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的重量只佔人體的2%,但是所消耗的熱量卻高達整體的20%,所以要促進這個器官的發展,並維持活躍運作,基礎營養素缺一不可。過去大家只注意到腦細胞本體生長所需的DHA,卻忽略了腦部突觸連結網在建構時所需的營養。
三歲之前,寶寶的突觸會產生爆炸性的遽增,數量多達一千兆個,是
成人的兩倍,腦部的重量會持續增加,並且維持到十歲左右。這時候發育的重點其實是在細胞間的 突觸的連結 與 軸突髓鞘化。如果能夠適時補充必要的營養素,就能有效的強化連結能力,因為將近半數的突觸連結會因為營養與刺激而產生,甚至加強;不常用或是營養不良就會被淘汰。
腦部連結網 關鍵營養素
根據芬蘭赫爾辛基大
學生醫生化研究所的研究中,找出了與腦神經元突觸連結網相關的重要營養素(磷脂膽鹼、磷脂乙醇胺、磷脂絲胺酸、磷脂肌醇、神經鞘磷脂),我們把它們統稱為博仕磷脂(Phos-Link),它可以在髓鞘化的過程中,幫助建立既堅固又寬廣的通路,確保訊息傳遞完整而不漏失,並提高傳遞速度高達600倍之多。當訊息在腦細胞之間的傳送速度提高了,就像電腦一樣,運算速度變快了,反應力就會提高,而腦部的學習和記憶能力也會相對提升。
充足的營養,刺激腦部發育
1~3歲,是人類腦部活動最活躍的階段,能掌握腦部發展的關鍵,就能協助寶寶啟發智能。尤其是三歲以前的寶寶,神經細胞間的連結還未穩定,營養和刺激的提供,顯得格外重要。如果父母們都能多涉獵相關
知識,想要培育聰明寶寶,會更有方向。我們期待每一個孩子,都能在細心的照顧下,獲得更好的發展。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NFeqfBqfFRp3z0ZdJcgmTEyISQ--/article?mid=332
*********************************************************************************
營養均衡吃出專注力
2010-03 親子天下特刊 作者:簡怡雯
吃出專注力與好腦力,就從家裡的餐桌開始。什麼營養素有助專注,增進腦部發育?
哪些東西讓孩子腦袋昏沉、昏昏欲睡?聰明不見得天生,吃對了,也能吃出專注力。
研究調查發現,現在小朋友普遍有專注力不集中問題,專注力與兒童的學習和行為有關。有些孩子天生注意力較不集中,甚至還有些伴隨學習障礙、情緒、過動兼具焦慮、不耐煩和急躁的行為。
造成這些情形的原因很多,與環境、遺傳、過敏、感染、食物中添加物、飲食組成、懷孕胎兒狀況等因素都有關。從日常生活角度來看,降低不利的環境因素,提供適量而不過量的必需營養素,並搭配飲食營養調理,可以有效的增進專注力,也可使小朋友的學習效率提升。
影響大腦發育的營養素
大腦發育,從媽媽懷孕時就已開始,所以孕期具備足夠與均衡營養非常重要。幼兒期的營養,更影響大腦發育,腦部功能必須靠神經傳遞物質來運作,當腦部沒有足夠的神經傳遞物質、或缺乏重要的營養素來製造神經傳遞物質時,會使生物反應途徑無效或縮短。
其中,維生素B群中B1、B6、B12、菸鹼素、葉酸等非常重要,是維持正常腦部功能所必需的營養素。
此外,研究也發現,魚油中的脂肪酸是所謂的Omega-3的脂肪酸,此種脂肪酸主要含有EPA和DHA兩種成分。其中EPA對於血脂有調節有作用,而DHA則對於腦部發育、增加記憶有幫助。因此,多吃魚可以多DHA,確實對於腦部功能有助益。
還有一些抗氧化營養素也相當重要,包括維生素A、C、E、硒等,這些營養素可以從各種蔬菜水果中獲取。小朋友每天至少五份蔬果,而且各種顏色的都要攝取,深綠和深黃色蔬果至少要一半,才不致造成記憶力衰退。
對於腦部發育神經傳導有關的還有卵磷脂。它存在於大豆和蛋黃中,補充含有卵磷脂的食物,可以促進胎兒與嬰兒大腦和神經系統正常發育。所以,幫小朋友開始添加副食品時,可以從慢慢補充蛋黃開始,稍長後也可多補充蛋和豆製品,包括豆漿、豆腐、豆乾等,以增加卵磷脂攝取的量。
此外,過敏、壓力、甲狀腺功能異常,以及腦部血液循環不良時,都會影響學習與記憶。低血糖會造成記憶力減退,這是因為大腦運作時,需要血液中的葡萄糖提供養分,當血糖濃度大幅擺盪時,會影響腦部功能和記憶力。
所以,早餐對於小朋友來說非常重要,沒有吃早餐會導致血糖降低,影響學習能力,長期下來對課業表現也有不良影響。
很多飲食因素,都會影響孩童專注力。從注意力不集中症候群(ADHD,即所謂過動症孩童)的研究發現,日常飲食若營養素不夠均衡,如蛋白質太多、糖類攝取過多、缺乏必需脂肪酸、加工食品中含有過多防腐劑、色素、水楊酸等,都會破壞腦中化學傳導物質,讓孩子無法專注的現象提升。
另外,缺乏特定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也會影響腦部發育與專注力。
例如:維生素B群,為正常腦部功能和消化吸收所必需,也能促進腎上腺素功能,調整神經傳導物質;維生素B6,則對於維持腦部正常功能很重要。抗氧化營養素,可保護細胞膜,促進循環。礦物質中的鈣和鎂,具鎮靜效果;缺乏鋅和鐵,也和過動有關;此外還有一種營養素輔酶Q10,有加速新陳代謝、減緩壓力的作用。
六大飲食守則,加強專注力
均衡飲食,提供均衡營養,是提升專注力不可或缺的一環。在日常飲食規劃上,建議父母可掌握以下重點:
均衡飲食,天天五蔬果:要加強專注力,首先要注意飲食均衡,六大類食物樣樣不可缺,缺乏特定營養素對身體一定有影響。
