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3日 星期五

寶寶為甚麼總是有痰音? 喉頭軟化症 軟喉症

寶寶為甚麼總是有痰音?
有些正常的嬰兒偶而也會有點痰聲,尤其氣管炎剛好嬰兒痰音會持續一陣子,如有上呼吸道症狀如流鼻水、咳嗽仍應請醫生檢查治療。
但少數寶寶出生1-2週後,不論有沒有生病,總是氣管裡有痰,呼吸呼嚕呼嚕響個不停,讓家長擔心不已。是因為喉部軟骨還沒有發育好(喉頭軟化症),容易在吸氣的時候塌陷,所以吃奶(吸氣時)時用力聲音會很大,喉部軟骨發育好了症狀就會消失。早產兒及唐氏症等嬰兒較常見。

喉頭軟化症是呼吸呼嚕的主要原因?
有些小嬰兒喉嚨會厭上方的支持軟骨因硬度較弱,所以在吸氣的時候,會因負壓而向內塌陷,因而發生呼吸喘鳴或呼嚕呼嚕的聲音。這種情形即使在氣管沒有痰的時候也會有聲音,所以當然不是痰所造成的,因此用藥的治療效果非常有限,這種現象稱為「喉頭軟化症」。長大就好,不必特別治療。大約在1歲左右消失,最慢2歲。張瑞幸醫師建議,可以用雷射手術修正會坍塌的氣塞軟骨,即可獲得改善。

何時需要做進一步檢查?
除了喉頭軟化症是呼吸喘鳴常見的病因外,尚有許多原因會造成呼吸道的阻塞而產生喘鳴聲,如:氣管軟化症、鼻腔狹窄、聲帶麻痺、喉部囊腫、血管的異常壓迫等等。
是否需要做進一步檢查,可以從病史及身體檢查的發現來決定:
1)呼吸道阻塞程度是否越來越嚴重;
2)是否進食或餵食困難;
3)是否容易嗆奶或生長遲緩;
4)睡眠時是否呼吸道阻塞的症狀變嚴重;
5)有無發紺或危及生命的事件;
6X光檢查是否有不正常的發現。

如果寶寶症狀輕微,而且生長發育正常,並隨著年齡增長而症狀逐漸改善,則不需要任何檢查與治療。但如果有前述的問題時,就必須詳細檢查以找出病因加以治療。



***********************************************************

寶寶為甚麼總是有痰?
認識氣管軟化症
    少數寶寶出生1-2週後,不論有沒有生病,總是氣管裡有痰,呼吸呼嚕呼嚕響個不停,讓家長擔心不已。寶寶是感冒了嗎?為什麼總是喉嚨有痰或有鼻塞的聲音?為什麼在喝奶時或睡覺時特別大聲?
人類的氣管是由一圈一圈的環狀軟骨所構成,環狀軟骨在小嬰兒時的硬度更弱。小寶寶容易在吸氣(吃奶或情緒激動)的時候,氣管內可能因為負壓而向內塌陷,就會發生呼嚕呼嚕的聲音,這一種現象稱為「喉頭軟化症」。這種情形最常見的因為有些小寶寶的氣管還沒有發育好,容易在吸氣的時候塌陷而呼吸不順所致。這種聲音即使在氣管沒有痰的時候也會有,當然因為這不是痰所造成的,所以用葯物的治療效果非常有限,用一般的袂痰劑或支氣管擴張劑會有部份的效果,但是不可能治癒,等喉部軟骨發育好了症狀就會自然消失因為在喝奶時氣管會因食道壓迫而使症狀加劇,因此要讓寶寶分段餵食,以避免嗆奶或發紺
通常我們可以從病史及身體檢查的發現來決定是否應做進一步的檢查:

1隨著時間的過去,呼吸道阻塞程度是否越來越嚴重;
2)是否有進食或餵食困難;
3)是否容易嗆奶或吸入或有生長遲緩現象;
4)睡眠時呼吸道阻塞的症狀是否嚴重;
5)有無發紺或危及生命的事件;
6X光檢查是否有不正常的發現。
「喉頭軟化症」不是一種病,而是發育期間的一個過程,一般小寶寶在出生後一兩週大時就可能出現這種現象,大約在一歲之前症狀都可消失,不必特別治療。在感冒或氣管炎時嬰兒痰音會持續一陣子,如果寶寶有上呼吸道症狀如流鼻水、咳嗽仍應請醫生檢查治療。但有些正常的嬰兒偶而也會有點痰聲,如果寶寶的症狀輕微,除痰音外無發燒,活力及餵食情況正常,這種喉頭軟化症的聲音通常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改善,並不需要任何的檢查與治療。
資料來源http://blog.xuite.net/chens.ladys/blog/10808833-%E8%AA%8D%E8%AD%98%E6%B0%A3%E7%AE%A1%E8%BB%9F%E5%8C%96%E7%97%87









