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4日 星期五

新生兒腦力發展

新生兒腦力發展

糾結的電線~新生兒腦力發展
和孩子在家獨處時,你是否常對著孩子喃喃訴說聽來的趣事;幫他換尿布時,又親又摸他的小手、小臉;有時甚至和寶寶討論今晚的菜單。也許你只是下意識的對著他說,或許你也認為,寶寶並不能瞭解。事實上,這樣的「談話」、撫摸的動作,不僅是和孩子情感的互動,也提供了刺激孩子腦力發展的機會呢﹗ 
等待塑型的黏土   
哈佛大學的生物神經科學家曾觀察新生動物的腦細胞,發現控制思想、情感的腦皮質,可塑性很高--就像一塊黏土等待著雕塑家塑型。其中大概有上兆的神經細胞,透過神經的刺激彼此溝通,形成聯結。   
當新生兒開始接觸世界,試著去瞭解外在世界時,獲得足夠刺激的腦細胞會加速形成聯結;而缺乏刺激、較少使用的細胞,則會逐漸萎縮。腦細胞聯結發展的程度,將會影響孩子日後學習、處理情緒等所能發揮的潛力。這樣的發展在三歲之前速率最快,而在往後的六年則漸趨緩。但這並非意味著,你必須去「訓練」他,或隨時隨地為孩子尋找「刺激」,因為過多與過少的關注,一樣都會造成孩子的壓力。   
既然如此,究竟要花多少時間和孩子相處,或進行哪些活動,才能給予適當的刺激,幫助孩子的腦力發展? 和孩子相處沒有公式   
這沒有任何神奇的公式可以套用,也沒有任何一項活動,可以確知是對孩子的腦力發展特別有利。確定的是︰孩子需要不同形態的互動。一些可以吸引他注意力及激發好奇心的活動,像︰逗逗他,撫摸他,和他玩一些簡單的五官遊戲、陪他聽音樂、說說話等,這些都是孩子喜歡的。   
不管從事任何活動,最重要的是配合你的孩子。孩子會透過肢體語言告訴你,當他別過頭去時,你可以知道,他不喜歡這樣的活動,或是累了,你便應該停止。在六個月前,孩子就可以因此學習到父母的行為是可以「預測」的,某些事會如預期發生︰當他哭時會有人來看他,當他笑時會有另一個笑臉相對,這個世界會回應他的需求。 孩子可以自己玩   
除了配合孩子的活動之外,你無須所有的時間都陪著他。當你忙於家事時,在安全的情況下,你可以給孩子一些玩具,他可以自行撥弄發出聲音或做出色彩變化;你也可以一邊做家事,一邊和他聊或玩躲貓貓的遊戲。這些玩具或遊戲,可讓他分辨自己和環境的關係,也使他瞭解到自己有能力使環境產生好的反應。孩子喜歡這些,同時這也是提供他學習、發展的重要課題。 
當我們在一起   
而當你家事告一段落,或需要休息時,你可以專心和他玩些簡單活動,共享一些時光。這些活動必須是你也喜歡和他共享的,而非為了刺激他的智能發展,更重要的是提供情感交流的機會。所以你也不須刻意安排,可能是換尿布時一個親臉的動作,一個深情目光的注視,或是靜靜的一段小睡,這些細微的互動,所提供的關懷、照顧和環境刺激,對他將來的心智、人格和人際關係的發展,都有很大的影響。   
新生兒的腦細胞,像是一團糾結的電線,等待理清。父母若是給予充份的愛與關心,可以幫助他健全的聯結發展,而能盡情發揮與生俱來的各項潛能。 作者:林明月