前面提到一些維生素、礦物質的重要性,所以飲食中蔬果要足夠,天天五蔬果是健康必需,也是加強腦部發育所必需。小朋友容易偏食,不太喜歡吃青菜,但各種顏色的青菜都有其特定營養成分,都不可缺少,如紅蘿蔔、黃椒、花椰菜、菠菜、香菇等不同顏色蔬菜,可摻於水餃、包子、蛋餅等中,讓孩子餐餐都能攝取到蔬菜。
蛋白質要足夠,但不可過多:研究發現,低蛋白飲食可以改善過動兒的症狀,飲食中肉魚豆蛋奶,可提供我們蛋白質的營養素,是必須要的。但要留意的是,蛋白質攝取過多,對腎臟也是負擔,因此應足量但不要過量。
提供蛋白質的食物有兩大類:奶類和肉魚豆蛋類,奶類包括牛奶和奶製品、優酪乳、起司、冰淇淋等,除有豐富蛋白質外,還提供鈣質、維生素D等,對小朋友骨骼發育相當重要。
骨質疏鬆症是近年來影響老年人健康的一個病症,而儲存骨本得從小開始,因此攝取足夠奶類非常重要。學齡期兒童每日至少要喝兩杯牛奶,才有足夠鈣質,進入青春期則要喝到三杯,如果不需過多脂質或熱量,可選用低脂或脫脂的奶製品。
肉魚豆蛋類也是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學齡期兒童每日約需三份,蛋一個算一份,肉類一兩算一份,豆漿一杯不加糖也算一份,家長可讓孩子透過不同食物攝取到蛋白質。
多吃深海魚類:食物中的脂肪酸,對大腦發育很重要,其中的Omega-3脂肪酸特別有作用,即包括EPA和DHA,可以幫助記憶力與增強注意力,所以小朋友可多攝取深海魚,如:鮪魚、鮭魚、鯡魚等。
多複合性醣類,避免精緻糖:精緻糖就是一般加糖製品,餅乾、蛋糕、糖果等,這些食物容易使小朋友過動,要減少這些食物攝取,還有含糖飲料也是精緻糖,也要少喝。
避免碳酸飲料:汽水和可樂這些是所謂的垃圾食物,可使血糖迅速上升,但其作用也僅只是提供糖份,應儘量避免攝取,白開水才是健康的解渴飲料。
減少加工食品、零食:零食加工食品多含人工色素、甜味劑、防腐劑等,都對孩童腦部發育有不良影響。建議父母多以蔬菜水果天然食物做為孩子的點心,儘可能降低孩子食用加工食品、零食的機率。
整體而言,均衡營養是絕對必要的,補充綜合維生素與礦物質,有助於體內營養素平衡。但多吃不見得多營養,要吃得均衡,足量而不過量,才能吃出健康與專注。
尤其小朋友常有偏食問題,愛吃的吃過多,不愛吃的卻又都不吃。在孩子年紀愈小時,愈容易養成固定的飲食習慣,因此父母最好從小就養成孩子的良好飲食習慣,均衡飲食才會攝取到均衡營養素,讓孩子有健康的身心,頭好壯壯專注學習。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20613&prev=20625&next=20571&l=f&fid=28
********************************************************************************
寶寶味覺養成完整企畫媽咪寶貝 8月號 NO.146
採訪撰文/吳慧敏
諮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邱志宇、長庚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林鈺珊
模特兒/可愛寶寶奕澄、漂亮媽咪盈樺、溫柔爸比慶憲
攝影/檸檬巷館(02-87978477)
你家孩子看到食物總是興致缺缺嗎?還是你家寶寶只偏好甜食等高熱量食物?據說寶寶的味覺在胎兒時期便已逐漸成形,受到媽咪懷孕的飲食變化,日後也會影響寶寶的口味,更有此一說,寶寶甫出生後沒多久,對於味道開始有自己的喜好與記憶。而從小培養寶寶的口味,日後真的能讓他不偏食也不挑食!?是否如次,聰明家長又該如何做?請看本期寶寶味覺養成完整企畫。
胎兒時期的味覺影響
寶寶的味覺喜好的確在胎兒時期就已逐漸成形,研究指出,約在母體懷孕16週前後,胎兒的舌頭開始發展味蕾,對味道有反應,味覺甚至比大人更為靈敏,尤其對甜味的喜好更勝於其他味道。特別是媽咪在妊娠第20週前後是胎兒感覺器官發育的重要時期,受到神經系統的快速發育,諸如味覺、嗅覺、視覺、聽覺等會在腦部的特定部位逐漸發展,胎兒也就能夠區分出甜味、苦味或是其他味道了。
如何了解胎兒時期的味覺養成,首先我們需要先了解胎兒與羊水;羊水與母體的關係。胎兒除了透過臍帶吸收來自於母體的氧氣和養分外,也會從羊水獲取適當的營養來源。羊水的成分,除了水份,也還包含了少量的荷爾蒙、蛋白質和其他養分;羊水的功能,除了作為胎兒的安全防護、也讓產科醫師了解胎兒生理狀況外,而胎兒藉由吸吐羊水的過程中,也有助於肺功能的成熟,胎兒會不斷的練習吸吮和吞嚥,吞入羊水、也同時排出尿液藉以維持羊水的量,在吞、吐的過程中,味蕾便在此過程中逐漸發展。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邱志宇指出,研究顯示若是女性在懷孕期間喜歡某一類的食物,在羊水中可能會參雜有這纇食物的味道,部份研究也指出,羊水若是甜的則會增加胎兒吞嚥的動作,反之,對其他味道像是酸苦鹹,則可能會減少吞嚥或出現厭惡的表情喔!也就是說胎兒在媽咪的肚子中,已經能夠對某些味道產生反應了。
長庚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林鈺珊進一步表示,有研究指出孕媽咪在妊娠第三期的飲食,將從媽媽的飲食再到羊水中影響寶寶的味覺,孕媽咪在妊娠第三期偏好的食物口味,也有可能是寶寶日後偏好的口味喔!所以,孕媽咪們一口口吃下肚的食物,不僅是胎兒的重要養份來源,同時也是寶寶味覺的前導車呢!