***************************************************************
喉頭軟化症 寶寶喉嚨呼嚕響
記者蔡彰盛/竹市報導

一名4個月大的男嬰呼吸有雜音、鼻塞、喉嚨發出呼嚕的痰音,吃藥也吃不好,母親懷疑是氣管發炎,要求醫師抽痰,經檢查才發現是「喉頭軟化症」,建議家長墊高孩子的頸部,使他的頭部微揚,以改善呼吸道堵塞的問題。家長也要改變餵食方式,減少發生嗆奶。

衛生署新竹醫院小兒科醫師唐瑄伶說,呼吸時,氣流經過狹窄呼吸道,部分嬰兒會有亂流,從鼻腔、鼻咽、喉部、氣管甚至細支氣管皆有可能,造成呼吸有雜音,其中以喉頭軟化症佔最大多數。

喉頭軟化症是一種良性症狀,這是因為先天性喉部軟骨發育及喉部組織架構支撐成熟度不夠所致。尤其在吸氣時,會因負壓增加,部分喉部組織會陷入呼吸道,造成吸氣性的呼嚕呼嚕聲,稱為喘鳴聲。

患有喉頭軟化症的寶寶,大約出生4週左右就能聽到呼嚕呼嚕的呼吸聲;通常2個月大時,就能聽到典型的喘鳴聲。尤其在哭鬧不安、用力吃奶時,平躺加上頸部往前傾、上呼吸道感染時,喘鳴聲會更明顯。

喉頭軟化症的寶寶大多在2歲左右,軟骨發育更成熟後,症狀就會逐漸改善,甚至消失。這類寶寶大多活動力不錯,最大的困擾是吸氣性的喘鳴聲,如果沒有其他合併問題,並不需要接受特別治療,可以跟其他寶寶一樣,健健康康成長。

若呼吸道堵塞越來越厲害時,容易缺氧,會加快呼吸次數,增加嗆奶、吸入性肺炎的機會。有些孩子還會合併胃食道逆流,進而造成喉部發炎。若導致生長發育不良、體重減輕等現象時,必須提早就醫。

唐瑄伶醫師提醒家長,可嘗試讓寶寶頸部墊高、頭部微揚的姿勢,來改善呼吸道堵塞的問題;餵食方面可以分段餵奶,或使用十字型奶嘴,減少嗆奶機率。

小朋友的呼吸聲如果有雜音時,醫師建議,趕緊就醫檢查。 (記者蔡彰盛攝)










***********************************************************
寶寶為甚麼總是有啖- 氣管軟化症
有些寶寶出生後,不論有沒有生病,總是氣管裡有啖,聲音呼嚕呼嚕的不停,家長非常擔心,可能找了許多醫生,也治不好。 這種情形最常見的因為有些小寶寶的氣管還沒有發育好,容易在吸氣的時候塌陷而呼吸不順所致。一般小寶寶在出生前一兩週可以出現這種現象,但是最常發生的是早產兒及唐氏症等嬰兒,一般正常的寶寶也會偶而看的到。太約在一歲之前症狀都可消失。 人類的氣管是由一圈一圈的環狀軟音所構成,環狀軟骨在小嬰兒時的硬度更弱,有些小寶寶在吸氣的時候,氣管內可能因為負壓而向內塌陷,就會發生呼嚕呼嚕的聲音。聲音即使在氣管沒有啖的時候也會有,當然因為這不是啖所造成的,所以用葯物的治療效果非常有限,這一種現象稱為「氣管軟化症」。但是這不是一種病,而是發育期間的一個過程。 用一般的袂痰劑或支氣管擴張劑會有部份的效果,但是不可能治癒。 氣管軟化症發生的部位可以在主氣管,也可以在左、右支氣管的一部份。在支氣管的嚴重可以出現喘鳴音,也可以出現肺部局部塌陷的現,可以及X光及支氣管鏡檢查確定,少部份情形嚴重者有可能需要以手術或支架校正塌陷的氣管。









