟要如何做,可以讓出遊更盡興?
炎炎夏日,熱浪來襲!不只艷陽高照,夏日蚊蟲蠢蠢欲動,飲水問題也是一大堪憂。而小寶貝的肌膚柔嫩與小小身軀易受外界的刺激,但又想帶著寶貝一起全家出遊,究竟要如何做,可以讓出遊更盡興?
防曬、防蚊、防中暑
「每到夏天,我想要去海邊……」這是某知名樂團的歌詞內容,真的讓人一到夏天總會不自覺地踩踏著輕快地腳步,哼唱起這首歌,迎向海邊去。在有了孩子後,頭幾年孩子還在襁褓中或是蹣跚學步時,儘管您也想全家快樂出遊,但看著孩子時卻心想著:要帶他到哪兒玩?帶孩子出門又要準備什麼東西?可真是煞費苦心!究竟嬰幼兒適不適合出門遊玩?帶著嬰幼兒出門遊玩應該要注意什麼?請看專業小兒科醫師來解答。
遊玩準備篇 該不該出遠門?
炎夏在蟬鳴一連串的嘶吼聲中正式報到,令人冒汗的是,今年夏天氣溫屢創新高,不斷持平或是刷新歷年來的夏日均溫。寶寶也在此熱浪下,汗流浹背,嚴重時還要擔心他會不會因此中暑或是脫水。但夏天仍是免不了要來趟全家出遊,但小小年紀的寶寶真的適合出門遊玩嗎?
對此,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陳永綺表示,實際上並沒有規定寶寶要到哪個年紀才適合出門旅行,雖然出生的小嬰兒就可以搭飛機出遠門,但仍是不建議年紀小的嬰幼兒進行長途的飛行,若是真的要出國遊玩,建議選擇短程飛行的國家,如鄰近的日本、韓國或東南亞等地。
然而,陳永綺醫師個人不建議三歲之前的小寶寶出遠門遊玩,主要可從身體與記憶兩方面來說明。三歲之前的小寶寶,除了預防針尚未完全注射完畢,身體的抵抗力也不像大人來得勇健,容易造成水土不服或是被疾病傳染等風險,陳永綺醫師特別叮嚀,一旦小寶寶生病了,可千萬別再帶他出門遊玩喔。
另一方面,三歲之前的寶寶記憶力發育尚未成熟,陳永綺醫師建議三歲後才適合長途旅行,雖然三歲到大班之間的年紀,孩子的記憶不會長久停留,但他已經開始留有印象,因為人的行為和記憶都是連貫性,若是讓孩子從小到大到處晃晃玩玩,以後也會保持玩樂的傾向與喜好喔!
對此,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陳永綺表示,實際上並沒有規定寶寶要到哪個年紀才適合出門旅行,雖然出生的小嬰兒就可以搭飛機出遠門,但仍是不建議年紀小的嬰幼兒進行長途的飛行,若是真的要出國遊玩,建議選擇短程飛行的國家,如鄰近的日本、韓國或東南亞等地。
然而,陳永綺醫師個人不建議三歲之前的小寶寶出遠門遊玩,主要可從身體與記憶兩方面來說明。三歲之前的小寶寶,除了預防針尚未完全注射完畢,身體的抵抗力也不像大人來得勇健,容易造成水土不服或是被疾病傳染等風險,陳永綺醫師特別叮嚀,一旦小寶寶生病了,可千萬別再帶他出門遊玩喔。
另一方面,三歲之前的寶寶記憶力發育尚未成熟,陳永綺醫師建議三歲後才適合長途旅行,雖然三歲到大班之間的年紀,孩子的記憶不會長久停留,但他已經開始留有印象,因為人的行為和記憶都是連貫性,若是讓孩子從小到大到處晃晃玩玩,以後也會保持玩樂的傾向與喜好喔!
除了考慮到小寶寶的身心狀況,陳永綺醫師還特別與我們分享,帶孩子出門遊玩,常常累的都是大人,儘管新生兒尚未滿月前,帶著他出門走走也無妨,或是帶著他到郊區曬曬太陽玩一玩,因為大人要照顧孩子需要費更多的心力,但也不宜出門玩過久,要注意的是太小的孩子出門前,防曬與基本的東西都需要準備好。雖然遊玩沒有硬性的規定,但為了大人和寶寶可以在比較輕鬆的情況下盡情玩樂,三歲後再帶寶寶出門玩樂將會比較適當。
夏季殺手──沙門氏桿菌
夏天因為氣溫炎熱潮濕,使得沙門氏桿菌普遍存在於日常生活當中,再加上天氣酷熱的關系,許多人都會在此時來上冰涼的食物以消暑解渴,往往一不小心病從口入,結果就是造成食物中毒。沙門氏桿菌每一年在臺灣約有數千位國人受到感染而發病,廣佈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環境中,尤其是家禽、食物(如:牛奶、蛋類、肉類製品等)、水中魚、蝦、帶殼海鮮等。
基本物品不可少
大家都希望快樂出遊,盡興而歸。除了保持好心情,也要準備好出遊的必備物品,尤其帶著小寶寶出門,有哪些東西需要準備,才不會臨時慌了陣腳搞得全家人仰馬翻。陳永綺醫師表示,除了爸爸媽媽需要事前規劃好整體的行程時間外,也必須要確認以下基本物品是否有準備好:
1衣物:
寶寶容易在夏天汗流浹背,或是玩髒了衣服,建議多帶幾套衣物隨時作更換。此外,夏日出遊,帶薄長袖的外套可兼顧遮陽、防曬與防蚊喔!
2奶粉:
若是有母乳親餵的習慣,到外遊玩仍是可以保持親餵的方式。而平常先將母乳擠好放在冷凍庫的媽咪,可以準備一個小冰櫃(桶)。此外,吸奶器需要事前準備,方便半夜孩子若是需要喝奶時,媽咪可以直接採用瓶餵的方式。若是寶寶喝配方奶,則要避免奶粉直接受到陽光的照射,溫度太高容易讓奶粉變質,不可不慎。
3奶瓶、餐具:
與滿1歲以後的寶寶出遊,不一定要攜帶奶瓶消毒鍋,但沖泡奶粉前需要將奶瓶用熱水燙過一遍,且不建議用外面的生飲水沖洗,可以請餐廳的服務員協助用熱水燙過,或是自備熱水平攜帶熱水,隨時備用,才不會造成寶寶的細菌感染。例如:大腸桿菌、沙門氏桿菌等細菌容易在夏天影響寶寶的身體。此外,6個月後的寶寶開始接觸副食品,1歲後幾乎可和大人吃一樣的食物,在外遊玩需要注意餐具的清潔,或是隨身攜帶餐具,既環保又乾淨。
4基本藥物:
基本的必備藥物像是感冒藥、腸胃藥等,都需要適度準備好。小寶寶在外面不同於在家裡,家人容易緊張,寶寶也會跟著緊張,若是跟團行程滿檔,更會因為不斷跋涉造成身體疲累,尤其在外遊玩容易因為水土不服造成身體不適。
5習慣用品:
通常三歲的孩子會堅持拿著自己習慣的用品,諸如:小毛巾或是小被子等,都需要預先替孩子準備妥當,此舉可讓孩子在陌生的環境中,擁有一個依賴的慰藉,轉移注意力避免大吵大鬧。
6防曬用品:
炎炎夏日,要避免紫外線的傷害,出遊前請務必幫寶寶做好防曬工夫,如:擦防曬乳液、戴帽子、穿薄長袖外套,且避免在陽光下超過1小時,容易讓寶寶的皮膚、眼睛因為曝曬而受傷。
陳永綺醫師建議大人若是帶寶寶出門,記得行程不要過於滿檔,反看現在有許多遊樂的選擇,兩歲前的寶寶到遊樂場也無法參與,更何況他自己也搞不清楚在玩什麼呢!即便是三歲後的寶寶也不可能一下子玩太久,孩子會喊累,最好的方法是依照寶寶的體力狀況適度安排旅遊行程,也要特別注意一天之後的疲勞,會讓寶寶晚上入睡時,做噩夢或是睡不安穩。不管任何旅遊,大人們都要做好充足的抗戰準備喔!
