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4日 星期六

小兒常見內、外科疾病症狀、遺傳疾病全解析

小兒常見4大類型症狀

小寶貝剛接觸到新的世界,難免會出現大大小小的症狀,而這也讓爸比媽咪的內心感到不安與煎熬!因此,面臨孩子常見的異常症狀時該如何拿捏?哪些情形可以稍微延遲就醫?而哪些狀況是拖延不得?小兒科專家帶爸比媽咪輕鬆了解並區分輕重緩急!
孩子生病了,細心Take care

對於小兒常見的不適症狀或疾病,從過年至今以腸胃炎居多,耕莘醫院新店總院小兒科加護病房主任陳培濤說明:「患者出現嚴重嘔吐、腹瀉甚至脫水情況,至於引發腸胃炎的病毒以諾羅病毒居多。」
小兒科常見問題
總體來說,小兒科常見的問題主要分為呼吸道、腸胃道、皮膚等三大類。臺安醫院小兒科部新生兒科主治醫師卓瑩祥特別指出:「至於嬰幼兒常見的發燒,其實身體的任何部位發炎都可能引起發燒,所以不特別歸類。另外,皮膚問題也是幼兒的常見不適,像小孩穿太多衣服流汗容易引發熱疹;除此,最常見的就是過敏性的異位性皮膚炎。」
Type1呼吸道
1感冒、咳嗽
呼吸道疾病最常見的即是咳嗽、流鼻水等感冒症狀,有些孩子會伴隨發燒。卓瑩祥醫師解釋:「若為上呼吸道感染多半會慢慢自行恢復;假如出現中耳炎、肺炎、甚至敗血症、腦膜炎等併發症,代表情況嚴重。」
症狀治療
治療感冒以症狀治療為主,卓醫師指出:「不一定要以藥物治療感冒,只要患者多喝水、多休息亦可恢復。可是咳嗽、流鼻水等情形會令寶寶感到不舒服,可請醫師開立藥物來緩解。」另外他也提醒不立刻服用抗生素或類固醇。抗生素的作用主要是治療細菌感染引起的併發症,倘若沒有併發症即先服用抗生素,可能會產生抗藥性;再者,服用抗生素可能會造成孩子出現過敏、腹瀉等副作用。
建議觀察時可把握2個重點:(1)寶寶是否真的只是感冒?(2)是否出現併發症?若為一般小感冒可先自行觀察,如果小孩身體很不適甚至有發燒,則應就醫檢查。
是感冒?還是過敏?
有時咳嗽、流鼻水並非起因於感冒,而是氣喘等過敏性疾病,這類孩子接觸過敏原不一定會氣喘,但可能會出現慢性咳嗽、打噴嚏、流鼻水等情形,不易與感冒區分。
再者,治療氣喘與治療感冒的用藥不同,感冒是症狀治療,過敏性疾病除了控制症狀,還可能需要使用支氣管擴張劑,甚至局部類固醇等長期控制的藥物。因此,發現家中幼兒咳嗽、流鼻水許久都不見好轉,或是家族有過敏性體質的遺傳,應讓醫師診斷是感冒或過敏體質再選擇適當的藥物治療。
2發燒
體溫中樞控制發燒熱度
發燒亦為幼兒的常見症狀,但人是否會因為高燒不退而破壞腦部細胞?卓瑩祥醫師表示:「生理學上是有可能。」人體器官必須在一定的溫度才能正常運作,假如體溫太高,腦部,肝臟、心臟、腎臟等細胞都可能壞死,不過一般狀況下體溫控制中樞運作正常,會讓體溫上升到一個溫度,例如40便停住。
兩種情況破壞體溫控制中樞
不過體溫控制中樞在兩種狀況下會被破壞並失去控制能力:

1
腦膜炎:腦炎直接破壞體溫控制中樞,導致體溫無限制上升造成身體器官、腦部等壞死。卓瑩祥醫師表示:「腦膜炎是腦部疾病,像有人在退燒後腦部出現後遺症,其實並非發燒引起,而是腦膜炎造成。」因此,也許有人發燒高達40
,退燒後即安然無恙;而有人發燒到39,退燒後腦部卻出現後遺症,其實是由腦膜炎造成。

2
對麻醉藥過敏,破壞體溫控制中樞。卓醫師舉例,患者進行開刀麻醉以後,手術進行到一半發現體溫上升到42
4方法,聰明替寶寶退燒
孩子發燒時,找出發燒的原因最重要。
關於幫寶寶退燒的方法,陳培濤主任建議依孩子的情況按時使用醫師所開立的退燒藥。此外,陳主任指出:「發燒的過程會誘發體內的免疫系統對抗外來病毒」,可是他在臨床上常遇到家長太過在意寶寶發燒,要求醫師開立退燒藥馬上降低體溫,不僅可能會造成孩子低體溫的機會,亦會阻礙體內產生適當的抗體。
所以當孩子在發燒時,找出發燒的原因最重要,如果是病毒感染,急性期體溫比平常高約0.51原則上是正常的生理反應,只要孩子活力食慾沒有影響,退燒藥的服用可以在體溫大於38.5時使用,若孩子有抽筋的病史,使用退燒藥的時機建議是在38即可服用。
1溫水擦澡
在幫寶寶退燒時,有些家長會以酒精或溫水幫寶寶擦拭身體,對此陳主任表示:「建議使用溫水擦拭。」雖然以酒精擦拭的散熱效果快,可是血管亦很快收縮,造成體內的熱度難以排出而體溫更加升高,令孩子更不舒服。
對此,卓瑩祥醫師進一步補充:「酒精擦拭的降溫原理亦即酒精會蒸發、散熱,體溫會迅速降低;可是酒精會讓皮膚表皮的血管收縮、降低血流,如此一來體內的熱就難以散出。」降溫效果不僅短暫,之後還會讓身體長時間難以散熱,產生反效果。
2肛門塞劑,不適用於小小孩
除了使用口服退燒藥退燒,還可考慮肛門塞劑,不過卓醫師提醒:「肛門塞劑不適合6個月以下或有腹瀉症狀的孩子。」由於肛門塞劑的降溫效果比口服藥強,恐會造成年紀較小的幼兒體溫瞬間降太低,他也曾遇過小孩使用肛門塞劑產生很厲害的反應,不只降低體溫亦降低血壓,甚至造成休克。
因此,6個月內的寶寶使用口服退燒藥即可。另外,有腹瀉的孩子亦不適合使用肛門塞劑,否則會導致腹瀉更嚴重。
3衣著適度
孩子有發燒症狀時別讓他穿太多衣服,即使他已經燒到39,一旦父母發現他有打寒顫、發抖等現象,就會再幫他增添衣物,卓醫師分析:「小孩會冷是對發燒的反應,並非真的冷,反而要讓他穿少一點以便散熱。」
4輕微發燒增加免疫力
身體受到一些感染,發燒是正常的免疫反應,卓醫師解釋:「身體受到病菌侵襲會動員白血球去抵抗,此時會釋放讓體溫上升的物質,所以發燒代表白血球已經在動員。」如果這時去降低溫度,會阻止白血球對抗細菌、病毒,反而影響身體的免疫功能。所以孩子發燒卻沒有很不舒服的情況,不一定要強迫降溫。
一般而言,肛溫或耳溫達38.5
以上,小孩才會感到不適,此時可以幫他退燒;若38.5以下則讓他試著以抵抗力打敗細菌、病毒。
別再迷信冰枕散熱!
另外,無論孩子的年紀多大皆不建議使用冰枕,卓醫師指出:「冰枕也是利用散熱方式來降溫。可是冰枕散熱部位也只限於頭部,散熱效果不佳。」而且冰枕雖能降低頭部溫度,但也同時降低腦部的血液循環,若這時腦部的血液循環降低則可能造成腦部傷害。
Type2呼吸困難
1支氣管發炎
對食物或藥物過敏,也會造成呼吸困難。
幼兒患有呼吸困難多起因於支氣管發炎、過敏反應或慢性的呼吸道疾病,像是氣喘、哮喘等。陳培濤主任表示:「特別是近來的天氣變化大,孩子易遭受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因而出現咳嗽、流鼻涕等情形,嚴重還可能會呼吸困難而些微氣喘。」不過有些家長會以為孩子呼吸困難是氣喘,但其實是病毒導致氣管發炎,建議家長帶孩子到醫院進行評估,若細支氣管炎處理不當可能會惡化,甚至引發肺部發炎。
另外,卓瑩祥醫師解釋,2歲內的寶寶由於支氣管構造的管徑細小,稱為「細支氣管」,發炎時很容易被痰堵住,如此會影響氧氣的進出、造成呼吸困難,引發類似氣喘的症狀。
2過敏
有些孩子對食物或藥物過敏等,也會造成呼吸困難。卓醫師舉例,對盤尼西林過敏的孩子一旦施打盤尼西林,可能會造成呼吸道收縮變緊,無法吸入空氣而休克,稱為「過敏性休克」。然而,這情況不同於氣喘的過敏,氣喘的過敏症狀主要是慢性咳嗽或呼吸些微急促,不會突然休克。因此,當孩子對藥物過敏時一定要主動告知醫師。
3心臟問題
心臟病也會引發呼吸困難的症狀,例如:心臟衰竭等,藉由呼吸補償身體缺氧。因此,當孩子的呼吸困難似乎不是起因於呼吸道,則需要考量心臟問題,尤其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幼兒,有呼吸困難時要注意是否為心臟衰竭。
4吸入異物
至於異物卡在氣管的案例偶爾也會看到。小孩玩玩具時不小心將玩具放在嘴巴吸進去。原則上,假如寶寶沒有氣喘體質亦沒有心臟問題,最近也沒感冒卻突然出現呼吸困難的情況,卓瑩祥醫師提醒:「可能要懷疑孩子吞入異物。」
活動力低或無法進食,應就醫
一般而言,造成呼吸急促的原因有多種,通常會建議家長帶孩子就醫。陳培濤主任說明:「當孩子因為呼吸急促導致活動力明顯下降或無法進食,較重要的指標是晚上因為咳嗽、甚至喘到無法入眠時,應盡快就醫。」而醫師在處理時會先評估喘的程度,一般分為輕度、中度、或重度。
經評估後確定是氣候變化或其它過敏原導致的氣管收縮而引發的氣喘時,會讓他進行支氣管擴張的吸入,如果孩子同時伴隨發燒或第一次發作時,則會視狀況來進行X光檢查。
完整內容請翻閱《媽咪寶貝》102.4月號
卓瑩祥
學歷:臺大醫學院醫學士、長庚大學醫務管理碩士
經歷:臺大醫院兼任主治醫師
臺安醫院醫務副院長
現任:臺安醫院教研副院長
陳培濤
學歷:臺大醫學院醫學士
經歷:臺大小兒神經科研究員
現任:耕莘醫院新店總院小兒神經科主治醫師、加護病房主任
臺大醫院小兒神經科兼任主治醫師
【更多精采內文,請看
〔媽咪寶貝〕2013年4月號
;更多活動訊息歡迎來
〔嬰兒與母親facebook粉絲團〕
看看唷!】
諮詢/臺安醫院小兒科部新生兒科主治醫師卓瑩祥
   耕莘醫院新店總院小兒科加護病房主任陳培濤
資料來源http://mag.chinatimes.com/mag-cnt.aspx?artid=19164&page=5





***********************************************************

寶貝健康,爸媽安心!剖析小兒外科13大常見疾病

家有寶貝的您一定知道,「18歲以下看兒科」的正確就醫觀念。那麼,什麼時候又該到小兒外科報到呢?事實上,「小兒科」之於「小兒外科」的關係,就如同「一般內科」與「一般外科」一樣,當18歲以下的孩子經醫師判定有動手術矯治的必要,就建議由專業的小兒外科醫師,陪伴您一同細心呵護孩子的健康。
小兒外科手術知多少