*************************************************************************************

嬰幼兒常會有一些問題讓家長非常擔心,事實上有很多都是屬於生理性的,包括鼻塞、痰音、吐奶、脹氣、便祕……等,以下就為大家作一個介紹,讓家長看了以後可以不必太過擔心。
鼻塞
在每個星期的健兒門診中,總是接觸到不少家長抱著小嬰兒不約而同詢問同樣的問題:「我的小寶寶每天都鼻塞和呼吸有痰音,是不是感冒啦?」「鼻塞、有痰可以打預防針嗎?」「為何鼻塞、有痰,吃藥總是吃不好?是不是應該到耳鼻喉科去抽抽痰、通通鼻子?」
有時候面對這些緊張又擔心的家長們,我會半開玩笑的反問一句:「這個寶寶一定是第一胎囉!」當然大部分我都猜對了,要不然就是前面的寶寶都是別人幫忙帶,到自己親自照顧時,才知道會有這些惱人的問題出現。
的確,嬰兒大部分都會有鼻塞和有痰音的現象,特別是在前6個月大時。少數鼻塞厲害時會用嘴巴呼吸,導致餵奶時吸吮一口便呼吸一口的情形,食慾當然受到影響。痰多時整天鼻子總是「呼嚕呼嚕」的,有時候會有喘不過來甚至被嗆到的情形,家長怎能不擔心呢?
寶寶為什麼會鼻塞呢?
因為嬰兒的鼻翼多半較塌較平,而且鼻孔小,因此鼻腔有分泌物時很容易造成阻塞。另外,嬰兒對外在冷空氣亦容易敏感,特別是在早上或睡醒時,鼻腔分泌物會更多,鼻塞現象亦會較明顯。當然除了先天生理性的因素外,有些外在的因素不容被忽視,特別是影響到哺育時,則應該請教小兒科醫師。以下就各種造成鼻塞的原因作簡單的介紹。
上呼吸道感染(感冒)
因為有母親的抗體,且較少出門,一般出生後56個月內的小寶寶較少發生感冒,但畢竟還是有可能被傳染,特別是家中成員有感冒時。感冒往往先以鼻塞、打噴嚏來表現,家長要注意是否合併有咳嗽、發燒或躁動不安的情形。最好能注意鼻涕的顏色和黏稠度,作為就醫時提供給醫師的參考。
過敏性鼻炎
若家長有過敏性體質,且寶寶常有鼻塞、流鼻水現象時,則要考慮過敏性鼻炎的可能性。一般以流清水樣的鼻涕為主,尤以清晨起床時或碰到冷空氣時特別明顯。因與嬰兒過敏體質有關,臨床處理上以症狀治療為主。
鼻腔異物
當小寶寶學會用手抓東西時,要小心是否有異物阻塞在鼻腔內,如米飯粒、花生米、小彈珠等。另外,寶寶常有嘔吐物從鼻腔出來時,要懷疑奶渣或菜渣是否遺留在鼻腔內。異物長期存留會刺激鼻腔黏膜,最後會發生炎症反應,造成鼻炎。若有懷疑可請醫師詳細檢查。
鼻構造異常
如鼻中隔歪曲、後鼻孔狹窄和閉鎖、鼻腔息肉或鼻梁受過外傷等,先天或後天構造異常亦會造成長期鼻塞症狀。
頭部外傷
頭部外傷有時會引起顱骨底部骨折,腦脊髓液會從鼻腔或耳道流出,腦脊髓液是清澈水樣液體,若寶寶有頭部外傷的病史則要多加留意。
先天性梅毒
若孕婦有梅毒且未接受完全治療,新生兒便有可能罹患先天性梅毒。其中約有一半在出生時沒有任何症狀,若沒有及早治療,症狀會陸續出現,包括肝脾腫大、骨骼病變、持續性鼻炎、肺炎、生長遲滯等。所以遇有長期鼻塞、流鼻水的嬰兒,加上父母有梅毒的病史,醫師通常會把先天性梅毒列入鑑別診斷中。









********************************************************************
寶寶呼吸有雜音 小心喉頭軟化症
(中央社記者黃彥瑜新竹26日電)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今天表示,1名母親帶著4個月的嬰兒求診,說小孩呼吸有雜音、鼻塞、喉嚨發出呼嚕的痰音,經診斷是喉頭軟化症;建議家長改善寶寶姿勢。