陳永綺醫師建議大人若是帶寶寶出門,記得行程不要過於滿檔,反看現在有許多遊樂的選擇,兩歲前的寶寶到遊樂場也無法參與,更何況他自己也搞不清楚在玩什麼呢!即便是三歲後的寶寶也不可能一下子玩太久,孩子會喊累,最好的方法是依照寶寶的體力狀況適度安排旅遊行程,也要特別注意一天之後的疲勞,會讓寶寶晚上入睡時,做噩夢或是睡不安穩。不管任何旅遊,大人們都要做好充足的抗戰準備喔!
遊玩叮嚀篇 飛機降落時 孩子跟著哭
國外旅遊特別需要注意什麼?除了水土不服需要克服之外,常見寶寶因為飛機降落時容易出現哭鬧或是噪動不安的狀況。這是因為當飛機下降時,大氣壓上升,中耳內氣壓相對下降,除非主動作一些打開歐式管的動作,否則管內徑會塌陷滲液會被拉入中耳,大氣壓超過中耳內壓時,容易發生耳氣壓傷。
陳永綺醫師建議小寶寶若是沒有長期搭乘飛機的習慣時,可以先選擇短程飛行的國家遊玩,避免第一次進行長時間的旅行,醫師認為,有時候帶著小寶寶的父母反而不是擔心吵到別人,而是自己會被干擾的很辛苦。
而寶寶在面對飛機艙壓的問題,若是出現哭鬧不休的情況時,提醒大人可以找寶寶平日習慣的用品安撫他。此外,為了解決飛機降落的不舒服感,在飛機降落前,在奶瓶中盛裝一些牛奶、水或是奶嘴讓寶寶吸吮,藉由寶寶適度的吞口水的動作,減輕疼痛與不舒服的感覺,舒緩因耳壓不平衡造成耳痛引起的哭鬧。如果都無法解決,建議下一次搭乘飛機前,可以請教專業的兒科醫師,經醫師評估後,適度給寶寶開立減輕壓力的藥物,讓寶寶在飛機降落時可以較為舒緩。
陳永綺醫師建議小寶寶若是沒有長期搭乘飛機的習慣時,可以先選擇短程飛行的國家遊玩,避免第一次進行長時間的旅行,醫師認為,有時候帶著小寶寶的父母反而不是擔心吵到別人,而是自己會被干擾的很辛苦。
而寶寶在面對飛機艙壓的問題,若是出現哭鬧不休的情況時,提醒大人可以找寶寶平日習慣的用品安撫他。此外,為了解決飛機降落的不舒服感,在飛機降落前,在奶瓶中盛裝一些牛奶、水或是奶嘴讓寶寶吸吮,藉由寶寶適度的吞口水的動作,減輕疼痛與不舒服的感覺,舒緩因耳壓不平衡造成耳痛引起的哭鬧。如果都無法解決,建議下一次搭乘飛機前,可以請教專業的兒科醫師,經醫師評估後,適度給寶寶開立減輕壓力的藥物,讓寶寶在飛機降落時可以較為舒緩。
歐式管
人體的耳朵、咽喉之間有一條由軟骨內襯以黏膜的歐式管(eustachian tube),主要用來平衡中耳與大氣壓,但又必須避免鼻咽的分泌物流入中耳或中耳的分泌物跑入鼻咽。
從尿布觀察水分補充
炎炎夏日,需要頻繁地更換尿布以防止寶寶的小屁屁濕熱潮濕嗎?陳永綺醫師表示,寶寶的尿布濕了後再做更換即可,注意不要讓寶寶的屁股被悶著,大人需要留心且不時地檢查寶寶的尿布。此外,陳永綺醫師特別提醒大人們,炎夏高溫出門在外,反而更需要注意水分的補充,從寶寶的尿布中觀察寶寶有沒有補充足夠的水分,判斷孩子的飲水足不足夠,防止孩子中暑或是脫水的狀況發生。這一點會比勤勞更換尿布來得更為重要喔!
因此,當寶寶有長時間的體力活動時,切記一定要提供足夠的水份,像是間隔性的給予水份補充,適量地給予開水或稀釋後的運動飲料,勿給寶寶飲用高熱量或高糖份的飲料,無助於水分補充,更會造成身體危害。
因此,當寶寶有長時間的體力活動時,切記一定要提供足夠的水份,像是間隔性的給予水份補充,適量地給予開水或稀釋後的運動飲料,勿給寶寶飲用高熱量或高糖份的飲料,無助於水分補充,更會造成身體危害。
中暑解決之道
陳永綺醫師表示,中暑常見現象便是煩躁不安、體溫升高且皮膚會泛紅。但夏天一定都會想出門遊玩,若是發現寶寶出現中暑的症狀,請將他立即帶到陰涼的地方休息,並且給寶寶飲用電解值水,逐漸式的補充水分,讓他透透氣。
記住,寶寶的體溫此時因為中暑而不斷升高,絕對不能馬上用冰水降溫,需要緩慢地汲取室溫的冷水漸進式地冷敷寶寶的身體,使其溫度慢慢地下降。因為體溫已經升高,若是馬上利用冰水瞬間降低體溫會讓毛細孔緊縮,反而導致寶寶體內的熱散不出去,建議應先用略低於體溫的水再慢慢地降水溫來達到散熱的效果。同樣道理,應用在寶寶的水分補充上,也要先讓寶寶喝下室溫的水,再漸進式地喝下冰涼的水,一個不小心處理錯誤,容易會造成寶寶的二度傷害。
記住,寶寶的體溫此時因為中暑而不斷升高,絕對不能馬上用冰水降溫,需要緩慢地汲取室溫的冷水漸進式地冷敷寶寶的身體,使其溫度慢慢地下降。因為體溫已經升高,若是馬上利用冰水瞬間降低體溫會讓毛細孔緊縮,反而導致寶寶體內的熱散不出去,建議應先用略低於體溫的水再慢慢地降水溫來達到散熱的效果。同樣道理,應用在寶寶的水分補充上,也要先讓寶寶喝下室溫的水,再漸進式地喝下冰涼的水,一個不小心處理錯誤,容易會造成寶寶的二度傷害。
電解質水需要稀釋?