*****************************************************************
小小腦袋、聰明百分百胎兒的腦與神經發展
我雖然看不見自己的樣子,但是,我覺得我的頭好像大了點。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是因為我老是在想事情,喜歡問東問西嗎?嗯我想想啊一定是我太喜歡問媽媽問題了,所以頭才會變大,我想這應該代表我很聰明吧!而且,頭大大的看起來比較可愛呢!媽媽,妳說對不對啊?!   大腦是由一萬億個神經細胞組成,在出生前,胎兒就幾乎已經擁有全部的腦神經細胞,並且腦部各區的結構也已發展完成。 生命之初的腦部發展   
大腦是人類最重要的器官,主宰著我們的身體與心靈。在生命之初,卵子與精子結合成為受精卵後,細胞就開始快速分裂發展,神經細胞也在此時分化。   
在受孕後一週內,神經管(為腦、脊髓的雛形)已經成形,之後前腦、中腦、脊髓、腦幹(生命中樞,掌管呼吸與心跳)與小腦相繼出現;受孕五週之後,大腦皮質(掌管思考與意識)開始形成;而九週大的胎兒(約受孕後67週),腦的大小已經是六週時的四倍了。
胎兒的腦與神經系統   
之後,神經細胞不斷地分化、增生。到了懷孕第六個月(24週大的胎兒),由於控制意識思想的神經細胞正在發育,所以,胎兒對於外界的聲音、動作變得更加敏感。同時也因為大腦發展趨近成熟,所以胎兒的睡眠、清醒週期也逐漸建立。如果,用特殊儀器測量胎兒此時的腦波變化,會發現胎兒的腦波與新生兒的腦波十分地類似。   
到了懷孕的第七個月,胎兒幾乎已經擁有的全部神經細胞,並且腦部各區的結構也發展完成,只有少數區域會在出生後繼續增加細胞數量。不過,如果胎兒此時出生,反射動作以及動作協調性仍是不夠完全。等到出生後,新生兒一接觸到外界的感官刺激,神經細胞之間便開始快速地連結,於是形成複雜的大腦神經網路。 準媽媽多用心,寶寶腦部發育更健康   大腦發育的敏感期是在受孕後的三週至五週半(懷孕的第二個月),而大部分的婦女此時並不知道自己已經懷孕,若是沒有注意讓胎兒受到傷害,將會使得神經管缺損,而造成無腦兒、脊柱裂等先天性畸形。因此,準媽媽最好從準備懷孕開始,就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也要避免抽菸、喝酒與隨意服用成藥,才能確保胎兒腦部發育正常。   
除此之外,從準備懷孕開始,準媽媽要多多攝取含有葉酸的食物(包括:深綠色蔬菜、牛奶、蛋黃、酵母和全麥穀類等食物),或是經由醫師處方額外補充葉酸。因為葉酸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是胎兒腦部和脊柱發育所必需的營養素,如果胎兒缺乏葉酸,會導致細胞分裂和成長受損,自然有可能影響胎兒腦部和脊柱的正常發育。   
到了懷孕中後期,只要準媽媽有足夠的營養、充份的休息,胎兒的腦部就能循序漸進地發展。不過更重要的是,準媽媽要隨時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太大的壓力,並且經常要藉由說話、音樂、遊戲、觸摸等方式與胎兒互動,如此一來,準媽媽不但能藉由多元的刺激促進胎兒腦部的發展,也能增進親子間的感情,真是好處多多呢! 參考資料:
1.
洪蘭(2000)。嬰幼兒神經與語言的發展。輯錄於0~3歲嬰幼兒發展研究彙編》。台北:信誼基金出版社。
2.
《聽,寶寶在說話》
Kyra Karmiloff & Annette Karmiloff-Smith原著,黃又青譯,信誼基金出版社,20001月。
3.
《懷孕Q&A寶典》
Christoph Lees, Karina Reynolds & Grainne McCartan原著,黃淑俐譯,信誼基金出版社,19994月。

作者:奇蜜親子網專業編輯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4930&prev=4970&next=4929&l=f&fid=67








********************************************************************************

開發寶寶左右腦

※打造聰明寶寶:
  要使你的寶寶變得更聰明,將來成為優秀人物,那麼就從促進寶寶左右腦協調發展開始吧。

  人的左右腦功能有所不同,右腦又稱為藝術腦,偏向於藝術思維,生活中的感性體驗主要由右腦掌管,它負責管理音樂、聲音、圖形、繪畫、色彩、感情、空間認識、想像、創造等方面。

  左腦偏向於科學思維,屬知識型腦,負責理性思維和分析,它掌管文字、言語、符號、分析、計算、理解、推理、判斷等方面。

  而右腦指揮身體左半部的眼、耳、口、手、腳的運動;左腦指揮身體右半部的眼、耳、口、手、腳的運動。身體左右部分的運動機能也會促進相對應的半腦的發育發展。不過,左右腦不是各自完全分開來的,畢竟,我們的大腦是相通、相互合作的,所以,只要家長全面的給予各種刺激,不偏重某種方法或學習,對於左右腦都能夠有幫助。