邱志宇醫師和林鈺珊營養師進一步提醒孕媽咪,有研究指出如果女性應在懷孕第三期攝取多樣化的蔬果,胎兒在母體時能夠經由羊水體驗不同的風味,在寶寶出生四至六個月後,嘗試接觸副食品開始,對於味道的接受度相對來說也比較廣泛。
正確養成寶寶味覺習慣的第一步,就是女性在懷孕和哺乳期間不要挑食。
害喜媽咪,寶寶吸收不到營養?
或許有人發出疑問,部分媽咪在懷孕初期的害喜過程中,口味容易發生改變,憂慮胎兒會不會因為孕媽咪孕吐過於嚴重而吸收不到該有的營養,也擔心吃進去的食物會不會也跟著影響寶寶?其實胎兒在發育初期,吸收的營養都是母體本身已儲存的養分(主要經由卵黃囊吸收),直到有了臍帶輸送養份之後,胎兒才會漸漸吸收母體提供的營養來源。孕媽咪們只要維持正常的飲食,害喜的狀況通常會慢慢獲得改善。然而,懷孕前三個月要特別注意是否會不小心吃進有害物質或是藥物,反而容易造成胎兒的畸形。
哺乳期的味覺習慣
喝母乳的寶寶
因為胎兒已經習慣來自於媽媽的飲食味道,日後等到寶寶出生後,對於母乳的味道也就不那麼陌生,反之,媽咪在生產後若是突然改變飲食習慣,可能也會讓寶寶對味道陌生了起來。所以邱志宇醫師建議正確養成寶寶味覺習慣的第一步,就是女性在懷孕和哺乳期間不要挑食,且攝取多樣化的蔬果。
既然媽媽的飲食都能透過羊水影響貝比的味覺,親餵母乳的產後媽咪,哺乳期間的飲食習慣和攝取的食物風味,同樣也會影響寶寶日後對於味道的記憶。林鈺珊營養師表示,媽咪在進食完後的一個小時之內哺餵母乳,這時侯的乳汁味道和媽媽不久前的飲食狀況味道最為相近,隨著時間的拉長,味道漸漸地會變淡,但仍是會透過乳汁給寶寶吸吮。
聽說母乳餵養的寶寶可以減少日後挑食的機會?對此,林鈺珊營養師認為,前提是建立在媽媽的飲食習慣上,建議媽咪在哺乳期間,攝取均衡飲食,多吃蔬果、讓飲食多元且變化度大,才得以藉由乳汁讓小貝比體驗和習慣不同的味道,日後確實可以減少寶寶挑食的機會發生。
離乳期的味覺改變
寶寶開始進入副食品的階段約在出生後的四至六個月之後,這時候寶寶對味道也會特別的敏感。邱志宇醫師表示,寶寶隨著神經和味蕾的發展,約在出生四、五個月後對於鹹味和各種味道開始感到特別敏感,將隨著月齡的增加敏感性也跟著提高,但約一歲後將隨著年齡的增長,味覺敏感度則會慢慢的降低,與一般大人的敏感度差不多。
國外的研究曾顯示,假使讓嬰兒前6個月餵有添加鹽分的澱粉類食物,儘管只有些微的量,就有可能導致孩子終身偏好鹹的食物,也對健康產生風險。所以進入副食品後,究竟照顧者該怎麼讓寶寶吃對食物?而寶寶對哪類味道特別喜歡?照顧者又該如何注意味道中潛藏的風險?在在都會影響寶寶的味覺喜好和飲食習慣的重要關鍵!