看著孩子平安健康一天天成長,就是父母們最大的心願。可是即便夫妻雙方完全無任何異樣,卻仍可能有些缺陷會悄然無聲的找上孩子,關於小兒常見的外科疾病,還有哪些重點是爸爸媽媽必須了解的呢?
這些問題,找小兒外科準沒錯!
隨著生育率下降,家長更將心力集中投注在孩子身上,不少過去並未特別受到關注的疾病,今日卻必須接受放大鏡檢視,所幸現今的醫療技術進步,多數孩子都能及早發現問題並接受妥善的治療。國泰綜合醫院外科部顧問醫師陳德芳強調:「兒童的身體並非僅是成人縮小版,無論在疾病型態、病程演變等,都隱藏了諸多不同之處,更需要悉心的照料。」小兒外科主要處理的問題可分為下列幾類:
1)先天異常矯治──如舌繫帶過緊、多指、併指等。
2)胸腔呼吸系統、泌尿系統異常手術──如氣胸、疝氣、陰囊水腫等。
3)腫瘤相關手術──如神經母細胞瘤、肝母細胞瘤、畸胎瘤等。
4)胸腹外傷手術。
5)胸腔鏡、腹腔鏡微創手術。
6)與婦產科合作,提早在產前發現、評估小兒外科疾病,並進行適當的處理──如腹裂畸形等。
7)其他。
針對上述第6點,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外科主任魏拙夫替我們補充說明:「孕媽咪進行產檢的同時,的確可能透過超音波提前診斷出胎兒異常,若胎兒的畸形問題需要出生後立即接受手術(比方說腹裂畸形等較嚴重的問題),媽媽進入產房時小兒外科醫師也會在一旁待命,為接手治療做好預備。」
手術真的「能免則免」嗎?
不忍看著孩子幼小的身軀被推進手術室,有的家長會對外科手術抱持著「能免則免」的保守態度。舉例來說,腹股溝疝氣有腸子、卵巢卡在腹壁縫隙的可能,若未及時治療或許將導致器官發黑壞死;另外如隱睪症,兩歲前是治療黃金期(兩歲後可能產生永久性退化),這些症狀若置之不理,不僅有機會危及性命,更可能帶來一輩子的影響。
但是,也有一些需要開刀的疾病可以暫緩手術繼續觀察,比方說小朋友常見的臍疝氣,雖然一出生就明顯隆起,但可以持續觀察至三、四歲,多數孩子會隨著年紀增長逐漸痊癒,少數孩子才需要考慮動刀治療。
可考慮延後手術時間的狀況
陳德芳醫師叮嚀,若孩子符合下列三項條件中任何一項,則建議考慮延後手術進行的時間:
1)年紀太小
孩子的年紀越小進行手術的難度也越高,且新生兒體重輕、身體器官發育未臻成熟,若非必須緊急動刀搶救的腹裂畸形、腸阻塞等,則可延後手術時間,以降低手術風險。
2)術前健康有異狀
若病童手術前罹患重感冒、嚴重流鼻水、咳嗽有痰、發高燒等,或者有其他全身性症狀,則建議延後手術時間,避免因為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增加缺氧風險,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在進行外科手術前,醫師也會再次進行術前麻醉評估,確認手術能否如期進行也同時保護孩子的安全。
3)無手術急迫性
如同先前所提及,若是臍疝氣、隱睪症等疾病,可以暫時先觀察一段時間,若無改善再考慮動刀治療。
麻醉方式的選擇原則
常使用的麻醉方式有插管麻醉、吸入性麻醉(面罩式麻醉)、靜脈注射麻醉(朦朧麻醉)、喉鏡麻醉等,並且會由專業麻醉科醫師在一旁嚴密監控血壓、心電圖等,安全性非常高。
至於麻醉方式的選擇,魏拙夫主任表示,小兒外科醫師會與麻醉科醫師進行討論,考量小朋友年齡、手術複雜程度、手術部位而決定。一般來說,手術時間短暫(30分鐘左右)的手術,可以使用靜脈注射麻醉和面罩式麻醉,但如果手術時間較長,基於安全考量會選擇插管麻醉。再者,為避免孩子緊張怕生而哭鬧影響到手術順利進行,選擇全身麻醉比局部麻醉更為安全,舉例來說,如超過6個月大且手術複雜程度低,可使用面罩式全身麻醉。
手術時間較長,基於安全考量會選擇插管麻醉
門診手術v.s.住院手術
我們應該將門診手術理解為「不住院手術」,因為無論是門診手術或住院手術,施行的地點皆在開刀房而非診間。基本上,較為簡單的手術都可採取門診手術方式,通常醫師會請小病人晨間保持空腹到院手術,術後在恢復室觀察兩小時,待麻醉清醒、確認無不適或其他異狀後即可返家休養。
魏拙夫主任表示,當病患年紀越小,麻醉的風險也會隨之提升,為了安全起見會建議術後住院觀察,但一般來說,醫師會視手術大小、病人狀況再決定需不需要住院,一方面顧及醫療不應浪費,另一方面考量長時間待在醫院恐有感染疾病之虞,也因為上述的原因,醫師會盡量將手術縫線藏在傷口內不用拆線,既降低醫療資源的浪費,也免除孩子對就醫的恐懼。
小兒外科13大常見疾病
針對小兒常見外科問題,我們向醫師請教後統整出13大常見疾病,淺顯易懂的帶您更進一步認識這些和健康息息相關的重要資訊。
1 舌繫帶過緊
症狀
「舌繫帶」位於舌頭下方,主要功能為牽動舌頭攪拌食物並幫助吞嚥,也對說話咬字發音的正確度有一些影響。當舌繫帶較厚、較短、粘連到接近舌尖位置,將會使舌頭捲曲、向上翹的能力受到限制,此一症狀我們稱為「舌繫帶過緊」。陳德芳主任解釋,舌繫帶過緊有明顯的家族遺傳史,建議若孩子有伸出的舌尖呈「W」形、舌頭無法舔到上唇等現象,應該就醫進行進一步的確認。
對孩子的影響
1)發音困難:舌繫帶過緊的孩子,可能會有發出捲舌音(如:之、吃、師、日等)或彈舌音(如:達、他、糖等)的障礙,嚴重者若未即時接受矯治,日後也可能必須接受語言治療。
何時開刀較恰當
舌繫帶過緊雖然對健康並無影響,但若防礙到正確發音的學習,這時可以和醫師討論動手術的可能性。舌繫帶切開術安全性極高,年紀很小的寶寶甚至無需麻醉可直接施行剪開手術,已經長牙的幼童麻醉後也可快速完成手術。術後孩子可能因為疼痛而口水直流,但通常過幾天就會恢復正常,只要術後癒合狀況良好,可依醫師指示帶孩子做一些簡單的復健活動,促進舌頭的靈活程度。
什麼是「上唇繫帶過長」?
上唇繫帶過長易使門牙中央縫隙過大,甚至可能出現說話「漏風」的情況。處理上唇繫帶過緊有兩個較為合宜的時機,一是6個月大長牙前、二是4歲後長永久齒前,但上唇繫帶過長幾乎不會影響口腔功能正常運作,多半是因為齒列美觀才考慮接受治療。
2 斜頸
形成原因
斜頸並非指習慣性傾斜脖子的姿勢,其形成關鍵在於頸部胸鎖乳突肌(頸大肌)變緊甚至出現纖維化硬塊所致,往往和寶寶在媽咪腹中長期胎位不正、生產時頸部肌肉受傷攣縮等因素有關。
症狀
與其他外科疾病相比,斜頸沒有這麼容易被察覺,若家長觀察到孩子睡覺都只轉向同一側,或者可從頸部側面摸到肌肉腫塊,便應及早至醫療院所進行檢查。典型的斜頸會出現下列症狀:
1)頭傾向受傷那一邊,總是面朝著對側上方。(2)臉部及眼睛大小不對稱。(3)頭枕骨歪斜不正。(4)頸部可摸到很硬或很頸的腫塊(5)雙肩的高低不一致。
對孩子的影響
剛出生的寶寶脖子還未硬挺,要診斷斜頸的確有一些困難度,不過,如果家長有足夠的警覺性,在寶寶34個月大甚至更早也有機會及早發現。斜頸雖有可能隨年紀漸長獲得改善,但如果家長一直未察覺孩子有此問題,又未多加注意孩子的睡姿,可能會因此導致臉部不對稱、頭型扁平歪斜。
何時開刀較恰當
剛出生幾個月的寶寶不一定會建議開刀治療斜頸,原因在於只要家長勤幫孩子熱敷按摩並讓孩子趴睡,幫助加速肌肉軟化,矯正的效果不見得會比物理治療差,約78成的小朋友可以藉此痊癒。陳德芳醫師表示,過去在門診中追蹤過患有斜頸的孩子,只要在家中勤於復健,後來仍需要開刀治療的比例低於一成。一歲以後,剩下23成嚴重肌肉纖維化的小朋友,只要藉助開刀妥善治療,也能夠獲得很好的改善。


陳德芳


學歷: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醫學士/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醫療機構管理研究所碩士
經歷:國泰綜合醫院一般外科主任/臺灣醫務管理科學學會常務理事/臺灣消化系外科醫學會理事/國泰綜合醫院外科部部主任
現任:國泰綜合醫院外科部顧問醫師及一般外科主治醫師

魏拙夫
學歷: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醫學士
經歷:美國田納西州范登堡大學小兒外科進修/美國田納西州曼斐市兒童醫院小兒外科進修/臺北榮民總醫院外科部主任/陽明大學外科學科主任/小兒外科醫學會理事長/外科醫學會常務理事
現任: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主任
* 資料來源:【媽咪寶貝】201212月號。http://www.mababy.com/





**********************************************************************

解答新生兒常見的7大狀況
·         採訪撰文/魏婕綝 諮詢/萬芳醫院小兒部胸腔科主任黃亮迪、臺安醫院小兒科部新生兒科主治醫師卓瑩祥
新手父母不能不知!
「寶寶呼吸為什麼咻咻的聲音?他有氣喘嗎?」、「貝比的黃疸怎麼還沒退?」……。開心迎接新生兒的誕生,無論做了多少準備,爹地媽咪仍不免感到驚慌失措、手忙腳亂。對於剛面世的寶寶,怎麼細心呵護才正確?請專家來說明!

新手父母不能不知!
關於新生兒狀況,萬芳醫院小兒部胸腔科主任黃亮迪指出,臨床上最常見的即為黃疸、吐奶、溢奶、尿布疹。臺安醫院小兒科部新生兒科主治醫師卓瑩祥補充,眼屎多也很常見。