市售有款專為嬰幼兒使用的口服電解質液,為鈉含量較低的口服維持溶液,容易被腸胃吸收,迅速補充電解質與水分。而市售的電解質水或是運動飲料,針對幼兒,考慮到糖分過高,建議再加水稀釋會更好。至於稀釋的比例,以1:1的比例的原則調配即可,或是水分再多一些也無妨,基本上適度以電解值水補充,減緩輕中度的中暑與脫水狀況。
防曬、防蚊
出門曬曬太陽會讓體內的維生素D自行合成,對身體益處多多,然而夏天溫度高得嚇人,動不動紫外線就超標,陳永綺醫師說明若是紫外線指數達到7以上,在太陽公公下曬個十分鐘就要小心了,其他時候最多也不可以超過半個鐘頭。此外,防曬工作事前一定要妥善做好,走路或是在娃娃車裡的孩子都要做好防曬工作,建議寶寶6個月以後才可以考慮用嬰兒用的防曬產品,出門之前使用防曬油均勻塗抹在外露的身體部位,即使在陰天時也要記得塗抹。
夏日出遊,防止寶寶被蚊咬
首先得要避免到蚊蟲多的地方遊玩,其次,蚊子喜愛鮮豔的衣物,建議大人為孩子穿上淺色系的衣物,或是擦上一層防蚊液預防蚊子叮咬,坐在嬰兒車中的寶寶可以加上一層防蚊帳喔。
防曬油SPF值至少在15或以上適合兒童專用,平均2小時為寶寶適時補充防曬油。最重要的是,上午10點至下午3點是紫外線最強烈的時段,儘量避免孩子出門。除了防曬準備,防蚊液、防蚊貼片也需要視情況備妥。若是在戶外,可以穿薄長袖、薄長褲戴帽子(三吋帽沿寬度的帽子或是鴨舌帽),不只防曬還兼防蚊。此外,眼睛也需要做好防曬喔!必要時需要為寶寶準備防曬眼鏡,防止紫外線對靈魂之窗的傷害。
防曬油SPF值至少在15或以上適合兒童專用,平均2小時為寶寶適時補充防曬油。最重要的是,上午10點至下午3點是紫外線最強烈的時段,儘量避免孩子出門。除了防曬準備,防蚊液、防蚊貼片也需要視情況備妥。若是在戶外,可以穿薄長袖、薄長褲戴帽子(三吋帽沿寬度的帽子或是鴨舌帽),不只防曬還兼防蚊。此外,眼睛也需要做好防曬喔!必要時需要為寶寶準備防曬眼鏡,防止紫外線對靈魂之窗的傷害。
寶寶的眼睛也要遮陽
戴上遮陽眼鏡能保護寶寶的眼睛不受紫外線的傷害,或是讓寶寶戴上寬邊帽或長舌帽遮陽。太陽眼鏡的選購,應選擇可擋住UVA和UVB兩種射線的鏡片,儘量到正規眼鏡店購買,並且選擇優質的太陽眼鏡。
因為寶寶還小,不太會直接用言語表示他的不舒服,大人一定要特別細心注意孩子的變化,與期花這麼多心力帶孩子出門遊玩,自己都沒有時間玩,仍是建議等到孩子兩到三歲後,再進行長時間的遊玩會更好。
陳永綺醫師表示,許多時候都是大人自己覺得好玩,醫師觀察許多父母帶著孩子出門,忍不住罵孩子:「帶你出門玩還這個樣子」,讓醫師覺得原本應該是開心出門的一場遊玩,卻敗興而歸,叮嚀父母事前做好準備不要太貪心才重要。而有了事前準備的法則,加上每一次的遊玩經驗累積,相信爸爸媽咪日後帶孩子出門就可以越來越得心應手,盡興而歸囉!
因為寶寶還小,不太會直接用言語表示他的不舒服,大人一定要特別細心注意孩子的變化,與期花這麼多心力帶孩子出門遊玩,自己都沒有時間玩,仍是建議等到孩子兩到三歲後,再進行長時間的遊玩會更好。
陳永綺醫師表示,許多時候都是大人自己覺得好玩,醫師觀察許多父母帶著孩子出門,忍不住罵孩子:「帶你出門玩還這個樣子」,讓醫師覺得原本應該是開心出門的一場遊玩,卻敗興而歸,叮嚀父母事前做好準備不要太貪心才重要。而有了事前準備的法則,加上每一次的遊玩經驗累積,相信爸爸媽咪日後帶孩子出門就可以越來越得心應手,盡興而歸囉!
陳永綺
學歷:中國醫藥學院中醫系畢業 經歷:臺北市立和平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臺北市立和平、中興醫院小兒科及臨床病理科總醫師、主治醫師
現職:尹書田醫療財團法人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
現職:尹書田醫療財團法人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
資料來源http://mag.chinatimes.com/mag-cnt.aspx?artid=9435&page=6
********************************************************************************
********************************************************************************
公園擄童事件,爸媽怎麼預防?
原文網址:http://www.wretch.cc/blog/sida700514/34694926
(有重點分隔,可能比較好閱讀....) 最近在FB、新聞上面,都可以看到,有關於擄童事件的新聞,
一開始是一個媽咪分享在忠誠公園碰見一個中年婦人還有一個年輕男子不懷好意,最後好險他們趕快離開,並告訴警局這方面的消息。
於是紛紛有媽咪們跳出來分享自己親身發生過、或是身邊親朋好友發生的擄童事件! 讓每一個爸媽幾乎都是人心惶惶,
有的媽咪們甚至晚上都擔心到睡不著覺、做惡夢,或是每天都在胡思亂想會不會有一天自己會遇到....
我也很擔心,但是...腦海裡面想到的除了要更小心、小孩看好和牽好(有推車的要扣好)、小小魚事先教育好、記得出門要帶口哨(或是買警報器)之外,我根本就不知道要做什麼.....
難道真的就要因為壞人,所以剝奪自己出門的次數嗎?
於是我就把我的擔心告訴了海馬...
大家都知道,美國的治安不是很好,但是就是因為治安不好,所以他們的普遍的防範心、警覺性比較高,一般人對於自身安全也比較注重!
再加上其實我之前完全沒有提過,海馬其實是合格認證可以開業的空手道、防身術老師,所以這個問題其實問他再好不過了! 他的老師是Dr. Leonard Holifield,除了訓練防身術後來還自己開了貼身警衛的公司
(對噢!我好像完全沒有說過這件事耶!只有提過海馬喜歡李小龍而已!大家也不知道我們家差點開空手道防身術館喔~沒關係啦!這樣大家看我的網誌才會有驚喜啊~~打混~~)
以下,就由海馬跟大家分享要如何保護自己的小孩,預防可怕的擄童事件發生在自己身上吧!
美國有一句諺語「The best fight is the one you avoid」最棒的戰鬥,其實是你避免掉的那一仗。
一般來說,預防事件的發生,會比事件發生之後再來做補救更好!
問題是我們做父母的要怎麼做來預防這樣的擄童事件的發生呢?
首先,我們要瞭解犯罪者的心態! 犯罪者在找「容易下手的受害者」!