約在出生四、五個月後對於鹹味和各種味道開始感到特別敏感。
人類天生就愛甜食
林鈺珊營養師指出,孩子先天上對於甘甜味的確會比較喜歡。其實不只是孩子,對甜味的接受度幾乎是人類共通的喜好,林鈺珊營養師進一步解釋:「主要是因為甜的東西會讓人直接聯想到熱量高的東西,而小寶寶本身對於熱量的需求非常的大,每公斤的體重約需要100大卡熱量的食物,而甜味的食物也通常擁有高密度的熱量。很明顯的,苦味則是貝比先天上不喜歡的味道,這是人類自我保護機制的啓動,因為許多有毒物質具有苦味,為了避免自己中毒,寶寶也就不那麼喜歡了(但也與基因相關,有些家族所含基因就是對苦味特別的敏感)。」
雖然寶寶擁有人類先天性嗜甘甜趨苦味的能力,嬰兒時期(尤其是前6個月)的味覺可塑性卻很大,並不會因為他先天的口味喜好,而難以改變味蕾對各種食物風味的接受度,飲食口味的養成的確可經由學習培養,不過若是一味讓孩子嗜吃甜食或是重鹹的食物,日後的確會讓寶寶的飲食態度受到影響,他可能會只喜歡吃某種味道的食物,進一步引起對健康的風險,如何養成不挑食的孩子,嬰幼兒階段便是重要的關鍵期。
孩子先天上對於甘甜味的確會比較喜歡。
人工甜味要注意
甜味的來源有來自於天然食物的風味和人工糖的攝取,林鈺珊營養師說明,若是常讓寶寶攝取含有人工糖的食物,例如飲料(果汁也須注意),多半為空熱量低營養素的食物,除了會讓體重(尤其是體脂肪)節節上升,埋下日後慢性疾病的危險因子,且人工糖會輕易讓寶寶產生飽足感,影響正餐的進食量,進而減少富含營養素的天然食物攝取,造成營養素的缺乏,例如維生素C、B群、鐵、鋅……,這才是影響寶寶日後身體機能發展的最大因素。此外,寶寶吃下的糖量多寡也會影響日後的口味喜好,孩子日後可能討厭苦味的食物,而蔬菜的味道卻多半偏苦;因此人工糖製成的食物不可不慎(任何人工調味的食品皆是)。
邱志宇
學歷:中國醫藥大學
經歷:臺北市立婦幼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臺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小兒腸胃科臨床研究員
現職:和平婦幼院區小兒科專任主治醫師
林鈺珊
學歷:輔仁大學食品營養系營養組
經歷:長庚紀念醫院營養師
現職:長庚紀念醫院營養師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5762&next=15735&l=f&fid=28
********************************************************************************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5725&prev=15735&next=15720&l=f&fid=28
*******************************************************************************
為什麼要吃副食品?
1. 最主要的原因-這是寶寶成長的必經過程,可以坐得穩,長牙齒了,胃腸消化
功能和吞嚥功能更成熟,且6個月到12個月是發展咀嚼的關鍵期,正是練習成
人飲食的好時機,讓寶寶可以順利銜接成人飲食。
2. 讓寶寶認識和品嚐新食物,新鮮天然原味的食物滋味,豐富寶寶的感官刺
激,滿足身心需要。餵食副食品的準備
媽咪爸比心理建設
寶寶滿6個月以後
製作副食品
一週介紹一種新食物
這個階段的寶寶餵食要注意可能發生的過敏反應:皮膚起紅疹、長尿布疹、肚子脹氣、煩躁不安、氣喘等。在過敏反應發生之前,無法預測寶寶對哪個食物會過敏,當然,有一些食物是比較容易引起過敏,但不表示不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就一定沒事,還是得靠照顧者細心敏銳的觀察,才會知道寶寶的反應。而且,有些過敏反應並不是吃下去後立刻會發生,可能在2~3天後才會出現,所以為了觀察寶寶的反應,最快以一星期介紹一種新食物的速度,對於寶寶的健康是比較安全的做法。
副食品的製作在剛開始需要的是耐心和敏銳的觀察,反而是廚藝高超的媽咪要放下大顯身手的心理 。
製作副食品的工具可以很簡單,也可以琳瑯滿目,隨媽媽意思,安全衛生,開心就好 。
簡單的裝備:一根湯匙,一個碗,調理寶寶副食品
舉個例子:吃蘋果或梨子之類的水果時,只需用水果刀削去一片,用湯匙刮下露出的果肉一小匙,加一匙的開水,即可餵寶寶,還要吃就再刮一點,省事又方便副食品添加順序:穀類 ->水果 ->蔬菜 ->豆類 ->肉類 ->蛋類
狀態順序:液體 (liquid) -> 半流質 (semiliquid) -> 泥狀 -> 條狀 -> 塊狀 餵食時間:在兩次哺乳之間,以免太餓缺乏耐性,一天餵食一次到二次即可
<食物分類舉例>
主食類:白米,胚芽米,糙米,地瓜(蕃薯),馬鈴薯(洋芋),麵條,紅豆,綠豆仁(去皮綠豆),綠豆沙,玉米,山藥,蓮子,薏仁,南瓜,皇帝豆,埃及豆(雪蓮子),燕麥片… 水果類:蘋果,木瓜,葡萄,西瓜,哈密瓜,葡萄乾,鳳梨,枸杞 蔬菜類:紅蘿蔔(有機),綠葉蔬菜,瓜類(冬瓜,瓠瓜,小黃瓜,大黃瓜,絲瓜),青花菜,苜蓿芽,高麗菜(包心菜),海帶豆類:豆腐,豆漿,豆包,黃豆,毛豆 肉類:鱈魚,鱸魚,鮭魚,鯛魚,雞肉,雞肝,豬肝 其他:黑芝麻粉,啤酒酵母粉,大豆卵磷脂,糖蜜,杏仁果,腰果,核桃,松子,小麥胚芽 用正面的態度回應寶寶的行為