新生兒有哪些常見狀況?
而新生兒出生的常見狀況,依照時間的發生如下:
狀況1》黃疸
嬰兒出生35天後,黃亮迪主任表示,會開始出現黃疸。多為生理性黃疸,可是若寶寶的食慾不佳、奶喝不多、營養不足,可能造成黃疸指數超過標準,生理性黃疸即變成病理性黃疸。當黃疸指數大於血中濃度,每100C.C.超過1516毫克黃疸量,可能需要住院照光治療。如果寶寶吃得好、水分足、尿排得順、按時解便,黃疸指數多數不會太高。因此,體重增加順利,不易產生黃疸;若體重掉得太多,容易有黃疸出現。
卓瑩祥醫師說明,寶寶剛出生時不會有黃疸,但會慢慢累積,當看到寶寶的皮膚有明顯的黃、或驗血發現異常,大約是23天後。
生理性黃疸
所謂的生理性黃疸,卓醫師表示,喝母奶的嬰兒會比較明顯,此為正常現象。至於喝配方奶的寶寶,若沒有其它病理性問題,約出生23天後開始出現黃疸,一週時皮膚最黃,再慢慢降下來、約23週即退掉。
至於餵母奶的嬰兒,黃疸較久、退得較慢,在出生一週其皮膚最黃,之後不會繼續高、也不退,黃疸值可能維持1112之間,大約滿月後才會慢慢退,不過,如果兩個月大還是明顯的黃,則要注意,可能不是因為母奶引起,而是其它原因造成。
雖然有人認為黃疸過於嚴重時,別讓寶寶喝母奶,可是卓瑩祥醫師認為:「此法有效,但沒有必要。」母乳性的黃疸退得較慢,但其實對嬰兒沒有傷害。如果因此停掉母奶,之後要餵可能就沒有乳汁,因此犧牲餵母奶的機會,反倒可惜!
病理性黃疸
有些黃疸是起於病理性因素,黃亮迪主任表示,包括蠶痘症、代謝性疾病,或其它感染等。卓瑩祥醫師說明,感染會使肝臟代謝疸黃素的能力降低,造成黃疸時間延長。
對於蠶豆症寶寶的黃疸現象,卓瑩祥醫師指出,蠶豆症寶寶因為紅血球有缺陷,所以退的速度較慢。其處理方式與一般相同,當檢查結果發現黃疸值過高,就需要就醫照光;如果黃疸值沒有過高,可以讓它自己退。
當寶寶回家後,家長該如何評估黃疸?黃亮迪主任表示,首先,先看寶寶的臉是否黃黃的,不過有時會難以分辨黃跟紅,此時可以對著寶寶的鼻翼壓一下、手放開,藉此觀察膚色。因為鼻翼的部位較硬,較易觀察。
在輕輕擠壓後,會壓開皮膚的一些微血管,比較好看皮膚底色。如果臉很黃,進一步檢查寶寶的胸部或大腿,如果膚色黃到大腿,表示黃疸程度高,建議盡快就醫;如果沒有,則可以再觀察一段時間。
狀況2》吐奶、溢奶
當一天吐奶超過23次,即要注意,有可能是腸胃道阻塞等引起。
之所以寶寶容易吐奶或溢奶,黃亮迪主任表示,因為寶寶喝的奶量會漸增加,但他的胃沒那麼快撐開,喝多時,奶會溢出來、吐出來。當溢奶、吐奶後,他會比較不舒服,常會有躁動、哭等情況。
何謂溢奶?
所謂的溢奶,是乳汁從嘴角、鼻孔流出來。黃亮迪主任說明,溢奶是正常情況,因為新生兒的食道括約肌還不是很成熟,收縮不是很有力,所以姿勢稍微移動,胃裡的東西容易逆流。
何謂吐奶?
溢奶,是因為胃的上半部一些奶滿出來;至於吐奶,黃主任解釋,是胃的下半部收縮,像汽球排空一樣擠出去,使食物呈噴射狀吐出去、吐得較遠,有一些距離。吐奶較屬於病理性;溢奶是生理性。
除了胃的下方塞住而造成寶寶吐奶,卓瑩祥醫師表示,胃食道逆流亦是引起吐奶的其中因素。成人的胃食道逆流,是胃酸跑到食道,造成胸口有灼熱感;嬰兒也會有胃食道逆流,即是乳汁從胃裡流入食道,造成原因是胃跟食道的交界「賁門」尚未發育完全。一般而言,當胃在消化蠕動時,賁門是關閉,以免蠕動太厲害,壓力大,把胃裡的食物往上擠。然而,嬰兒的賁門還未發育好,奶喝多時,胃蠕動,會將奶往上壓,加上他哭、扭,更易導致吐奶情況,不過,此為正常現象。
大量吐奶一天超過3次,要注意!
可是,寶寶不會因賁門未發育好,而經常性大量吐奶。卓醫師提醒,如果寶寶吃完每一餐,沒有扭動或大哭就會吐奶,即是異常。當一天吐奶超過23次,即要注意,有可能是腸胃道阻塞等引起。
因此,當大量吐奶次數,約為11次或231次,而且,嬰兒的體重持續增加,則不用過於擔心。如果吐的量太多,導致無法吸收營養、體重下降,則要注意。總的來說,主要依據是寶寶的體重與吐的次數來評估。
如何計算大量吐奶?
卓瑩祥醫師表示,寶寶吐奶5C.C.10C.C.,吐出來得量算少,類似溢奶,可能是吃太飽造成胃食道逆流,不算大量吐奶。所謂大量吐奶,是吐出的奶接近吃進去的一半量以上。
2 ideas,減輕溢奶
至於改善寶寶溢奶的方法,黃亮迪主任表示,如果溢奶量多,不妨考慮減少奶量,改成少量多餐。像4小時餵一次奶,因為間隔時間長,寶寶肚子餓而會喝得多,胃裝不下時就會吐出來,他認為:「別隔這麼久餵、一次餵這麼多量。」另外,如果寶寶吐奶的頻率增加,可能幽門狹窄或腸子阻塞,建議盡快看小兒科醫師進行評估與治療。
除了少量多餐,卓瑩祥醫師說明,可以調整餵奶姿勢,躺著餵比坐著餵容易胃食道逆流。
再者,容易溢奶的嬰兒,別讓他在吃完奶後就馬上讓他躺著,可以稍微抱直一陣子,甚至到他完全睡著,因爲完全睡著的孩子不會扭動,能減少溢奶情況;此外,寶寶躺下時,也可以稍微將他的上半身墊高,別完全平躺。
狀況3》眼屎多
新生兒的眼屎多,是因為鼻涙管阻塞造成。嬰兒出生時,鼻淚管還沒發育完全,所以不會那麼暢通,可是眼淚正常分泌,所以會有眼淚多,或眼淚乾掉後變成眼屎。卓瑩祥醫師也特別說明,鼻淚管阻塞常常兩眼的阻塞程度不同,造成嬰兒的一邊眼睛的眼屎較多、另一邊較少。通常幾個月後,鼻淚管就會長通了。
按摩眼窩,促進鼻淚管發育
父母也可以幫寶寶按摩眼窩,按摩的目的為:1.鼻淚管的通道很小,眼屎容易塞住,按摩可以擠出其中的眼屎。2.按摩能促進發育。不過,即使不按摩也會自己長好,主要是時間性的問題。如果到1歲,鼻淚管還是不通,則要讓眼科醫師檢查。
除此,雖然眼屎多是因為鼻淚管阻塞造成,但也可能是寶寶的眼睛發炎。所以區分的方法為:發炎,會有發紅反應,就像結膜炎,眼裡有血絲、眼皮看起來腫腫的、眼睛看起來一大一小。
何謂鼻淚管?
鼻淚管是眼睛跟鼻子的相通地方。卓瑩祥醫師說明,人隨時要分泌眼淚,否則眼睛會乾掉,可是分泌眼淚時要有地方疏通,不然眼淚會溢出來,而疏通的地方即為鼻淚管。
狀況4》皮膚問題
媽媽身上的女性賀爾蒙會經由胎盤跑到嬰兒身上。
新生兒常見的皮膚問題,包括脫皮、毒性紅斑、痤瘡、脂漏性皮膚炎、汗疹、尿布疹等,該如何處理?
1.脫皮
脫皮是正常現象,黃亮迪主任說明,胎兒還在母體時,皮膚泡在羊水,寶寶出生後皮膚會慢慢脫落換成新的皮,新生兒換皮屬於正常現象,不用太擔心。
2.毒性紅斑
至今醫學尚未證實嬰兒長毒性紅斑的原因,卓瑩祥醫師指出:「毒性紅斑是正常現象。」毒性紅斑的特徵為一塊塊紅疹,像蚊子咬、中間會起小水泡。全身都可能會長毒性紅斑,不過幾小時後立即消失,也許早上長,下午就不見了,變成正常皮膚;但沒多久發現其他部位又長一顆。
對於分辨是蚊子咬或毒性紅斑的方法,如果蚊子咬引起的紅疹,需要好幾天才會消腫;但毒性紅斑通常幾個小時候就消失了。再者,衣服蓋住身體的地方,蚊子咬不到;但毒性紅斑仍是會長。
通常小孩在出生約56天開始會長,滿月過後就比較不會。老一輩的人稱為「胎毒」,認為媽媽懷孕時沒注意飲食,造成毒素停留體內,但實際上沒有任何醫學根據、而且沒有毒性造成。不過,並非每個新生兒都會長。
3.新生兒痤瘡
新生兒座瘡的原理跟青春痘一樣,卓瑩祥醫師以青春痘為例,因為體內的賀爾蒙不平衡所以會長痘痘;嬰兒也會賀爾蒙不平衡。
當他還在母親體內,媽媽身上的女性賀爾蒙會經由胎盤跑到他身上,所以嬰兒剛出生時血液含有很多女性賀爾蒙,加上生殖系統還沒發育、無法自行分泌賀爾蒙;因此,從出生時很高的女性賀爾蒙會瞬間降低,產生劇烈變化,因而長痘痘,如果沒發炎則不用刻意擦藥,而寶寶體內帶有的母體賀爾蒙約半個月至一個月會慢慢消失,痘痘也就退掉。
對於新生兒座瘡的好發部位,黃亮迪主任說明,可能在額頭、臉頰、下巴、脖子附近,特徵為紅紅、細細、小小,像米粒狀的疹子。但如果疹子的面積愈來愈大、有點化膿、甚至滲出液,例如:青春痘化膿或皮膚看起來爛爛的,滲出透明色、黃色的液體,表示發炎情況嚴重,即要就醫。
之所以寶寶的皮膚會發炎,因為他在母親的肚子的羊水裡時,是無菌的環境。
寶寶出生後接觸空氣,空氣有灰塵、帶有細菌,一旦接觸皮膚,就在考驗他的皮膚免疫系統。
有些嬰兒的皮膚敏感,髒東西附著後,皮膚容易產生過敏反應,會局部起疹子。再嚴重,裡面發炎,可能變為皮膚炎或濕疹,如果溼疹起的部位多,就要注意是否為異位性皮膚炎。
4.脂漏性皮膚炎
脂漏性皮膚炎看起來一塊塊,像傷口結痂、會起黃色的屑,常出現在頭皮、眉毛等皮脂腺較多的部位。脂漏性亦即脂肪漏出來,因為皮脂腺過於旺盛,卓瑩祥醫師表示,有些新生兒的皮脂腺旺盛可能與母體賀爾蒙有關。此為過渡現象,通常13個月後情況會變少,只要進行一般清潔即可,不用擦嬰兒油或藥物。
另外,臨床上也有發現過敏體質的新生兒容易長異位性皮膚炎,由於他們的皮脂腺較為發達,所以脂漏性皮膚炎也較為明顯。因此,除了觀察寶寶的脂漏性皮膚炎,如果臉頰會現紅斑、有分泌物,會癢,可能是異位性皮膚炎。
5.汗疹
汗疹在臺灣很常見,卓醫師特別指出:「長汗疹的情況冬天多於夏天。」因為夏天熱,父母會讓寶寶穿得少,但冬天天氣冷,會讓小孩穿很多,大人穿兩件,可能讓寶寶的穿45件,造成體溫過熱因而長出紅斑紅點,如果保持透氣、涼爽,疹子過幾天就會消掉。
除此,當寶寶被包覆過多時會增加排汗,汗水蒸發則可以散熱,而且四肢末端散熱較多,於是手腳變得冰冷,更讓父母擔心寶寶手腳冰是因為冷,繼續幫他加衣服,但其實完全相反。其實,父母不妨檢查寶寶的身體,如果寶寶的手腳冰冷,但身體在流汗,此時,正確做法是將他身上的汗擦乾、減少衣服讓身體散熱,過一些時間手腳會慢慢回暖。
6.尿布疹
寶寶的屁屁包太厚或大小便完沒立即換尿布,容易紅屁屁。
將寶寶的屁屁包得太厚,或大小便後沒有立即換尿布,很容易紅屁屁。另外,有些尿布疹會引發念珠菌感染。卓醫師解釋,念珠菌是種黴菌,人的皮膚都有黴菌,如果皮膚沒有發炎或缺損,它無法傷害皮膚,但在悶熱、濕熱的環境,身上的黴菌就會侵入正常的皮膚造成發炎,最常見的香港腳即是念珠菌感染引起。
至於辨認方式,尿布疹是紅紅的一片,念珠菌感染是圓圈狀紅疹伴隨脫皮脫屑,一般尿布疹不需治療,念珠菌感染則需要局部擦藥。預防方法,建議別讓寶寶穿得太多、注意換尿布,除此,餵母奶的嬰兒很容易解便,也容易有尿布疹,因此第一個月新生兒要勤換尿布。
至於其它皮膚問題,黃亮迪主任說明,除了寶寶的皮膚接觸不潔的空氣而引起過敏,有時喝奶也會造成過敏,像有些過敏體質的寶寶因無法適應奶蛋白,會有出疹子情形。
狀況5》排便問題
排便的次數與形狀,每個嬰兒的情況不同。通常母親生產3天後,準備出院回家,醫院的醫護人員,都確定寶寶沒問題,才會讓媽媽帶回家。卓瑩祥醫師指出:「此時,新生兒的糞便樣子即是標準依據,以此比較即可。」
喝母奶,便便是稀水狀
正常而言,喝母奶寶寶與配方奶寶寶的解便狀況不同。黃亮迪主任解釋,喝母奶的嬰兒,一天大便次數可能達67次;也有35天才解一次,糞便是稀稀黏黏、酸酸的,而且少有便祕、腹瀉情況。
卓醫師也補充,喝母奶寶寶的大便次數會較多,且幾乎是餵完奶他就解便,糞便量可能是一些些。進入第2個月後,大便次數明顯減少,甚至會發生好幾天才大一次,主要是母奶完全被吸收。
喝配方奶,便便是黏稠狀
而喝配方奶的寶寶,規律的排便次數通常為一天12次、最多3次。黃主任提醒:「如果一天解67次,可能是腹瀉,需要注意。」
喝配方奶小孩的糞便呈現泥狀、黏稠或軟便,比較偏綠色。卓醫師分析,因為奶粉不好吸收,所以會添加很多鐵,沒有被吸收的鐵質會被解出來,就使大便呈現綠色。
3種情形造成便便有血絲
1.腸壁黏膜落脫
如果有持續3天以上便中有血絲,最好就醫。
在寶寶的糞便發現血絲通常要特別注意,不過,卓醫師表示有時候有血絲是正常現象。他解釋,腸胃道的腸壁有黏膜,黏膜跟皮膚一樣,因為新陳代謝會脫落,但通常黏膜的脫落量很少,不易用肉眼看出來,尤其是餵配方奶的寶寶因為大便的殘渣多,較難看出其中的黏液。
然而,餵母奶嬰兒的糞便因為比較稀水狀,混雜一些黏液即可能被看見。若黏膜脫落的量多一些,連底下的微血管也一起脫落,就會有些微出血情形。不過那是血絲而非流血,出血不會連續性出現。萬一連續性出現甚至愈來愈多,可能是異常現象,像腸胃炎,細菌感染等。
2.便祕
除此,便中有血絲也可能是寶寶解的次數較多,腸胃輕微腹瀉而解出血絲便,或是嬰兒便祕,解便過度用力造成肛門破裂等。黃亮迪主任提醒,如果有持續3天以上便中有血絲,最好還是就醫。
卓瑩祥醫師補充,因肛裂造成的糞便中有血絲,血絲跟大便是分開的,血黏在大便上,而非大便裡本身帶血。不過,最重要的是要改善寶寶的便祕,否則傷口癒合了,沒多久又復發,傷口也很難痊癒。
3.腸胃炎
當父母觀察寶寶的便便,黃主任指出,發現腹瀉的糞便形狀是糊糊、散散的,有一些沒有消化的顆粒,還算正常;如果便便像水一樣稀,而且幾乎沒有經過消化,可能是腸炎。
寶寶有腸胃炎時因為肚子痛,也會比較哭鬧、不想喝奶;胃不舒服時還可能會吐,甚至肚子也會漲氣,嚴重時還可能發燒。因此,卓醫師提醒:「除了觀察大便,還要看小孩是否有其他異狀。」
黃主任總結,一個月大寶寶的排便顏色應是黃色到綠色之間,但絕不是灰白色。如果解出灰白色的便,得留意膽道系統可能有疾病,像膽道閉鎖、肝炎等。以膽道閉鎖而言,即是膽汁被阻塞住了,缺乏膽汁,大便不會被染色,糞便呈現灰色的。
排便正不正常?跟自己比!
另外還有一個重點,卓瑩祥醫師提醒:「寶寶的排便,自己跟自己比較。」原先一天解34次便,突然好幾天沒解且看起來不舒服;或原本糞便稀稀水水卻突然解很硬的大便;或是成形的大便突然變得稀水等,突然間劇烈改變,同時嬰兒不舒服地哭鬧、不吃奶、嘔吐,代表可能生病了。
狀況6》呼吸系統 呼吸咻咻?呼吸道發育中
嬰兒剛出生時,鼻子會發出「ㄍㄥ、ㄍㄥ」的聲音,特別在一個月後聲音會變大,黃亮迪主任分析,主要造成原因是包覆在喉頭的軟骨系統還未完全成熟。當寶寶漸漸長大,空氣的需求量增多,可是他的呼吸道還沒完全發育,包括鼻樑、咽喉、或聲帶周圍等皆不夠寬,空氣進去就造成阻塞,因此呼吸時會發出聲音。就像窗戶,如果只開一個小縫,風大時空氣進來,會發出咻咻聲。
嬰兒的呼吸聲音大也可能是「軟喉病」造成。黃主任說明,由於喉部的構造較軟,呼吸時,胸腔有個負壓力把肺撐開,如果呼吸道尚未穩定,大氣壓會把喉部結構壓下造成塌陷,即發出類似打嗝聲音。
因此會出現三個現象:1.空氣流通不順暢、呼吸聲音大;2.有口水或分泌物時會加大音量;3.呼吸較困難。不過,到了6個月喉部構造發育得較好,聲音會慢慢變小。僅少數因為軟喉症問題而長不大,呼吸費力,造成嘔吐、肺炎及一些心肺功能衰退,而需要開刀治療。
給時間,等它長好!
通常等寶寶34個月發育較完全,鼻子就不會出現聲音。因此,卓瑩祥醫師指出:「給時間去發育。」但是如果12歲仍是如此,鼻子構造可能有問題,要去耳鼻喉科檢查。除此,如何區分鼻子發出聲音是因為過敏或感冒造成?一般來說,感冒時會流鼻涕,當鼻涕太多就會卡住呼吸道、會常咳嗽。不過,正常小孩偶爾會咳嗽,因為要清理塞住的地方,不過咳幾聲或打個噴嚏就停了。
另外,有些嬰兒的鼻子塞得較厲害、每天有鼻屎是正常現象。在幫寶寶清理時,如果鼻屎離鼻孔不遠能挑出來、或能以吸球吸出來,則可以清理。如果鼻屎在鼻子很裡面,最好不要清它以免愈推愈裡面,再者,鼻子裡的鼻管較狹窄,硬吸可能造成受傷、甚至吸出血絲,使鼻子塞得更厲害。
敏感現象過敏體質
嬰兒打噴嚏是鼻子沒發育好,對冷空氣會暫時敏感。
對於嬰兒常出現打噴嚏情況,卓醫師指出,也是起因於鼻子沒發育好,所以對冷空氣有暫時性的敏感現象,但不代表有過敏體質。像幫嬰兒洗完澡後,在擦乾他身體前,他會因為身上濕濕的而打噴嚏,其實是因為他對溫度變化所產生的敏感現象,將身體擦乾、衣服穿上即沒事了。
狀況7》內分泌系統 胸部大,受母體賀爾蒙影響
有時,會發現新生兒的乳房較大,特別是女嬰,甚至會分泌一些乳汁,稱為「魔乳」。黃亮迪主任解釋,主要受到母親的內分泌、代謝泌乳激素的影響造成,偶爾男寶寶也會有胸部較大的情況,家長不必過度擔心。
然而,當乳房脹大、紅腫,卓瑩祥醫師提醒,可能是乳腺發炎。當乳腺組織因為新陳代謝較快而受到刺激,會產生發炎情況。會腫、碰到時會痛,也會讓寶寶會哭鬧,此時需要治療。如果只是胸部硬硬的,屬於正常情形,約一個月後就消失。
除了乳房腫大,有時新生女嬰會出現類似月經的情形,黃主任表示:「也是母體賀爾蒙作用在女嬰的子宮內膜上。」雖然女寶寶的子宮還沒發育好,但她有子宮、卵巢,對女性賀爾蒙會有反應,所以就像成年女性月經來,子宮內膜脫落而流出血來,因此女寶寶的外陰部出現些微血絲、或像白帶的黏液是正常的,滿月後會慢慢消失。父母可以在幫她換尿布或洗完澡後,用棉棒輕輕地將分泌物擦拭乾淨即可。
何時該帶寶寶上醫院報到? 3指標:活動力、喝奶量、體重
新生兒出現哪些狀況就要緊急就醫?卓瑩祥醫師指出:「有3個觀察重點:活動力、喝奶情況、體重是否增加。」如果這3個狀況都沒有問題,寶寶就是健康的,就算他常哭鬧,但他吃得很好、活動力好、體重有增加,即不用擔心。否則,當寶寶生病了,像感冒、腸胃炎、腦膜炎等,這3部分不會正常。
正常的寶寶,尿布一天會換到5片,而且,通常喝完奶不久後就解尿。因此,觀察寶寶的尿量很重要,如果奶喝得少、吃不好,尿量也會減少,倘若尿布一天換不到3片,有可能會導致脫水。而脫水的寶寶,其皮膚會變得乾燥、沒有彈性。
黃亮迪
學歷:臺北醫學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經歷:萬芳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
現任:萬芳醫院小兒部胸腔科主任
臺北醫學大學兼任臨床助理教授
卓瑩祥
學歷:臺大醫學院醫學士、長庚大學醫務管理碩士
經歷:臺大醫院兼任主治醫師
臺安醫院醫務副院長
現任:臺安醫院教研副院長