對犯罪者而言,他們希望可以找到最少麻煩、不會有尖叫、不會引人注目、也完全沒有知覺的下手對象,這樣他們可以輕輕鬆鬆地到手,然後走人!
就最近發生的公園擄童案件來看,假設你是擄童集團的人,當你走近一座公園,你要找被害者,你看見了幾組小孩和父母,如果是你,你要選哪一組?
1.爸媽注意著自己的小孩,當自己走進小孩時,父母會察覺,然後起身靠近、詢問有什麼事的對象。
2.爸媽坐在遊戲器材旁邊做自己的事,偶爾會抬頭看小孩發生什麼事的對象。
3.爸媽坐在公園遠遠的長凳上,玩著手機或是平板電腦,完全沈溺在自己的世界,靠近他們的小孩,也沒有發現。
想當然,如果他們希望神不知鬼不覺地犯案,不會製造麻煩、也沒有尖叫、不容易被發現、很容易到手成功的對象,
所以當然他們選擇的對象會是:3→2→1
這三種狀況的父母差別在哪裡?
差別在於他們對於小孩以及周遭狀況的「察覺程度」不同!
在這裡的「察覺程度」,指的不是窮緊張,或是到神經質的程度!
而是謹慎地「瞭解你的所在」、「察覺你周遭的環境和人事物」、藉由這樣的觀察,來推斷「可能發生的情況」!
藉由小心地觀察,可以保護你不容易受到攻擊、不容易陷入被害者的角色之中。
所以,當我們走近一個場所時,最好首先要採取的行為,是先很快的、大致的掃過去整個場所的局面。
當然我們很快地觀察之後,就可以判斷這個場所是否有潛在危機!
就自我保護而言,我們可以把觀察到的局面分成「五個警戒程度!」 :
白色警戒(沒事)→黃色警戒(怪怪的)→橘色警戒(危險出現)→紅色警戒(冷靜、備戰、離開現場)→黑色警戒(全力反擊、馬上尋求協助)
「白色警戒」:一切非常好、很普通→保持察覺的看照小孩。
例如:在自己社區裡裡面的公園,沒有看不到的死角,在裡面玩的小孩、以及陪伴的父母都是同社區的熟面孔,
沒有外來者,也沒有獨自坐在角落的陌生人。
或是在親子館中,出入口都需要登記,也有工作人員,在裡面的父母也都陪伴著自己的小孩,沒有坐在角落打量別人小孩的陌生人。
這樣的場所,你很快地掃過去時,是安全的、沒有危險的,你就可以放心的保持察覺的看著你的小孩。
有的父母可能覺得...天啊!這樣不可以玩手機、不可以做其它是很無聊,
但是如果從長遠的角度來想,孩子的童年就那麼長,你能看著他如此天真、如此純真的歲月其實也只有這幾年,何不好好的享受靜靜坐著,看著你小孩大笑、跑步,那種孩子最美麗的笑容呢?
「黃色警戒」:有潛在危機、或是未明的狀況→提高警覺的看小孩。
例如:在外面的公園,有看不見的死角,(需要叮嚀孩子不要跑那麼遠)、有獨自坐在角落的陌生人(你不知道他在做什麼)。
在交流道休息站公園、大賣場,裡面有許多人來人往的人潮,因為是出入複雜的場所,所以不知道有沒有歹徒出沒。
或是任何觀察出來不尋常的地方,潛在的威脅等等....
黃色警戒的狀況,唯有持續地保持察覺,我們才能評斷是會進一步地成為橘色警戒,
還是其實沒有什麼事情,所以保持察覺、持續地觀察環境、對周遭的人事物保有觀照是很重要的!
「橘色警戒」:明顯、立即的可能危機出現→警戒!立即行動來驗證你的擔心真實與否!
例如:有不認識的人主動跟你和你的小孩攀談、有人盯著你的孩子看、或是你發現可能有人跟著你!
有很多時候我們沒有可能只是太緊張、或是想像力太豐富,
但是當你發現橘色警戒的情況出現,一定要用立即的行動來驗證自己所處的局面,
沒事當然最好!但是如果有事的話,也可以馬上採取下一步更高的警戒行動。
以下舉例三個常見的橘色警戒場合:
「有不認識的人主動跟你和你的小孩攀談」
他不是你認識的人,也不是社區裡面的人,他也不是同樣來公園陪小孩玩的媽媽。
你不知道他與你攀談的目的,可能只是覺得你的小孩很可愛!可能只是路過無聊想要找個人說話!但他也可能是企圖利用交談吸引你注意力的擄童集團成員!
你也不知道他和你小孩交流的目的,可能只是想要提醒你的小孩小心!可能是因為你的小孩很可愛!但他也可能是想確認你的小孩認不認生、乖不乖、好不好擄走!
防人之心不可無,因為你不知道他的目的是什麼,當然你可以禮貌性地回答,但是在這種場合如果你只是笑一笑繼續提高警覺看自己的小孩,也不會失禮!
然後觀察,他是一個人?還是身旁有其他伙伴在旁邊虎視眈眈? 他與你談話的過程中,是不是會打擾你對於小孩情況的察覺度?
如果你沒辦法判斷的話,可以先帶著小孩離開,用行為來確認你的擔心,
如果他跟著你,那就進入亮紅燈的情況! 如果他只是在原地悠閒地乘涼,那等一下回去的時候,可能就保持黃色警戒。
「有人盯著你的孩子看?」
老實說,我家小小魚因為長得比較顯眼一點,所以常常有人盯著看,通常我發現之後,就會不管他...
但是海馬只要發現有人盯著小小魚看,都會看回去,然後問:「你好,有什麼事嗎?」 大部份的人,都會笑笑地說:「噢~沒有,你家的小孩很可愛!」然後海馬也會笑笑地回:「噢~謝謝你!」然後繼續回頭跟我說話。
有一次我就好奇地說:「他們要看,就讓他們看嘛!不要理他們就好啦!」
海馬:「話不能這麼說,你不知道他們意圖,有好的意圖、但也有可能是壞的意圖!」
這時候一定要用行動來確認!而且藉由這樣的行動,你也可以讓對方知道「我發現你在盯著我的小孩!」 如果對方有壞的意圖的話,他在企圖計劃行動之前,也會先考量「對方已經察覺了!是不是會增加行動可能失敗的機率呢?」
而且藉由這樣的行動確認,你會察覺對方是心慌的別開眼、有所意圖的不好心打量!(進入紅色警戒) 還是只是路人經過好奇的眼光!(回到白色、或是黃色警戒)
「你和孩子在散步,有人好像跟著你?」
馬路、公園、賣場那麼大,你怎麼能知道對方是有意圖的跟著你,還是只是剛好走同一個方向呢?
這時候千萬不能做的事,就是走進人少的巷子、人少的公園小路、或是人煙稀少的停車場!企圖避開他!