********************************************************************************
寶寶味覺養成完整企畫媽咪寶貝 8月號 NO.146
採訪撰文/吳慧敏
諮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邱志宇、長庚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林鈺珊
模特兒/可愛寶寶奕澄、漂亮媽咪盈樺、溫柔爸比慶憲
攝影/檸檬巷館(02-87978477)
你家孩子看到食物總是興致缺缺嗎?還是你家寶寶只偏好甜食等高熱量食物?據說寶寶的味覺在胎兒時期便已逐漸成形,受到媽咪懷孕的飲食變化,日後也會影響寶寶的口味,更有此一說,寶寶甫出生後沒多久,對於味道開始有自己的喜好與記憶。而從小培養寶寶的口味,日後真的能讓他不偏食也不挑食!?是否如次,聰明家長又該如何做?請看本期寶寶味覺養成完整企畫。
胎兒時期的味覺影響
寶寶的味覺喜好的確在胎兒時期就已逐漸成形,研究指出,約在母體懷孕16週前後,胎兒的舌頭開始發展味蕾,對味道有反應,味覺甚至比大人更為靈敏,尤其對甜味的喜好更勝於其他味道。特別是媽咪在妊娠第20週前後是胎兒感覺器官發育的重要時期,受到神經系統的快速發育,諸如味覺、嗅覺、視覺、聽覺等會在腦部的特定部位逐漸發展,胎兒也就能夠區分出甜味、苦味或是其他味道了。
如何了解胎兒時期的味覺養成,首先我們需要先了解胎兒與羊水;羊水與母體的關係。胎兒除了透過臍帶吸收來自於母體的氧氣和養分外,也會從羊水獲取適當的營養來源。羊水的成分,除了水份,也還包含了少量的荷爾蒙、蛋白質和其他養分;羊水的功能,除了作為胎兒的安全防護、也讓產科醫師了解胎兒生理狀況外,而胎兒藉由吸吐羊水的過程中,也有助於肺功能的成熟,胎兒會不斷的練習吸吮和吞嚥,吞入羊水、也同時排出尿液藉以維持羊水的量,在吞、吐的過程中,味蕾便在此過程中逐漸發展。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邱志宇指出,研究顯示若是女性在懷孕期間喜歡某一類的食物,在羊水中可能會參雜有這纇食物的味道,部份研究也指出,羊水若是甜的則會增加胎兒吞嚥的動作,反之,對其他味道像是酸苦鹹,則可能會減少吞嚥或出現厭惡的表情喔!也就是說胎兒在媽咪的肚子中,已經能夠對某些味道產生反應了。
長庚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林鈺珊進一步表示,有研究指出孕媽咪在妊娠第三期的飲食,將從媽媽的飲食再到羊水中影響寶寶的味覺,孕媽咪在妊娠第三期偏好的食物口味,也有可能是寶寶日後偏好的口味喔!所以,孕媽咪們一口口吃下肚的食物,不僅是胎兒的重要養份來源,同時也是寶寶味覺的前導車呢!
邱志宇醫師和林鈺珊營養師進一步提醒孕媽咪,有研究指出如果女性應在懷孕第三期攝取多樣化的蔬果,胎兒在母體時能夠經由羊水體驗不同的風味,在寶寶出生四至六個月後,嘗試接觸副食品開始,對於味道的接受度相對來說也比較廣泛。
正確養成寶寶味覺習慣的第一步,就是女性在懷孕和哺乳期間不要挑食。
害喜媽咪,寶寶吸收不到營養?
或許有人發出疑問,部分媽咪在懷孕初期的害喜過程中,口味容易發生改變,憂慮胎兒會不會因為孕媽咪孕吐過於嚴重而吸收不到該有的營養,也擔心吃進去的食物會不會也跟著影響寶寶?其實胎兒在發育初期,吸收的營養都是母體本身已儲存的養分(主要經由卵黃囊吸收),直到有了臍帶輸送養份之後,胎兒才會漸漸吸收母體提供的營養來源。孕媽咪們只要維持正常的飲食,害喜的狀況通常會慢慢獲得改善。然而,懷孕前三個月要特別注意是否會不小心吃進有害物質或是藥物,反而容易造成胎兒的畸形。
哺乳期的味覺習慣
喝母乳的寶寶
因為胎兒已經習慣來自於媽媽的飲食味道,日後等到寶寶出生後,對於母乳的味道也就不那麼陌生,反之,媽咪在生產後若是突然改變飲食習慣,可能也會讓寶寶對味道陌生了起來。所以邱志宇醫師建議正確養成寶寶味覺習慣的第一步,就是女性在懷孕和哺乳期間不要挑食,且攝取多樣化的蔬果。
既然媽媽的飲食都能透過羊水影響貝比的味覺,親餵母乳的產後媽咪,哺乳期間的飲食習慣和攝取的食物風味,同樣也會影響寶寶日後對於味道的記憶。林鈺珊營養師表示,媽咪在進食完後的一個小時之內哺餵母乳,這時侯的乳汁味道和媽媽不久前的飲食狀況味道最為相近,隨著時間的拉長,味道漸漸地會變淡,但仍是會透過乳汁給寶寶吸吮。
聽說母乳餵養的寶寶可以減少日後挑食的機會?對此,林鈺珊營養師認為,前提是建立在媽媽的飲食習慣上,建議媽咪在哺乳期間,攝取均衡飲食,多吃蔬果、讓飲食多元且變化度大,才得以藉由乳汁讓小貝比體驗和習慣不同的味道,日後確實可以減少寶寶挑食的機會發生。
離乳期的味覺改變
寶寶開始進入副食品的階段約在出生後的四至六個月之後,這時候寶寶對味道也會特別的敏感。邱志宇醫師表示,寶寶隨著神經和味蕾的發展,約在出生四、五個月後對於鹹味和各種味道開始感到特別敏感,將隨著月齡的增加敏感性也跟著提高,但約一歲後將隨著年齡的增長,味覺敏感度則會慢慢的降低,與一般大人的敏感度差不多。
國外的研究曾顯示,假使讓嬰兒前6個月餵有添加鹽分的澱粉類食物,儘管只有些微的量,就有可能導致孩子終身偏好鹹的食物,也對健康產生風險。所以進入副食品後,究竟照顧者該怎麼讓寶寶吃對食物?而寶寶對哪類味道特別喜歡?照顧者又該如何注意味道中潛藏的風險?在在都會影響寶寶的味覺喜好和飲食習慣的重要關鍵!