☆不要重左輕右:
  爸媽在開發寶寶智力時,常會犯「重左輕右」的錯誤,也就是很注重開發寶寶的左腦,即邏輯思維能力,如數學、符號、文字、邏輯分析等,卻忽略了對右腦,即形象思維能力的開發。

  所以,平時父母除了知識上的教育外,也要多多安排圖像、藝術層面的學習,讓寶寶左右腦都得到啟發。

★激發左右腦均衡發展:
  要使小兒左右腦得到充分發展,必須從嬰幼兒開始培養。爸媽可以對寶寶進行多方面的訓練,並輔以適當的營養補充。

*1歲內寶寶以右腦為主:1歲內絕大多數的資訊是透過視覺圖像來獲得的,因此透過刺激促進視覺發展,將有助於右腦的發育。爸媽可以常給寶寶看些簡單的彩色圖片,如小動物、生活用品等以刺激寶寶的視覺。同時讓寶寶聽兒歌或講些童話故事,這些語言資訊可促進左腦開發,為日後語言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1~3歲幼兒左右腦同步開發:寶寶的語言能力發展迅速,左腦處於活躍期,右腦同時快速發展,此時爸媽可給寶寶看圖識字,同時教他將圖片分類、排序,以訓練他的邏輯思維能力,並在看過圖片後加以提問,以培養他的語言思維能力。此外,可以教寶寶背誦一些唐詩有助於左腦的開發。另外,可以加強美術,音樂方面的能力,對於啟發右腦將有所幫助。

*補充促進腦發育營養食物:左右腦的發育與兩種營養物質有密切的關係,即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之一稱為DHA(腦黃金)及另一種為ARA(花生四烯酸),它們對增強記憶與思維,提高智力都很重要。以下食物含有上述兩種營養物質,不妨給寶寶多吃,如魚類、核挑、花生、胡蘿蔔、玉米、南瓜、番茄、豆製品、乳類、蛋類等。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6iCm4TORExSCE__7u24-/article?mid=280&prev=281&next=279&l=f&fid=10







********************************************************************************
  
有效開發寶寶的創造力
**5個技巧+4個方法**
  創造力是每個寶寶原本就具有的能力,只是,父母有沒有順應寶寶的發展,給予更多的機會及鼓勵,使其湧現豐富的創造力。

老師詢問一群幼稚園寶寶,磚頭有什麼作用?
回答:「磚頭可以造房子。」
回答正確。但這個回答還不夠令人滿意,於是,繼續再問:「小朋友,想一想,磚頭還有什麼作用?」
令人十分驚訝的是,寶寶七嘴八舌地說,竟然說出了幾十個用途。
「磚頭可以鋪路面。」
「磚頭可以做花園。」
「磚頭可以搭橋。」
「磚頭還可以拿來當武器打壞人!」

  這些天馬行空、無拘無束的創造性思維令人欣喜。而這種創造意識的引導和培養正是幼兒早期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的課題。創造力,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創造力是指提供新穎的、獨創的、具有社會意義的產物,如科學上的發現、文學藝術創作;而廣義的創造力是指從事就創造者本身來說是新穎的、前所未有的活動,幼兒的創造力是指後者。

◇創造力的特點:
1.獨立性,即與眾不同。
2.多向性,舉一反三,善於從不同角度想問題。
3.跨越性,思維多變、跳躍。
4.綜合性,善於巧妙結合,形成新的系統。

  只要用純真、樸實的眼光來看寶寶,就不難發現他們各個天生就富有獨創性的舉動,例如他們會把沒有生命的枕頭當作會哭鬧的寶寶,他們會將周圍看到的事物編成故事,他們在角色遊戲中扮演警察、醫生、教師等。

◆培養創造力的5個技巧:
  創造力是可以培養的,而且幼年時期是創造力的基礎時期,下面提出幾個方案,供家長參考。

□鼓勵探索
  鼓勵寶寶多提問題,即使寶寶的問題不合邏輯、天馬行空,家長都不需要去責怪寶寶,或打壓寶寶。

□激發興趣
  寶寶是具有主動性的個體,他的活動受興趣支配,爸媽必須留心寶寶表現出來的興趣。對爸媽來說,在任何時候,啟發寶寶的興趣,應該比給寶寶某些知識技能更重要。