*****************************************************************************
兒童次專科大蒐集()

延續前幾期本刊追蹤兒童次專科的報導,本月號將繼續帶爸爸媽媽們了解其他的兒童次專科。讓天下父母面對寶貝的痛痛與不舒服,可以有第一步的判斷與了解的依據喔!
採訪撰文/吳慧敏;諮詢/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吳俊仁、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小兒加護中心主任戴任恭、馬偕紀念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主任劉希哲、馬偕紀念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紀鑫、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小兒科主任穆淑琪(以上依筆畫順序排列);感謝/臺灣新生兒科醫學會;模特兒/俏皮弟弟亦宏;攝影/檸檬巷館】
分門別類更專業──兒童急診醫學、兒童重症科、兒童血液腫瘤科、兒童感染科、新生兒科
前幾期本刊為各位讀者詳盡追蹤兒童次專科的成立目的與緣由,已經介紹過:兒童消化科、兒童心臟科、兒童過敏免疫及風濕科、兒童胸腔科兒童神經科、兒童內分泌科、兒童腎臟科還有讓您意想不到的兒童遺傳科/新陳代謝科。所有兒童內科次專科的疾病診斷、醫療照護及門診建議。
這一期即將介紹兒童急診醫學、兒童重症科、兒童血液腫瘤科、兒童感染科、新生兒科,讓您一次將資料掌握住。在此,仍是要提醒各位爸爸媽媽們,18歲以下的兒童與青少年,身體正值發育階段,與成人的發病症狀或治療方式不盡相同。因此,提醒您,18歲以下的孩子生病時,記得請掛兒科的門診喔!
提醒您,18歲以下的孩子請掛兒科的門診喔!
前期提要
「小兒次專科」與「兒童次專科」的說法其實都相同,一般我們常聽到的就是:「寶寶生病了,要趕快帶他去小兒科……」。近年來,倡導未滿18歲的兒童與青少年請掛兒科門診,主要用意在於兒童和青少年因為身體發育或是成熟度都與成年人有明顯的不同。
但是許多在青春期間已「轉大人」的孩子,出現的醫療行為卻是──到成人門診就醫,因此,許多醫師不斷呼籲18歲以下的患者建議掛兒科門診。為避免混淆用詞,故有些醫療院所開始將原本的小兒科更名為兒童專科或是兒童暨青少年科門診。
為什麼要分科?
兒童次專科的分科上所表示的意義在於,需要針對各種病狀進一步專研與專精,才足以面對病症的成因,也讓病患得到更為妥善的照護與治療,這也是次專科需要成立的原因之一。若是您在小兒科的門診表上,有看到醫師專長下又加註過敏免疫類風濕科、胃腸科等……這就表示該小兒科醫師具備有其他「次專科」的專長。
家長在短期間內若是不確定孩子生什麼疾病,不確定孩子哪裡不舒服,建議先到一般附有兒科的醫療處所(包括醫院、診所等)就醫並做初步的診斷。若需要進一步治療與詳細的診斷,兒科醫師會主動再轉診給其他的次專科醫師,減少看錯科的機率,因為只要是受過兒科專業訓練的醫師,都應具備初步鑑別與診斷的能力!
兒童急診醫學
緊急第一線
兒童急診為兒童專科下的次專科領域,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吳俊仁表示,小兒科住院醫師的受訓取得兒科專科證書後,進一步進入小兒急診室接受兩年的次專科資格訓練,經考試合格後即擁有兒童急診醫學次專科的資格。
兒童急診醫學的特色,在於兒童的身體絕不是成人的縮小版。吳俊仁院長表示,像是新生兒(出生一個月以內稱為新生兒)的病程進展非常快速,大人的心跳停止通常為心肌梗塞,而孩子最大的原因是呼吸道疾病所引起意外窒息。因此在醫療診斷上也非常的不同。
診斷與照護
兒童急診的範圍非常廣泛,吳俊仁院長表示,觀察生命徵象是診視兒童急診病患的第一步,像是心跳、呼吸、皮膚的顏色、血壓、溫度等生命徵象,必須立即做出最佳的判斷與處置,在第一時間中判斷病症對病人是否有立即的影響,生命跡象穩不穩定,有沒有生命的危險等,或是可透過抽血、照心電圖等理學檢查的方式,研判下一步需要外科抑或內科的方式診治,急診醫學是初步鑑別診斷與歸類的醫療處理。
此外,從病史中取得兒童的資料,也是急診醫學的重要依據。吳俊仁院長指出,受限於嬰幼兒的孩子還不會清楚的表達,因此從爸爸媽媽的口中詢問孩子的病史,便是一個重要的判斷來源。吳俊仁院長說道,「急診」,重點便是在「急」字,因此像是危急狀況如:呼吸困難、外傷、溺水、中毒、脫水等等緊急危害生命的狀況,由急診醫學做馬上的救治。
再者,詢問病史外,小於3歲以下的兒童需要透過專業醫師評估他們的外觀。而這個年齡層的兒童也特別容易受到細菌感染,威脅小兒生命的急症各式各樣,醫師有時候必須從基本的外觀做出迅速而正確的判斷。
兒童急診醫學做什麼?
吳俊仁院長表示,了解兒童急診醫學做什麼之前,必須先有一個觀念:臺灣目前的幾大醫學中心(像是:高醫、臺大、長庚、馬偕等),都設有兒童急診醫學,由兒童的專科醫師來診斷;而一些地區醫院的小兒科因為病人或許沒有那麼多,則由急診專科醫師的人力來負責。
兒童急診中,除了醫師累積的臨床經驗,有時候也需要侵入性的檢查才能確知結果,或是利用侵入性的醫療器具,立即搶救生命,如心肺復甦術或是插管的方式接上呼吸器輔助呼吸,達到呼吸通暢,維持肺部的循環。吳俊仁院長指出,嬰幼兒的心跳數與成人不同,1歲以下的嬰兒每分鐘約120次;26歲每分鐘約100次;6歲以上兒童每分鐘心跳次數為890次。此外,要注意新生兒的血壓約60mmHg(計算方式為:70+年齡*2。例如:4歲兒童的收縮壓是70+4*2=78 mmHg,舒張壓通常為收縮壓的一半)。
插管方式要注意
兒童與成人的插管方式不同,兒童必須使用直的插管形狀進行,在插管的辨別上,8歲以前當作兒童的急救方式,8歲以上當作成人的急診方式。而管徑的大小也隨著年齡的變化有不同的管徑,新生兒約3mm,急診室必須事先備妥不同的size的管徑。
除此之外,吳俊仁院長說道,觀察兒童的皮膚顏色,可以判斷微血管的回流時間(像是利用壓手指末端的方式,壓下去停頓幾秒後立即放開,便可簡單判斷微血管的恢復時間(capillary refill time)。微血管的恢復時間必須小於2秒,大於2秒表示循環不好,心肺功能有問題)。
另外,吳俊仁院長表示,常見急診醫學中的心肺復甦術由傳統的ABC更改為CAB。由2010年美國心臟協會、美國小兒科學會與歐洲國家都同意將ABC改為CAB,步驟如下:
步驟1:「叫」:呼喚、輕拍患者肩部,評估意識。
步驟2:「叫」:呼叫119救援。
步驟3:「C」:胸部按摩(Compressions),用雙手環扣用力按壓病患胸部,用手掌根壓、手指翹起,按壓處一定要是兩乳頭間的中間點,以防急救不成,反成傷害。18歲兒童可用手掌根壓胸;嬰兒小於1歲可用二根手指壓,按壓深度小孩約1/31/2胸廓深,且每分鐘大於要壓100次以上。
步驟4:「A」:為病患壓額抬下巴,暢通呼吸道(Airway)。
步驟5:「B」:檢查病患的呼吸系統(Breaths),以510秒鐘用看、聽、感覺的方式檢查患者有無呼吸,如無呼吸則予以吹2口氣,吹氣時須把病人鼻子捏緊。
新生兒CPR
新生兒CPR的方法施救者的兩手虎口環抱新生兒的胸部,兩手的大拇指併攏並貼於兩乳連線下的胸骨處,下壓深度為胸廓1/31/4,每分鐘100次以上,且需更頻繁的人工呼吸(301)
兒童重症醫學
救助第一線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心頭上的一塊肉,當聽到孩子因為重症疾病需要進入到加護病房時,對所有的父母都是一大衝擊與不捨。尤其,「重症」與「加護病房」中大大小小的冰冷儀器,和充斥在耳朵旁的點滴聲、機器聲所營造出的急促感氛圍,都讓孩子與父母倍感不安。
兒童重症雖然聽起來很可怕,但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小兒加護中心主任戴任恭跟我們表示,孩子與成人重症中有一個很大的不同,當孩子被送到加護病房時,雖然都是急症與重症,但與成人相比,兒童病人的呼吸、血壓及心跳等生理現象,會隨年齡而有不同嚴格監視標準,兒童病人的組織器官絕大部分是生理功能暫時失常,而非成人重症病人已是器官慢性老化或疾病末期,經重症團隊的適時救助後,會讓兒童恢復到正常一樣,這樣的結果也往往最讓兒童重症醫護人員感到欣慰與興奮。
戴任恭主任向我們解釋,像是常見溺水,敗血性休克、脫水及異物哽住、急性肺炎的孩子,雖然病情來勢洶洶,經過適當成功救助後,均可恢復正常,再享受快樂童年。
醫療診斷與照護
上述是兒童與成人重症上最大的不同,但重症的基本原則都以「適時救助」為主。戴任恭主任表示,要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的身體絕對不是大人的縮影,而兒童的生命力和危險性與成人相比也較為脆弱,對於周遭環境的改變比成人來得也較為嚴重。雖然在重症治療救助中,處理基本方針儘管與成人類似,但考量兒童的生理會隨年紀不同而有其特殊性及容許範圍,大部份處置也須要求精細與純熟的操作,再加上兒童較不合作,因此,應用在兒童重症的原則是相當不一樣的。
除此之外,兒童與成人在重症治療上所使用的醫療器具也有所不同。戴任恭主任舉例葉克膜向我們說明,葉克膜的管徑給予兒童的使用上與成人相形之下顯得較大,但,同樣抽出來的血量(以50c.c.來說),成年人也許無傷大雅,但對幼小嬰幼兒來說可能可能會對他們造成極大的生命影響。
因此就兒童重症醫學來談,也就比成年人的處理與治療來得更加困難。隨著醫療科技的發達,戴任恭主任表示,以高醫的兒童重症中心來說,很多在過去束手無策重症的兒童,現在都可以得到良好的救助,例如;肺高血壓使用吸入型一氧化氮,心肌炎使用葉克膜,呼吸衰竭症候群使用高頻的呼吸器。
全方位的醫療照護
兒童重症醫學目前分兒童重症病房與新生兒加護病房,戴任恭主任表示,兒童重症醫學是一個全方位的醫療團隊救護,不像成人重症進一步次分為其他次分科加護病房。兒童重症單位提供全方位的醫療救助與照護,由兒童重症科醫師與其他專科領域的醫師共同診治。目前高醫即是,每一位病童會有固定的專責主治醫師,除可照會其他次分科醫師,也會再安排一位次專科的主治醫師為『共同照顧醫師』,另外,還會定期及不定期邀請其他非醫師身份的成員,如營養師,社工師,臨床藥師,感染管制人員等專業人士一起討論處理對策。以達到全方位的『專科醫療』與『重症專業醫療』的協同共治。
戴任中主任指出,兒童重症病房的救助對象常是危險且危急的病人,若嚴格定義,又可分為若是新的病患從外院轉進,會從急診醫療搶救穩定後,視情況需要,會進一步轉入重症病房;或是在醫院普通病房的病患,因為病情轉危急而轉送到重症病房,需要緊急的救助,也稱為重症,兩者處理的情況有些為不同,但開始之初都以救護生命和維持生命跡象的穩定為基礎。
戴任恭主任向我們表示,此外,儘管兒科有分齡制度限制,然而,有些先天性病童從小被醫治成功到成年人均是同一疾病,則會尊重病人選擇,或由原先的兒科專科醫師擔任主要照顧者,或與成人相關醫師共同照顧。像是先天性心臟病,成長為成人先天性心臟病後,通常也會允許繼續在兒科重症或門診中繼續照護。
最後,戴任恭主任指出,孩子是上帝給予人類最好的禮物,現代的醫療與科技非常進步,父母在兒童被送進加護病房時,絕對不要放棄任何的機會。像是戴主任跟我們分享,臨床上碰過許多到院的兒童病情極為嚴重,例如心肌炎嚴重到沒有心跳,但是經過積極與妥善的救助後,兩個星期後病情也居然好轉。因此,除非是慢性無法救治的末期病人,否則在現代科技救助,是有很大的希望。







*************************************************************
兒童次專科大蒐集(中篇)
分門別類更專業──兒童腎臟科、兒童神經科、兒童內分泌科、兒童遺傳科
上一期本刊有為各位讀者詳盡追蹤兒童次專科的成立目的與緣由,並首先介紹兒童消化科、兒童心臟科、兒童過敏免疫及風濕科與兒童胸腔科的疾病診斷、醫療照護及門診建議。這一期即將介紹兒童神經科、兒童內分泌科、兒童腎臟科還有讓您意想不到的兒童遺傳科/新陳代謝科,讓您一次將資料掌握住。
在此,仍是要提醒各位爸爸媽媽,18歲以下的兒童與青少年,身體正值發育階段,與成人的發病症狀或治療方式不盡相同。因此,提醒您,未滿18歲以下的孩子生病時,記得請掛兒科的門診喔!
前期提要
「小兒次專科」與「兒童次專科」的說法其實都相同,一般我們仍常聽到的便是:「寶寶生病了,要趕快帶他去小兒科……」。近年來,倡導18歲以前請掛兒科門診,主要用意在於兒童甚至是青少年因為身體發育或是成熟度都與成年人有明顯的不同,但是有許多在青春期間已「轉大人」的孩子,出現的就醫行為便是──成人門診看診,但許多醫師仍不斷呼籲18歲以下的患者建議掛兒科門診喔。因此,為避免混淆用詞,故有些醫療院所開始將原本的小兒科更名為兒童專科。
兒童次專科的分科上所表示的意義在於,需要針對各種病狀進一步專研與專精,才足以面對病症的成因,與讓病患得到更為妥善的照護與治療,這也是次專科需要成立的原因之一。若是您在小兒科的門診表上,有看到醫師專長下又加註過敏免疫類風濕科、胃腸科等……這就表示該小兒科醫師具備有其他「次專科」的專長。
家長在短期間內若是不確定孩子生什麼疾病,不確定哪裡不舒服,建議先到一般附有兒科的醫療處所(包括醫院、診所等)就醫做初步的診斷,若需要進一步治療與詳細的診斷,兒科醫師會主動再轉診給其他次專科醫師,可以減少看錯科的機率,因為只要是受過兒科專業訓練的醫師都應具備有初步鑑別診斷的能力!
古有云:寶寶的成長階段為,一視二聽三抬頭,四握五抓六翻身,七坐八爬九發牙,十捏周歲獨站穩。
兒童神經科
成立目的
您有仔細觀察家中小孩日常動作的表現模樣嗎?像是孩子是否會出現不自主的眨眼睛、搖頭、或是晃腦的模樣?古諺有云:「七坐、八爬、九發牙」指的便是:七個大的寶寶已經學會坐立、八個月大的寶寶開始學習爬行、七個月大的寶寶進入長牙期。不過實際上,隨著每個孩子成長與發育的狀況不一,因此不是那麼絕對在某個時期一定會表現出該階段的發展狀態。但是仍需要請爸爸媽媽及所有家長們注意,當寶寶過了一段時間仍是沒有出現正常階段該有的動作發展時,就有可能需要評估與檢查是否有神經方面的問題喔!
因此,兒童神經科除了常見孩子生長發育的診斷外,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神經科主任何啟生醫師指出,就兒童神經科的診斷範疇來談,其類別與範圍極廣,主要評估兒童腦神經的生長與發育,其他像是孩子的動作發展、頭痛、頭暈、癲癇、抽搐、熱痙攣、意識不清、意識障礙、睡眠障礙、智力障礙,聽覺、視覺、語言障礙等,都屬於兒童神經科的範疇。
即便是智力發展、社會性適應、注意力不足或是過動症等異常、發育遲緩,也都可在兒童神經科尋求專業問診。另一方面,何啟生主任指出,孩童的生長發育不僅僅受到腦神經的影響,從孩子的體重、身高、頭圍的檢查中若是合併其他問題會再進一步會診兒童內分泌、消化營養或是遺傳等科別的專業醫療共同檢查。由上述的說明,我們知道許多問題的發生都與神經相關,這也是兒童神經科成立的目的,早期發現孩子異常,以期獲得良好的檢查與治療!
俗稱「羊癲瘋」的癲癇
癲癇又稱為羊癲風、豬母癲,古代的東西方皆普遍存在。由於醫學不發達,而將它當成魔鬼附身、邪惡的病,且往往對病人施以不人道的鞭打、驅魔等懲罰,對於癲癇病人也加以鄙視、唾棄。今日醫學發達,對癲癇、抽搐的病理,病因巳有很多的瞭解,在治療上也有很好的結果。然而,仍有一部份的病患病情無法被藥物控制,時而有發作的情形,也由於發作時怪模怪樣,癲癇的病患往往有人際關係和社交上的困擾,心理也會有自卑等的問題。摘錄自:何啟生醫師〈小兒痙攣癲癇治療須知〉
兒童神經疾病
何啟生主任指出,兒童神經門診中常見抽搐與癲癇的患者,癲癇患者的比例約有千分之7.5,常見6個月到5歲的小孩見因發燒所引起抽搐的問題,發生率為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頭痛的病患在而兒童神經門診中也常見,特別要注意三歲以下的孩子不會用言語表示頭痛,當他經常抱著頭持續大哭大叫時,建議趕緊帶孩子就醫檢查。而兒童神經疾病的問題極為廣泛,編輯就幾點常見的問題提出以下6點供各位家長知悉。