約在出生四、五個月後對於鹹味和各種味道開始感到特別敏感。
人類天生就愛甜食
林鈺珊營養師指出,孩子先天上對於甘甜味的確會比較喜歡。其實不只是孩子,對甜味的接受度幾乎是人類共通的喜好,林鈺珊營養師進一步解釋:「主要是因為甜的東西會讓人直接聯想到熱量高的東西,而小寶寶本身對於熱量的需求非常的大,每公斤的體重約需要100大卡熱量的食物,而甜味的食物也通常擁有高密度的熱量。很明顯的,苦味則是貝比先天上不喜歡的味道,這是人類自我保護機制的啓動,因為許多有毒物質具有苦味,為了避免自己中毒,寶寶也就不那麼喜歡了(但也與基因相關,有些家族所含基因就是對苦味特別的敏感)。」
雖然寶寶擁有人類先天性嗜甘甜趨苦味的能力,嬰兒時期(尤其是前6個月)的味覺可塑性卻很大,並不會因為他先天的口味喜好,而難以改變味蕾對各種食物風味的接受度,飲食口味的養成的確可經由學習培養,不過若是一味讓孩子嗜吃甜食或是重鹹的食物,日後的確會讓寶寶的飲食態度受到影響,他可能會只喜歡吃某種味道的食物,進一步引起對健康的風險,如何養成不挑食的孩子,嬰幼兒階段便是重要的關鍵期。
孩子先天上對於甘甜味的確會比較喜歡。
人工甜味要注意
甜味的來源有來自於天然食物的風味和人工糖的攝取,林鈺珊營養師說明,若是常讓寶寶攝取含有人工糖的食物,例如飲料(果汁也須注意),多半為空熱量低營養素的食物,除了會讓體重(尤其是體脂肪)節節上升,埋下日後慢性疾病的危險因子,且人工糖會輕易讓寶寶產生飽足感,影響正餐的進食量,進而減少富含營養素的天然食物攝取,造成營養素的缺乏,例如維生素C、B群、鐵、鋅……,這才是影響寶寶日後身體機能發展的最大因素。此外,寶寶吃下的糖量多寡也會影響日後的口味喜好,孩子日後可能討厭苦味的食物,而蔬菜的味道卻多半偏苦;因此人工糖製成的食物不可不慎(任何人工調味的食品皆是)。
邱志宇
學歷:中國醫藥大學
經歷:臺北市立婦幼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臺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小兒腸胃科臨床研究員
現職:和平婦幼院區小兒科專任主治醫師
林鈺珊
學歷:輔仁大學食品營養系營養組
經歷:長庚紀念醫院營養師
現職:長庚紀念醫院營養師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5762&next=15735&l=f&fid=28
********************************************************************************
嬰兒時期之營養
| ||
添加副食品
|
斷奶
| |
意義
|
|
讓嬰兒學習以杯子或湯匙進食,取代奶瓶或母乳餵食之方式。 |
時間
|
嬰兒4個月大時開始。 | 嬰兒6-12個月大。 |
原則
|
|
採漸進式斷奶,先斷一天中之一餐,再逐漸增加每天斷奶的次數。 |
內容
|
|
|
*******************************************************************************
副食品的添加
寶寶的主食和副食
在一歲以前,寶寶的主食仍是母奶,母奶的超優營養,是寶寶最佳成長奶品,而一歲以後的免疫營養,仍是母奶最優。
主食和副食的比例變化
如果從寶寶滿六個月大(即第七個月)開始添加副食品,大約在一歲到一歲半左右,母奶和副食品比例是一半一半,大約在寶寶二歲前,母奶成為寶寶的副食品,然後是點心,再來是點心的點心,最後就跟ㄋㄟㄋㄟ說 Bye-Bye 啦。
在一歲以前,寶寶的主食仍是母奶,母奶的超優營養,是寶寶最佳成長奶品,而一歲以後的免疫營養,仍是母奶最優。
主食和副食的比例變化
如果從寶寶滿六個月大(即第七個月)開始添加副食品,大約在一歲到一歲半左右,母奶和副食品比例是一半一半,大約在寶寶二歲前,母奶成為寶寶的副食品,然後是點心,再來是點心的點心,最後就跟ㄋㄟㄋㄟ說 Bye-Bye 啦。
1. 最主要的原因-這是寶寶成長的必經過程,可以坐得穩,長牙齒了,胃腸消化
功能和吞嚥功能更成熟,且6個月到12個月是發展咀嚼的關鍵期,正是練習成
人飲食的好時機,讓寶寶可以順利銜接成人飲食。
2. 讓寶寶認識和品嚐新食物,新鮮天然原味的食物滋味,豐富寶寶的感官刺
激,滿足身心需要。餵食副食品的準備
媽咪爸比心理建設
1.準備寶寶副食品的態度,其實跟餵母奶的態度是一樣的,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相信寶寶是獨立自主的個體,尊重孩子的感覺,尊重孩子不同生命節奏,向自己的孩子學習教育的方法,吃是很自然很愉快的一件事,寶寶會從父母身上學習到這個正面的態度。
2. 照顧者的角色是敏銳觀察寶寶的需求,並且適度回應,進而滿足寶寶的需要 ,在離乳過程中,我們可以觀察到寶寶從用手抓食物,到把玩湯匙,學習使用湯匙,看到爸媽用筷子,他也會想用筷子,學習用筷子,終於越來越熟練,可以用自己的食具進食,每個寶寶的成長速度不同,可是你可以察覺到他一直在進步,記得給寶寶正面的力量,肯定他的努力
要如何知道寶寶已經準備好,可以接受新食物了呢?