衛生署新竹醫院小兒科醫師唐瑄伶表示,喉頭軟化症是良性症狀,是因為先天性喉部軟骨發育沒成熟,喉部組織架構支撐成熟度不夠所導致。尤其在吸氣時會因負壓增加,部分喉部組織會陷入呼吸道而造成吸氣性的呼嚕呼嚕聲,稱為喘鳴聲。

一般而言,患有喉頭軟化症的寶寶差不多出生 4週左右就開始聽到呼嚕呼嚕的呼吸聲。當 2個月左右吸氣力量及流量較足夠時,就開始聽到典型的喘鳴聲。尤其在哭鬧不安、用力吃奶、平躺加上頸部往前傾、上呼吸道感染時,喘鳴聲會更加明顯及大聲。

唐瑄伶表示,喉頭軟化症的寶寶大多約在 2歲左右,軟骨發育更加成熟後,症狀就會逐漸改善甚至消失。這類寶寶大多活動力都不錯,最大的困擾是吸氣性的喘鳴聲,如果沒有其它合併問題,並不需要接受特別治療。

不過,若有合併較嚴重的問題,當呼吸道堵塞愈來愈厲害時,容易導致缺氧,會加快呼吸次數,增加嗆奶、吸入性肺炎的機會;有些孩子還會合併胃食道逆流,進而造成喉部發炎。這些問題若導致生長發育不良、體重減輕等現象,必需提早就醫。

唐瑄伶提醒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多注意呼吸道及餵食情形,可嘗試讓寶寶頸部墊高、頭部微揚的姿勢,改善呼吸道堵塞的問題。餵食方面可以分段餵奶或使用十字型奶嘴,減少發生嗆奶。990426
資料來源http://verywed.com/forum/wedlife/1292728-1.html








*******************************************************************************

呼吸雜音多 小心幼兒患重度軟喉症

作者: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 | 健康醫療網2013年5月14日 上午10:10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黃小妹足月懷孕出生體重3.3公斤,出生後兩個月,體重才增加0.9公斤,明顯發育遲緩。另外,呼吸即伴有怪聲音,吸氣雜音逐漸加重,連致呼吸及餵食奶水都覺困難。經檢查確認,黃小妹妹罹患重度軟喉症。

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主任宋文舉指出,一般正常的呼吸應是無聲無息且幾乎是看不到動作的,不過,出生兩至三個月內的幼兒常見呼吸有雜音,則屬正常現象。
部分小寶寶出現鼻塞聲、喉嚨有痰音,甚至肺部有呼吸的雜音,常令新手父母擔心不安而求醫,不過,這些大可以改善並恢復,屬於暫時的現象,家長不用擔心。
宋文舉表示,軟喉症是幼兒最常見的先天性喉部疾病,也是臨床上造成嬰幼兒喘鳴最主要的原因。由於氣管開口端的喉頭上部結構太軟弱,當吸氣時因氣壓變化喉頭上部結構塌陷,被吸蓋入氣管口內,而阻塞了正常的進氣流,病兒會呈現出吸氣困難。
以黃小妹妹為例,出生後呼吸就出現怪聲音,吸氣時,雜音逐漸加重,呼吸時,則胸部凹陷且費力,以致呼吸及餵食奶水時,都顯得吃力,明顯困難。2個月大時,體重只有4.2公斤,而正常應有5公斤,明顯成長遲緩。
宋文舉統計,約有20至25%的軟喉症患兒症狀嚴重,影響吸氣及進食困難,如果長期吸氣量不足,身體處於缺氧窒息邊緣,會影響腦部及智能的發育;進食量差營養不足,外加呼吸能量耗損增加,會導致體重成長遲緩。
在治療上,目前公認最好的診斷方式是經由軟內視鏡由幼兒鼻道進入咽喉處,直接觀察喉頭部位於呼吸動態變化。台北榮總自2008年起引進「軟內視鏡診斷及治療」,4年來,治療成效相當好。
只要家長同意手術,軟鏡正確診斷後,就可立即直接以軟鏡做雷射治療,約只需再花15至20分鐘時間即可完成手術,術後約需住院6至7天即可以出院返家。臨床發現,病童呼吸、餵食及體重狀況都獲明顯改善。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20160&prev=20162&next=20153&l=f&fid=6