有一個很好的辦法可以確認對方到底是不是在跟蹤你,
A:可以是大馬路的右側、公園的右邊大路、賣場的10號走道。
B:可以是大馬路的左側、公園的左邊小路、賣場的12號走道。
假使你本來在A側,當你懷疑對方在跟著你的時候,可以不經意的回頭看一下,假裝在看前後方的人車,然後過馬路走到另外一B側。
當你走到B側時,繼續往前面走一段路,如果對方沒有跟著你過馬路到B側,那麼他應該是沒有在跟蹤你。(回到白色、或是黃色警戒)
可是如果你走了一段路之後,你發現對方也跟著你過馬路時,那就要提高警覺,再走一段路之後,一樣不經意的回頭看一下,假裝在看前後方的人車,然後順便觀察對方,就回到A側繼續走。
如果你回到A側往前走時,對方在一小段路之後,也跟著你回到A側,那麼他一定是在跟蹤你!!
這時候一定要馬上進入紅色警戒的狀態!
「紅色警戒」:已確認對方危險的意圖→冷靜、思考、馬上採取行動試著解除危機!
當你發現,對方已經在跟蹤你,或是不懷好意地打量你的小孩,甚至那就是電視上面出現的擄童集團!或者是你身為父母的直覺反應,知道這個情況就是危險的!
這時候一定要馬上採取行動!
把你的小孩帶回到你身邊、把嬰兒車裡的小孩扣好、小孩握好之後,先不要慌張,因為對方還沒有採取行動,所以先冷靜下來,判斷你能夠利用的優勢!
局面的優勢:我已經發現對方的意圖,可以先發制人,用離開、行動來解除危機。
環境中的優勢:公園裡的人很多、賣場的人員就在旁邊、最近的超商就在附近、警察局就在附近。
同伴的優勢:打電話看看附近有沒有認識的人,請他馬上過來,或是同社區很熟很熟很熟的媽咪,先告訴他你可能遇到的情況,如果發生最壞的狀況,請他幫忙照料自己的另一個小孩... (要知道,小孩最好還是不要離身,因為你不知道對方到底值不值得信賴!)
自身的優勢:找包包裡面的可以用的防身器具,鑰匙、卡片(悠游卡、happygo卡)、梳子、剪假睫毛的小剪刀、修眉刀、防狼噴夜、哨子(掛在脖子上)、手機(如果逃走的話,可以拍照對方或是車牌)....把這些東西拿在手上、手袋中警戒備用。
(自身的優勢,這個很重要!一定要做到才離開,因為這跟之後可能會發生的狀況有關!)
找到自身的優勢、最好的退路、或是同伴之後,用全身的警戒,馬上離開!
回到之前最早所提的「The best fight is the one you avoid」,當整個環境已經紅色警戒了,就不要待在那個場所等待對方離開、或是期待危機自動解除!
自動避免最壞的事情發生,一定比事情發生之後才來緊急反應的更好!
尤其是有兩個小孩的媽咪們,因為沒有辦法同時兼顧兩個,所以如果可以馬上離開,一定最好的結果!
可以像之前臉書上面那位媽媽一樣,去人多的超商、或是走進警局,尋求協助!
「黑色警戒」:最壞的事情已經發生→冷靜、全力反擊!馬上尋求協助!
很多事情,可能我們不希望它發生,但是最後他還是發生了,該怎麼辦?
當然我們不能就讓歹徒這樣得逞,如果,按照之前白色→黃色→橘色→紅色→黑色警戒的情況,其實還是有很多我們可以做的事!
1.大叫引起注意→奮力一擊(阻赫對方、爭取時間)→馬上逃走:
如果對方已經抓住你的小孩,一邊馬上大叫,引起所有人的注意!一邊用剛剛你找到自身的優勢品,往對方身體奮力一擊!
這邊列舉幾個常見的器物和可以攻擊的地方:
哨子:放嘴巴裡大聲吹,哨子會比大叫大聲,但是切忌不要浪費一隻手拿哨子,保持雙手拿其他可以利用來攻擊的器具。
鑰匙(小剪刀):用掌心包握住鑰匙,讓鑰匙在食指根中指的指縫間露出,用這當武器,然後用尖銳的地方,刺對方的要害!記得,一定要用力!
信用卡:用信用卡尖銳的地方,刺對方的要害,或是用尖銳的地方,快速地刷過對方手的關節處(可以刮傷對方,讓他放手)
梳子:如果你是那種有平面的梳子,趁對方不備的時候,用力地打對方的額頭、鼻子,如果是尖的那種梳子,一樣是用力地刺對方的要害!
防狼噴夜:對準對方的眼睛,不要客氣地噴下去!
要記住,這個奮力的一擊,通常無法給對方立即嚴重的傷害,但是,這卻可以給你5~6秒鐘的時間,把你的孩子搶回來,然後馬上逃跑。
2.如果反擊無效,對方還是把你的小孩抱走了,利用之前所察覺到的細節、記下車牌、或是放在口袋的手機拍照,然後馬上尋求協助!
為什麼前面幾個顏色的警戒也是很重要?
因為當你對於環境、或是可疑人士有所察覺,萬一最壞的情況發生,至少,你知道對方的特徵、你所在的場所、你可以馬上尋求的協助(像是馬上跟賣場的櫃台說)!
當小孩子被擄走時,警察企圖從你身上找線索時,你不會一問三不知!
而之前觀察的那些小細節,都是幫助你孩子可以早一點找回來的關鍵!
說到底,最重要的,其實還是我們對於環境、人事物的危險的察覺度!
想像一個情況:
如果一個女生,在晚上人少的小巷或是停車場,走向自己的車子,耳朵戴著耳機聽著音樂,然後等他走到車門旁時,從包包裡面掏出鑰匙,然後打開車門,發動車子離開....
光是這一場景,就有許多的危險,還有非常少的察覺度!
海馬常常提醒我:車鑰匙從店裡出來前,就要先握在掌心(可以當武器、不會在車門前找鑰匙時變成目標),不可以晚上走路的時候聽音樂(這樣會聽不到錢後的腳步聲或是細微的動作聲),靠近車子時先看旁邊的車子裡面有沒有坐人,如果靠近你進入的那邊有人坐著、那就從另外一邊上車,打開車門後先檢查後座有沒有人潛入再進入,坐進車子之後,先把前後門鎖好,再發動車...
當我們帶著孩子出去時,也要有很高的察覺度!
當你越快發現場所中潛在的危險性,你就越能夠預防它!
當有人不懷好意、打量著你的孩子時,不要把眼睛別開、不要盯著地上,在眼神交會時充滿力量的瞪回去!
雖然我是溫和的小魚媽,可是我這個時候,我可是會露出鯊魚般的表情,讓對方知道!「老娘不是好惹的表情」,告訴對方,我已經察覺你的意圖!
平常,我們可以做的,還有教育自己的孩子!
如果小孩夠大的話,一定要事先教育自己的孩子!
背熟自己家裡的電話號碼、地址、爸媽的名字,像我每天都會問小小魚這些問題,讓他們兩個倒背如流!
以及在不同的場合,討論如果發生無法預期的情況要怎麼辦,問他們問題,然後一起討論找出解決的方案,像是:如果有人要抓走弟弟怎麼辦、如果你們在火車上媽咪卻還沒有上車、你上廁所有人一直要想辦法開門....
(有的人會想要買防走失帶、警報器,這也是一個方法之一!)