自己可以坐得穩
牙齒長出來了
吐舌頭反射消失,可以吞嚥食物
有咀嚼能力
可以用手抓食物,想送到嘴裡
大人大人你別急 小孩小孩我學習
大約在寶寶滿三個月大前後,看到大人用餐時,他會顯露一副很感興趣的模樣,當我們把食物送到嘴裡時,也會跟著張開嘴,小嘴跟著大人做咀嚼的動作,這是寶寶的學習和模仿,乃是為了以後嘗試新食物做準備,出現這樣的行為很有趣,但不代表寶寶可以開始吃副食品喔。太早吃副食品並沒有什麼好處,反而容易有過敏的危險。
佈置環境 準備餐具 食材
1. 有一個固定進食的地方,可以是高腳椅,可以是小椅子,視家中習慣來調整,只要方便照顧者與寶寶面對面皆可。
2. 準備寶寶專屬的餐具,可以多準備兩套,一套我們餵食用,一套是寶寶使用,另一套備用,同樣款式的湯匙可以多準備幾支。
3. 食材選擇新鮮天然當令無污染食物,製作過程以原味最佳,不需加入任何調味料或人工添加物。
何時開始餵食副食品? 要如何知道寶寶已經準備好,可以接受新食物了呢?
自己可以坐得穩
牙齒長出來了
吐舌頭反射消失,可以吞嚥食物
有咀嚼能力
可以用手抓食物,想送到嘴裡
大人大人你別急 小孩小孩我學習
大約在寶寶滿三個月大前後,看到大人用餐時,他會顯露一副很感興趣的模樣,當我們把食物送到嘴裡時,也會跟著張開嘴,小嘴跟著大人做咀嚼的動作,這是寶寶的學習和模仿,乃是為了以後嘗試新食物做準備,出現這樣的行為很有趣,但不代表寶寶可以開始吃副食品喔。太早吃副食品並沒有什麼好處,反而容易有過敏的危險。
佈置環境 準備餐具 食材
1. 有一個固定進食的地方,可以是高腳椅,可以是小椅子,視家中習慣來調整,只要方便照顧者與寶寶面對面皆可。
2. 準備寶寶專屬的餐具,可以多準備兩套,一套我們餵食用,一套是寶寶使用,另一套備用,同樣款式的湯匙可以多準備幾支。
3. 食材選擇新鮮天然當令無污染食物,製作過程以原味最佳,不需加入任何調味料或人工添加物。
寶寶滿6個月以後
在2001年世界衛生大會WHA決議"完全哺育母乳6個月,並在提供安全適當的副食品的同時,持續哺乳到兩歲或兩歲以上"
與寶寶的身心發展同步
1.開始會坐,表示可以像成人一般坐著吃東西 。
1.開始會坐,表示可以像成人一般坐著吃東西 。
2.開始長牙,表示有能力去咀嚼。
3.開始隨心所欲抓握,表示可以選擇想要的食物。
4.開始吞嚥得很好,表示吃母奶以外的食物時機已成熟。
5.如果寶寶已經滿6個月大,但牙齒還沒長出來或是坐得還沒很穩等等,慢一些時候等寶寶的生理更成熟,再開始餵食副食品是可以的,或是餵食副食品的接受度較慢,也是正常現象,隨著寶寶長牙齒,坐得越來越穩,他對副食品的興趣也會慢慢跟著增加,有時吃的還不錯,有時則否,這都是正常現象,就像我們的食慾一樣,也是變化多多。
6.有的寶寶雖然尚未滿6個月,但已長牙,也坐得穩,大人用餐時寶寶在一邊看得口水直流,小手想去抓食物送入口,照顧者可以讓寶寶開始嘗試新食物,請按部就班,一週介紹一項新食物,觀察寶寶吃的反應,都OK了,再介紹下一種新食物。
一週介紹一種新食物
這個階段的寶寶餵食要注意可能發生的過敏反應:皮膚起紅疹、長尿布疹、肚子脹氣、煩躁不安、氣喘等。在過敏反應發生之前,無法預測寶寶對哪個食物會過敏,當然,有一些食物是比較容易引起過敏,但不表示不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就一定沒事,還是得靠照顧者細心敏銳的觀察,才會知道寶寶的反應。而且,有些過敏反應並不是吃下去後立刻會發生,可能在2~3天後才會出現,所以為了觀察寶寶的反應,最快以一星期介紹一種新食物的速度,對於寶寶的健康是比較安全的做法。
副食品的製作在剛開始需要的是耐心和敏銳的觀察,反而是廚藝高超的媽咪要放下大顯身手的心理 。
製作副食品的工具可以很簡單,也可以琳瑯滿目,隨媽媽意思,安全衛生,開心就好 。
簡單的裝備:一根湯匙,一個碗,調理寶寶副食品
舉個例子:吃蘋果或梨子之類的水果時,只需用水果刀削去一片,用湯匙刮下露出的果肉一小匙,加一匙的開水,即可餵寶寶,還要吃就再刮一點,省事又方便副食品添加順序:穀類 ->水果 ->蔬菜 ->豆類 ->肉類 ->蛋類
狀態順序:液體 (liquid) -> 半流質 (semiliquid) -> 泥狀 -> 條狀 -> 塊狀 餵食時間:在兩次哺乳之間,以免太餓缺乏耐性,一天餵食一次到二次即可
一、當寶寶吃副食品時,有時吃1~2口就不吃,是可以接受的,一般而言,吃得少不代表食物製作不好吃,我們提供副食品的最重要的目的在於介紹新食物,吃的多或少是一個參考,可以了解寶寶的喜好。