1
頭痛:
兒童神經疾病在門診中常見到為頭痛問題。何啟生主任指出,根據統計,十五歲以前的小孩有高達75%曾經有過明顯的頭痛,其中有5.3%是屬於偏頭痛。15.7%會出現經常性的非偏頭痛性頭痛,有一半的小孩則屬於非經常性的頭痛。引起頭痛的原因很多,像是感冒發燒、中耳炎、鼻竇炎、扁桃腺發炎、齒齦發炎或是腦部有腫瘤、腦膜炎、慢性硬腦膜下出血、水腦症等都有可能會引發頭痛問題。若是家長發現孩子(尤其是還不會言語的嬰幼兒)常出現抱著頭大哭尖叫或是說頭痛痛、噁心嘔吐都需要特別注意。

2
癲癇:
談到癲癇,許多人通常會想到患者突然發病的恐怖景象,像是身體四肢不斷地出現抽動,完全不省人事的狀貌;也會出現兩眼發白往上吊,猛力咬緊牙關,嚴重時會將舌頭咬傷等慘狀發生,癲癇發病的時間將會持續幾分鐘。引發癲癇的原因主要為腦病變導致腦細胞不正常的過度放電,據文獻統計,全世界人口癲癇的發病率大約為每一千人有三至七人。受到不同位置影響腦細胞的放電結果,在臨床上會表現出許多狀況,需請醫師診斷與檢查。

3
痙攣:
也稱為「抽搐」。主要為突然性的腦功能障礙。何啟生醫師在馬偕醫院小兒神經科衛教園地中撰文指出,痙攣指的是突然、短暫的腦功能障礙,引發不隨意的動作、知覺、自主神經系統或精神方面的症狀,這些症狀可以單獨或合併發生,且常伴隨知覺的改變或喪失。儘管抽搐與癲癇的發作症狀類似,但若小孩因為發燒引起的單純發熱性痙攣一次、兩次,並不稱作癲癇。而發熱性痙攣(體溫的急遽升高而引發抽搐的現象)的小孩約估五歲以下人口數的百分之三到四左右,病人最常以抽搐來表現。

4
妥瑞氏症:
常見眼睛眨呀眨不停、嘴角不自主抽動、或是搖頭晃腦等頭頸部會不斷出現重複性且不自主性的動作,都有可能被診斷為妥瑞氏症。何啟生醫師說明,臨床上妥瑞氏症的診斷須符合四個要件:有多發性的不自主動作;發生一種或多種的不自主聲音;發生年齡小於十八歲;持續時間大於一年者。

5
顏面神經麻痺:
人體的第七對腦神經稱作顏面神經,支配臉部各種表情和閉眼肌肉。一旦位於腦幹的神經核或是顏面神經的路徑受到損傷,會引起臉部一側的肌肉等功能喪失。顏面神經麻痺的發生率在十歲以下的幼兒為十萬分之三,而十歲至二十歲的發生率約為十萬分之十。發生的病因一般認為是因為病毒感染後,患者的免疫反應異常,造成的顏面神經的水腫、發炎、細微出血而引起的麻痺。

6
動作發展:
嬰幼兒的發展特徵包括粗動作、細動作、語言溝通、日常生活處理及社會性等四大領域。此外,視覺、聽覺等感覺機能發展也非常重要。這都與腦神經的細胞功能息息相關,人類神經細胞的相互連結也約在三歲左右大致完成,逐漸發達,0-6歲的孩子也是腦部發展重要關鍵期,因此要特別注意孩子是否受到腦部損傷,這都會影響他日後的行為發展。
醫療診斷與照護
何啟生主任指出,因神經問題所引起的疾病相當多元,醫師會依循不同的病史與症狀安排醫療設備為求診者做檢查。常見的神經學診察有神經學檢查、腦波檢查、睡眠檢查、神經傳導速度、肌電圖檢查、誘發電位檢查,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等影響學檢查、腰椎穿刺檢查、肌肉/神經切片檢查等多項儀。若在檢查與治療中發現不單是神經內科的問題時,將同時會診各科醫師一起為生命共同來把關。
門診建議
何啟生主任指出,若有上述所指的問題發生時,建議家長到兒童神經科門診安排檢查與治療,也可經由一般兒科初步檢查後,由醫師做轉診的程序。此外,各位家長可以利用兒童健康手冊上的「身心發展狀況」欄,在日常生活中看看寶寶有沒有達到該階段應有的期望發展狀況,或利用健保中的兒童健康檢查,請小兒科醫師檢查與診斷喔!
兒童內分泌科
成立目的 何謂內分泌
「醫師,怎麼辦?我家的孩子好像長不高?」這是目前兒童內分泌科的門診中最常碰到的疑問之一。尤其做父母的,總是會希望自己的孩子青出於藍,可以長高長壯,一旦發現孩子有生長異常上的問題,便開始憂心了起來。然而,兒童內分泌科的管轄範圍可不單只是生長發育喔。馬偕紀念醫院小兒內分泌科主治醫師丁瑋信表示,內分泌包含的範圍非常廣,腦垂腺是內分泌賀爾蒙的中樞,管各個腺體,包含甲狀腺、腎上腺、胰島細胞、和性腺等,散布在體內各處,相互聯繫與調節,統稱為內分泌系統。
內分泌系統負責調控動物體內各種生理功能的正常運作(另一個為神經系統),由分泌賀爾蒙的無導管腺體所組成,荷爾蒙又稱為激素,是一種化學傳導物質,自腺體分泌出來後,藉由體液或進入血液經由循環系統運送到標的器官而產生作用。
兒童內分泌目前的診治包含兒童生長遲緩、身材矮小、體重過輕、兒童肥胖、青春期發育延遲、或是性早熟,以及兒童時期的先天或後天性的異常,諸如先天性疾病、小胖威利症、糖尿病、甲狀腺及腎上腺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常見兒童內分泌疾病
兒童內分泌科常見的問題便是生長發育、甲狀腺疾病、身材矮小、糖尿病等。丁瑋信醫師指出,評估一個人的生長發育,主要依據孩子的身高、體重與頭圍,診斷出不足的地方在哪裡。一般來說,若是身高與頭圍正常,但體重過低,必須懷疑是否為腸胃問題,導致吸收不良或是攝取量不足;若是身高有問題,但體重、頭圍正常,就要懷疑是否為內分泌異常;若是身高、體重與頭圍都低,考慮是否為遺傳性的疾病。因此,引起身材矮小的原因有許多,必須同時從不同的面向觀察。

1
生長發育:雖然臺灣有越來越多的的孩子有肥胖的問題,但也有許多孩子有生長發育較慢或是矮小等問題,除了先天缺乏生長激素外,得到腦瘤或是接受腦部外科手術後等都可能出現生長發育的問題。丁瑋信醫師指出,這時候給予缺乏生長激素的兒童補充生長激素後,生長速度將會明顯加快。其他有些身材矮小但不是因為疾病(例如家族性遺傳)所引起,或是非生長激素的因素(如心臟病、營養缺乏等),需要透過臨床診斷才能進一步確定與治療。

2.
糖尿病:丁瑋信醫師表示,就小兒內分泌與成人內分泌引起的糖尿病不同。孩子罹有糖尿病主要以第1型糖尿病為主,但近年來受到兒童肥胖不斷上升,醫療上發現第2型糖尿病也出現攀升的趨勢。第1型糖尿病的病因主要是胰島素分泌不足,受到本身體質與環境因素的誘發導致身體產生對抗胰島細胞的抗體,當持續攻擊體內的胰島細胞而造成細胞的數量減少,無法分泌身體所需的胰島素時,就會發生糖尿病。第2型糖尿病主要為體內細胞對胰島素產生抗阻,但胰島細胞仍是有分泌胰島素的能力。
而第1型糖尿病的觀察方式,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三多一少的狀況,便是喝得多、尿得多、吃得多,但體重卻不斷減輕。因此,父母若是發現孩子常出現夜尿、尿床或是陰部黴菌感染,都要特別注意。胰島素持續缺乏嚴重時將會出現極度脫水、呼吸喘、肚子痛、昏迷等酮酸中毒的症狀。
醫療診斷與照護
針對內分泌系統所引起的問題常見於生長發育與糖尿病。內分泌必須視哪種原因所造成的發育問題投以正確的治療方式,丁瑋信醫師說明,缺乏生長激素的病人給予生長激素的療法,在合理範圍內使用,目前大部分的證據顯示並不會引起嚴重副作用,要特別注意,若有脊椎側彎的孩子,生長激素將讓脊椎側彎更為嚴重。
1型糖尿病以外來胰島素來補充。第2型糖尿病,主要的治療方法為降低胰島素阻抗,同時增加體內胰島素的分泌。糖尿病的症狀多從這三點來觀察,吃得多喝得多尿的多。丁瑋信醫師指出,若是被診斷出罹有糖尿病的孩子,大部分的家長無法接受孩子可能要終身接受治療。在醫療衛教中,透過糖尿病衛教團隊的教導,包括基本的自我照顧能力、胰島素的施打、監測及記錄血糖的技巧、飲食的注意事項和低血糖的處理等,學習控制糖尿病以降低發生併發症的機會。
門診建議
丁瑋信醫師指出,臺灣各學校有針對孩子的生長發育做把關的機制,若是身高體重出現異常會轉介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其他有關內分泌的相關問題,仍是需要各位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多多注意與留心孩子的任何變化,做到早期發現與治療的黃金時間喔。
兒童腎臟科
兒童慢性腎臟病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腎臟科林清淵主任表示,臺灣的末期腎病(以前俗稱尿毒症),在世界腎病統計中屬冠,也讓臺灣有洗腎島之稱。而臺灣兒童的洗腎病患據健保局重大傷病的資料統計每一百萬人相同年齡層的小孩中,臺灣有8.12位需要洗腎,美國則平均有15位孩子需要洗腎,此數值在背後顯示的意義,在於臺灣兒童腎臟病的防治上已有大幅進步,像是早期提倡迄今的兒童的泌尿道超音波篩檢與學童尿液篩檢。
此外,成人最常引起的洗腎原因為糖尿病性腎病變,糖尿病的病患由發病到嚴重蛋白尿的歷程大約需要經過十年的時間,再從嚴重蛋白尿到需要洗腎的時間又為十年,以此時間推斷,兒童慢性腎臟病的原因不在於此。兒童慢性腎臟病異於成人的原因,有四點:先天泌尿道異常、腎炎(腎絲球炎、腎間質腎炎)、遺傳性基因突變或是基因缺損,與腎臟毒害物質。其中,先天泌尿道異常與腎炎幾乎佔據兒童腎臟病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比例。此外,兒童與成人腎臟病的不同在於,兒童正屬於生長發育的階段期。

1.
先天性泌尿道異常:先天性泌尿道異常相較於腎炎的問題,容易進入末期腎病的機率高達6-10倍。建議早期透過腎臟及泌尿道超音波篩檢,可早期發現是否有異常的現象發生。

2.
腎炎:在臺灣會逐漸進行到末期腎病者最多的種類原發性為腎絲球硬化症,續發性為紅斑性狼瘡引起的狼瘡性腎炎(注意:青春期之前不會有蝴蝶斑與發燒的現象)。尿液篩檢是目前被視為不會讓身體疼痛,也可及早發現出腎臟疾病問題的檢測方法。不同的年齡層會發生腎病與慢性腎臟病的原因不同,小於6歲之前常見先天性結構異常或是基因問題;在6-17歲之間,要注意生化指標中的血清白蛋白、蛋白尿、高血脂與高血壓,尤其青春期對男生是個重要切點,男性賀爾蒙對腎臟不好,會讓腎臟疾病更加惡化,容易在之後則出現代謝症候群(高血壓、高血脂與高血糖)。

3.
基因問題:臺灣有兩個常見的基因腎臟問題,其一是法布瑞氏症,當出現為微量蛋白尿時,就必須開始進行酵素治療,可以早期保護好腎臟防止進入洗腎。其二為肝醣儲積症第一型,臺灣的肝醣儲積症第一型開始時往往先以低血糖表現,可以利用飲食治療控制,但是當糖代謝後變成酸,從腎臟排泄會傷腎,小學或中學時期開始出現血尿蛋白尿,會讓腎臟損毀進行到尿毒症。有些人則會出現肝臟腫瘤。