告訴孩子:如果有陌生人牽你的手、要帶你走,一定要馬上求救、別人給的糖果零食,要吃之前一定要問爸媽!
平時就提高小孩的警覺心,是很重要的!
海馬就說,在國外因為治安的關係,所以這些平常他們都做得很多,除了定時學校會提醒,做父母的也會一再教導,像是美國因為有梅根法案的關係,所以性犯罪者的資訊都要公開,所以做父母的都會去注意公告的資料,也會要孩子記住這些性罪犯者的長相.....
一旦在日常生活、出門時提高我們的察覺度、驚覺性,其實有90%以上的犯罪事件都是可以避免的!
對於我們這些做父母的人而言,最幸福的事,不是孩子能夠拿幾次的第一名、也不是自己能賺多少的錢,
而是全家人,健康、幸福的在一起!
雖然是這是一件最平凡、簡單的事情,
但是這卻是一個家最幸福的事!
讓我們一起為自己家庭的幸福努力,一起守護我們最寶貝的孩子吧!
資料來源 http://tw.myblog.yahoo.com/nanny-diary/article?mid=2979&prev=3831&next=2796&l=f&fid=12
******************************************************************************
(有重點分隔,可能比較好閱讀....) 最近在FB、新聞上面,都可以看到,有關於擄童事件的新聞,
一開始是一個媽咪分享在忠誠公園碰見一個中年婦人還有一個年輕男子不懷好意,最後好險他們趕快離開,並告訴警局這方面的消息。
於是紛紛有媽咪們跳出來分享自己親身發生過、或是身邊親朋好友發生的擄童事件! 讓每一個爸媽幾乎都是人心惶惶,
有的媽咪們甚至晚上都擔心到睡不著覺、做惡夢,或是每天都在胡思亂想會不會有一天自己會遇到....
我也很擔心,但是...腦海裡面想到的除了要更小心、小孩看好和牽好(有推車的要扣好)、小小魚事先教育好、記得出門要帶口哨(或是買警報器)之外,我根本就不知道要做什麼.....
難道真的就要因為壞人,所以剝奪自己出門的次數嗎?
於是我就把我的擔心告訴了海馬...
大家都知道,美國的治安不是很好,但是就是因為治安不好,所以他們的普遍的防範心、警覺性比較高,一般人對於自身安全也比較注重!
再加上其實我之前完全沒有提過,海馬其實是合格認證可以開業的空手道、防身術老師,所以這個問題其實問他再好不過了! 他的老師是Dr. Leonard Holifield,除了訓練防身術後來還自己開了貼身警衛的公司
(對噢!我好像完全沒有說過這件事耶!只有提過海馬喜歡李小龍而已!大家也不知道我們家差點開空手道防身術館喔~沒關係啦!這樣大家看我的網誌才會有驚喜啊~~打混~~)
以下,就由海馬跟大家分享要如何保護自己的小孩,預防可怕的擄童事件發生在自己身上吧!
美國有一句諺語「The best fight is the one you avoid」最棒的戰鬥,其實是你避免掉的那一仗。
一般來說,預防事件的發生,會比事件發生之後再來做補救更好!
問題是我們做父母的要怎麼做來預防這樣的擄童事件的發生呢?
首先,我們要瞭解犯罪者的心態! 犯罪者在找「容易下手的受害者」!
對犯罪者而言,他們希望可以找到最少麻煩、不會有尖叫、不會引人注目、也完全沒有知覺的下手對象,這樣他們可以輕輕鬆鬆地到手,然後走人!
就最近發生的公園擄童案件來看,假設你是擄童集團的人,當你走近一座公園,你要找被害者,你看見了幾組小孩和父母,如果是你,你要選哪一組?
1.爸媽注意著自己的小孩,當自己走進小孩時,父母會察覺,然後起身靠近、詢問有什麼事的對象。
2.爸媽坐在遊戲器材旁邊做自己的事,偶爾會抬頭看小孩發生什麼事的對象。
3.爸媽坐在公園遠遠的長凳上,玩著手機或是平板電腦,完全沈溺在自己的世界,靠近他們的小孩,也沒有發現。
想當然,如果他們希望神不知鬼不覺地犯案,不會製造麻煩、也沒有尖叫、不容易被發現、很容易到手成功的對象,
所以當然他們選擇的對象會是:3→2→1
這三種狀況的父母差別在哪裡?
差別在於他們對於小孩以及周遭狀況的「察覺程度」不同!
在這裡的「察覺程度」,指的不是窮緊張,或是到神經質的程度!
而是謹慎地「瞭解你的所在」、「察覺你周遭的環境和人事物」、藉由這樣的觀察,來推斷「可能發生的情況」!
藉由小心地觀察,可以保護你不容易受到攻擊、不容易陷入被害者的角色之中。
所以,當我們走近一個場所時,最好首先要採取的行為,是先很快的、大致的掃過去整個場所的局面。
當然我們很快地觀察之後,就可以判斷這個場所是否有潛在危機!
就自我保護而言,我們可以把觀察到的局面分成「五個警戒程度!」 :
白色警戒(沒事)→黃色警戒(怪怪的)→橘色警戒(危險出現)→紅色警戒(冷靜、備戰、離開現場)→黑色警戒(全力反擊、馬上尋求協助)
「白色警戒」:一切非常好、很普通→保持察覺的看照小孩。
例如:在自己社區裡裡面的公園,沒有看不到的死角,在裡面玩的小孩、以及陪伴的父母都是同社區的熟面孔,
沒有外來者,也沒有獨自坐在角落的陌生人。
或是在親子館中,出入口都需要登記,也有工作人員,在裡面的父母也都陪伴著自己的小孩,沒有坐在角落打量別人小孩的陌生人。
這樣的場所,你很快地掃過去時,是安全的、沒有危險的,你就可以放心的保持察覺的看著你的小孩。
有的父母可能覺得...天啊!這樣不可以玩手機、不可以做其它是很無聊,
但是如果從長遠的角度來想,孩子的童年就那麼長,你能看著他如此天真、如此純真的歲月其實也只有這幾年,何不好好的享受靜靜坐著,看著你小孩大笑、跑步,那種孩子最美麗的笑容呢?
「黃色警戒」:有潛在危機、或是未明的狀況→提高警覺的看小孩。
例如:在外面的公園,有看不見的死角,(需要叮嚀孩子不要跑那麼遠)、有獨自坐在角落的陌生人(你不知道他在做什麼)。
在交流道休息站公園、大賣場,裡面有許多人來人往的人潮,因為是出入複雜的場所,所以不知道有沒有歹徒出沒。
或是任何觀察出來不尋常的地方,潛在的威脅等等....
黃色警戒的狀況,唯有持續地保持察覺,我們才能評斷是會進一步地成為橘色警戒,
還是其實沒有什麼事情,所以保持察覺、持續地觀察環境、對周遭的人事物保有觀照是很重要的!
「橘色警戒」:明顯、立即的可能危機出現→警戒!立即行動來驗證你的擔心真實與否!
例如:有不認識的人主動跟你和你的小孩攀談、有人盯著你的孩子看、或是你發現可能有人跟著你!