二、一開始吃副食品的濃度先從稀釋開始,喝個2天,一天1~2次,每次吃的量視寶寶接受度而定,可能是一口,也可能是1湯匙,也可能更多觀察寶寶吃後的反應,吞嚥是否順暢,便便的型態,生活習慣和生理的反應等等
如果一切皆良好,濃度即可漸漸增加,亦是以寶寶的反應為主。
如果一切皆良好,濃度即可漸漸增加,亦是以寶寶的反應為主。
三、請保留食物原味,讓寶寶品嚐新鮮天然的食物滋味,調味料是多餘且不必要。
四、開始吃副食品即開始要給寶寶喝水,也是從少量開始,慢慢讓寶寶習慣喝水。
五、 準備副食品的工作流程其實可以很簡單,有基本的食物處理經驗就可以,如洗米,削皮,洗菜等等。
六、電鍋很方便,最適合有無尾熊寶寶的媽媽了,用電子鍋或是電鍋煮飯都可以,煮飯時,在電鍋中央或上層放一小碗,內容是寶寶的副食品,加一些水,等飯熟了,寶寶的副食品也好了,例如:紅蘿蔔 地瓜 馬鈴薯 麵條 餛飩皮 蕃茄等,若需壓碎,使用湯匙處理。
七、米湯也可以如法炮製,一小匙米,洗淨放在碗中,加8分滿的水,放電鍋跟飯一起煮,等煮好飯,寶寶的米湯也有了。
八、一星期後,可以準備另一個新食物介紹給寶寶認識,上星期試過OK的食物可以繼續吃,一般建議新食物是單獨吃,已經試過OK的食物可以混合煮來吃。
九、剛開始吃副食品,母奶仍是寶寶的最愛,而且,滿一歲以前,母奶仍是寶寶最好也是最主要的營養來源,隨著寶寶的副食品比例逐漸增加,這時母奶變成最優質的副食品,慢慢地,母奶變成最優質的點心,然後是點心的點心….然後呢,有一天,寶寶長大了,他跟ㄋㄟㄋㄟ說BYE-BYE。
十、這個自然離乳的過程會經歷多久?每對親子都不一樣,正如每個媽媽和孩子是獨立個體,反應自是不同。
十一、 在這個過程中,爸媽可以觀察到寶寶的自我發展也越來越明顯,充分有安全感的寶寶,對爸媽以外的熟人,如爺爺奶奶姑姑叔叔阿姨等等,也越來越有興趣,有的時候還會只跟他們玩,剛開始媽媽必須陪在一旁,寶寶漸漸熟悉之後,媽媽偶而沒有陪在身邊,也都OK,不過,想到時還是會想找媽媽。
生命其實就是這樣,面臨一個又一個的新階段,→學習→嘗試→適應→熟悉→成長,又到了另一個階段,不僅是寶寶,我們自己也是如此,寶寶每天長大,覺得自己也是每天成長,回頭看看,原來已經走過許多。
主食類:白米,胚芽米,糙米,地瓜(蕃薯),馬鈴薯(洋芋),麵條,紅豆,綠豆仁(去皮綠豆),綠豆沙,玉米,山藥,蓮子,薏仁,南瓜,皇帝豆,埃及豆(雪蓮子),燕麥片… 水果類:蘋果,木瓜,葡萄,西瓜,哈密瓜,葡萄乾,鳳梨,枸杞 蔬菜類:紅蘿蔔(有機),綠葉蔬菜,瓜類(冬瓜,瓠瓜,小黃瓜,大黃瓜,絲瓜),青花菜,苜蓿芽,高麗菜(包心菜),海帶豆類:豆腐,豆漿,豆包,黃豆,毛豆 肉類:鱈魚,鱸魚,鮭魚,鯛魚,雞肉,雞肝,豬肝 其他:黑芝麻粉,啤酒酵母粉,大豆卵磷脂,糖蜜,杏仁果,腰果,核桃,松子,小麥胚芽 用正面的態度回應寶寶的行為
一、丟餐具到地上,會低頭找餐具
此時正在發展物體恆存的概念,不僅是餐具,手邊的東西都有可能被寶寶拿來丟地上,他會觀察東西”躺”在那裡,我們撿起來後,又會被丟下地,回應寶寶的方式很多,可以語氣堅定溫和地告訴寶寶餐具是拿在手上或放在桌上,若想試驗,有哪些東西是可以讓他試驗
此時正在發展物體恆存的概念,不僅是餐具,手邊的東西都有可能被寶寶拿來丟地上,他會觀察東西”躺”在那裡,我們撿起來後,又會被丟下地,回應寶寶的方式很多,可以語氣堅定溫和地告訴寶寶餐具是拿在手上或放在桌上,若想試驗,有哪些東西是可以讓他試驗
二、要在固定的地方吃飯,有自己專屬的餐具,不用別人的,也不讓別人用自己的
1.此時是寶寶的秩序敏感期,對於經常出現的事務有維持的需要,比如吃飯時每個人的位置是固定的,若是爸爸坐到媽媽的位置或是叔叔坐在爺爺平常的位置,寶寶會有煩躁的現象,或是用這支湯匙餵寶寶吃飯,換個湯匙寶寶就拒食,這也是正常發展,所以多準備幾套相同款式的餐具,尤其是湯匙,寶寶最愛媽媽手上的那一支,常會手過來搶,沒關係,有備用的湯匙。
2.生活中也有一些反應是秩序敏感期的特有反應,像是媽媽用的手機,只能媽媽和自己用,誰要拿去,寶寶就生氣了;可以在這個階段讓寶寶學習物歸原處的習慣,每樣東西都有固定存放位置,像鞋子脫下就放在固定地方。
資料來源 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7065&prev=7070&next=7064&l=f&fid=28
********************************************************************************