*******************************************************************************
寶寶呼吸有雜音,到底有什麼問題?
當爸媽聽見小寶寶呼吸有雜音,可能是呼嚕呼嚕聲或痰音,常會很疑惑到底是生病?是過敏
?還是所謂「呼吸道發育不成熟」?該不該看醫生?會有嚴重問題嗎?真是讓人擔心啊!  
【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 王培瑋、輯/張玉櫻】 寶寶呼吸有雜音
,爸媽真擔心!
門診中常會遇到家長帶著小寶寶來,由於呼吸有雜音,詢問是否有感冒或是氣管發炎?有些
聽起來僅僅像是鼻塞的聲音,但是並沒有咳嗽,流鼻水的症狀,檢查起來也沒有發現喉嚨發
炎;有些則比較大聲,像是從喉嚨內發出的呼嚕聲,聽起來很像痰音,即吃藥也一直不會好
,父母因此會懷疑是否氣管發炎,有些甚至會想要求抽痰。
他們常問說:「帶給醫生看,有的說是過敏,是體質的關係;也有的說是呼吸道發育不成熟
,不需要吃藥,長大以後就會改善。」但如果聲音很大聲,甚至感覺寶寶呼吸急促,家長常
會無法放心,想知道「到底是甚麼問題?什麼是呼吸道發育不成熟?寶寶是否還有其他問題
?」
仔細觀察寶寶呼吸出現雜音的時機與情況
為何嬰兒在呼吸時會有雜音出現?主要是因為呼吸時氣流經過狹窄呼吸道產生亂流所致,從
鼻腔、鼻咽、喉部、氣管,以至於細支氣管皆有可能,所以會造成呼吸有雜音的原因相當多
,只要是從鼻孔到小氣管有阻塞,就可以產生異常的聲音。是否需要治療或治療方式也都不
太一樣,所以對於兒科醫師而言,要如何分辨處理有時還蠻困難的。
就區別而言,首先要分別是吸氣時產生或是吐氣時產生的:
1.如果是吐氣時產生的雜音:常常是胸腔內氣道狹窄造成,例如氣喘的小朋友所產生的喘鳴
聲,就是由於小氣管收縮所導致。
2.如果是吸氣時產生的雜音:常常是胸腔外呼吸道狹窄造成,小於一個月的新生兒大多數是
屬於這樣的情形,也就是狹窄的位置是在聲帶以上的呼吸道;依照比例,發生最多的是「喉
頭軟化症」,也就是一般所說的「呼吸道發育不成熟」。
不過依照狹窄嚴重程度不同,也有可能不論是吸氣或是吐氣時均可聽到;若是完全阻塞時,
更可能反而聽不到聲音產生。另外也要判斷小朋友的呼吸情況,觀察呼吸是否平順?有否急
促或費力的情況發生?
從部位分析病因
寶寶呼吸有雜音的原因,除了「喉頭軟化症」外,尚有許多原因會造成呼吸道的阻塞,以部
位來區分,有以下原因,包括:
1.鼻部:例如鼻黏膜腫脹或發炎、上呼吸道感染、腺樣體腫大、後鼻孔閉鎖。
2.咽部:例如咽部肌張力低下、腺樣體腫大、舌頭肥大後垂。
3.喉部聲門區:例如聲帶麻痺、囊腫、異物阻塞、喉頭軟化症、會厭軟骨炎、聲門下狹窄。
4.氣管及支氣管部份:例如氣管軟化症、血管的異常壓迫、氣管狹窄或是感染及內部傷害等
等。
5.其他:肥胖或先天性異常的小朋友也較常會有這樣的聲音。
當然也有一部份的小朋友會有不止一種原因的阻塞,也就是聲帶以上以及聲帶以下的阻塞可
合併產生。
確定診斷的方法
碰到上述的情形,除了詳細的病史及身體檢查之外,還有以下確定診斷的方法:
1.胸部X光放射線檢查:這是最基本的檢查,但是胸部X光放射線檢查對於內部構造所能提供
的資訊比較有限。
2.電腦斷層檢查:對於胸腔內的構造,尤其是肺部,有較清楚的解析,但對於氣管內的阻塞