有很多時候我們沒有可能只是太緊張、或是想像力太豐富,
但是當你發現橘色警戒的情況出現,一定要用立即的行動來驗證自己所處的局面,
沒事當然最好!但是如果有事的話,也可以馬上採取下一步更高的警戒行動。
以下舉例三個常見的橘色警戒場合:
「有不認識的人主動跟你和你的小孩攀談」
他不是你認識的人,也不是社區裡面的人,他也不是同樣來公園陪小孩玩的媽媽。
你不知道他與你攀談的目的,可能只是覺得你的小孩很可愛!可能只是路過無聊想要找個人說話!但他也可能是企圖利用交談吸引你注意力的擄童集團成員!
你也不知道他和你小孩交流的目的,可能只是想要提醒你的小孩小心!可能是因為你的小孩很可愛!但他也可能是想確認你的小孩認不認生、乖不乖、好不好擄走!
防人之心不可無,因為你不知道他的目的是什麼,當然你可以禮貌性地回答,但是在這種場合如果你只是笑一笑繼續提高警覺看自己的小孩,也不會失禮!
然後觀察,他是一個人?還是身旁有其他伙伴在旁邊虎視眈眈? 他與你談話的過程中,是不是會打擾你對於小孩情況的察覺度?
如果你沒辦法判斷的話,可以先帶著小孩離開,用行為來確認你的擔心,
如果他跟著你,那就進入亮紅燈的情況! 如果他只是在原地悠閒地乘涼,那等一下回去的時候,可能就保持黃色警戒。
「有人盯著你的孩子看?」
老實說,我家小小魚因為長得比較顯眼一點,所以常常有人盯著看,通常我發現之後,就會不管他...
但是海馬只要發現有人盯著小小魚看,都會看回去,然後問:「你好,有什麼事嗎?」 大部份的人,都會笑笑地說:「噢~沒有,你家的小孩很可愛!」然後海馬也會笑笑地回:「噢~謝謝你!」然後繼續回頭跟我說話。
有一次我就好奇地說:「他們要看,就讓他們看嘛!不要理他們就好啦!」
海馬:「話不能這麼說,你不知道他們意圖,有好的意圖、但也有可能是壞的意圖!」
這時候一定要用行動來確認!而且藉由這樣的行動,你也可以讓對方知道「我發現你在盯著我的小孩!」 如果對方有壞的意圖的話,他在企圖計劃行動之前,也會先考量「對方已經察覺了!是不是會增加行動可能失敗的機率呢?」
而且藉由這樣的行動確認,你會察覺對方是心慌的別開眼、有所意圖的不好心打量!(進入紅色警戒) 還是只是路人經過好奇的眼光!(回到白色、或是黃色警戒)
「你和孩子在散步,有人好像跟著你?」
馬路、公園、賣場那麼大,你怎麼能知道對方是有意圖的跟著你,還是只是剛好走同一個方向呢?
這時候千萬不能做的事,就是走進人少的巷子、人少的公園小路、或是人煙稀少的停車場!企圖避開他!
有一個很好的辦法可以確認對方到底是不是在跟蹤你,
A:可以是大馬路的右側、公園的右邊大路、賣場的10號走道。
B:可以是大馬路的左側、公園的左邊小路、賣場的12號走道。
假使你本來在A側,當你懷疑對方在跟著你的時候,可以不經意的回頭看一下,假裝在看前後方的人車,然後過馬路走到另外一B側。
當你走到B側時,繼續往前面走一段路,如果對方沒有跟著你過馬路到B側,那麼他應該是沒有在跟蹤你。(回到白色、或是黃色警戒)
可是如果你走了一段路之後,你發現對方也跟著你過馬路時,那就要提高警覺,再走一段路之後,一樣不經意的回頭看一下,假裝在看前後方的人車,然後順便觀察對方,就回到A側繼續走。
如果你回到A側往前走時,對方在一小段路之後,也跟著你回到A側,那麼他一定是在跟蹤你!!
這時候一定要馬上進入紅色警戒的狀態!
「紅色警戒」:已確認對方危險的意圖→冷靜、思考、馬上採取行動試著解除危機!
當你發現,對方已經在跟蹤你,或是不懷好意地打量你的小孩,甚至那就是電視上面出現的擄童集團!或者是你身為父母的直覺反應,知道這個情況就是危險的!
這時候一定要馬上採取行動!
把你的小孩帶回到你身邊、把嬰兒車裡的小孩扣好、小孩握好之後,先不要慌張,因為對方還沒有採取行動,所以先冷靜下來,判斷你能夠利用的優勢!
局面的優勢:我已經發現對方的意圖,可以先發制人,用離開、行動來解除危機。
環境中的優勢:公園裡的人很多、賣場的人員就在旁邊、最近的超商就在附近、警察局就在附近。
同伴的優勢:打電話看看附近有沒有認識的人,請他馬上過來,或是同社區很熟很熟很熟的媽咪,先告訴他你可能遇到的情況,如果發生最壞的狀況,請他幫忙照料自己的另一個小孩... (要知道,小孩最好還是不要離身,因為你不知道對方到底值不值得信賴!)
自身的優勢:找包包裡面的可以用的防身器具,鑰匙、卡片(悠游卡、happygo卡)、梳子、剪假睫毛的小剪刀、修眉刀、防狼噴夜、哨子(掛在脖子上)、手機(如果逃走的話,可以拍照對方或是車牌)....把這些東西拿在手上、手袋中警戒備用。
(自身的優勢,這個很重要!一定要做到才離開,因為這跟之後可能會發生的狀況有關!)
找到自身的優勢、最好的退路、或是同伴之後,用全身的警戒,馬上離開!
回到之前最早所提的「The best fight is the one you avoid」,當整個環境已經紅色警戒了,就不要待在那個場所等待對方離開、或是期待危機自動解除!
自動避免最壞的事情發生,一定比事情發生之後才來緊急反應的更好!
尤其是有兩個小孩的媽咪們,因為沒有辦法同時兼顧兩個,所以如果可以馬上離開,一定最好的結果!
可以像之前臉書上面那位媽媽一樣,去人多的超商、或是走進警局,尋求協助!
「黑色警戒」:最壞的事情已經發生→冷靜、全力反擊!馬上尋求協助!
很多事情,可能我們不希望它發生,但是最後他還是發生了,該怎麼辦?
當然我們不能就讓歹徒這樣得逞,如果,按照之前白色→黃色→橘色→紅色→黑色警戒的情況,其實還是有很多我們可以做的事!
1.大叫引起注意→奮力一擊(阻赫對方、爭取時間)→馬上逃走:
如果對方已經抓住你的小孩,一邊馬上大叫,引起所有人的注意!一邊用剛剛你找到自身的優勢品,往對方身體奮力一擊!
這邊列舉幾個常見的器物和可以攻擊的地方:
哨子:放嘴巴裡大聲吹,哨子會比大叫大聲,但是切忌不要浪費一隻手拿哨子,保持雙手拿其他可以利用來攻擊的器具。
鑰匙(小剪刀):用掌心包握住鑰匙,讓鑰匙在食指根中指的指縫間露出,用這當武器,然後用尖銳的地方,刺對方的要害!記得,一定要用力!