□注重實踐
  寶寶的思維和想像都是在感知運動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三歲前的寶寶思維與想像是在動作、活動中進行的。沒有主動參與活動,就沒有創造力的發展,例如搭積木,爸媽可以和寶寶一起按說明書上的要求搭建一座房子、一輛汽車,但是當按圖索驥的遊戲做完以後,爸媽可以啟發寶寶:讓我們用積木搭一座橋吧。雖然說明書上沒有現成的設計,得靠我們和寶寶共同創造,但這卻把遊戲的創造性反映出來,也許這座橋搭建得不盡如人意,但可貴的是,它是我們和寶寶的創作。

□強調鼓勵
  鼓勵和表揚,對一個寶寶創造才能的發展具有神奇的效果。世界著名的匈牙利鋼琴演奏家安多•弗德斯,回憶他7歲那年,父親讓他幫忙做家事,他努力認真的態度得到了父親的讚許:「謝謝你啊,你做得真好!」這位著名鋼琴家說:「每次當我回憶當時的情景,都使我熱淚盈眶。」這是他後來發展的強大動力之一。

□引導思考
  爸媽必須抓住一切可能的機會,引導寶寶從生活中去攝取各種人生經驗及知識,並讓寶寶親自去嘗試解決問題的方法。

◇加強創造力的4個方法
  實施創造力的教育,當然也有方法,方法得當,事半功倍;方法不當,事倍功半。

■引導法
  當寶寶老是在媽媽身旁問這問那,這是寶寶積極的好事,爸媽應十分珍惜,抓住這個有利時機進行創造性思維的開啟。

■參與法
  讓寶寶多動手、多動口、多聽、多思索,鼓勵他們去做才能累積未來創造的素材。

■練習法
  建議爸媽為寶寶提供一個實際練習活動的場所,例如肥皂泡的遊戲,爸媽和寶寶就一起製造肥皂泡、一起吹,同時講述肥皂成泡的道理,以激發寶寶創造力的萌發。

■遊戲法
  特別推薦以下幾種遊戲:自己製作玩具的遊戲,如摺飛機、做紙船等;表演遊戲,準備一些道具,讓寶寶扮演童話故事中的各種角色;即興發揮的遊戲,也可以說是藝術創作表演,甚至可以是喜劇的滑稽表演。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6iCm4TORExSCE__7u24-/article?mid=279&prev=280&l=f&fid=10








****************************************************************************

研究:5個月嬰兒大腦即有成人意識水平

【大紀元2013年04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張秉開綜合報導)法國神經學家19日在《科學》雜誌發表最新人認知心理學研究報告,發現5個月嬰兒大腦對周圍環境的反應即具有成人的水平。 巴黎高等師範學校(Ecole Normale Superieure)的神經科學家們觀察了80名5、12、15月大小的嬰兒大腦對人臉照片的反應,發現嬰兒和成人的視覺皮層相同區域的腦電圖變化特徵很相似,只是嬰兒的腦電圖變化幅度小。
實驗中,在給嬰兒觀看人臉照片時,會同時響一聲鬧鈴來吸引嬰兒。然後,通過嬰兒頭上戴著的腦電圖測試帽,記錄嬰兒視覺皮層的活動、腦電的波幅等。發現嬰兒5個月大時,在和成人相同的視覺中樞區域就出現較弱的腦電反應,只是反應時間長(反應慢)為900毫秒;但是,長大一些後,腦電反應明顯增強,反應時間縮短(反應變快)為750毫秒。
主導這項研究的科學家西德‧歐伊德(Sid Kouider)認為,「研究結果令人滿意,說明嬰兒在5個月大時也可能更早一些的時候,就表現出和成人意識一樣的神經反應。」
西德‧歐伊德認為這項為期五年的研究,觀察的是大腦的功能,而不是嬰兒具體的思維活動,需要更多的實驗來說明「嬰兒無法用語言表達的心理活動」。
幾十年來,這些法國神經學家一直通過觀察嬰兒的眼球運動,來研究人的記憶、認知、理解等心理發展課題,但是由於人腦的電生理變化太過複雜,所得到的研究數據還不足以解釋各種人的心理發展現象。
(責任編輯:李茹嵐)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9917&prev=19919&next=19915&l=f&fid=6






****************************************************************************

男孩女孩「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