則仍然無法確定診斷。
3.內視鏡檢查:要看呼吸道的內部構造,必須要靠內視鏡檢查。
內視鏡檢查
*傳統「硬式支氣管鏡」的限制:
內視鏡檢查以往都使用硬式支氣管鏡,但此檢查需全身麻醉,要在開刀房裡做,檢查範圍也
只侷限於主氣管及左、右大支氣管,而且無法觀察呼吸道的動態功能。
*新式「軟式支氣管鏡」相對較優:
相對而言,軟式支氣管鏡目前被認為是一個必要的檢查,病童只需清醒麻醉或局部麻醉即可
施行,其安全性相當高,而且兒童的呼吸道比較小。現有的軟式支氣管鏡比鉛筆還細,所以
可以看到的範圍也較廣較深,軟式支氣管鏡因而已成為呼吸道阻塞的標準檢查。
4.食道攝影:對於診斷因血管的異常壓迫,也就是所謂的血管環所造成的呼吸道阻塞有特別
的功效,但是對於其他的呼吸道阻塞原因則沒有太大的幫助。
5.肺功能檢查:雖具有安全、非侵襲性的優點,但僅適用於較大兒童,使用於嬰兒身上仍有
局限性。
寶寶呼吸有雜音,如何治療?
寶寶如果呼吸有聲音,到底有沒有關係?「喉頭軟化症」又是什麼?有沒有需要治療呢?在
治療方面必須要看原因為何,以及症狀影響程度,說明如下:
1.例如異物阻塞雖然不多,但是常造成嚴重的呼吸症狀,就必須緊急處理。
2.腺樣體肥大以及咽部肌張力低下,則通常年齡較長之後才比較嚴重,且多數於睡眠時才會
阻塞呼吸道。
3.血管環所造成的呼吸道壓迫,雖然是先天性的構造異常,也不一定會一出生就有症狀,但
如果確定診斷,則往往需要手術處理。
4.若呼吸的雜音伴隨咳嗽、流鼻水、發燒等症狀,則必須懷疑是鼻炎、支氣管發炎等等呼吸
道感染,須使用適當的藥物治療並觀察是否有其他症狀。
認識「喉頭軟化症」
「喉頭軟化症」也就是一般所說的呼吸道發育不成熟,是新生嬰幼兒呼吸有聲音的最常見情
形,主要原因是喉嚨聲帶上方的支持軟骨因硬度較弱,所以在吸氣的時候,會因負壓而向內
塌陷,因而發生呼吸喘鳴或呼嚕呼嚕的聲音。
確實原因目前不是很清楚,這種情形即使在氣管沒有痰的時候也會有聲音,而且和鼻子過敏
或呼吸道過敏也不同,大部份約在出生1至2個月出現症狀,但也有可能更晚一點才發現。
大部份的「喉頭軟化症」均屬輕微,約在1〜2歲後可改善,但仍有部份影響呼吸,造成呼吸
急促或費力,甚至會合併嚴重的胃食道逆流,寶寶因而生長發育不良,有這些情形就須作手
術處理。而且喉頭軟化症也有可能併發其他呼吸道阻塞,例如氣管軟化,所以診斷時仍需十
分小心。
寶寶需要治療嗎?
所以寶寶何時需要做進一步檢查治療,須依照寶寶的症狀及生長發育而定,說明如下:
1.如果寶寶症狀輕微,而且生長發育正常,並隨著年齡增長而症狀逐漸改善,則大概不太需
要任何檢查與治療。
2.如果呼吸道阻塞程度嚴重,有呼吸急促或費力的情形,合併餵食困難,以至於生長遲緩,
甚至有發紺或危及生命的事件,就必須詳細檢查,最好能安排支氣管鏡檢查以找出病因,及
早治療。
諮詢/王培瑋
學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陽明大學急重症醫學研究所
經歷:台大醫院新生兒科研究員、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胸腔研究員
現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