4.
腎臟毒害物質:臺灣坊間或是地下電臺常出現一些來路不明的藥物,或是有許多未經合格允許的藥物常會在街頭鄰居中好康逗相報,但這些有可能都是讓腎臟出現問題的兇手之一。
林清淵主任指出,臺灣有許多的兒童腎臟病的治癒率超過90%,因此可以經過早期發現而治癒。兒童先天性泌尿道異常,經由超音波早期發現,透過外科手術或是訓練矯正等治療方法,可以讓腎臟重新回到健康的狀態。
此外,林清淵主任指出跟我們談到,何謂慢性腎臟病?簡單定義上來說可以用逐步進行的「腎臟結疤」來表示,若是腎臟壞死不能進行過濾的工作時,就如同皮膚結疤般,無法重生。此外,慢性腎臟病另一個重點是「進行式」,腎臟疾病持續出現問題中。以往,我們都聽過腎臟有問題時,臉部會浮腫,小便異常有血尿或泡沫尿,但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腎臟病人並不會有任何的徵狀來表現。因此早期診斷與發現,顯得格外非常重要。但重要的仍是,臺灣是否有落實兒童腎臟病的防治,家長是否知道兒童腎臟病的原因等都是需要被了解的問題。
早期診斷 早期治療
腎臟的過濾靠腎絲球(血管組織),一旦血管組織壞死則會變成纖維組織,就是細胞死亡呈現結疤的狀態,因此必須要搶在此之前能夠早期發現腎臟疾病,對症處理,在兒童幾乎都可以有效治療。
1984-1989年間,臺北市立婦幼醫院小兒科謝從賓醫師,就開始自己出錢以一臺手提式超音波診斷臺北市與臺北縣的兒童腎臟及泌尿道異常並且予以治療,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掌握與預防中著手,避免惡化與減少併發症發生的機率。接著1991年起中華民國衛生保健基金會開始推動兒童尿液篩檢,將腎臟病的發生機率不斷往下修。
舉個例子說明,當一個人的尿液檢查單,上頭指出尿液呈現有兩個(),配合抽血發現尿素氮(BUN40 mg/dl,肌酸酐4.0 mg/dl(皆屬不正常),這個數值之下不需要洗腎,但傳統上的父母因為過於慌張,擔心孩子日後必須面臨洗腎的危機,若是在道聽途說下,很容易餵食孩子服用許多來路不明的藥物,讓腎臟迅速惡化。因此,如何確切落實腎臟防治,做到愛腎與保腎的工作,才是在臺灣真正最需要被重視的狀況。
兒童慢性腎臟病35級 腎臟防治
林清淵主任指出,兒童腎臟必須要建立起良好的防治觀念,在公共衛生疾病防治三段五級應用在腎臟疾病的防治上即為:

1.
初段:健康促進與特殊保護。不讓孩童成為慢性腎臟疾病的高危險群。像是過去B型肝炎病毒或C型肝炎病毒不僅傷肝也傷腎,其中B型肝炎病毒的傷腎在兒童最常見的是以膜性腎炎(腎臟切片會發現腎絲球類似膜狀之B型肝炎病毒e抗原及抗體之沈積)的病變久之會進行到尿毒症。然而經過B型肝炎疫苗的推動施打,臺灣B型肝炎病毒所造成之腎病變已經極少復見。

2.
次段:如何將有高危險族群的孩子診斷出來,予以個案健康管理,不讓它發病。或發病就治癒不要有併發症,例如進行性腎炎的早期發現。有先天性泌尿道異常的兒童例如膀胱輸尿管尿逆流。逆流的現象會將尿液等不好的物質沖回腎臟而造成泌尿道感染及腎結疤。另外,神經性膀胱,會出現在先天性的腰椎或是薦椎異常,只要解小便,便會讓尿道周圍的肌肉收縮增加膀胱內壓再度讓尿液往回沖回腎臟。此外,臺灣自2006年起已對法布瑞氏病(Fabry’s disease)進行血片的篩檢,有腎臟基因問題的孩子可以早期被診斷出來,以後定期追蹤驗尿,只要尿中微量白蛋白出現異常增高就可以開始酵素治療不讓其惡化下去。

3.
最後:當腎臟功能已經有問題時,必須延緩腎臟病持續惡化進行。假使嚴重到需要洗腎時,讓孩子可以平和穩定中進入透析治療與換腎。兒童異於成人多了生長發育的問題,生長又分生理和心理兩方面,如何健康促進,防止行為及心理偏差是重點。
由於孕婦在懷孕時的超音波檢查,不容易清楚照出兒童先天性腎臟疾病。若是被發現兒童有腎臟或泌尿道不正常或是反覆泌尿道感染時,建議國家可以建立共同會診兒童腎臟科進行診斷,才可以做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公共衛生疾病防治三段五級:
第一段第一級:促進健康。
第一段第二級:特殊保護。
第二段第三級:早期診斷和適當治療。
第三段第四級:限制殘障,適當治療以阻止疾病的惡化並避免進一步的併發和續發疾病。
第三段第五級:復健。心裡、生理和職能的復健。
照護建議
兒童從小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家庭中生活,但進入學校後便有八個小時在校園中度過,因此,學校防治上顯得重要,尤其先天性泌尿道感染危險因子之一為高血壓,兒童的血壓不等同於成人,測量上也不逕相同,建議國家未來能著力於此,包含校護教育、設備儀器的強化。
此外,針對學童尿液篩檢,需要晨起的第一泡尿;有蛋白尿的兒童在小便中會明顯看到泡泡,但不代表看到泡泡就表示有蛋白尿。腎炎的治療依不同的年齡層原因不同,必須依原因給與不同的治療方法;此外血尿與血紅素尿的不同也要了解,血尿指的是紅血球出現在尿液中,血紅素尿的是紅血球被破壞血紅素流到尿液。最後,兒童患有慢性腎臟病時常會讓他的生長發育較其他人來得慢,因此容易讓他在生心理感受到異樣的眼光,需要家長與社會支持。
兒童遺傳及新陳代謝科
成立目的
臺北榮民總醫院遺傳諮詢中心主任牛道明表示,本科涵蓋的疾病範圍包括先天異常疾病,其中包含了染色體異常及其他先天各種缺陷病童;另一部分為遺傳代謝疾病,例如:蠶豆症及苯酮尿症等等,近年來我們發現法布瑞氏症患者在國人有相當高的發生率,男性的發生機率為1/1400,而女性的帶原率為1/700。本科的特色為疾病種類繁多,且大多數疾病發生率非常低,所以本科照顧的病患多為罕見疾病,此群病患為弱勢病患,因為相較於其它種類疾病患者,他們面對醫療資源取得不易,常常面臨無藥可醫,也往往更需要醫師的深入的研究與了解,才能讓此類病患,獲得良好的照護與治療。
遺傳與新陳代謝疾病
大多數的先天代謝疾病主要為隱性遺傳疾病,父母通常沒有症狀,但子女因帶有來自父母雙方的致病基因,因而導致疾病的發生,此外大多數的先天缺陷,來自於染色體的異常,例如唐氏症是染色體的數目異常,貓哭症候群則是染色體構造異常。以目前的科技進步,目前這些疾病都已經有適當的產前檢查方法,可以預防發生。
牛道明醫師指出目前臺灣設有遺傳疾病門診的醫院並不多,且專攻此專科的醫生數量稀少,所以不管是早發還是晚發型(成人)的遺傳疾病,都屬遺傳科的範圍,請至專科門科就診。
什麼是罕見疾病?
罕病法對於罕見疾病的定義為:盛行率在萬分之一以下、遺傳性及診治的困難性,以上述三項指標為參考原則。較為人熟知的罕見疾病包括:苯酮尿症、重症海洋性貧血、成骨不全症(玻璃娃娃)、黏多醣症(黏寶寶)、脊髓性小腦萎縮症(企鵝家族)……等,這些疾病在國內已知的病患人數從數百人到千餘人不等,更有一些罕見疾病,在全世界僅有數個病例。而大部分的罕見疾病主要成因是基因發生缺陷,導致先天性的疾病,而基因缺陷,有些是突變而來的,有些是遺傳而來的。然而也有部分的罕見疾病,還沒有發現確實的致病原因。(資料來源:罕見疾病基金會)
醫療診斷與照護
因為遺傳性疾病種類非常多且其發生率又低,加上診斷困難,常常病情控制不易甚至危及生命。所以針對某些遺傳性疾病,希望能在孕媽咪懷孕期間透過醫療儀器的診斷,可以早期發現,避免遺傳性疾病的發生。且台灣目前擁有全球最佳的新生兒篩檢,如法布瑞式症及龐貝氏症,無論是速度或數量的篩檢,獨步全球。
以榮總為例,龐貝氏症患者可於出生數日內即接受治療,因此台灣龐貝氏症患者是全球癒後最佳的國家。
門診建議
牛道明醫師指出,由於ㄧ般家長對於罕見或是遺傳性疾病並不熟悉也不易察覺,或是孩子有明顯的先天缺陷但求助無門,所以當您的孩子有特殊疾病時,請至設有衛生署所認證通過的遺傳諮詢中心醫院進行檢查。
別搞錯囉!先天性疾病遺傳性疾病
先天或後天疾病主要根據疾病在胎兒出生時是否存在。若寶寶出生時已經帶有疾病,便可稱為先天性疾病;反之,出生後才有的疾病,稱為後天性疾病。因此,先天性疾病不一定是遺傳性疾病,例如在孕媽咪在懷孕期間受到外界物質的感染,造成寶寶出生不正常,就不可稱為遺傳性疾病喔。
林清淵
學歷:臺灣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系、日本國立大阪大學醫學部免疫學博士、美國維基尼亞大學醫學院腎臟醫學研究員
經歷:馬偕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陽明大學微生物及免疫研究所副教授、臺北榮總小兒免疫科主任、長榮大學醫學研究所所長、健康科學學院院長、彰化基督教醫院兒童醫院院長
現任: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副院長、中國醫藥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腎臟科主任
何啟生
學歷:高雄醫學院 醫學系
經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總醫師、馬偕紀念醫院臺東分院小兒科主任
現任: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資深主治醫師、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神經科主任、臺灣小兒神經醫學會祕書長
丁瑋信
學歷:陽明醫學大學醫學系、國立臺灣大學預防醫學研究所
現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內分泌科主治醫師
經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總醫師、馬偕紀念醫院急救加護醫學科主治醫師
牛道明
學歷:高雄醫學院醫學系、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
現職:臺北榮民總醫院遺傳諮詢中心主任、臺北榮民總醫院罕見疾病中心主任、
   國立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
諮詢/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腎臟科主任林清淵
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神經科主任何啟生
   馬偕紀念醫院小兒內分泌科主治醫師丁瑋信
   臺北榮民總醫院遺傳諮詢中心主任牛道明
(以上依筆畫順序排列)
特別感謝/臺灣兒科醫學會、臺灣小兒神經醫學會





****************************************************************************

兒童次專科大蒐集()