信用卡:用信用卡尖銳的地方,刺對方的要害,或是用尖銳的地方,快速地刷過對方手的關節處(可以刮傷對方,讓他放手)
梳子:如果你是那種有平面的梳子,趁對方不備的時候,用力地打對方的額頭、鼻子,如果是尖的那種梳子,一樣是用力地刺對方的要害!
防狼噴夜:對準對方的眼睛,不要客氣地噴下去!
要記住,這個奮力的一擊,通常無法給對方立即嚴重的傷害,但是,這卻可以給你5~6秒鐘的時間,把你的孩子搶回來,然後馬上逃跑。
2.如果反擊無效,對方還是把你的小孩抱走了,利用之前所察覺到的細節、記下車牌、或是放在口袋的手機拍照,然後馬上尋求協助!
為什麼前面幾個顏色的警戒也是很重要?
因為當你對於環境、或是可疑人士有所察覺,萬一最壞的情況發生,至少,你知道對方的特徵、你所在的場所、你可以馬上尋求的協助(像是馬上跟賣場的櫃台說)!
當小孩子被擄走時,警察企圖從你身上找線索時,你不會一問三不知!
而之前觀察的那些小細節,都是幫助你孩子可以早一點找回來的關鍵!
說到底,最重要的,其實還是我們對於環境、人事物的危險的察覺度!
想像一個情況:
如果一個女生,在晚上人少的小巷或是停車場,走向自己的車子,耳朵戴著耳機聽著音樂,然後等他走到車門旁時,從包包裡面掏出鑰匙,然後打開車門,發動車子離開....
光是這一場景,就有許多的危險,還有非常少的察覺度!
海馬常常提醒我:車鑰匙從店裡出來前,就要先握在掌心(可以當武器、不會在車門前找鑰匙時變成目標),不可以晚上走路的時候聽音樂(這樣會聽不到錢後的腳步聲或是細微的動作聲),靠近車子時先看旁邊的車子裡面有沒有坐人,如果靠近你進入的那邊有人坐著、那就從另外一邊上車,打開車門後先檢查後座有沒有人潛入再進入,坐進車子之後,先把前後門鎖好,再發動車...
當我們帶著孩子出去時,也要有很高的察覺度!
當你越快發現場所中潛在的危險性,你就越能夠預防它!
當有人不懷好意、打量著你的孩子時,不要把眼睛別開、不要盯著地上,在眼神交會時充滿力量的瞪回去!
雖然我是溫和的小魚媽,可是我這個時候,我可是會露出鯊魚般的表情,讓對方知道!「老娘不是好惹的表情」,告訴對方,我已經察覺你的意圖!
平常,我們可以做的,還有教育自己的孩子!
如果小孩夠大的話,一定要事先教育自己的孩子!
背熟自己家裡的電話號碼、地址、爸媽的名字,像我每天都會問小小魚這些問題,讓他們兩個倒背如流!
以及在不同的場合,討論如果發生無法預期的情況要怎麼辦,問他們問題,然後一起討論找出解決的方案,像是:如果有人要抓走弟弟怎麼辦、如果你們在火車上媽咪卻還沒有上車、你上廁所有人一直要想辦法開門....
(有的人會想要買防走失帶、警報器,這也是一個方法之一!)
告訴孩子:如果有陌生人牽你的手、要帶你走,一定要馬上求救、別人給的糖果零食,要吃之前一定要問爸媽!
平時就提高小孩的警覺心,是很重要的!
海馬就說,在國外因為治安的關係,所以這些平常他們都做得很多,除了定時學校會提醒,做父母的也會一再教導,像是美國因為有梅根法案的關係,所以性犯罪者的資訊都要公開,所以做父母的都會去注意公告的資料,也會要孩子記住這些性罪犯者的長相.....
一旦在日常生活、出門時提高我們的察覺度、驚覺性,其實有90%以上的犯罪事件都是可以避免的!
對於我們這些做父母的人而言,最幸福的事,不是孩子能夠拿幾次的第一名、也不是自己能賺多少的錢,
而是全家人,健康、幸福的在一起!
雖然是這是一件最平凡、簡單的事情,
但是這卻是一個家最幸福的事!
讓我們一起為自己家庭的幸福努力,一起守護我們最寶貝的孩子吧!
資料來源 http://tw.myblog.yahoo.com/nanny-diary/article?mid=2979&prev=3831&next=2796&l=f&fid=12
******************************************************************************
小心!危險就在寶寶的身邊 遊戲場所危險大剖析 | |||||||||
採訪撰文/卓文惠
採訪諮詢/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林月琴 | |||||||||
根據美國消費者安全委員會統計,每2.5分鐘就有一名小孩因遊戲設施而受傷送醫。一年超過20萬名孩童深受遊戲場傷害之苦,且四分之三發生在公共場所。遊戲場所潛藏的危險到處都是,有一些意外是可以避免的,如何替孩子選擇安全的場所遊玩,就得靠家長的關心與注意。 危險的遊戲場 幼兒常去玩耍的遊戲場所,裡頭所潛藏的危機是我們無法想像的,兒童意外事故頻傳,但是真正被報導及被大眾正視的問題卻少之又少。公園的周遭環境家長有先了解過嗎?裡頭兒童常用的遊樂器材是不是有按時維修?這些都是帶孩子到遊樂場所應該先注意的事。 家長要注意什麼? 家長帶孩子到戶外遊戲時,到底應該注意什麼或是先做什麼才可以避免意外的發生呢? 「到了遊戲的場所,家長應該先替孩子評估,這種遊戲設施是不是對孩子來說是具有危險性的,」對著許多粗心的家長,林執行長語帶責備的說。 家長除了要了解設施是否安全之外,也要清楚的了解小朋友自己本身是不是有能力使用這個設施。「3歲的孩子手部肌肉的發展不足,勉強玩攀爬架就有可能造成危險」林執行長說。最好的方式就是家長在孩子玩之前,先仔細的檢查一遍或是親自動手去摸摸、碰碰,看看設備是否穩固有危險。 小朋友玩心很重,越叫他不要這樣做,他卻偏要,真是令家長頭痛。林執行長提供家長一個小方法,當孩子在遊戲場出現危害自己身體的行為時,爸爸媽媽可以叫小朋友到一旁去罰站,禁止他當時使用這個設施,一次不行,第二次再增加罰站的時間,自然可以有效抑止小朋友違規的行為。 除此之外,帶小孩出門之前,先訂定一些基本的規則,「等一下你不可以跑來跑去,不然媽媽要處罰妳歐!」讓孩子先有心理準備,才能有效的預防一些不可知的意外。 不過,要避免孩子發生意外傷害,最好的方法還是父母自己要有完整的照護。家長平常就須對環境有完整的了解及對各種意外災害的照護方法能夠有充足的知識,才是避免意外發生的最好方法。 另外,不管什麼時間跟場合,讓孩子都在自己的視線範圍內,千萬不要因為家長的一時疏忽,而造成無法彌補的遺憾。 | |||||||||
(取材自媽咪寶貝雜誌)
資料來源http://www.enfamama.com.tw/stage4/mamabox/s4baby03_17.as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