【更多內容請看2008年12月號嬰兒與母親雜誌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9JqeSt.cERmoSKqGh4m1jFJM/article?mid=3206&prev=3207&next=3205&l=f&fid=53









********************************************************************************

怎麼會一直嗆奶呢? 喉頭軟化症
平躺睡覺一直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音,喝奶時好容易嗆到,感冒的時候更出現像氣喘的聲音
,寶寶是不是生病了?

很多剛出生的寶寶因為先天喉部軟骨發育不完全、神經肌肉不協調而被醫師診斷為『喉頭
軟化症』。

症狀就像上面說的,呼吸有呼嚕聲,因為呼吸的時候喉嚨有部分的組織陷入呼吸道,所以
會發生這樣的況狀,當寶寶2個月齡大以後,媽咪會發現寶寶的呼吸聲更明顯了,但不用擔
心,這是因為寶寶的呼吸量增加,所以呼嚕聲變成喘鳴聲。

喉頭軟化症是良性的症狀,通常不需要治療寶寶2歲以後就會改善,在這段期間內媽咪注意
一下下列幾項小重點,不用過於擔心喔!

因為喉頭軟化症造成的溢奶或嗆奶,媽咪可以挑選軟、圓孔式的奶嘴讓寶寶使用,漸進式
的讓寶寶喝奶,喝完以後保持頭部直立,別直接躺下喔!

睡覺時可以在寶寶的頭頸部下面墊個浴巾,讓寶寶的頭頸部稍微向後傾斜(下巴抬高),若
媽咪能看顧著寶寶,側睡或趴睡更能減緩寶寶呼吸的喘鳴聲喔~

與寶寶相處時盡量避免讓他們過度哭鬧喔,在哭鬧時喉頭軟化有可能會造成呼吸中止!

如果寶寶呼吸道堵塞越來越嚴重,就會用力並加快呼吸次數,這樣可能會造成寶寶因為嗆
奶併發吸入性肺炎,把拔媽咪們要多注意寶寶的情況,若有臉部發紺、營養不良的狀況一
定要趕快請教醫師喔!







*******************************************************************
寶寶呼吸有雜音?可能為軟喉症
台灣大約每20萬新生兒當中就有200位患有軟喉症,機率約為千分之一,軟喉症的根本原因
並不清楚,屬於功能性障礙,症狀輕微的話可能在寶寶1~2歲時自然痊愈,嚴重的話則可能
會影響寶寶呼吸、進食及成長發育等,應該要及早診斷及早治療哦!

 軟喉症是什麼?

軟喉症軟喉症是最常見先天性喉部疾病,也是造成寶寶喘鳴最主要原因(80~90%),台北
榮總兒童醫學部主任宋文舉說,軟喉症較容易出現在2~3個月的寶寶中。主要部位在於氣管
開口端(喉頭上部)結構太軟弱,吸氣時喉頭上部結構因氣壓變化塌陷,阻塞正常進氣流,
病兒會呈現吸氣困難、呼吸有雜音。

喘鳴是一種較特殊的病態呼吸雜音,多發生於吸氣時。常在寶寶出生不久就出現,用力、哭
鬧、餵食或仰躺時,喘鳴會更嚴重,應該俯臥或抬下巴便可獲得改善。喘鳴出生後開始會逐
漸加重,到4~8個月大時達到最高峰,之後慢慢舒緩,通常可在1~2歲會自動痊癒。

其中約有20~25%的軟喉症比較嚴重,會造成吸氣及進食困難、影響腦部及智能發育、導致體
重成長遲緩,還會出現如嗆咳、發粓、生長遲滯、胃食道回流、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凹胸
、肺性心臟病等嚴重症狀。若嚴重軟喉症出現,爸爸媽咪應及早帶寶寶進行治療,以斷絕惡
性循環,目前最理想的診斷及治療方法是用軟內視鏡診斷加雷射治療,做一次狀況明顯改善
,只有1/10需要進行第二次,術後67天即可出院,所以爸爸媽媽不用太擔心!

資料參考:榮總兒童醫學部主任宋文舉訪問
寶寶健康  張貼於 2013-08-28
資料來源https://mamilove.com.tw/blog/39/%E5%AF%B6%E5%AF%B6%E5%91%BC%E5%90%B8%E6%9C%89%E9%9B%9C%E9%9F%B3%EF%BC%9F%E5%8F%AF%E8%83%BD%E7%82%BA%E8%BB%9F%E5%96%89%E7%97%87
x � � � � � �� n lang=EN-US>1/10需要進行第二次,術後67天即可出院,所以爸爸媽媽不用太擔心!

資料參考:榮總兒童醫學部主任宋文舉訪問
寶寶健康  張貼於 2013-08-28
資料來源https://mamilove.com.tw/blog/39/%E5%AF%B6%E5%AF%B6%E5%91%BC%E5%90%B8%E6%9C%89%E9%9B%9C%E9%9F%B3%EF%BC%9F%E5%8F%AF%E8%83%BD%E7%82%BA%E8%BB%9F%E5%96%89%E7%9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