·         採訪撰文/吳慧敏,諮詢/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吳俊仁、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小兒加護
·         分門別類更專業──兒童急診醫學、兒童重症科、兒童血液腫瘤科、兒童感染科、新生兒科
延續前幾期本刊追蹤兒童次專科的報導,本月號將繼續帶爸爸媽媽們了解其他的兒童次專科。讓天下父母面對寶貝的痛痛與不舒服,可以有第一步的判斷與了解的依據喔!
前幾期本刊為各位讀者詳盡追蹤兒童次專科的成立目的與緣由,已經介紹過:兒童消化科、兒童心臟科、兒童過敏免疫及風濕科、兒童胸腔科兒童神經科、兒童內分泌科、兒童腎臟科還有讓您意想不到的兒童遺傳科/新陳代謝科。所有兒童內科次專科的疾病診斷、醫療照護及門診建議。
這一期即將介紹兒童急診醫學、兒童重症科、兒童血液腫瘤科、兒童感染科、新生兒科,讓您一次將資料掌握住。在此,仍是要提醒各位爸爸媽媽們,18歲以下的兒童與青少年,身體正值發育階段,與成人的發病症狀或治療方式不盡相同。因此,提醒您,18歲以下的孩子生病時,記得請掛兒科的門診喔!
提醒您,18歲以下的孩子請掛兒科的門診喔!
·         前期提要
·         「小兒次專科」與「兒童次專科」的說法其實都相同,一般我們常聽到的就是:「寶寶生病了,要趕快帶他去小兒科……」。近年來,倡導未滿18歲的兒童與青少年請掛兒科門診,主要用意在於兒童和青少年因為身體發育或是成熟度都與成年人有明顯的不同。
但是許多在青春期間已「轉大人」的孩子,出現的醫療行為卻是──到成人門診就醫,因此,許多醫師不斷呼籲18歲以下的患者建議掛兒科門診。為避免混淆用詞,故有些醫療院所開始將原本的小兒科更名為兒童專科或是兒童暨青少年科門診。
·         為什麼要分科?
·         兒童次專科的分科上所表示的意義在於,需要針對各種病狀進一步專研與專精,才足以面對病症的成因,也讓病患得到更為妥善的照護與治療,這也是次專科需要成立的原因之一。若是您在小兒科的門診表上,有看到醫師專長下又加註過敏免疫類風濕科、胃腸科等……這就表示該小兒科醫師具備有其他「次專科」的專長。
家長在短期間內若是不確定孩子生什麼疾病,不確定孩子哪裡不舒服,建議先到一般附有兒科的醫療處所(包括醫院、診所等)就醫並做初步的診斷。若需要進一步治療與詳細的診斷,兒科醫師會主動再轉診給其他的次專科醫師,減少看錯科的機率,因為只要是受過兒科專業訓練的醫師,都應具備初步鑑別與診斷的能力!
·         兒童急診醫學
緊急第一線
·         兒童急診為兒童專科下的次專科領域,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吳俊仁表示,小兒科住院醫師的受訓取得兒科專科證書後,進一步進入小兒急診室接受兩年的次專科資格訓練,經考試合格後即擁有兒童急診醫學次專科的資格。
兒童急診醫學的特色,在於兒童的身體絕不是成人的縮小版。吳俊仁院長表示,像是新生兒(出生一個月以內稱為新生兒)的病程進展非常快速,大人的心跳停止通常為心肌梗塞,而孩子最大的原因是呼吸道疾病所引起意外窒息。因此在醫療診斷上也非常的不同。
·         診斷與照護
·         兒童急診的範圍非常廣泛,吳俊仁院長表示,觀察生命徵象是診視兒童急診病患的第一步,像是心跳、呼吸、皮膚的顏色、血壓、溫度等生命徵象,必須立即做出最佳的判斷與處置,在第一時間中判斷病症對病人是否有立即的影響,生命跡象穩不穩定,有沒有生命的危險等,或是可透過抽血、照心電圖等理學檢查的方式,研判下一步需要外科抑或內科的方式診治,急診醫學是初步鑑別診斷與歸類的醫療處理。
此外,從病史中取得兒童的資料,也是急診醫學的重要依據。吳俊仁院長指出,受限於嬰幼兒的孩子還不會清楚的表達,因此從爸爸媽媽的口中詢問孩子的病史,便是一個重要的判斷來源。吳俊仁院長說道,「急診」,重點便是在「急」字,因此像是危急狀況如:呼吸困難、外傷、溺水、中毒、脫水等等緊急危害生命的狀況,由急診醫學做馬上的救治。
再者,詢問病史外,小於3歲以下的兒童需要透過專業醫師評估他們的外觀。而這個年齡層的兒童也特別容易受到細菌感染,威脅小兒生命的急症各式各樣,醫師有時候必須從基本的外觀做出迅速而正確的判斷。
·         兒童急診醫學做什麼?
·         吳俊仁院長表示,了解兒童急診醫學做什麼之前,必須先有一個觀念:臺灣目前的幾大醫學中心(像是:高醫、臺大、長庚、馬偕等),都設有兒童急診醫學,由兒童的專科醫師來診斷;而一些地區醫院的小兒科因為病人或許沒有那麼多,則由急診專科醫師的人力來負責。
兒童急診中,除了醫師累積的臨床經驗,有時候也需要侵入性的檢查才能確知結果,或是利用侵入性的醫療器具,立即搶救生命,如心肺復甦術或是插管的方式接上呼吸器輔助呼吸,達到呼吸通暢,維持肺部的循環。
吳俊仁院長指出,嬰幼兒的心跳數與成人不同,1歲以下的嬰兒每分鐘約120次;26歲每分鐘約100次;6歲以上兒童每分鐘心跳次數為890次。此外,要注意新生兒的血壓約60mmHg(計算方式為:70+年齡*2。例如:4歲兒童的收縮壓是70+4*2=78 mmHg,舒張壓通常為收縮壓的一半)。
·         插管方式要注意
·         兒童與成人的插管方式不同,兒童必須使用直的插管形狀進行,在插管的辨別上,8歲以前當作兒童的急救方式,8歲以上當作成人的急診方式。而管徑的大小也隨著年齡的變化有不同的管徑,新生兒約3mm,急診室必須事先備妥不同的size的管徑。
除此之外,吳俊仁院長說道,觀察兒童的皮膚顏色,可以判斷微血管的回流時間(像是利用壓手指末端的方式,壓下去停頓幾秒後立即放開,便可簡單判斷微血管的恢復時間(capillary refill time)。微血管的恢復時間必須小於2秒,大於2秒表示循環不好,心肺功能有問題)。
另外,吳俊仁院長表示,常見急診醫學中的心肺復甦術由傳統的ABC更改為CAB。由2010年美國心臟協會、美國小兒科學會與歐洲國家都同意將ABC改為CAB,步驟如下:
步驟1:「叫」:呼喚、輕拍患者肩部,評估意識。
步驟2:「叫」:呼叫119救援。 步驟3:「C」:胸部按摩(Compressions),用雙手環扣用力按壓病患胸部,用手掌根壓、手指翹起,按壓處一定要是兩乳頭間的中間點,以防急救不成,反成傷害。18歲兒童可用手掌根壓胸;嬰兒小於1歲可用二根手指壓,按壓深度小孩約1/31/2胸廓深,且每分鐘大於要壓100次以上。
步驟4:「A」:為病患壓額抬下巴,暢通呼吸道(Airway)。 步驟5:「B」:檢查病患的呼吸系統(Breaths),以510秒鐘用看、聽、感覺的方式檢查患者有無呼吸,如無呼吸則予以吹2口氣,吹氣時須把病人鼻子捏緊。
·         新生兒CPR
·         新生兒CPR的方法施救者的兩手虎口環抱新生兒的胸部,兩手的大拇指併攏並貼於兩乳連線下的胸骨處,下壓深度為胸廓1/31/4,每分鐘100次以上,且需更頻繁的人工呼吸(301)
·         兒童重症醫學
救助第一線
·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心頭上的一塊肉,當聽到孩子因為重症疾病需要進入到加護病房時,對所有的父母都是一大衝擊與不捨。尤其,「重症」與「加護病房」中大大小小的冰冷儀器,和充斥在耳朵旁的點滴聲、機器聲所營造出的急促感氛圍,都讓孩子與父母倍感不安。
兒童重症雖然聽起來很可怕,但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小兒加護中心主任戴任恭跟我們表示,孩子與成人重症中有一個很大的不同,當孩子被送到加護病房時,雖然都是急症與重症,但與成人相比,兒童病人的呼吸、血壓及心跳等生理現象,會隨年齡而有不同嚴格監視標準。
兒童病人的組織器官絕大部分是生理功能暫時失常,而非成人重症病人已是器官慢性老化或疾病末期,經重症團隊的適時救助後,會讓兒童恢復到正常一樣,這樣的結果也往往最讓兒童重症醫護人員感到欣慰與興奮。
戴任恭主任向我們解釋,像是常見溺水,敗血性休克、脫水及異物哽住、急性肺炎的孩子,雖然病情來勢洶洶,經過適當成功救助後,均可恢復正常,再享受快樂童年。
·         醫療診斷與照護
·         上述是兒童與成人重症上最大的不同,但重症的基本原則都以「適時救助」為主。戴任恭主任表示,要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的身體絕對不是大人的縮影,而兒童的生命力和危險性與成人相比也較為脆弱,對於周遭環境的改變比成人來得也較為嚴重。
雖然在重症治療救助中,處理基本方針儘管與成人類似,但考量兒童的生理會隨年紀不同而有其特殊性及容許範圍,大部份處置也須要求精細與純熟的操作,再加上兒童較不合作,因此,應用在兒童重症的原則是相當不一樣的。
除此之外,兒童與成人在重症治療上所使用的醫療器具也有所不同。戴任恭主任舉例葉克膜向我們說明,葉克膜的管徑給予兒童的使用上與成人相形之下顯得較大,但,同樣抽出來的血量(以50c.c.來說),成年人也許無傷大雅,但對幼小嬰幼兒來說可能可能會對他們造成極大的生命影響。
因此就兒童重症醫學來談,也就比成年人的處理與治療來得更加困難。隨著醫療科技的發達,戴任恭主任表示,以高醫的兒童重症中心來說,很多在過去束手無策重症的兒童,現在都可以得到良好的救助,例如;肺高血壓使用吸入型一氧化氮,心肌炎使用葉克膜,呼吸衰竭症候群使用高頻的呼吸器。
·         全方位的醫療照護
·         兒童重症醫學目前分兒童重症病房與新生兒加護病房,戴任恭主任表示,兒童重症醫學是一個全方位的醫療團隊救護,不像成人重症進一步次分為其他次分科加護病房。兒童重症單位提供全方位的醫療救助與照護,由兒童重症科醫師與其他專科領域的醫師共同診治。
目前高醫即是,每一位病童會有固定的專責主治醫師,除可照會其他次分科醫師,也會再安排一位次專科的主治醫師為『共同照顧醫師』,另外,還會定期及不定期邀請其他非醫師身份的成員,如營養師,社工師,臨床藥師,感染管制人員等專業人士一起討論處理對策。以達到全方位的『專科醫療』與『重症專業醫療』的協同共治。
戴任中主任指出,兒童重症病房的救助對象常是危險且危急的病人,若嚴格定義,又可分為若是新的病患從外院轉進,會從急診醫療搶救穩定後,視情況需要,會進一步轉入重症病房;或是在醫院普通病房的病患,因為病情轉危急而轉送到重症病房,需要緊急的救助,也稱為重症,兩者處理的情況有些為不同,但開始之初都以救護生命和維持生命跡象的穩定為基礎。
戴任恭主任向我們表示,此外,儘管兒科有分齡制度限制,然而,有些先天性病童從小被醫治成功到成年人均是同一疾病,則會尊重病人選擇,或由原先的兒科專科醫師擔任主要照顧者,或與成人相關醫師共同照顧。像是先天性心臟病,成長為成人先天性心臟病後,通常也會允許繼續在兒科重症或門診中繼續照護。
最後,戴任恭主任指出,孩子是上帝給予人類最好的禮物,現代的醫療與科技非常進步,父母在兒童被送進加護病房時,絕對不要放棄任何的機會。像是戴主任跟我們分享,臨床上碰過許多到院的兒童病情極為嚴重,例如心肌炎嚴重到沒有心跳,但是經過積極與妥善的救助後,兩個星期後病情也居然好轉。因此,除非是慢性無法救治的末期病人,否則在現代科技救助,是有很大的希望。
·         兒童血液腫瘤科
血液腫瘤看什麼?
·         馬偕紀念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主任劉希哲表示,兒童血液腫瘤所包含的疾病相當廣泛,大略可以區分為血液疾病、惡性腫瘤或是良性腫瘤,血液疾病包括良性及惡性疾病,,可能是遺傳或後天性病因,也可從不同的血液功能再做區分,像是常見的貧血,常見的血小板異常,或是常見的凝血功能異常等。劉希哲主任向我們說道,門診最常見的兒童血液疾病是貧血及血小板減少。
以兒童癌症來談,劉希哲主任說明,兒童癌症以白血病(俗稱血癌)最常見,其次為腦瘤,淋巴癌(與全世界的排行相同)。這也是兒童與成人癌症最大的不同,成人常見的癌症是大腸癌、肝癌、肺癌、乳癌等固態腫瘤,兒童則是以白血病這種血液惡性疾病最多,占兒童癌症的1/3,其中98%為急性白血病,可再細分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約佔75%)及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劉希哲主任指出,因為癌症的不同,所需要的治療方式與時間也不同,並無法將成人的治療經驗完全複製在兒童身上。
劉希哲主任表示,每一種兒童癌症的好發年齡不同,依兒童癌症基金會的統計:臺灣從出生到年滿15歲的小朋友,每一年大約有萬分之一得到癌症的機率,也就是約有550個新診斷的癌症病童,就數字上來看,兒童癌症的個案或許不多,但因為年幼兒童的特殊性,不論在醫療及護理上都需要更精細的照料,也需要社會各界挹注更多的關注。
·         兒童v.s.成人 治療經驗很不同
·         我們都知道兒科分齡制度是以18歲為一個界線,劉主任說明,主要是因為相近的年齡層疾病的表現方式及治療反應較類似。以最常見的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為例,雖然最常發生在25歲的兒童身上,但其實從新生兒到老年人都有機會得到,國際學界越來越確信:青少年甚至年輕人的病例不應採用成人的治療模式,而是要給予兒童期相同的治療方式才能有較好的療效。
也就是醫界不斷呼籲:18歲以下青少年一旦罹病,建議以兒科醫師為診察治療的第一線。如果完成治療,即使病患年齡已超過18歲,也需要長期的追蹤。
劉希哲主任進一步再以重度乙型海洋性貧血來說明,由於絕大部分的病人在嬰幼兒或是幼年期就已經確定診斷,自小即持續在兒童血液腫瘤科定期的輸血和追蹤,兒科醫師相當熟悉其病情,也可以進一步安排其他專科醫師一併照料,並沒有完全的以年齡為區分的必要性,重要的是讓病患得到完善的醫療照顧。
·         BOX
·         臺灣、東南亞及中國沿海地區是海洋性貧血(又稱地中海型貧血)的盛行地區。若父母雙方是同型海洋性貧血帶因者時,應經由產前篩檢,避免生出重度海洋性貧血病兒。
·         醫療照護與建議
·         劉希哲主任表示,科學上雖然無法精確估算身體的癌細胞是否已經完全被殲滅,然而目前依醫學文獻和先進國家治療的共同經驗來擬定每一種兒童癌症的治療計畫,已使得絕大部分的兒童癌症早已不是不治之症,67成以上的兒童癌症是可以被治癒的。
例如,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治療時間約23年,在正確的診斷、治療和定期的監控與追蹤之下,自發病後追蹤滿7(包括23年的治療期)沒有復發即可視為治癒,可以與同儕一樣享有健康的身心發育。目前臺灣的治癒率達75,已臻世界級水準,而馬偕小兒血液腫瘤科更有近8成的高標治癒率。 劉希哲主任貼心提醒父母,癌症病童須遵從專科醫師的指導、配合醫療照顧,切忌亂服用來路不明的偏方、健康食品以及隨意藥補或食補。要特別注意癌童因為免疫力降低,抵抗力差的關係,容易發生致命性的感染,因此必須減少出入公共場所,減低被感染的機會。
此外,如重度乙型海洋性貧血病患需要定期到醫院診療、輸血與長期使用排鐵劑,配合醫療團隊個別的衛教與病情指導,可儘量減少併發症的發生。劉希哲主任同時叮嚀患者,良好的居家照護以及正常的生活作息是非常重要的。並語重心長地指出,隨著醫療方式的進步,這群病友已逐漸長大成人,當面對就業與婚姻的生活課題時,可能會受到限縮,更需要整個社會的包容與關懷。
·         9大兒童癌症常見警訊
·         兒童癌症絕大部分屬於急性病症,從發病到診斷的時間大約幾個星期到幾個月的時間,一般無法以定期篩檢來早期發現,因此劉希哲主任提醒兒科醫師與家長特別注意兒童癌症的9大警訊:

1
臉色蒼白:兒童非因偏食、營養不良、寄生蟲等原因而有貧血現象。
2
紫斑或出血傾向:如無碰撞或受傷,有突然出現之出血點或紫斑。
3
不明原因之發燒:超過2週以上無法找出原因之不明熱。
4
不明原因之疼痛:如腹痛、關節酸痛、頭痛等,尤其夜間睡夢中會痛醒者。
5
不明之腫塊:很可能為其他疾病之浸潤所致,應迅速檢查。
6
淋巴腺腫大:小朋友在發育期間或因病毒之感染甚或細菌性感染均可造成局部或全身之淋巴腺腫大,如有持續迅速之無痛性淋巴腺腫大,應詳細檢查。
7
肝脾腫大:如有腹脹、食慾不振,且有左、右肋下可摸到硬塊。
8
神經方面之症狀:如頭痛、嘔吐、走路不穩、顏面神經麻痺、甚或抽搐等等。
9
眼睛有異常反射光(俗稱貓眼):深邃的眸子,可見有白色物體,一定其內長了東西。
(更詳細資訊請上兒童癌症基金會網站上查詢)
·         BOX
·         劉希哲主任說明,門診常有家長因摸到孩子的脖子後方出現腫塊而求診,往往會擔心是否罹患癌症,其實絕大部分可能是淋巴腺正常的發育或輕微的感染所造成,但仍提醒家長一有異樣應尋求專業醫師做進一步診察。
·         兒童感染科
站在預防的第一線
·         馬偕紀念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紀鑫表示,隨著病人的年紀不一樣,所感染到的疾病種類也會不同。兒童感染科與成人感染的最大不同,在於兒童感染的疾病以病毒占多數(約8成),成人則以細菌感染居多。此外,兒童感染科除了診治病患之外,也積極推動疾病預防與疫苗注射。
站在感染科的立場,預防感染的衛教是做好對付疾病的第一線把關。紀鑫主任指出,病毒無所不在無孔不入,小朋友也很容易遭受感染,主任進一步貼心叮嚀,孩子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吃得好且擁有正常的夜間睡眠,多運動與曬曬太陽,並且遵造疫苗的時程施打預防針,少出入人多的地方,再加上給嬰幼兒哺餵母奶,幾乎可以遠離疾病喔。
·         曬曬太陽 病毒跑光光
·         適度讓孩子曬曬太陽,讓陽光中的紫外線協助殺除病毒,且提高體內維他命D得合成,也不容易受病毒感染。
·         常見兒童感染疾病
·         常見兒童感染的疾病,紀鑫主任表示,以身體的系統區分,可分為呼吸道與腸胃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約占5成,腸胃道感染約占3成左右)。
呼吸道感染路徑由耳朵、鼻子、喉嚨、氣管到肺部,最常見「感冒」,咽喉發炎、急性扁桃腺炎、中耳炎、支氣管炎,且有可能引發嚴重感染,像是肺炎合併積水或積膿,在門診中最常見診斷為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腺炎或是喉嚨發炎。感染科醫師主要診斷疾病的起因症狀與了解病原體,例如扁桃腺炎經由腺病毒引起;咽唊炎可能是腸病毒所引起,而喉嚨發炎,則是一個大範疇的指稱。
除了已知的病原體造成的感染疾病外,感染科最常處理因為不明原因所造成的發燒(不明熱);或是癌症引起的發燒,如病童出現出現貧血,淋巴結腫大等,可能必須透過骨髓檢查才能更進一步的診斷,或是特定症候群如兒童常見的川崎氏症;或是自體免疫性疾病,如:紅斑性狼瘡、幼年風濕性關節炎等。紀鑫主任叮嚀各位父母,若是孩童發燒五天以上,請記得到兒童感染科做檢查,由專業醫師診斷後做治療,或是轉診給其他專科醫師診治。
感染科醫師可經由長時間的臨床經驗,立即從身體部位判斷是什麼病原體,像是腸病毒可從身上看到疹子,或是泡疹性口腔炎喉嚨會紅腫,因此,門診的醫師往往都會東翻西找從求診者身上找尋證據;或是經由驗血觀察,例如一般的病毒感染白血球正常淋巴球居多,而細菌感染則是白血球明顯上升;也常見通常透過醫療輔助的方式,像是快篩與病毒或細菌培養,進一步找尋疾病成因。感染科常處理不明原因所造成的發燒(不明熱)。
·         感染科常用藥 抗生素?
·         紀鑫主任表示在感染科所使用到抗生素的比例並不高,約占1520%。而哪些病人會用到抗生素呢?主要以中耳炎、鼻竇炎與肺炎,或是鏈球菌引起的喉嚨發炎等細菌感染。抗生素用於治療細菌感染的疾病才有效,病毒感染用抗生素治療並沒有效果。因此,醫師會先觀察孩子狀況後,才決定是否有必要開立抗生素。
反而是抗生素的劑量與療程才是需要注意,醫師也會評估人體的體重與腎臟功能換算抗生素的劑量;再者,抗生素的療程也是重點,例如中耳炎、鼻竇炎需要1014天的療程,肺炎則需要710天的療程,因此,醫師在開立抗生素前做了這麼多的判斷才能開立處方藥劑,家屬不用太過擔憂。
·         預防把關──疫苗接種
·         提醒各位父母,預防接種是最直接、最有效預防傳染病的措施,目前疫苗(預防針)分成由政府免費提供學齡前幼童常規的預防接種,卡介苗、B型肝炎、5合一疫苗(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b型嗜血桿菌、不活化小兒麻痺),水痘疫苗、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日本腦炎疫苗。與自費預防針,如:肺炎鏈球菌,輪狀病毒,A型肝炎等。
·         新生兒科
3
大重點了解新生兒科
·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小兒科主任穆淑琪表示,新生兒有一些常見的疾病種類、診斷、治療方式都與其他年齡的兒童不同,透過以下3點可以初步了解新生兒科:

1
年紀:出生後未滿1個月都稱為新生兒(早產兒也屬於新生兒)。若是過了新生兒的年紀,但疾病仍延續,在門診或是醫療照護上也就沒有限制為1個月,仍是會在門診或住院中繼續照護。像是早產兒寶寶在早產過程中,可能會引發一些疾病,可以由較為熟悉孩子的醫師做長遠的追蹤與照護, 並視病情需求適時轉介其他次專。
2
疾病種類:新生兒的疾病種類與大於新生兒年齡的疾病種類不同。
3
表達:新生兒完全不會表達,家長也在熟悉與捉摸的階段,因此新生兒科的醫師會從更專業的臨床判斷,經由照顧者與孩子的身上找尋疾病的線索。
·         常見新生兒疾病
·         穆淑琪主任表示,新生兒常見疾病中有新生兒黃疸、哭鬧或是腸絞痛等,門診中也常遇到新生兒乳糖不耐症、牛奶蛋白過敏等以上屬於較為常見的問題。而稍複雜的問題像是新生兒溶血或是新生兒感染(又分為產前產間或是新生兒期的感染),流行性疾病是容易經過親密的接觸而受到傳染等。要注意的是因為新生兒的抵抗力較不夠,一旦受到感染將會造成嚴重的併發症,像是新生兒敗血症與腦膜炎。
此外,有些先天性的疾病,如先天性心臟病,由新生兒科的醫師在第一時間做好疾病的把關動作。因此,在診治的內容與判斷疾病上需要非常嚴謹與小心,做好疾病的把關與分類,並且發掘疾病的警訊。
·         BOX
·         新生兒科對於感染問題需要更加注意與警慎。穆淑琪主任貼心叮嚀,夏天之際,孕媽咪要注意腸病毒的流行,若是媽咪正好懷有第二胎,而老大剛好染上腸病毒,若是孕媽咪在接近臨盆前被傳染,對新生兒也會造成影響,需要格外注意。在冬天時則需要注意新生兒容易受到呼吸道融合病毒或是腺病毒的感染。新生兒照護重點:「吃得好,睡得好」。
·         給家長 3叮嚀
·         「吃得好,睡得好」,這是穆淑琪主任給家長在照護新生兒的小叮嚀。字面意義儘管看似輕鬆,但中間的學問可不少。從日常生活上判斷,有幾下幾點是穆淑琪主任提供的觀察小方法:

1
體重:在前3個月,寶寶的體重增加將會呈現一個漂亮的斜率。家長可觀察寶寶一天吃進的c.c.數有多少,或是目測寶寶的體重是否增加,若是不放心,可尋求醫院診所比較精確的體重器來測量。若是媽咪親餵母乳的寶寶,便可看看他尿尿的次數是否正常,一天更換尿布6次且有一定的重量為基準。

BOX
假設媽咪沒有母奶,1個月內的寶寶需要吸收的奶量計算,有一個簡單的算法:體重*100,便是基本的需求攝取量,例如3公斤的寶寶需要300c.c.的奶量。

2
發育:可觀察寶寶的睡眠與醒過來的互動,積極點的媽咪可以跟寶寶一起玩耍與互動,滿1個月後的寶寶會與外界有一個互動式的微笑(social smile)。

3
不正常的哭鬧狀況:觀察寶寶是否會出現異常的尖叫或是哭鬧的狀況。

資料來源http://mag.chinatimes.com/mag-cnt.aspx?artid=8901&page=8






*********************************************************************************

小兒遺傳疾病全解析 

媽咪寶貝 6月號 NO.156 採訪撰文/魏婕綝 諮詢/臺北榮民總醫院遺傳諮詢中心主任牛道明    彰化基督教醫院小兒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王育美 模特兒/漂亮寶貝芮安 攝影/米果攝影(0918-356564) 

當父母滿懷喜悅盼望著新生命的到來,對他們而言,最好的祝福無疑是寶寶健康平安。可是,當孩子的基因遺傳自父母的疾病或出現基因突變時,如何因應治療?能否提早發現?而哪些是臺灣常見的遺傳疾病? 
 4種遺傳模式+5種遺傳病 一旦確定懷孕,想必準父母引頸期盼寶寶的到來,盡可能做最好、最完備的安排。不僅妥善布置、規劃嬰兒房,同時注重自身的營養攝取,讓孩子在媽媽的肚子裡得到最佳的呵護,希望寶寶健康出生、平安長大。然而,有些疾病倒是難以避免的遺傳自父母……。
臺北榮民總醫院遺傳諮詢中心主任牛道明以蠶豆症為例:「該疾病在臺灣的發生率約3%。」 另外,海洋性貧血亦為常見的遺傳疾病,分為甲型和乙型。在臺灣,甲型帶因者約4%,至於乙型帶因者約1%,不過真正屬於重度海洋性貧血患者其實很罕見。 
彰化基督教醫院小兒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王育美解釋:「蠶豆症是臺灣常見的遺傳疾病,不過蠶豆症與海洋性貧血的遺傳機轉不同。海洋性貧血為自體隱性遺傳,蠶豆症則是性聯隱性遺傳。」 
王育美醫師指出,有時門診時會遇到孩子的成長狀況不佳,此時會做基本的血液常規檢查,若發現是小球性貧血,首先會詢問父母本身是否有貧血情況,並確定是缺鐵性貧血或海洋性貧血。若確定是海洋性貧血,通常中、重度的孩子會轉診到血液科進行追蹤治療,因為他們必須經常輸血、有時候也需要服用排鐵劑排出身體堆積的鐵質。 
 小球性貧血 紅血球平均體積較小的貧血,可分為:「缺鐵性貧血」、「海洋性貧血」。造成「缺鐵性貧血」的原因主要與營養攝取不均衡、缺乏鐵質有關。不過,小球性貧血也有可能同時存在「缺鐵性貧血」與「海洋性貧血」。 4種遺傳模式 通常自體顯性遺傳疾病會一代傳一代。 
根據異常基因的位置與表現方式不同,原則上可將遺傳模式分為四大類:
1.自體顯性遺傳。
2.自體隱性遺傳。
3.性聯隱性遺傳。
4.性聯顯性遺傳。 

1》自體顯性遺傳 一般而言,所謂的自體顯性遺傳即是只要遺傳到一個異常基因就會發病。牛道明主任分析:「基因位於染色體上,正常來說,人體有22對體染色體,1對性染色體。」而顯性遺傳疾病,像多囊性腎、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等。 王育美醫師補充:「通常自體顯性遺傳疾病會一代傳一代,好多代都有疾病,且男生、女生致病的機會都相同。」 
2》自體隱性遺傳 至於自體隱性遺傳,當父母都各帶有一個缺陷的基因,雖然他們沒有發病,可是生出來的下一代有1/4的機會發病。牛主任表示:「簡言之,帶有一個異常基因而沒有發病,大多為『隱性遺傳』;倘若發病,則大多為『顯性遺傳』。」 王育美醫師亦解釋:「自體隱性遺傳疾病通常上一代沒有家族病史,只有這一代才發病,而且,兄弟姊妹也可能會遺傳到相同的疾病,男、女致病的機率相同。造成原因可能是雙親有近親的關係。」至於自體隱性遺傳的疾病,包括海洋性貧血,白化症、脊髓性肌肉萎縮症、苯酮尿症等。 
3》性聯隱性遺傳 性聯隱性遺傳主要是X染色體的基因異常,且多為隱性遺傳疾病。王醫師分析:「女性有2個X染色體,即使具有一個異常基因,如果她的另一個正常基因是活化,通常是隱性不會致病。」 
然而,男生的染色體是XY,因此致病者多為男生,而致病的男生必定是從帶因的媽媽遺傳。如果媽媽染色體基因XX有一個異常即為帶因者,通常所生的兒子其發病的機率為1/2,所生的女兒其帶因的機率為1/2。致病的父親所生的女兒皆為帶因者,所生的兒子皆不會致病,因為他的X染色體不會遺傳給兒子。
性聯隱性遺傳的常見疾病包括蠶豆症、色盲、血友病等。 
4》性聯顯性遺傳 性聯顯性遺傳疾病相當少見,父母任何一方患病即有可能傳到後代,而且發生在女性的機會多於男性。 5種遺傳疾病全解析 1海洋性貧血 海洋性貧血能藉由產前篩檢發現。 海洋性貧血(Thalassemia,又稱地中海型貧血)是為隱性遺傳疾病,是臺灣常見的單一基因遺傳疾病之一。王育美醫師指出:「5~8%為甲型海洋性貧血症帶因者;乙型海洋性貧血帶因者約1~2%。」海洋性貧血的成因是血紅素中的蛋白鏈發生問題,無法合成足夠的血紅素,並導致紅血球的體積較小。 
不過,無論甲型或乙型海洋性貧血都能藉由產前篩檢發現,若父母皆帶有基因突變,生下的孩子罹患此病機率為1/4。根據目前醫學統計,100個新生兒中有5例是帶因者,平均20人就有一個是海洋性貧血的帶因者,通常不會發病,只是血紅素較低。 
 *甲型海洋性貧血 
甲型海洋性貧血是基因缺損造成,分為4種模式:缺損1個基因、2個基因、3個基因(H血紅素症)、及4個基因(胎兒水腫)。
牛道明主任分析,缺損4個基因會導致胎兒出生前因胎兒水腫而胎死腹中。缺損3個基因會造成H血紅素症,血紅素會低於正常值但不見得會致命,可是有些病患一旦感冒或生病會造成嚴重貧血就必須輸血。至於屬於1或2個基因缺陷通常沒什麼症狀。一般來說,臺灣較多屬於損壞1或2個的帶原者,約占4%。 
 *乙型海洋性貧血 
至於乙型海洋性貧血主要負責兩個基因,原則上,只缺損一個基因,屬於輕度乙型海洋性貧血(帶因者),不會有任何症狀;如果兩個基因缺損,則視缺損狀況而定,分為重度乙型海洋性貧血與中度乙型海洋性貧血。
而在臺灣,重度乙型海洋性貧血較為常見。牛主任表示:「以重度乙型海洋性貧血為例,可能在孩子出生7、8個月開始浮現貧血現象,最後必須採取輸血治療,否則很快會致死。」 不過,無論甲型或乙型海洋性貧血都能藉由產前篩檢發現,若父母皆帶有基因突變,生下的孩子罹患此病機率為1/4。根據目前醫學統計,100個新生兒中有5例是帶因者,平均20人就有一個是海洋性貧血的帶因者,通常不會發病,只是血紅素較低。 
至於症狀方面,王育美醫師解釋:「輕度海洋性貧血通常沒有症狀,有的患者會出現貧血、容易疲倦、也可能生長遲緩等。較嚴重則是脾腫大、骨頭畸形,有時候會腹痛、黃疸。不過,輕度多半沒有症狀,甚至完全沒症狀。 
緩解方式 
對於輕度海洋性貧血患者,王醫師指出,盡量別太勞累、不要劇烈運動、採取均衡飲食。而重度患者除了均衡飲食,由於必須經常輸血,應盡量避免富含鐵質的食物,而且要定期至血液科追蹤、預防感染並定期預防注射。 
除了輸血以改善貧血,由於輸血會造成鐵質在體內堆積,因此同時要採取排鐵治療。不過牛道明主任表示,重度海洋性貧血患者其實不多,多半屬於輕型的海洋性貧血,症狀是血紅素較低,其它則多為正常,通常不用特別治療。 
此外,王育美醫師也建議有計劃懷孕的夫妻應在孕前做遺傳諮詢。如果孕婦在產前檢查發現有貧血,丈夫也應做血液檢查,若確定兩人為海洋性貧血的帶因者,建議做胎兒檢查以瞭解胎兒狀況。 2蠶豆症 發生率約3% 大部分的蠶豆症患者是男性,女性患者較少。 蠶豆症在臺灣的發生率約占3%。
由於蠶豆症是性聯遺傳疾病,因此,大部分的蠶豆症患者是男性,女性患者較少,女性多半是帶因者。不過,牛道明主任指出:「正常來說,蠶豆症不會有什麼症狀,不過,若接觸到萘丸或不小心吃到蠶豆,可能會引發溶血問題。」另外,在特殊情況下的感染,像流感、A型肝炎感染,也會造成溶血情形。 蠶豆症的學名是「葡萄糖-6-磷酸鹽去氫酵素(G6PD)缺乏症」,G6PD是紅血球裡很重要的酵素,主要是分解、代謝葡萄糖,一旦缺乏就無法製造保護紅血球的物質以對抗氧化物。
也因此,遇到感染或吃進某些藥物或食物時,由於無法對抗這些特別的氧化物,紅血球即會遭到破壞、造成溶血。 至於一般溶血的症狀是臉色蒼白、茶色尿、皮膚變黃且有黃疸現象。除此,正常人的血紅素是12gm/dl以上,一旦發生溶血,患者的血紅素可能降到只有5gm/dl,因為全身性的紅血球都遭到破壞,此時要立即就醫輸血。 
緩解方式 
當確定孩子患有蠶豆症,醫護人員會向家屬進行衛教,避免患者接觸氧化物質,像蠶豆酥、樟腦丸、阿斯匹靈、紫藥水、解熱的鎮痛劑等,防止紅血球受到破壞。 關於樟腦丸,牛道明主任也經常遇到家長詢問:「不能使用樟腦丸,能否使用樟腦油?」他解釋,其實從天然樟樹提煉出來的樟腦成分,對於蠶豆症不會有任何影響,然而目前市售的樟腦丸大多含有化學成分的萘丸,會引發溶血問題。 
完整內容請翻閱《媽咪寶貝》102.6月號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20401&prev=20406&next=20400&l=f&fid=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